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不得卧:六经辩证
精讲!吴雄志教授讲六经分治失眠。
精讲!吴雄志教授讲六经分治失眠。
为什么讲这个模型呢?这个模型可以套到很多疾病之中去,比如我们讲的失眠问题。
失眠的人易早醒,早醒我们说阴不敛阳用乌梅丸,阳不入阴我们用交秦丸。
如果他的脾胃不舒服,导致心火不能下降,睡眠不好怎么办?在交泰丸的基础上加人参、半夏、干姜。
这不就是黄连汤嘛!还有一种情况,假如说他不是脾虚,而是胃气不降,也可导致他失眠,因为胃气通于心。
这种胃气不降的失眠往往伴有烦躁,可以用《伤寒论》的生姜半夏汤,“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生姜半夏汤主之”,加上栀子豉汤,合上交泰丸,如果大便再不好解,来上3~5g 大黄,我们从阳明经去治,也是可以的。
如果这个患者早醒,早醒的除有阴不敛阳,还有少阳病,如果用了乌梅丸不见效,可以用四逆散,或者用我们的验方也可以。
还有一种情况,他在白天很困顿老想睡觉,晚上他却睡不着,为什么?因为白天应该兴奋,晚上应该抑制,他是因为白天兴奋不够,所以它晚上也抑制不够,怎么办?你白天给他吃兴奋剂,晚上给他吃镇静剂,他就能好好睡了。
白天用什么兴奋剂?麻黄附子甘草汤,让他白天精神很好,到晚上他就困了,这就是说失眠都可以六经分治。
这个六经模型可以往各个疾病上去套的,然后,我们连时辰都讲了,在哪个时辰会出现什么问题都说过了。
我们说了六经分治失眠,厥阴病,阴不敛阳我们说用乌梅丸,他早醒,并且越睡越短,但是,你知不知道早醒还是一个什么病吗?早醒是抑郁症的一个表现,学精神科的人都知道,抑郁症的人就容易早醒,所以,他不仅是阴不敛阳的厥阴病,少阳病的人也可以早醒,他是抑郁症的一个表现,所以,用乌梅丸十之八九都有效,如果见到没有效的人怎么办?你要看看这个人是不是有抑郁症?是不是个少阳病?如果是少阳病,可以用我们的吴门验方合欢汤,这个合欢汤不外乎是郁金、合欢皮、夏枯草、胆南星这些,都是入肝经的。
假如你不会用合欢汤,小柴胡汤、四逆散、柴胡龙骨牡蛎汤也可以。
如果再研究得深一点,开我们的验方合欢汤也行啊,不外乎有郁金、合欢皮、夏枯草、胆南星这些清肝疏肝的药物,这是属于少阳的早醒。
《黄帝内经》论睡眠障碍
.
病案 王某某,男,68岁,2005年3月29日接诊
失眠三月余,服舒乐安定、氯硝安定及 养血安神糖浆、枣仁安神丸等药物,效 不显,神情烦躁,语多不休,声如洪钟, 易怒,耳门刺痛阵阵,咽红喉痛,口干、 口腻,纳食无味,寐则头汗如浴,苔厚 白腻,质暗,脉大弦。
日常行于阳,夜行于阴,故阳气 尽则卧,阴气尽则寤。故肠胃大 则卫气行留久;皮肤湿,分肉不 解,则行迟。留于阴也久,其气 不清则欲瞑,故多卧矣。” 《素问·平人气象论》 “溺黄赤安 卧者,黄疸,”
.
病案:蒋某某,男,60岁,2004.3.16初 诊。
神疲乏力,多卧,每日睡12~14小时, 仍不解乏。形体肥胖,腹大,体重98公 斤,身高170公分,患有高血脂、脂肪 肝、高血粘度症,便溏,慢性结肠炎。
而未有定舍,反淫于脏,不得定处, 与营卫俱行而与魂魄飞扬,使人卧 不得安而喜梦。”
.
黄帝曰:有余不足有形乎? 岐伯曰: 阴气盛则梦涉大水而恐惧,
阳气盛则梦大火而燔焫, 阴阳俱盛则梦相杀。 上盛则梦飞,下盛则梦堕, 甚饥则梦取,甚饱则梦予。
.
肝气盛则梦怒, 肺气盛则梦恐惧、哭泣、飞扬, 心气盛则梦善笑恐畏, 脾气盛则梦歌乐、身体重不举, 肾气盛则梦腰脊两解不属。 凡此十二盛者,至而泻之立已。
.
2、邪留上焦,卫气久留于阴 《灵枢·大惑论》曰:“邪气留 于上焦,上焦闭而不通,己食 若饮汤,卫气留于阴而不行, 故猝然多卧焉。”
中风先兆 病案
.
