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理论知识点(理论课)
武术理论知识点(理论课)
分解示范便于学生了解动作细节,从而更加准确、完整地掌握动作。下 列情况下可运用分解示范 (1)结构、方向和路线较为复杂繁难的动作。可将这类动作分为上肢动作 和下肢动作,然后按动作的难易顺序分别分解示范,或将动作分为几 个小节来示范教学。 (2)含攻防因素较多的动作。可按动作的攻防特征,通过分解动作的攻防 用意来示范教学。 (3)不易完成的跳跃动作、翻腾动作、滚翻动作、跌仆等动作。 (4)展示难度动作、复杂动作、节奏、风格。 分解示范是为了使学生更快地掌握动作,但不宜将动作分解得过细,应 尽快地向学 习完整动作过渡。在需要分解示范的教学过程中,一般应遵循“完整— —分解——完整”的原则
第四章
武术识图学练与套路创编
武术套路编排的步骤与方法: 包括内容设计,结构构思,风格特点 设计,路线方向安排,全套调整。
第五章武术教学
1、武术教学的特点: (1)重视尚武崇德的思想教育。 (2)注重直观教学,以领做为主。 (3)结合攻防动作讲解示范。 (4)强调动作规范,突出不同拳种风格。 (5)注重内外兼修,提高演练技巧。
第八章
武术主要器械技法分析
术语 剑指: 中指与食指伸直并拢,其余三指屈 于手心,拇指压在无名指第一指节上。
第九章
武术评判与鉴赏
1、武术套路个人项目比赛的场地是:长 14m, 宽8m。 2、武术套路自选项目评分中动作质量分 值为:5分。
你对武术、太极拳等的认识。 分别从 1、武术、太极拳的定义; 2、武术、太极拳的特点与作用; 3、武术、太极拳的文化内涵加以论述。
“体松”和“心静”是练好太极拳的两个基本 方法,它对于其他方法的运用和掌握起着一定的 保证作用。“体松”则是指练拳时,在维持正确 动作姿势的基础上,身体肌肉应处于放松状态, 尽量使身体舒展,不用僵力;“心静”是指要排 除一切杂念,注意力集中。
武术理论课
散手:男子56公斤级、男子70 公斤级、男子85公斤级、女子 52公斤级、女子60公斤级。
武术的内容
武术套路 功法运动 搏斗运动
明清时期:是武艺大发展的时期﹐出现了不同风格的技术流派﹐ 拳术﹑器械都得到了发展﹐清代统治者禁止练武﹐民间则以 “社”﹑“馆”的秘密结社形式传授武艺。随着火器在军中的出 现,使得武术与军事武艺逐渐分离开来,并在更广阔的民间开花 结果,从而迎来了武术的集大成发展时期,使得武术文化的完备 形态在此期间最终形成。
一、内壮功 二、外壮功 三、轻功 四、柔功
搏斗运动
是两人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斗 智较力的对抗练习形式。目前武术竞赛中正 在逐步开展的有散打、推手、短兵三项。
武术的特点
动作具有攻防技击性,攻防动作是武术 套路、散打技术的核心。
具有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运动特色。 内:精神、意识、气息。外:手眼身步 的形体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武术的发展
一、武术管理体制的形成与完善 现代体育文化形态的特征就是高度的社会化和组
织化。新中国成立后武术运动的发展同样表现为 高度的组织化,使得武术大踏步的走出国门并迅 速在世界上推广开来。 1952年设立了民族形式体育研究会。 1958年在北京成立了中国武术协会。 1986年在北京成立了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 1994年下发了《国家体委武术协会更名为国家体 委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的通知》
近代武术发展概况
近代中国时局动荡,战火不断,在这一段特殊的历 史时期,中国武术虽然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但在“强种强国”理念的号召下,武术曾一度兴盛, 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武术运动的发展,起到了 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
初中体育武术理论教案
初中体育武术理论教案年级:八年级教材内容:1. 武术的基本概念和历史2. 武术的基本手型、手法、步型、步法3. 武术的基本套路和实战技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武术的基本概念和历史,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和热爱。
2. 让学生掌握武术的基本手型、手法、步型、步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3. 让学生学会武术的基本套路和实战技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技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武术的基本手型、手法、步型、步法难点:武术的基本套路和实战技巧的运用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武术的定义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武术的基本概念和历史(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武术的基本概念和历史,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和热爱。
