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文件

合集下载

河南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远程培训实施方案

河南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远程培训实施方案

河南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远程培训实施方案“国培计划(2014)”—河南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远程培训项目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教师〔2013〕13号),依据教育部办公厅新颁布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教师厅〔2014〕3号)、《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教师厅函〔2014〕7号)、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相关工作的通知》(教师司函〔2014〕56号)、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关于印发<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实施指南>的通知》(教师司函〔2014〕20号)等文件精神,按照《关于组织实施“国培计划(2014)”——河南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教师〔2014〕926号)的部署与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研修目标本项目以提升河南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能力、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能力、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能力为主,采取网络研修与集中研讨、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方式,结合项目实施市县(区)教育信息化实际,通过网络研修社区,不断完善“个人空间——教师工作坊——研修社区”一体化网络研修体系,建立以校为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常态化培训机制,促进教师边学习、边实践、边应用、边提升;采用诊断测评、分段引导、任务驱动的研修模式,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切实提升参训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并尝试以创建示范性网络研修社区、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实验区、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区和示范校为契机,通过信息技术应用网络名师课堂、“微课”比赛、示范课评选、教学技能比赛和优秀课例征集等活动,发掘推广应用成果,形成良好应用氛围。

就参训学员而言,本项目期望通过培训,有效提升参训学员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所应具有的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的能力。

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

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

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19.03.20•【文号】教师〔2019〕1号•【施行日期】2019.03.2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师队伍建设正文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教师〔2019〕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新时代高素质教师的核心素养。

2013年以来,通过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改进教育教学的意识和能力普遍提高,但仍然存在着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不足,乡村教师应用能力薄弱,支持服务体系不够健全等问题,同时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对教师信息素养提出了新要求。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决策部署,根据《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和《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总体部署,服务国家“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重大战略,推动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教育部决定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含幼儿园、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下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以下简称能力提升工程),特制定本意见。

一、目标任务到2022年,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通过示范项目带动各地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每人5年不少于50学时,其中实践应用学时不少于50%),基本实现“三提升一全面”的总体发展目标: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显著提升,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

1.整校推进教师应用能力培训,服务教育教学改革。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

谢谢观看
附件:1.课程主题说明
2.
附件
术语表
1.多媒体教学环境:包括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与交互多媒体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主要由多媒体 计算机、投影机、电视机等构成,以呈现数字教育资源为主。交互多媒体教学环境主要由多媒体计算机、交互式 电子白板、触控电视等构成,在支持数字教育资源呈现的同时还能实现人机交互。
课程主题
“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系列课程和“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系列课程分别设15个和9个主题, 由技术素养类、综合类、专题类课程主题构成。“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系列课程设3个主题,对应教 师专业发展类课程主题。培训机构要依据课程主题,分学科(领域)开发课程,供不同学科(领域)、不同能力 起点的教师选学。
(一)依据技术素养类课程主题开发的培训课程,其内容重在帮助教师树立主动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适应 不同的信息技术环境,学会操作常用信息技术设备,运用通用软件和学科软件,使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数字教 育资源的获取、加工和制作等。其中,“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系列课程重点**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常用设 备与资源的使用;“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系列课程重点**网络教学环境和移动学习环境下常用设备与资 源的使用。
(四)《课程标准》依据能力标准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基本要求和发展性要求,设置“应用信 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和“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3个系列的课程,共 27个主题,帮助教师提升信息技术素养,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科教学能力、促进专业发展。
课程目标
(一)“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系列课程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培训,教师能够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 合理利用通用启发、示范、指导、评价等教学活动, 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2024年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方案

2024年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方案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方案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宁夏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方案》《自治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测评实施办法》,结合我县“互联网+教育”达标县建设与发展需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到2023年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通过实施能力提升工程2.0,带动全县中小学(含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基本实现“三提升一全面”的总体发展目标: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显著提升,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

二、测评标准参照《自治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测评实施办法》和教育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测评规范》执行。

