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3.6《地球的形状》教案
(新教材)教科版三年级下册小学科学 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球 单元全套教案(教学设计)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小学科学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全套教案(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科学三下3.1《仰望天空》教案暗的部分是平原。
环形山主要是小天体频繁撞击月球形成的。
(5)月球昼夜温差大,没有空气和液态水,也没有生物。
3.太阳概述。
恒星----本身发光发热的天体行星----绕着恒星运转的天体卫星----绕着行星运转的天体太阳是一颗普通的恒星,自己能发光发热的天体,太阳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活动的能量源泉。
播放视频《太阳地球月亮的运动模拟》太阳是一个炽热气体组成的球体。
从里到外可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太阳表面经常有变化,这就是太阳活动。
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太阳黑子、耀斑、日珥、太阳风等。
观看视频了解并认识太阳太阳的体积约是地球的130万倍,质量也比地球大的多。
太阳黑子就是太阳表面的黑斑,实际上是太阳表面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太阳黑子的大小和多少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探索二:简单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
观察几组关于太阳和月球的照片,你有什么发现?在维恩图上记下我们观察比较的结果。
探索三:模拟实验从地球上看,太阳和月亮为什么看上去大小差不多呢?我们通过模拟实验,来找一找原因。
实验材料:观察纸筒、大小不同的两个圆纸片。
播放视频《比较太阳和月球的不同》实验步骤:(1)选择合适的观察位置,保持观察纸筒的位置不变。
(2)在观察纸筒能观察到的范围内,选择小圆纸片的位置,并保持不变。
(3)移动大圆纸片,观察大圆纸片移到多远距离时,看上去和小圆纸片大小差不多。
实验现象:大圆纸片距离观察纸筒较远时,才能看上去和小圆纸片大小差不多。
实验分析:物体距离观察位置越近,看起来越大,自由描述发现。
学生回答距离远等原因观看视频学生在维恩图中已经写下很多自己了解的信息,他们积极地展示自己的“知识渊博”。
教师需组织好“科学分享会”,提醒学生,科学家们在工作时也会像这样分享和交换信息。
模拟实验是科学家探索宇宙的重要方式,该环节是学生首次接触模拟实验,教师需要和学生交流模拟材料所模拟的对象以及模拟实验证明猜想的过程,结合实验结果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模拟实验是在做什么,才教学反思这一节课的内容属于宏观世界内的知识,对三年教学反思级的学生而言比较抽象,他们缺乏一定的相关的知识基础和空间想象能力,给他们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地球的形状》教案
目录
• 教学目标与要求 • 教材分析与解读 • 学情分析与教学策略 • 教学方法与手段选择 • 实验活动设计与实施 • 课堂练习与巩固提高 • 课后作业布置与评价反馈
01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基 本特征,知道地球是 一个椭球体。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 和探究地球形状的能 力。
教材内容概述
01
本课主要介绍了地球的形状及其 证据,包括古代人们的猜想和现 代科学技术对地球形状的证实。
02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实验 等探究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地球 的形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 力和空间想象力。
关键概念及原理
地球的形状
地球是一个近似于球体的立体形状, 称为椭球体或地球体。
地球的形状证据
03 学情分析与教学 策略
学生已有知识经验
学生已经了解地球是一个球体,但对于地球的具体形状和特 征可能还不够清晰。
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观察方法,如用肉眼观察、使用 简单工具进行观察等。
学生学习困难及原因
学生对于地球的形状和特征可能存在一些误解,例如认为 地球是完美的球体,而实际上地球的形状是椭球体,表面 有凹凸不平的特征。
分析
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对题 目进行分析,找出解题关键。
解答
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步骤和方 法进行解答。
检查
解答完毕后,指导学生进行检 查,确保答案正确。
错误订正和反思总结
错误订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找出正确答案并进行订正。
反思总结
指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反思总结,归纳知识点和解题方法。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 以便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三单元第6课《地球的形状》教科版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三单元第6课《地球的形状》教科版
一、教学内容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三单元第6课《地球的形状》教科版。本节课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1.了解地球的基本形状;
2.探讨地球为什么是球形;
3.观察和分析生活中与地球形状相关的现象;
4.认识地球仪,了解地球仪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5.通过实验和观察,验证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现象。
-突破方法:通过地球自转引起的离心力等概念,以简化的方式解释地球形状的形成。
