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标准

《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必修£√选修】的【£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核心£√专业拓展】课程,属于【£A类(纯理论课)£√B 类([理论+实践]课)£C类(纯实践课)】。

本课程对专业的定位与作用是培养学生室内设计、环境景观设计能力的辅助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巩固并灵活运用专业基础知识,更好地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和加强实践动手能力、开拓设计思维。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制图与识图、计算机辅助施工图设计,后续课程有:家居空间设计、公共空间设计、园林景观设计等。

二、课程目标与要求表课程目标对专业培养规格分解指标的支撑矩阵目标分类目标编码课程目标ST1 ST2 ST3 YH4 YH5 YH6 YH7知识C1 掌握卡纸模型制作工艺H L C2 掌握雪弗板、亚克力、航模木等主要材料使用加工M LC3 掌握一般展示模型制作流程MC4 掌握雕刻机的使用方法H L MC5 熟悉模型设计、展示、保存理论及流程H M能力C6 能够运用卡纸制作单体模型H L C7 能够运用绘图软件和雕刻机加工亚克力和航模木L MC8 能够运用综合材料制作室内剖面模型H M M L M C9 能够运用综合材料制作建筑景观模型H M M M C10 能够根据需要设计并制作工作模型L M M素质C11 养成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HC12 养成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职业素养H H LC13 养成正确的模型制作观念H L L C14 提高空间想象能力L L L C15 提高统筹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H《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标准三、课程结构与内容(一)课程结构本课程共3学分,54学时,其中理论27学时,实践27学时。

课程设置分为三个模块,包括模型制作基础、室内剖面模型制作、建筑景观模型制作。

模型制作基础模块,建议学时20学时,在此模块中,主要通过讲授、示范、实操,使学生掌握模型制作基本理论,模型制作基本流程和主要材料性能与工艺。

《设计素描》课程标准

《设计素描》课程标准

《设计素描》课程标准1.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2.课程定位《设计素描》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方向)必修的课程之一,它属于设计专业基础课程。

该课程以培养学生对设计专业理论与技法的基本认识为设置基础,以培养学生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专业课之前的基础造型为目标,以准确塑造形态、形成设计专业造型思维、熟练使用构成语言、掌握色彩属性规律为要求,为之后的专业课程的展开为目的。

培养学生作为助理设计师职业岗位任职能力要求所需的设计意识和创造思维能力,有较强的设计、造型表达能力。

通过课程的学习,为后续《居住空间设计》、《景观规划设计》等课程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使学生具备良好的造型基础。

同时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创新精神,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夯实良好的基础。

3.后续主要专业课程名称《设计色彩(1)》《构成基础》《环境空间设计速写》《设计素描(2)》《景观制图基础》《设计色彩(2)》二、课程教学目标1.素质目标(1)具有独立学习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善于总结经验,有创新意识,自主完成项目任务;(2)具有与人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3)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思维;(4)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坚韧、诚信的品德。

2.知识目标(1)理解设计素描的变化;(2)掌握设计素描的新材料;(3)掌握铅笔、炭笔、水墨及其他形式设计素描;(4)掌握写实性表现、设计性表现、创意性表现等技法;(5)掌握设计素描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3.能力目标(1)能够熟练掌握素描的设计程序,具有一定试验性;(2)掌握设计素描的取景与构图,培养独特的设计素描观察方法;(3)能够运用铅笔、炭笔等不同形式完成设计素描;(4)能够在教师指导下完善设计素描作业;(5)能够分析、解决构思中的实际问题,掌握素描设计的技能;(6)能够创新设计素描的绘制程序。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设计素描》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建议见表1。

表1《设计素描》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1.校内教师标准(1)专任教师应具备美术专业或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接受过职业教育方法论的培训,具有较强的指导和解决学生在学习中所出现问题的经验和能力,正确、及时处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顶岗实习课程标准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顶岗实习课程标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顶岗实习课程标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顶岗实习课程标准导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壮大,人们对环境艺术设计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为了培养更多专业人才,了解实践环境,熟悉工作流程,提升专业技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顶岗实习课程成为培养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重要环节。

一、实习目标:1.了解环境艺术设计的实践操作流程;2.熟悉环境艺术设计中所用到的软件和工具;3.了解实际工作环境,与行业专业人士进行互动;4.提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二、实习内容:1.真实项目参与:学生通过实习参与真实的环境艺术设计项目,了解项目的需求和设计方案的制定;2.实践操作流程:学生参与项目全过程,包括:方案设计、制作、实施等环节;3.软件和工具应用:学生使用行业常用的环境艺术设计软件和工具完成实习项目;4.实际工作环境: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了解设计公司或机构的工作流程,积累实际工作经验;5.与行业专业人士互动:学生与行业专业人士进行交流,共同学习,获取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知识。

