后现代主义:一种社会学的阐释

合集下载

后现代主义概述

后现代主义概述

后现代主义概述后现代主义文学概述一、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概念关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划分有争议,以前常常不分,“后什么现代还主义”。

区别特征和实质都不同,但是现在逐渐认可。

王岳川、张颐武都已“后”学闻名。

后现代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欧美社会兴起的一种文艺思潮,是20世纪上半期现代主义的继续和延伸。

后现代主义继承和发展了现代主义的反传统、反理性精神,并把它推向极端,体现了超越现代主义的一系列企图。

后现代主义不仅反对19世纪以前的传统,而且反对现代主义的传统,这种情况实质是当代西方社会危机、精神危机的形象反映,同时也体现了西方文学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求生存、求发展的艰难历程。

两者的关系。

一种认为后现代主义是现代主义的发展和延伸,继续反传统。

另一种认为,是决裂和反叛,表现了后现代作家抛弃了现代主义文学的内容和企图,因为在他们看来,不仅现代主义以前的文学传统不合时宜,连现代主义也变得日益陈旧。

现在普遍认为,有密切的联系,但是又判然有别,表现出新的文化倾向和文学思潮,无中心,平面化,零散化。

二、词源学解说(曾15)后现代(postmodern)一词首先出现在1870年,由美国画家查普曼提出。

后现代主义的提出如下:⏹1934年,奥尼斯《西班牙与西班牙语美洲诗选》首次使用Postmodernism一词。

⏹1957年,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用于《历史研究》⏹50年代,美国黑山诗派理论家奥尔森经常运用。

⏹之后逐渐被广泛运用于哲学、文化、文学、文论等。

⏹(曾16)后现代主义的时间范围多有争论,通常认为它是西方社会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的产物,正式出现是二战后50年代末,鼎盛时期是70-80年代,90年代声势大减,余波到20世纪末。

却在中国并存。

三、后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二战及战后的社会环境;科技与信息的迅速发展;当代哲学和心理学;表征危机的再认识1、二战及二战后劫后余生的社会环境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直接诱导因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战后动荡不安的社会生活。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


解构文本、意义、 表征和符号。后现代 主义认为对给定的一 个文本、表征和符号 有无限多层面的解释 可能性。这样,字面 意思和传统解释就要 让位给作者意图和读 者反映。这样,男性 传统的解释就被女权 主义者和被边缘化了 • 的解释者和信仰的系统。认为政治党派联盟是基于短期利 益,而非长期忠诚;信仰的好坏基于对其的个人体验。在 西方,后现代主义与无政治信仰相联系;在灵命生活里, 它是折衷主义(全凭在平安、安全、价值和目的方面是否 有舒服的感觉)。但后现代主义的反“元解释”和“文本 意义”也暗示着它本身的存在也大有问题。 • 由于后现代主义的无中心意识和多元价值取向,山此 带来的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评判价值的标准不甚清楚或全 然模糊,社会理想、人生意义、国家前途、传统道德等等, 在后现代主义的浸淫下变得相当模糊、淡化,这就难免导 致文化生态的平衡和社会大众文化素养的低俗化。 • 而后现代主义对真理、进步等价值的否定,将导致相 对主义、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一切都无所谓真假、善恶、 美丑、光明与黑暗、进步与落后之别,便不需要价值判断, 而只有一种存在意义了)。
后现代主义
• 后现代主义 (Postmodernism)后现代主义 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后被神学家和社会学家开始经 常使用的一个词。起初出现于二、三十年代,用 于表达要有必要意识到思想和行动需超越启蒙时 代范畴。对现代主义的回应,排斥“整体”的观 念,强调异质性、特殊性和唯一性。 •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一个从理 论上难以精准下定论的一种概念,因为后现代主 要理论家,均反对以各种约定成俗的形式,来界 定或者规范其主义。目前,在建筑学、文学批评、 心理分析学、法律学、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 等诸多领域,均就当下的后现代境况,提出了自 成体系的论述。他们各自都反对以特定方式来继 承固有或者既定的理念。由于它是由多重艺术主 义融合而成的派别,因此要为后现代主义进行精 辟且公式化的解说是无法完成的。

后现代主义简介

后现代主义简介

后现代主义文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後西方社会中出现的范围广泛的文学思潮,于20世纪70-80年代达到高潮。

无论在文艺思想还是在创作技巧上,後现代主义文学都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延续和发展。

主流学术界曾经不区分“现代”和“後现代”两个概念,但由于二战之後文学发展的特征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的“现代主义”所能涵盖的范围,因此将後现代主义文学看作一个独立的文学思潮,和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以及现代主义并举。

和通常意义上的思潮、流派不同,后现代主义文学既不是指称一个具体的作家或批评家的群体,也不存在被广泛认同的纲领和宣言。

不仅如此,后现代文化是一种没有中心的多元文化,宽容各种不同的标准,主张“持续开发各种差异并为维护差异性的声誉而努力”。

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后现代主义文学内部分支流派众多,各种思潮杂芜,很多后现代作家和批评家的自我理论体系本身就存在矛盾之处。

尽管如此,对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还是可以做出一些概括:(1)彻底的反传统。

后现代主义文学不仅仅反“旧的”传统,对于现代主义文学试图建立的“新的”传统也彻底否定。

在后现代主义者眼中,文学和艺术应该是建立在对现有秩序的解构基础之上的。

后现代文学不依托任何死去的或活着的理论。

在体裁上,对传统的小说、诗歌和戏剧等形式乃至“叙述”本身进行解构。

因此,后现代主义文学是一种“破坏性”的文学,即某种意义上的“反文学”。

(2)摈弃所谓的“终极价值”。

后现代主义者认为一切传统意义上的崇高的事物和信念都是从话语中派生出来的短暂的产物,不值得“真诚”、“严肃”的对待。

客观世界和人自身都被异化了,历史失去了方向和意义,社会体系不可改变。

后现代主义作家不愿意对重大的社会、政治、道德、美学等问题进行严肃认真的思考,他们不仅无视对这些问题的关切,甚至无视这些问题本身。

他们不再试图给世界以意义。

(3)后现代主义文学崇尚所谓“零度写作”,反对现代主义关于深度的“神话”,拒斥孤独感、焦灼感之类的深沉意识,将其平面化。

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和当代社会学理论

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和当代社会学理论

后现代社会理论和当代社会学理论G.瑞泽尔尽管本书讨论过的所有思想家都推动过社会理论(或与这类理论相关的思想)的发展,但他们中却几乎没有社会学家,或更准确地说是没有社会学理论家。

