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拉肘复位法

合集下载

桡骨小头半脱位手法复位分享

桡骨小头半脱位手法复位分享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桡骨小头半脱位手法复位分享
导语:桡骨小头半脱位又称达拉肘,是婴幼儿常见的肘部损伤之一。

本病男孩比女孩多见,左侧比右侧多。

当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前位忽然受到纵向牵拉时
桡骨小头半脱位又称达拉肘,是婴幼儿常见的肘部损伤之一。

本病男孩比女孩多见,左侧比右侧多。

当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前位忽然受到纵向牵拉时容易引起桡骨小头半脱位,有时幼儿翻身时上臂被压在躯干下导致受伤引起脱位。

常见的是大人领小儿上台阶、牵拉胳膊时出现。

下面一起看看桡骨小头半脱位手法复位分享。

一病因
桡骨头的关节面和桡骨纵轴有一定的倾斜度,其大小与前臂旋转活动有关。

倾斜度的变化会影响环状韧带的上下活动,在前臂的旋前旋后位,这种倾斜度的可变性无疑使之易于脱位。

当肘关节伸直位手腕或前臂突然受到旋转动作的纵向牵拉,环状韧带下部将产生横行撕裂,向下轻微活动,肱桡关节间隙变大,关节囊及环状韧带上部由于关节腔的负压作用,只需滑过桡骨小头倾斜远端一部分关节面就可嵌顿于桡骨关节间隙,从而阻止了桡骨小头复位,造成桡骨小头半脱位。

二治疗
本病的治疗主要是依靠手法复位,正确的复位方法不用牵引,不恰当的牵引反而容易使复位失败。

复位时不用麻醉,将肘关节从伸到屈的过程中旋转前臂,复位成功时可感觉到肱骨桡关节处的弹跳感。

复位后肘部及前臂可活动自如,前臂上举无任何障碍,复位后用三角巾悬吊1周,无需石膏固定。

三预防
1.平时牵拉(提)小儿手部时,应同时牵拉衣袖。

2.防止跌仆。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桡骨小头半脱位复位视频

桡骨小头半脱位复位视频

桡骨小头半脱位复位视频桡骨小头半脱位多见于青少年,特别是五岁以下小儿(俗称“牵拉肘”)。

2005年9月,我科收治1例成人桡骨小头陈旧性半脱位,经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病例报告患者男性,38岁。

1个月工作时被重物撞伤左肘,致局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

在当地医院行保守治疗,效果欠佳,肘关节屈伸及前臂旋前、旋后受限明显。

到我院求治时发现某片提示桡骨小头向前脱位。

查体:一般情况好,左肘部桡侧肿胀明显,压痛阳性,叩击痛阴性,肘前可明显触及脱位之桡骨头;肢体远端血运、感觉及运动正常;左肘屈曲70°,伸直150°;前臂旋前45°,旋后15°入院诊断:成人桡骨小头陈旧性半脱位。

入院后试行手法复位失败,经常规术前检查无异常后,改行切开复住、环状韧带重建术。

手术过程:仰卧位,左臂丛麻,常规消毒、铺巾,上止血带。

取左肱骨外髁向后外下至尺骨嵴约8cm切口,逐层切开至肘肌后,沿尺骨边缘钝性分离,切开并剥离尺骨膜,暴露尺骨喙突。

旋转前臂,发现桡骨头前置并有瘢痕组织填充于桡骨头后。

清除疲痕组织,彻底松解桡骨头,复位满意后,于尺骨喙突对侧由后向前打骨槽,加压包扎,松止血带。

于左股外侧另作切口,取长约20cm宽约1.6cm之髂胫束条,对折为宽0.8cm之双层韧带条,导入尺骨槽后,环绕桡骨头并缝合固定,调节韧带松紧度至桡骨旋前、旋后满意后,将韧带条固定于尺骨。

逐层缝合组织。

肘关节屈肘90°,前臂中立位石膏夹固定。

术后处理:甘露醇250mlQ8h静滴,丹参250mlQ8h静滴,抗炎对症,维持有效外固定4周。

患者术后食指桡侧出现麻木感,第2日开始减退,第3日症状消失。

2 讨论桡骨小头半脱位多见于五岁以下小儿,原因是小儿环状韧带发育未完全,在某些体位受到牵拉后,桡骨小头部分脱离环状韧带所致。

成人桡骨小头半脱位国内外文献报道很少见到。

DhawanA等报道1例27岁患者由于牵拉为主的复合性损伤导致桡骨头脱位;ObertL等四报道30年只有20例;国内则散见于个案报道中。

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附图)

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附图)

