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管理的概念范畴和原则(1)
彼得·德鲁克:管理1定义、3任务、5项工作、8大领域
彼得·德鲁克:管理1定义、3任务、5项⼯作、8⼤领域现代管理学之⽗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管理思想的精髓被总结为“1358”,即管理的⼀个定义、管理的三⼤任务、管理者的五项⼯作和企业需要设定⽬标的⼋⼤领域。
1、管理的⼀个定义“管理就是界定企业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
界定使命是企业家的任务,⽽激励与组织⼈⼒资源是领导⼒的范畴,⼆者的结合就是管理。
”在德鲁克管理的定义中,他使⽤了⼀个关键词:使命。
什么是使命呢?使命就是:组织存在的原因,组织的⽬的;为什么做⾃⼰所做的事情;多年以后,你希望⼈们把关于组织的什么铭记在⼼。
关于使命的假设规定了组织把什么结果看做有意义的,指明了该组织认为它对整个经济和社会应做出何种贡献。
管理的定义涉及企业的使命,⽽企业的使命是确定远景、优先顺序、战略、计划、⼯作安排的基础,企业只有确定了使命才能取得绩效。
2、管理的三⼤任务1、设定组织机构的特定⽬标和使命(⽆论是商业企业,还是医院或⼤学)2、确保⼯作富有⽣产⼒,并且使员⼯有所成就,产⽣效益。
3、管理组织机构产⽣的社会影响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管理的三⼤任务中的每⼀项都有其⾃⾝的⾸要性。
管理企业之所以有其⾸要性,是因为企业是⼀个经济机构;使⼯作富有成效、使员⼯富有所成就感之所以有其重要性,正是因为社会并不是⼀个经济机构,⽽是仰赖管理来实现其基本的信念及价值;管理企业的社会影响⼒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器官不会存活得⽐其效命的⾝体还久,⽽企业正是社会的⼀个器官。
3、管理者的五项⼯作01设定⽬标⼀个管理者⾸先要制定⽬标,并考虑为实现⽬标所应采取的⾏为。
例如,制定⽬标是⼀个平衡的问题:在企业成果同⼀个⼈信奉的原则的实现之间进⾏平衡,在企业的当前需要同未来需要之间进⾏平衡,在所要达到的⽬标同现有条件之间的平衡。
制定⽬标显然要求分析和综合的能⼒。
02组织管理者要分析所需的各项活动、决定和关系。
管理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讲管理与管理学1.管理的概念管理就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定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
此概念包含5个观点: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
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协调必定产生于社会组织之中。
协调的中心是人。
协调的方法是多样的,需要定性的理论与实践,也需要定量的专门技术。
2.管理的职能计划:计划是指制定目标并确定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须的行动.计划是一切管理活动的前提,离开它其他管理职能将无法行使,因此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
组织:组织是从事管理活动的载体,组织的目标决定着组织结构的具体形式和特点,组织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的保证。
领导:有效的领导领导是组织任务完成的关键因素。
控制:控制的实质是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计划是控制的标准。
创新:创新是一切管理活动的核心,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3.管理的二重性错误!管理的自然属性:管理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客观需要,管理也是社会劳动过程中的一种特殊职能,而且管理也是生产力.管理的这些性质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这完全是一种客观存在。
错误!管理的社会属性:管理是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进行的具有特殊职能的活动.管理从来就是为统治阶级、为生产资料的占有者服务的,管理不能不是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反映。
资本主义企业管理的社会属性具有剥削性和资本的独裁性。
4.十大角色根据亨利·明茨伯格的一项被广为引用的研究,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可被归入三大类: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
5.三种技能根据罗伯特·卡茨的研究,管理者在行使五种管理职能和扮演三类角色时,必须具备以下三类技能:技术技能:指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人际技能:指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包括对下属的领导能力及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
概念技能:指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
6.研究方法:归纳法、演绎法、试验法7.研究对象广义研究对象:生产力方面:主要研究生产力的合理组织问题。
综合知识管理基础知识
一、管理概述(一)管理的内涵管理的定义管理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便达到既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范围及职能管理普遍适用于任何类型的组织,不论是营利性组织还是非营利性组织。
从基本管理职能、管理原理和方法来看,各种不同类型的组织具有相似性、共通性。
管理有四个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二)管理者管理人员的分类可以将这些管理者按所处的组织层次和所从事的管理工作领域的不同划分为相应的类型。
(1)管理人员的层次分类组织的管理人员可以按其所处的管理层次区分为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
(2)管理人员的领域分类管理人员还可以按其所从事管理工作的领域宽窄及专业性质不同,划分为综合管理人员和专业管理人员两个大类。
综合管理人员是指负责管理整个组织或组织中某个事业部的全部活动的管理者。
专业管理人员仅仅负责管理组织中某一类活动(或职能)的管理者。
管理者角色管理者角色这个术语指的是特定的管理行为范畴,可以进一步组合成三个方面:人际关系、信息传递和决策制定。
二、决策与计划(一)决策决策是作为“决策制定过程”来理解的,而不仅仅指选择方案即作出决定、抉择的那一时刻的行为。
组织决策,就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由组织整体或组织的某个部分作出的对组织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过程。
决策的构成要素:决策者、决策目标、自然状态、备选方案、决策后果、决策准则。
(二)计划含义及作用计划是关于组织未来的蓝图,是对组织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目标和实现目标途径的策划与安排。
计划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组织成员行动的方向和方式;(2)为组织稳定发展提供保证;(3)为有效筹集和合理配置资源提供依据;(4)为检查、考核和控制组织活动奠定基础。
计划的类型根据划分标准的不同,计划可以划分为各种不同的类别。
(1)战略计划和战术计划;(2)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3)综合性计划和专业性计划;(4)指向性计划和具体计划。
管理学第三版课后思考题题答案
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概论1.何谓管理?如何理解管理的具体含义?管理师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1)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2)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而不是其他。
(3)管理的对象是相关资源,即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
(4)管理的职能活动包括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5)管理的目标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而该目标仅凭单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这也是建立组织的原因。
2.组织中的管理通常包括哪些职能活动?每种职能活动是如何表现其存在的?它们的相互关系又是如何?(1)决策:通过方案的产生和选择以及通过计划的制定表现出来。
(2)组织:通过组织结构的设计和人员的配备表现出来。
(3)领导:通过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表现出来。
(4)控制:通过对偏差的识别和纠正表现出来。
(5)创新:通过组织提供的服务或产品的更新和完善以及其他管理职能的变革和改进来表现其存在的。
相互关系:(1)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
(2)组织、领导和控制旨在保证决策的顺利实施。
(3)创新贯穿于各种管理职能和各个组织层次之中。
