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的源流与承袭

合集下载

西北大学历史述略

西北大学历史述略

1997年第4期第27卷(总第97期)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 U RN A L OF NO RT HWEST U NI VER SIT YP 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41997Serial N o.97V ol.27 西北大学历史述略刘舜康(西北大学常务副校长)【编者按】在历史悠久的西北大学行将欢庆建校85周年的日子里,《西北大学学人谱》历经几个春秋,终于与读者见面了。

常务副校长刘舜康专为此书作序,概述了西北大学的历史沿革,序和书中的一篇篇人物小传,相互映衬,勾勒出了西北大学85年来骨干教师队伍的概貌,展现了西大几代学人为振兴中华,推进科学文化发展,殚精竭虑从事教学、科研的精神风貌,展现了我校艰难曲折的创业与发展历程。

现将这篇序全文刊载于此,以飨关心西北大学今昔命运的广大读者。

这部学人谱凝结着不少同志数年的心血,总算与读者见面了。

它以个人小传形式,展示了西北大学85年来教师骨干队伍的全貌,也折射出我校兴衰沉浮的曲折历程,是校史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

抚今追昔,西大学人们艰苦创业之情景历历在目,令人感慨,催人奋进。

为此,有必要追述西北大学创建、演变的简要沿革,以便对全书有更为系统连贯的认识。

85年以前,正值辛亥革命之后。

中华民国秦军政分府大都督张凤岁羽,鉴于辛亥革命后西北人才缺乏,提出创立西北大学。

1912年3月,成立了以张凤岁羽为会长的西北大学创设会,并推原陕西法政学堂校长钱鸿钧为校长,积极筹建西北大学。

西北大学最初定名为“关中大学”,1912年10月改今名。

其前身为创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的关中大学堂,以及陕西法政学堂、陕西农业学堂、陕西实业学堂、三秦公学等校。

其中关中大学堂(1905年改为陕西高等学校)位于咸阳、长安两县考院旧址(今西安市东厅门),是为今天西北大学的历史源头;陕西法政学堂(清光绪三十三年成立,位于今西安市老关庙什字万寿宫),是由陕西巡抚曹鸿勋在原课吏馆的基础上,根据北洋法政学堂成规创办的,为民国前培养官吏及法、商人才的专门学校,它以后直接成为西北大学早期校舍所在地及专业设置和师资构成的根基;而农业学堂的校址则成为今天西北大学校舍的永久基础。

西北大学(NorthwesternUniversity)介绍

西北大学(NorthwesternUniversity)介绍

名校档案学校名称: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所在城市:伊利诺伊州,埃文斯顿(IL,Illinois,Evanston)学校排名:U.S.News 2013——TOP 12办学性质:私立优势专业:工程学,经济学,新闻学,历史学,政治学,戏剧学,音乐学男女比例:50:50本科学生总数:9559人亚裔学生比例:16.6%国际学生比例:5%学校网址:招生处信息:电话(847)491-7271录取要求::学校简介1851年,约翰·伊万斯在以他名字命名的城市伊万斯顿(Evanston,现属芝加哥),和他的卫理宗教友创办了西北大学。

1855年埃文斯顿校园只有一座临时性的建筑。

第一座正式的和持久性的建筑是1869年建造的大学大厦(University Hall)。

一百多年后的今天,该校已成为一所顶尖的私立研究大学,校园占地250公顷,学生人数超过1万5千人。

西北大学海外留学生分别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主要是新加坡、日本、加拿大和英国。

西北大学的创办证书保障大学永远不必交财产税,因此西北大学与埃文斯顿市政府之间的关系往往困难。

由于建筑、司法和政策等问题经常发生紧张。

近年来埃文斯顿政府内的组织试图把西北大学的校园分成几个不相连的部分来削弱学生的投票力量。

西北大学校徽上的座右铭是Quaecumque sunt vera,这是拉丁文,源于《新约·腓立比书》,意为“凡是真实的”。

另外校徽上一本翻开的书上还有一句希腊语:ho logos pleres charitos kai aletheias,意思是“充满荣光和真理的道”。

它来自《约翰福音》:“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的有恩典有真理。

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

这两句格言反映出了西北大学创立者的价值观,体现出了其卫理宗的遗产。

西北大学的创办证书保障大学永远不必交财产税,因此西北大学与埃文斯顿市政府之间的关系往往困难。

百年西大

百年西大
百年西大
西北大学肇始于1902年的陕西大学堂,1912年始称西北大学,1923年8月改 称国立西北大学。1937年抗战爆发后,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国立 北洋工学院等内迁来陕,组成国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更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 学,1939年8月复称国立西北大学。 建国初期,西北大学为中央教育部直属的综合大学,1958年归属陕西省主管, 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是首批入选“2011计划”、“211,“一省一校”计划重点支持建设大学。 教育部和陕西省共建大学,国家“111计划”即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引智 基地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 ,国家首批具有博士、 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2011年正式成立研究生院。 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和良好声誉的文、史、哲、经、 管、法、理、工、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学校现有太白校区、 桃园校区、长安校区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2360余亩。 太白校区 长安校区 桃园校区 视频介绍
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校区
西北大学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的首批35所国家级示范性软件 职业技术学院之一,属西北大学二级学院,与学校教育资源共享。 西北大学 职业技术学院依托西北大学雄厚的教育资源,按照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要求, 构建人才培养体系,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太白校区
太白校区与六百年历史的明城墙相邻,位于西安市一环的西南城角,北临护 城河和环城南路,太白校区内有唐代实际寺遗址纪念亭、“橘逸势勉学之地”纪 念碑、中华民国时期张学良兴建的大礼堂旧址(今仍在使用)、“国立西北联合 大学”纪念碑、以及古色古香的林荫走廊,校园绿树成荫。
长安校区
长安校区现为西北大学的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文学院 、新闻传播学院、公共 管理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数学系 、应用社会科学系 、外国语学院、 城市与 环境学院、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的驻地。 2014年化学与材料学院 搬驻入长 安校区。

