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教育惩戒制度刻不容缓

合集下载

让教育惩戒有尺度、有温度——教育部政策法规司负责人就《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答记者问

让教育惩戒有尺度、有温度——教育部政策法规司负责人就《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答记者问

让教育惩戒有尺度、有温度——教育部政策法规司负责人就《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答记者问文章属性•【公布机关】教育部,教育部,教育部•【公布日期】2020.12.29•【分类】问答正文让教育惩戒有尺度、有温度——教育部政策法规司负责人就《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答记者问日前,教育部印发《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以下简称《规则》)。

教育部政策法规司负责人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一、请简单介绍一下《规则》制定出台的背景和过程。

教育惩戒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教育领域中央关心、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热点问题。

201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对制定教育惩戒有关实施细则提出明确要求。

中央领导同志多次作出指示批示,“两会”代表、委员提出许多有关建议、提案,基层学校校长、教师普遍希望国家明确规则,解决老师不敢管、不愿管、不会管学生这一突出问题,大多数家长也对此表示支持。

教育惩戒问题是一个小切口,却关系到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大战略,关系到营造良好教育生态的大问题。

教育部自2019年开始组织研究《规则》的起草,开展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并广泛听取了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等各方面的意见,还面向社会公开征求了意见,受到了高度关注,共收到6400余条具体修改意见,其中对《规则》持支持态度的超过八成。

在委托中国教科院开展的一项全国家长问卷调查中,收到123820份有效问卷,赞同国家出台教育惩戒相关政策法律的家长达84.13%。

起草部门全面梳理了相关意见,经反复修改形成现在的《规则》。

因此,《规则》出台是建立在科学研判、广集民意、慎重决策基础上的,有利于将教育惩戒全面纳入法治轨道。

二、制定《规则》的法律依据是什么?《教育法》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有对受教育者实施处分的权利;《义务教育法》规定,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教师法》规定,教师有评定学生品行的评价权,并提出教师应当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最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对实施欺凌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应当根据欺凌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依法加强管教。

教育惩戒面临的困境以及教师如何应对

教育惩戒面临的困境以及教师如何应对

教育惩戒面临的困境以及教师如何应对即使学校教育惩戒按照要求制定相关条例,在实施过程中也会面临种种困境,影响其效果。

一、所犯错误与惩戒方式匹配问题教育惩戒条例规定了当学生出现一般、严重违纪等情况,所对应的惩戒方式和措施。

但是,其实很难做到违纪与惩戒相匹配,令所有人满意。

意思是,有的学生和家长就不接受某些看似很对应的惩戒方式,觉得惩戒过重或者就不应该惩戒。

毕竟校规校纪不是国家法律,即使符合程序制定,一些人也可以对其存疑。

而存疑、不满、不接受,就十分影响其实施效果。

二、教育惩戒中的情感态度问题我们管教孩子,大的原则是: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说实话,这做起来就比较难,毕竟每个人的心理感受是不一样的,对于自尊心是否受伤害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

有人认为老师语气不好就是伤害,有人认为教师惩罚就是伤害……这个尺度是不好把握的,更何况是在对他进行教育惩戒。

教师该以怎样的态度来对待教育惩戒,是需要学习和培训的。

因为如果处理不当,当然影响承接效果。

三、教育惩戒一致性问题教育惩戒如果学校制定了相关条例,那在处理是就需要秉持一致性原则。

即当学生出现相同的问题时,就要采取一致的惩戒方法。

但是,由于学生的表现不同,接受方式不同,往往会出现不太一致的现象。

这就要求在进行教育惩戒时有相关的文字记录,否则就会对惩戒方式存疑,影响惩戒的严肃性。

基于以上几点,教育惩戒不宜展开也是有原因的。

学校的主要责任是立德树人,正面引导,而要将教育惩戒的实施进行的合理合法,是需要投入相当人力、物力、财力的。

既然无法按照教育惩戒应有的面貌来实施,那教师类似于惩戒的行为该如何开展呢?一、能不惩戒尽量不惩戒。

以正面教育为主,每一项习惯和规矩要有训练的意识,在教育中注重训练的作用,这样慢慢减少学生不良的行为。

二、学生出现问题,尽量不当众批评。

可以私下找学生交流,提出要求和希望,给予宽容和谅解,并看以后的行动。

三、学生有不同的需求,家长有不同的需求,作为老师要善于发现一些需求,并尽量去满足,有针对性去进行教育。

教育惩戒问题与解决方案

教育惩戒问题与解决方案

教育惩戒问题与解决方案教育惩戒是指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惩罚,以达到纠正行为、提高学习效果和维护教育秩序的目的。

然而,教育惩戒问题一直备受争议,一方面,一些教师和家长认为惩戒是必要的,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培养自律精神;另一方面,一些教育机构和学生权益组织则认为教育惩戒会对学生的心理和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甚至有可能导致校园欺凌和伤害事件的发生。

面对教育惩戒问题,我们需要审视其中的利弊,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让教育惩戒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避免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教育惩戒问题1.1存在的问题教育惩戒在学校教育中一直存在着诸多问题。

首先,一些教师在进行惩戒时可能存在主观意识过重、判断不准确等情况,导致惩戒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受到质疑。

其次,一些学校和教育机构对于教育惩戒的规范和标准不够明确,导致一些不当的处罚和严重的暴力行为发生。

此外,一些学生对于教育惩戒可能会产生抗拒和逆反情绪,甚至可能对教师和学校产生不信任感。

总的来看,教育惩戒问题主要表现在惩戒的公平性、规范性和对学生的影响等方面。

1.2影响和危害教育惩戒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将会对教育教学的正常开展和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和危害。

首先,不合理的教育惩戒可能会导致学生对教师和学校产生逆反情绪,甚至会加深学生的逆反行为和负面情绪,造成更为严重的教育障碍。

其次,过度的教育惩戒可能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使他们产生焦虑、抑郁、自卑等不良心理状态,甚至可能引发校园欺凌和伤害事件。

