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级上爬天都峰第二课时

合集下载

17《爬天都峰》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17《爬天都峰》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17《爬天都峰》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分析:本课是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天都峰》第二课时,属于叙事文学体裁。

主要讲述了小蚂蚁团队攀登天都峰的历程,表达了团队协作和勇气、毅力等价值观念。

教学目标:1.\t能够理解故事情节,掌握故事的基本信息;2.\t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勇气、毅力等精神(情感态度);3.\t通过朗读、背诵和写作等多种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语言表达)。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故事的情节;使学生理解合作、勇气、毅力等精神的重要性。

难点:启发学生积极参与团队活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教学策略:本节课采用问题导学法和情景演绎法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在了解故事情节的同时,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体验故事中蚂蚁团队的合作和勇气、毅力的精神,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创造力。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首先,老师可以对学生提出如下问题:a. 你们喜欢爬山吗?b. 你们有没有听说过天都峰?c. 你们觉得攀登天都峰需要什么品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意义归纳(10分钟)让学生们朗读故事,听老师讲述整个故事的情节,分析蚂蚁们攀登天都峰的环境和挑战。

同时思考学生如何才能克服困难,体验合作和勇气、毅力的价值和意义。

3. 小组探究(20分钟)提问:你们觉得在攀登天都峰的过程中,蚂蚁团队表现出了哪些合作、勇气、毅力的精神?为什么?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各自的观点和想法。

4. 小组汇报(15分钟)每组派出代表进行汇报并分享自己所了解的情况。

其他组员可以加入讨论,提出不同的观点和见解。

5. 创意表达(20分钟)要求学生团队合作,进行创意表达。

分小组进行创意表达,可以选题为“哪些是攀登天都峰的挑战”,并进行表演、手工等问答方式的创意表达。

6. 课堂总结(5分钟)通过学生的表达和补充,总结本节课的主旨和要素,激发学生对于课程的思考和认识。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7课《爬天都峰》第二课时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7课《爬天都峰》第二课时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7课《爬天都峰》第二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爬天都峰》是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7课的一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一家人去黄山爬天都峰的过程。

通过讲述他们在爬山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展示了天都峰的壮丽景色和爬山者的坚强意志。

这篇文章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他们对于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的描绘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爬山的艰辛和爬山者的坚强意志可能还没有深刻的体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文章中的描述,去感受爬山的艰辛和爬山者的坚强意志,从而加深他们对文章的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理解爬山者的坚强意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他们对于自然的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

2.教学难点:理解爬山者的坚强意志,感受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等,为学生展示天都峰的壮丽景色,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黄山天都峰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激发他们对本文的阅读兴趣。

然后,简介课文作者及其背景,导入新课。

2.初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教师巡视课堂,指导学生朗读,纠正发音,解答疑问。

3.精讲细读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如“攀登”、“艰辛”、“坚定”等,通过分析这些词语和句子,让学生深刻理解爬山者的坚强意志。

4.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分组讨论,谈谈他们对于爬山者的坚强意志的理解,以及自己在生活中是否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如何克服困难。

17 爬天都峰(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17 爬天都峰(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17 爬天都峰(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内容本课为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天都峰》的第二课时。

在第一课时,学生已经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认识到了天都峰的壮丽与险峻。

本课时将继续深入学习课文,探讨作者如何通过文字描绘出天都峰的美丽景色和登山的过程。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天都峰的热爱之情,并学会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讨论、分享和写作等活动,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培养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欣赏,增强自己的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1. 课文理解:理解课文内容,尤其是作者对天都峰的描绘和情感表达。

2. 修辞手法: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 写作能力: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练习。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PPT、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回顾上一课时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2. 新课内容学习:通过PPT展示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

3. 修辞手法学习: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并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4. 写作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练习。

5. 分享与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进行讨论和评价。

6.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板书设计1. 课题:爬天都峰(第二课时)2.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 教学难点:课文理解、修辞手法、写作能力4. 教学内容:课文内容、修辞手法学习、写作练习作业设计1. 阅读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再次阅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写作作业:让学生运用本节课学到的修辞手法,写一篇关于自己爬山的作文。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修辞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7课《爬天都峰》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7课《爬天都峰》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7课《爬天都峰》第二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爬天都峰》是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7课的第二课时,本节课主要通过学习课文中作者及其父母、老爷爷相互鼓励、相互促进,一起攀登天都峰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时要有善于鼓励、相互促进的精神。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对于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也有了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一些较为深刻的道理和情感,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点拨。

