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仁人之心》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二)-高二语文精品随堂课件教案(
5《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孔子不是圣,只是人,一个出身卑贱,却以古代贵族(真君子)为立身标准的人; 一个好古敏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传递古代文化、教人阅读经典的人;一个有 道德学问,却无权无势,敢于批评当世权贵的人;一个四处游说,替统治者操心, 拼命劝他们改邪归正的人;一个古道热肠,梦想恢复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百姓的人。 他很惶恐,也很无奈,唇焦口燥,颠沛流离,像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
宋臣赵普曾经告诉宋太宗(赵匡义)说:“臣 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以 半部佐陛下致太平。”的确,我国两千年来,不论 立身处世以及政治社会,皆以儒家思想为中心,而 论语便是最精粹最可靠的儒书,所谓“半部论语治 天下”,便是这个意思。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2)《大学之道》 节选自《礼记·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 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期曾子所 作,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南宋朱熹将《大学》与 《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 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 影响。《大学》全文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主要概括总结了 先秦儒家的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 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
“ 诗、书、礼、乐、易、 经》(即《尚书》)《仪礼》
春秋”,但后来亡于秦末 战火,只剩下五经。
《易经》(即《周易》)《乐 经》《春秋》。
①古代指礼(礼仪)、 乐(音乐)、射(射 箭)、御(驾车)、 书(识字)、数(计 算)等六种科目。
② 古代指《诗》、 《书》、《礼》、 《乐》、《易》、 《春秋》六种儒家 经书。
(二)《大学之道》 2.诵读全文并尝试口头翻译,重点解释下面加颜色词语。 (1)大学之道(根本原则),在明明(彰明/美好的 )德,在亲民(亲近爱抚民众), 在止(达到)于至善。知止(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而后有定( 坚定不移), 定而后能静,静(心不妄动)而后能安(性情安和 ),安而后能虑,虑( 思虑 精详)而后能得(处事合宜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5《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群文阅读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大学之道》
宗旨 彰明 美好的德行 达到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
心不妄动 性情平和
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
处事合适
思虑详细
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好的德行,在于亲近爱抚 百 姓 ,在于达到自己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知道要达到的 至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志向坚定才能心不妄动, 心不妄动才能性情平和,性情平和才能思虑精细,思虑 精 细 才能处事 合 适 。万物都有本有末,凡事都有始有终 ,知道事物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大学的宗旨了。
知识储备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 礼”,仁的基本面是“克己复 礼”。孔子崇尚中庸,认为处理 事情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态 度是最高的道德标准,强调把握 做人与做事的分寸、尺度和火候 等。
知识储备
孔子在教育理念上首次提出 “有教无类”,从为世界上所有 人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在教育 实践上提出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 程中应该诲人不倦,循循善诱。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
惊骇,恐惧
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
哀痛,怜悯
通“纳”,结交
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
也。
状语后置句
厌恶
译文
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的原因,如 果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了,都有惊 骇恐惧,哀痛怜悯别人不幸的心;这不是因为要 想和孩子的父母结交,不是因为要想在同乡朋友 中博取名誉,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 产生这种恐惧同情心。
