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PPT
合集下载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ppt课件
练程度,探头压力、声束方向等的影响。
ppt课件完整
25
踝/肱指数(ABI): • 正常≥1, • <0.9轻度缺血, • <0.4为重度缺血。
彩超
ppt课件完整
26
特殊检查--CTA
❖ CTA发现闭塞动脉远段节段的能力优于常 规血管造影,不足之处包括层厚小、使 信息量增大造成阅读困难。
ppt课件完整
2.间歇性跛行期:活动后患肢疲乏无力、肌肉 疼痛、痉挛,休息数分钟后症状逐渐缓解。
3.静息痛:在患肢休息时也感到麻木、疼痛, 尤其夜间疼痛加重。
4.组织坏死期:肢端出现缺血性溃疡或大面积
坏死。
ppt课件完整
17
临床表现--主要体征
1.皮肤苍白、皮温降低、皮肤变薄、肌肉萎缩; 2.患肢远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3.麻木、不能运动。 4. 肢体缺血性溃疡或
抬高肢体(下肢70~80°,上肢高举过头),持续60秒,
正常末端皮肤微淡红色或稍发白。如存在肢体动脉供血不足,则 皮肤呈苍白;下垂肢体后,皮色恢复时间由正常的10~20秒延长 到45秒以上,且颜色不均,呈斑片状。
ppt课件完整
22
特殊检查--动脉造影
❖ 血管造影是PAOD的“金标准”,能准确显示 血管狭窄/闭塞的部位、程度、侧副循环、 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但因其有创、操作复杂 、易引起疼痛等,多用于外科或介入血管重 建前。
无
常见
大、中动脉
ppt课件完整
33
鉴别诊断--血管性疾病
❖ 多发性大动脉炎:
①多见于青年女性; ②病变常累及多处大动脉; ③活动期常有低热、盗汗、红细胞沉降率增快; ④血管造影显示主动脉主要分支开口狭窄或阻塞。
ppt课件完整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ppt课件
04
治疗策略
药物治疗
1
药物治疗是心脏病治疗的重要手段,包括中药 治疗和西药治疗。
2
西药治疗主要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β受体拮 抗剂、ACEI等,以改善心脏供血和减轻心脏负 担。
3
中药治疗主要使用具有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 等作用的中药,如丹参、川芎等。
血管腔内治疗
血管腔内治疗是一种微创的治疗方式,包括球 囊扩张术、支架植入术等。
介入治疗
目前国际上最常用的介入治疗方法包括球囊扩张术、支架植入术和药物球囊等,其中药物 球囊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再狭窄率,提高患者的远期疗 效。
旁路移植术
对于多节段、长段或重度ASO病变,旁路移植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其中人工血管和 自体静脉是常用的移植材料,其手术效果和并发症与手术医生的经验和技术水平密切相关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的难点与挑战
病变血管的定位与评估
由于病变血管多位于深部组织,常规影像学检查难以准确显示,因此需要借助先进的影像 学技术如CTA、MRA等进行定位和评估。
再狭窄与并发症的预防
由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血管条件较差,术后再狭窄和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需要 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如使用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等。
支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
心脏瓣膜置换术是通过手术更换病变的心脏瓣膜 ,以恢复心脏的正常功能,适用于心脏瓣膜病的
患者。
05
治疗进展及展望
国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新进展
药物疗法
包括他汀类药物、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等,是ASO的常规治疗手段,但其效果尚需进一步验 证,且副作用较多,因此需要更加安全有效的药物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英文简称:ASO。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PPT课件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
医者人之司命,如大将提兵,必谋定而后战。
开始啦!请将手机调成静音,如有疑问可以随时打断我!