西北大学的历史演变和现代教育特点

西北大学的历史演变和现代教育特点

西北大学的历史演变和现代教育特点西北大学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综合性大学。

早在1902年,清政府便设立了陕西大学堂,是华北地区第一所以综合性大学为目的创办的学校。

经过历史的征程,陕西大学堂发展成为现在的西北大学。

本文将从西北大学的历史演变和现代教育特点两个方面来探讨这所大学。

一、西北大学的历史演变1902年,清政府在陕西乾县设立了陕西儒学,后迁至西安并更名为陕西大学堂。

1909年,时任民国教育总长的张謇来西安考察,决心将陕西大学堂改为综合性大学,奠定了西北大学的发展基础。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陕西大学堂改由民主官员担任校董,并更名为西安起义公学。

1923年,国立西北大学在西安成立。

随后,该校逐渐发展成为全国重点大学之一。

抗日战争时期,西北大学校园曾多次成为日军轰炸的目标,校园和教学设施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西北大学被划归为国立大学,成为全国六所最高学府之一。

文化大革命期间,西北大学的教学和科研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破坏。

改革开放后,西北大学逐步恢复了往日的荣光,并于2000年成功晋升为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二、西北大学的现代教育特点西北大学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教育质量。

为适应21世纪的大发展,西北大学不断丰富和完善学科体系,并利用高新技术和现代化手段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

1.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西北大学注重科技创新和学术研究,拥有一大批科研和学术领域的权威专家和学者。

学校设有多个研究院所和科研中心,涵盖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与技术、人文艺术等众多领域。

同时,学校鼓励学生深入参与科研和实践活动,加强学科交叉与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2. 开展体验式教学西北大学注重学生的体验式教学,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课外实践和社会实践机会。

其中,校内科研、实习实训、书院文化、社团文化、志愿者服务等活动都得到了学校的积极支持和鼓励。

这种体验式教学有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策马长安满眼春西北大学的前世今身

策马长安满眼春西北大学的前世今身

西北⼤学,坐落在古都西安城的西北⾓,从安定门下车,贴城墙根⼉⼀直往南⾛,不多时就能⾛到。

每⼀个对国家和历史充满感情的⼈,⾄此都会⼼情凝重,透过朴实⽆华的校园,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岁⽉的静谧。

前世今⾝ 1902年,在满⽬疮痍的旧中国西部,寄厚望于兴学强国的光绪皇帝御笔亲批,西北地区第⼀所⾼等学府——陕西⼤学堂就此诞⽣了。

这所1912年改名为西北⼤学的⾼等学府,在整整⼀个世纪的时间⾥,传承了四朝古都的盛世⽂明,见证了从清末到新中国成⽴的苦难与欢欣,承载了中国西部近代⾼等教育的希望,开辟了史地物学科的新体系。

1937年抗战爆发后,国⽴北平⼤学、国⽴北平师范⼤学、国⽴北洋⼯学院等内迁来到陕西,组成国⽴西安临时⼤学,1938年更名为国⽴西北联合⼤学,1939年8⽉复称为国⽴西北⼤学。

1946年夏,复原后的国⽴西北⼤学迁回了西安,同时西安也被定为西北⼤学的永久校址。

建国初期,西北⼤学为中央教育部直属的14所综合性⼤学之⼀,1958年归属陕西省主管,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学。

这所⾛过了⼀百多年的风⾬历程的⼤学已经成为了国家“211⼯程”和西部⼤开发的重点建设院校,是⼀所⽂、理、⼯、管、法学科门类齐全,基础与应⽤研究并重,层次完整的现代化⼤学。

现设21个院系,10个博⼠学位授权⼀级学科点、76个博⼠学位授权点、143个硕⼠学位授权点,9个博⼠后科研流动站,6个国家⼈才培养基地,3个重点学科,39个省级重点学科。

除此之外还有中科院院⼠2⼈,双聘院⼠8⼈,长江学者4⼈。

撷珍采奇 四朝(周秦汉唐)⽂化的滋养,黄天厚⼟的泽育,巴⼭汉⽔的庇护,赐予了西北⼤学累累硕果。

历史学家侯外庐、地质古⽣物学家杨钟健、地质构造学家张伯声和物理学家岳颉恒等担任西北⼤学校长期间,西北⼤学开辟了整个西北地区的中国历史学、地质学和物理学这⼏⼤学科,并形成了完整的学科体系。

应该说,西北⼤学在历史学、考古学、地质学、物理学、经济学等⽅⾯都有较为突出的学科优势,下⾯择其⼀⼆分述之。

西安各大学改名历程

西安各大学改名历程

西安各大学改名历程1。

西北大学1902年,国立西北大学成立。

为西安最古老的大学。

抗战年间,国立西北大学合并了自北京西迁的原北平大学的一部分,组成了西北联合大学。

解放后改名为西北大学。

2。

西安交通大学前身为交通大学。

1956年交通大学的主体内迁西安,成立西交大。

1959 年正式定名西安交通大学。

2000年西交大合并西安医科大学、陕西财经学院等2所学校,名称仍定为西安交通大学。

3。

长安大学前身为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前西安公路学院)。

2000年合并西安工程学院(前西安地质学院)、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后更名为长安大学。

