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计划
关节镜下自体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计划
关节镜下自体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计划注意事项:1.前4周左右的较大范围的屈膝活动度练习,每日一般只进行一次,但要求达到规定的角度。
一般上午屈膝练习,下午伸膝练习。
屈膝活动度练习后即刻给予冰敷15-20分钟。
可每隔三小时冰敷一次。
避免多次和反复屈伸练习。
如果关节红、肿、热、痛,屈曲角度长时间(>2)无进展,暂停屈曲练习,尽快复查。
2.关节屈曲练习流程:(由健肢或其他人帮助予以外力的屈膝练习为被动练习)3.支具调节方法及时间:术后3周支具放于30度位置,然后每隔7天增加15度左右。
术后1个月全天佩戴支具(除了活动度练习),术后2-3个月白天佩戴,晚上无需佩戴。
满3个月去掉支具。
4.前2周避免主动伸膝40°-0°。
如果进度顺利,6周时步态正常,可以迈上20厘米高的台阶。
如果打不到上述要求,尽快复查。
术后9周至12周被动屈膝角度与健侧相同。
术后12周主动屈膝角度与健侧相同,可以迈下20厘米高的台阶。
正文:一.初期(0 -4周)(一)手术当天:麻醉消退后,开始活动足趾,踝关节;尝试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
(一)术后1-3天:术后24小时后可扶双拐脚不着地行走(仅限去厕所!)1.尽可能多做踝泵、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等练习。
2.下肢肌力练习:分别进行仰卧位直抬腿、俯卧位后抬腿练习,保持至疲劳。
10次/组,2-3组/日,组间休息30秒。
3.被动伸膝练习:前4周争取每天练习15分钟以上。
(二)术后4天—4周:1. 下肢肌力练习同上,酌情拄拐支具锁定在0°时行走,时间、距离由少到多(如是急性伤,进度快些)。
术后3周支具放于30度位置,然后每隔7天增加15度。
2. 关节活动度练习:每日一般只进行一次。
(1)上午屈膝练习:术后5-7天、3周、4周屈膝分别达到90、100、120度(<95°采坐位垂腿,屈膝100°以上者采取坐位抱腿)。
(2)下午被动伸膝练习:前四周争取每天练习15分钟以上。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流程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流程第一阶段:术后第1-2周-患者需要使用拐杖或助行器具,以保护手术部位。
-进行冷敷,以减轻术后疼痛和肿胀。
-进行物理疗法,包括肌肉锻炼和关节活动性锻炼,以维持关节的灵活性。
-进行疼痛管理,如使用止痛药和冰袋。
-进行康复性自康复训练,包括肌力训练和平衡训练。
第二阶段:术后2-6周-开始进行主动性和被动性关节运动,以逐渐恢复关节的活动范围。
-开始进行受控的负重运动,以增强肌肉力量和稳定性。
-进行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治疗,以促进肌肉收缩和恢复。
-进行平衡性训练,以提高膝关节的稳定性。
-进行有氧运动,如跑步机和自行车,以提高心肺功能。
第三阶段:术后6-12周-增加负重运动的强度和范围,包括深蹲和跳跃。
-开始进行核心训练,以增加腰腹肌肉的力量和稳定性。
-进行球形平衡训练,以增加膝关节的稳定性和反应能力。
-进行低冲击性运动,如游泳和慢跑,以渐进恢复正常运动水平。
-参加康复辅助设备,如运动护具,以提供额外的稳定性。
第四阶段:术后12周之后-可以逐渐恢复正常运动水平,包括高强度运动和竞技运动。
-参加体力训练,以提高肌肉力量和爆发力。
-进行运动技术训练,以提高膝关节的稳定性和协调性。
-进行康复评估,以确保恢复程度和功能达到预期水平。
-进行定期随访和康复指导,以解决任何康复期间出现的问题。
总的来说,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需要逐渐增加活动范围和强度,以保护手术部位并促进膝关节的恢复。
康复期间,患者需要积极参与物理疗法和自我训练,以提高肌肉力量和稳定性,并逐渐返回正常的运动水平。
此外,康复期间的定期随访和康复指导也是必不可少的,以确保康复进程顺利进行。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计划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计划注意事项:一.必须通读此计划全文并理解后才可开始康复训练。
二.训练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有:心脑血管意外、周围组织损伤、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异位骨化、功能改善不满意等。
三.训练中出现疼痛为正常现象,若训练结束后半小时疼痛缓解,则不会造成损伤。
四.关节的肿胀、发热为正常现象,可以通过冰敷缓解。
若肿胀、发热持续严重且关节角度长期无进展,则应减少活动及训练量,及时复诊。
正文:一.肌肉力量(以下训练1、2、3术后麻醉消退后立即开始。
持续训练8周)1.踝泵练习:用最大理想上钩脚尖5秒后再向下才五秒,每天总量500-1000次。
很重要,预防血栓!2.股四头肌收缩:术后立即开始。
用收缩大腿前侧肌肉5秒后放松2秒,每天总量500次。
3.腘绳肌收缩:膝关节完全伸直后用力下压脚下所垫枕头,持续五秒,放松2秒。
每天总量500次。
4.直抬腿:膝关节伸直抬离床面15度,持续到力竭。
6周内每天几次即可,6周后逐渐强化。
5.静蹲:扎马步,术后10周开始,在无痛的角度练习,注意膝关节不要超过脚尖,每次持续1-2分钟。
二.关节角度1.膝关节角度的计算:大腿的延长线与小腿之间的夹角。
2.屈膝练习:每天上午进行一次屈膝练习。
具体进度参照附表。
A.屈膝的流程为:解除支具→屈膝至目标角度→维持10分钟→佩戴支具→冰敷20分钟。
B.屈膝的方法有:90度内,坐位垂腿;90-105度,坐位顶墙;100度以上,坐位抱腿、仰卧垂腿。
床边垂腿坐位“顶墙”仰卧垂腿坐位抱膝俯卧牵拉屈膝保护下跪坐:3.伸膝练习:术后第一天开始,每天下午进行2次,持续一个月。
A.伸膝练习的方法为:脚后跟垫枕头,膝关节下空出,肌肉完全放松,持续20分钟。
膝关节后侧的酸胀感是正常现象。
B.部分术前已经伸膝困难的患者应在上述基础上,在膝关节上加2-3公斤重物。
坐位(或仰卧位)伸膝:俯卧重物悬吊伸膝:坐位俯身腘绳肌牵拉伸膝:三.行走1.单纯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地负重行走(即患肢可以踩地)以满足间的日常生活。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训练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训练方案一、第一阶段康复训练(0-2周)术后2周内以减轻术后疼痛、控制术后肿胀与渗出为主。
