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实务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国际贸易实务知识点总结

国际贸易实务知识点总结

国际贸易实务知识点总结1.贸易政策和规则:国际贸易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贸易政策和规则。

各国通过关税、配额、补贴等手段来保护本国产业,同时也会签署双边或多边的贸易协定,规范贸易行为。

2.贸易伙伴和市场:在国际贸易中,选择合适的贸易伙伴和市场非常重要。

贸易伙伴的选择可以根据市场规模、经济发展水平、贸易政策等因素进行评估。

3.贸易流程和文件:国际贸易的过程包括询价、报价、谈判、合同签订、货物运输等环节。

在每个环节都需要相应的文件,如信用证、发票、装箱单等。

4.汇率和支付方式:国际贸易中,汇率的变动对贸易双方的收益和成本有着重要影响。

同时,还有多种支付方式可供选择,如信用状、托收、跟单托收、电汇等。

5.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关税是进口商品征收的税款,是制约国际贸易的一种壁垒。

非关税壁垒包括配额、进口许可证、技术标准等,同样对贸易造成影响。

6.保险和赔偿:国际贸易中,货物运输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损失或事故,因此购买适当的保险非常重要。

同时,也需要了解赔偿的方式和标准。

7.海关和贸易术语:了解海关的相关规定和程序对于顺利进行国际贸易非常重要。

熟悉贸易术语可以避免产生误解和纠纷。

8.货物分类和计量:为了方便统计和管理,货物需要按照一定的分类和计量方法进行归类。

常见的分类方法包括海关编码和贸易统计分类。

9.贸易融资和担保:国际贸易中,往往需要融资和担保来支持交易。

常见的融资方式包括信用证融资、银行担保等。

10.贸易纠纷和争端解决:由于国际贸易的复杂性,难免会出现纠纷。

了解相关的争端解决机制和程序可以帮助贸易双方更好地处理纠纷。

总之,国际贸易实务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广泛,包括贸易政策、市场选择、贸易流程、关税壁垒、支付方式等。

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企业和个人更好地开展国际贸易活动。

国际贸易实务最全知识点

国际贸易实务最全知识点

国际贸易实务最全知识点1.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关税是政府对进口商品征收的税费,而非关税壁垒包括配额限制、进口许可证、补贴和检验检疫等措施,用于限制进口。

2.自由贸易区和关税同盟:自由贸易区是指两个或多个国家之间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地区,而关税同盟是在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成员国还实施统一的关税政策。

3.最惠国待遇:最惠国待遇是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原则,即任何一方给予其他成员国的最有利待遇,也必须给予全部成员国。

4.贸易逆差和贸易顺差:贸易逆差指进口大于出口,而贸易顺差指出口大于进口。

贸易逆差可能导致国家的外汇储备减少,而贸易顺差可能导致国家货币升值。

5.汇率:汇率是一种货币与另一种货币的兑换比例,是国际贸易中汇款和结算的基础。

汇率的变动会影响国际贸易的竞争力和成本。

7.外汇市场:外汇市场是各国货币的交易市场,通过汇率变动实现货币的兑换和资金流动。

外汇市场的波动可以影响国际贸易的成本和利润。

8.海关和口岸管理:在国际贸易中,海关和口岸管理是确保货物的合法进出口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包括报关、检验检疫、清关等程序。

9.进出口文件和合同:进出口文件包括发票、装箱单、提单等,用于记录和规范货物进出口的信息。

合同是买卖双方达成的法律协议,规定了交易的条件和责任。

10.贸易保护主义和自由贸易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是国家采取各种手段限制进口以保护国内产业,而自由贸易主义则倡导开放的贸易环境,主张相互合作和互利共赢。

11.反倾销和政府补贴:反倾销是国家对进口商品采取的措施,以应对其他国家存在的倾销行为,而政府补贴则是指国家对本国产业提供的经济支持。

12.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在国际贸易中,常常会出现贸易纠纷。

世界贸易组织设立了争端解决机构,用于处理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争端。

13.跨国公司和合资企业:跨国公司是在多个国家经营的公司,它们通过在不同国家建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实现国际贸易的便利和效益。

合资企业则是两个或多个国家企业联合成立的企业。

《国际贸易实务》知识点总结

《国际贸易实务》知识点总结

《国际贸易实务》知识点总结国际贸易实务知识点总结1. 国际贸易的概念和特点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服务和资本的跨境交流和交易活动。