4。

西安理工大学其前身是北京机械学院和陕西工业大学,两校于1972年合并成立陕西机械学院。

1994年更名为西安理工大学。

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前身是1931年诞生于江西瑞金的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

1958年迁址西安,1960年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西军电),1966年改名西北电讯工程学院,1988年定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6。

西安工程大学其前身是西北纺织工学院。

2001年更名为西安工程科技学院。

后更名为西安工程大学。

7。

西安科技大学其前身是西安矿业学院。

1999 年,更名为西安科技学院。

2003 年定名为西安科技大学。

8。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其前身是西安建筑工程学院。

1959年、1963年先后易名为西安冶金学院、西安冶金建筑学院。

1994年更名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9。

西安工业学院学校始建于1955年,前身为西安第二工业学校(后改为西安仪器制造工业学校)。

1965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升格为西安工业学院。

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西安工业大学。

1.陕西师范大学创建于1944年,前身为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1954年定名为西安师范学院,1960年与陕西师范学院合并,成立陕西师范大学至今。

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1999年由原西北农业大学(前身为西北农业专科学校)\西北林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利研究所\陕西省农业科学院\陕西省林业科学院\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合并组建而成。

西北大学介绍 (1)

西北大学介绍 (1)

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 缩写NU)1851年创立,是美国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十大联盟高校。

这所私人学府位于伊利诺州的埃文斯顿市,临近芝加哥。

西北大学在2014年美国大学排名上位列第12位,2014泰晤士全球大学排行第22位。

该校由John Evans 先生创办于1851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西北大学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的小镇埃文斯通。

西北大学的埃文斯顿校园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和商业学校,沿密歇根湖南北走向。

校园北部是学生会建筑、亨利·克劳恩体育馆和其它体育设施、技术研究所、天文台和其它与科学有关的建筑物,包括福特汽车公司设计中心。

南部则是人文科学建筑、音乐建筑、艺术建筑和女学生会建筑。

这个区分,加上南部离埃文斯顿市中心比较近,使得校园的南北有两种不同的文化。

1960年代里大学通过向密歇根湖填湖扩大了校园。

这新增的84公顷上今天有图书馆、音乐厅等设施。

这所大学共设有11间图书馆,其中以埃文斯通校区的主图书馆最具规模,总藏书超过460万本,共收藏逾4万本杂志与期刊,学生可以经由电脑化的图书馆设备查知资料的所在处。

全校共设有611台电脑供学生使用,分别设于电脑中心、电脑室、图书馆、学生中心、宿舍及教学大楼。

此外,学生也可在宿舍及校外上国际网络。

大学宿舍除建有 4千多个房间,也成立了250多个学生社团,体育及休闲娱乐设备更是不缺,而且大学也为学生提供生活上的各种服务,例如法律、医疗、心理辅导,并设有为全体学生提供的"safe ride"夜间交通服务。

西北大学的建校宗旨是建立并加强在学术及专业上的特长。

这包括在大学本科阶段涉及的专业及学术范围的综合性。

而研究生阶段,则主要强调主修学术及专业领域,通过教学及科研服务社会。

西北大学有6个学院,包括文理学院、语言学院、音乐学院、梅迪尔新闻学院、迈科密克工程及应用科学学院、教育及社会政策学院。

其中化学排名全美第7,药学院全美排名19位.。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排名】西北大学现代学院特色专业-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录取分数线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排名】西北大学现代学院特色专业-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录取分数线

学院录取分数线  西北大学创建于1902年,其前身陕西大学堂是由清朝光绪皇帝亲自谕批设立的中国最早的几所现代大学之一。

在此基础上,几经沧桑离合发展成早期的西北大学。

抗战年间,西北大学又合并了自北京西迁的原北平大学的一部分,组成了西北联合大学。

其时,与由清华、北大、南开等组成的西南联合大学齐名。

此后,又相继从西北大学分化并形成了西北地区的农林、政法、医学、师范、民族、工业、财贸、经济、银行、会计等多所专门大学,而西北大学本身仍继续发展,至今已成为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外语等学科门类齐全、教学与科研并重、校本部与二级学院同进的全国“211”工程综合大学。

建校百年来,西北大学薪火传承,英才辈出,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其中包括科学院院士、作家、诗人、评论家、经济学家、技术专家、企业家、英雄模范和政府官员等。

西北大学现已成为中国北方最有影响力、最具声誉的著名大学之一。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是由西北大学申办、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独立本科院校。

西大现代继承百年名校的光荣历史,以创新模式兴教办学,适应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

她既是历史的结晶,也是时代的骄子,是新生代适应新社会的大熔炉和练兵场。

学院坐落于长安滦镇科教园。

校园总占地面积近千亩(为目前陕西独立学院中拥有产权者的最大)。

这里远望终南山,近伴沣河水,在历史上一直是一块风水宝地。

著名的关中八景之一的“草堂烟雾”发生地草堂寺近在咫尺,“终南捷径”的成语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更有要者,据我国文化史专家研究,中华文化的主流源在西周,西周文化的源流则出自沣水,这就是有名的“沣镐文化”。

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王李世民,当政后夏季就在这里办公,最后又在这里去世。

古城曾是十三个王朝的建都地,而各个王朝都把这里划为皇家内苑。

简述西北大学老校区近现代校园遗产

简述西北大学老校区近现代校园遗产

简述西北大学老校区近现代校园遗产摘要:近现代校园遗产是近现代社会变革和高等教育的重要见证,本文主要分析西北大学的历史沿革、老校区建设历程、遗产价值和现状,提出老校区的保护策略。