(2)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现象: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形状的影响。
-突破方法:运用动画、实验等手段,直观展示地球自转和公转过程中地球形状的变化。
(3)生活中地球形状现象的观察: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观察和解释与地球形状相关的现象。
-举例:通过地球仪、地图等教具,展示地球的形状特点。
(2)地球形状的证据:介绍地球形状的证据,如船只在海平面上逐渐消失、月食时地球影子等,帮助学生理解地球形状的发现过程。
-举例:分析月食时地球影子的形状,理解地球是圆形的依据。
2.教学难点
(1)地球不完美的椭球形: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地球为什么不是一个完美的球体,而是稍微扁平的椭球形。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地球形状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地球自转对生活的影响。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模拟地球自转引起的昼夜变化。
小学科学我们的地球模型(教案)
小学科学我们的地球模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结构和形状;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3.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二、教学准备:1. PPT演示;2. 地球模型制作材料:泡沫球、彩纸、丝绸布、细砂、丝线等。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世界,提问:“我们生活的地方是什么?”学生回答:“地球。
”2. 再问:“我们所看到的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引导学生回答:“圆的,像一个球。
”步骤二:地球的形状和结构1. 使用PPT展示地球的形状和结构,解释地球由固体地壳、液态地幔和铁质外核、镁质内核组成。
2. 引导学生观察并理解地球的结构。
步骤三:制作地球模型1.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5人。
每个小组一起制作一个地球模型。
2. 给每个小组发放制作材料。
3. 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制作:a. 将泡沫球作为地球的中心。
b. 用彩纸剪成海洋的形状,贴在泡沫球上。
c. 用丝绸布剪成陆地的形状,贴在海洋上。
d. 在陆地上适量撒上细砂,模拟山脉和平原的地貌。
e. 用丝线固定地球,做成悬浮模型。
步骤四:展示与交流1. 每个小组展示自己制作的地球模型,并介绍地球的不同部分。
2. 学生之间进行模型展示和交流,了解其他小组制作的地球模型。
四、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观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现象,并解释其原理。
2. 带领学生进行实验,通过旋转地球模型和光源模拟白天和黑夜的变化。
3. 引导学生思考与地球相关的保护环境问题,促进环保意识的形成。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制作地球模型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2. 学生能否正确展示地球模型并准确陈述地球的不同部分。
六、教学反思:1. 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是否能够充分地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和创造力?2. 是否可以增加更多的实际观察和实验活动,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地球模型的理解?通过进行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地球的基本结构和形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并且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地球的形状》教学设计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地球的形状》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是三年级下册“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的第6课。
关于地球形状的认识,人类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假说,到麦哲伦航海旅行,再到人类登上太空看到地球,当地球的形状第一次呈现在人们面前,才最终确认了地球的形状是球体的事实。
本课学生将重历人类认知地球形状的过程。
很久以前,人们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
但有一些现象,如在海边,人们用望远镜观察到远方驶来的船,总是先看到帆顶再看到船身;月食时,地球投射到月球的影子总是圆形的,这些现象并不支持古人“天圆地方”的猜测。
于是人们猜测地球可能是球形的,而后麦哲伦的环球航海旅行为“地圆学”提供了直接证据,人们开始接受地球是球形的观点。
聚焦环节,教师要将学生代入古代的观测条件,让学生从古人的角度去思考地球是什么形状的,这个情境营造很重要,也是本课探究的前提。
“天圆地方”的观点,是人们根据生活现象观察总结的一个经验性的猜想。
但是有一些特殊的生活现象,例如海边的船用望远镜总是先看到帆顶;月食时,地球投射到月球的影子总是圆形的,人们开始认为地球可能是球形的。
探索环节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来理解和推测,如果地球是方的,就不能出现“先看到帆顶,再看到船身”的现象;如果地球是方形的,那么在月球上的影子也应该是方形的,这与我们的生活现象不符合,所以地球可能是球体。
如果地球是球体,那么围绕地球走一周,是可以回到起点的。
麦哲伦的航海旅行让更多的人接受了地球是球体的观点。
【学生分析】三年级的学生通过图片、视频、地球仪等对地球形状已比较了解,知道地球是球体,所以教师在教学前要让学生站在历史的角度,去思考古人是如何认识地球的形状的。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地球和太阳、月球一样,都是一个球体。
