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法学导师介绍:陈卫东教授
人大法学就业情况如何?
人大法学就业情况如何?本文系统介绍人大法学就业,考研难度,人大法学专业方向,人大法学考研参考书,人大法学考研专业课复习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凯程人大法学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
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法学考研机构!一、人大法学就业怎么样?人大本身的学术氛围好、人脉资源广,出国机会也不少,在全国的知名度是响当当的,提起人大都知道他们的法学硕士特别强,社会认可,自然就业就没有问题。
近些年,法学硕士专业一直比较热门,薪资令人羡慕。
人大法学院学生就业前景十分广阔,大多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公检法机关、公司企业、律师事务所、金融机构等工作。
二、人大法学跨考难度大不大,考上的多不多?近几年法学考研比较热门,中国人民大学的法学院又是中国法学类重点中的重点,在中国学位排名第一的,相对于其他院校人大法学难度较大,人大注重基本功,看重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很多真题都是源自教材,一些教材上找不到的考点凯程老师会帮助同学们总结重点。
每年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凯程考生,都考的不错,而且每年还有很多本科一般院校的成功录取的学员,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
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
三、人大法学各细分专业介绍及初试科目人大法学各专业方向如下:1.法学理论2.法律史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4.刑法学5.民商法学6.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证据学,物证技术学7.经济法学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9.国际法学10.知识产权法:法学,法学应用11.比较法法12.法律(法学专硕)以上各专业大部分初试科目是一样的,如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法或241德③623理论法学④806应用法学其中物证技术学专业课科目为624物证技术学807普通物理与普通化学法律(法学专硕)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④法硕联考综合(法学)四、人大法学辅导班有哪些?对于人大法学考研考研辅导班,业内最有名气的就是凯程。
人大法学院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成功举办“在押人员投诉处理机制二期项目启动会”
人大法学院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成功举办“在押人员投诉处理机制二期项目启动会”8月3日,由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与芜湖市人民检察院以及芜湖市公安局联合举办的“看守所在押人员投诉处理机制二期项目启动会”在安徽省芜湖市成功举行。
出席此次会议的嘉宾有来自公安部监管局,最高人民检察院监所检察厅,安徽省检察院、公安厅,宁夏自治区检察院、公安厅,芜湖市检察院、公安系统,宁夏自治区吴忠市检察院、公安系统以及宁波市检察院、公安系统的领导。
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法学院博士生导师陈卫东教授、程雷副教授以及赵珊珊博士后、陈岩博士出席此次会议。
本次会议共分为两个部分。
8月3日上午,会议进行了简短的开幕式。
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陈卫东教授主持,简要介绍了看守所在押人员投诉处理机制第一期项目的开展情况。
随后,公安部监管局赵春光局长以及最高人民检察院监所监察厅副厅级检察员王伦轩发表讲话,对第一期项目所取得的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了二期项目开展中所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开幕式结束后,与会人员走访参观了芜湖市看守所,了解了该所一期项目开展情况以及取得的成果。
8月3日下午,芜湖市检察院播放了第一期项目开展情况的宣传片,芜湖市人民检察院汪仁荣副检察长介绍了试点情况,就第一期项目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二期项目的完善路径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随后芜湖市人民检察院胡胜友检察长提出了关于完善看守所在押人员投诉处理机制的几点建议。
芜湖市公安局杨延富副局长也发表了对二期项目的几点看法。
此后, 来自投诉委员会的委员代表以及二期项目试点单位的代表对项目的开展进行了积极、热烈的讨论,公安部、高检院部门领导对试点工作进行了点评。
陈卫东教授主持闭幕式并作了会议第1页共1页。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政大、人民大学法律硕士之比较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政大、人民大学法律硕士之比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人民大学是招收法律硕士的重要院校,不但招生人数在全国位于前列,而且其学术实力与师资力量也在中国大陆名列前茅.因此,为了方便广大考生了解这几所名校,现做一些比较介绍,提供一个报考择校参数。
一,博士专业及导师一、法理学:北大:巩献田罗玉中周旺生朱苏力法大:1、法哲学徐显明教授郑永流教授葛洪义教授2、人权理论徐显明教授刘金国教授3、法律学说史舒国滢教授4、法社会学郑永流教授5、法学方法论舒国滢教授廖美珍教授葛洪义教授6、法律文化刘金国教授清华: 无人大:孙国华吕世伦朱景文朱力宇二、法制史:北大:贺卫方武树臣张建国李贵连法大:1、中国法律史张晋藩教授朱勇教授郭成伟教授刘广安教授崔教授徐世虹教授怀效锋教授2、中国法文化史张晋藩教授郭成教授刘广安教授郭世佑教授怀效锋教授3、比较法制史朱勇教授曾尔恕教授人大:曾宪义郑定叶秋华赵晓耕清华: 无三、宪法与行政法:北大:罗豪才袁曙宏姜明安应松年法大:1、宪法学王人博教授2、行政法学马怀德教授朱维究教授张树义教授薛刚凌教授刘莘教授刘善春教授潘汉典教授应松年教授3、行政诉讼法学马怀德教授张树义教授薛刚凌教授刘莘教授刘善春教授应松年教授江必新教授人大:许崇德韩大元胡锦光杨建顺清华: 无四、刑法:北大:陈兴良郭自力刘守芬王世洲张玉镶周振想储槐植法大:曲新久王牧薛瑞麟阮齐林张凌何秉松孙谦乐国安罗大华人大:高铭暄王作富赵秉志卢建平韩玉胜黄京平谢望原何家弘清华: 无五、民商法:北大:刘凯湘钱明星尹田清华:章程王亚新张明楷车丕照博迁中马靖驹霍建远王株树朱慈微施天涛何美欢法大:1、民法学(含知识产权法、婚姻家庭法、罗马法)江平教授方流芳教授王卫国教授赵旭东教授米健教授李永军教授费安玲教授张楚教授许传玺教授巫昌祯教授2、商法学(含公司法、证券法、破产法)江平教授方流芳教授王卫国教授赵旭东教授米健教授李永军教授费安玲教授张楚教授许传玺教授人大:赵中孚杨大文王利明杨立新龙翼飞叶林清华: 无六、知识产权:北大:郑胜利法大:黄勤南人大:刘春田郭禾清华: 无七、诉讼法:北大:陈瑞华汪建成潘剑峰清华:无法大:1、民事诉讼法学陈桂明教授宋朝武教授杨荣馨教授2、民事执行法学陈桂明教授宋朝武教授杨荣馨教授3、刑事诉讼法学,陈光中教授樊崇义教授卞建林教授宋英辉教授刘根菊教授刘金友教授杨宇冠教授沈德咏教授4、证据法学陈光中教授樊崇义教授卞建林教授宋英辉教授刘根菊教刘金友教授杨宇冠教授沈德咏教授人大:江伟程荣斌陈卫东王新清甄贞八、经济法:北大:刘剑文刘瑞复张守文清华:无法大:经济法学(含基础理论、现代企业法律制度、金融法、涉外经济法律制度、破产法与企业重组等方向)徐杰教授李曙光教授符启林教授徐晓松教授杨帆教授人大:刘文华史际春徐孟洲吴宏伟九、国际法北大:白贵梅龚刃韧饶戈平邵景春吴志攀清华:无法大:1、国际法周忠海教授2、国际私法赵相林教授3、国际经济法(含国际贸易法、国际金融法、WTO法)周忠海教授王传丽教授赵威教授莫世健教授许浩明教授张玉卿教授人大:董安生赵秀文郭寿康十、环境资源法北大:金瑞林清华:无法大:1、环境法学王灿发教授孙佑海教授2、国际环境法王灿发教授孙佑海教授人大:周珂法大:还有如下:军事组织法学薛刚凌教授军事立法学周健教授武装冲突法学周忠海教授全球问题与全球政治蔡拓教授中外政治思想张桂琳教授丛日云教授杨阳教授政治文化传统与政治现代化张桂琳教授丛日云教授杨阳教授政府改革理论与实践石亚军教授蔡拓教授评述:从博士生导师的分布情况上,可以看出中国政法大学占有绝对的优势。
人大法学院考博诉讼法学专业考博复习资料考试内容及参考书-育明考博
人大法学院考博诉讼法学专业考博考试内容及真题参考书一、人大法学院诉讼法学专业考博招生介绍1、招生人数:约8人2、考试科目:(1)初试考试科目:①②③“申请-审核-复试(综合考试)”制;(2)跨一级学科考生复试笔试加试科目:④法学理论;⑤宪法;(3)同等学力考生复试笔试加试科目:④法学理论;⑤宪法;⑥政治理论。
3、复试考试内容:(1)笔试:闭卷考核,总分150分,其中外语50分、专业水平100分(含所报考专业的基础理论、前沿问题等)。
(2)面试:总分150分,其中外语听力及口语50分、综合素质100分(考察考生的学术兴趣、学术创新能力和学术规范意识等)。
4、最终成绩折算公式:加权成绩=外语能力*20%+专业水平*40%+综合素质*40%二、人大法学院考博复试分数线统计年份复试分数线进入复试人数2012年外语60分;专业课一60分;专业课二60分;总分180分153人2013年外语55分;专业课一60分;专业课二60分;总分205分外语免试者;专业课一60分;专业课二60分;总分145分121人2014年材料审核成绩60分以上219人(不含深圳研究院)(PS:育明考博课程咨询扣扣:5470.63862考博交流群:1056.19820有售各院校考博真题)备注2014年人大法学院考博最高成绩:材料审核成绩最高分93分;复试外语最高分92.5分;复试专业最高分92分;复试综合测试最高分92分;最终加权成绩最高分89.2分.2014年人大法学院考博录取考生各环节平均分:材料审核成绩平均分86.58分;复试外语平均分79.27分;复试专业平均分83.87分;复试综合测试平均分85.35分;最终加权成绩平均分83.54分。
三、人民大学法学院诉讼法学专业博导介绍导师姓名陈卫东专业名称诉讼法学职称教授是否兼职博导否学科专长及研究方向1、刑事诉讼程序2、司法制度本年度拟招收博士生主要研究的问题刑事诉讼程序、司法制度在研项目1、两个证据规定的适用情况研究2、侦查权的平衡3、刑事诉讼法学(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备注1、外语考试科目:英语或俄语或日语或德语或法语导师姓名王新清专业名称诉讼法学职称教授是否兼职博导是学科专长及研究方向1、刑事诉讼法2、律师学本年度拟招收博士生主要研究的问题司法管理制度与诉讼公正的关系在研项目1、刑事管辖权及其相关问题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备注1、外语考试科目:英语或俄语或日语或德语或法语导师姓名甄贞专业名称诉讼法学职称教授是否兼职博导是学科专长及研究方向1、刑事诉讼法2、检察学本年度拟招收博士生主要研究的问题与完善律师制度、检察制度相关的问题研究在研项目1、宪政体制下中国检察制度的改革(最高检理论所课题、中欧法学院课题)2、律师制度研究(政协课题)3、刑事诉讼监督基础理论与实务研究(市检课题)备注1、外语考试科目:英语或俄语或日语或德语或法语导师姓名汤维建专业名称诉讼法学职称教授是否兼职博导否学科专长及研究方向1、中国民事诉讼法2、外国民事诉讼法本年度拟招收博士生主要研究的问题中国民事诉讼法、外国民事诉讼法在研项目1、民事诉讼法全面修改研究2、加强党的司法能力建设研究3、民事诉讼与诉外调解对接机制研究备注1、外语考试科目:英语或俄语或日语或德语或法语导师姓名肖建国专业名称诉讼法学职称教授是否兼职博导否学科专长及研究方向1、民事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2、民事诉讼法学-强制执行法本年度拟招收博士生主要研究的问题新民事诉讼法的适用;非讼程序法;强制执行立法;家事诉讼特别程序。