肩关节脱位复位手法肩关节是全身关节里活动度最大的关节,也是最容易出现脱位的关节。

对于肩关节脱位目前存在许多复位方法,但是由于缺少对照比较,选择哪种复位方法往往取决于医师的偏好。

骨科医生必须掌握多种复位方法,针对特定的患者选择最佳的复位方案。

摘要:肩关节是全身关节里面活动度最大的关节。

肩关节的稳定依赖肩部关节囊、韧带和其他肌肉结构来共同维持。

因此,肩关节也是最容易出现脱位。

详细了解肩部解剖结构和脱位类型,同时采取合适的麻醉技术和复位方法对于急性肩关节脱位的早期治疗至为重要。

肩关节脱位的复位方法有很多,但是由于缺少对照比较,选择哪种复位方法往往取决于医师的偏好。

骨科医生必须掌握多种复位方法,针对特定的患者选择最佳的复位方案。

在现代文献中,肩关节脱位的复位方法有许多报道,但是很少有文献关注急性肩关节脱位的早期处理。

肩关节是最常见的脱位大关节。

随着现代社会人们活动的增加,肩关节脱位的发生率已上升到每年1 万人里面就有24 例发生肩关节脱位。

初次肩关节脱位的好发人群是10 岁至20 岁的男性,其次是五六十岁的人群。

详细了解肩关节的解剖、脱位的类型,掌握麻醉技术和复位方法对于处理肩关节脱位非常关键。

病理解剖肩关节由于缺少骨性结构的约束,关节面的接触又最少,是全身活动度最大的滑膜关节。

因此,肩关节的稳定性更多的依赖关节囊附着的周围软组织、韧带和肌肉组织,存在较高脱位风险。

肩关节的稳定由动态和静态稳定结构共同维持(表1)。

静态稳定结构主要是在运动末期对肩关节的稳定起到支撑作用来维持肩关节的协调。

而动态稳定结构则在肩关节运动的过程过神经肌肉系统的调节来提供动态的稳定。

肩部的静态约束结构包括:喙肩弓、关节窝、关节盂唇、关节囊和盂肱韧带。

喙肩弓是由喙突、喙肩韧带、肩锁关节、锁骨组成。

上述结构共同维持肩关节前上方的稳定。

而且,关节盂的关节面存在向上向前的角度,可以提供下方和后方的稳定。

和髋关节的髋臼不同,肩关节的关节盂使得肩关节更加灵活,但更易于出现不稳。

指关节脱位复位方法

指关节脱位复位方法

指关节脱位复位方法指关节脱位是指关节两个相对的骨头脱离正常的位置,使关节无法正常运动。

脱位通常是由于外力作用或关节结构异常引起的。

脱位后,关节的稳定性受到严重影响,需要及时进行复位以恢复正常功能。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指关节脱位复位方法。

一、前臂指关节脱位复位方法前臂指关节脱位是最常见的一种脱位类型,通常发生在拇指和食指关节。

复位方法如下:1. 病人取坐位,保持肘部屈曲90度,手掌朝上放在平面上。

2. 医生用一只手握住患者手腕固定,另一只手握住患者手指,将脱位的关节轻轻牵引。

3. 同时对患者的指关节施加适当的旋转力,使其复位。

掌指关节脱位多发生在中指和无名指,常由于外力冲击或过度牵拉引起。

复位方法如下:1. 病人取坐位,保持肘部屈曲90度,手掌朝上放在平面上。

2. 医生用一只手握住患者手腕固定,另一只手握住患者手指,将脱位的关节轻轻牵引。

3. 同时对患者的指关节施加适当的旋转力,使其复位。

三、指间关节脱位复位方法指间关节脱位多发生在中指和无名指之间,常由于外力冲击或过度牵拉引起。

复位方法如下:1. 病人取坐位,将患手放在桌面上,保持手掌朝上。

2. 医生用一只手握住患者手腕固定,另一只手握住患者手指,将脱位的关节轻轻牵引。

3. 同时对患者的指关节施加适当的旋转力,使其复位。

四、拇指腕掌关节脱位复位方法拇指腕掌关节脱位多发生在拇指与掌骨的关节处,常由于外力冲击或过度牵拉引起。

复位方法如下:1. 病人取坐位,将患手放在桌面上,手掌朝上。

2. 医生用一只手牢牢握住患者拇指,另一只手握住患者手腕固定。

3. 医生先对患者的拇指施加适当的牵引力,然后施加旋转力,使脱位关节复位。

五、拇指掌指关节脱位复位方法拇指掌指关节脱位多发生在拇指与食指或中指的关节处,常由于外力冲击或过度牵拉引起。

复位方法如下:1. 病人取坐位,将患手放在桌面上,手掌朝上。

2. 医生用一只手牢牢握住患者拇指,另一只手握住患者手腕固定。

3. 医生先对患者的拇指施加适当的牵引力,然后施加旋转力,使脱位关节复位。

常用的复位手法

常用的复位手法

主要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术【基本操作原理】1.关节脱位的运行路线反过来运行即是复位的运行路线。