奚某 女,76岁2000年11月8日初诊。 平素昼不精,夜不瞑,近三、四天
突然多卧,不思起床,起则行步飘忽不 定,易摔跤,神疲头晕,目眩耳鸣,倦 怠面黄,记忆力大减,两足至膝皮肤刺 痛,扪之麻木如隔衣,形体瘦削,脉小 弦滑,舌暗红,苔厚腻, 血压160/90mmH克,血甘油三酯、胆固 醇均偏高, 脑CT示:左侧颞部腔隙性梗塞灶。
于春雷副教授运用经方治疗失眠经验举隅
于春雷副教授运用经方治疗失眠经验举隅失眠,古代称为“不寐”。
是现代生活中的常见疾病。
中医药治疗优势明显。
于春雷副教授擅长运用经方辩证论治失眠,灵活辩证,药简力专,积累了丰富经验。
标签:1失眠2经方3辩证于春雷,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第二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中国民间疗法研究会特种针法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擅长运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症,尤其对失眠的辩证和经方运用有着独特经验和心得。
遣药精专,疗效显著,深受广大患者的好评。
现将于老师运用经方辩证治疗失眠经验总结如下:一、对失眠的认识失眠,中医称为“不寐”。
《灵枢?邪客》记述“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
”认为造成失眠的原因是人体阴阳平衡失调,阴阳气不相顺接。
《伤寒论》称失眠为“不得卧,不得眠”。
记述为“虚烦不得眠;胃中干燥,烦躁不得眠;烦躁不得卧寐,下利厥逆,心烦不得眠”。
认为外感,失治,误治均是造成失眠的关键因素,和痰浊,虚热,水饮等致病因素密切相关。
于春雷老师认为失眠可归属于《伤寒论》中的小柴胡汤证,也可因疾病的演变和转归而归属于《金匮要略》中的痰饮病,淤血病,虚劳病等范畴。
认为病机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患者脏腑娇嫩,禀赋不足,气血失养而致阴阳失衡。
其二,患者受七情内伤,饮食肥腻,医生失治误治等外界因素影响,造成气滞,血瘀,痰饮等病理产物相互夹杂而发病。
二、治则与治法于春雷老师认为失眠的病因病机复杂,症状也是复杂多样,虚实夹杂。
治则应标本兼顾,分清主次。
对于以气血亏虚,阴阳两亏表现为主的病人往往以扶正固本,健脾固肾为主,以理气化痰为辅:对于以肝郁气滞,痰瘀表现为主的病人则以疏肝理气,祛痰化浊为主,以养阴生津为辅。
三、辩证论治1、肝郁火旺证患者往往长期愤怒或忧虑,造成肝气瘀滞,肝火上炎。
表现为失眠多梦,忧愁焦虑,心烦急躁,口干口苦,两目干涩,舌红苔黄,大便干结,小便黄,脉弦数。
世界睡眠日,失眠六经辨证总结
世界睡眠日,失眠六经辨证总结引言:睡眠是人体生理和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睡眠质量对于人们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然而,失眠却成为了影响全球范围内的普遍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失眠的病因和治疗方法,我们将通过中医的视角来总结失眠的六经辨证与治疗。
一、肝经郁火型失眠:特点:较为常见的失眠类型,以易醒或早醒为主,入睡困难,常伴有烦躁易怒、失眠后胸胁疼痛、口苦口干、口舌生疮等症状。
治疗方法:舒肝平燥。
可通过调整情绪、避免熬夜等方式舒缓郁动,常用中药如柴胡、黄连、丹参等药物进行治疗。
二、心经失血型失眠:特点:主要表现为失眠多梦、心烦不宁、面色无华、心悸气短、舌质淡白、脉细弱等症状。
治疗方法:滋养心血。
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富含铁、维生素B群等的食物摄入,以及使用具有养心安神作用的中药如当归、龙眼肉等进行治疗。
三、脾经湿困型失眠:特点: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多梦失眠、口干、纳差、肢体浮肿等症状。
治疗方法:燥湿健脾。
可通过调整饮食习惯,避免过食生冷、油腻食物,增加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摄入,同时采用健脾化湿的中药如茯苓、白术等进行治疗。
四、肺经燥热型失眠:特点:主要表现为失眠难入眠、咳嗽痰黄、喉干鼻燥等症状。
治疗方法:清肺泌热。
可通过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避免长时间接触热源、减少糖分摄入等方式进行调节,同时使用清热宣肺的中药如薏苡仁、玄参等进行治疗。
五、肾经精亏型失眠:特点: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多梦失眠、腰膝酸软、耳鸣畏寒等症状。
治疗方法:滋养肾精。
建立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疲劳,同时使用滋补肾精的中药如枸杞子、山药等进行治疗。
六、心火上炎型失眠:特点:主要表现为失眠多梦、烦躁易怒、口干口苦、目赤口苦等症状。
治疗方法:清心降火。
调整饮食结构,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摄入,保持心情舒畅,同时使用清心泻火的中药如决明子、菊花等进行治疗。
综上所述,失眠的治疗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
通过中医辨证论治,可以针对失眠的不同症状,调和人体阴阳平衡,达到恢复健康睡眠的效果。
失眠的中医辨证论治
失眠的中医辨证论治在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失眠已成为困扰人们的重要问题“睡商”已经成了比情商、智商更难得的能力“现代医学认为,睡眠是一种主动过程,有专门的大脑中枢管理睡眠与觉醒。
而引起失眠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躯体因素、心理因素及药物因素等。
失眠的临床症状表现为难以入睡、睡眠不深、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再睡、疲倦等。
失眠还会继发一系列的身体不适症状,例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脱发、焦躁、长斑等等。
中医认为,失眠属“不寐”范畴,与心、脾、肝、肾阴血不足和脑髓失常关系密切,其病理变化以阳不入阴、阴阳失交为主。
