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医色诊的再认识

合集下载

中医望色诊病的历史与发展

中医望色诊病的历史与发展

参考内容
中医美容的历史与发展
中医美容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宝贵遗产,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次演示将从历史起源、经典理论、实践探索、产业发展四个方面,概述中医 美容的历史与发展。
一、历史起源
中医美容起源于先秦时期,经历了秦汉、隋唐、宋元明清等不同历史时期的演 变。早在公元前6世纪,《诗经》中就有关于美白的记载,而《神农本草经》 则详细描述了多种具有美容作用的中草药。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医美容逐渐融 入了宫廷文化,成为了中国古代女性追求美丽的至宝。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医望色诊病,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首先,我们可 以通过建立标准化、客观化的望色诊病体系,减少主观性对望色诊病的影响。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研究的方式,探究中医望色诊病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此外,我们还可以加强中医人才的培养和教育,提高中医人才的素质和能力。
中医望色诊病作为中医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它 不仅是一种独特的诊断方法,更是中华民族传统医学文化的瑰宝。在未来的发 展中,我们期待中医望色诊病能够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应用,为保障人类健康 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经典理论
中医美容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整体观念、阴阳五行学说和经络学说。整体观念 强调人体内部环境的和谐统一,阴阳五行学说则阐述了人体与自然界的相互关 系,而经络学说则强调了穴位和气血在美容中的重要性。根据这些理论,中医 美容通过调节人体内部环境,达到预防和治疗皮肤问题、改善容貌的目的。
三、实践探索
中医也需要进一步走向世界,与世界各地的医学进行交流和合作,让更多的人 了解和接受中医的理论和实践。这不仅有助于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也为人类 健康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
四、结论
中医的历史和发展是一部充满智慧和坚韧的历史。它在保持自身独特理论体系 的吸收了其他医学的长处,不断发展与创新。尽管面临着许多挑战,但中医凭 借其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实践,成功地适应了时代的变化,并继续为 人类的健康作出贡献。

中医五色主五脏之色诊理论

中医五色主五脏之色诊理论

色诊在《内经》一书中有较详尽的记载,多运用五行说,又称五色诊,然而色诊还包括其他部位的肤色视诊,如尺肤、视络等。

色诊实际是视皮肤及络脉的色泽,皮肤及络脉的色泽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且外在的色泽的荣夭润枯变化很大,这种变化在临床上具有察外以知内的实用价值,因此作为一种独特的诊断方法又是中医特色之一。

色诊取决于皮肤及血络《微循环系统》的颜色,由于皮肤色素的含量、血管的变化,角质层及颗粒层的厚度等影响,皮肤的颜色在各入不尽相同,与种族亦有关。

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所构成。

真皮在表皮下方,是一紧密的纤维层,主要由胶原纤维及弹力纤维两种结缔组织构成,使皮肤具有强度及弹性。

除结缔组织处,真皮内还有血管、淋巴管、腺体:毛囊、毛发、神经感觉末梢等。

皮肤因人而异,在儿童的皮肤中,网状纤维较为肥厚和模糊,胶原纤维柔软,不太透明,与网状纤维很相近似。

但在老人的皮肤中,胶原纤维硬化及变性,网状纤维成为显著肥厚的纤维,弹力纤维使蛋白变性收缩成丝状。

年龄的变化对皮肤组织的影响也是很大的,表现在华色方面的改变在《内经》中亦有记载,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有“面焦”、“面始焦”的记载。

皮肤血管亦非常丰富,可以储纳人体血液总量的1/5,由身体内部分布到皮下组织的血管较粗,到真皮与皮下组织之间时,分支较细,成网状的血管深丛(真皮下血管丛)。

血管垂直地上行至乳头层与网状层之间时,再分出细枝,构成皮肤的血管浅丛(乳头下血管)。

又有很多的毛细管进入乳头内,由动脉性毛细管转入静脉性毛细管,渐渐融合成小静脉,与小动脉并行,静脉血管丛也在乳头下方及真皮下方,较动脉血管丛更密。

皮肤的肌肉,主要是平滑肌,仅面部有少许表达喜怒情绪之横纹肌,平滑肌受交感神经支配,如受刺激会收缩。

皮肤中的丰富的血管网、炎症,物理及化学性刺激都能引起微小血管及毛细血管扩张而使皮肤发红,寒冷刺激可使血管收缩而使皮肤呈苍白色。

血液流动缓滞时皮肤呈紫绀色。

中医色诊则是通过皮肤表皮的透明度以观察微循环的色泽和皮肤色素的颜色,微循环的色泽表现主要取决于真皮浅层毛细血管的多少,也取决于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和还原血红蛋白的含量,一般说真皮浅层毛细血管开放,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含量高时,皮肤色泽就表现红润,因为毛细血管网分布和开放数量的不同,所反映出的色泽也各异,面部毛细血管丰富,因此中医所反映的色诊主要在面部华色。