佩戴膝关节支具进行保护,支具限制膝关节活动范围0-30°。
如果韧带固定牢靠,允许术后部分负重(患肢不多于50%部分负重),使用拐杖辅助行走,但应注意,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
每次训练结束后,应进行冰敷20-30分钟,以减少膝关节渗出、肿胀及疼痛。
本阶段的康复训练包括以下项目:(1)踝泵练习:踝泵练习,尽可能多做,有利于促进循环、消肿消胀、防止深静脉血栓。
具体步骤:平卧在床上,大腿放松,然后缓慢的尽最大角度地做踝关节跖屈动作,也就是向上勾起脚尖,让脚尖朝向自己,维持5s左右,之后再向下做踝关节背伸动作,让脚尖向下,保持5s左右,循环反复地屈伸踝关节。
每组进行5分钟,每天进行3组。
(2)股四头肌等长练习:平卧在床上,下肢伸直平放床上,尽可能用最大的力量紧绷大腿肌肉5s再放松。
每组进行5分钟,每天进行3组。
(3)直腿抬高练习:平卧在床上,下肢伸直平放床上,踝关节背伸状态下,直腿抬高至下肢与床面呈30°,保持至力竭再放松。
每组进行10次,每天进行3组。
(4)侧抬腿练习:侧卧在床上,下肢伸直平放床上,直腿抬高至下肢与床面呈30°,保持至力竭再放松。
每组进行10次,每天进行3组。
(5)后抬腿练习:俯卧在床上,下肢伸直平放床上,直腿抬高至下肢与床面呈30°,保持至力竭再放松。
每组进行10次,每天进行3组。
二、第二阶段康复训练(2-6周)维持佩戴膝关节支具进行保护,膝关节活动范围逐步递增(每周依次增加20°-10°-20°-10°),直到术后6周支具限制膝关节活动范围0-90°。
在可耐受的范围内逐步增加负重,术后6周基本可恢复正常行走。
当步行无痛时,可以去掉拐杖。
此阶段康复训练项目同第一阶段,继续进行踝泵练习、股四头肌等长练习、直腿抬高练习、侧抬腿练习以及后抬腿练习。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计划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计划说明1. 本计划应在骨科医生的指导下执行。
2. 由于每位患者病情不尽相同,具体进行康复锻炼时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的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3.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要佩戴可拆卸支具或铰链式支具4~6周,除膝关节康复训练外,相邻关节的主动活动可以尽早开始。
4. 康复锻炼中会存在疼痛,是不可避免的。
如疼痛在练习停止半小时内可减弱或消失,则不会对组织造成损伤,可以继续坚持康复锻炼。
5. 肌肉力量练习应当贯穿康复计划的始终。
每次应练习至肌肉有酸胀疲劳感为宜,充分休息后再进行下一组。
肌肉力量的提高是恢复关节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应当坚持锻炼。
6. 膝关节的肿胀会伴随着整个练习过程,直至膝关节屈伸活动角度及肌肉力量基本恢复正常时,膝关节肿胀才会逐渐消退。
如果出现膝关节肿胀突然加重,应调整练习,减少活动量,必要时应及时回医院复查。
7. 功能锻炼后即刻给予冰敷15~20分钟。
如平时感到关节肿、痛、发热明显,可以继续冰敷,每日2~3次。
第一阶段:术后1~7天(术后水肿期)支具要求:膝关节支具锁定在0度伸直位。
可以扶双拐下地行走,患肢不负重。
功能锻炼:1. 踝关节主动屈伸锻炼(踝泵):踝关节用力、缓慢、全范围的跖屈、背伸活动,可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对防止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有重要意义。
每日2小时1次,每次1~2组,每组20个。
2. 等长训练: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腘绳肌等长收缩练习3. 活动髌骨:用手将髌骨上下左右推动,每日4次,每次1~2组,每组4方向,每组15个。
1. 直腿抬高训练:伸膝后保持膝关节伸直,抬高至足跟离开床面10~15厘米处,保持30~60秒/次。
2. 每天锻炼3组,每组20~30次。
1. 膝关节活动度锻炼:要求患侧膝关节能够被动伸直到0度,屈膝角度小于90度。
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锻炼的原则是被动的闭链的屈膝锻炼。
2. 仰卧位闭链屈膝锻炼:要求屈膝过程中足跟不离开床面,在床面上活动,称为“闭链”。
北医三院前交叉韧带康复计划
北京积水潭医院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程序1.本康复程序应在骨科医生指导下执行,根据患者条件及术后情况不同而定;2.早己除功能锻炼外,其余时间手术肢体需穿戴长腿支具制动;3.康复锻炼中存在的疼痛是不可避免的,疼痛症状经过一定时间的休息可以得到缓解,是不会对组织造成损伤的;4.关节的肿胀会伴随整个练习过程,直到关节活动度及肌力基本恢复正常肿胀才会逐渐消退;肿胀突然增加则应调整练习,减少活动量,严重时应及时复诊;5.肌力练习尤为重要,每次应练习至肌肉有酸胀疲劳感;肌力是关节稳定的关键因素,必须认真练习;6.功能锻炼后即刻给予冰敷20-30分钟;如果平时感到关节肿、痛发热明显,也可冰敷,每日2-3次;一、术后0-1周:消除肿胀,减轻疼痛,早期等长肌力练习,关节活动度练习,避免肌肉萎缩及关节粘连;术后1天:1.正确体位摆放:患腿抬高防御枕头上,足尖向正上方,不能歪向一边,膝关节下方应空出,不得用枕头将腿垫成弯曲位置;2.不负重,患腿需用长腿支架锁定0度;术后24小时可扶双拐脚不着地行走,但不应以行走作为练习方法,否则易引发关节肿胀和积液,影响功能恢复及组织愈合;3.踝泵练习:用力、缓慢、全范围踝关节跖屈、背伸练习,可促进血循环、消退肿胀,对防止深静脉血栓具有重要意义;4.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即大腿肌肉绷劲及放松;20次/组,组间休息20秒,连续练习2-3组,3次/日;5.冰敷:20-30分钟/次,每日2-3次;术后2天:拔除引流1.继续以上练习;2.髌骨松动:手推住髌骨边缘,向上下、左右方向缓慢用力推动髌骨至极限位置;每方向10次,3次/日;3.神经肌肉电刺激:股四头肌,10分钟/次,2次/日;4.直腿抬高:伸膝、足背伸,直腿抬高至于床成30度夹角处,10次/组,2-3组/日;5.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膝下垫枕,用力下压所垫枕头,试图使足跟离开床面,使大腿前侧肌肉绷劲及放松;20次/组,组间休息20秒,连续练习2-3组,3次/日;6.腘绳肌等长收缩练习:膝下垫枕,足跟用力下压床面,使大腿后侧肌肉绷劲及放松;20次/组,组间休息20秒,连续练习2-3组,3次/日;7.髋内收、外展、后伸练习:20次/组,组间休息30秒,连续练习2-3组,3次/日;术后3-7天:1.继续以上练习;2.CPM练习:0-90度范围;3.Biodex被动模式及等长肌力锻炼;4.