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力学绪论课件
合集下载
建筑力学课件 第一章 绪论

1.1 建筑力学基本概念
五、力系、合力与分力
1.力系的概念
※同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一组 力,称为力系。在一个力系中 ,如果各力作用线都位于同一 个平面内,则该力系称为平面 力系,反之为空间力系。
1.1 建筑力学基本概念
不论是平面力系,还是空间力系,按 照其各力作用线分布的不同形式, 都可分为:
(1)汇交力系; (2)力偶系; (3)平行力系; (4)一般力系。
1.1 建筑力学基本概念
四、荷载 ※荷载是主动作用于物体上的外力。
在实际工程中,构件或结构受到的 荷载是多种多样的,如建筑物的楼 板传给梁的重量、钢板对轧辊的作 用力等等。这些重量和作用力统称 为加在构件上的荷载。
根据荷载得作用以及计算的需要,可 以对荷载进行分类:
1.1 建筑力学基本概念
1.荷载按其作用在结构上的时间久暂,可 分为恒载和活载。
※恒载是长期作用在构件或结构上的不变 荷载,如结构的自重和土压力。
※活载是指在施工和建成后使用期间可能 作用在结构上的可变荷载,它们的作用 位置和范围可能是固定的(如风荷载、 雪荷载、会议室的人群重量等),也可 能是移动的(如吊车荷载、桥梁上行驶 的车辆等)。
1.1 建筑力学基本概念
2.荷载按其作用在结构上的分布情况可分为分布荷载和 集中荷载。
1.1 建筑力学基本概念
※撤除外力后能完全恢复原状的物体,称 为理想弹性变形体或称理想弹性体。
实际上,在自然界并不存在理想弹性体, 但通过实验研究表明,常用的工程材料 如金属、木材等,当外力不超过某一限 度时(称为弹性阶段),很接近于理想 弹性体,这时,可以将它们近似地视为 理想弹性体;而如果外力超过了这一限 度,就会产生明显的塑性变形(称为弹 塑性阶段)。
建筑力学完整版全套ppt课件

2 、均匀 料性 的假 力 ,设 学 任 小块材 同料的力
3 、各 材项 料 同
沿不同 相 方 同 向 , 砖 的 如 素混凝土
本教性 材材 中料
工程实 全 际 是 中 各 材 的 向 钢筋混凝土
三在 、 产 一 弹
荷载 失撤 , , 这
失的 如) , 变 :
四、 超塑 过 载 一部 部分 分 体
杆件 现, 为 错
F F
三、扭转 一对 杆 相 件 反 的
杆件 发 的 生 相 对 邻
四、弯曲 对方 于相 杆 通 体轴的平面) 杆件曲 的线 轴线由
工各 程当 种 中
起本 主组 变 要 题( 98) 1 4 建筑力学的任 建究 筑 , 结 力 作度 用 。 , 下 证常 结 材 工 构
使设 靠 计 又 的 经 结构 足的 强 的 一、 坏张 的 求 是件 要发 在 求
结构都抽象为刚
2、强度问题
主要研 本 究 变 构 形 算 件 形 理论和方法。 要便结 , 构 应 满 保 满 足 问 决 结 题 如 识 解 问 决 结 题 如 4 、超静 算定结构 介法 绍 法 , 求 连求 续 是 解 梁
静定问 结题 构。 对强 5、稳定性问题 这里 件 只 下 研 直 在 2 5 问 上 情 题 面 所 定 研 构 性 究 理想变形体。
如:设 结备 构的 活荷 结 载 构 : 上
如: 的 风 材 、 料 雪
三、 可 按 分 其特点 构 是 上 加 各 显 载 点 荷载达最后 值后 衡 , 状 结 态 如:机 地 器 震 转 时 压 动 的 动荷载特点
由于 点荷 有 , 时间而变。
q
F1
F2
第二章
静力学基本概念和物体的 受力分析
3 、各 材项 料 同
沿不同 相 方 同 向 , 砖 的 如 素混凝土
本教性 材材 中料
工程实 全 际 是 中 各 材 的 向 钢筋混凝土
三在 、 产 一 弹
荷载 失撤 , , 这
失的 如) , 变 :
四、 超塑 过 载 一部 部分 分 体
杆件 现, 为 错
F F
三、扭转 一对 杆 相 件 反 的
杆件 发 的 生 相 对 邻
