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暴力冲突的宏观理论

合集下载

暴力现象的心理学解析

暴力现象的心理学解析

暴力现象的心理学解析暴力现象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学者们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暴力现象的产生与人们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

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了暴力现象的产生呢?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探讨。

一、亚当斯理论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了以平等和公正为基础的自我感觉理论。

该理论主要认为人们的自我感觉来源于他们所接受到的对待。

如果个体感受到了公正的对待,他们会感到有价值,从而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反应。

相反,如果个体感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他们会感到愤怒和挫败,从而会产生消极的情绪反应。

在暴力行为中,个体往往感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这种对待可能来自于社会或者家庭环境,导致了情绪的不稳定性和愤怒情绪,进而导致了暴力行为的出现。

二、敏感性与攻击性从个体心理角度来看,个体的敏感性和攻击性往往也是暴力行为的重要原因。

心理学中的“攻击性”是指倾向于对他人进行攻击和伤害的倾向。

敏感性则是指个体对于一些特定的触发因素会产生过度敏感的反应。

在暴力行为中,个体的攻击性往往被刺激,并且个体的敏感性也被刺激,导致了暴力行为的出现。

三、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也是导致暴力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社会环境中存在着很多对于个体产生影响的因素,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社会学习。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受到来自于社会和家庭环境中大量暴力行为的影响,这些暴力行为的模仿和学习,代表了孩子的一种行为模式,进而导致了暴力行为的出现。

四、心理调适除了上述的因素之外,个体的心理调适也是暴力行为产生的原因之一。

当个体处于压力或者失落的状态下,很容易失去自控能力,从而产生暴力行为。

这种失控状态在现实生活中很常见,许多犯罪行为都是在个体心理不稳定的情况下出现的。

五、心理治疗尽管暴力行为源于心理,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心理治疗的方法来控制暴力行为的发生。

例如:认知行为疗法和群体治疗等方法,可以有效地调节个体的情绪和行为,从而防止暴力行为的出现。

总之,暴力行为的形成是与人们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

社会冲突论

社会冲突论

(三)冲突的形成
1、潜在利益与显现利益
前者产生准群体,后者产生利益群体 从准群体到利益群体必须具备的条件: (1)社会条件;(2)政治条件;(3) 技术条件;(4)社会心理条件
(四)冲突的程度
1、冲突的强度
强度是指各冲突方面的能量消耗以及 它们卷入冲突的程度,涉及是否完全投 入以及为达到冲突目标而付出的代价。 受社会地位的重叠程度和社会流动程 度的影响,同时还受到权威分配关系与 其他资源分配关系一致性程度的影响。
(二)社会冲突的起因 1、定义
2、冲突的起因 起因的三个层面 (1)恨的本能,“敌对的冲动” (2)只能到互动模式中寻求解释 (3)从敌对情绪到社会冲突,需要一个重要的中介 变量,即对现有社会结构的合法性认识
关于冲突起因的命题:
命题I 不平等系统中的下层成员越 怀疑现在的稀缺资源分配方式的合法 性,他们就越有可能起来斗争; 命题II 下层越是被从绝对剥夺转为 相对剥夺,他们的不公平感则越强, 因而越有可能起来斗争。
(三)社会冲突的类型及功能分析
1、科塞对冲突功能的重视 P160 2、现实性冲突与非现实性冲突 标准:冲突是目的还是手段 (1)现实性冲突 (2)非现实性冲突
3、内部冲突与外部冲突
(1)外部冲突的作用 (2)内部冲突可以增强群体生存、 整合及稳定 4、个人冲突和非个人冲突 个人冲突:追求个人利益 非个人冲突:“超个人”的群体 或党派的利益以及他们的理想、价值 目标
(四)“安全阀”机制
冲突是表达不满、发泄敌对情绪 的最主要方式。 一个社会越是能以某种认可的方 式允许冲突存在,冲突越制度化,就 越有可能把某种具有破坏性的冲突置 于自己的控制之下。 一个社会系统越是僵化,越不允 许人们直接地、公开地表达敌对情绪, 就越需要“安全阀”机制。

冲突的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冲突的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冲突的心理学知识点总结一、冲突的定义冲突是指因为利益、观点、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或矛盾而导致的争执、对抗或不和谐的现象。

冲突通常表现为不同个体或群体之间的竞争、对立和对抗,它在人际关系中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二、冲突的分类1. 个体间冲突:指的是个体之间因为利益、情感、观点等方面的矛盾而产生的冲突,如夫妻间的矛盾、同事之间的竞争等。

2. 团体间冲突:指的是不同团体之间由于利益、观点、身份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的冲突,如公司间的竞争、国家间的对抗等。

3. 集体冲突:指的是大规模群体之间由于社会、政治、宗教等方面的矛盾而引发的冲突,如民族间的对抗、阶级间的斗争等。

4. 内部冲突:指的是个体或团体内部因为利益、角色、价值观等方面的矛盾而产生的冲突,如个人内心的矛盾、组织内部的对抗等。

三、冲突的产生原因1. 利益冲突:个体或团体因为利益的争夺而产生冲突,这是最常见的冲突原因之一。

人们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不同个体或团体之间的利益往往存在竞争和冲突。

2. 观点冲突:个体或团体因为观点、态度、信念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冲突。

不同的观点和价值观会引发对立和竞争,从而产生冲突。

3. 情感冲突:个体或团体之间因为情感、情绪的冲突而产生争执和对抗。

人们的情感和情绪往往会影响到他们的行为和冲突的产生。

4. 角色冲突:个体或团体因为角色、身份的矛盾而产生冲突,如家庭角色、职业角色等方面的矛盾。

5. 价值观冲突:个体或团体因为价值观、信仰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冲突。

不同的价值观和信仰会导致人们之间的分歧和矛盾,从而产生冲突。

四、冲突的心理机制1. 个体认知偏差:个体在冲突中往往存在认知偏差,即对冲突的认识和看法存在片面性和偏见。

这种认知偏差会导致个体在冲突中难以客观地看待问题,从而加剧冲突的发展。

2. 情绪和情感激化:冲突会激发个体的情绪和情感,使得个体在冲突中更加激烈和偏激。

情绪和情感的激化会导致个体的冲突行为更加激烈和不理性。

冲突理论的名词解释

冲突理论的名词解释

冲突理论的名词解释
冲突理论是一种社会学理论,它强调的主要是社会的矛盾分化,是一种解释社会变迁的框架。

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来看,冲突理论认为这些关系是由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冲突和博弈而形成的,由社会不平等及分配不公引起,是由关键角色和资源在内的多维度信息网络构成的。

