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人口转变:历程、特点和成因(一)
第四章 中国历史人口地理概述 (1)
第四章中国历史人口地理概述一、历史时期人口总数与空间分布的变迁1、历史时期(过去两千年)中国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及原因(1)增长缓慢根据公元二年到道光三十年(1850 年)以来近两千年的人口增长来看,即从近6000 万增加到4.3 亿,总数仅增长了7倍,平均年增长率仅约1‰。
原因是漫长的农业社会中国生产力发展方式变革缓慢和水平不高,制约着人口的增长。
具体讲,出现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的增长模式有以下一些原因:如初婚年龄比较早、妇女的真正有偶率及净生育率、家庭规模很小、传统文化观念(如迷信、守节、修养等)的影响、制度,如赋役制度、赋税制度、刑罚制度的不利影响、战争、天灾如旱灾、传染病的影响,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决定了,尽管出生率比较高、但是最后的死亡率也高,这就造成了人口长期的低增长率。
(2)大起大落和人口变化的阶段性中国历史时期的人口变化虽然总体上是增长的,但由于种种原因出现过大起大落的现象,大落指短时期之内人口数量的急剧下降。
如一遇动乱(战乱、灾荒等),人口则急剧减少,即有的阶段增长较快,有的阶段则急剧减少。
中国人口的变化有明显的阶段性,总体来讲,人口倍增的时间缩短了,增长的幅度在增加。
原因一是随着时间推移,中国的人口基数越来越庞大,二是中国人口的发展又实现了一个转变,由高高低向高低高转变,原因一是医药公共卫生取得了一些进展,二是出现了新式接生方法,降低了婴儿和孕产妇的死亡率,三是物质条件的改变降低了灾害发生时人口的死亡率。
(3)人口增长的阶级、阶层、民族的不平衡性从汉到清,构成人口大多数的是地主与农民这两个阶级,两者的人口增长速度由于种种原因在多数情况下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还存在不同的社会阶层的出生率及人口增长率差异。
人口增长的民族不平衡性,包括汉族与其它民族的差异和其它民族之间的不平衡性。
少数民族的生育率比较低,增长率也比较低,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了民族之间人口增长的不平衡,生产方式、宗教等也会对人口增长产生一定的影响。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人口变迁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人口变迁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与变迁。
人口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指标,而中国的人口变迁也影响着国家的历史进程。
本文将从不同历史时期探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人口变迁。
1. 远古时期在远古时期,中国的人口数量相对较少。
生活在此时期的人类主要以狩猎和采集为生,社会结构简单。
由于资源有限,人口增长缓慢。
2. 古代时期随着农业的发展,中国人口开始出现较快的增长。
古代农业社会的出现使得人们能够在固定的土地上种植农作物,并养殖家禽牲畜。
农业的发展提高了粮食供给,使得人们能够生育更多的后代。
人口扩大也促进了定居村落的形成,社会结构逐渐复杂。
3. 刘宋、隋唐时期刘宋、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人口增长最为迅速的时期之一。
这个时期的繁荣和发展,也使得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为繁华的国家之一。
农田的开垦和灌溉技术的发展,大幅度提高了粮食产量,人口得到了快速增长。
4. 明清时期明代和清代人口的增长相对缓慢。
一方面,这是因为国家在经济、军事和政治等方面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导致社会的动荡和不稳定;另一方面,中国在这个时期经历了几次重大的自然灾害,如旱涝和饥荒,丧失了大量的人口。
因此,在明清时期,人口的增长相对较慢。
5. 当代时期进入20世纪以后,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社会变革和发展。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同时,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公共卫生条件的改善,使得人口的平均寿命大幅度延长。
这导致了人口增长的放缓。
总结起来,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中国人口经历了从远古时期的稀少到古代农业时期的增长,再到明清时期的缓慢增长,最终到当代时期的放缓。
人口数量的变迁不仅受到农业发展、经济状况和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也是中国历史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人口的变迁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演进,也对中国未来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中国人口转变的特点及原因
中国人口转变的特点及原因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政策的实施,中国的人口正在经历一系列的转变。
本文将探讨中国人口转变的特点以及其背后的原因。
一、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及原因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
这一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老年人口比例不断上升。
由于人们的平均寿命延长,中国人口老龄化比例逐年增加。
根据统计数据,2019年,中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3.5%,达到了近2亿人。
其次,老年人口的年龄结构呈现倒金字塔形态。
由于中国二孩政策的实施以及人们对生育观念的改变,生育率下降,导致老年人口中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比例明显增加。
这也给养老保险、医疗服务等社会事业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人口老龄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医疗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使人民平均寿命得以延长。
其次,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得人口出生率下降,进一步加速了人口老龄化的过程。
此外,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也对人口老龄化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人口结构调整的特点及原因除了人口老龄化,中国的人口结构还在发生其他重要的调整。
