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师招聘面试《大气压强》说课稿
人教版初中物理《大气压强》说课稿
我今天的说课课题是《大气压强》,我说课的内容有教材分析、教学设计思想、教学目标、教学流程、板书设计和我的物理教学思想六个板块。
【教材分析】《大气压强》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第十四章第三节的内容,对大气压强的研究是在前面所学的基础上,运用压强、压力、水的沸点、液体密度、液体压强等内容来认识的,由“想想议议”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究欲望,从而用实验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进一步学习大气压强的测量和应用。
本节大气压强的学习是高中阶段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大气压强的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等有广泛的意义。
【设计思想】1.初中生的认识感性多于理性,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大多来自他们的兴趣;而物理教学又以实验为基础,实验几乎始终伴随着整个教学过程,所以,实际教学中,在注重知识逻辑的同时,应重视学生的个人经验和心理特点,把学生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认识与掌握物理知识结合起来,加强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体验。
2.在教学中,按照“体验→思考→分析→探究→应用”的思路逐一展开,让学生通过实验,体验大气压的存在,讨论大气压的特点,应用大气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探究测量大气压的方法。
3.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知道什么”,更要关注学生“怎样才能知道”,所以,能动手做的实验就让学生自己动手做,给学生亲近感和真实感,多媒体仅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教学目标】根据课程表准要求我设计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与技能:•知道大气有压强;•知道大气压数值的测量方法以及估测方法。
2.过程与方法:•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探究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应用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动手和积极探究的精神;•认识大气压的存在与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1.了解测量大气压的方法;2.知道大气压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1.设计多种方法证明大气压的存在;2.测量大气压大小的方法。
《大气压强》说课稿4页
《大气压强》说课稿我的说课的课题是《大气压强》,下面将从教材地位、说学情分析、说教学目标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流程说课。
学情分析1、八年级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很高,但抽象思维能力不足。
2、大部分学生对大气压的实践经验比较少,喜欢动手操作、探究现象,所以应尽量用多些实验,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去观察、分析和理解。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大气压是客观存在的;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2.、知道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过程和结论。
3、了解生活中利用大气压的实例。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一些实验现象感知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
2、通过实验探究,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感知人类对大气压强的利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大气压应用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通过对大气压强的认识,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领略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
教学重点、难点1.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的测定。
2.理解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泵的工作过程。
教学资源1、水槽、长短试管各一个、装满水的矿泉水瓶、1米长的玻璃管一根、橡胶吸盘一对、一次性纸杯和吸管若干、锥形瓶一个、鸡蛋一个、液体压强演示器一个、玻璃杯一个。
2、自制的多媒体课件一、导入新课(1)通过请同学们喝饮料(有些吸管完好,有些提前扎了一个小洞)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同时在喝的过程中,会出现有些同学喝不到嘴里的问题,从而引出今天的课题。
联系生活实际,采用平时最常见的喝饮料的过程,体验大气压的作用。
一些学生到通过喝饮料喝不到嘴里,从而激发了探究问题的欲望。
(2)教师借助于液体压强演示器让同学们观察实验现象,对比大气也具有重力和流动性,是否也存在压强呢?二、进行新课(感受大气压的存在)教师设计实验1:将一个熟鸡蛋放在一个瓶口比它小的锥形瓶的上方,让同学们来试一试看谁能把鸡蛋给压进去?有些同学积极想办法,可能会想到把一个燃烧的棉花团放入锥形瓶中。
学生思考并回答:一开始瓶内外都有空气,棉团燃烧消耗了一部分氧气,里面的气体减少,压强减小。
大气压强说课1
《大气压强》说课稿履职竞聘说课稿王明芬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初中物理人教版第十四章第三节《大气强》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大气压强是初中物理中关于压强的一个重要的知识,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大到航天技术,小到人的呼吸、吃、喝、拉;本节内容在人的生产生活中无处不在,特别在学生的学习中,在学生学习了固体、液体压强的基础上,接着学习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压强,是学生学习的一个关键点和收尾点。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气体存在压强,如何验证气体压强的存在,并通过液体压强的原理转换计算出标压下的大气压强,并学习大气压强的应用(气压计、抽水机、人的呼吸、喝水、高山反应等)。
本节课内容上承固体、液体压强、下启流体压强,因此本节内容在本章乃至力学部分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2、教材的重点、难点分析和突破:重点:①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
②知道大气压强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难点:①设计多种方法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②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
重难点的突破方法:通过改进实验,形象直观理解大气压能支持液柱,再用多媒体演示来突破。
