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培训和考核程序(政府单位规范本)

合集下载

人员培训与考核程序

人员培训与考核程序

人员培训与考核程序1 目的为实现本实验室质量方针,必须依靠具有较高技术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的检验人员和管理者。

而对相关人员的系统培训和继续教育,是提高人员素质的关键。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实验室所有检验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3 职责3.1 实验室主任负责全体人员的考核及重大奖惩管理。

3.2 技术管理者负责制定年度人员培训计划;由实验室组织实施。

3.3 质量主管负责全实验室的检验工作各流程的运行质量;提出事故处理及惩处建议报告。

3.4 办公室负责各种培训、考核、奖惩材料的归档。

3.5 实验室负责人负责本室各项检验过程的质量考核,并负责本室人员上岗前的培训。

4 岗前培训新调入人员和临时聘用人员由实验室负责进行《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以及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

5 在职培训5.1 在岗人员每年都应进行业务培训,技术负责人每年年初制定一份内容完善且可实施的人员年度培训计划,经实验室主任批准后交办公室保存并组织实施。

5.2 实验室根据工作情况每三个月至少安排一次业务学习。

5.3 凡新增检验项目或标准被修订,新设备使用前,应由实验室负责组织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或者派出专人到省外参加专门的技术培训工作,并取得相应的检测合格证书,取得合格证书的检测人员回来后要组织相关技术的检测人员进行此次培训的传授工作,并把相关的培训资料交由办公室进行归档。

5.4 鼓励未取得大专以上学历同志积极参加各类学历培训和进修,坚持学用对口,具体操作参照主管单位的有关政策。

5.5 实验室员工每年都要进行法律知识、政治思想教育培训,由办公室负责实施。

5.6 新进人员或原有工作人员岗位发生变化,应由实验室负责安排岗位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

时间三个月,考核不合格者,继续培训或解聘。

5.7 培训可采用自学,以老带新,实验室组织学习,外出培训,参加技术交流,比对验证,标准宣贯讨论班等形式。

6 培训的考核6.1 岗前培训后的考核由技术主管负责,办公室具体组织实施,考核分理论和实际操作两部分,实作考核填写《实作考核能力评价表》,考核成绩进入个人技术档案。

人员培训和考核程序文件(一)

人员培训和考核程序文件(一)

人员培训和考核程序文件(一)引言概述:人员培训和考核程序文件是组织内部管理和发展人力资源的重要工具之一。

它涵盖了员工培训和考核的整个流程和要求,旨在提升员工技能、提高绩效,并促进组织内部的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人员培训和考核程序文件的内容和要点。

正文:1. 培训需求评估a. 了解组织业务及目标,确定培训的紧迫性和重要性b. 分析员工现有的能力和技能,确定培训的重点和目标c. 进行人员调研,了解员工对培训的需求和意愿d. 结合组织和员工需求,制定培训计划和预算e. 审核和确认培训计划,并由相关管理层批准2. 培训内容设计a. 根据员工岗位需求和培训目标,确定培训内容b. 设计培训课程大纲,明确培训的内容和学习目标c. 确定培训方式和工具,如面授培训、在线培训、实地考察等d. 考虑员工学习的时间和地点,制定培训安排e. 制定培训材料和资源,确保培训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3. 培训实施和管理a. 安排培训师资和培训场地,确保培训的顺利进行b. 监督和管理培训过程,确保培训进度和质量c. 收集员工培训反馈和意见,用于提升培训效果d. 定期评估培训成果和效果,修订培训计划和内容e. 做好培训记录和档案,为员工发展提供参考和依据4. 考核方式和标准a. 设计考核方式和工具,如考试、实操、项目等b. 制定评分标准和准则,确保考核的公平和客观c. 考虑员工实际情况,个性化调整考核流程和要求d. 定期进行考核,对员工进行绩效评估和职业发展建议e. 提供反馈和奖惩机制,激励员工学习和提升5. 培训成果评估和总结a. 评估培训成果和效果,对其进行统计和分析b. 与员工进行沟通和反馈,了解培训的实际收益和成效c. 总结培训经验和教训,为未来的培训计划提供参考d. 提供培训报告和数据分析,为组织管理者决策提供参考e. 建立持续改进机制,不断完善和优化人员培训和考核程序总结:人员培训和考核程序文件是组织内部管理和发展人力资源的重要文件。

人员培训及考核管理制度及流程

人员培训及考核管理制度及流程

一、目的为提高公司员工的整体素质,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工作效率,确保公司各项业务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制度及流程。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在职员工,包括但不限于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等。

三、培训及考核管理制度1. 培训内容(1)入职培训:新员工入职后,应参加公司统一组织的入职培训,内容包括公司文化、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工作流程等。

(2)专业技能培训:针对员工岗位需求,定期组织专业技能培训,提升员工业务能力。

(3)综合能力培训:开展团队建设、沟通技巧、时间管理等综合能力培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2. 培训方式(1)内部培训:公司内部讲师授课、经验分享、案例分析等。

(2)外部培训:参加行业会议、培训课程、学术研讨等。

3. 培训考核(1)考核方式:笔试、实操、案例分析、答辩等。

(2)考核内容:理论知识、业务技能、综合素质等。

(3)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

四、培训及考核流程1. 制定培训计划(1)综合管理部根据公司发展战略、业务需求和员工岗位特点,制定年度培训计划。

(2)各部门根据年度培训计划,制定本部门月度培训计划。

2. 组织培训(1)综合管理部负责组织实施年度培训计划。

(2)各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月度培训计划。

3. 培训考核(1)综合管理部负责组织实施培训考核。

(2)各部门根据培训内容,制定考核方案,组织实施考核。

4. 培训结果应用(1)对考核合格员工,予以表彰和奖励。

(2)对考核不合格员工,制定改进措施,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达到合格标准。

五、监督管理1. 综合管理部负责对培训及考核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2. 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培训及考核工作负总责。