关节活动度练习:被动伸展,主动屈曲练习;闭运动链练习0-90度范围5.被动伸膝练习:足下垫枕,使患腿完全离开床面,放松肌肉使膝关节自然伸展;6.冰敷;二、术后2-4周:加强关节活动度及肌力练习1.继续以上练习;2.不负重,患肢需要长腿支架锁定0度;可扶双拐点地行走;3.踝泵改为抗阻力练习,训练小腿三头肌及胫前肌肌力;4.直腿抬高、侧抬腿及后抬腿负重练习,20次/组,组间休息30秒,连续练习2-3组,3次/日;5.CAM练习:0-90度范围,无阻力,20-30分钟/次,每日2-3次;6.Biodex被动模式及等长肌力锻炼;7.关节活动度练习:被动伸展,主动屈曲练习;闭运动链练习0-90度范围8.主动短运动弧股四头肌收缩练习0-45度:膝下垫枕,主动伸展练习,使足跟离开床面,20次/组,组间休息30秒,连续练习2-3组,3次/日;三、术后5周-3个月:负重及本体感觉练习,提高关节控制能力及稳定性,逐步改善步态;1.主动长运动弧股四头肌收缩练习0-90度2.腘绳肌抗组练习3.负重及平衡练习:1在平衡杠内,双足分离与肩同宽,左右交替移动重心,争取可达到单腿完全负重站立,5分钟/次,2次/日;2在平衡杠内,双足前后分离,前后交替移动重心,争取可达到单腿完全负重站立,5分钟/次,2次/日;3单足站立1分钟;4前后、侧向跨步练习,患腿在前及跨出一侧负重;4.负重:5-8周,由部分负重25%逐渐过渡到充分负重100%;加强负重及平衡练习,可用双拐行走,患腿单足站立如可轻松完成,则开始使用单拐扶于健侧行走,并逐渐过渡到脱拐行走;如行走及负重时关节不稳明显,则用支架保护;5.关节活动度练习:15周,被动屈曲0-110度,主动屈曲0-100度;26周,被动屈曲0-120度,主动屈曲0-110度;38-10周,被动屈曲角度与健侧基本相同;4俯卧屈曲使足跟接触臀部,持续牵伸10分钟/次;6.固定自行车练习,无负荷至轻负荷;30分钟/次,2次/日;7.背靠墙静蹲练习:1双脚与肩同宽,脚尖及膝关节正向前,随力量增加逐渐增加下蹲的角度小于90度,1分钟/次,间隔5秒,5个/组,2-3组/日;2单腿半蹲屈伸练习:患腿单腿站立,缓慢下蹲至屈曲45度,再缓慢登直膝关节;要求不打晃20次/组,组间间隔30秒,2-4次/日;8.Biodex主动模式及等长肌力锻炼9.上下楼梯练习10.半球平衡板练习11.慢走并逐步到快走练习四、术后4个月-6个月:强化关节活动度,强化肌力及关节稳定,恢复日常生活各项活动能力;1.主动屈伸角度与健侧相同2.Biodex等速训练3.全蹲练习:1分钟/次,间隔5秒,5个/组,2-3组/日;4.跪坐练习:1分钟/次,间隔5秒,5个/组,2-3组/日;5.骑自行车6.蹬踏练习7.慢跑、后退走8.强化肌力练习9.膝环绕练习10.跳上跳下练习、侧向跨跳练习11.急停急转、折返跑12.蹦床练习13.运动员开始专项练习此期间重建的韧带尚不够坚固,应该循序渐进练习,且应强化肌力以保证膝关节在运动中的稳定及安全,必要时可戴护膝保护;五、7个月-1年:强化肌力及跑跳中关节的稳定性,全面恢复运动或剧烈运动;。
前交叉韧带术后康复计划
前交叉韧带术后康复计划第一阶段:术后0~2周,控制关节内积血与组织水肿,减轻疼痛和炎症反应,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保持和恢复关节活动度。
1.支具:术后即佩戴膝关节保护性支具或者ACL专用支具。
与健侧未受累肢体一样完全伸直/屈曲0-30°,训练时取下支具或调整至所需要的控制角度。
支具保护下直腿抬高训练。
2.膝部加压包扎1~2d防止肿胀,抬高患肢以减少静脉压力,控制肿胀。
踝泵运动、髌骨活动、滑墙或者滑板运动通过重力对抗避免胫骨前移前提下进行膝关节屈曲训练,活动范围0°~60°等。
下肢肌肉的等长收缩,股四头肌与胭绳肌联合收缩直腿抬高,以维持胫骨相对稳定,避免对新移植韧带的牵拉和剪切力。
3.关节活动度(ROM)训练:术后将术膝保持与正常膝一致的伸直,完成过伸5°。
术后第2天即开始ROM训练,0°~30°~60°屈曲,2周屈曲达到90°。
开始闭链运动,足跟滑动训练,卧位膝部伸展/屈曲在0°/100°范围内。
4.负重训练:术后第2天扶拐下地步行,0负重行走,支具屈仲锁定0°。
1 周内达到患足负重25%~50%体重,第1周或第2周达到完全负重。
患膝在支具15°位保护下,完全负重步行。
本体感觉训练。
第二阶段:术后3~4周,控制水肿,维持伸展到0位。
增加到完全关节活动范围、步态训练、本体感觉训练、肌肉力量及耐力训练,可以参与专项运动训练。
1.支具:4周时睡觉时去除支具。
行走时用支具保护患膝,支具控制在伸屈0°~60°。
2.关节活动度训练:可以完全伸展与屈曲被动活动0~110°。
3.肌力训练:直腿抬高,腘䋲肌抗阻收缩练习,提踵练习,并腿,前足掌着地负重,后跟离地,每天两次,每次15分钟。
4.本体感受器训练:采用固定自行车架,主动锻炼膝关节的屈伸活动及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腘䋲肌肌力,每天两次,每次15分钟。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计划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计划一初期(0—4周)手术当天为0天不得过多行走,不应以行走作为练习方法。
1、手术当天术后:一周内不进行屈曲练习麻醉消退后,开始活动足趾、踝关节;尝试进行骨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
2、术后1—3天:术后24小时可扶双拐脚不着地行走(仅限去厕所)踝泵练习:主动踝关节背伸(往头勾脚)5秒、趾屈5秒----用力、缓慢、全范围屈伸踝关节,尽可能多做,500—1000次。
下地后可进行抗重力下踝泵练习.股四头肌(大腿前侧肌群)等长收缩练习:大腿肌肉绷紧及放松。
绷劲5秒/次,放松2秒/次。
(大于500次/日)腘绳肌(大腿后侧肌群)等长收缩练习: 患腿用力下压所垫枕头正确体位:摆放患侧抬高放于枕头上,足尖向正上方,不能歪向一边,膝关节下方应空出,不得置于屈膝位置。
尝试仰卧位直腿抬高练习:伸膝后直腿抬高至距离床15厘米处,保持至力竭。
5—10 次/组,2—3组/日,练习时,手术切口的疼痛属于正常现象,应予以耐受。
练习时要特别注意在开始抬腿之前,应将大腿前方和后方的肌肉绷紧,使整个腿部在肌肉保护下形成一个整体,膝关节要完全伸直,然后将腿抬起,这样可以防止在直腿时韧带松弛。
开始侧抬腿练习: 10次组,2—3组/日,组间休息30秒。
开始后抬腿练习:俯卧,患腿伸直向后抬起至足尖离床5厘米为1次,10 次/组,1—2组/日,组间休息30秒。
伸膝练习:时间尽可能多,每天练习15分钟以上。
方法:患侧足跟下垫枕头,足尖向正上方,不能歪向一方应空出。
,膝关节下应空出。
必要时于膝关节以上处加沙袋或外力。
术后4天—4周被动屈曲打90度,此时患肢仍然不能完全负重,行走时扶拐,患肢负重三分之一。
在进行肌力及关节活动度练习的同时还应进行如下练习:1、髌骨松动术大腿放松、摸及膝前的髌骨手法: 手掌推住髌骨的边缘,向上下左右方向缓慢用力推动髌骨至极限位置。
每方向20次,2—3次/日。
可在屈曲练习前进行。
2、上午屈膝练习(5种情况)坐(或仰卧)位垂腿:(适用于0—95度)方法:坐或躺于床边,膝以下悬于床外。
大学城医院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计划
