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技巧初探
总结版:中学数学教学概论
![总结版:中学数学教学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46713152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d5.png)
中学数学教学概论第一章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与任务1.1 确定中学数学教学目的的依据* 一、确定中学数学教学目的的依据①教育方针②普通中学的性质和任务③数学学科的特点④学生的年龄特征* 二、普通中学的性质和任务性质:普通中学进行的是基础教育而不是职业(专业)教育任务:要交给学生为继续升学或参加生产劳动所必需的、较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必须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生产劳动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进入社会后的必要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二、数学学科的特点①数学的抽象性与严谨性②数学的广泛应用性③数学的思辨性和结论的确定性1.2 中学数学教学目的一、“标准”中规定的教学目的1.201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总目标:①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②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③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④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新课程标准的四个方面:①知识技能②数学思考③解决问题④情感态度* 2. 2003年《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总目标: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①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②提高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③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④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⑤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契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研态度⑥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三维目标:①知识与技能②过程与方法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二、关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知识:指“大纲”或“标准”中规定的代数、几何、统计与概率、微积分初步等的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定理、公理以及由其内容所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基本技能:指按照一定的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处理数据(包括使用计算器、计算机等信息技术工具)、简单的推理、画图以及绘制图表等基础知识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①要有整体观念②要过程与结论并重③要注意循序渐进、螺旋上升④要注意训练的适度性第二章中学数学教学改革2.1 20世纪中学数学教育改革综述一、克莱因——贝利运动1.克莱因(F.Klein)——主张“以函数为中心”2. 贝利——主张“数学教育应该面向大众”二、新数运动20世纪50年代后期,“数学教育现代化运动”开始(“新数”——新的数学课程)1.新数运动产生的重要原因①社会发展对人的数学素养提出高要求②数学教育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③20世纪数学的飞速发展④心理学理论的发展⑤高等学校数学教育的发展2.对“新数”的反对意见的体现①升学和就业②具体和抽象③归纳与演绎④理论与实际⑤传统与现代3.新数运动受到挫折的根本原因脱离实际,急于求成。
数学系论文题目大全
![数学系论文题目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092182fe9e3143323968935c.png)
数学系毕业论文题目大全1.浅析素质教育观下的数学教学2.论数学课堂的师生互动3.适合反证法命题的条件4.论导入《数学系毕业论文题目》正文开始>> 1.浅析素质教育观下的数学教学2.论数学课堂的师生互动3.适合反证法命题的条件4.论导入新课的直观方法5.优化数学课堂,培养创新意识6.剖析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及对策7.谈数学教育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8.谈数学实验在中学数学中的作用9.论述中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10.对中学生数学解题能力培养的研究11.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12.后进生数学水平提高的若干措施13.发挥课本习题的潜在功能14.论述中学数学的开放性教学15.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16.论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师应具有的人格魅力17.谈谈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18.论数学归纳能力的培养19.浅析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20.论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21.剖析影响数学教学的内在因素22.数学学习中的迁移现象及其对教学的意义23.论数学考试对数学学习的影响24.论述中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25.论述数学学习与学生身心发展关系26.中学生数学概念形成的心理分析B1.浅谈线性变换的对角化问题2.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与评价3.范德蒙行列式的一些应用4.分块矩阵的应用5.行列式计算的若干方法6.“数形结合”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7.数学史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8.线性变换思想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9.矩阵可逆的若干判别方法10.数学归纳法在行列式计算机中的应用11.浅谈数学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12.反例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研究13.“高等代数”知识在几何中的应用14.猜想在数学中的应用15.引入多媒体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探究C1.“几何画板”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2.数学实验和现代数学教育3.求最值问题的方法探讨4.从学习“微积分”中谈谈技巧和能力的提高5.谈谈“数形结合”6.线性规划应用举例7.绝对值概念在数学教学中的地位8.用概率方法证明一些恒等式9.浅谈平行公理及其在中学数学教材中的地位10.浅谈反证法11.不等式的证明12.关于指数函数13.高等数学方法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14.浅析数学反例15.利用建模进行思维训练16.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思考17.数学探究式学习的研究18.试论数学美19.中学课程数学教学思想方法教学初探20.大学生数学素质教育思考21.向量在几何证题中的运用22.数学概念教学初探23.数学教育中的问题解决及其教学途径24.对称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25.数学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研究26.数学学习中的非认知因素27.数学教与学心理研究28.数学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29.数学教与学评价的改革30.数学文化教育研究D1.培养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尝试2.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3.怎样培养学生的几何空间概念4.把握例题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5.排列组合问题剖析6.数形结合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7.浅谈数学概念的教学8.培养学生数学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9.设计“开放型”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0.把握隐含条件,提高解题能力11.浅谈函数概念的教学12.高中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13.中学数学建模浅谈14.关于不等式的证明15.微分中值定理的某些应用16.数学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17.数学解题教学中的引深艺术18.浅谈课堂提问的艺术19.几何分布的统计分析20.指数分布的统计分析21.学困生心理障碍分析及对策22.关于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23.谈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24.数学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25.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文化”的体现26.谈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27.调动非智力因素提高教学质量28.数学课/wenzi/堂教学中“问题能力”的培养29.构造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30.级数敛散性判别的几种方法E1.谈数学分析中辅助函数的构造2.求数列极限的若干方法3.中学数学中的不等式的证法4.浅谈数学的概念性教学5.论数学创新能力及其培养6.泰勒公式在数学分析中的应用7.如何提高数学专业实习生课堂教学水平8.浅谈反例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9.关于方程f(x)=0根的研究10.浅谈数学的概念性教学11.有关数学归纳法的应用12.可导、可微与连续在多元函数中的区别与联系13.微分中值定理的有关应用14.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15.浅谈新课程理念下数学的导学方法16.不等式解题中的数学思想应用17.浅谈构造法证明不等式18.利用数形结合处理数学问题的技巧19.关于数学教学中现代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结合20.论数学创新能力及其培养21.试论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22.关于数项级数收敛性的判定23.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4.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25.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F1.浅谈数学中的哲学问题2.试论数学中的美学3.论数学对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作用4.一个极限定理条件的弱化5.证明Lebesgue积分三个定义的等价性6.试论实变函数论对中学教学函数理论研究的作用7.强渐进有界映射的不动点定理8.Banach空间内映射族的公共不动点定理9.关于充分必要条件的讨论10. 浅谈如何学好高等数学课G1.关于数列〈-N〉极限定义的分析与理解;2.浅谈极限概念发展的几个历史阶段;3.关于极限计算的各种方法;4.幂指函数极限计算的简单方法;5.等价无穷小代换在求极限过程中的应用;6.不定积分计算的各种方法;7.结合实际浅谈对函数导数概念的理解与体会;8.浅析微分中值定理的推广与应用;9.关于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10.利用定积分求极限的方法;11.关于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技巧;12.如何激发和培养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13.结合数学教学浅谈教书育人的认识与实践;14.对新世纪数学发展趋势的一些展望;15.数学教育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16.关于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教学改革的探讨。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结构化教学初探——以《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为例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结构化教学初探——以《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c5db144a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26.png)
教师应把每节课的知识置于数学知识的整体体系中,从整体的视角对教学内容进行结构化整合。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主题下的结构化教学,应在学情分析的基础上,梳理单元知识内容,建构单元教学框架,并以大任务统领的方式整体设计学习活动。
《长方形和正方形》;图形的认识与测量;结构化一、“图形的认识与测量”的内容变化《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测量两部分内容整合到“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主题下。
该主题包括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认识、线段长度的测量,以及图形的周长、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新增的尺规作图相关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会用直尺和圆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经历用直尺和圆规将三角形的三条边画到一条直线上的过程,直观感受三角形的周长;经历基于给定线段用直尺和圆规画三角形的过程,探索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增加这部分内容意在让学生直接接触图形的形状,通过动手操作把脑海中的图形具象化。
例如,在周长的测量中进行尺规作图,旨在把图形的周长转化为线段,让学生在作图中经历把数学问题抽象为测量中的过程,从而更好地把握图形周长概念的本质。
把周长转化为线段,比让学生理解“围成封闭图形的边的长度”更加直观,且需要想象的参与,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量感。
从整体的视角去思考“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主题的结构化教学,不仅有助于深化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还能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图形的认识与测量”的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接触过图形,了解图形的基本特征,但也正由于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大多来自生活,他们对图形的本质、图形的计算、图形之间的联系等内容缺少数学上的理解。
教师在教学相关概念时,常常过于强调理论知识,对实践操作的重视不足,学生无法将理论知识、生活经验和实践操作紧密结合。
而在解决问题时,教师又更加强调图形计算中的方法和技巧,导致学生进行图形的相关计算时过于依赖公式,缺乏对图形本质及各图形之间关系的理解。
高中数学的小论文
![高中数学的小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9f88d6bcbe1e650e53ea9982.png)
高中数学的小论文数学教学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掌握好答题技巧有助于考生在高考中节约时间并且取得更高的分数。
下面是查字典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数学教学的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中数学的小论文篇一一、教师要做到精讲,需要解决的问题精讲的过程要努力做到“四精”:内容精简、语言精练、方法精湛、突破精准。
内容精简是重点,教师要正确理解教材意图,准确把握知识主线,结合学情适当调整和精减教学内容。
教师的教学语言要通俗易懂,启发性强;形象生动,趣味性强;节奏明快,感染力强;条理清晰,逻辑性强。
通常一节课,精讲用时一般不宜超过15分钟,如果用时过多则势必影响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和巩固练习。
对于学生自己可以解决的问题坚决不讲,可以让学生自己发言,代替老师讲;对于需要教师点拨才能突破的问题,只进行点拨,剩下的留给学生思考讨论,在有学生突破了后再请学生讲;对于学生没有办法突破的问题,教师要精心准备,认真备课,做到讲解条理清晰,思路明确,最终突破难点;这样的老师,才是我们所倡导的智慧型教师。
二、精讲的基本策略1.研究教材,明确精讲内容。
教学大纲和苏教版课本是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要想明确精讲的内容,首先需要准确理解教材的安排,能够把握知识主干,在教材整体结构的指引下,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文化知识的发展趋势,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对教学内容作相应的不重合修改。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给学生科学的、先进的内容;其次需要通过挖掘教材中的知识内涵,数学学科的特点,寻找教育的切入点,让精讲的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培养目标融为一体。
2.精选教学方法,设计精讲思路。
教师通过备课———备教材,备学生,也备自己,精心选取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让“讲”的效果能够最大限度地得到发挥。
设计精讲思路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人的认知规律,需要从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出发,不仅要对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有效整合,而且要抓住学生主体,让学生的心理系统与知识体系的逻辑结构不冲突,体现出数学课堂教学的内在逻辑,才能讲出高效。