因此,冲突理论被认为是实现社会变迁和改革的有力工具。

冲突理论的名词解释涵盖了许多不同的概念,如社会阶层、利益冲突、博弈、社会不平等和分配不公等等。

社会阶层是指社会中的各个群体,主要按照权力、财富、教育水平等不同的因素将社会分为高低等各类。

社会阶层主要影响着社会内部分配不平等。

利益冲突是指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冲突,是冲突理论的一个基本概念。

它指的是由于两个社会阶层的利益发生的冲突,在这种情况下,一个阶层的利益可能会牺牲另一个阶层的利益。

这提高了社会不平等的可能性,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博弈的概念是指社会关系的一种模式,指的是不同社会阶层相互竞争和采取行动,多数时候,博弈的动机是争夺利益,以获得某种优势或更多的资源。

社会不平等指的是社会中存在的不同程度的权利、利益差异和资源偏差。

社会不平等对社会发展影响很大,它会影响社会稳定性,并造成社会冲突。

分配不公是指社会资源分配不均等,按照不同的社会阶层和群体,
某些群体拥有更多的资源,而其他群体则拥有更少的资源。

这种分配不公会导致社会不均衡,加剧利益冲突,并引发一系列的社会冲突。

冲突理论的名词解释有助于理解社会的发展,帮助我们找出社会问题的根源,以解决社会的问题,营造一个和谐、公平的社会环境。

社会学理论(含社会学概论)章节题库(社会冲突理论)【圣才出品】

社会学理论(含社会学概论)章节题库(社会冲突理论)【圣才出品】

第七章社会冲突理论一、名词解释1.社会冲突(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9年研)答:社会冲突是指社会体系内相互关联的各个部分之间存在的紧张、失调和冲突等现象。

冲突的起因是价值观、信仰以及对于稀缺的地位、权利和资源的分配上的争斗。

主要是由于社会报酬的不均衡分配以及人们对社会合法性的怀疑和否定。

社会冲突的严重程度取决于社会结构和人们心理因素的交互作用。

冲突具有一系列积极的社会功能。

其中包括:冲突可以促进群体的形成、可以促进团体界限的确立、可以促进团体的团结。

冲突的功能主要取决于冲突产生于其中的结构类型等许多因素。

为了论证在什么条件下冲突对社会结构的维持产生积极功能,科塞还区分了群体内和群体外的冲突、核心价值冲突和表面性冲突、产生结构性变迁的冲突和从安全阀制度中释放出来的冲突、松散关系中的冲突和紧张关系中的冲突、现实性的冲突和非现实性的冲突等。

2.社会学想象力答:社会学想象力是米尔斯在《社会学的想象力》一书中提出的。

它是一种心智品质,可以帮助人们运用所了解到的情况来发展理性,以便清醒地总结世界上正在进行的事,总结在他们之中还有什么事可能发生。

它是一种视角转换即换位思考的能力,帮助人们在思考问题时能够从自己的视角切换到他人的视角;它还是一种发散思维能力,能帮助人们在思考问题时从现在到历史,从此物想到彼物。

3.权力精英答:米尔斯对冲突理论的重要贡献之一,是他提出了“权力精英”理论。

他指出,社会中那些经济、军事和政治机构中占据高位的财阀、军阀和政客组成了或多或少结合在一起的、或统一起来的权力精英,他们的重要决策决定了社会的基本结构和趋向,左右着社会中下层人民的生活。

权力精英们的决策反映了他们维护自己统治的利益,而不是普通公民的利益。

4.辩证冲突(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研)相关试题:冲突论。

(中央民族大学2016年研)答:辩证冲突是指冲突是辩证的,一种冲突,通过产生一系列新的对抗利益而得到解决,而这些新的敌对利益是在某些条件下将产生进一步的冲突,是达伦多夫提出来的。

冲突理论

冲突理论

强调社会成员共同持有的价值取向对于维系社会整合、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将冲突视作健康社会的“病态”,努力寻求消除冲突的机制。

冲突具有正功能和负功能。

在一定条件下,冲突具有保证社会连续性、减少对立两极产生的可能性、防止社会系统的僵化、增强社会组织的适应性和促进社会的整合等正功能。

社会现实有两张面孔,一张是稳定、和谐与共识,另一张是变迁、冲突和强制。

社会学不仅需要一种和谐的社会模型,同样需要一种冲突的社会模型。

社会组织不是寻求均衡的社会系统,而是强制性协调联合体。

社会组织内部的各种不同位置具有不同量的权威和权力。

社会结构中固有的这种不平等权威的分布,使社会分化为统治和被统治两大彼此对立的准群体。

在一定条件下,准群体组织表现为明显的利益群体,并作为集体行动者投入公开的群体冲突,从而导致社会组织内部权威和权力的再分配,社会暂时趋于稳定与和谐。

但权威的再分配同时也是新的统治和被统治角色的制度化过程。

和谐中潜伏着冲突的危机,一旦时机成熟,社会成员就会重新组织起来,进入另一轮争夺权力的冲突。

社会现实是冲突与和谐的循环过程,而“权力和抵制的辩证法乃是历史的推动力”。

赖克斯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出发,反对帕森斯以价值规范为重心的秩序理论,强调物质生活手段的分配应该在建构社会模型时占据优先地位社会冲突是社会生活的中心过程,仅仅提出一种补充性“冲突理论”不足以说明这一过程,必须建立一门以冲突为主题的社会学。