另外,不合理的教育惩戒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动力,降低他们对知识和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最终影响学习效果和教育质量。

二、解决方案2.1规范和规定对于教育惩戒问题,我们首先需要建立相关的规范和规定,明确教师和学校在进行教育惩戒时应该遵循的原则和标准。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明确教师在进行教育惩戒时应该遵循事实、合理、程序和程序、适度等原则,不得对学生进行任何形式的体罚和侮辱,不得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尊严。

惩戒教育对当前中学生的重要性

惩戒教育对当前中学生的重要性

惩戒教育对当前中学生的重要性暑假参加了中小学校级干部网络培训,通过培训的确受益匪浅,整个培训,我对惩戒教育感触颇深,尤其是当前的中学生很不好管理,而如今社会对学校的期望却越来越大,家长对学校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却越来越难。

面对学生“辱师门”、“弑师案”的曝光,面对老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事件的发生,如何看待惩戒教育已成为家长、学校和社会所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一、惩戒教育的意义惩戒教育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它能起到片面地使用赏识教育所达不到的效果。

在禅宗教育中,“当头棒喝”令人幡然醒悟的有效举措。

在《论语》中,“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的教育观点,是惩戒教育的最高境界。

在我们小时候,“戒尺”、“教鞭”曾发挥过一定的作用,曾让那些顽皮的孩子弃“恶”从善,让那些桀骜不驯的学生变得知书达理,“严师出高徒”成了所有家长们的忠实信条。

二、惩戒教育的误区1.学生与家长的误区现如今,家庭生活的优越性使孩子们都如众星捧月般,这就滋长了孩子“唯我独尊”的霸气,娇生惯养的生活方式扼杀了孩子的适应能力。

面对家庭中的小公主、小皇帝, 家长们说不得、骂不得,更打不得。

在学校生活中,当孩子受到老师的严厉批评时,孩子、家长都不理解,更有甚者会以《未青年人保护法》来要挟老师,对学校兴师问罪。

2.老师的误区在法制社会的今天,一方面,在“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高压线下,教师把惩戒教育视为禁区,不敢越雷池半步,对“问题学生”不敢管、不去管也不愿管;另一方面,对“问题学生”恨铁不成钢,教育方法简单粗暴,进行体罚或变相体罚,出现“以罚代教”、“以罚代管”的现象。

3.学校的误区在生源日趋紧张的形势下,“学生就是上帝”、“留住学生就是留住财富”已经成为招生难的学校的价值取向和思维定势。

在“取消留级制度”、“学校不能轻意开除学生”的教育形势下,学生似乎成了教育产业中的“免检产品”, 迁就学生是许多老师和学校的无奈之举。

关注惩戒策略 提高教育效果——浅谈惩戒教育的重要性

关注惩戒策略  提高教育效果——浅谈惩戒教育的重要性

关注惩戒策略提高教育效果——浅谈惩戒教育的重要性在现代教育中,惩戒是指通过给青少年身心施加某种影响,使其感到痛苦或羞耻,激发其悔改之意,从而达到矫正错误的一种处罚。

一、惩戒教育的必要性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以及“尊重学生、善待学生、赏识学生”、“爱心教育”、“激励教育”已成为共识,成了教育的亮点和主流选择。

学生生活在老师精心维系的蜜罐中。

此时,教育中的一切惩戒性教育,几乎都遭到反对和冷落,甚至束之高阁,成为与教育绝缘的事物。

那么,在素质教育中真的不能施行惩戒手段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作为教育方法,本就是十八般武艺:表扬、批评、奖励、惩罚……每一种都具有同等的教育功能。

如果只是一味的鼓励、赏识、奖励,而没有惩戒,学生永远被人以赞许的目光包围着,就会过于自信,时刻充满优越感。

但生活不可能没有风雨,这类学生难于接受挫折带来的打击,一旦失败,就会悲观失望,一蹶不进。

尤其是他们长大后,社会中布满荆棘,生活常遇困难,工作会有挫折,这对于一个从未受批评、惩罚的人来说,绝对是无所适从。

教育专家孙云晓主任也曾说过:老师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惩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

因此,在高呼赏识教育的同时,我们不能忘记:赏识之外,还有一种教育手段,它的名字叫惩戒。

二、惩戒教育的合理性《教育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学校及其教育机构有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者处分的权利,而惩罚正是教师行使管理权的一种重要手段。

放眼古今中外,因受到惩戒而改变自己,最后获得成功的事例比比皆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自我惩罚;司马迁有言进谏而遭到宫刑,更加发愤著书。

而在现在的国外,很多发达国家在法律上都认为惩戒是教师从事正常教育活动的专业权力之一,像韩国通过学生处罚法案;法国对犯严重过错的学生可以开除处分;英国对犯错学生可进行严厉批评;德国甚至动用警察强制逃学学生返校;美国大力倡导学校实行军事化管理。

学校教育惩戒制度的重要性

学校教育惩戒制度的重要性

学校教育惩戒制度的重要性在学校教育中,惩戒制度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学校教育惩戒制度的实施,能够维护校园秩序,规范学生行为,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让学生更加遵循社会规范,有助于学生成长成熟。

首先,惩戒制度能够维护校园秩序。

在学校里,存在着种种规矩和纪律,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这些规矩和纪律的实施需要有一个有效的执行方式,惩戒制度就是其中之一。

如果没有惩戒制度,学校里的秩序就会变得混乱,学生会无法遵守纪律,从而影响到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甚至可能导致校园暴力等问题的发生。

其次,惩戒制度能够规范学生行为。

学生在校园里面往往存在着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例如早恋、玩手机、上课睡觉、打架等。

这些行为不仅会危害到学生自身的健康和心理,还会对别人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学校实施惩戒制度,可以让学生遵守规矩,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最后,惩戒制度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

惩戒制度并不是为了惩罚学生而存在的,而是通过制度的执行,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和偏差,从而认识到自己的行为需要得到改变。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习自我引导和自我控制的能力,从而培养出自我意识和自律能力。