三、武术的基本手型、手法、步型、步法(15分钟)1. 教师讲解和示范武术的基本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让学生进行集体练习。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四、武术的基本套路和实战技巧(15分钟)1. 教师讲解和示范武术的基本套路和实战技巧,让学生进行集体练习。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五、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武术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和探索。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示范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了武术的基本概念和历史,掌握了武术的基本手型、手法、步型、步法,并学会了武术的基本套路和实战技巧。
学生在练习中积极参与,表现出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技精神。
但在个别动作的掌握上仍需加强个别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动作规范性和运动能力。
武术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功法、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2.功法运动:是以单个动作为主进行练习,以达到健体或增强某方面体能的运动。
3.套路运动:是指意义技击动作作为内容,以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为依据编成的组合及整套练习。
按照练习时的人数多少,套路运动又分为单练、对练和集体演练。
4.单练:指个体独自进行套路练习的方式。
根据练习时是否手持器械,单练又分为拳术和器械运动两类。
5.对练:是指在单练基础上,两人或两人以上,在预定条件下进行的假设性攻防联练习的套路形式。
其中包括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的对练等。
6.集体演练:是指多人徒手、器械或徒手与器械同时进行的演练的套路形式。
7.搏斗运动是两个人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智斗、较力、较技的实战攻防格斗。
8.防身自卫:即防身术,是依照法律规定,为维护本人或他人的人身安全以及其他权益免受侵害而以自卫防身为目的,运用拳打、脚踢、摔打、擒拿等格斗技击方法,制服对方保护自己的专门技术。
9.马步:两脚平行开立(约为本人脚长的三倍);屈膝半蹲;大腿接近水平;身体重心放在两脚之间。
10.武德:即武术道德,是指对习武者行为规范要求的总和。
11.劲力:是指演练武术时完成技术动作的所需力量的表现。
12.节奏:主要指对动、静、快、慢之间关系的处理技巧。
13.净打2分钟:指每局比赛除暂停之外的实际比赛时间,即计时员听到台上裁判员“开始”的口令后随即开启计时表、“停”的口令立即停表。
当开表时间累计达到两分钟时,鸣锣通告一局比赛结束。
14.消极8秒:是指台上裁判员用“指定进攻”的手势指定一方运动员进攻后,运动员在8秒钟后仍不进攻的行为。
15.消极搂抱:指为了达到不让对方进攻或反击的目的而一味采取抱缠的行为。
16.冲拳:开立步抱拳预备。
右拳拳心向上,从腰间向前伸臂冲出,接近顶点时拳加速拧转,手臂伸直,使拳心内旋向下;上体拧腰左转,目视右拳。
武术理论考试题库和答案
武术理论考试题库和答案一、武术理论基础知识1. 武术的定义是什么?简要解释其内涵和特点。
武术是中国传统功夫的统称,是一种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身体技能系统,包括技击、自卫和健身等方面。
其内涵主要包括武器操练、拳法和套路、散打以及内功修炼等方面。
武术的特点是强调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和力量的集中发挥。
2. 请简要介绍一下中国古代的武术流派,并举例说明其特点。
中国古代的武术流派有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洪拳等。
以太极拳为例,其特点在于强调“以柔克刚”的原则,注重用意念调动身体内的能量,通过舒展的动作来达到健身健体的目的。
形意拳则侧重于以形态、意念和呼吸来控制身体的运动,通过快慢、虚实的变化来迷惑对手,取得制胜的机会。
八卦掌多以旋转、转身和绕行的动作为主,强调身体的灵活性和周身运动的连贯性。
3. 武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哪个时期?请简要介绍一下中国武术的起源与发展。