这些调整体现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首先,劳动力人口比例下降。
由于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就业机会的增加,中国的劳动力人口比例逐渐下降。
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压力,同时也对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提出了新的要求。
其次,城市化进程加快。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和农村人口涌入城市。
这导致了城市人口的快速增加,同时也给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带来巨大压力。
人口结构调整的原因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口政策的实施。
经济发展使得教育机会增加,从而提高了人们的受教育水平,促进了人口结构的调整。
此外,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也对人口结构调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三、人口流动的特点及原因中国人口流动是另一个重要的特点,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中国人口转变的特点及原因
中国人口转变的特点及原因中国人口转变的过程首先是由建国前的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转变为建国后的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计划生育人口政策的有效实行,中国的人口转变进而再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发展。
在此其间,社会自觉控制因素表现尤为明显。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对加速中国人口转变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生育政策所显示的控制能力是影响生育水平的决定性因素,中国的人口转变呈现出社会自觉控制特点。
从而中国的人口转变呈现出以下的特点:1.转变的时间短。
首先从人口死亡率来看,建国以后,下降较快,1949年人口死亡率还高达20.0‰,到1965年已降至9.5‰(1960年因三年自然灾害曾回升到25.43‰)。
此后,便在此数值下平稳下降,到1997年,已降至6.51‰再次,就出生率的下降来说,从世界各国人口转变的具体情况来看,总是滞后于死亡率的下降,中国也不例外。
学术界一般以出生率显著下降并达到30‰以下为人口转变开始的基本标志,按此标准,中国出生率开始转变的时间应为1972年,该年出生率降至29.77‰。
此后,便迅速下降,到1997年已降至16.57‰。
再有,从生育水平来看,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在70年代以前一直徘徊在6.0左右,70年代以后才开始迅速下降,从1970年到1982年的12年间,总和生育率就由5.8降至2.2,到1992年又进一步降至2.0。
以后便稳定在2.0以下。
与之相适应,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在1970年还高达25.83‰,到1980年就已降至11.87‰。
虽然由于年龄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略有回升,但总趋势是趋于下降,到1998年已降至9.53‰。
而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都需至少百年的时间,其中,以丹麦为例,其人口转变开始于1870年,到1930年,历经150年,人口才达到“三低”阶段。
2.地区发展不平衡。
人口转变同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其转变过程必然会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也有学者把它们分为两种类型:自发性转变和诱导性转变。
一文带你全面了解历代人口变化过程
一文带你全面了解历代人口变化过程人口是一个国家的命脉,它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
历代中国的人口变化也是一个令人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一文带你全面了解历代人口变化过程。
1. 原始社会在原始社会,人口数量比较少,人口密度也比较低。
由于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水平比较落后,生育率较低。
同时由于自然环境的恶劣、疾病的流行等原因,人口数量也比较不稳定。
2. 奴隶社会到了奴隶社会,人口开始有了明显的增加。
由于人们不再过着以捕猎、采集为主的生活方式,开始使用劳动工具来进行生产,生产效率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生育率也有所上升。
3. 封建社会到了封建社会,人口数量继续增加,但增长速度开始放缓。
由于生产方式的瓶颈和人口密度的不断增加,使得封建社会的人口增长速度已经没法和奴隶社会相提并论。
不过由于政府的改革措施和社会的稳定,生育率在封建社会也比较稳定,人口总量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4. 资本主义社会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人口数量开始迅速增加。
由于工业革命的出现和生产技术的发展,劳动力的需求大大增加,而这也刺激了生育率的上升。
所以,资本主义社会的人口增长速度是历史上最为迅猛、规模最大的,其中以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最为突出。
5. 社会主义社会及市场经济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政府实行计划生育政策,限制生育人口,使得人口增长速度进一步减缓。
而到了市场经济社会,这种限制逐渐被放宽,人口增长速度也有所回升。
综上所述,历代中国的人口变化经历了起伏跌宕,但总体趋势是人口的不断增加。
而在发展过程中,生产方式的变革和政府的政策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人口问题是个长期且复杂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关注和探索。
中国人口迁移
新中国人口发展历程
新中国人口发展历程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的人口发展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人口数量的增长到人口结构的转变,都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新中国人口发展的历程。
一、新中国人口数量的增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中国的总人口约为5.3亿。
