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三焦经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医养生五行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17
第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 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 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 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 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 第六式、两手攀足固肾腰 第七式、攒拳怒目增气力 第八式、背后七颠把病消 收势
完整版ppt课件
18
第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
1.动作要领 双手十字交叉放于腹前.双掌向上托起, 至胸双臂内旋掌上托,目视双掌继续上 托,双掌左右分开下按,双臂捧抱还原。 2.健身功效 双手交叉上托,缓慢用力拉伸,可上调 心肺,中调脾胃,下调肝肾。调和气血 运行,可防治肩部疾患,预防颈椎病。
完整版ppt课件
20
第三式 调理脾胃须单举
1、动作要领
接上式,两腿慢慢挺膝伸直,左掌随之上 托,经面前外旋上穿,随之内旋上举到头左 上方,力达长根,同时右掌微上托,右臂内 旋下按至右髋旁,掌心向下力达掌跟,目视 前方。 松腰沉髋,重心缓慢下移,收势。 左右交替,共做3遍。
2、健身功效:通过松紧对拉,可刺激胸腹
中医养生
时辰养生
完整版ppt课件
1
十二时辰养生
中医认为,人体内的经气就像潮水一样,会随 着时间的流动,在各经脉间起伏流注,且每个 时辰都会有不同的经脉“值班”。如果能够顺 应这种经脉的变化,采用不同的方法,就可以 达到良好的养生效果。 在中医理论中,不仅四季的变换是一个完整的 循环,有一套相应的养生理论,一天24小时也 是如此。由于古人将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 因此这套养生之法又被清代养生家尤乘称为 “十二时辰无病法”。
完整版ppt课件
12
肾经走向图
完整版ppt课件
13
心包经走向图
完整版ppt课件
14
三焦经走向图
完整版ppt课件
《中医学课件-三焦》

三焦的分类和位置
分类
位置 ️
上焦主管气机,中焦主受纳运化,下焦主排泄渣
三焦分布于人体内腔,上焦在心肺区,中焦位于
滓。
脾胃区,下焦则连接膀胱和肠道。
上焦的特点和功能
特点 ️
功能 ️♀️
应用实例
如胸脘胀满、呕吐等上腹
主管呼吸和气机,调节胃
通过针灸、按摩等手段调
部症状。
肠功能,是人体精神活动
如尿频、淋病、少腹胀痛、带下等下腹部症
功能 ️♀️
主管排泄渣滓和津液,调节血流、泌尿和生
应用实例
通过针灸、药物等手段调理下焦功能,有效
状。
殖系统。
预防和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三焦之间的关系和交流
关系 ☯️
交流 ️
三焦之间相互影响,构成了人体生命活动的协同
通过穴位、络脉等通道进行信息交流,形成一个
中医学课件-三焦
探索中医文化,了解三焦的概念、作用、分类、位置,以及与现代医学的联
系和未来发展。
三焦的概念和作用
1
概念
三焦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体内三个重要腑脏的主要功能
及其代谢活动的总称。
2
作用
三焦是人体内部环境调节的枢纽,与各个脏腑组织相互作用,形成系
统性的调控网络,对人体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调料,制作适合患者的食谱,调理气
机和功能。
三焦养生相关的建议和方法
运动 ♀️
饮食
情志调节 ️♀️
适度的有氧运动可以加强
根据身体特点,选用适合
保持心情平稳,人际关系
气血运行,促进三焦身体
的食材,可以调理三焦,
和谐,可以提高三焦的免
会谓阳气的上升作用。
心包三焦经新-PPT课件

▪ 注:另一种定位:在手 指,中指末节桡侧指甲 根角侧上方0.1寸(指 寸)。
▪ Regional Anatomy:
中冲 (PC9)
▪ 主治(Indications)配伍和临床应用: ▪ 井穴,清心泻热,醒脑开窍
▪ 1.心神疾病 ▪ 中风昏迷(人中,内关,百会), ▪ 小儿惊风(人中,合谷,太冲), ▪ 心烦,心痛
▪ 郄门 (PC4)
▪ 体位Position:
▪ 定位Location :在前臂 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 上5寸,掌长肌腱与桡 侧腕屈肌腱之间。
▪ Regional Anatomy:
郄门 (PC4)
▪ 主治(Indications)配伍和临床应用:郄穴 ▪ 1.活血化瘀,宁心清热: ▪ 心悸,心胸痛 ▪ 2.凉血止血: ▪ 呕血.咳血
▪ 客主人:指胆经上关穴。 ▪ 目锐眦:外眼角部。
病变disease: 水液代谢障碍病变及循行部位病变.
▪ 是动则病,耳聋,浑 浑焞焞,嗌肿,喉痹.
