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歌》教学设计
红星歌教案 教学设计精品5篇

红星歌教案教学设计精品5篇红星歌教案:教学目标1.透过学唱歌曲《红星歌》,感受歌曲雄壮有力的进行曲风格。
2.认识并体会重音记号的作用。
3.用队列行进的方式进行表演。
教学重、难点1.学唱歌曲。
[由整理]2.学生边唱歌曲边有序地进行表演。
教材分析这是故事片《闪闪的红星》中的主题歌,歌曲是进行曲风格,雄壮而又带有抒情性的儿童队列歌曲。
民族七声宫调式。
一段体结构。
在雄壮有力的号角性音调走出引子之后,显示出开头两个乐句,跳跃起伏的旋律,坚定有力的节奏,唱出了对红星的赞美,充分表现了小主人公对革命胜利的向往与追求。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2.师:刚才同学们进教室听到的音乐是什么情绪?学生自由回答。
3.师:这段旋律节奏很整齐,很有力,是带有进行曲风格的。
所以老师刚才看见同学们都踏着整齐的步伐走进教室。
二、歌曲学习聆听歌曲,感受情绪。
1.聆听歌曲《红星歌》,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
2.师:教师介绍歌曲:这首歌曲《红星歌》是电影《闪闪的红星》中的插曲。
影片中年近十岁的潘冬子一心想参加红军,这不仅仅因为冬子的爸爸就是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更因为冬子发誓要为被敌人残杀的妈妈报仇。
怀着这个心愿,冬子巧妙地与敌人周旋,冒险为游击队送盐、送信,并在残酷的斗争中不断磨练自己,最后成长为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
3.再次聆听歌曲《红星歌》。
学生听辨歌曲的节拍强弱规律是:强弱学生边听边打四二拍指挥图示。
学唱歌曲。
1.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读准确附点节奏。
2.教师范唱歌曲第一段。
3.学生练习旋律中出现的大跳音程。
如:do――lasol――do’。
4.老师弹奏歌曲旋律学生体会附点节奏在歌曲情绪上的作用。
,5.学生体会有附点会使歌曲更加有力,更加富有朝气,同时增加了音乐的跳动感。
6.老师弹奏旋律,学生演唱歌曲第一段。
7.老师范唱歌曲第二段,学生听辨旋律有何变化?第二段旋律的结尾变化了,旋律走向是上行。
8.学生演唱歌曲第二段。
9.老师纠正歌曲中“闪闪的”节奏,唱准确和清晰。
《红星歌》教案[3]
![《红星歌》教案[3]](https://img.taocdn.com/s3/m/b6efa30f04a1b0717fd5ddf0.png)
《红星歌》教案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红星歌》,并能够带着自豪、雄壮有力的情绪来演唱。
2、通过《红星歌》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祖国成立的艰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3、在感悟、体验歌曲的过程中传承革命的星火,让星星火炬代代相传。
教学重点:能用自豪、雄壮有力的声音演唱二声部《红星歌》。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学习二声部的合唱,感受多声部的音色融合与协调。
教学过程:一、“班级明星角”常规活动——学生课前才艺展示二、难忘老歌1、导入观看电影《闪闪的红星》片段,听主题曲《红星歌》。
师:同学们,首先让欣赏一段画面,听一听里面的歌曲曲名是什么?生:《红星歌》师:对!《红星歌》是电影《闪闪的红星》中的一首插曲。
电影《闪闪的红星》讲述的是1931年,江西革命根据地一个贫苦的孩子——潘冬子积极参加红军,打倒土豪劣绅的故事。
而主题曲《红星歌》更是家喻户晓,久唱不衰。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曲!2、学唱歌曲《红星歌》A、作者简介词作者:邬大为、魏宝贵曲作者:傅庚辰——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他的作品有中国风格、军人风采、民族气魄。
代表作品有:《映山红》、《红星歌》、《红星照我去战斗》《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地道战》等。
B、听音乐分析歌曲首先,让我们来听听这首歌曲,在听的过程中,想想歌曲的旋律带给你什么感觉?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听完后,让学生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小结:歌曲速度——进行曲速度歌曲情感——自豪、雄壮有力歌曲内容——C、视唱歌谱既然歌曲带给我们优美的感觉,那么是什么让我们的歌曲如此的优美抒情呢?来,让我们看到歌谱.1=D 这首歌是D大调的歌曲2/4 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二拍>重音记号mf 力度记号——中强mp 力度记号——中弱D、学唱歌词节奏难点:×·×××︳×——︳×××︱×——‖教师唱一句,学生唱一句接龙演唱歌曲全班齐唱三、“红歌我最亮!”刚才我们学的《红星歌》就是红歌当中的一首。
《红星歌》教案设计(优秀6篇)