在建国初期,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人口控制政策,如晚婚晚育、计划生育等,以控制人口增长速度。
然而,在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的人口增长速度仍然较快。
直到上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中国的人口增长率才逐渐趋于稳定。
目前,中国的总人口已经超过14亿。
二、人口结构的转变1. 城乡人口比例的变化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城市人口相对较少。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人口逐渐增加。
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城乡人口比例发生了重大变化。
现在,中国的城市人口数量已经超过8亿,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60%。
2. 年龄结构的演变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和医疗条件的改善,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过去,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呈现出庞大的年轻人口和相对较少的老年人口的特点。
然而,近年来,随着生育率下降和老龄化问题的凸显,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逐渐趋于平衡。
目前,中国的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对社会养老保障和医疗服务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人口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1. 劳动力资源的变化人口数量的增长和结构的转变,对中国的劳动力资源产生了重要影响。
过去,中国的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然而,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劳动力供给逐渐减少,给中国的经济增长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中国政府正在积极推动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开辟,以应对劳动力短缺的挑战。
2. 社会保障和医疗服务的需求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凸显,社会养老保障和医疗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推动医疗体制改革等,以满足老年人口的需求。
中国古代人口与人口迁徙的历程与原因
中国古代人口与人口迁徙的历程与原因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其人口与人口迁徙的历程与原因值得我们深入探索。
在中国古代,人口数量和人口迁徙的变化与国家的兴衰、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
接下来,我们将从不同时期的人口与人口迁徙进行分析,探讨其中的原因。
古代中国人口数量的变化可以从历史文献和古代人口普查中获得一些信息。
在古代,人口数量的增长主要受到生育率和死亡率的影响。
在相对稳定的时期,例如封建社会前期,人口数量一直保持着缓慢的增长态势。
每个家庭都在努力繁衍后代,以维持家族传承。
然而,在一些动荡的时期,例如战乱与农荒时期,人口数量会出现急剧下降。
人口迁徙在中国古代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古代社会中,人口迁徙主要分为流徙和逃难两种情况。
流徙是因为地方资源匮乏或社会经济变动而引起的人口迁移。
例如,北方农田的疏浚和开垦,吸引了南方人口大量向北迁徙,形成了南方人北上的迁徙潮。
逃难则是因为自然灾害或战争等不可控的因素,导致人口被迫迁徙至相对安全的地方。
人口迁徙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地理环境的变化是人口迁徙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各地的自然环境差异很大。
例如,北方地区的干旱与寒冷,南方地区的湿热与高温,这些地理特点导致了人口迁移的需求。
南北地区人口的迁徙也与农业生产的需求有关,南方的农田疏浚和北方的水利工程吸引了许多人口迁往新的生产区域。
其次,社会经济的变化也是人口迁徙的原因之一。
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平衡会导致人口的集聚与分散。
例如,中国古代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频繁变迁,这就导致了人口迁移的需求。
以中原地区为例,古代中国的政治中心从西周的洛阳,到秦朝的咸阳,再到汉朝的长安。
每一次政治中心的迁移都伴随着大量人口的流入与流出,这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最后,战争与外族侵略也是中国古代人口迁徙的重要原因。
在中国历史上,战争频繁,战乱导致了大量人口的迁徙。
特别是在外族侵略的时期,人口迁徙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
中国的人口转变历程特点和成因
中国的人口转变历程特点和成因中国的人口转变是指中国人口数量、结构和分布等方面的变化。
近几十年来,中国的人口转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程,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特点,并且有深层次的成因。
本文将从历程、特点和成因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中国人口转变的情况。
首先,中国的人口转变始于20世纪初。
在清朝晚期和民国时期,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内外因素的影响,人口数量和分布逐渐发生变化。
外部原因主要包括二战和国共内战的影响,导致大量人口流离失所,人口数量减少。
而内部原因则包括战争和政治动荡带来的人口迁移,军队和政府官员的人口控制政策等。
其次,中国人口转变的特点十分明显。
首先,人口数量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
20世纪初,人口数量骤减,但随着国家政策的改变和经济的发展,人口又开始逐渐增长,直至现今的超过13亿。
其次,人口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
从人口结构的角度来看,中国人口转变由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时期,转变为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时期。
同时,老龄化问题也显现出来,老年人口数量占比逐渐增加。
