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氧呼吸过程 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

合集下载

生物有氧呼吸教案

生物有氧呼吸教案

有氧呼吸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掌握了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定义和总反应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归纳、总结、小组讨论的方法,提高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2)认识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性质,能正确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

能够运用生物科学知识和观念参与社会事务的讨论。

(3)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有氧呼吸的过程2.教学难点:有氧呼吸定义及其特点三、教学方法1.讨论法2.情景教学法3.问答法4.实验法5.讲授法(一般从中选择3个就可以了)四、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采用联系实际的方法导入,多媒体展示有关“雾霾天气”的新闻报道,指出雾霾的危害,以社会热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趁势抛出疑问:通过呼吸我们吸进了O2,排出了CO2,那么CO2 是从哪里来的,O2又到哪里去了呢?引出课题《有氧呼吸》。

2.新课讲授(1)主要场所:线粒体引导学生复习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可利用多媒体课件)。

师生共同探究学习:线粒体有哪些结构与呼吸作用相适应?(2)有氧呼吸的过程(三个阶段)通过动画分三步演示有氧呼吸的化学反应过程(选择的动画要注意以细胞及线粒体的结构为背景来呈现每个阶段的反应式),学生通过观看动画能够自己说出有氧呼吸各个阶段的反应场所、反应物、产物和释放能量的情况。

教师对学生描述的过程进行评价,最后师生共同归纳三个阶段的反应式:教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对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发生场所、过程、反应物和产物等进行列表比较。

(3)有氧呼吸的概念教师在黑板上写出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提出问题:反应式前后都有H2O,为什么没有消掉?如果用18O标记O2,则反应结束,18O会出现在何种物质上?能量的释放过程与体外燃烧有何不同?释放的大量能量全部用于生命活动吗?教师针对学生给出的答案进行评价,并归纳讲解有氧呼吸的概念。

高中生物(必修第一册 人教版)讲义教案:细胞呼吸的方式和有氧呼吸(含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第一册 人教版)讲义教案:细胞呼吸的方式和有氧呼吸(含答案)

第3节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答案在最后) 第1课时 细胞呼吸的方式和有氧呼吸[学习目标] 1.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2.概述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概括有氧呼吸的概念。

一、细胞呼吸的方式1.呼吸作用的实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因此也叫细胞呼吸。

2.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1)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

(2)产物⎩⎪⎨⎪⎧有氧条件: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水无氧条件:产生酒精,还产生少量的二氧化碳3.根据大量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细胞呼吸可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

判断正误(1)配制酵母菌培养液时,葡萄糖溶液煮沸后,即可加入新鲜食用酵母( ) (2)如果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则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 ) (3)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碱性条件下遇酒精变为灰绿色( )(4)将酵母菌的培养时间适当延长以耗尽溶液中的葡萄糖,这将更有利于酒精的检测( ) 答案 (1)× (2)× (3)× (4)√解析 (1)配制酵母菌培养液时,葡萄糖溶液煮沸并冷却后再加入酵母,目的是防止高温杀死酵母菌。

(2)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二氧化碳,都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

(3)重铬酸钾可检测酒精的存在,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反应呈灰绿色。

任务一: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1.实验原理(1)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因此便于用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

(2)酵母菌细胞呼吸以葡萄糖作为底物时,通过测定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的产物,来确定细胞呼吸的方式。

2.提出问题:酵母菌在什么条件下使葡萄糖发酵产生酒精?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否一样多?3.作出假设: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使葡萄糖发酵产生酒精,有氧条件下产生的二氧化碳多。

4.设计实验(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什么?如何设置自变量?提示自变量是有无氧气。

有氧条件:用橡皮球(或气泵)充气;无氧条件:装有酵母菌培养液的锥形瓶密封放置一段时间。

5.3.1细胞呼吸的方式及有氧呼吸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5.3.1细胞呼吸的方式及有氧呼吸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新教材生物学人教版必修1 分子与细胞第5章第3节教学设计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3节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第1课时细胞呼吸的方式及有氧呼吸目录一、核心素养对接二、必备知识三、探究实践四、深化归纳五、应用创新第3节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第1课时细胞呼吸的方式及有氧呼吸一、核心素养对接1.利用结构与功能观分析线粒体结构与细胞呼吸的关系。

