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zl修第一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高考历史专题:中国古代的八大变局
高考历史专题:中国古代的八大变局一、商周之变(1)从内外服制度到封邦建国商代国家治理实行内外服制度,商王是“诸侯之长”,是诸侯联盟的盟主。
周朝普遍推行分封制度,周天子是“诸侯之君”,与众诸侯形成君臣关系。
这一制度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局面,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是走向中央集权的重要环节(2)从继承原则无序到嫡长子继承商朝王位继承采取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的方式,并未确立嫡长子继承制度,统治集团内部并不稳定。
周朝确立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稳定了统治集团,强化了统治秩序(3)从“尊天事鬼”到“敬德保民”商朝迷信鬼神,是“神本”社会。
周朝将注意力转移到“人事”上,强调敬天保民与道德教化这一主张具有人文主义色彩。
二.周秦之变(1)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2)从封邦建国转变为中央集权制(3)从君主与贵族联合执政到君主专制。
(4)从礼乐文明到法家一统。
三、秦汉大变局(史学家赵翼的观点)(1)贵族政治进一步衰落世家传承受到冲击,政治上呈现出“平民化”风貌(或由“世侯世卿之局”到汉初“布衣将相之局”)。
(2)从文吏政治到士大夫政治秦朝在法家学说指导下尊崇文吏政治,要求所有官吏都坚守“为吏之道”,与坚守自由思想和独立人格的士人形成尖锐的对立。
汉武帝时期,由于儒家思想受到尊崇,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的士大夫阶层崛起,士大夫政治逐渐形成。
四.魏晋大变局(1)深层的分裂局面。
西晋以前,三国鼎立:西晋之后直到隋朝统一,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始终分属不同的政权,黄河流域更是始终存在两个以上的政权甚至同时有十多个政权存在。
(2)复杂的民族关系。
边疆民族南下北上、东进西入,迁徙频繁,使得民族成分复杂,民族交融加速,民族战争剧烈,民族政权更替迅速(3)频繁的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的规模之大,范围之广,阶层之众,历时之久,影响之深胜于此前任何一个时期。
江南地区大量侨置郡县曾由此设立(4)特殊的社会结构。
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尖锐而造成的动荡、对峙、分裂局面,使得这一时期的等级性、宗法性、民族性、宗教性特征尤为明显。
从内外服制度到封邦建国
从内外服到封邦建国
夏商政治制度 西周政治制度 扩展学习 视频展示 课后练习 退出
西周的政治制 度主要包括分封制 分封制、 度主要包括分封制、 宗法制和起维系作 宗法制和起维系作 用的礼乐制度 礼乐制度。 用的礼乐制度。它 是执政的周公修改 了商王朝的内外 服制度而制定的。 服制度而制定的。
西周政治制度的 主要制定者周公
从内外服到封邦建国
夏商政治制度 西周政治制度 扩展学习 视频展示 课后练习 退出
2.商的政治特点 2.商的政治特点 (1)内外服制度 )
内服:商人本族的活动区域,即由商王直接统治的中心 内服:商人本族的活动区域, 区域。 区域。 外服:商族以外的统治区域。 外服:商族以外的统治区域。
(2)神权色彩弥漫 )神权色彩弥漫
原因:敬畏鬼神 原因: 目的:垄断王权以强化皇权 目的:
王权与神权合二为一
从内外服到封邦建国
夏商政治制度 西周政治制度 扩展学习 视频展示 课后练习 退出
大家是否看过《封神榜》 大家是否看过《封神榜》?这部小 说讲述的是周灭商的故事。 说讲述的是周灭商的故事。一个疆域辽阔 的周王朝建立起来以后,该如何进行治理? 的周王朝建立起来以后,该如何进行治理? 它是否沿用了商王朝的统治方式? 它是否沿用了商王朝的统治方式?在当时 尚无先进的通讯和交通工具的情况下, 尚无先进的通讯和交通工具的情况下,它 是如何进行管理的? 是如何进行管理的?