疾病概况
发病率上升 易漏诊、漏治 多数就诊时为慢性完全性闭塞病变(CTO) ,
存在严重肢体缺血(CLI)、坏疽 腔内介入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临床评估
CIA-髂总动脉;EIA-髂外动脉;CFA-股总动脉
股-腘动脉病变分型
A型
推荐腔内治疗
➢ 单一狭窄≤10cm
➢ 单一闭塞≤5cm
或
B型
首选腔内治疗
➢ 多处狭窄或闭塞,每处≤5cm ➢ 单处狭窄或闭塞≤15cm,未累及
腘窝以下动脉
➢ 单处或多处病变且流出道血流不连 续而无法行血管旁路术改善血流
➢ 严重钙化狭窄≤5cm ➢ 单处腘动脉狭窄
病例二
病例三
男,78y
间歇性跛行6年余,加重1年
Fontaine IIb期,ABI:0.4 TASC D型:左CIA、EIA闭塞,累及CFA
病例三
病例四
男,82y。吸烟60年 间歇性跛行4个月余,加重20天 Fontaine IIb期,ABI:0.36 TASC C型:腹主动脉分叉处及双侧CIA闭塞 TASC C型:右SFA多发狭窄、闭塞
CFA供血器官受累 ➢ 单侧EIA严重钙化闭塞,伴或不伴
髂内动脉和/或CFA供血器官受累
CIA-髂总动脉;EIA-髂外动脉;CFA-股总动脉
D型
推荐外科治疗
➢ 肾下主动脉闭塞 ➢ 累及主动脉和双侧髂动脉且需要治疗的
弥漫性病变 累及单侧CIA、EIA和CFA的多发狭窄 ➢ 单侧CIA及EIA同时闭塞 ➢ 双侧EIA闭塞 ➢ 需治疗的髂动脉狭窄伴有腹主动脉瘤但 不适于行腔内支架治疗,或其他病变需 要开放性主动脉或髂动脉手术治疗者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
医者人之司命,如大将提兵,必谋定而后战。
开始啦!请将手机调成静音,如有疑问可以随时打断我!
疾病概况
发病率上升 易漏诊、漏治 多数就诊时为慢性完全性闭塞病变(CTO) ,
存在严重肢体缺血(CLI)、坏疽 腔内介入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临床评估
CIA-髂总动脉;EIA-髂外动脉;CFA-股总动脉
股-腘动脉病变分型
A型
推荐腔内治疗
➢ 单一狭窄≤10cm
➢ 单一闭塞≤5cm
或
B型
首选腔内治疗
➢ 多处狭窄或闭塞,每处≤5cm ➢ 单处狭窄或闭塞≤15cm,未累及
腘窝以下动脉
➢ 单处或多处病变且流出道血流不连 续而无法行血管旁路术改善血流
➢ 严重钙化狭窄≤5cm ➢ 单处腘动脉狭窄
病例二
病例三
男,78y
间歇性跛行6年余,加重1年
Fontaine IIb期,ABI:0.4 TASC D型:左CIA、EIA闭塞,累及CFA
病例三
病例四
男,82y。吸烟60年 间歇性跛行4个月余,加重20天 Fontaine IIb期,ABI:0.36 TASC C型:腹主动脉分叉处及双侧CIA闭塞 TASC C型:右SFA多发狭窄、闭塞
CFA供血器官受累 ➢ 单侧EIA严重钙化闭塞,伴或不伴
髂内动脉和/或CFA供血器官受累
CIA-髂总动脉;EIA-髂外动脉;CFA-股总动脉
D型
推荐外科治疗
➢ 肾下主动脉闭塞 ➢ 累及主动脉和双侧髂动脉且需要治疗的
弥漫性病变 累及单侧CIA、EIA和CFA的多发狭窄 ➢ 单侧CIA及EIA同时闭塞 ➢ 双侧EIA闭塞 ➢ 需治疗的髂动脉狭窄伴有腹主动脉瘤但 不适于行腔内支架治疗,或其他病变需 要开放性主动脉或髂动脉手术治疗者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治指南解读_完整版 PPT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治指南主要内容
针对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治疗
降脂药物治疗
戒烟
心血管危险 因素的治疗
降压药 物治疗
抗血小板和 抗凝治疗
糖尿病治疗
中华医学杂志. 2015; 95(24):1883-1896
间歇性跛行的治疗流程
间歇性跛行
保守治疗(控制危险因素、运动治疗、药物治疗3~6个月)
疗效良好
疗效不佳
>1.4
多普勒超声、TBI、 容积波记录
正常
异常
排除ASO诊断
中华医学杂志. 2015; 95(24):1883-1896
静息ABI测定
0.91~1.4
≤0.9
ABI运动试验
运动后ABI正常 运动后ABI降低
其他原因评估
超声检查
可诊断ASO 初步评估病变部位及严重程度
进一步CTA/MRA提供影像 必要时DSA明确诊断
ASO:动脉硬化闭塞症
中华医学杂志. 2015; 95(24):1883-1896
下肢ASO发病与诸多危险因素相关
HR 1.39
HR 1.22
当前吸烟:HR 2.09 之前吸烟:HR 1.87
HR 1.16
Lancet. 2013 Oct 19;382(9901):1329-40.