2.应在无痛、肌肉放松的原则下进行。

3.应遵循牵引与反牵引的复位原则。

【肩关节脱位的复位】(一)Hippocrates法(图3-1-17)图3-1-17 Hippocrates法复位1.局部浸润麻醉或静脉复合麻醉。

2.患者平卧位。

3.术者立于患侧,足蹬患者腋窝以反牵引,双手抓握患肢手腕略外侧展位做持续平衡牵引。

4.内收、内旋患肢可感肱骨头滑入肩盂。

5.各向运动关节确认复位后做外固定3周。

(二)Kocker法(图3-1-18)1.多用局麻。

2.患者采用坐位。

3.助手用宽布带绕患者腋窝做反牵引,术者抓握患肢手腕图3-1-18肩关节前脱位Kocker法复位及肘部,肘关节位于90°位做平衡牵引。

4.做肩关节外展、外旋牵引后内收、内旋即可望复位。

5.复位后外固定3周。

(三)Stimson法(图3-1-19)1.局麻或全麻。

2.患者俯卧位。

3.复位床升高,患肢自然下垂,用皮牵引5~6kg,持续20分钟左右,或术者采用手法牵引亦可望复位。

4.复位后外固定3周。

图3-1-19肩关节前脱位Stimson法复位【肘关节后脱位的复位】(图3—1—20)1.臂丛麻醉或局部浸润麻醉。

2.患者坐位或卧位。

3.助手握住肘关节以上做反牵引。

4.术者置患肢屈肘位,手握前臂,一手置于肘关节鹰嘴处,平衡牵引中用拇指压在尺骨鹰嘴突上将尺骨鹰嘴向下前推挤可望复位。

5.术后功能位外固定3周。

图3-1-20肘关节后脱位的复位方法【桡骨小头半脱位】(图3-1-21)1.一般不用麻醉。

2.患者取坐位或卧位。

3.术者一手握住前臂,另一手握住肘关节,其拇指触摸桡骨小头。

牵引并旋转前臂的同时,拇指向内试探挤压桡骨小头,通常能够复位。

4.可不外固定,但应防止牵拉患者前臂。

【髋关节脱位的复位】(一)后脱位复位术1.Allis法(图3-1-22):(1)全麻或椎管内麻醉。

中医伤科复位手法临床治疗基本技能

中医伤科复位手法临床治疗基本技能

中医伤科复位手法临床治疗基本技能复位手法是医者用指、掌、腕、臂或身体其它部位的劲力,或辅以器械,随症运用各种手法技巧,作用于病人的患部,整复移位的一种治疗方法。

(一)复位手法的作用及原则复位手法的作用是整复移位,是整复骨折或脱位移位的主要方法。

在施行复位手法时充分了解病情,有目的的施行手法,严格掌握适应症。

主要原则是及时、稳妥、准确、轻巧,争取一次复位成功而不增加新的损伤。

(二)复位手法复位手法可分为正骨手法和上骨介手法两种。

1.正骨手法(I)手摸心会在整复骨折前,医者用手触摸骨折部位,先轻后重,由浅入深,由远到近,两端相对,主要目的是了解骨折部的移位情况,在头脑中形成立体形象,指导其他正骨手法的施行,是施行正骨手法的首要步骤。

(2)拔伸牵引是沿着肢体的纵轴线进行对抗牵引,克服肌肉拉力,矫正患肢的重叠移位,恢复肢体长度的复位手法(图2-51)。

也是整复骨折、脱位的基本手法。

图2.51拔伸牵引法(引自12471方家选《中医伤科学》第2版,33页图2-51拔伸牵引)【适应证】(1)骨折的重叠移位。

(2)按手法复位中“欲合先离,离而复合”的原则,本手法是各种手法复位时的基础手法。

【操作方法】先按肢体所在的体位沿肢体的纵轴方向顺势拔伸牵引,再逐渐调整至复位所需位置,借牵引力矫正患肢的缩短、成角畸形,并达到“欲合先离,离而复合”的目的,为其它手法的施行创造条件。

拔伸牵引一般拟手法进行,但遇筋肉丰富、肌力强大的部位,如下肢骨折,亦可利用器械(如复位床、软绳)辅助,或以手法拔伸与器械配合进行。

在牵引中手法用力应由轻到重,稳定而持久,使移位的骨断端分离,常须持续数分钟之久。

拔伸手法作为基础手法时,应贯彻在复位过程的始终,直至夹板夹缚妥善后方可停止。

(3)旋转屈伸旋转是手握其患肢远段,绕肢体纵轴向内或向外旋转,以恢复肢体的正常生理轴线的复位手法。

【适应证】肢体的旋转畸形(螺旋形骨折)。

【操作方法】由术者手握其患肢远段,在适当拔伸牵引下,围绕肢体纵轴向内或向外旋转,纠正肢体旋转畸形,使骨折断面扣紧。

手肘脱臼复位手法

手肘脱臼复位手法

手肘脱臼复位手法
方法一肩关节脱臼复位方法
1、体位:患者采取仰卧位。

2、麻醉:对局部消毒后,进行浸润麻醉。

3、牵引:术者站在患者脱臼一侧的床边,先在患者患侧腋窝部位垫一个棉垫,然后以靠近床边一侧的足跟置于患者腋下靠近胸壁处,并用双手握住患肢使其适当外展,之后均匀用力对其进行牵引,牵引一段时间后患者肩部肌逐渐松弛,此时内收、内旋上肢,肩关节就会恢复至原位,恢复过程中可感到弹跳以及听到响声。