武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史前时期,大约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
最早的武术形式可以追溯到原始部落的狩猎和战斗技能上,后来逐渐演化为一种独立的技术体系和文化传统。
在中国古代,武术不仅被运用于战争,还成为修身养性、强身健体的重要手段。
随着时间的推移,武术逐步形成了各种流派和门派,丰富了武术的内涵与特点。
二、武术理论与实战应用1. 请介绍一下武术实战中的进攻和防守技巧,并给出相应的示例说明。
在武术实战中,进攻和防守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进攻技巧包括直拳、侧踢、摔法等,可以通过精确的拳击动作或腿法来打击对手。
例如,使用直拳可以通过快速的直线进攻将对手击倒。
防守技巧包括躲闪、格挡、借力等,可以用来保护自己免受攻击。
例如,通过躲闪对手的进攻,并利用对手的力量反击。
2. 武术中的内功修炼对实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介绍几种常见的内功修炼方法。
内功修炼在武术实战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内功修炼,武者可以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和技战能力。
常见的内功修炼方法包括气功、太极拳、八段锦等。
武术理论课教案
武术理论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武术起源及发展历程,培养对武术的兴趣。
2.掌握武术基本理论知识,学习武术技巧。
3.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律精神。
二、教学内容:1.武术的起源和发展1.1 古代武术的源头1.2 武术在不同朝代的发展1.3 现代武术的流派与特点2.武术基本理论2.1 武术的内在精神与哲学2.2 武术的基本原理与核心技术3.武术技巧与实践3.1 基本拳法与腿法的练习3.2 简单器械的使用与训练3.3 自我防卫技巧的学习与应用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介绍武术的魅力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武术的兴趣。
同时,询问学生对武术的了解程度和期望,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铺垫。
2.武术的起源和发展(20分钟)通过图片展示和简短的讲解,介绍古代武术的起源,包括中国古代的拳法、剑术等。
然后讲解武术在不同朝代的发展,引导学生了解武术的演变和流派的形成。
最后,简要介绍现代武术的流派和特点,如太极拳、少林功夫等。
3.武术基本理论(30分钟)3.1 武术的内在精神与哲学讲解武术强调的精神境界,如尊师重道、忍耐和毅力等。
同时,讲解武术哲学的核心理念,如以柔克刚、追求和谐等。
3.2 武术的基本原理与核心技术介绍武术的基本原理,如重心稳定、力的传导等。
然后重点讲解武术的核心技术,如拳法的出拳、腿法的踢腿等。
通过示范和让学生模仿练习,巩固学习效果。
4.武术技巧与实践(60分钟)4.1 基本拳法与腿法的练习通过指导学生进行基本拳法和腿法的练习,如直拳、勾拳、正踢腿、侧踢腿等。
先进行基本动作的单独练习,然后逐渐组合起来,形成简单的武术招式。
4.2 简单器械的使用与训练引导学生了解简单器械的种类和用途,如棍、剑、刀等。
然后指导学生正确地使用不同的武器进行基本动作的练习,如刀法、剑法等。
4.3 自我防卫技巧的学习与应用介绍一些实用的自我防卫技巧,如解脱技巧、摔倒技巧等。
通过示范和模拟情景练习,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自我防卫能力。
中小学体育武术理论知识
要求与要点:跃步要远,落地要轻。跃步时两手要与跃步动作自 然相随。
4.弹踢冲拳 重心移至左腿,右腿屈膝提起,在膝盖接近水平时,脚 背绷平猛力向前弹踢,力达脚尖;同时左拳向前冲出,拳心向下, 右拳收抱于腰侧;目向前平视(图7-2-5)。
• 要求与要点:弹踢与冲拳同时完成,力点准确。 • 5.马步横打
变掌向前推出,掌心向前,力达掌外沿;右勾变拳收抱于腰 • 侧;目视前方(图7-2-8)。 • 要求与要点:转体、上步与推掌的动作要协调一致。
8.搂手勾踢 (1)右拳变掌前伸于左腕上使两腕交叉 (图7-2-9①)。
• (2)上动不停,重心移至左腿上,两臂迅速向后分掌搂手至体后成 勾手,勾尖向上,身体随之半面向左转;同时右脚尖上勾,脚跟 擦地面向左斜前方踢出;目视左前方(图7-2-9②)。
• 套路运动包括:拳术(长拳、太极拳等)、器械(刀、枪、 棍等)、对练(2人以上的徒手、器械对练)、集体表演(六 人以上徒手或器械,伴有音乐和队形变换,要求动作、队形 整齐、协调一致)
• 搏斗运动:是两人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斗智较 力的对抗形式(散打、推手等)
• 武德的主要内容主要表现为:仁、义、礼、信、勇
动作方法和要领
• 预备势:直立抱拳,目视左方(图7-2-1)。 • 1.抡臂砸拳 • (1)左脚向左跨一步,前脚掌着地,上体右转,左拳变掌向右前下
方伸出,掌心向右(图7-2-2①)。 • (2)上动不停,向左转体180°,同时左手经上、向下绕环屈臂停