三、主要任务(一)加强信息化管理团队建设,提升信息化领导力。

一是教育局建立局长牵头的县级信息化管理团队,组建由信息化专家(外聘)、教研员、名校长、名师等8-10人构成的信息化管理团队。

二是各学校建立校长牵头的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由校领导担任学校首席信息官(C1o),组建由校长领衔、主管教学副校长、教学主任、教科室主任、信息中心主任等相关管理人员、教研或学科组长、信息技术教师等5-8人构成的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各乡镇小学以中心学校为单位组建)。

三是通过短期集中、网络研修等混合式培训和跟踪指导,提升信息化管理团队的息化发展规划、教师研修计划的制订与落实能力,提升校长组织和指导教师实施信息化课堂应用的能力。

(二)加强信息化培训团队建设,提升信息技术应用指导力。

建立县教育局、学校两级信息化应用指导团队,选拔信息化专家、教研员和学科教师,按照县级8-10人、学校5-8人的标准组建信息化培训专家团队,逐级研制培训团队的建设标准、管理办法与动态考评机制。

“国培计划(2016)”——甘肃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实施指导方案

“国培计划(2016)”——甘肃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实施指导方案

“国培计划(2016)”——甘肃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实施指导方案民勤县东关小学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教师[2013]13号)、中国教师研修网基于《关于组织实施甘肃省‚国培计划(2016)‛——甘肃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甘国培【2016】35号)的要求,结合我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实际,特制定本培训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以全面提升我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为目标,以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重点,通过组织实施新一轮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全员培训,加快学校教育现代化进程,提高全校教师信息素养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的基本理论与实际操作的技能,自觉把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快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步伐,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推动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二、培训目标1.通过诊断测评,帮助参训教师了解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明确自己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短板和努力重点;2.通过任务驱动式混合研修,引导教师从自身学科教学出发,掌握能够为自身工作学习带来便捷和更高效率的信息化工具,使得教师工作事半功倍;3.通过成果研磨,引导参训教师将信息技术与本学科教学进行深度融合,做中学,在成果打磨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4.在项目组专家及区域教研员、骨干教师的带领下,积极参与研修社区、教师工作坊的研修活动,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三、培训对象全校教师148人。

四、培训内容基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诊断测评,自主选学并完成40学时网络研修和4次线上活动、10学时线下课堂应用实践活动以及实践测评活动的培训课程。

四、培训方式1.采取诊断测评、按需选学、任务驱动、成果导向的方式,通过‚个人提交作业——教研组和校级坊研磨作品——学科坊推选优品——区域学科坊展评精品‛,层层推选精品,逐级提炼成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2.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相结合。

2021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实施方案

2021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实施方案

2021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实施方案一、活动背景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文件要求,促进新媒体新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机制,通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实现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显著提升,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特组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系列活动。

二、活动目标1.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课件制作能力、微课制作能力,切实提升教学课堂效果。

2.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备授课教学软件、学生评价系统等功能,改进课堂教学形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优化教与学的方式方法。

3.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优化教学资源,迅速提升教师的教学软件操作能力。

4.教师能结合自身学科的学科特点来找到适合自身学科的功能与亮点,做到因材施教。

5.整校推进教师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服务教学改革。

三、培训时间按培训流程分期分批开展系列活动,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四、培训对象各县(市)中小学教师(含中职、特校、幼儿园教师)五、培训内容与流程总体培训4个流程:线下骨干研修——全员线上培训——系列赛事活动——成立信息化工作室活动开展周期1年【阶段二:全员线上培训】利用希沃学院网络研修平台以及适合区域实际情况的信息化教学工具,提升全县教师教育信息化核心素养,提升教师教育信息化与学科融合能力,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

(一)培训时长线上学习为期7天,学习结束5天内完成大作业并提交。

按要求打卡完成学习课程,提交大作业并通过审核,顺利结业,系统才能解锁生成合格证书,每期各可获取24学时。

T2参训教师必须是从参加T1培训的教师中产生。

(二)培训次序安排各县(市)参加线下研修结束后,按照表格中计划时间分别开展线上培训。

(三)相关要求1.请各县(市)相关科室负责人、州属学校负责人于线下培训结束之后三天内将本县(市)参加线上培训教师名单、学校名单(附件2、3)汇总后发至,具体事宜联系陈明老师(联系电话)。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培训课程标准(试行)一、总则(一)为指导各地组织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提升工程(以下简称:水平提升工程),规范引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培训课程建设与实施工作,依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标准(以下简称:水平标准),特制定《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培训课程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