大学城医院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计划1. 本计划应在骨科医生的指导下执行。
这里提供一套常规治疗方案,由于每位患者病情不尽相同,具体执行时要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2.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支具穿戴6周,除膝关节康复训练外,相邻关节的主动活动尽早开始。
3. 康复锻炼中存在的疼痛,是不可避免的。
如疼痛在练习停止半小时内可消弱或消失,则不会对组织造成损伤,应予以耐受。
4. 肌力练习应贯穿康复计划的始终。
每次应练习至肌肉有酸胀疲劳感为宜,充分休息后再进行下一组。
肌力的提高是关节稳定的关键因素,必须认真对待。
5. 关节的肿胀会伴随整个练习过程,直至角度及肌力基本恢复正常肿胀才会逐渐消退。
肿胀的突然增加应调整练习,减少活动量,严重时应及时复诊。
6. 功能锻炼后即刻给予冰敷15—20分钟。
如平时感到关节肿、痛、发热明显,可再冰敷,每日2-3次。
7.支具选用长腿直支具或卡盘支具,一般术后配戴4-6W。
第一阶段:术后1-7天(术后水肿期)1.术后1-2天1)支具--锁定在0°伸直位。
配戴支具4--6周,行走—拄双拐;不负重。
2)练习:①踝泵:用力、缓慢、全范围踝关节跖屈、背伸,可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对防止静脉血栓有重要意义。
每日4小时1次,每次1-2组,每组20个。
②膝关节ROM训练:●被动膝伸直到0°●腘绳肌的牵拉训练:每日4次,每次1-2组,每组5个。
③肌力训练:每日4小时1次,每次1-2组,每组20个。
●等长训练: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腘绳肌等长收缩练习●等张训练:直腿抬高练习:伸膝后直腿抬高至足跟离床15㎝处,保持1分钟。
被动膝伸直到0°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直腿抬高练习④电疗:每日1-2次,每次半小时至1小时。
●防止肌肉萎缩:电刺激●镇痛:TENS⑤冰敷:每次15分钟,温度0-4度。
2. 术后3天1)支具--锁定在0°伸直位。
行走—拄双拐;不负重练习。
2)练习①踝泵练习②松动髌骨:每日4次,每次1-2组,每组4方向,每组15个。
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康复训练步骤
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康复训练步骤前交叉韧带(ACL)是人体膝关节中的一个重要韧带,主要起到稳定膝关节的作用。
当ACL发生损伤时,常需要进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来修复或替代受损的韧带。
手术后的康复训练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膝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康复训练的步骤。
一、术后第一天至第三天:早期康复1. 术后第一天:患者需要卧床休息,保持膝关节固定不动。
医护人员会进行必要的检查,并给予镇痛药物以减轻术后疼痛。
2. 术后第二天:开始进行被动运动,包括屈曲和伸直。
这些运动由医护人员进行,患者只需放松肌肉让他们完成运动。
还会进行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
3. 术后第三天:患者可能会开始站立行走,但需要使用助行器,如拐杖或助行架。
这有助于恢复膝关节的正常步态和平衡。
二、术后第四天至第十四天:中期康复1. 恢复正常步态:患者会逐渐减少对助行器的依赖,开始进行自主行走。
这有助于加强肌肉力量和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
2. 动态平衡训练:通过进行一系列的平衡训练,可以提高患者的骨盆和下肢肌肉控制能力,减少膝关节受力不均造成的损伤风险。
3. 肌力锻炼:逐渐引导患者进行膝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训练,包括大腿四头肌、半腱肌、半膜肌等。
这些锻炼有助于增加膝关节稳定性和功能恢复。
4. 起始活动训练:逐渐引导患者进行一些低强度的起始活动,如自行车或跑步机上的轻度运动。
这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和整体身体适应性。
三、术后第十五天至第二个月:晚期康复1. 功能性训练:逐渐引导患者进行一些功能性训练,如蹲起、跳跃和转身等动作。
这有助于提高膝关节的功能性能力和运动控制。
2. 柔韧性训练:通过进行一系列的伸展运动,可以增加患者的柔韧性,预防肌肉紧张和损伤。
3. 跑步和跳跃训练:逐渐引导患者进行更高强度的跑步和跳跃训练,以恢复运动能力和提高膝关节的耐力。
4. 恢复到正常活动水平: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和医生的指导,逐渐将日常活动恢复到正常水平,如上下楼梯、长时间行走等。
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后的康复方案
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后的康复方案前交叉韧带(ACL)是人体中重要的韧带之一,它位于膝关节内,起到稳定膝盖的作用。
然而,由于运动伤害或其他因素,前交叉韧带可能会受到损伤,导致膝关节的不稳定和功能障碍。
在这种情况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然而,手术只是治疗的第一步,康复方案是确保康复恢复和功能重建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后的康复方案。
1. 术后初期康复阶段术后初期康复阶段的目标是减轻疼痛、控制炎症、恢复关节的活动范围。
在手术后的第一周,患者应采取下列措施:- 使用冰袋冷敷:冷敷可以减轻术后的疼痛和肿胀,每天可进行数次冷敷。
- 使用拐杖或助行器具:以减轻受伤膝关节的负荷,保护手术部位。
- 进行物理治疗:包括有针对性的按摩和温热疗法,有助于恢复关节活动和减轻肌肉疼痛。
2. 术后中期康复阶段术后中期康复阶段的目标是继续减轻疼痛、增强肌肉力量、恢复正常步态。
在手术后的第二到六周,患者应做到以下几点:- 开始进行康复运动:包括主动和被动关节活动训练,以增强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 进行局部肌肉锻炼:通过进行一些简单的肌肉锻炼,如直膝提髌、桥式运动等,以增强周围肌肉的力量,减轻受伤膝关节的压力。
- 进行平衡训练:平衡训练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行走稳定性,并减少再次受伤的风险。