最后,人口分布的变化也是人口转变的特点之一、中国的人口分布地域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和大城市的人口密度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城市人口数量迅速增加,农村人口数量逐渐减少。
最后,中国人口转变的成因非常复杂。
首先,政府的人口控制政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0世纪初,中国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的人口控制政策,以遏制人口增长。
但在开放以后,政府开始倡导计划生育政策,鼓励只生一个孩子。
这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人口数量的增长。
其次,经济的发展也是人口转变的重要原因。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教育和医疗条件改善,人们对于生孩子的需求减少,这也导致了人口数量的下降和结构的变化。
最后,城市化和全球化也是影响人口转变的因素。
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导致人口分布发生变化。
全球化则使得人口迁移更加便利,影响了人口的流动和分布。
综上所述,中国的人口转变是一个历程漫长、特点明显且成因复杂的过程。
人口统计学知识:中国人口结构变化的演进历程
人口统计学知识:中国人口结构变化的演进历程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自20世纪初以来,中国的人口结构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从城市化、家庭计划生育政策、经济发展等方面都造成了影响。
本文将介绍中国人口结构变化的演进历程。
一、19世纪:人口稀少的时期19世纪初,中国经历了一场类似于欧洲黑死病的鼠疫,这才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留下了一个空间。
然而,同时代的中国面临着内部的政治危机和外部的侵略,战争和灾难使得经济无法持续快速发展,同时也使得人口增长率相对较慢。
这一时期的中国人口特征是人口稀少、老龄化和较低的出生率。
二、20世纪:人口增速加快,应对人口问题20世纪初,中国的人口规模和增长率开始上升。
随着城市化的出现,许多人都涌向了大城市,农业成为一个削弱的部门。
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国的人口开始突飞猛进的增长,这也使得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年轻人占主导地位。
人口增长的快速增长,对中国政府来说造成了重大的负担。
为应对这一人口问题,中国推行了计划生育政策。
此政策的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准备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这一政策获得了成功,在20世纪末,中国的人口增长率大幅度下降,爆炸式增长得到有效遏制。
三、21世纪:人口结构老化21世纪初,中国的经济实力成为世界较强的国家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的人口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截至2019年,中国人口总数已经达到了14亿人。
与此同时,人口结构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人口老龄化正在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这就意味着中国经济需要进一步提高生产力和技术水平,以应对人口小龄化。
同时,政府应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改革调整养老保障政策,推行精细全面的健康政策。
总之,中国的人口结构变化经历了几个阶段。
从人口稀少到人口增速改变,再到现在的人口老龄化。
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但也因此带来了各种的环境和社会挑战,所以有效地控制人口问题和应对老龄化是中国未来人口发展的关键。
中国的人口转变:历程、特点和成因 (一)
中国的人口转变:历程、特点和成因(一)【摘要】中国的人口转变是中国社会发展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本文从人口问题的重要性和中国人口转变的背景入手,分析了中国人口转变的历史演变、特点、成因以及人口政策的影响和城乡人口转变的影响。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探讨了中国人口转变的意义和未来人口问题的应对策略。
中国的人口转变不仅涉及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也对政府决策、社会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
深入研究中国人口问题,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和伴随的影响,对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国、人口转变、历程、特点、成因、人口政策、影响、城乡人口转变、意义、应对策略1. 引言1.1 人口问题的重要性人口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人口数量和素质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际竞争力。
人口问题关乎国家的未来发展方向和长远发展战略。
人口问题关乎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人口结构的优化和协调,对于提高社会的凝聚力、减少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人口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社会不稳定,甚至引发种种问题和危机。
人口问题关系到每个家庭和每个个体的利益。
人口问题的解决直接关乎每个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在人口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的前提下,个人的发展空间和选择范围会更大,生活品质也会更高。
人口问题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只有充分认识到人口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人口问题,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1.2 中国人口转变的背景中国人口转变的背景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一直面临着严峻的人口问题。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的人口规模不断增长,给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资源环境带来了严重挑战。
