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氧疗
新生儿吸氧

新生儿吸氧指征(1)原则上,凡遇早产儿发生青紫或呼吸困难及情况欠佳者,才给予氧气吸入。
(2)给氧以能解除症状为度,症状消失便可停止,必要时可持续给氧,但最好不要超过 3 天,流量与抢救窒息同。
(3 ) 给氧浓度以38%~40%为宜,禁忌给氧速度太快。
目前,仅靠临床上患儿情况来掌握给氧速度,以解除呼吸困难及青紫消失为宜。
(4)氧疗方式:一般吸氧头罩吸氧暖箱吸氧鼻导管吸氧(5)遇到喂乳时易青紫的患儿,可在喂奶前后予以数分钟氧气吸入。
(6)氧气通过水温 45℃左右湿化瓶效果最好。
如果吸入的氧气所带的湿度不够需额外用喷雾器或蒸气增加湿度。
未经加温和增湿的氧气会使婴儿迅速降温,输氧使婴儿降温越多,婴幼儿需氧越大,这样,把临床所需的氧转用来产热,将使婴儿处于危险境地。
(7)及时调节流量及湿化瓶温度并注意导管是否通畅。
(8)给氧过多可致高血氧症。
①对肺脏的毒性,见于正压呼吸给氧时,可引起肺功能及肺实质的损害,抑制细胞内代谢、去氧核糖核酸和ATP的合成,使很多酶灭活;②对眼的损害,见于小于2000g 的早产儿。
主要是造成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血氧分压迅速改变最有害,即使给 30%~40%氧吸入也可发生此病。
故早产儿给氧浓度以不超过30%为适;③气管纤毛自动能力降低,支气管细胞粘液性增加,肺泡壁充血水肿,小血管内有纤维血栓形成。
所以,早产儿给氧应及时、准确、慎重,要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给氧,以促患儿早日恢复健康。
新生儿缺氧的临床表现(一)多为足月适于胎龄儿、具有明显宫内窘迫史或产时窒息史(二)意识障碍是新生儿缺氧的重要表现。
生后即出现异常神经症状并持续 24小时以上。
轻型仅有激惹或嗜睡;重型意识减退、昏迷或木僵。
(三)脑水肿征候是围产儿新生儿缺氧的特征,前囟饱满、骨缝分离、头围增大。
(四)惊厥:多见于中、重型病例,惊厥可为不典型局灶或多灶性,阵挛型和强直性肌阵挛型。
发作次数不等,多在生后 24小时发作, 24 小时以内发作者后遗症发病率明显增加。
新生儿氧疗

新生儿氧疗与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一、新生儿氧疗氧疗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低氧血症和缺氧的重要对症措施,其目的是以适当的方式给患儿输送氧气,提高肺泡分压(PaO2)氧疗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低氧血症和缺氧的重要对症措施,其目的是以适当的方式给患儿输送氧气,提高肺泡氧分压,改善肺泡气体交换,从而提高动脉血氧分压,纠正缺氧,同时为了防止缺氧对机体组织和器官的不良影响和损害,应注意避免发生氧的不良反应或氧中毒。
正确诊断缺氧和掌握氧疗的指证,是正确应用氧疗的前提。
㈠缺氧的临床诊断缺氧是急症,威胁患儿生命,在全面检查明确原因之前即需紧急处理,在此情况下,缺氧的诊断优先于病因的诊断。
可根据缺氧的症状、体征和血气分析进行判断。
1.缺氧的症状和体征主要有:⑴呼吸增快:足月新生儿安静时呼吸持续超过60-70次/min,严重者80~100次/min,是患儿氧供不足时最早的增加通气和氧摄入的代偿方式。
⑵吸气三凹征:在增加呼吸频率仍不能代偿的痒供需矛盾时,膈肌和辅助呼吸肌加强做功,增加吸气力度和深度以增加潮气量,吸气时出现胸骨上、下及肋间隙凹陷。
其功率与能量的消耗较增加呼吸频率大,病情也较后者重。
⑶鼻翼扇动、鼻孔扩张:新生儿呼吸气流主要经过鼻道,呼吸费力时出现鼻孔扩张和鼻翼扇动。
⑷呼气呻吟:是呼气相后期声门关闭气流冲击声带的声音。
是肺泡萎陷性疾病时的一种代偿方式,其作用类似持续气道正压(CPAP),有利于增加功能残气量,防止肺泡进一步萎陷。
⑸呼吸困难:可表现为呼吸增快,伴明显的三凹征和呼气性呻吟;危重病例呼吸反而减慢持续低于30/min,称呼吸减慢,表现新生儿对化学刺激无反应能力,是严重呼吸衰竭的一个症状,提示病情凶险。
可出现呼吸节律不整甚至呼吸暂停。