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展开类似培训时可参照执行本标准。

(二)《课程标准》综合考虑我国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环境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水平的差异,旨在满足不同学科(领域)、不同起点教师的水平提升需求,推行“菜单式、自主性、开放式”的教师培训选学机制,确保按需施训。

(三)《课程标准》要求实施主题式培训,强化任务驱动,突出实践导向,将问题解决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将线上学习与线下实践相结合,促动各地采取符合信息技术特点的培训新模式,推行网络研修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推动教师学用结合。

(四)《课程标准》依据水平标准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基本要求和发展性要求,设置“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和“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3个系列的课程,共27个主题,协助教师提升信息技术素养,应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科教学水平、促动专业发展。

(五)《课程标准》对教师在培训中的实践任务和学习成果提出明确要求,旨在推动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培训机构和中小学校协同展开教师应用成效评价,做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测评工作,确保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切实得到提升。

(一)“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系列课程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培训,教师能够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合理利用通用软件、学科软件、数字教育资源等技术资源,有效展开讲解、启发、示范、指导、评价等教学活动,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二)“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系列课程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培训,教师能够在网络教学、移动学习等信息化环境中,合理利用通用软件、学科软件、数字教育资源和网络教学平台等技术资源,有效展开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促动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发展综合素质。

教育部发布《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

教育部发布《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

微视点INFORMATION教育部发布《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日前,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o这是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现实需要,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推动教育信息化内涵式发展的战略性举措.《意见》提出9项主要措施和四大任务,总体目标为到2022年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通过示范项目带动各地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基本实现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显著提升,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

9项措施分别与四大任务对应。

在围绕整校推进方面,要帮助学校管理团队制订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规划和相应的教师培训计划,支持教师有针对性地参训。

在着力缩小差距方面,要定向帮扶乡村教师提高专业水平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在引领发展方向方面,采取包括促进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提升、加强智能化教育领航名校长名师培养等2项措施,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成果助推教师专业发展。

在升级服务体系方面,分别从提高培训指导的针对性、研修资源的适用性以及测评助学的精准性等方面提出3项措施,保障工程实施.@(摘编自教育部网站2019-04-02)让学生竞赛焕发岀更大更新的育人价值近日,教育部正式公布了《2019年度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确定“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29项竞赛活动为2019年度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的全国性竞赛活动。

29项竞赛活动中包括科技创新类12项、学科类13项、艺术体育类4项。

这份“白名单”体现了教育部门在坚决维护广大中小学生教育权益的同时,兼顾维护竞赛活动组织者的合法权益,其合法合理合教育性跃然纸上.根据此前教育部颁布的《关于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就是要坚决治理各类违规竞赛活动,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外负担,为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方案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方案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打造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制定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采取“以点带面、分类实施、整校推进、学用融合”的推进策略,到2022年底,完成全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全员培训,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基本实现校长和管理团队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和培训指导团队信息化指导力显著提升,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发展。

二、主要任务1.培训全校全体教师,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紧紧围绕多媒体教学、混合学习、智慧学习3种环境下的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4个维度30项信息技术应用微能力(以下简称能力点,),分层分类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全员培训。

到2022年底,三年内每人培训不少于50学时,其中线上课程不少于20学时,实践应用不少于30学时。

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精准帮扶。

开展线上协同研修、协同教学,探索“双师教学”模式陪伴式教师培训改革,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教育教学创新能力。

2.培训学校管理团队,提升信息化领导力组建由校长领衔、相关管理人员构成的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

依据《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标准(试行)》,结合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目标,以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的制订与落实为主线,分级开展面向学校管理团队的专项培训,提升信息化领导力。

3、培训指导团队,提升信息化指导力建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团队遴选与管理机制,组建三级信息化培训指导团队。

