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西方的建筑文化Word版
浅析中西方建筑文化的差异
运动,也是一次伟大的进步的变革,它起源于十三 庙建成到现今的 2500 年里,从希腊古典的柱式到
2.1 中国建筑艺术风格
世纪的意大利。由于当时新兴的资产阶级逐步取 罗马的拱券,穹隆顶技术。从哥特建筑的尖券、十
中国建筑艺术风格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中 得了统治地位,它提倡人文主义反对封建教会,在 字拱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无论是造型,比
1.2 建筑的审美性
欧建筑的先驱。由于希腊多山,盛产大理石,早在 院落与院落相套,相联结而构成规模巨大的建筑
作为人类重要的物质文化形式之一,建筑艺 2000 多年前希腊人就利用石材建造房屋,产生了 群。
术的审美特征,主要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实用与 柱廊和三角形山墙的建筑形式,柱子多用垂直线
与中国相反,西方建筑是以开放的单体空间
的协调等。从而可知,建筑艺术与其他造型艺术一 重,通过数比美学的研究使建筑形式具有完整严 筑物的透明度大大增加,以外部空间来包围建筑
样,它主要通过视觉给人以美的感受。同时,建筑 密的逻辑关系,使艺术和功能统一谐调,尤其是其 物本身,使建筑的实体形象更为突出。这些特点都
艺术是一种立体艺术形式,故建筑艺术形象具有 柱式的造型对建筑艺术的影响最为深远,一直沿 是和西方人很早就开辟的海上通道以及社会内部
西方,都是按照物质的需要和美的规律进行生产。
中国建筑在清朝盛期形成最后一种成熟的 五行相生相克原理构筑。极力求得与天地、自然万
建筑的目的是为了实用,在实用的基础上实现“阳 风格。其特点是,城市仍然规格方整,但城内封闭 物的和谐,以趋吉避凶,招财纳福的心态聚落成背
光、空气的绿地”的建筑物。总的方面分成三部分: 的里坊和市场变为开敞的街巷,商店临街,街市面 靠大山,面对平川的建筑群落。这种“仰观天文,俯
中西方建筑特点分析.docx
中西方建筑特点分析1建筑精髓最早的人类如XX周口店的元谋人栖身于洞穴之中,这个洞穴就是最的建筑。
随着时代的发展慢慢的人类懂得了用草木石块来建造房屋。
就是这样不断有意识的创造改进,从实用到美观再到赋予精神意义,人类对建筑物不断的积累经验、并不断的总结创新,最终形成了科学并可传承的建筑基本理论。
其中西方最为经典的古建筑就是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摇篮,它在建筑史上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雅典卫城的帕提农神庙。
而古罗马国力强盛,在后期继承了古希腊的版图后也继承了古希腊建筑的成就,如古罗马角斗场、古罗马万神庙和古罗马浴场,它的输水道被认为是工程技术史上的奇迹。
公元前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系统的总结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艺术。
提出了“坚固、实用、美观”的建筑三原则,而这一原则也为欧洲建筑学奠定了理论基础,使得建筑建造在西方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这三点非常容易理解,建筑的坚固性决定了建筑的安全性和留存性,建筑的本质就是为人们抵挡灾害,而坚固就是最为重要的一点,也正是因为其坚固性,从而让千年后的人们还能够看到当年伟大的建筑,去体会这座建筑的时代背景以及文化特点,去感受这座建筑经历的历史变迁。
建筑原则的第二点就是方便,许多的建筑过分的追求建筑师所满足的意义,将大量政Z、宗教、仪式等内容加入到建筑物中,使建筑变成了负担变成了雕像。
满足了种种却忽视了建筑的方便,请勿忘记,建筑是为人而建,为人所需要而存在的。
建筑原则的第三点就是美观,建筑需要满足一种美的冲击力,给人们带来强烈的视觉效果,给人们的身心带来愉悦,使建筑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
其中建筑美感的表现的形式主要体现在建筑的形状、比例、对称、韵律、色彩、空间感等方面。
其中,比例是从古希腊就延续下来的一种创造美的公式,古希腊人研究如何让人感受到美,发现完美的比例是存在的,即所谓的黄金比例。
这些在文艺复兴时期又有所体现,最著名的就是达芬奇的人体比例素描。
关于中西古建筑特点及其文化内涵
中西古建筑特点及其文化内涵古建筑是一个国家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西方古建筑各具特点,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本文将从中西方古建筑的特点及其文化内涵两个方面来探讨古建筑。
中古建筑特点及其文化内涵中古建筑是指我国古代建筑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
其主要特点有:1. 木结构和石构古代中国的建筑结构采用了木构和石构结合的方式。