3、学生学习情况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初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表现欲,喜欢动手动脑,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尽管大气压强比较抽象,但在教学中我通过几个小实验和多媒体的动画演示,以感性认识为依托,师生合作完全能够完成本节内容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①知道有大气压强;②知道大气压强的测量以及估测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①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②探究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③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应用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培养学生积极探究的精神;②认识大气压强的存在与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与人们现实生活紧密联系。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采取自学与指导,实验与讨论、小组合作学习、教师精讲解惑相结合的问题式教学法突破重点和难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大气压强》说课稿.doc
《大气压强》说课稿边蕾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九章第三节《大气压强》,下面我从四个方面来阐述。
第一部分【说教材】1.教材分析《大气压强》一课是在学习了压强和液体压强知识后对压强知识的延伸,也为后面学习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及气体浮力奠定坚实基础。
知识结构上起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在本章中乃至力学部分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本节的特点是: 理论联系实践,是一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好课程。
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依据本节教材内容安排需要解决三方面问题:大气压强的存在证明、大气压强的测量、大气压强的应用;教材安排为两课时。
第一课时进行大气压强的存在和托里拆利实验的教学,第二课时进行有关大气压的计算,大气压强的变化和应用的教学。
2.教学目标依据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本节教材内容的特点,本节课要达到如下教学目标:⑴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什么是大气压强,能说出几个证明大气压强存在例子。
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能简单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大气压强的现象。
知道大气压强的值是由托里拆利实验而测定。
⑵过程与方法目标观察与实践,感知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感知人类是如何利用大气压强的。
体验自主动手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通过对托里拆利实验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和理解用液体压强来研究大气压强的等效替代的科学方法。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经历观察、实验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探究性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及有关现象的解释,大气压的测量。
难点是:托里拆利实验第二部分【说学情】初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表现欲,喜欢动手动脑,他们的思维方式主要是形象思维,已经具备了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气体看不见、摸不着,气体压强易被人们忽视,在教学中通过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结合多媒体,以感性认识为依托,完全能够使学生达到既定教学目标的要求。
大气压强说课稿
大气压强说课稿一、说课目标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各种气象现象,如风、气压变化等。
二、教学重点1. 大气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大气压强与气象现象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学生理解和运用大气压强解释气象现象的能力。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知1. 引发学生兴趣,通过展示一些气象预报图和实例,让学生思考气象现象和天气变化与大气压强的关系。
2. 提问:你们平时观察到的一些气象现象,比如风向、降水等,与大气压强有什么关系?1. 讲解大气压强的概念:大气压强是指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气体分子撞击的力的大小。
通过示意图和实例,让学生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
2. 讲解大气压强的计算方法,并与单位进行对应。
通过实际计算练习,巩固学生对大气压强计算方法的理解。
第三步:知识拓展1. 探究大气压强与气象现象之间的关系。
通过分析不同气象现象的出现条件和大气压强的变化,引导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典型气象现象,如风、气温变化等。
第四步:知识应用1. 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气象现象观察和气压变化记录,并与所学知识进行对比和分析。
2. 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分享各组观察结果和分析结论。
1. 对本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巩固学生对大气压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了解大气压强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有重要意义?五、板书设计大气压强说课稿- 大气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大气压强与气象现象之间的关系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学生对大气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有了初步的理解,并且能够通过所学知识解释一些常见的气象现象。
小组活动的设计使学生能够进行观察和记录,并与所学知识进行对比和分析,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有效提升了对大气压强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大气压强说课稿
《大气压强》说课稿单位:文留三中姓名:王永广时间:2013年5月《大气压强》说课稿我今天的说课的课题是《大气压强》,说课的内容有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程序。