3. 员工对培训及考核工作有监督和举报的权利。

六、附则1. 本制度由综合管理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一致的,以本制度为准。

3. 本制度如需修改,由综合管理部提出,经公司领导批准后发布。

人员培训和考核程序文件

人员培训和考核程序文件

1 目的:确保员工的技术能力和素质不断地得以提高,并与中心的发展相适应。

2 范围:员工的岗前培训、岗位培训与考核。

3 职责3.1最高管理者(主任)职责(1)批准技术主管指定的员工年度培训计划;(2)批准技术主管根据年度培训计划编制的具体培训计划。

3.2技术主管职责(1)每年年初制定员工年度培训计划;(2)根据年度规划和发展需要,制定员工的具体培训计划;(3)组织实施员工培训及考核。

3.3资料管理员负责对员工培训和考核所形成的记录归档保存。

3.4技术主管负责维护本文件的有效性。

4 程序4.1检测人员应接受包括检测方法、质量控制方法以及有关化学安全和防护、救护知识的培训并保留相关记录。

操作复杂分析仪器如色谱、光谱、质谱等仪器或相关设备的人员应接受过设计仪器原理、操作和维护等方面知识的专门培训,掌握相关的知识和专业技能。

4.2制定员工培训计划4.1.1以下情况出现时,技术主管制定员工培训计划:(1)年度员工培训规划;(2)新员工上岗前;(3)原有员工转岗;(4)技能再提高;(5)仪器设备更新后或新仪器设备投入使用前;(6)执行新标准/方法之前;(7)开展新的检测项目之前;(8)由于员工技术缺陷形成质量隐患或造成检测事故后;(9)法律和法规明确规定和要求时;(10)临时聘用人员上岗前。

4.1.2员工培训计划在报请主任批准后,由技术主管组织实施。

4.1.3员工培训计划应明确培训的科目和内容,培训方式,培训的时间、地点和对象,培训经费(如果有),授课教师(可能时)和考试方式等。

4.1.4 培训的方式包括本实验室内部组织的培训、学术交流、讨论或自学,以及参加外部的培训机构或聘请外部专家授课等。

当实验室需要外部培训机构或人员提供培训时,应选择有相应能力和资质的机构或人员,并依据《外部支持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验收程序》对供方进行评审。

4.1.5技术主管可以不同方式(如电子邮件、员工微信群、公告板粘贴)、不定期地向员工公告近期欲开展的培训计划,并提供相应的参考资料供员工使用。

人员培训和考核管理程序

人员培训和考核管理程序

1. 工作目的为确保全体人员能够满足岗位能力要求,为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保障。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全体人员的管理、培训、能力评价等活动的控制和管理。

3. 工作职责3.1 站长根据开展的检测项目和工作量等情况,批准确认组织结构所需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辅助人员的录用要求等,对各岗位人员进行授权任命。

3.2 各检测所长、土工实验室主任、分站站长负责制定本部门培训计划;3.3 技术负责人负责审核年度培训计划并对全站年度培训效果进行考核评价。

3.4 站长负责批准年度培训计划。

3.5 技术质量管理部和行政办公室负责监督实施培训,资料管理员负责建立并完善员工技术档案。

4. 工作程序4.1 对人力资源的要求4.1.1 为满足的质量目标,配备了符合检测能力、工作类型、工作量的人力资源,并对所有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尤其是从事的工作对检测质量能够产生影响的人员,确立了他们各岗位任职条件,制定了岗位职责。

4.1.2 对员工进行适时的培训、继续教育和资格考试,对技术人员的能力按照本要求进行资格确认,以保持人力资源始终满足准则和向客户提供合格技术服务的要求。

4.1.3 人力资源应确保符合准则和法律要求。

满足开展检测工作的要求,通过组织培训、宣贯、内部沟通等形式解读这些规定,尤其是让各岗位人员明确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及与其他人员工作的相关性,确保各岗位人员理解后执行,相互配合、协调,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的既定质量目标。

4.2 对员工的诚信要求4.2.1 要求全体人员遵守法律、诚实信用的开展检测活动。

4.2.2 及员工不得以检测活动、数据和结果牟取不当利益,始终保持良好的信用;不得参与任何对检测的结果和数据的判断产生不良影响的商业或技术活动,保证检测工作的公正性;始终保持第三方检测的公正地位,保证检测工作的独立性和数据、结果的正确可靠、客观公正,不接受行政干预;不得从事与检测利益相竞争的产品的设计、研制、生产、供应、安装、使用或维护的活动,维护客户利益,维护公正性,保证诚实守信开展检测活动。

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1
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制定部门:某某单位
时间:202X 年X 月X 日
封面
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为规范本单位生产生活及工作次序,确保本单位相关工作有序正常运转,根据单位发展需要,结合单位工作实际情况,特制定《人员培训、考核制度》,望本单位职工严格执行!
(一)人员培训、考核是一项相关重要的工作,列入每年的工作计划、以不断提高人员的素质。

(二)采用分散、集中、自学与讲课相结合的办法,对全室人员进行培训与考核。

(三)集中学习,有计划、有目的的对试验规范、规程、标准进行学习,对新颁布的试验规范、规程及时安排学习。

(四)除按期参加上下级安排的试验操作培训外,本室人员每年举办一次试验项目操作培训,由试验工程师现场讲课操作展现,互相提高试验操作水平,培养新生力量。

(五)对铁路现行规范、规程与沪昆高速铁路的有关技术要求、规定安排全室人员及时学习与讨论,并及时贯彻实施,做到试验人员个个熟悉。

(六)结合本室的计量认证,安排学习《质量手册》,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某某单位(人)2
202X年X月X日
3。