金元以前中医色诊理论研究

金元以前中医色诊理论研究

总之 ,《 内经》 望诊方面的 内容是极为丰富 的,其 中尤
以 色 诊 的 内 容 最 具 特 色 ,其 注 重 面 部 五 色 的 望 诊 ,并 且 从
整 体 观 念 出 发 ,重 视 其 动 态 变 化 以 及 出 现 的 不 同 部 位 , 同 时 强 调 与 其 他 各 诊 法 的结 合 ,为 后 世 中 医 望 诊 理 论 的 发 展
色 之泽夭 以察 色 之神 ;描述 了 正常 人 之面 色特 点 ;明确 了 五色
分 属五脏 的方 法 ;运用 五行 生 克理论 及 五 色善 恶 模型 推测 病 变
而言之耳。 《 ” 内经 》 中的色诊 理论 ,无 论是 色诊 之原 理 ,
还 是 色 诊 之 主 要 内 容 ,都 有 详 细 的 记 载 。对 后 世 色 诊 理 论
金 元 以前 中 医色 诊 理 论研 究
杜 松 ,刘 治 中
10 0 ) 0 70
( 国 中 医科 学 院 中 医 基础 理论 研究 所 ,北 京 中
[ 摘
要 ] 色诊 属 中 医 望 诊诊 法 之 一 ,广 义 的 色 诊 包 含 了形 诊 、形 态诊 、体 质诊 等 多 方 面 的 内 容 ,是 中 医 望
第3 3卷第 2期
21 0 0年 4月 n lo n a iest fT a io a iee Me iie o r a fYu n n Unv ri o rdt n lChn s dcn y i
V0 . 3 . 2 1 3 No
4. 2 1 O0
中 图 分类 号 :R 4 .4 2 12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 - 2 2 ( 00 0 - 0 1 _0 0 0 73 2 1 )2- 0 1_ 3 -

中医诊断学 望色

中医诊断学 望色

面色黧黑,肌肤甲错
血瘀证、久瘀
水形人主色——稍黑 冬 季 客 色——稍黑 肾病真脏色——面黑暴露、枯槁晦暗 心 病 难 治——面黑无华
中医诊断学-五色主病
肾虚、寒证、水饮、瘀血
小 结
黑 青 黄 白 赤
寒证、痛证、瘀血、惊风
脾虚、湿证
虚证、寒证、脱血、夺气
热证,亦可见戴阳证
望色十法
3、面部分候脏腑
《灵枢· 五色》划分法
庭——首面 阙上——咽喉 阙中(印堂)——肺 阙下(下极、山根)——心 下极之下(年寿)——肝 肝部左右——胆 肝下(鼻端,准头、面 王)——脾
方上(即鼻翼)——胃 中央(颧下)——大肠 挟大肠(颊部下方)— —肾 面王以上(即鼻端两旁 上方)候小肠 面王以下(即人中部位) 候膀胱、胞宫
《素问· 刺热》篇划分方法
前额—庭、 颜 眉间——阙 鼻——明堂 颊侧——藩 耳门——蔽
左颊——肝 右颊——肺 额——心 鼻——脾 颏——肾
(四)常色与病色
常色 即正常的、无病的面色。 特点是明润、含蓄中国人属黄种人,其 正常面色(即正色)是红黄隐隐、明润 含蓄。 病色 指因病而发生异常改变的面色。 特点是晦暗、暴露。病色可反映不同性 质的疾病和不同脏腑的疾病。
中医诊断学-五色主病
【黄 色 】
脾虚、湿证
脾虚机体失养
湿 邪 内 蕴
中医诊断学-五色主病
面 色 萎 黄
脾胃气虚
中医诊断学-五色主病
面 黄 虚 浮
脾虚湿胜
中医诊断学-五色主病
黄 疸
阳 黄
阴 黄
中医诊断学-五色主病
面色苍黄、腹筋起而胀
脾虚肝郁 血瘀水停
土形人主色——稍黄 长夏季客色——稍黄 脾病真脏色——面黄暴露、枯槁晦暗 肾 病 难 治——面黄无华

中医诊断学全身望诊__望色

中医诊断学全身望诊__望色





青赤黄白黑
二 零 零 七 年 七 月
二、望 色
(三)常色与病色 面色可分为常色和病色两类 2、病色:因病而发生异常改变的面色。 病色的特点是晦暗、暴露。 病色可反映不同性质的疾病和不同 脏腑的疾病。
二、望 色
(三)常色与病色 2、病色:可分为善色和恶色两种。
善色 :面色光明润泽者,虽病而脏腑精 气未衰,属新病、轻病、阳证,易治疗。 恶色:凡面色枯槁晦暗者,说明脏腑精 气已变,属久病、重病、阴证,难治疗。
二、望 色
可以判断气血的盛衰 白? 青紫? 泽?
二、望 色
可以了解病邪的性质 黄? 红?
二、望 色
可以确定疾病的部位 1、五行确定脏腑—青赤黄白黑
肝心脾肺肾
二、望 色
2、面部分候脏腑 根据脏腑在颜面部相关的对应部
位 进行判断。其划分方法有两种:
左颊——肝,右颊——肺, 额——心,鼻——脾, 颏——肾。
心 肺脾 肝

二、望 色
可以预测疾病的轻重与预后 泽与色 善与恶 扁鹊
二、望 色
(三)常色与病色 面色可分为常色和病色两类 1、常色:即正常的、健康时的面色。 常色的特点是明润、含蓄。 中国人属黄种人,其正常面色(即 常色)为红黄隐隐、明润含蓄。
常色
二、望 色
(三)常色与病色 1、常色:常色可分为主色和客色两种。 主色:由于先天个体差异,偏于以某色 为 主,生来就有,基本不变。 客色:因各种非疾病因素影响而发生变 化 的面色。如气候、昼夜、情绪, 饮 食饥饱等。
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的批评指导!
谢 谢!
让我们共同进步
二、望 色
(四)五色主病 病色可分为青、赤、黄、白、