中国律师的走向--律师法修改前瞻(王丽 陈兴良 李仁真 李贵方)
中国律师的走向--律师法修改前瞻[上]王丽陈兴良李仁真李贵方主持人陈卫东教授:今天举行第一讲,这第一讲同时代表着我们这个论坛的开坛。
我们今天的话题是中国律师的走向,主要是结合我们国家正在进行的律师法的修改进程。
我们选择这个话题是因为律师制度在我们国家的重要地位,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正在进行法制化建设,律师制度毫无疑问作为法律人员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法制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律师作为司法队伍中一个成员,也越来越成为我们维护公正、公平的法律秩序的重要支柱。
所以今天就这样一个话题我们想请几位专家来谈谈。
我们今天主讲人是王丽律师,王丽律师是北京市德恒律师事务所的主任,法学博士,长期以来从事律师实务和理论的研究工作,是个学者型的律师。
同时我们请了三位评论人,一位是北京大学陈兴良教授,陈兴良教授在我国刑法学界赫赫有名,可以说陈兴良教授是我们人民大学的教授,陈兴良教授从硕士到博士都是在我们人民大学度过的,而且毕业后从讲师、副教授到教授都是在人民大学走过来的,98年离开了人民大学到北京大学,所以呢我们把陈兴良教授仍作为我们自己的老师。
第二位是司法部律师司的李仁真司长,李司长呢也是教授,是武汉大学国际经济法的教授,前几年刚刚脱离了教学岗位,由湖北省司法厅的厅长到了司法部律师公正司的副司长。
第三位是李贵方律师,李贵方律师也是法学博士,是吉林大学的法学博士,是我们律师界刑事辩护律师中的三个代表人物之一。
现在我们请王丽律师给我们讲话,大家欢迎!主讲人王丽律师:进入主题演讲之前,我也回应一下陈卫东教授,因为今天确实是非常重要的日子,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德恒论坛正式开坛。
因为陈卫东教授和我们德恒律师是典型的学者加律师,实际上我们创造了这样一个新的论坛就像我们抚育了一个像baby一样。
我们在人民大学有两个论坛,即德恒民商法论坛与德恒证据法论坛。
今天这个诉讼法论坛是第三个论坛,我们开始与陈卫东教授合作开始创办我们第三个论坛,在这个论坛上,我们吸引了像李仁真司长、陈兴良教授、还有那么多优秀的律师、优秀的专家、优秀的学生来进行交流和切磋,我们感到非常荣幸。
人大考研-法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陈卫东
爱考机构-人大考研-法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陈卫东陈卫东男,1960年7月生,山东蓬莱人,法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刑事诉讼法、司法改革与律师制度。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讲座教授,CCTV2012年度十大法治人物。
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律师业务研究所所长新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1998)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1986)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学士(1983)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律师制度、司法制度等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法学会审判理论研究会副会长、国际刑法学会中国分会副主席,国际证据科学协会理事;受聘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公安部特邀监督员;北京市人民检察院、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深圳市人民检察院、北京市公安局专家咨询委员。
北京师范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学院、山东大学、河北大学、湘潭大学、烟台大学、中国刑警学院、国家法官学院兼职教授,司法部司法考试命题专家委员,《法制日报》专家顾问团成员。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7)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6)《模范刑事诉讼法典》:司法部第二届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奖二等奖(2006)《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基本理念》:第一届应用法学研究有奖征文一等奖《论集中审理原则与合议庭功能的强化》: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中国律师学》:司法部法学教材与法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2003)《司法改革十年检讨》:《人民检察》优秀文章二等奖(2002)《我国检察权的反思与重构——以公诉权为核心的分析》:全国第五节中青年诉讼法学优秀科研成果论文类二等奖(2002)第二届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2001)北京市优秀青年法学家(1999)著作类:《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刑事诉讼法(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刑事诉讼法学原理与案例教程》(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刑事二审开庭程序研究》(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刑事审前程序与人权保障》(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中欧遏制酷刑比较研究》(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刑事审前程序与人权保障》(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中国律师学(第三版)》(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法律文书写作》(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法律文书写作》(21世纪远程教育精品教材•法学系列)(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2007年国家司法考试试题解析》(主编),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国家司法考试辅导用书:刑事诉讼法》(主编),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国家司法考试辅导用书2006年修订版(第二卷)刑事诉讼法部分》,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中国律师学》(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程序正义之路》(第一、二卷)(独著),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模范刑事诉讼法典》(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刑事诉讼法案例分析》(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诉讼法理论与实践》(2005年卷),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律师执业概论》(主编),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国家司法考试辅导用书》(2005年修订版),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羁押制度与人权保障》(专著),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证据法学》(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刑事二审开庭程序研究》(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刑事审前程序研究》(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刑事诉讼法学》(十五规划教材,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美国刑事法院诉讼程序》(译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对策研究》(主编),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年版《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调研报告》(主编),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年版《审判监督程序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中国律师学》(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腐败控制论》,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中国律师制度原理》(参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中国刑事诉讼法学》,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1997年版《刑事二审程序论》,中国方正出版社1997年版《司法文书写作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新刑事诉讼法通论》(主编),法律出版社1996年4月版《自诉案件审判程序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检察监督职能论》,群众出版社1989年版论文类:《刑事诉讼程序意义上的“犯罪”定义》,载《法学研究》2008年第3期《完善职务犯罪侦查体制的两个维度》,载《法学论坛》2008年第4期《我国证据能力制度的反思与完善》,载《证据科学》2008年第1期《刑事诉讼法治视阈中的理论