3.根据明茨伯格的研究,管理者应扮演哪些角色?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领导者角色和联络者角色。
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者和发言人角色。
决策角色:企业家角色、冲突管理者、资源分配者和谈判者角色。
4.根据卡茨的研究,管理者应具备哪些基本职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5.简述中外早期管理思想,并对之进行简要评价。
中国:(1)春秋,孙武《孙子兵法》,具有相当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2)战国,《周礼》对封建国家的经济管理的论述和设计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3)战国,孙膑运用统筹学和对策论的思想,帮助田忌在赛马中胜了齐王。
(4)《墨子》、《老子》、《管子》、《齐民要术》、《天工开物》等。
外国:(1)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观点和经纪人观点。
管理学课后答案完整版
管理学课后答案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概论1.何谓管理如何理解管理的具体含义管理师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1)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2)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而不是其他。
(3)管理的对象是相关资源,即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
(4)管理的职能活动包括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5)管理的目标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而该目标仅凭单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这也是建立组织的原因。
2.组织中的管理通常包括哪些职能活动每种职能活动是如何表现其存在的它们的相互关系又是如何(1)决策:通过方案的产生和选择以及通过计划的制定表现出来。
(2)组织:通过组织结构的设计和人员的配备表现出来。
(3)领导:通过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表现出来。
(4)控制:通过对偏差的识别和纠正表现出来。
(5)创新:通过组织提供的服务或产品的更新和完善以及其他管理职能的变革和改进来表现其存在的。
相互关系:(1)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
(2)组织、领导和控制旨在保证决策的顺利实施。
(3)创新贯穿于各种管理职能和各个组织层次之中。
3.根据明茨伯格的研究,管理者应扮演哪些角色?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领导者角色和联络者角色。
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者和发言人角色。
决策角色:企业家角色、冲突管理者、资源分配者和谈判者角色。
4.根据卡茨的研究,管理者应具备哪些基本职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5.简述中外早期管理思想,并对之进行简要评价。
中国:(1)春秋,孙武《孙子兵法》,具有相当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2)战国,《周礼》对封建国家的经济管理的论述和设计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3)战国,孙膑运用统筹学和对策论的思想,帮助田忌在赛马中胜了齐王。
工程方案整理原则包括哪些
工程方案整理原则包括哪些1. 全面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是指在工程方案整理过程中,要考虑工程的所有方面,包括工程的目标、任务、资源、管理、技术、经济、环境、法规等各个方面。
只有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才能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可行工程方案。
2. 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是指在工程方案整理过程中,要将工程的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系统。
这个系统包括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各个环节,要保证各个环节之间的协调和联系。
3. 经济性原则经济性原则是指在工程方案整理过程中,要以经济合理为依据,力求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节约工程成本。
这需要充分考虑到工程的投资、运营和维护成本,避免因为盲目追求技术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4. 可行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是指工程方案必须要有科学的技术支撑和可行的操作可行性,要与现实情况相符合。
工程方案必须经过充分的论证和分析,确保其在技术、经济、法律、环保等方面都是可行的。
5. 安全性原则安全性原则是指在工程方案整理过程中,要保证工程施工、运行能够符合国家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定,确保工程的施工、运行过程中人员的人身安全,保护环境和设备的安全。
6. 环保性原则环保性原则是指在工程方案整理过程中,要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要尽量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排放,避免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7. 法规性原则法规性原则是指在工程方案整理过程中,要充分遵守国家及地方环境、建设、质量、安全等方面的法规和规定。
要确保工程方案合规,不违法红开展项目。
8. 可控性原则可控性原则是指在工程方案整理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工程的施工、运行、维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合理安排工程计划,确保工程的可控性。
要保证工程可以按照预定的时间、成本和质量要求完成。
以上就是一些常见的工程方案整理原则。
这些原则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够有效地指导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工作,提高工程实施的效率和质量,降低工程风险,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
教育技术学的研究范畴与内容
教育技术学的研究范畴与内容AECT的1994年定义中明确提出了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范畴涉及五个方面: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每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如下图所示:(一)设计:设计是详细说明学习条件的过程,其目的是生成策略和产品。
宏观层次的设计如计划和课程,微观层次的设计如某一课和某一单元。
具体包括四个方面的理论和实践,也就是教学系统设计、讯息设计、教学策略和学习者特征的研究。
(二)开发:开发是把设计方案转化为物理形式的过程。
开发范畴包括在教学中广泛使用的各种技术,按照技术发展的历史过程,可以将开发范畴分为印刷技术、视听技术、基于计算机的技术和整合技术四个子范畴。
(三)利用:利用是使用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的活动。
可以将其划分为媒体利用、革新推广、实施和制度化以及政策和法规四个子范畴。
(四)管理:管理指的是通过计划、组织、协调和监督来控制教育技术。
管理范畴包括项目管理、资源管理、传送系统管理和信息管理四个子范畴。
(五)评价:评价是确定教学和学习是否合格的过程。
在评价范畴中,有四个子范畴:问题分析、标准参照测量、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这五个方面之间的关系不是线性的而是协同作用的。
实践者经常涉及几个或所有范畴的功能;研究者可以将重点集中在一个范畴或范畴中的一个方面,但她们也需要依靠其他范畴的理论和实践。
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在2004定义中,又将绩效技术和职业道德方面的研究作为重点内容提取出来。
并对1994定义中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限定为与学习相关的技术过程和技术资源,突出了专业特色与工作特点。
我国教育技术研究范畴,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学科基础理论的研究,如学科的性质、任务、概念、研究方法、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等。
(2)视听教育的理论与技术,包括各种常规视听媒体的教育功能和组合应用技术研究,各种常规视听教材的设计、制作、评价、实用技术研究,以及运用视听教育各种模式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第一章 财务管理总论(1概念、2原则)
5. 我们想当或能当CFO 吗?