实际上,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对社会学理论(甚至社会理论)持明显批评态度,并且由于其后现代倾向,其中大部分人会摈弃“理论”这个概念,更不用说那些由于某些原因被归于社会学领域的“理论”。

然而,本书的首要读者是社会学(或相关专业)的学生,他们中许多人阅读本书的目的在于,寻找一本与后现代理论相关的完全外来化思想体系的入门书。

于是,无论那些后现代主义者们怎样看待这样一个任务,本章及下一章都将致力于阐明贯穿本书的那些观点对于一般社会理论(尤其是社会学理论)来说所具有的涵义。

显然,那些涵义相当宽泛,其中一些实际上已超出了本书讨论的视域。

例如,如果我们接受布希亚关于“社会死亡”(the death of the social)的观点,那么很明显,社会学和社会学理论至少在我们所知的范围内是失效的,因为他们的研究对象是(现在已经死亡的)社会。

1另外一些思想则太激进、太空泛,以至于几乎不可能用任何有意义的方式把它们同社会学理论联系起来。

然而,绝大部分与后现代主义相关的思想对于社会学理论来说却的确具有许多重要的涵义;事实上,其中许多观点传统上都可能被认为是社会学理论的一部分。

拨云见日,我们发现有一系列理论观点,其中包括许多很重要的理论观点,社会学理论家们必须严肃认真地加以思考。

从第一个层次上看,后现代社会理论提出的论题在本质上是认识论的。

也就是说,按照后现代社会理论,社会学理论的实践——如果确实存在的话——应该以何种方式发生变化呢?很明显,许多与后现代社会理论相关的认识论思想对社会学理论都有强烈启示作用。

我们无法预期社会学理论将会由于后现代社会理论(的出现)而被束之高阁,或经历一场彻底变革,但我们可以预见,社会学理论必将发生显著的变化。

我相信鲍曼对非理性后现代社会学和社会学理论的批判是正确的。

后现代性除魅—阐释吉登斯现代性理论

后现代性除魅—阐释吉登斯现代性理论

后现代性的妖魔化——解释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

[摘要]现代性理论是吉登斯结构化理论之外的又一重要社会理论。

在当代关于现代性的争论中,吉登斯反对我们已经进入后现代性,而是认为我们仍然处于现代性时期,只是目前一些现代性问题已经被高度热炒。

为此,吉登斯也用“高度现代性”一词来描述我们目前所处的激烈而充满风险的“生活世界”。

这对于当下的“后现代”理论来说,无疑是一股清新的空气。

[关键词]吉登斯现代性社会理论吉登斯将现代性定义为17世纪出现在西欧并在全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一种社会生活模式或组织模式。

从定义中可以看出,吉登斯对现代性的理解是局限于*一时期的独特的生活模式,从而抛弃了“宏大叙事”的论述。

他批判了所谓的“宏大叙事”,即历史可以借助一条贯穿始末的“故事主线”,将我们置于一个过去确定、未来可预见的历史之中,这也是后现代主义者所倡导的路线。

他分析说,我们之所以被“宏大叙事”所迷惑,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纠结于大量我们还不能完全理解的事件,这些事件基本上是我们无法控制的。

而且,这些事件让我们怀疑自己,也就是说,不可能获得关于社会组织的系统知识。

然而,吉登斯认为,为了解释这种情况,发明一些新的术语如后现代性和其他是不够的。

相反,我们必须重新审视现代性本身的特征。

到目前为止,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在整个社会科学中对现代性的理解仍然是如此肤浅,以至于有人认为现代性已经消失或者应该被后现代性所取代。

但是,吉登斯以其对现代性的独特理解,有力地驳斥了这一观点。

他认为,我们并没有进入一个所谓的后现代性时期,而是进入了一个现代性的后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和普遍的阶段。

这种全新的“后现代性”秩序轮廓,与目前很多人所说的“后现代性”截然不同,表现出许多鲜明的特征。

现代性特征1,现代性的断裂。

“断裂理论”无疑在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

他对“断裂论”的解释是这样的:所谓“断裂”,是指现代社会制度在*些方面是独特的,在形式上不同于所有类型的传统秩序。

社会学后现代主义名词解释

社会学后现代主义名词解释

社会学后现代主义名词解释
后现代主义是一个涉及哲学、艺术、文化和社会的复杂而有争议的概念,它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定义和表现。

在社会学中,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分析后现代社会的理论和方法,它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与现代社会有根本区别的时代。

后现代主义认为社会是不确定、多元、创新和批判性的,没有绝对的规律或解释,只有多样的叙事和视角。

它强调社会的不确定性,认为所有的确定性都受到了挑战和破坏。

进而对传统的社会理论和方法提出了批判和反思。

后现代主义:一种社会学的阐释

后现代主义:一种社会学的阐释

后现代主义:一种社会学的阐释〔美〕拉什(sh)后现代主义已经成为美学、伦理学、哲学的话语对象,但是它还未成为严肃的系统的分析对象,尤其是还未成为严肃的社会学分析对象。

本文作者的目的,就是本着严肃的态度对后现代主义进行系统的社会学描述。

作者认为,后现代主义不是一种社会类型,而是一种文化范式。

后现代主义表征的是一种非常特异的文化的意义状况。

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结构特征是消解差异,因此后现代化的过程就是在文化领域消除分化和差异的过程。