新探索》,载《法学家》2008年第1期《分而治之:一种完善死刑案件证明标准的思路》,载《人民检察》2007年第1期《刑事诉讼法证据制度修改的宏观思考》,载《法学家》2007年第4期《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难点》,载《刑事诉讼前沿研究》2007年第6期《严格司法程序维护公平正义》,载《求是》2007年第4期《刑事程序法治进程中的理论新进展》,载《法学家》2007年第1期《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遏制刑讯逼供》,载《人民检察》2007年第12期《我国刑事庭审中交叉询问规则之重构》,载《人民检察》2007年第22期《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几个基本问题》,载《中国法律(香港)》2007年第5期《我国台湾地区刑事诉讼法的改革与发展动向》,载《人民司法》2007年第17期《关于〈律师法〉修改的几个问题》,载《律师与法制》2007年第1期《欧洲三国反酷刑的经验及其启示》,载《人民检察》2007年第15期《刑事二审程序中检察机关的职能与地位》,载《法学杂志》2007年第1期《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基本理念》,载《人民司法》2006年第22期《关注法律修改完善诉讼程序》,载《人民检察》2006年第1期《对酷刑“酷”起来-“反酷刑公约及附加议定书”国际研讨会述要》,载《人民检察》2006年第10期《我国建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障碍透视与建议》,载《法律适用》2006年第6期《检察一体与检察官独立》,载《法学研究》2006年第1期《“中欧‘反酷刑公约及附加议定书’国际研讨会”综述》,载《人权》2006年第5期《强化证据意识,是避免错案的关键》,载《法学》2005年第5期《探讨刑事诉讼法修改关注司法改革》,载《人民检察》2005年第1期《关于完善死刑复核程序的几点意见》,载《环球法律评论》2006年第5期《论法治理念下的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权》,载《人民检察》2005年第7期《不仅仅是收回》,载《中外法学》2005年第5期《佘祥林案的程序法分析》,载《中外法学》2005年第5期《人权理念映照下的刑事司法改革》,载《法学家》2005年第4期《检察官的角色》,载《法学论坛》2005年第4期《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基本理念》,载《人民司法》2005年第5期《关于律师法修改的几个问题》,载《中国司法》2005年第1期《英国保释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人民检察》2003年第3期《集中审理原则与合议庭功能的强化》,《中国法学》2003年第1期《从建立有罪答辩制度到引入辩诉交易——论美国辩诉交易制度对我国的借鉴意义》,《政治与法律》2002年第6期《司法官遴选制度探微》,《法学论坛》2002年3期《我国检察权的反思与重构》,《法学研究》2002年2期《司法改革十年检讨》,《人民检察》2002年3期《以法官独立为核心推动我国法官制度的现代化》,《人民司法》2002年2期《刑事庭审查程序改革研究》,《诉讼法学研究》2002年2月《如何保障法官的真正独立》,《诉讼法学研究》2001年12月《公正与效率——刑事审判的两个目标》,《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5期《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刑事司法制度的创立、发展及其完善》,《法学家》2001年第3期《论侦查权的司法控制》,载于《政法论坛》2000年第6期《我国公诉方式的结构性缺陷及其矫正》,《法学研究》2000年第4期《刑事再审一审终审制之改造》,《法学家》2000年第4期《刑事诉讼中的司法资源配置》,载于《中国法学》2000年第1期《刑事申诉制度改革研究》,载于《法学家》1999年第4期《被告人诉讼权利与程序救济论纲》,载于《中外法学》1999年第第3期《实然与应然——侦检权是否属于司法权的思考》,载于《法学》1999年第6期《侦检一体化模式研究》,载于《法学研究》1999年第1期《关于死刑复核程序的现状及存废的思考》,《中国法学》1998年第5期《正当程序的简易化与简易程序的正当化》,载于《法学研究》1998年第2期《我国刑事诉讼中法官司法调查权的变化》,《法学评论》1998年第2期《论不起诉制度》,《中国法学》1997年第1期《论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作用》,《法学家》1996年第5期《论立案管辖的立法完善》,《政法论坛》1996年第2期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建立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美国律师协会项目中欧合作反酷刑,欧盟项目国家司法考试题库研究与建设,司法部委托项目模范刑事诉讼法典,福特基金会项目刑诉法修改,欧盟项目保释制度改革试点,耶鲁大学项目辩护律师权利保障与证据开示制度研究,英国使馆项目刑事诉讼法配套项目,福特基金会项目刑事审前程序中的人权保障问题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刑事审判监督程序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师资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师资介绍法学理论朱景文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律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朱力宇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院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范愉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史彤彪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孙国华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理论博士学位点建立人吕世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谷春德教授刘新教授法制史曾宪义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院名誉院长,法律史博士学位点建立人程天权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叶秋华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院副院长、党委书记郑定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院院长助理、法制史教研室主任赵晓耕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制史教研室副主任王云霞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马小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张希坡教授林榕年教授叶长良教授北京地石律师事务所主任宪法学与行政法学韩大元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院副院长胡锦光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主任杨建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莫于川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副主任许崇德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博士学位点建立人皮纯协教授张正钊教授刑法学黄京平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刑法教研室副主任韩玉胜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刑法教研室主任、法学院图书馆常务馆长谢望原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冯军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高铭暄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刑法学博士学位点建立人王作富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力康泰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前任副校长张小虎教授民商法学(含知识产权)王利明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院院长、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刘春田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知识产权教研室主任龙翼飞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院副院长、民商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董安生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叶林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民商法教研室副主任杨立新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郭禾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院院长助理、中国法制信息港主任林嘉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姚辉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张新宝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王佚教授赵中孚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杨大文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婚姻家庭法研究所所长关怀教授刘素萍教授经济法学史际春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院院长助理、经济法教研室主任徐孟洲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经济法教研室副主任吴宏伟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经济法教研室副主任刘文华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潘静成教授宋金波教授王益英教授王宗贤教授环境资源保护法周珂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