于腹前,掌心向上,右拳向上抡起下砸,拳背落于左掌上,右腿 屈膝提起,在砸拳的同时下跺震脚成并步半蹲,上体稍前倾;目 视前下方(7-2-2②)。
第一章武术概述
• 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通过套路、搏斗等运动形式, 来增强体质,培养意志的民族传统体育。
武术专项理论课教案
• 1、拳法
• 1.1冲拳:拳从腰间旋臂向前快速击出,力达拳 面。
• 1.2砸拳:臂上举,而后屈臂下砸,拳心向上, 力达拳背。
第十八页,共26页。
劈拳:拳自上向下快速劈击,臂伸直,力 达拳轮;抡劈时臂要抡成立圆劈击。
栽拳::臂由屈到伸自上向下或向前下栽,速度要 快,臂伸直,力达拳面。 2、掌法
返回
第十二页,共26页。
3、短兵:两人手持一种用腾、皮、棉 制作的短棒似的器械,在16市尺直径的 圆形场地内,按照一定的规则,使用劈、 砍、刺、崩、点、斩等方法进展决胜负 的竞技工程。
第十三页,共26页。
第三节 武术的特点和作用
• 一、武术的特点 • 1、寓技击与体育之中 • 2、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民族风格 • 3、广泛的适应性 • 二、武术的作用 • 1、提高素质,健体防身 • 2、锻炼意志培养品德 • 3、竞技欣赏,丰富生活 • 4、交流技艺,增进友谊
复习,然后在与前组所学动作一起复习稳 固。 • 6 . 为提高学习效率,可以三人一组,起中 一人阅读图解,一人做动作,一人检查。 然后相互传授。
第十七页,共26页。
• 二、常用动作术语及动作要求 〔一〕手型: 1、拳:五指卷紧,拳面要平,拇指压于食指、 中指第二指节上。 2、掌:拇指外展或屈曲,其余四指伸直并拢向 后伸张。
第二十一页,共26页。
• 5、歇步:两腿穿插靠拢全蹲,左脚全脚着地, 脚尖外展。右脚脚前掌着地,膝部贴近左腿外 侧,臀部坐于右脚跟处,两手抱拳于腰间。眼 视左前方。
• 6、丁步:右脚前脚掌着地,左脚脚尖虚点在 右脚脚弓处,两腿屈膝半蹲,重心在右腿上。 两手抱拳于腰间,两眼平视。 〔四〕步法 1、上步:后脚向前迈步。 2、退步:前脚向后退步。
武术理论课教案
武术理论课教案一、课程目标1、让学生了解武术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发展历程。
2、帮助学生掌握武术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3、使学生熟悉武术的基本动作和技法,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4、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武术观念,培养学生的武德修养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武术的历史与文化武术的起源和发展武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和作用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2、武术的分类与特点武术的主要流派和分类方法各类武术的特点和风格武术与其他体育项目的区别3、武术的基本动作和技法基本的拳法、掌法、腿法、身法武术的呼吸方法和发力技巧简单的套路组合练习4、武德修养与团队合作武德的内涵和重要性培养学生尊重他人、遵守规则的意识通过团队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三、教学方法1、讲解示范法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传授武术的理论知识和动作技巧。
讲解要清晰简洁,示范要准确规范,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和模仿。
2、练习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反复练习,巩固所学的动作和技法。
练习形式可以多样化,如个人练习、小组练习、集体练习等。
3、讨论法组织学生就武术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4、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让学生通过观看多媒体资料,更直观地感受武术的魅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部分通过播放一段精彩的武术表演视频或讲述一个与武术有关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提出一些问题,如“你们对武术有什么了解?”“为什么要学习武术?”等,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知识讲解按照教学内容的顺序,依次讲解武术的历史与文化、分类与特点、基本动作和技法、武德修养与团队合作等方面的知识。
在讲解过程中,结合多媒体资料和实际示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3、实践练习学生分成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基本动作和技法的练习。