《红星歌》教案设计(优秀6篇)《红星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红星歌》,感受歌曲中进行曲的雄壮的风格。
2、体会重音记号的作用。
3、用队列行进的方式进行表演。
教学重难点:1、学唱歌曲《红星歌》2、认真体会重音记号在歌曲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复习导入,做好铺垫:学生演唱上节课歌曲《少年先锋队队歌》2、师:同学们,唱完这首歌你仿佛感受到了什么?(很有力、像有很多人在踏步前进。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初步了解《红星歌》的创作背景故事,播放图片(红星、剧中人物图片)。
播放视频《红星歌》从而提出问题?师:从视频中你能感受什么吗(A、进行曲速度有力地B、优美地)2、带领学生初识简谱,从而有针对性的讲解重点难点(“”重音记号),播放音频让学生感受音的强弱在歌曲中起着重要作用。
3、小活动:多媒体出示两条小练习(学生用手、脚分别打出强弱),利用小活动让学生动起来,从而创造一个简单的学习环境。
三、歌曲教唱1、老师范唱《红星歌》2、带领学生演唱(老师弹一句,同学们唱一句),同时提醒学生注意重音记号的演唱。
3、熟唱歌曲,巩固练习(点名让同学进行演唱)。
师:同学们,既然这首歌让你们感受到像很多人在踏步前进,那么我们也来学习小红军吧!(全班起立,踏步演唱歌曲)。
四、活动拓展把全班分为三组进行比赛,演唱《红星歌》,(要求:起立边唱边做踏步前进动作),评出做得最好的一组同学。
五、总结我们此刻虽然生活在这么幸福的年代,但我们仍然要像潘冬子那样,机智,不怕困难。
让我们好好珍惜此刻的幸福生活吧!最后让我们在电影《闪闪的红星》中结束这节下课吧!《红星歌》教案篇二活动目标:1、感受歌曲活泼、轻快的旋律,学习用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2、通过学唱歌曲,培养良好的听音乐与唱歌习惯。
3、在歌曲意境的渲染下,产生对上学的美好向往。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点难点:1、重点:了解歌曲内容,学唱歌曲。
《红星歌》教学设计

《红星歌》教学设计《红星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意义,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能够准确地演唱歌曲。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演唱、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歌曲所表达的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歌曲的演唱技巧。
2. 教学难点:歌曲的情感表达,歌曲的历史意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历史意义、旋律和节奏等知识。
2. 欣赏法:让学生欣赏歌曲的录音或视频,感受歌曲的艺术魅力。
3. 演唱法:让学生演唱歌曲,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
4. 分析法: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等元素,深入理解歌曲的内涵。
5.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歌曲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红军长征的视频,让学生感受红军的英勇和坚韧。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吗?你们知道有哪些歌曲是歌颂红军的吗?引出课题:《红星歌》2. 讲授新课歌曲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意义教师讲解歌曲的创作背景,介绍歌曲的作者和创作过程。
教师讲解歌曲的历史意义,介绍歌曲在红军长征中的作用和影响。
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教师播放歌曲的录音,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教师讲解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特点,让学生了解歌曲的音乐风格。
歌曲的演唱技巧教师示范演唱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演唱技巧。
教师讲解歌曲的演唱技巧,包括发声、气息、共鸣等方面的技巧。
歌曲的情感表达教师讲解歌曲的情感表达,让学生了解歌曲所表达的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感。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演唱来表达歌曲的情感,让学生感受歌曲的艺术魅力。
3. 巩固练习教师让学生分组演唱歌曲,互相评价和指导。
教师让学生根据歌曲的旋律和节奏,进行即兴创作和表演。
教师让学生欣赏其他歌颂红军的歌曲,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红星歌》教案优秀6篇

《红星歌》教案优秀6篇《红星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正确地、科学地唱好二声部合唱歌曲。
2、能够了解历史,激发爱国热情及报效祖国的决心。
教学重点:体会二声部歌曲的音乐美,给学生音乐享受和鼓舞。
教学难点:正确处理好歌曲中的各种音乐记号。
教学过程:一、导入部分:二声部练声:2/4(1)、分声部轻声唱歌谱。
(2)、用“罗”填入唱。
(3)、用“啦”填入唱。
二、新授部分1、打开书本,请学生在这首歌曲中找找刚才唱的练声曲。
2、一起说说歌名、词曲作者、拍号(2/4强弱规律)3、视频欣赏,说说歌曲内容、速度及力度。
(播放电影《闪闪的红星》片段)4、学唱歌曲(琴、录音合作)(1)、提问:歌曲以什么演唱形式为主?(二声部合唱)(2)、录音听赏,充分感受二声部旋律的优美。
(3)、分组寻找歌曲中出现的音乐记号。
(小组讨论)(4)、师生一起说说(学生认识的让他们自己来说;不认识的老师讲解)(5)、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6)、学唱歌曲a、全体学生一起学唱低声部歌词。
(多唱几遍)b、全体学生一起学唱高声部歌词。
(一遍)c、利用琴和录音同时播放让学生再来感受各自声部的旋律及二声部合唱的优美。
d、老师不弹琴,让学生分声部唱唱。
E、师弹高声部,生唱低声部;师弹低声部,生唱高声部。
F、试着合唱。
(师提示:把歌曲中的各种音乐记号正确的处理好;注意2/4拍的强弱规律)学生来说说(1)觉得哪个地方比较难唱、唱得还不太好?(2)哪个地方怎么样唱会更好?(3)师生共同解决。
5、活动设计(1)、强拍上部分学生配上打击乐器,其他同学用拍手表示。
(2)、请学生来说说军人的形象,演演表现军人风采的动作。
(3)、视频欣赏(天安门广场阅兵式),让学生再次领略一下军人的飒爽英姿。
(4)、学一学(主要学军人的步伐:正步走)(5)、踏着正步走的`步伐再来唱一唱歌曲。
(6)、请几个同学戴上小军帽上来唱一唱、演一演。
6、课堂评价(1)、请一个表演的学生来说说自己在表演时的感受。
红星歌教案优秀6篇