3. 术后后期康复阶段术后后期康复阶段的目标是加强肌肉力量、恢复正常的日常活动和运动水平。
在手术后的第六周之后,患者应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训练和锻炼:- 强化肌肉训练:通过进行一些高强度的肌肉训练,如腿部伸展运动、深蹲等,以增强膝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提高关节的稳定性。
- 进行运动模拟训练:逐渐引导患者进行一些运动模拟训练,包括慢跑、跳跃等,以逐步恢复正常的运动水平。
- 个性化康复指导: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康复进展,进行个性化的康复指导,包括正确的姿势和动作技巧的培训等。
总结: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后的康复方案是一个渐进和系统的过程。
膝关节联合伤手术(前交叉韧带重建及内侧副韧带修补术)术后康复计划—康复科资料
膝关节联合伤手术(前交叉韧带重建及内侧副韧带修补术)术后康复计划(在使用本计划指导练习前,应仔细阅读完全部内容,并经医生许可后再予执行)※注意事项:1. 本计划所提供的方法及数据均按照一般常规情况制定,具体执行中需视自身条件及手术情况不同,在医生指导下完成。
2. 功能练习中存在的疼痛,是不可避免的。
如疼痛在练习停止半小时内可消退至原水平,则不会对组织造成损伤,应予以耐受。
3. 肌力练习应集中练习至肌肉有酸胀疲劳感,充分休息后再进行下一组。
练习次数、时间、负荷视自身情况而定,且应同时练习健侧。
肌力的提高是关节稳定的关键因素,必须认真练习。
4. 除手术肢体制动保护外,其余身体部位(如上肢、腰腹、健侧腿等)应尽可能多地练习,以确保身体素质,提高整体循环代谢水平,促进手术局部的恢复。
5. 早期关节活动度(屈、伸)练习,每日只进行一次,力求角度有所改善即可,避免反复屈伸,多次练习。
如屈曲角度长时间(>2 周)无进展,则有关节粘连可能,故应高度重视,坚持完成练习。
6. 活动度练习后即刻给予冰敷15—20分钟。
如平时感到关节肿、痛、发热明显,可再冰敷,每日2-3次。
7. 附录中带有阴影一侧为患侧。
8. 关节的肿胀会伴随整个练习过程,肿胀不随角度练习及活动量增加而增加即属正常现象,直至角度及肌力基本恢复正常肿胀才会逐渐消退。
肿胀的突然增加应调整练习,减少活动量,严重时应及时复诊。
正文一·早期——炎性反应及相对固定期(0-2周)根据损伤程度、手术固定及缝合方式的不同,术后可能采取活动夹板、直夹板或短期石膏固定等不同方式,练习时应以本程序为基础,在医生修改指导后再予以执行。
目的:减轻疼痛,肿胀;早期肌力练习;早期负重;早期小范围活动度练习,以避免粘连及肌肉萎缩。
功能练习的早期及初期,因肌力水平较低,组织存在较为明显的炎性反应,且重建的韧带尚较为脆弱。
故以小负荷的耐力练习为主。
选用轻负荷(完成30次动作即感疲劳的负荷量),30次/组,2-4组连续练习,组间休息30秒,至疲劳为止。
前交叉韧带重建康复方案手术后
前交叉韧带重建康复方案(手术后篇)手术后离开手术室后,膝关节由支具保护。
膝关节冰桶制冷,减少疼痛和肿胀。
本机应连续使用至手术后的第3 - 4天,每隔1小时一次,每次保持约30-45分钟。
经过这段时间后,冰敷可以由患者自行用作提供所需的舒适性。
术后护具有助于保持伸直,在步行和睡眠期间持续佩戴。
术后1-7天康复锻炼计划:目标:*控制疼痛和肿胀*膝关节敷料的护理*早期的关节运动范围*实现和保持充分被动伸直*防止股四头肌萎缩*步态训练早期的屈伸锻炼1)被动锻炼膝关节伸直。
通过足跟部垫高毛巾,请注意毛巾一定要高,以提高小腿和大腿。
请参阅术前锻炼膝关节伸直图示。
在清醒的时候,每2 - 3小时去除支具进行锻炼,将脚跟放在一个枕头或折叠的被子上,使膝关节悬空,被动让膝关节凹陷充分伸展10 - 15分钟。
放松你的肌肉,通过肌肉重力伸直膝关节。
2)主动锻炼膝关节伸直用健康的腿辅助抬高患侧,患侧股四头肌主动收缩,从90度到0度,以伸直膝关节。
在这项锻炼中,应避免过伸。
3 )被动屈曲膝关节至90度。
•坐在床或桌子的边缘,让重力轻轻弯曲膝盖。
另一条腿是用来支持和控制的弯曲度。
进行这项锻炼应该每天4至6次,每次10分钟。
5-7天后要实现术后膝关节可以屈曲至少90度。
锻炼股四头肌1)应该尽快开始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
每天3次,每次60下。
每个收缩应保持6秒的计数。
这个练习可以帮助防股四头肌萎缩,并通过挤压关节腔液体来降低膝关节肿胀。
2)开始直腿抬高练习。
早期需躺下做这些练习。
腿完全伸直,先进行股四头肌收缩,股四头肌收缩“锁定”膝盖和防止过大的应力被施加到的重建的ACL上。
腿保持伸直,提升至45-60度左右,保持6秒钟,腿然后慢慢地下降回到床上,放松肌肉。
该锻炼每次8组,每组10次,一天3次。
一旦觉得大腿肌肉有些力量,可以采取坐姿进行膝关节伸直抬高练习锻炼腘绳肌1)对于已使用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病人,在手术后6周,要避免过度伸展腘绳肌。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方案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方案本方案旨在通过一例前交叉韧带术后重建过程来指导临床医生和患者。
具体干预应根据个人的需要,并应考虑检查结果和临床决策。
如果您有问题,请与转诊医师联系。
注意同种异体移植和自体肌腱移植早期负重和早期康复干预对同种异体和自体腘绳肌移植不同。
请参考下面的具体说明。
早期运动带来的恢复希望会延迟。
注意伴随伤害当有伴随伤害时(如半月板修复),在考虑活动范围、承重和康复进展时一定要遵循更保守的方案。
术后注意事项如果出现发烧、小腿疼痛、切口过度引流、不受控制的疼痛或任何其他症状,应该打电话给医生。
第一阶段:恢复早期(术后0-2周)●保护重建的韧带康复目标●消肿,减少疼痛●恢复髌骨活动度●恢复伸展,逐渐改善屈曲●尽量减少节源性肌肉抑制,增强股四头肌肌力,恢复完全主动伸展●宣教o 坐或躺下时保持膝盖伸直和抬高。
休息时不要把毛巾卷放在膝盖下。