这些能力不仅对于学生的人格成长和学习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也对于他们今后的人生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学校教育中,惩戒制度是必须要有的,但是要求制度必须科学合理、合理公正。

惩戒制度必须从多个维度和角度考虑学生的个性和心理需求,不能因为一时冲动而施加不必要的打击和伤害。

同时,惩戒制度也需要适时调整和变革,以满足新时代学生的需求和发展。

教育惩戒,不可一罚了之

教育惩戒,不可一罚了之

教育惩戒,不可一罚了之作者:李桃辉来源:《教育家》 2018年第45期教育惩戒是通过对言行失范学生的制约,防止失范言行再次出现,唤醒学生自觉改正意识,促进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的一种教育手段。

教育惩戒的效果有的立竿见影,有的收效甚微。

众多的实践案例表明,用好“ 班级公约”,可以发挥惩戒的教育功能,提高惩戒的教育效果。

惩戒的范围和方式要明确2016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发布《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对实施欺凌和暴力的中小学生必须依法依规采取适当的矫治措施予以教育惩戒”,同时指出,对屡教不改、多次实施欺凌和暴力的学生必要时采取“ 转入专门学校就读”的惩戒方式。

这是政府文件对“ 校园欺凌”明确提出“教育惩戒”的概念。

但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教育惩戒何处使用,如何使用,基本上无章可循。

鉴于“惩戒”与“体罚”的关联与敏感性,不少教师都放弃不用,以防不小心踩了师德的“红线”。

因此,迫切需要制定惩戒的使用原则与具体明确的操作方法。

学生的教育要以正面引导为主,这是教育界的共识。

但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用正面教育来解决的。

那么是不是用惩戒的方式就能“包治百病”呢?同样也不是。

首先,要对教育惩戒的范围做界定。

一般来说,对屡教不改的、对他人有攻击性的、引起公愤的、不加以惩戒可能会产生更严重后果的言行,用惩戒手段来教育学生,效果会更好。

比如,有的学生经常动手欺负同学,教师反复的正面教育也没有什么好效果,这时,用惩戒的方法来教育,也许会有更好的效果。

我校倡导用“ 班级公约”管理班级,班主任与本班学生不仅共同商定“ 班级公约”,还约定了与之配套的教育“ 惩戒”措施,用“ 约定”的方式制定惩戒的范围和方式,可操作性强,促进了优良班风的形成。

如有的班级针对“ 作业不按时交”“ 违反课堂纪律”等“ 违约”现象,违反一次提醒,二次警告,三次惩戒。

惩戒的方式有“ 写说明书200字”“ 在班上表演节目”等。

这些具体明确的惩戒范围与实施措施是学生的集体自我约定,学生“ 可接受”,不抵触,就能发挥惩戒的教育效果。

建立中国的教育惩戒制度刻不容缓

建立中国的教育惩戒制度刻不容缓

建立中国的教育惩戒制度刻不容缓不久前,安徽怀远县的一位教师因为被学生往身上贴乌龟受辱而跟学生发生扭打,最后该教师被县教育局以体罚学生为由开除,后经行政复议,改为降级。

此事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有为教育主管部门严格执法叫好的;有为老师受辱还要受罚而叫屈的;更有抨击安徽怀远教育局任性用权的。

一些专家学者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不过我以为,这些看法大多隔靴搔痒,没有道出该事件的实质。

怀远教师“被乌龟”,先后被开除、被降级的事件,其实反映了中国教育界面临的一个重大困局:我们缺乏一套系统的学校教育惩戒制度。

虽然各学校都有所谓校规校纪,但是却没有相应执行性强的法律法规依据。

当学生违反校规校纪甚至轻度违法的时候,除了说服教育,没有其他在法律上授权的惩罚措施。

而当前现实问题是,随着社会文化多元和“小皇帝”式儿童的泛滥,学校里挑战管理秩序的学生越来越多,越来越任性。

当学校和教师被法律唯一许可的“说服教育”措施经常性无效之后,学校和教师要么忍气吞声,放任不管;要么叫来家长将学校和教师本该履行的教育义务一推了之;要么违法对学生进行嘲讽羞辱(是情绪一种发泄)、停课甚至体罚。

造成学校尤其是非重点学校学生教育和管理方面的许多乱象。

而教育主管部门除了三令五申要求学校和教师依法从教外,对于制造混乱、破坏纪律的学生以及经常无理取闹的家长却束手无策。

在怀远事件中,教育局为平息家长愤怒,只好将教师开除了事,这其实不单是权力任性,更多的是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在制度缺失下的无奈。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大、最高法院和教育部,在依法办教育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一系列近二十项法律、法规和条例,这些法律、法规、条例对依法治教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对于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纠正几千年片面的师道尊严的传统,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也完全符合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民主和法治的精神。

教育惩戒问题与解决方案

教育惩戒问题与解决方案

教育惩戒问题与解决方案教育惩戒是指教师对学生不当行为采取的惩罚性措施,目的在于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以维护课堂秩序和教育教学秩序。

然而,教育惩戒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可能导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等。

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教育惩戒,成为了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教育惩戒的问题出发,探讨解决方案,并提出一些建议。

教育惩戒问题1.心理健康问题:教育惩戒可能给学生造成心理创伤,导致焦虑、抑郁、自卑等问题。

2.学习成绩影响:过度的教育惩戒可能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负面影响,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

3.长期影响:不当的教育惩戒可能会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和人格发展产生长期影响。

解决方案1.建立严格的制度和规范教育惩戒应该在一定的法定框架内进行,学校需要建立相关的惩戒制度和规范,严格规定何为不当行为和适用何种教育惩戒措施。

制度和规范的建立不仅可以为教师提供行为依据,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范教师的行为,减少激烈的、不合理的教育惩戒行为。

