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第13讲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业】

合集下载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归纳: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归纳: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一、《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背景和条件(1)经济前提: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快速发展,但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

(2)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壮大,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兴起(1831、1834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836英国宪章运动、1844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标记着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迫切须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3)思想基础: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英:欧文;法:圣西门、傅立叶)、德国的古典哲学是其理论来源。

(4)组织基础:1847年成立共产主义者同盟。

(5)主观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讨和革命实践。

2、诞生的标记: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主要内容:①确定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主动作用:创建了巨大的生产力。

②揭示资本主义必定崩溃的隐私:资本主义发展促使阶级冲突激化。

③揭示无产阶级的使命: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④昭示了将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

3、意义: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标记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成为国际无产阶级斗争的思想武器;起先指导工人运动;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巴黎公社1、背景缘由(1)主要缘由:法国工人和资本家的冲突。

(2)干脆缘由:1870普法斗争失败,其次帝国被推翻,巴黎人民组成国民防卫军,第三共和国成立,临时政府对外倒戈,对内打算解除巴黎人民的武装。

(民族冲突激化阶级冲突导致革命的爆发)2、经过(1)成立:1871年3月18日,国民防卫军推翻临时政府,3月28日,建立巴黎公社政权。

(2)革命措施:①政治措施:废除旧军队、旧警察,取消资产阶级法庭和议会,代之以国民防卫军,建立工人阶级自己的治安、司法、立法机构;由干脆选举产生的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他们;全部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娴熟技术工人的工资。

2020届高三二轮复习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立训练1

2020届高三二轮复习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立训练1

1.5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训练11、(2019年“评价大联考”第三次调研)图5是德·弗仑达的画作《红色的扫帚》,意为1871年梯也尔、法夫尔、特罗胥等被扫出巴黎。

这幅漫画说明()A.法国革命涤荡了欧洲反动势力 B.巴黎公社领导人缺乏斗争经验C.巴黎公社前进的步伐不可阻挡 D.法国人民对理性社会十分失望2、(2020届河南九师联盟质检)这一事件是人类历史上一次最深刻的社会革命。

对20世纪的历史,不管是)^世界史、还是制度史、社会思想史,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据此推知,这一事件()A,发生根源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B.实现了全世界无产者的紧密联合C.引发了西方现代文明的危机D.是俄国社会内外矛盾的必然产物3、(2020届全国大联考)列宁说过,“(巴黎公社)通过革命后取得了政权的广大无产阶级群体在未经任何特别复杂的立法手续程序,就实行了社会制度民主化,从而废除了根深蒂固的官僚制,实现了官吏由广大人民及其无产阶级通过选举的制度而产生”。

这说明巴黎公社()A.彻底废除了生产资料私有制 B.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原则C.获得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 D.未借鉴资产阶级民主成果4、(2020届百校联盟全国高三开学摸底大联考)1840年代,马克思被法国和德国等国政府驱逐,不得已于1849年来到英国,得以安心撰写《资本论》。

1902年到1903年,被本国政府通缉的列宁也逃到英国流亡,并常到大英博物馆写作。

这些伟人的境遇表明()A.俄国工人运动遭到失败B.欧洲大陆和英国不同的政治氛围C.英国社会主义运动高涨D.英国工人运动需要科学理论指导5、(2020届百校联盟尖子生联考)巴黎公社曾发表公告,宣布:“每一个地区的农村公社,通过设在中心城镇的代表会议来处理它们的共同事务;这些地区的各个代表会议又向设在巴黎的国民代表会议派出代表,每一个代表都可以随时罢免,并受到选民给予他的限权委托书的约束。

”这表明,巴黎公社A.继承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 B.践行了工农联盟的革命策略C.建立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D.具有了一定的国家主权意识6、(2019湖北重点学校联考)下表是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领导巴黎公社的临时权力机构)在关于选举的公告中对广大群众的告诫。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4.8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单元知识整合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4.8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单元知识整合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4.8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单元知识整合一、巴黎公社与十月革命的比较1.相同点(1)性质相同: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无产阶级革命。