4、固定:复位完成后应对患侧上肢悬吊固定至少3周。

方法二肘关节脱位复位方法
1、体位:患者取端坐位。

2、麻醉:对肘关节部位进行消毒后,进行肘关节内麻醉。

3、牵引:术者站在患者的前面,轻轻提起患者的患肢,将其环抱在术者的腰部,使患者肘关节成半屈曲位,然后术者以一手握住患者患肢腕部,沿前臂纵轴作持续牵引,另一手拇指压住尺骨鹰嘴突上,也沿前臂纵轴方向作推挤动作,直至复位。

4、固定:复位完成后用支具或长臂石膏固定肘关节成屈曲90度,再用三角巾将其悬吊在胸前2-3周即可。

手法复位治疗肩关节脱位

手法复位治疗肩关节脱位

手法复位治疗肩关节脱位发表时间:2015-11-23T16:14:14.583Z 来源:《健康文摘》2015年第9卷第10期供稿作者:王春王先冬[导读] 西华师范大学校医院只有在肩部前方来的外力迫使肱骨头向后撞击发生后部关节囊撕裂时,才发生肩关节后脱位,所以临床上后脱位很少发生。

王春王先冬(西华师范大学校医院四川南充637009)[ 摘要] 创伤性肩关节脱位是临床上一种常见损伤,大多数经过门诊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疗效。

本文通过对36 例青年男性的肩关节脱位进行手法复位,取得了成功的治疗效果。

[ 关键词] 肩关节;关节脱位;手法复位[ 中图分类号] R684.7 [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1620(2015)10-086-02 创伤性肩关节脱位是临床上一种常见损伤。

大多数经过门诊治疗获得满意疗效。

回顾2007 年3 月— 2015 年6 月门诊手法复位治疗肩关节脱位36 例,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1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36 例,青年男性,左侧9 例,右侧27 例。

其中习惯性肩关节脱位8 例,伤后复位时间:伤后10 分钟— 15小时。

X 线检查无合并骨折。

1.2 复位方法1.2.1 手牵足蹬(Hippocratesi)复位法病人仰卧,术者于病人伤侧两手握病人腕及前臂,与病人伤肩同侧,脚跟伸至伤侧腋下,手牵伤肢时外展外旋位,使伤肢与身体约成90°,持续牵引后将伤肢内收内旋。

术者用脚跟轻拨肱骨头,可感觉到肱骨头滑动或感觉弹响即已复位。

1.2.2 牵引回旋(Kocher)复位法病人坐位或仰卧,助手扶住病人双肩,术者立于伤侧,双手握病人肘腕,屈肘90 度轴向牵引伤肢,外旋内收上臂,听见响声表示复位。

1.2.3 牵引推拿复位法病人仰卧,于伤侧腋下经胸及背套一被单,向健侧牵引固定,助手握伤腕肘,持续轴向牵引上臂后外旋上臂,术者用手自腋下将肱骨头向外推挤,即可复位。

1.2.4 悬吊(Stimson)复位法病人仰卧,伤肢悬垂,于腕部悬以重量5— 10Kg 持续牵引 15— 30 分钟,多可自行复位;或持续牵引下以术者手轻旋病人上臂或自腋下向外上方推挤肱骨头,亦可复位。

手法复位治疗桡骨小头半脱位260例

手法复位治疗桡骨小头半脱位260例
5 例。 6 1 治 疗手 法 2
力 的作 用增 大 , 同时受牵拉 的机会相对减 少 , 所以发病率较 低 ,
但是 , 受到的牵 拉力能撕裂下方的环状韧带也可 发生 , 初次损伤
采用旋转手法 复位 : 术者一 手托起患侧肘部 , 拇指 放在 桡骨 小头部位 , I 固定患肢 , 协 — J 轻压或 不必加压 , 另一 手握住腕 部作 前臂旋前或旋后动作 , 感到肘部有弹响 , 复位完成。
大量的文献 强调采用旋后手法 复位 ,却不能很好 的解释几 乎所有的病 例均 可采用旋前手法成功复位。我们通过 临床观察 。 旋前手法成 功率 高 , 由4 桡骨解剖结构决定的。4 桡 骨颈 是 JL JL 关节 面呈椭 圆形 , 矢状 径大 于冠 状径 , 当旋转前 臂时 , 主要是桡 骨小头发生旋转 , 矢状径与冠状径逐渐转换 , 环状韧带 的松 紧度 起伏改 变 , 拉嵌入关 节的韧带 ; 牵 另一 方面 , 肱桡关节亦 参与旋
3 讨 论
31 损 伤 机 制 .
转, 将迫使嵌 入的韧带 产生滑移 , 两者 协 同作用 , 使环状 韧带被 牵 出肱 桡关 节 间隙 , 只要滑入 的韧带不 多 , 故 旋前 、 旋后 手法均
可解除 。本组病例 中旋后复位成功率近 3 %, 0 如果 滑入 较多 , 只 有旋前手法才能成功 , 这是 由于极度旋前 , 桡骨小头 自轴线外移 可达 2 m. a r 环状 韧带最 紧张I 同时附 着于环状韧 带外侧 的桡侧 3 ] , 韧 带亦紧张 , 参与牵拉嵌入 的桡关节 间隙环状韧带而使其逐步 滑绕到桡骨颈上而解除嵌顿 ,这就是极 度旋 前复位成功率高的
桡骨小头半脱位俗称小 儿牵 拉肘 , 是骨科 门诊常见病 , 多数 人认为是前臂旋前位牵拉所致 , 因此常 采用 前臂旋后手法 复位 。 我们通过临床观察 , 为其损伤与前臂 的体 位关系不 大 , 且采 认 而