▪ 浑浑焞焞:形容听觉模 糊不清,耳内出现烘烘 的响声。
▪ 是主气所生病者, 汗出,目锐眦痛,颊 肿,耳后,肩臑,肘, 臂外皆痛,小指次 指不用
▪ 主气所生病:三焦主通 调水道,上焦出气,故 本经主气所生病。
▪ 2.热病 ▪ 中暑, ▪ 热病 ▪ 3.舌病 ▪ 舌强肿痛(人中,廉泉)
▪ NEEDLING ▪ Perpendicular or oblique insertion directed
proximally 0.1 to 0.2 cun, or prick to bleed ▪ 为急救要穴之一。 ▪ 可灸。
第4肋间隙,前正中线 旁开5寸。 ▪ Regional Anatomy:
天池 (PC1)
▪ Regional Anatomy:
中冲 (PC9)
▪ 主治(Indications)配伍和临床应用: ▪ 井穴,清心泻热,醒脑开窍
▪ 1.心神疾病 ▪ 中风昏迷(人中,内关,百会), ▪ 小儿惊风(人中,合谷,太冲), ▪ 心烦,心痛
▪ 郄门 (PC4)
▪ 体位Position:
▪ 定位Location :在前臂 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 上5寸,掌长肌腱与桡 侧腕屈肌腱之间。
▪ Regional Anatomy:
郄门 (PC4)
▪ 主治(Indications)配伍和临床应用:郄穴 ▪ 1.活血化瘀,宁心清热: ▪ 心悸,心胸痛 ▪ 2.凉血止血: ▪ 呕血.咳血
▪ 客主人:指胆经上关穴。 ▪ 目锐眦:外眼角部。
病变disease: 水液代谢障碍病变及循行部位病变.
▪ 是动则病,耳聋,浑 浑焞焞,嗌肿,喉痹.
▪ 浑浑焞焞:形容听觉模 糊不清,耳内出现烘烘 的响声。
▪ 是主气所生病者, 汗出,目锐眦痛,颊 肿,耳后,肩臑,肘, 臂外皆痛,小指次 指不用
▪ 主气所生病:三焦主通 调水道,上焦出气,故 本经主气所生病。
▪ 2.热病 ▪ 中暑, ▪ 热病 ▪ 3.舌病 ▪ 舌强肿痛(人中,廉泉)
▪ NEEDLING ▪ Perpendicular or oblique insertion directed
proximally 0.1 to 0.2 cun, or prick to bleed ▪ 为急救要穴之一。 ▪ 可灸。
第4肋间隙,前正中线 旁开5寸。 ▪ Regional Anatomy:
天池 (PC1)
(推荐课件)三焦经人体经络穴位图谱

【操作】 直刺0.8~1.2寸。.
10
肩井 天髎 曲垣
.
11
角孙
颅息
瘈脉
翳风
17.翳风* SJ 17
天牖
【定位】 在耳垂后方,当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 ● 耳鸣,耳聋,聤耳(配听会)
● 口喎 ,牙关紧闭,齿痛,呃逆,瘰疬,颊肿
【操作】 直刺0.8~1.2寸。
.
12
角孙
20.角孙 SJ 20
● 手指屈伸不利,肘臂肩背疼痛
(脊间心后者,针中渚而痊)
【操作】 直刺0.3~0.5寸。
.
6
4.阳池* SJ 4 原穴 【定位】 在腕背横纹中,当指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 【功效】 疏调三焦原气 【主治】 ● 耳聋,目赤肿痛,咽喉肿痛
● 疟疾,消渴 ● 腕痛
阳池
.
7
外关
会宗
支沟
三阳络
5【6【. .定定外 支位位关 沟】 】** SS在在尺JJ前前6骨5 臂臂经与背背络穴桡侧侧穴骨(, ,,之飞当 当八间虎阳 阳脉。)池 池交与 与会肘 肘穴尖 尖之的 的—连 连—线 线通上上阳, ,维腕 腕脉背背横横纹纹上上23寸寸,,
两指间 腕骨
肩 上臂外
前臂外两骨间 肘
膻中(络心包) 遍属三焦
.
