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氧疗的评估
氧疗操作流程及其评分标准

氧疗操作流程及其评分标准氧疗在医疗领域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为患者提供所需的氧气以帮助呼吸功能。
无论是急诊抢救,还是长期治疗,正确的氧疗操作流程和有效的评分标准对保障患者的安全与舒适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氧疗操作流程以及其评分标准。
一、氧疗操作流程1. 病情评估在进行氧疗之前,首先需要进行病情评估。
医务人员应了解患者的医疗史、当前症状以及需要的氧气流量等信息。
此外,还需要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如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
这些评估的结果将有助于制定合适的氧疗计划。
2. 确定适当的氧气流量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医务人员应确定适当的氧气流量。
一般情况下,低流量氧疗(1-4升/分钟)适用于轻度低氧血症,而高流量氧疗(超过4升/分钟)适用于需求更高的患者,如严重低氧血症。
3. 选择合适的氧疗装置根据患者的需要,医务人员可选择合适的氧疗装置。
常见的氧疗装置包括鼻导管、面罩和氧气头盔等。
鼻导管适用于流量低的氧疗,而面罩和氧气头盔适用于需要高流量氧疗的患者。
4. 正确佩戴氧疗装置在佩戴氧疗装置时,医务人员应确保装置的贴合并不会限制患者的呼吸。
例如,鼻导管应插入患者的鼻孔,面罩应覆盖鼻子和嘴巴,氧气头盔应覆盖整个头部。
佩戴时需避免使用不合适大小的装置,以免影响氧疗效果。
5. 监测氧疗效果在进行氧疗期间,医务人员需不时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生命体征以及舒适度。
这些数据可用于评估氧疗效果并根据需要调整氧疗计划。
同时,还需关注患者的症状是否有所改善或恶化等情况。
6. 定期评估患者需求在氧疗过程中,医务人员需定期评估患者的氧气需求是否有变化。
根据患者的情况,可能需要调整氧气流量或更换不同的氧疗装置。
此外,还需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生理状态,并及时给予支持和安慰。
二、氧疗评分标准1. 氧疗持续时间评分标准评估氧疗的持续时间可以帮助判断患者对氧疗的反应以及病情的进展。
一般来说,氧疗持续时间评分标准如下:- 0分:未接受或不需要氧疗- 1分:氧疗持续时间小于24小时- 2分:氧疗持续时间介于24小时到48小时之间- 3分:氧疗持续时间超过48小时2. 氧气流量评分标准评估氧气流量可帮助判断患者当前的低氧血症程度以及氧疗效果。
新生儿氧疗及其监测

概述
氧气疗法是用合适的给氧浓度和恰当的通 气方式纠正机体因各种原因引起低氧血症 的辅助治疗方法
指征是持续性动脉氧分压过低, PaO2<6.65kPa(50mmHg)
氧疗的目的是用最低的FiO2保持患儿的 PaO2在 50~80mmHg
PaO2过低,机体缺氧;PaO2过高可引起氧 中毒。
新生儿低氧血症原因
(二)外科原因 气胸、膈疝、食管闭锁伴或不伴远端食
管-气管瘘、胸腔积液(脓胸、乳糜胸、血 胸)、先天性大叶气肿、肺囊肿或肿块、 上呼吸道或纵隔或肺肿瘤、上呼吸道梗阻 (后鼻闭锁、声门下狭窄坏死性气管大气 管炎 )
低氧血症病理生理
通气功能障碍 (PaO2下降,PaCO2增高) 阻塞性通气不足 限制性通气障碍
CaO2 = (1.34 x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 x SaO2) + (0.0031 x PaO2)
每克血红蛋白携带1.34ml氧; 每mmHg PaO2可溶解0.0031ml/dl
正常动脉血氧含量约20ml O2/dL
新生儿呼吸生理
氧传输(DO2)
PO2 150mmHg CO240mmHg
肺泡
血液
PO2 40mmHg
CO246mmHg
新生儿呼吸生理
血液中的氧大部分与血红蛋白结合,小部 分溶解于血浆
医用制氧机新生儿常用氧疗方式的安全性评价

医用制氧机新生儿常用氧疗方式的安全性评价随着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及氧自由基损伤认识的深入,医用制氧机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的吸氧安全性问题日益受到重视。