我们都想当大公司的CFO? 1)关于CFO的能力要求? ----战略分析能力+财务能力+沟通能力 2)学完企业财务学后,能成为合格的CFO吗? ----不能,因为学与用之间还存在事实上的差异 当你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时,你就可能有当 CFO的候选资格了。 3)对你的学习方法有何要求? ----“学以致用、多学多用、边学边用”
1-19
学金融的要向fm发展多学点会计 学会计的要向fm发展多学点金融 很多大公司的财务总监都是学金融出身
1-20
4.财务学的前置与后续课程设计
前置课程:会计学、管理会计、成本会计 后续课程:财务分析、国际财务管理、各种专题研究 主要基础: (1)经济学(微观及新制度经济学) (2)管理学(组织行为) (3)金融学 (4)数学 (5)税收 (6)外语
1-33
3.财务关系 财务关系是指企业在组织资金运动过程 中与有关各方所发生的经济利益关系。
内部单位及职工
一、财务与财务管理
股东
税务、行政部门 企业
被投资单位
债权、债务人
1-34
只要企业进行财务活动,他都会与相关的利 益者产生财务关系,但是一旦财务活动结束 ,不一定意味着财务关系的终结。财务关系 是基于财务活动而产生的,但它一旦形成将 会独立于财务活动而存在。
1-11
过度投机、过度负债、过度消费是理财的三 个大忌。
1-12
个人理财
金融学家博迪和莫顿说:学习理财至少有5 个理由:一是管理个人资源;二是处理商务世 界的问题;三是寻求令人感兴趣和回报丰富的 职业;四是以普通的身份作出有根据的公共选 择;五是扩展你的思路。其中,首要的是管理 个人资源。 学习管理金钱是一个过程,因为它是那 么妩媚善变。变化多端的金融市场和产品,会 带来众多无常的人生故事。为把握好自己的命 运,有两条要领告诉你:
管理学基础知识讲解
管理学基础知识讲解一、管理概念管理就是确切地知道要别人去做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
(泰勒)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
(法约尔)管理是一种以绩效责任为基础的专业职能。
(德鲁克)管理就是决策。
(西蒙)管理是指根据一个系统所固有的客观规律,施加影响于这个系统,从而使这个系统呈现一种新状态的过程。
(系统论学者)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既定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
(周三多)二、管理的定义:在特定环境下,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行为活动,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目的】:任何领域的管理目的,都是为了“更有效”地实现管理目标,即追求最佳效率和效果,使组织以尽量少的资源而尽可能多地完成预期的合乎要求的目的.三、管理职能职能是指“活动”、“行为”,也就是各种基本活动及其功能。
最早是法国的亨利· 法约尔提出的“五职能”说,后有“三功能派”、“四功能派”、“七功能派”等。
总的来看,关于管理职能划分有: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激励、人事、调集资源、沟通、决策、创新。
我国从宏观上分为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个方面。
(一)计划职能指对未来的活动进行规定和安排。
是管理的首要职能。
在工作实施之前,预先拟定出具体内容和步骤,它包括预测(分析环境)、决策(制定决策)和制定计划(编制行动方案)(二)组织职能组织是指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按一定规则和程序而设置的多层次岗位及其有相应人员隶属关系的权责角色结构。
l 是指为达到组织目标,对所必需的各种业务活动进行组合分类,授予各类业务主管人员必要职权,规定上下左右的协调关系。
l 包括设置必要的机构,确定各种职能机构的职责范围,合理地选择和配备人员,规定各级领导的权力和责任,制订各项规章制度等l 要处理好管理层次与管理宽度(直接管辖下属的人数)的关系。
还应处理好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关系,对于后者应“避免对立,加以利用”(三)领导职能领导职能主要指在组织目标、结构确定的情况下,管理者如何引导组织成员去达到组织目标。
方案什么一
方案什么一1. 引言在实施一个项目的过程中,确定一个明确的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方案的设计和选择对于项目的成功与否具有重大影响。
本文将介绍方案设计的一般原则,以及在制定方案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旨在帮助读者了解方案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方案设计的原则在设计一个方案时,应遵循以下原则:2.1 明确目标方案设计的首要任务是明确项目的目标。
明确的目标可以帮助项目团队更好地制定方案,并保证方案能够有效地满足项目需求。
在明确目标时,需要考虑项目的业务需求、技术需求以及其他相关因素。
2.2 综合考虑方案设计应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但不限于项目需求、技术可行性、成本效益等。
在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时,可以通过制定评估指标体系来进行量化评估,以更好地比较和选择不同方案。
2.3 可行性分析在确定一个方案之前,需要进行可行性分析,评估方案的可行性和风险。
可行性分析可以帮助评估方案实施的可能性和成功率,发现潜在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2.4 风险管理方案设计时需要识别和管理风险。
风险可能影响到方案的实施和项目的成功,因此需要制定风险管理策略,防范潜在风险,并做好应急准备。
2.5 反馈和改进方案设计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
在实施方案的过程中,需要及时收集反馈意见,并进行改进。