o 避免膝过伸;转移时保护手术侧(如坐位到卧位)o 避免旋转患侧下肢负重步行●支具保护,持拐杖部分负重●只要无进行性疼痛,就可以开始不用拐杖行走o 同种异体和自体腘绳肌腱移植需继续使用拐杖部分负重6周,除非MD有异样●达到伸髋良好,可以脱离支具●6周后,如果股四头肌恢复良好可以脱离支具●在上下楼梯时,患侧先上,健侧先下干预消肿管理●冷敷,压迫,抬高(与MD再次核对:冷疗)●逆行按摩●踝泵增加活动范围●髌骨松动:各个方向o 髌骨松动在自体肌腱移植术后早期非常重要●坐位辅助伸髋伸膝和利用毛巾滑动足●低强度、持续牵伸:俯卧位,把脚悬挂起来●站立位牵伸腓肠肌和比目鱼肌●仰卧主动牵伸和俯卧位被动牵伸力量训练●提踵训练●股四头肌收缩训练●高频神经肌肉电刺激(2500Hz,75次),仰卧位时膝盖延长10秒/50秒,每次10组,一周两次,在治疗期间使用临床刺激器●直腿抬高o 如果你的膝盖有伸展滞后,不要做直腿抬高●臀桥●多角度静力性收缩,60°和90°伸膝进展标准●完全伸膝(0°)●良好的股四头肌控制能力,髌骨滑动和完全伸膝●能够执行直腿抬高无滞后第二期:恢复中期(术后3-5周)康复目标●继续保护重建的韧带●维持充分伸膝,恢复完全屈膝●步态正常额外干预(继续进行第一阶段的干预)运动活动度/移动●空中自行车●温和拉伸所有肌肉群:俯卧股四头肌拉伸,站姿股四头肌伸展,跪姿屈髋拉伸力量训练●俯卧屈曲拉伸●登阶和登阶抬腿(Step up and step up with march)●半蹲练习●靠球深蹲(0º-60º)●腰骶部强化:臀桥和单边臀桥,蚌式训练,球上臀桥,球上旋转臀桥,球上交替臀桥,伸髋运动平衡/本体感觉●单腿站立平衡(膝盖轻微弯曲)从静态到动态,从平面到不稳定面●侧向跨步●姿势再训练进展标准●无肿胀(改良冲击测试 ,modified stroke test)●屈膝角度和健侧相比,在10º以内●伸膝的角度和健侧一样第三阶段:恢复后期(术后6-8周)康复目标●继续保护重建的韧带●维持全范围关节活动度●安全范围强化肌力●促进适当的运动模式●避免运动后疼痛/肿胀●避免在移植部位产生疼痛的活动额外干预(继续进行第一至第二阶段的干预)运动活动度/移动●如果关节活动受限,做胫骨旋转的动作心功能锻炼●椭圆机,爬楼梯,自由泳,泳池内慢跑力量训练● 使用健身器材:腿部蹬推肌,坐位腘绳肌强化机和腘绳肌强化机,髋外展和内收机器,伸髋机器,罗马凳,坐姿小腿练习机●自体腘绳肌移植可以在12周开始腘绳肌抗阻强化●强度进展(力量)和持续时间(耐力*以下练习的重点是适当控制,重点是良好的近端稳定性●箱式深蹲●侧弓步●杠铃俯身起● 单腿进展:单腿部分承重,滑板弓步:前后,侧向,登阶和登阶抬腿(step up and step up with march),侧向登阶(lateral step-ups),下台阶(step down),单腿蹲,单腿靠墙下蹲●膝关节的附属运动练习平衡/本体感觉●单腿平衡进展,包含干扰训练进展标准●运动后无肿胀/疼痛●步态正常●关节活动度正常●位置觉正常(误差<5度)●股四头肌肌力≥80%;HHD优先(等速肌力测试(如果有))第四期:过渡期(手术后9-12周)康复目标●维持全范围关节活动度●安全范围强化肌力●促进适当的运动模式●避免运动后疼痛/肿胀●避免在移植部位产生疼痛的活动额外干预(继续进行第一至第三阶段的干预)●在矢状面开始最大运动程度内的专项训练●双侧PWB功能训练进展为FWB负重功能训练进展标准●达到完全平衡●维持股四头肌肌力●10次至少60º屈膝的单腿蹲●下降垂直跳跃与良好的控制●KOOS评分>70●功能评估o股四头肌肌力>80%;HHD平均优先(等速测试(如果有))o臀中肌最大指数≥80%;HHD优先(等速测试(如果有)o单腿跳试验与对侧相比≥75%(最早12周)●如有必要,可在MGH运动物理疗法中进行运动回位测试第五期:早期恢复运动(手术后3-5个月)康复目标●安全范围强化肌力●安全范围启动专项运动训练计划●促进适当的运动模式●避免运动后疼痛/肿胀避免在移植部位产生疼痛的活动额外干预(继续进行第二至第四阶段的干预)●间歇跑o回到跑步方案●步距和灵活性程序的进展(如有规定,可使用功能支撑)o灵活性和弹性方案进展标准●MD显示的和之前的标准都已达到●没有疼痛/肿胀情况下完成慢跑/跑步计划●功能性评估o股四头肌/HS/股四头肌指数≥90%;HHD优先(等速测试(如果有)o腘绳肌/股四头肌比率≥70%;HHD优先(等速测试(如果有)o单足跳试验与对侧相比≥90%●KOOS评分>90分●国际膝关节委员会主观膝关节评估>93●回到运动的心理准备(PRRS)第六期:不受限制地恢复运动(术后6个月)康复目标●继续强化肌力和本体感觉训练●通过特定的运动来训练平衡能力●所有运动达到完全平衡额外干预(继续进行第二至第五阶段的干预)●专项复合运动强化训练方案●专项符合运动平衡训练方案●根据个人目标修改●非接触练习→充分练习→充分发挥进展标准●最后阶段,无特殊要求2018年1月修订联系如有关于运动方案的疑问请联系*************************************附:功能评估患者姓名: MRN:手术日期:外科医生:移植类型(circle):自体移植腘绳肌 BPTB 股四头肌同种异体移植跟腱 BPTB 其他伴随损伤/程序:手术侧肢体非手术侧肢体肢体对称性指数关节活动度(X-O-X)—疼痛(0-10)—膝关节积液—腘绳肌肌力(3次试验平均值)股四头肌肌力(3次试验平均值)腘绳肌:股四头肌比率(如上)—跳跃测试单脚跳距离三级跳距离交叉跳跃距离垂直跳跃平衡测试计算1RM(单腿负重)恢复运动的心理准备(PRRS)做好慢跑的准备了吗?是否做好回归运动的准备了吗?是否建议:检查者:关节活动度以X-O-X 的格式记录:例如,如果患者有6度过伸和135度屈曲,ROM将读取:6-0-135。
前交叉韧带重建详细康复计划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康复计划文章较长,请耐心阅读"(o゚▽゚)o(在使用本计划指导练习前,应仔细阅读完全部内容,并经医生许可后再予执行)※注意事项:1. 本计划所提供的方法及数据均按照一般常规情况制定,具体执行中需视自身条件及手术情况不同,在医生指导下完成。
2. 功能练习中存在的疼痛,是不可避免的。
如疼痛在练习停止半小时内可消退至原水平,则不会对组织造成损伤,应予以耐受。
3. 肌力练习应集中练习至肌肉有酸胀疲劳感,充分休息后再进行下一组。
练习次数、时间、负荷视自身情况而定,且应同时练习健侧。
肌力的提高是关节稳定的关键因素,必须认真练习。
4. 除手术肢体制动保护外,其余身体部位(如上肢、腰腹、健侧腿等)应尽可能多地练习,以确保身体素质,提高整体循环代谢水平,促进手术局部的恢复。
5. 早期关节活动度(屈、伸)练习,每日只进行一次,力求角度有所改善即可,避免反复屈伸,多次练习。
如屈曲角度长时间(>2 周)无进展,则有关节粘连可能,故应高度重视,坚持完成练习。
6. 活动度练习后即刻给予冰敷15—20分钟。
如平时感到关节肿、痛、发热明显,可再冰敷,每日2-3次。
冰敷如此重要,需要每日冰敷至少四次。
(冰袋或者保鲜袋内加入自来水和冰块各半,覆盖在膝关节上,如有内侧韧带患者,加用内侧冰敷,拆线后毛巾包绕冰袋直接覆盖膝关节上)7. 关节的肿胀会伴随整个练习过程,肿胀不随角度练习及活动量增加而增加即属正常现象,直至角度及肌力基本恢复正常肿胀才会逐渐消退。
肿胀的突然增加应调整练习,减少活动量,严重时应及时复诊。
9 膝关节手术中,伸直训练非常重要,一定避免屈曲固定位,避免康复中只注重屈膝而忽视伸直康复。
10 可调节角度支具需要佩戴3月,一月后睡觉时可以不佩戴。
下地行走时一定佩戴,既保护自己,又能提醒别人,避免冲撞。
11 原则上来讲,如果恢复较好,术后6周可以恢复上学和办公室工作。
避免体育活动至少半年。
ACL(前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计划
ACL(前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计划acl术后康复计划前交叉韧带重建不仅要保护重建的韧带,还要防止因长期制动引起的各种废用综合征。
康复的目的是提高肌肉力量和保持关节稳定性。
具体措施:第一周:1.早期控制水肿,抬高患肢。
2、被动伸膝:术后第1天,跟腱下可垫毛巾卷,维持伸膝位,每时间:30秒(时间逐日延长),30次,3次/天;通过将小腿以俯卧姿势悬挂在床边,以促进或保持膝盖的全范围伸展,可以减轻疼痛。