⑹青紫:包括:①生理性青紫:正常新生儿在出生5分钟后可呈现青紫,是由于动脉导管和卵圆孔尚未关闭,仍表现右向左分流,肺还未完全扩张;②中心性青紫:系心肺疾病使动脉SaO2和PaO2降低所致,根据病因可分为肺源性青紫(如新生儿窒息、肺透明膜变、肺炎等)和心源性青紫(伴右向左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
新生儿氧疗指针及注意事项

逐渐提高或降低氧浓度,使血红蛋白氧合逐渐增加至90%。
如果心率没有迅速增加至>100次/分,则需改善通气策略,用 100%氧。
如果没有空氧混合器和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仪,也没有足够时间 将孕妇转送,可按足月儿来给氧复苏。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在复 苏时短时间给100%氧可以导致早产儿损害。
(NRP INSTRUCTOR UPDATE, VOL 14, N 2 FALL/WINTER 2005)
氧疗的监测
在存在通过动脉导管右向左分流(PPHN)的 情况时,右上肢PaO2较下肢高,应使用两台监 测仪,监测导管前后的血氧饱和度。
注意事项
严格掌握氧疗指征 无紫绀、无呼吸窘迫、PaO2或TcSO2正常 早产儿呼吸暂停 病因治疗,间断吸氧。 不必吸氧
氧疗时密切监测FiO2、PaO2或TcSO2 。在不同的呼吸支 持水平,都应以最低的氧浓度维持PaO2 50~80 mmHg, TcSO2 90~95%。 机械通气患儿病情好转、血气改善后,及时降低FiO2。调 整氧浓度应逐步进行,以免波动过大。 如患儿对氧浓度需求高,长时间吸氧仍无改善,应积极查 找病因,重新调整治疗方案,给以相应治疗。
多中心研究表明:早产儿给氧达到高于
目标的氧饱和度,不能改善生长发育 有研究GA〈30周早产儿,在TcSO29194%和95-98%两组中, 在12个月大时,其体重、身长、头围及 失明、脑瘫等均无差异。 但高TcSO2组到纠正胎龄36周仍需依赖 氧的比率更高(64% versus 46%)、在 家接受氧疗的比率高(30% versus 17%)、依赖氧疗的时间更长(40天 versus 18天)
氧疗的监测
目标脉搏氧饱和度:
新生儿氧疗管理

新生儿
4.应当如何给氧
• 1.头罩吸氧
• 头罩是一种由塑料材质做成的,可放置在新生儿 头部的设备。它有一个空氧混合的侧孔和一个位 于对侧的新生儿颈部开放口。使用头罩上氧是不 需要人工呼吸机辅助通气患儿的最好输氧方法, 它能够提供持续需要的氧浓度。流量≥8L/min (PaCO2升高时)
• 注意: • 以下可以减少因氧气过多或过少而引起并发
症的几率 监测血氧饱和度 反复测定动脉血气值 适当调整FiO2
12.与氧气治疗有关的问题是什么
• A、血氧过低:脑损伤 如果新生儿不能得到足够的氧,可能导致永 久性的脑损伤;其他器官,象肾或胃肠道, 也可能受损
12.与氧气治疗有关的问题是什么
5%
>120mmHg
每次下调FiO2
10%
10. 是否能够根据脉搏氧饱和度来调节 FiO2
• 快速调纠正高或过低的PaO2对预防组织损害 很重要,快速波动和严重PaO2也是有害的。 脉搏氧饱和度能指导你尽可能快速调整FiO2 ,而不伴PaO2的快速波动
10. 是否能够根据脉搏氧饱和度来调节 FiO2
• 表2.3 不同经皮氧饱和度与建议处理表
脉搏氧饱和度数 <85%
85%-95%之间 >95%
措施
尽可能在1-2分钟内上调FiO2维持 SpO2在85%-95%。如果PaO2下降迅速 应检查肺部疾病(例如气胸)或者 是机械的问题(例如气管插管移 位);然后采取动脉血气分析测PaO2。 无需立即处理,采取动脉血气分析 测PaO2、PaCO2和PH。 每分钟下降近FiO25%,直到SpO2为 95%。然后采取动脉血气测PaO2。
• 空气与氧混合可以提供22%-100%浓度的氧 • 将混合的氧温湿化到接近婴儿中性环境温度 • 使用输氧设备以防氧浓度波动 • 精确监测吸入氧浓度 • 间歇监测动脉血气分析 • 持续脉搏氧饱和度监测
新生儿氧疗

二、严格控制吸入氧浓度
如TcSO2在正常范围,尽可能调低FiO2
PaO2维持在50~80mmHg,
或TcSO2 88%~93%即可
不能超过95%
三、氧疗方式
1、一般吸氧
头罩吸氧
暖箱吸氧
鼻导管吸氧
三、氧疗方式
氧流量5-6L/h,头罩内的氧浓度达到50% 如降低氧流量,头罩内的氧浓度可降低, 但PaCO2↑