如今,“后现代主义”一词已是家喻户晓了。

在不少国家里,那些发行量很大的报纸连篇累牍地登载论述后现代主义的文章。

电视里播放着无数的有关后现代主义问题的节目。

从洛杉矶到柏林,发型设计师和年轻人经常光顾的时装店的营业员都听说过后现代主义,甚至可能对它还有自己的观点。

在世界的主要都市里,那些能说会道的出租车司机总会把客人载到他们城市的市区,在那里就会发现新的后现代主义建筑物。

后现代主义一词在流行的同时,也变成了某种到处传播的陈词滥调。

只要与文化沾上一星半点关系的学术刊物,都发表了关于后现代主义的专稿。

各类出版社也不怕难为情地争相以后现代主义一词为自己的新丛书装门面,有的就直接把后现代主义标在书名中。

然而,后现代主义一词却使不少具有左倾政治信念的严肃学者和知识分子感到心里很不自在。

一些刊物的编辑自豪地宣称,他们从未刊登过一篇有关后现代性的文章。

1987年12月在法兰克福由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政治和文化上的领袖人物格洛茨(P.Glotz )召集的德国社会主义知识界的一次历史性集会上,“后现代”一词频繁出现,当然,它只不过作为一个被嘲笑的字眼出现而已,而非漫骂。

可是当1989年夏我着手写作本书的时候,后现代主义已由5年前仅局限在对城市居住区的建筑风格的争论,发展成为知识分子和公众生活中的主要趋势,尤其对于年轻知识分子,后现代主义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今后,将会有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参加关于后现代主义的圆桌会议和研讨会。

后现代主义辨析及评述

后现代主义辨析及评述

后现代主义辨析及评述作者:陈彦珍来源:《理论观察》2019年第05期摘要: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和哲学思潮,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影响着人们思想、行为方式及价值观念。

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内涵和特征进行概括,并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对其影响进行辩证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中图分类号:B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9)05 — 0023 — 04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和哲学思潮正广泛而深入地影响人们的思想、行为方式及价值理念。

后现代主义思潮错综复杂,有着丰富的理论内涵。

它反映了当前西方社会的现实状况,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它对于解放人们思想和行为束缚,对现代哲学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建设性意义,但是它的片面性和绝对化又使其走向另外一种形而上学。

对后现代主义的内涵、特征及其形成的背景和影响进行客观分析和理性思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后现代主义的内涵和特征“后现代主义”是文化艺术意义上的概念,是指与“现代主义”相对的文化艺术的表现形式和思想文化潮流。

后现代主义具有广泛的世界性影响。

后现代主义的最高层次是一种思维方式,它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有建筑、艺术、文学、大众传媒、流行文化、哲学等多个方面,也已经出现了与各个学科相结合的趋向,如后现代伦理学、后现代行政学,后现代社会学等。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后现代主义社会思潮在西方社会逐步发展和普及。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法国的后现代思想家把批判的矛头集中指向启蒙理性主义以及现代性理论。

比如,福柯解构了“主体概念”,继尼采提出“上帝死了”之后,提出令惊世骇俗的“人死了”的命题;利奥塔批判了“元叙事”为标志的现代性,并对后现代状况进行了描绘等。

以上思想和观点逐步推动了后现代思想的发展,使其在九十年代造成全球性的影响。

目前,这一思潮的存在已经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事实为人们所认可。

这一思潮的产生是人类社会进入一种新阶段的反映,有人称之为“后现代社会”、“后工业社会”或者“信息社会”。

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名词解释

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名词解释

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名词解释后现代主义源自现代主义但又反叛现代主义,是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剥夺人的主体性和感觉丰富性的整体性、中心性、同一性等思维方式的批判与解构,也是对西方传统哲学的本质主义、基础主义、“形而上学的在场”、“逻各斯中心主义”等的批判与解构。

代表人物主要有美国的理查德·罗蒂(-)、法国的雅克·德里达(--)和让-弗郎索瓦·利奥塔(-)。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后被神学家和社会学家开始经常使用的一个词。

起初出现于二、三十年代,用于表达“要有必要意识到思想和行动需超越启蒙时代范畴”。

后现代主义认为对给定的一个文本、表征和符号有无限多层面的解释可能性。

这样,字面意思和传统解释就要让位给作者意图和读者反映。

“人事存有新陈代谢,往来成古今”现代主义风格助推设计潮流已近一个世纪。

从威廉·莫里斯为“红屋”设计的家具、至麦金托什设计的直腰餐椅、从赖特的“流水山庄”、至格罗皮斯的包豪斯校舍、尔·柯布西耶的萨沃伊别墅。

都体现了现代主义的设计风格。

然而,现代主义在顺利完成它特定的历史使命后坐上了历史的神坛,后现代主义沦为主流设计。

究竟后现代主义存有什么样的特点,大致存有以下几个方面:人性化、自由化后现代主义做为现代主义内部的逆动,就是对现代主义的纯理性及功能主义、尤其就是国际风格的形式主义的叛变,后现代主义风格在设计中仍秉持设计以人为本的原则,特别强调人在技术中的主导地位,注重人机工程在设计中的应用领域,著重设计的人性化、自由化。

体现个性和文化内涵后现代主义做为一种设计思潮,反对现代主义的苍白愤世嫉俗及千篇一律,并以浪漫主义、个人主义做为哲学基础,尊崇杨开第、自然、高雅的生活情趣,特别强调人性经验在设计中的主导作用,注重设计的文化内涵。

历史文脉的延续性后现代主义主张承继历史文化传统,特别强调设计的历史文脉,在世纪末复古思潮的影响下,后现代主义崇尚传统的优雅与现代的多样二者融合,缔造出集传统与现代,融古典与时尚于一体的大众设计。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后现代主义”在今天已不是最时髦的标签,但是,人们似乎一时也难以找到超越它的概念。

对于中国设计界来说,后现代主义或多或少还是一种新东西。

这种新东西中到底潜藏着什么样的观念和立场,其中又有哪些可供我们参考借鉴,这一切仍然有待于理论界去总结和反省。

笔者不赞同对源于欧美的后现代主义设计进行简单的风格上的抄袭和摹仿,而希望能由后现代建筑及后现代产品设计在西方的早期发展入手,努力挖掘出距离我们最近的这一西方设计运动所蕴藏的思想含义。