中医色诊法的现代理论研究

中医色诊法的现代理论研究

改变等方面系统概述 了《 内经》 络诊察体系 , 并以 诊是指医生通过观察病人全身皮肤的色泽变化来诊 此确定经络治疗方法 , 这为相关研究提供 了新 的思
断病情 的方法【 l 】 。 笔者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梳理 ,
将 中医色诊研究的相关成果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色诊 的原 理和 理论 基础
[ K e y w o ds r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C o l o u r i n s p e c t i o n ;B i o l o g y a n d h o l o g r a p h i c t h e o r y ; T h e o r e t i c a l r e s e a r c h
HANG S h u a n g ,Ad v i s e r :LU Mi n g - y u a n
( P o s t g r a d u a t e i n g r a d e 2 0 1 1 ,S h a n d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 J i " n a n S h a n d o n g 2 5 0 3 5 5 )
l y i n s p e c t i o n ”i n C l a s s i c o f Q u e s t i o n i n g .T h e m o s t i mp o r t a n t i n s p e c t i o n o f T C M i s c o l o u r i n s p e c t i o n ,a n d t h e a u t h o r s u m m a —

中医五色主五脏之色诊理论

中医五色主五脏之色诊理论

中医五色主五脏之色诊理论
色诊在《内经》一书中有较详尽的记载,多运用五行说,又称五色诊,然而色诊还包括其他部位的肤色视诊,如尺肤、视络等。

色诊实际是视皮肤及络脉的色泽,皮肤及络脉的色泽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且外在的色泽的荣夭润枯变化很大,这种变化在临床上具有察外以知内的实用价值,因此作为一种独特的诊断方法又是中医特色之一。

色诊取决于皮肤及血络《微循环系统》的颜色,由于皮肤色素的含量、血管的变化,角质层及颗粒层的厚度等影响,皮肤的颜色在各入不尽相同,与种族亦有关。

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所构成。

真皮在表皮下方,是一紧密的纤维层,主要由胶原纤维及弹力纤维两种结缔组织构成,使皮肤具有强度及弹性。

除结缔组织处,真皮内还有血管、淋巴管、腺体:毛囊、毛发、神经感觉末梢等。

皮肤因人而异,在儿童的皮肤中,网状纤维较为肥厚和模糊,胶原纤维柔软,不太透明,与网状纤维很相近似。

但在老人的皮肤中,胶原纤维硬化及变性,网状纤维成为显著肥厚的纤维,弹力纤维使蛋白变性收缩成丝状。

年龄的变化对皮肤组织的影响也是很大的,表现在华色方面的改变在《内经》中亦有记载,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有“面焦”、“面始焦”的记载。

皮肤血管亦非常丰富,可以储纳人体血液总量的1/5,由身体内部分布到皮下组织的血管较粗,到真皮与皮下组织之间时,分支较细,成网状的血管深丛(真皮下血管丛)。

血管垂直地上行至乳头层与网。

中医面部色诊的再认识

中医面部色诊的再认识

知六 气之偏 性 , 五脏 之偏 亢 , 察 色泽 与 色 位乃 关 乎 病 而
机之 虚 实 、 所 之 浅 深 、 程 之 远 近 以及 病 势 之 进 退 。 病 病 就一 般 而论 , 色 泽方 面 , 明 晦 可 以辨 轻 重 , 泽天 在 分 分 可 以观胜 败 , 浮 沉 可 以 知 深 浅 , 聚散 可 以测 远 近 ; 分 分 在色 位方 面 , 上 下 可 以 知病 处 , 左 右 可 以别 气 血 , 分 分
维普资讯
浙 江 中医 杂 志 2 0 0 7年 7月 第 4 2卷 第 7期
【 法求 索】 诊
中医 面部 色 诊 的再认 识
余 美 献
浙 江 中 医药大 学附属 针 灸推拿 医 院 浙 江 杭 州 3 0 0 109 关键词 面部 色诊 现代 研 究 中 医诊 断 面部色 诊 是 通 过 观 察 病 人 颜 面 、 官 气 色 的 变 化 五 以 了解 病情 的诊 断方 法 , 是 中 医独 特 的诊 断 方 法 , 它 可 以为疾 病 的定性 、 位 以及 预后 提 供 一定 的诊 断 依据 , 定 具有相 当 重 要 的诊 断 意 义 , 而 被 历 代 医家 所 推 崇 。 因 《 千金 翼方 》 :上 医察 色 , 医 听声 , 医脉候 …… 望 云 “ 次 下 况 是“ 益甚 ” 病 还是 “ 欲 已” 如 果 面 部 色 素逐 渐 下行 , 病 ,
充盈 度 差 。并对 1 4例 心气 虚 证 、 血 虚 证 、 脉瘀 阻 1 心 心 证 面部 血管 容 积 图检 测 , 步 观 察 中医 面 色 、 功 能 、 同 心 血 液流变 学 、 舌尖 微循 环 , 究 发 现 心气 虚 证 患 者 面色 研
已。 一般 来 说 , 要 面 色 光 泽 明 亮 浮 浅 , 后 总 是 好 ” 只 预

