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的梦 全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蒲公英的梦》教案
蒲公英的梦(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分角色朗读课文。
(4)学会用“愁眉苦脸、迫不及待、震耳欲聋”造句。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达到加深理解课文的目的。
(2)通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3)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教学,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激发学生保护大自然、保护地球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关键】1、学习课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学会用“愁眉苦脸、迫不及待、震耳欲聋”词语造句。
【课时划分】2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板书——“梦”谁能用“梦”字组成词语?2、过渡谈话:不光我们人类会做梦,在植物王国有位朋友也会做美梦,你们知道他是谁吗?3、板书课题:蒲公英的梦4、齐读课题二、朗读,感知梦的美好1、蒲公英究竟做了一个什么样的梦呢?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找出描写蒲公英梦的段落。
2、学生反馈。
3、出示蒲公英的梦,问:蒲公英的梦美吗?4、梦中的蒲公英呢?5、指导朗读,读出蒲公英的快乐。
三、了解“蒲公英开花前的担心”1、梦中的蒲公英很快乐,可现实中的蒲公英呢?她快乐吗?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6自然段,用“——”画出体现蒲公英不快乐的语句。
2、学生反馈。
3、理解“愁眉苦脸”并运用。
4、是什么原因让它唉声叹气、愁眉苦脸呢?5、指导朗读第五自然段,读出蒲公英担心的心情。
6、分角色朗读1——6自然段。
四、了解“蒲公英开花后的不幸遭遇”1、过渡:是啊,一个弱小的生命,在这种环境下任何不担心呢?不过还好,第二天,蒲公英终于开出了漂亮的花朵,她高兴极了。
2、蒲公英开出了怎样的花?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3、学生反馈,出示相关句子。
4、指导读出高兴的心情。
5、理解“迫不及待”并运用。
6、过渡:可是,椰子树伯伯分享到她的快乐了吗?后来,蒲公英的心情发生了什么变化呢?请同学们继续阅读课文,找出能体现蒲公英心情的句子。
课文《蒲公英的梦》教案范文
课文《蒲公英的梦》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蒲公英的梦》。
(2)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蒲公英渴望飞翔的梦想。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造力。
(3)通过图片展示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勇敢追求梦想、积极进取的精神。
(3)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并理解主要内容。
(2)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进行交流。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 教学难点:(1)理解蒲公英渴望飞翔的梦想及其意义。
(2)运用适当的词汇和句型描述梦想和愿望。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蒲公英的梦》的文本。
2.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分组讨论所需的小组活动表格。
4. 角色扮演所需的道具和服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蒲公英,引导学生关注并激发兴趣。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蒲公英的了解和印象。
2. 阅读理解:(1)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蒲公英的梦》。
(2)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回答关于课文内容的问题。
(3)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讲解。
3. 分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如蒲公英、小鸟、风等)。
(2)每组讨论各自角色的梦想和愿望,并准备进行角色扮演。
4. 角色扮演:(1)每组依次进行角色扮演,展示各自角色的梦想和愿望。
(2)其他学生作为观众,欣赏并给予掌声。
(3)教师对各组的表演进行点评和鼓励。
5. 总结与反思:(1)让学生分享自己在课文中学到的知识和感悟。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蒲公英的梦想与自己的梦想相结合,鼓励学生勇敢追求梦想。
《蒲公英的梦》教学设计10篇
《蒲公英的梦》教学设计《蒲公英的梦》教学设计10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蒲公英的梦》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蒲公英的梦》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词句的意思,积累词语。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1、多种形式的朗读为主线,加深课文的理解,落实“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的小课题。
2、通过朗读,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激发学生保护大自然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自觉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了解了蒲公英的梦是什么样的,谁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生答:蒲公英的梦是(美好的),(幸福的),(快乐的)等,老师板书:快乐2、如此美好快乐的梦,一定和它的遭遇有关,我们来写一个词(遭遇)ppt2展示(遭遇),这两个字的结构、偏旁,跟着老师一起来写一写这两个字,老师板书学生用手画一画这两个字(边读笔画边写),齐读三遍,谁能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生答:不好的事,不幸的事。
3、人们都说“梦是心中所想”,在现实生活中蒲公英遭遇到了什么?它的感受又是怎样的?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5课,PPT3展示,齐读课题《蒲公英的梦》二、深入理解,合作交流(一)开花前的`遭遇和感受1、PPT4展示:自由朗读1-6自然段,思考:开花前,蒲公英遭遇到了什么?(1)指名回答(PPT5展示句子一:三个月前,我不小心降落在街心公园的草坪上……开不出漂亮的花。