2.对比分析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理解细胞呼吸的实质。

3.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体验实验设计、方案实施以及结果的交流与讨论二、必备知识1.实验原理2.实验步骤(1)酵母菌培养液的配制:酵母菌+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

(2)检测CO2的产生①方法:澄清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溶液。

②装置如图所示(3)检测酒精的产生:从A、B锥形瓶各取2 mL酵母菌培养液的滤液,分别注入编号为1、2的2支试管中→分别滴加0.5 mL溶有0.1 g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振荡并观(1)甲、乙两装置中的石灰水都变浑浊,但甲装置浑浊程度高。

(2)2号试管中溶液变成灰绿色,1号试管不变色。

4.实验结论(1)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

(2)细胞呼吸产物①有氧条件:产生大量CO2。

②无氧条件:产生酒精和少量CO2。

[实验关键·探究学习]1.实验分析(1)材料分析:酵母菌必须是新鲜的,防止酵母菌因存放时间过长而死亡,导致实验结果不明显。

(2)实验中的变量控制有氧呼吸无氧呼吸自变量O2的有无自变量控制通入空气,保证O2充足先将瓶内的O2消耗完,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无关变量温度、营养物质的浓度等无关变量控制空气先通入NaOH溶液中,以除去CO2排除有氧呼吸的干扰因变量酵母菌的呼吸产物,如产物的多少、酒精的有无等(3)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的条件控制①有氧条件:装置连通橡皮球(或气泵),让空气间歇性地依次通过三个锥形瓶,既保证O2的充分供应,又使空气先经过盛有NaOH溶液的锥形瓶,除去空气中的CO2,保证第三个锥形瓶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的CO2所致。

人教版教学教案高中生物必修1第5课:呼吸作用教学过程

人教版教学教案高中生物必修1第5课:呼吸作用教学过程

《生物的呼吸作用》教案港尾中学蔡艺珍一. 教学目标(一)、知识方面1、使学生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2、使学生掌握有氧呼吸的过程3、使学生理解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4、使学生理解呼吸作用的意义5、使学生理解呼吸作用的本质6、使学生理解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这两种生物界最重要的两种生理过程的区别与联系(二)、能力方面1、通过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训练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品质。

2、通过让学生对比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异同,培养学生列表比较能力和归纳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利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原理,提出使作物增产的措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科学、技术、社会的理解,培养学生关心身边的科学的意识,同时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二学情分析:有关细胞呼吸这一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学生是很感兴趣的。

所以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把细胞呼吸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一些例子,如为什么要给农作物松土,酿酒的原理等演示给学生看。

并且围绕这些事例构建细胞呼吸及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概念,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应该比较高。

三. 教学内容分析:《呼吸作用》是人教版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第五章《细胞能量供应和利用》中一个重点。

这一节主要介绍生物体产生ATP的主要方式细胞呼吸的两种呼吸形式。

以一个探究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引出了细胞呼吸的两种方式: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并着重介绍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的场所、条件、产物和反应方程式以及无氧呼吸的两个阶段的场所、条件、产物和反应方程式。

课文最后还介绍了细胞呼吸的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设计思路:学生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设计理念与思路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按照新课程理念,并依据探究性学习、概念学习和建构主义学习的原理,在课堂教学设计中采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主体性教学模式,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并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为课堂创设情景和对学生的推理结果进行验证,同时还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探究的结果,提高课堂效率。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生命观念:1.理解并熟记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概念、化学反应式和过程。

2.理解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3.理解细胞呼吸的实质。

科学思维:1.利用比较法掌握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及联系。

2.借助实例分析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科学探究:和酒精的方法。

1.通过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学会验证C022.通过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学会对比试验的设置。

社会责任:能够运用细胞呼吸的原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概念、化学反应式和过程。

难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化学反应式和过程。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设问: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包括哪些?出示图片分析酵母菌的发酵产物及酵母菌的相关信息。

讲授新课:探究细胞呼吸的方式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兼性厌氧型生物,常用于呼吸作用方式的研究。

请你设计和进行对比实验,分析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情况。

问题:1.探究实验的步骤是什么?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试验、得出结论、交流讨论2.什么是对比实验?对比实验:指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某种因素对实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称为对比实验。

对比实验不设对照组,均为实验组(或互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是对照实验的一种特殊形式,即相当于"相互对照实验"。

(1)提出问题1.说一说你了解哪些有关酵母菌的知识?2.想一想关于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自己有哪些不清楚的地方,提出要探究的问题。