中医望诊第二课:望色歌诀,学会了你也是个小中医,建议收藏

中医望诊第二课:望色歌诀,学会了你也是个小中医,建议收藏

中医望诊第二课:望色歌诀,学会了你也是个小中医,建议收藏望色包括颜色和光泽两方面:(一)面部色诊的原理及意义【歌诀】面部血脉真充盛,脏腑气血之外荣,阴阳寒热虚实象,面部色泽映出来。

面部的血脉丰盛,为脏腑气血之外荣,所以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皆可通过面部色泽的变化而反映出来。

(二)望色时的注意事项【歌诀】望色采光要自然,注意光源颜色扰。

虚假病色或化妆,非准确色乱诊断。

1. 光源的色彩:应采用自然光,避免有色物体的影响。

2. 化妆品影响:应排除化妆品造成的虚假病色。

(三)面部分候脏腑【歌诀】面部划分见《五色》,庭颜之位在前额,颊侧为蕃鼻明堂,耳门名蔽眉间阙。

《素问·刺热》亦有言,右颊属肺左见肝,鼻主脾土额心火,颏位属水肾病现。

根据脏腑在颜面部相关的对应部位进行判断。

其划分方法有两种:《灵枢·五色》划分法《素问·刺热》划分法(四)常色与病色【歌诀】正常面色是常色,常色又分主客色,终生不变为主色,内外环境变动客。

气候昼夜情绪酒,饥饱也能影响色。

疾病面色分善恶,有泽为善无光恶。

1. 常色:即正常面色,是人在正常生理状态时的面部色泽。

(1)主色:凡属个体特征,终生不变的面色,即为主色。

中国人的主色是红黄隐隐,明润含蓄。

(2)客色:人体受季节、气候、饮食、环境、工作、情绪、运动等因素的影响致面色发生短暂性改变,称为客色。

①气候:春稍青,夏稍赤,长夏稍黄,秋稍白,冬稍黑。

②昼夜:白昼则面色光辉外映;黑夜则面色隐约内含。

③情绪:喜则面赤,怒则面青,忧则色沉,思则面黄,悲则泽减,恐则面白。

④饮酒:酒后脉络扩张,则面红目赤。

⑤饥饱:饱食则面益荣润光泽;过饥则面色泽减。

2. 病色:即人体在疾病状态时面部表现的色泽。

应首先区分善色与恶色。

主要根据皮肤颜色有无光泽而区分为善色和恶色。

(1)善色①特征:色泽明润含蓄者。

②意义:脏腑精气未衰,胃气尚荣于面,是吉兆。

表示病情较轻,预后较好。

(2)恶色①特征:色泽晦暗枯槁者。

中医面部色诊的再认识-再认识中医

中医面部色诊的再认识-再认识中医

中医面部色诊的再认识|再认识中医中医面部色诊的再认识|再认识中医关键词面部色诊现代研究中医诊断面部色诊是通过观察病人颜面、五官气色的变化以了解病情的诊断方法,它是中医独特的诊断方法,可以为疾病的定性、定位以及预后提供一定的诊断依据,具有相当重要的诊断意义,因而被历代医家所推崇。

《千金翼方》云:“上医察色,次医听声,下医脉候……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

”可见面部色诊在中医诊断中的重要性。

1 色诊之色泽、色位和色调面部皮肤之色调和色泽可以反映出内脏的功能和气血之盛衰。

笔者认为在望面色时,不仅要观察色调之青、红、黄、白、黑,尤须分辨色泽之明晦、泽夭、浮沉、聚散和色位之上下、内外等差异。

因为辨别色调只能知六气之偏性,五脏之偏亢,而察色泽与色位乃关乎病机之虚实、病所之浅深、病程之远近以及病势之进退。

就一般而论,在色泽方面,分明晦可以辨轻重,分泽夭可以观胜败,分浮沉可以知深浅,分聚散可以测远近;在色位方面,分上下可以知病处,分左右可以别气血,分内外可以辨进退;在色调方面,五色既有五脏之分,又有六气之辨。

色为气血之华,患病时必随气血之出入利滞而有浮沉聚散的相关表现。

2 望色而知预后面部色诊可知疾病的预后,正如《素问•玉机真脏论》曰:“色泽以浮,谓之易已;……色夭不泽,谓之难已。

”一般来说,只要面色光泽明亮浮浅,预后总是好的。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云:“色白者,亡血也。

设微赤非时者死。

”乃指血虚见虚阳浮越之症,仲景谓其“死”;又如《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曰:“尺脉浮,目睛晕黄,衄未止,晕黄去目睛慧了,知衄今止。

”说明观察面色可判断鼻衄止否。

又如沈开金[1]曾治1例产后褥劳病达1年之久之妇女,长期不能饮食,脘中痞闷不已,形体消瘦,患者自认治愈无望,但观其面部气色虽黄白而有光泽,用香砂六君子汤合四逆散调治,数十剂后,终至病体康复。