关键词:西北大学;老校区;近现代校园遗产abstract: the modern campus heritage is an important witness of modern social changes and the higher educ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history, the old campus history, heritage value and status analysis of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oposed protection strategy of the old campus. keyword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the old campus; modern campus heritage中图分类号:i0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校园遗产是近几年随着“20世纪遗产”和“当代遗产”的发展,逐渐进入公众视野的。

截至2012年,包括清华大学早期建筑群等在内的12所高等院校建筑群列入国保单位,32所高校的部分建筑列入各省市文物保护单位或历史保护建筑。

西北大学历史沿革西北大学位于千年古都西安,肇始于1902年的陕西大学堂和京师大学堂速成科仕学馆。

1912年中华民国秦军政分府大都督张凤翙鉴于西北人才缺乏,以陕西高等学堂、陕西法政学堂、陕西实业学堂、陕西农业学堂、陕西客籍学堂为基础,创办西北大学。

1915年学校被改为陕西法政专门学校。

1923年陕西省省长刘镇华,在陕西法政专门学校的基础上再建国立西北大学,1924年夏,鲁迅等人于暑假期间来陕讲学。

1927年西北大学改办为西安中山学院,邓小平任学校政治处主任。

期末作品展示

期末作品展示

西北联合大学
• 北平大学、北洋工学院、 北平师大 又称“国立西北大学”
1946年复校,校长刘季洪
•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 1950年夏,侯外庐任校长,张伯生建设地 质系
· 1958年,侯外庐调任刘瑞芬任校长 1962年,下放陕西省
文革
• 西北大学遭到严重打击,各种成果破坏殆 尽 • 1996年,成为“211”工程
期末作品展示 ——西北大学的发展与沿袭
公共事业管理111班
朱春燕
一、地理位置
• 古都西安
• 具体位置:
二、校徽校训
• 校徽:
• 校训:
公诚勤朴
三、发展历史
• 1902年,陕西大学堂,校长吴树棻
• 1912年,西北大学,校长钱鸿钧 西北大学创设会会长 张凤翙 ·政治原因停办十年,1924年重建,校长王 凤仪 降为中山学院
谢谢观赏
重点学科
• 地质系
• 考古系:
目前存在的问题:
• 一、传统专业发展超前,而高新专业发展 滞后,综合性略有欠缺 • 二、存在某些刻板观念,思维不开放 • 三、宣传力度小,固步自封
个人意见:
• 一、以传统专业带动相关专业,发挥自身 独特的优势 • 二、多角度看问题,打破思维固定模式 • 三、利用自媒体、塑造形象

初创时期的西北大学与(3)

初创时期的西北大学与(3)

《国立西北大学一周年纪念特刊》(1924年)、《国立西北大学校二周年特刊》(1925年)和《国立西北大学、陕西省教育厅合办暑期学校讲演集》(第1辑、第2辑)等都是西北大学复校后出版的纪念刊物,在这些纪念性质的校刊中,《国立西北大学一周年纪念特刊》、《国立西北大学校二周年特刊》栏目包括纪念述略、学制、各科学生状况、设备、集会一览、行政资组织一览、学艺团体概况、校友题名等八部分。

其中有本校现任教职员一览表、本校去职教员一览表、本校学生籍贯、年龄统计表、校友题名、学术团体报道以及图书馆新进图书等。

尤其是关于哲学研究会成立宣言的报道,直言“恶劣而黑暗的社会”、“阴沉而烦闷的空气”,并且要“创造出我们自己的正确而清切的宇宙观及人生观”,在当时北洋军阀统治下,登载这样的“狂悖”之言,需要校刊编辑者多么大的勇气,其革命精神令后人敬佩。

1925年3月29日出版的《国立西北大学、陕西省教育厅合办暑期学校讲演集》第二辑还载有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此文与先生之前的专著《中国小说史略》中的理论、例证略有不同,阐述得更为深入,与该书互为补充,丰富了原著中的某些说法,具有很大的学术意义。

同时刊载的夏元瑮先生《物理学最近之进步》一文,是最早系统地向我国西北地区传播相对论的论文。

夏元瑮先生时任北京大学理科学长,曾在1919年赴德国留学,是我国最早的一批师承于爱因斯坦和最早向中国传播相对论的学者之一。

1925年3月,刘镇华被国民军胡景翼赶出陕西,逃往山西太原。

1926年4月,刘镇华卷土重来,以十个师兵围西安城,制造了“西安围城事件”,在这期间,西大被迫停办,围城事件之后,学校又进行改组,改组后的名字为“西安中山学院”,后为“西安中山大学”。

西安中山大学成立后,为促进西北文明、发扬固有文化以唤醒西北民众思想旗舰,出版了校报《西安中山大学日刊》,此报的发行直至1931年1月,西安中山大学改为陕西省立高级中学为止。

虽然《学丛》仅发行4期,存在不到两年时间,但是其存在的重要意义,应为后人重视。

西北大学历史

西北大学历史

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简称NU,1851年创立,是美国一流私立研究型大学之一,十大联盟高校。

西北大学在权威的《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US News) 2016美国大学本科排名上位列第12位,2015年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全球大学排行榜排名第21位。

立思辰留学360介绍,西北大学由John Evans先生创办于1851年,这所私人学府位于伊利诺州的埃文斯顿市,临近芝加哥。

其著名的法学院,医学院,和商学院分院坐落在繁华的芝加哥市区Streeterville 的密歇根湖畔。

西北大学是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之一,至今有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38名普利策奖获得者,2014年科研经费超过5.5亿美元。