【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大气压强》是人教版教科书八年级物理第九章第三节的内容,是在前面所学力和压强等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来进一步研究大气压强的,是压强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后面研究流体压强的基础,知识结构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基于教材地位、特点和作用以及物理课程标准上要的求: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二学习目标1、知识:·了解大气有压强及其测量方法。
·了解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
·认识生活中利用大气压强的现象。
2、方法:·观察跟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感知大气压强是一种客观存在。
·观察演示实验,感知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
·通过观察感知人类是如何利用大气压强的。
3、情感:·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①、大气压强的存在及其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②、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
2、难点:托里拆利实验及用液体压强来研究大气压强的转换法和等效替代法。
四、教材处理依据先后顺序,把本节知识分为三个板块:1、大气压强的存在。
2、大气压强的测量。
3、大气压强的应用。
教材安排为两课时【说教法】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我采用自学、讨论的教学方法,由于本节课实验较多,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我还采用实验教学法、观察法。
【说教学程序】一、创设情境点燃激情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瓶子吞鸡蛋实验引入新课二、阅读质疑实验探究1、学生做覆杯实验。
2、学生做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皮碗实验,再次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些现象。
3、教师指出:能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事例很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想一想还有那些实例。
(二)大气压强的测量通过刚才的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我们已经领略了大气压强之大,那么大气压强究竟有多大?1、安排学生利用所学压力、压强知识和手边老师提供的吸盘、刻度尺、弹簧测力计等器材进行分组实验:估测大气压。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课说课稿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课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大气压强。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如下所述。
一、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1. 知识与技能: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并能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与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验技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并能够解释相关的物理现象。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大气压强的存在,并理解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将采用讲授法、实验演示法、讨论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具体的实验操作和生活实例,使学生在直观感受和动手实践中掌握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为什么打开饮料瓶盖后,汽水会自动喷出?”这样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进而引入大气压强的概念。
2. 概念讲解讲解大气压强的定义,即大气对地球表面单位面积的压力。
并通过历史故事,如马德堡半球实验,来说明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巨大力量。
3. 实验演示进行“覆杯实验”和“吸管吸饮料”等简单实验,直观展示大气压强的作用。
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引导他们思考实验背后的物理原理。
4. 学生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吸盘挂钩、针筒抽液等,并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对大气压强的理解和看法。
5. 总结提升总结大气压强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强调科学探究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和思考与物理相关的现象。
五、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大气压强一、概念定义:大气对地球表面单位面积的压力历史证明:马德堡半球实验二、实验演示覆杯实验吸管吸饮料三、生活应用吸盘挂钩针筒抽液四、总结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科学探究的重要性```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我相信学生能够对大气压强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大气压强》说课稿
《大气压强》说课稿《大气压强》说课稿1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大气压强》,是人教版的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3节的内容。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来说这节课。
一、说教材(教材分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压强在空气中的表现。
大气压强知识的综合性较强,它是学习了密度、平衡力、压力、压强和液体压强的基础上展开的。
这些知识的学习又为后面“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浮力”等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也是高中阶段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因此本节内容在整套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教材内容分为“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的测量”,另外,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有关大气压的知识,教材又设计了“想想做做”(观察大气压随高度的关系)、“科学世界”(活塞式抽水机)以及“动手动脑学物理”等栏目。