三、实习要求: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学生实习期间需遵守导师或公司提出的实习规定和要求,严格按照项目设计方案进行工作;2.学生需注重团队合作,与其他实习同学和项目团队成员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3.学生需保证工作质量,按时完成任务,并对成果负责;4.学生需保证个人安全,遵守相关安全规范和操作流程,确保在实习过程中不发生人身及财产安全事故;5.学生需保密客户资料和公司内部信息,不得泄露给外部人员。

四、实习评价及加分项:1.导师及公司评价:学生实习期间导师及相关公司将进行评价,包括实习期间工作表现、团队合作、工作质量等方面;2.学生自我评价:学生需在实习结束后填写自我评价表,对实习期间自身的工作表现提供反思和改进建议;3.额外加分项:学生如有相关证书或参与相关比赛、社团活动等证明,可得到加分。

五、实习总结:1.实习经验总结:学生需在实习结束后撰写实习经验总结,总结实习收获及体会,并提出对实习过程的改进意见;2.导师及公司总结:导师及所在公司将对学生的实习进行总结评价,并提出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建议;3.期末汇报:学生需根据实习项目,撰写期末汇报,包括项目背景、设计思路、实施过程和成果展示等。

《建筑室内设计》课程标准教案建议室内环境艺术设计

《建筑室内设计》课程标准教案建议室内环境艺术设计

《建筑室内设计》课程标准-教案建议-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流程。

2. 掌握室内设计的基本元素,如空间、色彩、材料、照明和家具等。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提高室内设计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基本概念与原则1.1 室内设计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2 室内设计原则:功能、美观、舒适、安全、环保等2. 室内设计基本元素2.1 空间组织与划分2.2 色彩搭配与心理效应2.3 材料选择与应用2.4 照明设计原理与效果2.5 家具布局与造型3. 创新意识与审美能力培养3.1 设计创新的重要性3.2 审美观念的培养与拓展3.3 案例分析与模仿创作4. 室内设计实践4.1 设计流程与步骤4.2 设计方案的表达与沟通4.3 设计方案的评价与修改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与模仿。

3. 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实践,提高设计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共同解决问题。

5. 审美鉴赏法:欣赏优秀作品,提升审美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室内设计教材。

2. 图片素材:收集各类室内设计作品图片,用于教学示例和欣赏。

3. 设计软件:如AutoCAD、SketchUp、3ds Max等,用于实践操作。

4. 参观考察:组织学生参观优秀室内设计项目,了解实际应用。

5.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查找相关资料,拓宽知识面。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实践成果:评价学生在实践环节的作品质量。

3. 期末考试:设置理论考试和设计实践考试,全面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64课时,其中理论讲授32课时,实践操作20课时,参观考察8课时。

2. 教学计划:第1-8课时:室内设计基本概念与原则第9-16课时:室内设计基本元素第17-24课时:创新意识与审美能力培养第25-32课时:室内设计实践第33-40课时:设计软件操作与应用第41-48课时:参观考察与案例分析第49-64课时:期末设计实践与考核七、教学进度计划1. 第1-2周:室内设计基本概念与原则1.1 室内设计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2 室内设计原则:功能、美观、舒适、安全、环保等2. 第3-4周:室内设计基本元素2.1 空间组织与划分2.2 色彩搭配与心理效应2.3 材料选择与应用2.4 照明设计原理与效果2.5 家具布局与造型3. 第5-6周:创新意识与审美能力培养3.1 设计创新的重要性3.2 审美观念的培养与拓展3.3 案例分析与模仿创作4. 第7-8周:室内设计实践4.1 设计流程与步骤4.2 设计方案的表达与沟通4.3 设计方案的评价与修改5. 第9-10周:设计软件操作与应用5.1 AutoCAD基本操作5.2 SketchUp基本操作5.3 3ds Max基本操作6. 第11-12周:参观考察与案例分析6.1 参观优秀室内设计项目6.2 分析实际案例,总结经验教训7. 第13-16周:期末设计实践与考核7.1 完成期末设计课题7.2 提交设计作品7.3 期末考试:理论考试和设计实践考试八、教学措施1. 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提高学习积极性。

环境艺术设计《居住空间设计》课程教学标准

环境艺术设计《居住空间设计》课程教学标准

环境艺术设计《居住空间设计》课程教学标准《居住空间设计》课程教学标准一、课程简介1.课程基本信息2.课程简介《居住空间设计》课程的类型是职业技能课,在专业培养中的定位十分重要。

居住空间设计是对住宅建筑内部空间进行的设计,是针对改善人们的居住条件和提高生活质量的一门课程。

通过大量的工程实例,介绍了住宅室内设计的发展及各种装饰风格,讲解了住宅室内设计涉及的各种图纸设计方法及绘制。

有针对性地对家居空间中的主要空间场所:公共空间、私密空间、餐饮区域等的室内设计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二、本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核心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

课程任务:主要让学生加强计算机辅助绘图基本命令的运用,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数字化绘图技能。