2.培训教师专业化素养教育惩戒需要教师具备专业化素养,即教师需要了解何为合理有效的教育惩戒,了解教育惩戒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有能力运用适当的方式进行教育惩戒。

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素养,增强教师的教育惩戒能力。

3.重视学生辅导工作在学校中,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这样一方面能够减少学生因教育惩戒导致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也能够通过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进行行为的改正,增强学生的自我约束和自我调节能力。

4.引导家长参与和监督学校还应该引导家长参与和监督教育惩戒工作,增强学校对学生的监管力度,减少教师滥用教育惩戒的可能性。

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家长参与和监督来减少教育惩戒的弊端,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引导家长了解学生的不当行为,从而提高家长对学生的教育监督和教育引导。

建议1.教育惩戒应该以教育为主,惩戒为辅教育惩戒应该以教育为主,惩戒为辅。

合理惩戒有何不可议论文

合理惩戒有何不可议论文

合理惩戒有何不可议论文•相关推荐合理惩戒有何不可议论文800字(通用12篇)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作文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欢迎大家分享。

合理惩戒有何不可议论文篇1优秀的教师以严苛的管理方法成就许多孩子的一流大学梦,但又因对违规违纪学生施以惩戒而遭到惩罚并撤销评定职称。

教育需要规则,给学生规范以促进奋发向上,给教育以适当惩戒权助学生自律成材。

教育适当惩戒,理所应当。

过分溺纵,易助虎为患。

规则为径,成果为山,循径登山,方能行以致远,俯瞰众山。

西方哲学家有言:”人有两件东西不能抛却,一为头顶上的星空,二为道德下的自由。

有规则才能成大事,无以规矩成方圆。

”作为学生,我们本不应该在拼搏的年纪里贪图享乐,在本该成就功满的年纪里懊悔自责。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捍卫另一棵树,一阵风吹动另一阵风,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若想唤醒许多懵懂无知少年的“灵魂”,施以鞭策与鼓励方是长久之计。

过分体罚与鞭策会使学生在敏感多心的年纪里患上忧郁等不良情绪,小则危害一时,大则毁掉孩子一生。

教师施以合理惩戒,在教书育人同时也能护育孩子心灵。

惩戒是舟,鼓励是海,乘舟泛海,方能泛浪起伏,纵享美景。

“成功的花儿,人们只羡慕它的娇艳,尔当初,他浸泡在泪和血水中”,冰心如是道。

曾经“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教育方式给我们以启迪,——适当鼓励一点点便能助人大跨步。

时代催生先进教育观念,过去等惩罚落后的教育方式已被历史的车轮碾压成渣,新时代师生倡导亦师亦友的和谐关系。

教师施以合理的鞭策,学生心甘情愿的接受,那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和“和人类辛勤的园丁”称谓便是实至名归。

国外教师体罚需申请上报并对体罚年龄有上限,相关规则制度较为完善。

探索中的教师惩戒权应借鉴多方。

惩戒是曲,善意是谱,依曲成谱,以惩戒之方式达到善意目的。

在《通往奴役的自由之路》中提及,自由不是绝对的自由,相对的自由是规则的约束。

教育惩戒问题与解决方案

教育惩戒问题与解决方案

教育惩戒问题与解决方案教育惩戒是指学校对学生进行的一种行为控制和处罚的方式。

在一些学校中,教育惩戒常常被用来对学生进行行为纠正和规范。

然而,教育惩戒也存在一些争议,并可能对学生心理健康和正常成长造成影响。

本文将会探讨教育惩戒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问题一:教育惩戒可能对学生心理健康造成影响第一个问题是教育惩戒可能对学生心理健康造成影响。

一些研究发现,过度严厉的惩戒可能导致学生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例如,长期被责骂或体罚的学生可能会出现自卑心理和对学校的厌恶情绪,甚至对未来的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

解决方案:建立积极的教育惩戒模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应当建立起积极的教育惩戒模式。

这意味着在纠正学生行为时,教师和学校应当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可以采取一些积极的方式,比如采用奖励机制替代严厉惩罚,帮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问题并鼓励他们改进。

同时,学校也应当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以提高他们应对学生行为问题的能力。

问题二:教育惩戒可能导致学生出现行为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教育惩戒可能导致学生出现行为问题。

一些研究发现,过度严厉的惩戒措施可能导致学生反感学校和教师,从而产生反叛的行为。

这样一来,教育惩戒反而会适得其反,导致学生的行为问题加剧。

解决方案:建立尊重和理解的教育环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应当致力于建立尊重和理解的教育环境。

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和需求,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而非一味地采用惩戒措施。

学校可以建立一些导师制度或者心理咨询服务,提供学生更多的心理支持和关怀。

另外,学校也应当加强学生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行为问题。

问题三:教育惩戒可能导致学生辍学第三个问题是教育惩戒可能导致学生辍学。

过度严厉的教育惩戒可能让学生对学校失去信心和兴趣,从而产生辍学的倾向。

解决方案:建立个性化的教育模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应当致力于建立个性化的教育模式。

教师应当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对“教育惩戒”的看法

对“教育惩戒”的看法

对“教育惩戒”的看法最近几年来,赏识教育在基础教育中成了主旋律,“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是为典型言论。

这种教育理念维护了学生的自尊,有助于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它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无限地激发学生的内动力。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这种平等的、朋友式的教育理念,在育人成才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XXX老师,凭借于此,把残疾的女儿培养成留美的硕士等等。

成功的事例不胜枚举。

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赏识教育的理解中,产生了如此观点:学生只能夸奖,不能批评,否则就是对学生权利的侵犯。