西北大学是美国最富有的10所大学之一,2014年其总资产约为98亿美元。

西北大学与芝加哥大学同时作为芝加哥地区学术声望最高的两所大学,以其严格的招生录取出名,其在校中国留学生比例尤其是大陆本科生以及每年获得全额奖学金博士研究生录取的中国留学生比例极低。

2015年西北大学本科生录取比例为11%,而中国籍本科生录取率更是低至不足1%,再次位列美国录取率最低的学校之一。

2014年10月2日,现任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亲临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发表关于经济改革和新能源的演讲。

历史西北大学是1851年芝加哥的卫理宗人士建立的。

1855年它正式运行时有两个教员和十名学生。

学校的九名创立者都是卫理宗的人,在第一次组织会议前跪下祈祷。

大学名称来源于其创办者希望为前西北领地上建立的州的人民服务的愿望。

这些州为俄亥俄州、印第安纳州、伊利诺伊州、密歇根州、威斯康辛州和明尼苏达州的部分地区。

1855年埃文斯顿校园只有一座临时性的建筑。

第一座正式的和持久性的建筑是1869年建造的大学大厦(University Hall)。

在1920年代里西北大学在芝加哥为法学、医学和商业硕士学校建造了芝加哥校园。

西北大学校徽上的座右铭是Quaecumque sunt vera,这是拉丁文,源于《新约·腓立比书》,意为“凡是真实的”。

西北大学(NorthwesternUniversity)介绍

西北大学(NorthwesternUniversity)介绍

西北大学(Northwest University),简称“西大”,坐落于陕西省西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位列首批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日人文交流大学联盟、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长安联盟创始成员,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单位,是中国西北地区历史最为悠久的高等学府。

西北大学肇始于1902年的陕西大学堂和京师大学堂速成科仕学馆,由清朝光绪帝御笔朱批设立。

1912年始称西北大学。

1923年改为国立西北大学。

1937年西迁来陕的国立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等组成国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9年复称国立西北大学。

新中国成立后为教育部直属综合性大学。

1950年复名西北大学。

1958年改隶陕西省主管。

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截至2021年5月,学校有太白、桃园、长安三个校区,总占地2360余亩,设有24个院系、89个本科专业;拥有24个博士后流动站、2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教职工3千余人,其中中科院院士4人;全日制在校生2.5万余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3万余人,研究生1万余人,留学生1千余人。

据2019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基地,1个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7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7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并设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39个省部级理工类科研基地和17个省部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民国年间三建西北大学述略

民国年间三建西北大学述略

作者: 李永森
出版物刊名: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97-104页
主题词: 高等学府;西北大学;法政专门学校;校长;国民政府教育;西北地区;北平大学;筹备工作;魏野畴;筹备委员会
摘要: <正> 西北大学是西北地区最早的高等学府。

为了全面研究民国年间中国文化教育状况,搞清西北大学的创建过程是非常必要的。

一在西北地区建立一所高等学府,是长期以来西北地方实力派和有识之士的强烈愿望。

西北大学的第一次创建是在1912年开始的。

武昌首义,西安继起,辛亥革命以后陕西也出现了鼎新革故的气象。

当年三月,西安起义后任“中华民国秦军政分府”大都督的张凤翙,鉴于辛亥革命后西北人材缺乏,提出创立西北大学的主张,成立了“西北大学创设会”,。

西北大学简介

西北大学简介

西北大学简介西北大学肇始于1902年的陕西大学堂,1912年始称西北大学,1923年8月改称国立西北大学。

1937年抗战爆发后,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等内迁来陕,组成国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更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9年8月复称国立西北大学。

建国初期,西北大学为中央教育部直属的14所综合大学之一,1958年归属陕西省主管,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现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和西部大开发重点支持建设院校。

学校现有北校区、桃园校区、南校区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2360多亩。

现设24个院系,69个本科专业。

共有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8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5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专业学位授权点,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并设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现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39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和1个讲座教授岗位,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现有教职工2300余人,其中中科院院士2人,双聘院士8人。

在校学生19000余人。

建国以来,学校共为国家培养各类专业人才10万余名,其中的绝大多数已成为所在行业、部门、地区的业务骨干、学术带头人和领导干部。

学校被誉为“中华石油英才之母”、“经济学家的摇篮”。

学校与解放军总政治部签订协议,是解放军后备军官培养首批试点院校之一。

学校每年承担国家“973计划”、“攀登计划”、“863计划”、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百余项。

学校历来重视对外科技文化交流,已与美、日、英、法、德等10余个国家及香港、台湾地区的70余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大英百科全书》曾将西北大学列为世界著名大学之一。

关于凯程: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致力于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西北大学校史