目录
CONTENTS
贰
整体感知
叁
归纳总结
《〈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运用示例-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古诗文阅读默
《〈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素材应用示例(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①青年者,国之魂也。
我辈青年,应肩负起时代的使命,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
坚守文化,钟芳蓉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科技强国,曹原仰望星空踏上《自然》;铸就重器,“神舟”团队将梦想写在浩瀚宇宙。
前辈尚有如此之势,我辈定当砥砺前行。
《论语•泰伯》有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我们生于盛世,定当不负盛世,作为新时代青年,吾辈必以青年之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浮舟沧海,立马昆仑!②心之所向,坚毅以往。
南仁东倾尽心血使中国睁开勘探宇宙奥秘的“天眼”;水保专家朱显谟固守二十余年,一生圆梦黄河清;“敦煌女儿”樊锦诗守着大漠黄沙,守着中华文化……如果不是心中的狂热与执着,恐怕很难做到与山河同梦,与祖国共生了吧!尽管曾子已故去两千多年,但后世有无数中华儿女传承了其精髓,正所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兴国之任,置于肩上。
孙文先生曾寄予厚望:“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国之责任,置于自身之肩上。
”诚如是然。
奔腾向前的中华民族其背后的光芒离不开任何一个人的努力。
千万铁路工人夜以继日地工作,造就青藏铁路横穿世界屋脊;无数科研人员夙夜匪懈的钻研,搏得“嫦娥五号”登上月球开启新的探索之旅。
史书上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反应的却是无数人的奉献与坚持……个人于历史不过如蜉蝣朝生梦死,但正是无数人投身兴国伟业,方有华夏之葳蕤蓬勃。
曾子已逝,但其留给我们的精神常驻心间,所谓“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二)朝闻道,夕死可矣①孔子曾说过:“朝闻道,夕死可矣。
”他追求真理胜过爱惜生命,在字里行间中向我们高呼:道义是我们应穷尽一生,拼尽全力所要追求的东西。
对道义的追求和领悟,犹如夸父追逐空中的太阳,即使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也会热切地感受太阳留下的余光。
亚里士多德面对德高望重的尊师柏拉图,不顾身旁的言语,坚定地说出了“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名言,激励着同样追求道义,追求真理的人迈出每一步。
《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儒家思想:人性向善,修身以求仁、义、礼——《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理解文中文言知识,背诵相关内容。
2.思维发展与提升:把握所选文段主旨,理解思想核心。
3.审美鉴赏与创造:品味核心思想意蕴,感受语言特色。
4.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儒家文化内涵,认识修身立德。
第一课:《论语十二章》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齐聚巴黎,经过激烈的讨论,最后发表宣言:“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从2500年前的孔子那里去汲取智慧。
”北宋宰相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而近代学者辜鸿铭说得更夸张:“半章《论语》可以振兴中国。
”《论语》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威力那么,孔子及其代表的儒家有什么智慧呢?今天我们就学习《〈论语〉十二章》。
(二)任务一:疏通文本意思,理解总结思想要义【第一章】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解读】这一章讲的是人的修养。
有三层意思:第一层是劝导人们不要只贪图自己安居、饱暖,而要有远大目标、崇高追求;第二层是要勤勉做事,少耍嘴皮子;第三层是要积极向善向上,随时修正自己的缺点。
做到以上三层,这才可以算得上是真正修身之道。
孔子的好学指学习做人做事。
【联想】第一层:想要饱食安居,是人的基本生存需要,但人如果只追求饱食安居,那和动物有什么两样?人生在世,总要有点追求,总要有个梦想。
孔子是提醒人们,眼里不能只有吃住两件事,只为了谋生而忙碌,而应该有更高的追求,要努力去做一些比自己饱食安居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事。
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时代追求:动荡时代追求和平,和平时代追求个人成功。
【语文】《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课件 新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忍人:狠心对待别人。 运:运转,转动。 乍:突然。 孺子:小孩子。 怵惕:惊骇,恐惧。
恻隐:哀痛,怜悯。 所以:用来。 内交:结交,“内”通“纳”。 要誉:博取名誉。要,求取。 恶其声:厌恶孩子的哭声。