木构结构主要指榫卯结构,将木料用口榫和楔子等连接起来,不需要任何金属连接件。
石构结构主要指石垛和拱券结构。
这种构造方式具有很高的耐震性和抗风度,古代中国的建筑几乎没有受到自然灾害的侵袭。
2. 建筑形式多样中古建筑的形式多样,有大木构建筑、木构构架建筑、石拱桥建筑、塔楼等。
其中的建筑形式非常独特,从小到大,简单到复杂都有。
3. 色彩丰富中古建筑在色彩的运用上非常丰富多样。
主要有青、黑、白、红、黄五种常用颜色。
这些颜色都是用天然矿物和草木材料的染色剂制成,能够保持长久的耐久时间。
中古建筑的文化内涵也非常深厚。
首先是宗教文化内涵,我国古代建筑的一部分被用于宗教活动,例如寺庙、塔楼、道观等,这些建筑体现了中国的宗教文化和哲学思想;其次是宫殿文化内涵,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杰出代表。
古代帝王的宫殿与朝臣的房屋都有独特的设计和建造方式,传承了中国的文化和传统;第三是民俗文化内涵,中国的别墅、庭院和房屋都代表着我国的民俗文化,如四合院、扬州园林、苏州园林等,它们代表了丰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内涵。
西古建筑特点及其文化内涵西古建筑是指西方国家的古代建筑文化,主要分为希腊建筑、罗马建筑、文艺复兴建筑和哥特式建筑等。
其主要特点有:1. 简约明快西古建筑在设计上秉承了简约明快的风格,它们拥有整个建筑群的清晰度和结构简单度。
例如,希腊神庙大多采用了盖瓦构造,罗马建筑围绕着中央广场建筑,体现出了结构和布局上的优雅,哥特式建筑采用了高大、苍劲的设计风格,突显出优雅和威严感。
浅析中西方建筑文化差异
浅析中西方建筑文化差异建筑作为历史文化的记录和见证者,作为凝固了的文化艺术品,从未间断过对人们生活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从文化特质、哲学体系、艺术风格、审美观念、建筑历史等方面来看,中西方建筑文化存在许多明显差异。
1.中国的宫室建筑带有权力中心思想的印记中国大型宫室建筑的特点是中轴对称,中轴线上的宫室巍峨宏伟,有多层级纵深,两旁有附属性建筑,左右对称。
这体现着中国政治文化中的君臣秩序、尊卑长幼之节。
皇家建筑是帝国形态的象征。
普通人家建筑也严格地体现着封建家长的权威地位——家长住上房堂屋,子孙住厢房偏厦。
即使最偏远乡村中的房子也遵守着宫殿建筑中蕴含的等级体系与社会思想文化准则。
2.中国重视“内宇宙”修炼的思想在园林建筑中的痕迹园林建筑体现了中国士大夫的思想追求和艺术情趣。
重视正心诚意、修身养性之学,涵泳性情,默思玄览,修炼“内宇宙”,在笔墨纸砚则为书画,在草木土石则为园林。
他们将内心修养作为宇宙中最广大最重要的学问。
中国古代除了李白、徐霞客等寥寥数人,并无太多探险家,大约与士大夫重视“内宇宙”修炼而不重视对“外宇宙”的探索有关。
反映在建筑上就表现出内容和形式的华丽、精巧。
他们将“内宇宙”又投影在园林建筑上。
苏州园林玲珑精致,咫尺之间变幻多重景观,譬如狮子林中的假山曲径,极尽曲折回环之能事。
3.中国建筑的围墙文化中国建筑喜欢用一堵坚实的围墙把建筑封闭起来。
作为家天下的皇帝,更是给“国家”(以国为家)修了一座世界上最大最长的围墙。
此处可隐约窥见中国内敛、保守的思想因子。
4。
中国建筑中的“天人合一”徽派建筑模山范水、师法自然,建筑和周围山川景物、地理形势融合无间,让水土成为建筑的有机部分,让建筑浑融而化入山川。
中国建筑讲究风水堪舆之学,大概与“天人合一”的思想问有某种内在的隐秘关联。
5.西方建筑文化发展与中国文化的迥异之处经历了风格迥异的不同历史时期,西方建筑在每一发展阶段的特征都十分显著,而中国建筑在不同历史时期变迁的痕迹则微乎其微,只有专业人士才能从斗拱的层数多寡等细微之处判断出一座中国古代建筑的年代。
中西方建筑艺术文化差别-建筑艺术论文-建筑论文
中西方建筑艺术文化差别-建筑艺术论文-建筑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中西方设计艺术文化特点及差异我国的传统崇尚一元论,即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西方则是二元论,即主客分离。
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以儒道两家思想为基础,将整个世界乃至宇宙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讲究的是整体性、和谐性、关系性和实用性。
而主客分离则强调在理性思维的基础上,突出个体差异,突出开放性。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注定会影响室内外空间的建筑布置。
正是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加上古时交通的不便,造成了中西建筑互不影响、相对、风格迥异。
中式建筑体现的是封建的儒道思想,追求天人合一的特色,突出建筑形态的互补性和对立统一,表现的是封建社会特有的等级观念、从属观念和临时观念。
西式建筑则受宗教神权的影响,追求主客分离的特色,表现的是地位观念、归属观念和永久观念。
