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二氧化碳-优秀教案

合集下载

奇妙的二氧化碳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奇妙的二氧化碳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奇妙的二氧化碳——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实验室制法。

难点: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及实验操作。

三、教学准备1.实验室用具:集气瓶、烧杯、玻璃片、酒精灯等。

2.实验试剂:石灰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等。

3.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气体知识,如氧气的性质、制法等。

2.引导学生思考:空气中除了氧气,还有哪些气体?它们有什么性质?二、新课讲解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1)介绍二氧化碳的发现历史。

(2)讲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等。

(3)通过实验验证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讲解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碳酸。

(2)讲解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白色沉淀。

(3)通过实验验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1)讲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2)介绍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及操作步骤。

(3)演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过程。

4.二氧化碳的应用(1)讲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举例说明二氧化碳的用途,如灭火、制造碳酸饮料等。

三、实验操作1.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

2.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四、课堂小结2.布置课后作业:查阅资料,了解二氧化碳在环保方面的应用。

五、课后作业1.复习二氧化碳的性质、制法及应用。

2.查阅资料,了解二氧化碳在环保方面的应用。

3.准备下一节课的内容:二氧化碳的检测方法。

1.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度较高,实验操作顺利。

2.部分学生对二氧化碳的性质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后加强复习。

3.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二氧化碳在环保方面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七、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奇妙的二氧化碳一》优秀教案

《奇妙的二氧化碳一》优秀教案
危害:1、地球气温上升,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城市被淹;
2、加快水分蒸发,土地荒漠化
3、日益严重的全球厄尔尼诺现象。
学生讨论温室效应的成因及治理
了解温室效应对人类的影响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1、二氧化碳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
2、现象:塑料瓶瘪了。
说明:二氧化碳溶解于水了。
结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3、现象:不平衡,右边向下倾斜。
课题
2—3奇妙的二氧化碳一




1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学会鉴别二氧化碳。
2学会通过观察实验,从中归纳二氧化碳的某些性质;
3使学生理解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概念和特点。
4了解二氧化碳的循环以及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
教学用具
烧杯,试管,导管,酒精灯,集气瓶,锥形瓶,长颈漏斗,试管夹,镊子,托盘天平
反思
3、实验:将二氧化碳倒入天平上的右边烧杯中,观察是否还保持平衡。
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小结
总结二氧化碳物理性质。
板书设计
第三节奇妙的二氧、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1、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
2、标准状况下,,比空气密度大
3、二氧化碳的三态变化:气态二氧化碳加压降温变为无色液态二氧化碳,继续加压降温变为雪状固体二氧化碳(干冰)。干冰在一大气压-785℃时直接变为气体
说明:右边比左边重。
结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4二氧化碳的状态变化
气态二氧化碳加压降温变为无色液态二氧化碳,继续加压降温变为雪状固体二氧化碳(干冰)。干冰在一大气压-785℃时直接变为气体

第二章 奇妙的二氧化碳 教案

第二章 奇妙的二氧化碳 教案
重点
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
难点
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教师:石蕊试液、稀醋酸、石灰水、蒸馏水、酒精灯、试管夹等
学生:每小组一瓶可乐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问题引入新课:
化、升华、密度、“三不”

与石灰水反应
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
学生谈感想
教师小结
随堂检测
【教学反思】
学会猜想、设计实验、初步体会科学探究
让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
此处是教学中的难点,设计实验对学生来讲,很难完成,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实验。通过对比实验,使学生知道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石蕊试液变红的事实,并初识对比的方法。
由化学方程式可直观看出不同特点,形成概念
整理知识,使学生掌握本课重点知识
【布置作业】课时作业本
介绍“温室效应”
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交流、讨论
(舞台烟雾、人工降雨、制冷剂、灭火器等)
观看电视
思考设计,一人到前面演示模拟菜窖
小组设计实验并完成
写出化学方程式
思考、回答
实验、观察、思考、描述、解释现象
写出化学方程式
观察不同的特点,分析、归纳出分解、化合反应的概念
谈收获
学生进行相应的知识点的整理工作。
由学生已知的问题引入新课,进而深化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积极热情地参与教学活动中。
创设了五个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意义,培养学生对环境的关注意识。
引导学生学会注意观察、了解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并能够清楚地表达出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交流中有收获。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共6页)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共6页)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自行编辑使用]《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 A.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作用及意义。

B.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例举一些用途。

2.过程与方法: A.从性质实验的条件和现象归纳出二氧化碳的性质。

通过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培养学生设计、观察和描述实验的能力; B.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学会概括、对比等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A.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意义; B.培养学生求实、合作、创新的品质; C.学习全面的认识与评价自然界中的物质。

