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戛尔尼访华的影响

合集下载

马戛尔尼访华

马戛尔尼访华

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的影响
最后,我们说18 世纪末中国融入世界的最 后一次机会,随着马嘎尔尼使团访华的失败
而告终。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和封闭思想等等,
从马嘎尔尼访华这一事件中就体现得淋漓尽致。如果说 18世纪中英之间的平等交往尚有可能,那么到19世纪中
叶,这样的机会已经没有了。这也正应了清华
大学历史系前主任蒋廷黻的一句话:“鸦片战 争之前,我们不给他们平等待遇;鸦片战争
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虽然历史
已过去,可历史留给我们的思考和启发仍在继续。
感谢观看!
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的影响
第三,它使中国丧失了融入世界的契机。
马戛尔尼的访华,是资产阶级革命后,西方第一次大规模的 访华,它的历史意义在于使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帝国如此 近距离的接触,也是新旧世界文化的初次见面,双方如果妥善 的利用这次机会,中西双方的文化相互交流,对于大家都不无 裨益。所以马嘎尔尼使华也被认为是中国历史(这个事件已经 是世界史的意义)上至关重要的偶然事件,就是这个事件决定 晚期中华帝国是否有机会平稳的过度到近代化的过程中,避免 中国殖民地化的命运。
马戛尔尼访华
——车辆151 唐田尧
一、源起:欧洲商人不愿再扮演朝贡者的角色
二、马嘎尔尼使华:寻求主权平等却极尽屈辱
三、尾声:用大炮轰开中国关闭的大门
四、浅谈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的三点影响
乾隆时期的中英贸易
1.输入低于输出
2.贸易额逐年递增
3.英国扩大贸易的愿望多于中国
源起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自17世纪起,东南沿海一带的欧洲商人日益增多。 中国官方称这些“西洋蛮夷”为“贡使”或“夷商”。在 清廷的眼里,中国与西欧诸国商人的有限往来反映了朝廷 的怀柔。中国人认为,允许外国人与中国通商,彰显了天 子的仁厚。

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的醉翁之意

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的醉翁之意

十八世纪下半叶,随着工业革命如火如荼地进行,英国开始拓展海外市场。

因此,为了改善与中国的贸易关系,乔治三世派使团出访中国,借为乾隆皇帝祝寿之机,希望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进而争取更多的贸易特权。

1787年,在首相小皮特的促成下,卡思卡特率使团出发访华。

然而在航行途中,卡思卡特身染重病不治身亡,使团未抵达中国便只能原路返航。

1792年,马戛尔尼被任命为使团团长,出访中国。

为彰显英国的文明与实力,马戛尔尼挑选了三十名文职人员和五十几名军职人员组成使团,并由东印度公司出资精心准备了六百箱贺礼为乾隆皇帝祝寿。

1792年9月,使团出发。

次年9月14日,马戛尔尼一行入热河行宫觐见乾隆皇帝,气氛十分和谐。

至此,对中方来讲,马戛尔尼使团的祝寿和朝贡使命已完成。

而对于马戛尔尼来说,真正的使命还没开始。

回到英国后,马戛尔尼使团成员陆续发表了中国之行的见闻与游记。

斯当东的《英使谒见乾隆纪实》为当时英国人了解中国提供了珍贵资料。

斯当东赞美中国的自然风光和土地农耕状况。

作为一名植物学家,他注意观察中国的农产品种类,介绍了中国农耕的先进技术,如引水灌溉法等。

约翰‧巴洛是马戛尔尼使团成员中年纪较轻的一位。

巴洛笔下的中国充斥着对中国的负面评价。

在其著作《中国纪行》巴洛认为:中国人不讲卫生,很少洗澡,也很少洗衣服。

中国人很狡猾,善于骗术和盗窃。

然而,这一切应归结为政府──满清政府的自负和闭关自守是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

可以说,巴洛的观点表现迎合了当时英国中上流社会对中国的看法。

与斯当东和巴洛不同,埃尼斯‧安德森(Aeneas Anderson)所著的《英国人眼中的大清王朝》(A Narrative of the British Embassy to China,1793年)对中国有更多的正面描写。

安德森认为中国的土地肥沃,十分适宜农耕。

同时,中国人精通农学、植物学,因此中国的农作物和园艺发展水平很高。

但对于中国人的品行他认为中国人虽然拥有节俭、勤劳、孝顺和富有创造力等优良品德,但也有很多不足之处,例如中国人闭关自守,善于猜忌,欠缺同情心,愚昧无知,依赖迷信。

《马戛尔尼访华记》观后感教学内容

《马戛尔尼访华记》观后感教学内容

《马戛尔尼访华记》观后感《马戛尔尼访华记》观后感班级:环境工程121姓名:孙胜宇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主要是为了与中国进行通商,开展商业贸易。

在此期间,中西双方因礼仪等问题产生冲突。

最终,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的预期目的并未达成。

不过,此次访华对中国和欧洲都产生深远影响,中国丧失了一次与世界接轨的机会,而欧洲则改变了对中国的看法。

当时的英国国王乔治三世派遣马戛尔尼勋爵为特使,以补贺乾隆皇帝八十寿辰为名,远涉重洋来到中国。

其主要目的是请求扩大通商事宜,包括请求中国开放更多的口岸,降低税率,给予租界,并派公使长驻中国等。

在觐见乾隆皇帝所行理解这一关键问题上,中英双方发生了严重争执。

其实,这一争执早在天津已经开始。

中方认为,英国使节在觐见中国皇帝时必须行三跪九叩之大礼。

对此,马戛尔尼断然拒绝。

而中国官员则极力坚持,双方相持不下。

马戛尔尼表示:他愿意在符合他对本国君主所行的礼节限度内,尽其所能,在觐见时表示他对中国皇帝的敬意,但他坚决反对作任何把英国解释为中国藩属国的事情。

乾隆皇帝得知后,很不高兴,下令办理接待事务的大臣进一步开导对方。

但是,马戛尔尼却拒绝开导。

最后,这位特使在热河行宫觐见乾隆皇帝时,使用了他觐见英国国王时所行的礼节,只象征性地行了屈膝礼。

这在中国历史上也许是破天荒的第一次,明显是对中国皇帝权威的蔑视和挑战。

乾隆皇帝的恼怒和不满是不言而喻的。

皇帝降旨令其早日出境,而英方提出的全部要求,一个也没有答应,全盘予以拒绝。

英国使节这种强硬态度,本来就是大英帝国向大清帝国发出的挑战信号。

但遗憾的是,没有引起时人的注意和回应。

依然沉醉在“一统无外,四夷宾服”传统美梦中的士大夫们,仅仅把这位“英吉利贡使”拒绝行跪拜礼的动机理解为远方夷狄不开化的表现,而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外来异质文明对中国文明的挑战和试探。