同时,学生对于课文中的生字词和新句型,还需要教师的讲解和操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理解课文的大意,体会作者及其父母、老爷爷在攀登过程中的情感变化;能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和新句型。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时有善于鼓励、相互促进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理解课文的大意,体会作者及其父母、老爷爷在攀登过程中的情感变化;能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和新句型。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及其父母、老爷爷在攀登过程中的情感变化,理解并实践在与人相处时要有善于鼓励、相互促进的精神。

五. 教学方法1.阅读理解法:通过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感悟作者及其父母、老爷爷在攀登过程中的情感变化。

2.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3.写作实践法:通过让学生模仿课文的写作手法,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带2.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3.生字词卡片4.写作纸张和文具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文朗读录音带,让学生听课文朗读,感受课文中的情感。

2.呈现(10分钟)通过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17《爬天都峰》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17《爬天都峰》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17《爬天都峰》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内容《爬天都峰》是一篇描绘作者与父亲爬天都峰的游记,通过讲述爬山的经历,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本节课将深入分析文章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自然情怀。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态环境的情感,激发他们探索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难点1. 理解作者在爬天都峰过程中的心理变化。

2. 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黑板。

2. 学具:课文、笔记本、文具。

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一课时内容,引导学生简要复述爬天都峰的经历。

2. 朗读课文:学生齐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精讲课文:分析文章的结构,讲解重点词汇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作者在爬天都峰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以及文章的主题思想。

5. 全班交流: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总结。

6.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爬山的作文。

7.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大自然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板书设计1. 《爬天都峰》第二课时2. 正文:- 教学内容:分析课文,理解作者情感,培养环保意识。

- 教学目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写作能力,激发自然情怀。

-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心理变化,把握文章主题思想。

- 教学过程:导入、朗读、精讲、讨论、交流、写作、小结。

作业设计1.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爬山的作文。

2. 搜集关于大自然的诗歌、故事,下节课分享。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式,使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感受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7 爬天都峰 第二课时 (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7  爬天都峰  第二课时 (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7 爬天都峰第二课时(教案)教学内容本课为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7课《爬天都峰》的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主要围绕课文内容的深入学习,包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词语的积累、句子的分析以及作者情感的表达。

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2. 学会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使用。

3. 分析课文中的关键句子,理解作者的情感。

4.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特别是作者情感的理解。

2. 对课文中的关键句子的分析。

3. 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具学具准备1. 课文教材。

2. 投影仪或黑板,用于展示课文内容和分析。

3. 生字词卡片,用于学生学习和复习。

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一课时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2. 课文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生字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其意义,并能正确使用。

4. 关键句子分析:分析课文中的关键句子,理解作者的情感。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板书设计1. 课文爬天都峰2. 生字词:展示课文中的生字词,进行学习和复习。

3. 关键句子:展示课文中的关键句子,进行深入分析。

作业设计1. 复述课文内容。

2. 写一篇关于自己爬山的经历的文章,不少于300字。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深入学习和分析课文内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课文,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一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指导。

同时,对于学生的作业,也需要及时检查和反馈,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关键句子分析”,这是教学难点之一,也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提升阅读分析能力的重要环节。