中学数学教学论文题目
![中学数学教学论文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0e28f37d71fe910ef02df845.png)
中学数学论文题目总集1、数学中的研究性学习2、数字危机3、中学数学中的化归方法4、高斯分布的启示5、a2+b2≧2ab的变形推广及应用6、网络优化7、泰勒公式及其应用8、浅谈中学数学中的反证法9、数学选择题的利与弊10、浅谈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11、论研究性学习12、浅谈发展数学思维的学习方法13、关于整系数多项式有理根的几个定理及求解方法14、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误区与对策15、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16、浅谈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17、市场经济中的蛛网模型18、中学数学教学设计前期分析的研究19、数学课堂差异教学20、浅谈线性变换的对角化问题21、圆锥曲线的性质及推广应用22、经济问题中的概率统计模型及应用23、通过逻辑趣题学推理24、直觉思维的训练与培养25、用高等数学知识解初等数学题26、浅谈数学中的变形技巧27、浅谈平均值不等式的应用28、浅谈高中立体几何的入门学习29、数形结合思想30、关于连通性的两个习题31、从赌博与概率到抽奖陷阱中的数学32、情感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33、因材施教因性施教34、关于抽象函数的若干问题35、创新教育背景下的数学教学36、实数基本理论的一些探讨37、论数学教学中的心理环境38、以数学教学为例谈谈课堂提问的设计原则39、不等式证明的若干方法40、试论数学中的美41、数学教育与美育42、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43、略谈创新思维44、随机变量列的收敛性及其相互关系45、数字新闻中数学应用46、微积分学的发展史47、利用几何知识求函数最值48、数学评价应用举例49、数学思维批判性50、让阅读走进数学课堂51、开放式数学教学52、浅谈中学数列中的探索性问题53、论数学史的教育价值54、思维与智慧的共享——从建构主义到讨论法教学55、微分方程组中的若干问题56、由“唯分是举”浅谈考试改革57、随机变量与可测函数58、二阶变系数齐次微分方程的求解问题59、一种函数方程的解法60、积分中值定理的再讨论对原函数存在条件的试探分块矩阵的若干初等运算函数图像中的对称性问题泰勒公式及其应用微分中值定理的证明与应用一元六次方程的矩阵解法‘数学分析’对中学数学的指导作用“1”的妙用“数形结合”在解题中的应用“数学化”及其在数学教学中的实施“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中的应用《几何画板》与数学教学《几何画板》在圆锥曲线中的应用举例Cauchy中值定理的证明及应用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的一点优化与改进Hamilton图的一个充分条件HOLDER不等式的推广与应用n阶矩阵m次方幂的计算及其应用R积分与L积分的联系与区别Schwarz积分不等式的证明与应用Taylor公式的几种证明及若干应用Taylor公式的若干应用Taylor公式的应用Taylor公式的证明及其应用Vandermonde行列式的应用及推广艾滋病传播的微分方程模型把数学与生活融合起来伴随矩阵的秩与特殊值保持函数凸性的几种变换变量代换在数学中的应用不变子空间与若当标准型之间的关系不等式的几种证明方法及简单应用不等式的证明方法探索不等式证明的若干方法不等式证明中导数有关应用不同型余项泰勒公式的证明与应用猜想,探求,论证彩票中的数学常微分方程的新的可解类型常微分方程在一类函数项级数求与中的应用抽奖活动的概率问题抽屉原理及其应用抽屉原理及其应用抽屉原理思维方式的若干应用初等变换在数论中的应用初等数学命题推广的几种方式传染病模型及其应用从趣味问题剖析概率统计的解题技巧从双曲线到双曲面的若干性质推广从统一方程看抛物线、椭圆与双曲线的关系存贮模型的若干讨论带peano余项的泰勒公式及其应用单调有界定理及其应用导数的另外两个定义及其应用导数在不等式证明中的应用导数在不等式证明中的应用导数在不等式证明中的应用等价无穷小在求函数极限中的应用及推广迪克斯特拉(Dijkstra)算法及其改进第二积分中值定理“中间点”的性态对均值不等式的探讨对数学教学中开放题的探讨对数学教学中开放题使用的几点思考对现行较普遍的彩票发行方案的讨论对一定理证明过程的感想对一类递推数列收敛性的讨论多扇图与多轮图的生成树计数多维背包问题的扰动修复多项式不可约的判别方法及应用多元函数的极值多元函数的极值及其应用多元函数的极值及其应用多元函数的极值问题多元函数极值问题二次曲线方程的化简二元函数的单调性及其应用二元函数的极值存在的判别方法二元函数极限不存在性之研究反对称矩阵与正交矩阵、对角形矩阵的关系反循环矩阵与分块对称反循环矩阵范德蒙行列式的一些应用方差思想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及探讨方阵A的伴随矩阵放缩法及其应用分块矩阵的应用分块矩阵行列式计算的若干方法分析近年三角各种题型,提高学生三角问题解决能力分形几何进入高中数学课程的尝试辅助函数的应用辅助函数在数学分析中的应用辅助元法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复合函数的可测性概率的趣味应用概率方法在其他数学问题中的应用概率论的发展简介及其在生活中的若干应用概率论在彩票中的应用概率统计在彩票中的应用概率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概率在点名机制中的应用概率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高等几何知识对初等几何的指导作用高等数学在不等式证明中的应用高观点下的中学数学高阶等差数列的通项,前n项与公式的探讨及应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类比推理高中数学开放题及其编制问题高中数学实践“问题解决”的几点思考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课题选择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教学及其设计给定点集最小覆盖快速近似算法的进一步研究及其应用构建数学建模意识培养创新思维构造的艺术关联矩阵的一些性质及其应用关于2004年全国高教杯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的探究与拓展关于2循环矩阵的特征值关于Gauss整数环及其推广关于g-循环矩阵的逆矩阵关于不等式在中学的选修的处理关于不等式证明的高等数学方法关于传染病模型的建立与分析关于二重极限的若干计算方法关于反函数问题的讨论关于非线性方程问题的求解关于函数一致连续性的几点注记关于矩阵的秩的讨论_关于两个特殊不等式的推广及应用关于幂指函数的极限求法关于扫雪问题的数学模型关于实数完备性及其应用关于数列通项公式问题探讨关于椭圆性质及其应用地探究、推广关于线性方程组的迭代法求解关于一类非开非闭的商映射的构造关于一类生态数学模型的几点思考关于圆锥曲线中若干定值问题的求解初探关于置信区间与假设检验的研究关于中学数学中的图解方法关于周期函数的探讨哈密尔顿图初探函数的一致连续性及其应用函数定义的发展函数级数在复分析中与在实分析中的关系函数极值的求法函数幂级数的展开与应用函数项级数的收敛判别法的推广与应用函数项级数一致收敛的判别函数最值问题解法的探讨蝴蝶定理的推广及应用化归中的矛盾分析法研究环上矩阵广义逆的若干性质积分中值定理的再讨论积分中值定理正反问题‘中间点’的渐近性基于高中新教材的概率学习基于集合论的中学数学基于最优生成树的海底油气集输管网策略分析级数求与的常用方法与几个特殊级数与级数求与问题的几个转化级数在求极限中的应用极限的求法与技巧极值的分析与运用极值思想在图论中的应用集合论悖论几个广义正定矩阵的内在联系及其区别几个特殊不等式的巧妙证法及其推广应用几个学科的孙子定理几个重要不等式的证明及应用几个重要不等式在数学竞赛中的应用几何CAI课堂教学软件的设计几何画板与圆锥曲线几何画板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几类数学期望的求法几类特殊线性非齐次微分方程的特殊解法几种特殊矩阵的逆矩阵求法假设检验与统计推断简单平面三角剖分图交错级数收敛性判别法及应用交通问题中的数学模型解题教学换元思想能力的培养解析几何中的参数观点经济学中蛛网模型的数学分析居民抵押贷款购房决策模型矩阵变换在求多项式最大公因式中的应用矩阵的单侧逆矩阵方幂的正反问题及其应用矩阵分解矩阵可交换成立的条件与性质矩阵秩的一些性质与某些数学分支的联系矩阵中特征值、特征向量的几个问题的思考具有不同传染率的SI流行病模型的研究均值不等式在初高等数学中的应用均值极限及stolz定理开放性问题编制的原则柯西不等式的推广及其应用柯西不等式的应用与推广柯西不等式的证明及妙用柯西不等式的证明及应用空间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的若干计算方法空间旋转曲面面积的计算拉格朗日中值定理n元上推广立体几何的平面化思考利用导数解题的综合分析与探讨利用级数求极限连锁经营企业效益模型邻接矩阵在判断Hamilton性质中的一些应用留数定理及应用论辅助函数的运用论概率论的产生及概率对实际问题解释与应用论数学分析课程对中学数学的功能及应用论数学史及其应用罗尔定理的几种类型及其应用幂级数与欧拉公式幂零矩阵的性质与应用幂零矩阵的性质及其应用幂零矩阵的性质及其应用模糊集合与经典集合的简单比较模糊数学在学校教学评估中应用平面与空间中的Pick定理齐次马尔柯夫链在教学评估中的应用浅谈导数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浅谈分类讲座及其解题应用浅谈极值问题及其解法浅谈在解题中构造“抽屉浅谈中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求极限的若干方法求极值的若干方法全概率公式的推广与应用全概率公式的优化及应用人口性别比例的统计与概率分析若干问题的概率解法若干问题的概率论解法的探索三对角行列式及其应用三角函数的解题应用三角函数最值问题的研究三种积分概念的极限式定义与确界式定义的比较山核桃造林及管理的数学模型上、下极限的定义、性质及其应用实变方法在经典微积分中的应用实分析计算中的几种方法实际问题解决中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实数完备性定理的等价性证明及其应用试论四分块矩阵试以斐波那契数列为例谈谈中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输电阻塞模型的灵敏度分析及算法的改进树在数据结构中的简单应用数理统计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数理统计在生产质量管理中的两个应用数列求与问题的探讨数学变式教学的认识与实践数学猜想及其培养途径数学的对称美及其在中学数学解题中的应用数学分析中的化归思想数学分析思想在中学数学解题中的应用数学分析在初等数学中的应用数学分析中求极限的方法数学高考内容分布及命题趋向数学归纳法的初探数学归纳法的七种变式及其应用数学归纳法的原理推广及应用数学归纳法及其一些非常见形式与归纳途径数学建模在生物领域的应用(没做)数学建模中的排队论模型数学竞赛的解题策略数学竞赛中的抽屉原理数学竞赛中的图论问题数学开放题的设计与教学建议数学开放性问题的编拟与解决数学课程改革与教师观念的转变数学模型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及其价值数学模型在人口问题中的应用数学认知结构与数学教学数学史对数学教育的启示数学史上对方程求根公式的探索及其现代意义数学史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数学文化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数学问题提出与CPFS结构关系的研究数学游戏及其价值数学中的游戏因素及其对于数学的影响四面体中不等式的探究泰勒公式的应用泰勒公式及其应用泰勒公式及其应用泰勒公式在若干数学分支中的应用泰勒展开的应用探讨导数在函数单调性中的应用探讨平面三角的实际应用探讨线性规划最优整数解的解法特殊欧拉图的判定同余理论在数学竞赛中的应用头脑风暴法及其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运用凸函数的若干性质凸函数的拓展凸函数的性质及其应用凸函数的性质与应用凸函数及其在不等式证明中的应用凸函数以及一类内积表达的函数的凸性凸函数在不等式中的一个特殊应用图的余树是树的条件研究图与矩阵的运算图解法在资源分配中的应用浅析图论在高中数学中的若干应用图论在数学模型中的应用图论在中学数学竞赛中的应用椭圆的几个特征及其在天体、物理中的应用网络可靠度计算新法微分方程平衡点的稳定性及在力学中的应用微分中值定理的背景及证明微分中值定理的逆问题及其渐近性微分中值定理的探讨及应用微分中值定理的推广及其应用微分中值定理的证明及其应用微积分的某些实际应用微积分理论在中等数学中的影响及其应用微积分在行列式计算中的应用、数学中的研究性学习2、数字危机3、中学数学中的化归方法4、高斯分布的启示5、a2+b2≧2ab的变形推广及应用6、网络优化7、泰勒公式及其应用8、浅谈中学数学中的反证法9、数学选择题的利与弊10、浅谈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11、论研究性学习12、浅谈发展数学思维的学习方法13、关于整系数多项式有理根的几个定理及求解方法14、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误区与对策15、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16、浅谈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17、市场经济中的蛛网模型18、中学数学教学设计前期分析的研究19、数学课堂差异教学20、浅谈线性变换的对角化问题21、圆锥曲线的性质及推广应用22、经济问题中的概率统计模型及应用23、通过逻辑趣题学推理24、直觉思维的训练与培养25、用高等数学知识解初等数学题26、浅谈数学中的变形技巧27、浅谈平均值不等式的应用28、浅谈高中立体几何的入门学习29、数形结合思想30、关于连通性的两个习题31、从赌博与概率到抽奖陷阱中的数学32、情感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33、因材施教因性施教34、关于抽象函数的若干问题35、创新教育背景下的数学教学36、实数基本理论的一些探讨37、论数学教学中的心理环境38、以数学教学为例谈谈课堂提问的设计原则39、不等式证明的若干方法40、试论数学中的美41、数学教育与美育42、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43、略谈创新思维44、随机变量列的收敛性及其相互关系45、数字新闻中数学应用46、微积分学的发展史47、利用几何知识求函数最值48、数学评价应用举例49、数学思维批判性50、让阅读走进数学课堂51、开放式数学教学52、浅谈中学数列中的探索性问题53、论数学史的教育价值54、思维与智慧的共享——从建构主义到讨论法教学55、微分方程组中的若干问题56、由“唯分是举”浅谈考试改革57、随机变量与可测函数58、二阶变系数齐次微分方程的求解问题59、一种函数方程的解法60、积分中值定理的再讨论1、浅谈菲波纳契数列的内涵与应用价值2、一道排列组合题的解法探讨及延伸3、整除与竞赛4、足彩优化5、向量的几件法宝在几何中的应用6、递推关系的应用7、坐标方法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8、小议问题情境的创设9、数学概念探索启发式教学10、柯西不等式的推广与应用11、关于几个特殊不等式的几种巧妙证法及其推广应用12、一道高考题的反思13、数学中的研究性学习15、数字危机16、数学中的化归方法17、高斯分布的启示18、的变形推广及应用19、网络优化20、泰勒公式及其应用21、浅谈中学数学中的反证法22、数学选择题的利与弊23、浅谈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24、数学研究性学习25、谈发展数学思维的学习方法26、关于整系数多项式有理根的几个定理及求解方法27、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误区与对策28、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29、浅谈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30、市场经济中的蛛网模型31、中学数学教学设计前期分析的研究32、数学课堂差异教学33、浅谈线性变换的对角化问题34、圆锥曲线的性质及推广应用35、经济问题中的概率统计模型及应用36、通过逻辑趣题学推理37、直觉思维的训练与培养38、用高等数学知识解初等数学题39、浅谈数学中的变形技巧40、浅谈平均值不等式的应用41、浅谈高中立体几何的入门学习42、数形结合思想43、关于连通性的两个习题44、从赌博与概率到抽奖陷阱中的数学45、情感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46、因材施教与因性施教47、关于抽象函数的若干问题48、创新教育背景下的数学教学49、实数基本理论的一些探讨50、论数学教学中的心理环境51、以数学教学为例谈谈课堂提问的设计原则52、不等式证明的若干方法53、试论数学中的美54、数学教育与美育55、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56、略谈创新思维57、随机变量列的收敛性及其相互关系58、数字新闻中的数学应用59、微积分学的发展史60、利用几何知识求函数最值61、数学评价应用举例62、数学思维批判性63、让阅读走进数学课堂64、开放式数学教学65、浅谈中学数列中的探索性问题66、论数学史的教育价值67、思维与智慧的共享——从建构主义到讨论法教学68、方程组中的若干问题69、由“唯分是举”浅谈考试改革70、随机变量与可测函数71、二阶变系数齐次微分方程的求解问题72、一种函数方程的解法73、微分中值定理的再讨论74、学生数学学习的障碍研究;75、中学数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的内涵;76、数学中的美;77、数学的与谐与统一----谈论数学中的美;78、推测与猜想在数学中的应用;79、款买房问题的决策;80、线性回归在经济中的应用;81、数学规划在管理中的应用;82、初等数学解题策略;83、浅谈数学CAI中的不足与对策;84、数学创新教育的课堂设计;85、中学数学教学与学生应用意识培养;86、关于培养与提高中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探究;87、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88、高等数学课件的开发89、广告效益预测模型;90、最短路网络;91、计算机自动逻辑推理能力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92、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93、最优增长模型94、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初探95、浅析先行中学数学教育的弊端96、城市道路交通发展规划数学模型;97、函数逼近98、数的进制问题99、无穷维矩阵与序列Bannch空间的关系100、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若干中小学数学教学案例101、一维,二维空间到欧氏空间102、初中数学新课程数与代数学习策略研究103、初中数学新课程统计与概率学习策略研104、对中学数学研究性学习开展过程及其途径的思考105、数列运算的顺序交换及条件106、歇定理的推广与应用107、解析函数的各种等价条件及其应用108、特征函数在概率论中的应用109、数学史与中学教育110、让生活走进数学,数学方法的应用将数学应用于生活——谈xx111、数学竟赛中的数论问题112、新旧教材的对比与研究113、近世代数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114、随机变量分布规律的求法115、简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思想方法及其应用116、无穷大量存在的意义117、中学数学竞赛中参数问题118、例谈培养数学思维的深刻性119、圆周率与中学数学史120、从坐标系到向量空间的基121 谈谈反证法122、一致连续性的判断定理及性质123、课堂提问与思维能力的培养124、数学高考试题的演变看中学数学教育改革125、函数及其在证明不等式中的应用126、极值的讨论及其应用127、正难则反,从反面来考虑问题128、实数的构造,完备性及它们的应用129、数学创新思维的训练130、简述期望的性质及其作用131、简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思想与方法132、穷乘积133、递推式求数列的通项及与134、划归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135、凸函数的定义性质及应用136、行列式的计算方法137、可行解的表式定理的证明138、直觉思维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139、高等数学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140、充分挖掘例题的数学价值与智力开发功能141、数学思想方法的一支奇葩-----数学猜想初探142、关于实变函数中叶果罗夫定理的鲁津定理的证明143、于黎曼积分的定义144、微分方程的历史发展145、概率论发展史及其简单应用146、中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147、数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几点思考148、矩阵特征值的计算方法初探149、数形结合思想及其应用150、关于上、下确界,上、下极限的定义,性质及应用151、复均方可积随机变量空间的讨论152、浅谈中学数学的等价转换153、车灯线光源的优化设计模型154、中学数学中的变式教学设计155、欧几里得第五公设产生背景及其对数学发展影响156、中学数学问题解决的学习策略研究分法157、抽屉原理的应用及推广158、浅议函数迭代及其表达式159、加强数形结合,提高解题能力160、函数性质的应用161、初等函数的值域162、中学数学应用意识的研究163、中数学新课程空间与图形学习策略与研究164、谈分类讨论及解题应用165、排序方法及其应用166、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看数学基础教育改革167、函数的凸性及其在不等式中的应用168、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数学教学案例169、中学课程数学教学思想方法教学初探170、大学生数学素质教育思考171、数学归纳法教学探究172、师范学生高等数学课程内容设置的探讨173、统计学在证券市场中的应用174、关于全概率公式及其应用的研究175、数学开放式教学的基本理念与策略176、变量代换法与常微分方程的求解177、奥赛中组合计算方法及应用178、代数结构中同态及同构的性质179、综述十八世纪著名数学家及其工作180、谈谈不定方程181、从不定方程到孙子兵法182、略谈我国古代的数学成就。