1、氧自由基损伤
脑组织代谢旺盛、耗氧量大,在高氧下易产生氧自 由基,脑组织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易被氧化, 神经细胞含有大量的溶酶体,溶酶体被氧自由基破坏 后,导致细胞死亡 因此中枢神经系统易发生高氧损伤
四、神经系统损伤
2、由于血脑屏障和脑血流的自动调节作用,及脑
组织利用氧的速度快,常压氧不易导致神经细胞
损伤,但常压氧可导致脑血管损伤
3、在高压氧(HBO)下氧在血中的溶解速度显著
加快,弥散到脑组织的氧大大增加,故在高压氧 下神经细胞最容易受损伤。高压氧可引起选择性 神经元死亡,常累及视前区、黑质、白质等
四、神经系统损伤
4、新生儿氧疗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
主要为颅内压增高、惊厥、昏迷
严重者留有后遗症
对氧的敏感性
出生体重与ROP严重程度 出生体重(g) II ~V期发生率(%)
< 750
750 ~ 1000 1001 ~ 1250 1251 ~ 1750
56
42 33 14
对氧的敏感性
胎龄与ROP发生率
胎龄(w) <27 28~31 32 ROP发生率(%) 83.4 55.3 29.5
对氧的敏感性
五、早产儿氧疗与ROP
早产儿氧疗与ROP的关系
新生儿氧疗与CPAPp

呼气性呻吟:是肺泡萎陷性疾病时的一种代偿方式, 其作用类似持续气道正压 (CPAP) ,有利于增加功能 残气量,防止肺泡进一步萎陷。 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增快>60次/分,伴明显的三 凹征和呼气性呻吟,已经是呼吸衰竭的表现。
◦ 呼吸节律的改变:
呼吸减慢(bradypnea):危重病例呼吸反而减慢持续低于 30/ min,表示新生儿对化学刺激无反应能力,是严重呼吸 衰竭的一个症状,提示病情凶险。或出现周期性呼吸甚至呼 吸暂停。 呼吸暂停:早产儿呼吸暂停停止20秒以上可诊断。如<20秒 但有紫绀、苍白、心动过缓、低张力等亦诊断为病理性呼吸 暂停。 周期性呼吸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儿科
傅万海
氧也是一种药物
◦ 呼吸空气时:3.5min ◦ 呼吸40%氧时:5.0min ◦ 呼吸100%氧时:11min
◦ 轻度:无紫绀 PaO2>6.67KPa ◦ 中度:有紫绀 PaO2 4-6.67KPa ◦ 重度:显著紫绀 PaO2 <4KPa
(30mmHg); SaO2<60% (30-50mmHg);SaO260-80% (50mmHg); SaO2<90%
◦ (指南)临床上有呼吸窘迫的表现,在吸入空气时,动 脉氧分压<50mmHg或经皮氧饱和度<85%。
观测血气、神志、精神、紫绀、呼吸、心率、血压 和咳嗽; 氧气必须湿化和加温; 给氧前对导管和鼻塞进行检查; 两次吸氧后,要对吸氧工具进行刷洗和消毒; 定期检查氧流量表,每天消毒湿化瓶和换水,其液面 高度在10cm左右;
氧流量 FiO2 (L/min)
1 2 3 4 4-6
0.21-0.24
0.23-0.28 0.27-0.34 0.31-0.38
新生儿氧疗77292

Classification
Stage 1
Classification
Stage II (Ridge)
Classification
Stage III
Classification
Stage IV (Retinal Detachment))
Classification
Stage V (Retinal Detachment))
可发生严重的慢性肺疾病(CLD),一直可 延续到成人。 CLD发生率呈增加趋势,在早产儿NRDS中, CLD发生率达20~30%
肺型氧中毒
氧毒性: BPD的危险因素
高浓度氧直接对支气管肺泡结构有毒性作用 机制: 诱发肺部炎症反应 产生毒性氧自由基 保护性抗蛋白酶氧化失活 脂质过氧化反应
脑型氧中毒
nCPAP:2-6cmH2O,3-5L/min 高流量给氧:2-8L/min, 21%-40% 可用于CPAP替代、CPAP撤机策略等
新生儿氧疗合并症
氧是气体药物,过量也会有不良反应
1、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症(BPD)