3
手少阳三焦经经脉病候
是动则病,耳聋,浑浑焞焞[1],嗌肿,喉痹。 是主气所生病[2]者,汗出,目锐眦痛,颊肿,耳 后、肩、臑、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
浑浑焞焞:形容听觉模糊不清,耳内出现烘烘的响声。 主气所生病:三焦主通调水道,上焦出气,故本经主气所生病。
【定位】 在头部,折耳廓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当耳尖直上入发际处。
三焦辨证PPT参考幻灯片

16
(5)湿蒙心包证:
湿蒙心包指气分湿热酿蒸痰浊,蒙蔽心包 络的病理变化,又称为“湿热酿痰蒙蔽心包证”。 主要症状:
身热,神识昏蒙,时清时昧,似清似昧,间 有谵语,舌苔垢腻,舌质不绛等。
17
主要病机:
痰湿蒙蔽心窍,心神困扰——神志昏蒙 邪留气分,未入营血——舌质不绛 湿热上泛——舌苔垢腻
比神志昏谵轻 不伴四肢厥冷
湿犯太阴 肺
肺失宣化
12
(4)热陷心包证:
心主神明,而心包代心行令,所以在温病过程 中出现神明失常多责之于心包。
邪陷心包是指邪热内陷,引起心包络机窍阻闭, 心不能主神明的病理变化,又称为邪闭心包证。 主要症状:
身灼热,神昏,肢厥,舌蹇,舌绛等。
13
病机分析:
热陷包络,逼乱神明——神志异常(神昏谵语,甚 或昏愦不语); 心窍为邪热所闭,气血周行郁阻,不能布达四肢
咳嗽———————肺气失宣
7
(2)肺热壅盛证:
如犯于肺卫的温邪进一步由表入里,肺 热亢盛,可造成邪热壅肺,肺气闭阻。
主要症状:身热,汗出,咳喘气促,口 渴,苔黄,脉数等。
该证候类型又称为邪热壅肺证。
8
温邪自肺卫传入气分——身热,无恶寒 里热壅迫,津液外泄——汗出 液为热耗,津为汗伤——口渴 肺气壅塞,闭郁失宣——咳喘气促 里热壅盛——苔黄脉数
舌红绛
营
15
热陷心包还常夹痰兼瘀,正如何秀山说:“邪 陷心包非痰迷心窍,即瘀塞心孔”。 夹痰者,“平素心虚有痰者,外热一陷,里络 就闭”,即指痰热内闭心包之证,症见神昏,喉 间痰鸣,舌绛苔垢等。 其夹瘀者,多系邪热与瘀血互结,瘀热闭塞心 窍所致,症见神昏谵语或神志如狂,唇黑甲青, 舌质紫晦等。
• 若肺受邪乘,生气之源告困,清气难入,浊气难 出,脏腑失养,则可危及生命。
(5)湿蒙心包证:
湿蒙心包指气分湿热酿蒸痰浊,蒙蔽心包 络的病理变化,又称为“湿热酿痰蒙蔽心包证”。 主要症状:
身热,神识昏蒙,时清时昧,似清似昧,间 有谵语,舌苔垢腻,舌质不绛等。
17
主要病机:
痰湿蒙蔽心窍,心神困扰——神志昏蒙 邪留气分,未入营血——舌质不绛 湿热上泛——舌苔垢腻
比神志昏谵轻 不伴四肢厥冷
湿犯太阴 肺
肺失宣化
12
(4)热陷心包证:
心主神明,而心包代心行令,所以在温病过程 中出现神明失常多责之于心包。
邪陷心包是指邪热内陷,引起心包络机窍阻闭, 心不能主神明的病理变化,又称为邪闭心包证。 主要症状:
身灼热,神昏,肢厥,舌蹇,舌绛等。
13
病机分析:
热陷包络,逼乱神明——神志异常(神昏谵语,甚 或昏愦不语); 心窍为邪热所闭,气血周行郁阻,不能布达四肢
咳嗽———————肺气失宣
7
(2)肺热壅盛证:
如犯于肺卫的温邪进一步由表入里,肺 热亢盛,可造成邪热壅肺,肺气闭阻。
主要症状:身热,汗出,咳喘气促,口 渴,苔黄,脉数等。
该证候类型又称为邪热壅肺证。
8
温邪自肺卫传入气分——身热,无恶寒 里热壅迫,津液外泄——汗出 液为热耗,津为汗伤——口渴 肺气壅塞,闭郁失宣——咳喘气促 里热壅盛——苔黄脉数
舌红绛
营
15
热陷心包还常夹痰兼瘀,正如何秀山说:“邪 陷心包非痰迷心窍,即瘀塞心孔”。 夹痰者,“平素心虚有痰者,外热一陷,里络 就闭”,即指痰热内闭心包之证,症见神昏,喉 间痰鸣,舌绛苔垢等。 其夹瘀者,多系邪热与瘀血互结,瘀热闭塞心 窍所致,症见神昏谵语或神志如狂,唇黑甲青, 舌质紫晦等。
• 若肺受邪乘,生气之源告困,清气难入,浊气难 出,脏腑失养,则可危及生命。
6心包、三焦、胆经

功用:宽胸解郁,宁心调经
功用:益心安神,和胃降逆,宽胸理气,镇静止痛
• 穴位主治鉴别表
穴位
共性
特殊性
内关 间使
偏于通畅心络,治疗心络瘀阻及神志病、胃病 行气散滞 通畅心络
偏于行气散滞,治疗气滞脉络引起的病变, 截虐,退热
功用:宁心安神,宽胸和胃
• 穴位主治鉴别表
穴位
共性
特殊性
内关
主 治疗胸胁胃腹、心包和神志病
功用:泻热开窍,利咽喉
功用:清头目,利三焦
功用:清热通络,疏调三焦
功用:疏风清热,理气通络
• 穴位主治鉴别表
穴位
共性
特殊性
风门
大椎 列缺
外关
合谷
解表
祛风疏卫解表、兼宣肺
宣阳退热解表、兼解项背部在表之邪
疏卫解表兼宣肺、止咳、平喘
清热解表兼清上焦之热 祛风解表清热解表兼宣肺、清热
功用:清三焦,降逆火,通腑气
功用:泻火安神,散结通经
功用:活血散寒,祛风止痛
功用:疏风活络,开窍益聪
功用:清热消肿,散风止痛
功用:开窍泻热,聪耳消肿
功用:清头明目,散风镇惊
足少阳经循行示图
耳中 耳前 目外眦后