这是历史的悲剧。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马戛尔尼访华的失败和后来的鸦片战争有和关联?我们又能从中获得什么样的思考?当今中国对外交往时又应从中吸取什么教训?首先,从当时的世界背景及中外实际状况来了解。

马戛尔尼访华的影响

马戛尔尼访华的影响

马戛尔尼访华————西方世界对中国的期望与失望在古老的东方有一个神秘而又强大的国度,他像一条巨龙,盘踞在东土。

马可波罗曾来到这里,写下了《马可波罗游记》,用文字向西方的所有人描绘了一个强大、富饶的中国,甚至在书中说中国“遍地黄金,喝了河水就能变年轻.....”。

马可波罗笔下的中国让西方国家无限神往,瞻仰这个神秘和富饶的国家,并且想到这个国家来揭开他神秘的面纱。

这就为马戛尔尼访华对中国的失望,以及西方世界对中国的失望埋下了铺垫。

由期望到失望,原因众多。

马可·波罗的中国之行及其游记,在中世纪时期的欧洲被认为是神话,被当作“天方夜谭”。

但《马可·波罗游记》却大大丰富了欧洲人的地理知识,打破了宗教的谬论和传统的“天圆地方”说;同时《马可·波罗游记》对15世纪欧洲的航海事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意大利的哥伦布、葡萄牙的达·伽马、鄂本笃,英国的卡勃特、安东尼·詹金森和约翰逊、马丁·罗比歇等众多的航海家、旅行家、探险家读了《马可·波罗游记》以后,纷纷东来,寻访中国,打破了中世纪西方神权统治的禁锢,大大促进了中西交通和文化交流。

因此可以说,马可·波罗和他的《马可·波罗游记》给欧洲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同时,在13世纪以前,中西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都是通过中亚这座桥梁间接地联系着。

在这种中西交往中,中国一直是以积极的态度,努力去了解和认识中国以外的地方,特别是西方文明世界。

最早可以追述到周穆王西巡。

尽管周穆王西巡的故事充满了荒诞和神话色彩,但至少反映了中国人已开始去了解和认识西方,西汉武帝时期张骞通西域之后,一条从中国经中亚抵达欧洲的“丝绸之路”出现了,中国对西方世界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文化等都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一大批西方的商人来到中国,中国对西方世界的认识更深入了。

但直到13世纪以前,中西交往只停留在以贸易为主的经济联系上,缺乏直接的接触和了解。

从马戛尔尼访华看满清的落后!

从马戛尔尼访华看满清的落后!

从马戛尔尼访华看满清的落后!公元1793年即乾隆五十八年,英国政府以向乾隆皇帝补祝八十寿辰为名(乾隆皇帝生于康熙五十八年八月十三日,即1711年9月25日,其八十岁应是乾隆五十五年,即1790年),派出以马戈尔尼为首的使团来华。

这是英国政府派出的第一个正式访华使团,是中英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

一、马戈尔尼来华前中英双方的接触二百多年前,在中英正式通使之前,英国曾多次想打开中国的大门,中英双方就已经有过直接和间接的接触。

当时,英国已经成为头等的资本主义强国。

17世纪40年代,英国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在18世纪60年代,又首先在英国发生了产业革命,英国的经济开始起飞,很快代替荷兰成为当时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在不断增长的扩大产品销路需求的驱使下,这一“海上第一强国”,奔走于全球各地。

当开拓海外殖民地和市场成为英国的既定政策之后,其对华政策也日益显示咄咄逼人的端倪。

英国首先抢占了印度,而急于打开中国门户则可追溯到17世纪30年代。

在明末,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的使节就曾踏上前往中国的航程,但历经周折,最后没有能够和中国建立关系。

入清以后,自康熙二十四年,英国商人在广州开设了商馆,英国从此加入对华贸易的西方国家之列。

到了18世纪,英国成为了最大的对华贸易利益获得者。

如在1736年到广州的12只西洋商船中,英国只占5只,而在1775年到中国的38只外船中,英国就占24只。

18世纪末中英的贸易额和该世纪初相比,增长了二十倍,达到一千万两以上。

为了进一步开辟中国市场,扩大对华贸易,在华英商联合致书广东督抚,提出改善中英贸易的五项要求:1、英船至广东锭泊后,即请开舱解货;2、奸民偷窃英商货物,请予依法处罪;3、请紧华人将英人看作夷狄禽兽,任意侮辱;4、减轻对英货的课税;5、官吏请勿无故与外人疏离。

但广东督抚置之不理。

而英国又急待改善对华关系以进一步扩大贸易。

于是,在1787年,英王乔治三世任命曾担任过英国孟加拉军需总管的查尔斯?卡思卡特为特使,前往中国。

简析马戛尔尼使团使华的背景_原因_影响及其现代意义_陈娟娟

简析马戛尔尼使团使华的背景_原因_影响及其现代意义_陈娟娟
期的目的,但他们看到了一个华而不实并正日益落后的中国,
此次使华对此后的世界和历史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
一$马戛尔尼使团使华的背景
英国在西方率先实行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
展,而国内的资源有限性和资本扩张的无限性促使英国急于
向海外扩张,以寻找更广阔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而一
直以东方第一大国自居的中国,在乾隆时达到了%康乾盛世&
当时中国的最高水平#
三$马戛尔尼使团使华的影响
虽然英国使团并没有达到他们预期的目的,但他们用所
见$所闻感觉到了这是一个华而不实并正日益落后的国家,更
重要的是对此后的世界和历史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
首先,预示着一个%有限世界&的时代即将到来#可以说马
戛尔尼使团使华是先进社会和传统社会相遇最有说服力的例
四$马戛尔尼使团使华的现实意义
中国和西方的关系并非始于 %’#$ 年,而是比这要早得
多,但是 %’#$ 年却成为长期对抗的意想不到的起点#法国著
名历史学家费尔南)布鲁代尔就被 %’#$ 年的英使使华事件所
吸引,他认为虽然这是不成功的约会,却是文明与思想比较史
中一个具有独特意义的时刻#这是古老中国与近代化英国的
瓜分完毕!马戛尔尼使团的使华正是标志着世界将不再是闭
塞的,一个%有限世界&的时代即将到来#
其次,改变了英国人的中国观#过去曾有不少西方人来中
国,但是他们的记述不但不能解决西方对中国的疑问,反而更
增加了对它的好奇#这些记述有的互相矛盾,有的内容可疑,但
是它们有一个一致的看法就是中国是值得人们探讨和研究的
深化改革开放,把改革和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