这种观点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有市场,老师们谈“惩”色变。

甚至它还颇得部分家长的认同和首肯。

经常地,有部分家长把某某老师对其孩子的几句批评,马上通过种种渠道传递到校方领导那里去,告上一状。

其理由就是:这违背现代育人思想。

在赏识教育中,是不是只能表扬,应不应该对学生有批评笔者的看法是肯定的。

即赏识教育完全不排斥批评。

只是选择教育时机和批评方式的问题。

批评和表扬是矛盾的两个方面,相对应而存在,相辅相成。

这二者就像鸟儿的两翼,缺一不可。

每个学生都有可以赏识的地方,自然也有可以批评之处。

XXXXXX教授如是说:“奖励和惩戒都是教师的专业权力。

如果非要强制教师放弃这种权力,最终受害的是学生和社会。

”教育惩戒是完整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未成年人人格健康和谐发展。

没有经历过教育惩戒的人,其生命成长是有缺憾的,经历过适当的教育惩戒的人,其人格能健康和谐发展。

试想在一个孩子的成长阶段,假如不管其行为的正确与否,遇到的全是表扬,那么这个孩子在将来再遭遇到挫折时,有可能就是手忙脚乱,应接不暇,被动无措。

既然在教育中,批评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手段,那么是不是随时随地一旦发现就马上实施,不计方法方式、不及后果地运用呢显然也不是。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惩戒应以爱为前提,惩戒是为了完善孩子,使他们变得更好,而不是把学生当成发泄不良情绪的对象。

XXXXXX教授认为:要用欣赏地眼光看待学生的言行,面对其缺点错误的时候,不是考虑教育工作的便利和制止其当时行为的快捷,而是是否促进学生的进步,引导学生改变或者放弃他的不恰当言行。

学校教育惩戒的重要性

学校教育惩戒的重要性

学校教育惩戒的重要性学校教育惩戒是一种纠正学生不良行为、规范他们行为的有效手段,对于学生个人和整个学校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学校教育中,惩戒是与奖励相辅相成的重要方式,对于保持校园纪律、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塑造良好人格、提高教育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首先,学校教育惩戒能够维护学校秩序和社会公共道德。

学生在学校里接受教育,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感受社会公共道德及生活习惯,这样才能够成为一名有道德、有担当的公民。

学校惩戒制度便是教育学生如何遵守校规、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的重要方式。

没被惩戒的学生既无法从中领悟到自己的错误所在,也会使校园生活规模失去纪律性,受到更大的影响。

其次,学校教育惩戒有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学生会有各种烦恼和挫折,不当的惩戒会对学生产生缺陷,对于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正规、科学、合理的教育惩戒,不仅能够纠正学生不良行为,同时也能够积极预防学生的不良行为,保护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增强心理抗压能力,有利于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调节。

再次,学校教育惩戒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

对于在学校惩戒系统中被惩戒的学生,他们会对自身行为的认知发生变化,从而促使他们从错误中成长,更快的成为优秀的公民。

同时,这种方式也能切实推动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净化校园文化,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促进学校教育效益。

总之,学校教育惩戒是在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合理实施惩戒制度对于维护学校纪律、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塑造良好人格、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都具有关键的作用。

然而,在实施惩戒制度时,学校也应该注意规范和平衡、强调人本治理理念,确保学校惩戒制度的对学生起到正向的引导作用。

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让学生成为不仅具有知识水平,还具有高品质人格的良好公民。

教育惩戒的必要性和实施原则

教育惩戒的必要性和实施原则

教育惩戒的必要性和实施原则作者:徐宝贵来源:《教师博览·科研版》2014年第08期[摘要]合理的教育惩戒有助于教育的完整性,有助于学生的社会化,有助于学生人格健康和谐发展。

教育惩戒必须以尊重为支点,以适度为准则,以理性为主线。

[关键词]惩戒教育;实施原则新课改和素质教育倡导“赏识教育”“激励教育”,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这符合教育和学生发展的规律,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可,推动了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一、教育惩戒的必要性在教育发展的历程中,惩戒和奖励都是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它们相伴而行,同生共存。

在当今教育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尊重人格,张扬个性,保护天性”等先进的教育观念已普遍被广大教师所接受。

而与此同时,惩戒却似乎成了教师们不敢触及的“高压线”。

其实,赏识教育与适度惩戒并不矛盾。

教育应以正面引导为主,以赏识和尊重为底色进行适度教育惩戒。

通过教育惩戒,可以使学生体验生命感动,诱发言行反思,自觉接受社会要求的行为规范并将其内化为自身行为准则,促进社会化的完成。

教育惩戒具有矫正功能和威慑功能,它的意义就在于巩固了学生对规范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是非观念,形成对错误行为的趋避意识,使学生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同时它也是一种挫折教育,能帮助学生磨炼意志,从而不断地超越自我,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

二、教育惩戒的实施原则1.教育惩戒必须以尊重为支点。

为了有效使用惩戒教育,一定要找准支点,这就是尊重。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学校执行纪律的方式应当符合儿童的尊严。

”有的教师因为学生犯错就惩罚家长,有的教师用罚款代替惩戒,有的教师让有偷窃错误的学生公开亮相,让早恋的学生张贴检讨书,等等。

这些惩戒方式,正是因为没有尊重学生的人格,所以,不仅没使学生反思到自己的错误,反而加大了其内心逆反情绪,让教育产生了副作用。

假若给犯错的学生以申辩的机会和权利,辩证地分析他们行为的后果,要求他们为自己所犯的错误承担责任,帮助他们设计几种正确的解决方案。

中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的困境和思考

中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的困境和思考

中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的困境和思考一、中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一)从学生角度看1.规范学生不良行为中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有利的于规范学生不良行为。

首先,青少年身心发展正处于不均衡、不健全阶段,对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的观念淡薄,合理恰当地实施教育惩戒有利于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其次,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年龄特征独特,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产生言行失范、违纪违规等不当行为,甚至在叛逆心理的作用下误入歧途。

因此,对于屡教不改的学生来说,当言语说教无用时,教师有必要实施教育惩戒,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加以规范,使其产生不应再犯此类错误的正确心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中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有利于保护学生合法权益。