通过持续的反馈和改进,可以不断优化方案,提高项目的质量和效率。
3. 方案设计的注意事项在制定方案时,需要考虑以下注意事项:3.1 需求分析在制定方案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需求分析,确保对项目需求有全面准确的了解。
需求分析可以帮助确定方案的功能需求、性能需求以及其他相关要求。
3.2 技术可行性在选择方案时,需要进行技术可行性分析。
技术可行性分析可以评估方案所需的技术实施能力和资源,以及技术上的风险和挑战。
3.3 成本效益方案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成本效益。
除了考虑项目的投资成本外,还需要考虑方案的运营成本和维护成本。
通过评估成本效益,可以更好地选择和优化方案。
3.4 实施计划制定方案时需要考虑实施计划。
三合一定义和相应管理要求
三合一定义和相应管理要求1.引言引言1.1 概述三合一是指将企业的财务、税务和审计三个业务环节整合在一起进行综合管理的一种方法。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的独立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
三合一的管理模式通过整合三个关键的业务环节,实现了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协同效能的提升,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企业需要分别管理财务、税务和审计三个环节,这导致了信息的重复录入、沟通协调不畅、资源浪费等问题的出现。
而三合一的管理模式通过整合这三个环节,实现了信息的共享和流通,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同时,三合一还能够消除不必要的重复审计和盘点,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和财务风险。
三合一的管理要求包括了对财务、税务和审计三个环节的整合、协调和监控。
首先,企业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管理团队,负责统筹规划和协调三个环节的工作。
其次,企业需要建立统一的信息系统和数据平台,以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互通。
同时,企业还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机制,以确保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和风险的有效控制。
综上所述,三合一的管理模式是企业管理的一种新趋势。
它通过整合财务、税务和审计三个环节,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降低了成本和风险。
然而,三合一的管理要求也较高,需要企业建立统一的管理团队、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机制。
只有满足这些要求,企业才能够顺利实施三合一管理,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对三合一的定义和管理要求进行详细的讨论和分析。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组织形式和框架,用来呈现文章的逻辑关系和内容安排。
一个良好的文章结构可以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文章的内容。
在本文中,我们将按照以下结构来组织我们的讨论:1. 引言:这部分将首先介绍本文的主题和背景,并概述将要讨论的内容。
我们还将明确本文的目的和预期效果。
2. 正文:2.1 三合一的定义: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对三合一的概念进行详细解释和定义。
管理学(马工程)——第一章 管理导论-
第一节 管理的内涵与本质
不同组织的活动形式和内容虽千姿百态,对其管理也呈现出不 同特征,但决策、组织、领导、控制以及创新通常是基本内涵, 包括上述主要内容的管理工作的本质是对参与组织活动的不同对 象进行协调。
一、组织与管理
(一)组织的概念
动词
• “组织”是管理的一种职能,甚至 是管理的代名词。
• 为了使每个人都能以适当的方式 提供目标活动所需要的贡献,首 先需要进行劳动分工,然后需要 对他们的分工劳动进行协调。
名词
• “组织”是指一群人的一种相对稳 定的集合。
• 组织是指一群人为了实现某个共 同目标而结合起来协同行动的集 合体。
一、组织与管理
(二)组织的特征
两个或以 上成员
独立存在
组织
专业化
多样化
分权
集权
扁平化
层级制
二、管理的基本方法
管理方法多种多样:
管理方法
管理对象
活动选择和实 施阶段
管理的层次
属性
与人有关的方 法
方案制定方法
宏观管理方法
法律方法
与物有关的方 法
方案比较方法
中观管理方法
行政方法
与资金管理有 关的方法
方案实施方法
微观管理方法
经济方法
与活动组织有 关的方法
过程控制方法
依靠人的管理
• 组织被管理者参与管理 • 重视管理的人性化。
为了人的管理
• 管理的目的使组织能够更好 地满足服务对象的要求
• 全体组织成员共享由于管理 而促进的组织成果的改善。
一、管理的基本原理——系统原理
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要素或子系统组合而成的具有特 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根据不同的标准,系统可以分成不同类型。
管理学的概念和内涵
◆管理的概念和内涵;◆管理学的定义和特点;◆人本原理;一、管理的概念和内涵任何组织离不开管理,大到国家、小到企业或学校。
伴随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管理可以追朔到古代(部落、氏族)。
但是成为一门学科,却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百年来,随着管理学的发展在不同时期不同学者赋予了管理不同的含义,这些管理的定义从不同的侧面客观的反映了管理的特性。