2.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科学探究目标1. 能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收集信息证据,推理、解释和描述地球是球体的观点。
小学科学地球的形状教案
小学科学地球的形状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道地球是一个近乎球体的形状。
2. 理解地球的形状和云图的关系。
3. 明白地球的形状与赤道、南北极的位置的关系。
二、教学准备:1. 平面地图和地球仪模型。
2. 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地球云图。
3. 小黑板或白板。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用世界地图图片或地球仪模型引导学生描述地球的形状,并带领学生猜测地球的形状。
2. 探究(1)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常说地球是一个近乎球体的形状?(2)出示地球云图,向学生解释云图上的白色部分是云层。
询问学生想一想,云层形成的规律会与地球的形状有关系吗?(3)带领学生观察地球云图上的云的分布情况。
学生可以发现,云的分布大致呈现出一条曲线,这个曲线是等距的吗?引导学生思考这与地球的形状有什么关系?3. 概念理解(1)给学生普及地球是一个近乎球体的形状,即类似一个球。
(2)解释为什么地球的形状与云图的分布有关。
地球是近乎球体的形状,云层呈现的分布曲线正好是绕着地球中心,这是因为地球的自转引起的。
4. 深化学习(1)让学生进一步观察地球仪模型。
学生可以发现,地球仪上有两个特殊的点,一个是北极,一个是南极,两个点连接起来构成地球的轴线。
引导学生思考这两个点与地球的形状有什么关系。
(2)解释地球的形状与赤道、南北极的位置的关系。
地球的形状近似于一个椭球,在赤道附近最宽,南北极附近最窄。
5. 拓展应用(1)通过拓展问题引导思考:如果一个人站在地球正中心的话,他会怎么感受地球的形状?(2)通过展示不同角度俯视地球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地球在不同视角下的形状变化。
6. 归纳总结让学生简单总结地球的形状是近乎球体的,而赤道附近最宽,南北极附近最窄。
7. 检查评价可以通过给学生提问或出示相关练习题,对学生进行检查评价。
8. 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了解到地球是一个近乎球体的形状,还了解到地球的形状与云层分布、赤道、南北极的位置有关。
四、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使用地球仪或者地图去寻找自己所在的位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形状。
小学科学“深度研讨”教学策略初探——以《地球的形状》一课为例
小学科学“深度研讨”教学策略初探——以《地球的形状》一课为例发布时间:2023-02-23T17:33:46.326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3年2月1期作者:朱俊燕[导读] 目前的科学课堂研讨大多仍停留在浅显的交流阶段,研讨深度不足。
究其原因,是学生在研讨习惯、研讨内容、论证意识等方面存在不足。
本文中,教师从“培养研讨习惯”、“丰实研讨素材”、 “增加论证深度”等维度对课堂研讨环节进行优化。
让学生从浅层交流走向深度研讨,助于他们落实科学概念目标、提升科学思维能力。
朱俊燕浙江省临海市大洋小学 317000摘要:目前的科学课堂研讨大多仍停留在浅显的交流阶段,研讨深度不足。
究其原因,是学生在研讨习惯、研讨内容、论证意识等方面存在不足。
本文中,教师从“培养研讨习惯”、“丰实研讨素材”、 “增加论证深度”等维度对课堂研讨环节进行优化。
让学生从浅层交流走向深度研讨,助于他们落实科学概念目标、提升科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科学;深度研讨;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3)2-112-0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学习是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
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选择、加工,生成自己对知识的理解。
由于学习者的经验基础不同,调动经验的方式不同,最后对所接受到的信息的解释也不同。
通过“深度研讨”,学生将探索活动收集到的数据、现象事实等证据,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不断交流、质疑、补充和梳理,将探索过程中获得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最终形成科学概念,提高科学素养。
本文所指的“深度研讨”通常发生在“交流研讨”环节,是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中的第三板块,是科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目前大家都习惯将两个词放在一起使用,但从认识层面看,交流和研讨是两个不同的层次。
交流层次浅,研讨层次深。
交流以事实描述为主,研讨以思维判断为主。
交流提供客观依据,研讨更显探究本质。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 3-6《地球的形状》课件
探索2
对比观察正方体和球体投射的影子
实验探究
正方体的投影是__________。
探索2
对比观察正方体和球体投射的影子
实验探究
球体的投影是_________。
Hale Waihona Puke 探索3实践证据 出发地:西班牙 到达地:西班牙 历时:3年 航向:沿着以一个方向 一只向前航行
麦哲伦环球航行
航行路线
探索3
研讨
1. 在模拟实验中,你观察到的哪些信息可以说明地球是球体?
球体的投影是圆形,正方体的投影是正方形。
研讨
2. 人们是怎样认识到地球是球体的?
天圆地方—— 推测——实践验证——确认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
谢谢观看!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
3.6 地球的形状
《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
聚焦 太阳和月球都是球体,地球呢?
探索1
很多古人的观点:天圆地方 这种观点能解释我们看到的 一些自然现象吗?
探索2 从哪些生活现象中我们能证明地球是球体呢?