四、弯曲 对方 于相 杆 通 体轴的平面) 杆件曲 的线 轴线由
工各 程当 种 中
起本 主组 变 要 题( 98) 1 4 建筑力学的任 建究 筑 , 结 力 作度 用 。 , 下 证常 结 材 工 构
使设 靠 计 又 的 经 结构 足的 强 的 一、 坏张 的 求 是件 要发 在 求
结构都抽象为刚
2、强度问题
主要研 本 究 变 构 形 算 件 形 理论和方法。 要便结 , 构 应 满 保 满 足 问 决 结 题 如 识 解 问 决 结 题 如 4 、超静 算定结构 介法 绍 法 , 求 连求 续 是 解 梁
静定问 结题 构。 对强 5、稳定性问题 这里 件 只 下 研 直 在 2 5 问 上 情 题 面 所 定 研 构 性 究 理想变形体。
如:设 结备 构的 活荷 结 载 构 : 上
如: 的 风 材 、 料 雪
三、 可 按 分 其特点 构 是 上 加 各 显 载 点 荷载达最后 值后 衡 , 状 结 态 如:机 地 器 震 转 时 压 动 的 动荷载特点
由于 点荷 有 , 时间而变。
q
F1
F2
第二章
静力学基本概念和物体的 受力分析
《建筑力学 》课件

图
受
力
1、单个物体 的受力图
分
画出研究对象简图
将已知主动力画在简图上
在接触点上画出相应的约 束反力
析
和
2、物体系统
明确所研究的对象,将其取为分离体。
受
受力图
画出分离体上的全部主动力和主动力偶。
力
分析取分离体时所解除的约束,画出全
图
部约束力。
例题
受
一水平梁AB受已知力
力 F作用,A端是固定端支 座,梁AB的自重不计,
分 试画出梁AB的受力图。
析
和
受
力
图
(1)取梁AB为研究对象 (2)画主动力,即已知力F (3)画约束反力,A端是固定端支座, 其约束反力为水平和垂直的未知力FAx和 FAy,以及未知的约束反力偶 MA 。
如图所示,梯子的两部分AB和AC在A点铰接,又在D、E
两点用水平绳连接。梯子放在光滑水平面上,若其自重不
静
学 若对变形体,则不适用。
力 学
基
基
本
本 公
知
理
识
静
(三)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力 在刚体上加上或减去一个平衡力系,不改变原来力系对
静
学 刚体的作用效果。 基 推论:(1)力的可传性原理
力 学 基
本
(2)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本 公
知
理
识
静
推论:(1)力的可传性原理
力 作用在刚体上的力,可以沿其作用线移动到刚体内任意 一点,而不改变该力对刚体的作用效应。
FRy Fy F1Y F2Y F3Y F4Y 112 .3N
3、求合力
FR FR2x FR2y 129 .32 112 .32 arctan FRy arctan112.3 40.9750
建筑力学第一章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建筑力学的研究对象 • 第二节 建筑力学的基本任务 • 第三节 变形固体及其基本假设
返回
第一节 建筑力学的研究对象
• 一、基本概念 • 建筑力学的研究对象是建筑结构及其构件.建筑结构(如厂房、桥梁、
闸、坝、电视塔等)是由工程材料制成的构件(如梁、柱等)按合理方式 连接而成的,它能承受和传递荷载, 起骨架作用.例如,单层工业厂房的 基础、柱、屋架(梁)通过相互连接而构成厂房的骨架(图1-1).又如民 用建筑中的框架,公路与铁路工程中的桥梁以及挡土墙、水坝等,也是 结构的实际例子.结构一般是由多个构件连接而成的,如桁架、框架等. 最简单的结构则是单个构件,如单跨梁、独立柱等. • 二、结构分类 • 结构的类型很多,按照结构构件的形状和几何尺寸,可以将结构分为杆 件结构、板壳结构和实体结构三类.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三节 变形固体及其基本假设
• (四)小变形假设 • 在实际工程中,构件在荷载作用下,其变形与构件的原尺寸相比通常很