HR 1.47
HR 1.68
❖ Fontaine Ⅳ级患者不推荐进行常规 运动治疗
中华医学杂志. 2015; 95(24):1883-1896
多普勒超声等影像学检查
检出率高、实时动态、 方便快捷、可重复。 目前在临床上作为筛 查首选的检查方法
可准确诊断病变部位 及程度、术中及术后 评估腔内治疗及开放 手术的疗效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讲课PPT课件
汇报人:
严重症状:溃疡 、坏死,甚至可 能导致截肢
诊断方法:通 过临床表现、 影像学检查和 实验室检查进
行诊断
鉴别诊断:与 其他血管疾病 进行鉴别,如 血栓闭塞性脉 管炎、动脉栓
塞等
诊断标准:根 据患者的症状、 体征和检查结 果进行综合评
估
诊断流程:按 照一定的流程 进行诊断,确 保诊断的准确
性和可靠性
抗血小板药物: 如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等, 用于预防血栓 形成,缓解症
手术效果:改善下 肢血液循环,缓解 疼痛和其他症状
注意事项:手术风 险存在,需严格掌 握适应症,术后需 定期复查
药物治疗:使 用药物来降低 血脂、扩张血 管、缓解症状
物理治疗:如 高压氧治疗、 超声波治疗等, 改善血液循环
手术治疗:包 括搭桥手术、 内膜剥脱术等, 适用于严重的 下肢动脉硬化
闭塞症患者
介入治疗:通 过导管等设备 进行微创治疗, 如球囊扩张、
支架植入等
控制危险因素: 戒烟、控制血压、 血糖和血脂
健康饮食:低盐、 低脂、低糖、高 纤维
适量运动:坚持 有氧动,如散 步、慢跑等
控制体重:保持 适当的体重范围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 定期进行体检:及早发现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早期症状 遵循医嘱: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保健
病因: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病因主要包括高龄、吸烟、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这些因素导致动脉 粥样硬化,进而引起下肢动脉的狭窄或闭塞。
早期症状:下肢 疲劳、沉重、麻 木感
中期症状:间歇 性跛行,行走一 段距离后出现小 腿肌肉疼痛、痉 挛
晚期症状:静息 痛,休息时下肢 疼痛,夜间疼痛 加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健康宣教PPT课件
治疗方法有哪些? 手术治疗
在极端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血管旁路手术。
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评估。
谢谢观看
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有助于疾病的预防与 控制。
治疗方法有哪些?ຫໍສະໝຸດ 治疗方法有哪些? 药物治疗
包括抗血小板药物、降脂药物及改善血液循环的 药物等。
药物治疗需遵循医生的指导,定期复查效果。
治疗方法有哪些? 介入治疗
如经皮球囊扩张术和支架植入术,适用于症状严 重的患者。
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何时应就医?
何时应就医?