在海边,人们用望远镜观 察远方的船,从是先看到
帆顶
帆顶,再看到帆船。
探索2 从哪些生活现象中我们能证明地球是球体呢?
月食时,地球投射在月球
上的影子总是圆形的。
圆弧
探索2
实验材料 模拟真实的帆船
实验探究
模拟球形的地球
模拟方形的地球
探索2
观察船模在球面和平面上的移动 保持平视
实验探究
球面观船 我们先看到了_______, 再看到________。
探索2
观察船模在球面和平面上的移动
实验探究
水平面观船: 我们看到了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科学】【新教材】(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6课时地球的形状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科学第6课地球的形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使学生了解人类对地球探索的艰辛过程以及我们居住的地球形状,增强学生对于自己生存家园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地球的形状。
2、过程与方法:(1)能够收集有关地球的资料并提出关于地球形状的一些问题。
(2)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表达交流的学习能力。
3、情感目标:知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增强学生对于自己赖以生存家园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知道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曲折过程。
2、教学难点:知道合理质疑是科学探究不可缺少的推动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地球仪、火柴棍、纸船。
学生提前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共计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话题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我们在四年级语文课本里学过一篇文章《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今天的科学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学习——《地球的形状》。
二、简单交流,了解进程(一)了解学生对地球形状的认识1、请大家说说地球到底是什么形状的呢?2、你是怎么知道的?(请同学们交流课前搜集到的相关知识)(二)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1、如今人类通过科技能从各种途径认识地球的形状,但古代人们是如何认为地球的形状的呢?请同学们阅读书中相关资料并汇报。
2、小组交流后全班汇报展示。
3、填空练习,教师小结。
(1)、最初,人们凭直觉来认识地球,提出“(天圆地方)”的猜想。
我国古代人认为,天像一个(锅);地像一个(方形棋盘),是(平)的。
(2)、我国东汉时期天文学家(张衡)认为地球是:(浑天如鸡卵,地如卵黄,居于内)。
(3)、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的景象分析,认为地球是(球体)或(近似球体)的形状。
(4)、1519年9月,(葡萄牙)的航海家(麦哲伦)带领他的船队从(西班牙)出发,一直朝一个方向航行,1522年,船队又回到了(西班牙)。
结论:麦哲伦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他们验证了一个伟大的猜想——(地球是球形的)。
【科学】(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3.6《地球的形状》教案
3、虽然有现象能表明地球是球体,但古代的大多数人还是不能接受这个观点。
1519年,航海家麦哲伦带领船队开始朝着一个方向航行,3年后他的船队回到了出发地。从此人们才开始接受地球是球体的观点。
二、问题与研讨
1、通过模拟实验,你观察到哪些信息可以说明地球是球体?
【提示】
①只有地球是球体,才能先看到船帆。
【分析】单性花指的是一朵花上只具有雌蕊或雄蕊,而两性花指的是一朵花既具有雌蕊又具有雄蕊。
9.某农夫发现果园有许多昆虫,于是喷药杀虫,结果虽然昆虫全死了,但这一季果实产量是历年最差的,你能给出合理的解释吗?
【答案】果树一般进行异花传粉,昆虫采集花粉和花蜜同时也能为其传粉,昆虫大量死亡,传粉效果会大大降低,从而使产量下降。
2003年,我国宇航员杨利伟乘坐“神舟5号”飞船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了14圈。
古时候并没有这么高的科技,古人们是如何认识地球形状的呢?又是怎么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呢?