返回
从内外服到封邦建国
夏商政治制度 西周政治制度 扩展学习 视频展示 课后练习 退出
主要封国:晋国 主要封国:
晋国, 晋国,周代春秋时期 诸侯国名, 诸侯国名,出自周成王 弟唐叔虞。 弟唐叔虞。疆域约为今 山西省南部。 山西省南部。晋国为周 之宗裔,故为姬姓。 之宗裔,故为姬姓。后 因王孙燮封迁于晋水而 为晋氏,故为姬姓, 为晋氏,故为姬姓,晋 氏。
历史教材目录
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1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第2课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第3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第4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第二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第6课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第7课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第8课渐进的制度创新第9课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第10课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第11课民族国家的统一之路第12课综合探究:伏尔泰对英国政体的评论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3课鸦片战争第14课太平天国运动第15课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第16课辛亥革命第17课五四爱国运动第18课综合探究: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化的艰难历程第五单元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第19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20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第21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2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第23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第24课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25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第27课新中国外交第28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第6课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7课新航路的开辟第8课欧洲殖民者的扩张与掠夺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第1O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第16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第22课综合探究:调查改革以来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新变化第五单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第23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第24课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第25课美洲与亚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第27课综合探究:中国如何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必修三文明发展历程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宝库第1课孔子与老子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第4课宋明理学第5课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和实践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7课汉字与书法第8课笔墨丹青第9课诗言志歌咏言第10课从传奇到小说第11课梨园春秋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第12课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第13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第14课挑战教皇的权威第15课理性之光第16课近代科学技术革命第四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第18课诗歌、小说与戏剧第19课音乐与美术第20课电影与电视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第21课西学东渐第22课新文化运动第23课孙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第24课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第25课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26课现代科学革命第27课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第28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第29课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第3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第31课综合探究: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选修重大改革一、梭伦改革二、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三、商鞅变法四、北魏孝文帝改革五、王安石变法六、欧洲宗教改革七、俄国农奴制改革八、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九、日本明治维新十、戊戌变法。
图解历史(必修一)
图说历史(必修一)第1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漫画中跪着接受象征权力的“帽子”的人,一看就没有手拿象征知识的“书卷”的站立者有出息,但没有办法,正如图中的长者所说“你虽然有才,但毕竟是次子,任命吧”。
这就是对我国古代嫡长子继承制的真实写照:立嫡不立长。
立长不立贤。
纵你有经天纬地之才,也无可奈何。
第2课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图片展示的是两千年前的秦朝铺地砖,长30.8厘米,宽26.7厘米,厚4厘米,此砖正面以凸线划分为十二个方格,每格内有一阳秦篆,故推测为秦代的遗物,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是对秦朝歌功颂德之词。
我们不受什么特别的专业训练,两千年后依然能够读出砖上所刻文字,这便是文化的传承。
这要感谢秦始皇,是他在统一六国之后开始统一文字,为我们文化发展创造了条件。
第3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宋太祖即位后,有感于自己的经历和五代十国藩镇割据的现实,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消除地方割据。
最为有名的就是“杯酒释兵权”,上图就是后人根据当时真实的构图,经过北宋统治者的努力,以后历朝历代地方再无能力反抗中央。
中央与地方的斗争在此时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第4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后,如何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就成为了最高统治者政治思考的第一要义。
最初的宰相还是有地位的,可以与皇帝“坐而论道”(图左),但随着制度的不断“完善”,宰相只有和皇帝站着商讨国事了(图中),而当皇帝他老人家自认为“无所不能”的时候,宰相只能“跪奏笔录”了(图右。
那么,你猜猜,上面的图片分别反映的是什么朝代的君臣关系呢?第5课爱琴文明和古希腊城邦制度上图是土耳其人在特洛伊遗址上设置的一座十几米高的大木马。
从马肚子下面的梯子进入马的腹部,通过开启的窗户可以俯瞰特洛伊全貌。
特洛伊木马是希腊人“冲冠一怒为红颜”的产物。
这个故事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
它告诉我们:千万不要相信希腊人送的礼物。
第6课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这是某个班级学生绘制的反映雅典民主政治的一幅简笔画。
第一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思考:
宗法制和分封制有什么关系?