人员培训及考核制度范本

人员培训及考核制度范本

人员培训及考核制度范本一、引言人员培训及考核是组织中的重要管理工作之一,旨在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促进工作的高效进行。

为了规范和优化人员培训及考核工作,明确各方责任,制定本制度,以确保人员培训及考核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培训制度1.培训需求分析(1)每年初,各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和人员情况,提出培训需求计划,并逐级上报。

(2)人力资源部负责汇总各部门的培训需求计划,进行分析和总结,编制年度培训计划。

(3)年度培训计划经公司高层审核通过后执行,确保培训活动与公司整体发展目标相一致。

2.培训计划制定(1)每年度,人力资源部根据培训需求计划,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并面向全体员工公布。

(2)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时间、培训地点等具体信息,以确保培训工作的有序进行。

3.培训实施(1)培训活动由专业培训机构或内部专家进行教学。

(2)培训活动在工作日或非工作日举行,不影响正常工作。

(3)员工参加培训活动需要提前报名,并经主管审批后方可参与。

(4)培训结束后,员工需填写培训反馈表,反馈培训效果和建议。

4.培训资料管理(1)人力资源部负责统一管理培训资料,确保培训资料的分类、整理和保存。

(2)公司内部培训资料和外部培训资料分别存放,并制定相应的借阅和归还流程。

5.培训后评估(1)培训结束后,由培训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对培训效果进行跟踪评估。

(2)评估结果将作为改进培训计划和提高培训质量的依据,并反馈给培训部门和相关部门。

三、考核制度1.考核目标(1)根据员工岗位描述和绩效指标,明确员工的工作职责和绩效目标。

(2)考核旨在客观评价员工在岗位上的工作表现,鼓励员工发挥个人优势,提高工作绩效。

2.考核方式(1)定期考核:每年进行一次的年度总结和绩效评估,由上级主管对下属履行工作职责和达成绩效目标进行评价。

(2)临时考核:针对某些特定事件或项目,进行临时考核,及时调整员工的工作计划和绩效目标。

3.考核指标(1)量化指标:通过量化考核指标,客观评价员工的工作表现和绩效水平,如工作完成量、工作进度等。

14人员培训和考核程序

14人员培训和考核程序

人员培训与考核程序1.0目的:为有计划的对员工的能力进行培训和考核,使之不断提高员工的能力并与实验室的发展相适应,特编制本程序。

2.0范围:员工上岗前培训与考核和员工的在职培训。

3.0职责:3.1最高管理者应:3.1.1规划员工的培训计划;3.1.1对技术负责人提出的员工培训计划实施审批;3.2技术负责人应:3.2.1制定员工的年度培训计划;3.2.2组织实施员工培训及考核。

3.3档案管理员应归档保存员工的培训和考核记录。

3.4技术负责人应当维护本程序的有效性。

4.0程序4.1员工的培训4.1.1技术负责人应根据以下时机提出员工的培训计划:(1) 最高管理者制定的员工培训规划;(2) 调入员工后上岗前;(3) 仪器设备更新后或投入使用前;(4) 执行新标准或新方法之前;(5) 开展新项目之前;(6) 由于员工技术缺陷形成质量隐患或造成检测事故后;(7) 法律或法规有明确规定和要求的;(8) 临时聘用的检测人员。

4.1.2制定的员工培训计划中应明确培训的科目和内容,培训的时间,培训的地点和对象,培训的经费,授课教师和考试方式(如实验室自己安排培训)等。

4.1.3技术负责人制定员工培训计划后应报请最高管理者批准,由技术负责人组织实施。

4.1.4实施后的员工培训记录由技术负责人收集,摘录汇总。

每年底由技术负责人将员工培训汇总情况上报最高管理者。

4.1.5员工的培训记录由技术负责人审阅批注后交档案管理员归档存入员工个人技术档案。

员工培训记录的保存见《记录和档案控制程序》。

4.1.6技术负责人应根据员工的培训结果适时颁发培训结果或上岗证明。

对没有达到培训要求的员工,应由技术负责人再次安排培训和考核。

如再次培训仍达不到培训目标的,由技术负责人提请最高管理者另外安排工作。

4.1.7技术负责人应责成有关专业室主任对临时聘用的操作人员或辅助操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应知、应会科目培训和考试,考试合格后准予有限制上岗。

如有培训或考核记录,则这些记录应交档案管理员保存,待检验结果失效后,便可销毁处理。

人员培训、考核制度范本

人员培训、考核制度范本

人员培训、考核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了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促进员工的个人成长和发展,同时确保组织实现目标,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组织所有员工。

第三条培训、考核原则1. 培训、考核应以实际工作为基础,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 培训、考核应依据员工的实际工作需要,分类别进行。

3. 培训、考核应注重员工自主学习与发展,鼓励员工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水平。

4. 培训、考核结果应客观、公正,以事实为依据。

第二章培训制度第四条培训计划1. 组织建立年度培训计划,明确每位员工所需的培训内容和时间安排。

2. 培训计划应根据员工的工作需要、岗位要求以及组织的发展需要做出合理的安排。

3. 培训计划应经过部门负责人的审核和批准后执行。

第五条培训方式1. 培训方式包括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

2. 内部培训由公司内部专业人员负责,通过讲座、培训班等形式进行。

3. 外部培训由组织委托具有培训资质的培训机构进行,包括参加培训班、研讨会、培训课程等形式。

第六条培训内容1. 培训内容根据员工的岗位需要和个人发展需求确定。

2. 培训内容包括技能培训、知识培训、管理培训等。

第七条培训记录1. 组织应建立员工培训档案,记录员工参加的培训和学习情况。

2. 公司内部培训记录由员工所在部门负责,外部培训记录由对应的培训机构负责。

第三章考核制度第八条考核方式1. 考核方式包括日常考核、定期考核和项目考核。

2. 日常考核由员工所在部门负责,记录员工的工作表现、工作质量、工作态度等。

3. 定期考核由组织指定的考核人负责,定期对员工进行综合考核。

4. 项目考核由组织根据具体项目的需要进行,对参与项目的员工进行绩效评估。

第九条考核标准1. 考核标准应根据岗位要求和工作目标确定。

2. 考核标准应公开透明,与员工签订考核合同,并告知考核方式和考核指标。

3. 考核标准应细化到具体工作指标,以便员工能够清楚了解自己的工作表现和进步空间。

第十条考核结果处理1. 考核结果采取奖惩并重的原则,对考核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奖励和晋升,对考核表现不佳的员工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和培训措施,严重者可考虑解除劳动合同。