(2)背景相似:都与大规模战争有关(分别是普法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都与阶级矛盾尖锐有关。

(3)斗争手段相同:都以武装起义的形式夺取政权;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2.不同点二、比较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1.不同点2.联系: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紧密相连,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由二月革命过渡到十月革命,从而形成了急剧发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性质不同的发展阶段。

三、俄国与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差异及成因1.俄国十月革命首先在城市取得胜利的原因(1)俄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是工人、士兵,掌握武装并多集中在大城市。

(2)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正确决策,周密准备。

(3)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并企图消灭工兵代表苏维埃。

(4)第一次世界大战促使俄国国内各种矛盾激化,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5)临时政府前线失利,后防空虚。

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首先在农村取得胜利的原因(1)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全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的反动势力最薄弱,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力量主要集中在城市。

(2)中国是农业国,无产阶级力量相对较弱,广大农民与无产阶级有着天然的联系,是革命最可靠的同盟军。

(3)中国共产党以中心城市为目标的武装起义都受到挫折。

(4)毛泽东总结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经验,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总之,在革命实践过程中,要按照本国的具体国情来制定政策,而不能照搬别国经验,也就是要结合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这样才能顺应历史潮流,做出正确的历史决策。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4.8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课时提升作业一、选择题(共12小题,48分)1.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英国宪章运动明确提出:“年满21岁且精神正常的男子都有普选权,选举投票应秘密进行,废除议会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

高考历史一轮基础知识复习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 知识点解读

高考历史一轮基础知识复习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 知识点解读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知识点解读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马克思主义诞生:1、条件:经济基础——阶级基础——理论来源——主观努力——2、诞生:(内容)3、意义:二、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巴黎公社革命1、性质:2、失败原因:(1)客观:敌人的疯狂镇压。

(2)主观:①缺乏先进政党领导②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③没有发动广大农民,使无产阶级处于孤军奋战的境地④没有乘胜追击临时政府军队,给敌人喘息机会⑤没有同外省的革命者联合起来。

(3)根本原因——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时期,革命爆发是由于外部偶然因素,并非因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而爆发。

3、经验教训:(1)掌握一支足够的革命武装力量,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前提;(2)无产阶级必须彻底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才能建立公社式的无产阶级政权;(3)无产阶级必须与农民结盟,才能取得胜利;(4)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

4、意义:(1)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2)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3)巴黎公社失败的经验教训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4)公社战士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精神,永垂青史三、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一)俄国十月革命1、背景:(1)国际: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2)国内:经济——向帝国主义过渡,资本主义经济虽有发展但仍落后政党——思想——催化剂——2、经过:罗曼诺夫王朝——二月革命——四月提纲——七月流血事件——十月革命3、意义:(1)历史地位:(2)对俄国:(3)对世界: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鼓舞了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人民。

4、特点:(1)理论创新:列宁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一个落后国家取得胜利的学说,并通过十月革命得以实践。

(2)革命道路:城市包围农村(3)革命阶段:资产阶级某某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联(4)实现方式:由设想和平夺权到暴力革命夺取政权(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调整和创新1、战时共产主义和新经济政策:2、斯大林体制的建立:(1)形成原因:外部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威胁,二战的战争策源地形成;内部受到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的制约。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人教版课件:必修1 第四单元 第13讲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人教版课件:必修1 第四单元 第13讲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2)对中国: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诞生了中国共产 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 主义革命与建设的伟大成就。
2.多维视角认识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革命只是一次特殊条件下的城市起义。即巴黎公社起义的爆 发不是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人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而是具有非常强的
线索2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新时期民主政治不
断完善,依法治国方略基本确立。
线索3
祖国统一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实现祖国统一奠定了理论基础。香港、澳门的胜利
回归,丰富了“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也为解决台湾问题指明了方向。
使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二、巴黎公社
1.背景
(1)1870年,法国在 普法战争 中战败,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
(2)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投降卖国,对内镇压革命。 2.成立: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起义;3月28日,选举产生巴黎公社。 3.措施 (1)政权建设: 公社委员会 是最高权力机构,拥有立法权和行政权;废除旧军 队、旧警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等。 (2)社会经济: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 工人合作社 管理,实行八小时工 作制等。
觉醒,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古典政治经济学 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________________ 马克思和恩格斯一方面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另一方面批判地继承优秀 的思想理论成果
主观
2.标志:1848年《 共产党宣言 》的发表。 3.内容 (1)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 客观规律 。 (2)指出 阶级斗争 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3)揭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4)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 4.意义