从表面上看,后现代主义设计折衷调和,玩世不恭,没一点正经,但从其思想背景来看,它又是严肃认真的。

笔者认为,后现代主义设计源起于对两个重大时代问题的思考:1、设计如何与传统展开对话;2、艺术及设计如何与消费文化共处。

这两个问题是包豪斯时代的先锋设计师所不曾面对的,它们是二战结束以来率先出现在欧美发达国家其后又逐渐扩散至第三世界国家的新问题,即所谓后现代问题。

后现代主义设计虽然无力解决后现代问题,却至少敏于提出并思考这些问题。

对这些问题的探索和思考,正是后现代设计理念中所包含的需要我们认真加以对待的成分。

一、后现代主义建筑:与传统对话建筑是艺术和设计中对生活影响最大者,后现代主义的争论与建筑的理论和实践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

美国学者卡林内斯库(Matei Calinescu)指出,“后现代主义最早获得比较直观可信而且有影响力的定义,与文学和哲学并不相干……正是建筑把后现代主义的问题拽出云层,带到地上,使之进入了可见的领域”〔1〕。

建筑中的后现代主义始于20世纪60年代,在这方面,具有开创性的著作有:简·雅各布斯(Jane Jacobs)的《伟大的美国城市的死与生》(1961)、罗伯特·文丘里(Robert Venturi)的《建筑中的复杂性与矛盾性》(1966)、奥尔多·罗西(Aldo Rossi)的《城市建筑学》(1966)和哈珊·法西(Hassan Fathy)的《贫民建筑》(1969)。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后现代主义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后被神学家和社会学家开始经常使用的一个词。

起初出现于二、三十年代,用于表达“要有必要意识到思想和行动需超越启蒙时代范畴”。

后现代主义认为对给定的一个文本、表征和符号有无限多层面的解释可能性。

这样,字面意思和传统解释就要让位给作者意图和读者反映。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一个从理论上难以精准下定论的一种概念,因为后现代主要理论家,均反对以各种约定俗成的形式,来界定或者规范其主义。

由于后现代主义的反本质主义,根本不考虑艺术的本质,而是竭力抹杀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甚至断言“艺术已经死亡”。

其一,对大众欣赏口味与俗文化表现出热衷的态度并淡化高端品位与大众文化之间的界限以揭露高雅艺术的伪善;其二,在热衷的基础上显露出折衷主义的痕迹,不拒绝(甚至鼓励)不同风格的类型、艺术手法之间的混合以形成文体的杂揉或强调并置、拼贴和挪用的策略;其三,应对现代主义的文化枯竭,电影的后现代表达倾向于淡化对文艺原创性的强调,转而为戏仿、拼贴创造机会以寻求原始文本的新意。

人性化、自由化后现代主义作为现代主义内部的逆动,是对现代主义的纯理性及功能主义、尤其是国际风格的形式主义的反叛,后现代主义风格在设计中仍秉承设计以人为本的原则,强调人在技术中的主导地位,突出人机工程在设计中的应用,注重设计的人性化、自由化。

体现个性和文化内涵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设计思潮,反对现代主义的苍白平庸及千篇一律,并以浪漫主义、个人主义作为哲学基础,推崇舒畅、自然、高雅的生活情趣,强调人性经验在设计中的主导作用,突出设计的文化内涵。

历史文脉的延续性后现代主义主张继承历史文化传统,强调设计的历史文脉,在世纪末怀旧思潮的影响下,后现代主义追求传统的典雅与现代的新颖相融合,创造出集传统与现代,融古典与时尚于一体的大众设计。

矛盾性复杂性和多元化后现代主义以复杂性和矛盾性去洗刷现代主义的简洁性、单一性。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研究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研究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研究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揭示隐藏在日常教学中的矛盾与冲突当我们在教育的舞台上审视后现代主义这一思潮时,不得不其对课程理论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教育的本质和目的。

本文将通过定义、背景介绍、理论阐释、分析解读和结论,逐步展开对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的探讨。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主要课程的动态性、关联性和两极性。

它强调课程并非静态的、固定的,而是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

同时,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还主张课程与现实世界密切相关,是人们在特定文化背景下进行社会实践的一种形式。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产生于20世纪末,当时的教育界正面临着许多挑战。

传统的课程理论无法满足人们对教育的多元化需求,也无法解决教学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应运而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反思教育现状、探索教育未来可能性的平台。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的主要观点包括去中心化、去权威、去二元对立和去确定性。

它提倡在教学中消除中心,尊重多元观点的存在;否定权威,鼓励平等对话与批判性思维;否定二元对立,相互依存与非线性关系;否定确定性,重视不确定性、随机性和创新性。

在实践中,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推动教学实践创新: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鼓励教师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运用项目式学习、协作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促进教育公平: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倡导平等对话和多元参与,这有助于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实现教育公平。

培养批判性思维: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加深对文化多元化的理解: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强调课程的关联性和动态性,这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化多元化的理解,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然而,在实践中,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后现代主义:一种社会学的阐释

后现代主义:一种社会学的阐释

后现代主义:一种社会学的阐释【摘要】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对传统社会学理论的挑战,其起源于20世纪的思想潮流。

本文将探讨后现代主义的起源与发展,核心理论观点,对社会学的启示以及对社会学研究的影响。

将对后现代主义与其他社会学理论进行比较分析,揭示其独特之处。

结尾将探讨后现代主义的意义、对社会学的重要性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这篇文章的阐释,读者将更深入地了解后现代主义在社会学领域的重要性和影响,以及它对传统社会学理论的颠覆和挑战。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社会学、阐释、起源、核心理论观点、启示、影响、比较、意义、重要性、未来发展1. 引言1.1 后现代主义:一种社会学的阐释引言: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期兴起的一种哲学思潮和社会理论,它对传统现代主义和现代社会学的观点提出了挑战和批判。

后现代主义强调了语境、相对性和多元性,在对待现代社会问题和个体行为上持怀疑态度,强调了知识相对性、多元文化、权力关系和人类认识的有限性。

在社会学领域,后现代主义的出现为传统社会学理论带来了新的启示和研究方向。

后现代主义不仅挑战了现代社会学的权威性和普遍性,还提出了对于社会现象的新解释和理解。

通过对后现代主义的解读和反思,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同时也为社会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考框架和方法论。

本文将围绕后现代主义这一主题展开阐释和深入探讨,探讨其起源与发展,核心理论观点,对社会学的启示,与其他社会学理论的比较,并分析其对社会学研究的影响和未来发展。

通过对后现代主义的研究和理解,可以更好地把握当代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为社会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2. 正文2.1 后现代主义的起源与发展后现代主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