2、早产儿视网膜病(ROP)
3、神经系统损伤 4、其他
肺型氧中毒
早产儿可引起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
新生儿氧疗及其并发症
学习目的
氧疗指征 氧疗并发症 如何安全用氧
缺氧的原因
动脉血氧合不全 血液携氧能力下降 组织细胞处氧释放障碍
组织细胞氧耗或组织细胞中毒
缺氧的临床表现
呼吸窘迫:(代偿阶段) 1.呼吸急促:频率>60次/分 2.吸气三凹征
3.鼻翼煽动、鼻孔扩张
新生儿氧疗PPT课件

新生儿氧疗领域的研究和创新将推动医疗技术的进步,为其他疾病的治疗提供借鉴和启示 。
提升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
随着新生儿氧疗设备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偏远地区和贫困家庭的新生儿也能获得更好的治 疗服务,提升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
THANKS
感谢观看
。
注意保暖
新生儿在氧疗过程中应注意保 暖,保持适宜的室温和湿度。
定期评估
对新生儿的氧疗效果进行定期 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治疗
方案。
监护设备与指标
监测血氧饱和度
心电监测测新生儿的血氧饱 和度,了解氧合情况,及
时调整氧疗参数。
监测新生儿的生命体征, 包括心率、心律等,及时
发现异常情况。
氧疗的历史与发展
最早的氧气治疗由英国医生发现并用 于临床。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新生儿氧疗技术也不断完善。
目前,新生儿氧疗已经成为了新生儿 科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对于早产儿 、低出生体重儿等高危新生儿尤为重 要。
02
新生儿氧疗的方法
持续气道正压氧疗
持续气道正压氧疗是一种通过增 加气道压力来改善通气和氧合的
目的
纠正新生儿的低氧状态,维持其 正常生理功能,预防和治疗因缺 氧引起的各种并发症,促进宝宝 的健康成长。
氧疗的必要性
01
新生儿在出生后需要适应外界环 境,但他们的呼吸系统尚未完全 发育,容易出现低氧血症等缺氧 症状。
02
氧疗能够迅速提高新生儿的血氧 饱和度,缓解缺氧症状,防止因 缺氧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如脑损 伤、肺炎等。
新生儿氧疗ppt课件
目录
• 新生儿氧疗概述 • 新生儿氧疗的方法 • 新生儿氧疗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 新生儿氧疗的疗效与副作用
新生儿氧疗的方法

新生儿氧疗的方法
新生儿氧疗是一种对呼吸系统有问题的新生儿进行的治疗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新生儿氧疗方法:
1. 呼吸机辅助通气:对于呼吸困难的新生儿,可以通过呼吸机辅助通气来帮助其呼吸。
呼吸机可以通过面罩或气管插管给予氧气和空气的混合物来维持宝宝的呼吸功能。
2. 氧气面罩:对于需要额外氧气的新生儿,可以使用氧气面罩来给予额外的氧气。
面罩可以根据宝宝的氧气需求来调节氧气浓度。
3. 氧气头罩:对于需要长期氧疗的新生儿,可以使用氧气头罩来给予氧气。
头罩可以固定在宝宝头部,让宝宝在呼吸时吸入氧气。
4. 氧气浓缩器:对于需要长期氧疗的新生儿,可以使用氧气浓缩器来提供高浓度的氧气。
浓缩器可以通过管道或氧气面罩给予氧气。
无论使用哪种氧疗方法,都需要严格监测宝宝的氧气饱和度和呼吸情况,以确保氧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同时,氧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治疗。
新生儿氧疗

早产儿安全用氧1、早产儿安全用氧严格遵循《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防治氧中毒。
2、严格掌握氧疗指征:临床上有呼吸窘迫的表现,在吸入空气时,动脉氧分压(pao2)<50mmHg或经皮氧饱和度(TcSo2)<85%者,应给予吸氧。