手法复位治疗肘部脱位

手法复位治疗肘部脱位

手法复位治疗肘部脱位肘部脱位是骨科肘部损伤的常见病之一,包括以青壮年多见的肘关节脱位,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肘部脱位一般由跌、撞、扭、拉所致,肘关节脱位常发生于青壮年,后脱位由于向后方跌倒,肘关节过度伸直,手掌着地之间接暴力作用于肘部所致,内外侧脱位是由于肘关过伸,手掌着地,伴有强力内外翻,同时伴有扭转暴力所致,多数伴有肱骨内外髁撕脱骨折;前脱位极少见,伴尺骨鹰嘴骨折需手术治疗,肘关节分裂脱位是肘关节过伸,前臂过度旋前位,手掌着地所致。

桡骨小头半脱位为小儿桡骨小头发育不全,环状韧带松驰,前臂伸直旋前位时被过度牵拉手部致伤,笔者从事临床19年,致93年摸索出一套单人手法复位治疗肘部脱位的治疗方法。

1 临床资料1.1 肘关节脱位53例,均为男性,年龄在22~45岁之间,后脱位41例,侧方脱位11例,分裂脱位1例。

1.2 桡骨小头半脱位280例,均为2~6岁儿童。

2 诊断依据2.1 肘关节脱位:病人来时以健侧之手抱住伤侧前臂,脱节疼痛、肿胀、畸形,功能障碍,肘后三角关系改变,弹性固定,伤肢长度缩短,肘部周径增粗。

后脱位时脱节呈半伸屈位约130°,以手触摸肘窝时,可触及肱骨下端,肘后可触及突出在肱骨下端后上方的尺骨鹰嘴以及桡骨小头;侧方脱位:肘关节呈半屈伸内外翻畸形,内侧脱位时前臂旋后位,外侧脱位时前臂旋前位;分裂脱位:脱节呈伸直旋前位,前后增宽。

2.2 小儿桡骨头半脱位:患儿被牵拉哭闹不止,患肢不敢活动,不敢用手持物,前臂呈旋前伸直位,被动活动时哭闹加剧,尤其不敢旋后,肘部无明显肿胀,桡骨小头外明显压痛。

2.3 X线片可以明确诊断脱节脱位类型及是否合并骨折,本组没有纯内外脱位,均为后内、后外侧脱位,桡骨小头X线片无异常改变。

3 治疗方法3.1 成人肘关节脱位3.1.1 常规方法:令病人正坐在椅子上,背靠椅背不动,并嘱其伤肘放松,不要紧张,令助手一人立于患者身后,双臂通过患肢肩部,双手握住肱骨中下部,以固定患肢。

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原因、临床症状、复位手法、注意事项及案例分享

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原因、临床症状、复位手法、注意事项及案例分享

小儿松骨小头半脱位原因、临床症状、复位手法、注意事项及案例分享原因小儿槎骨小头半脱位又称〃牵拉肘〃。

常见于5岁以内的儿童。

因小儿环状韧带前下方附着点软弱,槎骨小头后外侧边缘低平,故在用力牵拉前臂时,环状韧带前下方易破裂,梯骨小头可滑出,或被嵌于环状韧带皱褶中,而不能回复原位,形成半脱位状态。

症状小儿横骨小头半脱位后,往往因肘部疼痛而哭闹不安,不肯用手取物或取物无力,局部肿胀不明显,外形一般正常。

槎骨小头处有压痛,肘关节不能自由活动,屈伸受限,前臂下垂微屈呈旋前位。

治疗本病以复位为主。

复位手法患儿由家长抱坐,医者一手握患者腕部作缓缓牵拉,另一手在患臂上轻轻来回抚摩,以消除患儿恐惧心里。

体位同上。

医者一手捏住患肢肱骨下端,另一手捏住患肢腕关节上方,将患肢前臂逐渐伸长微微过伸与旋后,此时若听到响声,说明已复位。

体位同上。

医者一手捏住患肢肱骨下端,另一手捏住患肢腕关节上方,使前臂伸直,而后屈曲(可屈肘到90°),向旋后方向来回旋转前臂,即可复位。

体位同上。

一手固定肘部,拇指置横骨小头部位,另一手置腕上部并相对牵引,使肘关节伸直和内收,在前臂旋后的同时,固定肘部一手的拇指用力向里按压横骨小头,可感到或听到〃咯噎〃一声,以示复位。