这种差异的实质是中西方文化在思维方式和社会形态上的差异。
1.中国传统设计艺术文化特点中国传统设计源于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有以下三个特点:其一,整体设计观。
中国传统的设计理念突出天地人三者的大和谐设计观。
物尽其才、人尽其力、天时地利。
在建筑中强调人、建筑、环境的和谐统一。
其二,散点透视设计观。
由于中国绘画艺术与西方写实主义的不同,采用散点透视原理,在绘画艺术中营造出无边无尽的超脱意境,让欣赏者仿佛身临其境,在精神需求上产生共鸣。
在建筑艺术的表达上则形神兼顾,其空间是多方的视点相结合的布局以达到诗情画意移步易景的境界。
其三,以形传神的设计观。
南齐谢赫提出追求“气韵生动”的最高境界,以神似替代形似,不是表面再现物体的外在形态与色彩,而是强调事物内在的生命韵律以及与环境人文的相辅相成。
2.西方艺术设计文化特点在西方设计艺术中,现实性和务实性是两个最突出的特色,用一切能够表现写实的手法对人和自然进行复制,突出人的价值取向,形成了这样几种设计思路。
首先,科技至上的设计观。
论中西方的建筑差异及中国古建筑特点
论中西方的建筑差异及中国古建筑特点建筑是人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满足人类的居住和工作需求,还展示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独特特点。
中西方建筑在形式、结构和设计理念上存在较大差异,中国古建筑则以其独特的特点在世界范围内广受赞誉。
首先,中西方建筑在整体形式上有明显的差异。
西方建筑强调对称和直线,追求几何体的完美形态,建筑体量通常规整而清晰。
而中国古建筑则偏重于曲线和非对称,追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通过建筑形式来表达天人合一的理念。
中国古建筑中常见的庭院布局和错层建筑技术,使得建筑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独特的魅力。
其次,中西方建筑在结构和材料选择上也有很大不同。
西方建筑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玻璃幕墙,注重大空间和大跨度的设计,使建筑在技术上更加先进和现代化。
中国古建筑则以木结构为主,因受制于材料和技术条件,常采用悬山、飞梁和榫卯结构,注重传统工艺和工匠精神的体现。
古建筑常使用花岗岩、青砖等天然材料,使整个建筑更具自然与原生态的感觉。
此外,中西方建筑在设计理念和意义上也有显著差异。
西方建筑注重实用性和功能,追求现代性和个体的表达,建筑常被看作是经济和技术的产物。
相比之下,中国古建筑更加强调意象和象征意义,常以宫殿、寺庙和园林等形式呈现,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宗教信仰。
古建筑往往承载着历史记忆和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遗产意义。
总结起来,中西方建筑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形式、结构和设计理念上。
西方建筑追求现代性和实用性,强调技术和功能;而中国古建筑以其独特的曲线形式、木结构和象征意义,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
中西方建筑的差异不仅展示了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下人类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的差异,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的契机。
在今天的建筑设计中,我们可以借鉴中西方的建筑特点,创造出更具创新和独特性的建筑作品。
浅析中西方传统建筑差异
浅析中西方传统建筑差异摘要:每一地域都以鲜明的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而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建筑风格,谈起一个国家或者是某一地区,总会有标志性地建筑代表着该地的人文气息和人们的价值取向,建筑已经成为了一种元素和符号。
建筑作为我们日常生活的场地,对中西方建筑差异的分析也有利于我们欣赏到西方国家独特的建筑设计风格,也能够领略感受到西方国家人们的审美情趣,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比我们还能借鉴吸取西方建筑的设计优点和长处,来促进国内建筑的发展,本文通过对中西方标志性建筑的风格和差异原因进行分析,来领略中西方传统建筑的美感,欣赏到各地不同的建筑风格。
关键词:地域;文化;建筑风格一、中西方建筑风格谈起中国,我们想到的首先就是故宫。
故宫作为我国标志性地建筑,它的建筑风格可以说是具有国内建筑风格的代表性,是我国历史建筑风格特征的体现。