近年来,校园问题频发,校园暴力、欺凌事件很难进行处理,有些法律成了问题学生、问题行为的避难所,惩治流于表面,结果往往是息事宁人。

教师依法行使教育惩戒权,为约束制止此类行为提供法理依据,学校和教师可以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对欺凌者予以惩治,更好的保护学生的生命健康权和受教育权;有效制止校园欺凌,促进教育公平,保护学生合法权益。

(二)从教师角度看1.保障教师合法行使权力中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有利于保障教师合法行使权力。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校有校规。

从规范的角度来讲,违反相应秩序就要受到相应惩罚。

学校之下具体到班级,教师作为班级管理者,被赋予了教育惩戒权。

在社会舆论中和家长目光下,部分教师对惩戒学生趋之若鹜,甚至有抵触、畏惧心理,不敢惩戒、不能惩戒,正常的班级管理和教学秩序得不到保障。

合理实施教育惩戒权,使教师工作有依据、有保障,使教育教学有规范、有秩序。

1.规范教师行使权力范围中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有利于规范教师行使权力范围。

首先,教书育人是教师工作的出发点,惩戒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其目的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

部分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时,肆意滥用职权,不能控制自身情绪情感,实施体罚或变相体罚,给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伤害。

让教育惩戒更有力度作文

让教育惩戒更有力度作文

让教育惩戒更有力度作文篇一《让教育惩戒更有力度》哎呀呀,说起教育惩戒,这可真是个让人纠结的事儿啊!我觉得吧,教育惩戒那是必须得有,不然有些熊孩子能上天!你想想看,要是没有点规矩,没有点惩戒,那还不得乱套了呀!就像我们班那个调皮鬼小李,整天捣乱,上课说话,下课打闹,老师说了多少次都不听。

这时候,就得有点厉害的手段来治治他呀!也许给他点小小的惩罚,比如罚站一会儿,或者让他抄抄课文,他就能长点记性了呢。

但是呢,这个惩戒的力度可得把握好。

要是太轻了,那跟挠痒痒似的,根本没用;要是太重了,又可能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啥的。

这可真是个难题啊!我就想啊,老师们是不是得像武林高手一样,精准地拿捏这个力度呢?哈哈!我记得有一次,我上课偷偷看小说,被老师发现了。

老师当时那个眼神啊,吓得我心里一哆嗦。

然后老师就让我把小说交上去,还说要找我谈话。

哎呀,那时候我心里可后悔了,觉得自己咋这么倒霉呢。

不过后来老师跟我谈了心,我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

也许这就是一种恰到好处的惩戒吧。

当然啦,教育惩戒也不能光靠老师,家长也得配合呀!要是家长在家里放纵孩子,那学校里再怎么惩戒也白搭呀!所以说,大家都得重视起来,让教育惩戒真正发挥作用,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成长,不是吗?你们说呢?篇二《让教育惩戒更有力度》嘿,大家好呀!今天咱来聊聊教育惩戒这档子事儿。

说真的,现在的孩子可不好管啊!一个个都精得跟猴儿似的。

有时候老师不凶一点,根本镇不住他们。

所以啊,教育惩戒绝对是必要的,我觉得这没啥好争议的。

可是呢,怎么让这个惩戒更有力度,这就是个技术活了。

比如说,罚站这个办法吧,有时候管用,有时候就不咋地。

有些孩子根本不在乎,站那儿还跟旁边同学眉来眼去的呢!这可咋整?我就想啊,能不能来点更狠的招儿呢?比如扣他们的平时成绩啥的,嘿嘿,这招可能有点狠哦,但也许能让他们长记性呢。

我曾经有个同学,特别调皮捣蛋,老师怎么说都不听。

后来老师一生气,直接让他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做检讨,还得保证以后不再犯。

学生违纪惩戒措施管理制度

学生违纪惩戒措施管理制度

学生违纪惩戒措施管理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教育已经成为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而学生违纪现象也成为各级学校管理者以及教师们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

为了维护学校纪律和教育秩序,学生违纪惩戒措施管理制度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学生违纪惩戒措施的管理制度。

一、背景和现状学生违纪行为是阻碍学生全面发展和学校正常教育秩序的主要原因之一。

各级学校面临的学生违纪问题各不相同,有的是言语侮辱、欺凌、打架、抽烟等,有的是逃课、旷课、作弊等。

这些问题对学校的教育工作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因此制定一份有效的学生违纪惩戒措施管理制度刻不容缓。

二、目的和意义学生违纪惩戒措施管理制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对违纪行为的惩戒,不仅可以维护学校的教育秩序,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品行和素质。

三、管理原则和方法学生违纪惩戒措施管理制度应该遵循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

每一位学生违纪都应该得到公正的惩戒,老师们的执法过程也应当透明和公开。

同时,学校应根据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惩戒措施,包括批评教育、警告、记过、记大过、退学等措施。

四、管理制度的内容学生违纪惩戒措施管理制度的内容应涵盖违纪的定义、处理程序、惩戒措施、教育措施以及学生权利和义务等方面。

制度应该明确规定违纪行为的种类以及对应的惩戒措施,为学生、教师和家长提供一个明确的参考标准。

五、教师的角色和责任教师是学生违纪惩戒的执行者,他们应该具备良好的师德和专业素养,能够正确判断学生的违纪行为,并根据制度进行相应的处理。

同时,教师还应该起到引导和教育的作用,帮助学生认识到错误的严重性,并引导他们改正错误。

六、家长的参与和配合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育者,他们应该积极参与学生违纪惩戒的管理工作。

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及时向家长反映学生的违纪情况,并邀请家长参与到违纪处理的过程中,达到家校合作的目的。

七、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学生作为学校的一员,也应该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

