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车辙测试
沥青路面车辙检测

沥青路面车辙检测车辙是路面在车轮荷载反复作用下,沿行车轨迹上产生的纵向带状凹陷,也常伴有以纵向为主的裂缝。
车辙是高级沥青路面的主要破坏形式之一。
它足以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路面的车辙,供评定路面使用状况及计算维修工作量时使用。
检测器具与材料(1)路面横断面仪。
长度不小于一个车道的宽度,横梁上有一测量器,可自动记录横断面形状。
(2)横断面尺。
硬木或金属制直尺,刻度间距5cm,长度不小于一个车道的宽度,顶面平直,最大弯曲不超过1mm。
两端有把手及高度为10~20cm的支脚,两支脚的高度相同。
(3)激光或超声波车辙仪:包括多点激光或超声波车辙仪、线激光车辙仪和线扫描激光车辙仪等类型,通过激光测距技术或激光成像和数字图像分析技术得到车道横断面相对高程数据,并按规定模式计算车辙深度。
要求激光或超声波车辙仪有效测试宽度不小于3.2m,测点不少于13点,测试精度Imm。
(4)量尺。
钢板尺、卡尺、塞尺、量程大于车辙深度,刻度至Imm。
(5)其他。
皮尺、粉笔等。
检测方法(1)车辙测定的基准测量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以一个车道的宽度即车道区划线之间的距离为基准测量。
2)对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有车道区划线时,以一个车道的宽度为基准测量宽度;无车道区划线时,以中线两侧形成车辙部位的一个车道的宽度,作为基准测量宽度。
(2)以一个评定路段为单位,用激光车辙仪连续检测时,测定断面间隔不大于IOm o用其他方法非连续测定时,在车道上每隔50m作为一测定断面,用粉笔画上标记进行测定。
也可在行车道上随机选取测定断面,在特殊路段如交叉口前后可予加密。
(3)采用路面横断面仪的测定步骤如下:1)将路面横断面仪就位于测定断面上,方向与道路中心线垂直,两端支脚立于测定车道的两侧边缘,记录断面桩号。
2)调整两端支脚高度,使其等高。
3)移动横断面仪的测量器,从测定车道的一端移至另一端,记录出断面形状。
(4)采用横断面尺的测试步骤如下:1)将横断面尺就位于测定断面上,两端支脚置于测定车道两侧。
沥青路面车辙成因分析及车辙试验研究

目录
01 一、沥青路面车辙的 成因
02
二、沥青路面车辙试 验
03
三、沥青路面车辙预 防措施
04 结论
05 参考内容
沥青路面车辙是公路工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病害,严重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和行 车安全性。本次演示将从沥青路面车辙的成因、车辙试验和预防措施三个方面 进行分析和探讨。
温度也是沥青路面车辙形成的重要因素。高温条件下,沥青路面材料的强度和 稳定性会降低,容易产生车辙。特别是在夏季高温天气,沥青路面温度升高, 车辆通过时很容易产生车辙。
水因素对沥青路面车辙的形成也有很大的影响。路面中的水分会软化沥青和集 料,降低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加速路面的磨损和老化,从而增加车辙产生的 可能性。
针对沥青路面车辙的成因,可以采取改进路面设计、加强施工质量控制、减少 轮胎磨损等预防措施来提高路面的耐久性和安全性。然而,沥青路面车辙的形 成机理和预防措施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以便更好地解决这一工程问题。
参考内容
引言
随着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重载交通沥青路面承受的压力日益增大。在长时间 重载作用下,沥青路面容易产生车辙,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和使用寿命。因此, 研究重载交通沥青路面车辙成因及混合料组成设计对于提高路面质量和延长使 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试验方法:沥青路面车辙试验可采用试样控制法和现场道路试验两种方法。试 样控制法是通过在实验室中制作一定规格的试样,模拟现场路面的环境和载荷 条件进行加载试验,以评估路面的抗车辙性能。现场道路试验则是直接在道路 上选定试验段,通过实测车辆载荷和环境因素等数据,分析计算路面的车辙变 形量和变形速率。
结果及分析:沥青路面车辙试验结果包括车辙变形量和变形速率两个方面。在 相同条件下,变形量和变形速率越大,说明路面的抗车辙性能越差。通过对不 同因素进行控制,研究其对车辙形成的影响和规律。例如,通过改变车辆载荷、 温度和水因素等条件,观察它们对车辙变形量和变形速率的影响,从而找出影 响路面抗车辙性能的关键因素。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PPT精选文档

六.计算结果
(1)从车辙试验图上读取45min(t1)及60min(t2) 时的车辙变形d1及d2,精确至0.01mm。
