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尔卡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约翰.施特劳斯
作者介绍



小约翰· 施特劳斯是浪漫主义时期奥地利著名的 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有“圆舞曲之王” 的美誉。 他的音乐曲调新颖、节奏活泼、配器华丽、风 格雅致,将抒发感情和标题形象紧密地结合在 一起。 他的代表作品有《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 的故事》《艺术家的生活》《拨弦波尔卡》 《雷鸣电闪波尔卡》《闲聊波尔卡》等,在他 创作的120余首趣意盎然的波尔卡舞曲中, 《雷鸣电闪波尔卡》是一首深受世人喜爱、堪 称雅俗共赏的经典之作。

名家名曲
波尔卡:舞曲的一种,常用三部曲式写成。速度 较快,音乐性格轻快活泼,优美生动。 1830年前后起源于捷克民间,从19世纪中叶至19 世纪末风行于整个欧洲。斯美塔那、德沃夏克、 约翰.施特劳斯父子均作有著名的波尔卡作品。

经典曲目
闲聊波尔卡、火车波尔卡、拨弦波尔卡、
安娜波尔卡、狩猎波尔卡、无忧无虑波尔 卡、电闪雷鸣波尔卡、森林波尔卡、啤酒 桶波尔卡、微笑波尔卡、喝吧波尔卡、铁 匠波尔卡、伊万波尔卡等。

波尔卡即使是中欧舞蹈中寿命最长者,也难免终 有一落。20世纪的拉格泰姆、爵士等新型舞蹈以 其崭新的活力和面貌压倒了波尔卡。如今在捷克、 波兰和一些古典芭蕾舞剧里一睹波尔卡的风采。
波尔卡是起源于捷克农民舞蹈,发展于捷克斯洛 伐克境内往日的东波希米亚,盛行于19世纪的欧 洲各地。 特点:二拍、快速、活泼跳跃,在第二拍的后半 拍上常作稍微停顿的装饰性处理。




《马祖卡舞曲》是肖邦另一个独特的创作领域。在整个钢 琴音乐文献中,提起马祖卡,首先想到的就是肖邦。肖邦 写了大量的、闪耀着特异光彩的马祖卡。在肖邦的作品中, 马祖卡也很特殊—最具波兰泥土的芳香,也较少带有悲剧 性成分。 肖邦的《马祖卡舞曲》远不是刻板地重复民间节奏,他天 才地吸收民间音乐的精华,按照高度专业化的艺术标准创 造出来新的和声、调式。任何人都能在《马祖卡舞曲》里 听出肖邦对故乡、土地、人民和对人民光辉精神的生动感 觉,感受到波兰民族的“整个灵魂”。 作为创作时间跨度较长(1827-1847)的乐曲类型,肖邦的 马祖卡舞曲,从青春期开始一直写到他过世前。马祖卡凝 聚了肖邦的全部情愫,是从内容到形式都非常精致的小品, 这些舞曲细腻丰富,内蕴绵长。

约翰施特劳斯是一个非常风趣的人物。他善于猎 取生活中的某一现象或事物,对它们进行艺术性 的描绘,《闲聊波尔卡》便是一例。 当时,在维也纳,舞会十会盛行。在舞会上常常 见到有些多嘴多舌的妇女凑在一起交头接耳、叽 叽喳喳、说长道短、评头品足。约翰施特劳斯对 这种现象十分讨厌,于是他用妇女们交头接耳 “特利奇,特拉奇”(即“叽叽喳喳”)的声音 为名,写了一首波尔卡,对她们进行讽刺。
《电闪雷鸣波尔卡》
是作者一生所作一百多首波尔卡舞曲中较
为著名的一首,1868年为狂欢节而作。
定音鼓
大钹
《闲聊波尔卡 》
是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作于1858年,管 弦波尔卡舞曲,又译为《叽叽喳喳波尔卡》,是 小约翰最有名的快速波尔卡舞曲之一,也是在维 也纳新年音乐会上演出次数较多的曲目。 全曲生动地表现了妇女们嚷着、笑着、愉快地闲 聊时的情景,旋律轻巧而略带诙谐,刻画了一群唧 唧喳喳、喋喋不休的快乐妇女的音乐形象。
曲式——三部曲式(ABA)
教学检测
我知道乐曲的名字叫做《
2.我还知道作者是(
》 )国家
( )创作的 3.我知道了波尔卡是( ) 4.我听到音乐主题时会( )表现 A.轻松、欢快 B悲伤、沉重 5.我知道音乐有( )段
玛祖卡舞曲
玛祖卡,波兰乡土舞曲,发源于三种三拍子的波 兰乡村舞曲:重音位置多变、力度较强、速度较快 的玛祖卡;缓慢平稳,重音多不在第一拍上的库 亚维亚克,以及重音多在每两小节中第二小节末 拍上的轻盈飞快的奥别列克。 它的音乐,都是三拍子的,速度比圆舞曲慢,通 常强拍落在第二拍或第三拍,每个乐句常常收在 第二拍上。
波洛涅兹舞曲
波洛涅兹是一种音乐体裁,又被译为波兰舞曲, 是一种3/4拍子,中等或偏慢速度的舞曲,源于波 兰。 同是波兰的民族舞,它后来因为非凡的气质而演 变成了宫廷舞。 而在民间,它通常是在节日期间 由男女同跳的。