历史趣谈马戛尔尼使团来华 跪与不跪引发对满清的思考

历史趣谈马戛尔尼使团来华 跪与不跪引发对满清的思考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马戛尔尼使团来华跪与不跪引发对满清的思考
导语:马戛尔尼使团来华并没有达到和当时的满清通商的目的,而马戛尔尼并没有无功而返,他真实地了解了中国,探明了中国的虚实,知道了中国几斤几
马戛尔尼使团来华并没有达到和当时的满清通商的目的,而马戛尔尼并没有无功而返,他真实地了解了中国,探明了中国的虚实,知道了中国几斤几两,最为重要的是他们知道了中国军队的真实情况。

正当没有完成使命的马戛尔尼准备从通州登船离岸的时候,清政府传来消息,说是特意欢送一下,而且是用清朝特别能战斗的八旗兵,估计是乾隆老人家想向“红毛英吉利”展示一下肌肉。

这正合马戛尔尼的胃口,正愁回去无法交代呢,正好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探探大清朝的军事实力。

就这样,一支八旗子弟兵开始在一座庙宇前进行表演,八旗子弟兵表演得很是卖力,赢得了不少喝彩声。

不过,这喝彩不是赞扬他们的威武,而是他们太像一个马戏团了。

在马戛尔尼他们看来,这些身穿五颜六色制服的清朝兵,哪里是打仗的战士,简直就是舞台上的演员。

副特使斯当东揶揄道:“他们穿的是打裥的短衣和短裙,脚上穿一双厚底的缎靴,既笨重又女里女气,没有一点军人气概。

”随即挖苦道,“好在这座庙宇有贴在大门上的神像来保护,外面鬼怪不得进来,这比这些士兵似乎还更可靠些。


尽管我们今天读这段文字仍然有些心酸,但这确实戳中了问题的要害,只是那时候我们自己没有人看到这些,或许是看到的人也无法改变什么。

乾隆皇帝没有答应马戛尔尼的要求,但对马戛尔尼这种不远万里前来给他祝寿的人还是很照顾的,为了保证马戛尔尼的安全,乾隆专门
生活常识分享。

马嘎尔尼使团访华_18世纪末期中国与世界交往契机的丧失

马嘎尔尼使团访华_18世纪末期中国与世界交往契机的丧失
马嘎尔尼关于磕头的礼仪之争,被清政府及乾 隆认为是对清朝不心悦诚服的表现,是对中国自古 以来遵循的 “朝贡体系” 的挑战。马嘎尔尼坚持 的正是主权国家平行交往的准则。在英使商船甲板 上方的旗帜上面写的是英吉利贡使,马嘎尔尼自己 也意识到了,但是他为了此行能成功,出于外交策 略,所以只能佯装不知。但是在礼仪之争中,基于 国际交往原则,他还是据理力争,按照所遵循的交 往原则来 行 使 礼 仪, 难 免 会 与 清 政 府 的 礼 仪 有 所 冲突。
2011 年第 10 期 ( 总第 94 期)
边疆经济与文化
THE BORDER ECONOMY AND CULTURE
【历史文化】
马嘎尔尼使团访华
———18 世纪末期中国与世界交往契机的丧失
李琼
(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4)
No. 10. 2011 General. No. 94
摘 要: 马嘎尔尼使团访华是 18 世纪中国与世界交往的最后一次机会,但是,作为东西方两个具有代表 性的大国之间的交往在礼仪冲突上的争论,以及在各自的立场和交往原则上的差异使得马嘎尔尼使团的访华 一行归于失败。也使中国丧失 18 世纪与世界交往的最后契机。究其原因,是中国的 “朝贡制度” 根深蒂固的 观念以及英国践行威斯特伐利亚国际秩序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所致。

马嘎尔尼使团一行的目的,是要打开中国的大 门,实现中英的贸易关系。英使的要求归纳起来有 如下四点: ( 1) 在北京常驻使节 ( 英国当时的说 法是派本国官员常驻北京,以照顾和管束英国的在 华商人) ; ( 2) 增加通商口岸,允许英方在中国的 舟山、宁波、天津等处登岸经商; ( 3) 请求在中
收稿日期: 2011-07-08 作者简介: 李 琼( 1986- ) ,女,广西隆安人,硕士研究生,从事世界史研究。

《英使马戛尔尼访华》观后感

《英使马戛尔尼访华》观后感

《英使马戛尔尼访华》观后感
在看完《英使马戛尔访华》后,使我感触颇深。

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主要是为了与中国进行通商,开展商业贸易。

在此期间,中西双方因礼仪等问题产生冲突。

最终,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的预期目的并未达成。

不过,此次访华对中国和欧洲都产生深远影响,中国丧失了一次与世界接轨的机会,而欧洲则改变了对中国的看法。

当时的英国国王乔治三世派遣马戛尔尼勋爵为特使,以补贺乾隆皇帝八十寿辰为名,远涉重洋来到中国。

其主要目的是请求扩大通商事宜,包括请求中国开放更多的口岸,降低税率,给予租界,并派公使长驻中国等。

在觐见乾隆皇帝所行理解这一关键问题上,中英双方发生了严重争执。

其实,这一争执早在天津已经开始。

中方认为,英国使节在觐见中国皇帝时必须行三跪九叩之大礼。

对此,马戛尔尼断然拒绝。

而中国官员则极力坚持,双方相持不下。

马戛尔尼表示:他愿意在符合他对本国君主所行的礼节限度内,尽其所能,在觐见时表示他对中国皇帝的敏意但他坚决反对作任何把英国解释为中国藩属国的事情。

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对中西双方的影响是长远的。

中国丧失了一次与近代工业文明接触的机遇,也在一定程度上使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马嘎尔尼使团访华,则是英国乃至欧洲改变其对清政府印象的一次转折点,中国在欧洲人眼中的形象逐渐暗淡下去。