环境法、资源法教研室主任王欣新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诉讼法学(含物证技术)陈卫东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诉讼法教研室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王新清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汤维健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诉讼法教研室副主任,民事诉讼法教研室主任何家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院院长助理、物证技术教研室主任江伟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程荣斌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徐立根教授周惠博教授孔庆云教授北京市地石律师事务所顾问国际法学余劲松教授赵秀文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际法教研室主任朱文奇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人道法研究所所长邵沙平教授、博士生导师郭寿康教授博士生导师章尚锦教授凯程教育: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从事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今年司法考试大纲修订人员名单
今年司法考试大纲修订人员名单:
于安清华大学教授
马怀德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王卫国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王少峰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官
韦忠语西南政法大学教授
付子堂西南政法大学教授
孙力北京海淀人民检察院检察官
刘凯湘北京大学教授
刘茂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张卫平清华大学教授
张丽英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张明楷清华大学教授
张晓维北京汉华律师事务所律师
陈卫东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陈现杰最高人民法院法官
陈桂明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陈瑞华北京大学教授
周叶中武汉大学教授
姜伟黑龙江省人民检察院
赵晓耕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秦晓程外交学院教授
钱明星北京大学教授
顾功耘华东政法学院教授
黄进武汉大学教授
温世扬武汉大学教授
舒国滢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葛洪义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原来为西北政法大学的法理学教授)韩玉胜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潘剑峰北京大学教授
霍存福吉林大学教授。
全国著名法学院校及法学教授
全国著名法学院校及法学教授法学院没有本科排名和研究生排名之分,一般是按照教学质量、教授的知名度、就业等等进行排名,另外法学院的各个专业的排名情况也很重要,特别是在读研究生的时候,注意专业上的排名,如武汉大学在国际法、环境法方面是在全国遥遥领先的,北大的刑法、行政法、法理学等等,人大的民商法。
2011年全国大学法学院排名1中国人民大学2北京大学3中国政法大学4武汉大学5清华大学6吉林大学7复旦大学8中山大学9厦门大学10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1西南政法大学12南京大学13南开大学14浙江大学15西北政法大学16华东政法大学17山东大学18北京师范大学19华中师范大学20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内名校法学专业院校的不同发展历程,学科发展的侧重,特色。
一、老牌劲旅,雄风不减昔日名扬四海的“五院四系”,堪称法学界的老牌劲旅,他们欣逢盛世,在激昂奋进的发展中在法学领域独领风骚,雄风不减。
据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提供的相关信息显示,2006年法学专业全国各院校综合排名中,脱胎于“五院四系”的9所高校中,仍有8所雄霸前八名的宝座。
中国人民大学——老牌法学强校,民商法实力最强人大法学院是在作为“五院四系”之一的人大法律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作为老牌的法学强校,拥有宪法和行政法、刑法、民商法三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其中民商法实力最强。
名次法学院系一级国重二级国重一级博点教授数学术权威个数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是 4(1新增)一批 69 王利明、陈卫东、高铭暄等162 北京大学法学院是 4 一批 46 朱苏力、陈兴良、贺卫方等163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是 2 一批 100+马怀德、卞建琳、徐显明等144 武汉大学法学院否 2 一批 36 余劲松、余延满、曾令良等85 西南政法大学否 2(1新增)一批 50-李开国、李昌麟、龙宗智等66 吉林大学法学院否 2(1新增)二批 29 张文显、邓正来、姚建宗、霍存福47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否 1新增二批 44 吴汉东、范忠信、覃有土等58 厦门大学法学院否 1 二批 28 徐国栋、邱兴隆、陈安、朱崇实49 华东政法大学否 1新增二批 30+何勤华、顾耕耘2(或有童之伟)10 清华大学法学院否无自审二批 26 张明楷、张卫平、王保树等1111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否无二批 20 公丕祥、李浩212 复旦大学法学院否无否(2二级) 23 李昌道、张乃根、章武生313 浙江大学法学院否无否(2二级) 16 林来梵、孙笑侠、胡建淼314 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否 1 否(2二级) 13 沈四宝115 山东大学法学院否无否(3二级) 22 016 南京大学法学院否无否(1二级) 20 范健、李友根217 湘潭大学法学院否无否(2二级) 20 胡旭晟118 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否无否(1二级) 16 叶必丰、郑成良219 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否无否(1二级) 14 司玉琢120 西北政法大学否无否(0二级) 30+陈明华、汪世荣2注1: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有十余名返聘老教授。
对抗制深究(陈卫东 虞平 陈瑞华 张建伟)
对抗制深究[上]陈卫东虞平陈瑞华张建伟德恒诉讼法论坛第11讲对抗制深究(录音整理,未经讲演人审阅)主讲人:陈卫东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虞平研究员,纽约大学法学院陈瑞华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张建伟副教授,清华大学法学院时间:2006年9月21日9点地点: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法学楼815会议室录音整理人:马岳君(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陈卫东教授:各位同学,各位老师,早上好。
今天我们德恒论坛继续开讲。
今天的话题是什么是对抗制,如何理解对抗制。
我们今天邀请到的嘉宾是来自于美国纽约大学的虞平研究员,来自于北京大学的陈瑞华教授,来自于清华大学的张建伟教授,大家欢迎。
可以说今天的嘉宾阵容非常的整齐,虞平教授在美国纽约大学长期从事刑事法学特别是刑事诉讼法学的有关研究,特别是对于中国的诉讼法学制度和美国的诉讼法学制度,从比较法学的方面有着到的见解。
陈瑞华教授大家都知道是我们国内非常非常著名的青年一代的法学家,在刑事诉讼领域有着许多开拓性的研究。
张建伟教授呢,是下一个年龄段的,为代表性的,而且是非常优秀的学者。
可以说,今天我们能够有幸的请到他们三位,并且就对抗制的问题来进行对话进行研讨,我觉得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采取这样一个话题是我长期以来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我门全世界刑事司法有着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这就是从职权主义诉讼模式向对抗制诉讼模式转变,无论是西方的国家还是我们东方的国家,这个趋势非常非常的明显。
实际上这个趋势从上个世纪2次世界大战以后,都已经开始显现出来,这些年来非常非常的明显。
从日本到俄罗斯到意大利到我们中国,特别是我们中国,1996年刑事诉讼制度的修改,通常认为是一个标志性的转变。
这就是由传统的那样一种纠问制走向了这样一种对抗制。
那么对抗制是什么?对抗制包含着一些什么样的内容或者说有一些什么样的表征,那么对抗制这么一种模式又有什么样的优点,什么样的不足,推行这样一种制度它需要相关的配套措施和保障机制又是什么。
人大法学院各教研室主任
人大法学院各教研室主任
由于题目的命制是在领导的指引下,在法学院长期以来形成的题目命制规则下进行。
一般来讲,题目的命制工作是由各教研室主任负责,试题的命制会考虑到该学科的学科带头人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研究领域,并不可避免的会考虑到主要领导的观点、兴趣和研究成果。
复习过程中对于考点的抓取的是个全面且系统的工作。
因此,知晓法学院目前的领导架构对于复习的考点提炼和知晓重点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现任领导
院长:韩大元(宪法)
院党委书记:林嘉(原民商法,现劳动法)
副院长:龙翼飞(民商法)、刘明祥(刑法)、胡锦光(宪法)、王轶(民法)
院党委副书记:郑晓辉(专职)、肖中华(刑法)
法学院院长助理:郭禾,协助院领导分管图书馆、网站和信息化建设、211工程等工作;
法学院院长助理:冯玉军,协助院领导分管学科建设、国际交流、985工程等工作;
法学院院长助理:宋彪,协助院领导分管本科生、双学士教学工作;
法学院院长助理:杨东,协助院领导分管国际交流工作;
法学院院长助理:齐晓丹,协助院领导协调、管理各类行政事务;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各教研室主任
法理教研室主任:张曙光副教授
法制史教研室主任:赵晓耕教授
宪法与行政法教研室主任:李元起副教授
刑法教研室主任:谢望原副主任、赫兴旺教授
民商法教研室主任:姚辉教授、王轶教授
知识产权教研室主任:郭禾教授、副主任:金海军副教授经济法教研室主任:史际春教授、副主任:徐孟洲教授环境法教研室主任:周珂教授
诉讼法教研室:陈卫东教授、汤维健教授、陈桂明教授国际法教研室主任:韩立余副教授。
人大法学硕士毕业一般都在哪些单位工作?