参考问题①酒精是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还是在无氧条件下产生的?②酵母菌的细胞呼吸会产生CO2,但是不同条件下产生的C02是否一样多?(2)提出假设根据自己己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针对所提出的问题作出假设(3)设计实验先确定实验的总体思路,再逐步细化,写出包括材料用具和方法步骤在内的实验方案。

关注问题:.怎样控制有氧和无氧的条件?.怎样鉴定有无酒精产生?怎样鉴定有无C02产主?如何比较C02产生的多少?.怎样保证酵母菌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能正常生活?参考资料:.酵母菌培养液的配制:取20g新鲜的食用酵母菌,分成两等份,分别放入锥形瓶 A (500mL)和锥形瓦(500mL)中。

有氧呼吸的高中生物教案

有氧呼吸的高中生物教案

有氧呼吸的高中生物教案
教学内容:有氧呼吸
教学目标:
1. 了解有氧呼吸的原理和过程。

2. 掌握有氧呼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 能够说明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有氧呼吸的原理和过程。

难点:有氧呼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教学准备: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引入有氧呼吸的概念,让学生思考什么是有氧呼吸以及与光合作用的联系。

二、讲解有氧呼吸的原理和过程(10分钟)
1. 讲解有氧呼吸的定义和意义。

2. 介绍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糖解、Krebs循环和呼吸链。

3. 解释每个阶段的化学反应过程和产物。

三、学生练习(15分钟)
让学生尝试写出有氧呼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

四、讨论和总结(10分钟)
与学生一起讨论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生物体内的协调作用和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总结有氧呼吸的原理和过程,以及它与光合作用的异同点。

六、课堂小结(5分钟)
复习本次课的重点内容,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有氧呼吸的原理和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理解了有氧呼吸与光合作用之间的联系。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实验和案例,进一步拓展学生对有氧呼吸的认识,激发他们对生物学的兴趣。

(完整版)高中生物工作案例-细胞呼吸教学设计(人教版必修1)

(完整版)高中生物工作案例-细胞呼吸教学设计(人教版必修1)

(完整版)高中生物工作案例-细胞呼吸教学设计(人教版必修1)课题:《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科目:高中生教学对象:高一课时:1物提供者:郝伟单位:廊坊市第八中学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三节,本节内容介绍了普遍存在于生物体中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以及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呼吸作用,让学生了解了细胞呼吸的本质,从而认识到细胞呼吸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

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与前面所学的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主动运输、ATP等内容有密切的联系,也为后面学习光合作用等其他生命活动的规律奠定基础,因此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二、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拟定了下列几个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①说出细胞呼吸的概念、类型、场所、生理意义、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②说明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总反应式、过程和图解、区别和联系。

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讨论对比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培养自我建构知识体系和对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比较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教学中,通过分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关系,渗透生命活动不断发展变化及适应的特性,学会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认识生命。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我通过平时教学中对学生的观察、了解以及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感觉到高一的学生已在初中学习过细胞呼吸,因此他们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同时他们也具有一定的阅读、语言表达和探究的能力,但对细胞呼吸的本质这样抽象性的问题难以理解,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待提高,针对这些问题我将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解决。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我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演示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积极探索设计一个可以让学生在其中自由探究和自主学习的场所。

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2、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与渔”,学生学习的目的不是仅仅为了“学会”知识,更是为了“会学”知识。

高中生物有氧呼吸教案人教版

高中生物有氧呼吸教案人教版

高中生物有氧呼吸教案人教版教学内容:有氧呼吸的过程及意义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有氧呼吸的过程,了解氧气在生物体内的重要性教学重点:有氧呼吸的步骤及作用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教学准备:投影仪、演示材料、教材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过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有氧呼吸。

二、讲解(15分钟)1. 通过投影仪展示有氧呼吸的过程及步骤,让学生了解氧气在生物体内的重要性。

2. 解释有氧呼吸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氧呼吸是生命活动的基础。

三、实践(20分钟)1. 分发实验器材,让学生进行有氧呼吸实验,观察氧气的作用。

2. 让学生结合实验结果,总结有氧呼吸的步骤及意义。

四、讨论(10分钟)1. 组织学生讨论有氧呼吸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例如运动时的呼吸、植物的光合作用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没有足够的氧气供给,会对生物体有什么影响。