目外眦 额角 耳后 颈旁 缺盆 胸侧 大迎 目眶下 颊车 缺盆 胸中 绕阴部 出于少腹 胆 肝 横膈 下行会合前脉于髋关节部 季肋 循下肢外侧中间 足背 第4趾外端
功用:开窍聪耳,通经活络
功用:清热熄风,宁神止痛
功用:清头明目,祛风止痛
功用:清头明目,祛风定神
功用:祛风解表,开窍醒脑
• 穴位主治鉴别表
穴位
风池 列缺 曲池 合谷
共性 解表
特殊性
-三焦心包肝胆

❖ 肩臂部:清冷渊、消烁、譳会、肩髎 ❖ 头面部:天髎、翳风、契脉、颅息、角孙、耳门、和
髎、丝竹空 ❖ 2.主治特点:本经腧穴主要治疗侧头、耳、目、咽喉、
胸胁病,热病及本经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3、腧穴概述
本经共23穴:关冲、液门 、中渚、阳池、外关、支沟、 会宗、三阳络、四渎、天井、 清冷渊、消泺、臑会、肩髎、 天髎、天牖、翳风、瘈脉、颅 息、角孙、耳门、耳和髎、丝 竹空。 (重点掌握8穴)
1、关冲★(SJ1)井穴
【定位 Location】
在手环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
❖ 【功效】清热解表,清心聪耳
❖ 【主治 Indications】
❖ 1.本经所过的肢体病症:指端麻木,四 肢不举。
❖ 2.头面五官病症:头痛,头晕,目眩, 耳鸣,耳聋,目赤痛,目生翳膜,舌强 ,舌卷,舌裂,舌本强,口干,唇干裂 ,喉痹,痄腮,颔肿。
实证状态
上肢痛,肩、颈无力,耳鸣,耳痛,头剧 痛,缺乏食欲,失眠,发怒
二、手少阳腧穴
(Points of Sanjiao Meridian of Hand-Shaoyang,SJ.
❖ 1.腧穴特点:本经一侧23穴,13穴在上肢外侧,10穴 分布于侧头、颈、肩部 。
❖ 肘下部:关冲、液门、中渚、阳池、外关、支沟、会 宗、三阳络、四犊、天井
❖ 【功效】清热聪耳,润肠通便。 ❖ 【主治】 ❖ 1.头面五官病症:耳聋,耳鸣,暴
喑,目赤,目痛,咽肿。 ❖ 2.消化系统病症:便秘,呕吐,泄
泻 ❖ 3.妇科病症:经闭,产后血晕,痛
经。 ❖ 4.本经所过的肢体病症:肩臂腰背
酸痛,胁肋疼痛,落枕,项不得回 顾 ❖ 5.神志病症:急躁易怒。 ❖ 6.其他病症:胸胁胀满,热病 ❖ 【操作】直刺0.5~1寸;可灸。
髎、丝竹空 ❖ 2.主治特点:本经腧穴主要治疗侧头、耳、目、咽喉、
胸胁病,热病及本经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3、腧穴概述
本经共23穴:关冲、液门 、中渚、阳池、外关、支沟、 会宗、三阳络、四渎、天井、 清冷渊、消泺、臑会、肩髎、 天髎、天牖、翳风、瘈脉、颅 息、角孙、耳门、耳和髎、丝 竹空。 (重点掌握8穴)
1、关冲★(SJ1)井穴
【定位 Location】
在手环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
❖ 【功效】清热解表,清心聪耳
❖ 【主治 Indications】
❖ 1.本经所过的肢体病症:指端麻木,四 肢不举。
❖ 2.头面五官病症:头痛,头晕,目眩, 耳鸣,耳聋,目赤痛,目生翳膜,舌强 ,舌卷,舌裂,舌本强,口干,唇干裂 ,喉痹,痄腮,颔肿。
实证状态
上肢痛,肩、颈无力,耳鸣,耳痛,头剧 痛,缺乏食欲,失眠,发怒
二、手少阳腧穴
(Points of Sanjiao Meridian of Hand-Shaoyang,SJ.
❖ 1.腧穴特点:本经一侧23穴,13穴在上肢外侧,10穴 分布于侧头、颈、肩部 。
❖ 肘下部:关冲、液门、中渚、阳池、外关、支沟、会 宗、三阳络、四犊、天井
❖ 【功效】清热聪耳,润肠通便。 ❖ 【主治】 ❖ 1.头面五官病症:耳聋,耳鸣,暴
喑,目赤,目痛,咽肿。 ❖ 2.消化系统病症:便秘,呕吐,泄
泻 ❖ 3.妇科病症:经闭,产后血晕,痛
经。 ❖ 4.本经所过的肢体病症:肩臂腰背
酸痛,胁肋疼痛,落枕,项不得回 顾 ❖ 5.神志病症:急躁易怒。 ❖ 6.其他病症:胸胁胀满,热病 ❖ 【操作】直刺0.5~1寸;可灸。
经络腧穴各论-三焦精品PPT课件

【定位】腕背横纹上2寸,两骨之间。 【主治】
1、感冒发热、偏头痛:“头痛发热外关安” 2、五官病:足临泣—主治耳、目病。 3、胸胁痛、上肢痿痹—“上肢不离外关”
“实则肘挛,虚则不收” 4、落枕、踝关节扭伤、急性腰扭伤—后溪:
取患肢对侧外关穴,强刺激,活动患部
【操作】
直刺0.5~1寸。可灸。可透内关。
5
(四)手少阳三焦经腧穴概述
本经共23穴:关冲、液门、中渚、阳池、 外关、支沟、会宗、三阳络、四渎、天井、 清冷渊、消泺、臑会、肩髎、天髎、天牖、 翳风、瘈脉、颅息、角孙、耳门、耳和髎、 丝竹空。
6
手少阳三焦经
❖ 经穴歌 少阳三焦所从经,二十三穴起关冲; 液门中渚阳池立,外关支沟会宗逢; 三阳络入四渎内,注入天井清冷中; 消泺臑会肩髎穴,天髎天牖经翳风; 瘈脉颅息角耳门,和髎上行丝竹空。
手少阳三焦经
Sanjiao Meridian of Hand-Shaoyang, SJ.