教师巡视各小组,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确保学生的练习效果。
初级长拳理论课
“四击”
踢、打、摔、拿四种击法。
“八法”
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 功八种最基本的功夫。
“十二型”
动如涛、静如岳、起如猿、落如鹊、 立如鸡、站如松、转如轮、折如弓、 轻如叶、重如铁、缓如鹰、快如风。
二、长拳的基本技法
1、手要捷快 长拳的手法,须“拳如流星”,要 迅速、敏捷、有力,即使是抖腕这样的 小动作,也要做得非常干净利落,没有 拖泥带水的感觉。
(五)呼吸得法
练习长拳时,动作和呼吸的配合,讲究 “提、托、聚、沉”四种方法。 一般情况下,由低动作进入高动作或跳跃 动作时,应当运用“提”法(吸气,提高重 心);当静止动作出现时,应当运用“托”法 (短暂地停止呼吸,稳定重心);当刚脆、短 脆发力动作出现时,应当运用“聚”法(吸气 过程);由高动作转入低动作时,应当运用 “沉”法(呼气生短暂停吸,下降重心)。这 些呼吸随时支作变化,运用时要在自然呼吸的 基础上,慢慢体会,从反复实践中逐步掌握。
(3)具有内外合一、形神兼备、节奏鲜明 的运动特色和民族风格
要求手到眼到、手 眼配合;手脚相随, 上下协调;意领心 随,以气催力;意 识、呼吸、动作内 外合一,形神兼备; 动则快速有,静则 稳如盘石,动静有 韵律,节奏鲜明。
3.武术的作用
武术具有健身.防身.修身养性.娱乐观赏
等多方面的作用,是人们增强体质.振奋精 神的确一种好手段. 改善和塡强体质 提高防身自卫的能力 娱乐观赏,丰富文化生活
六、初级长拳第三路视频:
考核内容、方法、标准
1.专项技术 初级三路长拳 个体演练法 60%
2.学习态度
3.考勤
好好表现法
课堂检查法
20%
20%
2、眼要敏锐 长拳的眼法,须“眼似电”,要明快、 锐利,眼法不是单纯行动的,而是眼随 手动,目随势注,眼法是长拳动作的意 向、趋向传神的关键。
2010年5月二年级武术理论
(二)、套路运动
1、拳术:徒手练习的套路运动。主要有长拳、南拳、少林拳、太极拳、 开意拳。
2、器械:分长、短兵器械。刀、剑、棍术等,还有很多民间器械。 3、对练:两人和两人以上,徒手对徒手、徒手对器械、器械对器械。 4、集体项目:刀、枪、剑、棍、拳等各种器械练习均可集体练习。
思想上不重视 认识不足 准备活动不充分
技术动作错误
组织方法不当
练习者身心状况不佳 场地设备的缺点 气候原因
运动幅度过大或违反规则 年龄小,骨骼发育未成熟
三、常见的运动损伤
擦挫网踝肌韧肌腰骨胫
伤伤球关肉带肉损折腓
肘节拉拉痉伤 骨
扭伤伤挛
疲
伤
劳
性
骨
膜
炎
(一)网球肘
3、武术正式列入学校体育课程,编写了一批较 好的教材
4、组团出国表演
(五)、社会主义时期武术的蓬勃发展
1、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确保武术工作的开展
2、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促使武术活动群众 性
3、深入开展学术研究,促使武术科学化
4、重视武术教育,加速人才培养
四、 武术的内容与分类
(四)、内容丰富多彩,广泛的适应性
六、 武术的作用
一、提高素质,健体防身 二、锻炼意志,培养品德 三、竞技观赏,丰富生活 四、交流技艺,增进友谊
第二章
运动损伤的预防 和处理
Hale Waihona Puke 概述 运动损伤的原因 常见的运动损伤 运动损伤的预防 运动损伤的处理 运动损伤要遵循的原则 小结
多发生在网球、羽毛球、乒乓球、投掷等 项目中。
打球时由于用力过猛,球的冲击力作用于 腕伸肌或被动牵扯造成的。
武术理论课教案
武术理论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武术的基本概念、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2、使学生掌握武术的基本分类和特点。
3、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武术的定义和内涵。
武术的主要分类及各自特点。
2、难点理解武术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哲学思想。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让学生系统地了解武术的相关知识。
2、演示法:展示一些武术动作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相关话题,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约 5 分钟)通过播放一段精彩的武术表演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学生对武术的初步印象和理解。
2、知识讲解(约 30 分钟)武术的定义:武术是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传统体育项目。
武术的历史渊源:从古代的军事技能、民间自卫手段到现代的体育运动,讲述武术的发展历程。
武术的文化内涵:强调武术所蕴含的儒家的“仁爱”、道家的“无为”、佛家的“慈悲”等思想,以及武术对培养品德、修养身心的作用。
3、分类介绍(约 20 分钟)拳术:如长拳、太极拳、南拳等,介绍其动作特点、发力方式和健身价值。