文意疏通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 wù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 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 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止于至善 (终极目标)
(内圣) 明明德
内修
★★ ★ 格致 诚 物知 意
★★ 正修 心身
亲民 (外王)
外治
★ ★★ 齐 治平 家 国天
观点概括
《大学之道》
“三纲”与“八目”
明明德(内圣) ↓
亲民(外王) ↓
止于至善(终极目标)
查
阅
资
任 务 一
料 , 回 顾
儒
学
经
典
诵
读
吟
任 务 二
咏 , 疏 通
文
儒
家
观
点
1.诵读《大学之道》,明确“三纲八目”的具体内容。
本义:提网的总绳。 衍义:引申指“事 物的关键部分”。
,
本义:本义指眼睛, 目也指从大项分出 来的小项,或按顺 序开列的目录。
三纲: 明明德、亲民、
止于至善
八目: 格物、致知、诚意、 正心、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
2.结合注释,理解“八目”的具体内涵及内在联系。
儒家经典:《孟子》
儒家经典著作,“四书”之一,战国中 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汉 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共十一篇,现存 七篇十四卷。
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 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
《论语》十二章 大学之道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教学案
《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一、读准字音文质彬彬..(bīn bīn)弘毅.(yì)未成一篑.(kuì)不惑.(huò)迩.之事父(ěr)二、辨识通假知者不惑 (同“智”。
)三、一词多义四、词类活用1.就有道而正.焉(形容词用作动词,匡正、纠正)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贤”形容词用作名词,贤人,有贤德的人。
“齐”,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看齐。
“焉”,兼词,相当于“于之”。
“内”,名词作状语,在内)3.朝.闻道,夕.死可矣(名词作状语,朝,在早晨;夕,在晚上) 4.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名词用作动词,符合礼节) 五、古今异义1.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古义:可以用来。
今义:表示许可。
2.小子..何莫学夫《诗》 古义: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今义:人(用于男性,含轻蔑意)。
3. 非礼..勿视 古义:不合礼节。
今义:调戏;猥亵(妇女)。
六、文言句式1.敏于事而慎于言。
(状语后置句)译文:做事勤勉而言谈谨慎。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宾语前置句)译文: 看见贤人就应该想着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
七、文白对译子曰:“君子 食 无求饱, 居无求孔子说:“品德高尚的人吃东西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敏 于 事而慎于 言,就有道 而安逸,做事勤勉而言谈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正焉,可 谓好学 也已。
”自己的错误,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了。
”⎣⎢⎡正:匡正、纠正。
敏于事、慎于]言:状语后置。
(《学而》)子 曰:“ 人 而不 仁, 如礼 何? 人 而孔子说:“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礼仪制度呢?做人如果不 仁, 如乐何?”没有仁德,怎么对待音乐呢?” ⎣⎢⎡⎦⎥⎤如礼何: 怎样对待礼呢?(《八佾》) 子 曰:“朝 闻 道, 夕死 可 矣。
”孔子说:“早晨能够得知真理,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
”⎣⎢⎡⎦⎥⎤道:道理, 指真理。
《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群文阅读高二语文群文阅读优质课件(选择性必修上册)
选文内容比较
《<论语>十二章》焦点在立身处世的规范性原则。 第七则:理想、责任、意志; 第八则:坚持、自主、毅力、决心; 第九则:智慧、仁爱、勇敢; 第十则:约束、克制; 第十一则:待人接物、沟通、人际关系、尊重、平等; 第十二则:学习、交往交流;
选文内容比较
《<论语>十二章》焦点在立身处世的规范性原则。 第七则:理想、责任、意志; 第八则:坚持、自主、毅力、决心; 第九则:智慧、仁爱、勇敢; 第十则:约束、克制; 第十一则:待人接物、沟通、人际关系、尊重、平等; 第十二则:学习、交往交流;
拓展阅读:《孟子·公孙丑上》
“何谓知言?”曰:“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 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 于其政,害于其事。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 “宰我、 子贡善为说辞,冉牛、闵子、颜渊善言德行。孔子兼之, 曰:‘我于辞命,则不能也。’然则夫子既圣矣乎?” 曰:“恶!是何言也?昔者子贡问于孔子曰:‘夫子圣矣 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 既圣矣。’夫圣,孔子不居——是何言也?”