2019-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教案 新人教必修1

2019-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教案 新人教必修1

2019-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教案新人教必修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2)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意义;(3)巴黎公社的措施和历史教训对后来革命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引导学生概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大意义,培养学生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培养学生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相关革命活动的介绍,培养学生为人类革命事业不断探索的精神,教育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要批判性的吸收;(2)通过介绍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奋斗的事迹,帮助学生养成坚持真理和为人类进步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3)通过对巴黎公社成立和失败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巴黎公社的成立是无产阶级建立专政的一次伟大的尝试,巴黎公社失败,意味着社会主义道路的长期性和曲折性。

【教学方法】1.根据本课内容枯燥的特点,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设计中,可以通过介绍马克思,恩格斯的逸闻趣事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阅读思考、小组讨论研究,让每个学生都能动手、动口、动脑,从而在知识产生迁移中发现规律,进一步把知识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达到教育学“最近发展区”要求,体现了自我建构知识的现代教学思想。

【教学内容】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1)经济前提: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也日益暴露;(2)阶级基础: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的三大工人运动。

2.《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1847年11月,“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同盟起草纲领。

1848年2月,新纲领《共产党宣言》发表,这是国际工人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人教版):第四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oc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人教版):第四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oc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历史发展主线2个知识归纳整合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规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呈现出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变成现实、由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的发展规律,同时也出现了曲折。

1.由空想到科学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的社会提出了一些天才的设想。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舞台,为科学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必要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在长期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创立了科学理论,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2.由理论到实践随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传播,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起来。

1871年法国爆发了巴黎公社武装起义,建立了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政权。

社会主义由理论发展到实践3.由理想变成现实《共产党宣言》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自己的统治,进而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

1917年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

4.由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二战后,东欧出现了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罗马尼亚等八个社会主义国家,亚洲也出现了中国、朝鲜、越南、蒙古四个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地跨欧亚的社会主义阵营,社会主义由一国胜利发展到多国胜利。

5.由一种模式发展到多种模式社会主义制度诞生后,各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主要是效仿苏联模式,但由于苏联模式的弊端以及与各国国情的不符,其他国家力图通过改革突破这一模式,主要出现了南斯拉夫、中国两种模式。

实践证明苏联模式、南斯拉夫模式是失败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活学活用]1.(2012·滁州质检)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一文中指出,“公社的真正秘密就在于:它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是生产者阶级同占有者阶级斗争的产物,是终于发现的可以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5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同步课件) 课标人教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5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同步课件) 课标人教版

独立的政治运动的时候,越来越需要一个完全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革命理论来引
3.工业革命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经济前提 (1)工业革命是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飞跃,它不仅是生产技术上的
(2)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并导致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 (3)工业革命使社会分裂为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促
4.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主要内容:肯定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肯 定了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资 本主义必然灭亡;指出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提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实行无 产阶级专政;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昭示了未来共 产主义社会的原则等。
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对人剥削人的罪
恶现象深恶痛绝,同时对未来的社会提出许多美妙的天才设想:用统一的社会生 产替代私人生产的无政府状态,消灭城乡差别,使劳动成为人们的需要,使教育
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解放妇女等。这些设想对于创立科学共产主义理论都是非常
但是,空想社会主义只是一种不成熟的理论,反映了正在成长中的无产阶级 最初的、不明确的愿望。空想社会主义者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和发展规 律,不懂得阶级斗争,还认识不到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和新社会的缔造 者。因此,不能从理论上科学阐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个客观规律。他 们的社会主义只能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当无产阶级日益壮大,已经开始进行
)
解析:巴黎公社是实行普选的真正民主,但不是直接民主。马克思主义诞生 的标志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苏俄。 【答案】 C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一次伟大尝试。巴黎公社( A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人教版PPT课件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人教版PPT课件