西北大学校史

西北大学文学院的贾三强教授,有一个理想,那就是有那么一天,可以中兴西北大学的文学院。

毕竟对于这个培养出贾平凹、王刚、何西来、雷抒雁……等等一大批文化界名人的地方,它已经沉默了许久。

西北大学经管院的任保平教授的一个愿望,就是能够在西北大学再培养出一批如张曙光、张唯迎、魏杰、刘世锦……那样的经济学家。

西北大学考古学的王建新教授,当他提出率先在中国考古界提出“三位一体”的理论时,在他身后,依然是要思考着如何让西北大学的考古重新恢复“两大一院”的声威。

西北大学的舒德干教授,这个在《自然》、《科学》以第一作者发表10篇论文的大学者,在北京的高校出重金挖他时,他说了一句话:我爱西北大学。

…………西北大学,这所中国西北最早的国立综合大学,坐落在西安六百年古老明城墙下,到今天已经走过了105年。

当1901年,西太后慈禧一夜狂奔几百里,惶惶乎如丧家之犬从北京城一路逃到13朝古都西安时,她终于明白,应该颁发昭令废科举,办新式学堂,维新变革才能拯救国家。

当她回到北京城的第二年,陕西,这个西北重镇,第一所大学堂建立了。

第一任校长是当时称呼为总办叫吴树棻的清朝光绪年间的进士。

10年之后,陕西大学堂正式改名为西北大学,原籍河南沁阳出生西安的张凤翙大都督出任西北大学创设会会长。

原陕西省法政学堂校长钱鸿钧成为西北大学第一任正式校长。

只可惜,在风雨飘荡中的旧中国,也是今日变换大王旗,乱烘烘你方下场,我上场。

当张凤翙因为政见与袁世凯不合被调离陕西后,新来的都督为了推行袁大总统的命令,其中一条居然是要停办西北大学。

这一停就是10年。

等到河南军阀刘镇华入主陕西,为收取民心,提出要重办西北大学时,已经是1924年。

仅仅过了两年,刘振华为了恢复自身在陕西的统治,围困西安达8个月之久,史称“两虎守长安”的壮举中,西北大学遭受灭顶之灾,以至时任校长的王凤仪去上海北京措款时,一去不回。

西北大学先是降格为中山学院,接着又成了一所中学。

这一停,又快要10年。

国立西北大学自汉中迁回西安60周年感言

国立西北大学自汉中迁回西安60周年感言

国立西北大学自汉中迁回西安60周年感言
孙勇
【期刊名称】《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6(036)006
【摘要】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平津相继沦陷,在民族危亡的生死关头,为使中华民族的文脉延续不断,遂有长沙与西安两个临时大学的建立,不久又分别改为西南、西北两个联合大学,成为战时我国最大的两个大学联合体。

其中由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北平研究院、河北女子师范学院联合组成的国立西安临时大学,在日寇炮火逼近黄河风陵渡的紧急情况下,于1938年3月16日自西安迁往陕南汉中。

千余师生按行军编队,徒步250余公里,抵达汉中。

全校分布
在城固、南郑、勉县等地。

【总页数】1页(P5)
【作者】孙勇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陕西,西安,71006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4
【相关文献】
1.刘季洪先生在国立西北大学
2.国立北平大学历史地理遗迹探考——为西北大学110周年校庆而作
3.第三节抗战时期陕西国统区高等教育发展与《国立西北大学
校刊》《西北农专周刊》等报刊4.写史即正学——略论吴芳吉《国立西北大学专修科文学史讲稿》5.纪念国立西北大学自汉中迁回西安60周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初创时期的西北大学与《学从》

关于初创时期的西北大学与《学从》

摘要:1912年创设会以陕西法政学堂为基础,将三秦公学、陕西农业学堂、陕西实业学堂、陕西高等学校等校并入,合组成立“西北大学”。

1913年,西北大学创设一年之后,《学丛》创刊。

本文通过大量的历史文献考证,论述了辛亥革命前后西北大学和《学丛》的演变及发展历程。

关键词:西北大学;《学丛》;学术性和新闻性一体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各地革命党人纷纷起义成立地方军政府。

当年10月,由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组织的“秦陇复汉军政府”成立,军政府设教育部,曹雨亭任部长。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陕西军政府更名为“中华民国秦军分政府”,张凤翙任大都督。

原教育部改为教育司,李元鼎任司长。

鉴于西北人才缺乏,以张凤翙为首的军政当局决定,创办西北第一所大学——西北大学。

张凤翙认为,创办西北大学,关系于“现时之建设”、“将来之建设”、“外部之防御”。

他与甘肃、新疆两省商议后,成立“西北大学创设会”,并亲自出任会长,同时推举关中法政大学校长钱鸿钧为校长。

创设会以陕西法政学堂为基础,将三秦公学、陕西农业学堂、陕西实业学堂、陕西高等学校等校并入,合组成立“西北大学”。

西北大学在1912年6月开始招生,设大学预科和法、文、商、农各专科,生源遍布陕西、甘肃、新疆等省,共计五百余人,除中学毕业生外,还有前清秀才、中学肄业生以及私塾中的社会青年等。

1911年11月,陕西都督署就西北大学立案问题正式上书袁世凯北洋政府教育部。

北洋政府教育部在给陕西都督署的咨复中称:“大学规模弘大,经费浩繁”,斥责陕西筹办西北大学妨碍普通教育之行径,并责令西北大学停办。

张凤翙在两次上书遭拒后,顶住北洋政府压力,排除万难,和钱鸿钧等西北有识之士坚持继续筹办西北大学。

当时学校文科学长崔云松说:“吾陕西北大学,筹备之艰苦,经营之惨淡,当局者煞费心血,始得聿观厥成……有非言语可以形容者。

”1913年3月,西北大学筹备成立出版部,地址设在学校东侧,有印刷机2台,石印、铅印机各一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7年第3期第27卷(总96期)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 RNAL O F NOR THW EST UN I V ER S IT YPh ilo 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 on№.31997Serial N o.96V o l.27西北大学的源流与承袭姚 远(西北大学学报副编审) 摘 要 通过新发现的文献资料,论证西北大学前身的历史,认为西北大学与始创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的关中大学堂等五校为一脉相承的关系。

又通过近期所见的期刊资料,对1915年至1922年和1927年至1936年的两个间断期的历史进行弥合性论证,从而得出其历史大致连续的新结论。

关键词 近代高等教育 关中大学堂 留学教育 西北地区 西北大学校史 近日在完成学校布置的《西北大学大事记》任务时,重点对1912年以前西北大学前身的发展和几个中断时期的历史进行了重新审视。