主要介绍室内设计方法和技巧,以居住空间施工图纸的二维平面绘图为主。

整个课程中穿插居住空间设计方法和制图标准的内容,使学生能按照国家标准正确而快速绘图。

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门课程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和宽基础、多方向的就业思路,确定了教学内容、教学时数和教学方法;对知识目标的描述通过使用“了解、理解、掌握”等动词来区分基本知识、重点和难点,对能力目标的描述通过使用“会用、操作、完成”等动词来区分学生动手实践应达到的不同层次目标,使学生在具有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同时具有较好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课程教学目的要求总体目标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能熟练掌握住宅空间设计的原则、设计方法和理念。

要求学生在不同的空间设计中把握空间布局规划、色彩的搭配、灯光的设计、陈设的布置等系列设计手法。

能够熟练掌握居住空间设计项目的项目准备、项目策划、项目详细设计等综合职业技能,达到居住空间室内设计师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施工图纸绘制能力,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进入社会的竞争能力。

《造型基础》课程标准

《造型基础》课程标准

《造型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说明二、课程定位《造型基础》是艺术大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在本专业的职业能力培养中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学习其他专业课的前提。

本课程无前期课程,后续的专业课程主要有《3Dmax室内效果图制作》、《效果图手绘技法》等。

1.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素描的基础知识、学生的造型能力,使学生具备敏锐的眼力,发散设计思维和熟练的动手绘制能力。

促进学生创造性表现意识和思维理念的形成,利用素描去实践设计的造型,为以后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设计思路1.在课程目标上,坚持“能力本位”的课程观,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实现能力培养的目标。

2.在课程体系上,围绕培养能力素质这一主题,将课程与专业培养目标以及专业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根据培养目标的能力因素和岗位需求,筛选课程中与培养职业能力有关并且使用率较高的知识内容,配合实践教学环节,形成以能力素质培养为主体、突出技能和岗位要求的课程内容体系。

3.在教学模式上,采用模块式教学,以课堂教授和课堂实践为主,突出形象、直观的教学特点,把讲解、示范及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结合并用。

以课外学习为铺,图书馆与网络资源相结合。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运用作业的评比、展览、竞赛等方式培养学生审美情操,好学品格与创新意识,鼓励学生作品多样化及个性。

形成一个融“知识、能力、情感、创新”于一体的教学模式。

4.在教学方法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解与示范相结合、课堂与课外相结合、练习与展评相结合。

四、课程培养目标完成本课程学习后能够获得的理论知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

1.专业能力:(1)学生能够准确表现物象比例;(2)学生能够准确表现物象结构;(3)学生能够准确表现物象形体以及空间感、质量感;(4)学生能够将结构和重构性素描结合,提升创造思维能力;2.方法能力:(1)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2)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3)掌握一定的写生能力和熟练的技法;3.社会能力:(1)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2)具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意识;(3)具有良好的自主学习和总结归纳的能力;(4)培养学生基本的艺术修养与艺术鉴别能力;五、课程内容、要求及教学设计1.标准教学周为18周,课时为72节,每周1次课4课时。

环境艺术设计《人体工程学》课程标准

环境艺术设计《人体工程学》课程标准

《人体工程学》课程教学标准一、课程简介2.课程简介《人体工程学》是以生理学、心理学、人体测量等学科为基础,研究如何使人-机-环境系统的设计符合人的身体结构和生理心理特点,以实现人、机、环境之间的最佳匹配,使处于不同条件下的人能有效地、安全地、健康和舒适地进行工作与生活的科学。

为设计中考虑“人的因素”提供人体尺度参数,为设计中“物”的功能合理性提供科学依据,为设计中考虑“环境因素”提供设计准则,为进行人-机—环境系统提供理论依据.二、本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的性质:《人体工程学》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职业能力培养必修课程之一.本课程的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高技能人才所必需的人体工程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把人-机-环境系统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研究,以创造最适合于人操作的机械设备和作业环境,使人-机-环境系统相协调,从而获得系统的最高综合效率能为主要目标,同时,要体现以“人为核心“的设计价值观,为今后的功能性设计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人体工程学的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能力和认识的提高,为其今后的专业发展奠定科学的方法论基础。

三、课程教学目的要求(一)知识目标1、掌握人体工程学基础知识;2、掌握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3、掌握人体工程学与室外环境设施设计;(二)能力目标1、能够结合人体工程学的知识进行室内设计;2、能够结合人体工程学的知识进行室外环境设施设计;3、掌握人体工程学基本知识,增强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三)素质目标1、养成严谨务实、勤奋刻苦的工作作风;2、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3、具有团队合作精神;4、具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5、培养学生以“人为核心“的设计价值观.34六、教学基本条件1.教学团队的基本要求加强双师型人才建设,努力引进高学历人才,加强专业教师互帮互助学习,定期进行教师知识和能力的培训,以此不断壮大教师队伍。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标准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标准