特别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人口增长呈现出爆炸式增长的趋势,给国家资源供给和环境保护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人口政策,如“计划生育”政策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中国的历史人口与历史人口迁徙
中国的历史人口与历史人口迁徙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历代人口数量和人口分布的变迁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探讨中国历史上的人口变化以及人口迁徙的重要性。
一、古代中国的人口变迁在古代,中国的人口数量经历了多次波动。
史前时代,人口规模相对较小,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随着农业革命的到来,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人口数量逐渐增加。
春秋战国时期,人口规模达到了数百万人。
随着世袭制的诞生,封建制度得到确立,人口分布也发生了变化。
中原地区成为政治、文化中心,而北方和南方的人口差距逐渐加大。
到了秦汉时期,人口数量再次增加,达到了数千万。
这个时期的人口分布主要集中在中原和沿海地区。
二、近代中国的人口变迁进入近代,中国的人口变化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
19世纪中叶以来,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内部的民族斗争导致了人口数量的急剧下降。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不平等条约时期,人口迁徙现象愈发明显。
大批中国人被迫离开家国,到海外寻求生活出路。
与此同时,人口迁徙也在国内发生。
随着农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涌向城市,使城市人口急剧增长。
特别是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和内战,使得大量疲惫不堪的难民涌入偏远地区,影响了当地的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
三、现代中国的人口变迁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人口问题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1953年,中国进行了全国首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人口数量已经达到了6.7亿之多。
随后的几十年里,中国经历了人口数量的急速增长。
鼓励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得人口数量增加迅猛。
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素质的提升,中国的人口问题也发生了转变。
198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限制每对夫妻只能生育一个孩子。
这一政策的实施导致了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并在数十年后导致了人口老龄化问题。
四、人口迁徙的重要性人口迁徙在中国的历史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仅是人口结构的重塑,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中国人口变迁分析
中国人口变迁分析中国人口变迁是一个经历了数千年历史发展的复杂过程,深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从古代到现代,中国人口的变迁经历了多次起伏和变化,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本文将从历史、现状和未来三个方面对中国人口变迁进行分析。
一、历史变迁中国是人口大国,自古以来就有着众多的人口。
在古代,中国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
在这个时期,中国人口主要以农民为主体,劳动力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相对来说,城市人口比例较小,城市规模也比较小。
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开始增加,城市规模逐渐扩大。
在清朝时期,中国经历了多次人口增长和减少的阶段。
其中,嘉庆年间因为饥荒和战乱,中国的人口急剧减少。
到了19世纪末,中国的人口稳定在1亿左右。
而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中国的人口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
特别是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中国的人口增速特别快,出生率一度居高不下。
为了控制人口增长,中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果。
在近几十年的时间里,中国的人口增速逐渐下降,甚至出现了人口负增长的情况。
二、现状分析中国人口现状呈现出多方面的特点。
首先,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国家,目前的总人口已经超过了14亿。
其次,中国的人口结构呈现出老龄化和少子化的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生育意愿开始下降,导致出生率逐渐减少,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
再次,中国的人口分布不均衡,城乡差距明显。
城市人口比例逐渐增加,而农村人口比例逐渐减少。
最后,中国的人口流动性较强,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聚集在大中城市。
在人口政策方面,中国目前实行的是全面二孩政策,允许每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
政府希望通过这一政策,来调整人口结构,缓解老龄化问题,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中国还在推动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高城市生活质量,吸引更多的农民进城务工和定居,加快城市化进程。
三、未来展望中国人口将会继续处在变迁之中。
中国人口历史变迁及其原因
中国人口历史变迁及其原因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其人口也是同样的博大精深。
在人口方面,中国经历了许多高潮和低谷,而且这些变迁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以史为鉴,探讨中国人口历史变迁及其原因。
一、中国人口的初期增长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而在这之前的人口数量是无从考证的。