❖ 例:某西方学者评论说:“他们虽然有社会变革的方 案,但并不期望和打算通过无产者的起义来实现社会变 革。……实际上,他们几乎没考虑过自己精心制作的蓝 图如何才能付诸实践。”该学者评论的是:
❖ A.科学社会主义 B.新三民主义
❖ C.启蒙运动 D.空想社会主义
例:被誉为现代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在出版于1759 年的《道德情操论》中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 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 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 稳定。”作者的这一提醒主要是为了防止:
例析:人民网指出:马克思、恩格斯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 提出工人的贫困是从现代劳动本身的本质中产生出来,造 成工人贫困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只要这种 关系依然存在,即使整个社会财富达到了顶点,对工人来说 依然是持续不变的贫困。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A.揭示了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 B.蕴涵着深刻的民生思想 C.指出了工人运动的历史必然 D.指出了阶级斗争的根源
国家。
天下的局面。
第18讲 │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到科学 学习目标导航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历史背景:
(1)必然性: 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弊端日益暴露 A.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工人生活却未得到改善; B.资本主义发展,资本家和工人贫富差距却拉大; C.生产力发展,周期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初现。
科 学
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斗争的理论武器
单元线索特征
通史线索
历史特征

(1)三次工人运动标
会 主 义
(1)马克思主义诞生, 推动了工人运动蓬勃
志欧洲的无产阶级登 上政治舞台,急需革
探 发展。
命理论。
索 从
(2)1871年巴黎公社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新人教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新人教版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单元评估检测(五)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五单元(6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马克思恩格斯说:“由于阶级对立的发展是同工业的发展步调一致的,所以这些发明家也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于是他们就去探求某些社会科学规律,以便创造这些条件……”“发明家”是指( )A.科学社会主义者B.空想社会主义者C.巴黎公社领导人D.人文主义者2.(上杭模拟)恩格斯说:“当《宣言》出版的时候,我们不能把它叫做社会主义宣言。

在1847年,所谓社会主义者是指两种人……一方面是指各种空想主义体系的信徒……另一方面是指形形色色的社会庸医……在1847年,社会主义意味着资产阶级的运动,共产主义则意味着工人的运动。

”1847年的“社会主义”之所以“意味着资产阶级的运动”,主要是因为社会主义者( )A.主张通过资产阶级改良实现理想社会B.主张通过暴力革命实现理想社会C.其理想社会在当时是根本无法实现的D.当时尚未认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3.某历史学习小组为探究某一主题,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其中有“工业革命的影响”、“欧文与‘新和谐公社’”、“欧洲三大工人运动”、“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活动”等。

请你判断该历史学习小组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空想社会主义理论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C.巴黎公社D.俄国十月革命4.在解释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时,列宁这样说道:“胜利的社会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准备成熟。

但是在1871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

”列宁的这段话可理解为( )A.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导致革命B.在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以前不能进行革命斗争C.巴黎公社革命没有成熟的主客观条件作保证D.1871年是革命条件成熟与否的分水岭5.马克思指出,巴黎公社“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是生产者阶级同占有者阶级斗争的产物,是终于发现的可以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

新课标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9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含解析

新课标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9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含解析

课后限时集训(九)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 (2019 •无锡调研)1831年,英国《人民之声报》发布工人阶级政纲,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工人们是中间和上层阶级的支持者”;1834年,英国“全国各业统一工会”宣布“要建立一种新的秩序,只有社会中真正有用的和有智慧的阶层,才能管理国家事务”。