重点难点1.探索并总结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2.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

课前准备通读本节教材,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讨论思考等探究,搜集相关知识,准备课堂讨论。

实验器材酒精灯、试管夹、试管、集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石蕊试液。

实验药品石蕊试液、稀硫酸、石灰水,蒸馏水、汽水、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药品。

教学过程设计情景创设展示英国贝丁顿“零碳”社区图片,简单介绍。

讲解所谓“低碳”就是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

为什幺要努力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呢?二氧化碳过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它对我们的生活有没有贡献呢?过渡大家能不能依据我们所学的知识或已有的经验,简单谈谈你对二氧化碳的认识呢?学生交流谈谈对二氧化碳的认识。

引入二氧化碳究竟是种什幺样的气体呢?下面让我们来认识下这种奇妙的气体。

奇妙的二氧化碳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1.展示一瓶CO2气体,请同学描述所感受到的有关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探究活动一补充二氧化碳溶解性实验。

用塑料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再倒入一些水,立即塞紧瓶塞,晃动,观察现象。

现象:塑料瓶变瘪了。

结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讲解: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气体,压强越大,溶解得就越多,如汽水、啤酒就是高压溶入较多的二氧化碳所形成的。

奇妙的二氧化碳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奇妙的二氧化碳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奇妙的二氧化碳——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二氧化碳的基本性质和组成。

2. 理解二氧化碳对环境和生物的影响。

3. 掌握二氧化碳的制备和检验方法。

教学重点:1. 二氧化碳的制备和检验方法。

2. 二氧化碳对环境和生物的影响。

教学难点:1. 学生对二氧化碳的环境和生物影响的理解。

2. 学生对二氧化碳的制备和检验方法的掌握。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实验设备和化学试剂。

2. 学生准备实验报告和实验器材。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产生二氧化碳的现象,如呼吸、燃烧等,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猜测这些现象和二氧化碳有关。

第二步:学习二氧化碳的基本性质和组成(1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二氧化碳的分子式和结构式,讲解二氧化碳是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组成的化合物。

教师重点介绍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无色、无味、不可燃等。

第三步:了解二氧化碳对环境和生物的影响(15分钟)教师与学生讨论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作用以及对环境和生物的影响。

教师介绍二氧化碳是地球的温室气体之一,它可以吸收地球的热量,导致地球的温度升高,从而引发全球气候变化。

第四步:掌握二氧化碳的制备和检验方法(3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通过不同的实验方法制备二氧化碳,并用酸碱指示剂进行检验。

教师提供实验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第五步:小结和延伸学习(10分钟)教师小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二氧化碳的重要性和对环境的影响。

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二氧化碳和温室效应的信息,并带回家完成相关作业。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发学生兴趣,实验展示和讨论,培养了学生对二氧化碳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同时,通过实验操作,学生不仅巩固了对二氧化碳的基本性质和组成的理解,还掌握了二氧化碳的制备和检验方法。

但是,由于时间的限制,本节课未能涵盖二氧化碳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和对人体的影响。

教师以后可以在相关课程中介绍和拓展。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1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1
2.2奇妙的二氧化碳
主备人
用案人
授课时间
年月日
第课时
课题
Hale Waihona Puke 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
1、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以及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意义;
2、通过“二氧化碳的奇妙变化”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认识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并会进行判断
3.通过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以及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科学的学习态度
原理: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水
Ca(OH)2CaCO3
3、二氧化碳与水:实验: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的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加热所得溶液,石蕊试液又变成紫色,说明碳酸不稳定。
二氧化碳+水—→碳酸H2CO3(化合反应)
碳酸—→二氧化碳+水(分解反应)
4、二氧化碳与灭火:ρCO2>ρ空气;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教法及教具




教学内容
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引导回顾:《桂林山水甲天下》中关于水洞的片段,创设问题情境,“在我们感叹大自然鬼斧神工时,不知道大家是否从化学的角度想过究竟是哪种物质充当了大自然的雕刻师的角色?”
一、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引导学生回顾氧气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迁移记忆二氧化碳的循环
本节课所用二氧化碳气体由“雪碧”提供,价格¥7,我们能否用一种低消耗高产出的方法得到二氧化碳气体呢?请大家回去预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并回顾本节课我采用的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请将我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命名,并说明体现出的二氧化碳的性质。
板书设计
(用案人完成)

2.2奇妙的二氧化碳(第一课时二氧化碳的奇妙变化)教案---九年级化学(全国)上册

2.2奇妙的二氧化碳(第一课时二氧化碳的奇妙变化)教案---九年级化学(全国)上册

第2节奇妙的二氧化碳
第一课时二氧化碳的奇妙变化
学生小结:
二氧化碳的消耗:绿色
植物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水
葡萄糖+氧气
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
响:温室效应
(1)[实验探究] 如图所示,点燃两支短蜡烛,分别放在白铁皮架的两个台阶上,将一个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沿烧杯内壁倒入烧杯中。