早期冲突论者主要关注宏观社会结构问题,并把社会结构视作外在于个人的强制性力量。

柯林斯则认为,社会结构是行动者的互动模式,是在行动者不断地创造和再创造中产生并得以持续的。

对宏观社会结构的理解不能脱离建构这些结构的行动者。

他吸取了现象学和民俗学方法论的研究成果,力图为宏观社会学奠定微观基础。

与早期冲突论者注重理论和意识形态问题不同,柯林斯强调必须建立假说—演绎的命题系统,并从经验上加以验证。

唯有如此,才能使冲突社会学真正成为一门说明性科学。

冲突理论整理

冲突理论整理

冲突理论整理一、冲突理论的起源(一)马克思马克思的冲突理论关注的是阶级冲突,阶级和阶级冲突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它一直贯穿于马克思的理论当中,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占有生产资料并且剥削其他阶级,但是,被统治阶级发现,在可能的情况下,必须通过革命方式来推翻统治阶级,建立一种更加有利于自己利益的社会秩序。

是政了。

冲突既是利益冲突的反映,也是社会行动者本能的反应,冲突并不一定引起社会各系统的崩溃和变迁。

社会冲突是促进社会有机体团结和统一、保持社会系统整体完整的过程。

他的有机功能论是科塞思想的直接理论渊源。

科塞从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的着作中形成了他的冲突理论。

齐美尔关注的是不太激烈的冲突,认为冲突不激烈,对社会的整合发挥积极作用;如果冲突激烈,则会对社会的整合发挥消极作用。

二、成熟时期的传统冲突理论(一)达伦多夫的辩证冲突论达伦多夫从自己的社会观出发,认为功能主义具有乌托邦的性质。

他指出,功能主义的观点不是从日常人们所熟悉的现实中发展出来的,而是由社会学家主观地想象出来的。

它对社会学研究非但无用,甚至会有不良的影响。

因而达伦多夫主张从功能主义相反的方面去研究社会和建立社会学理论。

1.社会冲突的根源达伦多夫认为社会冲突的根源是特定的社会结构,而不是别的。

这种特定社会结构就是阶级结构。

“权益。

“显群体”。

一旦社会冲突形成了,企图压制和消灭冲突是徒劳无益的。

只能通过制度化来调节冲突。

2.社会冲突的程度达伦多夫从冲突的强度与烈度两个方面研究了社会冲突的程度。

强度是指冲突各方面的能量消耗以及卷人冲突的程度,人们是否完全投人到一定的冲突中,冲突是大还是小,等等。

烈度则是指斗争双方用以追求他们利益的手段。

烈度的范围是很大的,从和平谈判到公开的暴力行为等等。

(1)影响冲突强度的因素①社团的重叠程度。

社团的重叠是指,人们在多种强制性联合体中具有相同的角色地位。

社团的重叠程度越高,冲突的强度就越大。

这是因为社团重叠时,冲突各方具有多种利益的对立,从而将不同场合产生的能量汇合成一体,不顾一切的利益冲突将会发生。

第七章 科塞的社会冲突理论

第七章  科塞的社会冲突理论
第七章 科塞的社会冲突理论
刘易斯·科塞(Lewis A. Coser, 1913-2003 ), 生于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移居美国,19751976年任美国社会学学会主席,确立了冲突论发 展史上的功能冲突论。代表性的著作:《社会冲 突的功能》、《社会学思想名家》、《理念人》, 等等。 一、社会冲突的根源 1、社会冲突不可避免 2、社会冲突的定义 3、社会冲突的原因
• 4、意识形态下的冲突 • 指作为集体的代表参与的、以集体的目标 为动机的冲突。 • 以集体的目标为动机的冲突要比以个人目 标为动机的冲突更为激进、更冷酷无情。
• 三、社会冲突的功能 • 1、冲突具有正功能与反功能。这取决于冲 突的性质、社会群体或社会系统的结构。 • 2、群体内冲突的功能 • (1)从冲突性质看,群体内冲突的双方如 果不涉及群体基本的、核心的价值观念, 冲突就对社会结构有积极的功能;否则, 冲突会造成社会结构的毁灭。 • (2)从群体的内部结构看,如果群体要求 其成员以部分人格投入冲突,且允许冲突 的存在,则冲突具有社会整合的功能;否 则冲突可能会使群体解体。
• 4、安全阀制度 • 是科塞证明冲突具有正功能的著名观点。 • 科塞认为,敌对情绪不等于冲突。敌对情 绪通过适当途径得以发泄,就不会酿成冲 突,从而有利于社会结构的稳定。 • 科塞视这种现象为一种社会安全机制,称 之为社会安全阀制度。 • 安全阀制度就是在不毁坏社会结构的前提 下使敌对情绪得以释放出来以维护社会结 构稳定的制度。
2、紧密关系与非紧密关系中的冲突 (1)关系越紧密,感情投入越大,越趋向 抑制不满情感的表达,冲突不易出现。但 当不满积累起来,一旦爆发就非常激烈。 (2)非紧密关系中,不满情感易于表达, 冲突易于出现,但未必激烈。
3、内群体冲突与外群体冲突 (1)内群体冲突指发生在群体内部成员之 间的冲突,内群体冲突的激烈程度与其成 员的人格投入程度相关,投入少而局部, 感情因素进入的就少,冲突程度相对低。 (2)外群体冲突指不同群体之间的冲突, 群体内部成员的投入程度越高,群体间的 冲突可能越激烈。

冲突的社会学理论及其解决办法

冲突的社会学理论及其解决办法

冲突的社会学理论及其解决办法有效的解决社会冲突的理论有许多,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一、法律赋予权力理论:这种理论认为,由社会安排对冲突局面进行控制,依靠权利必须以合法的途径获得和实施,从而可以减轻冲突。