马戛尔尼访华失败,是由两国文化直接造成的,由资本主义民主文化和封建小农专制文化之间的冲突造成的,从根本上说,是由当时
的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

因此,为避免国家在外交上的失利,必须要有强大经济实力作为基础。

弱国无外交。

马嘎尔尼访华对当时中央两国的影响及意义

马嘎尔尼访华对当时中央两国的影响及意义

马嘎尔尼访华对当时中英两国的影响及意义乾隆二十二年(1757),清政府下令外国商船只准在广州一口贸易,此后,又陆续制订各种严格措施,管束稽查在广州贸易的外国商人,并规定外国商人只准通过行商进行贸易。

当时中国和欧美各国的贸易中英国占有最大的份额。

1793年,英国为了建立与中国的通商关系,以马嘎尔尼勋爵为首,由数百余人组成的庞大使团前往中国,向清政府提出了以下要求:英国在北京开设使馆;允许英商在舟山、宁波、天津等处贸易;允许英商在北京设一货栈;请于舟山附近指定一个未经设防的小岛供英商居住使用;请于广州附近,准许英产同获得上述同样权利;由澳门运往广州的英国货物请予免税或减税;请公开中国海关税则。

乾隆皇帝回答是:“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从而坚决地拒绝了英国通商的全部要求。

马嘎尔尼使团出使中国,其目的就是打开中国市场,把国内资产阶级对外扩张伸向中国市场的急先锋,从而促进工业革命的发生以及深入发展,对利润的追求以及满足国内经济发展后对巨大市场的强烈的需求,使英国对外扩张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生,英国国内资产阶级政治地位的确立,使得英国整个经济展现出资本主义经济原有的扩张性和贪婪性。

出访时遇到的礼节上的差异和争执,则是导致中英关系出现问题的一个重要直接原因。

满清政府盲目自大,将正处于快速上升期,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中的英帝国看做自己的藩属国,并用宗主国的口吻和气势对待,这对于英国国内统治阶级,以及英国国内逐渐重视平等的国民来说,是十分无法接受的。

马嘎尔尼访华失败导致中英关系恶化,对鸦片战争的爆发有推动作用。

但从根本上来说,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扩张,资产阶级进一步加强统治地位的需求,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角度看,是先进的资本主义经济淘汰落后的封建小农经济的历史必然。

马嘎尔尼出使中国的深层次原因是工业革命后迫切要求打开中国市场。

传统自然经济逐步走向瓦解,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方式,中国近代工业和民族工业产生。

1793年马戛尔尼访华使团的定海印象

1793年马戛尔尼访华使团的定海印象

1793年马戛尔尼访华使团的定海印象1793年(清乾隆五十八年),当时世界上两大顶尖强国大清帝国和大英帝国之间有了第一次正式国家级官方交往,英国政府以补祝乾隆皇帝八十大寿为名,派遣以马戛尔尼伯爵为全权特使的政府代表团对中华帝国进行访问。

这次访问,舟山是英使团访华的第一站。

访华的第一站选择舟山马戛尔尼使团于1792年9月26日从英国本土的朴次茅斯港出发,沿欧洲、非洲海岸南下,经过南非好望角进入印度洋,经马六甲海峡进入南中国海,然后沿中国大陆海岸线北上。

经过10多个月航行,于1793年7月1日到达舟山。

现在发现的史料已证明,英使团选择舟山作为访华第一个登陆地乃有意为之,而作为循惯例是接待口岸的广州,巡抚郭世勋为这次例外的“门户开放”找了两点理由,其一是英国使团没有上呈副表贡单不符规矩,他们又不知道是哪些贡品,所以不敢自作主张予以接待;其二是英国使团担心贡品由陆路转运会有损坏,已从外海奔天津而去了,所以郭世勋上奏要求朝廷下令“浙闽及直隶省各督抚饬令所属查验放行,由天津进京”,乾隆同意了。

这样才使舟山成为了马戛尔尼使团中国行的第一个登陆地,在这里停留休息和考察了七天。

英使团访华的第一站选择舟山,应该与离此时已四十多年的英国商人蜂拥来这里进行商品交易有关。

而英使团此行,名义上是祝寿,真正目的却是想恢复对中国的通商。

把定海城比喻为威尼斯1794年马戛尔尼使团返英后,其成员出版了五部旅行记或日记。

其中,副使乔治?斯当东爵士的《英使谒见乾隆纪实》是关于此次外交使命记录的“官方版本”,出版于1797年。

马戛尔尼访华的舟山之行,最大的一件事是使团进定海城。

在斯当东所写的“官方报告”中,对当时的定海城描述道:“这里的房子都只有二层。

曲线优美的屋顶上,彩瓦宛如兽皮。

屋脊顶端上有一些怪兽塑像。

在欧洲的城市中,定海非常近似威尼斯。

不过较小一点,城外运河(濠河宽25英尺)环绕,城内沟渠纵横。

架着这些桥梁的河道很陡,桥面上下俱用台阶,好似利阿尔图(威尼斯城桥名)。

《马戛尔尼访华记》观后感教学内容

《马戛尔尼访华记》观后感教学内容

《马戛尔尼访华记》观后感教学内容《马戛尔尼访华记》是一部关于1793年英国为了向中国乾隆皇帝祝贺83岁的生日,派马戛尔尼伯爵带领800多人的使团访问中国,最后以失败而告终的历史事件。

这部电影不仅展示了中英两国的历史和文化差异,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问题。

以下是我对这部电影的观后感。

首先,这部电影展示了中英两国的文化差异。

在英国使团到达中国后,他们发现中国的礼仪、文化、思想等方面都与英国截然不同。

中国是一个封闭已久的国家,对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而英国则是一个开放的国家,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

这种文化差异导致了英国使团在中国受到了一些不公正的待遇,比如被要求行三跪九叩礼、被限制在热河活动、被视为朝贡者等等。

这些事情的发生也说明了当时中国的封闭和保守。

其次,这部电影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问题。

在政治方面,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乾隆皇帝的权威无所不在,而英国则是一个民主国家,马戛尔尼伯爵的权力是有限的。