在社会学领域,后现代主义最初是由法国社会学家让-福科•利奥塔提出的。

利奥塔认为,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即后现代时代。

在这个时代,传统的现代主义价值观和观念已经不再适用,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强调多元文化、相对主义和不确定性的世界观。

后现代主义精神的寻绎

后现代主义精神的寻绎

后现代主义“精神"的寻绎姬志海(宁夏大学中文系)摘要:不管人们愿意正视与否。

作为一种凸出的社会现实.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强劲冲决力以及它所带来的对传统文化、艺术/美学领域的全面冲击——确确实实已经成为当代西方面临的最大的“他者”存在。

针对以往批评者在此问题上只作泛泛地统计与分类的缺失.笔者试图穿透这种浮光掠影式的表面.切入进欧美诸大师彼此进行对垒交锋时所造成的巨大“语境”中.以期能够寻绎出那条穿透在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内部的精神主线。

关键词:“间隙时期”的后现代文化:后现代艺术/美学的迷津与出路:结构~解构一重构一、“间隙时期”的后现代文化后现代主义是上世纪50年代前后首先在西方涌动的一股文化潮流。

始而从容平缓,继而荡漾湍急,终至澎湃汹涌、汪洋恣肆。

它采取一种极端反动的形式.以怀疑一切、打倒~切,消解一切的决绝姿态,展示社会的荒诞和“深度”消失后的“平面”感。

是当代西方社会痛苦的痉挛和“呻吟”。

关于后现代主义的兴起与流变.一直都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对此提出比较中肯的观点的是荷兰学者汉斯伯顿斯。

他认为:后现代主义是后工业社会(下详)的时代之子。

它孕育于30年代的现代主义母体.二战后“咬断”了自身连接母体的脐带,并开始呈现其反叛和逆转的头角.其正式出台已是50年代末,于70、80年代逐渐声势煊赫。

成为一个引起学术界论争的焦点和吸引欧美诸大师眼光的“能量黑洞”。

到了90年代初,渐次由欧美向亚洲地区。

扩散”与“播撒”,是当代社会不可回避的一个热门话题。

后现代主义在诞生之初就表现出来的、对现代主义母体那异乎寻常的撕裂与悖离.引起了社会各界诸领域经久不息的争鸣。

倘若我们对后现代主义所涉及到的主要领域(哲学和社会学领域;文学理论和美学领域;文学领域;音乐、美术、舞蹈、建筑、电影、摄影等艺术领域等等……)的代表人物作一个粗略的扫描的话。

恐怕得出的名单其数目将是惊人的。

但笔者无意于这种浮光掠影式的表面统计与分类.而是试图切入进持不同观点的诸大师在彼此进行对垒交锋时所造成的巨大“语境”中.以期能够寻绎出那条穿透在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内部的精神主线。

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心理逻辑阐释——关于弗雷德里克·杰姆逊的文化理论研究

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心理逻辑阐释——关于弗雷德里克·杰姆逊的文化理论研究

天津师大学报一九九七年第五期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心理逻辑阐释——关于弗雷德里克・杰姆逊的文化理论研究佟 立 弗・杰姆逊(Fredr ic Jameso n1934- )是当代美国著名的新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家。

近年来,他致力于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研究,具有广泛影响的著作有《马克思主义与形式》(Marx ism and Form)、《大众文化中的物化与乌托邦》(Reification and U to pia in Mass Culture)、《政治无意识》(T he Po litical Unconscious)、《后现代主义与消费社会》(Postmodern-ism and Co nsum er Society)、《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Postmo dernism or the Cultural Log ic of Late Capitalism)。

在这些著作中,杰姆逊以他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观点,对后现代主义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特别是他对当代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分析,在西方学术界享有盛誉,其中他所建构的后现代文化心理逻辑——深度消失、历史意识消失、主体消失、距离感消失等理论,引起了西方哲学、美学、文艺学、历史学等领域有关后现代主义问题的广泛而深入的论争。

本文从哲学文化视角,通过对杰姆逊文化理论的阐释与评价,管窥当代西方社会文化发展的新特点与新趋势。

1.深度消失 “深度消失”又称“平面感”,也称“削平阐释深度模式”。

杰姆逊把它看作是后现代主义文化心理的首要特征之一。

所谓“深度消失”是指后现代主义力图推翻前现代、现代一切主张探究“深层意义”的思维逻辑模式。

从哲学上讲,后现代主义试图消除现象(phenomenon)与本质(essence)、表层(surface)与深层(depth)、真实(truth)与非真实(truthlessness)、能指(sig nifier)与所指(signified)之间的对立关系阐释模式。

公共艺术的观念

公共艺术的观念

公共艺术的观念一般认为,“公共艺术”概念的正式出现,是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

这个概念在中国的使用,大约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

公共艺术在中国最常见的使用办法,就像过去人们对待前代的佛像那样,用“公共艺术”为“城市雕塑”、“景观艺术”、“环境艺术”重塑金身。

很多人使用公共艺术这个概念,不过是为了替上述概念换一个比较体面的说法而已。

一公共艺术这个概念针对的不仅是公共空间的审美问题,它更重要的是针对公共空间的权力问题。

如果仍然停留在传统艺术,或者美化环境、装饰空间的思维习惯中打转,那么,这种变化中的概念游戏对中国公共空间状态的改善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

公共艺术的基本观念之一是公共性。

公共性的提出,在促使公共空间的权力秩序发生变化的同时,也将同时唤醒公众对公共空间的参与意识,提升公众关于公共艺术的素养。

公众的参与热情和参与水平,决定了公共艺术的实现程度和成熟程度。

因此,在中国,公共性的问题有它的双向性,一方面它表现为对公众权利的尊重,表现为公众权力的实现,同时,它又是公众自身素质的提高,公众文化艺术水平普及的一个重要手段;公共艺术在中国实现的过程也是对于中国公众启蒙的过程。