采用专题研修、分类培训与学习共同体建设等模式,以学校为重点开展培训指导团队专项培训。

推动培训指导团队开展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科教育教学研究,探索基于“互联网+教育”的教研组织形式,提高指导学科教师信息化教学的能力,以及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培训设计、管理、评价等的能力。

学校信息化培训实施方案样本(三篇)

学校信息化培训实施方案样本(三篇)

学校信息化培训实施方案样本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学校信息化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为了推动学校信息化建设,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学校需要进行信息化培训。

本文将重点介绍学校信息化培训的实施方案。

二、培训目标1. 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够灵活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活动。

2. 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和创新能力。

3. 推广信息技术的使用,促进教育教学的现代化。

三、培训内容1.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1) 基础知识培训: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使用、办公软件应用等内容。

(2) 教学应用培训:包括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网络教育资源的获取与利用等内容。

(3) 实际操作培训:通过实际案例和模拟操作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学生信息技术培训(1) 基础知识培训: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使用、办公软件应用等内容。

(2) 信息素养培养:包括信息获取与处理、信息安全与法律等内容。

(3) 创新实践培训:通过项目实践和团队协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培训方法1. 理论培训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培训过程中,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要相结合,让参训人员能够在操作中学习和实践相结合。

2. 学生主体参与:培训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的主动参与,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 教师导师制度:设置专业教师导师,对参训教师进行一对一指导,解答问题,提供技术支持。

4. 培训课程多样化:根据不同教师和学生的需求,设置多样化的培训课程,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培训。

五、培训评估1. 培训前评估:在培训开始前,对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进行评估,为后续培训课程的制定提供依据。

2. 培训过程评估:在培训过程中,定期进行评估,了解参训人员的学习情况和培训效果,及时调整培训内容和方法。

3. 培训后评估:在培训结束后,对参训人员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分析培训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进。

六、培训资源支持1. 设备支持:学校提供必要的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等支持。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管理制度三篇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管理制度三篇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管理制度三篇篇一: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管理制度为了更好的领导、管理、协调、督察本校教师的培训工作,切实做好培训工作,以提高我校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和计算机、互联网在教学中的有效使用,并完成所承担的任务目标,特提出如下要求:一、严格考勤,每一个教师必须严格遵守学习时间,按时上课,不准迟到、早退,不得无故旷课,确保培训时间。

二、端正学习态度,积极配合主讲教师的工作,认真听课,虚心学习,做好笔记。

三、认真完成每次的作业,不得拖延,不得敷衍。

多动脑、勤动手。

对作业要精益求精,确保作业质量。

四、积极参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提高培训效果并应用于教学实践。

五、发扬团结协作精神,加强合作交流,谦虚谨慎,取长补短,确保培训质量。

六、认真做好学习评价工作,按照学习要求评出优秀学员、优秀作品,并将全员学习的情况与教师的绩效考核挂钩。

篇二: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管理制度一、指导思想按照教育部《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指导意见(试行)》、国家教委电化教育办公室《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工作管理办法》、《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培训工作纲要》等文件的相关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水平和应用能力,以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逐步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高素质现代化的教师队伍,特制定我校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制度。

二、培训原则依据“充实、优化、提高”的思想,坚持以提高教师队伍信息技术素质为中心,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培训重点,严格标准、注重实效、多种形式并举的培训原则。

三、培训对象学校全体教师。

重点培训40周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学校中层以上领导、各学科教研组长。

四、培训形式培训形式主要分为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信息中心主办的各类研讨班、培训班;参加教育局指定的培训;参加我校校本培训等。

主要以校本培训为主。

五、组织管理1、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由学校教务处每年制订详细的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计划,按计划组织实施。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121世纪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世纪,当今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正飞速的发展,慢慢渗透了各个行业,也慢慢融入了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在慢慢方式改变,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

教育和信息技术的融合,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已经迫在眉睫。

我非常荣幸的参加了“国培计划”河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培训,通过为期一个周的培训学习,让我对教育现代化、教育时代化、教育信息化有了新的体会,对教师的角色和综合能力的提升有了新的认识。