治疗的目标是维持pao250~80mmHg,或TcSo2 90%~95%。
3、最好使用空气与氧气混合的气源。
给氧浓度视病情需要而定,调整氧浓度应逐步进行,以免波动过大。
4、连续吸入氧浓度(Fio2)60%者,不宜超过小时,80%者,不宜超过12小时;纯氧不宜超过4~6小时,以免发生氧中毒。
如患儿对氧浓度需求高,长时间吸氧仍无改善,应积极查找病因,重新调整治疗方案,给以相应治疗。
5、在氧疗过程中,密切监测Fio2、pao2或TcSo2。
使用头氧、温箱给氧时,必须使用氧浓度定仪进行监测,探头放于早产儿鼻子附近,而非氧气主流出道处。
6、对早产儿尤其是极低体重儿用氧时,一定要告知家长早产儿血管不成熟的特点、早产儿用氧的必要性和可能的危害性。
7、凡是经过氧疗,符合眼科筛查标准的早产儿,应在出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34周时进行眼科ROP筛查,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8、进行早产儿氧疗必须具备相应的监测条件,如氧浓度测定仪,血气分析仪或经皮氧饱和度监测仪等,如不具备氧疗监测条件,应转到具备条件的医院治疗。
新生儿氧疗方法及要求氧疗氧浓度计算公式:吸入氧浓度= 21% + 4x氧流量L/分一、新生儿鼻导管吸氧法为低流量给氧时常用的方法。
方法:用硅胶材质的6#吸氧管插入鼻前庭内0.5cm 。
适用于病情较轻的新生儿。
流量:一般为0.5--1/L /分。
缺点:是易引起鼻翼部疼痛,导管口被分泌物阻塞、导管扭曲、新生儿张口或哭闹时使供氧减少。
氧流量过高时可引起鼻咽部的刺激是新生儿不适。
二、新生儿面罩吸氧法方法:用新生儿专用的吸氧面罩放置在患儿的口鼻之上,固定带放于患儿后枕部。
新生儿复苏氧疗

最新研究发现,使用新型氧监测 设备可以更准确地监测新生儿体 内的氧浓度,从而更好地指导氧
疗。
另外,一些研究也在探索新型的 氧疗方法,如高压氧疗法和富氧 液体的使用,以改善新生儿的复
苏效果。
新生儿复苏氧疗的未来发展方向
未来研究方向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氧疗,根据每个新生儿的特性和需求制定最合适的 氧疗方案。
确保氧气供应充足,避免在转运过程 中出现意外情况,如氧气不足或设备 故障。
操作方法
使用便携式氧气装置和适当的氧疗设 备,如面罩或鼻导管,确保在转运过 程中维持适宜的血氧饱和度。
04
新生儿复苏氧疗的研究 进展
新生儿复苏氧疗的最新研究
新生儿复苏氧疗的最新研究主要 集中在如何更精确地控制氧浓度,
以减少对新生儿的潜在伤害。
此外,为了提高临床实践水平,相பைடு நூலகம் 机构和组织将加强培训和教育,使医 护人员能够更好地掌握新生儿复苏氧 疗的最新知识和技能。
更新后的指南将明确规定不同情况下 新生儿复苏氧疗的适用范围和注意事 项,以减少误用和滥用。
05
新生儿复苏氧疗的培训 与教育
新生儿复苏氧疗的培训内容
基础知识
新生儿复苏氧疗的基本 概念、原理和适应症。
设备使用
新生儿复苏氧疗所需设 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
意事项。
操作流程
新生儿复苏氧疗的完整 操作流程,包括评估、
诊断、治疗和监测。
并发症处理
新生儿复苏氧疗过程中 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其
处理方法。
新生儿复苏氧疗的教育材料
01
02
03
04
教材
详细介绍新生儿复苏氧疗的理 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专业教材
。
视频教程
新生儿氧疗

↑
改善PaO2
PaO2高
ΔP ↓ Paw ↓ FiO2 ↓
防氧损伤
FiO2<0.6,PaCO2正常 PaO2正常 不调整或ΔP ↓ Paw ↓ FiO2 ↓ FiO2 ↑ Paw ↑ 改善PaO2
PaO2低
PaO2高
Paw ↓ FiO2 ↓
防氧损伤
HFOV停机步骤
以患儿一般状态、胸片、血气为依据,进行呼吸机参 数的调整,在允许的范围内,随着Paw 、 ΔP 、 FiO2的逐渐下调,为停机做准备; 在Paw 、 ΔP 、 FiO2 均处于正常低限值,患儿停机 吸痰耐受良好的情况下可考虑撤机; 多数患儿撤机后需要常频呼吸机、CPAP呼吸机进行短 时间的过度; 全麻术后的呼吸机支持可直接撤机。