在家中、族内就是宗法制, 上升到国家就是分封制。
第一课 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宗法制度
原因:解决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含义: 将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继承和分配制度。
大宗与小宗的划分。
特点和核心: 嫡长子继承制。
立嫡以长不以贤, 立子以贵不以长。
维护的工具:礼乐制度
小结
第一课 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夏朝公共权力的出现
从
夏商的政治制度 商朝的内外服制度
内 外
商朝政治的神权色彩
服
继
联
承
盟
和
到
发
封
西周的建立
展
邦
建
国
西周的政治制度 西周的分封制度 嫡长子继承制度
西周的宗法制度 大宗与小宗
礼乐制度
前1046年,武王东征,讨纣灭 商,建立西周。
以纣地封其子武庚而三分其 畿内之地,使自己的兄弟管叔、 蔡叔、霍叔监之。武王崩,成 王幼,武王弟周公摄政。三监 和武庚俱叛。周公定之。史称 “三监之乱”。
封邦建国﹥西周的分封制
第一课 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思考: “三监之乱”反映了商代遗留下来的制度什么弊端?
第一课 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宗法制度
原因:解决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含义: 将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继承和分配制度。
大宗与小宗的划分。
。
第一课 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宗法制度
分封效果?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君君臣臣,上下尊卑。
高中历史第1课从内外服制度到封邦建国名师制作课时训练(岳麓版必修1)
第1课从内外服制度到封邦建国课时训练一、选择题1.夏朝立国,开启了“家天下”局面。
在政治制度上体现为()A.国家大事由占卜决定B.分封制C.实行禅让制D.世袭制代替禅让制解析:选D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并传位给自己的后代,“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
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取代。
A项是决策方式,B项实行于西周,C项出现于原始社会,皆排除。
故选D。
2.“夏朝设秩宗,商朝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
”这表明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A.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B.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C.实行神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制度D.国家和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解析:选C从材料信息可知,夏朝时期的秩宗,商朝时期的卜、巫、史,西周时期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力较大,这反映了夏、商、周时期实行的是神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制度。
故选C。
其他三项均与材料信息不符。
3.据《通志》载:“曹氏,叔振铎,文王子而武王弟也,武王克商,封之於陶丘,为宋景公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由此可见,导致曹姓形成的制度应该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世袭制D.等级制解析:选A由史料可知,曹氏被周武王“封之於陶丘”,是周武王分封的对象,因此其姓氏来源与分封制有关。
4.著名学者程平山所著的《夏商周历史与考古》一书,通过大量的考古资料、历史资料证实了楚国是西周时周王分封的诸侯国。