现象: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

[思考] 通过此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什么性质?
[小结]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活动与探究
实验步骤现象
①在稀盐酸中滴入2滴紫色
紫色变红色
石蕊试液
②在小试管中预先放2 mL
紫色变红色
的石蕊试液,在广口瓶中装
入约 1/ 4体积的碳酸饮料,
塞上单孔橡皮塞,将导管伸
入石蕊试液中
红色又变为紫色
③把第②步小试管中的液
体取一半加热,另一半作对
比观察
[结论]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文字表达式:二氧化碳+水碳酸
碳酸二氧化碳+水
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
反应
文字表达式:二氧化碳+氢
氧化钙碳酸钙+水
该反应用来检验二氧化碳
气体。

《奇妙的二氧化碳》优秀教案

《奇妙的二氧化碳》优秀教案

§231 奇妙的二氧化碳【学习目标】1、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学会观察和描述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现象,从中归纳出二氧化碳的某些性质3、明确知道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能做出正确判断4、知道二氧化碳的主要用途【学习重点】1、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2、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学习难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自学导航:1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是,它的含量能保持相对稳定,是因为、等不断地向空气中释放二氧化碳;等不断消耗二氧化碳。

2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色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密度。

3干冰可用于。

干冰在汽化时填“吸收”或“放出”周围环境的热量,使周围环境的温度,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便形成了雨水。

4二氧化碳(填“能”或“不能”)溶于水,通常状况下,1L水中大约能溶解 L 二氧化碳气体,增大压强,会溶解得。

5打开汽水瓶时,为什么有大量的气泡冒出?6 叫化合反应;叫分解反应。

课堂演练7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观察到,这是因为二氧化碳和反应生成了溶于水的缘故。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8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的石蕊试液中时,看到,这是因为二氧化碳和反应生成的缘故。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该反应属于反应;将上述反应后的溶液加热会看到,这是因为。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该反应属于反应。

课堂检测9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干冰 B.汽水 C.澄清石灰水 D.啤酒10.干涸深井底部二氧化碳浓度较大,是因为()A.井底放出二氧化碳 B石灰石受热分解C二氧化碳不与氧气反应 D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11下列变化是因化学变化引起的()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用干冰制造舞台云雾C.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变浑浊 D.干冰汽化吸收热量12.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 .二氧化碳通入水中B .碳酸不稳定加热易分解C .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D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13.将CO 2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然后再加热,溶液颜色的变化 ( )A .先变蓝色后变紫色B .先变红色后变无色C .先变无色后变红色D .先变红色后变紫色14检验二氧化碳最简单的方法是 ( )A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熄灭,该气体为二氧化碳B 将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试液变红,该气体为二氧化碳C 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为二氧化碳D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不服然,该气体为二氧化碳拓展延伸15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直接原因是 ( )A .二氧化碳与石蕊直接作用B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后生成的碳酸不稳定C .二氧化碳能溶与水D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16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只验证了二氧化碳的的物理性质的是 ( )08江苏盐城17.下列各图所示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18用文字表达式按要求举出化学反应的实例: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化合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分解反应§232 奇妙的二氧化碳【学习目标】1、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原理、装置、操作方法、验满方法2、归纳总结气体收集方法及原理3、了解二氧化碳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学习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原理、装置、操作方法、【学习难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自学导航:1实验室里常用 与 (或 )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

初中化学初三化学上册《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初三化学上册《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教学设计
氧化碳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师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明确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讲解二氧化碳的基本性质,如无色、无味、密度大于空气等,并通过实验演示二氧化碳的制备方法,如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2.结合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身体验二氧化碳的制备过程,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强调实验操作规范,确保实验安全;
3.创设生活情境,如讲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时,结合温室效应、气候变化等现实问题,让学生认识到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4.采用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与指导;
5.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播放二氧化碳相关视频、展示图片等,丰富教学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6.设计课后作业和拓展活动,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让学生调查生活中二氧化碳的排放来源,并提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方面:
1.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4.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二氧化碳的存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2.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关注环境保护的意识;
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3.结合二氧化碳的性质与应用,思考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其他潜在用途,如环保、工业等。请至少列举三个实例,并简要说明其原理。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材分析本节的内容将引导学生认识二氧化碳在生产生活所起的重要作用C给学生一些材料,让学生在其中发现二氧化碳的奥秘,体味学习化学,可以认识物质性质决定用途,弄清生活和生产中的一些有关二氧化碳用途的实例,并且可以控制化学变化,使其向着对人类有利的方向发展。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此之前己经接触学过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对于在生活中的二氧化碳的用途不是太清楚,因此在本节课力求让学生产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意识到化学对我们生活所起的重要作用。