高中数学论文题目大全
![高中数学论文题目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8653047d1eb91a37f1115c27.png)
1、数学中的研究性学习2、数字危机3、中学数学中的化归方法4、高斯分布的启示5、a2 b2≧2ab的变形推广及应用6、网络优化7、泰勒公式及其应用8、浅谈中学数学中的反证法9、数学选择题的利和弊10、浅谈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11、论研究性学习12、浅谈发展数学思维的学习方法13、关于整系数多项式有理根的几个定理及求解方法14、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误区与对策15、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16、浅谈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17、市场经济中的蛛网模型18、中学数学教学设计前期分析的研究19、数学课堂差异教学20、浅谈线性变换的对角化问题21、圆锥曲线的性质及推广应用22、经济问题中的概率统计模型及应用23、通过逻辑趣题学推理24、直觉思维的训练和培养25、用高等数学知识解初等数学题26、浅谈数学中的变形技巧27、浅谈平均值不等式的应用28、浅谈高中立体几何的入门学习29、数形结合思想30、关于连通性的两个习题31、从赌博和概率到抽奖陷阱中的数学32、情感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33、因材施教因性施教34、关于抽象函数的若干问题35、创新教育背景下的数学教学36、实数基本理论的一些探讨37、论数学教学中的心理环境38、以数学教学为例谈谈课堂提问的设计原则39、不等式证明的若干方法40、试论数学中的美41、数学教育与美育42、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43、略谈创新思维44、随机变量列的收敛性及其相互关系45、数字新闻中数学应用46、微积分学的发展史47、利用几何知识求函数最值48、数学评价应用举例49、数学思维批判性50、让阅读走进数学课堂51、开放式数学教学52、浅谈中学数列中的探索性问题53、论数学史的教育价值54、思维与智慧的共享——从建构主义到讨论法教学55、微分方程组中的若干问题56、由“唯分是举”浅谈考试改革57、随机变量与可测函数58、二阶变系数齐次微分方程的求解问题59、一种函数方程的解法60、积分中值定理的再讨论对原函数存在条件的试探分块矩阵的若干初等运算函数图像中的对称性问题泰勒公式及其应用微分中值定理的证明和应用一元六次方程的矩阵解法‘数学分析’对中学数学的指导作用“1”的妙用“数形结合”在解题中的应用“数学化”及其在数学教学中的实施“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中的应用《几何画板》与数学教学《几何画板》在圆锥曲线中的应用举例Cauchy中值定理的证明及应用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的一点优化和改进Hamilton图的一个充分条件HOLDER不等式的推广与应用n阶矩阵m次方幂的计算及其应用R积分和L积分的联系与区别Schwarz积分不等式的证明与应用Taylor公式的几种证明及若干应用Taylor公式的若干应用Taylor公式的应用Taylor公式的证明及其应用Vandermonde行列式的应用及推广艾滋病传播的微分方程模型把数学和生活融合起来伴随矩阵的秩和特殊值保持函数凸性的几种变换变量代换在数学中的应用不变子空间与若当标准型之间的关系不等式的几种证明方法及简单应用不等式的证明方法探索不等式证明的若干方法不等式证明中导数有关应用不同型余项泰勒公式的证明与应用猜想,探求,论证彩票中的数学常微分方程的新的可解类型常微分方程在一类函数项级数求和中的应用抽奖活动的概率问题抽屉原理及其应用抽屉原理及其应用抽屉原理思维方式的若干应用初等变换在数论中的应用初等数学命题推广的几种方式传染病模型及其应用从趣味问题剖析概率统计的解题技巧从双曲线到双曲面的若干性质推广从统一方程看抛物线、椭圆和双曲线的关系存贮模型的若干讨论带peano余项的泰勒公式及其应用单调有界定理及其应用导数的另外两个定义及其应用导数在不等式证明中的应用导数在不等式证明中的应用导数在不等式证明中的应用等价无穷小在求函数极限中的应用及推广迪克斯特拉(Dijkstra)算法及其改进第二积分中值定理“中间点”的性态对均值不等式的探讨对数学教学中开放题的探讨对数学教学中开放题使用的几点思考对现行较普遍的彩票发行方案的讨论对一定理证明过程的感想对一类递推数列收敛性的讨论多扇图和多轮图的生成树计数多维背包问题的扰动修复多项式不可约的判别方法及应用多元函数的极值多元函数的极值及其应用多元函数的极值及其应用多元函数的极值问题多元函数极值问题二次曲线方程的化简二元函数的单调性及其应用二元函数的极值存在的判别方法二元函数极限不存在性之研究反对称矩阵与正交矩阵、对角形矩阵的关系反循环矩阵和分块对称反循环矩阵范德蒙行列式的一些应用方差思想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及探讨方阵A的伴随矩阵放缩法及其应用分块矩阵的应用分块矩阵行列式计算的若干方法分析近年三角各种题型,提高学生三角问题解决能力分形几何进入高中数学课程的尝试辅助函数的应用辅助函数在数学分析中的应用辅助元法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复合函数的可测性概率的趣味应用概率方法在其他数学问题中的应用概率论的发展简介及其在生活中的若干应用概率论在彩票中的应用概率统计在彩票中的应用概率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概率在点名机制中的应用概率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高等几何知识对初等几何的指导作用高等数学在不等式证明中的应用高观点下的中学数学高阶等差数列的通项,前n项和公式的探讨及应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类比推理高中数学开放题及其编制问题高中数学实践“问题解决”的几点思考2、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课题选择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教学及其设计给定点集最小覆盖快速近似算法的进一步研究及其应用构建数学建模意识培养创新思维构造的艺术关联矩阵的一些性质及其应用关于2004年全国高教杯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的探究与拓展关于2循环矩阵的特征值关于Gauss整数环及其推广关于g-循环矩阵的逆矩阵关于不等式在中学的选修的处理关于不等式证明的高等数学方法关于传染病模型的建立与分析关于二重极限的若干计算方法关于反函数问题的讨论关于非线性方程问题的求解关于函数一致连续性的几点注记关于矩阵的秩的讨论_关于两个特殊不等式的推广及应用关于幂指函数的极限求法关于扫雪问题的数学模型关于实数完备性及其应用关于数列通项公式问题探讨关于椭圆性质及其应用地探究、推广关于线性方程组的迭代法求解关于一类非开非闭的商映射的构造关于一类生态数学模型的几点思考关于圆锥曲线中若干定值问题的求解初探关于置信区间与假设检验的研究关于中学数学中的图解方法关于周期函数的探讨哈密尔顿图初探函数的一致连续性及其应用函数定义的发展函数级数在复分析中与在实分析中的关系函数极值的求法函数幂级数的展开和应用函数项级数的收敛判别法的推广和应用函数项级数一致收敛的判别函数最值问题解法的探讨蝴蝶定理的推广及应用化归中的矛盾分析法研究环上矩阵广义逆的若干性质积分中值定理的再讨论积分中值定理正反问题‘中间点’的渐近性基于高中新教材的概率学习基于集合论的中学数学基于最优生成树的海底油气集输管网策略分析级数求和的常用方法与几个特殊级数和级数求和问题的几个转化级数在求极限中的应用极限的求法与技巧极值的分析和运用极值思想在图论中的应用集合论悖论几个广义正定矩阵的内在联系及其区别几个特殊不等式的巧妙证法及其推广应用几个学科的孙子定理几个重要不等式的证明及应用几个重要不等式在数学竞赛中的应用几何CAI课堂教学软件的设计几何画板与圆锥曲线几何画板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几类数学期望的求法几类特殊线性非齐次微分方程的特殊解法几种特殊矩阵的逆矩阵求法假设检验与统计推断简单平面三角剖分图交错级数收敛性判别法及应用交通问题中的数学模型解题教学换元思想能力的培养解析几何中的参数观点经济学中蛛网模型的数学分析居民抵押贷款购房决策模型矩阵变换在求多项式最大公因式中的应用矩阵的单侧逆矩阵方幂的正反问题及其应用矩阵分解矩阵可交换成立的条件与性质矩阵秩的一些性质与某些数学分支的联系矩阵中特征值、特征向量的几个问题的思考具有不同传染率的SI流行病模型的研究均值不等式在初高等数学中的应用均值极限及stolz定理开放性问题编制的原则柯西不等式的推广及其应用柯西不等式的应用与推广柯西不等式的证明及妙用柯西不等式的证明及应用空间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的若干计算方法空间旋转曲面面积的计算拉格朗日中值定理n元上推广立体几何的平面化思考利用导数解题的综合分析与探讨利用级数求极限连锁经营企业效益模型邻接矩阵在判断Hamilton性质中的一些应用留数定理及应用论辅助函数的运用论概率论的产生及概率对实际问题解释和应用论数学分析课程对中学数学的功能及应用论数学史及其应用罗尔定理的几种类型及其应用幂级数与欧拉公式幂零矩阵的性质和应用幂零矩阵的性质及其应用幂零矩阵的性质及其应用模糊集合与经典集合的简单比较模糊数学在学校教学评估中应用平面和空间中的Pick定理齐次马尔柯夫链在教学评估中的应用浅谈导数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浅谈分类讲座及其解题应用浅谈极值问题及其解法浅谈在解题中构造“抽屉浅谈中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求极限的若干方法求极值的若干方法全概率公式的推广与应用全概率公式的优化及应用人口性别比例的统计和概率分析若干问题的概率解法若干问题的概率论解法的探索三对角行列式及其应用三角函数的解题应用三角函数最值问题的研究三种积分概念的极限式定义和确界式定义的比较山核桃造林及管理的数学模型上、下极限的定义、性质及其应用实变方法在经典微积分中的应用实分析计算中的几种方法实际问题解决中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实数完备性定理的等价性证明及其应用试论四分块矩阵试以斐波那契数列为例谈谈中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输电阻塞模型的灵敏度分析及算法的改进树在数据结构中的简单应用数理统计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数理统计在生产质量管理中的两个应用数列求和问题的探讨数学变式教学的认识和实践数学猜想及其培养途径数学的对称美及其在中学数学解题中的应用数学分析中的化归思想数学分析思想在中学数学解题中的应用数学分析在初等数学中的应用数学分析中求极限的方法数学高考内容分布及命题趋向数学归纳法的初探数学归纳法的七种变式及其应用数学归纳法的原理推广及应用数学归纳法及其一些非常见形式和归纳途径数学建模在生物领域的应用(没做)数学建模中的排队论模型数学竞赛的解题策略数学竞赛中的抽屉原理数学竞赛中的图论问题数学开放题的设计与教学建议数学开放性问题的编拟与解决数学课程改革和教师观念的转变数学模型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及其价值数学模型在人口问题中的应用数学认知结构与数学教学数学史对数学教育的启示3、数学史上对方程求根公式的探索及其现代意义数学史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数学文化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数学问题提出与CPFS结构关系的研究数学游戏及其价值数学中的游戏因素及其对于数学的影响四面体中不等式的探究泰勒公式的应用泰勒公式及其应用泰勒公式及其应用泰勒公式在若干数学分支中的应用泰勒展开的应用探讨导数在函数单调性中的应用探讨平面三角的实际应用探讨线性规划最优整数解的解法特殊欧拉图的判定同余理论在数学竞赛中的应用头脑风暴法及其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运用凸函数的若干性质凸函数的拓展凸函数的性质及其应用凸函数的性质与应用凸函数及其在不等式证明中的应用凸函数以及一类内积表达的函数的凸性凸函数在不等式中的一个特殊应用图的余树是树的条件研究图和矩阵的运算图解法在资源分配中的应用浅析图论在高中数学中的若干应用图论在数学模型中的应用图论在中学数学竞赛中的应用椭圆的几个特征及其在天体、物理中的应用网络可靠度计算新法微分方程平衡点的稳定性及在力学中的应用微分中值定理的背景及证明微分中值定理的逆问题及其渐近性微分中值定理的探讨及应用微分中值定理的推广及其应用微分中值定理的证明及其应用微积分的某些实际应用微积分理论在中等数学中的影响及其应用微积分在行列式计算中的应用。
探究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技巧
![探究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9c95964a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96.png)
探究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技巧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数理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渠道。
在现代教育体系中,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之一。
探究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技巧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一、提前准备高中数学教学需要充分的准备工作,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教案、教学素材、课件等教学资源,确保教学内容丰富、生动。
教师还需要对课堂的教学目标进行充分的分析和把握,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并且教学难度适中。
教师还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充分的理解和分析,确保自己在教学中能够做到举一反三、举隅反三,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维和解题方法的探讨。
二、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导学、讨论、实验、演示等。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够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通过实践提高数学思维和解题方法。
教师还需要注意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更好地推动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解题方法和策略选择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直觉和数学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
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推动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
四、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学习困难,通过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师还需要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和困难,及时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资料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b07a2a0d1f34693daef3ef6.png)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资料MA 教育理论MA1 教育研究MA11 教育改革(教材改革及分析)MA111 教学计划MA112 课程标准·对《“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框架设想》的思考/李世杰、候万胜、吴卫国//《中学教研(数学)》2003.3第1页·《台湾国民中学数学课程标准》简介/佳声//《初中数学教与学》2003.4第38页·高中数学新课标有哪些重要变化/江西省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研究组//《数学通报》2004.1第4页·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教材的研究与编写/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编委会//《数学通报》2004.6第3页·数学课程标准和新教学大纲中的选修课程比较/江雪萍//《数学通报》2004.7第9页·新课程标准与《中学数学教学论》教学应注意的几个变化/杨建辉//《数学通报》2004.9第4页·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比较分析/罗新兵、乔梓//《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4.4第1页·辨析:新课标理解途径的一种归结/郭其俊//《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4.8第22页MA113 中数发展·新大纲新理念新认识/徐永忠、王红兵//《中学数学研究》2003.1第15页·数学课程改革的实践与认识/匡继昌//《数学通报》2004.7第3页MA114 课程改革及论述·数学课程改革与教材编写——简论教材编写的恰当定位/郑毓信//《中学教研(数学)》2003.10第1页·课程改革中的数学教学研究问题/王光明//《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3.3第11页·有关中小学数学课程教材改革与建设的一些思考/陈昌平//《数学教学》2003.6封二·关于新课程理念下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陈理//《数学通报》2004.5第2页·数学新课程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探讨/侯峻梅、李伯春、徐红萍//《数学通报》2004.5第7页·对北师大版课程教材的几点建议/束仁武//《数学通报》2004.5第30页·高中数学课程改革中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韩明莲//《数学通报》2004.7第12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挑战竞争师生双赢——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改进课堂教学/黄安成//《数学通报》2004.8第10页·中学数学课程改革的认识与思考/江兴代//《中学数学教学》2004.2第3页·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数学的知识结构教学/王立强//《中学教研(数学)》2004.6第25页·审思数学课程改革/郑毓信//《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4.1~2第5页MA115 