因儿科资料的缺乏,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氧疗方案,大多参照成人经验制定。
由于儿童及新生儿在病理生理方面与成人差异较大,简单应用成人经验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本研究通过测定不同氧流量时患儿的实际吸入氧浓度,评价了改良鼻导管吸氧、头罩吸氧和暖箱内供氧三种新生儿常用的吸氧方式的临床安全性。
1 对象与方法111 对象 2005年1~7月收入我院NICU需吸氧的新生儿37例,男21例,女16例,平均体重(3032?687)g,孕周(3817?118)周。
考虑到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参照卫生部5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6(卫医发2004-104号),孕周<34周的早产儿或体重<1 500 g 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及不明类型的青紫型先心病患儿未纳入研究对象.112 方法将以上对象随机分为三组独立研究,每组10~16例,分别给予改良鼻导管吸氧、头罩吸氧和暖箱内供氧。
改良鼻导管组选用直径4mm改良鼻导管,置于患儿人中部位,距鼻孔5mm,设定1、2、3 L/min三个不同流量组,各于吸氧后1、2、3 h,以测氧仪测定患儿咽下部氧浓度[2]。
头罩吸氧组选用圆柱形头罩(容积5 L,5孔),设定1、2、3、4 L/min四个不同流量组,各于吸氧后1、4 h,测定头罩内患儿口周氧浓度。
暖箱选用Ohmeda Care Plus 4000 Incubator,设定1、2、3L/min三个流量供氧,各于供氧后1、12、24 h测定箱内氧浓度。
113 统计学分析各组数据以(?x?s)表示。
同一流量不同时间点氧浓度行t检验或方差分析后,若无显著性差异取平均数后作组间比较,行方差分析F检验和q检验。
实际吸入氧浓度与氧流量关系作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
2 结果211 各组相同流量下不同时间点所测氧浓度各组相同流量下不同时间点所测氧浓度之间均无不同氧流量下,改良鼻导管组和头罩组的实际吸入氧浓度存在差异显著性(P<0105),且随氧流量增加实际吸入氧浓度有逐渐增加趋势。
小儿及新生儿氧疗

(四)神经系统损伤
1、氧自由基损伤
脑组织代谢旺盛、耗氧量大,在高氧下易产生氧自 由基,脑组织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易被氧化, 神经细胞含有大量的溶酶体,溶酶体被氧自由基破坏 后,导致细胞死亡 因此中枢神经系统易发生高氧损伤
(四)神经系统损伤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血管损伤
由于血脑屏障和脑血流的自动调节作用,及脑组 织利用氧的速度快,常压氧不易导致神经细胞损 伤,但常压氧可导致脑血管损伤
二、氧疗方式
1、一般吸氧: 鼻导管吸氧:小儿1-2L/min 头罩吸氧:一般4-6L/min 暖箱吸氧 一般TcSO2 维持在88%-93%即可,不宜高于95%。
二、氧疗方式
2、持续气道正压吸氧:经面罩吸氧不能解决 低氧时可采取持续气道正压给氧,使肺泡在呼 气末保持正压,有助于萎陷的肺泡重新张开。
3、神经细胞损伤
在高压氧(HBO)下氧在血中的溶解速度显著加快, 弥散到脑组织的氧大大增加,故在高压氧下神经 细胞最容易受损伤。高压氧可引起选择性神经元 死亡,常累及视前区、黑质、白质等
(四)神经系统损伤
4、主要应临床表现 颅内压增高、惊厥、昏迷 严重者留有后遗症
如何合理用氧
一、氧疗的指征
氧疗的具体指证包括临床指证和血气指证:
(一)缺氧的症状和体征
4、呼气呻吟:是呼气相后期声门关闭气流冲击 声带的声音。是肺泡萎陷性疾病时的一种代偿方式, 其作用类以持续气道正压(CPAP),有利于增加功 能残气量,防止肺泡进一步萎陷。
5、呼吸困难:可表现为呼吸增快,伴明显的三凹 征和呼气性呻吟;危重病例呼吸反而减慢持续低于 30/min,称呼吸减慢,表现新生儿对化学刺激无反 应能力,是严重呼吸衰竭的一个症状,提示病情凶 险。可出现呼吸节律不整甚至呼吸暂停。