这一变化反映了()A.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B. 认识到世界工人联合斗争的必要性C. 英国工人阶级主体意识的自我觉醒D. 马克思主义诞生推动英国工人运动C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指的是巴黎公社革命,故A项错误;材料只是强调英国工人运动发展状况,故B项错误;因为英国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使工人阶级逐步认识到自身的作用,故C项正确;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故D项错误。

]2 . (2018 •重庆二模)1852年,马克思对法国发生的股票投机和金融危机问题作了探讨;1867年出版的《资本论》第1卷,涉及1865年英国工人工资状况问题、1866年爱尔兰农业平均产量问题、1867年英国立法对使用童工约束问题等。

这说明马克思经济学()A. 直面资本主义现实问题B. 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C. 源于产业工人生产实践D. 指导了无产阶级的斗争A [由材料可知19世纪中后期,马克思对不同时期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的经济现象进行探讨和关注,说明马克思经济学直面资本主义现实问题,故A项正确。

]3. (2018 •南昌二模)马克思正是这样一个时代的见证人、分析人和批判大师,他的思想不仅赢得了大批追随者,甚至也获得了他的敌人的尊重。

这主要原因是马克思主义()A. 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化优秀成果B. 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C. 提供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正确理论指导D. 形成了内容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体系D [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现代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社会主义,是一套内容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体系,故D项正确。

最新人教版高考历史复习专题十三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

最新人教版高考历史复习专题十三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

十三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35分钟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1.(2021·淄博二模)面对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社会暴露的种种弊端,傅立叶强调,资本主义是一种“反社会的工业主义制度”,主张妇女解放;欧文指出,“私有制是万恶之源”,提出建立公社劳动联合体,消除城乡对立。

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上述认识( )A.旨在改造现实勾画未来理想社会B.与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相适应C.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批判D.表明工人运动有了成熟理论作指导【解析】选A。

材料反映了空想社会主义者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提出各种对未来社会的设想,故选A;空想社会主义者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主张对其进行改造,而不是与资本主义相适应,并且此时资本主义远未达到成熟的状态,排除B;空想社会主义者既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又勾画未来理想社会,排除C;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表明工人运动有了成熟理论作指导,排除D。

【深化点拨】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空想社会主义不能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的规律,看不到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

2.《共产党宣言》指出:“在经济危机期间……社会所拥有的生产力已经不能再促进资产阶级文明和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的发展;相反,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这种关系所不能适应的地步,它已经受到这种关系的阻碍。

”这一论述 ( )A.体现了唯物史观B.直接影响了十月革命的爆发C.阐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D.强调经济危机具有极大破坏性【解析】选A。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材料阐述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体现了唯物史观。

3.恩格斯称《共产党宣言》是共产党人的第一个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纲领,对那些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的杂七杂八的思潮加以甄别和澄清,对于确立科学社会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主导地位,无疑是完全必要的。

恩格斯在此强调《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A.促进世界无产阶级真正走向联合B.使工人斗争富有了科学性C.意味着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终结D.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解析】选B。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专题点睛】本专题讲授的是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等史实。

了解《共产党宣言》指出了无产阶级斗争的前景。

巴黎公社的建立进一步证实了马克思对工人运动的期待。

列宁在十月革命后建立的无产阶级政权,开创了一种新型的政治体制。

毛泽东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不断发展壮大,最终建立了新中国。

通过此专题学习,要让学生能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待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及其影响,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多种历史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课标考点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重点掌握3月18日的起义、巴黎公社的成立、革命措施、性质,认识巴黎公社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解析考点1】1.《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1)主要内容:《宣言》展示了社会主义的实现系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的崭新社会历史观;肯定了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崩溃的秘密;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等等。

(2)意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此后,这一理论成为国际无产阶级无比锐利的思想武器。

工人运动蓬勃兴起,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2.巴黎公社的性质、采取的主要措施、失败原因及历史意义(1)性质:巴黎公社是新型的工人阶级专政的政权(2)措施:①政治:由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②经济:规定了公社委员的工资,并受人民监督和罢免。