17爬天都峰 第二课时(修辞手法——夸张)(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17爬天都峰 第二课时(修辞手法——夸张)(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微课视频通过 QQ、微信班级群按时发送,学生打开后直接收看。也可以收藏起来 随时观看,方便实用。
教学内容的编排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首先通过出示动态的、气势磅礴 的瀑布风景图,学习过的诗歌导入微课,感受夸张修辞的妙用;再介绍夸张的相关知识; 接着进入第三板块的“知识运用”,判断句子采用的夸张类型,联系实际用夸张的手法 来表达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认识到夸张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再用夸张的手法 改写句子;第四板块进行归纳总结。这是一个螺旋上升、逐步提高的教学过程,最后拓 展提高,巩固深化了这节课所学的知识。为今后写作恰当运用修辞手法奠定了基础。
1、小试牛刀 判断:下面的句子采用了哪种夸张修辞?(请你暂停思考一下!) (1)、他的腿比大象的腿还要粗。(扩大夸张) (2)、 从高楼上看下去,车辆小得跟蚂蚁一样。(缩小夸张) (3)、看见这满树桃花,就闻到了桃子的味道。(超前夸张) 2、 初露锋芒
夸张在我们生活中广泛运用,你能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来表达吗?
(6)、那个巷子里的酒真香。
(那个巷子里的酒香飘十里。)
(通过练习,学生学会了把句子改成夸张的方法:在句子中先加上“得、只有”等字
词,然后把要突出的关键词故意夸大或缩小即可。)
四、总结
我们来总结一下,这节课主要学习了夸张的三种形式:即扩大夸张、缩小夸张、
超前夸张。
五、拓展提高:把下的面句子改成夸张句。(点开微信小程序“秒应” ,完成练习。)
1、他很口渴。
2.、八月桂花开了,非常香。
实施思路
夸张是语文课本中出现次数较多的修辞手法,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很多夸张句子,为 系统学习夸张修辞创造了有利条件。本次课题将探讨夸张修辞手法在小学四年级上册语 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第 17 课《爬天都峰》是第五单元(以习作为主的单元)的一篇 课文,本课的夸张句如下:1、“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 这句话写出了天 都峰很“高”的特点。 2、“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天都峰的“高”和“陡”。新课标要求学生采用夸张等修辞手法写 作文,给自己的作文锦上添花。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课件中的图文采用了希沃白板的 动画功能进行设置,新颖独特。激发了学生学习《修辞手法——夸张》的兴趣。只要网 络有信号,电脑、手机、平板上都可以收看。教学过程主要分为诗句导入、知识点拨、 知识运用、归纳总结、拓展提高五个部分。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7.爬天都峰 第二课时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7.爬天都峰  第二课时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7.爬天都峰第二课时教案教学内容本节课是《爬天都峰》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围绕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分析和讨论,进一步挖掘作者的情感表达和主题思想。

学生将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活动,理解文章中描述的攀登天都峰的过程,以及其中所蕴含的勇气、毅力和团队精神。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复述文章的主要内容,掌握文章中关键性的生词和短语。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写作等学习活动,提升阅读理解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面对困难时的积极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文本理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中描述的攀登过程,以及作者在攀登过程中的心理变化。

2. 情感传达:帮助学生体会作者在攀登过程中的情感波动,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教具学具准备1. 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天都峰》课文。

2.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辅助材料:准备相关的背景资料和讨论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一课时内容,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

2. 阅读理解: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并完成相关阅读理解练习,检测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文章中的攀登过程和作者的心理变化,分享各自的看法和理解。

4. 写作活动:学生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攀登天都峰的经历和感受。

5. 课堂展示:各小组选代表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全班进行讨论和评价。

板书设计板书将突出文章的主题和结构,以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通过图表、关键词和简短的句子,将文章的主线清晰地展现出来。

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自己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并完成一篇关于攀登天都峰的日记。

2. 扩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探险故事或登山者的传记,以拓宽视野和知识面。

课后反思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作业完成情况。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17 《爬天都峰》第二课时 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17 《爬天都峰》第二课时 教案

四年级上册17《爬天都峰》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读懂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爸爸的话,懂得善于从他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词句的理解,弄清“我”爬天都峰的过程及爬上天都峰后的思想变化。

教学过程:一、导入1.谈话导入。

板书——天都峰。

2.字词复习。

(齐读)3.作者爬天都峰为什么用“爬”而不用“登”?(板书完整课题,读课题)二、深入议读,领悟课文(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师:(出示天都峰图片)读第2自然段,读文段。

2.天都峰有什么特点?3.找一找哪些地方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惧的心理?4.朗读体会。

出示并指导读好问句“我爬得上去吗”、感叹句“真叫人发颤”及语气词“啊”“哩”等,体会“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