新生儿呼吸复苏评分标准(2)

新生儿呼吸复苏评分标准(2)
概述
本文档旨在介绍新生儿呼吸复苏评分标准,该评分标准用于评
估新生儿在呼吸复苏过程中的状况,以帮助医务人员判断和采取相
应的处理措施。
评分标准
新生儿呼吸复苏评分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估指标:
1. 心率:根据新生儿的心跳情况评估心率得分,心率高于100
次/分钟得分为2分,介于60-100次/分钟得分为1分,低于60次/
分钟得分为0分。
2. 呼吸努力:观察新生儿的呼吸努力情况评估呼吸得分,存在
明显呼吸努力得分为2分,有些呼吸努力得分为1分,无呼吸努力
得分为0分。
3. 色泽:根据新生儿的肤色评估色泽得分,粉红色得分为2分,灰色得分为1分,蓝紫色得分为0分。
4. 肌张力:评估新生儿的肌张力情况得分,四肢有活动得分为2分,有些活动得分为1分,无活动得分为0分。
5. 反应性:根据新生儿对刺激的反应情况评估反应性得分,有好的反应得分为2分,有些反应得分为1分,无反应得分为0分。
结论
新生儿呼吸复苏评分标准为医务人员提供了一个客观的评估工具,帮助他们在呼吸复苏过程中更准确地判断新生儿的状况。
该评分标准的应用可以提高抢救效果,保障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新生儿氧疗

早产儿安全用氧1、早产儿安全用氧严格遵循《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防治氧中毒。
2、严格掌握氧疗指征:临床上有呼吸窘迫的表现,在吸入空气时,动脉氧分压(pao2)<50mmHg或经皮氧饱和度(TcSo2)<85%者,应给予吸氧。
治疗的目标是维持pao250~80mmHg,或TcSo2 90%~95%。
3、最好使用空气与氧气混合的气源。
给氧浓度视病情需要而定,调整氧浓度应逐步进行,以免波动过大。
4、连续吸入氧浓度(Fio2)60%者,不宜超过小时,80%者,不宜超过12小时;纯氧不宜超过4~6小时,以免发生氧中毒。
如患儿对氧浓度需求高,长时间吸氧仍无改善,应积极查找病因,重新调整治疗方案,给以相应治疗。
5、在氧疗过程中,密切监测Fio2、pao2或TcSo2。
使用头氧、温箱给氧时,必须使用氧浓度定仪进行监测,探头放于早产儿鼻子附近,而非氧气主流出道处。
6、对早产儿尤其是极低体重儿用氧时,一定要告知家长早产儿血管不成熟的特点、早产儿用氧的必要性和可能的危害性。
7、凡是经过氧疗,符合眼科筛查标准的早产儿,应在出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34周时进行眼科ROP筛查,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8、进行早产儿氧疗必须具备相应的监测条件,如氧浓度测定仪,血气分析仪或经皮氧饱和度监测仪等,如不具备氧疗监测条件,应转到具备条件的医院治疗。
新生儿氧疗方法及要求氧疗氧浓度计算公式:吸入氧浓度= 21% + 4x氧流量L/分一、新生儿鼻导管吸氧法为低流量给氧时常用的方法。
方法:用硅胶材质的6#吸氧管插入鼻前庭内0.5cm 。
适用于病情较轻的新生儿。
流量:一般为0.5--1/L /分。
缺点:是易引起鼻翼部疼痛,导管口被分泌物阻塞、导管扭曲、新生儿张口或哭闹时使供氧减少。
氧流量过高时可引起鼻咽部的刺激是新生儿不适。
二、新生儿面罩吸氧法方法:用新生儿专用的吸氧面罩放置在患儿的口鼻之上,固定带放于患儿后枕部。
氧疗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氧疗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定义:氧疗是给予患者氧气并监测其疗效,用以纠正缺氧的一种治疗方法。
目的:1、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动脉血氧含量。
2、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
护理目标:正确使用氧疗,监测氧疗过程及时发现及预防并发症发生。
评估及观察要点:1、患者的病情、意识状态、呼吸、缺氧程度2、呼吸状况:有无呼吸困难和发绀,SpO2是否下降,有无痰鸣音。