1
手少阳三焦经穴概览
❖ 手少阳三焦经腧穴主要分布在上肢外侧中间、肩、颈部、 侧头部、面部。
❖ 应掌握的解剖标志:指甲角、第四、五掌指关节,腕背 横纹,指总伸肌腱,尺、桡骨,尺骨鹰嘴,三角肌,肩 峰,肱骨大结节,第七颈椎,下颌角,胸锁乳突肌,耳 廓,耳尖,下颌骨髁状突,眉梢等。
23
24
25
26
手少阳经穴主治
主治疗侧头病,耳、目、咽喉病,以及经脉循行所过部 位的病变。
关冲
热病、神昏
中渚
侧头病,耳、目、 耳疾
支沟
咽喉病、胁肋、热病 便秘、胁痛
外关
外感热病、上肢痹痛
肩髎
肩背痛
翳风
耳疾、面瘫、颊肿
耳门
1、感冒发热、偏头痛:“头痛发热外关安” 2、五官病:足临泣—主治耳、目病。 3、胸胁痛、上肢痿痹—“上肢不离外关”
“实则肘挛,虚则不收” 4、落枕、踝关节扭伤、急性腰扭伤—后溪:
取患肢对侧外关穴,强刺激,活动患部
【操作】
直刺0.5~1寸。可灸。可透内关。
5
(四)手少阳三焦经腧穴概述
本经共23穴:关冲、液门、中渚、阳池、 外关、支沟、会宗、三阳络、四渎、天井、 清冷渊、消泺、臑会、肩髎、天髎、天牖、 翳风、瘈脉、颅息、角孙、耳门、耳和髎、 丝竹空。
6
手少阳三焦经
❖ 经穴歌 少阳三焦所从经,二十三穴起关冲; 液门中渚阳池立,外关支沟会宗逢; 三阳络入四渎内,注入天井清冷中; 消泺臑会肩髎穴,天髎天牖经翳风; 瘈脉颅息角耳门,和髎上行丝竹空。
手少阳三焦经
Sanjiao Meridian of Hand-Shaoyang, SJ.
1
手少阳三焦经穴概览
❖ 手少阳三焦经腧穴主要分布在上肢外侧中间、肩、颈部、 侧头部、面部。
❖ 应掌握的解剖标志:指甲角、第四、五掌指关节,腕背 横纹,指总伸肌腱,尺、桡骨,尺骨鹰嘴,三角肌,肩 峰,肱骨大结节,第七颈椎,下颌角,胸锁乳突肌,耳 廓,耳尖,下颌骨髁状突,眉梢等。
23
24
25
26
手少阳经穴主治
主治疗侧头病,耳、目、咽喉病,以及经脉循行所过部 位的病变。
关冲
热病、神昏
中渚
侧头病,耳、目、 耳疾
支沟
咽喉病、胁肋、热病 便秘、胁痛
外关
外感热病、上肢痹痛
肩髎
肩背痛
翳风
耳疾、面瘫、颊肿
耳门
心包经分课件30页PPT

❖ 【配穴】
❖ 4.郄 门(Ximen, pc 4)
❖ 【定位】腕横纹上5寸,掌长肌腱与橈侧腕屈肌腱
❖
之间。
❖ 【功效】宁心安神,调理气血。
❖ 【主治】1.心神疾患――心痛、心悸、心肌炎,
❖
心率失常。
❖
2.胸肺疾患――咳嗽,胸痛。
❖
3.疔疮。
❖ 【刺灸】直刺0.5~1寸,可灸。
❖ 【备考】郄穴。
❖ 【配穴】
❖ 6.内 关(Neiguan, PC 6)
❖ 【定位】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橈侧腕屈
❖
肌腱之间。
❖ 【功效】宁心安神,理气镇痛。
❖ 【主治】1.胸胁疾患
❖
2.心脏疾患
❖
3.神经系统疾患
❖
❖
4.消化系统疾患 。
❖
5.眩晕证
❖
6.正中神经麻痹。
❖ 【刺灸】直刺0.5~1寸。
❖ 【备考】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
心包经分课件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 5.间 使(Jianshi, PC 5)
❖ 【定位】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橈侧腕屈肌腱
❖
之间。
❖ 【功效】宁心安神,清热化痰。
❖ 【主治】1.心、胸、胃疾患――心痛,心悸,胸
❖
胁痛,胃痛,呕吐。
❖
三焦辨证表课件ppt

证型
热陷心包(营)
湿蒙心包(气)
病因 肺卫之邪不解,逆传心包。
湿热痰浊蒙蔽心包
病理 邪热内陷,痰热阻闭,包络被蒙。湿热郁蒸,酿痰蒙蔽心包。
热象 身灼热 症
状 神志 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
舌象 脉象 治法 方剂
舌謇 细数 清心开窍 清宫汤送服“三宝”
身热不退,朝轻暮重
神识昏蒙,神志似情似昧,时或谵语。 舌苔黄腻 濡数 清化湿热,豁痰开窍。 菖蒲郁金汤
【诊断要点】身热,干咳无痰或少痰,气逆而喘,鼻咽干 燥,脉数。
【治疗措施】清肺泄热,养阴润燥。代表方:清燥救肺汤。
22
★ ㈣ 肺热发疹
【临床表现】身热,咳嗽胸闷,肤肤红疹,疹点红润,舌质 红,脉数等。 【病因病机】邪热郁肺,内窜营分 。 【诊断要点】肤肤红疹、发热,咳嗽 。
【治疗措施】宣肺泄热,凉营透疹。代表方:银翘散去豆豉加味。
肺的病变
肺失宣肃----咳嗽、喘急等。
手厥阴心包病变
轻则烦躁、谵语。 重则神昏、舌謇。
17
★. 注意辨别不同病邪的致病特征。如:
苔腻
湿热性质温病 胸闷脘痞
神识昏蒙等
在辨析过程中还须注意类证的鉴别、兼、 变证的分析等,全面诊察,方不致有误。
18
一、常见的上焦证
19
★
【病因病机】阳明热结 ,腑气不通 。 【诊断要点】潮热,便秘,苔焦燥,脉沉实有力。
【治疗措施】攻下软坚泄热。代表方:调胃承气汤。
44
㈣ 阴液亏损,阳明热结 【临床表现】身热,腹满,便秘,口干唇裂,舌苔焦燥,
脉沉而细。 【病因病机】阴液亏损,阳明热结 【诊断要点】身热,便秘,口干,苔燥,脉细。
南东西北三焦胆肝肺心包大肠肾胃膀胱小肠心脾共26页PPT

胱小肠心脾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治】 1.肘臂痛。 2.热病,疟疾,癫狂痫。 3.胃痛,呕吐,心痛,心悸。
【刺法】直刺0.5~1寸。
内关 Nèiguān (PC 6) 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阴维脉)