惩戒教育的三个关键点

惩戒教育的三个关键点

惩戒教育的三个关键点在中外教育史上有着悠久历史的惩戒教育,随着强调人的自主发展、尊重学生人格、师生平等和鼓励对话教育等教育主张而逐渐受到质疑和挑战。

当教师在实施惩戒教育过程中的不当行为屡屡见诸媒体之后,惩戒教育的合理性遭遇空前的挑战。

不过,不管是国家教育法规方面,还是教育学理方面,还是家长和老师的实践层面,基本上对惩戒教育持认同态度,更多地是探讨如何科学合理的实施惩戒教育。

对此,我们能够尝试从“道”、“法”、“技”三个层面来探讨惩戒教育的实践策略。

一、决之有情——惩戒教育之道教育是以人为中心,以人的生命为核心的特殊活动,它是培养人、引导人、孕育人的生命过程。

任何教育行为的出发点都以有利于人的生命张扬为准绳,这就是教育的“道”,而是否采用惩戒教育,以及采用惩戒教育的策略等是教育的“术”。

“惩”的归宿是“戒”,惩罚是手段,教育是目的,手段不能僭越目的,惩戒教育要追求“小惩大戒”。

惩戒教育是教育的一种必要的形式,不要把惩戒教育与惩罚教育和体罚混为一谈。

“道不同不相为谋”,惩戒教育必须坚守育人的基本立场,而当我们忽略了育人之“道”,而去一味追求取巧之“术”,就会犯缘木求鱼的错误。

“名不正言不顺”,没有理解到“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怀特海[英]),而把学生作为教育的工具,作为职业的手段,作为灌输的对象,眼中只有“分数”、“名次”、“成绩”、“考试”等,就会“物化”学生,陷入“非人格化教育”的泥淖,任何美化和包装失当的惩戒教育都会违背教育初心。

所以,在决定是否采用以及采用何种惩戒教育形式的时候,必须秉持尊重生命,理解生命、发展生命的教育情怀。

这样才能使惩戒教育回归文明教化的初衷,否则就会异化为野蛮驯化的体罚教育。

“亲其师,信其道”,富有爱心和亲和力的老师在实施惩戒教育能够使学生的可接受性可大大提升,这说明惩戒教育具有情感性。

惩戒教育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指向引发学生的不安感和羞愧,激起学生的内部动机,开启深层次的反思,从而形成稳定的道德行为。

关于中小学教育惩戒权结束语

关于中小学教育惩戒权结束语

关于中小学教育惩戒权结束语1、教育是循序渐进的,是需要“耐心”、“感化”、“引导”、“说服”的。

教育惩戒权的意义主要在于教育,而非惩戒,因此,教育惩戒的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而不是把学生治服。

还有一句话,学生犯点错误是很正常的,这就需要教师的教育和引导。

如果一个教师能走进学生心中,让学生真正服你,那么,这个教师也无需用教育惩戒权来为自己壮胆。

因此,对于教师而言,还是用平常心来看待教育惩戒权吧!2、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更好的理解和学习教育惩戒规则,更好地使用它,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学工作,更好的培养祖国的栋梁人才!3、正如教育惩戒为代表的教育方式,在培养规则意识,锻炼承担责任和挫折的心理品质方面具有其他教育方式难以替代的价值和功能。

也正因如此,在教育过程中设置一定程度的惩罚,至今依然广泛存在于社会教育中。

因此,教育离不开惩罚,有惩罚的教育更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4、教育就是把一个个小幼苗浇灌、培育成参天大树的过程。

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好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持久深远的。

以百年树人之心培育学生,虽然路程曲折漫长,但从细微处入手,从小小的班级开始,适当施惩戒,奖罚并行,终会成就参天的树林。

5、惩罚,是为防止一个人走向不可纠正错误的最后的防线,但不应该将其死死地收缩,而要留足适度的空间,让被惩罚之人进行自身的救赎,这就是适当的惩罚。

6、“适当的惩戒不仅是老师的权利,更是老师的义务。

”在校园暴力频发、问题少年数量见长的今天,赋予校园、教师适度的教育惩戒,已刻不容缓。

诚然,教育惩戒权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对孩子来说是一次及时的教育,用不好,很可能成为一次难以磨灭的伤害。

期待学校、教师做到“心中有数”,家长、学生能够肯定理解,社会也给予应有支持。

只有如此,教育惩戒权才能真正做到行之有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立教育惩戒制度刻不容缓
不久前,安徽怀远县的一位教师因为被学生往身上贴乌龟受辱而跟学生发生扭打,最后该教师被县教育局以体罚学生为由开除,后经行政复议,改为降级。

此事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有为教育主管部门严格执法叫好的;有为老师受辱还要受罚而叫屈的;更有抨击安徽怀远教育局任性用权的。

一些专家学者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不过我以为,这些看法大多隔靴搔痒,没有道出该事件的实质。

怀远教师“被乌龟”,先后被开除、被降级的事件,其实反映了中国教育界面临的一个重大困局:我们缺乏一套系统的学校教育惩戒制度。

虽然各学校都有所谓校规校纪,但是却没有相应执行性强的法律法规依据。

当学生违反校规校纪甚至轻度违法的时候,除了说服教育,没有其他在法律上授权的惩罚措施。

而当前现实问题是,随着社会文化多元和“小皇帝”式儿童的泛滥,学校里挑战管理秩序的学生越来越多,越来越任性。

当学校和教师被法律唯一许可的“说服教育”措施经常性无效之后,学校和教师要么忍气吞声,放任不管;要么叫来家长将学校和教师本该履行的教育义务一推了之;要么违法对学生进行嘲讽羞辱(是情绪一种发泄)、停课甚至体罚。

造成学校尤其是非重点学校学生教育和管理方面的许多乱象。

而教育主管部门除了三令五申要求学校和教师依法从教外,对于制造混乱、破坏纪律的学生以及经常无理取闹的家长却束手无策。

在怀远事件中,教育局为平息家长愤怒,只好将教师开除了事,这其实不单是权力任性,更多的是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在制度缺失下的无奈。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大、最高法院和教育部,在依法办教育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一系列近二十项法律、法规和条例,这些法律、法规、条例对依法治教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对于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纠正几千年片面的师道尊严的传统,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也完全符合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民主和法治的精神。