回答
认真听
思索
地球和太阳、月球一样,都是一个球体。
讲授新课
一、探索
1、穿越时空,让时间回到很久以前。如果我们是古人,当我们站在大地上时,你能猜测出地球可能是什么形状吗?引导学生回答。
B.材料用途分析
正方体和小球模拟地球,手电筒模拟太阳,纸板屏模拟月球
C.实验过程
三个同学合作,打开手电筒,让正方体和小球的影子分别投到屏上,观察影子的形状。
D.温馨提示
注意:手电光和正方体、屏在同一条直线上。
E.实验发现
用正方体模拟地球时,投影(月食)是正方形的,而用球体模拟地球的时候才能观察到圆形或者圆弧。
地球遮挡了太阳的光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球上,便形成了月食。
三年级科学下册 《地球的形状》 教学反思
智慧的课堂科学的味道——《地球的形状》教学反思教科版三年级下册好的课堂是师生精神的天堂。
学生在课堂上应该是自由的、快乐的、充实的、美好的。
我们一直追求着智慧的课堂里,充满科学的味道,让学生体会到人类探索未知的艰难,更感受到了科技力量推动人们进步和发展的影响。
通过执教《地球的形状》一课,我有以下教学反思:一、突破性的教学设计大家都知道关于地球球体,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认识到。
对于一个已经知道的知识点,孩子们怎么会感兴趣呢?这节课究竟要完成什么?怎样有效的突破本节课的目标呢?教师必须研究学情,精心设计一个有突破性的非常合理的教学环节,才可能真正突破教学目标。
本节课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让孩子们在这节课中能充分地感受到自然规律的发现需要经历不懈的探索。
这种感受不能是说教式的教学,不能是直观呈现式的教学,这些模式都不能让孩子们有这种感受,而只会记住地球是球体的这个结论。
基于这个目标,我们设计了三个摸拟实验,这三个实验层层推进,第一个实验:模拟远处驶来的帆船让孩子们初步感受到地球可能是球体,第二个实验:模拟月食让孩子们感受到地球是球体的可能性更大了,第三个实验:模拟环球航行让孩子们明白地球真的是球体了,最后通过科学技术,让孩子们感叹到我们可以看到地球真正的样子了,这种设计才能让孩子们在实验的过程中充分体会这一结论的出现是多么的不容易,这也是本节课的整体框架。
在这个结构中,实验的设计是本节课的另一个亮点,本节课中三个实验都是模拟实验,演示后让学生去做?还是让学生直接观看视频再去做?如果这样都成了模仿,就没有科学课的真正味道,科学课的灵动性、探究性。
而我们的处理很有技巧,核心环节提出关键性的问题:为什么远处驶来的帆船会是这样的现象?你是怎么想的?月食现象,你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如果是方形的地球,会看到什么样的现象?让学生大胆猜测。
整节课都是在学生发现问题——大胆猜测——实验探索——研讨得出结论的过程中进行的。
《地球的形状》(教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1
教材解读本课是三年级下册“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的第6课。
“地球的形状是球体”这个常识,学生都知道,所以本课一开始就给学生明确了地球和太阳、月球一样都是球体。
这是在高科技的现代社会中毋庸置疑的一个观点。
但是学生并不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学生生活阅历中的观察和实验,也比较难让学生发现地球是球体的这个认识。
就像古代人没有这种科技力量,他们也无法认为地球是一个球体。
因此本节课将学生带入古代生活,引导学生经历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概过程,让学生体会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修正认识的过程,也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体会人类探索未知的艰难,以及科技力量的发展对人们认识带来的影响。
在古时候科技力量薄弱时,古代人们对地球的形状有猜想。
可随着观察,古代人们发现原有的猜想或认知,无法现解释一些生活现象,产生了认识冲突,提出新的假设。
学生模仿古人,通过模拟实验去验证是否能得到生活现象一样的结果。
可是打破原有根深蒂固的认知,科普一个新的认知,是需要花费很长很长的时间。
直到麦哲伦环球旅行、人类通过卫星在外太空拍摄地球的形状,“地球是球体”才被所有的人们所认同。
同时,本节课也藏了一条暗线,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可以更方便地认识到地球是球体,更客观地认识自然现象,发现更多的自然规律。
本单元教学内容多数都是以“聚焦、探索、研讨、拓展”这4个板块开展的,并且每个探究实验一次科学建模。
因此每一节课都是从聚焦生活大问题开始,进行疑模、设模、建模、研模、拓模。
让学生亲身经历猜想、观察、分析、推理、发现的探究过程,帮助学生逐步建立科学概念。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通过科普读物、视频、地球仪等对地球形状已比较了解,知道地球是球体。
所以本节课开始时,教师引导学生去思考:没有目前科技的时候,古代人们是怎么认识地球的形状?教师引导学生去体会古代人们认识地球的形状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
根据课外读本,三年级的孩子已经对古人的猜想与神话故事有一定了解。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3.6地球的形状教学设计(新教材)
3.6 地球的形状【教材简析】《地球的形状》是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第六课。
通过前面5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太阳和月球的基本特征,知道两者的形状都是球形,同时也建立起地球的形状是球形的科学概念。
而本节课学生将经历古人探究地球形状的过程,并通过两个模拟实验来推理出地球的形状。
聚焦板块,通过情景设置,重回古人探究时代,设问古人是如何认识地球形状的。
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引发思考。
探索板块,环节一从“天方地圆”说的猜测入手,了解古人是通过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猜想。
环节二尝试用模拟实验证明“球形”说的猜想,通过实验来寻求证据。
通过模拟实验,观察船模在球面上和平面上移动进行观察,收集“地球是球形”的证据,环节三通过麦哲伦的环球航海旅行实地测试,学生尝试“航海”一周,证明地球是球形的。
环节四,通过月食的形成,模拟实验,证明“地球的影子”,推理地球的形状。
通过研讨活动,学生对本节课的模拟实验观察到的信息,进行推理论证,通过寻求能够验证猜想的证据,根据证据推理出地球是球形的。
【学情分析】学生已知太阳和月球都是球形,初步建立地球也是球形的前概念。
但是他们并不了解人类探究地球形状的过程,比较迷信书本,不善于提出质疑,缺少通过寻求证据支撑猜想的能力。
通过本课,让学生明白人类探索地球的形状经历了猜想、验证、实践漫长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修正,不断求真的过程。
学生学会质疑,学会推理,尝试用证据来验证猜想。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理解地球和太阳、月球一样,都是一个球体。
2.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科学探究目标1.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收集证据,推理、证明地球是球形的观点。
2.用图示符号整理记录实验结果。
3.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探索过程。
科学态度目标1.感受古人在认识自然规律时孜孜不倦的努力,提高科学探究的兴趣。
2.积极参加模拟实验,乐于分享自己的实验心得。