五、总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有氧呼吸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关注健康饮食和运动。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有氧呼吸的小短文,包括有氧呼吸的过程、作用及意义。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有氧呼吸的过程及作用,从而增强对生命活动的认识。

在实践环节中,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氧气对生物体的重要性,从而提升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讨论环节中,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拓展思维,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整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良好,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较高。

高中生物必修1教学设计14:5.3.1 细胞呼吸的方式和有氧呼吸的过程 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1教学设计14:5.3.1 细胞呼吸的方式和有氧呼吸的过程 教案

细胞呼吸的方式和有氧呼吸的过程教学目标1.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2.进行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

3.说明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

教学重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

教学难点(1)细胞呼吸的原理和本质。

(2)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

教学过程C6H12O6+O2CO2+H2O+能量在讲解中讲清以下几点: ①首先应指出,下面以葡萄糖为例讲述呼吸作用过程。

其他有机物也可以通过呼吸作用氧化分解。

(2)在整理出三个阶段后,根据学生状况,进一步分析以下几点:①引导学生,将呼吸作用的反应式配平 即C 6H 12O 6+6O 26CO 2+6H 2O +能量 配平过程中,提问,呼吸作用产生的H 2O 中的O ,来自哪种原料?(学生回答出:来自O 2),接着提出,消耗6分子的O 2应该产生12个分子的H 2O ,可是,如果形成12分子的H 2O ,又需要24个H ,一分子的C 6H 12O 6,只有12个H ,差12个H 来自哪里?最后指出,呼吸作用还消耗水。

因而呼吸作用的反应式应改为: C 6H 12O 6+6O 2+6H 2O 6CO 2+12H 2O +能量才能反映其本质。

解决了这一环节,其他物质的来龙去脉就可迅速解释清楚。

阶段 物质变化 场所 第一阶段 1分子葡萄糖分解为2分子丙酮酸 产生少量[H],释放少量能量 细胞质基质 第二阶段 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成CO 2和[H]释放少量能量 线粒体基质 第三阶段 [H]与O 2结合成水,释放大量能量 线粒体内膜资料分析1.提示:参见本节参考资料。

2.提示:胖人通过适量的运动,细胞呼吸的速率会加快,细胞内有机物的分解会增加,体重就会下降。

应当将蔬菜和瓜果放入冰箱或地窖等冷凉的地方储藏,这样能够降低细胞呼吸的速率,减少细胞内有机物的损耗。

练习基础题1.C。

2.B。

3.提示: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第一个阶段完全相同:都不需要氧;都与线粒体无关。

联想到地球的早期以及原核细胞的结构,可以作出这样的推测:在生物进化史上先出现无氧呼吸而后才出现有氧呼吸,即有氧呼吸是由无氧呼吸发展变化而形成的。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有氧呼吸的原理 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有氧呼吸的原理 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有氧呼吸的原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1.知识基础:初中阶段学生有初步认识细胞呼吸,但对细胞呼吸的本质以及具体的过程并不清楚。

通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具备了细胞中主要能源物质和直接能源物质的知识,但对于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认识还不够深刻。

2.认知能力: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生物学科常识的认知能力。

教学目标学习目标:1.概述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写出有氧呼吸的反应式。

核心素养:1.科学探究:通过实验资料探究分析,得出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

2.生命观念:用概念模型描述有氧呼吸的过程,得出有氧呼吸的定义。

3.科学思维:理解线粒体的功能与其结构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有氧呼吸的过程、理解有氧呼吸的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其特点。

教学过程【导入】我们都知道,如果较长时间不呼吸(憋气)会感觉身体非常不舒服,这说明我们人体细胞呼吸是离不开氧气的。

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衔接】有氧呼吸的场所除了线粒体还有什么呢?接下来我们通过实验资料探究这个问题。

将酵母菌细胞破碎后进行离心处理,获得上清液和沉淀物两部分,与未离心处理过的酵母菌培养液分别加入三根试管中,再加入等量的氧气、葡萄糖、荧光素和荧光素酶。

1号试管:只含线粒体。

2号试管:只含细胞质基质。

3号试管:有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请同学们思考:荧光素和荧光素酶的作用是什么?【学生活动】根据上节课所学,荧光素和荧光素酶可以在ATP激活后发出荧光,在本实验中可以用来检验是否有ATP产生以及通过荧光强弱判断其产生的量。