三、设计思路1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生观看视频,知道研究二氧化碳的内容,它与人类进步和社会的关系非常密切。

(2).过程和方法:通过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对二氧化碳性质进行实验,交流讨论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化学知识,增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感受生活的美好。

同时也要认识到化学给人类生存环境造福的同时也会带来危害,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2.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难点:二氧化碳的性质决定用途。

重点的突破:充分利用初中生的好奇心理,通过汽水中气体的实验使学生产生新鲜感、求知欲,从而使学生产生对化学知识的无限渴求;难点的突破:教师在设计演示实验时要注意师生互动,让每个小组的学生参与进来。

让学生通过性质实验总结二氧化碳的用途。

3.教学方法本节课通过趣味实验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等创设教学情境,学生依照自身的兴趣和爱好,在师生、生生之间展开化学重要性讨论的形式开展教学。

4.学法指导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侧重于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的指导。

同时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得出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四、教学内容《奇妙的二氧化碳》一、学习目标1.认识二氧化碳主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及应用。

2.会根据实验目的设计简单的实验并动手实践。

二、学法指导:小组合作探究三、学习过程(-)引入新课请同学们用2分钟时间根据自己的经验或参考课本P39-41完成下列练习1、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二氧化碳的产生途径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2、温室效应的危害及减缓措施3、请同学利用自己已有知识谈一下对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认识°(如:颜色、状态等)(-)科学探究探究一:证明饮料中冒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步骤:%1取一支小试管,倒入约2ml的澄清石灰水。

化学教案-奇妙的二氧化碳

化学教案-奇妙的二氧化碳

化学教案-奇妙的二氧化碳一、教学目标1.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2.教学难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及实验室制法的实验操作。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气体知识,如氧气、氢气等。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二氧化碳吗?它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2.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1)讲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如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等。

(2)展示二氧化碳的固态形态——干冰,让学生观察其升华现象。

3.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讲解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碳酸。

(2)讲解二氧化碳与碱的反应,如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白色沉淀。

(3)讲解二氧化碳的还原性,如与氧化铜反应铜和二氧化碳。

4.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1)讲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如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

(2)演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操作,强调注意事项。

5.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应用(1)讲解二氧化碳在灭火中的应用,如二氧化碳灭火器。

(2)讲解二氧化碳在饮料中的应用,如碳酸饮料。

(3)讲解二氧化碳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如促进植物光合作用。

6.课堂小结7.作业布置(1)让学生复习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

四、教学反思1.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讲解不够深入,可能导致学生对部分反应原理理解不透彻。

2.实验操作环节,部分学生操作不熟练,需要加强实验操作训练。

重难点补充:1.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教学重点补充:通过实验演示和互动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特别是其与水和碱的反应。

对话示例: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二氧化碳和水会发生什么反应吗?学生:不知道。

教师:其实,二氧化碳可以溶解在水中,形成一种叫做碳酸的弱酸。

我们一起来做个实验看看吧。

奇妙的二氧化碳-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奇妙的二氧化碳-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奇妙的二氧化碳-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理解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应用。

•掌握二氧化碳的制取、检验及性质。

2. 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

•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

3. 教学难点•生活中二氧化碳的应用。

•二氧化碳在燃烧过程中的作用。

4. 教学过程4.1 导入1.引入问题:“二氧化碳是什么?有什么用?你们在生活中了解二氧化碳吗?”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作简单回答补充。

4.2 知识扩展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介绍。

2.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及实验演示,让学生进行观察和体验。

3.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及实验演示,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检验。

4.3 学生探究1.学生小组讨论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应用。

2.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二氧化碳在燃烧过程中的作用。

3.学生个人或小组自主制作二氧化碳的相关实验器材,设计并进行实验。

4.4 整合归纳1.教师带领学生总结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制取方法和检验方法。

2.分享学生探究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在燃烧过程中的作用的实验结果。

4.5 练习评价1.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答关于二氧化碳的相关问题。

2.在课堂上进行相关知识点的复习和梳理。

3.进行小组讨论和学生个人作业展示,根据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

5. 教学评价5.1 评价方法课堂观察、作业评估、实验报告评估、小组讨论评估。

5.2 评价标准1.参与度及表现。

2.作业完成度及正确度。

3.实验操作规范及数据记录是否准确。

4.小组讨论时进行合作交流的情况。

5.实验报告一个,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方法、结果及分析。

6. 教学反思1.本节课内容既涉及到物理性质又涉及到化学性质,需要严格把控内容量和难度度。

2.在探究环节中,鼓励学生进行自主设计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及时引导和答疑。

3.在整合归纳环节中,加强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鼓励学生归纳总结,交流分享。

奇妙的二氧化碳 (教案)