(2)“三维”目标: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本节教材特点和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大气压强,并能通过实例说出大气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能简单描述托里拆利实验,能说出标准大气压的数量级。
3.能说出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规律和液体沸点跟气压的关系。
4.了解活塞式抽水机的工作过程和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跟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感知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
2.通过观看视频,使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并对托里拆利实验进行分析,了解推理和等效替代的方法。
3.通过观察感知人类是如何利用大气压强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在学习中让学生亲身感受、实践,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科学探究精神,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通过了解大气压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大气压强的存在教学难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的测量《大气压强》说课稿2我今天的说课课题是《大气压强》,我说课的内容有教材分析、教学设计思想、教学目标、教学流程、板书设计和我的物理教学思想六个板块。
大气压强的说课稿
大气压强的说课稿一、说教材本文作为物理课程中“气压”部分的重要内容,承担着让学生深入理解大气压强概念、形成对大气压强影响的认识以及掌握相关物理现象的重要任务。
在整本教材中,大气压强的学习不仅是对前期压强概念的延伸,也是热力学和流体力学知识的基础,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
(1)作用与地位大气压强是连接生活与物理知识的桥梁,它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却常常被人们忽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同时,大气压强的学习为后续学习压强差引起的流体流动、天气现象等复杂物理现象打下坚实基础。
(2)主要内容本文主要围绕大气压强的定义、产生原因、测量方法、实际应用等方面展开。
首先介绍大气压强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其次,探讨大气压强的产生原因,通过实验和现象阐述其作用;然后,学习如何测量大气压强,了解气压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最后,分析大气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飞机升力、天气预报等。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掌握大气压强的产生原因、测量方法以及实际应用。
(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增强对自然科学的探索欲望。
三、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大气压强的概念、产生原因、测量方法及实际应用。
(2)难点:理解大气压强与海拔高度、气温等因素的关系,以及大气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突出重点,化解难点,让学生在掌握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深入理解大气压强的内涵和影响。
通过实例分析、实验演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说教法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以及深化他们对大气压强概念的理解。
(1)启发法我将以日常生活中的实例作为切入点,如饮料吸管、抽水机等,启发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
大气压强说课稿
大气压强说课稿一、说教材本文《大气压强》在现代物理课程中起着桥梁作评,它连接了初中阶段的基础知识和高中阶段物理学习的深入探讨。
本课内容在科学素养培养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学习气体物理性质的基础,也是理解众多自然现象和实际应用的关键。
(1)作用与地位《大气压强》作为气体物理的入门篇章,通过对大气压强的阐述,使学生能够理解日常生活中许多与大气压相关的问题,如天气变化、飞行原理等。
此外,它是后续学习热力学、流体力学等领域知识的基础。
(2)主要内容本文主要从大气压强的定义、测量、影响因素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展开。
首先介绍大气压强的基本概念,其次探讨如何测量大气压,接着分析影响大气压强的因素,最后通过实际例子展示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学生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大气压强的定义、单位及测量方法;了解影响大气压强的因素;掌握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大气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现象、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探索自然现象的积极性。
三、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大气压强的定义、测量方法以及影响因素。
(2)难点:大气压强与高度、温度等关系的理解;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学生对这些重点和难点的掌握情况,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帮助他们克服困难,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四、说教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大气压强的相关知识,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并突出我的教学特色:1. 启发法:- 我在教学中会提出引导性的问题,如“为什么在高山上呼吸会感到困难?”、“为什么热水瓶塞会蹦出来?”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究大气压强的影响因素。
- 通过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雨后空气清新、飞机升空等,启发学生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加深对大气压强概念的理解。
《大气压强》说课稿
点讲解、阅读体验分享和课堂互动四个方面展开。
一、分析文章
《岳阳楼记》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具有浓厚的文学价值。文章通过生动的描 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风光和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在叙事方式 上,文章采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先描述洞庭湖的平淡无奇,然后通过对于洞庭 湖景色的描绘,
逐渐展现出它的壮丽和神奇。在描写手法上,范仲淹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 征手法,将洞庭湖的美景描绘得淋漓尽致。此外,文章还具有语言简练、意境深 远的特点,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二、知识点讲解