3、评估实施氧疗的条件、环境和设备,根据患者的神志、呼吸状态(呼吸频率、节律、幅度)、缺氧程度选择氧疗方式,低流量供氧的患者选择鼻塞或双腔鼻导管给氧;较严重缺氧患者,吸氧浓度达40%-50%时,选择面罩给氧;严重缺氧的患者,吸氧浓度达50%以上时,使用储气囊面罩给氧;新生儿或神志不清、不能合作的患者,使用头罩吸氧或改良鼻导管吸氧。
4、评估患者有无鼻息肉、鼻中隔偏曲,鼻腔是否有分泌物、出血堵塞,口鼻腔粘膜情况。
5、评估患者接受氧疗的反应及经验,判断患者是否主动配合氧疗,以及对氧疗知识的了解程度。
6、告知患者及家属氧疗的目的,安全用氧的重要性、注意事项及配合方法;做好四防:防火、防油、防热、防震;严禁自行调节氧流量。
7、监测氧疗过程中氧流量及输氧装置的衔接,确保按照医嘱要求的浓度给予氧气及没干扰到患者的自主呼吸。
8、监测氧疗的有效性,氧疗后监测呼吸状态(呼吸频率、节律、幅度)、缺氧程度,如果没有改善,则需做好使用无创呼吸机或建立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的准备。
9、监测氧中毒症状。
长时间给予高浓度吸氧时,监测患者是否出现胸骨下不适、疼痛、灼热感,呼吸增快,刺激性干咳,感觉异常,食欲不振,恶心和头痛呕吐,烦躁等不适。
10、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给予低浓度、低流量持续给氧,维持PaO2在8Kpa即可,防止发生呼吸抑制甚至呼吸停止。
注意事项:1、用氧前,检查氧气装置有无漏气,是否通畅。
2、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切实做好“四防”,即防火,防震,防热,防油。
新生儿复苏氧疗

最新研究发现,使用新型氧监测 设备可以更准确地监测新生儿体 内的氧浓度,从而更好地指导氧
疗。
另外,一些研究也在探索新型的 氧疗方法,如高压氧疗法和富氧 液体的使用,以改善新生儿的复
苏效果。
新生儿复苏氧疗的未来发展方向
未来研究方向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氧疗,根据每个新生儿的特性和需求制定最合适的 氧疗方案。
确保氧气供应充足,避免在转运过程 中出现意外情况,如氧气不足或设备 故障。
操作方法
使用便携式氧气装置和适当的氧疗设 备,如面罩或鼻导管,确保在转运过 程中维持适宜的血氧饱和度。
04
新生儿复苏氧疗的研究 进展
新生儿复苏氧疗的最新研究
新生儿复苏氧疗的最新研究主要 集中在如何更精确地控制氧浓度,
以减少对新生儿的潜在伤害。
此外,为了提高临床实践水平,相பைடு நூலகம் 机构和组织将加强培训和教育,使医 护人员能够更好地掌握新生儿复苏氧 疗的最新知识和技能。
更新后的指南将明确规定不同情况下 新生儿复苏氧疗的适用范围和注意事 项,以减少误用和滥用。
05
新生儿复苏氧疗的培训 与教育
新生儿复苏氧疗的培训内容
基础知识
新生儿复苏氧疗的基本 概念、原理和适应症。
设备使用
新生儿复苏氧疗所需设 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
意事项。
操作流程
新生儿复苏氧疗的完整 操作流程,包括评估、
诊断、治疗和监测。
并发症处理
新生儿复苏氧疗过程中 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其
处理方法。
新生儿复苏氧疗的教育材料
01
02
03
04
教材
详细介绍新生儿复苏氧疗的理 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专业教材
。
视频教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皮肤颜色
• 经皮SaO2/ TcPO2 • 血气分析:PaO2 • A-aDO2, a/A 比值,PaO2/FiO2 • 氧合指数(OI)
• 时间加权氧合指数(TWOI, time weighte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oxygenation index)
精选ppt
18
血气分析的原理
pH
参考 考书
PaO2
PaCO2
• 但某些贫血早产儿可出现临床症状
• 对于极低体重儿,如未曾输过血,其 “可用氧”是评估贫血时症状是否会出 现的有用指标。
精选ppt
11
“可用氧”与早产贫血症状
• “可用氧”(ml/dl)可用公式 =[0.54+0.005(胎龄+生后周龄)]血 红蛋白(g)计算
• 当患儿的“可用氧”小于7ml/dl时,常 出现症状
3
如何确定肺泡内的氧分压?