故宫继承了传统的宫殿建筑思想,根据《周礼》和古代“礼治”中规定的法则进行规划,通过空间的整体布局和装饰材料等诸多手段,完美地表达出了宫殿建筑中所蕴含的君权神授、天子至尊的核心思想。
故宫的风格可以说是布局完整、规模宏大、气势雄壮。
从故宫的建筑风格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传统建筑所体现出的风格是符合“礼治”的有序,它包含的是一种尊卑和礼治的思想,并且我国传统建筑注重的是整体上的相互衬托和融合。
同我国传统建筑风格不同,西方代表性建筑的风格同我国建筑风格十分不同,从希腊式、罗马式、哥特式、巴洛克式等风格来看,西方建筑所体现出的风格是一种古典主义的美,而古典主义一般来说是指古希腊和罗马时期的文化艺术,,我们从当时的建筑来看,大多是石头建造的,众多的石柱支撑起建筑,而且建筑注重于单个建筑的气势,从西方遗存下来的神庙和一些教堂来看,西方建筑的风格则体现出了一种对于宗教的尊敬。
二、中西方建筑差异的原因地理环境:谈起中西方建筑差异的原因,地理环境占了很大的比重,它首先就能夠影响到建筑的风格,就我国而言,由于大陆面积广阔,气候较西方而言显得干冷,这也导致我国传统建筑在御寒方面的考虑,像厚而封闭的墙体就是起到御寒的作用,而西方由于受海洋影响较大,人们对御寒方面的考虑在建筑上的体现不如我国明显。
中西方建筑文化差异
中西方建筑文化差异中西方建筑文化是各自民族、地域和历史背景所孕育出的独特文化成果,展现了人类智慧和审美情趣的不同侧面。
中国古代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秉承着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和哲学思想,而西方建筑则在古代罗马和希腊文化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形成。
本文将从建筑风格、设计理念和材料选择三个方面探讨中西方建筑文化的差异。
一、建筑风格中西方建筑风格是两种文化的风格差异的体现,它们分别反映不同民族的建筑传统和审美观念。
中国古代建筑讲究的是“藏、拟、隐、真”和谐统一的理念。
如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常采用弧形造型,带有一定的曲线美,其庄重、典雅、尊贵的气质让人感到庄重而又不失华丽。
而西方建筑风格则强调个人权利和自由,反映了西方人个性化的思维方式。
例如,欧洲的哥特式建筑以其高大、宏伟、精细雕刻的特点而闻名,体现了西方人对宗教信仰的虔诚与敬畏。
二、设计理念中西方建筑文化在设计理念上也存在差异。
中国古代建筑追求的是“天人合一”、“天人合象”的思想,力求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
中国古代建筑特别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
与此不同,西方建筑设计强调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和改造,建筑房屋通常会在周围营造一个独立的空间,与自然形成一定的区隔。
西方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追求对称、平衡、对齐和创新,倡导体现个体意识和核心价值观。
三、材料选择中西方建筑文化在材料选择上也有所不同。
中国古代建筑主要使用木材、砖瓦、石材等天然材料,注重利用自然材料与环境相融合,形成独特的建筑风貌。
而西方建筑则更多地采用钢铁、混凝土等工业化材料,这些材料在工程上更为耐久和稳定,方便建筑师实现更大胆的设计理念。
另外,中西方建筑文化在色彩运用上也存在差异。
中国古代建筑注重色彩的含义和象征,喜用红、绿、黄等暖色调,代表着繁荣、希望和喜庆。
而西方建筑则更注重色彩的实用性和装饰效果,喜用白色、灰色等中性色调,给人一种简洁、明亮的感觉。
总结起来,中西方建筑文化差异体现在建筑风格、设计理念和材料选择上。
中西建筑文化差异性
中西建筑文化差异性一、概述建筑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反映着各个文化的特点和精神内涵。
中西建筑文化是世界上两种不同体系的建筑文化,其之间存在着诸多差异性。
本文将就中西建筑文化的差异性进行深入探讨。
二、历史渊源1. 中西建筑文化的起源中西建筑文化的起源都可以追溯到古代。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质结构为主,追求线条简洁、气势宏伟;而西方古代建筑则以石材、大理石为主,追求比例和对称。
这种区别的形成源于各自不同的文化传统和地理环境。
2. 中西建筑文化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西建筑文化都有着自己的发展轨迹。
从古代到现代,中西建筑文化在技术、风格、功能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差异性。
三、建筑风格1. 中西建筑风格的比较中西建筑的风格差异主要体现在建筑形式、装饰、材料等方面。
比如,中国建筑注重“意境”,追求“隐逸”、“含蓄”;而西方建筑则讲究“明了”、“直接”,追求“对称”、“均衡”。