(一)管理概念的发展历程1.“管理就是确切的了解你希望工人干些什么,设法使他们用最好、最节约的方法去完成它”-泰勒: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奠基人(1911)。
2.“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亨利∙法约尔:古典管理学家,第一次提出了管理的五项职能(1916)。
3.“管理就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的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孔茨.s.奥唐纳(1955)。
4.“管理就是决策”-西蒙(1960)。
5.“管理这一术语指的是和其他人一起并且通过其他人来切实有效地完成活动的过程。
”-罗宾斯.s.玛丽·库尔塔:把管理视为一个过程,既强调了人的因素,又强调了管理的双重目标…既要完成活动又要讲究效率(1996)。
6.“切实有效支配和协调资源,并努力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帕梅拉·S·路易斯:立足于组织资源,原材料、人员、资本、土地、设备、信息等都属于组织资源(1998)。
管理的概念:管理者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各项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协调,以有效的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如何理解该定义呢?我们进一步分析管理的内涵。
(二)管理的内涵1.管理的载体是组织管理是任何组织集体所必须的活动,渗透在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技术、文化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管理和组织二者相互依存,没有组织,管理无用武之地,没有管理,组织就会失去生存和发展的内在机制,就会消亡。
所以管理不能脱离组织存在,同样,组织中必定存在管理。
项目管理的概念、范畴和原则(2)
项目管理的概念、范畴和原则(2)第二节项目范畴和内外环境项目范畴是指项目管理应当具有的视野和需要涉及的方面的总和,或者说是对项目和项目管理可能产生影响的诸多方面的总和。
项目活动和项目管理是在一个比项目本身大得多的相关范畴中进行的。
项目管理人员必须对项目范畴(包括其内外环境)有正确认识和足够的了解。
1.项目的阶段和生命期项目从开始到终结是渐进地发展和演变的,可划分为若干个阶段,这些便构成了它的整个生命期。
不同的项目可以划分为内容和个数不同的若干阶段。
例如建设项目可分为:发起和可行性研究、规划与设计、制造与施工、移交与投产;新药开发项目可分为:基础和应用研究、发现与筛选药物来源、动物实验、临床实验、投产登记与审批;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的生命期分为六个阶段:项目选定、项目准备、项目评估、项目谈判、项目实施和项目后评价。
每一个项目的阶段都以它的某种可交付成果的完成为标志。
例如,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要交付可行性研究报告,药物开发项目的选定药物来源阶段要做出新药样品制剂等。
前一阶段的可能性交付成果通常经批准后,才能作为输入,开始下一阶段的工作。
例如,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后才能开始规划与设计,新药样品制剂鉴定后才能开始动物试验。
认真完成各阶段的可交付成果很重要。
一方面,为了确保前阶段成果的正确、完整、避免返工;另一方面,由于项目人员经常流动,前阶段的参与者离去时,后阶段的参与者可顺利地衔接。
当风险不大、较有把握时,前后阶段可以相互搭接以加快项目进展。
这种经过精心安排的项目互相搭接的做法常常叫做“快速跟进”(fast track)。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种快速跟进与盲目的“三边”做法(边发起、边计划、边实施)有本质的区别。
无论项目阶段的内容和划分如何不同,项目生命期都可以典型化地依次归纳为孵化、启动、规划、实施(执行和控制)、收尾、交接六个阶段。
有的项目比较简单或比较成熟,不需要或只有很短的孵化阶段;有的项目最终成果比较简单或比较容易被直接使用,不需要或只有很短的交接阶段。
管理学(马工程)——第一章-第二章
领导是指利用组织赋予的权力和自身的能力去指挥和影响下属为实现组织 目标而努力工作的管理活动过程。
二、管理的内涵
4. 控制
控制是为了保证组织系统按预定要求运作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包括根据预 先制定的标准检查和监督各部门、各环节的工作,判断工作结果与目标要求 是否相符。
“把好方向盘”
二、管理的内涵
组织是一个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要素构成的 。根据需要,可以把系统分解为子系统,子系统还可以再 分解。
系统在一定的环境下生存,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 的交换。系统在投入—转换—产出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 调节,以获得自身的发展
运用系统观点来考察管理的基本职能,可以提高组织的整 体效率,使管理人员不至于只重视某些与自己有关的特殊 职能而忽视了大目标,也不至于忽视自己在组织中的地位 和作用。
一、管理的基本原理——效益原理
效益是指组织目标的实现与实现组织目标所付代价之间的一种比例关 系。追求组织活动的效益就是尽量以较少的资源消耗去实现组织的既 定目标。
做正确 的事情
正确地 做事情
一、管理的基本原理——适度原理
管理活动中存在许多相互矛盾的选择,必须在两个极端之间找到 最恰当的点,进行适度管理,实现适度组合。
法、习惯和准则的无形组织。它对正式组织有双重 作用。
权变管理理论
• 权变管理理论着重考察有关的环境变量与各种管 理方式之间的关系。针对不同的环境采用相应的 管理方式,以便有效地达到目标。
• 如果环境是A,则X管理方式最好 如果环境是B,则Y管理方式最好
现代管理者如何从学习权变思想中受益?