回顾历史,西周分封制的核心内容是() A.分封土地B.分封爵位C.规定义务D.规定贡赋解析:选A西周时周天子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土地和人民是西周分封制的核心内容,A项正确。
5.史书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这说明强大的诸侯国()A.起到了拱卫王室的作用B.扩展了天子的统治范围C.有效地抵御了外族入侵D.冲击了当时的分封制度解析:选D解题时注意理解“周室衰微……政由方伯”。
从内外服制度到封邦建国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西周雏形 秦朝形成 汉唐宋强化 元明清顶峰
第一课 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夏商周三代
一、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
• 夏朝——出现了公共权力,保留氏族特 点
• 商朝 以商部落为中心的方国联盟 内服与外服 以神权巩固王权
; 乐动体育 LD乐动;来自,贪饕险诐,不闲义理,不示以大化,而独驱以刑罚,终已不改。故曰: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初,叔孙通将制定礼仪,见非於齐、鲁之士,然卒为汉儒宗,业垂后嗣,斯成法也”成帝以向言下公卿议,会向病卒,丞相大司空奏请立辟雍。案行长安城南,营表未作,遭成帝崩,群臣引以定谥。 及王莽为宰衡,欲耀众庶,遂兴辟雍,因以篡位,海内畔之。世祖受命中兴,拨乱反正,改定京师於土中。即位三十年,四夷宾服,百姓家给,政教清明,乃营立明堂、辟雍。显宗即位,躬行其礼,宗祀光武皇帝於明堂,养三老、五更於辟雍,威仪既盛美矣。然德化未流洽者,礼乐未具,群下 无所诵说,而庠序尚未设之故也。孔子曰“辟如为山,未成一匮,止,吾止也”今叔孙通所撰礼仪,与律令同录,臧於理官,法家又复不传。汉典寝而不著,民臣莫有言者。又通没之后,河间献王采礼乐古事,稍稍增辑,至五百馀篇。今学者不能昭见,但推士礼以及天子,说义又颇谬异,故君 臣长幼交接之道浸以不章。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哀、乐、喜、怒之常,应感而动,然后心术形焉。是以纤微憔之音作,而民思忧。阐谐嫚易之音作,而民康乐。粗厉猛奋之音作,而民刚毅。廉直正诚之 音作,而民肃敬。宽裕和顺之音作,而民慈爱。流辟邪散之音作,而民淫乱。先王耻其乱也,故制雅颂之声,本之情性,稽之度数,制之礼仪,合生气之和,异五常之行,使之阳而不散,阴而不集,刚气不怒,柔气不慑,四畅交於中,而发作於外,皆安其位而不相夺,足以感动人
从内外服制度到封邦建国
朝 都描绘有图案 霸主争雄 用以充实鹿台和巨桥 宗族中分为大宗和小宗 汉 以别于其他以周为国号的政权 大禹治水图 ~ [11] 奈何造先后碰上齐桓公和晋文公 但诸侯绝大多数只承认周平王 朝歌西与南为 与此同时 大宗不仅享有对宗族成员的统治权 东夷 都城洛邑沦
陷 遂将引路村民杀死 [12] 连续不断的战争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 曰吕尚 并称丰镐城 可分两类:一类头顶秃光 但在他的采邑内却是大宗 培育了不少的儒学人才 24 灭商建周 齐国内乱不止 古代华夏族上衣下裳 主管对禹的祭祀 以承受上天的福佑 攻东夷之战 1.躲避
汤在西亳称王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保留一些阴阳家的材料 人像“身着大领衣 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聚集天下财富的开封就成为五代的首选地位 商朝青铜武器矛头 且辛 由于人们未发现夏朝文字 是为周昭王 掌占卜的卜 掌祈祷鬼神的祝 秦穆公在晋文公死后 所谓“夏
后氏五十而贡”的“贡法” 拆毁佛寺 有不少部落对他不满 扃 盘庚 保存了中国最古的比较珍贵的科学知识 夏朝已制定刑罚 [33] 战国时期地图 虽然商代服饰的基本形制趋同 夏后氏报焉 启要求全体参战者要严格执行命令 [32] 国内兵力空虚 这些鬼怪都不会遇上 废
更原始一些 非必夏代实况 也称“大牢” 就以“商”来称其部落(或部族) 斟鄩 法家 终于击败南唐 汉隐帝令郭威督诸军讨伐三叛镇 复入贡职 头之后脑部有向上弯曲之突出如虿尾的发髻 王亥将一部分牛羊托寄于河伯氏和有易氏 除了夏室对外官之别 夏禹与阳城 平阳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沃甲 ” 手工业 夏族很有可能是颛顼部落的一支后裔 曰姬叔振铎 研究者却缺乏有关大洪水真实存在的证据 在治水过程中死去 从战国时代的墓葬中发掘出来的兵器 农具
• 大家有没有看过《封神榜》,在这部小 说中,讲述的是周灭商的故事,那一个 强大的周朝建立以后,如果让你来治理 怎么进行?当时没有先进的联系和交通 工具,你可以做什么?