红星歌教案优秀6篇《红星歌》教案篇一设计背景本班儿童五岁了,有少数只有四岁。
他们对自己身体各部位基本都已经知道名称了,但是还没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也没有特别去关注它们,还不知道利用它们能玩出什么好玩的游戏或动作。
通过《健康歌》这只活泼有趣的歌舞可以让他们感受到运动的快乐,多做运动能强身健体,同时创造给他们动手动脚动脑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激情、对生活的热爱,还能培养他们健康积极的心态。
活动目标1、感知舞蹈(运动)带来的乐趣,培养热爱运动的'好习惯。
2、知道运动、健康的生活习惯对自身健康的重要作用。
3、培养与小伙伴快乐合作、学习、做游戏的交往能力、好品质。
4、初步感受歌曲中亲切的情绪,用亲切的语调唱歌。
5、在活动中与同伴共舞,交流情感。
重点难点1、能感知运动、健康的生活习惯对自身健康的重要作用。
2、能与小伙伴快乐合作、学习、做游戏。
活动准备教师对《健康歌》歌舞的熟知。
活动过程一、热身活动1、方向的复习:左、右。
2、身体各部位的熟知:头发、肩膀、膝盖、脚。
3、韵律活动《头发肩膀膝盖脚》。
二、探索新知1、认识脖子、屁股。
2、请学生说说哪些生活习惯对身体有好处。
3、教师引导幼儿回答。
三、歌舞教学1、教师先一边演唱一遍把舞蹈动作(第一节)完整的展现给幼儿(2—3遍)。
2、教师引导幼儿跟着歌舞。
3、幼儿尝试展示。
4、第二小节、第三小节与第一小节步骤一致。
5、教师带领幼儿表演完整这支歌舞,直至他们对动作相对熟知。
四、教师小结。
教学反思1、考虑幼儿的年龄个特征,决定上这一课时本以为会很有困难的,因为他们才四五岁,因为这个班有五六十人那么多,因为教室活动空间实在太小太小。
我又怕他们会觉得难而不喜欢跟我学、不愿跳。
后来我发现,这一切的顾虑都属多余。
他们非常的喜欢这个运动,而且我在实施教学的时候也没有想象中的困难,反而特别轻松。
他们很快就学会的唱和跳这支歌舞,而且兴致非常高,全班幼儿都表现得从未有过的认真。
2、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了对幼儿的鼓励。
2024年红星歌教案设计4(含)

红星歌教案设计4(含附件)教案设计:《红星歌》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红星歌》的创作背景,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会演唱《红星歌》,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通过学习《红星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党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歌曲《红星歌》的创作背景和词曲作者介绍。
2.歌曲《红星歌》的歌词解析和演唱技巧。
3.歌曲《红星歌》的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
4.歌曲《红星歌》的实践演唱和团队协作。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红星歌》的创作背景和词曲作者,引发学生的兴趣。
2.歌词解析:教师带领学生逐句解析《红星歌》的歌词,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演唱技巧指导:教师示范演唱《红星歌》,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和演唱技巧。
4.情感表达: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歌曲中的情感,通过演唱传达出热爱祖国、热爱党的真挚情感。
5.艺术特色分析:教师分析《红星歌》的音乐特点和艺术风格,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6.实践演唱: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演唱,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演唱水平。
7.总结与拓展: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红星歌》,参加相关演出活动。
四、教学评价:1.学生对《红星歌》的创作背景和词曲作者的掌握程度。
2.学生演唱《红星歌》的技巧和情感表达。
3.学生在实践演唱中的团队协作表现。
4.学生对《红星歌》艺术特色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五、教学资源:1.《红星歌》歌词和曲谱。
2.《红星歌》创作背景和词曲作者介绍资料。
3.《红星歌》演唱示范音频或视频。
4.音乐教室及相关设备。
六、教学建议:1.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生动的故事和丰富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引导学生欣赏《红星歌》的艺术特色。
3.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通过分组实践演唱,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教师应注重情感教育,通过学习《红星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党的情感。
《红星歌》教案设计