③教育:通过促进社会进步的法令,用世俗教育代替宗教教育、实行义务教育等。

由于公社处在艰苦条件下,它们大多没有来得及实施,但是其原则至今仍被认为是进步的。

高三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学案10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高三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学案10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学案10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课标要求] 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2.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3.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2.诞生——《共产党宣言》的问世 (1)时间:1848年(2)内容⎩⎪⎨⎪⎧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 的基本原理。

阐明了 的客观规律。

揭示了 的历史使命。

号召 ,同 进行斗争。

(3)意义: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________________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二、巴黎公社 1.背景(1)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

(2)____________________对外投降,对内准备以武力解散____________的武装。

2.成立(1)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起义,国民自卫军占领城内战略要地。

(2)3月28日,巴黎人民通过选举建立了____________。

3.措施(1)时间:1871年5月下旬。

(2)原因⎩⎪⎨⎪⎧主观上: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没有同外省的革命者 取得联系,更没有发动广大农民。

客观上:临时政府利用法兰西银行的财政支持,反动力量强大。

5.意义(1)巴黎公社是____________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2)丰富了____________学说。

(3)其经验教训是______________运动的宝贵财富。

三、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1.背景(1)经济:________________有一定发展,但远远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2)政治:20世纪初的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各种____________十分尖锐。

(3)国际:________进一步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社会矛盾。

(4)现实:__________后出现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2020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专题学案第二单元 课题十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含解析

2020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专题学案第二单元 课题十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含解析

课题十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联]马克思主义诞生与工业革命[注]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的罪恶进行深刻揭露,对未来的理想社会提出许多美妙的天才设想,企图建立“人人平等、个个幸福”的新社会,是一种“乌托邦”的社会主义。

[注]民族危机激化阶级矛盾,“战争引起革命”。

[辩]巴黎公社不是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也不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的,但其实践活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记]二月革命倒沙皇,“四月提纲”指方向,七月事件抛幻想,十月革命现曙光。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历史条件(1)经济:随着工业革命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

(2)阶级:19世纪三四十年代,工人运动爆发,表明工人阶级已经觉醒,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3)思想: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

(4)个人:马克思和恩格斯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批判继承优秀的思想理论成果。

2.诞生标志: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3.主要内容: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了阶级斗争的重要作用,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4.历史意义: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

二、巴黎公社1.爆发原因(1)民族危机: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普军直逼巴黎城下。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屈膝投降。

(2)阶级矛盾:临时政府欲解散国民自卫军,导致两大阶级矛盾一时激化。

2.革命措施(1)政治:民选产生的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建立国民自卫军;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

(2)经济: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实行八小时工作制。

3.失败原因(1)根本: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无产阶级革命不成熟。

(2)主观:没有掌握经济命脉,没有发动人民群众,没有成熟的政党领导。

4.意义: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讲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一、选择题1.(2018·齐鲁名校冲刺模拟卷四,34)恩格斯在1883年《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说:“贯穿《宣言》的基本思想: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

”恩格斯意在说明马克思主义()A.建立在工业革命的基础上B.必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C.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D.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答案 B解析据材料“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可知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变化不断发展的,故B项正确。

2.《共产党宣言》指出:“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的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这里迅速发展的革命因素是指()A.农民阶级力量壮大B.资产阶级力量壮大C.无产阶级力量壮大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答案 B解析根据材料“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可知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推翻封建统治,故B项正确。

3.(2019·潍坊模拟)马克思认为,在未来的民主制中,社会中的个人不再与政治国家、公共领域和共同体相互分离、疏远和孤立,社会的政治制度就是人民自己的作品、表达和决定。