小,可以忽略不计,这一类变形称为小变形.所以,在研究构件的平衡和运 动时,可按变形前的原始尺寸和形状进行计算.研究和计算变形时,变形 的高次幂项也可忽略不计.这既可以简化计算,又不影响计算结果的实 用精度.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建筑力学的基本任务
• (4)稳定性问题.对于比较细长的轴心受压杆,当压力超过某一定压力 时,杆将不再保持直线形状,而突然从原来的直线形状变成曲线形状,改 变它原来受压的工作性质而发生破坏,这种现象称为丧失稳定,简称 “失稳”.例如房屋中承重的柱子,如果过细、过高,就可能由于失稳而 导致整个房屋突然倒塌.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建筑力学的基本任务
• 在结构设计中,其他条件一定时,如果构件的截面设计得过小,当构件所 受的荷载大于构件的承载能力时,结构将不安全,它会因变形过大而影 响正常工作,或因强度不够而破坏.当构件的承载能力大于构件所受的 荷载时,则要多用材料,造成浪费.因此,建筑力学的任务是讨论和研究使 建筑结构及构件在荷载或其他因素(支座移动、温度变化)的作用下能 安全、正常地工作且符合经济要求的理论和计算方法, 它可归纳为以 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 第一节 建筑力学的研究对象 • 第二节 建筑力学的基本任务 • 第三节 变形固体及其基本假设
返回
第一节 建筑力学的研究对象
• 一、基本概念 • 建筑力学的研究对象是建筑结构及其构件.建筑结构(如厂房、桥梁、
闸、坝、电视塔等)是由工程材料制成的构件(如梁、柱等)按合理方式 连接而成的,它能承受和传递荷载, 起骨架作用.例如,单层工业厂房的 基础、柱、屋架(梁)通过相互连接而构成厂房的骨架(图1-1).又如民 用建筑中的框架,公路与铁路工程中的桥梁以及挡土墙、水坝等,也是 结构的实际例子.结构一般是由多个构件连接而成的,如桁架、框架等. 最简单的结构则是单个构件,如单跨梁、独立柱等. • 二、结构分类 • 结构的类型很多,按照结构构件的形状和几何尺寸,可以将结构分为杆 件结构、板壳结构和实体结构三类.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三节 变形固体及其基本假设
• (四)小变形假设 • 在实际工程中,构件在荷载作用下,其变形与构件的原尺寸相比通常很
小,可以忽略不计,这一类变形称为小变形.所以,在研究构件的平衡和运 动时,可按变形前的原始尺寸和形状进行计算.研究和计算变形时,变形 的高次幂项也可忽略不计.这既可以简化计算,又不影响计算结果的实 用精度.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建筑力学的基本任务
• (4)稳定性问题.对于比较细长的轴心受压杆,当压力超过某一定压力 时,杆将不再保持直线形状,而突然从原来的直线形状变成曲线形状,改 变它原来受压的工作性质而发生破坏,这种现象称为丧失稳定,简称 “失稳”.例如房屋中承重的柱子,如果过细、过高,就可能由于失稳而 导致整个房屋突然倒塌.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建筑力学的基本任务
• 在结构设计中,其他条件一定时,如果构件的截面设计得过小,当构件所 受的荷载大于构件的承载能力时,结构将不安全,它会因变形过大而影 响正常工作,或因强度不够而破坏.当构件的承载能力大于构件所受的 荷载时,则要多用材料,造成浪费.因此,建筑力学的任务是讨论和研究使 建筑结构及构件在荷载或其他因素(支座移动、温度变化)的作用下能 安全、正常地工作且符合经济要求的理论和计算方法, 它可归纳为以 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建筑力学第1章绪论.