器械:刀、枪、剑、棍等,展示不同器械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对练:两人或多人按照预定的动作顺序进行的攻防练习,如徒手对练、器械对练等。
4、小组讨论(约 15 分钟)分组讨论武术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如强身健体、防身自卫、文化传承等。
每组选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结果。
5、课堂总结(约 5 分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武术的重要性和学习武术的意义。
6、布置作业(约 5 分钟)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一位著名武术家的事迹。
五、教学资源1、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视频、展示图片等。
2、相关武术道具:如刀剑等,用于实物展示。
六、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观看武术比赛或表演,增强学生对武术的感性认识。
2、邀请武术教练进行现场指导,让学生亲身体验武术的魅力。
河北工业大学武术理论课
手型手法练习
• 手型手法练习是运用拳、掌、勾三种手型,结合上肢冲、架、推、 亮等运动方法,操练上肢手法的基本规律。
• 一、手型 • 一、手型 • (一)拳:四指并拢卷握,拇指紧扣食指和中指的第二指节。 • 要求与要点:拳握紧,拳面平,直腕。 • (二)掌: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弯屈紧扣于虎口处。 • (三)勾:五指第一指节捏拢在一起,屈腕。
入高式动作时,应该运用“提法”呼吸方法。在做静止性动作时,需使用的呼吸方法和做高式或低 式的静止动作时,应该用“托法”;。在做刚脆的活动性动作时,应该用 “聚法”;在由高式动 作 进入低式动作时,应该用“沉法”。 • 7、力要顺达: “力要顺达”。 • 8、功要纯青: “功宜纯” • 9、四击合法: “四击”就是武术中的踢、打、摔、拿四种技击法则 • 10、以形喻势: “四击”就是武术中的踢、打、摔、拿四种技击法则 • 动如涛、静如岳、起于猿、落如鹊、立如鸡、站如松、转如轮、折如弓、轻如叶、缓如鹰、
•3
武术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 起源于我国远古祖先的生产活动 • 发展于我国远古祖先的军事战争 • 唐朝时期开始实行武举制,即用考试的方法选拔武勇人才,对武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 宋元时期以民间结社为主体的民间练武活动蓬勃兴起,为民间武术传授交流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 国民党政府于1928年在南京建立了中央国术馆,对当时武术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 • 1957第一次把武术列为国家体育竞 项目?以后开始举行全国性的武术比 和表演。 • 中央武术协会于1958_在北京成立。 • 1978年,邓小平亲笔题写了太极拳好,对太极拳给予了充分肯定
•11
• 二、手法 (一)冲拳:出拳要快速有力,要有寸劲(即爆发力),做好拧腰、
顺肩、急旋前臂的动作。力达拳面。 (二)砸拳:臂上举,而后屈臂下砸,力达拳背。 (三)劈拳:自上而下快速劈击,臂伸直,力达拳轮。 (四)推掌:挺胸、收腹、直腰。出掌要快速有力,有力达掌外沿。 (五)按掌:自上向下按,手心向下,力达掌心。 (六)挑掌:是臂由下向上翘腕立掌上挑,力达掌指 。 (七)撩掌:是手心向前上,直臂向前撩出,速度要快,力达掌心。
武术理论知识
武术理论知识(1):武术运动的概述武术的起源及发展武术,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技击动作为素材,遵照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的相互变化的规律编成徒手或器械的各种套路。
武术是一种增强体质、培养意志、训练格斗技能的民族形式的体育运动。
1、武术起源于生产武术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
武术起源于生产和生产劳动。
早在五六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人们为了生存,用些石器、木棍等打猎、捕鱼,又同野兽相斗,这样,人们逐渐获得了使用武器和格斗技能,它是武术格斗技术的萌芽。
随着原始生产工具的进化,尤其是它的实际效用,为后来的武术技术“劈、刺、砍、扎、等奠定了基础。
人们把生产斗争,阶级斗争中获得的一切知识、技术,不断地加以总结,传授给青年一代。
2、原始战争的出现,促进武术向军事战斗技能发展原始部落战争的实践,使武术在已有了狩猎的格斗和捕杀技能的同时,又有了军事战斗技能的发展,后来的武术运动,其内容就大都近于军事战斗技能而远于狩猎技能了。
3、强身除病的客观要求使武术成为体育的一种手段。
人们为了增强体质,减少疾病,逐渐就有了对体育的要求,在原始社会末期,人们已创造了一种唤作“舞”的运动形式来进行锻炼筋骨,活动关节。
唐、宋朝时,才开始有简朴的武术套路。