这种政治体制的不同导致了双方在交往中的矛盾和冲突。

在经济方面,中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国家,经济相对落后,而英国则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达。

这种经济差异导致了双方在贸易和交往中的不平衡。

在文化方面,中国是一个儒家文化占主导地位的国家,重视礼仪、传统、等级等观念,而英国则是一个开放、自由、平等的国家,重视个人权利和自由。

这种文化差异导致了双方在思想观念上的冲突。

最后,这部电影也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一个国家要想发展壮大必须要有开放的心态和包容的胸怀。

中国在历史上曾经是一个辉煌的文明古国,但是在近代以来却逐渐落后于西方国家。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在近代以来缺乏开放的心态和包容的胸怀,对于外来的文化和思想总是抱有敌视和排斥的态度,这导致了中国在很多方面都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

而英国则是一个开放、自由、平等的国家,对于外来的文化和思想总是抱着开放的态度,这种态度促进了英国的发展和壮大。

“礼仪”与“外交”:从马嘎尔尼事件看前近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礼仪”与“外交”:从马嘎尔尼事件看前近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礼仪”与“外交”:从马嘎尔尼事件看前近代中国的对外关系1793年英国国王的特使马嘎尔尼率领使团访问中国,试图与清帝国建立正常的双边政治与贸易关系,但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直到四十六年后,英国人再次造访,只是这一次,他们用坚船利炮的方式叩开了中国的大门。

那么,马嘎尔尼事件作为鸦片战争前清帝国与西方关系的重大历史事件,究竟在对外关系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此次事件是否与鸦片战争有必然逻辑关系,如何理解或定义此次事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一、马嘎尔尼事件的爆发1792年5月2日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任命马嘎尔尼为使华全权代表,访问遥远的大清王朝。

使团此行的目的,在乔治三世至乾隆帝的信函中可以清楚知道,这次访问以为乾隆皇帝祝寿为由,其真实目的在于试图与中国建立符合国际法准则的双边外交关系,以便能够建立正常的双边贸易机制,当然,其中自然也包括鸦片贸易。

1793年7月份船队抵达渤海湾,在即将入港时,马嘎尔尼特意向团队成员重申,此次来华应慎言行,并抛锚听候清廷安排,31日马嘎尔尼第一次见到了由天津地方政府派来的两位官员。

在两位中国地方官员的带领下,使团换乘小船驶向北京东郊通州码头。

8月15日,使团快要抵达通州时,觐见礼仪问题首次出现。

乾隆皇帝任命的钦差大臣长芦盐运使微瑞、直隶总督梁肯堂来到马嘎尔尼船上,向其详细说明了乾隆祝寿典礼的活动计划以及作为使节应当注意的宫廷礼仪。

其中中国传统觐见礼仪中,臣子觐见皇帝时必须施行的三跪九叩礼,让马嘎尔尼不能接受,他明确表示不愿意奉行其中的“三跪九叩”大礼,但他表示可以向中国皇帝施行其拜见英国国王时的单漆跪地礼。

马嘎尔尼的显然不可能得到中国官员的认可,双方僵持不下,作为缓冲,马嘎尔尼表示这个问题可以等使团到达北京后再行讨论。

数天后,使团在地方官员的引导下到达通州码头,此时地方官员再次向使团提出觐见礼仪问题,还表示如果使团不懂如何施行中国礼节的话,他们愿意向马嘎尔尼及其成员演示并教会他们如何施行三跪九叩礼节,直到此时,马嘎尔尼才发觉觐见礼仪问题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浅谈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的影响

浅谈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的影响

浅谈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的影响(3000字左右)发生在十八世纪九十年代的“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事件”多年来一直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焦点问题。

长期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发表了一系列的论文及专著,争论也是一直不断。

本文将通过对这一历史事件的简单回顾与分析,并结合一些学者的观点来对其影响再进行一下浅谈。

一、马戛尔尼使团的访华活动首先,回顾下马戛尔尼使团的访华活动。

此次马戛尔尼访华,是资产阶级革命后,西方第一次大规模的访华。

1792年9,英王乔治三氏于18世纪末(1792)为了发展其对华贸易,开拓中国市场,派遣马戛尔尼勋爵(1837-1806年)为特命全权大使率领400多人的船队来华,借为乾隆帝贺70寿辰,提出在中国沿海设立贸易港口,在北京常驻使节等等要求。

但马嘎尔尼使团来华后,遭遇“礼仪之争”,在是否需要磕头的问题争执不休,因此会谈就此不欢而散,其结局,马戛尔尼使华所提出的贸易通商要求被清政府谢绝,并在结束祝寿典礼后一再被催促起程归国。

最后,马嘎尔尼使团除了带着一堆乾隆帝赐予的无用赏赐经广州入海外,一无所获,无功而返。

于1794年(乾隆五十九年)9月6日回达两年前始发港普利茅斯港,马戛尔尼结束了他的使华之行。

这次马戛尔尼的中国之行,颇有些狼狈,正如马戛尔尼的随员安德逊所说的:“我们的整个故事只有三句话:我们进入北京时像乞丐;在那里居留时像囚犯;离开时则像小偷。

”1 以上为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的大致事件简述。

至于它的结局,我们采取马戛尔尼访华失败说,对于马戛尔尼访华的失败,主要有三种范式。

其一为现代性范式。

其二,文明冲突范式。

其三,后现代主义范式。

在这里不再一一解释,这三种范式可以从关于马戛尔尼访华几本典型的著作中获得,如著作《历史之岛》([美]马歇尔?萨林斯Sahlins?M,2003,368)、《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法]佩雷菲特Alain Peyrefitte,1995),以及《怀柔远人:马嘎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美]何伟亚James L?Hevia,2002)等。

《马戛尔尼访华记》观后感

《马戛尔尼访华记》观后感

《马戛尔尼访华记》观后感班级:环境工程121姓名:孙胜宇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主要是为了与中国进行通商,开展商业贸易。