在知识点讲解方面,我将从文言文、古代文化常识和比喻象征三个方面进行。 首先,文言文是古代文学的基础,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重点和难点。在《岳阳楼 记》中,有许多文言文知识点,例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需要学生认真学习 和掌握。
其次,古代文化常识是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考试中经常出现的考 点。《岳阳楼记》中涉及到了许多古代文化常识,例如古代的官职制度、礼仪制 度等,需要学生了解和掌握。最后,比喻象征是《岳阳楼记》中常用的表达手法,
《大气压强》说课稿
目录
01 难点:证明大气压存 在的实验分析。
03 三、说教学过程
02 二、说教学策略 04 参考内容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是初中物理第七章第七章第七章第八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 章第十二章第十一章第十四章第十三章第十三章第十三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第十 四章第十四章第十四章第十四章第十四章第十四章第十四章第十四章第十四章第 十四章第十四章
第十四章第十四章第十四章第十四章第十四章第十四章第十四章第十四章第 十四章第十四章第十四章第十四章第十四章第十四章第十四章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第十四章第十四章第十四章第十四章第十四章第十四章第十四章第十四章第十四 章第十四章第十
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模板:《大气压强》
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模板:《大气压强》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
2. 让学生掌握大气压强的计算方法,能够进行相关计算。
3. 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大气压强的概念2. 大气压强的计算方法3. 大气压强的应用实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大气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大气压强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实例的讲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大气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利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应用。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大气压强的存在。
2. 新课导入:讲解大气压强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的基本知识。
3. 课堂讲解:讲解大气压强的计算方法,并进行相关计算示例。
4. 实验演示:进行大气压强的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
5. 应用实例:讲解大气压强的应用实例,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
6.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实例,讨论大气压强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大气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8.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大气压强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评价:评估学生对大气压强概念和计算方法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操作评价: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4.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初中物理》相关章节内容。
2. 实验器材:气压计、水银柱、玻璃管、水等。
3. 多媒体教具:PPT、视频资料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教案执行时间:2课时。
2. 课堂讲解:第1课时。
3. 实验演示和小组讨论:第2课时。
《大气压强》说课稿
《大气压强》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大气压强》。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大气压强》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三节的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压强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大气压强的存在、测量和应用。
大气压强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对于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压强的计算以及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材首先通过一些生活中的现象,如吸盘挂钩、吸管吸饮料等,引入大气压强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身感受大气压强的存在,并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
最后,教材介绍了大气压强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学情分析在知识方面,学生已经学习了压强的概念和计算,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对于大气压强的概念和测量方法,学生可能会感到比较抽象和陌生。
在能力方面,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但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
在心理方面,学生对物理实验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但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而产生畏难情绪,需要教师给予及时的引导和鼓励。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2)理解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能说出标准大气压的值。
(3)能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通过分析和推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2)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大气压强的存在及产生原因。
初中物理压强说课稿3篇
初中物理压强说课稿1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大气压强》,本课的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非常紧密,学生在生活中更有一些感性认识但是由于其在生活中不太能引起学生的理性思考,所以我想通过本节课的教学,首先让学生能学到大气压强的知识,同时能学会其中实验的方法,以此为思路,我设计了本堂课的教学。