吸氧方法
1.鼻导管给氧:试用于病情较轻的婴儿,流量为0.30.6L/min。
2.鼻旁管法:该方法与鼻导管法相似,于鼻导管旁开 一长约1cm的狭窄小孔,将其固定于鼻孔前,封闭一 侧断端,另一侧接气源供氧,流量约0.5-1L/min。 Fio2无法精确估计。
吸氧方法
3.面罩给氧:流量为1-1.5L/min ,因有排气孔, Fio2很难估计(一般〈50%)
有创呼吸机和无
创呼吸支持时均
可以选择,根据 患儿的不同疾病 状态可选择不同 的模式。
常频呼吸机通气的指征(我们的经验)
1、长时间的呼吸暂停,药物干预治疗无效者。 2、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Ⅲ级及以上)。 3、除外青紫型先心病,低氧血症,经以上吸氧方式,FiO2 >60-80%,PaO2仍<50-60mmHg。
压力CPAP+PSV模式;选择此模式的前提条件是患儿必须有规律
的自主呼吸,为撤机前模式.
氧疗之CPAP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NCPAP)通气
调节方法
1、用CPAP后,PaO2仍低,可逐渐增加压力; 2、每次以1~2cmH2O的梯度提高,最高压力不宜超过8cmH2O,同 时可按5%~10%的幅度提高FiO2; 3、若PaO2不能维持50mmHg以上,改用机械通气; 4、若PaO2持续稳定,应逐渐降低FiO2,每次递减5%; 5、当FiO2<40%时,PaO2仍维持在50~80mmHg,可按每次1cmH2O 的梯度递减压力,直至降低到2~3cmH2O。
FiO260%时PaO2<6.67Kpa,PaCO2<9.33kpa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NCPAP)通气
肺气肿
气 胸 胀
禁忌症
腹
局部损伤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NCPAP)通气
NCPAP的意义 1 2 3 4 5
鼻塞法CPAP可避免气管插管 减少机械通气应用 减少院内感染,减少并发症 提高早产儿存活率 是新生儿最基本的呼吸管理技术
NCPAP连接约 0.5~1.0cm 常用婴儿头部 戴帽用带子把 两者连接起来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NCPAP)通气
NCPAP的优点 1 2 3
容易安装,所需设备少
避免了气管插管引起的并发症 方便护理和治疗 当压力过大时气体可以从口腔逸出
4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NCPAP)通气
NCPAP的缺点 1 2 3 4 5
可引起鼻部损伤,局部压迫性坏死 哭闹时不能保持气道压力 需要高流速,可使吸入气体变冷变干 吸入气体湿化不够 易吞入空气而导致腹胀
预调参数
将最初压力调到3~6cmH2O
供气流量应大于通气量的3倍
6~8ml/kg*呼吸次数/min*3
FiO2与给CPAP以前相同
局部氧疗对新生儿红臀的治疗

局部氧疗对新生儿红臀的治疗
李婉雅2015/9/4
对于新生儿红臀的患儿,在常规治疗前,加以局部氧气吹入。
方法是:有臀红的新生儿,每次大小便更换尿布时,用清水洗净臀部后,用一氧气面罩罩住臀红部分,氧流量为5-6L/min,10-30min/次(根据臀红程度决定治疗时间,但最长不超过30min)。
吹氧时间一般是患儿臀红处的皮肤干燥、无渗液为止。
每次吹氧时注意保暖,避免受凉,经过临床实验证明,使用氧疗的患儿,能加速其创面愈合,红臀愈合时间明显缩短。
保持皮肤干爽、清洁是治疗红臀的关键。
氧气吹入能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臀红的皮肤干燥,杀死臀红部位的细菌,达到抗炎、消肿的目的,局部血管扩张,促进局部血供,加快红臀的愈合。
次方法简单、经济、安全、无不良反应,治疗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新生儿氧疗护理查房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0