“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 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 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 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 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 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 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 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 徒无益,而又害之。”
高中语文复习 板块五 学案34 《〈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2)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 然也。 译文:_这__不__是__因__为__跟__那__孩__子___的__父__母__结__交__,__不__是__因__为__在__同__乡__朋__友__那___里__博__ 取___名__誉___,__也__不___是__因__为___厌__恶__孩___子__的___哭__声__才___这__样__。___(_得__分___点__:__“___所__ 以__”__,__…__…__的__原__因__;__以__“__于__”__为__标___志__的__介__宾__短__语__后__置__句__;__“__内__交__”__,__结__ 交__;__“__要__”__,__求__取__;__“__然__”__,__这__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任重道远 担子很重,路程又长,比喻责任重大,需要长期艰苦奋斗。
⑤ 死而后已 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生。
⑥ 未成一篑
只差一筐土没有成功。比喻功败垂成。
⑦ 为山止篑
比喻功败垂成。
⑧ 一篑之功 成功前的最后一筐土,比喻成功前的最后一分努力。
活 动 二 重点巩固
1.名句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2022·北京)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饱受列强欺凌,因此绝不会将自己曾 经遭受的苦难强加给其他国家与民族,正如《论语》所谓:“_________, __________。” 答案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 吾亦欲无加诸人 (2)《论语·泰伯》中,“_士__不__可__以__不__弘__毅__,_任__重__而__道__远__”说的是士人不 能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定,因为他们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
《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之心》教学设计
《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之心》教学设计《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之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理解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背诵相关内容。
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论语》中出现的“信、君子、义、仁、礼、恕”等核心概念,认识人物观点的价值与意义;了解《大学》的有关知识;了解孟子及《孟子》,孟子的仁心与仁政思想,理解并把握本文的主旨。
审美鉴赏与创造在细读文本的过程中体验、欣赏文中“仁、义、礼、信、恕”等观点的内涵美及人物精神品质之美;通过诵读和讲解,体会“修身养性”的重要性,明白每个人都应拥有光明正大的品德,都应让自己的道德达到最完善的境界,这样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感受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色和严密的逻辑。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在文本研习的过程中,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培养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学习古人一些优秀的精神品质及为人处世的原则;认识“修身立德”的重要性,并探讨其现代价值;认识道德培养的关键。
教学重点积累文言知识;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仁、义、礼、信、恕”等儒家思想的内涵;体会“修身养性”的重要性,了解孟子的仁心与仁政思想,理解并把握主旨。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观点的内涵及价值意义;认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以及道德培养的关键。
教学方法探究法、讨论法、演读法。
第一部分示范精读教学要点师生合作示范探究《论语十则》。
教学过程一识经典,知概貌1.导入:有一本书能穿越千年历史给人以温暖和光亮,给人以心灵的指引,人们常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天不生仲尼,万古终长夜”,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论语》。
2.知人论世《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
当时是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代。
春秋末期,周朝的礼制日渐崩溃,名存实亡的现象十分普遍,社会处于一种大的动荡组合阶段,人们本性中最原始的欲望如脱缰之马,肆意践踏礼制下的人伦理念。
在社会呈现“礼崩乐坏”的局面下,孔子建立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体系,旨在建立和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其重要观点记录在《论语》之中。
《论语》十二章 大学之道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教学案
《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一、读准字音文质彬彬..(bīn bīn)弘毅.(yì)未成一篑.(kuì)不惑.(huò)迩.之事父(ěr)二、辨识通假知者不惑 (同“智”。
)三、一词多义四、词类活用1.就有道而正.焉(形容词用作动词,匡正、纠正)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贤”形容词用作名词,贤人,有贤德的人。
“齐”,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看齐。
“焉”,兼词,相当于“于之”。