2011-8-4 22:19:00《室内设计基础与实务》(代码:06347)建议学分:3 建议课时:48一、课程定位《室内设计基础与实务》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此课程,使学生掌握室内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并熟悉室内设计工作流程,使学生具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所必需的相关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本课程在环境艺术专业课程体系中起到设计基础作用。

《室内设计基础与实务》的前修课程是《制图》、《效果图手绘技法》、《计算机辅助设计(施工图)》、《计算机辅助设计(效果图)》、《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现代设计史》、《设计构成与应用》等课程,后续课程是《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家装设计实务》、《公共空间设计实务》、《室内软装饰设计》、《装饰工程造价与招投标》、《毕业设计》、《顶岗实习》。

二、学习目标与职业能力要求通过对《室内设计基础与实务》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以下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1.专业能力(1)掌握室内设计的含义与发展现状与趋势的能力;(2)掌握室内空间与尺度的基本特征和人体工程学相关数据的能力;(3)掌握室内设计程序的相关知识的能力;(4)具备进行室内空间组织的应用设计的能力;(5)具备进行设计方案的整体把握,具备设计思维能力和创意能力的能力;(6)具备进行室内界面、材质、照明、家具以及陈设的设计的能力;(7)具备进行施工图的平面、立面草图制作,具备设计表现能力的能力;(8)掌握设计师基本素质要求与职业标准的能力;(9)掌握工程接洽方法和信息收集方法的能力;(10)掌握工地测量的方法的能力。

2.社会能力(1)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室内设计师职业沟通、洽谈和协调能力;(2)具有团队合作和协作精神;(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诚信品格和社会责任感,能进行自我批评的检查;(4)具有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和主动、热情、耐心的服务意识。

3.方法能力(1)具备正确的自我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2)具备基本的职业认识和职业规划能力;(3)能自主学习室内设计新知识、新技术;(4)能利用各种媒体信息渠道获取行业动态。

环境艺术设计《三大构成》课程标准

环境艺术设计《三大构成》课程标准

《三大构成》课程教学标准一、课程简介2.课程简介《三大构成》是按照由简单的二维空间到复杂的三维空间、由平面设计到立体设计划分为三个学习情境: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它们分别对应于平面设计、色彩设计和空间立体形态的设计.每个学习情境下又以具体工作任务不同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单元,学习单元所有的学习内容都是靠具体的任务来支撑的,每个学习单元可能涵盖一个或多个具体工作任务,每个学习单元构成一个基本的教学单位.二、本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旨在通过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平面设计、色彩设计、空间及立体形态等单项或综合技能,形成"室内外环境设计"的专业核心能力,并促进学生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养成,为学生从事相应的岗位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课堂的理论讲授,作品分析,让学生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认识造形观念,实验构成的思维方法,造形方法及表现方法,以实际教学的形式,让学生借助每一个构成课题,以自已亲身的体验,实践与思考,启迪造形创作意念,发现构筑新形式的方法,从中提高创造能力,审美能力与表达能力。

本课程的任务:让学生掌握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的原理和构成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平面设计能力、色彩设计能力和空间立体形态的创造能力;使学生具备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工作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以及健康的身心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三、课程教学目的要求(一)知识目标(1)掌握色彩的基础理论、构成方法和色彩艺术的创意思维;(2)掌握色彩基础理论主要包括色彩的物理、生理、心理、美学等科学原理。

;(3)掌握构成方法主要解决色彩的对比与调和、构成的基本方法及形式美法则;(4)掌握创意思维对色彩的心理联想和创造性运用色彩的方法及规律;(5)根据实践案例、项目能独立完成设计(二)能力目标(1)初步具有徒手装饰作图能力;(2)具有根据不同条件完成项目图纸的能力;(3)具有灵活运用所学三大构成知识的能力。

园林工程技术、园艺技术、环境艺术设计《快题设计》课程标准

园林工程技术、园艺技术、环境艺术设计《快题设计》课程标准

《快题设计》课程标准课程代码:建议课时数:80课时学分:5适用专业:园林工程技术、园艺技术、环境艺术设计先修课程: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室内装饰设计后续课程:中外建筑史与室内设计史、SketChUP草图大师、刖己(一)课程的性质《快题设计》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主干课程之一,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属专业技能必修课,与园林中的其他各门课程联系紧密。

本课程是在植物学、园林美术、园林测量学、园林制图、园林树木学、花卉学、园林CAD等先修课程基础上开设的。

它的后续课程主要是园林工程技术、园林工程概预算、园林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

本课程对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主要支撑和促进作用。

(1)快题设计的应用范围1 .注册设计师考试2 .研究生入学考试和各种专业技能考核3 .相关企事业单位的招聘面试4 .设计实践中的运用时也必须在十分仓促的时间内提交一份“草”方案,甚或面对着委托人当场作业,其情形同属于快题设计表现之列。

(2)快题设计的作用及意义「提高设计思维能力2 .提高手绘表现能力3 .提高就业率(二)设计思路本课程是专业培养设计快题,是训练学生在设计中遇到特殊问题的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特别是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的培养与训练。