但是,上述法律更多的是规范和约束政府、学校和教师的教育行为,保护学生尤其是未成年人的法律地位,保护其正当权利不受侵害。

而对于学生在校期间对抗教育、挑战教育秩序的行为,没有明确的规定。

这基本相当于,在社会管理领域,只有保护自由、人权和平等的法律,却没有处罚犯罪等侵害他人人权和自由行为的法律,没有《刑法》和《刑事诉讼法》。

这种法治,似乎不能算是完善的法治。

只靠说服教育就能解决学校所有的违纪违法问题,这显然是一种完全背离客观实际的假设。

有句很流行的话说:“只有不会教育的老师,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

这种观点极为荒谬且贻害无穷。

所有的学生都能教育好,是一种乌托邦的空想,不能用于指导教育实际。

这基本相当于只靠说服就能有效管理和保护国家,不需要国家机器,不需要最高法院、军队和警察,不需要法律制度。

而教师与学生的平等,也只是法定权利的平等,人格的平等,并非责任和义务不分,受教者与施教者在权限上不分。

而现实却是教师与学生相比,教师作为教育者在法律地位上处于弱势。

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契约关系,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服务而不是一般性的服务关系。

相对于其他服务行业,教育机构和教育者需要特殊的法律保护。

可以肯定的是,教师和学校作为特殊的社会服务者,必须有法律
授权的对学生的特别惩罚权力。

当然,这个权力也必须受到法律法规严格的制约,不能滥用。

学校教育必须有相应的惩戒制度。

这也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

美国有21个州立法允许学校体罚,判例法允许教师“以合理适度地物理处罚儿童”。

几乎所有的美国学校都有禁闭室,学校有权将违纪学生停课、关禁闭(after school detention)、周六返校禁闭(Saturdaydetention)、开除直至送少年惩戒学校。

英国《2006年教育与督学法》规定,教师有惩罚不规矩学生的法定权利。

包括:罚写作文,周末禁闭,校长惩戒,停学。

体罚包括允许打手心每双手不超过三次,允许鞭打男生的臀部不超过六下等。

韩国有《大韩民国教育处罚法》,包括允许使用长度不超过100厘米厚度不超过1厘米的戒尺打男女学生的小腿。

在新加坡校长、副校长和纪律事务长有权用藤条对违规学生进行体罚。

澳大利亚学校可以对学生关禁闭,可以进行劳动处罚等等。

这些措施并不难理解:任何一个文明国家里的成千上万遵纪守法的高素质的现代公民,都来自学校里遵规守纪、文明礼貌的学生;没有相应教育惩戒制度,学校里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侮辱老师而可以逍遥法外的学生,教育者管理者没有法律武器而软弱无力,长此以往,学校有可能培养出越来越多的无赖、痞子和黑社会成员。

很难相信,在学校里无法无天的学生,到了社会上反而成了受尊敬守秩序的模范公民。

作为一个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国家,我们当然不提倡恢复体罚制度。

但是,全国人大、最高法有没有必要考虑依法在学校建立适度的惩戒制度?如果一个国家所有学校的学生可以为所欲为而没有相应的惩戒措施,如果法律只维护学生的权利而不强调他们的义务和责任,只授权而不限权,只有民主、平等而没有法治,是不是一个负责任的和有效的法律体系?如果学校里的学生可以随意挑战制度和秩序而没有任何可以惩戒的措施,教师和学校只能说服,只能作所谓“思想工作”,那这种教育制度是不是有效的?事实上,目前各级学校在惩戒方面的无力和无能,已经造成严重后果。

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学校里无法无天,越来越多的家长在学校无理取闹,由于学校和教师没有适用的法律法规作依据,对这些反秩序的行为只能耐心说服和忍气吞声,甚至为了平息所谓社会舆论而做出出格的让步,安徽怀远教育局做出的开除教师的决定只是其中一个小小的案例。

事实上,在目前我国的各级学校中,如何对待违规违纪的学生,教师的态度是两极分化的。

大多数教师是忍气吞声,把两只眼都闭上,任凭少数学生胡作非为,不愿意惹起师生冲突,给自己带来麻烦。

因为师生冲突后的一般结果是:教师受到教育主管部门处罚和社会舆论鞭挞,学生则说服教育几句了事。

而相当多的家长还要为此到学校闹事,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为了息事宁人,只能委屈自己的教师。

同时,他们也只有惩处自己教师的权力。

而另外一部分教师,或者为了维护学校最基本的教育秩序,或者是自身修养较差,控制不住情绪,更有少数教师是品格恶劣低下,都在学校里违法采取惩罚措施,比如罚站、停课甚至辱骂、殴打学生。

而这些违法行为的背景和诱因就是学校教育惩戒制度的不健全。

这既是教育者的失职,也是立法者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失职。

试想如果有一套严格、规范和详明的惩戒制度,让学校和教师有法可依,就可以大大减少教师违法惩处学生现象,从而也可以更好地保护学生的权利,保障良好的学习环境,保证品德和学业出现偏差的学生及时得到矫正。

这就是所谓制度的力量。

好的制度使恶人向善,坏的制度让好人作恶。

法治的力量也就在这里。

综上述,建立法治框架下的完善的学校教育惩戒制度,是关系到学校培养什么人的大事,是关系到中华民族未来和复兴大业的大事。

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我们
希望,在十八大确立的法治中国的大背景下,尽快纠正各级各类学校中因为没有建立教育惩戒的法律和制度而导致的教师违法惩戒学生、学生随意挑战秩序的乱象。

树立基于民主、自由、平等和法治平衡发展的教育管理思想,建立系统、完善的教育惩戒制度体系,包括相应的法律、法规、条例和法令指导下的契约等等,建立详明的、可操作性强的教育惩戒制度。

保证学校、教师依法管理和惩戒学生,更好地行使教育职能;同时也保证学生在校有规范系统的法令和制度可遵守,并且在违反法令和制度的情况下得到规范的和符合法治精神的处罚与矫正,从而培养大批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