但是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中国人口开始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
春秋时期,中国的人口已经突破了一千万,到了秦汉时代已经突破了五千万。
这一时期的人口增长主要是由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另外,水利工程的建设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的帮助,更重要的是人口向外扩张的趋势也是增长的原因之一。
二、中国人口的稳定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人口的增长进入了一段稳定的阶段。
明朝时期,中国的人口达到了一亿人左右,而直到近代,人口基本维持在这个范围内。
在这一时期,中国的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都有了大幅的提高,而且在文化科技领域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人口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限婚令”的实施,中国在遏制人口过度增长方面做出了重要的努力。
三、中国人口爆炸到了20世纪,中国的人口增长开始快速加速,开始进入了人口爆炸时期。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人口数量已经超过了五亿,而且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中国的人口数量已经突破了十亿。
这一时期的人口增长主要是由于卫生保健和医疗技术的发展和提高。
此外,中国的农业生产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为人口增长提供了更多的粮食保障。
四、中国人口的压力中国的人口增长虽然说明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首先是人口压力,过多的人口导致了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给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而且过多的人口也会导致就业不足和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给社会稳定性带来了问题。
五、中国人口的老龄化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进步,中国也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目前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这意味着养老和医疗保健的负担将越来越重,而且老年人口的增长也意味着劳动力的减少,给社会生产力带来了问题。
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人口转变的特点及原因比较
问题: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人口转变的特点及原因比较?答: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人口转变的特点以及原因的比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1、从人口转变时间的角度来看①中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口转变,比西方国家迟了50---100年,起步较晚,第一次的人口转变是从死亡率的快速下降开始的,死亡率的下降过程比西方国家迅速的多。
中国的人口转变变化更加迅速,整个转变过程历时比西方发达国家短。
②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起步早,从18—19世纪发生了人口的第一次转变。
并且整个人口转变跨越的时间段比较长。
③原因比较:*发达国家人口转变起步早是得益于工业革命的影响,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包括食品的改善、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进步),本质上应归功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迅速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饥饿死亡率。
而科技的发展和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有效地遏制了传染病、流行病的蔓延,降低了疾病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
*中国的人口转变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开始的,起步晚,是在经历了民族解放运动,获得了政治上的独立后才开始的,发生在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它得益于新中国的建立,此时国泰民安,公有制的分配制度和医疗卫生体系有效地降低了农村婴儿死亡率。
民族工业和医药卫生事业的普遍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起了关键的作用。
而历时短是因为有国家人口政策干预的结果,是在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国家人口政策控制之下发生的。
2、从人口转变速度以及政府干预的角度来看①中国人口转变的速度非常迅速,生育率在短期内快速、大幅度的下降。
国家干预色彩明显,并且起了主导的作用,具有政策性。
②西方发达国家人口转变历时较长,生育率下降是缓慢、渐变的过程。
转变是自发的,国家干预很少,具有自发性。
④原因比较:*中国人口转变历时短,是因为国家人口控制政策干预的结果,国家从70年代开始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直接导致了我国人口生育率迅速下降,个体生育行为先于生育意愿的变化。
中国古代人口的变化及原因
中国古代人口的变化及原因中国的人口数量,现存最早的一项全国性和分政区户口统计数为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的6000万,此前只留下零星的地区性数字。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实施了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民国期间也做过多次人口调查,但直到1953年全国人口普查,我国才通过科学的普查,获得了除台湾、港澳地区以外的准确人口数字。
下面根据有限的原始资料和目前的研究水平,对我国人口历史的发展作一简单概述。
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人口数量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时,秦朝的人口估计有3000万或更多,但到西汉初大约只剩下1500万至1800万,至西汉末的公元2年增加到6000万。