在此期间,中西双方因礼仪等问题产生冲突。

最终,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的预期目的并未达成。

不过,此次访华对中国和欧洲都产生深远影响,中国丧失了一次与世界接轨的机会,而欧洲则改变了对中国的看法。

当时的英国国王乔治三世派遣马戛尔尼勋爵为特使,以补贺乾隆皇帝八十寿辰为名,远涉重洋来到中国。

其主要目的是请求扩大通商事宜,包括请求中国开放更多的口岸,降低税率,给予租界,并派公使长驻中国等。

在觐见乾隆皇帝所行理解这一关键问题上,中英双方发生了严重争执。

其实,这一争执早在天津已经开始。

中方认为,英国使节在觐见中国皇帝时必须行三跪九叩之大礼。

对此,马戛尔尼断然拒绝。

而中国官员则极力坚持,双方相持不下。

马戛尔尼表示:他愿意在符合他对本国君主所行的礼节限度内,尽其所能,在觐见时表示他对中国皇帝的敬意,但他坚决反对作任何把英国解释为中国藩属国的事情。

乾隆皇帝得知后,很不高兴,下令办理接待事务的大臣进一步开导对方。

但是,马戛尔尼却拒绝开导。

最后,这位特使在热河行宫觐见乾隆皇帝时,使用了他觐见英国国王时所行的礼节,只象征性地行了屈膝礼。

这在中国历史上也许是破天荒的第一次,明显是对中国皇帝权威的蔑视和挑战。

乾隆皇帝的恼怒和不满是不言而喻的。

皇帝降旨令其早日出境,而英方提出的全部要求,一个也没有答应,全盘予以拒绝。

英国使节这种强硬态度,本来就是大英帝国向大清帝国发出的挑战信号。

但遗憾的是,没有引起时人的注意和回应。

依然沉醉在“一统无外,四夷宾服”传统美梦中的士大夫们,仅仅把这位“英吉利贡使”拒绝行跪拜礼的动机理解为远方夷狄不开化的表现,而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外来异质文明对中国文明的挑战和试探。

这是历史的悲剧。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马戛尔尼访华的失败和后来的鸦片战争有和关联?我们又能从中获得什么样的思考?当今中国对外交往时又应从中吸取什么教训?首先,从当时的世界背景及中外实际状况来了解。

马戛尔尼访华读后感300字

马戛尔尼访华读后感300字

马戛尔尼访华读后感300字Reading about Marco Polo's visit to China in "The Travels of Marco Polo" was truly a mesmerizing experience. The vivid descriptions of his encounters with the Chinese culture and people left me in awe of the vast and rich history of this ancient civilization.读《马可·波罗游记》中的关于他访问中国的故事,真是一次令人着迷的体验。

他对中国文化和人民的生动描述让我对这个古老文明的悠久和丰富历史感到敬畏。

Marco Polo's detailed accounts of the cities, palaces, and customs of China provided me with a glimpse into a world that was both familiar and yet vastly different from my own. His observations of the Grand Canal, the Great Wall, and the bustling markets of Beijing painted a picture of a vibrant and thriving society that was ahead of its time.马可·波罗对中国城市、宫殿和风俗的详细描述让我窥视了一个既熟悉又与我所知的世界迥然不同的世界。

他对京杭大运河、长城和北京繁华的市场的观察勾画出了一个充满活力和繁荣的社会形象,那是一个超前于其时代的社会。

马戛尔尼访华的影响有哪些

马戛尔尼访华的影响有哪些

马戛尔尼访华的影响有哪些马戛尔尼是英国近代著名政治家,那么你了解马戛尔尼访华是怎么回事吗?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马戛尔尼访华的影响,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马戛尔尼访华的影响马戛尔尼访华影响十分深远,史料记载马戛尔尼访华是一次失败的经历。

马戛尔尼访华影响最直接的就是改变了西方人对中国的印象和对中国的态度。

当时清朝军事十分落后,马戛尔尼都看在眼里,并且看透清政府的军事实力。

并且清朝落后的封建体制和官僚制度危机重重,马戛尔尼看破清政府的问题所在。

当时清政府正处在所谓的康乾盛世,从上到下都十分自负,认为自己是天朝上国。

这群欧洲使者却看出中国早已外强中干。

马戛尔尼访华影响,第二点就是为1840年的鸦片战争埋下伏笔。

马戛尔尼访华之后,欧洲人彻底改变对中国的看法,认为中国早已不堪一击。

并认为中国统治者顽固不化,只有动武才能打开中国的大门,派遣使团礼貌谦虚的对待中国已经没有任何作用。

而且当时英国正在实行对印度的全面殖民,财政正在亏损,为了盈利必须和中国开展贸易,面对闭关锁国的清王朝只能侵略。

马戛尔尼访华影响的第三方面就是因为乾隆王朝的愚昧无知与自负,彻底让中国失去全面融入世界的机会。

马戛尔尼访华的实质就是当时两个世界超级大国的第一次近距离的交流。

史学家称如果清政府能够很好的把握住这次机会,积极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制度,到了清朝晚期中国人民也不会承受那么多的灾难。

马戛尔尼访华的背景马戛尔尼是英国的使者,他是前往中国来给大清朝的乾隆皇帝祝寿的。

根据历史可以知道马戛尔尼访华背景是这样的:18世纪的欧洲有着许多关于中国的传说,比如东方遍地是黄金,欧洲人都十分向往和崇尚中国的生活。

当时的英国学者们认为英国要想更加强大就要向中国学习,就像大作家伏尔泰所说的,英国人应当是中国人的徒弟。

欧洲人认为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因为儒家思想,中国整个国家都十分和睦亲善,百姓也十分淳朴,团结。

这是史料记载中一段关于马戛尔尼访华背景的描述。

马格尔尼访华

马格尔尼访华

马嘎尔尼访华首次开启了中英通使之门,这是中英交涉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是两国的第一次的官方接触,也是西方开始渐渐强盛,中国开始渐渐衰落的见证。

18世纪的中国,正值“康乾盛世”,文治武功超越了以前的任何朝代,使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达到了历史的顶峰。

与此同时,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成功的产业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国力日益强盛。

其到处开拓市场,欲称霸世界。

公元1793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派遣马嘎尔尼勋爵带领的大使团访华,其目的是希望在其要求双方贸易的同时扩张期殖民地,通过经济贸易来赚取大量利益。

但其提出的条件被乾隆皇帝一一地拒绝了。

此时的中国正值鼎盛时期,骄傲自满而不注重发展。

与此相反,英国正积极发展经济,为其称霸世界做着准备。

正如马嘎尔尼在日记中所写:“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烂不堪的旧船,只需几艘三祪战舰就能摧毁其海岸舰队。