人员培训及考核管理程序

人员培训及考核管理程序

人员培训及考核管理程序1 目的有计划地对质量体系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使之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不断提高。

2 范围适用于与质量活动有关的所有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管理。

3 职责3.1 科主任主持本科人员的配备与考核,批准《人员培训年度计划》,安排人员的外部培训。

3.2 技术负责人负责《人员培训年度计划》的编制,并组织实施。

3.3文控员负责建立和管理人员培训记录、人员档案。

4 工作程序4.1 科主任进行人员配备及资格确认(1)根据有关规定和检验工作的需要,确定检验科的各岗位设置和任职条件;(2)通过查看有关证书、进行聘用考核、年度工作考核确认每人的任职资格;(3)根据每人的任职资格情况,确定各岗位人员;(4)对新上岗人员根据岗位任职条件对其进行岗位资格确认;(5)当岗位或岗位任职条件发生了变化,应经培训后,重新进行考核确认。

4.2 人员培训4.2.1培训计划(1) 根据各岗位任职条件的要求,科主任拟定各层次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计划。

(2) 技术负责人编制《人员培训年度计划》,交科主任批准后实施。

(3) 未列入年度计划的,技术负责人提出临时培训申请,填写《培训申请表》,经检验科主任批准后实施。

4.2.2培训方式(1) 安排外出专业学习、学术交流会、进修的培训。

(2) 医院内举办专项讲座、专项培训或专业学术报告会。

(3) 科内举办的业务学习活动。

4.2.3培训内容(1) 根据人员的岗位,安排相应的专业知识培训。

此外,还包括下列培训内容:实验室认可、标准化知识、卫生法律、法规、实验室安全知识。

(2)实习、进修、新上岗人员的培训内容还包括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内务管理规定、医疗废物处理规定。

4.3 人员资格和考核4.3.1 检验人员必须具备规定的相关学历和取得相应的专业技术任职资格。

4.3.2人员上岗前,科主任组织对聘用人员进行必要的应知、应会科目培训和考试,考试合格后准予上岗。

4.3.3贵重、精密仪器设备操作资格考核:凡使用贵重、精密仪器设备,工作人员以前未使用过该仪器时,由检验科主任组织参加仪器设备供应商举办的使用培训并参加仪器设备的验收和安装调试,或以其它方式进行培训,经检验科主任组织相关组室考核合格后,方可被授权使用该仪器。

人员培训和考核管理程序

人员培训和考核管理程序

1. 工作目的为确保全体人员能够满足岗位能力要求,为本站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保障。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站全体人员的管理、培训、能力评价等活动的控制和管理。

3. 工作职责3.1 站长根据本站开展的检测项目和工作量等情况,批准确认本站组织结构所需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辅助人员的录用要求等,对各岗位人员进行授权任命。

3.2 各检测所长、土工实验室主任、分站站长负责制定本部门培训计划;3.3 技术负责人负责审核年度培训计划并对全站年度培训效果进行考核评价。

3.4 站长负责批准年度培训计划。

3.5 技术质量管理部和行政办公室负责监督实施培训,资料管理员负责建立并完善员工技术档案。

4. 工作程序4.1 本站对人力资源的要求4.1.1 为满足本站的质量目标,本站配备了符合本站检测能力、工作类型、工作量的人力资源,并对所有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尤其是从事的工作对检测质量能够产生影响的人员,确立了他们各岗位任职条件,制定了岗位职责。

4.1.2 本站对员工进行适时的培训、继续教育和资格考试,对技术人员的能力按照本本站要求进行资格确认,以保持人力资源始终满足准则和本站向客户提供合格技术服务的要求。

4.1.3 本站人力资源应确保符合准则和法律要求。

满足开展检测工作的要求,通过组织培训、宣贯、内部沟通等形式解读这些规定,尤其是让各岗位人员明确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及与其他人员工作的相关性,确保各岗位人员理解后执行,相互配合、协调,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本站的既定质量目标。

4.2 对员工的诚信要求4.2.1 本站要求全体人员遵守法律、诚实信用的开展检测活动。

4.2.2 本站及员工不得以检测活动、数据和结果牟取不当利益,始终保持良好的信用;不得参与任何对检测的结果和数据的判断产生不良影响的商业或技术活动,保证检测工作的公正性;始终保持第三方检测的公正地位,保证检测工作的独立性和数据、结果的正确可靠、客观公正,不接受行政干预;不得从事与检测利益相竞争的产品的设计、研制、生产、供应、安装、使用或维护的活动,维护客户利益,维护公正性,保证诚实守信开展检测活动。

人员培训和考核程序(程序文件)

人员培训和考核程序(程序文件)

06-1目录1、目的·································································06-32、范围·································································06-33、职责·································································06-3 3.1 主任································································06-3 3.2 技术负责人··························································06-3 3.3 质量负责人··························································06-3 3.4 管理组······························································06-33.5 各检测组····························································06-34、工作程序·····························································06-3 4.1 岗前培训····························································06-3 4.2 继续教育培训························································06-34.3 人员考核····························································06-35、相关文件·····························································06-46、质量记录·····························································06-406-21、目的为使全体员工提高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以适应本职工作的需要,特编制本程序。