因为血之生成来源于脾之水谷精微所化,血上奉于心,则心得其所养;受藏于肝,则肝体柔和而魂得安藏;统摄于脾,则生化不息,调节有度;血化为精,下藏于肾,上承于心,滋养脑髓,则心肾相交,神志安宁。
因暴怒、思虑、忧郁、邪热、痰湿等伤及诸脏,精血内耗,彼此影响,则容易引发五脏功能失调而成顽疾。
所以失眠的证型虚实兼有,以虚者为多,治疗当以补虚泻实,调整脏腑阴阳为原则。
01、内治法肝火扰心:症见不寐多梦,甚至彻夜不眠,急躁易怒,伴头晕头胀,目赤耳鸣,口干而苦,不思饮食,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而数。
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痰热扰心:症见心烦不寐,胸闷脘痞,泛恶嗳气,伴口苦,头重,目眩,舌偏红,苔黄腻,脉滑数。
方用黄连温胆汤加减。
心脾两虚:不易入睡,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少,伴头晕目眩,四肢倦怠,腹胀便溏,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方用归脾汤加减。
心肾不交:心烦不寐,入睡困难,心悸多梦,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少津,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细数。
方用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加减。
心胆气虚:虚烦不寐,处事易惊,终日惕惕,胆怯心悸,伴气短自汗,倦怠乏力,舌淡,脉弦细。
方用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加减。
02、针灸治疗照海、申脉、神门、印堂、四神聪等穴位。
03、耳穴压豆皮质下、心、肝、肾、神门、垂前、耳背心等穴以王不留行籽贴压。
从《黄帝内经》理论浅析失眠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
从《黄帝内经》理论浅析失眠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摘要以《黄帝内经》理论为指导,从病因病机入手,探讨失眠的发病及治疗,以期更好地将经典的精髓运用到临床。
关键词黄帝内经失眠病因病机治疗原则失眠在《黄帝内经》中又称“不得卧”、“不得眠”、“目不瞑”,是由于心神失养或不安而引起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
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以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
失眠在临床虽不属于危急重病,但睡眠的过程对于人的身心健康都非常重要,由于睡眠时间的不足或睡眠质量很差,醒后会出现神疲乏力、头晕头痛、心悸健忘及全身无力等一系列症状,会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长期的顽固性的失眠,还会使人们形成对安眠药物的依赖,久而久之,恶性循环。
易患药源性疾病。
临床上若发挥中医药的优势,通过中医“审因查机”,针对病因病机治疗,则会避免上述隐患,并可使失眠的病症得到根本的治疗。
失眠在《黄帝内经》一书中多次出现,并初步形成了关于失眠的理法方药的一套较为系统的理论,该书主要从阴阳气血方面究其病因病机,针对病因病机辨证用药。
在临床中对失眠的治疗尤其是顽固性失眠的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那么,《黄帝内经》是如何论述的呢?下面分别述之。
1、正常睡眠的基础卫气的正常运转,阴阳交泰是保证正常睡眠的基础。
在《灵枢·口问》中详细阐述了睡眠的基础:“卫气昼日行于阳,夜半则行于阴,阴者主夜,夜主卧……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
”从《灵枢·邪客》:“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慓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脏六腑。
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
行于阳不得人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
”从这段话中不难看出睡眠与人体卫气的运行关系极为密切,卫气的性质是“傈疾而滑利”,白天运行于人的体表(昼日行于阳),夜晚运行于人的体内(夜行于阴),如果人体的五脏六腑运行异常,阻碍了卫气通行体内的道路,夜晚卫气仍运行于体外,造成人体“阳盛阴亏”的状态,此时机体就会出现不能闭目睡眠的状态。
失眠新角度:从六经辨证来分治失眠
失眠新角度:从六经辨证来分治失眠后台有不少朋友咨询我各种问题,没想到问的最多的就是失眠。
很多读者朋友的失眠很顽固啊,失眠好长时间,自己也不太会治,很痛苦。
所以今天就写一下失眠的六经辨证,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要治失眠,首先要知道人是怎么睡觉的。
我们从中医角度讲:阳入于阴,人就睡觉了。
或者简单来讲,到了晚上,人的心火下降入肾水,心肾相交,人就睡觉啦。
人睡不着就是心火不能下降入肾,不能心肾相交。
(心肾不交是不是感觉看了很多遍了,别急继续往下看)那么心火为什么不能下降呢?可能是心火太旺了,患者舌尖很红,可以用黄连或苦参来清心。
也可能是肾水不够了,患者有明显黑眼圈,可以用地黄来补肾。
还有可能是有痰火扰心,或者是有瘀血阻滞,或者是中焦堵住了,挡住了心火下行的道路。
好,下面开始,六经分治失眠:1.太阳白天无精打采,兴奋性不够,总是白天睡,导致晚上睡不着。
方用麻黄附子甘草汤,吴门验方八味回阳饮加减更佳。
注意:白天服药,晚上不要服。
2.少阳焦虑抑郁,一躺下就胡思乱想,想的太多,也可表现为早醒。
舌边肿胀。
舌苔黄腻,此痰火失眠,可用黄连温胆汤或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吴门验方合欢汤加减更佳。
重症可用吴门验方茯苓苦参汤,见效更快。
3.阳明栀子豉汤治更年期心烦失眠常用,或者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导致的失眠。
若失眠患者便秘,腑气不能下行,肚子胀,可用大黄通腑。