临床上还可通过色泽之由显而晦或自浊而清,可知邪由外入内或自里达表。

中医诊断中的气色与面色分析

中医诊断中的气色与面色分析
异常气色
面色晦暗、苍白、萎黄、潮红等,或出现斑点、痘疹等异常表现。
注意事项与误区提示
注意事项
观察前避免化妆、洗脸等影响因素, 保持自然状态。
误区提示
避免以单一气色作为诊断依据,需结 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同时,不同个 体、年龄、性别、地域等因素也会对 气色产生影响,需注意辨别。
CHAPTER 03
观察方法与技巧
观察环境与时间选择
环境要求
选择安静、自然光线下进行观察 ,避免干扰因素和色差影响。
时间选择
最佳观察时间为早晨起床后未进 食时,或阳光柔和的午后。
观察部位及顺序
主要观察部位
面部、口唇、舌象、眼睛等。
观察顺序
从上到下,从内到外,先整体后局部。
辨别正常与异常表现
正常气色
面色红润,有光泽,气色均匀。
血府逐瘀汤。
药物选用原则和建议
01
根据辨证分型选用对应 药物,注意药物的性味 归经和功效主治。
02
遵循“君臣佐使”的组 方原则,合理搭配药物 ,增强疗效。
03
注意药物的使用剂量和 煎煮方法,避免不良反 应。
04
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调 整用药方案,个体化治 疗。
针灸推拿等非药物治疗手段
针灸
01
通过刺激穴位,调和气血,达到治疗目的。常用穴位有气海、
足三里、三阴交等。
推拿
02
通过手法按摩,疏通经络,调和阴阳。常用手法有揉、捏、推
、拿等。
拔罐、刮痧等辅助疗法
03
可帮助疏通经络,排出体内毒素。
预防措施和养生建议
01
02
03
04
饮食调养
保持饮食均衡,多吃益气养血 的食物,如红枣、山药、枸杞

中医“五色主病”五色诊

中医“五色主病”五色诊

中医“五色主病”五色诊
望色,是指观察人体皮肤变化以诊察病情的方法,又称“色诊”。

一、望面色的原理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

”说明面部色泽由气血荣于面而成。

由于心主血脉,其华在面,手足三阳经皆上行于头面,特别是多气多血的足阳明胃经分布于面,故面部血脉丰富,脏腑气血充盈而为之所荣。

二、望色、泽
色:一般皮肤的颜色分为青、赤、黄、白、黑一种色调,颜色可以反映气血的盛衰和运行情况,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疾病的不同性质和不同脏腑的病证。

泽:皮肤的光泽是脏腑精气盛衰的表现,《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

”说明人体的皮肤随着精气的充养而有光泽,而精气是由脏腑的功能活动所产生的。

三、五色主病
《灵枢•五色》曰:“青为肝,赤为心,白为肺,黄为脾,黑为肾。

”“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

”说明五色变化不仅可以代表不同脏腑的疾病,而且可借以推断疾病性质的寒热虚实。

四、望色十法
望色十法是根据面部皮肤色泽的浮、沉、清、浊、微、甚、散抟、泽、夭十类变化,以分析病变性质、部位及其转归的方法。

浮沉分表理,清浊审阴阳,策甚别虚实,散抟辨新久,泽夭测成败。

中医诊法特色:望面色以知其病

中医诊法特色:望面色以知其病

中医诊法特色:望面色以知其病中医四诊是中医辨证施治的重要依据,包含望、闻、问、切四种诊法。

色诊属于望诊的一部分,而望诊又位居四诊之首,是辨证论治的重要环节。

#中医养生##健康知识##超能健康团#望面部色泽可了解脏腑气血之盛衰及邪气之所在,正如《灵枢·本脏篇》所言“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

人们常以“望而知之”来体现中医医师诊断技术的高超。

中医色诊理论内容非常丰富,望面色历来为中医医师所重视。

中医理论中,面色可分为常色和病色,常色中又有主色和客色,是指健康人的皮肤色泽,表现为红黄隐隐,明润含蓄,指的是明亮润泽,红黄之色不特别显露于外,隐藏于皮肤之内,这是气血充足,脏腑功能正常,具有神气的表现。

病色有善色和恶色之分,二者都是指人在疾病状态下面部的异常色泽,其特点是晦暗枯槁。

善色指患者虽面色异常,但仍光明润泽,说明病变尚轻,脏腑精气未衰;恶色则指患者面色异常,枯槁晦暗,说明病变深重,脏腑精气已衰。

病色可分为青、赤、黄、白、黑五种,源自中医五行学说,是人食天地间的五气、五味所化,乃内脏生气的外荣现象,分别提示不同脏腑和不同性质的疾病,称为五色主病。

以五色分属五脏:青主肝病,赤主心病,黄主脾病,白主肺病,黑主肾病。

以五色辨别疾病性质:青色主寒证、气滞、血瘀、痛证、惊风面色青黑或淡青为阴寒内盛,可见于寒邪直中、脘腹剧痛者;面色青灰,口唇青紫,肢凉脉微,为心阳不振,血脉瘀阻;面色青黄(苍黄),见于肝郁脾虚,胁下有癥积;小儿发热,眉间、鼻柱,唇周色青,为热极生风,多为惊风或惊风先兆。