人大法学硕士毕业一般都在哪些单位工作?本文系统介绍人大法学考研难度,人大法学就业,人大法学专业方向,人大法学考研参考书,人大法学考研专业课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人大法学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
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法学考研机构!人大法学硕士毕业一般都在哪些单位工作?人大本身的学术氛围好、人脉资源广,出国机会也不少,在全国的知名度是响当当的,提起人大都知道他们的法学硕士特别强,社会认可,自然就业就没有问题。
近些年,法学硕士专业一直比较热门,薪资令人羡慕。
人大法学院学生就业前景十分广阔,大多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公检法机关、公司企业、律师事务所、金融机构等工作。
一、人大法学难度大不大,跨专业的人考上的多不多?近几年法学考研比较热门,中国人民大学的法学院又是中国法学类重点中的重点,在中国学位排名第一的,相对于其他院校人大法学难度较大,人大注重基本功,看重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很多真题都是源自教材,一些教材上找不到的考点凯程老师会帮助同学们总结重点。
每年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凯程考生,都考的不错,而且每年还有很多本科一般院校的成功录取的学员,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
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
二、人大法学各细分专业介绍及初试科目人大法学各专业方向如下:1.法学理论2.法律史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4.刑法学5.民商法学6.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证据学,物证技术学7.经济法学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9.国际法学10.知识产权法:法学,法学应用11.比较法法12.法律(法学专硕)以上各专业大部分初试科目是一样的,如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法或241德③623理论法学④806应用法学其中物证技术学专业课科目为624物证技术学807普通物理与普通化学法律(法学专硕)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④法硕联考综合(法学)三、人大法学辅导班有哪些?对于人大法学考研考研辅导班,业内最有名气的就是凯程。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介绍1.院校介绍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一所著名的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大学,法学院是中国人民大学的主要学院之一。
韩大元教授任院长,曾宪义教授任名誉院长。
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成立于1950年,是新中国诞生后创立的第一所正规的高等法学教育机构,被誉为中国法学教育的“工作母机”和“法学家的摇篮”,成为引领法学教育的重镇、凝聚国内优秀法律人才的平台和沟通中外法学交流的窗口。
1998年,人大法学院在全国高校系统中第一个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并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的朝阳大学创办于1912年,当时被誉为“中国最优秀之法律院校”,在中国近代法学教育史上享有“北朝阳,南东吴”、“无朝(阳)不成院(法院)”的美誉。
法学院设有43个研究中心(所),拥有“985工程”国家重点创新基地和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建有国家“211工程”重点项目“中国法制信息港”和综合性的法学实验实践教学中心。
图书馆现有藏书30余万册,其中中文法律图书25万余册,外文法律图书5万余册,中文法律期刊1300余种3万余册,外文法律期刊80余种3000余册。
法学院主办的学术刊物有全国核心学术期刊《法学家》、《中国高等学校学术文摘法学》(英文)、《人大法律评论》、《朝阳法律评论》等,并建成了“中国民商法律网”等全国知名的网站。
法学院形成了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全国首批获准在法学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博士点和硕士点覆盖了全部的二级学科。
拥有国家级重点一级学科(含所有二级学科)1个(法学)、国家级重点二级学科4个,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了中国第一个法学博士后流动站(含全部博士学位学科点)。
拥有1个本科专业(法学),1个第二学士专业(知识产权),1个法律专业硕士学位点。
60年来,人大法学院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法律人才,并为法学事业的振兴和繁荣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教育部2004、2009年两次正式公布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排名中,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在全国法学学科中均排名第一,并开始跻身于世界一流法学院行列。
当代中国法学名家
首批当代中国法学名家(191位)-----2010年01月01日以姓氏汉语拼音为序诉讼法学卞建林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光中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桂明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老师已逝世陈瑞华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卫东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程荣斌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先生已逝世。
樊崇义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顾培东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景汉朝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二级大法官龙宗智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沈达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8月13日逝世沈德咏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一级大法官宋英辉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谭世贵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汪建成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国枢1936年10月出生,吉林人。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敏远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静村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严端(女)1934年10月出生,江苏省南通市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周国均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左卫民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民诉:杨荣馨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卫平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常怡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崔敏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一级警监江伟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先生已逝世。
谭兵海南大学法学院终身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浩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家兴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田平安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汤维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亚新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法理学(24人)付子堂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常委、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葛洪义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院长、知识产权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公丕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二级大法官郭道晖湖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郝铁川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文体宣传部部长贺卫方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步云湖南大学法学院名誉院长,湖南大学法治与人权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 ` 士生导师李林(西政、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龙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瀚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4年7月30日逝世刘作翔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吕世伦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沈宗灵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石泰峰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中央党校副校长舒国滢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孙国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孙笑侠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晨光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谢晖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徐显明山东大学党委常委、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信春鹰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 ` 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张文显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二级大法官朱景文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卓泽渊西政、社科院,中央党校研究生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律史学陈盛清安徽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12月18日逝世范忠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文化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高恒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韩延龙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何勤华华东政法大学党委常委、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怀效锋国家法官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霍存福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海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 ` 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倪正茂上海大学法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蒲坚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邱远猷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吴建璠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终身研究员.