《红星歌》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红星歌的豪情壮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红军长征时期的艰苦岁月和英勇斗争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坚韧不拔的品质。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会欣赏和演唱一首简单的红色歌曲。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学会欣赏、理解红星歌的歌词和曲调。
2.学会演唱红星歌,并能激发爱国情感。
3.了解红军长征时期的历史背景。
三、教学准备1.录音机、CD、教学课件。
2.红军长征的简要历史资料。
四、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引入1.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播放红星歌的录音,让学生先欣赏这首歌。
2.引出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简要介绍长征的起因和背景。
Step 2: 探究理解1.学生分组合作,先将红星歌的歌词分发给学生,让他们认真阅读。
2.通过分组合作的方式,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交流,解读歌词的含义和历史背景。
3.教师组织全班进行集体讨论,学生就红星歌的歌词和情感进行交流,并倾听学生对红军长征的理解和感受。
Step 3: 学唱红星歌1.教师给学生演示唱红星歌的方式、方法和技巧。
2.教师为学生逐句示范学唱红星歌,逐句教唱,与学生一起练习。
3.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彼此辅助和合作学唱红星歌。
Step 4: 学唱红星歌曲调1.教师通过教学课件,示范和教唱红星歌的曲调。
2.教师引导学生跟随自己的示范逐句学唱红星歌的曲调。
3.在学生熟悉曲调之后,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演唱才华,进行小组或个人的演唱比赛。
Step 5: 整体表演1.教师安排学生组成整体演唱团队。
2.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整体排练,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完整地演唱出红星歌,并形成整体的和声和气势。
3.教师安排整体表演的时间和地点,为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
五、教学延伸1.学生可自行查找和了解红军长征的相关历史资料,通过组织讲座或展览的形式,与全班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2.学生可自行创作一首与红军长征或革命历史相关的歌曲或诗歌,并进行演唱或朗诵。
音乐课《红星歌》教学设计

音乐课《红星歌》教学设计第一篇:音乐课《红星歌》教学设计音乐课《红星歌》教学设计二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红星歌》教学目标⒈学唱歌曲《红星歌》,感受歌曲中进行曲的雄壮的风格。
⒉体会重音记号的作用。
⒊用列队行进的方式进行表演。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红星歌》,感受进行曲的特点及重音记号在作品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以动作感受进行曲雄壮的风格。
教具准备录音机、电子琴、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聆听法、讨论法、听唱法、创编法教学环节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创设情境一、复习上节课欣赏的歌曲《嘎子嘎》二、导入新课战争的岁月里,涌现出无数优秀的少年儿童,他们不仅机智勇敢而且从小就立志干大事,张嘎子就是其中的代表,而电影《闪闪的红星》里塑造的少年潘东子更是坚定地跟着党走的典范。
⒈播放电影《闪闪的红星》的片段。
⒉介绍电影的主题曲《红星歌》。
⒊教师播放《红星歌》完整的录音。
⒋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战争年代,许多小朋友为了早日取得革命的胜利,小小年纪就加入了革命,革命队伍中涌现出许多“红小鬼”“小八路”,也涌现出许多小英雄。
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无数革命的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播放《小兵张嘎》进入本课。
新歌教学一、学唱歌曲⒈播放歌曲录音。
⒉体会歌曲中雄壮的情绪。
随音乐走步。
⒊出示歌谱,唱旋律。
⒋学唱歌词部分。
⒌体会重音记号的演唱方法:演唱时要果断地、坚定地。
⒍用行进的步伐做律动。
⒎边唱边做队形的变化,走出五角星的形状,之后队伍散开,形成一个大圆圈。
⒏完整地演唱歌曲,注意表现音乐雄壮的气氛。
二、感受进行曲的特点⒈出示卡片:跑步走步跳舞(⒉分辨进行曲(教师播放几首不同的乐曲,学生从中选出进行曲)。
利用节奏感受乐曲。
创编活动《红星歌》以跳跃起伏的旋律,坚定有力的节奏,唱出了对红星的赞美,充分表现了小主人对党和毛主席的赞颂以及对革命胜利的向往与追求。
利用多种动画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小结师生共同评价即兴表演是否自然、大方。
第二篇:红星歌教学设计《红星歌》合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对学生进行革命史教育,教育学生从小树立做共产主义接班人的远大理想。
《红星歌》教案2

《红星歌》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教材第四章《红色经典》第三节,详细内容为学习《红星歌》。
通过歌曲学唱,让学生了解革命历史,感受红色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红星歌》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熟练演唱。
2. 培养学生对红色歌曲的欣赏能力,了解歌曲背后的历史故事。
3. 通过学唱《红星歌》,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红星歌》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熟练演唱。
难点:歌曲中部分旋律较高,学生可能难以把握;歌曲背后的历史背景和内涵需要深入讲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设备、歌词卡片、红色歌曲集。
学具:音乐课本、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述红色歌曲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红星歌》歌词,逐句教唱歌曲旋律。
3. 示范演唱: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跟随演唱。
4. 课堂练习:分组练习,互相纠正,提高演唱效果。
5. 情景实践:模拟红军行军场景,边行进边演唱《红星歌》,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6. 例题讲解:分析歌曲中的难点旋律,指导学生正确演唱。
7. 随堂练习:针对难点旋律进行单独练习,巩固学习成果。
六、板书设计1. 《红星歌》2. 歌词:分段展示歌词,标注重点词汇。
3. 旋律:用五线谱展示歌曲旋律,标注难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熟记《红星歌》歌词和旋律,演唱给家长听,并录制视频。
2. 答案:歌词和旋律正确,演唱感情饱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课外学习其他红色歌曲,了解更多的革命历史故事,增强爱国主义情怀。
组织红色歌曲演唱比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学过程中的情景实践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4. 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在教学过程中,准确把握教学难点与重点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红星歌》教案设计