(当然便秘有很多治法,不是一见到便秘就用大黄哦!)4.太阴胃不和则卧不安,此类患者表现为胃胀、腹胀或胃不舒服。
心火不降,舌尖红,《伤寒论》黄连汤。
胆火不降,舌边肿胀,《伤寒论》六物黄芩汤。
分不清楚心火胆火,那就直接用半夏泻心汤治胃胀,打通中焦。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梦交、遗精等特殊失眠。
晚上梦阴物体,藿香、佩兰芳香化浊。
5.少阴少阴心火太旺,用黄连或苦参去清,方用黄连阿胶汤或茯苓苦参汤或交泰丸或龟鹿二仙汤。
心阳虚,晚上梦阴物,桂枝镇静安神。
也治疗心阳虚的胆小失眠,晚上一关灯就害怕,方用桂枝甘草汤。
六经辨证与方证相应相结合诊治失眠症思路探讨
眠也 消失 。笔者通 常运 用 六经 辨证 与 方证 相 应结 合 诊
治 失眠临床疗 效显 , 现 分述如下 。
1 六 经 辨 证
六 经辨证论 治体 系是 张仲景首创 , 从整 体观念 出发
汤 。《 伤寒 论 》 第7 6条 : “ 发 汗吐 下后 , 虚烦 不 得 眠 , 若 剧者 , 必反 复颠 倒 , 心 中懊 懊 , 栀 子 豉 汤 主之 。 ” 本 条 文 所讲 失 眠是经 治疗 后有 形之 邪 已经去 除 , 而余热 未尽 , 留扰 于 胸 膈 所 致 , 治 以 栀 子 豉 汤 。《 伤寒 论》 第 2 4 2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3 — 8 9 1 4 . 2 0 1 5 . 0 7 . 0 0 5 文章编号 : 1 0 0 3 — 8 9 1 4 ( 2 0 1 5 ) - 0 7 — 1 3 8 5 - 0 2
中医学对失 眠症 的诊 治 积 累 了两 千多 年 的丰 富经
伴或不 伴有 日问头 昏、 精神疲 乏 、 注 意力不 集 中 、 学 习工
作 困难 的慢性失 眠 , 继发性 失眠是指 由于 疾病原 因如太 阳病 、 少 阴病等所 伴随 的急慢性失 眠 。对 于原 发性失 眠
“ 病 皆与方 相应 者 , 乃服之 。 ” 《 伤寒论》 有“ 桂枝证” 、
验, 《 黄帝 内经》 最 早奠 定 了睡 眠 的 中医理 论基 础 , 并记 载 了第一 张 治 疗 失 眠 的 方 子 : 半夏秫米 汤; 《 伤 寒论》 《 金 匮要略》 在半 夏秫 米 汤 的基础 上发 展 出失 眠症 的全
面辨证论 治方法 , 笔 者在I 临床上 运用六 经辨 证与方 证 相 应相结合 选用 中医药治疗失 眠常常 能取得 很好 的疗 效 。 笔者把失 眠症分 为原发性失 眠和继 发性失 眠 , 原 发性 失
世界睡眠日,失眠六经辨证总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世界睡眠日,失眠六经辨证总结失眠是指无法入睡、睡眠质量差或睡眠不足的一种睡眠障碍。
根据中医六经辨证理论分析,失眠主要可分为以下六经辨证类型:1. 失眠辨证类型:太阳经证太阳经证主要表现为失眠、多梦、易醒、睡眠质量差,并伴有面部潮红、口渴、体温升高、大便干燥等症状。
这种类型的失眠多与体内阳气亢盛、阳热内盛有关。
2. 失眠辨证类型:太阴经证太阴经证主要表现为夜间易醒、失眠、痛苦、烦躁并伴有心悸、少气、气短、多梦等症状。
这种类型的失眠多与心血不足、阴虚内热有关。
3. 失眠辨证类型:少阳经证少阳经证主要表现为失眠、多梦、易醒或瞌睡不安、易怒、胸胁不舒等症状。
这种类型的失眠多与肝胆郁结、气滞血瘀有关。
4. 失眠辨证类型:少阴经证少阴经证主要表现为失眠、多梦、易醒、心烦、口干、盗汗等症状。
这种类型的失眠多与心肾不交、阴精血亏有关。
5. 失眠辨证类型:阳明经证阳明经证主要表现为失眠、多梦、易醒,伴有面色发洪、大便秘结等症状。
这种类型的失眠多与胃热、脾胃运化失常有关。
6. 失眠辨证类型:厥阴经证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厥阴经证主要表现为失眠、多梦,伴有心悸、恶心、呕吐等症状。
这种类型的失眠多与心阳不足、心神不宁有关。
对于失眠的六经辨证治疗,可以根据不同的辨证类型采取中医针灸、草药调理等方式进行治疗。
同时,注意睡眠环境的改善、规律的生活作息、心理调适等也是很有帮助的。
最重要的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辨证治疗方法,因为每个人的体质和症状可能不同,需个体化辨证治疗。
从少阳病论治失眠症
从少阳病论治失眠症以张仲景《伤寒论》为指导,从六经辨证的少阳病为切入点论治失眠症。
《伤寒论》中少阳病是指病邪侵犯少阳,胆火敷布被郁,枢机不利所导致一种疾病,是外感病发展过程中病邪既不在表阳之太阳,又未深达里盛之阳明,居于太阳、阳明之间的一种疾病。
少阳为三阳顺利运行的枢机,为阴阳相交之门户,因此治疗阴阳失交的失眠症,重要的方法是使其枢机条畅。
少阳病归结其病因,有本经病变及他经传入两种。
本经病变,多因本经受邪所致,先天禀赋不足,无力与外邪抗争,致使病邪侵犯少阳;他经传入,多因太阳病失治误治,病邪传人少阳;或三阴经正气来复转出少阳经脉,邪留少阳而致发病。
少阳病其临病特点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细为主证。
其生理特点可以概括为:疏利气机,通调水道;阳气始生,正气偏弱;三阳离合,少阳为枢。
著名《伤寒论》研究者刘渡舟教授认为,少阳经脉为营卫气血阴阳转运之枢纽,喜条达,恶抑郁,若情志不舒,肝气郁滞,少阳经脉不畅,而致其气机不利,导致阳不入阴,阴阳不交而致不寐。
以少阳病代表方小柴胡汤化裁,确立和解枢机,重镇安神法小柴胡汤可和解少阳,疏利三焦,疏肝泻火,调达枢机,为少阳病的代表方,该方不仅能改善肝郁化火型失眠症患者白天烦躁易怒,胸闷胀痛,口干,眼干,头晕目眩等症状,而且还能改善患者夜间入睡困难,延长睡眠时间,改善睡眠结构。
崔梅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失眠症患者 1 例,该患者遵医嘱服药,并改掉一些不良的睡眠习惯,经治疗 2 周后,失眠证候基本痊愈。
高霖雨等通过对前人经验的总结,通过临床数据观察,认为失眠症可以从少阳论治,临床应用经方小柴胡汤治疗失眠症患者,通过服药 2 周后,失眠状况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延长,睡眠结构得以改善,疗效肯定。
张丽平等应用经方小柴胡汤治疗失眠症患者 2 例,效果理想。
田嵘棒等总结著名伤寒论专家刘渡舟教授经验,认为小柴胡汤治疗由于气郁痰火所导致的失眠症疗效肯定。
《内经》认为:“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
跟着《内经》学治“失眠”(内有古文,慎点哦!)