”)(2)你从哪个词体会到了蒲公英的不快乐?(难受)(3)蒲公英为什么会这么难受?(提示:是因为要听(PPT6展示):汽车的叫喊声,呼吸呛鼻子的废气,喝有怪味的酸雨。
语文公开课《蒲公英的梦》教案
语文公开课《蒲公英的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蒲公英的梦》这篇课文,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感受课文中蒲公英的美丽与梦想,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蒲公英的美丽与梦想。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所涉及的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
2. 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感受蒲公英的美丽与梦想。
四、教学方法: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蒲公英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种植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蒲公英的美丽与梦想。
3. 学习生字词: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解释词义,让学生牢固掌握。
4. 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概括课文内容,理解蒲公英的梦想。
5. 讨论与交流: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蒲公英梦想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6. 总结与拓展: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课文内容,并进行适当的拓展,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7. 作业布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画一幅蒲公英的画,并写一段关于蒲公英梦想的文字。
六、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提交的画作和文字,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便改进教学方法。
2. 学生也应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思考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以便提高学习效果。
八、教学资源:1. 蒲公英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 生字词卡片。
3. 课文原文。
《蒲公英的梦》教学设计9篇
《蒲公英的梦》教学设计9篇教材分析1 《蒲公英的梦》是一篇通俗易懂的童话故事,它通过童话题材和故事中鲜活的形象,向人们介绍了有关环境污染问题,教育人们增加环保意识,爱护我们的家园,尤其对儿童来说有着很强的可读性,并能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
2、依据本课内容和学生认知规律,在教学过程中强调“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讨论”的渗透。
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进展的全新教学理念。
让学生通过品读、感悟来理解课文,让学生在学习中积存词句,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真正上成有语文味道的语文课。
因此,本节课重在指导学生品读课文。
学情分析1.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初步的品词赏句和感悟文章情感的力量,学生乐于承受新奇事物,求知欲较强,一经点拨便能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情感也易被激发。
但学生的学习根底和学习共性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一局部学生常是课堂的“守望者”,缺乏课堂学习的积极参加习惯和专注学习的力量。
2.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育不够。
虽然大多数同学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个别同学在这些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
3.语文课程资源整合开发还需要科学有效。
如课内外阅读的结合、教材重组、班级图书角、校园图书馆的开发利用。
如科学有效地开展语文学科活动,并进一步与其它课程结合,提高学生的熟悉力量和理解力量。
如进一步整合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力气,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力量……作为教者,有时还不能整体协调。
教学理念本课的设计中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进展为全新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强调“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讨论”的课题渗透。
在读中悟语,读中悟情,表达以读为本在读中培育良好的语感,与文本进展有效对话。
结合新课标教学理念,让学生成为学习过程中的发觉者、探究者,采纳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探究实践中,抓住重点词句进展理解。
通过朗读比拟、角色转换、重点圈议等手段,让学生明白蒲公英的不欢乐来自于环境污染,树立环境爱护的意识。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蒲公英的梦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 蒲公英的梦一、教学目标1.通过教授《蒲公英的梦》这篇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引导学生理解蒲公英的特点和成长过程,培养学生的爱护自然的意识。
3.培养学生正确认识“成长”这一概念,鼓励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独立成长。
二、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理解课文《蒲公英的梦》的主要内容。
2.能正确运用关键词语、短语和句式,描述蒲公英的成长过程。
三、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蒲公英的成长过程,并结合自身经验进行思考和探讨。
四、教学准备1.课文《蒲公英的梦》的课件和教案材料。
2.小黑板和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用大屏幕播放一张蒲公英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蒲公英的特点,并与之前学习过的植物特点进行对比。
2. 预习导入(10分钟)让学生将课文标题《蒲公英的梦》拆解成单词,都知道这些单词的意思。
- 蒲公英:一种常见的野生植物。