第二节 建筑力学的任务
建筑力学的任务是研究能使建筑结构安全、正常 工作且符合经济要求的理论和计算方法,具体是: ⑴ 研究物体的受力分析、力系简化与平衡的理 论。这是建筑力学的静力学基础。 ⑵ 研究结构和构件在荷载作用下内力的计算方 法,以保证结构有足够的强度。 强度:材料抵抗破坏的能力。 ⑶ 研究结构和构件在荷载作用下变形的计算方 法,以保证结构有足够的刚度。 刚度:结构抵抗单位变形的能力。
第五节 荷载的分类
作用在建筑结构上的外力称为荷载,例如结构的 自重、施加在结构上的土压力和水压力。 ⒈ 按作用在结构上的荷载分布状况分类 (2) 分布荷载。分布荷载指分布在结构某一表面 上的荷载。
第五节 荷载的分类
作用在建筑结构上的外力称为荷载,例如结构的 自重、施加在结构上的土压力和水压力。 ⒈ 按作用在结构上的荷载分布状况分类 (3) 集中荷载。作用于结构上的荷载,当分布面 积远远小于结构尺寸时, 可以认为此荷载是作用于结 构某一点上的荷载,即集中荷载。
作用在建筑结构上的外力称为荷载,例如结构的 自重、施加在结构上的土压力和水压力。 ⒈ 按作用在结构上的荷载分布状况分类 (1) 体荷载。体荷载指分布在结构整个体积内连 续作用的荷载。如图所示的物体G的重力就是典型的 体荷载。
第五节 荷载的分类
作用在建筑结构上的外力称为荷载,例如结构的 自重、施加在结构上的土压力和水压力。 ⒈ 按作用在结构上的荷载分布状况分类 (2) 分布荷载。分布荷载指分布在结构某一表面 上的荷载。 ① 均布面荷载。 ② 均布线荷载。若均布面荷载换算到计算构件 的纵轴线上,即均布面荷载乘以其负载宽度,则可得 沿纵向的均布线荷载。 ③ 三角形分布荷载。三角形分布荷载如水对水 池壁的侧向压力。
第三节 刚体、变形体及其基本假设
《建筑力学》第1章ppt课件

❖ 作用在物体上的一组力称为力系,假设两个力系使刚体 产生一样的运动形状,称这两个力系互为等效能系,用 一个简单力系等效地替代一个复杂力系的过程称为力系 的简化,假设一个力与一个力系等效,那么将这个力称 为该力系的合力,力系中的各力称为此合力的分力。
❖ 9.力系的平衡
❖ 平衡是指物体相对地面(惯性坐标系)坚持静止 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形状,它是机械运动的特 例。物体坚持平衡形状所应满足的条件称为平 衡条件,它是求解物体平衡问题的关键,是静 力学的中心,也是本书学习的重点。
❖
(1-1)
❖也可采用三角形法那么确定合力,即二力依次 首尾相接,其三角形的封锁边即为该二力的合 力,如图1.2(b)所示。力的平行四边形法那么 或三角形法那么是最简单的力系简化法那么, 同时此法那么也是力的分解法那么。
公理2:二力平衡原理
❖ 该当指出,三力平衡汇交定理的条件是必要条 件,不是充分条件。同时它也是确定力的作用 线的方法之一,即假设刚体在三个力的作用下 处于平衡,假设知其中两个力的作用线汇交于 一点,那么第三力的作用点与该汇交点的连线 为第三个力的作用线,其指向再由二力平衡定 理来确定。
1.3.3. 物体的受力分析及受力图
❖ 在力学计算中,首先要分析物体遭到哪些力的 作用,每个力的作用位置如何,力的方向如何, 这个过程称为对物体进展受力分析,将所分析 的全部外力和约束反力用图形表示出来称为受 力图。
❖ 正确地对物体进展受力分析和画受力图是力学 计算的前提和关键,其步骤如下。
构造。厂房的横向是由柱子和屋架所组成的假 设干横向单元。沿厂房的纵向,由屋面板、吊 车梁等构件将各横向单元联络起来。由于各横 向单元沿厂房纵向有规律地陈列,且风、雪等 荷载沿纵向均匀分布,因此,可以经过纵向柱 距的中线,取出图1.16〔a〕中阴影线部分作 为一个计算单元〔图1.16〔b〕〕。将空间构 造简化为平面构造来计算。
❖ 9.力系的平衡