• 肺泡气体方程: PAO2=(760-47)FiO2-PaCO2 /R (R:呼
吸商,=0.8) • 吸入氧浓度21%, PAO2=
(760-47) 0.21-40/0.8 =102mmHg • 吸入氧浓度100%, PAO2=
(760-47) 1.0-40/0.8=665mmHg
• 例:极低体重儿Hgb=9,胎龄+生后周龄=38,
可用氧=[0.54+0.00538]9=6.57
精选ppt
12
“可用氧”与保持一定氧含量的临床意义
• 因氧含量或“可用氧”与患儿是否出现症状关 系密切,临床上对不同疾病时的红细胞压积 (Hct)常有一定的要求,如:
–在早产儿呼吸暂停处理时,当Hct<25-30%时,应给 以输血
• 因此,新生儿HgbF含量越多,临床上开始出现 青紫时的PaO2值就越低,此时,测定血PaO2比 测定SaO2更能敏感地反映缺氧程度
• 在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当FiO2为21%(大气) 时也常显示较高的血氧饱和度(如99%-100%),
这与HgbF含量较高也有一定的关系,此时的动 脉血氧分压水平常在正常范围。
精选ppt
20
• 患儿B:
– 氧含量=0.94×1.34 ×8+(0.003 ×70)= 10.08+0.21=10.3ml O2/100ml
精选ppt
9
贫血时的输血与吸氧
• 贫血(Hgb=10)时动脉氧含量:
• 氧含量=Hb(10)1.34ml SaO2(97.5%)+PaO2(100mmHg) 0.0031ml=13.4ml
? co -o x im eter M etgb Na+,K+
精选ppt
19
血气分析的常见错误
• 因为空气中的氧分压为150mmHg,标本气 泡的混入可致测定血氧分压增高(当标 本的氧分压>150mmHg时,测定的血氧分 压可能比实际低)
• 标本气泡的混入可致测定血二氧化碳分 压降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分压几乎为 零)
新生儿氧疗的评估 (新生儿青紫的鉴别)
精选ppt
1
关于氧的几个基本概念
血氧分压
当数种气体存在于同一容量范围内, 每种气体会产生一定的张力(或分压, 分压的大小取决于该气体的浓度
正常大气压在海平面为760mmHg,大 气中的氧浓度为21%,故氧分压为 7600.21=160mmHg。
精选ppt
2
精选ppt
(100mmHg) 0.0031ml =20 ml
精选ppt
7
临床举例:谁更缺氧?
PaO2 SaO2 Hgb
患儿A 40 85 15g/dl
患儿B 70 94 8g/dl
精选ppt
8
通过计算氧含量判断
• 患儿A:
– 氧含量=0.85×1.34 ×15+(0.003 ×40)= 16.2+0.12=16.3 ml O2/100ml
精选ppt
16
氧合估计及疗效评价常用指标
• 皮肤颜色
• 经皮SaO2/ TcPO2 • 血气分析:PaO2 • A-aDO2, a/A 比值,PaO2/FiO2 • 氧合指数(OI)
• 时间加权氧合指数(TWOI, time weighted oxygenation index)
精选ppt
17
氧合估计及疗效评价常用指标
血氧含量: 指物理溶解与血红蛋白携氧的总和
氧在血浆中的溶解度为:0.0031ml/dl/mmHg,而 血红蛋白携带氧为1.34ml/dl/g,故其携带氧能 力在氧含量的构成中占重要地位。
精选ppt
6
氧含量(oxygen content)
• 正常动脉氧含量:Arterial Oxygen content =Hb(15)1.34ml SaO2(97.5%)+PaO2
•
精选ppt
15
临床举例
• 例1:
–当PaO2 =45mmHg时,pH=7.4时 SaO2为88%, 而pH=7.25时,SaO2则为80%
–在100%氧吸入时,氧饱和度可在100%,而此时的血 氧分压可在80mmHg,也可高达680mmHg。
• 例2:
–临床上,SaO2监测仪的报警范围在<1250g早产儿可 设置为85-95%,而对大于32周早产儿,可设置为 85-97%(Manual of Neonatal Care, Boston 2004)
精选ppt
4
如何确定肺泡内的氧分压?
• 西藏高原:PAO2= (400-47) 0.21-40/0.8 =26mmHg
解决方法:吸氧
• 高空飞行: (?-47) 0.21-40/0.8 =?mmHg
解决方法:机仓增压
精选ppt
5
关于氧的几个基本概念(续)
血氧饱和度: 指血红蛋白携带氧量占总携氧能力的比例。
• 如给此贫血病人以100%O2吸入,其动脉氧含量 (Hgb=10)
=Hb(10) 1.34ml SaO2(100%)+PaO2(660mmHg) 0.0031ml=15.4ml
精选ppt
10
“可用氧”(available oxygen)问题
• 早产儿贫血时随红细胞2,3DPG水平的提 高和血红蛋白A含量的增加,组织对低氧 逐渐适应
–对极低体重儿RDS的循环支持时,当Hct<35-40%时 应给以输血,这样便于呼吸支持及撤离呼吸机。
精选ppt
13
氧离曲线
氧饱和度
左
右
移
移
精选ppt
14
• 在以HgbA为主时, PaO2降至42~53mmHg(SaO2 75%~85%)可出现青紫
• 当以HgbF为主时,在PaO2降低至32~42mmHg才 出现青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