跟着《内经》学治“失眠”(内有古文,慎点哦!)导读:今天我们一起在刘炳凡先生的带领下,复习《内经》关于睡眠问题的经典条文以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肖老师每日一聊今日议题:“肌酐为什么会反弹?”欢迎点个赞,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们哦~《内经》用对比法:壮者昼精、夜瞑,老者昼不精、夜不瞑。
前者是“气血盛”而“肌肉滑”,后者是“气血衰”而“肌肉枯”。
此言睡眠的自然规律之常也。
然而,在生活过程中,亦有壮者失眠,老者能睡何也?《内经》已提供了答案,壮者耗其气血而肌肉涩,老者全其天真而气道利是也。
可见失眠,除自然规律外,尚有人为因素的自我干扰,但在治疗上《内经》注意了“滑”、“涩”二字,滑者育其阴,涩者亢其阳,此阳盛不能入阴,阴虚则目不瞑之理也。
《内经》经旨已明,治病必须治人,不能纯靠“镇静安眠”以揠苗助长也。
一、概述【原文一】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
(《灵枢・口问篇》)【名家论述】张志聪:“日暮在外之阳气将尽,而阴气渐盛,则目瞑而卧。
平旦在外之阴气将尽,而阳气渐盛则寤矣,此阴阳之外内也。
”【按】张氏之注,是根据生理情况而立言。
在病理方面,如仲景《伤寒论·少阴篇》:“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尤在泾曰:“多阳者多寤,多阴者多寐”,可见但欲寐应为阳虚的反应。
反之,如叶天士云:“多痛阳升,阴液无以上注,口干舌绛,烦不成寐,当益肾水以制心火。
”宜黄连阿胶汤之属,此即“泻南补北”之法。
【原文二】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
(《灵枢·营卫生会篇》)【注释】昼精:指白天精神饱满。
五脏之气相搏:指五脏机能不协调。
【名家论述】张景岳:“老者之气血衰,故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搏聚不行,而营气衰少矣。
营气衰少,故卫气乘虚内伐,卫失其常故昼不精,营失其常故夜不瞑也。
不寐的六经辨证治疗临床体会
• 458 •浙江中医杂志2020年6月第55卷第6期医案医话不寐的六经辨证治疗临床体会** 基金项目: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牟重临临床学术经验整理及研究,编号:2014ZA122# 通讯作者:梁小珍,E-mail : 188586207200163. com胡炜梁小珍*沈丹牟重临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浙江台州318020摘要 《伤寒论》记载在病变中出现不寐,从六经辨证治疗。
临床上对不寐的不同表现,可运用辨病与辨证 相结合,采用六经辨证使用经方进行治疗,往往取得良好疗效。
关键词不寐伤寒论六经辨证医案不寐的临床治疗,不必囿于“心主神明”,而从心论治,大都根据发生的病因病机,从本而论治,才能获得理 想效果。
《伤寒论》中记载,伤寒在病变过程中,常出现不 寐而进行六经辨证论治。
浙江省名中医牟重临为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熟悉仲 景学说。
牟师认为运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采用六经辨 证使用经方治疗不寐,取效良好。
笔者随师临证,兹将经方治疗不寐的体会小结如下。
1从太阳病论治不寐治疗不寐的方法很多,主要在于改善引起的病机。
造成不寐的机理,《灵枢•邪客》及《灵枢•大惑论》言: “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
”可见不寐病机是由卫阳不能入于营阴,是营卫不和,治疗可运用桂枝汤调和营卫,使卫阳入 于营阴,阴阳协调,则不寐可获得改善。
此类不寐患者常伴见入夜汗岀而恶寒,头项胀痛,脉浮缓,如见气逆多 汗,烦躁不眠,可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亦可使用《金 匮要略》中治疗虚劳的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减,伴潮热者用桂枝汤加黄苓(阳旦汤)治疗。
临床常见颈椎病患者,表现眩晕,颈项胀痛,入夜加 剧而辗转不寐,使用葛根汤加减。
葛根汤是治疗颈椎病 表现颈项强直的有效方,但方中麻黄有兴奋作用,对不 寐的疗效是否有矛盾?其实只要掌握好用法是无大影响的,《伤寒论》中用麻黄,均先煎去上沫,加九升煎至减二 升,就会防止“令人烦”,即兴奋的副作用。
立足三焦用经方辨治失眠
立足三焦用经方辨治失眠标签:失眠;三焦辨证;经方失眠是一种常见的身心病证,由多种原因引起,临床以不易入睡,睡后易醒,醒后不能再睡,时睡时醒,或彻夜不寐为其病证特点,并常伴有日间精神不振,反应迟钝,体倦乏力,甚则心烦懊憹,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载有失眠病证的条文较多,主要以“不得眠”、“卧起不安”、“不能卧”、“不得卧”等症状表述,其中除因水饮内停胸膈,咳逆倚息不得卧(实为痰饮证)外,其余条文所述病证及其治法对临床上辨治失眠均有指导意义。
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主要从六经、脏腑及气血津液等辨证论治失眠,而少有从三焦辨治失眠。
吴鞠通是三焦辨证的集大成者,对三焦辨证的使用范围,提出“与《伤寒论》为对待文字,有一纵一横之妙,学者诚能合二书而细心体察,自无难识之证,虽不及内伤,而万病诊法,实不出此一纵一横之外”。