“内”,名词作状语,在内)3.朝.闻道,夕.死可矣(名词作状语,朝,在早晨;夕,在晚上) 4.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名词用作动词,符合礼节) 五、古今异义1.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古义:可以用来。
今义:表示许可。
2.小子..何莫学夫《诗》 古义: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今义:人(用于男性,含轻蔑意)。
3. 非礼..勿视 古义:不合礼节。
今义:调戏;猥亵(妇女)。
六、文言句式1.敏于事而慎于言。
(状语后置句)译文:做事勤勉而言谈谨慎。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宾语前置句)译文: 看见贤人就应该想着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
七、文白对译子曰:“君子 食 无求饱, 居无求孔子说:“品德高尚的人吃东西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敏 于 事而慎于 言,就有道 而安逸,做事勤勉而言谈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正焉,可 谓好学 也已。
”自己的错误,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了。
”⎣⎢⎡正:匡正、纠正。
敏于事、慎于]言:状语后置。
(《学而》)子 曰:“ 人 而不 仁, 如礼 何? 人 而孔子说:“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礼仪制度呢?做人如果不 仁, 如乐何?”没有仁德,怎么对待音乐呢?” ⎣⎢⎡⎦⎥⎤如礼何: 怎样对待礼呢?(《八佾》) 子 曰:“朝 闻 道, 夕死 可 矣。
”孔子说:“早晨能够得知真理,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
”⎣⎢⎡⎦⎥⎤道:道理, 指真理。
《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 理解文意,准确翻译。
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
2. 了解孟子及其作品,把握文章内容。
3. 理解两篇儒家经典表达的思想及现实意义。
学习重点:把握文章内容,理解思想内涵。
学习过程:【学习任务一】预习基础知识,把握文化常识。
(自学检测)1.《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所编。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选集,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2.《大学之道》出自《》。
与《》《》《》合称为“四书”。
3.知人论世,了解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邹国人。
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与孔子、荀子是先秦儒家的三位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元朝追封为“亚圣”孟子主张“性善论”,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其仁政思想具体体现为:•1、民本思想•2、性善论•3、施仁政,行王道•民贵君轻不愧亚圣•性善气正真乃完人在人性方面,主张性善论。
认为人生来就具备仁、义、礼、智四种品德。
人可以通过内省去保持和扩充它,否则将会丧失这些善的品质。
在社会政治观点方面,孟子突出仁政、王道的理论。
提出民贵君轻的主张,认为君主必须重视人民,争取民心的归附,以不战而服,也即他所说的“仁者无敌”,实行王道就可以无敌于天下。
在价值观方面,他强调舍身取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学习任务二】研读文本,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
小组结合工具书合作解决。
1、字词疏通。
2、翻译句子。
3、翻译全文,理解文意。
【学习任务三】探究文本,整体感知内容。
(合作探究展示)(一)1、《大学之道》第一段重点写了什么内容?提示:指出大学的宗旨,提出了大学的“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
《〈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之心》优质教学设计2(第1课时)
《<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之心》优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重点文言实词及虚词的意义和用法2.理解仁、义、礼等儒家思想核心概念。
3.理解儒家有关“君子”之德及修身养性的观点。
4.学习先秦儒家经典篇章论述道理时譬喻、对比的论述方法的运用。
5.思考先秦儒家思想对塑造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思考这些经典的现实意义。
重点难点重点1.理解仁、义、礼等儒家思想核心概念。
2理解儒家有关“君子”之德及修身养性的观点。
3.学习先秦儒家经典篇章论述道理时譬喻、对比的论述方法的运用。
难点联系现实,领会先秦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和对自己的启示。
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正确默写各章语录。
2.准确把握各章语录的内涵,了解儒家立身处世的规范原则。
3.理解仁、义、礼等儒家思想核心概念。
重点难点1.准确把握各章语录的内涵,了解儒家立身处世的规范原则。
2.学以致用,思考学习儒家经典的现实意义。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翻开《论语》我们看到了一位真诚、坦率的师者,看到了一位尊重学生个性的师者,看到了一位让学生感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师者,看到了一位充满智慧的师者。
正所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孔子堪称“万世师表”。
走近他,我们会慢慢地感受到他那广博的学识、高尚的道德和无穷的智慧;走近他,我们会了解他的思想的内核——仁。
今天我们就通过《<论语>十二章》,来感受孔子的智慧之光。
二、检查预习,知人论世1.指定学生介绍孔子及《论语》。
2.指定学生介绍孔子的思想。
3.指定学生介绍出自《论语》的名言,并简单进行赏析。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结合课下注释,分小组翻译课文。
教师巡视点拨。
这个过程要求学生特别注意文中的语意变化较大的实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常用的虚词等。
(设计意图:加强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语感,夯实文言基础。
)四、再读课文,深入探究1.齐读课文。
《〈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之心》优质教学设计2(第2课时)