教改专论等·构建培养综合性人才的新课程/瞿少华//《数学通报》2003.3第9页·我国数学类专业的教育改革/姜伯驹、李忠等//《数学通报》2003.5封二·高考制度改革与优质教育(摘要)(附)韩国高考制度及数学试卷结构介绍/刘昌堃//《数学教学》2003.1第17页·数学教学方法改革之之实践与理论思考/郑毓信//《中学教研(数学)》2004.7第1页·数学教学方法改革之实践与理论思考(续)/郑毓信//《中学教研(数学)》2004.8第1页MA12 教学研究MA121 教学理论·主体·参与·创新/徐新民//《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1第1页·立体几何入门要学数学方法/汤希龙//《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1第11页·三角变换中应注意的两个原则/金良//《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1第9页·实施分层教学提高学生素质/李孟编//《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3第3页·巧变·妙解·活用·深挖——一道例题的研究性学习/朱峰//《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4第3页·加强数学教学中的学法指导/沈红娟//《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5第4页·谈谈概率的教学/袁桐、陈晓红//《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7第1页·教学过程中的研究性学习/凌定海//《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7第2页·数学教学要强化数学意识——从2003年高考试题谈起/何忠贤//《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9第1页·数学学习中的反思——关于新课程背景下数学学习的思考/郭其俊//《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12第9页·“读、讲、评、伸、练”王字教学法/王瑞栋//《中学数学研究》2003.1第18页·构建知识探究过程培养探究创新能力/江金彪//《数学通报》2003.1第17页·数学总复习的目的任务、功能、特点和教学原则的探究/王富英//《数学通报》2003.2第14页·运用抽象度分析法进行高三数学复习的尝试/钱铭//《数学通报》2003.2第17页·在数学学科中恰当选定内容进行研究性学习/何棋//《数学通报》2003.2第21页·浅谈建构观下的课堂例题设计/潘青//《数学通报》2003.3第13页·对中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反思/连春兴、王霞//《数学通报》2003.4第10页·数学探究性教学的基本类型及其教学实践/吴国建//《数学通报》2003.4第24页·从几个案例浅谈研究性学习的探索/杨飞//《中学数学教学》2003.1第5页·中学数学课堂内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探索/楼关浪//《中学数学教学》2003.第8页·用矛盾观点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李荣民//《中数生数理化》2003.1第6页·中学数学课堂内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探索/楼关浪//《中学数学教学》2003.1第8页·学生数学思维的常见障碍/顾定安//《中学数学教学》2003.1第21页·数学创新的课堂教学建构观/李倩文//《中学数学教学》2003.1第41页·数学形式与结构特征引导下的原型启发/潘林源//《中学数学教学》2003.2第3页·浅谈《数学课程标准》对当前教与学的新导向/周玉琦、丁明忠//《数学通讯》2003.3第3页·有关研究性学习的几个问题/王光明、胡庆玲//《数学通讯》2003.5第6页·浅谈课堂布白的艺术/王学青//《数学通讯》2003.9第1页·例谈探索性问题的解题策略/张清芳、袁明豪//《数学通讯》2003.9第15页·研究性学习及基本特征/龙开奋//《数学通讯》2003.17第2页·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no)方法/魏志平//《数学通讯》2003.19第1页·例说“主体探究与达标”/庄科、张月极//《数学通讯》2003.23第1页·数学认知策略教学的探索/徐光考、朱学燕//《数学通报》2003.5第13页·数学教学环节间的衔接及其设计/李平龙//《数学通报》2003.6第10页·数学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案例剖析/潘巧明//《数学通报》2003.8第3页·浅谈隐含条件的思维价值/王志//《数学通报》2003.8第16页·数学开放题及其教学/黄根初//《数学通报》2003.10第7页·数学教学模式的选择与活运用/曹一鸣//《中学教研(数学)》2003.1第1页·“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研究/郝澎//《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3.1~2第13页·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课题”教学问答/蔡上鹤//《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3.3第4页·谈数学教学中的元认知提问/徐伯华//《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3.3第6页·数学课程标准与数学能力培养/熊丙章、黄翔//《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3.4第1页·基于网络环境的数学住处素养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汪国华//《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3.6第4页·中考前需做的准备/曾进、张伟//《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3.6第57页·几个问题尚待完善——试题:清新的视觉,鲜活的素材/巩平文、把光红、张永超、王玉梅、张俊、张惠荣//《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3.8第37页·问题从何而来?——引导学生设计问题的开放式教学研究/崔萍、符永平//《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3.10第13页·变式教学研究/鲍建生、黄荣金、易凌峰、顾冷沅//《数学教学》2003.1第11页·传统数学题的情景性改造/薛党鹏//《数学教学》2003.6第8页·寻求数学教学中的情景“支撑”/周学祁、钱春林//《数学教学》2003.7第2页·数学教育研究的社会转向/郑毓信//《数学教学》2003.12第5页·浅析数学选择题的教学功能/王军//《初中数学教与学》2003.7第3页·听课教师的角色转换/廖泽春//《数学通报》2004.1第23页·新课程理念下的“双基”教学/钱珮玲//《数学通报》2004.4第3页·基于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的对数函数概念的引入教学/陈柏良//《数学通报》2004.4第22页·用新课标理念设计一堂课的教学/陶维林//《数学通报》2004.8第13页·中学数学教学方式改革的理发思考与课堂实践/丁益祥//《数学通报》2004.8第20页·试论数学“探究性学习”教学的基本过程/郭要红//《中学数学教学》2004.1第1页·谈数学课堂教学中设设疑的时机/孙伟奇//《中学数学教学》2004.1第6页·如何设计“数学探究式学案”蔡晓文、吕成荣///《中学数学教学》2004.1第8页·从一节课的设计谈新课标理念的实施/薛正华//《中学数学教学》2004.1第42页·以创新意识探究新教材的教学/刘定勇//《中学数学教学》2004.1第45页·习题课教学中师生互动带来的“意外”收获/王军//《中学数学教学》2004.2第44页·谈数学教学中开放探索问题的设计/沈志刚//《中学数学教学》2004.4第3页·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信息化数学教学模式/陈华庆//《数学通讯》2004.3第1页·一种可资借鉴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陈柏良//《数学通讯》2004.3第4页·数学学科探究学习的特征及其指导策略/宁连华//《数学通讯》2004.7第3页·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创新潜能/郑日锋//《中学教研(数学)》2004.7第9页·头脑风暴法——一种值得借鉴的数学教研活动方式/丁华元//《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4.1~2第25页·案例方法在数学教育研究中的运用/王林全//《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4.4第19页·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单国炎//《初中数学教与学》2004.4第1页·中学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课题选择原则初探/颜建华//《高中数学教与学》2004.9第1页·谈创新教育下数学习题课的艺术构成/曹凤东、刘洋//《高中数理化》2004.5第14页·变式教学——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模式/谢全苗、刘淑珍//《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4.10第4页·简论数学教学的“过程化”/冯斌//《数学通报》2004.10第14页MA122 数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心理)·数列中的数学思想/丁赛军//《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11第10页·数列问题中重要的数学思想/李相普//《中数生数理化》2003.11第27页·解题教学应渗透数学思想/曹夏清//《中学数学研究》2003.8第13页·例谈解题中的对立思想/刘巨新//《中学教研(数学)》2003.3第30页·以动求活以活促思/韩子荣//《中学教研(数学)》2003.3第33页·波利亚数学教育思想研究综述/陈汉君、时丽霞、王信林//《数学通讯》2004.9第1页·不等式问题中的数学思想/田宝运//《中学数学研究》2004.1第16页·中考试题中蕴涵的数学思想/邱金龙//《中学数学研究》2004.2封二·代数式求值问题中的数学思想/谢丽珠//《初中数学教与学》2004.3第15页·重视数学思想在解题中的运用/施伟琛、盛陆飞//《初中数学教与学》2004.5第5页·数学解题中要重视的几种数学思想/林福茂//《中学生数理化》2004.1第14页·统计初步中的数学思想/毕保洪、毕燕//《初中数学教与学》2004.10第9页MA123 解题教学等MA123.1 代数·利用函数性质解抽象函数问题/王秀奎、王永强//《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1第14页·巧解数列题/沈卫忠//《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1第16页·不等式应用问题分类解析/张贤梁//《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2第9页·奇函数的一个性质与“希望杯”赛题/许锐军//《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2第16页·解二次函数综合问题的思想方法/杨浦斌//《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2第27页·排列组合学习中的常用方法与技巧/陈星春//《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3第23页·最值问题中的几何方法/李德才//《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3第26页·顺水推舟适当渗透拓展/杨利刚//《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2第18页·解应用题三字诀/李武学//《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4第6页·分析法在数学归纳法中的妙用/李国梅//《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4第13页·从一道高考题谈起/卜照泽//《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5第18页·近几年高考题有关周期函数内容的三个特点/李缨梅//《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6第9页·数列应用题分类例析/许少华//《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6第12页·待定系数法求四类函数最值/聂文喜//《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6第19页·例说向量的广泛应用/樊文联//《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6第24页·用判别式法解题的注意点/尹述喜//《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6第30页·“不动点”问题的解题思路/王勇//《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9第12页·恒成立问题的解题策略/陆权一//《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9第15页·代换法证明的不等式/严东//《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9第17页·数列综合题的常见题型及解法/沈志刚//《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9第22页·数列探索性问题的求解策略/王荣峰//《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10第11页·小议代数综合题的解题策略/杨浦斌//《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10第13页·你会“一分为二”吗?/程玉平//《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10第16页·例谈数列极限应用题/郑传枝//《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10第19页·例析抽象函数问题的求解策略/贺明荣//《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11第12页·逆用等比数列各项和证一类分式不等式/张黎庆//《数学通报》2003.1第36页·例说通过联想类比开发数学问题/刘小满//《数学通报》2003.2第27页·一道不等式的证明及推广/黄言勤//《数学通报》2003.3第34页·一类函数值域题的几种解法/张征海//《中数生数理化》2003.3第13页·极值原理与恒成立问题/王连笑//《中数生数理化》2003.3第16页·多题一解启迪思维/赵强等//《中数生数理化》2003.4第24页·离散型随机变量解题要点例析/杨新兰//《中数生数理化》2003.7-8第21页·变量代数法在抽象函数题中的应用/陈永箴//《中数生数理化》2003.7-8第24页·分段函数常见类型及解法/赵春祥//《中数生数理化》2003.9第15页·判断抽象函数单调性的两种技巧/姚祥尹//《中数生数理化》2003.9第24页·抽象函数题的解题思路/段全庆等//《中数生数理化》2003.10第20页·用函数思想求解数列问题/夏锦府//《中数生数理化》2003.12第20页·构造方差求最值/周以宏//《中学数学教学》2003.1第30页·一类线性约束条件下目标函数最值的求法/尚蕾//《中学数学教学》2003.3第28页·构造向量巧证不等式/张朝军//《中学数学教学》2003.3第32页·几类不容忽视的常见不等式解题错误/杨德新//《中学数学教学》2003.5第34页·一个等式的解题功能初探/田发胜//《中学数学教学》2003.5第37页·谈三角代换解题/戚德江、张新全//《中学数学教学》2003.5第39页·排列组合题解法举例/朱卫华//《中学理科》2003.7第5页·构造向量巧解不等式问题/曾安雄、陈卫华//《中学理科》2003.8第11页·不等约束条件下二元函数最值问题的解法/刘南山//《数学通讯》2003.11第13页·等差数列的两个性质及其应用/阎硕//《数学通讯》2003.11第18页·差差数列的一个性质及其应用/方世跃//《数学通讯》2003.11第19页·例说运用函数思想解题/吕佐良//《中学数学研究》2003.5第24页·等差数列的一个性质及其应用/杨应亮//《中学数学研究》2003.6第22页·解抽象函数问题的几种模型/王秀奎、李坤//《中学数学研究》2003.6第23页·有关反函数的解题技巧/肖泰来//《中学数学研究》2003.6第28页·浅谈以等式为条件的抽象函数问题/杨桂荣//《中学数学研究》2003.7第18页·构造函数求参数(或变量)的范围/周以宏//《中学数学研究》2003.7第20页·含绝对值的函数的多向处理思想/陈金跃//《中学数学研究》2003.9第32页·用构造法证明不等式/钟焕清//《数学通报》2003.12第30页·二次根式中常见的几种问题/张爱华//《初中数学教与学》2003.8第7页·巧用构造法证不等式/齐如意//《数学通报》2004.1第26页·几何图形在代数解题中的应用/蔡惠萍//《数学通报》2004.3第20页·关于一道数学问题的研究性学习/孙建斌、黄宝玲//《数学通报》2004.6第33页·一个排列组合问题的模型构建/彭海燕//《数学通报》2004.7第36页·利用不定方程解一类排列组合问题/蒋彩荣//《数学通报》2004.8第36页·构造一元二次方程求解一类最值赛题/曹军//《中学数学教学》2004.1第24页·函数思想——解决规律型探索题的一把金钥匙/俞凯、郑飞海//《中学数学教学》2004.1第26页·解决三角函数的有效方法——三看分析法/李志刚、李彦玲//《数学通讯》2004.9第25页·一道典型条件最值题的探究性学习/孙建斌//《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4.9第28页·根式条件下代数式求值十二招/马祥吉、石少玉//《初中数学教与学》2004.4第5页·例谈困扰思路的项数问题/王辉//《高中数学教与学》2004.4第17页·三角函数最值的求法/范玉明、张光菊//《高中数学教与学》2004.4第19页·抽象函数常见题型例析/秦振//《高中数学教与学》2004.5第18页·函数与方程思想应用面面观/严碧友//《中学生数理化》2004.3第19页·数列中项的变换/王重阳等//《中学生数理化》2004.5第9页·函数值域的若干求法/刘允忠//《中学生数理化》2004.7-8第31页·浅谈求函数解析式的类型/陈晓风//《中学生数理化》2004.7-8第49页·利用构造法求三角函数/王景超//《中学生数理化》2004.9第14页·条件不等式证明的五种分析策略/陈千勇//《中学生数理化》2004.10第14页·利用定比分点证明不等式/牛保林//《中学生数理化》2004.10第15页·换元法在解题中的简单应用/韦云燕//《中学生数理化》2004.10第24页 MA123.2 