人员培训与考核程序

人员培训与考核程序

1目的为提高公司全体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综合素质,不断更新员工的知识与技能,造就一支结构合理,具有相应技术知识和技能,并积极参与各项质量活动的职工队伍,本公司对全体人员进行技术业务、管理知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法制道德观念等方面的培训与考核。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全体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职责工作流程新参加检测的人员必须参加岗前培训, 并经考核合格取得合格证后方可 正式上岗工作; 检测人员应参加必要的检测技术业务培训和质量管理方 面的培训;管理人员应积极通过各种机会获得最新技术和管理知识,并 参加质量管理方面的培训; 本公司各级行政领导人应参加质量意识的教 育、培训。

每年年初,办公室根据检测部提出的培训项目、人员结构情况,编制年度人员培训计划, 报技术负责人批准后由检测部会同办公室组织实施。

人员培训计划内容包括:培训项目、培训内容、主办单位、计划实施时间、参加人员等。

如上级部门要求或工作需要的临时培训, 由检测部负责制订计划, 报6.1各部门根据需要提出培训项目、人员。

6.2办公室负责制订每年的人员培训计划和考核计划。

6.3技术负责人批准人员培训计划和考核计划。

6.4各部门负责人具体组织实施人员培训计划。

6.5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人员考核计划。

7.1人员培训7.1.1 7.1.2技术负责人批准后组织实施。

训应有培训记录,且在培训结束时由办公室与授课老师组织成绩考核;外部培训由负责培训单位出具培训合格证书或结业证书。

内部培训可采用集中授课、组织撰写论文、心得体会、学术研讨交流会等多种形式。

法律法规、质量政策、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的标准或准则。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有关知识。

建筑工程及工程产品、材料的标准、规范和规程,尤其是当标准修编更新时。

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

业务技术、技能和仪器设备的操作、维修、保养技能。

误差理论、数据处理、数据统计和计量学基本知识。

计算机应用知识、外语。

人员培训与考核程序(20200602223559)

人员培训与考核程序(20200602223559)

1目的为提高公司全体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综合素质,不断更新员工的知识与技能,造就一支结构合理,具有相应技术知识和技能,并积极参与各项质量活动的职工队伍,本公司对全体人员进行技术业务、管理知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法制道德观念等方面的培训与考核。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全体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3职责3.1各部门根据需要提出培训项目、人员。

3.2办公室负责制订每年的人员培训计划和考核计划。

3.3技术负责人批准人员培训计划和考核计划。

3.4各部门负责人具体组织实施人员培训计划。

3.5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人员考核计划。

4工作流程4.1人员培训新参加检测的人员必须参加岗前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取得合格证后方可正式上岗工作;检测人员应参加必要的检测技术业务培训和质量管理方面的培训;管理人员应积极通过各种机会获得最新技术和管理知识,并参加质量管理方面的培训;本公司各级行政领导人应参加质量意识的教育、培训。

4.1.1每年年初,办公室根据检测部提出的培训项目、人员结构情况,编制年度人员培训计划,报技术负责人批准后由检测部会同办公室组织实施。

人员培训计划内容包括:培训项目、培训内容、主办单位、计划实施时间、参加人员等。

4.1.2如上级部门要求或工作需要的临时培训,由检测部负责制订计划,报技术负责人批准后组织实施。

4.1.3本公司对人员的培训分为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行业培训)。

内部培训应有培训记录,且在培训结束时由办公室与授课老师组织成绩考核;外部培训由负责培训单位出具培训合格证书或结业证书。

4.1.4内部培训可采用集中授课、组织撰写论文、心得体会、学术研讨交流会等多种形式。

4.1.5人员培训的内容包括:1法律法规、质量政策、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的标准或准则。

2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有关知识。

3建筑工程及工程产品、材料的标准、规范和规程,尤其是当标准修编更新时。

4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

5业务技术、技能和仪器设备的操作、维修、保养技能。

行政单位人员培训制度范本

行政单位人员培训制度范本

行政单位人员培训制度范本第一条总则为了加强行政单位人员培训工作,提高人员素质和业务能力,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培训原则1. 结合实际,注重实效。

培训内容要紧密结合行政单位的职能和工作实际,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人员的工作能力。

2. 分级负责,分类培训。

培训工作应根据人员岗位特点和职责要求,分级组织实施,分类进行培训。

3. 全员培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

既要普遍提高人员素质,又要针对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进行专门培训。

4.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培训内容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提高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第三条培训内容1. 政治理论。

包括党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纲领、党的基本经验和党的基本要求等内容。

2. 法律法规。

包括国家法律法规、行政规章、行业规范等内容。

3. 业务知识。

包括行政单位职能、相关政策、业务流程、工作规范等内容。

4. 技能培训。

包括计算机操作、文秘写作、公共关系、团队协作等内容。

第四条培训方式1. 脱产培训。

组织人员参加专门的培训课程,培训时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2. 在职培训。

结合人员工作岗位,利用工作之余进行培训。

3. 网络培训。

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在线培训课程。

4. 实践锻炼。

安排人员参加实践活动,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第五条培训组织和管理1. 行政单位应设立专门的培训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人员培训工作。

2. 制定培训计划。

根据人员需求和单位工作计划,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目标、内容、方式、时间、地点等。