终身教授2004年7月8日逝世武树臣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一凡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永华西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俞荣根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宪义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晋藩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朱勇中国政法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宪法学与行政法学陈云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方世荣湖北行政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韩大元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胡建淼浙江工商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胡锦光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主 ` 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江必新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二级大法官姜明安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罗豪才中国人权研究会会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马怀德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莫纪宏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浦增元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童之伟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名扬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8年11月6日逝世王叔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终身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 ` 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2006年11月24日逝世吴家麟宁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肖蔚云澳门科技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许崇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海坤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苏州大学东吴比较法研究所所长应松年国家行政学院法学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袁曙宏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张光博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年12月29日逝世张庆福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树义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周叶中武汉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武汉大学比较宪法研究中心主任,法学` ` 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朱维究(女)国务院参事,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中国政法大学台湾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刑法学曹子丹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明华西安培华学院院长,西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兴良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泽宪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储槐植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高铭暄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北师大学刑事法律科`` ` 学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顾肖荣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何秉松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何鹏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姜伟黑龙江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二级大检察官康树华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梁华仁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罗大华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昌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欧阳涛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曲新久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阮齐林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苏惠渔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孙谦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二级大检察官王作富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明楷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智辉天津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赵秉志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暨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周道鸾国家法官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民商法学崔建远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范健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顾功耘华东政法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关怀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郭明瑞烟台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江平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梁慧星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 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春田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凯湘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龙翼飞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马俊驹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法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法学院` ` 教授、博士生导师沈四宝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院长、上海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石少侠国家检察官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司玉琢大连海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孙宪忠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所,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覃有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保树清华大学商法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家福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利明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卫国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魏振瀛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巫昌祯(女)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吴汉东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常委、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吴焕宁(女)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夏吟兰(女)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学鹿北京工商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教授、硕士生导师杨大文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立新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振山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年10月19日逝世尹田北京大学法学院民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赵旭东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赵中孚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郑成思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 会科学院学部委员,2006年9月10日逝世经济法学李昌麒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隆亨北京联合大学经济法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文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漆多俊中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邵建东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史际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杰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杨紫烜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守文北京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种明钊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吕忠梅湖北经济学院院长,农工民主党中央常委,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法学曹建明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中国检察官协会会长,首席大检察官陈安厦门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董立坤深圳大学法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龚刃韧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韩德培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5月29日逝世黄进中国政法大学党委常委、校长李双元湖南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梁西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楠来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中心研究员、人权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生`` 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饶戈平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法学院教`` 授、博士生导师芮沐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邵津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史久镛国际法院原院长万鄂湘全国政协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民革中央副主席,最高人民`` 法院副院长,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二级大法官余劲松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令良澳门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乃根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忠海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军事法学丛文胜军事科学院军队建设研究部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顾德欣国防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昂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图们(蒙古族)中央军委法制局原局长,少将,2008年11月2日逝世张建田中央军委法制局正师职法制员,大校第二批"当代中国法学名家"名单(25位)(以姓氏笔画为序)马骧聪(人大外交系、前苏联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 ` ` 所教授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王人博(西政、法大)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宪法学王立民(华师大、华政)华东政法大学教授法律史学王振民(郑州大学、人大)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王晓晔(女,内蒙古师范大学、人大、德国汉堡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法` ` 