如变形过大,在未到60min变形已达25mm时, 则以达到25mm(d2)时的时间为t2,将其前15min为t1, 此时的变形量为d1。
24
六.计算结果
(2)沥青混合料试件的动稳定度按下式计算: DS=(t2-t1)*42*c1*c2/(d2-d1)
使试验轮与试件的接触压强在60℃时为
0.7MPa±0.05MPa,施加的总荷载为78Kg左右,根
据需要可以调整。
9
(4)试模:钢板制成,由底板及侧板组成,试模内 侧尺寸长为300mm,宽为300mm,厚为50mm。
10
(5)变形测量装置 自动检测车辙变形并记录曲线的装置,通常用
LVDT、电测百分表或非接触位移计。 11
在试模中铺一张裁好的普通纸,使底面及侧面均被 纸隔离,将拌合好的全部沥青混合料用小铲稍加拌 匀后均匀地沿试模由边至中按顺序装入试模,中部 要略高与四周。
15
(2)取下试模框架,用预热的小型击实锤由边 至中压实一遍,整平成凸圆弧形。
(3)插入温度计,待混合料冷却至规定的压实 温度时,在表面铺一张裁好尺寸的普通纸。
26
橡胶制的实心轮胎。外径φ200mm,轮宽50mm,为84±4;60℃时为78±2,试验轮行走距离为
230mm±10mm,往返碾压速度为42次/min±1次
/min(21次往返/min),允许采用曲柄连杆驱动
试验台运动(试验轮不动)的任一种方式。
8
(3)加载装置
3
2)主要技术指标
碾压轮: 半径500 mm 宽300 mm
碾压轮温度范围:(可任意设定)室温~200摄氏度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永久变形量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永久变形量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是评估沥青路面永久变形性能的一种重要方法。
在道路使用过程中,车辙是指车辆轮胎在路面上留下的凹陷,长期积累会导致路面变形,影响行车安全和舒适度。
因此,车辙试验是评估沥青路面抗变形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永久变形量是指路面在车辙试验中所产生的变形,通常用来评估路面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永久变形量的大小直接反映了路面的变形特性,是评价路面质量和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永久变形量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材料性能、施工质量、交通荷载和环境条件等。
首先,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沥青含量、骨料性质等直接影响了路面的变形性能。
其次,施工工艺对路面的压实度和质量也有重要影响,过高或过低的压实度都会导致车辙试验永久变形量的增加。
此外,交通荷载是导致路面变形的主要原因之一,频繁的车辆通行会使路面产生变形,增加车辙试验永久变形量。
最后,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也会对路面的变形性能产生影响,特别是在极端气候条件下,路面的永久变形量会显著增加。
为了减少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永久变形量,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优化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和施工工艺,选择合适的沥青含量和骨料粒径,确保路面的均匀性和密实度。
其次,加强路面维护和养护工作,及时修补和加固已经产生车辙的路段,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同时,减少超载车辆的通行,合理分配交通荷载,减少对路面的损坏。
最后,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根据不同气候条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路面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总的来说,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永久变形量是评估路面永久变形性能的重要指标,受材料性能、施工质量、交通荷载和环境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通过优化设计、科学施工和合理管理,可以有效减少路面的永久变形量,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和性能,保障行车安全和舒适度。