3. 培训师资。

选聘具备相应能力和经验的师资,保证培训质量。

4. 培训考核。

对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人员晋升、晋级、评优等的依据。

5. 培训经费。

保证培训经费的投入,合理使用培训经费。

第六条培训纪律1. 参加培训的人员应按时参加培训,不得无故缺席。

2. 参加培训的人员应遵守培训纪律,不得迟到、早退、擅自离场。

3. 参加培训的人员应认真听讲、积极参与培训活动,提高自身素质。

人员培训、考核制度范本

人员培训、考核制度范本

人员培训、考核制度范本一、背景和目的本公司为了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和绩效水平,促进员工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制定了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该制度的目的是明确培训和考核的流程和标准,以确保培训和考核的公平、公正、有效性,提高员工的绩效和整体团队的能力。

二、培训计划1. 培训需求调研:每年初,由人力资源部发起培训需求调研,了解员工的培训需求和意愿,以便制定适当的培训计划。

2. 培训计划编制:根据培训需求调研的结果,人力资源部将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并于年度初发布给各部门。

3. 培训资源准备:人力资源部负责寻找、筛选培训机构或讲师,与其签订合作协议,确保培训资源的质量和可靠性。

4. 培训实施:根据年度培训计划,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组织培训活动,并通知相关员工参加。

5. 培训费用报销:参加培训的员工需填写培训费用报销申请表,附上相关发票,并经上级主管审批后,提交给财务部进行报销。

三、考核制度1. 考核目标设定:每年初,上级主管与下属共同制定年度工作目标和绩效指标,并进行书面确认。

2. 考核标准制定:根据员工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

考核标准应确切明确,具体可操作,并与岗位要求和公司战略目标相匹配。

3. 考核评估周期:以年为周期进行一次绩效考核,同时可根据需要设立中期考核或季度考核。

4. 考核方法和工具:考核方法主要包括绩效评估、360度评估、上下级评估等。

考核工具可以包括绩效评价表、调查问卷、面谈记录等。

5. 考核结果通知和反馈:完成绩效考核后,上级主管需与下属进行面谈,及时将考核结果通知下属,并提供具体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四、培训和考核结果的影响1. 培训结果的影响:培训后,员工应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工作中,提升自己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2. 考核结果的影响:考核结果将直接影响员工的薪资晋升、晋级机会和奖励,同时也会影响员工的职业发展和未来的工作安排。

3. 绩效考核结果的反馈:绩效考核结果将被用于制定培训计划、晋升与奖励决策,以及员工职业发展的规划。

15《人员培训和考核程序》资料

15《人员培训和考核程序》资料

1 目的对甘肃电力科学研究院实验室各类人员规定相应岗位的能力和要求,并进行培训和考核以满足规定要求,确保实验室所有操作专门设备、从事检测/校准人员以及评价结果和签发报告、证书人员的能力。

2 范围适用于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相关部门所有操作专门设备、从事检测/校准和评价结果、签署检测报告/校准证书的人员以及与其有关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关键支持人员,雇佣人员和签约人员的培训、考核等活动的控制范畴。

3 职责3.1 院长配置本院人力资源,任命关键岗位人员。

副院长对关键岗位人员能力进行确认,确保相关岗位人员能力。

3.2 各专业部门负责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报院人力资源部汇总并组织实施.3。

3 人力资源部建立人员基本信息库,随时掌握人员动态变化。

人力资源部应协助科技发展部负责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宣贯、考核,内审员的培训考核。

3。

4 人力资源部建立员工档案,包括相关授权、能力、教育和专业资格、技能和经历的记录(国网人资管控系统)。

3。

5 人力资源部负责本程序文件的有效性。

4 工作程序人力资源部依据《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部门职责和关键岗位职责管理办法》对管理体系相关人员的能力判断应从教育、培训、经验、技能和经历等方面进行考虑。

人力资源配备必须结合本院规模和检测/校准项目特点的需要,建立持证上岗制度、保证人员素质与质量,确保管理体系正常运行和持续改进。

4。

1 培训和考核4.1。

1 人力资源部依据质量活动人员所在部门的培训需求计划,分别对从事特定工作、在岗人员、内审员等制定并实施具体培训。

培训方式内部以专业技术讲座、理论考核、操作考核、行业取证、网络远程教育等方式进行,外部短期培训为辅.培训计划及考试成绩人资部整理归入现行管控系统。

4.1.2 评价培训效果(a)培训可通过理论考核、操作考核、业绩评定和观察等方法,评价培训效果,评价被培训的人员是否具备了所需能力;(b) 各部门在人员培训实施后,填写SYS/B15-03《培训效果验证表》。

人员培训与考核程序

人员培训与考核程序

1 目的为有计划地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使其获得从事有关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内所有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工作。

3 职责3.1 公司总经理负责批准培训计划。

3.2 技术负责人负责审核培训计划内容及监督培训的实施。

3.3 综合管理办公室负责整理、编写制度总体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4 工作流程4.1 培训需求及目标。

4.1.1 每年年初(一月份)技术负责人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和当前业务发展的需要,提出本年度人员培训的目标及基本要求。

4.1.2 由综合管理办公室根据技术负责人提出的培训要求培训目标,制定年度培训计划,确保人员通过必要的培训,掌握本岗位的能力要求,满足其工作需要。

4.1.3 凡新进人员必须经1个月试用期,实习结束应向公司总经理提交个人实习总结。

4.2 培训的内容4.2.1 凡新进的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的培训内容:①职业道德教育;②有关的政策、法律、法规教育;③质量手册、程序性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的相关内容;④误差理论、数理统计和计量基本知识;⑤相关的标准、规范和规程;⑥操作技能;⑦安全知识。

4.2.2 在职人员的培训内容:①本程序4.2.1条全部内容;②评审准则的有关内容;③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有关知识;④新的检测技术、技能和仪器设备的操作、维护、保养技能;⑤参加上级部门或相关部门组织的上岗资格培训班和技术培训班。

4.3 培训的实施4.3.1 培训的方式4.3.2 内部培训的实施:①综合管理办公室按年度培训计划统一组织协调有关培训工作,并填写有关培训记录,各部门配合做好相关的培训工作。