- 梦:睡觉时做的幻象。
让学生猜想蒲公英做了一个什么样的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标题。
3. 阅读课文(15分钟)全班齐读一遍课文《蒲公英的梦》,然后进行理解性阅读。
教师辅助学生读懂生词和短语,确保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意思。
4. 讲解课文(20分钟)分段讲解课文,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策略分析,让学生理解蒲公英的成长过程。
5. 课文理解与情感表达(25分钟)师生讨论蒲公英的成长过程,鼓励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6. 归纳总结(10分钟)通过小组合作或全班合作的形式,学生一起总结并完成蒲公英成长的过程,并写下自己对蒲公英的理解和感悟。
7.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写一篇文章,描述自己的一个成长经历。
六、板书设计#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 蒲公英的梦##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 培养学生爱护自然的意识。
- 培养学生独立成长的能力。
##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 描述蒲公英的成长过程。
## 教学难点- 理解蒲公英的成长过程,并结合自身经验进行思考和探讨。
15蒲公英的梦优秀教案
15蒲公英的梦教学目标:1、理解词句的意思,积累词语。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多种形式的朗读为主线,加深课文的理解;通过朗读,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4、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激发学生保护大自然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教学难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自觉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1、播放一段笑声:呵呵!师:是谁这么高兴?生:小朋友、师:这是蒲公英的笑声,它呀刚刚做了一个很美很美的梦,大家想不想知道它梦见什么了?生:想师:那么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67页,请大家自由地朗读这篇课文,告诉老师蒲公英梦见了什么让它这么开心?2、梦见自己住在美丽的大草原里,那里的环境是格外的美丽3、请大家带着这份愉悦的心情来读一读蒲公英的梦境11自然段(学生读完的时候播放一声叹息:唉!)二、学习1--6自然段1、这是谁在叹气?蒲公英它不是做梦都在笑吗?怎么在叹气呢?请同学们快速地默读1--6自然段边读边勾画出它生活环境恶劣的语句(噪音、废气、酸雨)2、恶劣的生活环境让蒲公英很担心,大家听老师读一读3自然段,思考蒲公英担心什么?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因为它怕开不出漂亮的花,所以它很不快乐,大家从哪些词可以感受到它的不快乐?愁眉苦脸难受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谁能把这个表情展示出来,请你再做一个和愁眉苦脸相反的表情(结合表情马上拓展眉开眼笑这个词)3、指导朗读(给课文配音)录音A、谁来读蒲公英?谁来读椰子树伯伯的话。
(课件出示他们的对话)B、听自己的朗读,找出不足。
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难受。
谁再来给蒲公英配音,注意读出难受的语气哦三、学习7--10自然段1、第二天一早,传来了蒲公英的笑声,大家来听听(播放录音)如果你是蒲公英你当时的心情怎样?高兴、激动、它也是高兴极了,迫不及待地想把好消息告诉椰子树伯伯。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迫不急待”一词表演迫不及待和它相反的词拓展慢条斯理)2、蒲公英真倒霉,就在兴高采烈地去找椰子树伯伯的时候,不幸的事情发生了。
《蒲公英的梦》教案
《蒲公英的梦》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读准生字,积累词语;2、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读懂课文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3、多种形式的朗读为主线,加深课文的理解,已达到有感情朗读课文。
4、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自觉增强环保意识,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激发学生保护大自然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
三、教学难点:1、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自觉增强环保意识。
2、愁眉苦脸,迫不及待、震耳欲聋等词语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课时:两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板书—— “梦”。
学生用“梦”组词,并用所选择的词说一句话。
2、学生简述自己的一个梦。
过渡谈话:不光我们人类会做梦,在植物王国有位朋友也会做梦,想知道她是谁吗?3、看看她是谁?(出示蒲公英的图片)喜欢她吗?来打个招呼吧!(板书:15蒲公英的梦),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童话故事呢,就是以蒲公英的梦展开的,请大家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1、蒲公英为什么要做梦?2、蒲公英做了一个怎样的梦?)同学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真棒!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解决这些问题吧!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感知内容。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词,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并思考:课文主要讲的什么事?。
2、自主识字。
借助注音认识生字,记住本课要求会认的字。
(略)3、小组讨论、交流识字方法。
4、两人互相检查。
5、检查识字掌握情况。
(1)课件出现带有生字的词语和句子,在一定的语境中认读生字。
(2)抽读生词卡片,抢读练习。
6、指名分别读每个自然段。
评估朗读效果,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有没有读不准的字词,帮助纠正朗读的错误。
巩固识字。
7、请同四人小组互相讨论: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哪几部分的内容?每部分分别由哪些自然段组成?8、全班交流,理清本文的叙述顺序。
语文公开课《蒲公英的梦》教案