学所教授经济法学米健(兰州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民法学孙长永(安徽师范大学、西政)西南政法大学教授诉讼法学刘剑文(安徽财贸学院、法大、武大)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经济法学李昌道(人大)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诉讼法学李曙光(华政、法大)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经济法学陈甦(辽宁大学、社科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教授民商法学陈小君(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民商法学张军(吉大、人大)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博士刑法学张中秋(华政、法大)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法学理论张希坡(人大)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律史学肖永平(西政、武大)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国际法学范愉(女,陕西师范大学、人大、日本国立名古屋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法学院教授法理学、比较法学季卫东(北大、日本京都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教授法学理论、` 比较法学林来梵(日本立命馆大学)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授法学理论、宪法学贾宇(西法大、武大)西北政法大学教授刑法学黄风(法大)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教授刑法学曾华群(厦门大学)厦门大学国际经济法研究所教授国际法学廉希圣(人大)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宪法学蔡守秋(武大化学系)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潘汉典(东吴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比较法学二、上述名录简析:(一)各名家目前在各院校的分布法大35名,人大29名,北大25名,中国社科院24名,清华10名,西政9 名,武大7名。
人大法学院陈教授率团访欧考察在押人员投诉处理机制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第 1 页 共 1 页 人大法学院陈教授率团访欧考察在押人
员投诉处理机制
12月3日至10日,我院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陈卫东教授率团访问了德国、荷兰、比利时、西班牙四国,就看守所法治化和在押人员投诉机制问题进行了专题访问。
代表团成员一行八人,分别来自最高人民检察院、安徽省芜湖市人民检察院、公安局与律师协会。
访欧期间,陈教授率领考察团先后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召开专家座谈会,与当地法官、投诉委员会进行了会晤;参观了比利时根克市警察局及其审讯室、临时羁押场所;访问了鹿特丹市监狱并与荷兰在押人员投诉处理委员会主席、秘书长进行了座谈。
在西班牙期间,代表团访问了西班牙议会监察员办公室、马德里市审前羁押法院、西班牙法律援助协会等机构,就在押人员的权益保障及投诉处理机制进行交流。
在马德里期间代表团还与来自英国的议会监察员进行了研讨活动,详细了解了英国的投诉处理机制与羁押巡视机制。
人大法学院各专业导师简介
人大法学院各专业导师简介法学理论朱景文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律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朱力宇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院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范愉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史彤彪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孙国华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理论博士学位点建立人吕世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谷春德教授刘新教授法制史曾宪义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院名誉院长,法律史博士学位点建立人程天权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叶秋华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院副院长、党委书记郑定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院院长助理、法制史教研室主任赵晓耕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制史教研室副主任王云霞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马小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张希坡教授林榕年教授叶长良教授北京地石律师事务所主任宪法学与行政法学韩大元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院副院长胡锦光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主任杨建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莫于川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副主任许崇德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博士学位点建立人皮纯协教授张正钊教授刑法学黄京平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刑法教研室副主任韩玉胜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刑法教研室主任、法学院图书馆常务馆长谢望原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冯军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高铭暄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刑法学博士学位点建立人王作富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力康泰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前任副校长张小虎教授民商法学(含知识产权)王利明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院院长、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刘春田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知识产权教研室主任龙翼飞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院副院长、民商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董安生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叶林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民商法教研室副主任杨立新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郭禾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院院长助理、中国法制信息港主任林嘉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姚辉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张新宝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王佚教授赵中孚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杨大文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婚姻家庭法研究所所长关怀教授刘素萍教授经济法学史际春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院院长助理、经济法教研室主任徐孟洲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经济法教研室副主任吴宏伟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经济法教研室副主任刘文华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潘静成教授宋金波教授王益英教授王宗贤教授环境资源保护法周珂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环境法、资源法教研室主任王欣新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诉讼法学(含物证技术)陈卫东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诉讼法教研室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王新清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汤维健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诉讼法教研室副主任,民事诉讼法教研室主任何家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院院长助理、物证技术教研室主任江伟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程荣斌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徐立根教授周惠博教授孔庆云教授北京市地石律师事务所顾问国际法学余劲松教授赵秀文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际法教研室主任朱文奇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人道法研究所所长邵沙平教授、博士生导师郭寿康教授博士生导师章尚锦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考研参考书目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考研参考书目一、法学理论朱景文:法理学,这本是基础二、法学综合考试曾宪义:中国法制史,三版许崇德:宪法,四版王利明:民法,四版王作富:刑法,四版江伟:民事诉讼法,四版陈卫东:刑事诉讼法,二版史际春:经济法,二版周珂: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二版程晓霞、余民才:国际法,三版郭寿康、赵秀文:国际经济法,三版章尚锦、徐青森:国际私法,三版刘春田:知识产权法,四版法理学朱景文:法理学研究,人大朱景文:比较法总论,人大朱景文:比较法学专题研究,人大朱景文:法社会学,人大谷春德:西方法律思想史,人大,十五规划,不是21世纪那本法制史赵晓耕:《中国法制史原理与案例教程》(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赵晓耕:中国近代法制史专题研究,人大林榕年、叶秋华:《外国法制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十五规划,不是21世纪那本叶秋华、王云霞:大陆法系研究,人大宪法与行政法韩大元:《宪法学基础理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韩大元、林来梵、郑贤君:《宪法学专题研究》(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李元起:中国宪法学专题研究,人大胡锦光:《行政法专题研究(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杨建顺:《行政规制与权利保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刑法冯军、肖中华:刑法总论,人大谢望原、赫兴旺:刑法分论,人大高铭暄:刑法学原理(共三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高铭暄:刑法专论,高等教育出版社民法王利明:民法总则研究,人大王利明:人格权法研究,人大杨立新:人身权法论,人民法院王利明:物权法研究(上、下),人大杨立新:债法总则研究,人大王利明:合同法研究(一、二),人大王利明:侵权行为法研究(上),人大张新宝:侵权责任法原理,人大杨立新:侵权责任法,法律商法范建:商法,高教赵中孚:商法总论,人大叶林:公司法研究,人大叶林:证券法,人大贾林青:保险法,人大王欣新:破产法,人大知识产权法刘春田:知识产权法,四版,人大2009李琛:知识产权法关键词,法律李琛:论知识产权的体系化,北大吴汉东:知识产权基本问题研究,人大诉讼法江伟:民事诉讼法,四版,人大2008江伟:民事诉讼法专论,人大陈卫东: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人大王新清等:刑事诉讼程序研究,人大何家弘、张卫平:简明证据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何家弘:证据法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经济法潘静成、刘文华:《经济法》,三版,人大2008史际春、邓峰:《经济法总论》,法律出版社史际春:《企业和公司法》,人大王欣新:《公司法》,人大徐孟洲:《信托法》,法律徐孟洲:《税法》(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徐孟洲、孟雁北:《竞争法》,人大朱大旗:《金融法》(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王欣新:《破产法》(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刘俊海:《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权的保护》,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环境与资源法周珂: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二版周珂:环境法学研究,人大周珂:生态环境法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国际法邵沙平:国际法专题研究,人大朱文奇:国际条约法,人大郭寿康、赵秀文:国际经济法,三版,人大2009郭寿康、韩立余:国际贸易法,人大赵秀文:国际贸易法专题研究,人大余劲松:国际投资法,法律出版社章尚锦、徐青森:国际私法,三版,人大2007赵秀文:国际私法学原理与案例教程,人大《法理学》,人大法学院21世纪系列教材,孙国华、朱景文主编,人大出版社1999,11。