2. 中西建筑风格的演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变迁,中西建筑的风格也在不断演变。
每个时代都有着独特的建筑风格,反映着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和文化特点。
四、建筑功能1. 中西建筑功能的差异在建筑功能方面,中西建筑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中国传统建筑注重“尊卑有序”,布局合理;西方建筑注重“个人独立”,追求功能性和实用性。
2. 中西建筑功能的转变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建筑的功能也在不断转变。
中国和西方在建筑用途上有着不同的需求和取向,这也导致了建筑功能的多样化和个性化。
五、文化内涵1. 中西建筑文化的内涵中西建筑文化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建筑意义、符号、象征等方面。
中国建筑注重“气”、“韵”,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西方建筑则注重“理性”、“功能”,体现着现代文明的特点。
2. 中西建筑文化的传承中西建筑文化在传承方面也有着各自的方式。
中国传统建筑注重师承和传统技艺的传承;西方建筑更注重创新和科技的应用。
六、结论综上所述,中西建筑文化在风格、功能、内涵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
浅谈中西方建筑
浅谈中西方建筑中西方建筑都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其中最明显的大概就是材料的区别了。
古代中国的建筑大多是木质的,并且是庭院式组群布局。
而国外的古代建筑大多是石质的,并且多是独立建筑。
建筑风格有着两层含义:建筑样式和建筑性格。
建筑样式尤如人的穿着打扮,诉诸于外在的形象,且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建筑性格却像人的性格,是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取决于一个地方所特有的环境特征、文化基因以及价值取向。
因而建筑性格其实也内在于人的心灵,是集体无意识中被认同的,属于精神领域的东西。
从建筑布局与结构来说,中国建筑的特点大致可以有以下几点:一、围院的平面空间众所周知,外国建筑是院在外,即院子包围房子,中国建筑则相反,院在内而房在外,即房屋包围院子。
房屋、墙垣等围合成院落,以院为中心;或是以主单元(即正殿、正厅)为中心,次单元(即两厢)围绕主单元,一正两厢,并以抄手廊连接,组成一座建筑。
如在各地民居中的四合院空间。
其特点就在于把“院子”作为建筑平面的组成部分,室内外空间融为一体,以房廊作为过度空间,富有生活气息。
院周围建筑互不独立,相互联系。
但合院建筑不是群体,而只是“一座”建筑。
从四合院住宅到万里长城虽然空间层次不同,但都属于一样的空间形态——即内向的外封闭的空间形态,共同体现或服务于一个社会系统。
国,古为城的广称,即政治机构、军事实力及绝大部分的民众生息,都在一城之中。
城外是自然广川,可以村居结庐,造别业,但它不是独立的。
从东周起,一城一国或数城一国模式,一直到秦统一中国,仍以城池为“国”,数“国”合为大统一的国家。
国中有家,故称国家。
但家的空间模式与国相同,只是范围缩小了,可以这样说家是国的单元或细胞,或者说家是国的缩微,国是家的扩大。
长城原为御敌戌疆而设,但从某种意义上说,长城就好比“国”这个大空间的围墙。
无论是历朝都城,宫廷、园林和寺、庙、祠、观,还是各地的民居及市肆都以这种围院空间布局为特点。
这种内向层次型的建筑空间模式,尤以传统园林为最。
浅析中西方的建筑与文化
的世界 是 一 个 可 以用 数理 性 地 进 行 分 析 的 实 体世 界 , 西 方文 化追 求 的是 对实 体世 界具 体化 、 精确 化的
形成 及其结 构 的 明晰性 。 由于 西 方 的 和 谐 是 一 种 数 的 和 谐 , 当建 筑个 体
表现 出最 完美 的 数 的和 谐 时 , 它 也就 体 现 了最完 美 的 宇宙整 体 的和谐 。 在 古代 , 希 腊人 、埃 及和 罗马 已 使用 基准 线 ( 根据 黄 金 分 割率 、 直 角 三 角形 法 则 等 ) 来校 正他们 的作 品 , 满 足他 们 艺 术 家 的感 觉 和数 学 家 的思维 。º
识 , 决 定 了 中西建 筑 文 化 不 同 的 审美 意 趣 和 中西 建 筑 不 同的构成形 态 。 例 如 : 与 西方按 照 功 能 划分 建 筑 空 间与城 市 空间相 比 较 , 中 国传统 建 筑 中 的院落 ,
虽 然也具有 改善 通 风 采 光 和 居 住 小 环 境 的功 能 , 但
较中西 建筑 的构 成形 态 及 其审 美精神 , 才 能 较好 地 去认识和 把 握 中西 建筑 。
希腊 哲 学家 毕 达 哥 拉斯 曾经 说过 : “ 什 么 是 最 智
— — 慧 的?
数 。 什 ” “ 么 是 最 美 的 ?