通过聆听专家老师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养”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专题与案例分析的学习,使我充认识到作为一名老师,要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掌握信息操作的基本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具备信息收集处理以及表达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使我深刻认识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真正理解了信息化教学环境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教育信息化的是现代化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必须掌握几种常用的教学模式和软件的基本应用。

通过聆听专家们对“网络学习资源应用”、“PPT高级应用”、“学科教师的媒体素养培养”、“电子白板的创新应用”、“中小学微课设计与制作”、“微视频的加工与编辑”等等的解析,才真正的意识到自己掌握的信息技术的匮乏,软件使用的贫瘠,也深深的认识到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对于一个现代教师的重要性,跟上时代的步伐,跟上信息的脚步,跟上社会的发展,跟上教育模式的改革就要熟练掌握和应用现代化的技术和工具,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也要求我们适应教育的信息化的到来,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全面改革。

听了老师们的解析与演示操作,使我开拓了视野,信息技术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学习,使我受益匪浅,感触颇深。

教育不是孤立的、封闭的,教学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循规蹈矩的。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研修方案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研修方案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研修方案为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推动教育信息化,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认真贯彻落实教育课程改革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组织开展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技术应用培训,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的意见》(教师〔2019〕1号)精神,按照《吉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和“吉林省‘提升工程 2.0’项目协同实施对接工作会”的相关工作要求,根据专家指导点评意见,结合本校实情,制定我校有效的实施方案。

二、学校信息化基础条件评估教学硬件环境:班班通一体机全覆盖。

平台环境:学校没有办公管理平台、教学平台、教研平台、资源平台。

网络环境: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

教师队伍状况:学校的信息技术基础环境条件比较好;教师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基础。

教师队伍年龄偏大,比较难以接受新鲜的事物,但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学校生源整体质量较低,可以尝试应用信息技术的方式作为突破。

三、目标任务(一)绩效目标(一年)通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全员培训,初步建立校本教学资源库;用好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以及区域教育资源平台。

分层培训信息技术,对不同年龄的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强化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不断改善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完善已有的校园网建设,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开展“智慧校园”建设,使管理信息化。

提高师机比例;完善已有的班级信息化教学设施。

加强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使信息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二)愿景(三年)学生得以全面发展,综合素质显著提升。

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化素养及能力,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充分整合。

学校依托信息化发展形成办学特色。

四、制度措施(一)制度修改与完善。

1.明确培训内容,依照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执行。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方案6篇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方案6篇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方案6篇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方案 (1) 信息技术发展很快,为了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对基础教育的要求,我校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建设为重点,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中心,力争创办教育信息技术示范学校。

结合我校校情,我们拟定了20xx——20xx学年度信息技术培训方案。

一、培训目的1.使广大教师能够了解和掌握计算机实用基本操作知识与技能。

2.使广大教师能够运用计算机进行简单的教育教学信息处理。

3.使广大教师能够比较熟练的运用多媒体技术为教育教学及教学管理服务。

二、培训对象1.在校的所有教职员工。

2.学校不设定参加考试教师的年龄,对自己不参加考试的教师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计划将来产生的后果自己负责。

3.对已经取得国家或省级计算机过关证件的教师,也必须参加学校组织的计算机实用技术考核。

4、计算机教师也应参加学校组织的考试。

三、培训的内容与要求1.基本操作部分①文件及文件夹的建立、命名、保存、②文件及文件夹的删除、移动、重命名。

③文件内容的复制、剪切、修改和删除、④查找。

2.了解word的最基本操作,会建立新文档,并能在硬盘和u盘上存储、打开。

文字处理部分①文字输入(速度、准确率)、②排版、③本学科试卷排版打印。

3.表格的制作部分①绘制表格(规整表格、不规整表格)、②设计表格、③教案设计。

4.会使用多媒体课件(幻灯片)的制作。

5.网络知识部分:(1)怎样申请电子信箱及收发邮件(2)创建自己的博客,并在博客上上传电子教案,参加与校内外教师的集体备课活动。

四、培训方式:学校集中培训,加以自学。

五、考核的方法和形式1.考试的内容为计算机实用操作技术,不考理论知识和死记硬背的内容。

具体考核的内容及要求细则,由学校组织相关专业人员统一制定。

2.本次计算机实用技术考核不再进行统一集中培训,一律靠个人自学。

3.本次计算机实用技术考核共分三个档次记录成绩,即:优秀、合格(过关)、不合格(不过关)。

4.对取得《教师计算机实用技术考核》证书的教师在聘用、晋职、评优、等过程中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方案