一、说教材(过渡句:要想游刃有余的把控课堂,必须熟悉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所以我对教材进行了梳理)《大气压强》选自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3节,主要包括了大气压产生的原因,测量,影响因素和应用四个知识点,学生学习了本节课,可以对大气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同时能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二、说学情(过渡句: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要想在课堂上达成自己的目标,需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所以我对学情进行了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思考和分析能力,在生活中也有一些生活经验,但是对这些生活经验,往往缺乏理性的分析,所以需要教师进行引导,让学生能从生活中的实例发现物理规律,体会物理是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教学理念。
三、说教学目标(过渡句:目标是教学的指明灯,为了我的课堂能达成让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的方法,所以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能说出大气压产生的原因,能简单描述托里拆利实验,知道标准大气压的数值。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托里拆利实验,知道如何测量大气压强以及大气压的'数值。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观察实验,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对大气压应用的了解,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四、说教学重、难点(过渡句: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大气压存在的原因和大气压的测定【难点】大气压的测定五、说教学方法(过渡句:因为学生对于大气压强主要存在着一些感性认识,所以我力求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引导他们进行理性思考,创设活跃的课堂氛围)我主要采用: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
《大气压强》 说课稿
《大气压强》说课稿教学目标:1、体验大气压强的现象。
2、知道大气压强的值和单位。
3、探求测量大气压的方法。
4、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概括问题的能力,以及应用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积极探究的精神,让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影响。
重点:课标1、2。
难点:课标4、5。
教具:学生四人一组,自带:玻璃杯(或水杯)、口服液瓶、矿泉水一瓶、钉子、自带熟鸡蛋。
实验室准备:小茶壶、输液装置、吸钩若干、广口瓶、水槽、酒精灯、火柴等。
设计说明:1、课标对“大气压强”的知识要求不高,不是教学重点,本节力求创设一种学生自主参与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找到现象的原因,体味“气压”的神奇,探究的乐趣。
2、本节围绕“感受”展开,让学生在探究中分析现象,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生互助合作,去获取知识。
老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问题:气体有压强吗?如果有,我们生活在大气中,为什么一点感觉也没有?(拿出写着实验步骤的小黑板,让学生做实验。
实验后讨论,对看到的现象分析原因。
)思考,然后分组实验:在口服液瓶中装满水倒过来,倾斜。
用玻璃杯(或水杯)装满水,盖上硬纸板,让水杯倒放,倾斜。
用吸钩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
在广口瓶上放熟鸡蛋,给瓶加热再了冷却,瓶口鸡蛋会自动被吞进去(拔罐子原理)问题激趣,让学生在实验中感受大气压的存在。
(完成课标1、4)气体到底有没有压强,如果有,气压有什么特点?可与液体压强类比。
让学生说,生活中,哪些现象说明大气压的存在。
如1、2实验现象说明有力托住它,这个力是气体给的,所以气体有压强。
实验3两个吸钩不挤压,有气体时,易拉开,无气体时,不易拉开。
吸饮料,瓶子变形,拔罐子。
完成课标4、1,完成课标5,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
大气压的特点?在学生回答后再总结。
结合P88页想想议议,让学生回答:人在大气中为什么没感觉?与液压类比结合实验说出气压的特点: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如实验1、2。
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大气压强》
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大气压强》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能够解释大气压强变化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示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气压强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强化科学实验的重要性。
2.教学重点:*学习大气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掌握大气压强变化的原因。
3.教学难点:*理解大气压强变化的原因。
4.教学准备:*实验器材:烧瓶、水银压力计、吸管等。
*示意图:大气压强示意图。
5.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0分钟)*利用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大气压强示意图,提问:“你们在高山上呼吸困难,体力劳动时感到很吃力的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指导学生明确“高处空气稀薄”作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步骤二:概念讲解(10分钟)*通过实验器材进行示范,用烧瓶封口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得出结论:“烧瓶内无任何气体的情况下,外面的空气将导致烧瓶塌陷。
”*引出大气压强的概念,解释大气压强是地球大气对单位面积上的物体所施的压力。
步骤三:计算方法(15分钟)*通过实验,引导学生注意水银压力计读数和大气压强的关系。
*教师以自己家在不同高程上的压力计读数作为具体例子,计算不同高度处大气压强的变化情况。
步骤四:原因解释(15分钟)*引导学生观察示意图,解释大气压强变化的原因。
*通过对示意图的分析,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大气压强随着海拔的升高逐渐减小,因为海平面上的空气比高空稠密。
”*引导学生回忆第一步的导入问题,帮助学生理解高处空气稀薄导致呼吸困难的原因。
步骤五:拓展应用(15分钟)*出示降落伞原理示意图,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为什么开伞后下降的速度会减慢?”*引导学生分析地面大气压强和高空大气压强的关系,解释降落伞原理。
*引导学生联想其他与大气压强有关的实际应用,例如气压传感器等。
步骤六:小结复习(10分钟)*使用反馈策略,进行知识巩固。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说课稿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大气压强。