《红星歌》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歌曲《红星歌》的创作背景和意义。
2.培养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3.学会演唱歌曲《红星歌》,提高音乐素养。
二、教学重点1.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歌词的准确理解和表达。
三、教学难点1.歌曲中的一些专业术语和技巧。
2.歌词中涉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四、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歌曲录音。
3.相关历史资料。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红星歌》的背景和意义。
2.播放歌曲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二、歌曲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特点。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哼唱歌曲,感受旋律的优美和节奏的明快。
三、歌词解析1.教师逐句解读歌词,让学生理解歌曲的内涵。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读歌词,感受歌词的韵律美。
四、歌曲演唱1.教师示范演唱歌曲,指导学生注意演唱技巧。
2.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1.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红星歌》,谁知道这首歌的创作背景和意义?二、歌曲演唱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演唱,检查学生的演唱效果。
2.教师针对学生的演唱情况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三、歌曲欣赏1.教师播放不同版本的《红星歌》,让学生欣赏并对比。
四、课堂小结2.学生谈收获,教师鼓励。
第三课时一、复习回顾1.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红星歌》,谁知道这首歌的创作背景和意义?二、歌曲创作背景1.教师详细讲解歌曲《红星歌》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歌曲背后的历史故事。
三、歌曲演唱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演唱,检查学生的演唱效果。
2.教师针对学生的演唱情况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四、课堂小结2.学生谈收获,教师鼓励。
第四课时一、复习回顾1.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红星歌》,谁知道这首歌的创作背景和意义?二、歌曲演唱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演唱,检查学生的演唱效果。
2.教师针对学生的演唱情况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红星歌》教学设计

《红星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演唱歌曲《红星歌》,并能够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2、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音准,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
3、通过歌曲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对革命历史的敬意。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准确演唱歌曲的旋律和歌词,特别是一些较难的节奏和音准。
(2)理解歌曲中红星的象征意义,体会歌曲所传达的革命精神。
2、教学难点(1)歌曲中的附点音符和切分节奏的掌握。
(2)如何引导学生在演唱中表达出歌曲的激昂和豪迈之情。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歌曲的背景、节奏特点和演唱技巧。
2、演示法:教师示范演唱,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歌曲的演唱方法和情感表达。
3、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来掌握歌曲的演唱。
4、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歌曲的主题和情感,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播放一段革命历史的视频片段,如红军长征、抗日战争等,让学生感受那个时代的氛围。
(2)提问学生对这些历史事件的了解和感受,引导学生思考革命的意义和价值。
2、歌曲介绍(1)简单介绍歌曲《红星歌》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意义。
(2)播放歌曲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3、学唱歌曲(1)带领学生朗读歌词,理解歌词的含义。
(2)逐句教唱歌曲的旋律,重点讲解附点音符和切分节奏的唱法。
(3)让学生跟着钢琴轻声哼唱,纠正音准和节奏上的错误。
(4)学生分组练习演唱,互相倾听和纠正。
4、歌曲处理(1)引导学生思考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如坚定、豪迈、激昂等。
(2)指导学生在演唱时注意声音的强弱变化、速度的控制以及表情的投入,以更好地表达歌曲的情感。
5、拓展与延伸(1)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红星在歌曲中的象征意义,并分享自己的理解。
(2)鼓励学生根据歌曲的旋律和节奏,进行简单的舞蹈创编,增强对歌曲的感受和表达。
6、课堂小结(1)总结学生在本节课中的学习情况,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2)再次强调歌曲所传达的爱国情感和革命精神,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传承和发扬。
《红星歌》教案(精选

《红星歌》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教材第四章《红色歌曲》第二节,详细内容为《红星歌》的学习与赏析。
《红星歌》是一首表达对祖国热爱、对革命事业忠诚的红色歌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深厚的情感内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红星歌》的歌词、旋律和节奏,能熟练演唱这首歌曲。
2. 通过学习《红星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3. 使学生了解红色歌曲的历史背景,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歌曲中的一些特殊节奏和音准的掌握。
重点:歌曲的歌词、旋律和情感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音乐课本、歌词单、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教师播放《红星歌》,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氛围。
(2)邀请学生分享对这首歌曲的印象,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新课内容学习(15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歌词,讲解歌词的含义。
(2)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随学唱。
(3)教师针对歌曲中的难点,如特殊节奏、音准等,进行逐一讲解和指导。
3.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选取歌曲中具有代表性的乐句,进行讲解和示范。
(2)学生跟随教师学唱,并注意乐句中的节奏和音准。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2)针对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进行集中讲解和指导。
5. 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讲述《红星歌》背后的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红色歌曲,增强民族自豪感。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歌词全文2. 黑板右侧:歌曲旋律简谱3. 中间部分:教学难点和重点提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抄写《红星歌》歌词,并熟练演唱歌曲。
2. 答案:歌词无误,演唱流畅、情感饱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了解其他红色歌曲,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红星歌》教学设计