一、西北大学的前身(1)关中大学堂是为源头,并奠定西北大学的校政和教师骨干清光绪廿七年(1901)九月,清廷谕令:“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设大学堂”。

为此,于清光绪廿八年(1902),陕西巡抚升允在省城考院及崇化书院旧址(今东厅门)设立关中大学堂。

光绪三十一年(1905),关中大学堂改为陕西高等学堂,后又改为陕西高等学校。

当年9月18日,高等学堂派出10名官费留学生,其中6人归国后成为西北大学(1912)创设会委员,其中钱鸿钧为西北大学首任校长。

这批留学生还有宏道学堂、师范学堂选送的官、私费生38名。

巡抚曹鸿勋和陕西布政使樊增祥专门在省城湖广会馆举行公宴欢送留日学生,并送至灞桥之上。

其中师范学堂选送的官费生党松年(积龄)留学归国后于1912年任西北大学讲师、创设会委员,1915年任陕西法政专门学校教授,1945年2月再任西北大学教授,经历了西北大学的几个重要时期。

在这批留日学生前后,与西北大学相关的还有张凤岁羽(1904年赴日,后任西北大学创设会会长)、寇鸿恩(锡三,1905年赴日,后任西北大学创设会委员)、谭耀唐(字焕章,1905年赴日,后继崔云松任文科学长)、罗仁博(字锦章, 1905年赴日,后在西大教民诉、行政法)、席梧轩(后在西大教国际公法),等等。

另外,关中大学堂的首届毕业生康寄遥亦于1912年先后任陕西财政司次长和西北大学创设会委员和预科学长。

陕西高等学堂是一所充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新思潮和充满爱国思想和传统的新式综合性学校。

这所学校除将“四书”、“五经”作为必修课,并每逢初一、十五由教习率领向先师孔子等诸儒行礼外,另设有性理格致、政治时务、地舆、兵事、天文、算学、地质、测量、电化等课程。

陕西高等学堂留日学生郗朝俊、党松年、马凌甫、张荫庭等人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在日本创办《秦陇》杂志,介绍新知识和指斥陕甘地方政治。

辛亥革命时,陕西起义军定名为“秦陇复汉军”,其中“秦陇”即源于此刊名。

《秦陇》停刊后,陕西高等学堂留日学生谭耀唐、崔云松、郗朝俊等人又创办《关陇》,并“渐有论革命者”。

光绪三十三年(1907)在西安,陕西高等学堂与师范学堂、陆军学堂全体学生上书巡抚衙门,强烈反对出卖西潼铁路路权。

同年8月27日,英国人指使丹麦人呼伦在西安勾结地方官吏,以3000余两银子盗买“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立)并企图运往伦敦。

为此,陕西各界人士开展护碑斗争,陕西当局遂命通晓英语的陕西高等学堂教务长王猷君出面与呼伦交涉,结果盗买条约被废除,是日,原碑由西安西郊移至城内碑林保存。

光绪三十四年(1908)七月,陕西高等学堂监督周石生(1927年任陕西法政专门学校首任校长)压迫师生,动辄开除学生,是月又开除地理教员张子安(因未参加谒孔圣人礼遭侮辱而提出抗议)。

学生向监督、提学使交涉未果,于是举行全校罢课,并撤离学堂。

全校200多人分住城内的礼泉、咸阳、商州、蓝田各会馆,并仿上海中国公学,制定自治规则,设稽查、调查、会计,书记各职员,处理日常事务。

退学学生以礼泉会馆为总机关,并准备在渭南成立公学。

这次风潮得到全省学界的支援,陕西当局唯恐事态扩大,撤销了庶务员和监学二人,由学务议长和教育总会会长出面调停,答应了学生的要求,罢课遂结束。

1911年10月27日,陕西响应武昌起义,在陕西高等学堂召开大会,由张凤岁羽宣布“秦陇复汉军政府”正式成立,使高等学堂成为陕西辛亥革命的策源地。

在此之前,已有不少高等学堂的留日学生,在日本加入同盟会。

(2)陕西法政学堂奠定西北大学法、政、商学科的根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陕西当局又奉旨设课吏馆。