和 谐 。” 当毕
达哥 拉斯 发现 琴 弦 上 的 长 短 和 音 高 成数 的 比例 时 ,
总 的来说 , 中国传 统建 筑 的构 成 形态 , 体 现着 中
国人 的宇 宙意识 , 构 成 了 中 国人生 命情 调 和 艺 术意
境 的实相 。
日本 现 代 建筑 师 原广 司 在 对 世界 各 地 的 “ 聚 落 ”
进行 研究 时说 : “建 筑 是 以 空 间作 为直 接 对 象 的特定 的文 化活 动 。 ” 中西 建筑 的 构 成形 态 和 审 美 精 神 , 体 现着 中西 人 不 同 的 宇 宙 观 和 艺术 意境 , 而反 过来 说 , 也正 是 中西方不 同 的 文 化 价 值观 念 、 不 同 的 宇宙意
浅析中西方建筑艺术对比
浅析中西方建筑艺术对比东西方的建筑对比几乎是上世纪上半段中国有建筑学以来持续至今的热门话题,热门到它已经显得有点流俗了,再加上各行各业都在讲所谓“与国际接轨”云云,使我想到中西方艺术建筑到底有何不同。
有关东西方的对比,必然的将产生两类话题:1,区别;2,共性。
不同的建筑材料反映了西方的物质文化、哲学差异。
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的形成是从皇家宫殿房到普通民众的房屋。
因为人力资本建立密切的关系并以其巨大的艺术表现力及其相应的人类文化深深的关联性,体现了人类深渊的文化思想。
简而言之,中国古代建筑一直基于王位为核心的这个世界,洋溢着中国人民的道德观念;而西方宗教的古代建筑,体现了神圣的权利。
有心人可以看到,中国和西方的建筑不管是按照功能还是样式都可以分为两种:园林和宫殿。
中国式园林讲求的是建筑的意境,要求“虽由人造,宛自天开”,具有绘画的特点,不很注重单座建筑的体量、造型和透视效果等。
这与中国古典文化艺术和美学传统是分不开的。
从“境生于象外”到“以天合天”再到最后“意境”的提出和发展,中国人——特别是中国文人更将其运用到建筑行业,力图用有限的材料表现出无限的世界,也就是达到老子所说“妙”的境界。
一般都呈现某种婉约、纤丽之态,因此,中国园林给人的感觉便是“人与物化”,似乎在蜿蜒的曲廊中、在景与景的相互隔断和连接中真正达到了人与自然的融合。
就像圆明园,采用了中国南方的风景,规模小巧,外观朴素,以水隔断,力图再现诗歌与绘画中的意境。
与此相对的,是以故宫为代表的皇家建筑,以其封闭性、宏大性、神秘性向世人展示着皇权的尊贵和不可侵犯。
如果画一道中轴线,可以发现两边的建筑都是一一对应并且涵义深刻的,甚至连那以木料为基础横向扩展的建筑结构样式都在暗示这天朝的权威和皇权的长远呈递。
从“左祖右社”到“前朝后寝”,中国皇宫布局严整,具有强烈的政治寓意。
以法国古典园林为代表,西方的园林采用的是以十字形交叉路口的喷泉为中心,称为水法,大都气韵恢宏而且动态感较强,能表现出某种奔放和热情。
中西方传统建筑文化的异同分析
1 / 3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西方古典建筑文化之比较景观1112 朱丽华 1120122219摘要:本文对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古典建筑做对比,阐述了两者在建筑文化上的差异,并指出了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传统建筑 古典建筑 建筑文化 差异1. 概述世界上的文化大体可以分为东、西两个部分。
以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为主体形成了古老的东方文化,而以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为主体形成了西方古典文化。
在建筑领域中,中国古代建筑自其源始以至今,发展演变是连续不断的,可以从近百年上溯到六七千年以前的上古,它形成世界古代建筑历史上一个独特的体系,也是世界上建筑中延续时间最长的一个建筑体系;而具有天才智慧的古希腊人和勇于实践的古罗马人创造了一种以石头为材料,以梁柱为基本构件的建筑形式。
这种建筑形式,在经过文艺复兴、古典主义时期这一漫长过程的发展,一直延续到20 世纪初,两千多年来在欧洲一脉相承,在世界上形成了一种具有历史传统的建筑体系,即西方古典建筑。
2. 中、西方建筑文化的对比地域有别、民族差异、文化背景不同直接影响建筑创作思维上的变化,而这些因素都会反映在建筑之上,形成各具特色的建筑文化。
中国的建筑受到中国传统的儒家礼教、兼有“阴阳论”等综合影响,强调“中庸之道”,强调事物的互补转化,情理的对立统一,建筑表现出临时的概念。
而西方建筑则更多地受宗教、神权和皇权的支配,是神权的反映,皇权的体现,其思维方式也重理性、科学分析,在建筑上均表现出强调永久的概念。
在建筑上二者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区别。
2.1 礼教与宗教文化思想上中国古建筑受伦理道德的影响,尤以儒家学说为主。
儒家是重礼、崇孝、尚文的学派。
首先在重礼的倡导下,对于一切建筑制造都要遵循礼法。
不管是城市规划、宫殿庙宇亦或百姓住宅,都要受礼制的制约,因此形式上就要讲究对称、均齐、庄严。
其次,在崇孝的主张下,儒家提倡“慎重追远”,敬祀祖先,对陵墓建筑极为重视。
王者生前的威风和死后的尊严都要于此体现。
中西方建筑的文化差异精华版
中西方建筑的文化差异
1.从建筑材料来看:
传统的东方建筑一直是以木头为构架的,属于木结构系统。
中国人将木材选作基本建材,正是视木材与生命之亲的关系,体现着“天人合一”,人与自然一起居住、一起生活、和谐共处的理念。
传统的西方建筑长期以石头为主体。