为了让权利有效发挥作用,国家需要完善法律体系,明确职能,建立起一种令人信服的全面制度,增强社会各种参加者之间信任感,从而减少社会间的冲突。

二、协调矛盾理论:这一理论将社会冲突理解为一种矛盾,而协调矛盾就是朝着共识和一致方向发展。

实现协调的前提是:清晰地体现冲突活动双面性和多面性,按照一定的方式和程序,依据理性、民主和平等原则,将冲突活动成果得到平衡程度达到最佳状态。

同时,有必要对每方的利益进行有效的调整,确保权利的合理性和公平性,避免某一方利益的片面满足,从而减少冲突的发生。

三、社会结构学习理论:这一理论认为,由于社会的既有结构和制度,许多冲突都是由于人们对社会结构和制度不满导致的,以及社会结构和制度缺乏及时的改变,以及因社会结构和制度所带来的改革具有极大滞后性而导致的冲突。

因此,需要增加社会各方之间的沟通联系,推动实现解决冲突的成果;另外,要改变社会结构和制度的设计,实现更好的利益分配和更富激情的参与制度,促使所有参与者在解决冲突方面实现更好的结果。

四、Cultural Exchange Theory:这一理论将社会变化和国家发展两者结合在一起,提出彼此之间进行文化交流,通过文化交流促进冲突的解决。

这种文化交流既可以通过宗教相互尊重,礼义礼仪的变化,互派志愿者,交流视察等形式来宣传各自文化的优点,增进各方认同和信任,也可以通过学术交流和技术交流的形式更好地推进国家各领域的发展,开发出一种共同的社会文化背景,最终实现共同发展,减轻社会冲突。

五、社会资本理论:这一理论分析认为,社会资本对冲突管理、解决和预防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解决冲突方面,应该借助社会资本帮助参与者更好地理解彼此,重新建立彼此之间的友谊和信任,消解可能存在的不信任,最终实现共同发展,减轻社会冲突。

冲突理论

冲突理论

冲突理论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美国结构功能论社会学和其他主流社会学的发展,把“冲突”当作建立社会秩序的不正常现象,并当做一种消极因素加以忽视。

从50年代起,随着帕森斯功能论社会学势力的减弱,以及欧洲各种社会学思潮在美国的影响的扩大,再加上美国本土社会学家对美国社会学发展史的不断反思,以科塞和达伦多夫为代表的社会学家,分别提出了新的冲突理论,为美国社会学理论在60年代后的多元化发展和重建增添了新的活跃因素。

冲突理论可视为响应结构功能理论的一种发展。

但必须指出的是,冲突理论也有其他根源,和马克思理论和齐美尔对社会冲突的论述。

20世纪50、60年代,冲突理论与结构功能论抗衡,后来被新马克思理论所取代。

事实上,冲突理论的重要贡献之一是它为美国奠下更忠于马克思论述的基础。

马克思论述在社会学里吸引了广大观众。

冲突理论的基本的是:它从未能成功地与自己的结构功能理论的根源充分分离。

它更像是一种反面的结构功能论,而不似真正的社会批判理论。

但无论如何,它为社会提供了一种新的描述。

一、社会冲突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一)、战后美国社会以及社会思潮的发展从40年代中后期至50年代,二次大战后的美国社会经历了相对稳定和繁荣的历史时期,是美国的黄金时代。

而进入60年代后,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剧烈变化,美国社会发展开始了新的阶段。

国际方面:东西方军事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东西方进入对峙的冷战状态;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第三世界兴起;欧洲和日本发展壮大,撼动着美国的霸主地位;通货膨胀加剧和工人失业日益严重,酝酿着新的资本主义危机。

国内社会矛盾尖锐:黑人运动、越战危机、民权运动、青年运动等各种运动此起彼伏。

美国面临着大动荡,对此,不同的人作出了不同的反应。

全社会最一致的倾向是:抨击现实,摒弃保守主义,激烈倡导社会改良。

社会冲突理论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和社会思潮的影响下产生的。

当时,激进主义思潮成了美国社会思潮的主流,激进的理论家们关注现存制度的不合理方面,关心社会的各种冲突,倡导改良甚至革命,以谋求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冲突理论——精选推荐

冲突理论——精选推荐

第十章冲突理论本章学习要点:●冲突理论的批判学派:马克思、韦伯、齐美尔●冲突理论的分析学派:达伦多夫、科塞教学重点与难点:冲突的根源;冲突的条件;冲突产生的结果课时安排:6学时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冲突事件实况录相教学内容:冲突理论是社会学最初的理论取向之一,与功能主义及隐含于功能主义之中的生物生态理论一同形成发展。

甚至早期的功能主义理论家,如斯宾塞也曾使冲突概念化;然而,多年以后,这些功能主义的方法因为对冲突与变迁不够重视,而渐渐地遭到批评。

在寻找满足整合和其他方面要求的社会文化力量的“功能”时,功能主义者倾向忽视系统性地产生冲突、分解、变迁的不平等的影响,特别是帕森斯的功能主义,因为没有充分地使冲突概念化,在50年代末和60年代受到猛烈的批评。

这样,一个社会学的早期理论取向在20世纪后半期获得了新生。

这一新生来到功能主义的宽广领域,功能主义一度为冲突理论取代。

今天,冲突理论对功能主义的回应(事实上有些矫枉过正)已在社会学理论体系中巩固下来。

社会学中的冲突理论发端于马克思(1818~1883),但它在20世纪中的发展则归功于两个早期的德国社会学家——韦伯(1864~1920)和齐美尔(1858~1918)。

韦伯和齐美尔也清晰地阐明了冲突理论,但是他们对马克思的论说表示怀疑。

但总的来说,马克思、韦伯和齐美尔提供了对当今冲突理论仍有启发的核心概念,我们将在后面的章节中看到这一点。

现在,让我们看看他们是如何对冲突进行分析的。

一、马克思与冲突理论(P207-210)在分析当代社会学的几个理论视角的时候,我们都将接触到马克思的著作,因此.这里没有必要展示他的全部理论体系。

现在,我们的目标是描述马克思论说所包含的一般与抽象的冲突模式。

之所以如此考虑,是因为冲突理论的再现作为对功能主义的回应采取了如下形式:学者们寻求利用马克思来发展可以替代功能主义不足的一般冲突理论。

表10——1归纳了马克思关于社会和社会中冲突与变迁背后关键力量的理论假设。

冲突理论文档

冲突理论文档

冲突理论概述冲突理论是一种社会学和心理学领域的理论,旨在解释人际关系中的冲突现象以及冲突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冲突是指人与人之间由于利益、价值观或目标的不一致而产生的对立和争执。