为何要改判——浅谈社会舆论对我国司法审判的影响
为何要改判——浅谈社会舆论对我国司法审判的影响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的传播与交流也越来越便利,越来越快捷。
尤其是网络的普及与迅猛发展,影响的不仅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上的变化,也使人们可以参与社会话题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甚至影响到法院的审理和判决。
从社会的热点案例出发,剖析社会舆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的方法,可以使社会舆论更好地为我国司法制度的完善服务。
关键词:社会舆论; 社会舆论监督;司法独立;司法公正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与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公众通过互联网参与到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
在司法领域,“媒体审判”、“舆论审判”已经不是什么新奇的事情。
很多案件刚刚发生或者是还在一审的审理过程中,社会舆论就积极介入,发表各自的意见。
许多群众认为法院的审理有失公正,或是法官的判决不符合社会的道德标准,或是认为对罪犯的判决太轻等等。
这些社会舆论一次次的将司法部门推上风口浪尖,在某种程度上,对司法的公正起到一定监督作用。
一、社会现状分析“广州的许霆案”、“南京的彭宇案”、“河北的李启铭案”、“西安的药家鑫案”这都可谓是近几年网上的热案,案件的“一波三折”,让我们看到了社会舆论力量的强大。
从案件的开始到结束,网民的观点意见、专家学者的建议、法学界的各种争论不断。
这不禁让人产生了疑惑:我们的法院到底应该如何判案?我们的法官到底应该依据什么判案?这也不得不让我们担心,在这众多的舆论压力下,我们的法官是否还能保持独立呢?当然,我说这些并不是说社会舆论只会妨碍我国的司法审判,社会舆论作为我国社会监督的手段之一,同样也有其积极的一面。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陈卫东教授表示,舆论的社会效果要一分为二地看,方方面面因素加起来的舆论力量,对法治的公正能起到推动作用,但也有可能产生负面作用,因为民间舆论有时候是受感情影响的。
一些国家的司法审判中会尽量排除干扰,以保证司法的公正性。
这说明司法查明的事实和社会舆论认定的事实是有区别的。
北京大学法学硕士与人民大学法学硕士之比较
北京大学法学硕士与人民大学法学硕士之比较北京大学法学硕士与人民大学法学硕士,在学术实力与师资力量方面,在中国大陆名列前茅。
考北京高校法学硕士的学生经常向博联教育咨询北京大学法学硕士和人民大学法学硕士的区别.因此,为了方便大家了解这两所名校,博联教育将两校的学术实力说明一下,方便考生将北京大学法学硕士和人民大学法学硕士进行对比。
北大法学院和人大法学院的博士生导师1.法理学:北大法学院:巩献田罗玉中周旺生朱苏力人大法学院:孙国华吕世伦朱景文朱力宇2.法制史:北大法学院:贺卫方武树臣张建国李贵连人大法学院:曾宪义郑定叶秋华赵晓耕3.宪法与行政法:北大法学院:罗豪才袁曙宏姜明安应松年人大法学院:许崇德韩大元胡锦光杨建顺4.刑法:北大法学院:陈兴良郭自力刘守芬王世洲张玉镶周振想储槐植人大法学院:高铭暄王作富韩玉胜黄京平谢望原何家弘田宏杰5.民商:北大法学院:刘凯湘钱明星尹田人大法学院:赵中孚杨大文王利明杨立新龙翼飞叶林6.知识产权:北大法学院:郑胜利人大法学院:刘春田郭禾7.诉讼法:北大法学院:陈瑞华汪建成潘剑峰人大法学院:江伟程荣斌陈卫东王新清甄贞8.经济法:北大法学院:刘剑文刘瑞复张守文人大法学院:刘文华史际春徐孟洲吴宏伟9.国际法北大法学院:白贵梅龚刃韧饶戈平邵景春吴志攀人大法学院:董安生赵秀文郭寿康10.环境资源法北大法学院:金瑞林人大法学院:周珂评述:从博士生导师的分布情况上,可以看出人大法学院在民法与刑法上占据优势,高铭暄与王利明是代表性人物。
而北大在法理与宪法行政法,国际法上有一定的优势。
(仅代表博联教育秦老师个人意见)博联教育建议本科学校一般的学生,综合自身的专业功底和命题风格来选择报考人民大学法学硕士还是北京大学法学硕士。
人民大学法学硕士招生的统考生名额较多,北京大学法学硕士各个专业招收统考生的名额没有超过10人的。
博联教育从历年录取结果中观察到,北京大学法学硕士录取的学生多是名校生,人民大学法学硕士录取名单中有不少本科二三流学校毕业的。
“佘祥林案”的程序法分析
作者: 陈卫东[1]
作者机构: [1]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出版物刊名: 中外法学
页码: 573-584页
主题词: “佘祥林案”;程序法;刑事诉讼法;中国;刑讯逼供;举证责任;诉讼证明;证据规则
摘要: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笔者的心情一直是沉甸甸的——在聂树斌的“冤”或“不冤”仍悬而未决之时,另一起举国震惊的“佘祥林冤案”又接踵而至。
虽然此案已随着湖北省京山县人民法院对余祥林当庭宣告无罪而最终落下帏幕,但是,该案所涉及的一系列程序法问题却不应“淡出”我们的视野。
虽然“佘祥林案”是产生于十多年前的一个冤案,中国的司法实践近年来有了很大的进步,也虽然任何国家的刑事司法都不可能避免错案,但是,显而易见,中国的刑事司法所存在的问题还是不容忽视的,而且审判上的错误难以完全杜绝,并不意味着减少和防止冤案的努力就失去了意义,更不意味着误判有理。
因此,在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这一大背景下,深刻审视这个案件对于错案的制度性防范和治理都是大有益处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大法学导师介绍:陈卫东教授
一、简介(含基本资料,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社会职务、奖励、荣誉称号)
陈卫东,男,1960年7月生,山东蓬莱人,法学博士。
1979年考入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1983年毕业,获法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攻读诉讼法学研究生,1986年毕业,获法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1997年晋升为教授。
现为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律师业务研究所所长。
兼任中国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董必武法学研究会理事、北京市法学会理事、北京市诉讼法学会副会长,河北省人大常委会、深圳市人民检察院、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第二人民检察分院、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检察院、西城区人民检察院、海淀区人民检察院、海淀区人民法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并受聘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学院、河北大学、湘潭大学、上海大学、国家检察官干部学院、北京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兼职教授。
1999年被评选为北京市优秀青年法学家,2001年获国家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
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自诉案件审判程序》、《司法文书写作教程》、《中国刑事诉讼法》、《检察监督职能论》、《刑事普通程序》、《刑事特别程序的实践与探讨》、《刑事二审程序论》、《审判监督程序论》等8部,主编、参编各类教材、著作《刑事诉讼法学》、《中国律师学》、《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民事、行政、刑事诉讼》、《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调研报告》、《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对策研究》等50余部。
近年来,陈卫东教授致力于中国的司法改革研究,发表、出版了许多学术论文与著作,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主张,为中国的司法改革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参加了全国人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的一系列改革论证会,参加了中国律师法、中国刑事诉讼法的立法起草与修正工作,目前正在参加刑事证据法的立法起草工作。
陈卫东教授与英国大使馆文化委员会、英中协会、美国福特基金会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先后承担了美国福特基金会《中国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国刑事诉讼法的配套措施与保障机制研究》等项目,目前正在承担英中协会《保释制度研究》等一系列课题,主持召开过司法公正与司法改革、司法公正与律师辩护等大型国际研讨会。
还与美国纽约大学正在合作《刑事审判及审前程序》的课题。
二、教授课程
本科生:
1.程序正义讲座
2.教授讲座
硕士生:
1.刑事诉讼法专题
2.刑事诉讼法
博士生:
1.法学前沿
2.刑事证据法
3.刑事诉讼讲座
4.外国刑事诉讼程序
三、主要研究方向
四、主要科研项目与课题
五、主要科研成果
(一)专著
1.《刑事诉讼法学》(2003年全国司法考试指定教材),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2.《美国刑事法院诉讼程序》(译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调研报告》,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年版
4.《刑事诉讼法案例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调研报告》,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年版
6.《审判监督程序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7.《中国律师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8.《腐败控制论》,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
9.《刑事诉讼法学》(全国律考统编教材),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10.《刑事诉讼法及配套规定》,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
11.《中国律师制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2.《中国刑事诉讼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3.《中国刑事诉讼法学》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1997年版
14.《刑事二审程序论》,中国方正出版社1997年版
15.《司法文书写作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6.《新刑事诉讼法通论》,法律出版社1996年4月版
(二)部分代表性论文
1、《论刑事强制措施的立法完善》,《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
2、《论立案管辖的立法完善》,《政法论坛》1996年第2期
3、《论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作用》,《法学家》1996年第5期
4、《论不起诉制度》,《中国法学》1997年第1期
5、《论涉台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6、《我国刑事诉讼中法官司法调查权的变化》,《法学评论》1998年第2期;
7、《正当程序的简易化与简易程序的正当化》,载于《法学研究》1998年第2期
8、《关于死刑复核程序的现状及存废的思考》,《中国法学》1998年第5期
9、《侦检一体化模式研究》,载于《法学研究》1999年第1期
10、《实然与应然——侦检权是否属于司法权的思考》,载于《法学》1999年第6期
11、《被告人诉讼权利与程序救济论纲》,载于《中外法学》1999年第第3期
12、《刑事申诉制度改革研究》,载于《法学家》1999年第4期
13、《中国刑事审判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中国律师》2000年第2期
14、《21世纪中国刑事诉讼法学前瞻》,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15、《刑事诉讼中的司法资源配置》,载于《中国法学》2000年第1期
16、《刑事再审一审终审制之改造》,《法学家》2000年第4期
17、《我国公诉方式的结构性缺陷及其矫正》,《法学研究》2000年第4期
18、《谁有权力逮捕你》(上、下),《中国律师》2000年第9、10期
19、《论侦查权的司法控制》,载于《政法论坛》2000年第6期
20、《法院主动提起审判监督程序之研究》,《中国刑事法杂志》2001年第5期
21、《刑事二审全面审查原则质疑》,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22、《关于完善我国刑事证明标准体系的若干思考》,《法律科学》2001年3期
23、《控辩式庭审方式的制度保障》,《刑事法判解》第3卷,法律出版社2001年2月
24、《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刑事司法制度的创立、发展及其完善》,《法学家》2001年第3期
25、《公诉的价值冲突与衡平论略》,《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26、《论检侦一体化改革与刑事审前程序之重构》,《刑事法评论》第8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
27、《司法公正根植于法官的职业道德》,《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28.《公正与效率——刑事审判的两个目标》,《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5期29.《司法公正与律师辩护》,《检察日报》2001年12月21日
30.《如何保障法官的真正独立》,《诉讼法学研究》2001年12月
31.《刑事庭审查程序改革研究》,《诉讼法学研究》2002年2月
32.《以法官独立为核心推动我国法官制度的现代化》,《人民司法》2002年2期33.《司法改革十年检讨》,《人民检察》2002年3期
34.《联合国准则与警察保障人权》,《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2期
35.《我国检察权的反思与重构》,《法学研究》2002年2期
36.《司法官遴选制度探微》,《法学论坛》2002年3期
37.《论遏制刑讯逼供的程序保障(一)》,《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3期38.《从建立有罪答辩制度到引入辩诉交易——论美国辩诉交易制度对我国的借鉴意义》,《政治与法律》2002年第6期
39.《集中审理原则与合议庭功能的强化》,《中国法学》2003年第1期
40.《英国保释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人民检察》2003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