语文公开课《蒲公英的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蒲公英的梦》,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2)学会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辅助理解课文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道德品质。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课文中的环保意识和道德品质。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资源:课文《蒲公英的梦》,生字词卡片,图片、视频等资源。
2.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环保、亲情、友谊等方面,分析课文中的主题。
(2)分享成果: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总结讨论成果。
4. 课堂练习:(1)学生用生字词造句,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选取代表性的句子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5. 总结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环保意识和道德品质的重要性。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践行环保和关爱他人。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关于环保和关爱他人的作文。
3.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关注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考深度。
课文《蒲公英的梦》教案范文
课文《蒲公英的梦》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蒲公英的梦》,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蒲公英的生长特点和传播方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蒲公英的兴趣。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感情。
(3)学会通过观察、思考、总结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勇敢追求梦想的精神。
(2)引导学生关爱环境,提高环保意识。
(3)懂得感恩,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能力。
(3)了解蒲公英的生长特点和传播方式。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蒲公英的生长特点和传播方式。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蒲公英的梦》全文。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展示蒲公英,引导学生关注。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蒲公英的了解。
(3)简介课文《蒲公英的梦》,激发学生兴趣。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分角色朗读课文,增强体验感。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巩固生字词,进行游戏互动。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内容,检查理解程度。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蒲公英的生长特点和传播方式。
(3)学生总结课文主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5. 拓展活动:(1)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关于蒲公英的资料。
(2)讨论如何保护环境,关爱大自然。
(3)学生分享自己的梦想,互相鼓励。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蒲公英的梦》。
(2)运用所学生字词,写一段话描述蒲公英。
(3)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思考如何保护大自然。
蒲公英的梦教学详案
蒲公英的梦教学详案第一篇:蒲公英的梦教学详案《蒲公英的梦》教学详案(课前播放轻音乐:雪之梦)一、激趣导入师:(板书“梦”字,生齐读)谁能用“梦”字组词?生:做梦、美梦、梦乡、梦境、梦想…… 师:课文写的是谁做了一个梦?生:课文写的是蒲公英做了一个梦。
师:板书加上“蒲公英的”,学生齐读课题。
(出示蒲公英的图片,老师解说)瞧!这就是蒲公英,她又叫“黄花地丁”,属菊科,果实成熟时外形像白色绒球,有毛的果实可随风飘散。
这么可爱的蒲公英做了一个什么梦?她为什么会做这样一个梦?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读悟课文第三部分(第11自然段)师:请同学翻开课本第67页,自由的朗读课文,思考:蒲公英做了一个怎样的梦?你是从哪个自然段看懂的?生:课文第11自然段写了蒲公英的梦。
师:(出示蒲公英的梦)全班齐读噢!多么美的梦境啊!梦中的蒲公英心情是怎样的?生:梦中的蒲公英非常快乐。
师:请一位同学朗读。
生:指名读师:他读得怎么样?谁来评价?生:应该读出愉快的语气,因为蒲公英在梦中很快乐。
师:说的很正确。
他读得很流利,字音很准确,不过快乐的情感还不够,请同桌之间互相读读,注意读出快乐的情感。
生:学生同桌之间互相读。
师:再请一位同学读一读。
生:指名读。
师:进步非常大,让我们带着快乐的心情,一起感受蒲公英的快乐!生:全班齐读三、读悟课文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师:俗话说梦是心中所想,梦中的蒲公英快乐的笑了,可现实中的蒲公英快乐吗?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1至6自然段,思考:蒲公英和椰子伯伯在深夜谈话中,她的心情怎么样?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她为什么愁眉苦脸?(播放轻音乐:寂静之音)生:读了1~6自然段,我感受到现实中的蒲公英不快乐。
我从第二自然段的“愁眉苦脸”一词中感受到现实中的蒲公英不快乐。
读了1~6自然段,我知道蒲公英生活的环境不好,所以她担心开不出漂亮的花。
师:同学们阅读得真仔细。
蒲公英生活在什么地方?生:蒲公英生活在城市的街心公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蒲公英的梦》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中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 读懂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自觉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难点:通过本课的学习,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贴图。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课
同学们,你们做过梦吗?是呀,不光我们人类会做梦,在植物王国有位朋友也会做梦,愿意去蒲公英的梦里玩一玩吗?