【定位】 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 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 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 1.上肢不遂,肘臂挛痛。 2.心痛,心悸,胸闷,胸痛。 3.胃痛,呕吐,呃逆。 4.癫痫,偏头痛,眩晕,失眠。
【主治】
劳宫
1.心痛,癫狂,痫证,中风
昏迷。
2.鹅掌风,掌中热;中暑。
3.口舌生疮,口臭,鼻衄。
【刺法】直刺0.3~0.5寸。
中冲Zhōngchōng(PC 9)井穴
【定位】 在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
【主治】 1.中风昏迷,舌强不语。 2.心痛,心烦。 3.热病,中暑,小儿惊风。
【刺法】浅刺0.1寸,或用 三棱针点刺出血。
of Hand-Jueyin
天泉 曲泽
天池
郄门 间使
劳宫
内关 大陵
中冲
本经一侧9穴,1穴分布于胸前, 8穴分布于上肢内侧正中及手。
天池 Tiānchí(PC1)
【定位】
在胸部,当第四肋间隙,乳头外1寸, 前正中线旁开5寸。
【主治】 1.胁肋胀痛,腋下肿痛,瘰疬。 2.乳痈,乳汁少。
天泉
天池
3.咳嗽,气喘。
天 天泉 府 曲 泽
曲泽 Qūzé(PC3)合穴
【定位】 在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腱 的尺侧缘。
【主治】 1.肘臂痉挛疼痛,上肢颤动。 2.心痛,心悸,善惊。 3.胃痛,呕吐,泄泻; 4.热病,中暑。
【刺法】 直刺1.0~1.5寸; 或者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三角肌
胸大肌
【层次解剖 】 皮肤→皮下组织→正 中神经→肱肌。
【刺法】 直刺0.5~1寸。
大陵 Dàlíng(PC 7)输穴,原穴
【定位】 在腕掌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 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 1.手腕麻痛。 2.心痛,心悸,胸胁胀痛, 癫狂痫。 3.胃痛,呕吐。
【刺法】直刺0.3~0.5寸。
劳宫 Láogōng (PC 8)荥穴
【定位】
在手掌心,当第二、三掌骨之 间偏于第三掌骨,握拳屈指 时中指尖处。
是主脉所生病者,烦心,心痛,掌中热。
1.支满:支撑胀满的感觉。 2.澹澹:指心悸。
(三)主治概要
1.经络病候 面赤,目黄,胸胁胀
满,腋肿,肘臂挛急,痉 挛,手心发热。 2.脏腑病候
昏厥,心痛,心烦, 心悸,癫狂,舌不能言, 谵语。
心胸病:心痛,心悸, 心烦,胸闷,胸痛。
神志病:不寐,多梦, 癫狂,痫证,小儿 高热惊厥。
• 胸中支脉:从胸向上,出缺盆部,上走颈旁,沿耳后 直上,至额角,再屈而下行至面颊,到达目眶下。
• 耳部支脉:从耳后入耳中,走出耳前,与前脉交叉于 面颊部,至目外眦,交于足少阳胆经。
(《灵枢·经别》)
注:渊腋:腋部; 出循:上循; 完骨之下:当天牖部。
手厥阴心包经筋
➢ 手心主之筋,起于中指,与太 阴之筋并行,结于肘内廉,上 臂阴,结腋下,下散前后挟胁 。其支者,入腋,散胸中,结 于贲。
➢ 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及胸 痛息贲。(《灵枢·经筋》)
贰
手厥阴心包经腧穴
Points of Pericardium Meridian
• 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 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 ,以屈下颊至zhuo。
• 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 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 目锐眦。
循行译文
• 起于无名指尺侧端(关冲),沿手背第四、五掌骨之 间,沿着腕背,出于前臂桡骨和尺骨之间,向上通过 肘尖,沿上臂外侧达肩部,交于足少阳经的后面,向 前入缺盆部,分布于胸中,联络心包,向下过横膈, 从胸至腹,属于上、中、下三焦。
外经病:肘臂痛,掌心 热。
手厥阴心包经络脉
➢ 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 去腕二寸,出于两筋之间 ,循经以上,系于心包, 络心系。
➢ 实则心痛;虚则为烦心。 取之两筋间也。
注:此络脉病候分为虚实 两证:实证为心痛; 虚证为头项强直。 当取内关穴治之。
手厥阴心包经别
手心主之正,别下渊腋三寸, 入胸中,别属三焦,出循喉咙 ,出耳后,合少阳完骨之下。
4.胸闷,心痛。
【刺法】
斜刺或平刺0.5~0.8寸;本穴正当 曲泽 胸腔,内容心、肺,不宜深刺。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胸小肌。
胸锁乳突肌 斜方 肌 三角肌
胸大肌
乳 天池 中 前锯肌
胸骨柄
锁骨
喙突 肱骨头
天泉Tiānquán(PC2)
【定位】 在臂内侧,当腋前纹头下2寸,
肱二头肌的长、短头之间。 【主治】 0.5~0.8寸。
SUCCESS
THANK YOU
2020/12/13
手少阳三焦经
The Sanjiao Channel of Hand-Shaoyang
(一)经脉循行
• 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 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 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 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 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 络心包,下膈,遍属三焦。