三、决策理论学派
第一章 管理导论
第一节 管理的内涵与本质
不同组织的活动形式和内容虽千姿百态,对其管理也呈现出不 同特征,但决策、组织、领导、控制以及创新通常是基本内涵, 包括上述主要内容的管理工作的本质是对参与组织活动的不同对 象进行协调。
管理学
1.管理的定义管理是管理者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活动的过程。
该定义包含以下几层含义:管理的主体是扮演管理者角色的组织或作为个体的管理者。
管理是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的。
管理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的。
管理的客体是管理所指向的对象。
管理的保障是组织资源。
管理的实质是协调。
管理是一个过程。
2.管理的性质管理本质上是对共同劳动的指挥和协调,管理的性质阐发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指挥劳动表现了管理的自然属性,监督劳动表现了管理的社会属性。
当然,管理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二分不是绝对的,而是相互渗透的。
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是和谐统一的。
3.管理的职能管理的职能课概括为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计划是管理者对组织未来的行动进行的预先筹划和安排。
组织体现为在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方面的结构,管理的任务在于建立这种结构,使其能够以最有效的方式从事基本的活动。
领导是组织的管理者指挥和引导被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的目标和任务而积极奋斗和努力工作的过程。
控制是管理者对各项工作能否按计划进行随时做出的反应。
4.公共管理和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是以公共组织为依托,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的,向特定区域内社会成员提供公共服务或进行公共事务管理的活动,包括政府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
工商管理是指以工商企业组织为主体,以向顾客提供服务或出售商品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所进行的经营管理活动。
二者有许多差别:目的不同、价值目标不同、权力来源、追求的效益、活动方式不同、公共管理效率意识低于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强调责任胜过工商管理、公共组织中人事管理系统更复杂和严格、公共管理在复杂性上超过工商管理。
5.管理者的技能管理者要具备三种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技术技能是指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有关的工作程序、技术和知识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
人际技能是指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概念技能是指管理能力,尤其是指洞察组织及组织所处环境的复杂性,并根据环境的变化迅速做出对某种客观事物发展状况的抽象概括和判断的能力。
管理方案指的是什么
管理方案指的是什么管理方案是指在特定情境下,为了实现既定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管理行动和措施的总称。
在各种组织和企业运作过程中,管理方案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组织顺利达成目标,提高效率,降低风险,同时也能为员工提供清晰的工作指引和管理模式。
管理方案的内容在制定一个管理方案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目标和战略首先,需要确定明确的目标和战略。
目标是组织所要达成的结果,而战略则是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所采取的长期规划和方法。
组织结构管理方案中还应包括组织结构的设计,即组织内部各部门、岗位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以及决策层级等安排。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也是管理方案中的重要内容,包括招聘、培训、激励、绩效评估等方面的措施。
运营管理管理方案中还包括对组织运营管理的规划,如生产流程、供应链管理、资产管理等方面的安排。
控制和监督管理方案需要包括对组织运作的控制和监督机制,以确保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
管理方案的意义管理方案的制定和执行对组织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其具有以下几点重要意义:提高效率一个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可以使组织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提高工作效率。
降低风险管理方案有助于预见潜在风险,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应对,降低组织面临的各种风险。
激励团队通过制定明确的管理方案,可以为员工提供明确的工作目标和方向,激励员工积极主动地投入工作。
实现组织目标管理方案可以帮助组织达成既定的目标和战略,推动整个组织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总结管理方案是组织运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涵盖了组织的各个方面,对于组织的长期发展和成功至关重要。
只有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指导下,组织才能实现高效运转,实现既定目标。
因此,管理方案的设计和执行应该得到高度重视,同时需要不断优化和完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竞争压力。
物业管理方案狭义角度
物业管理方案狭义角度一、物业管理方案的制定物业管理方案的制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 确定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物业管理方案中需要明确管理机构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人员的职责分工,确定每个管理岗位的职责和权限,以及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
2. 确定管理流程和工作程序:在物业管理方案中需要定义管理流程和工作程序,包括日常工作流程、应急处理流程、投诉处理流程、保养维护流程等。
3. 确定物业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计划:物业管理方案中需要明确物业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计划,包括设备台账、维护保养周期、维护保养标准、责任人等。
4. 确定安全管理措施:物业管理方案中需要制定安全管理措施,包括消防安全、安全巡检、安全培训等。