马克思对未来民主制度的设想意在()A.使国家制度的人民变为人民的国家制度B.为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找到了正确方向C.把无产阶级的政治自由作为目标D.阐明工人阶级是国家管理的主体答案 A解析据材料“社会的政治制度就是人民自己的作品、表达和决定”可知,国家制度完全由人民自己决定,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指出其与工人阶级斗争的关系,故B项错误;材料里没有专门强调只有无产阶级才能拥有政治制度的理想,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强调只有工人阶级才能是国家主人,应包括当时社会所有人,故D项错误。

4.(2018·重庆高考模拟调研卷六,33)1852年,马克思对法国发生的股票投机和金融危机问题作了探讨;1867年出版的《资本论》第1卷,涉及1865年英国工人工资状况问题、1866年爱尔兰农业平均产量问题、1867年英国立法对使用童工约束问题等。

这说明马克思经济学()A.直面资本主义现实问题B.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C.源于产业工人生产实践D.指导了无产阶级的斗争答案 A解析由材料可知19世纪中后期,马克思对不同时期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的经济现象进行探讨和关注,说明马克思经济学直面资本主义现实问题,故A项正确。

5.(2018·安徽“江淮十校”第三次联考,34)《共产党宣言》有7篇序言,均是根据历史的发展不断做的修改补充。

如1872年序言:“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

如果是在今天,这一段在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写法了。

”这体现出,马克思和恩格斯()A.具有自我批判与革新的精神B.主张从历史条件出发研究问题C.始终关注科学社会主义运动D.将理论运用与历史发展相结合答案 A解析根据材料“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

如果是在今天,这一段在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写法了”可知,马克思和恩格斯具有高度自我批判和革新的精神,故A项正确。

6.(2018·乌鲁木齐一模,9)2016年11月,法国国民议会在巴黎公社145周年纪念之际,依据《宪法》通过了“为所有遭镇压的1871年巴黎公社社员平反”的第907决议,认为这是一次“尽历史责任”的“庄严行动”。

这样评价的依据是()A.巴黎公社采取了限制资产阶级的革命措施B.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C.巴黎公社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肯定D.巴黎公社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答案 C解析现代法国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权,不可能肯定巴黎公社采取的限制资产阶级的革命措施,故A项错误;肯定巴黎公社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尝试与现代法国国体相违背,故B项错误;当代法国认可巴黎公社的“尽历史责任”指的是巴黎公社抵抗外国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故C项正确;肯定巴黎公社丰富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法国国体相违背,故D项错误。

7.(2018·辽宁期末,25)马克思认为:“公社以其审慎温和著称的措施,只能适合于被包围城市的情况……它所采取的一些特殊措施只能表明通过人民自己实现的人民管理制的发展方向。

”这表明巴黎公社()A.对旧势力妥协导致革命形势恶化B.缺乏斗争经验错失了有利时机C.缺乏爆发的社会条件具有偶然性D.未能有效动员农民而孤军奋战答案 C解析“审慎温和”并非对旧势力妥协,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突出巴黎公社错失有利时机,故B项错误;根据“它所采取的一些特殊措施只能表明通过人民自己实现的人民管理制的发展方向”说明巴黎公社缺乏必要的社会条件,其爆发具有偶然性,故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动员农民问题,故D项错误。

8.(2018·湖北4月调考,34)列宁在1916年的《社会革命与民族自决权》中指出,“民族自决权只是一种政治意义上的独立权”,不等于“分离、分裂、建立小国家,它只是反对任何民族压迫的斗争的彻底表现”;在提到中国、波斯等半殖民地国家时指出,“社会主义者不但应当要求无条件地、无代价地立即解放殖民地,这个要求在政治上的表现正是承认自决权”。

可见“民族自决”()A.反映了当时欧美工人阶级的共同性认识B.推动了世界民族解放斗争高潮阶段到来C.意味着近代被欺凌的中华民族整体自决D.表明了半殖民地革命应由无产阶级领导答案 C9.(2019·济宁高三模拟)列宁在回顾十月革命时说:“不仅同1789年和1793年相比,而且同1871年相比,俄国无产阶级在自己的革命中都达到了极高的高度。