二、新授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借助拼音,小声朗读课文,边读边用笔标出自然段,并且圈出不认识的字,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解决。
不太好读的地方,反复练习朗读,直至读通、读顺。
2. 同桌互相朗读,并互相纠正读音。
3.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课文,了解大意。
4. 共同交流,你知道了课文的哪些内容?
(二)识记生字。
1. 认读识字卡片,并组词。
2. 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学生字。
3. 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笼罩、恬静、烦恼、惺忪、咳嗽、遭遇、
愁眉苦脸、迫不及待、震耳欲聋、不偏不倚
(三)分段朗读课文,小组讨论。
1. 分段朗读课文,并互相评价。
(1)同桌合作练习朗读课文,并互相评价,指导。
(2)开展朗读比赛,同桌合作朗读课文,比一比、评一评、赛一赛,看哪个同桌合作读得最好!
(3)指导朗读。
2. 读课文思考问题:
(1)蒲公英究竟做了一个什么样的梦?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 合作探究:
(1)理清课文顺序,课文分成几个部分?
(2)把找到有关蒲公英梦到的段落语句读给大家听。
4. 交流展示:
三、总结
《蒲公英的梦》这篇科学童话写的是在城市的街心公园,一棵蒲公英开花了,但是她深受城市恶劣环境的困扰,渴望生活在美丽的环境中,后来在梦中实现了她的愿望。
教育人们增强环保意识,保护我们的家园。
四、作业
1. 课下认真练习本课生字词的书写。
2. 熟读课文。
五、板书
蒲公英的梦
什么梦——为什么做梦——人类对环境的破坏
第二课时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棵长在街心公园中的蒲公英。
今天,老师把她请进了我们的教室里。
(出示图片)
同学们,伸出你的手,来跟她们打声招呼吧!
请你轻轻打开课本,让我们再次走进第15课----《蒲公英的梦》。
(板书课题,指导“梦”)
二、探究梦因(1):
(一)、蒲公英做了一个怎样的梦呢?文章哪个自然段写了她的梦?
(11)--请你轻声读第11自然段,看看她的梦中都有什么?(指名说)
这么美的梦,蒲公英的心情怎样?(快乐)谁能带着这种快乐的
心情把这么美丽的梦读出来?(指名读)
(二)、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蒲公英为什么会做这样的梦呢?让我们从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1、梦中的蒲公英“快乐的笑了”,可现实中的蒲公英快乐吗?(不快乐),为什么不快乐?
出示自学提示一:请同学们快速默读1--6自然段,边读边用“ ______”画出蒲公英不快乐的语句。
想:是什么原因让她不快乐?在语句旁边写感受。
2、交流:
A:“唉”一声轻轻的叹息,从街心公园里传了过来,惊醒睡梦中的椰子树。
你从哪个词感受到蒲公英不快乐?(唉!),同学们,你们什么时候会叹息呢?(自由谈)
你能带着这样的心情读一读这句话吗?
B:“他低下头,看看愁眉苦脸的蒲公英……”
你从哪个词体会到了蒲公英的不快乐?(愁眉苦脸),“愁眉苦脸”是什么意思?(做做这个表情)
C:“三个月前,我不小心降落在……我好难受哇!……担心明天开不出漂亮的花。
”
从“难受”体会到不快乐。
蒲公英住在一个街心公园里,这里的环境怎样?(恶劣)从哪里感受到恶劣?(理解“酸雨”)
如果你住在这样的地方,你也一定会非常难受。
你能带着自己难受的心情读一读蒲公英的话吗?(指名2人读)
(三)、分角色朗读:在这样一个夜色深沉的晚上,一棵想要开花却担心自己开不出花的小蒲公英轻轻地充满担心地向亲切的椰子树伯伯倾诉着。
我们来读一读他们的对话吧!
(四)、是啊,一个弱小的生命,生长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如何能不担心呢?不过还好,第二天一早,蒲公英开出了嫩黄色的花,她高兴极了!迫不及待地想把这个消息告诉椰子树伯伯。
出示“哈,开花了!真的开花了!……告诉椰子树伯伯。
”
理解“迫不及待”。
你能用“迫不及待”说句话吗?从这个词可以看出来,蒲公英此时的心情怎样?(高兴、兴奋)
谁来带着兴奋的心情读读蒲公英的话?-----哈,开花了!真的开花了!