❖ 平衡是指物体相对地面(惯性坐标系)坚持静止 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形状,它是机械运动的特 例。物体坚持平衡形状所应满足的条件称为平 衡条件,它是求解物体平衡问题的关键,是静 力学的中心,也是本书学习的重点。
❖
(1-1)
❖也可采用三角形法那么确定合力,即二力依次 首尾相接,其三角形的封锁边即为该二力的合 力,如图1.2(b)所示。力的平行四边形法那么 或三角形法那么是最简单的力系简化法那么, 同时此法那么也是力的分解法那么。
公理2:二力平衡原理
❖ 该当指出,三力平衡汇交定理的条件是必要条 件,不是充分条件。同时它也是确定力的作用 线的方法之一,即假设刚体在三个力的作用下 处于平衡,假设知其中两个力的作用线汇交于 一点,那么第三力的作用点与该汇交点的连线 为第三个力的作用线,其指向再由二力平衡定 理来确定。
1.3.3. 物体的受力分析及受力图
❖ 在力学计算中,首先要分析物体遭到哪些力的 作用,每个力的作用位置如何,力的方向如何, 这个过程称为对物体进展受力分析,将所分析 的全部外力和约束反力用图形表示出来称为受 力图。
❖ 正确地对物体进展受力分析和画受力图是力学 计算的前提和关键,其步骤如下。
构造。厂房的横向是由柱子和屋架所组成的假 设干横向单元。沿厂房的纵向,由屋面板、吊 车梁等构件将各横向单元联络起来。由于各横 向单元沿厂房纵向有规律地陈列,且风、雪等 荷载沿纵向均匀分布,因此,可以经过纵向柱 距的中线,取出图1.16〔a〕中阴影线部分作 为一个计算单元〔图1.16〔b〕〕。将空间构 造简化为平面构造来计算。
《建筑力学》PPT课件(最全版)

为拉力。
§3–1约束与约束反力
A
§3–1约束与约束反力
光滑接触面约束
§3–1约束与约束反力
光滑支承接触对非自由体的约束力,作用在 接触处;方向沿接触处的公法线并指向受力
物体,故称为法向约束力,用FN表示。
§3–1约束与约束反力
光滑铰链约束 此类约束简称铰链或铰 径向轴承、圆柱铰链、固定铰链支座等 (1) 、径向轴承(向心轴承)
§2–1 力的概念
四、力系、合力与分力 力 系——作用于同一物体或物体系上的一群力。
等效力系——对物体的作用效果相同的两个力系。
平衡力系——能使物体维持平衡的力系。 合 力——在特殊情况下,能和一个力系等效
的一个力。
分 力——力系中各个力。
§2–2 静力学公理
公理一 (二力平衡公理) 要使刚体在两个力作用下维持平衡状态,
杆的受力图能否画为 图(d)所示?
若这样画,梁AB的受力 图又如何改动?
§3–2物体的受力分析及受力图
例1-4
不计三铰拱桥的自重与摩擦,画 出左、右拱AC,CB的受力图与 系统整体受力图。
解: 右拱CB为二力构件,其受力 图如图(b)所示
§3–2物体的受力分析及受力图
取左拱AC ,其受力图如图(c)
第三章
物体的受力分析 结构的计算简图
§3–1约束与约束反力 §3–2物体的受力分析及受力图 §3–3 结构的计算简图
§3–1约束与约束反力
自由体:位移不受限制的物体。 非自由体:位移受到限制的物体。 约束:限制非自由体运动的其他物体 。 约束反力:约束对被约束体的反作用力 主动力:约束力以外的力。
解:画出简图 画出主动力
画出约束力
§3–2物体的受力分析及受力图
§3–1约束与约束反力
A
§3–1约束与约束反力
光滑接触面约束
§3–1约束与约束反力
光滑支承接触对非自由体的约束力,作用在 接触处;方向沿接触处的公法线并指向受力
物体,故称为法向约束力,用FN表示。
§3–1约束与约束反力
光滑铰链约束 此类约束简称铰链或铰 径向轴承、圆柱铰链、固定铰链支座等 (1) 、径向轴承(向心轴承)
§2–1 力的概念
四、力系、合力与分力 力 系——作用于同一物体或物体系上的一群力。
等效力系——对物体的作用效果相同的两个力系。
平衡力系——能使物体维持平衡的力系。 合 力——在特殊情况下,能和一个力系等效
的一个力。
分 力——力系中各个力。
§2–2 静力学公理
公理一 (二力平衡公理) 要使刚体在两个力作用下维持平衡状态,
杆的受力图能否画为 图(d)所示?