赤色主热证,戴阳证满面通红,为外感发热或脏腑阳盛的实热证;午后颧红,多为阴虚内热的虚热证;面色苍白时有泛红如妆,游移不定者,为虚阳上越(格阳),属戴阳证。

黄色主脾虚、湿证面色淡红,枯槁无华称“萎黄”,主脾虚生化不足而失养;面色虚浮称“黄胖”,主脾虚湿困;黄疸即面目一身皆黄,为湿蕴中焦,肝失疏泄,胆汁外溢肌肤。

黄疸又分为阳黄与阴黄,阳黄者黄而鲜明如橘子色,为湿热蕴脾所致;阴黄者黄而晦暗如烟熏,为寒湿郁阻所致。

中医面部色诊客观化研究概况

中医面部色诊客观化研究概况
固表 ,托 毒生肌 ,炙 用补 中益 气 ,治

用。
中医面部色 诊客观化 研 究概况
宫爱 民 王忆 勤 许朝霞 燕海霞 邸丹 ( 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 2 1 0 ) 上 0 3 2
【 中图分类号 】R 4 .4 2 12 【 文献标 识码】A 【 文章编号】 17— 0520 )3 O 9- 3 62 5 8 (090一 19 0
中外健 康文摘 2 o 年 1 o 9 月第B 誊第3 Wol e l ie t M d c !P r de l 期 rd H at D g s e is e i l s h o
中 医 中 药
防其 复 发 ,临 床患 者反 复就诊 ,承担 着较 大的 心理 负担 及经 济 气 衰 血 虚 之 证 。女 贞 子 可 补 肝 肾 ,强 腰 膝 。诸 药 合 用 具 有 补 气 负担 。中医认 为劳淋 即虚 淋也 , 多因劳 伤过 度 、 病体虚 而 致 , 养 阴之 效 ,用于 久病虚 损气 阴不 足诸 证 。现 代药 理证 明其有 提 久
王氏【使用 红外热像仪取4 例健康青年 红外面 图, l 2 】 6 通过数理 王 氏 等 按 照 中 医色 诊理 论 , 辨 色 质 、 色 气 进 行 论 述 , 对 相 提 分 析 , 现 面 温 与 阳 气 呈 正 相 关 的 多种 现 象 。 据 中 医 学理 论 提 发 依 出 青 、赤 、黄 、 白、黑 彰 于 皮 肤 之 表 ,气 则 是 颜 色 的 饱 和 度 明 出: 符合正常值 范围者为病 态 , 于上 限者 可考 虑为实热 阳证 , 不 高 低 于 下 限 者 可 考 虑 为 虚 寒 阴 证 。 世 亮 等 [J 测 3 例 中 医辨 证 属 张 1 3 检 1 亮度、 深浅度 及显现部位的总括 , 隐然 含于皮肤之里 。 姚氏【 4 在色

中医色诊望诊:《内经》面部五色应病篇

中医色诊望诊:《内经》面部五色应病篇

中医色诊望诊:《内经》面部五色应病篇摘自《形色外诊简摩》作者:周学海朝代:清年份:公元1644-1911年《内经》面部五色应病总述篇是故圣人视其颜色∶黄赤者多热气,青白者少热气,黑色者多血少气。

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薄泽为风,冲浊为痹,沉浊为内,浮泽为外。

大气入于脏腑者,不病而卒死,何以知之?曰∶赤色出两颧,大如拇指者,病虽小愈,必卒死。

黑色出于庭,大如拇指,必不病而卒死也。

(上论五色所主之病。

经曰∶大气入脏,腹痛下淫,谓周身元气皆内陷也,故可以知死,不可以致生。

)何以知皮肉气血筋骨之病也?曰∶色起两眉薄泽者,病在皮肤。

唇色青黄赤白黑者,病在肌肉。

营气霈然者,病在血脉。

目色青黄赤白黑者,病在筋。

耳焦枯如受尘垢者,病在骨。

鼻者,肺之官也。

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故肺病者,喘息鼻张;肝病者,青;脾病者,唇黄,心病者,舌卷短,颧赤;肾病者,颧与颜黑。

五脏各有次舍,故五色之见于明堂,以候五脏之气,左右高下,各如其度也。

五痿者,生于大热也。

肺热者,色白而毛败。

心热者,色赤而络脉溢。

肝热者,色苍而爪枯。

脾热者,色黄而肉蠕动。

肾热者,色黑而齿槁。

(上论五脏病色。

)色以应日,脉以应月,色之与脉,当参相应。

见其色而不得其脉,反得相胜之脉者即死;得相生之脉者病即自已。

假令色青,其脉当弦而急;色赤,其脉当浮大而散;色黄,其脉当中缓而大;色白,其脉当浮涩而短;色黑,其脉当沉濡而滑。

此所谓五色之与脉参相应者也,其不应者病矣。

假令色青,其脉浮涩而短,若大而缓为相胜;浮大而散,若小而滑为相生也。

有故病,五脏发动,因伤脉色,各何以知其久暴至之病乎。

曰∶征其脉小,色不夺者,新病也;征其脉不夺,其色夺者,久病也;征其脉与五色俱夺者,此久病也;征其脉与五色俱不夺者,新病也。

肝与肾并至,其色苍赤,当病毁伤不见血;已见血,湿若中水也。

脉至如颓土之状,按之不得,是肌气予不足也。

五色先见黑白,垒(即字。

中医望诊心得

中医望诊心得

中医望诊心得(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演讲致辞、规章制度、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励志名言、好词好句、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contract agreements, policy documents,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and more.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中医望诊心得中医望诊心得(通用5篇)中医望诊心得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中医望诊心得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中医望诊心得(通用5篇)】相关方法经验,供你参考借鉴。