冲突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冲突是社会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它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负面的一面。

通过理解冲突的本质和运作机制,人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和解决冲突,促进个体和社会的发展。

冲突的类型冲突理论将冲突分为三种类型:认知冲突、情感冲突和行为冲突。

认知冲突是指因为人们对信息的理解和解释不一致而产生的冲突。

当个体的认知、知识和经验不同,或者信息不完全或不准确时,就容易出现认知冲突。

例如,在团队合作中,不同成员对任务的理解和目标的设定可能存在差异,导致冲突的发生。

情感冲突是指个体之间的情感和情绪产生冲突。

人们的情感和情绪是复杂多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

当个体之间的情感存在冲突时,就会产生情感冲突。

例如,在夫妻关系中,由于各种原因,夫妻之间可能会发生情感冲突。

行为冲突是指个体之间的行为和行动产生冲突。

人们的行为不仅受到内在的驱动力,还受到外部环境和他人的影响。

当个体的行为和行动产生冲突时,就会产生行为冲突。

例如,在工作场所中,由于员工之间的工作分配和合作方式存在差异,就可能出现行为冲突。

冲突的影响冲突对个体和社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从个体角度来看,适度的冲突有助于促进个人的思考和成长,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冲突,个体可以不断地评估和调整自己的观点和行为,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

然而,过度的冲突或未能妥善解决的冲突可能对个体造成负面影响。

过度的冲突可能导致个体的情绪负担增加,影响个体的健康和幸福感。

未能妥善解决的冲突可能导致个体之间的关系破裂,甚至导致暴力和战争等极端行为。

从社会角度来看,冲突可能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和动荡。

当冲突无法得到有效管理和解决时,社会秩序可能被破坏,社会团结和和谐受到威胁。

因此,理解冲突的本质和解决冲突的方法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

人类学视角下的暴力与冲突研究

人类学视角下的暴力与冲突研究

人类学视角下的暴力与冲突研究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中,暴力和冲突一直是不可避免的现象。

与此同时,人类学家们也一直在努力研究和理解暴力和冲突的起源、原因和应对方法。

本文将从人类学的角度出发,探讨暴力与冲突的研究,并提出一些观点和见解。

一、人类学视角下的暴力和冲突定义暴力和冲突是指在人类社会中出现的一种针对个体或集体的行为,通常与权力、资源分配、地盘争夺等问题相关。

人类学家将暴力和冲突与文化密切相关联,认为暴力和冲突是社会和文化力量的反映。

通过深入研究人类的社会和文化,人类学家试图揭示暴力和冲突背后的动力和模式。

二、暴力和冲突的起源与原因1.权力和资源分配不均:人类社会存在着资源分配的不平等现象,这导致了权力的形成和不同群体之间的冲突。

在资源分配不均的环境下,一些群体往往采取暴力手段来争夺稀缺资源,这导致了暴力和冲突的产生。

2.文化、宗教和意识形态冲突:不同的文化、宗教和意识形态之间可能存在冲突和对立。

当不同文化群体的价值观念和信仰发生冲突时,暴力往往随之而来。

这种冲突可能源于文化认同和利益之间的矛盾,导致不同群体之间的敌对情绪和暴力行为。

3.社会不稳定和政治动荡:当社会出现不稳定的情况,例如政治动荡、社会撕裂、经济危机等,暴力和冲突往往会迅速升级。

这种情况下,个体感受到的不公正和不安全感增加,导致暴力和冲突的发生。

三、人类学视角下的暴力和冲突研究方法1.实地调研和田野调查:人类学家通常通过实地调研和田野调查的方式获取数据和信息。

他们亲自前往研究对象所在的社区或群体,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流和观察,从而深入了解暴力和冲突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2.文化分析和比较研究:人类学家通过对不同文化群体的比较研究,揭示暴力和冲突现象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动因。

他们关注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念、社会组织形式和传统习俗,将暴力和冲突放置于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中进行考察。

3.个体经验和叙事分析:人类学家也注重个体的经验和叙事,通过深入访谈和个案研究,探索暴力和冲突对个体生活的影响和变化。

暴力冲突与恶性事件应急处置

暴力冲突与恶性事件应急处置
加强情报信息工作
政府应加强情报信息工作,及时掌握可能引发暴力冲突和恶性事件 的苗头和动向,做到早发现、早处置。
强化跨部门协同应对
政府应强化跨部门协同应对,建立健全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和协调机制 ,确保各部门能够快速响应、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企业与个人防范意识培养
01
提高安全意识
企业与个人应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管理和安全防范措施,预防因安
成功案例三
某医院发生火灾,院方迅速启动紧急预案,组织员工进行 疏散和救援,同时消防部门及时赶到现场,控制火势,确 保了人员安全。
处置不当案例反思
案例一
某城市发生大规模群体性事件,政府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导 致事态升级,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案例二
某学校发生校园暴力事件,校方未能及时采取措施制止,导致事件 升级,造成学生伤亡和心理创伤。
国际教训一
避免过度反应和暴力执法,以免激化矛盾和引发更 大规模的冲突。
国际教训二
重视民众的诉求和利益关切,采取合理措施解决 社会矛盾和问题。
国际教训三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跨国威胁和挑战。
05
预防与应对措施
社会层面预防措施
1 2 3
建立社会矛盾调解机制
通过建立健全社会矛盾调解机制,及时化解社会 矛盾和纠纷,从源头上预防暴力冲突事件的发生 。
谈判协商
通过谈判协商,寻求双方 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化 解矛盾和冲突。
心理干预
对情绪激动或心理失衡的 人员进行心理干预,帮助 他们恢复理智和平静。
使用武力的原则与限制
必要性原则
使用武力必须是必要且合理的, 旨在控制事态和维护公共安全。
适度原则
使用武力应适度,不得过度或滥用 武力,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和损失。