若这样画,梁AB的受力 图又如何改动?
§3–2物体的受力分析及受力图
例1-4
不计三铰拱桥的自重与摩擦,画 出左、右拱AC,CB的受力图与 系统整体受力图。
解: 右拱CB为二力构件,其受力 图如图(b)所示
§3–2物体的受力分析及受力图
取左拱AC ,其受力图如图(c)
第三章
物体的受力分析 结构的计算简图
§3–1约束与约束反力 §3–2物体的受力分析及受力图 §3–3 结构的计算简图
§3–1约束与约束反力
自由体:位移不受限制的物体。 非自由体:位移受到限制的物体。 约束:限制非自由体运动的其他物体 。 约束反力:约束对被约束体的反作用力 主动力:约束力以外的力。
解:画出简图 画出主动力
画出约束力
§3–2物体的受力分析及受力图
建筑力学(完整版)ppt课件

精品课件
第二节 学习建筑力学的目的
建筑力学是研究建筑结构的力学计算理论和方法的一门科学,它是 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地基与基础等课程的基础,它将为读者打开 进入结构设计和解决施工现场许多受力问题的大门。显然作为结构设计 人员必须掌握建筑力学知识,才能正确的对结构进行受力分析和力学计 算,保证所设计的结构既安全可靠又经济合理。
图1-1
图1-2
(3)力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用字母N 表示。另外,有时还用到比牛顿大的单位,千牛顿()。
精品课件
二、力系 1.力系。 作用在物体上的若干个力的总称为力系,以表示 ,如图1-3a。力系中各个力的作用线如果不在同一 平面内,则该力系称为空间力系;如果在同一平面 内,则称为平面力系。 2.等效力系。 如果作用于物体上的一个力系可用另一个力系来 代替,而不改变原力系对物体作用的外效应,则这 两个力系称为等效力系或互等力系,以表示, 如图13b。
精品课件
二、建筑力学的研究内容
要处理好构件所受的荷载与构件本身的承载能 力之间的这个基本矛盾,就必须保证设计的构件 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建筑力学就是研 究多种类型构件(或构件系统)的强度、刚度和稳 定性问题的科学。 各种不同的受力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内力,相应就 有不同承载能力的计算方法,这些方法的研究构 成了建筑力学的研究内容。
精品课件
• 结构分类
• 1 按组成结构的形状及几何尺寸分类: 杆件结构(即长度远大于截面尺寸的构件) 如梁 柱等 杆件结构依照空间特征分类: 平面杆件结构:凡组成结构的所有杆件的轴线在一平面内 空间杆件结构 薄壁结构(长度和宽度远大于厚度的构件) 如薄板 薄壳 实体结构 (长宽高接近的结构)如挡土墙 堤坝等
过铰C 和铰E 两点受力,是一个二力构件, 故C 、E 两点处的作用力必沿CE 连线的
第二节 学习建筑力学的目的
建筑力学是研究建筑结构的力学计算理论和方法的一门科学,它是 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地基与基础等课程的基础,它将为读者打开 进入结构设计和解决施工现场许多受力问题的大门。显然作为结构设计 人员必须掌握建筑力学知识,才能正确的对结构进行受力分析和力学计 算,保证所设计的结构既安全可靠又经济合理。
图1-1
图1-2
(3)力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用字母N 表示。另外,有时还用到比牛顿大的单位,千牛顿()。
精品课件
二、力系 1.力系。 作用在物体上的若干个力的总称为力系,以表示 ,如图1-3a。力系中各个力的作用线如果不在同一 平面内,则该力系称为空间力系;如果在同一平面 内,则称为平面力系。 2.等效力系。 如果作用于物体上的一个力系可用另一个力系来 代替,而不改变原力系对物体作用的外效应,则这 两个力系称为等效力系或互等力系,以表示, 如图13b。
精品课件
二、建筑力学的研究内容