整复后将梳骨小头周围,肘关节外侧,用拇指轻轻揉展3分钟。

注意事项行手法治疗后,可用三角巾将患肢呈屈肘悬吊胸前2-3天。

避免肘关节的牵拉损伤,以免造成再脱位或习惯性脱位。

上述2-4三种复位方法,只选择其中一种方法使其复位即可。

案例分享2007年12月23日晚,郭某,男,4岁。

唾觉时脱毛衣,因袖口紧,用力牵拉致左肘部疼痛,哭闹不安,不肯用手取物。

其父电话请求出诊。

查体槎骨小头处有压痛,肘关节不能自由活动,屈伸受限,前臂下垂微屈呈旋前位,局部无明显肿胀。

诊断:楼骨头半脱位。

患儿由家长抱坐,我采用上述04手法:一手固定时部,拇指置楼骨小头部位,另一手置腕上部并相对牵引,使肘关节伸直和内收,在前臂旋后的同时,固定肘部一手的拇指用力向里按压梯骨小头,可听到〃咯噎〃一声,小儿恢复自如。

屈肘单人拔伸牵拉复位法整复肘关节后脱位介绍

屈肘单人拔伸牵拉复位法整复肘关节后脱位介绍

肘关节由肱尺关节、肱桡关节、关节囊韧带结构及肌肉-肌腱结构组成,是人体比较稳定的关节之一,但随着工业及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肘关节高能量暴力损伤患者日益增多,创伤性脱位临床发生率增高。

肘关节脱位临床可分为肘关节后脱位、前脱位、内侧脱位和外侧脱位。

肘后侧韧带及关节囊等结构相对较为薄弱,使得肘关节脱位以后脱位最为常见,约占77.3%,好发于男性青壮年[1-2],多为跌倒时肘处于半伸直位手掌撑地,由传达暴力和杠杆共同作用导致,常合并尺骨鹰嘴向内侧或外侧移位。

单纯肘关节后脱位的传统经典复位方法是3人操作复位法,由两位助手分别托住患肢前臂和上臂进行对抗牵引,有侧方移位者先应矫正侧方移位,术者一手握住患肢上臂下端,另一手握住前臂,双手用力,在牵引下屈曲肘关节,一般屈曲达60°~70°时,肘关节多可自动复位。

3人操作过程中往往由于助手力度不够或用力太大或配合欠缺,不仅影响复位效果,也增加了患者痛苦,同时若夜班时值班医生人手不够,不能及时复位,会延长患者脱位后的等候和痛苦时间[3-4]。

我们自创屈肘单人拔伸牵拉复位法,能有效弥补传统复位方法的一些不足,现介绍如下。

1 操作方法以右肘关节后脱位为例。

嘱患者深呼吸放松,坐于靠背椅上,健侧手掌紧握座椅固定身体,以便复位时与术者形成对抗牵引。

术者面向患者弯腰马步站立,左手握住患者右掌使患肢屈肘90°指尖向上,术者左肘屈肘90°后,以左肘肘尖顶住患肢上臂远端肘窝位置,左手紧握患者右掌并沿着患肢前臂轴线纵向向上牵引的同时使患肢前臂做轻度旋转及肘关节轻度伸屈活动,右手握住患肢前臂近端向术者方向牵引,慢慢加大牵引力量,即可听到或感觉到肘关节入臼。

被动屈伸检查患肢肘关节活动良好,肘后三角关系恢复正常,即复位成功。

予三角巾屈肘90°位石膏固定悬吊于胸前固定2~3周,指导功能锻炼,减少关节粘连僵硬;口服吲哚美辛2周,预防肘部异位骨化。

手法复位临床教学

手法复位临床教学

手法复位临床教学
手法复位是一种治疗技术,通过手动操作,使关节或骨折部位恢复原位,从而恢复功能和减轻疼痛。

手法复位的临床教学可以让医学学生了解不同部位的骨骼结构、疾病、损伤或畸形的表现,并学习正确的手法复位技术。

手法复位的临床教学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解剖和生理学知识:医学学生需要了解骨骼的结构和特点,了解不同关节的解剖和生理学知识,以便深入了解手法复位的技术和要求。

2. 临床评估:通过模拟真实的病例,医学学生需要综合考虑病人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确定正确的手法复位方法。

3. 手法复位技术:医学学生需要学习正确的手法复位技术,并注意安全和有效性。

他们还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手法复位(如旋转复位、牵引复位、压迫复位等)及其应用范围。

4. 操作技巧和训练:医学学生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操作,掌握正确的手法复位技术和操作技巧,并学习如何与病人合作,让他们感到舒适和安全。

5. 风险及并发症:手法复位有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医学学生需要了解常见的风险和并发症,以及如何避免和处理这些问题。