(二)学习3-5自然段1.作者看到了什么才下决心爬上峰顶的?(1)出示“我”和老爷爷的第一次对话,分角色朗读。

(2)有感情地朗读。

先引导学生思考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对话,再让学生进行朗读练习。

(3)出示第4自然段的重点句、引导学生沉入讨论、交流,从中感受到“我”受老爷爷鼓励而下决心爬上峰顶的内心活动。

(三)学习6-7自然段。

1.他们是怎样爬天都峰的?自由读第6、7自然段,画出描写爬山动作的词语。

2.引读第7自然段,引导学生从“终于”二字体会爬山的辛苦及爬上天都峰顶后的喜悦,明白“我”和老爷爷相互鼓励、克服困难一起爬上峰顶的不易和喜悦。

3.朗读指导:读出对爬天都峰不容易的感慨以及爬上天都峰后欣喜、高兴的情绪。

4.出示“我”和老爷爷的第二次对话。

5.“我”和老爷爷为什么互相道谢?三、分角色朗读,体悟情感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边朗读边做动作,以加深理解,体会思想感情。

四、总结课文,谈感受。

1.出示爸爸的话,讨论:“汲取”是什么意思?“我”和老爷爷是怎样互相“汲取”力量的?2.你从“爸爸”所说的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收获。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天都峰》第二课时 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天都峰》第二课时 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天都峰》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是读好对话,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和情绪。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是如何相互鼓舞、坚定信心,从而战胜困难的。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和情绪。

教学难点:体会“我”和老爷爷是如何相互鼓舞、坚定信心,从而战胜困难的。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课件出示:石级铁链攀登辫子笑呵呵发颤小猴子鲫鱼背纪念学生齐读,教师评价。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本课的生字词,读通了课文,还知道了这篇文章的写作顺序以及主要内容,你会填吗?3.屏幕显示,指名回答:《爬天都峰》这篇课文按照爬山前——爬山中——爬上山顶后的顺序,写了暑假里(时间),“我”和爸爸(人物)去黄山(地点)爬天都峰(事情)时遇到一位老爷爷,“我们”彼此从对方的身上汲取力量(经过),最终爬上了天都峰(结果)的事情。

4.填得对不对?评:看来,上节课大家学得非常好。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爬天都峰》,去探究这一老一小是怎么从彼此身上汲取力量,并且爬上天都峰的呢?二、精读课文,仔细品味。

(一)品读天都峰的高和陡。

(学习第2自然段)1.出示第二自然段咱们先来看看天都峰,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天都峰有什么特点?你能用两个字来概括天都峰的特点吗?(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找出高和陡的特点)2.请同学们去文中找一找,课文是怎样介绍天都峰的高和陡的?(学生勾画相关语句)出示相关语句:抬头望,在云彩上面哩!天都峰真的在云彩上面吗?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

(1)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夸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请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天都峰。

(高耸入云)3.面对这样的天都峰,小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课件出示:①我爬得上去吗?②真叫人发颤!)提问:从这里我们知道作者是一个怎么样的心理?(缺乏自信,畏惧)(三)体会登山的过程。

17爬天都峰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17爬天都峰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17爬天都峰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内容本课为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7课《爬天都峰》的第二课时。

课文描述了作者童年时与家人一起攀登天都峰的经历,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山间的美景以及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教学内容围绕对课文内容的深入学习,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并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探索精神。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表达情感和描绘景象的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写作练习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探索精神,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情。

教学难点1. 理解并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特别是比喻和拟人的运用。

2. 引导学生将课文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爬天都峰》的相关资料,PPT课件,写作练习纸。

2. 学生准备:课文预习笔记,笔记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复习上一课时内容,引导学生回顾课文的主要情节和描述,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深入学习:教师带领学生深入分析课文,讨论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描绘景象的技巧。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巡回指导。

4.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进行写作练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自己熟悉的自然景象或经历。

5. 展示与点评: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激发学生对下一课时的期待。

板书设计1. 17爬天都峰第二课时2. 重点内容:课文内容回顾、修辞手法分析、小组讨论、写作练习、展示与点评、总结与反思作业设计1. 必做题: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短文,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自己熟悉的自然景象或经历。