他提出的三焦辨证并非简单把病位分为上、中、下三焦,而是巧妙地将六经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融于其中,即先以三焦为纲,分上下之浅深,继以六经分脏腑经络之不同以及以卫气营血分表里之次第,形成纵横交错的立体辨证体系。
三焦辨证是中医学辨证方法学上又一次大发展。
笔者参阅《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及吴鞠通《温病条辨》等经典著作,收集和分析仲景论及失眠的有关条文,提出从三焦用经方辨治失眠,旨在提供一种新的辨证思维方式,希望对临床辨治失眠有所裨益。
1 上焦失眠《温病条辨》指出,邪“由口鼻而入……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可见,上焦病证在病位上主要是指心、肺病证。
心居于上焦,为君主之官,是神之主。
心主血,心营血亏虚,心神浮越,或火热扰心,卫气妄行,不能归附营阴,都会引起失眠。
1.1 栀子豉汤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云:“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
”这是用汗法解除外感表证及吐下法除去胸腹有形实邪之后,因余热未净,郁于胸膈,扰及心神所致失眠。
六经辨证治失眠
第五,认知行为疗法。药物疗法与认知行为疗法对于失眠的短期疗效相似, 但对于生活质量的改善,则以长期的认知行为疗法更为有效。它有利于让患者 主动改善自己的睡眠时间、睡眠习惯,减少不良的睡眠心理暗示,以便达到长 期的治疗效果。
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 所则折寿而不彰“。生命活动实际是一个阳气不断消耗的过程,机 体是靠什么来及时地补充这个消耗?除了饮食以外,睡眠无疑是最 好的方式。因为睡眠由阴入阳产生,是阳藏的过程,所以睡眠的性 质属阴,在睡眠这种阴的状态下,阳气能够得到不断的蓄养。
睡眠能使阳气潜藏,并高度蓄积,不仅及时补充了阳气的消耗, 而且为次日阳气顺利重新用事做好准备,从而保证了生命活动的正 常。
六经辨证治失眠
失眠
失眠是心神失养或不安引起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的一类病证, 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 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
我国约有3亿成年人患失眠和睡眠过多等睡眠障碍,失眠已成为 继头痛之后神经科门诊第二大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及生 活质量。失眠即不寐,历史沿革已有二千多年,失眠类病证最早见 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 经》,被称为“不卧”,“不得卧”和“不能卧“。
失眠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非常典型 和流行的一种病证,很多人有过不同程 度的失眠,失眠在西医看来属于神经类 和心理类疾病,主要采取镇静的方式, 效果不太稳定,而且镇静类的药物往往 对人体有很大的损伤。
世界睡眠日,失眠六经辨证总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世界睡眠日,失眠六经辨证总结失眠是指入睡困难、睡眠质量差、早醒、白天精神不佳等一系列与睡眠相关的问题。
对于失眠,中医有着丰富的理论和临床阅历,可以进行六经辨证来进行总结和治疗。
六经辨证是中医诊疗的重要方法之一,它通过观看病人的症状、脉象、舌象等来确定病机所在,从而为治疗供应指导。
针对失眠的辨证可以包括太阳经、少阳经、阳明经、太阴经、少阴经和厥阴经等六经的辨证。
太阳经辨证:太阳经分布于全身,主要表现为头痛、颈项紧强、恶寒发热、寒战等症状。
在失眠方面,太阳经辨证可能表现为入睡遥遥无期、睡担忧稳、易醒等。
治疗时可接受温经散寒的方法,如服用温热药物或进行温灸。
少阳经辨证:少阳经主要分布于头部、胸腹部和腰腿部位,主要表现为头痛、眩晕、目眩、心烦、耳鸣等症状。
在失眠方面,少阳经辨证可能表现为烦躁担忧、难以入睡、早醒等。
治疗时可接受疏肝解郁的方法,如服用柴胡等药物或进行针灸。
阳明经辨证:阳明经主要分布于胃肠道,主要表现为口干、口苦、胃脘胀痛、大便秘结等症状。
在失眠方面,阳明经辨证可能表现为食欲不佳、消化不良、失眠等。
治疗时可接受调整脾胃的方法,如适当饮食调理、服用健脾药物等。
太阴经辨证:太阴经主要分布于心脏和肺脏,主要表现为心悸、心烦、气短、咳嗽等症状。
在失眠方面,太阴经辨证可能表现为心悸不宁、夜间咳嗽、气短等。
治疗时可接受养心安神的方法,如服用安神药物、进行心理调整等。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少阴经辨证:少阴经主要分布于肾和心包的部位,主要表现为心悸、腰膝酸软、形寒肢冷等症状。
在失眠方面,少阴经辨证可能表现为心悸烦躁、夜尿频繁、失眠等。
治疗时可接受温补肾阳的方法,如服用补肾药物或进行温灸。
厥阴经辨证:厥阴经主要分布于肾和肝的部位,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发热盗汗、月经不调等症状。
在失眠方面,厥阴经辨证可能表现为心烦易怒、多梦入睡困难、睡眠不深等。
治疗时可接受养阴清热的方法,如服用清热药物、进行针灸等。
失眠的辨证论治,何为六经辨证语音详解
失眠的辨证论治,何为六经辨证语音详解妙析天人语音详解失眠的辨证论治,何为六经辨证,浅谈自己看书与临床的体会,我是一枚年轻的中医需要各位高手的指点,但是不需要指指点点,不喜勿喷,不喜勿听,我是一个从善如流,闻过则喜的人,希望与各位同道多多交流,互相学习。