王莽时到东汉初,总人口下降到3500万。
到东汉后期的永寿三年(157年)稍后,才重新突破6000万。
从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到220年三国鼎立形成这个期间,人口损失估计达60%,仅存约2300万。
4世纪初的西晋约有3500万。
此后南北分裂,北方进入十六国时代,人口多次出现大幅度下降,直到隋朝重新统一后的大业五年(609年),才恢复到6000万左右。
隋末的战乱,造成人口降幅超过50%,到唐初仅有2500万。
至安史之乱前夕的755年,又增至约9000万,达到新高峰。
唐后期和五代的战乱导致人口锐减,到960年宋朝初建时估计只有4000万,其境内仅3000万左右。
北宋时期人口持续增长,大观四年(1100年)境内人口超过1亿,辽(金)、西夏、大理等政权的人口合计也在1000万以上。
两宋之际的战乱使人口大幅度下降,但此后南宋和金的人口都有增长,至13世纪初,宋、金、西夏、大理及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合计已超过1.2亿。
蒙古灭金和西夏造成空前浩劫,北方人口损失高达80%,仅剩1000余万。
元统一时实际人口约7000万。
到14世纪中期增加到8500万左右。
明初的人口不足6000万。
但到17世纪初,全国人口已突破2亿。
但明末的天灾人祸和清初的残酷战争,又使人口降幅达40%,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估计已降至1.2亿。
中考地理知识点:新中国人口增长特点与成因(1)
中考地理知识点:新中国人口增长特点与成
因(1)
2013中考即将开考,在考前的一段时间里,中考频道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大量有关中考试题学习资源,各位考生可以用来临阵磨刀,为自己充电。
本频道在此预祝愿大家考出一个美好的未来。
一、20世纪50年代人口的快速增长
新中国成立以前,由于内忧外患、社会动荡,人口增长缓慢。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显著改善,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使死亡率下降,加上传统的多子多福观念的影响,人口迅速增长。
20世纪50年代初,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6%上升至2.3%。
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给工农业生产带来了泡沫式的短暂“繁荣”,造成了人力不够用的假象,“人多好办事”“人多力量大”等口与在当时广为流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人口转变:历程、特点和成因(一)l 、从人口再生产的角度看传统意义的人口转变历程众所周知,我们一般所讲的人口转变首先指的是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这是经典的人口转变理论所关注和阐述的。
因此,要考察和研究中国的人口转变,不妨先了解一下我国传统意义的人口转变历程。
由图1可见,从粗出生率、粗死亡率和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组合情况来看,如果说一般意义的人口转变始于粗死亡率的下降,那么中国建国初期就已经有了这样的端倪。
从1949年到1957年,粗死亡率显然是下降的,从20‰。
降到了‰。
1958年至1962年,粗死亡率有一个非正常的剧烈波动,196o年的粗死亡率曾经达到‰。
的高水平,但1961年马上回落到‰入和‰的正常水平上①,所以我们可以将它看作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一个意外,短时期的这种变化并不能改变死亡率变动的内在规律和大的走势。
从人口转变理论的一般规范和中国所走过的具体道路结合起来看,可以认为,在过去的5O年里,中国的人口转变大致可以分出两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死亡率变动主导型的人口转变阶段。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死亡率率先下降,而出生率在本质上是居高不下的,1970年的出生率水平还与建国初期差不多,在33‰至35‰之间。
中国的人口转变早在建国之初就已经开始,这第一个阶段就是死亡率的转变阶段。
但真正对人口增长产生遏制的人口转变应该是出生率也开始下降的时候——这就是60年代末,确切说是在1970年前后进入了人口转变的第二个阶段。
第二阶段是出生率主导型的人口转变阶段。
这一阶段的特征是死亡率已经降到较低的水平上并保持着相对稳定的态势,由于粗出生率不同的变化态势,所以如图所示,又可以分出若干发展阶段:其一是粗出生率直线式急剧下降的阶段,在整个70年代,出生率从30‰快速地下降到20‰以下,下降了10个千分点,幅度很大。
其二是粗出生率波动中缓慢下降的阶段。
这一阶段的显着特点是多年年份的出生率在略高于2O%。
的水平上波动,而粗死亡率则稳定在‰上下的水平上。
其三是出生率在一个低水平上继续缓慢下降的阶段。
在20‰以下,出生率开始了拾级而下的下降趋势。
这样,整个第二阶段经过70年代的快速下降。
80年代的波动和9O年代的缓慢下降,中国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之间的缺口开始逐渐收拢,人口转变逐渐趋向完成。
中国的人口转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差不多每隔十年就是一个转折。
大的转折点是在60年代末。
人口转变从“开口”转向了“收口”;小的转折点则有1961年、1971年。
1981年和1991年这几个重要年份。
“十年一转变”是近50年来中国人口转变的一个显着特点。
如果进行平滑处理,我们就会发现:人口转变经过了两个大的阶段。
一是扩口的阶段,死亡率比出生率率先对以制度变迁为先导的现代化作出了反映,这也是符合规律的现象。
这时,人口增长率趋向扩大,人口膨胀。
二是逐步收口的阶段,死亡率已经降到一个较低。
较稳定的阶段,出生率作出了较强烈的反映,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越来越小,人口增长减缓并走向零增长。
但显然,从图2可见,“增长之口”还没有收拢,还需要借以时日。
这就是我们未来可预见的前景了。
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大致也有四个阶段:1949年到1970年,经历了一段爬坡的过程,自然增长率从15‰上升到25‰以上,是人口转变的增长阶段。
1958年至1963年的增长低谷是非正常的,并不能说明问题的实质;相反地,从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和人口状况来说,高速增长才是反映实质的特征。
1970年到1980年,人口增长开始急剧下降。
1980年到1990年,人口增长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波动和回升现象。
进入叨年代,人口增长稳步下降和减慢。
但此后是否一直稳步下降却是我们目前不能轻易肯定的。
总之,从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变动的趋势来看,我国人口转变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而且非常巧妙地与每十年的时段相吻合。
从预测来看,今后中国的人口转变趋势是在粉出生率继续缓慢下降、粗死亡率略有回升的综合作用下,自然增长率是逐步趋向“零。