设计中有一项特殊的作业,就是在短短的数小时期限内完成一份方案构思,并将设计成果在一幅或有限的几幅版面内尽可能完整、流畅地表达出来。

这种特殊作业通常称之为“快题设计”。

(1)快题设计是综合能力的展现快题设计从表象来看,仅是一个表现的形式,其内在则是一个设计基础、设计技能、设计方法,以及设计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大集成,是要通过漫长的、观察、沉淀后,才能取得好的效果的。

快题设计仅是一个“以小见大”的设计水平的评估载体。

快题设计是在短时间内完成从审视,把握设计要求,整理设计要素,到创作性思维,合理构思设计方案的功能组织与形态结构,最终将方案完成表达的总过程。

环艺专业毕业设计教学大纲

环艺专业毕业设计教学大纲

环艺专业毕业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环艺专业毕业设计教学大纲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环境艺术设计理论和技巧,参与并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学生将深入了解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了解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并通过实践项目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原则和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他们成为优秀的环境艺术设计师。

三、教学内容1.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a.环境艺术设计的定义和范围b.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原则c.环境艺术设计与空间感的关系2.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a.环境艺术设计的历史发展b.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创新与研究方向3.环境艺术设计的实践项目a.室内环境设计实践b.户外环境设计实践c.社区环境艺术设计实践4.环境艺术设计项目管理与实施a.项目管理流程及方法b.团队合作与沟通技巧c.实施过程中的技术要点与注意事项四、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与案例分析相结合,通过学习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以及分析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设计技巧。

2.实践项目训练,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环境艺术设计项目的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堂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和班级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想碰撞,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4.个别指导,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和项目进展,提供个别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完善设计方案。

五、考核与评价1.课堂参与度,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项目,完成作业和报告。

2.设计作品评价,根据学生的设计作品,包括项目提案、设计方案和成果展示,进行综合评价。

3.个人表现评价,考察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思维和项目管理能力等。

六、教材与参考资料1.教材:a.《环境艺术设计原理与方法》b.《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理论与实践》2.参考资料:a.相关学术期刊论文b.相关设计案例分析和实践经验分享七、教学进度安排本课程总共分为16周,按照如下进度进行教学:1-2周: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3-4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5-10周:环境艺术设计的实践项目11-12周:环境艺术设计项目管理与实施13-14周:作品整理和成果展示准备15-16周:作品展示和评价八、其他要求说明1.学生需要按时完成课程作业和实践项目,并按要求进行作品整理和成果展示。

《环境设计概论》课程标准

《环境设计概论》课程标准

《环境设计概论》课程标准一、概述(一)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我校环境设计专业的一门课程。

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室外的环境欣赏和设计能力,使学生了解外环境的基本知识和发展的趋势,以及现在的外环境的存在的问题,在具体的环境中外环境的设计的方法。

让学生具备必要的设计和外环境欣赏能力。

(二)课程基本理念室外环境设计是一门基本的环境认识的基础课程,要求学生在学生时候充分的理解它的实质性的含义,把握外环境设计的基本概念,从本专业的角度出发,分析和理解外环境设计中的各种的注意点,做到现实概念和设计相融合,让自己对环境设计的本质有好的认识和理解。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标准的总体设计思路:在学生学习之初,通用简单的实例来让学生理解外环境的含义和特点,把具体的现实中的外环境的设计方法和实例讲给他们来理解和接受,再通过书本上的文化知识的讲解,让学生自己有必要的环境设计的领悟和艺术修养追求,再通过品位现实中的外环境的事例,真正的让学生从根本上掌握和理解外环境设计的内在的性质和涵义。

本课程主要目标是教会同学们在外环境的设计和领悟中要充分的明白它的实质的含义和周围的环境的关系,真正的理解外环境设计的意义和方法,使自己的艺术修养和文化品位得到很大的提高,对环境设计专业有一个很好的认识和把握。

本课程建议为76课时,一学期完成。

课时数以课程内容的重要性和容量来确定,本课程的要求学生本身所具有的艺术修养和文化修养较高,要求学生有必要有充分的准备,这对以后的艺术的设计理解有很大帮助。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总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环境设计景观方面发街道,小品,广场,庭院等的特点和环境设计手法,让学生们真正的体会到外环境设计的乐趣,在以后的学习中能了解环境小品等外环境的特征在不同的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1、知识教学目标(1)了解外环境设计的特点和发展趋势;(2)理解外环境设计中的各种空间的分析方法(3)掌握外环境各种公共空间的特征和设计方法(4)了解外环境和别的环境景观设计的不同和联系3、素质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具象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形象思维能力;(2)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

《3DSMAX》课程标准

《3DSMAX》课程标准

《3DSMAX》课程标准五年制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方向一、概述(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