”“达到了极高的高度”是指十月革命()A.采取了暴力斗争的形式B.首先从中心城市开始C.缔造了新型的社会制度D.由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答案 C解析材料中列举的一系列斗争和十月革命都采取了暴力革命的形式,因此不是达到了极高的高度,故A项错误;1789年革命、1871年的巴黎公社运动也是从城市开始的,故B项错误;十月革命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达到了“极高的高度”,故C项正确;巴黎公社也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故D项错误。

10.(2018·广东二模,34)《全球通史》载:“1917年3月至11月是临时政府和苏维埃之间为权力而斗争的时期。

在这场斗争中,临时政府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

”“临时政府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的主要原因是()A.资产阶级残酷剥削工人B.其拒绝停战也拒不分配土地C.经济危机导致工人罢工D.其反对“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答案 B解析临时政府拒绝停战也不分配土地,从而不能满足人民“要和平、要土地、要面包”的要求,因而“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故B项正确。

11.(2018·长春模拟)李大钊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中说道:“历史是人间普遍心理表现的记录。

人间的生活,都在这大机轴中息息相关,脉脉相通。

一九一七年俄罗斯的革命,不独是俄罗斯人心变动的显兆,实是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的显兆。

”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是指俄国二月革命的胜利B.新文化运动的价值所在就是宣传马克思主义C.俄国革命道路对中国共产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D.李大钊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初步基础答案 D解析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是指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而不是二月革命,故A项错误;材料并没有体现新文化运动,故B项错误;《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发表于1918年,而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故C项错误。

12.(2019·衡水模拟)在十月革命100周年之际,俄总统普京说:“1917年轰轰烈烈、跌宕起伏的事件是我们历史不可分割而又复杂的组成部分”。

美国前国务卿赖斯认为“十月革命的的确确震撼世界”。

也有西方学者认为“俄国革命沦落为一个令人沮丧的教训”。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三者观点都很客观B.革命难以塑造理性世界C.俄国革命影响巨大D.俄国历史地位争议较大答案 C解析由“我们历史不可分割而又复杂的组成部分”“十月革命的的确确震撼世界”“俄国革命沦落为一个令人沮丧的教训”都承认俄国革命影响巨大,故C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13.(2018·石家庄模拟)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年,各地通过多种方式隆重纪念这位重要的思想家。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马克思没有描绘一幅社会主义的蓝图,这不是他的目标。

他想要分析的是资本主义社会内部不断变革的生产力。

换句话说,他想要确定的是,在资本主义内部,生产力产生了它的反命题,并不可避免地走向灭亡的过程,就像以前的奴隶制和封建制一样。

他最早注意到经济周期是资本主义经济一个常见现象。

——摘编自[美]布鲁、格兰特《经济思想史》材料二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那么它在消灭这种生产关系的同时,也就消灭了阶级对立和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从而消灭了它自己这个阶级的统治。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分析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灭亡的原因是什么?(2)据材料二,指出《共产党宣言》设想的未来理想社会是什么样子?将如何实现?(3)结合所学知识并综合上述材料,针对当今世界存在的问题,说明马克思主义对当今世界的价值。

答案(1)原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爆发经济危机,从而破坏生产力导致资本主义的灭亡。

(2)未来社会的样子:没有阶级对立、每一个人得到自由发展、自由人的联合体。

实现:无产阶级建立自己的统治、实现生产国有化、发展生产力、消灭阶级。

(3)价值: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保障工人权利、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

14.(2018·商丘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月革命算是否定了沙皇体制;十月革命也仍只否定了西方现代的代议政治,代之以一党专政。

然则这一党专政的模型与尺度全无着落。

列宁于1918年初迁居克里姆林宫的时候,他不可能有明确合理的蓝图,预筹日后的局面;多方面还是东扯西凑,因时就势。

而且严格论之,斯大林之所经营,还是承袭上述7年的战时体制,否则今日70年后的改组开放就无法自圆其说。

——节选自黄仁宇《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请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材料中作者的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