《<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之心》优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重点文言实词及虚词的意义和用法2.理解仁、义、礼等儒家思想核心概念。
3.理解儒家有关“君子”之德及修身养性的观点。
4.学习先秦儒家经典篇章论述道理时譬喻、对比的论述方法的运用。
5.思考先秦儒家思想对塑造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思考这些经典的现实意义。
重点难点重点1.理解仁、义、礼等儒家思想核心概念。
2理解儒家有关“君子”之德及修身养性的观点。
3.学习先秦儒家经典篇章论述道理时譬喻、对比的论述方法的运用。
难点联系现实,领会先秦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和对自己的启示。
课时安排2课时第2课时课时目标1.理解“大学”的教育宗旨。
2.理解孟子的“四端”学说及其文化内涵。
3.学习孟子运用对比和比喻的说理方法。
重点难点理解孟子的“四端”学说及其文化内涵教学设计一、激情导入孔子创立了儒家学说,并身体力行地宣扬他的学说,《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成为反映儒家思想的经典作品。
儒家思想博大精深,除了《论语》之外,《礼记》《孟子》也是反映儒家思想的经典作品。
今天我们就走进这两部经典,感受儒家思想的魅力。
(设计意图:导语中点明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明白学习的目标。
)二、品读《大学之道》1.教师范读课文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学生探究讨论,师生共同归纳。
(1)《大学之道》的首句提出了“三纲”,那么“三纲”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明确:《大学之道》这三条纲领不是并列的,而是一个逐渐推进的关系。
“明明德”就是彰显美好的品德。
儒家认为人天生就有美好的道德,但是这些美德被欲望遮蔽了,所以要去掉那些蒙蔽在我们心灵上的东西,让美好的品德彰显出来。
“亲民”历来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认为“亲民”就是“新民”,意思是使天下人去旧立新,去恶向善;另一种解释认为“亲民”就是推己及人,亲近爱护民众。
现在很多学者认为这两种解释并不矛盾,因为要想让人民接受自己的道德感召,除垢自新,就必须推己及人、亲近人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仁人之心》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二)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学习《大学之道》和《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思维发展与提升理清文意,掌握课文里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
审美鉴赏与创造品味《孟子》善用比喻、对比的论证风格。
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大学之道》中的“三纲“八目”,并了解这些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
教学重难点1.理清文意,掌握课文里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及言句式。
2.品味《大学之道》中层层递进的论证方法,教学设计第二部分自读研讨教学要点:合作探究学习《大学之道》和《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比较阅读落实群文学习任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如果说传统文化是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树,那先秦诸子就是这株大树的根,先秦诸子的思想学说就是这株大树上的绚丽繁花,而儒家思想就是繁花中最耀眼的一朵。
它绚丽于“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大学之道,它绚丽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悯人情怀。
儒家思想博大精深,今天我们一起掀开它美丽面纱的一角,去感受它的魅力。
(设计意图:好奇心是学习的动力,用散文的语言称赞传统文化,称赞儒家文化,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圆读文章、探究文意的兴趣。
)二、检查预习,了解作者1、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孟子及其思想学说。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邹国人,成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成为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被尊称为“亚圣”,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思想的核心是“仁政”,其进步性和认识论上所达到的高度在先秦诸子中是罕见的。
孔子与孟子生活在春秋战国之际。
这一时期,私学兴起,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针对社会的急剧变化,各学派激烈争辩,著书立说,阐述各自的思想和政治主张,于是出现了诸子百家相互争鸣,盛况空前的学术局面。
各学派之间,同一学派的不同流派之间,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学习和借鉴。
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儒家是春秋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
儒家学派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
民本思想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社会实际,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
孟子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重要的意义。
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通过大量历史事例反复阐述民心向背是关乎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问题。
性善论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每个人都有“不忍人之心”,若看见小孩将要掉入井中,并不因为交情、声誉等利害关系去救人,而因为内心“善”的本质自然流露去救人。
孟子认为“善”的本质分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是为“四端”。
“端”是起点的意思,孟子认为只要努力地扩充四端,即道德实践,就可成就德性。
然而,既然“善”早已存在心中,还有人行恶,孟子认为人之所以不善,是因为受到私欲的蒙蔽,他认为人应该放弃私利,保存仁义。
2.点名介绍查阅到的《礼记》相关资料。