5. 确定环境卫生管理措施:物业管理方案中需要制定环境卫生管理措施,包括清洁卫生、垃圾处理、绿化养护等。
6. 确定业主服务措施:物业管理方案中需要明确业主服务措施,包括业主沟通、业主投诉处理、社区活动策划等。
二、物业管理方案的实施物业管理方案的实施需要依托于规范的管理制度和高效的管理团队。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 加强管理人员培训: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管理素养是物业管理的核心竞争力,需要定期组织培训和交流,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2. 强化日常巡查和监督:日常巡查和监督是保障物业正常运营的基础工作,需要建立健全的巡查监督制度和绩效考核机制。
3. 提升服务水平和业主满意度:业主服务是物业管理的重要内容,需要提升服务水平,加强与业主的沟通和协调,增强业主的满意度。
4. 加强安全管理和环境卫生管理:安全管理和环境卫生管理是保障物业正常运营和业主生活质量的重要工作,需要加强管理和监督。
5. 创新管理工作方式和方法:物业管理工作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管理工作方式和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三、物业管理方案的评估和调整物业管理方案的评估和调整是物业管理工作的持续性工作,需要加强对物业管理方案的评估和调整,保持物业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物业管理方案定义
物业管理方案定义一、概述物业管理是指对特定物业进行全面管理与维护的一种管理活动,其目的是保障物业的正常使用,维护物业的价值,并提升物业的品质,使居民和用户能够生活和工作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
物业管理方案是指对指定物业进行管理的详细规划和安排,以确保对物业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运作。
二、目标1. 提高物业价值:通过维护和管理物业,提升物业的价值,使其保持良好的外观和状态,吸引更多的用户和投资者。
2. 提升居住环境:建立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保障居民的生活品质,提升居住满意度。
3. 确保安全和安宁:加强安全巡查和管理,提供安全可靠的居住环境,保障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4. 保障合理的管理费用:优化管理模式和流程,有效控制成本,保障物业管理费用的合理性和透明性。
5. 提升服务水平:加强物业服务人员的培训,提升服务水平,满足业主和用户对服务的需求。
三、方案内容1. 指定物业管理公司选择一家有资质和经验的物业管理公司,负责对指定物业进行全面管理和维护。
物业管理公司需具备良好的信誉和服务能力,能够满足指定物业的管理需求。
2. 管理团队建设物业管理公司应建立专业的管理团队,包括物业经理、安保人员、保洁人员等,并进行必要的培训和考核,确保管理团队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态度。
3. 安全保障加强安全巡查和管理,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定期检查、维护消防设施和安全设备,确保居民和用户的安全和安宁。
4. 日常维护对物业的日常维护工作进行规范和安排,包括清洁、绿化、维修等,确保物业保持良好的外观和状态。
5. 环境卫生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对垃圾和污水进行分类处理和清运,保持物业的环境卫生和整洁。
6. 居民服务建立健全的居民服务体系,提供便民、安全、卫生等服务,解决居民的生活和服务需求,提升居民的满意度。
7. 设施维护对物业内的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的正常使用和安全性。
8. 财务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确保物业管理费用的合理性和透明度,定期向业主和用户公布相关财务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管理的概念范畴和原则学习建议:1. 比较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哪些是项目工作,哪些不是项目工作。
体会和理解项目和项目管理的特点。
2. 本章内容是项目管理学科的出发点,对其基本概念,原则和专业术语要牢牢掌握。
本章重点:1. 项目的定义和属性2. 项目范畴的含义和内容3. 项目管理的定义和基本要素4. 项目管理的原则第一节项目的要领与属性1.项目定义项目在本文中有专门的含义。
项目可定义为具有某种属性的一次性工作任务。
工作总是以两类不同的方式来进行的,一类是持续和重复性的,在本文中称为运作(运行或操作)。
例如:火车在某一线路上往复运行。
另一类是独特和一次性的,在本文中称为项目,例如:某人乘火车赴某地完成一项任务。
任何工作无论是运行还是项目均有许多共性,比如:(1)要由个人和组织机构来完成。
(2)受制于有限的资源。
(3)遵循某种工作程序。
(4)要计划、执行、控制等。
项目这类工作具有以下属性。
2. 项目属性(1)一次性一次性是项目与其他重复性运行或操作工作最大的区别。
项目有明确的起点和终点,没有可以完全照搬的先例,也不会有完全相同的复制。
项目的其他属性也是从这一主要的特征衍生出来的。
(2)独特性每个项目都是独特的。
或者其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有自身的特点;或者其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与其他项目类似,然而其时间和地点,内部和外部的环境,自然和社会条件有别于其他项目,因此项目的过程总是独一无二的。
(3)目标的确定性项目必需有确定的目标:①时间性目标如在规定的时段内或规定的时点之前完成。
②成果性目标如提供某种规定的产品或服务。
③约束性目标如不超过规定的资源限制。
④其他需满足的要求包括必须满足的要求和尽量满足的要求。
目标的确定性允许有一个变动的幅度,也就是可以修改。
不过一旦项目目标发生实质变化,它就不再是原来的项目了,而将产生一个新的项目。
(4)活动的整体性项目中的一切活动都是相关联的,构成一个整体。
多余的活动是不必要的,缺少某些活动必将损害项目目标的实现。
(5)组织的临时性和开放性项目班子在项目的全过程中,其人数、成员、职责是在不断变化的。
某些项目班子的成员是借调来的,项目终结时班子要解散,人员要转移。
参与项目的组织往往有多个,甚至几十个或更多。
他们通过协议或合同以及其他的社会关系组织到一起,在项目的不同时段不同程度介入项目活动。
可以说,项目组织没有严格的边界是临时性的、开放性的。
这一点与一般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构组织很不一样。
(6)成果的不可挽回性项目的一次性属性决定了项目不同于其他事情可以试着做,做坏了可以重来;也不同于生产批量产品,合格率达99.99%是很好的了。
项目在一定条件下启动,一旦失败就永远投失去了重新进行原项目的机会。
项目相对于运作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3. 与知识经济项目的一次性和独特性还决定了项目均在不同程度上包含了创新的成分,包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
将知识转化为财富和人类对高质量生活的需求,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基本特征。
这种转达化过程不能单靠工业或农业经济那样的重复、指生产来实现,而主要依靠项目来实现(如下图所示)。