【衔接】一段时间后,各试管的变化情况如下。

1号试管:葡萄糖的量不变,没有荧光出现。

2号试管:葡萄糖的量减少,有丙酮酸(C3H4O3)生成,微弱荧光出现。

3号试管:葡萄糖的量减少,有CO2生成以及较强的荧光出现。

分析实验结果,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变化发生在哪个位置?能量又有怎样的变化?由此可以得出怎样的推论?【学生活动】思考并讨论:根据1号试管:只含有线粒体,葡萄糖的量不变,没有荧光出现。

高中生物有氧呼吸教案

高中生物有氧呼吸教案

高中生物有氧呼吸教案【篇一:有氧呼吸及无氧呼吸教案】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2课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第三节“细胞呼吸”第2课时的内容,第1课时安排的是实验课题──“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该部分知识点主要有细胞呼吸的过程、原理及应用,它与前面学习的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酶、atp等内容密切联系,也为接下来的光合作用等其他生命活动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对于呼吸作用和细胞生命活动的能源物质已经有所了解,但是有机物是怎样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这一过程与有机物在生物体外的燃烧有什么不同?必须要有氧的参与吗?这些问题学生并不清楚,可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创设新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②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③说明细胞呼吸的原理并探讨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①通过引导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②通过自主阅读,培养学生自学和主动理解新知识的技能技巧;③通过讨论对比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与联系,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对知识分析比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命科学价值观。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教学难点:有氧呼吸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五、教学方法:演示法、讲授法、讨论法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等八、教学过程1、导入:创设情境,凝疑激趣[图片展示]:向学生展示几幅北京等城市雾霾时的景象,同时提出前央视记者柴静的纪录片《穹顶之下》,指出吸入空气中的颗粒物和有害物质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同呼吸,共命运”,要求大家培养环保意识。

[设计意图]:社会热点问题可以迅速吸引学生兴趣,集中注意力。

有氧呼吸高中生物教案

有氧呼吸高中生物教案

有氧呼吸高中生物教案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有氧呼吸的概念和过程。

2. 理解有氧呼吸与细胞能量释放的关系。

3. 掌握有氧呼吸的化学方程式。

教学内容:
1. 有氧呼吸的概念和作用。

2. 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其化学方程式。

3. 有氧呼吸与细胞内能量释放的关系。

教学步骤:
一、引入新课
教师通过提问引入有氧呼吸的概念,让学生能够初步了解有氧呼吸的作用和意义。

二、讲解有氧呼吸的过程
1. 有氧呼吸的定义及背景知识。

2. 有氧呼吸的过程,包括糖原解、糖酸解、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过程。

3. 有氧呼吸的分子方程式及生成物。

三、实验演示
教师可以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身感受有氧呼吸的过程和生成物。

四、讨论与小组讨论
1. 学生对于有氧呼吸的理解及应用。

2. 小组讨论,探讨有氧呼吸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和意义。

五、总结与检测
学生归纳总结有氧呼吸的主要内容,并进行一次小测验,检测学生对于有氧呼吸的掌握程度。

六、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了解有氧呼吸的相关知识,并写一篇有关有氧呼吸的文章。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同时,要注重激发学生对于生物学知识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

有氧呼吸教学设计(多篇)

有氧呼吸教学设计(多篇)

有氧呼吸教学设计(多篇)篇:有氧呼吸的设计有氧呼吸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第三节“细胞呼吸”第2课时的内容,而第1课时安排的是实验课题──“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有细胞呼吸的过程及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其中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是教学的重点,细胞呼吸的原理和本质是教学的难点。

由于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和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初步形成了对“细胞呼吸”的认知。

因此,教师必须熟悉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状况,准确把握教学的起点,并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联系生产实践等措施制造认知冲动,以寻求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知识同化的最佳途径。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2)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归纳、推理等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2)与现实生活联系,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体会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以及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2)理解生命活动不断发展变化以及适应的特性,学会运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认识生命。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

2.教学难点细胞呼吸的原理和本质。

二、学情分析对于生物体的呼吸作用,学生并不陌生,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呼吸作用的本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和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并且通过高中生物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了细胞能源物质和直接能源物质等生物学知识,但是,有机物是怎样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这一过程与有机物在生物体外的燃烧有什么不同(后者也是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这一过程必须要有氧的参与吗?在无氧条件下能不能进行?这些问题学生并不清楚,可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创设新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细胞呼吸是一个微观的化学反应过程,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借助于多媒体课件等手段把细胞呼吸的过程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来,帮助学生理解。