四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17 爬天都峰(第二课时) (部编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17 爬天都峰(第二课时) (部编版)
爸爸听了,笑着说:“你们这一老一小 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这一老一小能爬上天都峰顶,是因为他们 会从___别__人____身上汲取___力__量___。
通过按照爬山前、爬山中、爬上峰顶后的 顺序写事,写了爬山前的恐惧,两个人如何对 话互相鼓舞爬到山顶以及爬山后的表现。
在平时的写作中,你们也要学会按照一定 顺序抓住人物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把事情 写清楚。
爬山前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
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 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 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 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陡峭险峻 高不可攀 令人生畏
两侧是千仞悬崖,深邃莫测,其形颇似出没于波 涛之中的鱼之背,故名鲫鱼背。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 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 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 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 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爸爸听了,笑着说:“你们这一老一小 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在鲫鱼背前,爸爸给我和老爷爷照了一 张相,留作纪念。老爷爷拉拉我的小辫子, 笑呵呵地说:“谢谢你啦,小朋友。要不是 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 居然爬上来了!”
“不,老爷爷,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 才有勇气向上爬的!我应该谢谢您!”
动作
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 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在鲫鱼背前,爸爸给我和老爷爷照了一 张相,留作纪念。老爷爷拉拉我的小辫子, 笑呵呵地说:“谢谢你啦,小朋友。要不是 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 居然爬上来了!”
“不,老爷爷,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 才有勇气向上爬的!我应该谢谢您!”
我家的杏熟了
• 运用语言和动作描写,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杏”写清楚。 • 时间跨度比较大的事件,围绕着重点内容写。

17.《爬天都峰》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17.《爬天都峰》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17.《爬天都峰》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内容《爬天都峰》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本文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作者童年时与伙伴们攀登天都峰的经历,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团结协作、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情感;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指定段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享等方式,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及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团结协作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深层含义,尤其是作者在攀登过程中的心理变化。

2. 引导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体会并表达出团结协作、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课文插图。

2. 学具:课文、笔记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简要复述《爬天都峰》的故事情节。

2. 提问:大家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困难?当时是如何面对的?第二环节:深入学习课文1.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认为重要的句子。

2. 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或几个句子进行深入讨论,理解其深层含义。

3. 各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适时点评并总结。

第三环节:情感体验1.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课文中所体现出的团结协作、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的理解。

2.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面对困难时的经历和感受。

第四环节:总结提升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收获。

2. 强调团结协作、勇敢面对困难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

板书设计1. 课题:《爬天都峰》第二课时2. 主要内容:团结协作、勇敢面对困难3. 关键词:攀登、困难、团结、勇敢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要求认真书写,规范格式。

2. 拓展作业:以《我的困难与挑战》为题,写一篇短文,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面对困难时的经历和感受。

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7 爬天都峰(第二课时)

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7 爬天都峰(第二课时)

拓展延伸
黄山四绝








课堂演练
一、选词填空。 虽然 果然 忽然
1.张小红同学(虽然)学习成绩很好,但身体非常弱。 2.我正在看着书,(忽然)听见有人在叫我的名字。 3.中华健儿(果然)不负重望,在奥运赛场上取得了 金牌大丰收。
二、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xiāng 相( xiāng )信
“不,老爷爷,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 才有勇气向上爬的!我应该谢谢您!”
爸爸听了,笑着说:“你们这一老一小 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爬上峰顶后(怎么说) 相互致谢
请同学们思考:开始“我” 不敢爬,最后“我”爬上了峰顶, 课文是如何把“我”爬山的过程 写清楚的?(课后第二题)
爬山前,作者用了夸张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山的“高” 和“陡”,运用了心理描写, 写出了“我”的胆怯,“我” 和老爷爷互相鼓励,运用了 语言描写。
“鱼”末笔横 改为提,“即”要 写得窄瘦。
结构梳理
(怎么想)→不敢爬山

爬山前 (怎么说)→互相鼓励
天 都 爬山中 (怎么做)→奋力攀登
峰 爬上峰顶后 (怎么说)→相互致谢
主题概括
课文描写了在假日,“我”和爸爸去爬天 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大爷,“我们” (互相鼓励 ),克服( 山高路陡)的困难,终 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课文向人们揭示了在困 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在 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 互相学习)、 (互相鼓励 )、( 共同进步)的道理。
17 爬天都峰
第一课时
在鲫鱼背前,爸爸给我和爷爷照了一张相, 留作纪念。老爷爷拉拉我的小辫子,笑呵呵地说: “谢谢你啦,小朋友。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 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居然爬上来了!”