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方案

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方案为响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政策的要求,打造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教育信息化师资队伍、专业队伍、管理队伍,以信息化带动教育信息化,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促进我院优质高等职业学校建设,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着眼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变革,围绕加快教育现代化目标,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探索破解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形成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终身化教育服务体系。

二、培训内容1、智慧教室内硬件系统使用。

设备的结构说明,启用和关闭流程;控制面板的功能及使用;智慧教学管理平台操作;录播系统应用。

2、智慧教室内软件系统使用。

交互式希沃白板软件在教学中的应用;音乐、PPT课件的播放;如何制作全屏PPT课件。

3、智慧教室系统使用过程的注意事项。

常见问题的解决办法;白板笔使用注意事项。

4、智慧教室使用问题解答。

现场互动答疑,探讨和解决教师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网络教学平台使用培训。

能够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网络教学;能够在网络平台自建课程;打造适合学生的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并进行教学互动。

三、培训安排四、、要求及说明(一)高度重视,广泛宣传。

学院各处(室)、系负责人要深刻认识信息时代教育变革的内涵,高度重视,广泛宣传,组织本单位全体教师参加培训,并落实到人。

(二)统筹规化,确保实效。

学院各教学系根据培训内容,开展本组织内教学信息化相关活动,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与学方式,同时加强监督和效果评估。

(三)加强示范引领,鼓励先行先试。

各教学系应在本系推选教学信息化应用典型,以典型示范带动本单位教育信息化整体应用水平的提高。

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2.0培训计划

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2.0培训计划

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2.0培训计划老师信息技术技能提升2.0培训计划1一、指导思想通过专家教授的讲解引领,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促使自己向专业化方向进展。

二、研修目标1、转变固有的教育观念,与新时期的教育观念保持全都。

2、提高自己对信息技术应用在生物教学中应用的理解技能和操作技能。

3、能结合有关信息技术应用技能,针对生物教学不断反思和总结,提高自身的专业进展技能。

三、研修方式及内容1、积极学习。

珍惜这次培训提升机会,仔细遵守培训技能提升工程的各项要求,每天中午安排20分钟,晚上安排具半小时上网学习,用心听讲,仔细倾听专家报告,并做好须要的记录。

内化成自身的知识,弥补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

2、倾听请教。

对讲解中不明白问题和教学中的困惑,实时上网查询并向同行请教,努力寻求专家帮助解决。

积极参加研修班的各项研讨活动,努力向各位学员沟通学习,拿出自己的问题请教各位学员,与各位学员共同探讨。

3、反思总结。

每天结合自己在培训学习中的感受写出体会、积极撰写研修日志,与各位学员共同沟通探讨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在美术教学中应用技能。

4、学以致用争取通过学习,利用技术支持,改进教学方式,有效实施课堂教学转变学习方式,有效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培育进展同学技能,促进同学自主学习。

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能使传统与现代教学媒体相互渗透,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

老师信息技术技能提升2.0培训计划2每次登陆网站总感觉自己还是恍恍忽忽,怎么学习,学习哪些,好像还没怎么摸着门道。

渐渐来吧,于是不甘心心于第一次测评的结果,又很上心的进行了一次测评。

结果那一行行的红色和黄色仍是那么的刺眼,看来电脑是最老实的不会撒谎者,自己在信息技术方面还是需要狠狠努力的。

现在依据测评板块给出的看法,制定出这次国培的个人研修计划。

一、所处优势1.从我技能测评的红黄绿板块来看,本人在技术要素、学习与进展上表现还不错,在其它几方面那么表现平平,特别是组织与管理、评估与诊断方面不合格。

教育部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

教育部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

教育部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02.03.01•【文号】•【施行日期】2002.03.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师队伍建设正文教育部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2002年3月1日发布)为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要求,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促进教师教育跨越式的发展,积极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紧迫的重要任务。