国际贸易的特点包括:跨国交易:国际贸易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易,涉及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法律背景。

互利互惠:国际贸易是基于互利互惠的原则进行的,各方通过交换商品和服务来获得自己所需的资源。

依赖性:各国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配置存在差异,因此国际贸易成为满足各国需求和补充各国资源的重要手段。

2. 国际贸易的主要参与方国际贸易涉及多个参与方,包括:出口商:出口商是将商品和服务出口到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或个人。

进口商:进口商是从其他国家和地区购买商品和服务的企业或个人。

政府机构:政府机构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监管、规范和推动的角色。

国际组织:国际组织如世界贸易组织(WTO)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对国际贸易进行协调和管理。

3. 国际贸易的主要方式国际贸易的主要方式包括:出口贸易:出口贸易是指将商品和服务从本国销售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进口贸易:进口贸易是指从其他国家和地区购买商品和服务进口到本国。

合作贸易:合作贸易是指两个或多个国家或企业之间进行的合作,共同生产和销售商品和服务。

中转贸易:中转贸易是指将商品从一个国家运输到另一个国家,然后再转运到最终目的地的贸易方式。

进出口代理:进出口代理是指代理商代表出口商或进口商进行贸易活动,包括销售、采购、运输等。

4. 国际贸易的风险与挑战国际贸易面临着各种风险和挑战,其中包括:政治风险:政治风险包括政府政策调整、政治动荡等因素可能对国际贸易造成不利影响。

经济风险:经济风险包括汇率波动、经济衰退等因素可能引发市场不稳定,对国际贸易产生影响。

供应链风险:供应链风险包括原材料供应中断、运输问题等因素可能导致交货延误或无法交付。

质量风险:质量风险包括产品质量问题可能引发纠纷和退货等后果。

5. 国际贸易的优势与机遇国际贸易带来了许多优势和机遇,其中包括:扩大市场:国际贸易可以帮助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增加销售额和市场份额。

国际贸易实务考点汇总

国际贸易实务考点汇总

国际贸易实务考点一、名词解释1.记名提单:又称收货人抬头提单,是指提单上的收货人栏中已具体填写收货人名称的提单。

不记名提单:提单上收货人一栏内没有指明任何收货人,而注明“提单持有人"(Bearer)字样或将这一栏空白,不填写任何人的名称的提单。

指示提单:是指提单上的收货人栏中填写凭指示或凭某某人指示字样的提单。

清洁提单:在装船时,货物外表状况良好,承运人在签发提单时,在提单上不带有明确宣称货物受损或包装有缺陷的不良批注的提单。

已装船提单:是指承运人在货物装上指定船后所签发的提单。

2.汇款:指银行(汇出行)应汇款人的要求,以联行或代理行作为付款行(汇入行),将款项付给收款人的一种支付方式.托收:是指债权人开立汇票委托银行向债务人收取款项。

DP:即期付款交单是跟单托收方式之一,代收行凭付款人即期付款向付款人交付单据.远期付款交单是跟单托收方式之一,代收行凭付款人远期付款向付款人交付单据。

DA:承兑交单是是跟单托收方式之一,代收行凭付款人承兑汇票向付款人交付单据。

3.保险4. FOB术语的含义: FOB是指卖方在指定的装运港和规定的期限内将货物越过买方指派的船舷时,即完成交付,并及时通知买方,承担货物越过船舷前的一切费用和风险. 按通则的解释本术语只能用于海运和内河运输。

FCA:货交承运人(.。

.指定地),是指卖方在指定地将已经出口清关的货物,交付给买方指定的承运人,为完成交付货物,并及时通知买方卖方负责货交承运人前的一切费用和风险. CFR:成本加运费(。

指定目的港),卖方负责租船订舱,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将指定的货物装上运往指定目的港的船上,支付运费,并承担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前的一切风险和费用. CIF术语的含义CIF术语是指卖方负责租船订舱并按合同规定的装运港和期限将合同货物装上运往指定目的港的船上,并办理保险,支付保险费及运费,负责货物装上船为止的一切费用和风险CPT:运费付至(..。