平面三角·例谈三角解题的切入点/曾经//《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5第6页·选用合适的三角函数/罗建宇//《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5第8页·解三角问题的一个重要策略/陈永明//《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5第0页·求三角函数最值的几种方法/孙秀河//《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6第28页·求解三角函数问题时注意数学思想的运用/包水耿//《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7第4页·构造单位圆,巧解三角题/朱明辉//《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10第18页·一道全国对外联招题的几种解法/张卓//《中学数学研究》2003.1第24页·三角运算中的常值代换/王向群//《中数生数理化》2003.3第9页·等价变形是关键/徐照武//《中数生数理化》2003.3第18页·三角形中的等比等差数列问题/严承利//《中数生数理化》2003.4第12页·运用整体思想处理三角问题/刘万蒲等//《中数生数理化》2003.4第15页·三角函数的三“性”/曹海涛//《中数生数理化》2003.4第24页·三角变形的策略/蒋智东等//《中数生数理化》2003.7-8第14页·构造图形解三角题/魏圣玮//《中数生数理化》2003.9第23页·例谈利用方程思想解三角函数题/袁拥军//《中学数学教学》2003.3第29页·利用向量解代数三角问题/付伦传、金铨//《中学数学教学》2003.5第36页·一类三角不等式的通用证法/房元霞、周金峰//《数学通报》2003.12第28页MA123.3 平面几何·共线向量在平面几何中的某些应用/徐明满//《中学数学教学》2003.4第37页·三角形面积比一个定理的浅显证明/郭兴甫//《中学数学教学》2003.4第40页·实验猜想,向量证明/黄臻峰//《中学数学研究》2003.5第17页·一个内涵丰富的几何定理的应用程序/李道生//《中学数学研究》2003.5第23页·关于圆外切闭折线的几个不等式/曾建国、廖华生//《数学通报》2003.5第39页 MA123.4 立体几何·活用“共线”、“共面”的充要条件/袁桐、杨如刚//《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1第22页·立几中的“折”与“展”/王云寿//《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2第14页·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解立体几何题/张传法、李霞//《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5第20页·注意中点的作用/林明成//《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5第12页·向量——求空间距离的有力工具/俞汉林//《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6第15页·运用类比法巧解立体几何题/林爱群//《中数生数理化》2003.3第12页·一题多法各显其妙/尹承利//《中数生数理化》2003.4第18页·立体几何中取值范围问题导析/王勇//《中数生数理化》2003.7-8第17页·一道考试题的几种解法/李清喜//《中数生数理化》2003.12第22页·注意立体几何中的多解情况/杨浩亮//《中数生数理化》2003.12第23页·应用均值不等式求圆锥体积的最大值/杨志明//《数学通讯》2003.11第17页·解决体积问题的“三招”/冯寅//《中学数学研究》2003.7第13页·空间向量在角和距离求解中的运用/周子君//《数学通报》2003.11第21页·巧练“四元素”、定式“三步曲”——记一种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作法/王增良//《数学教学》2003.5第27页·巧用“模型”妙解立几题/卢巧梅//《数学通报》2004.1第30页·异面直线距离的一种简便解法/张传伟、丁振年//《数学通报》2004.5第35页·用向量方法求空间角和距离/邹明//《数学通报》2004.5第36页·解答立体几何判断题的8个特效技巧/王志进、牟宝义//《高中数理化》2004.2第5页·类比思想应用一例——欧拉直线在空间的推广/陈先力、徐元根//《中学教研(数学)》2004.8第26页·空间“角”与“距离”的向量解法/储岩//《中学生数理化》2004.1第27页·例谈向量在立体几何中巧用/江伯南//《中学生数理化》2004.5第17页 MA123.5 平面解析几何·抓住不变量,求圆锥曲线的方程/杜炜//《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1第20页·解析几何的两类对称问题/史建娣//《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3第18页·例说解析几何中求参数范围的几种方法/曹国弘//《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4第16页·向量数量积的一个性质的应用/庄瑞国//《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2第17页·你会“设而不求”吗?/李光裕//《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3第20页·一道高考数学题的推广/何鹏//《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5第24页·使用一高考试题的体会/王承宣//《数学通报》2003.1第26页·圆锥曲线是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的解析证明/王申怀//《数学通报》2003.4第9页·利用等积变换求三棱锥体积的几种技巧/李桂春//《数学通报》2003.4第13页·抛物线焦点弦几个值得注意的性质/王国忠//《中数生数理化》2003.7-8第20页·怎样确定出曲线的范围/杨行保//《中数生数理化》2003.7-8第27页·对称点存在问题的几种解题思路/林德宽等//《中数生数理化》2003.7-8第42页·解析几何中参数取值范围求解策略/田宝运等//《中数生数理化》2003.7-8第45页·要重视参数的运用/刘祖希//《中数生数理化》2003.12第18页·巧用焦点三角形面积公式解题/张同语//《中学数学教学》2003.2第21页·不求交点的技巧/田慧兰//《中学数学教学》2003.3第35页·巧用圆锥曲线的定义求动点轨迹方程/耿玉明//《数学通讯》2003.11第15页·焦点三角形的中线长定理与应用/玉邴图//《中学数学研究》2003.5第20页·双曲线定义的妙用/童加森、丁平//《中学数学研究》2003.5第21页·例谈解析几何中的减元策略/聂文喜//《中学数学研究》2003.7第26页·解析几何中参数取值范围问题求解策略/田宝运、牛本富//《中学数学研究》2003.9第26页·椭圆两个定义等价性的纯几何证明/左加//《数学通报》2003.5第35页·利用直线生成圆锥曲线解题/嵇国平//《数学通报》2003.5第36页·试论解析几何解题策略/闻杰//《数学通报》2003.7第23页·三点共线——打开思维通道的钥匙/尹述喜//《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3.5第38页·圆锥曲线中最值问题分类例析/许少华//《数学教学》2003.3第41页·在解析几何中“解三角形”/金保华//《数学通报》2004.3第18页·运动变化观点及极限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桂淑英//《数学通报》2004.3第24页·斜率在解题中的应用/朱胜强//《数学通报》2004.7第34页·圆锥曲线准线的几何作图/王芝平//《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4.4第30页·例说圆锥曲线定义的应用/李继等//《中学生数理化》2004.1第10页·解析几何中信息迁移题分类导析/王勇//《中学生数理化》2004.1第18页 MA123.6 微积分初步·浅谈导数的意义/陈冬良//《中学生数理化》2004.1第6页·例谈导数的应用/张莲真//《中学生数理化》2004.9第11页MA123.7 综合、复习、辅导·一道高考题的逆向思考方法/程国柱//《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1第18页·浅议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张宪华//《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5第14页·例谈化归法在解题中的应用/李玉琪//《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6第17页·略谈应用问题的审题策略/毛仕理//《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6第21页·数学解题中的类比法/王建新//《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6第26页·一类“四色问题”的解法/肖剑//《高中数学教与学》2003.9第21页·例谈差异分析法在解题中的应用/王启东//《数学通报》2003.1第34页·用构造法巧解数学题/郭可根//《中数生数理化》2003.7-8第34页·考试前,最好记着它们……/宋吉//《中数生数理化》2003.7-8第38页·设“角”求解应用题/何勇、鲁芝珍//《中学数学教学》2003.3第30页·一道课本习题的有趣变形/李泽衣、郭祖权//《中学数学教学》2003.4第33页·一堂作业讲评课引发的探究性学习/郑日峰//《中学数学教学》2003.4第21页·数形结合巧解题/颜秀芬//《中学理科》2003.7第6页·解题教学中的目标意识/徐新民、汤希龙//《数学通讯》2003.11第11页·解题思维辩证谈/王芝平//《中学数学研究》2003.6第24页·“是否存在型”探索问题的解题策略/叶炼//《中学数学研究》2003.7第15页·审题思考与解题设计/何豪明//《中学数学研究》2003.8第32页·解几种避免分类讨论的常用策略/聂文喜//《中学数学研究》2003.10第28页·数学直觉与解题思路/周以宏//《数学通报》2003.5第30页·例析捕捉试题信息解题/张庆芬、孙令华//《数学通报》2003.5第32页·一堂解题教学课的实录与启发/曹文培、母向阳//《数学通报》2003.7第30页·用定比分点解题的常见类型/王辉、刘康宁//《数学通报》2003.7第31页·平面向量解题初探/龚运勤//《数学通报》2003.8第27页·思维发散多样解题/汪洋//《数学通报》2003.9第43页·解题分析与方法提炼——演算两次/罗增儒//《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3.5第31页·一类设计型问题的分析及探索/潘纯平//《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3.9第33页·善用向量工具提高解题能力/严国良//《数学教学》2003.3第30页·数学特殊情形的解题功能/梁彩红//《数学教学》2003.3第38页·关于复合命题的若干误区/刘德明//《数学教学》2003.3第45页·例谈解题教学中的反思调控/程国红//《数学教学》2003.11第16页·活用方法巧妙解题/游发全//《初中数学教与学》2003.8第4页·只有想得好才能解得巧/李再湘//《数学通报》2004.8第31页·如何寻找解数学题的突破口/张丰远//《高中数理化》2004.2第3页·极限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赵春祥//《数学通讯》2004.15第16页·利用线性规划思想解题/商俊宇//《数学通讯》2004.15第19页·波利亚的怎样解题表/罗增儒、罗新兵//《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4.4第23页·数学设计型应用题解析/张继海//《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4.4第28页·波利亚的怎样解题表(续)/罗增儒、罗新兵//《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4.5第页·参数范围问题的解题策略/陆逢波//《高中数学教与学》2004.4第14页·如何解综合梯度题/王晓军等//《中学生数理化》2004.3第7页·如何引导学生解题后多思善想/秦卫东、母建军//《数学通报》2004.10第20页MA13 教学评估MA131 教学效果·一题“多解”的产生过程——记一次习题课的真切感受/欧阳尚昭//《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3.7第31页MA132 经验总结·一道课本习题的再探讨——一次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实践与思考/胡振福//《中学教研(数学)》2003.8第19页·上海数学高考二十年/奚定华、陈嘉驹//《数学教学》2004.8第4页MA133 教学试验、实践·渗透式数学学习指导的研究与实验/任勇//《数学通报》2003.7第3页·中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王振中//《数学通讯》2003.11第5页·为数学打开一扇天窗,让学生插上智慧的翅膀——关于培养学生数学写作能力的实验研究/陈会彦//《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3.9第19页·注重数学与现实的沟通——上海高中新教材的尝试/袁震东、赵小平//《数学教学》2003.1第23页·关于复数的一次探究性教学活动/金兔//《数学教学》2003.1第31页·对考试方式“主体参与式”的尝试与探讨/张志淼//《数学通报》2004.3第15页·应用问题教学方法的一次尝试/陈大勇//《数学教学》2004.7第5页·生成式的数学概念教学——一次“众数、中位数”教学尝试/沈岱、曹治安、黄荣金//《中学教研(数学)》2004.3第4页。
评高级教师职称工作总结优秀(5篇)
![评高级教师职称工作总结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b717b18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b7.png)
评高级教师职称工作总结优秀(5篇)评高级教师职称工作总结优秀(5篇)身为教师,为人师表。
哟啊深深知道“教书育人”、“文以载道”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在工作中时时处处以身作则,热爱和关心学生,既教书又育人。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评高级教师职称工作总结优秀,希望大家喜欢!评高级教师职称工作总结优秀(篇1)__,男,1969年出生,本科学历。
__年4月被评为中学一级教师,至今已八年。
任现职以来,我一直从事班主任工作和政治教学工作,现将本人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思想素质作为政治教师,我注重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并作下学习笔记,为坚定信念作了理论上的铺垫。
职业道德上,我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同时热爱学生,管理中以学生为本,关注“问题学生”、“留守学生”,关心“贫困学生”,努力创建和谐班集体,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业务能力1、教育能力工作以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注重对工作的总结、反思、提升,能出色地作好班主任工作。
概括说是做好三结合:一是说服教育和“洗脑”相结合。
我以“多鼓励、少惩罚”为指导思想,做到用“情”感化学生,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同时,为避免单调、陈旧的说教,增强对学生的震撼力,我通过感人文章、催人奋进的音像制品、主题班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洗脑”,这些外在的因素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斗志。
二是跟班管理和学生自主管理相结合。
我以“多跑路,勤跟班”为活动准则,适时督查课堂纪律、两操、两睡和清洁等,用细致的工作转化学生。
同时在民主讨论的基础上制定易操作的班规,用制度进行管理,有力地增强了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
三是统筹各科和重点把握相结合。
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需要各科协调发展,我注重加强各科的联系,及时反馈教学信息,以弥补不足。
同时,重点把握语数外基础学科。
我班以“夯实基础,展现自我”为班训,对语数外实行系统管理,强化基础知识。
以数学为例,我管理措施之一是实施“每周一练”,考查课本上的定义、习题和上课讲解的例题,这既促使学生把握基础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听课质量。
关于公布2010年泰州市中学数学论文
![关于公布2010年泰州市中学数学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0f755b50f01dc281e53af0ab.png)
关于公布2010年泰州市中学数学论文评比结果的通知各市(区)教育局教研室、泰州经济开发区社会事业局,市直各有关学校:2010年泰州市中学数学论文评比活动已经结束,共评出初中论文一等奖29篇、二等奖68篇、三等奖94篇;高中论文一等奖22篇、二等奖45篇、三等奖72篇。
现将评比结果予以公布。
(见附件)泰州市教育局教研室二〇一一年元月十八日附件:泰州市中学数学论文评比结果(从左向右依次是姓名、论文标题、作者单位)初中组一等奖(29篇)凌治国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创新能力靖江市靖城中学巫锦娟合作学习之我见靖江市靖城中学叶玲学生自主学习,让数学课堂更有魅力靖江市刘国钧中学附中江亚兴浅谈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靖江市实验学校陆军让课堂充满灵动和智慧靖江市外国语学校朱晶浅谈数学试卷评讲课的有效性泰兴实验初级中学张林生浅谈数学课后作业的设计泰兴市大生初中高飞浅谈解题反思对学生解题能力培养的作用泰兴市济川中学刘纪明让学生数学课上的错误变为“亮钻”泰兴市宣堡初级中学吴建兰农村初中数学老师如何利用多媒体教学泰兴宣堡初级中学陈东进浅谈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姜堰市二附中王永宽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姜堰市三水学校翟爱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施评价的评价与反思姜堰市四中杨牛扣实践新课程理念,优化课堂教学姜堰市四中杭燕初中生数学符号化的学习障碍及其对策姜堰市南苑学校张寿彬七年级数学教学中的缺失归因及对策姜堰市南苑学校任宏章有效数学思维的实践分析与培养途径兴化市板桥初中顾厚春中考数学复习课引导探究方法例说兴化市板桥初中孙春阳作业设计的现状雨存在问题的对策兴化市楚水学校范爱琴浅析新理念下的数学活动课兴化市楚水学校石彩萍初中数学例题及习题教学的影响因素兴化市垛田初中朱桂贤实施分层教学,力促减负增效兴化市老圩中心校丁鹏堂让数学课堂活起来的几点策略兴化市沈伦中心校杨美华我的教材观兴化市文正学校顾广林浅谈新课标理念下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泰州九龙实验学校叶新和好问题情境的标准高港许庄初中朱菊明从“圆的定义”的教学谈创设问题情境高港中学朱静精心设“导”引生入胜省泰州中学附属初中孙颖浅谈有效性课堂教学的构建泰州市明珠实验学校二等奖(68篇)侯华芬初中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靖江市城南中学朱远康初中数学课外实践活动初探靖江市礼士中学刘铮浅谈初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靖江市刘国钧中学附中沈金福例说“正难侧反”的数学思想靖江市刘国钧中学附中顾益明用数学课程标准指导数学教学改革靖江市第三中学刘卫炎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情感的培养靖江市马桥初中祝斌发展运算能力与数学教学靖江市实验学校陈丽明尊重,让数学课堂绽放最美的花朵靖江市团结初中陈金炎浅谈初中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靖江市团结初中季学军谈如何精心设计数学课的“开场白”靖江市外国语学校龚智勇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育与情感教育的统一靖江市外国语学校徐峰数学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靖江市外国语学校谭登铭注重教学相长提升课堂教学水平靖江市新桥中学常静锋数学课上学生您自主靖江市越江初中顾跃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泰兴济川中学顾中震浅谈数学“学困生”的转化泰兴市大生初中丁新建“学案导学”促进教师课堂角色的转换泰兴市分界镇湖头初中蒋乐初中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泰兴市黄桥初级中学王红梅矩形折叠创新题走进中考压轴题泰兴市黄桥初级中学凌涛一次函数教学的几点思考泰兴市济川中学刘晨光中考复习中的一个误区泰兴市济川中学徐建林让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泰兴市刘陈初级中学徐俊杰驾驭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