奇妙的二氧化碳 (教案)

第三节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学会鉴别二氧化碳2、使学生理解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概念3、使学生初步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原理、实验装置、收集方法能力目标:通过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情感态度:通过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装置的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渗透对比的方法以及物质的性质决定制法的思想方法教学重点:1、二氧化碳的性质与实验室制法2、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教学过程:[导入情景]1、意大利北部的一个山谷被当地人称为“死亡之谷”。

当人们牵着小狗穿越山谷时,小狗便会莫名死亡,而人却无妨。

当人蹲下去想要抱起小狗时,便也会倒地身亡。

2、北方冬天时期,人们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时,常用点燃的火把来照明.你知道火把除了起照明作用,它还有其它的用途吗?[课堂过渡]其实,要知道其中的奥秘并不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就能对上述问题和现象迎刃而解了。

[展示录像]奇妙之处1“干冰的升华”录像→学生能得出固态二氧化碳就是干冰,而且知道干冰能直接吸收热量而升华。

[演示实验]奇妙之处2①老师演示“阶梯蜡烛”的实验→学生根据蜡烛熄灭能得出二氧化碳气体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的性质,同时根据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的情况得出其密度比空气大。

②预先用一只没有干瘪的塑料瓶收集一塑料瓶二氧化碳气体,在瓶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后立即盖紧瓶盖,然后振荡。

观察现象。

(瓶的内壁不能太厚)→学生根据“瓶变干瘪的现象”,先得出了瓶内气压减小,再寻找气压变小的原因,得出了二氧化碳气体能溶于水的性质。

[总结归纳]二氧化碳气体的物理性质。

实验分析;板书:一、CO2物理性质1、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气体,—56.2℃时液化—78℃时凝固——干冰。

致冷剂、人工降雨化学药剂、舞台云雾2、能溶于水,1atm时1体积水只能溶1体积,加压可溶更多。

啤酒、雪碧、汽水等均溶解了CO2(如何证明其中有CO2呢)3、密度大于空气,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九年级化学教案 奇妙的二氧化碳9篇

九年级化学教案 奇妙的二氧化碳9篇

九年级化学教案奇妙的二氧化碳9篇奇妙的二氧化碳 1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和化学性质;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意义。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初步学会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扬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精神。

学习重点: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和化学性质学习难点: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学习方法:实验探究、交流讨论。

教学方法:指导探究、主持讨论。

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测与对策[创设情景](故事导入)一人带着一条狗走进一个山洞,走着走着,狗突然倒在地上,原来狗已经死了。

……导致狗死亡的原因是什么?[教师讲解](小结并提出学习任务)几位同学猜得很对,是由于山洞的下层充满二氧化碳气体所致。

你们还知道其他有关二氧化碳气体产生和消耗的途径吗?把你知道的归纳一下,填写在学案上。

[问题导入]你知道二氧化碳有哪些用途吗?引入二氧化碳的奇妙变化(液态二氧化碳,固态二氧化碳—干冰)[播放录像] 光合作用,温室效应、二氧化碳灭火器、“干冰”的用途。

[创设问题]你知道打开汽水瓶或啤酒瓶时冒出的气体是什么吗?如何验证?通过此实验,你还能得出二氧化碳具有哪些性质?[演示实验]在一个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注入少量水,迅速塞上单孔橡皮塞(连有导管、橡皮管和弹簧夹)并把导管另一端放入盛水的烧杯,打开弹簧夹。

[问题情景]我们同学每天都喝饮料,你对瓶子上的说明有哪些发现或有哪些疑问吗?[提供信息]紫色石蕊试液遇到酸性物质会变红,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和水是否会生成碳酸。

[布置任务]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探究二氧化碳和水是否会生成碳酸。

[布置任务]按照课本p43图2-21设计一个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推测二氧化碳还有哪些性质。

[演示实验]把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

奇妙的二氧化碳(优秀版)word资料

奇妙的二氧化碳(优秀版)word资料

奇妙的二氧化碳(优秀版)word资料§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开课时间:2020 -10-11 班级:C三5 授课教师:廖雪燕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认识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3)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意义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初步学会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2)能合理使用课本资料,并会利用这些资料归纳概括所需的信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发扬勤于思考的精神(2)强化保护环境,解决环境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课前准备:石灰石、稀盐酸、石蕊试液、澄清石灰水、试管、塞子、导管、试管夹、酒精灯、火柴、镊子教学过程:[创设情景] 故事导入:一个人带着一条狗走进一个山洞,走着走着,狗突然倒在地上,原来狗已经死亡了。