国际贸易实务知识点总结大全

国际贸易实务知识点总结大全

第一节国际贸易实务研究对象、范围和内容一研究对象:是国际性商品交换的具体运作过程,包括该过程经历的环节、操作方法和技能,应遵循的法律和惯例等行为规范。

国际性:判定标准(4点)▪买卖双方当事人营业地处于不同的国家▪当事人具有不同的国藉▪订立合同的行为完成于不同的国家▪货物须由一国运往另一国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采取“营业地标准”二范围和内容1国际贸易法律规范(各国法律、国际条约、国际惯例)2国际贸易条件(商品条件、价格条件、装运条件、货运保险条件、支付条件、争议和违约处理条件)3国际贸易程序(准备阶段、交易磋商和订立合同、履行合同和违约处理。

)4国际贸易方式(包销、代理、寄售)第二节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的区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政府对国际贸易具有更多的管理措施▪国际贸易面临较大和较多的风险▪国际贸易所适用的法律规范比较广范▪业务操作上较复杂学习本课程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意业务与法律的联系▪要贯彻“洋为中用”的原则▪把“学”和“用”结合起来第二章商品的品质、数量和包装•本章摘要:掌握买卖合同中订立品质条款的重要性和基本方法,掌握数量条款的订立方法,学习包装条款包含的基本内容,从总体上把握关于商品的一般描述。

•商品的名称和质量是国际货物买卖当事人双方首先需要商定的交易条件,是买卖双方进行交易的物质基础。

如果商品的名称和质量不明确,买卖双方也就失去了洽商的依据,无法开展交易。

因此,商品的名称和质量是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的主要条款之一。

第一节商品的名称name of commodity P 15一、商品名称的重要性P16第二节商品质量的含义和要求(一)商品品质的概念一般是指商品的内在质量和外观形态的综合。

(二)品质的作用 P 171.合同的要件2.买卖双方交接货物的依据第三节商品质量的规定方法P 211、用实物样品表示商品质量的方法 (凭样品买卖 sale by sample )凭卖方样品买卖 sale by seller’s sample代表性样品representative sample = 原样original sample = 标准样品type sample凭买方样品买卖 sale by buyer’s sample (来样成交或来样制造)对等样品counter sample = 回样 return sample1)概念:指买卖双方约定以样品作为交货的品质依据。

国际贸易实务知识点总结

国际贸易实务知识点总结

国际贸易实务知识点总结一、贸易方式1. 直接贸易:指买方和卖方直接进行商品或服务的交换,没有中间商参与。

2. 间接贸易:指通过中间商进行商品或服务的交换,中间商主要有批发商、零售商、代理商等。

二、贸易方式的分类1. 进口贸易:指国内企业从国外购买商品或服务。

2. 出口贸易:指国内企业将商品或服务销往国外。

3. 双边贸易:指两个国家之间进行的贸易活动。

4. 多边贸易:指多个国家之间进行的贸易活动,如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国之间的贸易。

5. 内贸:指同一国家境内的贸易活动。

6. 外贸:指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之间的贸易活动。

三、贸易方式的支付方式1. 货物贸易:指通过货物的交换进行支付,包括现金交易和信用交易。

2. 服务贸易:指通过提供服务进行支付,如旅游服务、咨询服务等。

3. 直接支付:指买方向卖方支付货款或服务费用。

4. 信用支付:指买方和卖方通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进行支付,如信用证、托收等。

四、国际贸易中的货币和汇率问题1. 货币:国际贸易中使用的货币主要有美元、欧元、日元等,不同国家的货币具有不同的汇率。

2. 汇率:指一国货币与其他国家货币的兑换比率,汇率的变动会对国际贸易产生影响。

五、国际贸易的贸易壁垒1. 关税壁垒:指国家对进口商品征收的税费,旨在限制进口和保护本国产业。

2. 非关税壁垒:指除关税以外的其他限制进口的手段,如配额限制、质量标准等。

3. 贸易保护主义:指国家采取各种手段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外国竞争的政策。

六、国际贸易的贸易协定1. 自由贸易协定:指两个或多个国家之间达成的减少关税和贸易壁垒的协议,促进贸易自由化。

2. 区域贸易协定:指在一定地理区域内多个国家之间达成的贸易协定,如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等。

3. 双边贸易协定:指两个国家之间达成的贸易协定,如中美贸易协定、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等。