波洛奈兹舞曲(Polonaise),与马祖卡舞曲
同为波兰的代表性舞曲,流行于贵族社会, 在热烈的气氛中透着壮大华丽感,节奏为 独特的三拍子,快慢适中,庄重的节奏始 终如一。

《拨弦波尔卡》
是奥地利著名作曲家小约翰· 斯特劳斯和其兄弟约 瑟夫· 斯特劳斯合作而成的一首杰出小品。 乐曲采用了加三角铁、钟琴为陪衬的弦乐合奏形 式。所谓拨弦,就是直接用手指拨动提琴上的弦 来演奏。 整部作品轻快活跃,因从头至尾都以短促的拨弦 来演奏,因而命名为《拨弦波尔卡》,这首乐曲 为每年奥地利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常奏曲目。
是欧洲最流行的波尔卡舞曲之一,是世界著名的 管弦乐作品,演奏形式是“铜管五重奏” 。 整首曲子旋律富有动感,节奏欢快、活泼,给人 以一种丰收后的喜悦,立即联想到节日来临时人 们脸上洋溢笑容,围在一起载歌载舞的狂欢情景。

波尔卡舞曲的特点
节拍——二拍子 速度——快速 节奏——活泼跳跃
简介
波尔卡产生于1830年前后的捷克舞曲,是
一种二拍子的快速舞曲,舞者们常站成一 个圆圈,舞步很小,半步半步地跳,因而 得名。

波尔卡是一种 轻快活泼的舞 蹈,舞者面对 面站立,男伴 的右手抱着女 伴的腰部,左 手向旁伸开握 住女伴的右手, 按这种姿势, 成对地沿着舞 厅周围逆时针 方向旋转行进。
《铁匠波尔卡》



管弦乐《铁匠波尔卡》由奥地利作曲 家约瑟夫· 施特劳斯作于1869年。同年 3月在保险箱制造商为制成两万个保险 箱而举行的焰火庆祝大会上首次演出。 据说在焰火大会上首次演出时,乐队 曾采用两台打铁用的铁砧作为节奏乐 器。 乐曲复三部曲式,主题轻快活泼,表 现了人们欢快的心情,其中在每个乐 句末尾,小节强调后一拍,并突出打 铁的节奏,使人联想到铁匠们劳动时 的快乐心情。中间乐曲轻松跳跃,形 成舞蹈气氛,再现第一部分后,在简 短的结尾中铁砧叮当叮当的造型性音 乐效果和活跃欢快的气氛结束全曲。
波尔卡起源于捷克农民舞蹈,发展于捷克
斯洛伐克境内往日的东波希米亚。尽管它 应该是由捷克民间舞发展过来的,但波希 米亚的史学家们却认为它是一位农家少女 在星期日为了自娱而发明的。
波希米亚
波希米亚是古中欧地名,占据了古捷克地区西部 三分之二的区域。现在位于包括布拉格在内的捷 克共和国中西部地区。 波希米亚是古中欧国家,曾为神圣罗马帝国中的 一个王国,随后成为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一个 省。 1993年之后成为组成捷克共和国的主要部分之一。
啤酒桶波尔卡
作曲:(捷克)亚罗米尔.韦沃达
他是在军乐团中成长起来的作曲家,擅长
演奏短号,1926年接替父亲成为乐队的指 挥,主要创作波尔卡,大名鼎鼎的《啤酒 桶波尔卡》是他在1927年创作的,1939年 著名的指挥伯恩斯坦在纽约上演了这个曲 目,立即风行全世界,成为"世纪名曲"。
《啤酒桶波尔卡》

1840年,波尔卡由专业舞蹈家带到巴黎,巴黎的 舞蹈大师们又把它改编成一种有5个花样的舞蹈, 深受公众喜爱。 源自文库944年,巴黎的舞蹈教师采拉里乌斯把它带到伦 敦,又传遍英国,从温莎城堡到小城镇的舞会上 都在跳波尔卡。 19世纪中叶,波尔卡传到英美,与华尔兹一道取 代了乡村舞和科蒂林舞。


三角铁
钟琴
《安娜波尔卡》
小约翰施特劳斯作于1852年,其父亦作有一首同 名波尔卡。 《安娜波尔卡》节奏轻松、欢快、优雅 。 如同其 他波尔卡一样节奏由慢到快,充满活力,并且还带有 些朴实和俏皮。 在1998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就有维也纳童声 合唱团伴奏更让人觉得如仙境一般令人迷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