泰兴市刘陈初级中学马伟浅谈平分图形面积类题的解题策略泰兴市宁界初中张书美浅谈如何转化初中数学的“学困生”泰兴市曲霞初级中学田堃浅析数学开放性问题与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泰兴市西城初级中学刘振华“为有源头活水来”泰兴市西城初级中学周建明新课改下初中数学“问题教学法”初探泰兴市元竹镇初级中学张杰在课堂教学中炼出“创新”能力泰兴市张桥镇张桥初中朱建新浅谈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泰兴市张桥镇张桥初中高荣兴对“变式教学”的一点思考姜堰市二附中峁桃平谈数学教师课堂语言的表达姜堰市二附中霍彩霞研究性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姜堰市二附中刘志兴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姜堰市三水学校钱小刚例谈2010年中考方案设计型的题型和评析姜堰市三水学校郝跃林浅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姜堰市四中丁文忠初三数学复习课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姜堰市四中黄桂萍把握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培养数学学习的创新力姜堰市南苑学校黄如银浅谈如何激发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姜堰市娄庄中学杨春旺把握数学课堂讨论的时机姜堰市淤溪初中钱小萍让思维的火花竞相迸发姜堰市仲院初中汤丽华贯彻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兴化市板桥初中严俊松数学活动让数学课堂充满魅力兴化市板桥初中于建军如何上好农村初中数学课兴化市陈堡初中陆小泉数学练习与创新思维兴化市陈堡初中曹洪数学活动—一元一次方程应用的调查兴化市楚水学校刘增秀浅谈新课程理念下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兴化市大营中心校王华明数学课堂的点睛之笔兴化市戴泽初中周加枢反比例函数考点简析兴化市荻垛初中倪高文把数学与生活结合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兴化市垛田初中沈应会让多媒体教育技术为数学课堂插上兴化市缸顾中心校张松云精选精练有效提高课堂训练效率兴化市顾庄学校陆小燕动手做数学的教学初探兴化市临城中心校孙爱华谈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兴化市茅山初中陶兴泉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兴化市陶庄中心校鲍发前等积变形与等分面积兴化市文正学校王明桂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几点体会兴化市永丰中心校袁章华浅析游戏在初中数学中的重要作用海陵区电教中心第五建立立足“生本”,让数学课堂交流不再走过程泰州民兴实验学校李林军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情境创设策略初探泰州市泰东实验学校王瑞华例说数学教学中的情境设计方法高港孔桥初中李进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高港实验学校唐传义利用自编读本提高初中生数学素养高港许庄初中何乐浅谈如何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高港永安中学褚伟对初中数学习题设置的几点建议高港中学黄丽霞高效课堂的构建—从培养学生的提问的能力说起省泰州中学附属初中帅富平浅谈初中数学中的几种解题思想方法泰州市明珠实验学校徐山整合数学学习,优化数学作业泰州市野徐初级中学三等奖(94篇)丁卫平如何构建优效的数学教学课堂靖江市外国语学校袁卫红卢霞关注问题设计,活跃学生思维靖江市外国语学校羊淑霞浅谈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和转化靖江市外国语学校徐忠仪王灿龙也谈优效课堂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靖江市外国语学校朱家熠让学生在探究中生成智慧靖江市外国语学校庞伟马卫东巧妙的变式精彩的课堂靖江市外国语学校陈炼浅议初一数学的入门教学靖江市外国语学校丁建红教学中拓展环节提问的策略思考靖江市外国语学校居斌叶云霞用拆项法代替十字相乘法的尝试与分析靖江市八圩初中刘勤浅析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靖江市长安初中封雯信息技术让数学教学更精彩靖江市城南中学严熀芬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靖江市靖城中学高季江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靖江市靖城中学印师平“自主学习模式”在数学课堂中的运用靖江市礼士中学赵冬梅数学分层教学的探索与思考靖江市实验学校丁棋浅谈数学课堂教学模式靖江市实验学校黄林学会数学建模,解决实际情景问题靖江市土桥初中马银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靖江市土桥中学高峰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提出问题”能力培养的策略靖江市团结初中杨小燕浅谈分类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泰兴市大生初中唐德华新课改下的教学程序设计泰兴市分界镇湖头初中王爱光谈数学学习技巧—快速记忆数学知识的方法泰兴市河失初级中学丁彩美归类剖析中考数学阅读理解题泰兴市黄桥初级中学袁珍探索初中数学教学的观点和方法泰兴市济川中学张杰重视学生的创新思维泰兴市济川中学戴小娟初探数学课堂数学思想与方法泰兴市济川中学孙小飞谈初中数学教师对教学反思的认识泰兴市济川中学肖红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度泰兴市蒋华镇初级中学常惠愉快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泰兴市蒋华镇初级中学焦剑对开放式数学教学的摸索和思考泰兴市七圩镇初级中学张书公初中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和学习基础的培养泰兴市曲霞初级中学陈玉梅再谈初中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泰兴市曲霞初级中学丁爱学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泰兴市溪桥镇初中顾书春新课改下数学问题情境创设初探泰兴市元竹镇初级中学谢小明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泰兴市元竹镇初级中学徐晶晶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初探泰兴市元竹镇初级中学徐晖初中数学“课题学习”的实践与反思泰兴市元竹镇初级中学袁文亮初中数学教学增效策略研究泰兴市张桥镇张桥初中匡新美如何上好初中数学试卷评讲课泰兴市张桥镇张桥初中宗翠花引导学生从错题集中获益泰兴宣堡初级中学王雨艮多媒体技术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优势与误区姜堰市石建华关于实现城乡互动教研活动效能最大化的思考姜堰市二附中宋海明有效注意牵手课堂效率姜堰市克强学校俞连山培养初中生数学应用意识的教学策略姜堰市克强学校李齐荣自“组”合作促教促学姜堰市克强学校刘小丽设计预习学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姜堰市励才学校刘新军浅谈初中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姜堰市梁徐中学俞月芹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姜堰市南苑学校万里且思且行收获快乐姜堰市南苑学校于仕兵浅谈初中生数学学习分化的原因及其对策姜堰市桥头初中丁晓玲初中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姜堰市四中颜小兵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姜堰市四中朱伯琴处理好数学作业来“减负”“增效”的尝试姜堰市张甸初中周秀军浅谈新课改中数学实验的教学功能姜堰市张甸初中沈晓伟基于J2EE中学数学辅导教学系统研究兴化市安丰初中徐凤浅谈初中数学解题思维能力的培养兴化市安丰初中吴娟什么样的课才是一堂好的数学课兴化市安丰初中张仁荣高效数学课堂的研究与实践兴化市板桥初中朱筛东应用情景创设提高数学课堂效率兴化市边城学校韦海关改编问题情境,增强辐射功能兴化市陈堡初中王新明谈教学准备对数学教学效果的影响兴化市大邹初中叶月芹注重学用结合提高数学素养兴化市戴泽初中王华军浅谈初中数学思想方法教学兴化市戴泽初中马爱平浅议初中数学教学的课堂讨论兴化市戴泽初中杨永树浅谈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兴化市垛田初中吴桂余浅谈数学思想方法教学兴化市缸顾中心校李加勇刍议教师的数学教学语言兴化市海南初中蒋红权浅谈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兴化市海南初中李文全探究式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实践和应用兴化市景范学校姚朋军也谈数学思想方法的训练兴化市临城中心校刘赤金浅谈数学探索能力及其培养兴化市刘寨学校许作飞构建和谐课堂实施有效教学兴化市陶庄中心校王宏赣让意外资源亮丽课堂兴化市文正学校戴中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学习洋思经验有感兴化市西郊中心校朱书梅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兴化市西郊中心校徐伯成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参与意识兴化市新垛中心校徐伯强数学概念教学中融入数学史的策略兴化市张郭中心校瞿宽亮遵循教学原则开展有效教学兴化市周奋中心校田锁勤浅议“头脑风暴”在几何证明中的应用泰州九龙实验学校朱桂平浅谈黄金分割教学中数学文化的渗透泰州九龙实验学校许春红优化课堂提问增强课堂实效泰州九龙实验学校朱玉珍浅谈初一数学后进生的防止和转化泰州市泰东实验学校王稳琴浅谈对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泰州市泰东实验学校李琴霞浅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高港孔桥初中李祥“方格图中的学问”活动设计高港许庄初中孙逢春把握思想方法提高解题效率高港许庄初中孙剑在“趣”中学数学高港许庄初中李山林浅谈运用化归基本原则解题高港许庄初中李勇浅谈初中数学概念的教学高港许庄初中陆玉娟对数学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一点思考高港中学韩波浅议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构建泰州市滨江实验学校许穆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泰州市明珠实验学校王建华加强课堂有效提问,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泰州市塘湾实验学校徐勇构建数学生活的美好乐园泰州市野徐初级中学高中组一等奖(22篇)秦江铭高中数学审题与解题步骤的“程序化”江苏省靖江中学马金仙浅谈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靖江市第一高级中学陆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再探靖江市教师进修学校张双银高中数学合作学习研究现状的分析靖江市刘国钧中学黄渝轩立体几何与解析几何中的易错题分析江苏省泰兴中学张震话说“问题教学法”中问题的设计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陆美高中数学探索性问题的分类综述泰兴市第三高级中学张小刚数学语言学习困难成因及策略研究泰兴市第三高级中学丁中锋新课程中数学情景课堂教学有效组织策略泰兴市第四高级中学顾小平探究中学生数学建模意识的培养泰兴市第四高级中学秦承林数学教学中直线与平面基本概念的教学方法泰兴市第四高级中学刘昌龙新形势下,对构建数学生命课堂的几点感悟江苏省姜堰中学钱德平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应贴近生活姜堰市第二中学金骏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探究姜堰市第二中学刘小明课堂的精彩生成离不开好的“问题链”姜堰市第二中学丁维军在分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姜堰市娄庄中学夏长海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兴化中学戈帧祥数学教学与数学教学建模方法兴化周庄高中杨鹤云注重本质,返璞归真,适度形式化的教学体验江苏省泰州中学蒋亚平浅谈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泰州市第三高级中学王文忠谈数学学科初高中衔接教学泰州市第三高级中学王如进“二度设计”别样精彩泰州市民兴实验中学二等奖(45篇)杨喜霞关于数学课初始问题的思考江苏省靖江中学李琴对数学课堂笔记必要性的思考江苏省靖江中学方晓燕谈数学中提问艺术江苏省靖江中学倪伟探求高中数学教学的“最优解”江苏省靖江中学顾道勇对学生数学解题思维的几点认识靖江市刘国钧中学蔡春明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靖江市刘国钧中学蒋伟一道高考题引发的思考靖江市刘国钧中学叶小娟也谈分类讨论思想在高考解题中的运用江苏省黄桥中学孙美霞探究函数的周期性和对称性的联系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杨凯浅谈高中数学作业批改方法的心得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尹家新数列中解不定方程问题的探讨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张永丰大班条件下数学合作学习模式探索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赵爽浅析如何解决数学的开放题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白学峰解几中有关参数范围问题的求解策略泰兴市第二高级中学袁效德解题中张开联想的翅膀泰兴市第二高级中学徐琴立足课堂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泰兴市第三高级中学赵静试论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的“分层教学”泰兴市第三高级中学刘凤高中数学教学中预习方法的探讨泰兴市第四高级中学徐学兵一节有成效的解题变式探究课泰兴市第四高级中学周燕平对零点存在性定理教学片断的反思与改进泰兴市第四高级中学蒋新红浅谈中学数学中一些非常规问题的解法泰兴市蒋华中学印玉泉浅谈数学解题中的数形结合泰兴市扬子江高级中学宋秋林浅谈“问题链导学”模式中问题链的创设策略姜堰市第二中学李小明卞小伟谈谈苏科版高中数学教材的实施姜堰市第二中学黄萍合理利用“问题链”进行有效“导学”姜堰市第二中学凌舜明高海燕数学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姜堰市第二中学张秀凤优化数学问题教学,促进师生和谐对话姜堰市第二中学杨海萍新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几个重要关系姜堰市娄庄中学凌春霞有关中学数学中的分类讨论思想姜堰市娄庄中学张玲霞提高数学后进生数学学习的动手能力姜堰市罗塘高级中学刘华荣浅谈高中生解决应用题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姜堰市溱潼中学陈兰红高中数学进行探究式教学的初探姜堰市张甸高级中学杨惠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学习教学模式初探姜堰市张甸高级中学徐勇新课标下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探索江苏省兴化中学陈学俊导数思想在高中数学中的体现兴化文正学校唐晓芳良好心理+正确方法=解决数学学习“开头难”兴化一中姚红俊浅谈如何使数学课堂教学更有效兴化一中郑丽年高中数学考试评价的现状江苏省泰州中学陈莉让数学符号奏出美丽华章江苏省泰州中学徐美娟论数学思想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江苏省口岸中学张则煌浅谈有效课堂提问的策略江苏省口岸中学黄忠玉高三数学复习课在“主体参与”下的探究泰州实验中学王加勇试论数学教学中学生素质的培养泰州市第三高级中学顾学海轻松学习立体几何泰州市民兴实验中学申天渠主体参与教学的几点做法泰州市民兴实验中学三等奖(72篇)范继荣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江苏省靖江中学陈燕一道高考数学填空题的变题江苏省靖江中学张爱娟构建优效课堂,提高上课效率江苏省靖江中学龚才权一个数学老师眼中的一堂好课江苏省靖江中学张艳节奏和谐彰显效果江苏省靖江中学刘丽云领略初等对称函数的数学美江苏省靖江中学陶李云数学教学中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建构靖江市二中袁正涛高三艺术生数学复习策略靖江市二中叶栩鸿浅谈中学数学算法与问题解决策略靖江市季市中学王银萍有效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实施靖江市刘国钧中学施小峰浅议现代教学手段对中学数学教学的影响靖江市刘国钧中学常锐高三“新题”,活用“化归”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季扬利用函数与方程关系解一类问题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邱海燕浅析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陶琴函数性质在数列中的应用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吴光亮高中学生数学概念课探索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徐士林高中数学合作学习课堂实践探索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阚丽波学生“数形结合”思想的培养泰兴市第二高级中学周辉阳高三数学试卷讲评课模式的尝试与探究泰兴市第三高级中学丁涛浅谈数学史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泰兴市第四高级中学丁正军浅议数学试卷讲评泰兴市第四高级中学叶亚军浅谈学生思维批判性的培养泰兴市第四高级中学周春艳小议数学文化与中学数学泰兴市第四高级中学吕兰红高中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泰兴市横垛中学钱德秦浅议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泰兴市横垛中学任明娟浅谈函数思想在数学解题中的应用泰兴市横垛中学吴春林浅谈数形结合在解题中的运用泰兴市横垛中学蔡于兵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泰兴市蒋华中学封拥军影响高中数学成绩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泰兴市蒋华中学。
“ 三 思 ” 教 学 法
![“ 三 思 ” 教 学 法](https://img.taocdn.com/s3/m/6fa82b4ee45c3b3567ec8bc9.png)
“三思”教学法——《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模式初探姜堰市南苑学校陈军《数学课程标准》在解决问题方面明确提出了一个课程目标——“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为了帮助学生从解决问题的实践中提升解决问题的策略,苏教版教材在第二学段每一册都编写了独立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解决问题的意义不应仅仅停留在能够解决某一类问题、获得某一类问题的结论和答案上,而应基于解题的经历和形成的相应经验、技巧、方法,进行反思和提炼,从而把握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材提供的例题和习题只是提供了形成策略的载体,在实际教学中,只有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关注策略的形成,体验策略的价值,才能真正形成策略意识。