②每次培训实施应提前一周通知相关人员。

4.3.3 外部培训的实施:①收到外单位的培训通知后,由技术负责人选送人员,报公司总经理批准;②培训完成后,培训人员应在10个工作日内,持本次培训的上岗证或结业证及个人培训总结交综合管理办公室办理备案登记。

4.4 人员的考核培训方式内部培训内部人员执教外部人员执教外送培训外部培训4.4.1 岗前考核①在上级部门无相关培训时,综合管理办公室根据岗前培训内容开展培训工作,培训结束后,由执教人员及技术负责人、部门负责人考核确认,其中,理论考核由技术负责人出题,实际操作由部门负责人负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员培训和考核程序1.目的通过对人员的培训,全面提高其业务水平、技术能力及综合素质,以确保检测工作质量,实验数据准确可靠。

2.范围适用于本中心所有在岗人员和聘用人员的培训。

3.职责3.1各科室负责人负责确定培训对象,科教信息科负责对岗前培训需求的识别。

3.2科教信息科负责制定人员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3.3站管理层负责培训计划的审批、培训资源的保障和培训结果的评价。

3.4科教信息科负责培训资料的归档、管理。

4.工作程序4.1培训需求的识别4.1.1管理层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和本单位发展需要,提出培训目标及培训内容。

4.1.2各科室负责人根据本部门人员(包括聘用人员)知识结构状况、业务发展需要和人员变动情况,安排参训人员。

4.1.3科教信息科根据新参加工作人员的专业特点及业务需求安排岗前培训。

4.1. 4在岗人员根据自我发展和知识更新的需求、特殊岗位持证要求提出培训申请。

4.2培训计划的制定、审批4.2.1管理层、各科室负责人及有培训要求的工作人员于每年年底提出下年度培训需求送交科教信息科。

4.2.2科教信息科根据培训需求组织制订年度培训计划。

4. 3 培训计划的实施依据年度培训计划,由科教信息科组织实施,有人员参加培训的科室应做好工作协调安排。

4.4培训效果评价4.4.1效果评价方式可采用以下任何一种或几种形式:获取资格证书、合格证明、书面考试、培训小结和评语、技能考核等。

4.4.2外部培训应尽可能以毕业证、学位证、结业证、合格证或培训鉴定等为评价依据,记入个人技术档案。

如为会议性质而无效果证明的,应写出书面小结报告,本科室负责人初审,科教信息科审核后留档。

4.5培训结果处置4.5.1岗前培训合格者由站技术管理层授权上岗,不合格者继续培训或调换岗位。

4.5.2岗中培训不合格者继续培训,如仍不合格者不得从事该岗位的工作。

4.6培训记录4.6.1科教信息科记录人员的受训情况和培训效果的评价。

4.6.2科教信息科将重要培训情况及效果评价填入个人技术档案。

4.6.3年度培训计划完成后,科教信息科作出培训总结,对本单位人员技术能力作出正确评估,提出培训及工作建议,并交管理层评审。

5.支持性文件5.1 HJK/CX 06 文件资料控制程序5.2 HJK/CX 20 记录控制程序5.3 HJK/CX 07 档案管理程序6.记录6.1 HJK/JL-29 人员培训申请表6.2 HJK/JL-30 年度培训计划6.3 HJK/JL-31 培训总结实验室间比对与能力验证程序1.目的通过参加实验室之间比对和能力验证活动,综合考察实验室的检测能力,为无法溯源的检测设备提供测量结果可靠性证据,确定新的检验方法的有效性和可比性,确保检测数据准确可靠,增强客户对本中心的信任感。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中心参加由上级及本单位组织的或本中心组织的实验室比对和能力验证活动。

3.定义3.1 实验室间比对(以下简称试验):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由两个或多个实验室对相同或类似被测物品进行校准/检测的组织、实施和评价的活动。

3.2 能力验证:利用实验室间比对确定实验室检测能力的活动,它是为确定实验室进行某项特定检测的能力以及监控其持续能力而进行的一种实验室间比对。

4.职责4.1 质量管理科负责制定试验计划,检测科室负责实施,质量管理科和检测科室共同组织试验并对结果进行评定。

4.2 相关检测科室参加试验,按规定报送试验结果。

4.3 质量负责人批准试验计划和试验结果报告。

5.工作程序5.1 质量管理科负责制定试验计划每年1月,质量管理科制定试验计划,包括参加外单位组织的试验和本中心组织的试验。

计划内容: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技术方案(实验项目或实验参数,实验样品,测量仪器,测量条件,测量方法,数据处理,结果评定方法等)、参加单位、计划进度、经费预算。

计划由质量负责人批准后执行,相关检测科室负责实施。

5.2 参加由外单位组织的试验5.2.1 省疾控中心组织的本中心开展的检测项目本中心都应参加,因特殊原因不能参加时,应由质量管理科报请中心主任批准。

5. 2.2 兄弟单位组织的试验由质量管理科会同相关检验科室协同商议是否参加,报请质量负责人批准执行。

5.2.3 检验科室接到样品后,按试验方案的要求进行试验并报送结果,以本中心名义参加的试验,报送材料由质量管理科审阅并存档,报质量负责人批准后发送;以检验科室名义参加的试验由检验科室科长审批发送,备份送质量管理科存档。

5.2.4 质量管理科对本中心的试验结果进行评定,当试验结果判为不满意时,质量管理科及时向质量负责人报告,并按本中心程序文件《纠正措施程序》和《预防措施程序》进行纠正。

5.3 本中心组织的试验5.3.1 实验室间质量控制5.3.1.1 按《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2001版要求,质量管理科每年组织对本市各县、区及本中心有关检验室进行一次检验质量控制考核。