四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17《爬天都峰》第二课时(部编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17《爬天都峰》第二课时(部编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17《爬天都峰》第二课时(部编版)一. 教材分析《爬天都峰》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通过讲述作者和家人一同攀登黄山天都峰的过程,展现了天都峰的壮丽景色和登山者顽强拼搏的精神。

本文语言优美,富有文学韵味,同时又具有很强的思想教育意义。

在教材中,本文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学会从自然景观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对于课文内容能够进行初步的解读。

但在文本理解、情感态度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引导。

此外,学生对于自然景观的认知和环保意识还有待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学会从文本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自然景观的美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学生勇敢面对困难、拼搏向上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教学难点:文本中的重点句子、词语的理解,以及从中引导学生感受到自然景观的美丽和登山者拼搏精神。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引导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在交流中提升。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播放音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图片展示黄山天都峰的壮丽景色,引导学生欣赏自然之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教师引导: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进行解答和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情感体验:让学生分享自己攀登高峰的经历,引导学生感受登山者的拼搏精神。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爬天都峰第2课时精品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爬天都峰第2课时精品教案

《爬天都峰》教学方案第2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要按一定顺序写事,抓住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

2.感受我登天都峰前后的思想变化,懂得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战胜困难。

【教学重点】1.知道要按一定顺序写事,抓住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

2.感受我登天都峰前后的心理变化,懂得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战胜困难【教学难点】1.知道要按一定顺序写事,抓住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

2.感受我登天都峰前后的心理变化,懂得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战胜困难。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听写词语,引导:上节课学习的词语你都会写了吗?假日云彩石级发颤年纪奋力猴子纪念辫子笑呵呵鼓舞居然2.复习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根据六要素梳理了课文内容,知道作者按照爬山前、爬山时、爬上峰顶后的顺序写出了爬天都峰的事情,并感知到了作者爬山前的心理感受:惊讶、没有信心和恐惧,爬山中又会发生哪些事情呢?作者的心情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爬天都峰》。

(板书:爬天都峰顺序爬山前爬山时爬上峰顶后所想惊讶、没有信心、恐惧)设计意图: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巧设疑问,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期待。

二、问题探究(一)合作探究1.探究任务学习3—5自然段,体会一老一少的决心。

2.探究方法(1)找出描写“我”与老爷爷对话的词句,圈画出来。

(2)组内交流:这些词句表现了“我”内心的什么变化?(3)小组选派代表汇报学习成果,教师指导、总结。

3.探究活动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叫我:“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我回头一看,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年纪比我爷爷还大哩!我点点头,仰起脸,问:“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老爷爷也点点头,说:“对,咱们一起爬吧!”(1)引导:就在“我”因为天都峰的高而陡而怀疑自己爬不上去时,这时候发生了一件什么事?预设: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来了,与“我”相约一起爬山。

部编版四年级(上)《爬天都峰》第二课时优质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爬天都峰》第二课时优质教案

课题: 17爬天都峰第 2、3课时总计第节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明白作者是如何将“我”爬山的过程写清楚的。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不同语气和心情,体会对话描写的作用。

3.理解稳重最后一个句子及文段中爸爸的话,学会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教学重难点1.抓住重点词句,读出不同人物的不同语气和心情。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明白作者是如何将“我”爬山的过程写清楚的。

3.学会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课时,请谈谈你对天都峰的印象。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印象。

】二、深入学习,体会“我”受鼓舞爬上峰顶的情形1.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的心里是怎么想的?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想想从哪些词语、句子中可以看出“我”害怕、畏惧的心理。

【设计意图:勾画圈点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2.小组汇报交流。

出示并指导读好问句(我爬得上去吗?)、感叹句(真叫人发颤!),以及语气词“啊”“哩”等。

边读边体会“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

3.结果“我”爬上峰顶了吗?自由读课文的第八至第十自然段。

学生指出“我”说的话,指名朗读。

4.“我”是看到了什么才下定决心要爬上峰顶的呢?自由读课文第三到第七自然段,想想“我”的心理发生怎样的变化。

(1)出示第四自然段,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交流,从中感受“我”受老爷爷鼓励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的内心活动。

(2)“我”和老爷爷的第一次对话。

他们所说的话中都带有一个“也”字,经过讨论,让学生们体会到:天都峰这么高,这么陡,你(您)年纪这么小(这么大)怎么也来爬呀?表面上是双方都有怀疑,其实是向对方表示敬意,说明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