手法复位的临床教学可以帮助医学学生提高诊断和治疗技能,增强手法复位的应用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和病人安全。

牵手孩子防伤肘

牵手孩子防伤肘

牵手孩子防伤肘*导读:一旦儿童发生肘错位,家长不必惊慌失措,采用手法复位即可。

由于手法较为简单,家长不妨先试一试,如果不行,再去医院就治。

……前不久,邻居孩子明明由奶奶拉着蹒跚学步时,刚走了几圈,明明忽然哭闹起来,右手臂垂下来就不能动弹了。

奶奶慌了神,。

经医生检查,明明系右侧桡骨头半脱位,即民间所说的“牵拉肘”。

“牵拉肘”俗名“肘错位”,医学术语叫做“小儿桡骨头半脱位”,它是许多家长带宝宝玩耍时“好心出差错”而惹下的麻烦。

当给小宝宝穿衣服或拉着散步时,猛然牵拉孩子的胳膊,都有可能发生牵拉肘。

这时孩子骤然间啼哭不止,或喊叫被牵拉的胳膊疼痛。

孩子的肘关节往往呈半屈位,前臂不敢旋后,不能抬举与取物,不能自由活动,在肘关节的桡骨头处有压痛,局部却无明显的肿胀和畸形。

这种错位好发于4岁以下的儿童,这是因为4岁以下的儿童桡骨头上端发育尚未完全,肘关节囊及韧带均较松弛薄弱。

一旦儿童发生肘错位,家长不必惊慌失措,采用手法复位即可。

由于手法较为简单,家长不妨先试一试,如果不行,再去医院就治。

具体操作方法是:抱患儿端坐,术者同患儿相对,将患肘屈曲90度。

术者一手握住患儿上臂下端,以防止肩关节转动,并将拇指置于桡骨头处;另一手握住患儿患肢手腕,连续做数次前臂旋后动作。

此时,可听到清脆的轻微弹响声或手指有弹跳感,表示桡骨头已复位。

复位后患儿肘部疼痛立刻消失,并可用患手上举取物。

桡骨头复位后,一般不需要固定,但应该提醒家长注意的是,切忌不可用提物的方式突然牵引小儿手臂或用粗鲁动作给小儿更换衣服,以免脱位再次发生而形成习惯性脱位。

对脱位超过24小时或有反复脱位史的患儿,因局部有肿胀,复位时弹响声或弹跳感多不明显,复位后疼痛也不一定即刻消失,但其他症状大多能缓解。

此时,宜用颈腕带儿将肘部固定在直角位置,一周左右即可。

11种肩关节脱位复位方法,骨科医生收藏必备!

11种肩关节脱位复位方法,骨科医生收藏必备!

11种肩关节脱位复位方法,骨科医生收藏必备!肩关节由肱骨头和肩胛盂构成,因肩胛盂小而浅加之外力作用常可脱位。

创伤是肩关节脱位主要原因,多为间接暴力所致。

临床分前后、上下脱位。

前脱位常见,因腋窝部肌力较弱当侧身跃倒或受到撞击,上肢外展、外旋位手掌着地时,间接暴力上达肱骨头推向腋窝部冲破关节囊前臂致前脱位,肱骨头可能位于锁骨下、喙突下、肩前方及关节盂下,以喙突下脱位最常见。

诊断1、明确上肢外展外旋或后伸着地的外伤史,肩部肿痛、畸形、功能障碍。

2、检查时见患者用健手托住患侧前臂、头向患侧倾斜姿势。

肩峰突出,下方凹陷,呈现典型的方肩畸形,上臂外展20°~30°弹性固定。

应考虑肩关节脱位的可能。

3、肩部触诊关节盂空虚感,在不同位置可触摸到有肱骨头:•盂下型:患侧上肢长于健侧,腋窝可触到圆滑的肱骨头。

•喙突下型:在喙突下可触摸到肱骨头。

•锁骨下型:锁骨下可触到肱骨头。

•后脱位:肩前方变平,喙突及肩峰明显突出,上臂内旋畸形,肩胛冈骨下可触到肱骨头。

•肩关节脱位合并骨折:局部肿痛,肱骨头附近明显压痛,或有淤血斑,应考虑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需作X线检查4、Dugas征阳性:患侧肘部紧贴胸部时,手掌触不到健侧肩部,或手掌搭在健侧肩部时,肘部无法贴近胸壁;又称搭肩试验。

5、X线检查:能证实脱位的类型,还能发现是否合并骨折。

复位方法绝大多数的肩关节脱位(97%)是前脱位。

典型的损伤机制是上肢强力外展和外旋。

另外,肱骨近端受到从后向前的暴力也会造成肩关节前脱位。

肩关节前脱位的患者通常前臂固定,轻度内旋和外展。

当肱骨头位于正常解剖结构的前下内侧的时候肩部会出现平肩畸形,同时肩关节的被动和主动活动受限。

下面我们介绍了 11 种用于肩关节前脱位的复位方法:▼1、Hippocratic复位法Hippocratic 描述了最早的肩关节脱位复位方法。

术者在将足部抵在患侧腋窝,对患者进行纵向牵引的同时交替内外旋转肱骨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牵拉肘复位法
牵拉肘复位法正骨手法之一。