有氧呼吸教学设计

有氧呼吸教学设计

有氧呼吸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说明细胞的呼吸方式的方式,原理和实质,简述有氧呼吸的过程。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第三节“细胞呼吸”第2课时的内容,而第1课时安排的是实验课题──“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有细胞呼吸的过程及细胞呼原理的应用,其中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是教学的重点,细胞呼吸的原理和本质是教学的难点。

学情分析: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呼吸作用的本质是细胞内有机物氧化分解的过程,通过高中的学习,具备了细胞能源物质和直接能源物质的知识。

但对于有机物氧化分解的具体过程并不清楚,对其条件也不清楚。

教学目标:1.概述有氧呼吸的过程
2.通过对有氧呼吸具体过程的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抽象思维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3.认同有氧呼吸是细胞呼吸的主要方式
教学重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
教学难点:有氧呼吸过程中物质变化及能量变化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5.3.1细胞呼吸的方式及有氧呼吸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5.3.1细胞呼吸的方式及有氧呼吸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5.3.1细胞呼吸的方式及有氧呼吸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主备人备课成员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本章节内容来自人教版必修1《生物学》第5章第3节第1小节,主要讲述了细胞呼吸的方式及有氧呼吸的相关知识。

内容包括有氧呼吸的概念、过程、特点以及与无氧呼吸的区别等。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有氧呼吸的概念,并能举例说明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其特点。

例如,学生应能够描述有氧呼吸过程中氧气被利用,有机物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2. 学生能够区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并能举例说明二者的区别。

例如,学生应能够指出有氧呼吸需要氧气参与,而无氧呼吸在氧气不足时进行,其产物是乳酸或酒精等。

3. 学生能够运用有氧呼吸的概念和原理,解释生物体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能量的来源和转化。

例如,学生应能够解释细胞通过有氧呼吸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这些能量用于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

4. 学生能够分析有氧呼吸的生理意义,理解其在生物体生存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例如,学生应能够指出有氧呼吸为生物体提供了稳定的能量来源,使生物体能够进行复杂的生命活动,如运动、生长和繁殖等。

5. 学生能够运用有氧呼吸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学生应能够分析为什么在缺氧条件下,细胞会进行无氧呼吸,以及无氧呼吸对生物体的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有氧呼吸的概念和过程。

- 难点:学生可能对有氧呼吸过程中氧气的作用和有机物的分解方式理解不清。

- 重点:学生应能够清晰地描述有氧呼吸的概念,即细胞在氧气参与下,有机物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2. 教学重点:有氧呼吸的特点。

- 难点:学生可能对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不清晰,难以理解有氧呼吸的优势。

- 重点:学生应能够理解有氧呼吸的特点,如产能高、效率高,能够提供稳定的能量来源,适用于细胞在氧气充足时的能量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确呼吸作用的概念,掌握呼吸作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掌握有氧呼吸每个阶段的 物质和能量变化。
1. 教学重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 1. 教学难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及每阶段的物质及能量变化
教学过程
有氧呼吸
1.概念:细胞在
的参与下,通过多种
的催化作用,把
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
生出

,释放出
,生成许多
的过程。有氧呼吸是高等动物和植物细胞呼
吸的主要形式。也是通常所指的呼吸形式。
2.有氧呼吸的过程
项目 阶段
场所
反应物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一阶段:细胞质基质 (葡萄糖的初步分解)
生成物
释放能量 (ATP)
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 (丙酮酸彻底分解) 第三阶段:线粒体内中学 李晓珍
该部分内容是细胞中发生化学反应,也即代谢部分的主要内容,涉及到物质和能量的变化,相对比较抽 象,不容易理解,其中 ATP 和酶是细胞代谢的基础物质,在此基础上进行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和呼吸作 用和光合作用的讲解。是必修一的重点章节。本部分主要是细胞呼吸部分——有氧呼吸。
小结及作业
KJ 储存于 ATP 中,可生成
总反应式:
(产物中二氧化碳中的氧元素来自葡萄糖和水,而水来自氧气)
总结: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
,为什么?
1mol 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释放
KJ 能量,其中有
mol ATP。
能量去向:
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1709kJ/1mol 葡萄糖,约 60%)
另一部分转移到 ATP 中(1161kJ/1mol 葡萄糖,约 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