股二头肌
股二头肌腱
尺泽
郄门 Xìmén(PC4)郄穴
【定位】 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 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 上5寸。掌长肌腱与桡侧 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 1.心痛,心悸,痫证,疔疮。 2.呕血,咳血,衄血 【刺法】直刺0.5~1.0寸。
间使Jiānshǐ(PC 5) 经穴
【定位】 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 线上,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 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 经 络 腧 穴 学 」
目录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三焦经
2
手厥阴心包经
Pericardium Meridian of Hand-Jueyin, PC.
壹
经络循行•病候
手厥阴心包经
(一)经脉循行
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 中,出属心包,下膈,历络三焦。
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 上抵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 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 ,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
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 其端。
(《灵枢·经脉》)
手厥阴心包经循行特点
体表路线 乳旁→上肢内侧面中间→掌心→中指。
体内联系 属心包络,依次联络上、中、下三焦。 与心、胸、胃 联系密切。
2020/12/13
(二)经脉病候
《灵枢·经脉》:是动则病,手心热,臂、肘挛 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中澹澹大动,面赤, 目黄,喜笑不休。
【刺法】直刺0.5~1寸。
内关 Nèiguān (PC 6) 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阴维脉)
【定位】 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 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 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 1.上肢不遂,肘臂挛痛。 2.心痛,心悸,胸闷,胸痛。 3.胃痛,呕吐,呃逆。 4.癫痫,偏头痛,眩晕,失眠。
【主治】
劳宫
1.心痛,癫狂,痫证,中风
昏迷。
2.鹅掌风,掌中热;中暑。
3.口舌生疮,口臭,鼻衄。
【刺法】直刺0.3~0.5寸。
中冲Zhōngchōng(PC 9)井穴
【定位】 在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
【主治】 1.中风昏迷,舌强不语。 2.心痛,心烦。 3.热病,中暑,小儿惊风。
【刺法】浅刺0.1寸,或用 三棱针点刺出血。
of Hand-Jueyin
天泉 曲泽
天池
郄门 间使
劳宫
内关 大陵
中冲
本经一侧9穴,1穴分布于胸前, 8穴分布于上肢内侧正中及手。
天池 Tiānchí(PC1)
【定位】
在胸部,当第四肋间隙,乳头外1寸, 前正中线旁开5寸。
【主治】 1.胁肋胀痛,腋下肿痛,瘰疬。 2.乳痈,乳汁少。
天泉
天池
3.咳嗽,气喘。
天 天泉 府 曲 泽
曲泽 Qūzé(PC3)合穴
【定位】 在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腱 的尺侧缘。
【主治】 1.肘臂痉挛疼痛,上肢颤动。 2.心痛,心悸,善惊。 3.胃痛,呕吐,泄泻; 4.热病,中暑。
【刺法】 直刺1.0~1.5寸; 或者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三角肌
胸大肌
【层次解剖 】 皮肤→皮下组织→正 中神经→肱肌。
【刺法】 直刺0.5~1寸。
大陵 Dàlíng(PC 7)输穴,原穴
【定位】 在腕掌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 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 1.手腕麻痛。 2.心痛,心悸,胸胁胀痛, 癫狂痫。 3.胃痛,呕吐。
【刺法】直刺0.3~0.5寸。
劳宫 Láogōng (PC 8)荥穴
【定位】
在手掌心,当第二、三掌骨之 间偏于第三掌骨,握拳屈指 时中指尖处。
是主脉所生病者,烦心,心痛,掌中热。
1.支满:支撑胀满的感觉。 2.澹澹:指心悸。
(三)主治概要
1.经络病候 面赤,目黄,胸胁胀
满,腋肿,肘臂挛急,痉 挛,手心发热。 2.脏腑病候
昏厥,心痛,心烦, 心悸,癫狂,舌不能言, 谵语。
心胸病:心痛,心悸, 心烦,胸闷,胸痛。
神志病:不寐,多梦, 癫狂,痫证,小儿 高热惊厥。
• 胸中支脉:从胸向上,出缺盆部,上走颈旁,沿耳后 直上,至额角,再屈而下行至面颊,到达目眶下。