适用于牵拉肘(即小儿桡骨小头
半脱位)的整复。

如以右肘为例:手法复位者坐于患者患肢外侧,以左手拇指置于患肘桡骨小头部,余指对握肘内侧;右手拇指置于患腕之背侧余指对握掌侧。

当右手持患臂作旋后同时牵引伸肘动作时,左手拇指下压桡骨小头,当医者感到复位的滑动声后,可再作2-3次伸屈肘关节的活动即可。

或作短时间之外固定休息
牵拉肘病名。

即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

又称曲(月秋)骱假性脱骱。

该病多
因过度牵拉小儿手臂所致。

伤肘部可呈现半曲屈位,自觉肘外侧部疼痛,前臂呈旋前位而垂于体侧,功能活动障碍,尤其不能旋后、屈伸及取物活动,且桡骨小头处有明显压痛。

治宜采用牵拉肘复位法,或手翻托复位法。

更佳。

1.未经复位或复位不良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和肱骨远端骨折是肘外翻畸形发生最常见的原因。

其原因是肱骨远端内外侧生长的不均衡。

2.儿童肱骨内外髁骨折未能及时复位或复位不良、肱骨外髁骨骺早闭或缺血性坏死可致肘外翻;肱骨内髁骨折引起肘外翻则是由于肱骨内髁过度生长所致。

3.未经复位或复位不良的肘关节脱位。

4.桡骨小头切除后:其发生肘外翻的原因是由于切除桡骨小头后桡骨近端重要的机械阻挡作用消失,使肘关节和前臂生物力学发生异常。

肘关节伸直位时肘部外翻角增大,可达30°以上;肘关节活动一般无明显障碍;晚期肘关节的关节面损伤可引起疼痛。

对严重外翻病人,由于尺神经处于高张力牵拉状态,或外伤
肘管综合征
疾病概述
疾病描述
肘管综合征是指尺神经在肘部尺神经沟内的一种慢性损伤,过去又称为迟发性尺神经炎,为临床认识已有100多年历史,较为常见。

1、手背尺侧、小鱼际、小指及环指尺侧半感觉异常首先发生,通常为麻木或刺痛。

2、继发生感觉异常一定时间黑可出现小指对掌无力及手指收展不灵活。

3、检查可见手部小鱼际肌、骨间肌萎缩,及环、小指正爪状畸形,前述区域皮肤痛觉减退,夹纸试验阳性及尺神经沟处Tinel征阳性。

4、电生理检查发现肘下尺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小鱼际肌及骨间肌肌电图异常。

5、基础疾病表现如肘外翻、尺神经沟处增厚黑有包块。

X线片显示局部有移位骨块或异常骨化等。

虽然肘管的的各种结构和形态异常均可使尺神经受到卡压,但以下几种原因临床较常见。

1、肘外翻这是最常见原因。

幼时肱骨髁上骨折或肱骨外髁骨骺损伤,均可发生肘外翻畸形,此时尺神经被推向内侧使张力增高,肘关节屈曲时张力更高,如此在肘管内反复摩擦即可产生尺神经慢性创伤性炎症或变性肘外翻程度轻者,可在数十年后发病,而程度重者一二年内即可发病。

2、尺神经半脱位此类是因先天性尺神经沟较浅或肘管顶部的筋膜、韧带结构松驰,在屈肘时尺神经易滑出尺神经沟外,这种反复滑移使尺神经受到摩擦和碰撞而损伤。

3、肱骨外上髁骨折如骨折块向下移位,即可压迫尺神经。

4、创伤性骨化肘关节是创伤性骨化性肌炎最易发生之处,如肘外伤后这种异位骨化发生在尺神经沟附近,也是一种压迫尺神经的原因。

沟到前臂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之间下行。

尺神经沟的浅面有尺侧副韧带尺侧屈腕肌筋膜和
屈、伸时,尺神经在肘管内被反复牵张或松驰。

根据临床表现结合电生理检查诊断。

鉴别诊断:
1、颈椎病神经根型下颈段之颈椎病可因椎间孔狭窄而发生颈神经刺激症状,以手尺侧麻木、乏力为主要表现,这与肘管综合症有相似之处,主要区别在于颈椎病时肘管区无异常发现。

2、神经鞘膜瘤肘部尺神经鞘膜瘤与肘管综合症有同样表现,检查时多可扪及节段性增粗的尺神经,Tinel征阳性,而无肘部骨关节病变,有时鉴别困难需在手术中或经病理检查来回来诊断。

尺神经前置术是基本治疗方法,如术中发现该段尺神经较硬,则应切除神经外膜,并行束间松解才能彻底解决问题,术后多能较快恢复正常感觉,但已萎缩的肌肉却较难恢复正常体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