例:李白的剑舞。
强身除病的客观要求使武术成为体育的一种手段。
4、解放后武术运动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十分关怀人民的健康,重视民族体育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一九五六年国家体委把武术列为竞赛项目同时整理出版了《简化太极拳》,《初级长拳》,《初级剑术》,《初级刀术》,《初级枪术》,《初级棍术》等书籍和挂图。
并有了全国武术统编教材。
1982年召开了全国武术会议,1990年将武术列入全运会的竞赛项目。
并多次举办国际武术邀请赛。
从此,国内外武术发展的更快。
武术集体项目的比赛场地为16×14。
武术的特点和作用一、特点1、寓技击与体育之中中国武术的最大特点是:既有相击形式的搏斗运动,更有舞练形式的套路运动,武术是由军事技能发展为搏斗运动的体育项目。
武术
第一章 武术概述
较有影响的流派。 C、南拳:是一种流传于我国南方各省节短势烈的拳术。 其动作朴实刚劲,步法稳固,拳势激烈,常以发声吐气 助长发力。 D、形意拳:是以三体式为基本姿势,以劈、崩、钻、炮、 横五拳为基本拳法,并吸取了龙、虎、猴等十二种动物 的动作与形态而组成的拳术。其特点是动作整齐简练、 发力沉着,朴实明快。 E、八卦掌:是一种以摆扣步走转为主,包括推、托、带、 领、穿、搬、截、拦等掌法变换内容的拳术。其特点是: 沿圈走转,势势相连、身灵步活,随走随变。 F、通臂拳:是以摔、拍、穿、劈、钻五种手法为主要内 容,通过圈揽勾劫、削摩拨煽等八法的运用,而生化出
第一章 武术概述
2、剑术:短器械的一种。由剑刃、背、锋、护手、柄等 部分组成。长度同刀的规格。以刺、点、撩、挂、截、 格、洗等剑法,配以步型、步法等而构成的套路。其特 点是:刚柔相济、吞吐自如,轻快潇洒,矫健优美。 3、枪术:长器械的一种。由枪头、枪缨和枪杆所组成, 多用白蜡杆。枪法以拦、拿、扎为主,还有崩、点、穿、 挑、云、劈等。练习时要求持枪稳活,扎枪要平正迅速。 拦拿缠绕圆转,劲力适当,方法正确,身法灵活多变, 步法轻灵稳健。 4、棍术:长器械的一种。其最低长度同本人身高。它以 劈、扫、戳、挑、撩、拨等棍法为主,配合各种步型、 步法、身型、身法等构成套路。练习时要求手臂圆熟,
第一章 武术概述
要内容包括拳术、器械、对练、集体表演。 1、拳术:是徒手练习的套路运动。其种类很多,有:长 拳、太极拳、南拳、形意拳、八卦掌、象形拳等。 A、长拳:它是以拳、掌、勾为其主要手型和弓、马、虚、 仆、歇等步法为其基本步型,并拌有窜蹦跳跃、闪展腾 挪、起伏转折和跌扑滚翻等动作和技术组成的姿态舒展, 动作灵活,快速有力,节奏鲜明的拳术。它是在总结传 统的查拳、华拳等技术的基础之上形成的。 B、太极拳:是一种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它以采、 挤、按等十三种基本动作为其基本十三势。其特点是: 动作轻柔圆活,处处带有弧形,动作连绵不断,势势相 承。传统的太极拳有陈式、杨式、吴式、孙式和武式等
教资武术知识点总结
教资武术知识点总结1.武术基本概念武术是一种中国独特的综合格斗技术,主要包括了拳术、剑术、刀术、棍术等多种技能。
其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战争时期,起初是为了战争中的自卫和攻击目的而产生的。
随着民间传承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武术逐渐演变成了一种体育锻炼方式,成为了一种融合了拳法、器械和套路的综合性体育项目,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传统。
2.武术分类武术根据形式不同分为少林武术、太极武术、咏春武术、八卦掌、形意拳等多种不同类型的武术。
其中,少林武术以拳术和器械套路闻名,太极武术则以内家拳和太极剑著称。
无论是少林武术、太极武术还是其他类型的武术,都有着严谨的训练方法和技术要求,学习者必须遵守相关规章制度,掌握基本功,逐步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
3.武术训练内容武术训练主要包括基本动作训练、拳法套路训练、器械套路训练和对练等内容。
基本动作训练包括酣战、基本拳法动作、基本腿法动作、基本步法动作等,是武术训练的基础,必须扎实掌握。
拳法套路训练是按照一定的动作顺序和节奏,模拟实战环境进行的练习,包括少林拳、太极拳、形意拳等多种套路,需要不断的反复练习,提高技能水平。
器械套路训练主要指刀术、枪术、棍术等各种器械的练习,学习者需要熟练掌握器械的使用技巧和套路要领。
对练则是两人之间进行实战对抗的训练方式,需要学习者在实战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应对能力。
4.武术的基本技能武术的基本技能包括内功、外功、拳法、器械、套路等多种技能。
其中,内功是武术学习的基本功,它是指通过特定的呼吸、行气、修炼等方法,使人体的气血得到调和和平衡的一种体能。
外功是指武术技术的基本功,包括基本拳法动作、基本器械动作等,需要学习者通过反复练习,熟练掌握。
拳法是指武术中拳手的技术要领和技巧,需要学习者不断参加实战对练,提高技能水平。
器械是指刀、枪、棍等武术器械的使用技巧,需要学习者熟练掌握使用方法。
套路是武术技法的综合运用,包括起手式、进攻式、防守式、收手式等,需要学习者按部就班,逐步提高技术水平。
武术运动的理论和实践