• 耳部支脉:从耳后入耳中,走出耳前,与前脉交叉于 面颊部,至目外眦,交于足少阳胆经。
(《灵枢·经别》)
注:渊腋:腋部; 出循:上循; 完骨之下:当天牖部。
手厥阴心包经筋
➢ 手心主之筋,起于中指,与太 阴之筋并行,结于肘内廉,上 臂阴,结腋下,下散前后挟胁 。其支者,入腋,散胸中,结 于贲。
➢ 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及胸 痛息贲。(《灵枢·经筋》)
贰
手厥阴心包经腧穴
Points of Pericardium Meridian
• 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 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 ,以屈下颊至zhuo。
• 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 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 目锐眦。
循行译文
• 起于无名指尺侧端(关冲),沿手背第四、五掌骨之 间,沿着腕背,出于前臂桡骨和尺骨之间,向上通过 肘尖,沿上臂外侧达肩部,交于足少阳经的后面,向 前入缺盆部,分布于胸中,联络心包,向下过横膈, 从胸至腹,属于上、中、下三焦。
外经病:肘臂痛,掌心 热。
手厥阴心包经络脉
➢ 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 去腕二寸,出于两筋之间 ,循经以上,系于心包, 络心系。
➢ 实则心痛;虚则为烦心。 取之两筋间也。
注:此络脉病候分为虚实 两证:实证为心痛; 虚证为头项强直。 当取内关穴治之。
手厥阴心包经别
手心主之正,别下渊腋三寸, 入胸中,别属三焦,出循喉咙 ,出耳后,合少阳完骨之下。
4.胸闷,心痛。
【刺法】
斜刺或平刺0.5~0.8寸;本穴正当 曲泽 胸腔,内容心、肺,不宜深刺。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胸小肌。
胸锁乳突肌 斜方 肌 三角肌
胸大肌
乳 天池 中 前锯肌
胸骨柄
锁骨
喙突 肱骨头
天泉Tiānquán(PC2)
【定位】 在臂内侧,当腋前纹头下2寸,
肱二头肌的长、短头之间。 【主治】 0.5~0.8寸。
SUCCESS
THANK YOU
2020/12/13
手少阳三焦经
The Sanjiao Channel of Hand-Shaoyang
(一)经脉循行
• 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 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 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 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 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 络心包,下膈,遍属三焦。
股二头肌
股二头肌腱
尺泽
郄门 Xìmén(PC4)郄穴
【定位】 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 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 上5寸。掌长肌腱与桡侧 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 1.心痛,心悸,痫证,疔疮。 2.呕血,咳血,衄血 【刺法】直刺0.5~1.0寸。
间使Jiānshǐ(PC 5) 经穴
【定位】 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 线上,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 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 经 络 腧 穴 学 」
目录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三焦经
2
手厥阴心包经
Pericardium Meridian of Hand-Jueyin, PC.
壹
经络循行•病候
手厥阴心包经
(一)经脉循行
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 中,出属心包,下膈,历络三焦。
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 上抵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 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 ,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
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 其端。
(《灵枢·经脉》)
手厥阴心包经循行特点
体表路线 乳旁→上肢内侧面中间→掌心→中指。
体内联系 属心包络,依次联络上、中、下三焦。 与心、胸、胃 联系密切。
2020/12/13
(二)经脉病候
《灵枢·经脉》:是动则病,手心热,臂、肘挛 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中澹澹大动,面赤, 目黄,喜笑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