”而此时的中国故步自封。

乾隆帝看不到世界发展的潮流和工业科技的进步,拒绝了英国的要求,堵塞了交流的通道。

也推迟了中国的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对一个国家来说既有利也有害。

利在于对外开放能使中国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能使人们过上富裕安逸的生活。

但其害却也不容忽视。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环境遭到了破坏,资源面临枯竭。

我们现在应该做的是在发展的同时保护好地球上的一切。

目前的中国,我们应该注重发展,正如某位伟人所说的: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

时至今日,中国正飞速发展,我们不能满足于目前的成就,而应该努力向前,发展经济、文化、军事、科技以及对中国有利的各个方面。

我们应该着眼未来,为了把中国建设得更美好而奋斗。

抓住每一个机会,利用每一个有利条件。

对外开放就是一个有利的条件。

路漫漫其修远兮,中国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坚持对外开放是目前所必须遵从的计划方针。

我们还应该为目前积极努力,目前还有很多重要的事要做。

增强国力和加强经济体制建设刻不容缓。

经济的发展取决于一个国家的能力;而国力则的增长需要经济的推动。

《马戛尔尼使团使华观感》读后感

《马戛尔尼使团使华观感》读后感

《马戛尔尼使团使华观感》读后感《马戛尔尼使团使华观感》读后感1前面部分是马戛尔尼写的,相对客观,不带感情色彩,大多就事论事,可以看作是写给英国王室或者其他部门的一种报告。

后半部分是巴罗写的,主观色彩稍重一些,有一种发达文明俯视落后文明的感觉,适合展示给普通民众观看,也更有可读性。

马戛尔尼使团访华正是中国的乾隆盛世,可就是这个盛世,在今天看来不过是一个贫穷落后,甚至是开化程度有限的文明罢了。

城乡建设与体制的落后暂且不谈,书中描写详尽,关键还是国人心态,下到平民百姓,对外来事物的表现是恐惧和好奇,而此种“好奇”还是一种很低端的“好奇”—没有丝毫探索精神的好奇,没有任何求知欲望的`好奇,仅仅是把它当作是看怪物或是看戏一般的好奇,只是为了充实一下田间地头的无聊时光或是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

上到贵族大官,对外来先进事物的表现也令人吃惊,是一种鄙夷的,仿佛鄙夷这是雕虫小技般的,或者是一种不足为奇的,似乎对此早有耳闻,又似乎对此了如指掌的傲慢。

尤其是后者的表现,在今天的中国仍能看到影子。

《马戛尔尼使团使华观感》读后感2沉默而别扭的父母,木讷的老大,被寄托全家希望却无力承担的老二,和习惯于在家毫无存在感的老幺。

这是不是另一种stereotype呢。

还不算太晚。

莉迪亚在码头上许下新的承诺,这一次,是对她自己许的。

她将重新开始。

她会告诉她的母亲,够了。

就算她物理不及格,就算她永远当不成医生,那也没关系。

她还会告诉母亲,还不算太晚。

一切都不晚。

她要把项链和书还给父亲,她再也不会把只有拨号音的听筒扣在耳朵上,她再也不会假装成另一个人了。

从现在开始,她要做她想做的事情。

双脚悬空的莉迪亚——她一直都被别人的梦想深深吸引——突然发现了宇宙中华丽闪耀的各种可能性,她决心改变一切。

她要对杰克说对不起,告诉他,她永远不会讲出他的秘密。

既然他能如此勇敢,清楚地明白自己是谁、想要什么,那么,也许她也能。

她会告诉他,她理解他。

她要对内斯说,他走了也没关系,她会没事的,他不必再为她负责,也无需担心。

案例1 马戛尔尼使团访华

案例1  马戛尔尼使团访华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案例1 马戛尔尼使团访华明朝中后期至清朝康熙年间,大量的西方传教士来华,他们通过寄送传教报告、书信、回忆录等,向欧洲介绍了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物产丰富、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的中国形象,并进而形成长达百年的欧洲“中国热”。

但是,在18世纪的最后几十年里,清王朝已经走上衰败的道路,并更加闭关锁国。

而与此同时,西方国家则以英国产业革命为标志开始了一系列具有重大意义的变革。

工业上的空前发展,使英国有了更多的对外扩张要求。

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英国政府决定以给乾隆皇帝贺寿为名派遣使节访问中国,讨论两国的贸易和建交问题,并希望缔结一项伦敦与北京之间的商业联盟条约,从而得到贸易上的最优惠待遇。

英国在出使人选问题上颇费了一番脑筋,他们考虑到中国历来轻商,且官吏傲慢、精明,所以使者必须是与商业无关、地位崇高且办事能力强的人。

马戛尔尼(George Macartney)出身贵族,获有神学硕士学位,做过驻俄公使、爱尔兰事务大臣和印度马德拉斯总督,被英国政府认为是最合适的人选。

副使斯当东(George L. Staunton)是法学博士,代表团其他成员也都是各种专家,有哲学家、医生、机械专家、画家、制图家、植物学家、航海专家及一些有经验的军官。

英国国王乔治三世在给乾隆皇帝的信中写道,他们派人出使中国的目的,绝非谋求扩充本国领土,亦非谋求获取外国财富,而只是为了“研究世界各地的出产,向落后地方交流技术及生活福利的知识”,“与世界各国和平共处”。

1但信中还是明确提出了一系列要求:派使臣常驻北京;开放宁波、珠山(即舟山群岛)、天津为贸易口岸;在北京设立洋行;得到珠山附近一个岛屿,以便储存货物;在广州附近拨出一小块土地供英商居住;英商货物由广东至澳门在内河行走时,不上税或少上税等。

1792年9月26日,马戛尔尼使团从朴次茅斯起航。

为了向中国显示英国势力的强盛,抑制中国人的傲慢,英国政府让特使和56名使团成员乘坐装有64门炮位的“狮子”号军舰,并选了一支50人的精悍卫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戛尔尼访华
————西方世界对中国的期望与失望在古老的东方有一个神秘而又强大的国度,他像一条巨龙,盘踞在东土。