弄懂句意后,教师可再让学生讨论这两句对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出来,并指名朗读。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7《爬天都峰》 第二课时(部编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7《爬天都峰》 第二课时(部编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7《爬天都峰》第二课时(部编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理解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感情色彩。

2.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整个故事情节。

3.能够感受课文中呈现的美丽山水与挑战情境,激发自己的勇气与探索欲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课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美丽景观的向往和热爱。

2.培养学生勇敢探索的意志品质。

3.引导学生珍惜友谊与互助精神。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2.理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一道理。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寓意和道理。

2.理解并展示课文中的情感表达。

四、教学过程1. 开场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口头描述自然山水的美丽,引入故事背景。

2. 学习课文(15分钟)•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爬天都峰》。

•师生共同理解课文的情节,探讨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让学生围绕“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一道理进行讨论。

3. 情感交流(10分钟)•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表达自己对友谊、互助的看法。

•鼓励学生讲述自己经历的互助故事。

4. 思考与启发(10分钟)•让学生联想自己生活中的团结与友爱,写出对家人的感恩之情。

5. 演练与活动(15分钟)•小组合作,分角色表演《爬天都峰》中的片段,体验故事情节。

•通过表演,深化学生对于故事的理解和情感体验。

6. 收官与反馈(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反馈讨论,回顾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情感体验。

五、课后作业1.综合讨论《爬天都峰》这个故事的主题,写一篇心得体会。

2.回家后,细心观察身边的友情和互助,写一篇感悟。

六、教学反思与展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充分感受到友情、互助的重要性,以及勇于探索的勇气。

下节课将继续围绕故事的主题展开讨论与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体验课文所传达的情感和价值观。

【】人教部编版四级上册语文《爬天都峰》 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四级上册语文《爬天都峰》 第二课时

4.学习第6-7自然段: (1)我怎么爬天都峰?画出动作的词语。
攀着铁链上
手脚并用向上爬
(2)填空,并说一说好在哪里?
我( 奋力 )向山顶爬去。
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 终于 ) 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5.学习第8-9自然段:
(1)登上天都峰后,我和老爷爷为什么要相互道谢?
①老爷爷为什么说是你的勇气鼓舞了我? “居然”在这里说明了什么? ②小妹妹为啥说: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
J ul y
2021

17、一个人即 使 已 登 上 顶峰 , 也 仍 要 自强 不 息 。 下 午4 时 45 分 3 5秒 下 午 4 时4 5 分1 6 :4 5 :3 5 21 . 7. 23
谢谢大家

15、一个人炫 耀 什 么 , 说明 他 内 心 缺 少什 么 。 。 20 2 1年 7 月 下 午4 时 45 分 2 1. 7. 2 31 6 :4 5 Ju l y
23,
2021

16、业余生活 要 有 意 义 ,不 要 越 轨 。2 0 21 年 7 月2 3 日 星 期五 4 时 45 分 35 秒 1 6: 4 5: 35 2 3
2.学习第2自然段
(1)默读本段。思考:天都峰给 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划出有关语句,出声读 一读
(2)说一说课文中是怎么写大郡峰的“高”和“陡”的?

“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
画哩,我爬得上去吗?”
这一句是不是怀疑自己登上天都峰?
不是
是为了进一步表现天 都峰的“高”
“笔陡石阶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
③他们的对话中都有一个什么词?这“勇气”体现在哪里?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7《爬天都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7《爬天都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爬天都峰》教学目标:1.认识“级、链”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相”,会写“级、链”等8个字,会写“假日、云彩”等12个词语。

2.知道可以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清楚展现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3.知道可以按一定顺序写事,抓住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

教学重难点:1.知道可以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清楚展现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2. 知道可以按一定顺序写事,抓住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获得了两把写作的金钥匙,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探究。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爬山的?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2.上节课我们从作者的所见和所想中知道了什么?预设:作者看到那么高,那么陡的天都峰,十分害怕,不敢爬。

那作者是如何做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去探究。

任务一:紧抓动词,体会爬山之艰难请大家读一读课文6-7自然段,圈画出爬天都峰的动词,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①奋力向峰顶爬去。

这是一种怎样的状态?读出奋力地感觉。

②攀着铁链。

从这个“攀”字,你感受到了什么?(出示图片)③手脚并用向上爬。

学一学姿势,结合自己的爬山经历,感悟爬天都峰的艰难。

④爬呀爬。

短短三个字道尽了爬山的艰辛。

除了奋力爬、攀着铁链爬、手脚并用向上爬。

还会怎么爬?出示情境: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就像_____________,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一会儿____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__⑤终于都爬上了。