可见,解决问题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满足于找到问题的答案,更重要的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立正确的解题模型,并最终形成策略。
如何组织好“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探索,认为针对“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可以运用“三思”教学法,顾名思义,“三思”就是在“举一”后反思,在“反三”后反思,在对比后反思。
反思的内容是:一思用什么策略解决这样的问题;二思为什么用这样的策略;三思使用这个策略的依据是什么。
让学生在反思中体验到策略使用的价值,逐步形成策略意识。
一、模式流程“三思”教学法主要的结构可以这样归纳:(一)复习铺垫,感知策略(二)“举一”反思,理解策略(三)“反三”反思,深化策略(四)对比反思,优化策略(五)拓展应用,提升策略二、具体方法1、复习铺垫,感知策略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采用复习旧知、以旧引新、设疑激趣或创设情境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同时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增强学习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学习新知识铺路搭桥。
2、“举一”反思,理解策略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让学生自主分析关键条件与问题,学生自主选择方法解决问题,教师适当提示,引导学生学习方向。
展示学生不同解题思路,鼓励学生对所展示的方法提出疑问,并引导其他学生帮助解疑。
高中数学_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数学_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8fd95adba0d4a7302763a69.png)
探究二:复数代数形式的加、减运算的几何意义[典例2]如图所示,平行四边形OABC 的顶点O ,A ,C 分别表示0,3+2i ,-2+4i.求:(1)AO ―→表示的复数; (2)对角线CA ―→表示的复数;四、新知再探:新知4.复数代数形式的乘法法则设z 1=a +b i ,z 2=c +d i(a ,b ,c ,d ∈R),则z 1·z 2=(a +b i)(c +d i)= . 新知5.复数乘法的运算律 对任意复数z 1,z 2,z 3∈C ,有新知6.共轭复数已知z 1=a +b i ,z 2=c +d i ,a ,b ,c ,d ∈R ,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知7:复数代数形式的除法法则: (a +b i)÷(c +d i)=a +b ic +d i =________________(c +d i ≠0).交换律 z 1·z 2= 结合律 (z 1·z 2)·z 3=z 1·(z 2·z 3) 分配律 z 1(z 2+z 3)=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在具体题目中体会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性。
学生独立思考后,再小组交流自己的观点。
学生回答。
教师点评。
这一部分有、由师生共同完成学情分析:1、学生已经了解复数的概念与定义以及复数在数域内的地位。
2、学生已经通过课前预习案预习过复数代数形式的加减法法则3、学生知识经验与学习经验较为丰富,以具有类比知识点的学习方法。
4、学生积极性高,已初步形成对数学问题的合作探究能力。
5、学生层次参差不齐,个体差异比较明显。
效果分析:本节课采用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方法进行推进,并在课前进行知识铺垫,使学生在思想上,方法上,知识上都做了充足的准备。
在上课的过程中与老师的配合度较好。
在课后与学生的交流中,学生反映上课的效果不错,都能听懂,课后作业也能顺利地完成。
教材分析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是人教A版选修1-2与选修2-2的内容,复数的内容是高中数学课程中的传统内容,对于复数,《课标》要求在问题情境中了解数系的扩充过程,体会实际需求与数学的内部矛盾在数系扩充中的作用。
课堂教学方法与技巧
![课堂教学方法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d2066668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31.png)
3.1.5 提问
(1)目的
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学生参与教学 激化知识矛盾,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收集反馈信息,便于及时调控教学 增加培训教师与培训对象的交流,相互启发 给予学生的表现机会,锻炼表达能力
3.1.5 提问
提 问
技 巧
精心
构思
评价效果
注意诱导
巧妙
提问
3.1.5 提问
注意提问的层次性
注意提问过程中教师的态度
通过目光、表情、手势、姿态、服饰等方式传递信息的方式 强化口语的教学信息,通过多种感官加深印象 基本构成 ——手势:象形、指示、情意、象征 ——表情:面部、目光 ——姿态:站、行、走 ——服饰: 服装、饰品 注意事项 ——体态语的协调一致 ——让培训对象明白体态语的含义 ——注意纠正不良的无意识的体态语
讲授技巧基本要求 内容正确,语言规范 讲授目标具体,有的放矢,突出重点 层次清晰,逻辑性好,各环节内容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启发性强,举一反三 以情动人,课堂气氛活跃 各种教学手段运用合理
组织学员活动
组织学员活动的作用 培训学员 ——主体、实践、探索意识 ——动手、学习、创造能力 “所谓教师的主导作用,益在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教师滔滔讲授,学生默默聆听”
——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和任务 ——有利于调动学员的积极性、主动性 ——考虑师生双方的条件、物质条件和时间的局限性 ——注意各种方法的合理使用
教学方法选择的程序
采取何种方法突破重难点?
采用哪些方法培养学员的能力?
如何激发学员的学习动机
如何检查、自查、评价学习效果
设计课堂环境
——物质环境(教室布置、电教手段、设备等) ——课堂社会心理环境(教学气氛、师生关系)
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三部曲”的概述及分析
![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三部曲”的概述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b4ada97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db.png)
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三部曲”的概述及分析发布时间:2022-12-12T16:38:38.599Z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2年8月作者:王耀华[导读] 在高中数学教学当中,解题能力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数学技能。
但当前由于数学教学固化现象严重,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宏观因素,导致学生无法形成相应的解题技巧、策略与思维。
针对于此,文章就将在分析该“三部曲”基本特点的基础上,重点对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形成进行研究。
王耀华湖北省仙桃荣怀学校摘要:在高中数学教学当中,解题能力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数学技能。
但当前由于数学教学固化现象严重,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宏观因素,导致学生无法形成相应的解题技巧、策略与思维。
针对于此,文章就将在分析该“三部曲”基本特点的基础上,重点对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形成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解题教学;技巧;策略;思维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2)08-072-01引言对于高中数学教学来说,综合素养与解题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
在这之中,教师可以直接从培养学生解题的思维方式着手,在相应的思维模式作用下,使各问题变得更加直观,提升解题准确性。
或者直接根据新课标改革的相关要求,结合学生个体差异,分析并总结出一些科学性的方式提升学生数学解题思维,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
因此,进一步探究其解题方式具有极大必要性。
一、高中数学解题“三部曲”概述技巧通常是指数学解题过程中应用的各项捷径,比如数形结合解题方式,分类讨论解题方式,或者六先六后的解题方式(先易后难、先同后异、先熟后生、先点后面、先大后小)等等。
策略通常是指在解题的过程中采取的各种策略。
比如先找到题目的入手点,从细审条件着手,找到其中蕴含的隐性条件,更好地分析其目标,找到数据问题的本质所在,最终顺利解题[1]。
思维一般是数学学习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305d42c482fb4daa58d4b6b.png)
“过程与方法”教与考的和谐统一福建师大附中 江泽 连信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课程目标三个方面的要求,简称“三维目标”。
在新课程实践推进过程中,“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以引起了教与学方式的巨大转变。
在高中数学命题考试评价中,能否体现、如何体现这一基本理念,引起了广大高中数学教师的关注,也激发了广大命题研究者的思考,本文就“过程与方法”相关问题做些初探,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过程与方法”的内涵与实质的探究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中,“过程与方法”涉及的行为动词有:“经历、观察、感知、体验、操作、查阅、借助、模仿、收集、回顾、复习、参与、尝试”,“设计、梳理、整理、分析、发现、交流、研究、探索、探究、探求、解决、寻求”。
过程实质是思考问题的认知建构过程,了解知识产生的背景、规律、特点,透过现象了解本质,关注探索的过程、方式、手段、途径,掌握学习策略,体会过程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与方法,把知识转化为内在的“心得”,对所体会的数学思想与方法,要学会实现变式迁移,即在后续学习中能借鉴已有的知识与思想方法的“储备”,面对新情境、新问题,探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考查的可操作性探究“经历、观察、感知、体验、操作”等,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所对应的行为动词,能否命制适当的试题并以此为依托,落实过程与方法的考查呢? 案例1:(2009 福建 省质检 理18) 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与四个侧面的 形状和大小如图所示.(Ⅰ)写出四棱锥P ABCD -中四对线面垂直关系(不要求证明); (Ⅱ)在四棱锥P ABCD -中,若E 为PA 中点,求证:BE PCD 平面;(Ⅲ)在四棱锥P ABCD -中,设面PAB 与面PCD 所成角为090θθ<≤︒(),求c os θ的值.评析:《课标》中“立体几何”突出了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辨论证、度量计算等探索研究几何的过程。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a2a1cb87e518964bce847c0b.png)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YUKI was compiled on the morning of December 16, 2020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论文指导:选题,排版、大纲、查重A、1、极限思想的产生和发展;2、利用泰勒展式求函数极限;3、数列极限和函数极限;4、求函数极限的方法;5、等价无穷小求函数极限;6、求二重极限的方法;7、三角函数的极值求法;8、有界非连续函数可积的条件;9、正项级数收敛的判别方法;10、Riemann可积条件探究;11、凸函数的几个等价定义;12、函数的本质探讨;13、数学概念的探究教学法;14、学习《数学分析》的读书报告。
15、用复数证明几何问题;16、用复数证明代数问题;17、解析函数展开成幂级数的方法分析;18、解析函数展开成罗伦级数的方法分析;19、利用残数定理计算一类实积分;20、利用对数残数计算复积分;21、利用辐角原理确定一类方程根的范围;22、学习《复变函数论》的读书报告。
23、采用某某教学方法对试验班的成绩影响(利用假设检验分析试验班的成绩显著水平);24、概率统计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25、利用假设检验分析班级成绩的显著水平;26、有理数域上多项式不可约的判定;27、利用行列式分解因式。
28、n阶矩阵可对角化的条件;29、有理数域上多项式的因式分解;30、矩阵在解线性方程组中的应用;31、行列式的计算;32、求极值的若干方法;33、数形结合法在初等数学中的应用;34、反例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35、生成函数证明递归问题;36、一类组合恒等式的证明;37、一个组合恒等式的推广;38、常生成函数的几个应用;39、指数生成函数的几个应用;40、学习《组合数学》的读书报告;41、学习《离散数学》的读书报告;42、论数学史的教育价值43、学习《常微分方程》的读书报告;44、中学生数学学习目的及学习现壮的调查分析;45、数学优秀生(或后进生)家庭内外状况的分析;46、中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和学习状况的调查分析;47、如何通过平面几何教学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48、中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49、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史的教育。
2012年合肥市中学数学教研论文获奖名单
![2012年合肥市中学数学教研论文获奖名单](https://img.taocdn.com/s3/m/709eb15a77232f60dccca107.png)
2012年合肥市中学数学教研论文获奖名单论文标题学校姓名一等奖(21篇)1.只有学生需要的才是有效的庐江二中孙大志2.漫谈新课程及其发展中的挑战肥东县众兴中学徐守阳3.高一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成因及突破长丰一中严海量4.我们需要这样的课堂——阳光中学教学展示周观课有感合肥市阳光中学汪洪潮5.对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新教材适用的几点思考肥东一中李俊飞6.浅谈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巢湖三中朱彬7.再议数学作业,落实课标理念庐江二中王胜春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从象牙塔到三尺讲台合肥市第48中学滨湖校区喻玲9.数学课堂活用教材、灵活处理教材探析合肥市第55中学张文著10.同一道“菜”,为何“味道”迥异——从三角形内角和一课的对比分析看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庐江县同大初中夏日红11.运用“情境·问题”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肥西中学杨娟12.走出高中数学教育的困境巢湖市第一中学周平13.浅谈数学教学中设疑的有效途径庐江县盛桥中学查俊莉14.一道高三模拟试题的教学与反思合肥八中方旭15.从“使用”走向“融合”——例说信息技术推动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与创新合肥市行知学校樊允浩16.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初中数学班内分层次教学合肥市第30中学张颖17.数学学习中困难生的研究——中学数学学习困难生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合肥市第42中学江莹18.新课程改革下数学沪科版教材使用现状调查——合肥市城郊结合部学校学生视角合肥市第55中学曹小珍19.溯源寻根,接力前行——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调研报告合肥一中段明贵,董洁20.如何让数学课堂动起来——“高效课堂”实践与反思合肥十中刘先群21.浅谈“提高农村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策略”肥西县农兴中学谢守奎二等奖(58篇)1.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一点探索与思考合肥一六八中学杨智2.例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肥西县孙集初级中学陈文章3.为“探究式学习”插上翅膀合肥市铁四局中学徐晓飞4.把“魂”还给数学课堂合肥市第48中学滨湖校区邹太芹5.未见意趣,必不乐学——浅谈数学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合肥市第30中学陈德雨6.构建高效课堂,进行有效教学——尝试全等三角形复习课教学的几点思考巢湖市黄麓中心学校管先宏7.新课程理念下中学数学命题的思考肥西县丰乐中学韩方勇8.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真情实境”合肥市第39中学孙盛9.由一个教学案例引发对有效课堂教学的思考合肥八中徐朴10.浅析初中数学开放题以及数学开放性教学庐江三中姚轶群11.浅谈高中数学教学的趣味导入庐江二中章锋12.让预设与生成并蒂花开合肥市第46中学胡蓓13.创设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效率巢湖六中刘明14.让数学课在“动”中丰富多彩巢湖市烔炀镇中心学校张成云15.例谈教师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发挥主导作用合肥一六八中学张康16.数学活动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庐江县盛桥中学周纯舫17.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策略研究合肥工业大学附属中学李锐18.重视课堂评价,让数学课堂活起来肥西县王集学校夏守义19.导数及其应用在高考命题中探究庐江二中张立生20.高中数学选拔性考试命题科学化问题的研究合肥六中周天明21.落实课标理念,探究学法指导庐江县刘秉璋初中宋向东22.谈活动式教学在数学中考复习中的运用巢湖市柘皋镇中心学校童传红23.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合肥市第20中学吴有鸿24.初中数学试卷评析之我见合肥市阳光中学徐洁25.通过教学反思,促使教师专业发展肥西县农兴中学许敏26.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与对策肥西县界河学校赵自红27.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长丰县朱巷中学纪德刚28.对留守儿童数学教学的几点探索肥西县金桥职业高中缪本香29.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几种导入方法肥西县上派初级中学唐玲玲30.浅谈初中数学中概念的教学合肥市永和学校汪勇31.为数学教学注入新活力——浅谈高中数学传统教学与多媒体辅助教学肥西县农兴中学许忠宏32.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合肥市剑桥学校余金桃33.y=Asin(ωx+ψ)的图象教学设计合肥六中郑林建34.关注教学动态生成,激发课堂生命活力庐江县汤池中学周海燕35.例谈怎样由数列的递推关系式求通项公式合肥七中左华36.