要处理好构件所受的荷载与构件本身的承载能 力之间的这个基本矛盾,就必须保证设计的构件 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建筑力学就是研 究多种类型构件(或构件系统)的强度、刚度和稳 定性问题的科学。 各种不同的受力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内力,相应就 有不同承载能力的计算方法,这些方法的研究构 成了建筑力学的研究内容。
精品课件
• 结构分类
• 1 按组成结构的形状及几何尺寸分类: 杆件结构(即长度远大于截面尺寸的构件) 如梁 柱等 杆件结构依照空间特征分类: 平面杆件结构:凡组成结构的所有杆件的轴线在一平面内 空间杆件结构 薄壁结构(长度和宽度远大于厚度的构件) 如薄板 薄壳 实体结构 (长宽高接近的结构)如挡土墙 堤坝等
过铰C 和铰E 两点受力,是一个二力构件, 故C 、E 两点处的作用力必沿CE 连线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物或构筑物按照其几何特征可以分成杆系结构、 板壳结构和实体结构等几种类型。杆系结构是由若干杆件 通过一定的方式连接起来组成的结构,杆件是在长度方向 上远大于其横截面尺寸的结构构件,又分为曲杆和直杆, 如图1-1所示。
横截面
l 直杆
轴线 b 图1-1
h
横截面 曲杆
轴线
工程上常用的杆系结构有框架结构、桁架结构和网架结构。 如图1-2所示。
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常见工程结构体系的计算简图,常见荷载类型、约束 类型及受力分析、力系合成(简化)与平衡的理论和方法。
2)杆系结构的几何组成规律分析,合理的结构几何组成 是保证所设计的杆件体系成为能够承受荷载的结构体系的 必要条件。
3)结构和构件的强度问题。 强度是指结构构件或结构承受荷载和抵抗破坏的能力,
现代建筑的发展依赖于建筑力学和建筑材料科学的发展, 从古代的赵州桥,采用石材,应用了拱的力学原理,到现代 的北京“鸟巢”、目前世界第一高楼“台北101”等,采用钢材 和混凝土材料,发展和应用了大型复杂结构的力学分析原理 和方法,无一不体现了科技的进步和发展。
建筑力学是研究建筑物或者构筑物(称为结构)及其 组成部分(称为结构构件)力学性能的一门学科。 在建筑物或构筑物中起骨架作用的物体称为建筑结构,组 成建筑结构的基本部件有杆件、梁、板、柱子等,统称为 构件,构件和结构起着承受力和传递力的作用。
力学分析中,视所考虑的因素,主要有两种分析模型: 刚体和变形体模型。
刚体是指在运动中和受力作用后,形状和大小都不发生 改变,而且内部各点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的物体。
结构物是否能够安全建成并且正常工作,取决于结构构件 的力学性能、结构的几何组成是否合理,以及结构承受荷载的 情况。在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阶段,都需要对拟建的建筑物和 构筑物进行力学分析。
对于不同的构件和结构体系进行力学分析,所需要的力学 知识的侧重面不同,深度和广度也不同。
例如对于杆系结构的力学分析,采用建筑力学所涵盖的理 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知识就可以进行分析,而对于板 壳结构和块体结构,就还需要用到弹性力学或板壳理论进行力 学分析。
与构件所用材料的力学性质、构件的截面几何形状和尺寸, 以及所承受荷载的类型和大小有关。
在讨论强度问题时,需要讨论材料的力学性质、截面 的几何性质,构件的内力和应力等与强度有关的问题,以 便在设计荷载确定后,设计构件的几何形状和尺寸。
4)刚度问题
刚度是指结构或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 满足强度条件可以保证结构在设计荷载作用下不致 破坏,但如果结构或构件的变形过大,超过结构设计规 范所规定的范围,就有可能会影响正常使用,因此,需 要讨论构件的变形和应变,结构的位移等与刚度有关的 问题,以便设计时控制变形和位移。