3.倾听不同的观点,收集证据,不断修正自己的认知。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3.6地球的形状 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6.地球的形状【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知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2.能够收集有关地球的资料并提出关于地球形状的一些问题。
3.经历模拟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
4.体验科学探究中运用想象建立假设以及解释的重要性,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教学重难点】1.知道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曲折过程;知道科学结论的得出可以来源于生活中的现象。
2.经历模拟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
【教学准备】纸船、瑜伽球、桌面、大纸板、小立方体、小球、手电筒、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1.出示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说一说,这是什么。
(地球)2.教师谈话:这就是我们人类居住和生活的地方,那么地球是什么样子的呢?地球究竟有多大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些知识。
3.板书课题:地球的形状。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索。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地球太大了,人站在地球上,只能看到陆地和海洋的一部分。
其实在飞出地球之前,人类就已经知道地球的形状了。
那么人类是怎样逐步正确认识地球形状的呢?2.古人对地球形状的猜想、探索与实践。
出示两张图片:一张是古代印度人对地球的认识,一张是古代中国人对地球的认识。
学生看一看这两张图片,并读一读下面的文字,了解古代印度人和古代中国人是怎样认识地球的。
教师小结:这就是最初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这个时候人们凭直觉来认识地球,提出的都是“天圆地方”的猜想,他们都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
不过,后来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交替循环,又使古人做出了另一种猜测。
3.课件出示张衡的浑天说和亚里士多德的宇宙观。
教师:可是张衡的浑天说和亚里士多德的宇宙观并没有被世人所接受,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当时科学技术并不发达,地球太大了,人站在地球上,只能看到陆地和海洋的一部分,所以人们不相信他们两人的说法。
后来人们又是怎样认识到地球是球形的呢?4.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54下面的文字,并观察课本图片与课件展示的帆船进出港场景以及月食景象。
三年级教科版科学《地球的形状》教案
三年级教科版科学《地球的形状》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地球的形状是球形。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过程。
能够通过模拟实验验证地球是球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模拟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探索地球形状的兴趣。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知道地球的形状是球形。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过程。
2.教学难点能够通过模拟实验验证地球是球形。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观察法、讨论法、实验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一些地球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地球的形状。
提问学生:你们认为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呢?引出课题。
2.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过程讲述古代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如“天圆地方”等观点。
介绍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人类是如何逐渐认识到地球是球形的。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古代人们会有不同的地球形状认识呢?3.模拟实验验证地球是球形实验一:观察船模在球面上和平面上的行驶情况准备一个地球仪和一块平面木板,以及一个小船模型。
将小船模型分别放在地球仪和平面木板上,模拟船在海洋上行驶。
让学生观察船模在球面上和平面上行驶时,船身和桅杆的变化情况。
实验二:月食现象模拟准备一个手电筒、一个圆形小球(代表地球)和一个小球(代表月球)。
用手电筒照射圆形小球,模拟太阳光照在地球上。
将小球放在手电筒和圆形小球之间,模拟月球绕地球运动。
让学生观察当“月球”挡住“太阳光”时,在“地球”上看到的“月食”现象。
4.总结归纳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地球的形状是球形、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过程以及通过模拟实验验证地球是球形。
提问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地球的形状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呢?你还知道哪些方法可以证明地球是球形呢?5.拓展延伸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地球形状的知识,如地球的赤道半径、两极半径等。
6.地球的形状(教案)-2023-2024学年科学三年级下册教科版
激发兴趣: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地球自转和公转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地球形状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地球形状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突出重点,强调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4. 四季变化小调查作业:教师对学生的调查作业进行批改,检查学生收集的数据是否准确,分析是否合理,并给出改进建议。