《礼记》《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
《礼记》共四十九篇,书中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礼记》章法谨严,文辞婉转,前后呼应,语言整饬而多变,是“十三经”之一。
自东汉郑玄作“注”后,《礼记》地位日升,至唐代时尊为“经”。
《礼记》中记载的古代文化史知识及思想学说,对儒家文化传承、当代文化教育和德性教养,以及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影响。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接触过孟子的作品,对孟子及其学说有些了解,布置预习的目的是温故知新:学生对《礼记》了解不多,提前布置预习,让学生动手查阅,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
)三、诵读课文,疏通文意1.听朗读录音,要求学生注意读音和断句。
2.学生自读课文,培养语感。
3.指定学生朗读课文,感受文意。
4.分小组共同疏通文意,整理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5.指定学生翻译课文,教师适时点拨更正。
四、细读课文,探究文意1.学生齐读课文。
2. 分小组探究。
(1)《大学之道》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大学之道》论述的“大学”的宗旨是什么?(3)《大学之道》论述的“八目“是指什么?(4)孟子认为“不忍人之心”是人所固有的善性,他是怎样来证明的?(5)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的这一观点包括哪些内容?(6)在孟子看来,“不忍人之心”是人所固有的,那么治国施行仁政也是天经地义的。
文中哪一句体现了这一主张?(7)孟子论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时,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3.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学习成果。
学生的发言不要求面面俱到,能论说一个方面就行。
4.师生共同归纳。
明确:(1)《大学之道》的中心论点是: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2)“大学”的宗旨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3)“八目”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4)孟子认为,发端仁义礼智的“不忍人之心”是人所固有的,孟子先是用孺子将入于井的例子证明,接着又用“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这一形象的比喻说明。
(5)孟子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观点包含四个方面,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简称为“四心”。
(6)体现孟子这一主张的句子是: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7)采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
“孺子将入于井”是举例论证;有“四端”之人与无“四端”之人形成对比,说明“四端”的重要性;“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形成鲜明的对比,说明扩大充实“四端”的必要性;“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都是比喻论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意思,理清思路,便于学生理解选文的论证方法。
)五、再读文本,品读论证方法1.指定学生朗读《大学之道》,要求学生注意文中提到的“三纲”“八目”的内在联系。
2.小组讨论,选文是如何论述“三纲”“八目”的?3.师生共同归纳。
选文第1段采用层层推进的论述方法。
开篇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德”即“美德”,“德”的内涵是“亲民”,如何“亲民”?在止于“至善”。
“至善”就是要达到一个最高标准接下来,用修身之法反证“大学之道”的理论。
什么是善?善从何来?人做事,当行则行,当止则止。
只有“知止”,才能“静”下来;静下来,才能性情安和;在安然的状态下,人的思路才能打开,对事物进行分析、琢磨、推敲,这就是“虑”;事情经过考虑,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
文章用“定、静、安、虑、得”五个字,说明知“止”的作用在于“至善”。
第2段仍用层层推进的论述方法说明“明明德”的顺序。
古代想要使天下的人彰明美德,第一步要“先治其国”;要治国,就要先“齐”其家,要“明德”先从家里开始;要从家里开始,首先从自身做起,就是“修身”;修身要从“心”开始,心要“正”,不能有私心杂念;要正心,先要“诚意”;如何使“心,意”达到忠诚不变?方法是“致知”;如何致知?方法是“格物”。
格物即推究事物的原理。
然后进一步用“修身”之理反向证明“欲明明德”的道理:在弄清了事物的原理,有了知识,才能做到意诚、心正、身修、家齐、国治,而后天下才能平定。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论证方法,从而感受儒家论述道理的巧妙之处。
)六、比较鉴赏,拓展思维孟子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与孔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有什么异同?明确:两者都是探讨人性的。
区别在于,孔子认为人性本来相近,只因为教养的不同,便相差很远。
孔子既没有说相近的人性是什么样的,是善是恶,也没有展开论述。
但从我们的理解来看,孔子主要强调的是后天的教养,特别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他强调学生要学《诗》,学《诗》可以“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孟子则不同,它不仅展开了论述,还强调了人相近的人性是发端仁义礼智的“不忍人之心”,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所固有的。
但孟子并不完全否认后天培养的作用,他认为后天的教育培养有利于人“善心”的发扬光大。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探究中获得知识,体验学习的快乐。
)七、布置作业下面的四则材料体现出同为儒家代表人物的孔子与孟子在处世态度上的细微区别。
你更推崇谁的处世态度?写一段话来阐明自己的理由。
①子日:“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论语·公治长)②子谓颜渊日:“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③孟子日:“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滕文公下》)④孟子日:“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设计意图:拓宽学生视野,引导学生探究阅读,学会准确地表达自已的见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