早期症状
如出现腿部疼痛、乏力或行走时疼痛应及时就医 。
尤其是症状逐渐加重或出现休息痛时,需尽快就 医。
何时应就医?
定期检查
尤其是高风险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血管检查。
早期发现可有效预防病情加重。
何时应就医?
专业评估
就医时应寻求专业医生的评估与建议。
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什么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病因
主要病因包括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吸烟 等生活方式因素。
这些因素会导致动脉壁增厚,从而影响血流。
什么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症状
患者常出现腿部疼痛、乏力、行走困难等症状, 严重时可能导致肢体缺血。
这些症状通常在运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
谁会受到影响?
谁会受到影响? 高风险人群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健康宣教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2. 谁会受到影响? 3. 何时应就医? 4. 如何预防和管理? 5. 治疗方法有哪些?
什么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什么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病机制
• 内膜损伤及平滑肌细胞增殖学说 • 脂质浸润学说 • 血流动力学说 • 遗传学说
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病理改变
AS初期
无临床表现
斑块形成
• 间歇性跛行
斑块破裂
• CLI、肢体坏死
根据病变范围分型
• 主—髂动脉型 • 主—髂—股动脉型 • 多节段型
临床表现—特征性症状
• 间歇性跛行——为运动性疼痛,常在步行中 出现供血不足部位的沉重、乏力、胀痛、 钝痛、痉挛痛或锐痛,或肢端的明显麻木 感,迫使病人止步,休息片刻后疼痛缓解, 周而复始。
特殊检查--动脉造影
• 血管造影是PAOD的“金标准”,能准确显 示血管狭窄/闭塞的部位、程度、侧副循 环、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但因其有创、操 作复杂、易引起疼痛等,多用于外科或介 入血管重建前。
特殊检查--动脉造影
特殊检查--彩超
• 彩超是诊断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最重要的 筛选检查,具有安全、无创、价廉的优点。 它反映下肢动脉闭塞的部位和程度准确性 比较高,还可对PAOD作出定性和定量分析。 但是,彩超无法将测得病变血管的全貌直 观而全面的展示,其敏感性和可靠性还受 操作者熟练程度,探头压力、声束方向等 的影响。
• Ⅲ期:静息痛,夜间尤甚。 • Ⅳ期:静息痛加重,趾端出现坏疽。ABI <0.4。
鉴别诊断--非血管性疾病
• 腰椎管狭窄 • 椎间盘脱出 • 坐骨神经痛 • 多发性神经炎 • 下肢骨关节病
鉴别诊断--血管性疾病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动脉硬化闭塞症
发病年龄 血栓性浅静脉炎 高血压 糖尿病 高血脂
踝/肱指数(ABI): • 正常≥1, • <0.9轻度缺血, • <0.4为重度缺血。
彩超
特殊检查--CTA
• CTA发现闭塞动脉远段节段的能力优于 常规血管造影,不足之处包括层厚小、 使信息量增大造成阅读困难。
特殊检查--CTA
特殊检查--MRA
• MRA属于无创性血管检查,无放射损伤易 于被患者接受,但其图像清晰度相对较低、 假阳性率高限制了它的临床应用。
过大压力
• 工作生活压力过大,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导致血 压升高,心跳加快,易损伤血管内壁发展成动脉 硬化
其它因素
• 性别:女性激素有保护血管的作用,绝经10年后 女性发生动脉硬化的可能性与男性相当