教学反思与总结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深感在教学方法、策略和管理等方面还有许多可以改进的地方。首先,在教学方法上,我发现讲授法和讨论法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通过讲解地球形状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并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地球形状问题展开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其次,在教学策略上,我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技能训练。通过设计实践活动或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知识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同时,我积极利用教学媒体和资源,如PPT、视频、在线工具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知识。然而,我也意识到在教学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我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此外,学生在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方面还有待加强,我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情感升华:
结合地球形状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地球形状的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地球形状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地球的形状》导学案
《地球的形状》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地球的形状及其影响。
2. 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
3. 能够解释地球季节变化的原因。
二、知识点梳理1.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略扁球体,不是一个完美的球体。
在南北两极处略略向内凹陷,赤道处略微向外凸出,形成一个略椭圆的球体。
2. 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每天自西向东旋转一周,公转一周是24小时。
3. 地球的公转地球绕太阳公转,约365天半(365天5小时48分46秒),公转轨道近似椭圆。
4. 季节变化原因地球自转轴倾斜23.5度,并且这个轴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这就导致了地球不同地区在不同时间接受太阳辐射的角度不同,从而形成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
三、学习步骤1. 给学生呈现地球的形状,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地球的外形特点。
2. 组织学生参与实验,模拟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球运动。
3. 引导学生思考地球季节变化的原因,让学生讨论并总结形成季节变化的基本原理。
4. 提供相关资料和图片,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地球形状、自转、公转等概念。
5. 组织学生展开小组探究活动,进一步加深对地球形状及运动规律的理解。
6. 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确保学生掌握了地球的形状及其运动规律。
四、拓展延伸1. 让学生探究其他行星的形状和运动规律,拓展对宇宙的认识。
2. 组织学生开展实地考察活动,观察当地季节变化的特点,并与地球自转、公转的规律联系起来。
3. 引导学生思考地球形状和运动对生物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4. 设计小组研究课题,让学生深入了解地球形状和运动规律在地理、气象、生态等领域的应用。
五、作业布置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整理地球的形状、自转和公转的知识点,写成一篇小结。
2.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地球形状和运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并撰写个人见解。
3. 拓展作业:让学生利用书籍、互联网等资源,进一步了解地球的形状及运动规律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最新教科版三下科学教学反思《地球的形状》
最新教科版三下科学教学反思《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形状》是《教科版三下科学》中的一篇教学内容,通过本篇教材,我们让学生了解了地球的形状是椭球体,并通过一些实验和图片等方式进行了解释。
这篇教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在本篇教材中,虽然提到了通过实验探究地球形状的知识点,但是教材中的实验只是简单地使用了一个西瓜和一根绳子来进行探究。
这样的探究方式相对比较简单,对于学生来说缺乏足够的挑战性。
我们可以在实验中加入更多的元素和因素,例如使用地球仪或者模型等工具,来真实地展示地球的形状。
其次,在教学中,我们也应该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材中,地球的形状仅仅被说明为椭球体,并没有深入探讨为什么地球是这样的形状。
这样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比较枯燥,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探索,让他们自己发现地球形状的原因。
例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去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引力等知识,然后让他们自己思考为什么地球会是椭球体。
这样的探索过程会更加有趣和引人入胜。
另外,在教学中,我们也应该注重知识的延伸和拓展。
教材中只是简单地介绍了地球的形状,并没有展示出地球形状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去思考,地球椭球体的形状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哪些方面产生了影响。
例如,地球的这种形状导致了赤道和极地的温度分布不同,从而产生了季节变化,也影响了动植物的分布。
通过这样的拓展,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地球形状的意义。
总结起来,教学反思《地球的形状》在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对知识进行延伸和拓展。
通过这样的改进,我们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地球的形状,并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积极参与模拟实验,乐于与同学分享交流自己的实验发现。
重点
了解地球是球体的特点
难点
推理、解释和描述地球是球体的观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Fra bibliotek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太阳和月球都是球体,人类居住的地球是什么形状?
利用天文望远镜、卫星、航天等现代科学技术已经证明地球和太阳、月亮一样都是球体。
实验说明:地球是圆的。
3、虽然有现象能表明地球是球体,但古代的大多数人还是不能接受这个观点。
1519年,航海家麦哲伦带领船队开始朝着一个方向航行,3年后他的船队回到了出发地。从此人们才开始接受地球是球体的观点。
二、问题与研讨
1、通过模拟实验,你观察到哪些信息可以说明地球是球体?