5.3.1.2 根据本中心年度工作目标及考评办法,质量管理科准备考核样品并在质控前开会布置质控内容及有关要求,将考核样品分发给各县、区、及本中心检验室。

5.3.1.3 各参加单位按预定方案对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报送质量管理科。

5.3.1.4 质量管理科对报送结果进行整理、统计、评价,考核通报经质量负责人批准后发参加考核单位。

5.3.1.5 当本中心检验室的考核结果被判为失控时,质量管理科应及时向站质量负责人报告,并组织有关检验室查明原因,进行纠正。

具体参见《纠正措施程序文件》和《预防措施程序文件》。

5.3.2 检测结果双边比对5.3.2.1 本中心和参加考核的单位对某一批样品或同一对象分别进行检测,进行结果比对。

特别是当检测必要的设备无法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时,通过检测结果双边比对来确认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5.3.2.2 质量管理科对本中心检测结果和参加考核单位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给出评价意见。

当双边比对不一致时,质量管理科合同检验科分析原因,提出今后的工作建议,并向站质量负责人报告。

5.3.3 采用定期使用有证标准物质、用相同或不同的方法进行重复检验、对保留样品的再检验等方法进行内部质量控制。

5.4 本程序所产生的记录,由质量管理科立卷存入质量记录档案实验室比对和能力验证类,档案资料保存期不少于三年。

6.相关的体系文件6.1 HJK/CX 03 纠正措施程序6.2 HJK/CX 04 预防措施程序6.3 HJK/CX 10 非标准检测方法的评审程序6.4 《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2001年版)7.质量记录表7.1 HJK/JL-28 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计划表。

7.2 HJK/JL-08 不合格项报告的控制和纠正记录表开展新项目评审程序1.目的对新增检测项目进行评审,以保证开展新项目的检测工作具有符合要求的设备和资源,具有可靠的质量保证体系。

2.适用范围适用于开展新的检测项目。

3.职责检验科提出新项目,质量管理科及相关质量监督员对新项目进行检查确认,技术负责人批准。

4.工作程序4.1 项目的策划根据市场需求和本中心现有条件和能力,由检验科负责人提出开展《新增检测(验)项目的可行性报告》,内容包括:a 项目名称;b 检测依据;c 新增检测项目应具备的条件和能力;d 现有条件和能力;e 新增项目的可行性分析;f 项目预算;g 社会与经济效益的预测;h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4.2 项目确认由技术负责人组织质量管理科及相关质量监督员对项目进行检查确认。

4.2.1 仪器设备满足要求检查仪器设备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是否在有效期内。

必要时,申请购置相应的仪器设备。

由相关科室填写《新增检测(验)项目所需仪器及设备购置申请表》。

对于使用频次低或价格昂贵的仪器设备,由相关科室填写《借用仪器设备申请表》,报质量负责人批准。

所借仪器应符合计量检定要求。

4.2.2 编制检测细则项目负责人在充分分析检测依据的基础上编制检测方法细则,编制原始记录和确定试验的报告格式。

4.2.3 检测人员培训承担新项目检测工作的人员经过培训,胜任新项目的检测工作。

4.2.4 试检测是否取已知样品进行制备试样、检测、检查。

a 检测人员是否能按检验细则进行,是否记录并形成检测报告;b 原始记录填写是否准确;c 检测结果与已知数据是否相符,确认结果是否完全符合标准要求。

4.2.5 根据以上情况,质量管理科填写《新增检测(验)项目确认书》报技术负责人批准。

4.2.6 若完全符合要求,可投入试运行,运行成熟后(譬如已完成10份类似检验报告)再申请认可。

4.3 记录的保存本程序所形成的记录,由质量管理科归入质量记录档案新项目评审类。

5.相关的体系文件5.1 HJK/CX 14 检测仪器设备管理程序5.2 HJK/CX 20 记录控制程序5.3 HJK/CX 17 服务和供应品管理程序5.4 HJK/CX 21 质量检测报告控制程序6.质量记录表6.1 HJK/JL-03 检测原始记录6.2 HJK/JL-36 仪器设备购置申请表非标准检测方法的评审程序< 宋?1 mso-bidi-font-family:>目的研制非标准检测方法,以改变目前某些检测项目尚无国际、国家、行业、地方和企业标准的检测方法,或原标准方法存在某些缺陷(如不够准确可靠,不够经济实惠),难以满足检测工作需求的状况。

22 适用范围适用于非标准检测方法的研制、评审和批准。

33 职责检验科室提出非标准检测方法,质量管理科科长复审,技术负责人组织评审会签并批准。

44 工作程序44.1 项目的策划根据市场需求和本中心现有检测能力,由检验科室负责人填写《非标准检测方法研制使用的可行性报告》,其内容如下:a 项目名称;b 非标准检测方法名称;c 开展该方法应具备的资源要求;d 社会与经济效益的预测;e 研制该检测方法的人员与进程的安排;f 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

4.2 方法的确认4.2.1 确认步骤a 研制人员出具非标准检测方法的研制报告研制报告包括:课题的文献综述、研制方法和方法验证报告(最好是3个以上单位的方法验证报告)。

研制的方法包括:题目、方法原理、适用范围、试剂和材料、仪器和设备、样品处理、试样制备、测定方法、计算方法和结果讨论;方法的条件试验、校准曲线和线形范围、不确定度估算、检测限的确定、精密度试验、准确度试验、灵敏度试验、干扰试验、实际样品的测定报告等。

b 检验科室质量监督员(科长)组织本部门人员对研制报告进行审核会签,将初稿报质量管理科。

c 质量管理科科长对初稿进行再审核,然后呈报技术负责人。

d 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终审会签,终审会签内容除研制报告外还应对样品检测原始记录报告格式进行认定。

4.2.2 质量管理科科长填写《非标准检测方法确认书》报技术负责人批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