《内经》有关色诊的论述

《内经》有关色诊的论述
《 文》 色 ”颜 气 也 。 说 释“ , 当指 两眉 之 间 的气 色 。
“ 夫气 由脏发 , 色随气华 。 色为脏腑气血 的外 ” 荣, 故五脏各有所主之色。灵枢 ・ 《 五阅五使》 “ 日:五
《 经 毒 募 龟 诊 鲍 论 遴
黄 巧玲
( 南 中医药 大 学 , 湖 湖南
长沙
4 00 ) 10 7
【 摘要】 从 色之 由、 色之有神 、 色之善 恶、 色之主病 、 色之 变化 、 色之 逆从等方 面系统地 阐述 了《 内经》 中有 关色诊 的 内容 ,
说 明《 内经》 色诊 ” 中医医疗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 义。 之“ 对 【 关键词】 《 黄帝 内经》 五 色 ; 【 中图分 类号】 R 2 【 2 1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7 — 5 X 2 1 0 — 0 0 0 6 2 9 1 ( 00)7 0 1— 2
“ 大抵五色 中须 以明润为主 , 而明润 中须有蕴蓄 , 若
个重要方法 , 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黄帝内经》 五色之精华尽发越于外, 《 而无所蓄, 亦非佳兆也。即 ” 内经》 论色之神的最佳注解。 医门法律》 《 亦云: 中有关色 诊 的内容极 为丰 富 , 论述 甚详 , 奠定 了中医 是对《
血脱者 , 色白, 天然不泽。就是对临床无神之色最真 ”
实 的描 述 。素 问 ・ 《 玉机 真藏论 》则 云 :色 泽 以浮 , “ 谓
之易已I …・ . 色天不泽 , . 谓之难 已。《 ”素问・ 三部九候 论》 :五脏 已败 , 云 “ 其色必夭 , 天必死矣。故《 ” 素问 ・
云 “ 得神者 昌, 失神者亡 。 ” 后I 故《 l 灵枢 ・ l 。 本脏》 “ 云:视其外应 , 以知其内藏 , 则 移精变气论》 : 知所病亦。《 ”灵枢 ・ 邪气脏腑病形》 “ 云:见其色 , 知其 3 论 色之善 恶 病, 命日明, ……。 ” 2 论 色之有神

中医诊断学望色

中医诊断学望色

中医诊断学望色1.望色:通过观察患者面部及全身皮肤的色泽变化来诊察病情的方法。

2.面部色诊原理:面部血管丰富,为脏腑气血之外荣;面部皮肤薄嫩外露,色泽变化易于观察;面色可以反映身体的阴阳。

3.面部色诊以望面部色泽为主,色泽颜色: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属阴光泽:属阳望色与察泽必须结合,但对预测病情转重和转轻,泽比色更有意义。

(因为阳为能量,阴为物质,无阳有阴此人为死人,故生命活动由阳来主导。

)4.面部色诊的意义:判断气血盛衰,识别病邪性质,通过五色与五脏对应关系(五行)/面部脏腑分布划分法/《素问刺热》分候法来确定病变部位,预测疾病轻重预后。

5.《素问刺热》分候法:适用于外感热病/部分内伤病。

额部候心,鼻部候脾,部候肾,左颊候肝,右颊候肺。

6.面部脏腑分布划分法:适用于脏腑杂病/内伤疾病脑门正中间——天庭——面首紧贴于肺靠上一点——阙上——咽喉两眉中间——阙——肺整个鼻子——明堂鼻根——山根/下极——心(此处若有重横纹,则心有问题;有竖纹是因为皱眉头;按压若酸胀,则可能经络不通)鼻梁——肝(鼻梁不挺则可能是肝有先天性问题,要么过弱,要么过强)鼻尖——准头/面王——脾(鼻头红肿生疖则可能脾胃有问题)脾的两边——胃(若此处经常起痘痘,则中焦脾胃有热,胃火大;此处皮肤粗糙,比较红,毛孔大,则脾胃湿热,日久熏蒸导致)肝的两边——胆颧骨——小肠颧骨下方——大肠(若颧骨、颧骨下方、甚至连鼻翼也一起起痘痘,则胃肠湿热,胃中有火,与长期饮酒或过食辛辣有关,此时应一同关注其大便情况)两颊即腮帮子——肾(若此处甚至连下颌一起起痘痘,痘痘颜色偏暗,则下焦湿热)仁中——子宫和膀胱“明”,指有光泽,为阳“晦暗”,指阳气不足明润“润”,指滋润细腻有弹性,为阴“枯槁”,指阴气不足含蓄:指精气内含“暴露”,指精气外泄8.善色:面色发生改变,但光泽尚在,虽病但脏腑精气未衰,胃气尚能上荣于面,多数新病、轻病、阳证,易于治疗,预后较好。

9.恶色:面色改变且晦暗枯槁,脏腑精气已衰,胃气不能上荣于面,多数久病、重病、阴证,不易治疗,预后较差。

主色、恶色、客色——中西医结合《中医基础学》

主色、恶色、客色——中西医结合《中医基础学》

中医重视⾯部⾊诊,根据五⾏主⾊理论,以⾯部⾊泽的变化判断病情轻重。

如《医宗⾦鉴·四诊⼼法要诀》说:“天有五⽓,⾷⽓⼊⿐,藏于五脏,上华⾯颐。

肝青⼼⾚,脾脏⾊黄,肺⽩肾⿊,五脏之常。

脏⾊为主,时⾊为客。

春青夏⾚,秋⽩冬⿊,长夏四季,⾊黄常则。

医学教育原创客胜主善,主胜客恶”。

五脏之常⾊为“主⾊”,应时之⾊为“客⾊”。

客⾊胜(克)主⾊,为顺,病较轻浅;主⾊胜(克)客⾊,为逆,病较深重。

如脾病若见其应时之⾊为黄⾊,为顺,因脾脏之主⾊为黄⾊,与客⾊⼀致;若其应时之⾊为青⾊,亦为顺,因此为⽊克(乘)⼟的“客胜主”;若其应时之⾊为⿊⾊,则为逆,因此为⼟克(乘)⽔的“主胜客”其它以此类推。