(a)某仓库平面楼盖
(b)悉尼歌剧院
图1-4
块体结构是在长、宽和高三个方向都有一定相对接近的 比例尺寸的结构,如图1-3(c)所示,这类结构在工程上用 作堤坝、挡土墙、建筑物或构筑物的独立式、条带式基础和 片伐式基础等,如图1-4(c)所示。
c
b a 图1-3有的建筑物或构筑物都可能由石材、钢材、混凝土或者 木材等固体建筑材料做成,每种材料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能和承 受荷载的能力。
5)稳定性问题
稳定性问题是指构件在荷载作用下应该能够保持原有 的稳定平衡状态。
某些细长构件或结构在荷载作用下可能不能保持原有 形状下的平衡,即丧失稳定性,产生失稳破坏,因此,有 必要进行结构的稳定性分析。
建筑力学的任务:
通过研究结构的强度、刚度、稳定性;材料的力学性能; 结构的几何组成规则,在保证结构既安全可靠又经济节约的前 提下,为构件选择合适的材料、确定合理的截面形状和尺寸, 提供计算理论及计算方法,为结构设计提供力学分析依据。
(a) 广东科技中心网架 (b)施工中的框架结构
图1-2
(c)某厂房屋架---桁架
板和壳体都是厚度方向尺寸远小于长宽方向尺寸、宽而薄的 构件。平面形状的构件称为板,曲面形状的构件称为壳,如 图1-3(a)、(b)所示。
t
b a (a)平板
(b)壳体 图1-3
c
b a (c)实体
由板和壳体组成的结构称为板壳结构,一般钢筋混凝土 建筑物的楼面结构为平板结构,一些特殊形体的建筑屋面如 悉尼歌剧院的屋面、厂房的马鞍形屋面等都是壳体结构,如 图1-4(a)、(b)所示。
由这些材料建成的结构在外力(工程上将作用在结构或者 构件上的外力称为荷载)作用下,或多或少都会产生变形。如 果材料承受荷载的能力不够,结构或构件变形过大可能导致破 坏,将不安全。因此,必须保证在设计荷载作用下,在建筑物 使用期限内,结构处于能够正常使用的安全状态。结构设计是 保证结构安全的重要措施,力学分析是结构设计的理论基础。
如果结构或构件在过大的荷载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即有 不可恢复的残留变形),则需要采用塑性力学进行分析。
建筑力学课程针对弹性杆状构件和杆系结构,分析用作 结构构件的材料在荷载或其他影响因素(如温度变化、基础 沉降等等)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几何组成、 以及在荷载作用下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变形状态。
1.2 建筑力学的两种分析模型及基本假设
1.2.1 两种分析模型
实际工程中采用各种不同的材料,建成形式多样的建筑 结构物。这些结构物所承受的荷载和受到的其他影响因素都 不尽相同,因此,对于实际工程结构若不加简化进行力学分 析是相当复杂,甚至是不可能的。
在力学分析中,首先需要对实际结构采用抽象化的方法, 即根据所研究的不同问题,抓住主要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忽略次要的、偶然的因素,对实际结构进行科学的抽象化, 根据分析侧重点的不同,建立力学分析模型。
建筑力学
第1章 绪论
1.1 建筑力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建筑物和构筑物是人类生存和劳动所必需的空间,从古 至今,人类经历了群居树上,到居住山洞、茅草屋的历史。 随着技术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建造了木屋、土屋和石屋, 直至发展到今天的现代建筑。
现代建筑的发展不仅仅能够满足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基本 目的,也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