希望未来能够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措施,进一步提高沥青路面的抗变形能力,为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沥青混凝土路面抗车辙性能环道试验

沥青混凝土路面抗车辙性能环道试验1 概述沥青混凝土路面抗车辙性能环道试验是一种用于评估沥青混凝土路面抗车辙稳定性的重要实验。
它是在一个水平环形路面上,测量由拖拉机拖动的滚轮对沥青路面的影响。
该试验对路面的刚度、抗压性能、抗扭矩性能、抗车辙性能都有很好的评估作用。
2 设备和材料环道试验设备包括拖拉机、滚轮、角度计等。
设备的选择需根据当地的土壤特征以及拖拉机的载重和机械刚度等因素来确定。
拖车上的滚轮载重也与拖拉机的载重相对应,而且需要能够提供记录和监测数据的外部装置。
除了设备外,还需要准备一定量的路面材料,如沥青、沥青混合料等,确保沥青路面达到设计要求。
3 试验步骤(1)首先,准备好拖拉机和滚轮,按照环形试验路面的要求,将路面材料往拖拉机的滚轮放置。
(2)随后,将拖拉机放置到环道的起点,采用拖拉机拉动方法,以10米每小时的速度拉动滚轮,行驶200至600米的路程,完成环道的一周。
(3)再将拖拉机再以10米每小时的速度拖拽滚轮,在用角度计对滚轮施加力之前,要严格按照环道路面上施加拉力的方向,完成试验。
(4)最后,用角度计对拖拉机拉动的滚轮施加力,每30至60秒进行一次测量,测量的滚轮力的大小以及变化和车辙的频率等,最后得出环道试验的结果。
4 技术要点(1)在测试前,对环形试验路面进行平整处理。
(2)使用拖拉机进行测试时,拖拉机的移动要平稳安全。
(3)要实时记录拖车拖拉出的滚轮载荷变化情况。
(4)用角度计对拖拉机拉动的滚轮施加力,每30至60秒进行一次测量,根据滚轮力的大小以及变化和车辙的频率等指标,最后得出相应的抗车辙性能实验结果。
5 结论沥青混凝土路面抗车辙性能环道试验可以有效地评估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力学特性和车辙稳定性能。
它是由拖拉机拉动滚轮,对沥青路面的变形幅度及变形角度和车辙深度进行测量,最终得出环道试验结果。
通过环道试验,可以找出变形极限点,为路面性能优化提供有力依据,有效地改善沥青混凝土路面抗车辙性能。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1. 引言沥青混合料在道路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车辙试验是评估沥青混合料性能的一种常用方法。
本文将介绍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的目的、原理、实施步骤以及试验结果的分析。
2. 目的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的目的是评估混合料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对车辆运行和道路稳定性的影响。
通过该试验可以确定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从而为道路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3. 原理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是在试验道路上设置固定的行车轨迹,通过模拟车辆的作用来评估混合料的性能。
试验过程中,使用标准试验车辆在试验道路上进行一定次数的行驶,并记录下车辙的深度和形状。
车辙试验主要评价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
车辙深度越小,表示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越好。
而车辙形状的均匀性、边缘的水平度也是评价指标之一。
4. 实施步骤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的实施步骤如下:1.设置试验道路:选择一段平直且长度适中的道路作为试验道路。
确保道路表面平整、不受污染和损坏。
2.准备试验车辆:选择符合标准要求的试验车辆,并对其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性能良好。
3.混合料铺装:在试验道路上铺设一定厚度的沥青混合料,保持其均匀性,并使用压路机对其进行压实。
4.标记行车轨迹:在试验道路上标记出车辙的行车轨迹,确保试验时车辆行驶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5.进行试验:按照设定的车速和行驶次数,使用试验车辆在标记的行车轨迹上行驶。
记录每次行驶后车辙的深度和形状。
6.数据分析:根据试验结果,计算并分析车辙的深度、形状等数据,评估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
5. 试验结果分析根据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车辙深度:根据车辙深度可以评估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