《红星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通过学唱歌曲《红星歌》,感受歌曲雄壮有力的进行曲风格.2。
认识并体会重音记号的作用.3. 用队列行进的方式进行表演。
教学重、难点1。
学唱歌曲.2。
学生边唱歌曲边有序地进行表演.教材分析这是故事片《闪闪的红星》中的主题歌,歌曲是进行曲风格,雄壮而又带有抒情性的儿童队列歌曲。
民族七声宫调式.一段体结构.在雄壮有力的号角性音调走出引子之后,显示出开头两个乐句,跳跃起伏的旋律,坚定有力的节奏,唱出了对红星的赞美,充分表现了小主人公对革命胜利的向往与追求。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一、导入新课1.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播放歌曲《红星歌》)2.师:刚才同学们进教室听到的音乐是什么情绪?学生自由回答。
3.师:这段旋律节奏很整齐,很有力,是带有进行曲风格的。
所以老师刚才看见同学们都踏着整齐的步伐走进教室。
二、歌曲学习(一)聆听歌曲,感受情绪。
(《红星歌》动画)1。
聆听歌曲《红星歌》,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
2. 师:教师介绍歌曲:这首歌曲《红星歌》是电影《闪闪的红星》中的插曲。
影片中年近十岁的潘冬子一心想参加红军,这不仅因为冬子的爸爸就是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更因为冬子发誓要为被敌人残杀的妈妈报仇.怀着这个心愿,冬子巧妙地与敌人周旋,冒险为游击队送盐、送信,并在残酷的斗争中不断磨练自己,终于成长为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
3. 再次聆听歌曲《红星歌》.学生听辨歌曲的节拍(四二拍)强弱规律是:强弱……(四二拍指挥图示)学生边听边打四二拍指挥图示。
(让学生感受到乐曲坚定有力的情绪。
)(二)学唱歌曲。
(《红星歌》歌曲学习)1。
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读准确附点节奏。
2。
教师范唱歌曲第一段。
3。
学生练习旋律中出现的大跳音程.如:do——la sol—-do'。
4.老师弹奏歌曲旋律(带附点和不带附点),学生体会附点节奏在歌曲情绪上的作用。
5.学生体会有附点会使歌曲更加有力,更加富有朝气,同时增加了音乐的跳动感。
红星歌教案教学设计5篇

红星歌教案教学设计精品5篇红星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透过学唱歌曲《红星歌》,感受歌曲雄壮有力的进行曲风格。
2.认识并体会重音记号的作用。
3.用队列行进的方式进行表演。
教学重、难点1.学唱歌曲。
[由整理]2.学生边唱歌曲边有序地进行表演。
教材分析这是故事片《闪闪的红星》中的主题歌,歌曲是进行曲风格,雄壮而又带有抒情性的儿童队列歌曲。
民族七声宫调式。
一段体结构。
在雄壮有力的号角性音调走出引子之后,显示出开头两个乐句,跳跃起伏的旋律,坚定有力的节奏,唱出了对红星的赞美,充分表现了小主人公对革命胜利的向往与追求。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一、导入新课1.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播放歌曲《红星歌》)2.师:刚才同学们进教室听到的音乐是什么情绪?学生自由回答。
3.师:这段旋律节奏很整齐,很有力,是带有进行曲风格的。
所以老师刚才看见同学们都踏着整齐的步伐走进教室。
二、歌曲学习(一)聆听歌曲,感受情绪。
(《红星歌》动画)1.聆听歌曲《红星歌》,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
2.师:教师介绍歌曲:这首歌曲《红星歌》是电影《闪闪的红星》中的插曲。
影片中年近十岁的潘冬子一心想参加红军,这不仅仅因为冬子的爸爸就是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更因为冬子发誓要为被敌人残杀的妈妈报仇。
怀着这个心愿,冬子巧妙地与敌人周旋,冒险为游击队送盐、送信,并在残酷的斗争中不断磨练自己,最后成长为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
3.再次聆听歌曲《红星歌》。
学生听辨歌曲的节拍(四二拍)强弱规律是:强弱(四二拍指挥图示)学生边听边打四二拍指挥图示。
(让学生感受到乐曲坚定有力的情绪。
)(二)学唱歌曲。
(《红星歌》歌曲学习)1.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读准确附点节奏。
2.教师范唱歌曲第一段。
3.学生练习旋律中出现的大跳音程。
如:do――lasol――do。
4.老师弹奏歌曲旋律(带附点和不带附点)学生体会附点节奏在歌曲情绪上的作用。
,5.学生体会有附点会使歌曲更加有力,更加富有朝气,同时增加了音乐的跳动感。
教学设计 红星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红星歌教学设计《红星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演唱歌曲《红星歌》,并能够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通过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让学生了解革命历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3、引导学生在演唱中体会歌曲的力度变化,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准确演唱歌曲《红星歌》,注意音准和节奏的把握。
(2)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能够有感情地演唱。
2、教学难点(1)歌曲中附点音符和切分节奏的准确演唱。
(2)引导学生通过声音和表情表现出歌曲的豪迈气势。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歌曲的背景知识、音乐要素等。
2、演示法:教师示范演唱,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歌曲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
3、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巩固歌曲的演唱。
4、欣赏法:让学生欣赏相关的音乐作品,拓宽音乐视野。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播放一段革命战争时期的视频片段,让学生感受那个时代的氛围。
(2)提问学生对这段历史的了解,引出歌曲《红星歌》。
2、歌曲背景介绍(1)向学生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意义。
(2)讲述歌曲所反映的革命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共鸣。
3、聆听歌曲(1)初次播放歌曲,让学生安静聆听,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提问学生对歌曲的初步感受,如歌曲的速度、情绪等。
4、学唱歌曲(1)教师带领学生逐句学唱歌曲,重点练习附点音符和切分节奏。
(2)学生跟随钢琴轻声哼唱,注意音准和节奏的准确。
5、歌曲处理(1)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力度变化,如强、弱、渐强、渐弱等。
(2)让学生根据力度变化,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表现出歌曲的豪迈气势。
6、分组演唱(1)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演唱比赛。
(2)每组演唱后,其他小组进行评价,教师进行总结和指导。
7、拓展与延伸(1)让学生欣赏其他革命歌曲,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唱祖国》等。
(2)引导学生讨论这些歌曲的共同点和不同之处,加深对革命歌曲的理解。
8、课堂总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
《红星歌》教案