三、探究梦因(2)
(一)、正当她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椰子树伯伯时,她却遇到了一系列不幸的遭遇。
出示自学提示二:请大家大声地自由地朗读第8自然段,用“_____”画出蒲公英开花后遭遇的语句。
想象一下:那是怎样的情景?试着概括。
(二)、交流:
A:“不料,一辆旧汽车,边咳嗽边喘气……。
”
板书:【黑烟呛】理解“呛”
这是怎样的一辆汽车?(从“边咳嗽边喘气”理解车子太旧,排污量大);一辆老旧汽车排污量相当于十几量使用年限短的汽车。
多么可怜的蒲公英呀!好不容易开出的小花,转眼便被弄脏了,她多沮丧呀!(指导读)
B:“还有一辆汽车……震落她的花瓣。
”【噪音吵】
哪个词能反映出声音告别吵?(震耳欲聋)理解词语。
我们曾在《观潮》一课学习过描写声音很大的语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
同学们,这样的声音在特定环境下很有气势,可如果让你每天生活在如此巨大的噪音中,你愿意吗?你会是什么心情?蒲公英也是如此,一起读——
同学们,假如你此时正安静悠闲地走在放学的路上,突然,一辆汽车高声鸣着喇叭从你身边呼啸驶过,你会怎样?(受到惊吓)蒲公英也是如此,再读这句话——
C:好不容易开出了花,花瓣不仅被弄脏了,还差点儿被震落了,多令人伤心呀!不过这不算最糟的。
它还遭遇了更加不幸的事:“地上一只空饮料灌被汽车轮子……昏了过去”【空罐砸】
“砸”说明力气之大,如此弱小的花突然被罐子砸,她肯定受到了很大的惊吓。
这里的“啊!”应怎么读?
(指导读)
(三)、等娇弱的蒲公英费了好大的力气,从空饮料罐底下钻出来时,天色已经暗了。
蒲公英回想起今天的遭遇:
她被_______呛得_______,深受_______的污染;
她被_______震得_______,深受_______的困扰;
她被_______咂得_______,深受_______的危害。
蒲公英忍不住哭了。
(四)、同学们,如果你是这棵可怜的蒲公英,遭遇到了这些不幸,你会说些什么呢?(自由谈)
你们说出了蒲公英的心声。
请请看蒲公英的话:
出示:蒲公英擦了擦眼泪,说:“椰子树伯伯,如果人们不乱排废气、不制造噪音、不污染水源、不乱扔垃圾,我们不就可以生活在美丽的环境中吗?”
A:引导学生看四个“不”问这是什么句子?排比蒲公英一连用了四个“不”字,说明了什么?
(引导看反问句)问:这还是个什么句?(反问句)
比较读反问句和陈述句(男女生分读),体会哪个句子表达效果好,好在哪里?
反问句的作用表示强调,有更强烈的感情色彩。
B:设置情境指导读:此时,蒲公英的心中五味杂陈,千般滋味。
期盼已久的开花日竟成了噩梦日,想到自己的不幸,蒲公英就无比伤心。
“蒲公英擦了擦眼泪,伤心地说……”
想到人类对环境的污染如此严重,丝毫不顾及这些弱小植物的生命,蒲公英十分愤怒,所以“蒲公英擦了擦眼泪,愤怒地说……”
蒲公英又想到自己对被污染的环境无能为力,只能寄希望于人类
早日觉醒,所以“蒲公英擦了擦眼泪,饱含希望地说……”
四、拓展延伸
可惜已经发生的事,没有“如果,”只有“必然”。
受到污染伤害的不仅仅是蒲公英。
(一)、拓展:关于环境污染带给动物、带给孩子、带给人类的伤害。
(配音乐、图片,老师深情演绎)
(二)、看完这些,你有什么感受?
(三)、你愿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吗?蒲公英也是如此,她多么渴望生活在没有被污染的美景中啊,就像她的美梦一样。
让我们再来美美地读一读她的梦吧!
在蒲公英的梦中,没有黑烟呛,没有噪音吵,也没有空罐砸,太阳在暖暖地照,小草在轻轻地摇,蝴蝶和蜜蜂在蒲公英身边围绕!这才是蒲公英,也是我们想要的生活环境!
(四)、有梦就有希望,有努力就有可能将美梦变为现实。
引入志愿者捡拾淇河的垃圾……
板书:【保护环境】
作为一名少先队员,今后该怎么去做?
五、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