负”的这么一个前景。
这一点可以很清晰地从图4中看出。
如下图所示,中国人口转变要趋向完成大概是在21纪的30年代以后。
从预测结果看,自然增长率是单调递减的演变过程。
2030年前后或许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
此前的中国人口是一个增长型的人口,而此后的中国人口则演变为缩减型。
这一转变意昧深长,为中国实现适度人口目标迈进了一大步。
根据林副德。
刘金塘的预测,人口增长惯性将逐步减弱,育龄妇女占总人口的比重将持续下降,2000年降到%,2020年为%,2040年降到%.这样,大概到2O33年人口增长将达到峰值亿。
根据这样的前景,中国目前的使命就是要努力实现一个彻底的和稳定的人口转变,而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出生率持续的和稳定的下降。
黑线以右方向标志着“后人口转变”的到来——如果考虑了人口再生产类型和人口增长类型这双重转变的话。
我们现在实现的充其量也只是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而且是不稳定的一种转变。
黑线以右方向也标志着建国以来我国人口转变的第五个阶段,即零、负增长阶段。
目前我们所经历的人口转变将是历时最长的,是现代人口转变从进入门槛到走出门槛的整个壮丽历程。
2、从总和生育率的变动看人口转变的历程生育是人口增长的原动力。
我国出生率的变动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生育率的变动。
1999年世界人口日的主题是:“人类对生育的选择决定着人类对未来的选择”。
那么建国以来我国的生育率水平又是如何变动的呢?从总和生育率的角度看人口转变的历程无疑是重要且独特的角度。
至少,从计划生育工作的角度说,生育率的变动是最值得关注的一个指标。
如下图所示,中国的生育率经过了一个与整个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相似的历程。
根据数据所显示的信息,我们的结论是:1949年至1969年为生育率转变的第一个阶段。
不妨称之为“前转变阶段”。
从全国的情形来看,除了大跃进和三年灾害期间非正常的生育减少和生育回升以外,其它年份生育率居高不下,这一点与出生率的变动几乎完全一致。
生育率维持在平均6个孩子的水平上。
1969年到1977年为生育率转变的第2个阶段,为生育率快速下降的阶段,可简称为“快速转变的初始阶段”。
生育率从接近6急速降到3以下。
和出生率一样,几乎下降一半。
1977年到1991年为生育率转变的第三个阶段,可称之为“波动中转变的中期阶段”。
生育水平在2-3之间波动。
由于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计划生育本身的手段也十分有限,所以生育率下降在接近极限的时候外部的控制力和内部的反控制力就构成了持久的冲突,形成了“拉锯战”的局面。
在本阶段,我们多年的努力已经使“生育率”接近更替水平。
但由于超越了特定的生育率转变的文化边界,所以出现波动也在所难免。
1991年到1999年为生育率转变的第四个阶段,由于这段时期的生育率变动出现了相对稳定的下降趋势并稳定在更替水平以下,所以不妨称之为“持续的低生育率阶段”。
与前一阶段比较,它的特点一是曲线下延比较平滑,二是持续地低于更替水平。
这一阶段的成绩可以说是既梦寐以求。
又来之不易。
目前的总和生育率大致达到了而且多年来维持了一个左右的低水平。
但未来的走势到底如何,似乎还没有权威的说法。
事实上,1995年以后的数据也是有多家的估计,并没有一个确定的说法。
不过,估计的差别很小,大致在左右的水平上波动。
从今后的变化看,有些“波动”恐怕也是情理中的事情。
但只要能持久地保持在更替水平以下,就不会影响我们实现2010年将人口控制在14亿以内,在刀世纪的上半叶实现人口零增长的目标。
在最后的那个阶段,也就是对当下的中国来说,稳定住一个低于更替水平的生育率对于最后的和完成意义的人口转变是十分重要的。
因为,在人口惯性增长时期,生育率的控制和转变决定着出生率的变动,最终影响着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
目前,我们来自人口数量方面的挑战既有存量方面的问题,也有增量方面的问题。
解决或者说降低增量,就是要遏止和减缓人口存量的膨胀。
但解决了人口增量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人口的存量问题。
而“稳定低生育水平”在短期内服从的是增量控制的要求,从长期来说则是服从于存量减少的要求。
这样,从结合适度人口目标而设计的人口控制目标,决定了“稳定低生育水平”是唯一正确的战略抉择。
中国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但在付出了代价之后,我们的确为相对减少人口的压力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3、从“制度一政策一发展”的综合角度看人口转变历程我们也可以换个角度看人口转变,譬如以1973年国家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方案开始算起,根据几个主要年份的数据,可以很明显地分出几个阶段。
这种划分使我们更清晰地看到了社会主义制度、计划生育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同的历史作用。
结合图1和图2,我们知道:建国初期的死亡率转变和70年代初期的出生率转变是两次意义重大的转变。
但显然,70年代前,出生率已经有下降趋势。
进入80年代以后,出生率下降的空间实际上已经不大,进一步的下降预计会是一个缓慢和渐进的过程。
从人口转变角度看,中国历史上的人口始终处在传统阶段或者说人口转变的萌芽阶段。
而到20世纪中叶以后,人口增长转入转变阶段,使得粗出生率和粗死亡率的差距拉大,人口增长急剧加快,形成了现代人口的高速增长,形成现代中国的人口爆炸。
1950-1995年间,中国人口实际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是历史上和平时期年平均增长率的倍。
考虑到70年代以来计划生育因素的影响,这样,就不妨以1970年为分界计算进入现代以后两个时期的人口增长率:1950-1970年年平均增长率为‰,1971-1995年为‰,前者比后者高出近6个千分点。
如果1971-1995年继续保持1950-1970年的高增长率,那么1995年的总人口将是亿,而不是12亿,多出近2亿人。
②任何一个经历过人口转变过程的国家必然有一个人口增长加速的过程,所以现代中国人口的急剧膨胀有其客观必然性。
不批马寅初,也避免不了这样的历史命运,只不过人口转变可能会提前完成,人口转变增长量会相对减少而已。
这样,如果中国人口转变从建国初期算起,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一幅简图来总结一下中国人口转变的特点:其一,在1950-1973年,无论哪种估计,死亡率的下降幅度要大于出生率的下降幅度,死亡率从18‰下降到7‰,而出生率则从32‰下降到28‰。
这是死亡率下降主导型的人口转变阶段,又是人口转变的开始阶段。
由于当时死亡率的下降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设大有关系,所以我们在这里称之为“制度型转变”。
其二,在1973—1980年,则恰恰相反,出生率的下降幅度要显着大于死亡率的下降幅度,出生率从28‰下降到18‰,死亡率则从7‰下降到6‰。
这一阶段是人口转变的加速阶段,是出生率下降主导型的人口转变阶段。
由于其时出生率的大幅度下降与我国大力推行的“晚、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