以后会有更多的体会发出来。
失眠是由于情志、饮食内伤,病后及年迈,禀赋不足,心虚胆怯等病因,引起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从而导致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
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以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
失眠在《内经》中称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并认为失眠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其他病证影响,如咳嗽、呕吐、腹满等,使人不得安卧;二是气血阴阳失和,使人不能人寐,如《素问·病能论》曰:“人有卧而有所不安者,何也?……脏有所伤及,精有所寄,则安,故人不能悬其病也。
”《素问·逆调论》还记载有“胃不和则卧不安”是指“阳明逆不得从其道”“逆气不得卧,而息有音者”,后世医家延伸为凡脾胃不和,痰湿、食滞内扰,以致寐寝不安者均属于此。
《医宗必读,不得卧》将失眠原因概括为“一曰气盛,一曰阴虚,一曰痰滞,一日水停,一日胃不和”五个方面。
《医效秘传·不得眠》将病后失眠病机分析为“夜以阴为主,阴气盛则目闭而安卧,若阴虚为阳所胜,则终夜烦扰而不眠也。
心藏神,大汗后则阳气虚,故不眠。
心主血,大下后则阴气弱,故不眠,热病邪热盛,神不精,故不眠。
新瘥后,阴气未复,故不眠。
若汗出鼻干而不得眠者,又为邪人表也。
”夫胆为清静之府,与肝为运,以肾为源,当其阴阳和则开合得所,动静合宜,昼得干动之功,夜得坤静之义。
若有浊气,如火如痰者扰之,则不眠,无清气,若天若日者,举之则多眠,更有肺金魄弱,肝魂无制,寐中而觉神魂飞扬者,更有肝受实邪,疏泄用事,不能敛纳,而致魂归于肝者,更有心阴虚而不能寐者,更有胃不和而卧不安者,更有肾神下竭,心火上炎,而烦躁不安者,以脉条分,焉有不中病情者乎。
从六经系统浅谈失眠的病机
从六经系统浅谈失眠的病机张一心;宫洪涛【摘要】人之寤寐,是机体正常精神活动的基础保障.倘若人体长期得不到充足的睡眠,则会导致患者精神恍惚、注意力下降,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学习和健康.然而现在失眠已经成为临床上常见的难治性疾病之一,关于其病因病机,从古代医家的“脾胃不和说”、“营卫失调说”、“有邪、无邪说”到现代医家的“从肝论治”、“从瘀论治”、“从痰论治”等,各家各有其所说.本文试从仲景六经辨证角度,简要分析了失眠的病机及其相关治疗.【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年(卷),期】2017(015)009【总页数】3页(P57-59)【关键词】失眠;六经辨证;病机【作者】张一心;宫洪涛【作者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郑州450000;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郑州450000【正文语种】中文失眠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非常典型和流行的一种病症。
从古代医学文献中不寐病证所含内容来看,它又有不得(能)卧、目不瞑、夜不瞑、不得(能)眠、失眠等名称[1]。
很多人都有过不同程度的失眠,它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入睡困难、或者眠浅易醒、或者睡眠质量不高、或者自觉睡眠障碍,导致患者精神恍惚、注意力下降,严重影响人们学习、生活和工作。
在西医看来,失眠属于神经类和心理类疾病,主要包括有原发性失眠和继发性失眠,如脑中风、糖尿病引起的睡眠障碍、抑郁症、强迫症等睡眠障碍性疾病,治疗上主要采取镇静的方式,但效果往往不太稳定,而且镇静类的药物往往对身体有很大的损伤。
从中医的角度讲,失眠的病因虽多,但其病理变化,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
《灵枢·岁露》提到:“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
揭示了人体的生理与自然界日月、四时变化的密切关系。
其中睡眠更是与昼夜的更替联系甚密。
《素问·金匮真言论》中提出:“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
失眠的六经辨证
失眠的六经辨证本文选自《江苏中医药》,作者:广州中医药大学张毅之清明麻,谷雨花,立夏点豆种芝麻liu六jing经bian辩zheng证“读仲景之书.当求其所以立法之意。
”许多人学完《伤寒论》,具体到疾病,却不知从何下手,尤其是失眠这种缠绵难愈,治疗甚为棘手的疾病,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张毅之老师从六经辨治失眠的思路,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1从太阳辨治《伤寒论》太阳病病因为外感风寒,病机为营卫失调。
因“壮者之气血盛……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暝”(《灵枢·营卫生会》)。
故营卫失调是失眠产生的重要条件。
营卫失调可因外感风寒而引起,亦可由情志失调,起居失常,脏腑功能异常而引起,故失眠证若具备营卫失调的病机可从太阳病论治。