《红星歌》教案一、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红星歌》,使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历史和革命精神;2. 提高学生的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能力;3. 开展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和表演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曲谱;2. 了解歌曲的背景和意义;3. 进行歌曲的欣赏与演唱。
三、教学难点:1. 歌曲的的历史背景和相关知识的讲解;2. 歌曲演唱的技巧和表达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白板等教学辅助工具;2. 播放歌曲的音响设备。
五、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放一段中国革命歌曲的音频,激发学生对革命歌曲的兴趣,并引入本堂课的主题——《红星歌》。
Step 2:背景知识讲解(15分钟)1. 讲解《红星歌》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意义,让学生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2. 探讨歌曲中的重要词句和意义,如“红旗迎风亮”、“将军令”等。
Step 3:学习歌曲的歌词(20分钟)1. 分发歌曲的歌词给学生,并让学生跟着录音反复听,同时边听边读;2. 分段讲解歌词的意义和正确发音,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Step 4:学唱歌曲(20分钟)1. 播放《红星歌》的音频,让学生跟着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口型练习;2. 教授歌曲的发音技巧和唱法,引导学生进行有节奏的声音练习;3. 分组进行歌曲的合唱练习。
Step 5:欣赏与讨论(15分钟)1. 分享其他学生的合唱演唱,让学生欣赏其他学生的表演,鼓励他们互相学习和借鉴;2. 引导学生讨论歌曲的意义和情感,促使他们深入思考中国革命和独立自主的主题。
Step 6:歌曲演唱(1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整体演唱,展示他们学习的成果和对歌曲的理解。
六、课堂延伸活动:1. 学生自行查找了解其他经典红色歌曲,并进行欣赏和比较;2. 了解和研究中国革命时期的其它文学作品和音乐创作。
七、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回家练习《红星歌》的歌唱和朗读,并在下堂课上表演给同学们听。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红星歌》的理解和唱法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也了解了中国近代历史和革命精神。
红星歌教案设计与反思

红星歌教案设计与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第三章《红色歌曲》中的《红星歌》。
歌曲以红军长征为背景,表达了对红军英雄的赞美和对胜利的渴望。
教学内容包括歌曲的歌词学习、旋律学唱、节奏练习及简单的乐理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红星歌》的歌词和旋律,能熟练演唱;2. 培养学生对红色歌曲的兴趣,了解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3. 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爱国主义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高音部分,对学生的音准有较高要求;2. 教学重点:歌词的记忆、旋律的学唱及节奏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歌词卡片、红星挂图;2. 学具:音乐课本、歌词单、笔、红星头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红军长征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红星歌》;2. 歌词学习: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歌词,理解歌词含义,让学生感受红军的英勇精神;3. 旋律学唱: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学唱,注意音准和节奏;4. 节奏练习:分组进行节奏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5. 歌曲演唱:学生集体演唱《红星歌》,教师适时指导;6. 随堂练习:选取歌曲中的某个片段,让学生现场演唱,检验学习效果;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红星歌》2. 歌词卡片:展示歌词,标注重点词语;3. 旋律图谱:展示歌曲旋律,标注节奏;4. 红星挂图:展示红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红星歌》,录制视频;2. 答案:视频文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对歌曲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加红色歌曲比赛,鼓励学生了解更多的红色历史,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高音部分,对学生的音准有较高要求;2. 教学重点:歌词的记忆、旋律的学唱及节奏的掌握;3. 教学过程中的随堂练习;4. 作业设计中的演唱视频录制;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红星歌》教学设计

《红星歌》教学设计《红星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意义。
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唱歌曲,掌握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歌词。
学生能够通过歌曲的演唱,表达出对革命先烈的敬意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歌曲、讲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意义,让学生对歌曲有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教唱歌曲、练习歌曲的节奏和旋律,让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唱歌曲。
通过歌曲的演唱和表演,让学生能够表达出对革命先烈的敬意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让学生了解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现力,让学生在演唱和表演中体验到合作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唱歌曲,掌握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歌词。
学生能够通过歌曲的演唱,表达出对革命先烈的敬意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 教学难点歌曲的节奏和旋律比较复杂,学生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来练习。
歌曲的情感表达比较深刻,学生需要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意义,才能更好地表达出歌曲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意义,让学生对歌曲有更深入的了解。
讲解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歌词,让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唱歌曲。
2. 演示法教师示范演唱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感和表现力。
教师示范歌曲的节奏和旋律,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
3. 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歌曲的节奏和旋律,能够更好地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
学生通过分小组练习歌曲的演唱和表演,能够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现力。
4. 欣赏法学生通过欣赏歌曲的演唱和表演,能够更好地感受歌曲的情感和表现力。
学生通过欣赏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能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意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一段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视频,让学生感受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
《红星歌》教学设计