本次说课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我们来看教材分析。
大气压强这一章节位于初中物理教材的力学部分,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力的基本概念和特性之后,对力的作用进行深入探讨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对大气压强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除了直接接触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之外,还存在一种不可见但却无处不在的力——大气压。
这一概念不仅关系到物理学的基本原理,也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
接下来,我将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学生将掌握大气压强的存在及其测量方法,了解大气压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海拔高度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实验操作和问题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和质疑的科学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特别关注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并掌握测量大气压的方法。
难点在于解释大气压的变化规律,尤其是大气压与海拔高度的关系。
为了突破这些难点,我将采用实验演示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直观的实验现象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形成深刻的理解。
在教学方法上,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鼓励他们通过实验和讨论来寻找答案。
同时,我还会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视频、动画等,来辅助讲解,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深度。
下面,我将具体阐述教学过程。
首先是导入新课,我将通过讲述马德堡半球实验的故事,引起学生对大气压强的好奇和兴趣。
接着是新课讲解,我会详细解释大气压强的概念,并通过实验演示如何利用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大气压。
然后是学生活动,学生将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会设计一些问题和习题,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巩固所学知识。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的说课稿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的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大气压强。
本次说课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进行展开。
首先,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学生需要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掌握大气压强的概念、测量方法以及应用实例。
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实验观察和问题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尊重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接下来,介绍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大气压强的概念及其存在证明;第二部分,大气压强的测量;第三部分,大气压强的应用。
在教学方法上,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实验探究法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再通过实验验证,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知识。
教学过程分为四个环节:环节一:导入新课。
首先,我会通过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大气压强吗?”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然后,通过讲述马德堡半球实验的故事,直观地展示大气压强的存在,为学生揭开大气压强的神秘面纱。
环节二:探究学习。
在这一部分,我会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探究大气压强。
例如,进行“覆杯实验”,让学生亲眼见证大气压强的力量。
同时,我会提出问题,如“为什么杯子里的水不会流出来?”引导学生思考并自己得出结论。
环节三:知识应用。
在这一环节,我会介绍大气压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吸盘、针筒等,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不仅存在于课本中,还广泛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环节四:总结反馈。
最后,我会带领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总结大气压强的概念、测量方法和应用,并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测,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重点。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将“大气压强”作为标题写在黑板的中央,然后在其下方分三个部分书写“概念及存在证明”、“测量方法”和“应用实例”,并在每个部分旁边详细记录关键点和学生的发现,以便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初中物理说课稿大气压强
初中物理说课稿大气压强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说课初中物理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大气压强。
本次说课将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教学目标的设定,其次是教学内容的组织,最后是教学方法和过程的设计。
教学目标:在本节课中,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掌握大气压强的存在证据和测量方法,以及了解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
同时,我们也希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教学内容:1. 大气压强的定义:大气压强是大气对地面或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的压力。
2. 存在证据:通过马德堡半球实验和托里拆利实验向学生展示大气压强的存在。
3. 测量方法:介绍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步骤,以及如何利用水银柱的高度来测量大气压强。
4. 生活中的应用:讨论大气压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吸管吸饮料、针筒抽液等。