目录
• 新生儿氧疗概述 • 新生儿氧疗护理流程 • 新生儿氧疗护理中的常见问题与处理 • 新生儿氧疗护理的案例分享
01
新生儿氧疗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新生儿氧疗是指通过给氧方式, 提高新生儿的血氧饱和度和氧分 压,以纠正缺氧状态和维持正常 生理功能。
在氧疗过程中,观察新生儿的病情变化和 氧疗效果,及时向医生汇报,以便调整治 疗方案。
氧疗后的评估与记录
01
02
03
评估治疗效果
在氧疗结束后,评估新生 儿的病情状况和氧疗效果 ,记录相关指标和数据。
清理和消毒设备
对使用过的氧气管道、面 罩或鼻导管等设备进行清 洁、消毒和妥善处理。
整理病历资料
将新生儿氧疗护理的病历 资料整理归档,包括监测 记录、治疗方案、病情变 化等。
皮肤刺激与过敏
总结词
长时间接触氧气可能导致皮肤干燥、瘙痒、皮疹等刺激与过敏反应。
详细描述
新生儿皮肤娇嫩,长时间接触氧气可能使皮肤水分蒸发加快,导致皮肤干燥、瘙痒。此外,氧气也可 能引起皮肤过敏反应,出现皮疹、红肿等症状。护理时应保持患儿皮肤清洁湿润,及时处理过敏症状 。
04
新生儿氧疗护理的案 例分享
目的
新生儿氧疗的主要目的是改善新 生儿的缺氧症状,促进其生长发 育,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
氧疗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新生儿氧疗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低 氧血症,如早产儿、新生儿窒息、呼 吸窘迫综合征等。
禁忌症
新生儿氧疗的禁忌症包括气胸、肺大 泡、视网膜病变等。对于这些情况, 应谨慎使用或避免使用氧疗。
03
新生儿氧疗护理中的 常见问题与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面高度,吸入空气),静脉血氧压为40mmHg,线粒体
中氧压为10mmHg,这种氧压梯度构成氧向细胞传递的动 力。
– 改善组织缺氧,减少对高通气的需要; – 减少缺氧所致的心脏负荷增加,减少心肌作功及能量消耗; – 纠正缺氧所致的细胞能量代谢障碍,维持脑、心、肾等重要器 官和全身各系统正常生理功能; – 纠正无氧代谢所致的酸中毒; – 减少缺氧对细胞膜的损伤
– 如果出现紫绀或需要正压通气,建议使用100%氧。 – 但是,有研究显示用低于100%氧复苏也可以成功。 – 如果开始复苏时使用低于100%的氧,如在90秒内无改善,则应改用 100%氧。 – 如果无条件提供氧气,可使用室内空气复苏及正压通气。
(NRP INSTRUCTOR UPDATE, VOL 14, N 2 FALL/WINTER 2005)
– 如果没有空氧混合器和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仪,也没有足够时间将孕 妇转送,可按足月儿来给氧复苏。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在复苏时短时 间给100%氧可以导致早产儿损害。
(NRP INSTRUCTOR UPDATE, VOL 14, N 2 FALL/WINTER 2005)
新生儿吸氧必须使用空氧混合!!!
间质水肿和中性粒细胞浸润
2、慢性肺损伤 新生儿出生不久需机械通气和高浓度氧治疗后, 在生后28天仍依赖吸氧,肺功能异常 由于机械通气、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普遍应用及早产 儿管理技术的提高,早产儿存活率大大提高, CLD发生率也呈增加趋势,在早产儿NRDS中, CLD发生率达20~30%
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给氧原则
• 对于<32周早产儿,为了避免过度给氧,可选择:
– 在复苏时使用空氧混合器(Blende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仪。 – 如果开始使用正压通气,可使用从空气到100%的氧,没有任何研究证 明开始时使用什么特定的氧浓度是合理的。 – 逐渐提高或降低氧浓度,使血红蛋白氧合逐渐增加至90%。 – 如果心率没有迅速增加至>100次/分,则需改善通气策略,用100%氧。