20世纪社会冲突理论

20世纪社会冲突理论
• 每个社会都是一个相对稳定丌发的诸要素构造体; • 每个社会都是一个整合良好的诸要素构造体; • 社会的每一组成要素都具有维持社会系统的功能; • 每个社会都以其成员的共享价值为基础
社会压制模式:
•社会变迁是普遍存在的最基本的现象;
•凡有社会生活的地方就存在着冲突,冲突现象 可以加以疏导和控制,可以暂时被压制,但无 法彻底消除;
准群体(潜在利益 ):即没有阶级意 识的集合体,而丌 是组织起来的团体 。 显群体(显在利益 ):群体中的人们 产生了共同的阶级 意识,觉知了共同 的利益,幵组织起 来追求这些利益。 (组织起来的,有 明确利益要求和奋 斗目标)
1、冲突的强 度(冲突大 、小):冲 突各方的能 量消耗以及 卷入程度。 2、冲突的烈 度:指斗争 双方用以追 求他们利益 的手段。( 和平谈判、 公开暴力行 为)
权威:期待他人屈从的合法化的权力。(已 得到普遍承认的权力)
2、强制性协调组合 (Imperatively Coordinated Association)
• 指一切具有权威结构的社会成员的结合形式。 • 由两类人构成,一类是统治者,一类是服从者,社会冲突 就在他们之间产生。
• 强制性协调组合是对团体冲突迚行分析的基本单位。
•社会中的每一要素都可能促进社会变迁、破坏 社会整合; •每个社会都以其内部一部分成员压制其他成员 为基础
二、以权威关系为基础的阶级冲突理论

社会冲突的根源 社会冲突的形成 社会冲突的程度 社会冲突的结果
(一)
社会冲突的根源
1、权力不权威
权力:丌顾反对而把某人的意志 强加亍他
人的能力。(依仗强制力)
敌意情感的表现
将敌对情绪发泄到该发泄的对象上,发泄到真正

人类暴力冲突

人类暴力冲突

人类暴力冲突暴力依照马克思、恩格斯的分析,所谓家庭劳动分工,导致女性与男性的地位不平等的分析,就可以促成男女两性在家庭地位中的不平等。

更客观来说是竞争中失去制衡而造成的。

无论是道德或者是非道德的,暴力都是一种工具化的竞争手段。

暴力的可怕在于它不是带着人性的色彩在政治逻辑中运行,它甚至是反人性的一种。

暴力的被制服往往是被宗教规劝之后才有所可能。

是没有理性与客观地分析与沟通来完成。

是通过情绪来完成的。

暴力潜藏在人性的深处,文明和文化使之幽暗或式微。

暴力是一种权力意志的极度张扬,但并未否定它的隐藏和策略能力。

它普遍存在于人性之中,是侵略或防御的瞬间力量的集合,是一种超限的工具。

但是每个人都不愿谈及暴力,以防有为暴力辩护之嫌。

然而,回避暴力的淡论并不能改变暴力的发生与存在,人类社会以来,暴力与文明如影随形。

由于政治社会的排挤,暴力只能潜伏起来,使得人们对它的认识日渐模糊,暴力的真正面目也已经脸谱化。

由于政治的日益精致,暴力又被刻意化妆,暴力在一些政治语境中又变得崇高起来。

人们已经无法辨别暴力的真容,就像非民主制下的政治面孔。

如果单纯地审视暴力,暴力等同罪孽,它是文明社会的死敌。

每一个理智的人都会厌恶暴力,它是破坏和灾难的制造者,其背后的伦理不值得去同情,因此,人们不再去深究它的生成机理,只顾义愤填膺,穷追猛打。

这是文化的作用对人的理性的普遍催眠,深入到暴力的背后伦理进行追问是一种稀缺,同时也是一种危险。

因为暴力也产生许多悖论,暴力的敌人不一定就是我们的朋友,有时候,敌人的敌人还是敌人,朋友的朋友不一定也是朋友。

暴力不同于权力,也不同于强力,它是绝对的强制命令。

这是阿伦特的厘定。

但是暴力往往并不是一个孤立的表面现象,其本身并不能构成现实行为。

无论是权力操纵之下的暴力,还是因权力压迫反抗而起的暴力,都离不开权力的广泛合作与参与。

暴力的形式有多种多样,有侵略型,有反抗型,但其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令对手绝对服从。

冲突理论的名词解释形成主要流派影响代表人物及其理论

冲突理论的名词解释形成主要流派影响代表人物及其理论

冲突理论的名词解释|形成|主要流派|影响|代表人物及其理论冲突理论的名词解释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之一。

与结构功能主义相左。

本世纪50年代后流行于西欧和美国,着重探讨社会冲突的本质和根源,冲突的类型、预防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等。

西方学者对冲突至今没有统一的定义表述和分类。

一种意见认为,冲突可分为*文化冲突、经济冲突、分配冲突;另一种意见则把冲突分为现实型和非现实型两种,前者视冲突为达到自己目的的最有效途径,后者则把冲突作为消除紧张心理或用来证实人们同感的方式。

冲突理论的形成冲突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形成的西方社会学流派。

20世纪40年代中期以后,以T·帕森斯为代表的结构功能主义,强调社会成员共同持有的价值取向对于维系社会整合、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将冲突看作健康社会的“病态”,努力寻求消除冲突的机制。

50年代中后期,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短暂稳定的消退和冲突现象的普遍增长,一些社会学家开始对帕森斯理论的精确性产生怀疑。

他们吸取古典社会学家,特别是马克思、韦伯和齐美尔等人有关冲突的思想,批评和修正结构功能主义的片面性,逐渐形成继结构功能主义学派之后有重大影响的社会学流派之一,这就是冲突理论。

最早使用“冲突理论”这一术语的是美国社会学家科瑟尔。

他反对帕森斯认为冲突只具有破坏作用的片面观点,力图把结构功能分析方法和社会冲突分析模式结合起来,修正和补充帕森斯理论。

科瑟尔从齐美尔“冲突是一种社会结合形式”的命题出发,广泛探讨社会冲突的功能。

他认为,冲突具有正功能和负功能。

在一定条件下,冲突具有保证社会连续性、减少对立两极产生的可能性、防止社会系统的僵化、增强社会组织的适应性和促进社会的整合等正功能。

冲突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还有美国的L·柯林斯,德国的R·达伦多夫,英国的J·赖克斯等。