七、国际贸易的风险管理1. 汇率风险:指由于汇率波动而导致贸易方面的风险。

2. 信用风险:指买方或卖方无法履行合约的风险。

国际贸易实务知识点总结

国际贸易实务知识点总结

一.填空1凭样品成交中,样品可分为下列几种:(卖方样品、买方样品、对等样品)。

2(良好平均品质):是指一定时期内某地出口货物的平均品质水平,一般是指中等货而言。

3净重:凡商品本身重量,即除去其包装物后的实际重量称为净重,这是国际贸易中最常见的记重方法。

4包装分为运输包装(外包装)和销售包装(内包装) .5运输包装的标志:(运输标志、指示性标志、警告性标志)6过期提单是指错过规定的交单日期或者晚于货物到达目的港日期的提单。

7海上损失(海损)是指被保险货物在海运过程中由于各类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或灭失。

根据国际保险市场的一般解释,凡与海陆连接的陆运过程中所发生的损失或灭失,也属海损范围。

就货物损失的程度而言,海损可分为(全部损失和部分损失)。

2.全部损失(指运输途中的货物全部灭失,或完全变质,或不可能归还被保险人)(1)实际全损(2)推定全损. 3.部分损失(1)单独海损(2)共同海损 8. 海运货物的保险险别包括:基本险、附加险和其他专门险基本险包括:平安险、水渍险和一切险 9. 一般附加险:偷窃提货不着险、淡水雨淋险、渗漏险、短量险、钩损险、混杂沾污险、碰损破碎险、生锈险、串味险、受潮受热险和包装破裂险,以上11种附加险均包括在一切险中。

10. 协会货物条款包括:协会货物A条款----ICC(A)、协会货物B条款----ICC(B)、协会战争险条款、协会罢工险条款、恶意损害险条款和偷窃、提货不着险条款。

11. 在国际贸易中使用的金融票据包括汇票、本票、和支票,其中以使用汇票为主。

目前,我国票据法中规定的票据包括汇票、本票和支票三种。

12. 票据行为是指以票据上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所确立的法律行为。

根据票据法的一般规则,每个票据行为不因其他票据行为的不合法而受到影响。

票据行为可分为主要票据行为和从票据行为。

前者为出票,是制作票据的原始行为;后者为提示、承兑、背书、参加承兑、保证承兑、保证、付款、参加付款等。

国际贸易实务全部知识点

国际贸易实务全部知识点

第一节国际贸易实务研究对象、范围和内容一研究对象:是国际性商品交换的具体运作过程,包括该过程经历的环节、操作方法和技能,应遵循的法律和惯例等行为规范。

国际性:判定标准(4点)▪买卖双方当事人营业地处于不同的国家▪当事人具有不同的国藉▪订立合同的行为完成于不同的国家▪货物须由一国运往另一国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采取“营业地标准”二范围和内容1国际贸易法律规范(各国法律、国际条约、国际惯例)2国际贸易条件(商品条件、价格条件、装运条件、货运保险条件、支付条件、争议和违约处理条件)3国际贸易程序(准备阶段、交易磋商和订立合同、履行合同和违约处理。

)4国际贸易方式(包销、代理、寄售)第二节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的区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政府对国际贸易具有更多的管理措施▪国际贸易面临较大和较多的风险▪国际贸易所适用的法律规范比较广范▪业务操作上较复杂学习本课程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意业务与法律的联系▪要贯彻“洋为中用”的原则▪把“学”和“用”结合起来第二章商品的品质、数量和包装•本章摘要:掌握买卖合同中订立品质条款的重要性和基本方法,掌握数量条款的订立方法,学习包装条款包含的基本内容,从总体上把握关于商品的一般描述。

第一节商品的品质一、商品品质(quality of commodity)的概念及作用(一)商品品质的概念一般是指商品的内在质量和外观形态的综合。

(二)品质的作用1.合同的要件2.买卖双方交接货物的依据二、表示品质的方法(一)用“文字说明买卖”的方法(sale by description)1.凭规格、等级或标准买卖(1)凭规格买卖(Specification):反映商品质量的指标,如化学成分、含量、纯度、长短和粗细等。

如:东北红小豆水分(max):14% 含油量(min):18%杂质(max):1% 不完善率(max):7%(2)凭等级买卖(Grade)同一类商品因规格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的级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