可以说,项目是知识经济的一个主要业务手段。
知识经济时代充满了全新的变革,为项目和项目管理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4.与项目相关的类似工作某些类型的工作与项目相似并有密切联系,他们之间的区别往往不容易界定,现分别说明如下:(1)计划(Program)计划是一个组互相协调管理的项目,以达到对他们个别进行管理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有些计划还包括一系列不断展开的周期性运作过程。
例如:①中国20世纪末的高科技研究计划(863计划),包含了许多涉及当时科学前沿的科研项目。
②企业或机构的年度业务计划,涉及组织内许多项目和有规律性的逐年不断进行的运作。
③报刊杂志的业务也是计划。
它本身是一种定期的从组稿、编审、出版到发行,逐步进展的持续工作,但是每一期的内容和制作又是独一无二的,自成一个项目。
(2)子项目项目通常被划分为多个容易管理的部分,可称为子项目。
这些子项目常分派给组织内部的下属单位或分包给组织外部的承包人。
子项目和其他项目一样要有可交付成果,区别在于子项目的成果通常是局部性的、阶段性的,不像项目成果能够独立地完整地发挥效用和效益。
不过,这个区别也是相对的,取决于对顾客需求的效用和效益的办公室。
子项目的例子如:①施工项目中的地基处理、上部结构、内装修等都是它的子项目。
②药剂研制项目中的机关报药配置、动物试验、临床试验等都是它的子项目。
一般来讲子项目是项目的子集,项目是计划的子集。
不过,有的时候计划也可以是某个大项目的子集,如某环境治理项目中可以包括一个为进行公众环境意识宣传教育而设立的环保杂志出版计划。
(3)工程在中文中常用“工程”这个词来称呼计划、项目或子项目。
例如,希望工程(民间捐的义务教育),长江三峡工程、地基工程、211工程(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建设)等。
在某些应用领域中,工程管理、计划管理和项目管理被视为同义词;在另一些场合,一个则是另一个的子集,这些含义上的多重性,要求在特定场合使用时对每一个术语的定义做出明晰的约定。
第二节项目范畴和内外环境项目范畴是指项目管理应当具有的视野和需要涉及的方面的总和,或者说是对项目和项目管理可能产生影响的诸多方面的总和。
项目活动和项目管理是在一个比项目本身大得多的相关范畴中进行的。
项目管理人员必须对项目范畴(包括其内外环境)有正确认识和足够的了解。
1.项目的阶段和生命期项目从开始到终结是渐进地发展和演变的,可划分为若干个阶段,这些便构成了它的整个生命期。
不同的项目可以划分为内容和个数不同的若干阶段。
例如建设项目可分为:发起和可行性研究、规划与设计、制造与施工、移交与投产;新药开发项目可分为:基础和应用研究、发现与筛选药物来源、动物实验、临床实验、投产登记与审批;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的生命期分为六个阶段:项目选定、项目准备、项目评估、项目谈判、项目实施和项目后评价。
每一个项目的阶段都以它的某种可交付成果的完成为标志。
例如,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要交付可行性研究报告,药物开发项目的选定药物来源阶段要做出新药样品制剂等。
前一阶段的可能性交付成果通常经批准后,才能作为输入,开始下一阶段的工作。
例如,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后才能开始规划与设计,新药样品制剂鉴定后才能开始动物试验。
认真完成各阶段的可交付成果很重要。
一方面,为了确保前阶段成果的正确、完整、避免返工;另一方面,由于项目人员经常流动,前阶段的参与者离去时,后阶段的参与者可顺利地衔接。
当风险不大、较有把握时,前后阶段可以相互搭接以加快项目进展。
这种经过精心安排的项目互相搭接的做法常常叫做“快速跟进”(fast track)。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种快速跟进与盲目的“三边”做法(边发起、边计划、边实施)有本质的区别。
无论项目阶段的内容和划分如何不同,项目生命期都可以典型化地依次归纳为孵化、启动、规划、实施(执行和控制)、收尾、交接六个阶段。
有的项目比较简单或比较成熟,不需要或只有很短的孵化阶段;有的项目最终成果比较简单或比较容易被直接使用,不需要或只有很短的交接阶段。
不同的项目各阶段的资源投入强度不同。
通常是前期投入较低、逐步增加、到后期降低,典型的项目生命期资源投入模式如图1所示。
通常项目各阶段之间会有重叠和搭接。
对此在下面将做进一步说明。
2.项目当事人和干系人项目当事人项目当事人(parties)是指项目的参与各方。
简单项目的当事人也简单。
如假日旅行只有自己参与,生日家宴只有主人和客人两方参与。
大型复杂的项目往往有多方面的人参与,例如业主、投资方、贷款方、承包人、供货商、建筑/设计师、监理工程师、咨询顾问等。
他们一般是通过合同和协议联系在一起,共同参与项目。
所以项目当事人往往就是相应的合同当事人。
业主通常都要聘用项目经理及其管理班子来代表业主对项目进行管理。
实际上项目的各方当事人需要有自己的项目管理人员。
图2表示了项目当事人之间的联系。
项目干系人项目干系人(stakeholders)包括项目当事人和其利益受该项目影响(受益或受损)的个人和组织;也可以把他们称作项目的利害关系者。
除了上述的项目当事人外,项目干系人还可能包括政府的有关部门、社区公众、项目用户、新闻媒体、市场中潜在对手和合作伙伴等;甚至项目班子成员的家属也应视为项目干系人。
项目不同的干系人对项目有不同的期望和需求,他们关注的目标和重点常常相去甚远。
例如,业主也许十分在意时间进度,设计师往往更注重技术一流,政府部门可能关心税收,附近社区的公众则希望尽量减少不利的环境影响等。
弄清楚哪些是项目干系人,他们各自的需求和期望是什么,这一点对项目管理者来说非常重要。
只有这样,才能对干系人的需求和期望进行管理并施加影响,调动其积极因素,化解其消极影响,以确保项目获得成功。
3.与项目相关的管理知识和方法管理项目需要许多知识和方法。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是指这些知识和方法的总和。
其中一部分知识和方法是项目管理学科所独有的,或以独特的方式表达并普遍被接受的,例如项目和项目管理的定义、属性,项目生命期、干系人要领项目工作分解结构、关键路线方法等,这是项目管理学科的主体。
管理项目还需要其他的两类知识和方法的支持。
一类是通用管理知识和方法,譬如领导与激励、决策与控制、组织与策划、谈判与沟通、财务与会计以及人事管理、营销管理、系统科学、行为科学等;另一类是各种应用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方法,这些领域如信息技术、医药、工程设计与施工、军事、行政、环境保护、社会改革等。
与项目相关的种类知识和方法间的关系如图3。
图中只表示了各类知识之间相互重叠,重叠部分的大小并不表示定量比例关系。
4、组织机构的影响(1)项目在组织中的地位项目要由一定的组织机构来完成,例如企业、社会团体、政府机构、国际政治组织等。
项目在组织中的地位有两类不同的情况:其一,项目处于组织的最高层次,是组织的主要任务。
例如长江三峡工程总公司的主要责任就是进行长江三峡工程项目的开发。
在这种情况下,往往项目负责人即组织的最高领导,或者项目机构本身就是这个组织的主体;项目除受其本身组织的影响外,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受其上级组织的影响。
其二,项目处于组织的较低层次,只是某个组织的部分工作任务,该组织承担着项目更大范围的职责,这种情况是较普遍的。
项目置于组织的哪个层次和地位对项目能否顺利进行都会有重大的影响。
(2)组织管理体制组织可以采取项目管理体制或非项目管理体制。
当一个组织的业务主要是通过项目来完成时,多数采取项目管理体制,包括自身为项目业主的组织和靠为他人执行项目获得收入的组织,如建设事务所、工程公司、咨询公司、施工承包商等。
有的组织将自己的业务按项目方式来管理,而采取项目管理体制。
例如:他们允许财务系统按不同的项目分别记账、跟踪和结算的方式来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