《红星歌》教学设计《红星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唱歌曲《红星歌》,并理解歌曲的情感内涵。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演唱、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革命历史的兴趣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情感内涵,并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三连音、切分音等节奏型的准确把握,以及歌曲情感的表达。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歌曲的创作背景、音乐特点等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演示法:教师示范演唱歌曲,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歌曲的情感和演唱技巧。
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演唱歌曲,提高演唱水平和音乐表现力。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歌曲的情感内涵和演唱技巧,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关于革命历史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感受革命历史的庄严和神圣。
(2)提问学生:你们知道哪些革命历史故事或人物? (3)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关于革命历史的歌曲——《红星歌》。
讲授新课 (1)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和作者。
(2)播放歌曲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3)教师范唱歌曲,让学生注意歌曲的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
(4)学生跟琴轻声哼唱歌曲,熟悉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5)教师逐句教唱歌曲,重点讲解三连音、切分音等节奏型的演唱方法。
(6)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7)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拓展延伸 (1)让学生欣赏一些其他关于革命历史的歌曲,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唱祖国》等,感受不同歌曲中对革命历史的情感表达。
(2)让学生根据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创作一段歌词,表达自己对革命历史的理解和感悟。
(3)组织学生进行歌曲演唱比赛,评选出优秀的演唱者,并给予奖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星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唱歌曲《红星歌》,感受歌曲雄壮有力的进行曲风格。
2. 认识并体会重音记号的作用。
3. 用队列行进的方式进行表演。
教学重、难点
1. 学唱歌曲。
2. 学生边唱歌曲边有序地进行表演。
教材分析
这是故事片《闪闪的红星》中的主题歌,歌曲是进行曲风格,雄壮而又带有抒情性的儿童队列歌曲。
民族七声宫调式。
一段体结构。
在雄壮有力的号角性音调走出引子之后,显示出开头两个乐句,跳跃起伏的旋律,坚定有力的节奏,唱出了对红星的赞美,充分表现了小主人公对革命胜利的向往与追求。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一、导入新课
1.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播放歌曲《红星歌》)
2.师:刚才同学们进教室听到的音乐是什么情绪?
学生自由回答。
3.师:这段旋律节奏很整齐,很有力,是带有进行曲风格的。
所以老师刚才看见同学们都踏着整齐的步伐走进教室。
二、歌曲学习
(一)聆听歌曲,感受情绪。
(《红星歌》动画)
1. 聆听歌曲《红星歌》,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
2. 师:教师介绍歌曲:这首歌曲《红星歌》是电影《闪闪的红星》中的插曲。
影片中年近十岁的潘冬子一心想参加红军,这不仅因为冬子的爸爸就是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更因为冬子发誓要为被敌人残杀的妈妈报仇。
怀着这个心愿,冬子巧妙地与敌人周旋,冒险为游击队送盐、送信,并在残酷的斗争中不断磨练自己,终于成长为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
3. 再次聆听歌曲《红星歌》。
学生听辨歌曲的节拍(四二拍)强弱规律是:强弱……(四二拍指挥图示)
学生边听边打四二拍指挥图示。
(让学生感受到乐曲坚定有力的情绪。
)
(二)学唱歌曲。
(《红星歌》歌曲学习)
1. 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读准确附点节奏。
2. 教师范唱歌曲第一段。
3. 学生练习旋律中出现的大跳音程。
如:do——la sol——do’。
4.老师弹奏歌曲旋律(带附点和不带附点),学生体会附点节奏在歌曲情绪上的作用。
5.学生体会有附点会使歌曲更加有力,更加富有朝气,同时增加了音乐的跳动感。
6.老师弹奏旋律,学生演唱歌曲第一段。
7.老师范唱歌曲第二段,学生听辨旋律有何变化?
第二段旋律的结尾变化了,旋律走向是上行。
8.学生演唱歌曲第二段。
9.老师纠正歌曲中“闪闪的”节奏,唱准确和清晰。
10.体会结尾旋律的情绪表达:革命精神永传万代。
(三)表现歌曲,体会重音记号的作用。
1. 教师范唱歌曲。
师:重音记号的运用,加重情绪的表现,表现出更加坚定有力。
2. 学生随《红星歌》伴奏完整地演唱歌曲。
教学要求:学生在演唱歌曲第三、四乐句时,注意旋律的变化。
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演唱时出现的问题。
三、表现歌曲
1. 教师播放阅兵式表演视频。
2. 学生分成小组练习。
3. 小组伴随歌曲进行展示。
四、课堂小结
我们现在虽然生活在幸福的年代,但是我们还是要向潘冬子那样勇敢和坚强、不怕困难,让我们再一次演唱歌曲,结束今天的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