公共性的诉求还表现在公众在对公共艺术参与的过程中,调整与艺术家的相互关系。

公众和艺术家之间在公共艺术上应该是以交往为基础的互动过程,即相互之间进行良性的交流、沟通、选择、影响。

这种互动的主体是平行的,公众的意志和看法甚至可能修改甚至推翻艺术家的构思和设想。

互动是公共艺术的延伸,也是公共艺术的组成部分。

观众对于作品的接受程度和反馈意见,将是检验公共艺术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指标。

公共性诉求的意义还表现在,公共艺术的结果是开放的,它的检验方式是在互动中完成的,公共艺术不同于一般的物质产品,在进入消费以前就可以评定出好坏优劣;公共艺术与一般的精神生产的产品在评判也有区别,以传统绘画为例,一个画家过去的名气,作品的技术指标,批评家的介入的程度都会对作品评价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20世纪西方文论讲义第八章后现代主义

20世纪西方文论讲义第八章后现代主义

第八章后现代主义在今天的文论中,后现代主义无疑是最常见的一个术语。

由于它包括了从麦当娜到元叙述、从后福特主义到色情小说的几乎一切事物,所以也可能被某些人认为毫无意义。

但无论如何,后现代主义是今天无法回避的一个术语。

这里应该首先说明一下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和后现代性的区别。

在国内关于后现代主义的讨论中,有些人将这三个术语混为一谈,而实际上它们表示三个不同的概念,虽然这三个概念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简单地说,后现代是个时间概念,指后期资本主义,又称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跨国资本时期,亦即现代化之后的时代。

后现代性是个社会学概念,指后现代时期的社会特征,涉及到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等诸多方面,具有明显的历史和哲学含义。

后现代主义是个风格概念,指后现代时期文化艺术表现的特点,包括建筑、文学、音乐、绘画、电影、电视等各个门类。

在这三个概念中,更重要的是应当把后现代性与后现代主义区分开来。

后现代性是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富于更多的社会历史和哲学意义;而后现代主义则比较狭隘,侧重于文化和美学特征。

就真理、理性、科学、进步和普遍解放等宏大叙事而言,由于它们被认为自启蒙运动以来现代思想的基本特征,所以后现代性意味着现代性的终结。

对后现代性来说,那些期望不仅历史地受到怀疑,而且从一开始就是危险的幻觉,因为它们使种种历史的可能性陷入了观念的束缚。

这种现代性的“专制体系”粗暴地破坏真实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无情地取消差异,将所有的“他性”变成沉闷的同一性,还常常表现出一种极权政治。

它们是些“捉摸不定”的东西,通过在人们眼前晃动可能的理想,分散人们对政治变化的注意。

它们包含危险的绝对主义信念,相信变化的生活方式和认识能够基于某种终极的、无可怀疑的单一的原则:理性或历史规律,技术或生产方式,政治乌托邦或普遍的人性。

与现代性相反,对于“反基础论”的后现代性,人们的生活方式是相对的、不确定的,由纯粹的文化成规和传统形成,没有可以认同的始源或宏伟的目标;而所谓的“理论”,大部分只是说明这些继承下来的习惯和机制的一种浮夸方式。

社会学英语名词解释

社会学英语名词解释

1一月二月三月产品名称数量金额利润产品名称数量金额利润产品名称数量金额利润合计合计合计四月五月六月产品名称数量金额利润产品名称数量金额利润产品名称数量金额利润合计合计合计社会学英语名词解释Aaccounting 说明过程人们提供说明以理解世界的过程。

(俗民方法论)accounting practices 说明过程的实践某人提出说明而其他人接受或拒绝该说明的方式。

(俗民方法论)accounts 说明行动者解释(描述、批评及理想化)特定情境的方式。

(俗民方法论)act 行动米德理论的基本元素,包含冲动、知觉刺激、对知觉感到的客体采取行动,并利用该客体满足原先的冲动。

action 行动人们所做之事是意识过程创造的结果。

actual social identity 实际的社会认同人们真正是什么样的人。

(戈夫曼)adaptation 适应帕森斯的四种必要功能之一。

系统必须能适应它的环境,并能调整环境以符合系统所需。

更详细地说就是,系统必须能处理外在情境的危险及突发事件。

affectivity-affective neutrality 情感-情感中立此模式变量系指对某种社会现象要投注多少情绪(或情感)。

(帕森斯)affectual action 情感性行动由情绪引起的非理性行动。

(韦伯)agency 能动力(性)系指行动者所做之行动;亦即,如果不是行动者介入并采取所谈论之行动,所发生之事可能不会以那种方式发生。

agents 行(能)动者有能力为社会世界带来影响的行(能)动者;行(能)动者拥有权力。

alienation 异化人们与其生产活动、所生产的物品、一起共事的同僚及其潜能之间的自然联系崩解了或被分离了。

(马克思)anomie 失序伴随有机连带社会而兴起的一种感觉,亦即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人们在社会游荡,并且缺乏清楚、具安全感的寄托。

(涂尔干)对默顿而言,当社会结构个文化之间发生严重断裂,被结构创造出来的人们依文化规范和目标运作,但当规范和目标发生严重断裂时,就产生失序的情形。

社会学中后现代主义的先驱者(张小山)

社会学中后现代主义的先驱者(张小山)

社会学中后现代主义先驱齐美尔学术思想新探张小山【摘要】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是最被忽略的现代社会学的奠基者,他可被视为社会学中后现代主义的先驱。

其学术思想包含后现代主义一些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另类独特的研究旨趣、建构主义的社会观、怀疑主义的认识论、多元主义的方法论、自由主义的表述方式。

齐美尔与后现代主义的几位大家福柯、德里达、利奥塔、布西亚等具有比较明显的家族相似性,他的很多思想及主张以一种放大、夸张、激进的方式在后现代主义那里复活了。

一、问题的提出一般认为,德国社会学家、哲学家齐美尔(Georg Simmel,1858—1918)是最被忽略的现代社会学的奠基者。

尽管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他在社会科学领域曾有过较为广泛的影响,但其后很长一段时间却遭到冷落,甚至被遗忘了。

有一个事实可以作为佐证:美国学者斯皮克曼(N. Spykman)于1925年出版世上第一部研究齐美尔社会理论的专著之后,一直等到1981年才由英国学者弗里斯比(D. Frisby)撰写出第二部关于齐美尔社会理论的专著。