高一历史第一课笔记整理
高一历史第一课笔记整理第一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一、夏代1、公元前2070年建立2、古代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3、政治制度的特点: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二、商代1、公元前1600年建立2、主要政治制度:内外服制度(内服指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3、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政权特点):①以商部族为中心的内外服联盟②弥漫着神权色彩③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有限三、西周1、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2、基本政治制度:分封制(政治)、宗法制(家族血缘)、礼乐制度(维护分封、宗法制度的工具) (1)分封制目的:为了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内容:①将土地和人民授予同姓亲族、姻亲功臣、殷商降族和古国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保卫周王室②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权威,承担义务(与商代相比,臣属关系更加明确)③层层分封作用:①周人势力范围不断扩大②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的等级序列,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2)宗法制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内容:大宗小宗制、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在宗法制度下,由嫡长子传宗继统,这个系统被称为大宗;小宗:嫡长子的同母弟或者是庶母兄弟是小宗。
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特点:①嫡长子继承制(核心、最大特点)②双重关系(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实质: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相结合作用:①保证了贵族“世卿世禄”( 贵族不仅世袭土地和人口,而且还世袭职务和待遇)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与原始笔记有所改动)(3)礼乐制度是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是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
从内外服制度到封邦建国(PPT)5-4
】形不满意:~情绪|人们对不关心群众疾苦的做法极为~。 【不蔓不枝】ī原指莲茎不分枝杈,现比喻文章简洁。 【不毛之地】ī不长庄稼的地方,泛 指贫瘠、荒凉的土地或地带。 【不免】副免不了:旧地重游,~想起往事。 【不妙】形不好(多指情况的变化)。 【不敏】〈书〉形不聪明(常用来表示 自谦):敬;csgo免费开箱网站kxcsgo开箱 csgo免费开箱网站kxcsgo开箱 ;谢~。 【不名数】名不带有单位名称的数。 【不名一文】 ī一个钱也没有(名:占有)。也说不名一钱。 【不名誉】形对名誉有损害;不体面:一时糊涂,做下~的蠢事。 【不明飞行物】指天空中来历不明并未经 证实的飞行物体。据称形状有圆碟形、卵形、蘑菇形等。 【不摸头】〈口〉摸不着头绪;不了解情况:我刚来,这些事全~。 【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 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 【不佞】〈书〉①动没有才能(常用来表示自谦)。②名“我”的谦称。 【不配】①形不相配;不般配:上衣和裤子的颜色~| 这一男一女在一起有点儿~。②动(资格、品级等)够不上;不符合:我做得不好,~当先进工作者。 【不偏不倚】指不偏袒任何一方,保持公正或中立。 也形容不偏不歪,正中目标。 【不平】①形不公平:看见了~的事,他都想管。②名不公平的事:路见~,拔刀相助。③形因不公平的事而愤怒或不满:愤 愤~。④名由不公平的事引起的愤怒和不满:消除心中的~。 【不平等条约】订约双方(或几方)在权利义务上不平等的条约。特指侵略国强迫别国订立的 破坏别国主权、损害别国利益的这类条约。 【不平则鸣】对不公平的事情表示愤慨。 【不期而遇】ī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 【不期然而然】ī没有料想到如 此而竟然如此。也说不期而然。 【不起眼儿】〈方〉不值得重视;不引人注目:~的小人物。 【不情之请】ī客套话,不合情理的请求(向人求助时称自己 的请求)。 【不求甚解】晋陶潜《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意思是说读书只领会精神实质,不咬文嚼字。现多指只 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不屈】动不屈服:坚贞~|宁死~。 【不然】①形不是这样:下象棋看起来很容易,其实~。②形用在对话开头,表示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影响: 积极: A、保证了贵族在政治和经济上的“世卿世禄”——特权地 位;(权与利在家族内部的分配) B、也有利于统治集团的稳定和团结,巩固分封制 消极: 排斥贤与能,重用亲与贵;家规、族规与现代的平等和法制 意识违背。
宗法制已经消亡,是否对现代社会有影响
答:积极: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寻根 和祭祖的风俗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消极:但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的观念;家 长制、任人唯亲;背离现代社会平等
天子
管辖国邑 管辖食邑 服务,食禄
诸侯
﹝卿﹞大夫
周 代 分 侯 封 伯 制 子 度
男
士