坚持以“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作为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坚持以“立足岗位、一专多能、面向企业、服务社会”作为教学改革的目标,其任务是结合本专业方向讲解3DSMAX软件的使用技巧,要求学生熟练掌握高效的三维建模理论和方法、材质与贴图、灯光与摄像机及有效的渲染技术。

培养从事室内、外效果图设计的制作等工作的复合型高技能专门人才,既能完成静态的室内外效果图设计与制作,也能尝试着去研究动态室内外效果图浏览。

同时培养学生的艺术设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

本课程全部以实训的方式教学,全以“项目驱动、由临摹到创作再到实战”、“通过实践练通理论”为指导思想,结合高职生认知规律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又快又好得达到职业岗位要求。

建议前导课程为《透视》、《CAD制图》等,后续课程为《居住空间设计》等综合设计。

(二)课程基本理念1.教学观念方面以专业技能为本位,加强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以“三创”为核心的“双能”人才培养为目标,一切围绕实际应用和就业需要选择内容,让学生在学习时能“避虚就实”,就业时能迅速进入工作岗位。

在实践教学中,采用多样性教学,注重课内的教学效果,贯彻“创新、创意、创造”人才培养的观念,强调学生是主体,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大胆创新。

由浅入深、层次分明,实践教学包括实训,作业,综合实训、毕业设计等环节,通过这些环节,使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踏实工作,刻苦学习的作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所以均安排了相关的先修课和后续课。

2.课程体系改革方面该课程本身就是一种理论结合实际操作的实践性课程。

整个教学以课堂实践教学为主线,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实践活动,在培养专业工具型应用技能和人文内涵拓展技能的“双能型人才”为目标的指导下建构教与学,以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师生互动等开放型教学手段,全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创意、创造”能力。

《环境艺术手绘表现》课程标准

《环境艺术手绘表现》课程标准

《环境艺术手绘表现》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环境艺术手绘表现课程代码:3230987适用专业: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学时:63学时(理论:21实践:42)学分:3.5学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的地位和作用《环境艺术手绘表现》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必修课程,课程共63课时3.5学分,该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对空间的理解和表现能力,如何运用图形来表现设计思想和设计概念的视觉传递技术。

环境艺朮效果图表现不仅仅是一种传设计语言和信息的媒介工具,亦是设计师综合素质的集中反映,因而,它无论在设计教育,还是在设计师的实际操作中都显得至关重要,手绘作为一种传统的表现手法,一直沿用至今,即使在电脑普及的今天,它也一直保持着自己独特的地位。

(二)课程设计思路通过对课程解构工作,重构学习,打碎、简约、泛在等形式、将课程分七个部分:集成环境艺术设计手绘认知、透视应用与构图、基本表现技法—马克笔表现、透明水色表现、彩色铅笔及综合表现、室内空间手绘表现、室外景观空间手绘表现、建筑外观手绘表现等。

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基本掌握环境艺术效果图表现技法步骤、方法及要领,并且能准确的表现出各个空间的视觉效果,从而为以后的专业设计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培养目标(一)总体目标了解手绘表现技法的种类;掌握各种表现工具的性能;熟悉不同材料质感的表现技巧;不同空间手绘表现的步骤及方法;从范本临摹表现到场景写生表现;将设计构思转换成手绘效果图表现。

(二)具体目标三、教学内容(一)课程教学安排学习任务(项目)描述、内容排序、要求及学时分配见下表:表1 《环境艺术手绘表现》课程教学内容设计表(二)实验(实训)安排课程中开设的实验(实训)教学内容参考下表:表2 实验(实训)教学内容标准表四、课程实施建议(一)教材的选用及编写建议(1)教材的编写要体现本课程的性质、价值、基本理念、课程目标以及内容标准。

(2)教材应充分体现职业行为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什么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什么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什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涉及环境美学、艺术设计与社会人文学科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造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习内容和未来发展方向。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习内容包括文化、艺术、设计和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它涉及到建筑环境、室内环境、景观环境等各种类型的环境设计。

学生将学习各种艺术设计技巧和工具,如色彩、构图、空间规划等,以及设计理论、设计方法和设计实践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学生还需要学习相关的社会人文学科知识,如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以便更好地理解和适应不同的环境和人群需求。

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的结合,提升自己的设计能力和审美表达能力。

学生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创造力,能够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学生还需要提高自己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以及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因为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往往需要与建筑师、工程师等多个专业人员进行合作。

未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环境艺术设计将更加注重可持续性设计和生态环境保护。

学生需要学习和研究如何在设计过程中考虑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如何通过设计改善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其次,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环境艺术设计将越来越多地涉及到城市规划、公共空间设计以及社区和居住环境的改善。

学生需要学习和研究城市化背景下的环境设计原则和方法,以及如何将艺术元素融入到城市和社区环境中,创造更美好、宜居的城市环境。

此外,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环境艺术设计也将与科技紧密结合,涵盖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数字建模等新技术领域。