此外,齐美尔最重要的著作《货币哲学》的英译本晚至1978年才推出(译者就是弗里斯比和他的老师波托莫尔),而另一本关于认识论的名著《历史哲学的问题》英文版的发行也仅仅早了一年。

确实,齐美尔独特的社会学视角与观点很长时间不是社会学界的主流,只能以比较分散、隐蔽和曲折的方式在社会学界传播,进而产生一定的影响。

不过,从上世纪70-80年代开始,学术界又重新燃起对齐美尔的兴趣,他的作品广为流传,其独特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式不断受到肯定与好评,学术声望也随之水涨船高,他本人甚至被封为古典社会学的四大家之一,与社会学界久负盛名的“三大圣人”马克思、涂尔干和韦伯相提并论。

齐美尔的思想极其庞杂,关注的议题也特别繁多,很难将他归入某一具体的社会学流派,但他对社会学中的众多流派如符号互动论、结构功能论、社会冲突论、社会交换论、批判理论,以及当代的文化理论和后现代理论等都直接或间接地产生了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现代主义:一种社会学的阐释拉什后现代主义已经成为美学、伦理学、哲学的话语对象,但是它还未成为严肃的系统的分析对象,尤其是还未成为严肃的社会学分析对象。

本文作者的目的,就是本着严肃的态度对后现代主义进行系统的社会学描述。

作者认为,后现代主义不是一种社会类型,而是一种文化范式。

后现代主义表征的是一种非常特异的文化的意义状况。

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结构特征是消解差异,因此后现代化的过程就是在文化领域消除分化和差异的过程。

如今,“后现代主义”一词已是家喻户晓了。

在不少国家里,那些发行量很大的报纸连篇累牍地登载论述后现代主义的文章。

电视里播放着无数的有关后现代主义问题的节目。

从洛杉矶到柏林,发型设计师和年轻人经常光顾的时装店的营业员都听说过后现代主义,甚至可能对它还有自己的观点。

在世界的主要都市里,那些能说会道的出租车司机总会把客人载到他们城市的市区,在那里就会发现新的后现代主义建筑物。

后现代主义一词在流行的同时,也变成了某种到处传播的陈词滥调。

只要与文化沾上一星半点关系的学术刊物,都发表了关于后现代主义的专稿。

各类出版社也不怕难为情地争相以后现代主义一词为自己的新丛书装门面,有的就直接把后现代主义标在书名中。

然而,后现代主义一词却使不少具有左倾政治信念的严肃学者和知识分子感到心里很不自在。

一些刊物的编辑自豪地宣称,他们从未刊登过一篇有关后现代性的文章。

1987年12月在法兰克福由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政治和文化上的领袖人物格洛茨(P.Glotz )召集的德国社会主义知识界的一次历史性集会上,“后现代”一词频繁出现,当然,它只不过作为一个被嘲笑的字眼出现而已,而非漫骂。

可是当1989年夏我着手写作本书的时候,后现代主义已由5年前仅局限在对城市居住区的建筑风格的争论,发展成为知识分子和公众生活中的主要趋势,尤其对于年轻知识分子,后现代主义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今后,将会有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参加关于后现代主义的圆桌会议和研讨会。

因为这一主题比任何其他主题更能吸引人。

这部分地是由于人们多多少少都在谈论后现代性,而且每个人对这个主题都有自己的见解,都已经成了后现代主义的专家了。

即使当“后现代主义”这个词语完全地丧失了它的文化价值,而且公开承认作为后现代主义者已经令人难堪的情景下,有关后现代主义的话题和出版物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将是人们关注的中心。

这种新的文化范式的反对者,如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J.Habermas),就与后现代主义的热衷者同样甚至比后者更加关注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之所以一直处于人们关注的中心,固然有诸多原因,但最主要是由知识分子的代沟问题引起的。

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是后现代主义的形成期。

在这期间,后现代主义如同60年代末已经达到成熟期的马克思主义那样,处于社会思潮的中心地位。

在年轻人中间,毛头小伙子比起他们的学院派同龄人来说,一般更倾向于马克思主义。

可是,那些年纪比他们大一截的“六八式”教师们则不能容忍他们明显的“文化主义”思想,就像50年代的“意识形态的终结”那一代人不能容忍这些“六八式”一样。

后现代主义作为人们关注的中心问题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了,看来人们今后仍会继续对这个问题感兴趣。

要是没有后现代主义,那么,当今思想舞台上会上第1 页演什么呢?一方面是对后现代主义无批判的甚至是不负责任的赞扬,如法国社会理论家和评论家鲍德里亚(J.Baudrillard )。

另一方面则是大多数的马克思主义左派对后现代主义的拒斥、攻击和道德哲学上的警告,如哈贝马斯。

总而言之,后现代主义已经成为美学的、伦理学的和哲学的论述对象,却并没有成为严肃的系统的分析对象,尤其是它还没有成为严肃的社会学的分析对象。

这种严肃的社会学分析正是本书的宗旨所在。

我的目的是,要把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或文化)科学的概念,从其所处的被人或褒或贬的境遇中拯救出来。

我要说服科学界和政治左派都去严肃地对待后现代主义。

要完成此项工作,我想首先必须使后现代主义“可操作化”,就是说我要为后现代主义提供一种系统的社会学描述。

然后,我要对这个文化“范式”作一个非常简明扼要的社会学阐释。

科学哲学家们如迪昂(P.M.M.Duhem)和彭加勒(J.H.Poincare)都认为,简明性是科学理论的一种优点。

简明性意味着建立把复杂的具体现象高度抽象化的结构模型和范式的必要性。

不过,我会运用大量的具体现象为例证,以使读者诸君信服我的纲要性的描述模型和解释模型的正确。

本人并非后现代主义者,从某种意义上说,我是一个“民众主义者”,而根据我的爱好甚至可以说是个“生意人”。

我喜欢足球运动,并且仍在打篮球。

每当晚上回到家中,我总是习惯地打开收录机听上“迈阿密之声”播放的几段乐曲。

我还喜欢在纽约城的爱尔兰酒吧里小斟。

我认为马丁(S.Martin)是一位上佳的喜剧演员。

而且在我看来,科勒(Klee)和康丁斯基(Kandinsky )在视觉艺术领域不用说是占据着重要地位,而沃霍(Warhol)和利希滕斯坦(Lichtenstein)以及如今的贝斯利兹(Baselitz)均难望其项背。