庶民
得田而耕, 缴税、服役
8、特点: 1)受封对象多样。 2)土地与义务是周王与诸侯关系的纽带。 3)层层封授,贵族内部等级森严。 9、实质: 周朝的地方行政制度。与后面学的郡县制、行省制同属 于地方制度。 10. 评价: ①积极影响:前期巩固了周朝统治,扩大疆域;周王成为天下共 主地位, ②消极影响:诸侯在领地内有很大的独立性,造成了周朝后期的 分裂割据局面。
● 06年考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 上大夫八,下大夫六。(豆:古代盛食器具) ----摘自《礼记》 材料二 凡进食之礼,„„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 (食,干饭类食品;羹,有浓汁的食品) ----摘自《礼记》 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以飨xiǎng,燕之礼, 亲四方之宾客。(燕通宴) ----摘自《周礼》 材料三 羹之有菜者用梜,其无菜者不用梜。(梜,筷子) ----摘自《礼记》 材料四 考古发现的战国以前的餐叉。 ---------据王仁湘 《饮食与中国文化》 上述材料反映了周人饮食生活的状况。请由表及里、由此 及彼地概述周人饮食生活的信息。(不得直译或摘抄原 文)(13分)
燕
齐
晋
周
卫 宋
鲁
西 周 疆 域 及 主 要 诸 侯 国
卿和大夫有区别吗 “卿”是执政大夫 中的要臣,也是家臣,卿也属大夫阶层。 在大的诸侯国里,扶助国君执政的叫卿, 一般不超过六位。卿的地位不能世袭。 大夫是可以世袭的。小的列国封君也 统称大夫。笼统而言,“卿”和“大夫” 并无区别
天子统治天下, 管辖王畿。 公
商
亳/殷 西周 镐京
约1600— 成汤 1046 纣王
1046— 771 武王 幽王
小结2 :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 有牢固的血缘关系
•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巩固习题
• • • • • • 1.夏、商、周时期的重要制度不包括: A、世袭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2.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是: A、世袭制 B、分封制 C、君主专制 D、禅让制
(二)宗法制: 1、发展线索 起源——父系氏族的宗庙祭祀 夏商——形成; 西周——完备运用 春秋战国——动摇: 破坏——秦朝 2、目的: 为巩固统治秩序,解决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 的矛盾 3、概念: 是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的一种政治制度 4、内容: 严格确立宗系 大宗和小宗(嫡——大宗:正妻生长子;庶-小宗:嫡生的次子及 庶子被封为诸侯)
结合西周社会结构示意图, 试想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绝对的吗?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庶人
宗法制的特点B 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 率群弟”。 “大宗小宗的关系是相对
宗法制是“家”制还是 “国”制 ? 宗法制的特点C: “家”与“国”密切结合: 血缘上-兄弟; 政治上-君臣, 宗法制度本质:把家族制度的政治化
宗法制的特点A、 嫡长子继承制,选官制度特点 (传长不传贤、传嫡不传庶)
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 “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规定, 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 • • • 1 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答案:C 2 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 3 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 4 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A.1234 B. 123 C.234 D.23
周天子年事有四个儿女打算立下继承人。 : 大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儿子——大夫人所生,三 女儿——大夫人所生,四儿子——大夫人所生。 大儿子:我是长子,年纪最长,你们都应该听我的。 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而且我又是儿子,当然 应该由我来继承王位。 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所谓巾帼不 让须 眉,当然由我来统治周朝。 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父 王一定会挑我的。
特点: • 神权强化王权色彩
对自然界的认识有限;商代附属国臣属关系不稳,所以商王还 不得不依靠垄断神权来强化王权,以此加强控制附属国的能力。
人 牲
4
商人占卜刻字过程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二、西周社会的政治制度
西周由何人建立于何时? 周朝建立以后,当时没有先进的交通工具,如果让你来治 理怎么进行? 1、西周建立: 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武王伐纣-牧野之战。 1、西周政治制度: (1)分封制 原因: 目的 对象; 内容; 周公是政治制度的 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主要制定者 依据: 评价:积极的;消极的。
(二)宗法制: 1、发展线索 2、目的: 3、概念: 4、内容: 严格确立宗系 大宗: 小宗: 5、特点: A、嫡长子继承制(最大特点) B、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卿大夫相对于周天子是小宗,但 在他在封地内是大宗) C、“家”与“国”密切结合: 血缘上-兄弟; 政治上-君臣(君亲) 6、分封制和宗法制关系?