西方人对石材的肯定,可以看出西方人求智求理的理性精神,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人是世界的主人,人的力量和智慧能够战胜一切。
2.从建筑的空间布局来看:
中国古代建筑是封闭的群体的空间格局,在地面平面铺开,且平面布局方面表现出“对称的有规律的走向”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形态的内向性特征,宗法思想和礼教制度。
西方建筑是开放的单体的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
表现出西方人外向型性格和科学民主的精神。
3.从建筑色彩来看:
中国建筑的色彩被赋予了浓厚的伦理观念,以颜色作为区分社会等级、确定社会地位的手段,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建筑的色彩缺乏变化,虽然丰富,但是又显得单一,并形成了一定模式。
西方建筑的色彩,因为处于多元变化的社会文化中,所以变化多端,异彩纷呈,同时受西方“个人本位”观念的影响,色彩非常张扬、热烈、激情,甚至富于非理性的迷狂。
4.从建筑造型来看:
中国传统造型特别强调“线型美”,讲究线条的婉转流动,追求意境和重伦理的思想在中国古建筑中体现得非常明显,在建筑造型时,往往把其社会内容和象征意义放在显要突出的位置,同时,还注重实用性。
西方传统造型强调“形式美”,发源于希腊的古典主义美学思想认为“美在物体的形式”,我们从古希腊的建筑中感受到一种对形式美的强烈的追求。
中西方建筑文化的共45页文档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农学院
旅游文化学期末论文题目:浅析中西方建筑文化差异
学生姓名余帆
学院人文学院
系别人文系
专业班级 2011级酒店管理专业2班成绩评定
2014年6月
摘要:针对古典园林在东西方各自文化艺术中的重要地位 ,本文从东西方园林建筑材料、艺术表现和建筑关系入手,探讨其各自差异及其形成原因,进而分析论述东西方建筑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 :园林建筑文化差异
浅析中西方建筑文化差异
世界各国的造园艺术都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魅力著称于世 ,在这其中有两类园林的艺术风格尤为引人注目。
即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的东方园林 ,在西方则是以法国古典园林代表的西方园林。
它们都在世界园林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代表着各自文化艺术中的精华。
中国的造园史源远流长 ,明清两代出现的江南园林热 ,使得苏州园林得以蓬勃发展 ,是中国园林史上一个很有价值、别开生面的时期。
而法国古典园林的建造是在经历了中世纪的宗教压抑之后 ,在文艺复兴的基础上 ,创造出西方古典园林的艺术高峰。
1 东西方园林在表现形式上的差异分析
1.1 园林在选用建筑材料的差异
中西方在选择建筑材料上表现出了他们在物质文化以及在哲学信仰上的差异。
西方人选择石头作为他们传统建筑的主要的材料,而中国人却选择木头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
这除了中西方不同的自然因素之外,大概还是由于彼此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理念所导致的结果,同时也是他们不同的心理在建筑上的体现。
从西方人选择石头为主要建筑材料这点上,可以看出他们追求真理的理性的精神。
而中国人选择有生命的木头作为建筑的主要材料,表明了他们对生命的重视,同时也说明了他们认为人同自然之间紧密相连的思想。
1.2 园林在对自然的艺术表现上的差异
东方古典园林一个很重要的特质就是“出于自然 ,而高于自然”。
东方私家的园林大都建在都市内一个较为封闭的场所 ,与外边的世界没有太多联系 ,所以造园者把心中的大自然抽象化、典型化后移植到自己的家中 ,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出模拟的自然景色 ,咫尺山林中 ,自有多方胜景。
而西方古典园林大多建在真山真水之间 ,占地面积有几公顷之大 ,园林的格局为几何式 ,有明确的贯穿整个园林的轴线和对称关系。
造园者因地制宜地创造了均衡、壮观的整体构图 ,追求比例的协调、关系的明晰 ,形式的简洁 ,装饰的适度。
园中几乎所有的要素均服从于整体几何关系和秩序 ,甚至植物也失去了个性 ,修剪成林来塑造几何的空间结构 ,使园林的构图与大自然之间获得了完美和谐。
1.3 园林与建筑关系上的差异
在东方 ,园林与建筑是不可分离的。
园中亭台楼榭供人驻足、赏景、小憩 ,建筑
随高就低、打散体型 ,向自然敞开。
自然本身
凭借着湖石 ,竹树 ,流水等元素渗透到建筑里去 ,使得两者很好的融合在一起 ,楼亭之间山径、流水 ,步移景异。
这是以中国园林为代表的东方园林区别于西方园林很重要的一点。
西方园林与建筑的关系似乎与东方园林正好相反。
西方园林内有接近高大的宫殿 ,树木是栽成有规律的行列 ,形成林荫大道 ,修剪的很整齐 ,围墙也是用修剪整齐的篱笆造成的 ,这样就把大自然改造为一座露天的广厦。
在对称中心轴线的高处是体量高大 ,严谨对称的建筑物 ,在中轴上依次排列广场、道路、雕塑、水池、树木、建筑。
建筑物控制着轴线 ,轴线控制着园林。
因此建筑也就统率着花园 ,花园也是从属于建筑的。
2 东西方建筑表现形式差异的原因分析
2.1.中西方的信仰差异