(一)卫强营弱致失眠营为阴,卫为阳,二者互根互用。
“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周不休”相偕而行。
太阳病卫强营弱是因脾胃虚弱,卫气不固,营阴失守。
其表虚乃因胃中津气不足,影响膀胱气化,敷布于体表的卫气因之不足。
“卫强”乃是与营阴相对而言。
卫气虚浮,卫不入营,营阴虚弱,营卫失常,故致失眠。
症见失眠困倦,胃纳较差,或易怕冷,自汗或盗汗,舌淡胖苔薄白,脉缓。
治以调和营卫,健胃安神。
方宜桂枝汤加龙骨、牡蛎、法半夏、菖蒲。
若兼肾阳不足,卫气虚浮,冷汗较多,脉缓弱者。
治疗以桂枝加附子汤,或桂枝汤合四逆汤调和营卫、温肾摄阳。
若为卫阳受伤,心阳浮越而不得眠,心中悸动不安者。
治以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益卫敛神。
(二)膀胱蓄水致失眠膀胱为太阳之府。
“统营卫而主表”。
若胃气虚弱,可影响到膀胱正常气化。
膀胱为“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膀胱气化失常,水气内停,敷布失常,小便不利是其常见之症。
水气停于膀胱,影响膀胱之气敷布营卫之功能,营卫失调,从而影响睡眠。
此外,水气停聚,津不上承,上焦虚燥,燥热内生,扰乱心胸。
因此虚燥为水气内停所成,故渴欲饮水,加重水气停聚,越饮越渴,甚则水入则吐。
膀胱水停而致失眠的症见:心烦失眠,小便不利或短赤,口渴欲饮,饮不能解,或有发热怕冷,舌淡嫩苔白水滑,脉浮数。
失眠之辨证论治看《黄帝内经》与《伤寒论》
失眠之辨证论治看《黄帝内经》与《伤寒论》王芷乔【摘要】《黄帝内经》与《伤寒论》同属于中医四大经典,从古至今,一直是中医学子研习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罗列与对比《黄帝内经》与《伤寒论》条文,找到了二者在失眠辨证论治中的延续性与区别点.故不辞浅薄,以飧同道.【期刊名称】《光明中医》【年(卷),期】2012(027)009【总页数】2页(P1731-1732)【关键词】失眠;《黄帝内经》;《伤寒论》;比较【作者】王芷乔【作者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武汉430065【正文语种】中文失眠,又称不寐、不得眠。
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与患者增多,此病在现代医学病症体系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位置。
而中医以其独特而极具临床应用价值的调治大法于失眠防治中取得了不俗的成果。
现暂溯本求源,仅从《黄帝内经》与《伤寒论》中小论一二,以窥其秘。
不寐之病名出自《难经·第四十六难》。
《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学奠基之作,其中虽尚未出现失眠这一病名,但也以“不得卧”“目不瞑”“卧不安”“不眠”等称谓散见于《灵枢·营卫生会》、《灵枢·邪客》、《灵枢·大惑论》以及《素问·逆调论》等20余处文献中。
1.1 生理《灵枢·营卫生会》云:“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
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
……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
”《灵枢·口问》有云:“卫气昼日行于阳,夜半则行于阴,阴者主夜,夜者卧。
”又云,“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
”归纳起来,即营卫的循行流注,特别是卫气能有时有节的出入阴阳是人体得以寤寐的关键。
1.2 病理《灵枢·邪客》曰:“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
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陷,不得入于阴,阴虚,则目不瞑。
”《灵枢·寒热病》:“阳气盛则瞤目,阴气盛则瞑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失眠不得卧:六经辩证
太阳传至阳明,化为燥邪;失眠不得卧:解肌,葛根汤。
太阳病发汗后,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饮水者,少少与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化气行水:五苓散主之。
少阳枢机不转,小建中汤微和一下;不差者小柴胡汤。
病如桂枝汤症,不见发热头痛等:胸中痞鞭,气上冲咽喉:当吐则吐,瓜蒂散。
有人服桂枝汤都会吐,就是介于这个之间。
阳明热邪,胃不和则卧不安:白虎汤主之。
燥屎鞭结,烦躁不得安者:三个承气汤。
误吐,误下:太阴中宫阳衰,津液不能上承烦躁不得眠者:吴茱萸四逆,理中汤的症了。
下后,复发汗,身无大热,昼日烦躁不得眠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伤寒大热,干呕呻吟,夜不得眠:黄连解毒汤主之。
有淤血的:犀牛地黄汤。
忧思过度,心君烦躁,元神不能下交,事事不能如意,神气不得安舒;解郁:鞠郁丸,归脾汤类。
心血不养酸枣仁汤,气血俩虚养心汤等。
少阴从火化,心中烦,不得卧者;黄连阿胶汤主之;从寒化,心肾阳衰,中宫失守的:少阴四逆,白通;以及火神之补坎益离丹,外加太阴理中汤;配合桂枝龙骨牡蛎汤交替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