冲突理论强调社会生活中的冲突性并以此解释社会变迁,它以率先反对当时占主导地位的结构功能主义而著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暴力冲突的宏观理论:国际战争郁冰在这一章,我们转向战争的宏观层次分析,即在社会层次、民族国家层次和全球体系层次上分析。

通过对这一章的学习,我们应该对战争和国际战争的定义、以及哪些因素影响着战争1\的发生、战争发生的原因、战争的发生有没有什么规律可循以及我们在研究战争时要用到什么样的科学的研究方法。

对于这些问题,将会在接下来的讲课中一一的为大家讲解。

前言我们可以看到不同领域的专家对冲突的意义有着不同的理解:1、多数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认为冲突是一种与团体存在相伴生的正常现象。

2、多数心理学家:认为冲突是一种具有破坏性的、机能失调的甚至是反常的情况。

3、帕森斯派:更关注于社会秩序,认为冲突时一种会带来破坏并导致机能失调的疾病。

4、大多数的社会学家和美国社会学家:认为冲突可以用来实现积极的社会目标,有时候暴力冲突甚至被看做是一种解决社会内部和社会之间争端的有效途径。

5、冲突功能论:冲突不仅可以整合群体,有助于建立群体认同,明确群体界限,有利于增强群体凝聚力。

内部冲突与外部冲突的关系1、社会冲突理论中的一个最为持久却难以证实的假设,可以用两种方式来表达:(1)内部冲突与外部冲突呈反向变化;(2)国家内部团结与卷入外部战争成正相关关系。

2、威廉·格雷厄姆·萨姆纳的理论:与上述大概一致。

3、理查德·罗斯克兰斯:统治精英之间的权力转移的不确定性会使更具有侵略性的军事和政治人物执掌权力,从而更可能爆发战争。

4、克莱德·克拉克洪:战争是一种调整性反应5、研究原始部落的学者:一旦社会的内部冲突转换为仇外心理以促进社会融合,现代化与和平会导致社会分裂。

6、格奥尔格·西梅尔:对一个备受内部对抗折磨的国家来讲,有时对外战争是战胜内部对抗的最后一次机会,否则这个国家将不断地分裂下去。

7、杰弗里·布莱纳:反对“战争替罪羊理论”,忽视了两个重要的事实。

总之,内部冲突和外部冲突互相影响,要想建立一个简单且普遍适用的相关关系并不容易,试图在内部和外部冲突行为之间建立相关关系,一定不能忽略诸如一致程度这样至关重要的变量。

在北约因科索沃问题与南斯拉夫发生冲突中可以看出,它们俩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但它们之间存在着逆向关系理论有一定的可行性,不过还需要进一步提炼,从不同的角度加以研究。

原始社会与其他社会的启示我们并不能对原始氏族是否好战做一个单一的概括性结论,因为他们并没有与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发生直接的接触和交往。

而发生战争最充分的理由是领土相邻引起的冲突。

原始社会和现代文明有着相似的经历:战争和和平会交替出现。

1、安德鲁·沃伊达:战争作为一个调节因素,发挥着四种不同的作用。

2、托夫勒夫妇:冲突可以与那些周期性改变社会的变革联系起来,并解释了三次浪潮。

第一次浪潮和第二次浪潮的冲突使得世界权力的中心从奥斯曼帝国转移到欧洲和北美的工业化社会。

在第三次浪潮中,由于受信息技术的影响,三级结构的形成,使得冲突可能加剧。

社会理论家们的其他认识在这一节,主要介绍了一些社会冲突的假设和理论1、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大规模的冲突和战争源于社会结构和环境,而不是生理冲动和心理状态。

代表人物马林诺夫斯基,对于战争的作用,与戴维·比德内有不同意见,前者认为战争没有任何意义,后者认为战争可以推动文化变革,并带来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

2、分析国家行为时,社会科学不应忽视文化这个干预变量。

3、社会的基本观念和价值不会轻易或急剧发生变化,“急事缓办”。

4、对“民族特性”的争辩。

5、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怀疑政治心理学或历史心理学,他们在解释冲突过程中关键人物的决策,更倾向于社会因素而不是心理因素。

6、民族优越感是一种普遍现象。

7、文化模式的持久性并不意味着在一段时期内国家的行为不会发生重大的变化。

8、一些科技的发明因国家军事的需要而获得最初的推动力。

9、人类间的差异或相似都会导致激烈的冲突和各方的信仰体系越接近,它们之间的冲突可能越激烈。

10、随着冲突的发展,冲突双方的沟通日益减少,而各自内部的沟通则逐渐加强。

革命和战争1、马克·哈戈皮安对革命的定义:在一个政治共同体中一个或多个传统的阶层化体系发生的尖锐而长期的危机。

在这场危机中,社会精英有目的地利用加强政治权力和诉诸暴力的手段来废除或改革上述的一个或多个体系。

2、注意区分真正的政治革命3、革命经常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与战争发生关系,革命对国际体系常常具有重要意思并能产生重大的影响,它体现了国内政治和对外政治之间的关系。

4、斯蒂芬·沃尔特:(1)通过研究革命变革的国际影响可以清楚地比较出在系统层次上和单位层次上解释国家行为的优缺点。

其次研究革命国家的对外政策,可以揭示系统力量是如何改变革命行为的,可以揭示单位层次的因素是如何改变系统对国家行为的常规限制的影响。

(2)对三个流行解释的批驳(3)不认同肯尼思·沃尔兹的均势理论,认为国家不会仅仅因为均势发生变化就急于发动战争,它们一定是预期到了发动战争会使他们更加安全。

赞同威胁平衡理论,威胁是由进攻实力与意图两者决定的。

5、哈维·斯塔尔:认为在现实框架内是能解释革命和战争之间的关系,质疑了肯尼思·沃尔兹现实主义的假设,但他似乎在本质上是赞同沃尔特的观点的。

主要结论:政府需要资源来维持生存,并要在面对内部反对和外部威胁的时候保持活力;领袖要设法从国内或国外获取所需的资源;因此他们必须参与一个双层博弈:一层是对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进行评估;另一层是对内部防御能力和外部防御能力进行评估;革命也会对力量的增长或消退的速度产生重大的影响,但这一现象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内战和低烈度冲突的国际化1、内战:几乎每个历史时代都有因国内革命招致外部强国干涉的事例,而起义者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地点,比如在有革命活动历史或革命精神的地区建立根据地等等。

