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国家最新大学生就业政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国家最新大学生就业政策

---资料来源:学院就业网

一、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各级政府要为高校毕业生创造工作条件,主要充实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基层单位,从事教育、卫生、公安、农技、扶贫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在艰苦地区工作2年或2年以上者,报考研究生的,应优先予以推荐、录取;报考党政机关和应聘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录用。

二、党政机关录用公务员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新增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应主要面向高校毕业生,公开招考或招聘,择优录用。

三、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事业单位聘用高校毕业生,政府有关部门要为其提供便利条件和相应服务。对企业跨地区聘用的高校毕业生,省会及省会以下城市要认真落实有关政策,取消落户限制。

四、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凡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自工商部门批准其经营之日起1年内免交登记类和管理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有条件的地区由地方政府确定,在现有渠道中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小额贷款和担保。

五、毕业半年以上未能就业并要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可持学校证明到入学前户籍所在城市或县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失业登记。劳动保障部门所属的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和街道劳动保障机构应免费为其提供就业服务。对已进行失业登记的高校毕业生,有条件的城市、社区可组织其参加临时性的社会工作、社会公益活动,或到用人单位见习,给予一定报酬。对于因患病等原因短期无法工作并确无生活来源者,由民政部门参照当地城市低保标准,给予临时救助。此项费用由地方财政列支。

六、鼓励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事业单位聘用高等职业学校(大专)毕业生,使大批动手能力较强、适应性较好的高职(大专)毕业生有用武之地。对就业困难的应届高职(大专)毕业生,由劳动保障、人事和教育部门共同实施“高职(大专)毕业生职业资格培训工程”,对需要培训的应届高职(大专)毕业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费由教育系统承担,职业技能鉴定费由劳动保障部门适当减免.

一、什么是就业指导

就业指导,就是为了帮助劳动者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社会职业的需要,选择最佳能发挥自己才能的职业;全面、迅速、有效地与工作岗位结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也有人称其为“职业指导”或“职业辅导”。

二、正确树立择业观,改变就业观念

首先要有远大的理想;要有成才建业的雄心壮志;其次要有面对现实,正确而公正地评价自己,对自己也要有一个客观的评价。要根据社会需要,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学习成绩、特长、能力,实事求是地选择职业,不要一味地选择那些经济效益好,社会竞争激烈的热门单位。

其次,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要有干一番事业的雄心,不要遇到一点问题和困难就畏缩,也不要朝三暮四,这山望着那山高。

在当前新形势下,大学生应当树立以下几个方面的择业新观念。

1、勇于面对竞争的观念;

2、正确对待待业的观念;

3、坚持终身教育的观念;

三、求职择业的知识能力准备

当今就业对知识结构的要求非常讲究,复合型人才最使用单位青睐,但是对不同类型的职业对求职者知识结构有不同的要求,但具有共性的要求:

1、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

2、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

3、大容量的新知识储备。

大学生就业准备的基本能力,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表达能力:是指运用语言阐明自己观点、意见或抒发思想的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文字数字表达能力、图文表达能力等几种形式。

2、动手能力:就是实际操作能力,它是人们的智力转化为物质力量的凭借,是专业工作者必须具备的一种实践能力。一个人的实际操作能力水平的高低主要体现在操作的速度、准确和灵活三个方面。大学毕业生在实际操作上如果有一手或几手过硬的本领,一定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3、适应能力:适应社会和改造社会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五彩缤纷的现实生活使你眼花缭乱,很不适应,现实生活常常不尽如人意,要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消极现象常常产生不安,不满的情绪。需要指出,对社会、对环境的适应,是主动的积极的适应,不是消极的等待和对困难的屈服,更不是对落后、消极现象的认同,甚至同流合污。

4、交际能力:就是人际交往能力,与他人相处的能力。社会上的人际关系远不如学校中的同学、师生那么简单。大学毕业生步入社会后,要与各种各样的人发生着这样和那样的关系。能否正确、有效地处理、协调好职业生活中人与人的各种关系,不仅影响一个人对环境的适应状况,而且影响着他的工作的效能、心理健康、生活的愉快和事业的成败。

5、管理能力:尽管不是每个大学生毕业后都会从事管理工作,但是却可以说,每个人在将来的工作中都程度不同的需要组织管理才能,现代社会表明,组织管理能力不仅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应当具备,其他人员都应该具备。

6、创造能力:创造能力在多种能力发展的基础上,利用已知信息,创造新颖独具有社会价值的新理论、新思维、新产品的能力。它是一种综合性的、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和行动能力。大学生要自觉培养这种能力,为走上工作岗位后创造性地工作打下基础。

7、决策能力:决策能力就是对未来行为目标的决断和选择的能力。良好地决策能力可以实现对目标及其实现手段的最佳选择。因此,能少走弯路、少犯错误,以较小的代价取得进步与成功。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走向社会,这是人生的一大转折点。

训练和培养自己的决策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培养决策能力从日常小事做起,不要事事请别人为自己拿主意,要养成多谋善断的习惯。这样,日积月累,以后遇见重大事情,才不至于无所适从。

大学生就业程序

一、就业管理部门的一般工作程序。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管理机构,大致由三部分组成:

全国主管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部门是教育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央各部委的有关部门分管本地区、本部门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各高等学校和各用人单位负责本校毕业生就业的具体事宜和本部门接受、安置毕业生的具体事宜。其工作程序大致分五部:

1、教育部对年度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重点建设工程情况开展调查研究,制定相应的对策,从而确定年度的就业工作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央有关部委按照文件精神制定本地区、本部门所属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这项工作,一般在毕业生毕业前的半年内基本进行完毕。

2、教育部在每年的10月份左右向各地区、各部门提供下一年度的毕业生资源情况,包括毕业生所在的学校、所学专业以及毕业生来源地区等。各用人单位向教育部提供需求信息。教育部还负责向社会及时通报毕业生资源情况和需求情况,并适时组织毕业生供需信息交流工作。

3、各地区、各部门和各高校的就业管理机构在每年的11月中下旬(教育部1999年规定在每年的11月20日以后)至下一年的5月份,采取多种形式召开由学校和用人单位参加“供需见面”、“双项选择”大会和开办毕业生就业市场,为毕业生求职择业创造条件,提供服务。毕业生在学校的指导下可直接参加这类活动。凡在这种“供需见面”、“双项选择”大会上和毕业生就业市场上签定的就业协议书,均系有效合同,双方必须履行。如果有一方反悔,不按合同规定执行,将视为违约,要负违约责任(协议书上注明违约责任)。学校将生效的协议和落实的就业建议计划于5月底报主管部门审批,经调整、平衡后以正式计划下达。

4、各高等学校在完成全部教学计划以后,按照国家统一要求,在6月中下旬开始办理毕业生报到证,一般从7月1日开始派遣毕业生。

5、派遣工作结束后,各级就业主管机构对当年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总结。教育部汇总全国毕业生就业计划并连同毕业生就业情况报告国务院。

近两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上都是按上述程序进行的。具体到各高等学校,就业工作的程序也大致相同。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具体有连续性的,送走上一届,紧接着就着手下一届的工作。一般说来:各高校大约每年10月份左右,就要按照地方主管部门的要求核准来年的毕业生生源情况,并开始向用人单位发出征集需求信息的函件。待用人单位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内将需要毕业生的情况返回学校后,学校将及时向本校毕业生公布国家发布的就业信息及学校收集的需求信息。毕业生在学校允许的范围内将利用各种途径,包括利用网络以及学校、地方及行业组织召开的“供需见面”、“双项选择”活动和毕业生就业市场与用人单位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