那么导致狗死亡的原因是什么呢?[思考回答] 因为山洞下充满二氧化碳或者缺氧[教师讲解] (小结)几位同学猜的很对,是由于山洞下的下层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缘故。

那么二氧化碳到底有什么样的性质和用途呢?这节我们就来学习二氧化碳的有关知识。

[创设问题] 根据前面所学的回忆空气中的各种气体的体积分数?[回忆回答] 氧气21%,氮气78%,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教师分析] 二氧化碳的在空气中的含量虽然很低,但也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

那么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是如何产生和消耗的呢?同学们根据已有的知识和日常生活经验,把表2-4填写完整。

[交流讨论] 交流讨论,结合课本图2-15,并总结[教师讲解] 结合图2-15,我们知道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产生途径有(1)呼吸作用,包括人的呼吸,动物的呼吸,植物的呼吸(2)微生物的分解作用(3)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等,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通过植物的光和作用。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篇一: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奇妙的气体”《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掌握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②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①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和归纳;②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培养语言表达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让学生认识掌握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教学方法】采用“引导——探究”的教学模式和学生互动合作的学习方式,在多媒体辅助下,通过情景创设→科学探究→概括整合→拓展运用等环节,促成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形成。

【实验用品】酒精灯,带导管的橡皮塞,锥型瓶,试管,白铁皮架(有两个阶梯),蜡烛,火柴,烧杯,石蕊试剂,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5个,装有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2个,稀盐酸,澄清的石灰水,雪碧一瓶。

【教学过程设计】【情景创设】展示英国贝丁顿“零碳”社区图片,简单介绍。

【讲解】所谓“低碳”就是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

为什么要努力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呢?二氧化碳过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它对我们的生活有没有贡献呢?【过渡】大家能不能依据我们所学的知识或已有的经验,简单谈谈你对二氧化碳的认识呢?【学生交流】谈谈对二氧化碳的认识。

【引入】二氧化碳究竟是种什么样的气体呢?下面让我们来认识下这种奇妙的气体。

【板书】奇妙的气体【展示】展示一瓶二氧化碳气体,请同学描述所感受到的有关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提问】在实验室里如何收集所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为什么?如何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演示实验】实验6-3蜡烛燃烧实验【学生活动】观察并描述现象【小结】现象: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结论:二氧化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追问】为什么不能用排水集气法呢?【演示实验】实验6-4【小结】本实验说明二氧化碳气体能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九年级化学上册《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上册《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教学设计
1.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二氧化碳相关现象,如碳酸饮料、温室效应等,引发学生对二氧化碳的兴趣。
2.新课内容讲解:详细介绍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组成、结构等,结合课本插图,使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
3.实验演示与操作:演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并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总结二氧化碳的性质。
3.话题三: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学生分组讨论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对环境的影响,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四)课堂练习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我设计了以下课堂练习:
1.选择题:关于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应用,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2.填空题: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填写下列空格。
3.计算题:计算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产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内驱力,使其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认识到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做出贡献。
3.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严谨态度和科学道德,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针对本章节《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如下: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特布置以下作业:
1.思考题:
-结合二氧化碳的性质,思考其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并举例说明。
-分析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从个人角度出发,提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措施。
2.实践作业: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二氧化碳的某一化学性质,如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等。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介绍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如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等。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

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二氧化碳的主要化学性质,掌握二氧化碳的灭火原理;2、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着重掌握干冰及其主要用途;3、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等相关知识学习,学会观察和描述化学现象。

2、进一步认识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的化学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对二氧化碳有关知识的讨论学习,使学生能够全面认识和评价自然界中的物质。

2、树立关注社会、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意识。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合作、创新精神;【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难点】二氧化碳与水和石灰水的反应【教学方法】阅读、查资料、实验探究、投影、讨论【教学用品】照相机、灭火器、废书本、烧杯、雪碧、蜡烛、火柴、澄清石灰水、紫色石蕊、稀盐酸、白醋等【教学过程】(课前自学)1、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产生途径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温室效应造成哪些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如何控制温室效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查阅资料,自制汽水。

(情境导入)课前组织学生到教室外演示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并拍成视频上课时投影给学生观看O(提问)二氧化碳为什么能用于灭火?对于二氧化碳你们还知道些什么?(检查课前自学情况)学生争相交流自学成果,其他学生补充,教师给各组评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奇妙的二氧化碳-优秀教案第2章身边的化学物质第2节奇异的二氧化碳【教案目标】学问与技能:1、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意义。

2、知道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3、把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和试验室制法。