试验结果显示,混合料A的车辙深度为XX毫米,混合料B的车辙深度为XX毫米。
因此,混合料A的抗车辙性能优于混合料B。
2.车辙形状:车辙的形状也是评估混合料性能的重要指标。
试验结果显示,混合料A的车辙边缘水平度更好,形状更均匀,而混合料B的车辙边缘存在一定的高低不平。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简介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是一种常用的沥青混合料性能评价试验,通过在路面上制造压实车辙并进行观测与测量,来评估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变形性等性能。
本文将介绍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的基本原理、试验方法和结果分析。
原理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基于路面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模拟,通过在路面上使用模拟车轮进行车辙制造,并对车辙进行观测与测试,以了解沥青混合料的变形性能和稳定性。
试验方法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路面准备:选择一段平直的路面作为试验区域。
清理路面上的杂物,并确保路面平整。
2.模拟车轮制造车辙:选择适当的模拟车轮进行试验。
按照设定的试验条件,使用模拟车轮在路面上制造车辙,通常采用连续车轮辗压方法或离散车轮衝击方法。
3.车辙观测与测量:在车辙制造完毕后,通过观察车辙的形状和测量车辙的长度、宽度等参数,来评估沥青混合料的变形性能和稳定性。
4.数据分析与结果评估:根据观测和测量得到的数据,对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进行评估和比较。
结果分析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的结果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车辙形状:观察车辙的形状可以了解沥青混合料的变形情况。
如果车辙较深且边缘清晰,表示沥青混合料的变形性能较差;如果车辙较浅且边缘模糊,表示沥青混合料的变形性能较好。
2.车辙长度和宽度:测量车辙的长度和宽度可以了解沥青混合料的稳定性。
车辙长度和宽度越小,表示沥青混合料的稳定性越好。
3.其他参数:根据需要,还可以对车辙的其他参数进行测量和分析,如车辙的变形程度、车辙的变形形式等。
通过对车辙试验结果的分析,可以评估不同沥青混合料的品质和耐久性,为道路建设提供参考。
总结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是道路材料工程中常用的一项试验,通过在路面上模拟车辙制造和观测测量,可以评估沥青混合料的变形性能和稳定性。
试验结果的分析可以为道路建设提供有关沥青混合料品质和耐久性的参考,有助于选择合适的路面材料和施工方法。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方法

7.3如果压强不符合0.7MPa±0.5MPa,荷载应予适当调整;
7.4注意保温时间不少于5h,也不得多于12h;
7.5对试验变形较小的试件,也可对一块试件在两侧1/3的位置上进行两次试验,然后取其平均值;
3.2.3如需要,将试件脱模按本规程规定的方法测定密度及空隙率等各项物理指标。如经水浸,应用电扇将其吹干,然后再装回原试模中。
3.2.4试件成型后,连同试模一起在常温条件下放置的时间不得少于12h。对聚合物改性沥青充分固化后方可进行车辙试验,但室温放置时间也不得长于一周。
4.试验步骤:
具体试验步骤依据《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G E20-2011》T0719-2011的方法进行。
序号
名称
使用要求
1
车辙试验机
/
2
试件台
可牢固地安装两种宽度(300mm及150mm)的规定尺寸试件的试模
3
试验轮
橡胶制的实心轮胎,外径φ200mm,轮宽50mm,橡胶层厚15mm。橡胶硬度20℃时为84±4,60℃时为78±2。试验轮行走距离为230mm±10mm,往返碾压速度为42次/,min±1次/min。允许采用曲柄连杆驱动试验台运动或链驱动试验轮运动的任一种方式
d1—对应于时间的变形量,mm;
d2—对应于时间的变形量,mm;
C1—试验机类型修正系数,曲柄连杆驱动试件的变速行走方式为1.0,链驱动试验轮的等速方式为1.5;
C2—试件系数,试验室制备的宽300mm试件为1.0,路面切割的宽150mm的试件为0.8;
N—试验轮往返碾压速度,通常为42次/min。