一、肺损伤
各种呼吸系统疾病是导致新生儿低氧血症的常见原因,常需要长时间吸氧
肺是氧损伤的重要靶器官,长时间吸入高浓度氧可发生肺损伤
根据病情不同可分为急性肺损伤和慢性肺损伤
1、急性肺损伤 短时间内吸入较高浓度氧所致,大量炎症细胞浸润, 释放细胞因子,导致肺损伤 主要病理表现为肺水肿、肺出血、炎症细胞浸润 毛细血管基底膜变薄、内皮细胞变性、线粒体肿胀 病情轻者临床表现不明显,常被原发病所掩盖 严重者临床表现为ARDS
新生儿氧疗及其监测
新生儿科 李静
概 述
• 氧疗对于危重新生儿的抢救十分重要,完善的监测手段对 于避免高氧或低氧带来的后果也是十分必要的。过度给氧的
主要并发症是:肺损伤、视网膜病及神经系统损伤。一般来
说吸入高氧浓度导致肺、神经系统损伤,而高动脉氧分压导 致视网膜病。
概 述——氧疗的作用
• 正常细胞功能依赖于持续不断的氧供,吸入氧通过肺泡-毛 细管膜进入肺毛细血管血液中。肺泡氧压为150mmHg(海
氧疗及呼吸支持方式
• 鼻塞持续气道正压给氧(nCPAP)
– 早期应用可减少机械通气的需求。
– 压力2~6cmH2O,流量3~5L/min。
– 要应用装有空气、氧气混合器的CPAP装置,以便调整氧浓度, 避免纯氧吸入。
氧疗及呼吸支持方式
• 机械通气
– 当临床上表现重度呼吸窘迫
– 吸入氧浓度(FiO2) >0.5时,
• 公认的高危因素:早产,低出生体重,吸氧 1.视网膜周边为无血管区,大片视网膜无血管区处于缺氧状态, 产生血管生长因子,刺激新生血管生长。 2.未成熟的视网膜血管对氧敏感,高浓度氧使视网膜血管收缩 和闭塞,引起视网膜缺氧,扩大视网膜的无灌注区,因而产 生大量新生血管,且带入大量纤维组织,导致玻璃体内严重 的纤维组织增殖,引起牵引性视网膜脱离。
给氧原则
• 按照新生儿复苏指南,在生后复苏这些紧急状态下,可以给 予100%的氧。如果在复苏后需要持续给氧,则应加温、加 湿、并调节供氧浓度。吸入氧浓度必须以氧浓度计持续监测, 或者至少每小时监测一次,以最低的氧浓度维持适当的动脉 氧分压。
给氧原则
• • 美国心脏学会、美国儿科学会2005年11月更新 对足月儿复苏时:
早产儿眼底
1期ROP
2期ROP
4B期ROP 3 期 5期ROP
三、神经系统损伤
1.氧自由基损伤神经细胞
2.高压氧可引起选择性神经元死亡,常累及视前区、黑质、白质等 3.新生儿氧疗致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主要为颅内压增高、惊
厥、昏迷严重者留有后遗症
给氧指征
• 给氧指征:临床上有呼吸窘迫的表现,在吸入空气时,动脉 氧分压(PaO2)<50 mmHg或经皮氧饱和度(TcSO2) <85%者。 • 治疗的目标:维持PaO2 50~80mmHg,或TcSO2 90%~ 95%。
PaO2< 50mmHg、 PCO2 >60mmHg – 有其他机械通气指征时需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低浓度氧: < 40%,早产儿 < 30% 中浓度氧:40-59% 高浓度氧: > 60% 肺部病变重, FiO2高,血氧不一定高 肺部病变较轻, FiO2不高,血氧也会高
概 述
• 血液中的氧大部分与血红蛋白结合,小部分溶解于血浆。血红蛋白氧解离曲线呈S形。 当PaO2大于90mmHg,曲线呈平台,血红蛋白几乎饱和状态。当PaO2处于低值时, 曲线陡直向下,氧可以迅速释放至组织。 氧与血红蛋白亲和力受pH 、DPG、体温、胎儿血红蛋白的影响
•
概 述——不正确氧疗的危害
氧疗及呼吸支持方式
• 给氧方式
– – – – – – – – 鼻导管 面罩 头罩 双侧鼻塞 持续气道正压 机械通气 体外膜肺 高压氧舱
氧疗及呼吸支持方式
• 头罩、面罩吸氧或改良鼻导管吸氧
– 用于有轻度呼吸窘迫的患儿。给氧浓度视病情需要而定,开始 时可试用40%左右的氧,10~20分钟后根据PaO2或TcSO2调 整。 – 如需长时间吸入高浓度氧(>40%)才能维持PaO2稳定时,应 考虑采用辅助呼吸。 – 鼻导管给氧,氧流量一般为0.5-1.5L/min左右 – 面罩给氧,氧流量一般6-8L/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