极值问题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合肥一中董洁37.师生互动,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庐江县盛桥中学刘红38.数学作业有效性的初探合肥市第29中学薛华芳39.浅谈中学数学课堂提问的设计肥东县王城中学王合40.数学解题中的化归思想合肥一中吴建平41.新课程标准下如何促进数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合肥市第36中学杜奎42.“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刍议长丰县实验高级中学韩松43.让数学课堂“动”起来庐江县同大镇新渡初中胡春芳44.“惊奇效应”,漂亮——基于2011届省优质课大赛案例关于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合肥工业大学附属中学胡二玲45.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技巧的探讨合肥六中黄信用46.与时俱进用教材因地制宜教学生——高中数学教材使用的几点体会庐江县汤池中学林松47.高中数学学习中习得性无力感的成因及对策研究庐江县盛桥中学沐贤国48.浅谈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合肥市第68中学钱勇49.做个有心人,用好我们身边的教学素材合肥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宋中萍50.数学实验教学在新课程中的探究合肥八中孙勇军51.厘清课程目标,筹划高考复习合肥六中王波52.新课程改革对数学教师的能力与素质要求肥东县长临河中学王国庆53.对变式训练的实践与研究合肥市第42中学张德超54.中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心得合肥市第68中学张良明55.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巢湖市烔炀镇中心学校王玉梁56.导学案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合肥世界外国语学校赵润云57.数学建模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合肥六中周海燕58.浅谈初中数学的自主学习巢湖水泥厂学校张冬梅三等奖(76篇)1.插上翅膀,让思维飞合肥梦园学校陈太隆2.关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若干思考巢湖市黄麓中学胡兰芳3.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浅谈课前导入在教学中的应用巢湖二中孔静4.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五何”法初探肥西县清平初级中学秦稳生5.课改十年课堂教学理念几个常见误区合肥市第20中学邵春荣合肥市第62中学但孝爱6.浅谈中考数学复习策略与方法巢湖市散兵中心学校苏其俊7.从意外中生成,在意外中收获巢湖市烔炀中学陶骏8.对高中数学教学有效途径与方法的探究肥西县农兴中学项媛媛9.数学教学要作为一个“过程”来进行庐江县金牛中学胥玉霞10.数学习题课怎样科学合理地选取与组织教学内容巢湖二中姚厚余11.数学教具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中的应用肥西县梁岗学校赵立春12.数学课应该教什么,怎样教——《16.4角的平分线》第一课时课堂实录及反思合肥市行知学校周向荣13.让数学课堂动起来合肥市第65中学昂红云14.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新课引入合肥一中陈银科15.浅谈在《勾股定理》教学中的几点体会合肥市第46中学高伟16.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肥三中李永杰17.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合肥市第35中学李玉卓18.巧妙延伸,拓展思维——谈如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合肥市第51中学孙红涛19.雨后留痕,且行且珍惜——包河区第二届青年教师初中数学课堂评比课后反省合肥市第65中学孙杰20.浅谈数学课堂上如何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巢湖二中田苗21.高三数学试卷讲评之我见长丰县第一中学童勇22.一节公开课的课后反思随笔合肥市阳光中学汪丽勤23.四步阅读法在初中数学入门应用题中的实践探究合肥一六八中学王辉24.正确使用判定定理合肥市第32中学吴少霞25.教育之师,快乐之生合肥市包河中学徐吉芳26.浅谈中学数学概念教学巢湖三中徐君臣27.安徽省2011年中考题第23题解法赏析合肥市新加坡花园城学校杨玉青28.对“问题设计”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究巢湖市槐林中学叶青29.培养学生假设思想,提高学生解题能力肥东县乌龙学校杨家奇30.由“复合函数单调性”的教学谈学生自主学习庐江县泥河中学袁元31.积点成串,方能以少胜多——以《不等式》章节为例浅谈知识点串连教学合肥市南岗中学章蓓蓓32.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合肥十中赵永辉33.由教材中一道习题引发的思考庐江县龙桥镇初级中学周银生34.浅谈化归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肥西县第二中学朱德荣35.初中数学函数概念教学案例及反思合肥市第20中学朱小龙36.初探利用情感因素促进中学数学教学合肥市第20中学蒋南迎37.运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与学——八年级(下)“等腰三角形性质的应用”的教学探讨合肥一六八中学吕会38.初探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巢湖市槐林镇中心学校宋梅娟39.数形结合思想在高考中的应用合肥八中韦倩40.浅析新的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的教法肥东一中罗琛希41.初探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肥西县高店中学邓祖章42.数学有效学习的又一有效方法——写“数学学习后记”合肥市第50中学胡思文43.浅谈初中“数学课题”教学巢湖市坝镇中心学校鲁勇生44.“阅读材料”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肥西县长镇初级中学王珍45.试论如何激发和培养初中生的数学学习动机合肥市城西桥学校曾伟46.浅谈如何提高数学教学效果长丰县朱巷中学朱玉莲47.数学的有效教学技能之我见合肥市第78中学刘后峰48.有效研究,用活教材肥东一中孙家和49.农民工子女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及教学策略合肥市第71中学汪飞50.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实现高效长丰县城关中学蒋昆51.运用赏识教育激发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合肥市第65中学李爱武52.让阅读走进数学课堂巢湖三中宋蕾53.农村中学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探索巢湖市柘皋中心学校唐其发54.浅议中学数学探究性教学实践及思考合肥市金湖学校王继明55.谈数学课堂上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合肥市南岗中学许邦富56.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心得合肥市南岗中学赵长久57.合理巧用多媒体,活跃数学新课堂合肥市阳光中学郑先勇58.凸显本质,注重发展——对数学教学中发展性评价的理性思考合肥八中朱俊飞59.注重数学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思考长丰县柘塘中学耿言俊60.数学学习“三部曲”——八年级学生如何学好数学合肥市阳光中学江晓61.数学教学方式、方法的实践与研究——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合肥一中梁方志62.浅谈《几何画板》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巢湖八中茆国琨63.学生数学情感的培养长丰县城关中学陶庆华64.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运用的反思巢湖市散兵中心学校王新华65.从“低效课堂”走向“有效课堂”合肥市宁溪学校郭玉莲66.关于“十字相乘法”的思考合肥市第68中学韩芬芬67.高考复习第一“枪”,集合问题全解决肥东一中李锋国68.排列组合中的分组问题巢湖一中刘鸿浩69.近三年安徽省理科概率统计试题的特点及一点启示合肥一中陆俊玲70.浅谈数列“构造法”在教学中的教学实践合肥六中邱勤伟71.新课程下高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研究策略肥东县圣泉中学尚成俊72.二次根式相关内容在教学中的探讨与思考肥东县第三中学施用川73.初中数学课堂导入法的实践与研究肥东县山王中学汤丽丽74.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备课合肥六中王其75.如何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自主探索肥东县古城中学吴国红76.浅谈间接证明在数学教学和学习中的作用肥东县梁园中学吴忠芬。
巧用函数连续性解题初探
![巧用函数连续性解题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5c95786b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5e.png)
巧用函数连续性解题初探
函数连续性是一种数学技巧,它可以帮助解决一系列复杂的数学问题。
它基于函数的性质,可以用来计算不同的函数的行为以及如何从函数的定义和性质中确定函数的唯一性。
函数连续性是一种灵活的数学技巧,它可以帮助解决许多复杂的数学问题。
函数连续性的基础是函数的定义。
函数定义了一组值,其中每一个值都是一个输入值的函数值。
函数的定义可以简单地用一个表格或者一个图来表示,例如一个线性函数可以用一条直线来表示。
函数可以用来表示一种规律,例如两个输入值之间的关系。
如果一个函数满足某种性质,那么它就是一个连续函数。
连续函数的第一个性质是连续性。
连续性指的是函数的值不断变化,即函数的值随着输入值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连续性是函数的一个重要性质,它可以用来确定函数的唯一性,从而更好地理解函数的行为。
函数连续性的第二个性质是可导性。
可导性指的是函数满足一定条件时,其导数存在并且连续。
可导性是函数连续性的另一个重要性质,它可以用来确定函数在某一点的斜率,从而更好地理解函数的行为。
函数连续性的第三个性质是可积性。
可积性指的是函数可以通过求积分来计算其在某一区间内的定积分。
可积性也是函数连续性的一个重要性质,它可以用来计算函数在某一区间内的定积分,从而更好地理解函数的行为。
函数连续性是一种灵活的数学技巧,它可以帮助解决许多复杂的数学问题。
它基于函数的性质,可以用来计算不同的函数的行为以及如何从函数的定义和性质中确定函数的唯一性。
函数连续性的三个重要性质,连续性、可导性和可积性,可以用来帮助解决许多复杂的数学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数学教学技巧初探
摘要:不少同学进入高中之后很不适应,例如高中数学的内容多,抽象性、理论性强等等,所以,高中学生就必须“会学”,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能提高数学学习成绩。
关键词:高中数学听课效率学习习惯
高中是走向大学的过渡时期, 这个时期教学和学习的任务都很重, 高中数学的课业负担重、逻辑性强, 对学生的理解力要求更高。
这就要求教师要检查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找到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
力和学习效率。
一、注重创设问题情境
新课标中已经指出,数学教学应使生活实际和课堂教学紧密联系起来,从学生的生活中已有的经验和知识点出发,创建有趣、生动的情境,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找到数学问题,使数学知识生活化、具体化。
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例如:在引入对数的概念时可用“一张纸对折20 次能否比珠穆朗玛峰高?”;引入排列的概念时可用“五个人排成一排照相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早就被不懂数学的木工师傅在弹墨线时得到应用;房屋屋顶支架、自行车三角架、三角板等都是应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
二、提高课堂听课效率
学习期间,在课堂的时间就占了一大部分。
因此听课的效率如何,决定着学习的基本状况,提高听课效率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课前预习能提高听课的针对性。
预习中发现的难点,就是听课的重点。
让学生对预习中遇到没有掌握好的有关的旧知识,进行补缺,以减少听课过程中的困难,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预习后让学生自己进行比较、分析,既可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又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听课过程中的科学。
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做到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
3.特别注意课堂的开头和结尾。
讲课的开头,一般是概括前节课的要点,指出本节课要讲的内容,是把旧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的环节,结尾常常是对一节课所讲知识的归纳总结,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本节知识方法的纲要。
三、借用建模提高感悟
教学中通过建模,让学生感悟数学的应用价值数学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需求中产生的,这就需要数学建模,数学建模和数学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古老的数学模型里有欧几里得几何、化学中的元素周期表、还有物理学的牛顿万有引力定律、麦克斯伟方程组等全是数学建模的典范。
当今时代,在计算机的帮助下,生态、地质、航空等方面数学建模都有了更广泛的应用。
因此,从客观上讲,要培养现代化的高科技人才、数学建模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时代赋予数学建模更加重要的意义。
在教学中运用数学建模,
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据调查显示,很多学生对数学建模表现出很大兴趣,同时也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学生对其他课程的学习兴趣。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从而体现出数学的魅力,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更浓厚的兴趣。
四、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
高中数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运算能力确要“活”,要看书并要做题还要总结积累, 教学中进行一题多解思考,优化运算策略;逻辑思维能力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对能力要求较高,使用归类、归纳策略,区别好几个概念:三段式推理、四种命题和充要条件的关系;空间想象能力对平面知识的扩充既要能钻进去,又要能跳出来,结合立体几何,体会图形、符号和文字之间的互化;要重视应用题的转化训练,归类数学模型,体会数学语言。
五、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
合理的学习计划是推动学生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
计划先由老师指导督促,再一定要由学生切实完成,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
执行过程要严格要求学生,磨炼学习意志。
课前预习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预习要讲究质量,力争在课前把教材弄懂,上课着重听老师讲思路,把握重点,
突破难点,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
上课更能专心听重点难点,把老师补充的内容重点摘录。
通过反复阅读教材,查阅有关资料,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较,一边复习一边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
本上,使学生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
通过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灵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学生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过程。
磨练意志,坚韧毅力,对所学知识由会到熟。
独立完成作业过程中暴露出来对知识理解的错误,或由于思维受阻遗漏解答,通过点拨使思路畅通,补遗解答的过程。
要求学生解决疑难一定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决不放过一个错题。
并要经常把易错的地方拿来复习强化,作适当的重复性练习,把“求”老师“问”同学获得的东西消化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长期坚持使对所学知识由“熟”到“活”。
小结要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以教材为依据,参照笔记与资料,通过分析、综合、类比、概括,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达到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
经常进行多层次小结,能对所学知识由“活”到“悟”。
课外学习是课内学习的补充和继续,它不仅能丰富学生们的文化科学知识,加深和巩固课内所学的知识, 而且能够满足和发展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激发求知欲与学习热情。
六、让学生作业注重实践,接近生活
学生作业是获取知识“助推器”,是学习过程中的生长点。
因此,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应注重实践,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生参与
具有实际意义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相关作业,做到动手、动脑、独立探究数学问题,使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得到拓展和延伸,同时也能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价值,真正理解数学就在身边。
参考文献:
[1]李娟.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点滴体会[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 2005,(00) .
[2]梁伟文.关于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制定个性学习方法的思考[j].西江教育论丛,2005,(03).
[3]胡中双.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 2001,(04) .
[4]廖文君. 高中数学中的构造法[j].黑龙江教育(中学
版),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