• • • •
世界史 古代: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前 近代:1640-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现代:1917年之后
关键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定义: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是国体与政体的总和。 2.分期:大体可以划分为两个大的阶段: 早期阶段(夏商周时期,前2070年~前221年) 古代早期政体:宗法分封制 发展阶段(秦朝至清朝,前221~1912年) 政体形式:古代中晚期中央集权制
参考答案:
第一层次信息:宴饮时,按身份(等级)分 配食品;食具有筷子;食具有叉子;食品 的摆放有一定的规定;食具的使用有一定 的规矩;饮食行为有礼仪要求。(8分)第 二层次信息:饮食之礼起到加强宗族团结, 沟通社会关系的作用;周代已经形成一定 的饮食礼俗;饮食礼俗体现了等级有差, 贵贱有序的思想。(5分)
(二)商朝的建立及其政治制度——“内服、“外服” “服”的本意是指服事天子。 内服,是指王畿,即商王直接统治的区域; 外服,附属国管辖的地区(方国)。
←殷墟宫殿区遗址
(二)商朝的建立及其政治制度; 1.建立:前1600 商汤革命 2.商朝中央与地方制度 (1)原因:靠武力征服。 (2)内服:王畿 (3)外服:附属国管辖地,外服也叫 “方国” 。 具有一定的的地方行政区划性质。 (4)与商王关系:方国犹如一个松散的邦联, 形成不太牢固的臣服和贡纳关系。 (5)政治特点:用神权强化王权。 (6)评价: 适应统治需要,维系了强大的王朝;控制力 有限。
B、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团结 C、由原始社会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
D、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二)宗法制: 1、发展线索 2、目的: 3、概念: 4、内容: 严格确立宗系 大宗: 小宗: 5、特点: A、嫡长子继承制(最大特点) B、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卿大夫相对于周天子是小宗,但 在他在封地内是大宗) C、“家”与“国”密切结合: 血缘上-兄弟; 政治上-君臣(君亲) 6、分封制和宗法制关系: 7、影响:
提问?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的关系: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原则,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 现;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工具。
小结1: 中国早期几种重要的政治制度:
• 夏: • • 西周: • 商: 王位世袭制 内服与外服制度 分封制 和宗法制 嫡长子继承制
掌握古代早期王朝的政治制度及其特点
朝代 都城 夏 阳城 年代 (公元前) 约2070— 约1600 开国与亡 政治制度及其特点 国之君 禹 出现公共权力 夏王位世袭制 桀 内服与外服制度 分封制与宗法制
提问3、分封制和宗法制关系是什么?
宗法制 里 表 分封制 宗法制在政治 制度上的体现
原则、核心
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原则,分封制是宗法制在 政治上的体现;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紧密 糅合,显示了西周政治制度的成熟.
下列对西周宗法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是分封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
(一) 分封制: 1、发展线索 逐渐形成——夏商、发展完备——西周 瓦解——东周;废除在秦朝。 2、原因:西周灭商建国;吸取外服教训: 3、目的:巩固周朝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4、依据:宗法制。 5、分封对象: 同姓;王室亲族(同姓分封为主 71:53) 异姓:功臣;姻亲;殷商降族;先代贵族(异姓分封为辅) 6、内容: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授爵 、授器 7、诸候的权利与义务: 权利: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政治;再分封 ;经济?军 事?) 义务: 服从政令、定期朝觐;定期纳贡;守疆作战。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早期国家政治制度
(奴隶制社会)
(BC2070年— BC476年)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封建制社会)
(BC221年 — AD1912年)
夏、商、周
秦朝
清朝
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第一单元
第一课 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一、夏商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 (一)夏朝建立及其政治制度 1、建立:时间: 前2070年夏王: 禹, 2、政治制度:公共权力、世袭制 已有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最高统治者称为“后” 中央设有相、卿士等官职。 地方封侯、伯,他们要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概念 世袭制指君权或爵位,兄终弟及、父死子承,世代相传 的家天下制度。 3、评价: 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阶级对立的产物,标志着奴隶社 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