武术运动的理论和实践武术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
武术除了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外,还能培养人们的自律、毅力、勇气和决心。
武术是一项非常有意义和价值的体育运动。
一、武术运动的理论基础武术不仅是一项运动,而且是一种科学。
武术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身体结构:武术讲究身体的内外合一,即要求身体的肌肉、骨骼、关节等各个部分协调配合,以达到更好的表现和效果。
2、运动原理:武术运动须依据运动学、生理学以及心理学等方面的原理进行技术训练和技术创新。
3、武器武器:武术运动除了体能训练外,还涵盖武器操练、器械使用等方面的技能。
4、理论参考:武术的训练策略、技术规律、应变原则,都是依据力学、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函数规律而制定的。
以上四个方面,构成了武术运动的理论体系。
武术理论体系重视身理、技术、智力的运用,注重技艺的整体性和实用性,因此,武术运动不仅是一种综合体育运动,也是一门科学。
二、武术运动的实践应用武术作为一项综合性体育运动,包含了拳术、器械、太极拳等多种技能。
因此,武术的赛事类型也是多种多样。
武术运动的实践应用依据个人情况、训练目标和所处环境的不同而变化。
1、运动训练型:受伤恢复后,需要逐步恢复身体的功能,武术训练可以适当提升身体的敏捷度和灵活性,增强身体抵抗力。
2、比赛竞技型:武术比赛通常分为套路、散打、散点等不同项目。
比赛中,选手需要具备高度的技术水平和心理素质,才能在竞争中取得好成绩。
3、特种技能型:武术中有些综合性和专业性很强的技能,如特种部队训练中的战术近战技能,道德教育中教员训练中的形式演练等,这些技能对特定的职业有一定的实践应用。
4、教学培训型:武术教学是对体育教育的一种有益探索,比如太极拳的养生功效,在人们健身时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
在教练培训中,教练需要具备高度的专业素养和实践经验,才能把自己的技能传承到更多的学生中去。
综上所述,武术运动不仅有着丰富的理论基础,也是一门高度实践性、适应性强的体育运动。
武术理论课教案
武术理论课教案教案:武术理论课一、教学内容1. 武术的基本概念:介绍武术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 武术的历史演变:介绍武术的起源、发展阶段和现状。
3. 武术的基本技术:介绍武术的基本拳法、步法和身法。
4. 武术的健身原理:介绍武术对身体的锻炼作用和健身效果。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武术的基本概念,理解武术的特点和分类。
2. 了解武术的历史演变,了解武术的发展过程和现状。
3. 掌握武术的基本技术,能够正确运用拳法、步法和身法。
4. 理解武术的健身原理,认识到武术对身体的锻炼作用和健身效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武术的基本技术的正确运用和理解。
2. 教学重点:武术的基本概念的掌握和武术的历史演变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武术视频资料、武术图谱。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一段武术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讲解武术的基本概念,通过展示武术图谱,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武术的特点和分类。
3.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武术的历史演变,了解武术的发展过程和现状。
4. 演示:教师演示武术的基本技术,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掌握正确的拳法、步法和身法。
5. 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6. 讲解:讲解武术的健身原理,让学生了解武术对身体的锻炼作用和健身效果。
7. 练习:学生进行武术套路练习,体验武术的健身效果。
六、板书设计1. 武术的基本概念定义: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特点:攻防结合、内外兼修分类:拳法、器械、套路、对练2. 武术的历史演变起源:古代军事训练发展阶段:明清时期、近现代现状:国际传播、赛事活动3. 武术的基本技术拳法: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步法:马步、仆步、虚步身法:冲拳、横打、拍打4. 武术的健身原理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健身效果:减肥、塑形、延缓衰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描述武术的基本概念,并简要介绍武术的历史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