在中国,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多年来一直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及生活方式,对中国的政治、社会、家庭和文学艺术等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而在西方国家,基督教则对西方人的生活、思想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儒家思想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它宣扬的是天人合一的思想,人同大自然之间应该是统一和谐的关系。
但是西方的基督教徒认为人是上帝根据自己的形象创造的,所以人优于其他所有的动物。
基督教徒强调的人对大自然的征服。
因此人同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的,而非统一和谐的。
这样不同的信仰导致了中西方在选择建筑材料上的不同。
中国人选择了具有生命力的木头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体现了人同大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而西方则选择了石头,表明了西方人的那种理性以及勇于探索真理的欲望。
2.2中西方的观念差异
以个人主义为主的西方人所强调的是个人的创造力和个人所取得的成绩,而以集体主义为主的中国人则更注重和谐与合作;以个人主义为主的西方人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个人的自由,而以集体主义为主的中国人强调的则是大统与保守。
在以集体主义观念为主的中国,强调的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个人的隐私并没有受到特别的关注,这也就造就了中国特有的“墙文化”。
而西方建筑的围墙即使有,也是在若隐若现之间,并且不给人以压抑、封闭的感觉,其个人主义所宣扬的个性的独立造就了卓然独立、各具风采的建筑。
2.3 中西方园林建筑所表达内涵的差异
意境是东方园林表面艺术形态下的核心。
由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对于建筑形式上的严格约束 ,当时的士大夫阶层只能在园林中投入更多的创造情感 ,很多画家、艺术家也参与到设计中来 ,这使得园林与其他的艺术形式有了共同的基础 ,塑造的景致更多反映的是山水画、诗词中的意境。
使得园林中的意境引人深思、联想、寄情 ,并将环境与心境揉合在一起 ,情景交融。
园林中引入诗文、盈联、题刻 ,将诗之情 ,画之意融入山水花草与建筑的营造之中。
体现以境内之感 ,取境外之情的意境美为核心的中国审美标准 ,经历了千年而不改初衷。
而西方的古典园林则更多是图解理性主义的思潮和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
园林在宽广、深远、通向远方气势上给人一种皇权至上的感觉,使得理性主义与绝对君权制完美的结合。
2.4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东方与西方有着截然不同的人类文化。
中国是典型的农耕型社会 ,古人几千年的“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的生活 ,靠天吃饭 ,所以对自然有种敬畏的感情 ,需要产生与自然和谐的关系 ,从而孕育了“天人合一”与自然的共生和谐这样一个东方的文明。
西方的先民在狩猎中发展了自己的文明 ,人类自然的关系则是一种突破式的,其理想是经过对自然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 ,征服、改造自然。
技术、生产力、环境、贸易等诸多因素 ,导致了东西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巨大差别。
东方是回归的态度 ,而西方则是分离的态度。
3 结语
中西建筑表现形式上的差别,从本质上看是因中西文化的不同所造成的,是文化差别在建筑上的表现,反映了社会结构形态,自然环境和物质,人们思维方法以及审美境界的差别。
这些不同的文化传统反映在建筑风格上,也就是中西建筑文化的差异。
中西建筑文化同为全人类共有的财富。
继承和发展、学习和交流,是当今世界建筑设计的主流。
因此,我们在继承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应该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中西方建筑发展,虚心学习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部分,吸取精华,弃其糟粕,共建人类美好家园。
参考文献
[1] 李允.华厦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1,21(3):55-58.
[2] 陈志华.外国造园艺术[M].郑州:河南科技出版社 ,2001,12(4):5-7.
[3] 赵丽芳. 论中国古典园林的风水美学思想[J]. 山西建筑,2008,34(2).
[4] 郦芷若,朱建宁.西方园林[J].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2).
[5]张洪,倪亦南.东西古方典园林艺术比较研究[J].中国园林,2004(12).
论文评分标准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