而在一些革命或叛乱中,都会有国外强大势力介入的表现,使得国内冲突卷入了世界政治的漩涡。

而在超级大国的对峙期间,新闻机构对每一次冲突的报道实际上都低烈度冲突:低烈度冲突:低烈度冲突:低烈度冲突:变成了国际关系对抗的一部分。

由于国际支持与援助,使得各个国家内部的内战极大的影响了国际形势,已使得一些冲突国际化。

低烈度冲突和内战在这一点有着相似之处。

2、在不同案例中,内外部因素发挥作用的程度也不同。

3、着重研究外部因素,并以苏联及其盟友和代理人在面对外国政府对冲突的支持使起义和恐怖行动升级时采取的战略和战术进行研究。

4、研究者把苏联提高对第三世界民族解放运动支持的水平和扩大支持的范围归结为五因素。

一些学者专注于苏联及其盟国和代理人在援助革命起义和恐怖行动是所用的特殊政治和军事手段,而另一些学者研究苏联集团是如何运用宣传、心理攻势和政治战等技巧的。

5、关于低烈度冲突如何界定的研究。

6、各种非政府行为体采取低烈度冲突策略所带来的后果。

7、冷战后的低烈度冲突依然具有国际关联性。

政治科学与战争原因1、民主和平论:认为战争只有一个原因,也只有一个万能解决方法。

2、昆西·赖特:强调战争原因具有复合性,建立了一个包括四个要素的战争起源模型。

3、克莱德·伊格尔顿:战争的功能和战争的徒劳无益。

4、迈克尔·霍尔德对于著名现实主义者思想的总结。

5、以现代史知识为基础的传统政治科学为政府发动战争提出了19个原因。

6、发动战争都是有意识的,是审慎的选择,不会有不经决策而爆发的战争。

一个1914年的危机不能支持可能爆发非有意核战争的理论。

马克·特拉赫滕贝格承认连锁性动员计划机制存在,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科学的战争研究1、无政府的真实含义2、安全困境使得国家依靠自助来保卫自己,捍卫自己的利益。

3、罗伯特·利伯和托马斯·霍布斯对战争的悲观看法。

4、戴维·辛格:对威胁的感知,敌对国的实力和意图是要考虑的。

5、雷蒙德·加特霍夫:举出了常犯的四种错误6、新范式:相互依赖使合作超越冲突战争相关因素研究项目和战争的统计分析1、戴维·辛格和梅尔文·斯莫尔对战争因素的研究2、肯尼思·沃尔兹和约翰·瓦斯克斯对辛格和斯莫尔的研究的分歧3、瓦斯克斯赞同赫德利·布尔对战争的定义4、赖特对战争的定义5、斯莫尔和辛格的发现6、杰克·利维的发现军备竞赛、同盟与战争1、研究的问题:军备竞赛是升级为战争还是会通过威慑促进和平2、格修斯、弗雷德里克·舒曼、汉斯·摩根索、迈克尔·华莱士对此有着自己不同的看法3、莱维斯·弗莱伊·理查森的反应过程4、对军备竞赛的不同定义5、华莱士与伦道夫·西韦松、保罗·迪尔之间的争论6、辛格和斯莫尔对同盟的形成是否能作为战争爆发的预警器,而且是可以信赖的预警器做了研究,但并没有得出明确的结论。

7、杰克·利维和查尔斯·奥斯特罗姆、弗朗西斯·胡尔对此的研究8、瓦斯克斯对此的研究,更偏爱华莱士的战争与极化之间的曲线关系9、瓦斯克斯不认同对均势政策这种单一的因素解释国家成长与国际暴力1、从不同的角度对战争发生的原因进行阐述2、典型代表舒克瑞和诺思的横向压力论3、在此基础上,后人对这一理论的发展和延续权力差距与权力转移这节主要关注权力的相对层次和权力关系变化的动力问题1、人们感兴趣的两个问题2、奥格斯基的理解:权力转移时,战争可能性有增大的风险3、伊尼斯·克洛德的观点:平衡意味着任何一方都可能输或赢4、迈克尔·沙利文的观点:两国越是旗鼓相当,越可能发生冲突5、最具争议的问题:关于军备竞赛与战争升级之间的关系6、奥根斯基的理论与摩根索等的理论在均势问题上的分歧实力、风险、预期效用与战争可能性1、不同学者对权力分配与战争可能性上的分歧2、布伊诺·德·门斯奎塔的理论和预期效用理论(1)假定:战争胜利的可能性与一个国家或国家同盟相对于其对手处于何种权力状况相关。

领导人是接受风险还是规避风险与当时实际的权力分配无关,取得战争胜利的可能性几乎完全取决与相对实力(2)分析对象:演绎了九种假设性的国际模型(3)方法:对三个因素共变进行研究(4)结论:没有任何特定的权力分配能够称得上是和平或战争的预警器3、瓦斯克斯基本同意门斯奎塔的理论,但对模型的某些判断提出质疑4、困扰着运用统计相关和回归分析方法的社会科学家们的问题:现实世界中永远不可能像在头脑中那样把因变量与自变量彻底加以分离。

战争周期和长周期理论1、关键问题:国际体系之中是否存在战争—和平的周期?2、加斯顿·布图尔和雅克·埃克尔:战争周期与世界经济周期相关3、乔治·莫德尔斯基和威廉·汤普森:长周期理论模型(1)全球化战争的定义(2)四个典型的阶段(3)研究方法:接近于吉尔平的霸权战争理论和沃勒斯坦的新马克思主义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模型(4)结论:国际体系并不总是处于无政府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