我的确认认真真地接受马克思主义,接受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传统的合法性和“自然的权利”。

我本人目前的研究程度模式毫无疑问是完全理性主义的。

这种模式的运用,始终都必须面对明显地存在于“文化的”现代主义和经济的、社会的现代主义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尤其是存在于(社会)科学的解释与艺术的解释之间的差别。

我还认为,总的说来,后现代主义文化并没有为政治左派提供有利的阵地,而现代主义为左派进行文化斗争提供了有利的竞技场。

但是,我希望在本书中向人们揭示出这样一种现实的状况:我们今天全都生活、工作、爱和斗争在于此的文化领域,已经弥漫着后现代主义的气息。

若果真如此,那么左派忽视后现代主义便是很不明智的了。

本书要探讨几个论题。

第一个必须探讨的论题是什么是后现代主义,第二个必须探讨的论题是我们如何能够对它做出社会学的说明。

在我看来,后现代主义既不是社会的一种存在状态,也不是后工业社会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和一种社会类型,即在人们谈论工业社会,或者资本主义社会,或者现代社会这个意义上所说的社会。

我认为,后现代主义只局限于文化的领域。

后工业主义是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但它是一种严格的经济特征,而不是文化特征。

因此,正如很有影响的《后现代状况》一书的作者利奥塔(J-F.Lyotard)所认为的那样,后工业主义不是后现代主义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是处于一种协调性的关系之中,而且是处于与一种重要的后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的特殊的协调性关系之中。

描述性的后现代主义:一种意义状况在我看来,后现代主义严格地说是文化的。

它确实是一种文化的“范式”。

文化范式,与科学范式一样是一种时空结构。

在“空间上”,它们构成一种具有或多或少的柔韧性的符号结构,当这个结构因弯曲太大而发生变形时,它便开始形成另一种性质的文化范式。

在时间上,与库恩(Kuhn)的科学范式或福柯(M.Foucault)的论述一样,它们的形式会存在一段时间,然后就瓦解了。

当帕森斯(T.Parsons )在他的《社会行为结构》中,根据对某一宗教所接受的宇宙观是内在性的还是超验性的区别来描述宗教时,他就是在开始描述文化的范式。

或者说,当韦伯在追溯古犹太教的四大因素——理性主义、普遍性、超验和伦理学——的历史时,他实质上更是在描述一种文化范式。

这四个因素是犹太教得以存在的条件。

还可以举出其他一些文化范式,例如现代主义、现实主义、巴洛克式风格和哥特式风格,等等。

尤其特别的是,我把后现代主义和其他的文化范式统称为“意义状况”。

我的这一想法来自于“制度学派”政治经济学家们提出的“积累状况”的观点。

积累状况是一个颇有吸引力的概念,它不像别的概念,比如说“生产方式”概念。

它清楚地包含着一个时间范围。

进一步说,与生产方式不同,积累状况表明在决定积累方面,人们如何消费与人们如何生产是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的。

所以,积累状况把市场看得与生产所达到的程度一样重要。

不过,在“意义状况”中生产的只是文化对象而已。

所有的意义状况都包含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特殊的“文化经济”。

一种特定的文化经济必然包括:(1)诸文化对象的特殊的生产关系; (2)特殊的接受(消费)条件;(3)联结生产与消费的一种特定的结构;(4)文化对象得以在其中循环的一条特别路径。

任何意义状况的第二部分是它的特殊的意义模型。

根据这一模型,我认为它的文化对象取决于表示符号意义者(能指)、符号表示的意义(所指)和被指涉物(所指项)间的特殊关系。

这里,能指可以是一个声音,一个图像,一个单词,或者一个陈述;所指表示一个概念或一个意思;所指项是现实世界中的一个对象,能指和所指都跟这个对象相联系。

后现代主义是一种非常特异的意义状况。

它的基本结构特征是“消解分化(差异)”。

我所指的消解分化在一定程度上与鲍德里亚的“爆聚”概念是相通的。

但是我的出发点不是鲍德里亚,而是传统的社会学。

使用分化概念体现的是标准的结构功能主义的社会现代化思想。

但是,根据韦伯著名的宗教社会学的方法论著作和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中的观点,我认为分化和现代化仅仅限制在文化领域。

我的看法是,如果现代化是一个文化分化,或者如德国分析学家所谓的“差异外显(Ausdiff erenzierung)”的过程,那么,“后现代化”就是一个消解分化,或者说是“差异消除(Entidifferenzierung)”的过程。

按照以上说法,可以很方便地把现代化的过程设想为大致由“未开化的”、“宗教玄奥的”和“现代的”三个阶段构成。

这种阶段性的划分出自于皮亚杰(Piaget),并与他的发展心理学相对应。

而最初主要地而且是系统地以差异模型的观点,探讨文化现代化问题的则是黑格尔论美学的成熟著作。

下面,我并不想为这一模型的合理性进行论证,但是要为阐明这个模型提供一些例证。

这里只是作一个最简略的概括。

在未开化社会,文化和社会尚未分化,宗教及其仪式的的确确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神圣是内在于世俗之中的。

后来,在泛灵论和图腾崇拜中,大自然和神灵依然是未分化的。

巫师的作用是强调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之间差异的模糊性,而祭司的职能还没有独立和专业化。

在第二个发展阶段,即“宗教玄奥的阶段”,现代化导致文化与社会的分化,导致世界上各种宗教中神圣的东西与世俗的东西的分化。

在这里,现代化的过程看起来在基督教中比在欧洲诸宗教中,在新教中比在天主教中,使得神灵与社会之间产生了更重大的分化。

沿着这一轨道,进一步的现代化发生在世俗文化脱离宗教文化而独立的文艺复兴时期,更表现在18世纪时期康德对文化所作的思辨的、伦理学的和美学的三个领域的划分上。

文化领域的这种分化和自主化,开启了艺术上和认识论上的“现实主义”发展的可能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