其旨在“以修明政学为主,讲求吏治为先”,造就“临民息事之才”,即培养提高在职中下级官吏,使之通晓吏治,兼明西学。

其课程包括历代政书、国朝政书和西国政书等。

其中,大清律例、刑案和中外条约等均为必修内容。

课吏馆并附设秦中官报局,创办《秦中官报》,使在学人员明了本省情况和中外时局,以增广见闻,实际上是为陕西政报。

至光绪三十三年(1907)陕西巡抚曹鸿勋以政治维新、交涉频繁,按北洋法政学堂成规,奉旨将课吏馆改为陕西法政学堂(位于今西安老关庙万寿宫),并附设自治研究所。

《秦中官报》亦改由法政学堂主办。

法政学堂继承课吏馆的办学宗旨,以培养政府官吏及法、商人才为主。

初设谳局裁判和地方自治两科作为预科。

预科毕业可升入正科。

陕西知名人士杨明轩即为1909年考入陕西法政学堂的学生。

1912年3月19日,陕西法政学堂改为关中法政大学,分设政治、法律、经济三系。

原陕西高等学堂留日归国学生钱鸿钧出任校长。

(3)农业学堂和三秦公学奠定西北大学的永久校址清宣统元年(1909),陕西省会农业学堂成立,校址位于今西安城西南隅现西北大学所在地。

陕西高等学堂监督周石生兼监督,西安知府尹昌龄任提调。

初设蚕业、农业两科,以后西北大学农科即以此为基础。

以后的中国文学艺术界知名人士、1949年时的西北大学教授郑伯奇、于是年考入农业学堂。

这是一所完全由地方政府控制的学校,政治气氛沉闷,学生对此颇为不满,遂于宣统二年(1910)发生大规模罢课。

学生成立纠察队,推举代表向学校交涉,学校置之不理,加剧了学生的不满情绪,便迁出学校,搬至市内城隍庙后街的财神庙。

西安各校纷纷表示支持,陆军小学堂亦开始罢课,教育会召集大会,声援学生。

陕西当局担心事态扩大,遂答应学生要求,斗争取得胜利。

1912年春,由陕西临时议会中部分议员发起,以陕西农业学堂校舍为基础,创办三秦公学。

校长为田仲玉(蕴如)。

李仪祉、张奚若、李仲特(李仪祉伯父)等陕西知名学人在校任教。

公学设有中学部、高等英文班、高等数学班和留学预备班等,学生300余人。

杨钟健、杨明轩等于是年考入三秦公学中学班学习(次年肄业)。

(4)由高等学校、法政学堂、农业学堂、实业学堂、三秦公学合组而成的西北大学1912年3月,中华民国秦军政分府大都督张凤岁羽鉴于辛亥革命后西北人才缺乏,提出创立西北大学,遂成立“西北大学创设会”。

张凤岁羽任会长,委员有钱鸿钧、马凌甫、崔云松、郗朝俊、谭耀唐、党松年、康寄遥、寇锡三、惠甘亭、谢文卿、王芝庭等。

后推原陕西省法政学堂校长钱鸿钧为校长,并决定以陕西法政学堂的教职员和学生为基础,并入陕西高等学校、陕西农业学堂、陕西实业学堂、三秦公学等5校,筹建西北大学。

校舍初以老关庙什字万寿宫原法政学堂旧址设法、商两科;在举院后院枣刺巷设农科,后移至原农业学堂旧址(即今西北大学院内);预科在东厅门原陕西高等学堂;印刷所设在西五台庙内。

学生除招收一部分学生外,并将三秦公学、陕西农业学堂、陕西实业学堂等校学生并入,在原法政学堂基础上设专门部,另设法、文、商、农各科,学制3年。

1912年春季正式开学。

1912年3月至10月,学校名为“关中大学”,实系“关中大学堂”、“关中法政大学”(原法政学堂)之沿袭。

1912年10月,学校就“本校席旧日法政学堂地址初定名为关中大学,继改为西北大学”呈文大都督。

改名时,校长钱鸿钧曾与旧日高等学校校长、农业学堂校长等“悉心商酌”,并通报新疆都督等。

到11月时,钱鸿钧校长“呈都督府”文中,已表明:“本校现已改为西北大学,所有种种原因已蒙批准转咨在案。

”①1913年7月前,学校致函驻日公使,介绍本校法科专门部法律科第二年学生汪康培入早稻田大学留学。

1913年10月5日,西北大学法商农各科考取的53名留学生(另有自费生10余人)出行。

钱鸿钧、崔云松、马凌甫、谭耀唐、郗朝俊、康秉熏力先后作《送西北大学学生留学东洋序》。

1913年7月16日,西北大学旧法政学堂别科中的乙、丙班学生已届毕业期限,遂经毕业考试后,饬令毕业。

其甲班已在西北大学开办之初满届发给西北大学毕业证书。

1913年7月1日,西北大学主办的《学丛》(又名《西北大学学丛》)创刊,并在北京、天津、上海、汉口、甘肃、西安、新疆等地设发行代办处,发往全国各地及日本。

张凤岁羽、钱鸿钧均为之题辞。

学界名人刘芬、黄福藻先后作序。

其中载于1913年9月出版的《学丛》第二期的黄福藻《学丛・序)中明确指出:“本校沿革始于晚清(即清光绪廿八年,1902年——笔者注),上而官司文电之交驰,下而学课手续之丛杂,几经变折始底于成。

兹特将前后事实辑而录之,使后人借以觇西北教育史进化轨迹之一斑。

”综上所述,西北大学与关中大学堂等5校实为一脉相承,血缘相同的关系。

二、“间断期”历史连续性新证(1)关于“间断期”的历史连续性问题从这几年新见的一些史料来看,不仅早期学堂时代到西北大学的创设具有极平滑的连贯性,而且中断的两个时期(1915~1922年;1927~1936年)也有一些可资证明其具有连续性历史的资料。

1941年9月1日出版的《西北学报》创刊号,作为西北地区大学共同参与的西北学会的机关刊物,在刘志聪所撰的《西北最高学府的风光》一文中指出:“西北大学是大西北的司令台,它的使命很大,民国以来,西北大学之名数见,因政局未能统一,故屡兴屡废,至民十六年以后,遂寂然无闻。

今西北大学再生于抗战建国大时代中……。

”这显然已注意到三个时期的西北大学,强调“数见”和“再生”,表明抗战时期西北地区高校对西大校史的认可。

20年代的西北大学讲师,兼任陕西省长公署秘书,并至陕州接迎鲁迅来校讲学的张辛南(毓桂),在发表于1942年6月22日《中央日报》的“追忆鲁迅先生在西安”一文中括注指出:“当时国立西北大学(西北大学共有三次,张翔初先生督陕时所办之西北大学为第一次,刘雪雅先生督陕时所办之国立西北大学为第二次,现在之西北大学为第三次)已告成立……。

”这里已通过张辛南的这一特殊身份的人物(既曾是西大人,又是陕西省长公署秘书),在一份当时很重要的报纸上,将三个时期的西北大学连成一体。

以后,抗战时期西北大学黎锦熙教授受命撰成的西北大学校史也从论名、论实角度,溯至民初的西北大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