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大气压强的概念和存在。
2.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大气压强的效果,加深理解。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的应用和重要性。
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首先,我会通过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大气压强吗?”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简要介绍大气压强的概念。
2. 概念讲解:接着,我会详细解释大气压强的定义,并通过图表和动画来帮助学生形象理解。
3. 实验演示:然后,我会演示马德堡半球实验和托里拆利实验,让学生观察大气压强的直观效果。
4. 实践操作:学生将分组进行托里拆利实验,亲自操作并记录实验结果。
5. 应用讨论:最后,我会引导学生讨论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想法。
总结:在本节课的最后,我会总结大气压强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并强调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同时,我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留意大气压强的应用,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作业布置:为了巩固学生对大气压强的理解,我将布置以下作业:1. 完成一份关于大气压强的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步骤和结果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教师招聘面试《大气压强》说课稿
各们考官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大气压强》,本课的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非常紧密,学生在生活中更有一些感性认识但是由于其在生活中不太能引起学生的理性思考,所以我想通过本节课的教学,首先让学生能学到大气压强的知识,同时能学会其中实验的方法,以此为思路,我设计了本堂课的教学。
一、说教材
《大气压强》选自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3节,主要包括了大气压产生的原因,测量,影响因素和应用四个知识点,学生学习了本节课,可以对大气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同时能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二、说学情
八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思考和分析能力,在生活中也有一些生活经验,但是对这些生活经验,往往缺乏理性的分析,所以需要教师进行引导,让学生能从生活中的实例发现物理规律,体会物理是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教学理念。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说出大气压产生的原因,能简单描述托里拆利实验,知道标准大气压的数值。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托里拆利实验,知道如何测量大气压强以及大气压的数值。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观察实验,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对大气压应用的了解,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大气压存在的原因和大气压的测定
【难点】大气压的测定
五、说教学方法
我主要采用: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
六、说教学过程
首先是导入环节:
我采用实验导入的方法。
我会拿出马德堡半球,请同学们进行拔河比赛,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半球拉开则人赢,反之则半球赢。
当学生无法拉开半球时,我会请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
【设计意图:八年级学生注意力不能很集中,因此在课堂伊始,我采用做实验的方式,能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同学疑惑不解时,我会提示学生大气压强是否存在,从而导入课题】
接下来是新课讲授环节,也是教学过程的核心。
首先我会进行三个小活动:1.将塑料挂钩挂在光滑的墙上;2.在玻璃管里盛满水,用纸片覆盖,再倒立过来,水不会流出来;3.请同学用吸管吸饮料。
当学生顺利完成后,我会把塑料吸盘戳个小孔,把玻璃管换成上下开口的玻璃管,把杯口密封起来,再让学生重复刚才的活动。
活动完成后引导学生思考,从而证实了大气压强确实是存在的,同时教师提示学生将气体和液体联系起来思考大气压强的产生原因。
【设计意图:我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三个对比的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亲身体会大气压的存在,也能让学生在操作中进行思考,解决本堂课第一个知识点-大气压产生的原因。
】其次我会提出问题,大气压如何来测量?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观看托里拆利实验,然后师生一起总结实验过程,分析实验结果,并请同学计算标准大气压的大小。
接下来我会针对这个实验,提出一些相关问题请同学思考,如玻璃管倾斜、玻璃管粗细等是否影响实验,学生经过讨论之后能得出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设计意图: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大气压的测量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而这个实验在课堂上难以完成,所以采用了视频的形式进行呈现,为了不让视频流于形式,我会请同学叙述实验过程、计算标准大气压的大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
其次我会就本节课一些关于大气压的细碎知识点,如气压计、影响大气压的因素、应用,让学生采用阅读教材、小组讨论等方式来掌握。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的原因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各抒己见,在思想碰撞中,了解更多的知识,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完成本堂课的知识点教学。
】
接下来进入拓展提升环节:
在这一环节,我会让同学解释拔河比赛拉不开马德堡半球的原因,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生活在大气层的底层,为什么没有感到难受或被压瘪。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设计,使课堂更加完整紧凑,把生活中显而易见的事例拿出来让学生思考,既加深了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又能升华课堂,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达到本节课的高潮。
】
最后是小结作业环节:
在小结时,我将请学生回顾大气压产生的原因和数值,进一步巩固本节重难点。
在作业环节,我会让学生课后思考如何用塑料瓶分离蛋黄和蛋清,并实际操作,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七、说板书设计
大气压强
一、产生原因
二、测量-托里拆利实验
三、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