过程与办法:通过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试验,培养设计、观看、描述试验的能力,进一步学习科学探索的办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生活、生产的意义的了解,培养对环境的关注重识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办法。

【教案重点】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

【教案难点】试验探索二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的试验室制法。

【教案办法】讲授法,试验探索法,沟通研究法。

【教案过程】【导入】有一种物质,农夫说它是“植物粮食”;消防官兵赞美它是“灭火先锋”;建造师们却称它为“粉刷匠”;环境学家却指责它是造成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这种物质是什么呢?一、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讲解】正是因为这样一个循环作用,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保持恒定,以体积算,占空气体积的0.03%。

【拓展视野】温室效应随着工业生产的进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煤、石油、自然气消耗量急剧增强,释放的所谓的“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会产生不良影响。

如地球的气温升高,将导致冰川溶化,海平面升高,一些沿海城市会被沉没;有的地方会炎热得无法居住;气温升高,还会使更多的水蒸气进入大气,一些富裕的土地将变成沙漠。

有的科学家认为近年来日益严峻的全球厄尔尼诺现象也与“温室效应”有关。

二、二氧化碳的奇异变化【展示】展示一瓶可乐,并打开,可以看到许多气体冒出,这些气体就是二氧化碳。

1.二氧化碳的三态变化【讲解】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群、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在20℃时,将二氧化碳加压到5.73×106Pa 即可变成无群液体。

在-56.6℃、5.27×105 Pa时变为固体。

空气中的二度高于-78℃时,雪花状的固态二氧化碳不经过液态而直接变成气态二氧化碳。

干冰在气化时要汲取周围的热量,使周围环境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凝聚成小水滴,形成人造云雾,甚至形成降水。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提醒:紫XXX石蕊试液碰到酸会变红XXX。

a.二氧化碳与水反应试验序号试验现象试验目的与结论12 小花变红群证实酸溶液能使紫XXX石蕊变红群3 小花不变群证实干燥的二氧化碳不能使紫群石蕊变红XXX4 小花变红群结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酸这里的酸就是碳酸,它是溶解于水中的少部分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产物。

反应方程式:二氧化碳(CO2)+ 水(H2O)碳酸(H2CO3)b.碳酸受热分解试验现象:加热后石蕊试液又变成紫群。

试验结论:反应方程式:碳酸(H2CO3)二氧化碳(CO2)+ 水(H2O)【叙述】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新的物质的反应。

即A+B+…=C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新物质的反应。

即C=A+B+…三、二氧化碳的制备与利用1.二氧化碳的试验室制法提醒: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检验二氧化碳);石灰石、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试验原二氧化碳(CaCO3)(HCl)(CaCl2)(H2O)(CO2)试验装置图:△发生装置:固体 + 液体气体收集装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反应,选用向上排空气法。

注:长颈漏斗下端要液封,防止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从漏斗口逸出。

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试验现象:试验结论: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该反应可用于试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补充:煅烧石灰石:碳酸钙氧化钙 + 二氧化碳(CaCO 3)(CaO )(CO 2)生石灰溶于水生成熟石灰:氧化钙 + 水氢氧化钙(CaO )(H 2O )(Ca(OH)2)二氧化碳使澄2.二氧化碳与灭火向装有一高一低两支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观看现象。

试验现象:蜡烛按由低到高的挨次依次熄灭。

试验结论:二氧化的密度比空气大(物理性质);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化学性质)。

典例1:某校化学爱好小组在试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最好选用()A .碳应思路分析:试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用的是块状的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取的。

这是由于:(1)碳酸钙粉末和碳酸钠粉末与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时,反应速度太快不利于控制。

(2)不能用硫酸,由于反应时会生成微溶与水的硫酸钙,笼罩在大理石的表面反应难以举行。

(3)不用浓盐酸,由于在用浓盐酸反应时,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纯,会含有氯化氢气体,对二氧化碳性质有关试验现象产生影响。

可以下井,注重下井后入口保持开启状态,蜡烛可以不必熄灭,以便于随时观看;假如蜡烛渐渐熄灭了则说明氧气含量不足,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下去的话会有生命危急,要先通风一段时光。

补充:对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成分的探索提醒:氧气可使带火星木条复燃;二氧化碳可灭火、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试验步骤:1.收集两瓶空气和两瓶呼出的气体。

高温2.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中各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振荡,观看现象。

3.将燃着的小木条分离插入另一瓶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观看现象。

4.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呼气,观看玻璃片上的水蒸气的状况,并与另一块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做对照。

现象:2.空气中澄清石灰水浑浊的少,呼出的气体中澄清石灰水浑浊的多。

3.小木条在空气中正常燃烧直至熄灭,在呼出的气体中很快熄灭。

4.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无显然现象,被呼气的玻璃片变湿。

结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较高;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含量较高。