还⽤“⾊脉合参”来推测疾病的预后。

所谓⾊脉合参,即将通过⾊诊和脉诊所收集的资料进⾏综合分析,以评价病情的轻重,推测疾病的预后。

⾊脉合参,⽆疑⽐单纯以⾯⾊更能客观地把握疾病的变化和预后。

与五⾏的⽣克运动规律结合在⼀起的⾊脉合参,则能诊断病势的轻重和推测疾病的预后。

如肝病⾯见青⾊,并见弦脉,为⾊脉相符,乃平安之象;若此时反见浮脉,因其为相胜之脉(浮脉属⾦,青⾊属⽊,⾦克⽊),故病证预后不良;若此时兼见沉脉,因其为相⽣之脉(沉脉属⽔,青⾊属⽊,⽔⽣⽊),故其预后良好。

如果病⾊缺乏光泽甚⾄⽆光泽,那就说明疾病已经严重损耗了⼈体的精⽓,这时疾病就重,预后也就较差,中医称这种⽆光泽的病⾊为“恶⾊”。

《内经》也为恶⾊提供了五个模型,分别是:青如草兹(草兹指死草,它的颜⾊是青⽽枯暗⽆光泽),⾚如衃⾎(衃⾎指死⾎,凝固的⾎液,颜⾊往往呈暗红带⿊,⽆⽣机),黄如枳实(枳实的颜⾊是⿊黄不泽),⽩如枯⾻(⽩⽽枯槁),医学教育原创⿊如炲(⾳“台”,指煤烟的尘灰,是⼀种灰⿊⽆华的颜⾊)。

借助《内经》提供的这两组模型,我们可以对“善⾊”和“恶⾊”形成具体⽽形象的概念,同时,通过“善⾊”和“恶⾊”,我们可以判断体内脏腑精⽓的盛衰情况,从⽽了解到疾病的轻重。

中医面部色诊测定方法述评

中医面部色诊测定方法述评

中医面部色诊测定方法述评陆璐明;陈晓;许家佗【期刊名称】《中西医结合学报》【年(卷),期】2009(7)8【摘要】色诊是中医的特色之一。

中医学很重视面部望诊,在《内经》中就对面部五色诊有详细的论述。

所谓面部五色诊法,就是运用阴阳五行学说,按五脏配五行五色的理论,通过目测面部表现出的青、赤、黄、白、黑不同颜色变化来进行疾病诊断的一种方法。

在现代,随着颜色光学理论的发展和测色仪器的更新,众多专家学者将颜色光学理论和现代仪器,如数码相机、色差计、分光光度计等引入到中医诊断现代化研究的领域,使之更为科学及客观化,以规避人为因素造成的面色诊断的误差。

面部望诊的现代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丰富了中医面部色诊的内容,但目前其使用的仪器尚不统一,数据不能反映中医色诊的全部信息,具有片面性,因此需进一步研制更加符合中医五色诊原理的科学仪器。

【总页数】5页(P701-705)【关键词】色诊;《内经》;四诊客观化;仪器;色度测定【作者】陆璐明;陈晓;许家佗【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内经教研室;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教研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1.24;R2-03【相关文献】1.《中医诊断学》面部色诊说课稿的设计 [J], 李敏2.阿昌族医与中医面部色诊的比较研究 [J], 曹玺;郭世民;马克坚;陆宇惠;赵景云;温敏3.中医面部色诊的研究进展 [J], 陈洁;胡志希;李杰;凌智;李琳;侯超4.中医面部色诊客观化研究概况 [J], 宫爱民;王忆勤;许朝霞;燕海霞;邸丹5.中医面部色诊现代研究进展 [J], 胡洁娴;刘旺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中医色诊的再认识
作者:倪世美, 徐小玉
作者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1.付新伟.胥筱云.李迎超中医局部望诊程序规范化研究存在问题及思考[期刊论文]-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0,31(3)
2.未雨火眼金睛学望诊[期刊论文]-医学美学美容(财智)2010(8)
3.杜松《内经》面部色诊概述[会议论文]-2008
4.吴玉泓.梁永林.万生芳.贾育新.李荣科.王小荣.王风仪中医诊断学五色主病三字教学法[期刊论文]-卫生职业教育2007,25(20)
5.王庆华.陈莉浅析中医四诊中的望诊[期刊论文]-国医论坛2008,23(2)
6.付新伟.胥筱云.杨梅.艾键.牛菲.李倩中医局部望诊程序规范化研究的现状分析[会议论文]-2009
7.官纯寿论中医望诊的理论思维及其临床意义[会议论文]-2004
8.蒋定友中医望诊在临床中的应用[会议论文]-
9.李敏《中医诊断学》面部色诊说课稿的设计[期刊论文]-光明中医2010,25(7)
10.熊英琼.程绍民浅析望诊的临床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17(5)
本文链接:/Conference_6274314.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