学生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设计工具和技术,以适应数字化时代对环境艺术设计的需求。

总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需要具备艺术和设计的基本素养,同时还需要了解和学习相关的社会人文学科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8-4 22:19:00《室内设计基础与实务》(代码:06347)建议学分:3 建议课时:48一、课程定位《室内设计基础与实务》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此课程,使学生掌握室内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并熟悉室内设计工作流程,使学生具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所必需的相关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本课程在环境艺术专业课程体系中起到设计基础作用。

《室内设计基础与实务》的前修课程是《制图》、《效果图手绘技法》、《计算机辅助设计(施工图)》、《计算机辅助设计(效果图)》、《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现代设计史》、《设计构成与应用》等课程,后续课程是《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家装设计实务》、《公共空间设计实务》、《室内软装饰设计》、《装饰工程造价与招投标》、《毕业设计》、《顶岗实习》。

二、学习目标与职业能力要求通过对《室内设计基础与实务》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以下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1.专业能力(1)掌握室内设计的含义与发展现状与趋势的能力;(2)掌握室内空间与尺度的基本特征和人体工程学相关数据的能力;(3)掌握室内设计程序的相关知识的能力;(4)具备进行室内空间组织的应用设计的能力;(5)具备进行设计方案的整体把握,具备设计思维能力和创意能力的能力;(6)具备进行室内界面、材质、照明、家具以及陈设的设计的能力;(7)具备进行施工图的平面、立面草图制作,具备设计表现能力的能力;(8)掌握设计师基本素质要求与职业标准的能力;(9)掌握工程接洽方法和信息收集方法的能力;(10)掌握工地测量的方法的能力。

2.社会能力(1)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室内设计师职业沟通、洽谈和协调能力;(2)具有团队合作和协作精神;(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诚信品格和社会责任感,能进行自我批评的检查;(4)具有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和主动、热情、耐心的服务意识。

3.方法能力(1)具备正确的自我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2)具备基本的职业认识和职业规划能力;(3)能自主学习室内设计新知识、新技术;(4)能利用各种媒体信息渠道获取行业动态。

三、教学内容设计设计思路:通过课堂理论学习、角色扮演和方案设计表现技能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室内设计的基本内容、设计方法、设计原则和项目流程,树立职业意识、服务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理想,具备室内设计师高技能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潜质。

根据职业室内设计师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基于就业岗位群的项目任务,根据室内设计的程序安排章节。

学习内容的组织包含了丰富的专业知识,每个学习章节都是一个专题讲座,使学习内容更细化,引导学生的职业倾向。

学习内容的组织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项目洽谈到实地勘测,到方案初步设计,再到方案深化、设计跟踪,做到过程完整,真实训练。

表1 《室内设计基础与实务》教学内容安排表四、教学方法手段1.教学方法(1)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核心,推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围绕案例教学、理论讲解、角色扮演、实地练习、项目实训五大板块展开,由以教师为中心转为以学生为中心。

以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为目标,从以教师教为主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主;知识的传授从以学生被动地听记为主转变为学生以主动的吸收为主、以亲身体验为主。

(2)实践性教学,坚持项目导向,创新采用多种途径和方法,体现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特色。

根据室内设计项目流程,将洽谈、现场勘测、设计草图、方案表现、设计深化、设计施工、项目验收七项流程列入教学内容设计中。

工学交替的校内实战演练,使学生步入真实的职业环境,有效训练学生的实际操做能力,在“做”中强化学习动机,在“学”中提高“做”的水平;校外顶岗实习将学生融入社会,面对真正的老板与客户,让学生切实体会到社会对自己的要求,在“做”中弥补自己的不足,顺利完成由学生向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过渡。

(3)角色扮演,进行模拟教学。

“模拟教学”是根据工作过程在学校内进行项目任务的情境设置,模拟工作过程中的真实场景。

我们在《室内设计基础与实务》教学过程中,通过设计师与客户角色扮演与互换将学生置身于各种职业情景之中,为学生创造了丰富的职业体验,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

(4)适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积极进行教学改革。

在整个教学体系中我们使用多媒体技术、网络论坛、数字影音技术及相应的教学软件,学生可以课上课下、校内校外很方便的获得课程学习的各种信息与资料,教与学突破了物质的局限,突破了时空的局限,优化了教学效果。

2.教学手段(1)本课程实行多媒体教学与项目指导教学。

(2)教师及时向学生推荐扩充性学习材料(包括相关设计案例、理论前沿跟踪、各类的相关参考书籍等)并指导学生参考学习,从而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良好条件。

(3)创新考核体系,把学习过程考核和自主学习考核载入考核体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探索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坚持考核内容综合化、考核标准职业化、考核方式多样化、考核时间全程化、评价主体多元化。

五、考核方式以设计项目实训考核为主线,建立开放式、全程化考核体系。

1.注重基本理论的理解、知识的运用、能力的培养,考核标准职业化。

2.实行开放式考核。

①考核范围开放,课堂课下相结合,理论实践相结合;②考核方式开放,小组考核、调研报告、项目设计、作业质量、角色扮演表现相结合;③考核主体开放,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