说明了爬上去的不易。

师:同学们,作者用了这么多不同形式的爬,都是为了说明?预设:爬山的艰难。

指导朗读:读出爬山的艰辛。

师:爬山时,有不同形式的爬。

那跑步时,可以怎么跑呢?师:你看,我们准确地把握住动作细节就能把事情写清楚。

(板书:把握动作细节)还记得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作者的所见和所想,知道了爬山前作者是非常害怕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书设计
我 爬天都峰
发颤
老爷爷 犹豫
受到鼓舞 爬上顶峰
互相学习 克服困难
一、读一读,用画线的词说一句话。
谢谢你啦,小朋友。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 下不了决心哩!现在居然爬上来了!
一向早早来到学校的小明,今天居然迟到了。
二、课文中的小女孩看到陡峭的天都峰,心里发颤,当她看 到一个老爷爷来爬天都峰时,心里是怎样想的?请你谈谈自 己的猜测。
17 爬天都峰
第2课时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
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
天都峰,峰体拔地摩天,险峭峻奇,是黄山群峰之中 最为雄伟壮观、最为奇险的山峰,堪称“黄山第一峰”。
介绍时间
事件
假日里,爸爸带我去黄山,爬天都峰。
第一自然段,介绍了时间和事件。
不敢爬
位置:山脚下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
2题答案:从这个词语中可以体会到爬山很辛苦,而且还是这 么高这么陡的天都峰。
爬上峰顶后
在鲫鱼背前,爸爸给我和老爷爷照了一张相, 留作纪念。老爷爷拉拉我的小辫子,笑呵呵地 说:"谢谢你啦,小朋友。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 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居然爬上来了!"
问题:
从“居然”这个词语你体会到了什么?
答案:老爷爷自己也没想到自己能爬上天都峰。要不是受到小姑 娘的鼓舞,老爷爷都下不了决心向上爬。
1题答案: 第一个“也”:老爷爷看到“我”年级这么小就来爬天都峰, 感到震惊和佩服。 第二个“也”:“我”看到比自己爷爷年龄都大的老爷爷来 爬天都峰,感到震惊和佩服。
2题答案:一老一小都被彼此的勇气打动,一起努力攀登高峰。
好!一起爬!
咱们一起爬!
爬山中
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 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
爬山前
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叫我:“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 我回头一看,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年纪比我爷 爷还大哩!我点点头,仰起脸,问:“老爷爷,您也来爬 天都峰? ” 老爷爷也点点头,说:“对,咱们一起爬吧!”
问题:
1.从两个“也”字中,你能读出什么? 2.从“对,咱们一起爬吧!”中,你能读出什么?
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级,
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
人发颤!
问题:
1.这是一座怎样的山?
2.课文是怎么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的?
3.我的心情是怎样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横线画一画?
山脚下
铁链 石级
朗读指导:朗读课文时, 要注意把握“我”的心 理变化,看到山这样陡 峭,“我”内心非常犹 豫,要读出这种犹豫的 感觉。
"不,老爷爷,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 向上爬的!我应该谢谢您!"
爸爸听了,笑着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 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问题:
从爸爸说的话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答案: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不管多大的困难都能克服。
本文通过一个小姑娘和老爷爷受到对方勇气的鼓励爬上峰顶 的事,告诉我们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 只要有决心,有勇气,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
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 天都峰顶。
问题:
1.我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 2.从“终于”这个词语你能感受到什么?
1题答案:“攀着铁链”“手脚并用”往上爬,从中可以看出 “我”爬得并不容易。这里没有描写老爷爷是怎样爬山的, 但从“我”怎样爬山就能想到老爷爷也是和“我”一样手脚 并用往上爬。
小姑娘会想:老爷爷这么大年龄了,比我的爷爷都老, 还能来爬天都峰,难道我就不能爬了吗?不!我不能被困难 吓倒,老爷爷能爬,我也能!
古诗欣赏
游黄山题汤院壁
明·罗洪先
何年白日骑鸾鹤, 踏碎天都峰上云。 欲起轩辕问九鼎, 道衣重侍玉虚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