• 年龄:年龄增加易发生动脉硬化 • 饮食:高热量,高胆固醇,高动物油脂食物易致
动脉硬化 • 家族史
• 吸烟导致血液输氧功能下降,导致组织缺氧,使已经缺血的组织更加缺氧, 使血管更容易发生急性闭塞。
糖尿病
• 脂肪代谢紊乱,运送脂肪的蛋白质受糖化影响 发生变性,功能障碍,运送脂肪时容易停留在血 管内壁形成脂肪斑块,使动脉硬化加速进展。
肥胖
• 是一种疾病 • 增加心脏负荷,血脂异常,易导致动脉硬化的发生 • 易导致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等代谢综合症
一般检查--触诊
胫后动脉
• 足背动脉
一般检查--触诊
股动脉
腘动脉
Buerger试验(体位性色泽改变)
抬高肢体(下肢70~80°,上肢高举过头),持续60秒,正常 末端皮肤微淡红色或稍发白。如存在肢体动脉供血不足,则皮肤 呈苍白;下垂肢体后,皮色恢复时间由正常的10~20秒延长到45 秒以上,且颜色不均,呈斑片状。
临床表现--主要症状
1.轻微症状期:早期患肢感觉发冷、凉,轻度 麻木,活动后易感疲乏。
2.间歇性跛行期:活动后患肢疲乏无力、肌肉 疼痛、痉挛,休息数分钟后症状逐渐缓解。
3.静息痛:在患肢休息时也感到麻木、疼痛, 尤其夜间疼痛加重。
4.组织坏死期:肢端出现缺血性溃疡或大面积 坏死。
临床表现--主要体征
1.皮肤苍白、皮温降低、皮肤变薄、肌肉萎缩; 2.患肢远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3.麻木、不能运动。 4. 肢体缺血性溃疡或
组织坏死。
检查
• 一般检查 – 脉搏触诊 – 跛行距离和跛行时间 – 皮肤温度测定 – Buerger试验
• 特殊检查 – 动脉造影 – 多普勒超声波检查 – CTA – MRA
除了胆固醇,还有甘油三脂
• 血中的甘油三脂负责人体能源搬运和贮藏 • 如果甘油三脂过多,也会和胆固醇一样变成
动脉硬化症的危险因子 • 甘油三脂的增高与饮食摄入过多饱和脂肪酸
相关。
高血压
• 血管壁承受较大的血流冲击压力,内皮受损,较 易吸附低密度胆固醇,形成脂肪斑块,造成动脉 硬化狭窄
吸烟
• 香烟中的尼古丁及其它化学毒性物质会损伤血管内壁的内皮细胞、导致 血管收缩。
诊断与分期
• 年龄大于45岁,出现肢体慢性缺血的临床 表现,结合检查的阳性结果,诊断可成立。
• 分期---Fontaine法分为4期:
• Ⅰ期:患肢无明显临床症状,或仅有麻木、发凉 自觉症状,皮温低,皮色略苍白,足背和(或)胫后 动脉搏动减弱;ABI<0.9。
Fontaine法分期
• Ⅱ期:间歇性跛行,皮温低及皮色苍白明显,皮 肤营养改变,足背和(或)胫后动脉搏动消失。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Peripheral Arterial Occlusive Disease,PAOD)
PAOD 简介
• 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全身性疾患,好发 于大、中型动脉,如腹主动脉下段、髂动 脉、股动脉和腘动脉等处,上肢动脉很少 累及。
• 年龄多大于45岁,男性多于女性。 • 往往同时伴有其他部位的动脉硬化性病变。
病因
•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动脉 硬化的3大高危因素是:高 血压、高胆固醇和吸烟
• 动脉硬化的发病原因是多源 性的。据美国心脏学会的流 行病学调查结果,动脉硬化 的主要和次要危险因素见右 表。
动脉硬化危险因素
主要因素
次要因素
高血压
肥胖
高胆固醇血症 糖尿病
吸烟
高甘油三酯血症
案牒生活
紧张
家族史
血中的脂肪种类
• 胆固醇(CHO) – 高密度脂蛋白 – 低密度脂蛋白 – 极低密度脂蛋白
• 甘油三脂(TG) • 载脂蛋白(APO)
胆固醇有好有坏
• 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可转化为LDL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运送胆固醇至全
身血管,被称为“坏”胆固醇,是造成血管阻塞、 硬化的元凶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将黏附在血管上 的多余LDL运送回肝脏,具有“保护”血管的功 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