3.实行全程化考核。

《室内设计基础与实务》课程能力测试与考核采用百分制,学习过程考核、设计项目实训考核与自主学习考核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小组自评相结合,突出学习过程考核比重,利用实务考试系统,保证技能考核的公正性。

表2 《室内设计基础与实务》考核评分表六、教学条件与资源1.教学条件本课程注重实践性教学,实践教学条件能够满足教学要求;能够进行开放式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目前已建立了以多媒体教学为主线,由多媒体课件、纸质教材、网上资源、企业基地构成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1)校内现有设施设备及环境能够满足多种模拟实践教学形式的教学要求。

①具有新式推拉设计台的方案设计实训室。

②具有设备先进的多媒体教室。

(2)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实现了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

4个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综合校内实训基地,可以提供数十个工学交替的实训岗位,满足校内生产性实训的要求。

2.教学资源(1)《室内设计基础与实务》教材、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多媒体课件等;(2)《室内设计基础与实务》风格与流派、国内外大师专题视频教学资料;(3)电子书籍、电子期刊和数字图书馆。

《计算机辅助设计(施工图)》课程标准(代码:06280)建议学分:4 建议课时:64一、课程定位《计算机辅助设计(施工图)》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主干课程。

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是: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环境艺术设计人才所必需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制施工图的基本知识,具备利用Auto CAD软件绘图的能力,为今后的专业项目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计算机辅助设计(施工图)》的前修课程是《现代设计史》、《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制图》、后续课程是《效果图手绘技法》、《计算机辅助设计(效果图)》、《设计构成与应用》、《室内设计基础与实务》、《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家装设计实务》、《公共空间设计实务》、《室内软装饰设计》、《装饰工程造价与招投标》、《毕业设计》、《顶岗实习》。

二、学习目标与职业能力要求本课程以任务为驱动,对学生进行岗位核心技能的有效训练,并将专业知识结构、职业综合素质、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融入到教学内容的每个环节。

使学生具备环境艺术设计人才所必需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施工图)基本知识,初步形成计算机辅助设计(施工图)的绘制能力,为今后的专业课题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并注意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活学活用,让学生明确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在装饰工程中的重要作用。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如下:(一)能力目标:1.能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Auto CAD绘制二维及三维图形;2.能利用计算机辅助软件Auto CAD制作建筑、装饰施工图;(二)知识目标:1.掌握Auto CAD菜单、命令、工具、编辑、图块、标注等知识;2.掌握计算机绘制施工图的知识;3.熟悉制图流程。

(三)素质目标1.独立思考,善于钻研;2.具备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3.具备良好职业道德,遵守行业规范。

三、学习内容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施工图)》课程设计在重视艺术设计教学特色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

课程建设小组联合山东恒艺建筑装饰有限公司、济南福斯特装饰公司进行课程的研究和设计,组织一线设计人员提出任务要求。

课程小组重新构建了《计算机辅助设计(施工图)》课程的课程标准,通过以职业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养成为目的课程改革,学生利用计算机绘制施工图的核心能力上得到极大提高。

表3《计算机辅助设计(施工图)》教学内容安排表四、教学方法手段(一)教学方法1.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核心,推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围绕真实任务、任务分析、分工合作、自主学习四个模块展开,由教师为中心转为学生中心。

以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为目标,从以教师教为主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主;知识的传授从以学生被动地听记为主转变为学生以主动的吸收为主、以亲身体验为主。

采用项目教学、角色扮演等现代教学方式方法。

采用利用项目入手,把制图项目融合到课堂,软件学习融入项目制作,改进学习软件容易枯燥,不容易与项目接轨的现状。

2.实践性教学坚持项目导向,建筑创新、拓展化教育,体现艺术设计专业特色。

根据岗位中实际工作任务,将接受项目任务、辅助设计工作以及计算机CAD装饰图纸制作等工作任务列入教学内容的设计,并依此增加对应的知识内容,拓展了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在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设计与组织中,全程使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数字影音技术及相应的教学软件。

艺术设计专业材质模型库的建立可以让学生可以随时获得课程学习的各种信息与资料。

课下BBS专业论坛也会增添学生的兴趣。

(二)教学手段1.建立纸质文字图像、实物模拟、电子文字图像、网络等多种媒体构成的立体化教学载体。

2.多媒体教学。

本课程理论部分采用多媒体教学。

3.开设网络课程。

4.艺术设计专业设计资源库的建设给本专业学生提供了“资源宝库”。

5.创新考核体系,坚持考核内容综合化、考核标准职业化、考核方式多样化、考核时间全程化、评价主体多元化,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探索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学习过程、项目实训、自主学习均为考核的目标,教师、同学互评考核评价多元保证了考核的公正。

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必须多方面表现好才能获得优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