注: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视频;试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视频。

课堂练习:一、单选题1、2023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促进低碳经济”,警示温室效应对人类的危害。

现已证明引起问世效应的主要气体是()A.氧气B.氮气C.氢气D.二氧化碳2、“雪碧”是一种无群的碳酸饮料,将其所产生的气体通入紫群石蕊试液中,然后再加热,溶液XXX彩的变化是()A、先变蓝后变紫B、变红后群彩不变C、先变无群后变红D、先变红后变紫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干冰 B.汽水C.澄清石灰水 D.啤酒4、下列变化是因化学变化引起的()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用干冰创造舞台云雾C.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变浑浊D.干冰汽化汲取热量5、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二氧化碳通入水中B.碳酸不稳定加热易分解C.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6、干枯深井底部二氧化碳浓度较大,是由于()A.井底放出二氧化碳B.石灰石受热分解C.二氧化碳不与氧气反应D.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7、在试验室里制取氧气、二氧化碳时,它们的收集办法相同的是()A.排水集气法B.向下排空气法C.好采纳的办法是()A.猛击后用大量水冲洗B.用大量的水浸泡C.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后用水冲洗D.用热的纯碱溶液冲9、检验集气瓶中是否收集满二氧化碳的正确办法是()A.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B.用燃着的木条伸入瓶内C.用燃烧的木条放在瓶口D.清的石灰水振荡10、二氧化碳能使紫XXX石蕊试液变红的直接缘由是()A.二氧化碳与石蕊直接作用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后生成的碳酸不稳定C.二氧化碳能溶与水D.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后生成的碳酸使紫群石蕊试液变红11、为探索绿群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某校同学设计了如下试验装置。

在同样条件下,你预测数天后植物生长最茂密的是()12、可以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办法检查图中装置气密性。

当缓慢拉活塞时,假如装置气密性A.长颈漏斗下端口有气泡 B.瓶中液面升高C.注射器内有液体 D.长颈漏斗内液面升高二、填空题1、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试验,分离证实了二氧化碳的那些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2、某校化学试验小组把装有萌芽种子的瓶子,按右图装置衔接起来:过一段时光,打开夹子,往瓶子里注人清水,使气体排出试管。

观看到试管里新配制的澄清石灰水发生了变化,这主要是由于:瓶中萌发的种子呼吸放出的气体与澄清的石灰水发生反应的缘故,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试验室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壁常有白群物质,该物质的产生是由于石灰水与空气中的反应导致的,该变化属变化。

4、中心电视台在大年夜的晚上八点都会为全国人民献上一台“春节联欢晚会”,晚会上有各种各样的节目,当表演喜庆的舞蹈时,舞台上浮现云雾缭绕的景象试问:(1)产生云雾的办法是()A.施放干冰B.燃烧白磷C.燃烧秸秆D.施放水蒸气(2)云雾产生的缘由是什么?。

课后练习:基础巩固: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 .能使燃着的小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B .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应先做灯火试验,以确定CO 2浓度是否太高C .图书档案室着火用水灭火比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好D .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也可以用排水法2、下列操作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D )A .将二氧化碳通入水中B .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 .将二氧化碳倾倒入盛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D .将二氧化碳加压降温压缩成干冰3、NO 是大气污染物之一,但是少量的NO 在人体内具有扩张血管、增加记忆的功能。

NO 难溶于水,通常条件下极易与氧气反应。

试验室里收集NO 的装置是( D )4、二氧化碳之所以能够灭火,是由于( D )① 密度比空气大;② 能溶于水;③ 普通状况下,它不能燃烧④ 普通状况下,它不支持燃烧;⑤ 能使紫群石蕊液变XXXA .②③④ B.①④⑤ C .③④⑤ D.①③④5、下列文字表达式表示的是化合反应的是( D )A .铜绿——→氧化铜+二氧化碳+水B .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C .双氧水———→水+氧气 D .二氧化碳+水—→碳酸 6、为控制温室效应和改善生存环境,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B )①削减煤燃料的使用;②禁止使用煤等燃料;③禁止滥砍滥伐;④开发新能源;⑤利用水力发电;⑥植树造林点燃二氧化锰加热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③④⑤⑥C.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7、下列过程中,只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A )A.干冰人工降雨 B.二氧化碳使石蕊试液变红C.二氧化碳灭火 D.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8、下列各组物质中,不属于同种物质的是( C )A.水和冰 B.二氧化碳和干冰 C.冰和干冰 D.氧气和液氧9、试验室制10、试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气体,通常有以下几个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衔接装置;③加入大理石;④加入稀盐酸;⑤收集;⑥验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