马可波罗曾来到这里,写下了《马可波罗游记》,用文字向西方的所有人描绘了一个强大、富饶的中国,甚至在书中说中国“遍地黄金,喝了河水就能变年轻.....”。

马可波罗笔下的中国让西方国家无限神往,瞻仰这个神秘和富饶的国家,并且想到这个国家来揭开他神秘的面纱。

这就为马戛尔尼访华对中国的失望,以及西方世界对中国的失望埋下了铺垫。

由期望到失望,原因众多。

马可〃波罗的中国之行及其游记,在中世纪时期的欧洲被认为是神话,被当作“天方夜谭”。

但《马可〃波罗游记》却大大丰富了欧洲人的地理知识,打破了宗教的谬论和传统的“天圆地方”说;同时《马可〃波罗游记》对15世纪欧洲的航海事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意大利的哥伦布、葡萄牙的达〃伽马、鄂本笃,英国的卡勃特、安东尼〃詹金森和约翰逊、马丁〃罗比歇等众多的航海家、旅行家、探险家读了《马可〃波罗游记》以后,纷纷东来,寻访中国,打破了中世纪西方神权统治的禁锢,大大促进了中西交通和文化交流。

因此可以说,马可〃波罗和他的《马可〃波罗游记》给欧洲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同时,在13世纪以前,中西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都是通过中亚这座桥梁间接地联系着。

在这种中西交往中,
中国一直是以积极的态度,努力去了解和认识中国以外的地方,特别是西方文明世界。

最早可以追述到周穆王西巡。

尽管周穆王西巡的故事充满了荒诞和神话色彩,但至少反映了中国人已开始去了解和认识西方,西汉武帝时期张骞通西域之后,一条从中国经中亚抵达欧洲的“丝绸之路”出现了,中国对西方世界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文化等都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一大批西方的商人来到中国,中国对西方世界的认识更深入了。

但直到13世纪以前,中西交往只停留在以贸易为主的经济联系上,缺乏直接的接触和了解。

而欧洲对中国的认识,在13世纪以前,一直停留在道听途说的间接接触上,他们对中国的认识和了解非常肤浅。

因而欧洲人对东方世界充满了神秘和好奇的心理。

《马可〃波罗游记》对东方世界进行了夸大甚至神话般的描述,更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世界的好奇心。

这又有意或者无意地促进了中西方之间的直接交往。

从此,中西方之间直接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的新时代开始了。

马可〃波罗是一个时代的象征。

《马可〃波罗游记》直接或间接地开辟了中西方直接联系和接触的新时代,也给中世纪的欧洲带来了新世纪的曙光。

事实已经证实,《马可〃波罗游记》给这个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其积极的作用是不可抹杀的。

《马可〃波罗游记》打开了欧洲的地理和心灵视野,掀起了一股东方热、中国流,激发了欧洲人此后几个世纪的东方情结。

那时的中国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是欧洲人充满期待的地方。

由期望到失望是先有马可波罗对东方夸大其词的描写,让人们产生了误解。

马可波罗17岁时离开出生地----威尼斯,在他游历了25年后,带着一堆财富和东方的故事回来,他用夸张的语言告诉家乡的人东方是有多么的富饶。

这位享年70岁的旅行家临终依然坚持他有关东方的所有描述都“童叟无欺”,完全属实。

这就让西方的人有了无限遐想。

由期望到失望是因为西方世界对中国不切实际的高看,引起了人们的好奇。

那个时代欧洲有许多中国迷,也就是向往和崇拜中国的人。

那时欧洲学者们认为要向中国学习,要与中国接轨。

伏尔泰说,“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

马戛尔尼就是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成长起来的中国迷,他一辈子最向往的事就是去中国。

教会的东方观念曾认为东方是一个妖魔横行,马革裹尸的地方,但由于马可波罗写的游记,西方人对东方有了很大的期待,甚至认为东方真的就是“遍地黄金”。

但肯定有人不相信这些夸张的描写,所以就想去探索这个神秘的东方国度。

后来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航海家哥伦布不就是听说东方遍地黄金,就去探索了。

由期望到失望也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没落。

马可波罗与马戛尔尼所处时代的不同。

马戛尔尼正是在中国处于没落时期到达中国的。

他带着他与西方的期待到达中国,看到的不是遍地的黄金,而是遍地的贫民和贫瘠的土地。

他们丢弃的食物,甚至被大量穷
苦的中国百姓捡起来吃。

失望,马戛尔尼对中国很失望!失望,西方对中国很失望!马嘎尔尼更是在1793年访华后,说:“清政府好比是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它之所以在过去一百五十年中没有沉没,仅仅是由于一班幸运、能干而警觉的军官们的支撑,而她胜过邻船的地方,只在她的体积和外表。

但是,一旦一个没有才干的人在甲板上指挥,那就不会再有纪律和安全了”。

自此,马嘎尔尼使团访华是欧洲人对中国的观点发生根本性的转折,如黑格尔在读过斯当东的《英使谒见乾隆纪实》后,对中国形成简明的看法:“中华帝国是一个神权专制政治的帝国……个人从道德上来说没有自己的个性。

中国的历史从本质上来看仍然是非历史的:它翻来覆去只是一个雄伟的废墟而已……任何进步在那里都无法实现。

”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在西方与中国的关系中是分水岭,使西方人对中国的形象认识进入修正阶段。

马戛尔尼访华的失败也有那时翻译水品过低、中西方文化礼仪不同的原因,但是最主要的,还是中国封建王朝的闭塞,和自古以来的优越感,认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并且物产丰富,不需要和任何外国通商就可自给。

闭塞的中国正是让西方世界对中国失望的原因!进步的欧洲与闭塞的中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马戛尔尼访华的遭遇,是封建中国的闭塞造成的。

但中国的闭塞已经成为过去。

中华名族百年复兴,西方国家又由失望变为期望。

不禁让身处现代的我与那是的封建社会对比。

现在的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工厂,对外有各方各面的贸易,四通八达,与那
是的闭关锁国形成了鲜明对比。

现在人民的生活水品与那时的人也是鲜明的对比,现在的我们已经初步实现了小康社会,人民富足,衣食无忧。

以前的人们不追求生活是否有质量,只求吃饱穿暖,在朝廷愚昧的统治下,再踏实工作的人也不能求得三餐吃饱。

真正的大国,绝不会闭关锁国,如今崛起的中国,正是靠着开放,走向富强!
马戛尔尼访华,西方世界对中国由期望到失望。

而现代的中国,创新发展正成为时代的主旋律,我们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西方世界再次对我们充满期望,现在的中国正处在“遍地黄金”的发展时期。

复兴的中国正在大步前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