3.活动髌骨:防止髌上囊粘连,促进术后关节活动度恢复。
4.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术后第一天,为了减少单独的股四头肌收缩缩导致胫骨前移,从而移植物受到过多的应力,一定要注意与n绳肌联合收缩,每次收缩时间应长,放松时间较短,收缩5秒,放松2秒,开始每次20-30下,3次/日,练习次数要逐渐增加,坚持到术后3-4周。
5.踝关节泵训练:踝关节背屈持续10秒,然后放松,20-30次/次,2-3次/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6.被动屈膝运动:从术后3天开始,屈膝时脚后跟不得离开床面,从屈膝30度开始,锻炼至一周,使用cpm,根据患者耐受,每天增加10-15度。
7.N绳索肌力训练:平躺,将软枕头放在膝关节下方,用力向下压,20-30下/次,2-3次/日。
8.步态训练:患者的双脚稳固地站在平坦的地面上,并由健康的四肢支撑一定程度的屈膝向前跨步,然后返回原来的位置放松,重复10-15次,3次/日。
9.双拐负重训练25%,负重时间和次数逐渐增加。
10.直腿举重训练:伸展膝盖后保持膝盖伸直,将脚后跟抬离床10-15cm处,保持15-20秒,20-30次/组,3组/日。
第二周:1.早期控制水肿,抬高患肢,每天两次气动治疗。
2、被动伸膝:跟腱下可垫毛巾卷,维持伸膝位,每次30秒(时(逐日延长),30次,3次/天;通过将小腿以俯卧姿势悬挂在床边,以促进或保持膝盖的全范围伸展,可以减轻疼痛。
3、活动髌骨:防止髌上囊的粘连,利于术后关节活动度的恢复。
半月板缝合前交叉韧带重建康复训练
半月板缝合前交叉韧带重建康复训练引言:前交叉韧带断裂是一种常见的膝关节损伤,而半月板缝合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
在接受半月板缝合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后,康复训练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半月板缝合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训练的相关内容。
一、术后第一周1. 保护期:术后第一周是保护期,患者需要使用拐杖行走,并避免承重。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不要弯曲或旋转膝关节,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2. 俯卧位运动:患者可以进行膝关节的主动活动,如膝关节的屈曲和伸展运动,每天进行3-4次,每次15-20次,有助于促进关节的恢复。
二、术后第二周至第六周1. 强化肌肉力量:在术后第二周至第六周,患者可以逐渐增加肌肉力量训练。
常见的训练项目包括直腿抬高、小腿抬高、床上踏步等。
每天进行2-3次,每次10-15分钟。
2. 平衡训练:平衡是康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可以进行单腿站立练习,每次练习30秒至1分钟,每天进行2-3次。
3. 柔韧性训练:通过进行膝关节的伸展运动,如小腿伸展和腿后侧伸展,有助于提高膝关节的柔韧性和活动范围。
三、术后第六周至第十二周1. 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在术后第六周至第十二周,患者可以逐渐增加运动强度。
可以进行跑步、踏步机、自行车等有氧运动,但要注意逐渐增加运动时间和强度,避免过度使用膝关节。
2. 功能性训练:进行一些功能性训练,如坐姿起立、上楼梯等,以提高日常生活中的运动能力和稳定性。
3. 注意保护:在进行运动时要注意保护膝关节,避免剧烈冲击和扭伤。
如果出现疼痛或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咨询医生的建议。
四、术后三个月至六个月1. 逐渐恢复正常活动:在术后三个月至六个月,患者可以逐渐恢复正常生活和运动。
可以进行各种体育运动,如网球、足球等,但仍需注意保护膝关节,避免过度使用。
2. 定期复查:定期到医院复查,以确保膝关节的恢复情况。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调整康复训练计划。
结论:半月板缝合前交叉韧带重建康复训练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患者坚持并配合医生的指导。
关节镜下自体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计划
关节镜下自体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计划注意事项:1、康复训练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有:心脑血管意外、周围组织损伤、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异位骨化、功能改善不满意、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等等。
2、功能练习中存在的疼痛,是不可避免的。
如疼痛在练习停止半小时内可消退至原水平,则不会对组织造成损伤,应予耐受。
3、肌力练习应集中练习至肌肉有酸胀疲劳感,充分休息后再进行下一组。
练习次数、时间、负荷视自身情况而定,且应同时练习健侧。
肌力是关节稳定的关键因素,必须认真练习。
4、除手术肢体制动保护外,其余身体部位(如上肢、腰腹、健侧腿等)应酌情练习,以确保身体素质来提高整体循环代谢水平,促进手术局部的恢复。
5、一般术后4天或5天后,早期关节活动度(屈、伸)练习,一般每2日进行一次,每次10分钟之内完成最好,最好不要超过15分钟。
力求角度有所改善即可,避免反复屈伸和避免多次练习。
活动度练习后即刻给予冰敷15-20分钟。
如平时感到关节肿、痛、发热明显,可每隔两小时冰敷一次。
6、如果越练膝关节越僵硬,一天不如一天,先停止屈膝训练,尽快门诊复查。
7、关节的肿胀会伴随整个练习过程,肿胀不随角度练习及活动量增加而增加即属正常现象,直至角度及肌力基本恢复正常肿胀才会逐渐消退。
肿胀的突然增加应调整练习,减少活动量,严重时应及时复诊。
8、术后前6周扶拐,患足不着地行走。
术后第7周的第一天患肢开始完全负重着地行走,可以丢拐。
9、膝关节支局佩戴要求:术后4周内应全天佩戴(除了练习的屈膝练习外),术后第二个月在床上休息时可以不戴,但下床时要戴;术后第三个月出门时要戴。
为方便步行,术后第22天开始调节夹板0-30°范围内活动,之后每周向内挪动一格,至术后第七周可0-110°活动。
术后12周可完全去除支具保护。
10、进行剧烈活动(如跑、跳跃、类似三步上篮的斜切动作)之前,达到以下条件后才能逐步进行剧烈活动:术后9个月以上;髌上10厘米的大腿围度双侧差值小于1厘米,等速测试结果证实患侧肌力达到未手术侧的8%以上;大腿后群和前群肌力比值(H/Q)大于80%;进过系统的伸进肌肉本体感觉训练,专业运动员还需经过三个月左右的专项训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计划