现就“十五”期间推进我国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积极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潮流,是国家社会发展的趋势,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

积极推进国家信息化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提高国民的信息素养,培养信息化人才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根本,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

教师教育信息化既是教育信息化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当前,信息化已经引起中小学的教育思想、观念、内容、方法等方面发生深刻变革。

要实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逐步普及和应用,建设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的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中小学师资队伍是关键。

目前,我国以现有师范院校为主体的教师教育机构,存在着信息基础设施和资源建设薄弱,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尚未普及,在教师教育中还不能广泛应用现代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手段等方面的问题,难以适应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需要。

因此,教师教育必须加快信息化进程,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为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十五”期间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发展目标和措施“十五”期间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坚持解放思想,因地制宜,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注重应用,立足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中小学师资,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信息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教程模块3——4
时刻:第二天上午:
内容:学习模块3
主讲:邵美欧
上课前需要预备的作业:教学媒体的概念、特性、类不.doc 教学媒体有用性与先进性的关系.doc 媒体选择的因素和原则.doc 媒体在学科教学中运用记录表.doc 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doc
模块3教学开始
1、教学媒体的概念、特性、类不
此项任务教师提供模板到
点击资源目录找到文件——复制文题——目标另存为到“学习记录”文件夹中。

2、教学媒体有用性与先进性的关系
此项任务教师提供模板到
点击资源目录找到文件——复制文题——目标另存为到“学习记录”文件夹中。

然后点击点击平台菜单栏进入后就能够看到下图。

同前面学过的一样,点击序号1——模块3—教学媒体的使用行与先进性的关系,点击发表新主题,
就弹开了下面的页面
点扫瞄找到我们我们放到“学习记录”中的存放的Word文件,上传即可。

3、媒体选择的因素和原则
此项任务教师提供模板到
点击资源目录找到文件——复制文题——目标另存为到“学习记录”文件夹中。

点击进入(见下图)点击序号1进入
找到自己所在的小组,进入讨论。

发表个人观点
填写题目,点击扫瞄找到要上传的文档,上传即可。

4、媒体在学科教学中运用记录表
点击“资料馆”(光盘模块3——活动模板)下载模板后,填写任务,保存到“学习记录”中。

第一步:
第二步:
填写下面的表格后保存到指定位置——“学习记录”文件夹
1、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
点击“资料馆”(光盘模块3——活动模板)下载模板后,填写任务,保存到“学习记录”中。

点击活动模板后点击就能够下载模板,后填写,见下图:
2、模块学习评价
此模块全部由教师领着操作,一定要慎重就不能够点错。

点击平台左侧大纲栏,见下图:
按照老师的提示操作即可
时刻:第二天下午:
内容:学习模块4
主讲:孙洋
上课前需要预备的作业:资源应用打算表.doc 信息化资源应用有效性分析.doc 应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如何保证教学的有效性.doc
模块4教学开始
1、信息化资源应用案例
此任务由小组长完成,上传到小组讨论,点击“小组讨论观点”
2、应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如何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自行阅读模块4学习资料完成150字左右的报告,保存到“学习记录”文件夹中。

然后点击然后点击序号6,见下图:
然后点击
填写题目,点击扫瞄,找到要上传的作业,上传即可。

3、注册吉林省教育论坛
在桌面就有“吉林省教育论坛”的快捷方式,点击即可进入,然后点击右上角“注册”即可。

在此任务上老师会告诉大伙儿,要有QQ号、电子邮箱,假如没有事实上任意填写也是能够的只要符合格式就能够了,如QQ号只要是任意数字填写,电子邮箱****@就能够了,在注册博客的时候尽量不要实名注册,然而此论坛是能够的,因为差不多上教师,没有什么隐私的存在。

注册方式按照提示操作就能够了,那个地点不加详细讲明。

论坛地址: 我校地址:
4、演示型课件资源应用打算表
此任务要点击“资料馆”(光盘模块4——活动模板)下载Word 模板,保存到“一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的教学技术成果”文件夹中的“成品课件”文件夹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