6.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内容:①检测项目名称;②沥青混合料类型;③试验日期及时间;④仪器设备名称、型号及编号;⑤试验结果 ;⑥注明试验温度、试验轮接地压强、试件密度、空隙率及试件制作方法等;⑦执行标准;。⑧要说明的其他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训九沥青路面车辙测试
车辙是路面经汽车反复行驶产生流动变形、磨损、沉陷后,在车行道行车轨迹上产生的纵向带状辙槽,车辙深度以mm计,车辙面积以2
m计。
车辙的控制指标,国内没有统一指标,国外以车辙深度作为评价指标。
一、仪器与材料
可选用下列仪具与材料:
(1)路面横断面仪,如图9.1所示。
其长度不小于一个车道宽度,横梁上有一个位移传感器,可自动记录横断面形状,测试间距小于20cm,测试精度1mm。
图 9.1 路面横断面仪
(二)激光或超声波车辙仪,包括多点激光或超声波车辙仪等类型。
通过激光测距技术或激光成像和数字图像分析技术得到车道横断面相对高程数据,并按规定模式计算车辙深度。
要求激光或超声波车辙仪有效测试宽度不小于3.2m,测点不小于13点,测试精度1mm。
(3)路面横断面尺,如图9.2所示。
横断面尺为硬木或金属制直尺,刻度间距5cm,长度不小于一个车道宽度。
顶面平直,最大弯曲不超过1mm。
两端有把
手及高度为10~20cm的支脚,两支脚的高度相同。
图 9.2 路面横断面尺
(4)量尺:钢板尺、卡尺、塞尺,量程大于车辙深度,刻度至1mm。
(5)其他:皮尺、粉笔等。
二、方法步骤
(一)确定车辙测定的基准测量宽度
(1)对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以发生车辙的一个车道两侧标线宽度中点到中点的距离为基准测量宽度。
(2)对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有车道去划线时,以发生车辙的一个车道两侧标线宽度中点到中点的距离为基准测量宽度;无车道区划线时,以形成车辙部位的一个设计车道宽度作为基准测量宽度。
(二)确定车辙测定的间距
以一个评定路段为单位,用激光车辙仪连续检测时,测定断面间隔不大于10m。
用其他方法非连续测定时,在车道上每隔50m作为一测定断面,用粉笔画上标记进行测定。
根据需要也可按《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中随机选点方法在车道上随机选取测定断面,在特殊需要的路段如交叉路口前后壳予以加密。
(三)各种仪器的测定方法
(1)采用激光或超声波车辙仪的测试步骤如下:
①将检测车辆就为于测定区间起点前。
②启动并设定检测系统参数。
③启动车辙和距离测试装置,开动测试车沿车道轮迹位置且平行于车道线平稳行驶,测试系统自动记录出每个断面和距离数据。
④到达测定区终点后,结束测定。
⑤系统处理软件按照图9.3规定的模式通过个横断面相对高程数据计算车辙深度。
图9.3 不同形状、不同程度的路面车辙示意
传感器数量较多的设备能够采集到全部计算控制点的高程,因此车辆在车道上的行驶位置对测试结果的影响不大;但传感器数量少的设备,必须保证车辆严格在行车轨迹上行驶,否则将导致传感器与车辙计算控制点错位,采集不到控制点高程数据,进而计算出错误的车辙深度。
(2)采用路面横断面仪的测试步骤如下:
①将路面横断面仪就位于测定断面上,方向与路道中心线垂直,两端支脚立于测定车道的两侧边缘,记录断面桩号。
②调整两端支脚高度,使其等高。
③移动横断面仪的测量器,从测定车道的一端,记录出断面形状。
(3)采用横断面尺的测试步骤如下:
①将横断面尺就位于测定断面上,两端支脚置于测定车道两侧。
②沿横断面尺每隔20cm一点,用量尺垂直立于路面上,平视侧记横断面
尺顶面与路面之间的距离,精确至1mm 。
如断面的最高处或最低处明显不在测定点上,应加测该点距离。
③记录测定读数,绘出断面图,最后连接成圆滑的横断面曲线。
④横断面尺也可用线绳代替。
⑤当不需要测定横断面,仅需要测定最大车辙时,亦可用不带支脚的横断面尺架在路面上,由目测确定最大车辙位置,用尺量取。
三、计算
测定结果计算整理:
(1)根据断面线按图9.3的方法画出横断面图及顶面基准线,通常为其中一种形式。
(2)在图9.3上确定车辙深度1D 及2D ,读至1mm 。
以其中最大值作为断面的最大车辙深度。
(3)求取各测定断面最大车辙深度的平均值,作为该评定路段的平均车辙深度。
(4)由于造成车辙原因的不同(沥青混合料推挤流动、压密、路基压实、沉降)以及车轮横向分布的不同,车辙形状是不同的。
断面图概括了不同形状及不同程度的车辙。
世界各国采用的车辙深度计算方法有所不同。
例如,美国以两条车辙中部最高点与车辙最低点的两个高差的平均值作为测试断面的车辙深度,这种模式只要测横断面上3点的高程即可;而我国将车辙分为图9.3所示的7种形式,先通过控制点画出基准线,再以车辙最低点到基准线的距离作为车辙深度,并且只取同一断面上的最大深度作为测试结果。
四、报告
测试报告应记录下列事项:
(1)采用的测定方法。
(2)路段描述,包括里程桩号、路面结构及横断面、使用年限、交通情况等。
(3)各测定断面的横断面图、
(4) 各测定断面的最大车辙深度表。
(5)各评定路段的最大车辙深度及平均车辙深度。
(6)根据测定目的的应记录的其他事项或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