说明
1.本计划应在骨科医生的指导下执行。
2.由于每位患者病情不尽相同,具体进行康复锻炼时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的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3.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要佩戴可拆卸支具或铰链式支具4~6周,除膝关节康复训练外,相邻关节的主动活动可以尽
早开始。
4.康复锻炼中会存在疼痛,是不可避免的。
如疼痛在练习停止半小时内可减弱或消失,则不会对组织造成损伤,可
以继续坚持康复锻炼。
5.肌肉力量练习应当贯穿康复计划的始终。
每次应练习至肌肉有酸胀疲劳感为宜,充分休息后再进行下一组。
肌肉
力量的提高是恢复关节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应当坚持锻炼。
6.膝关节的肿胀会伴随着整个练习过程,直至膝关节屈伸活动角度及肌肉力量基本恢复正常时,膝关节肿胀才会逐
渐消退。
如果出现膝关节肿胀突然加重,应调整练习,减少活动量,必要时应及时回医院复查。
7.功能锻炼后即刻给予冰敷15~20分钟。
如平时感到关节肿、痛、发热明显,可以继续冰敷,每日2~3次。
第一阶段:术后1~7天(术后水肿期)
支具要求:膝关节支具锁定在0度伸直位。
可以扶双拐下地行走,患肢不负重。
功能锻炼:
1.踝关节主动屈伸锻炼(踝泵):踝关节用力、缓慢、全范围的跖屈、背伸活动,可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对
防止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有重要意义。
每日2小时1次,每次1~2组,每组20个。
2.等长训练: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腘绳肌等长收缩练习
3.活动髌骨:用手将髌骨上下左右推动,每日4次,每次1~2组,每组4方向,每组15个。
1.直腿抬高训练:伸膝后保持膝关节伸直,抬高至足跟离开床面10~15厘米处,保持30~60秒/次。
2. 每天锻炼3组,每组20~30次。
1.膝关节活动度锻炼:要求患侧膝关节能够被动伸直到0度,屈膝角度小于90度。
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锻炼的
原则是被动的闭链的屈膝锻炼。
2.仰卧位闭链屈膝锻炼:要求屈膝过程中足跟不离开床面,在床面上活动,称为“闭链”。
3.也可以采用足沿墙壁下滑锻炼来代替;或可以坐在椅子上,健侧足辅助患侧进行屈膝锻炼。
4.每日锻炼4次,每次约1小时。
1.可以使
用
CPM
(膝关
节持续
被动活
动锻
炼)进
行屈伸
膝锻
炼。
2.每日2
次,每
次
20~30
分钟。
第二阶段:术后2~3周(最大化保护期)
进展到第2阶段标准:1.股四头肌的力量控制自如,能够比较轻松的做到直腿抬高
2.膝关节能够完全被动伸直
3.被动屈伸膝关节活动达到0~90度
4.良好的髌骨活动
5. 膝关节肿胀减轻
第2阶段锻炼方案:
1.继续以上练习
2.增加俯卧位屈膝练习
3.CAM训练
4.终末伸膝肌肉力量练习:在膝关节接近伸直的范围内(0~20度)进行伸膝关节力量锻炼,每日4次,每次1~2组,
每组20个,组间休息2分钟。
5.抗阻的踝跖屈训练:对抗外界阻力的情况下,脚尖用力向下踩。
6.膝关节活动度的锻练:被动屈膝0~100度,主动屈膝0~80度
7.足沿墙面下滑训练
8.站立位:直腿抬高训练,勾腿训练
第3阶段:控制行走阶段(术后4~6周)
进展到第3阶段的标准:1.主动膝关节屈伸活动度0~90度
2.膝关节肿胀进一步减轻
术后第4周锻炼方案:1.髌骨松动
2.被动膝关节屈伸活动度:0~105度,主动活动度:0~90度;
3.可以进行俯卧位屈膝、站立位屈膝的锻炼
4.肌力训练:
1.直腿抬高:可以抗阻力,阻力由0.5磅(或250克)逐渐增加到5磅(
2.5千克)
2.髋关节内收、外展、后伸抗阻训练:阻力由0.5磅(250克)逐渐增加到5磅(2.5千克)
3.微蹲训练(0~30度),每次持续30秒,每组重复20次,每日3组
5.Biodex 训练(在医院康复科进行)
1.主动助力膝关节活动度练习
2.股四头肌多点等长的力量训练
3.腘绳肌多点等长的力量训练
6.负重及平衡训练:在康复科治疗师指导下训练。
1.平行杠内患肢部分负重训练(从25%开始),重心前后、左右转移训练
2.游泳池内行走20分钟
3.功率自行车训练15分钟
术后5~6周锻炼方案:
1.膝关节活动度训练:被动膝关节活动:0~125度,主动活动度:0~105度
2.腘绳肌抗阻力训练:抗阻力屈膝关节
3.负重及平衡训练:平行杠内患肢部分负重训练(50%~100%),重心左右、前后转移训练
4.前后、侧向跨步训练
5.单拐步行训练
6.功率自行车训练15分钟
第4阶段:术后7-12周(中期保护阶段)
进展到第4阶段的标准:1.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度0~125度
2.股四头肌力量损失≤40%(Biodex测定结果)
3.腘绳肌力量损失≤20%(Biodex测定结果)
4.KT-1000测定无明显改变
第4阶段锻炼方案:
此阶段患者能够完全脱离拐杖行走
1.热身:功率自行车15分钟
2.髌骨松动
3.膝关节屈伸活动度:被动膝关节屈伸活动度达到0~140度,主动膝关节屈伸活动度达到0~120度
4.力量训练:
1.单腿提足跟训练:20个/组
2.功率自行车抗阻力训练:15分钟
3.蹲起训练:每组20个,每日3组
4.平衡训练:在坚硬地面上训练单足站立,或使用平衡板训练
5.上下台阶训练
6.髋关节训练器抗阻训练:前屈、后伸、外展、内收
7.Biodex等速耐力训练股四头肌力量(在医院康复科进行)
5.本体感觉训练(膝关节稳定性训练)
6.重心转移训练
7.向后行走
8.步态训练
第5阶段:恢复到主动活动阶段(术后13-24周)
进展到第5阶段的标准:
1.增强力量,耐力
2.开始准备功能活动
3.KT-1000测试无改变
4.Biodex等速测试股四头肌力量(术后16周)
5.股四头肌缺失≤35%,腘绳肌缺失≤6%
第5阶段锻炼方案:
1.适应性训练:功率自行车
2.力量和协调性训练:包括等张肌肉力量训练(继续进行开链、闭链的肌肉力量训练)。
渐进抗阻训练,阻力保持
坐位伸膝力量最大值的70-75%(由康复科治疗师测定后决定)
3.髋关节训练器训练
4.等速训练:使用Biodex 开始60°和180°力量,耐力训练
5.平衡和稳定性训练:Biodex 平衡训练、Plyometrics 训练:跳上跳下练习,侧向跨跳练习;Trampline平衡和本体
感觉训练
6.Treadmill 步行训练
7.灵活性训练:
1.膝绕环练习
2.侧方移动训练
3.侧向跑或向后跑,垂直跳,跳绳,8字形跑,急停急转训练
4.若等速运动评定时H/Q比率达80%可训练专业性的体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