【提示】
①只有地球是球体,才能先看到船帆。
3.站在海边向远处看,首先看到的是船帆。()
4.人类探索地球的形状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5.地球和月球、太阳一样都是球体。()
6.“天圆地方”是中国古人对地球形状的猜测。()
四、拓展提高:古人对地球形状的猜测
1、古代印度人认为,大地是一个圆盾,被四头大象驮着,站在一只巨大的海龟身上。
2、古代埃及人认为高高的大山支撑着天空,而星星则从天上垂悬着。
①船在地球仪上航行时视线要与地球仪的顶端保持水平。
②船在桌面上航行时视线要与桌面保持水平。
③重点观察桅杆和船身的变化。
3、实验发现
①当船模在球面上模拟时,先看到帆顶,再看到船身。
②当船模在平面上模拟时,是一直都能完整地看到船身的。
实验说明:地球是圆的。
(2)实验2:模拟月食
A.实验材料:正方体、乒乓球、手电筒、纸板屏
2003年,我国宇航员杨利伟乘坐“神舟5号”飞船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了14圈。
古时候并没有这么高的科技,古人们是如何认识地球形状的呢?又是怎么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呢?
回答
认真听
思索
地球和太阳、月球一样,都是一个球体。
讲授新课
一、探索
1、穿越时空,让时间回到很久以前。如果我们是古人,当我们站在大地上时,你能猜测出地球可能是什么形状吗?引导学生回答。
地球遮挡了太阳的光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球上,便形成了月食。
2、引导学生运用模拟实验证明地球是圆的猜测
(1)实验1:模拟行船
A.实验材料:大球(如篮球等)、船模、桌子。
B.分析材料用途
大球模拟地球,船模模拟帆船,桌面模拟平面。
C.实验过程
让船模分别在球面上和在平面上模拟前进和后退,分别观察现象。
D.温馨提示
B.材料用途分析
正方体和小球模拟地球,手电筒模拟太阳,纸板屏模拟月球
C.实验过程
三个同学合作,打开手电筒,让正方体和小球的影子分别投到屏上,观察影子的形状。
D.温馨提示
注意:手电光和正方体、屏在同一条直线上。
E.实验发现
用正方体模拟地球时,投影(月食)是正方形的,而用球体模拟地球的时候才能观察到圆形或者圆弧。
②只有地球是球体,投射到月球上的影子才能是弧形(圆形)。
2、人们是怎样认识地球是球体的?
【提示】
天圆地方→海边先看到远处船帆;看月食地球影子是弧形→推测:地球是圆的→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确证:地球是球体。
三、课堂练习:判断题
1.用手电筒照射一球形物体,得到该物体的投影是方形的。()
2.地球是太阳的一颗天然卫星。()
总结课堂
板书
板书设计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3.6《地球的形状》教学设计
课题
地球的形状
单元
3
学科
科学
年级
3
学习
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地球和太阳、月球一样,都是一个球体。
2.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科学探究目标
1.能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收集信息证据,推理、解释和描述地球是球体的观点。
2.初步经历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探索过程。
科学态度目标
3、张衡的“浑天说”:“浑天如鸡卵,地如卵黄,居于内。天表有水,水包地,犹如卵壳裹黄”。
4、毕达哥拉斯认为地球是圆的,因为他认为只有圆球在所有几何形体中最完美。
五、作业布置
查阅相关资料,哪些具体的科技活动能证明地球是圆的?
穿越时空回答
认真听
学生用实验材料做模拟实验,进行观察与推理分析
得出结论
学生用实验材料做模拟实验,进行观察与推理分析
(1)很久很久以前,大多数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这和人们观察到的现象基本相同。天好像一个穹顶,盖在地上,大地是方形的。
(2)有一些现象,却让一部分人推测地球可能是球体。
①在海边,人们用望远镜观察到远方驶来的船,总是先看到帆顶,然后才看到船身。
②月食时,地球投影到月球上的影子总是圆形的。
【拓展】
月食是怎么形成的?
发现现象,得出结论
回答
回答
独立完成
阅读资料
能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收集信息证据,推理、解释和描述地球是球体的观点。
学会搜集信息,处理信息
认识到探索地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课堂检测
拓宽知识面
培养查阅资料能能力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地球和太阳、月球一样,都是一个球体,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在科学探究中,能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收集信息证据,推理、解释和描述地球是球体的观点;初步经历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探索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