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三章》PPT部编版教材1
合集下载
部编版《孟子三章》PPT公开课课件
指示代词,这。 使动用法,使…… 痛苦。
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kòng
使……劳累。 使……饥饿。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
使……贫困。
违背、 扰乱。 受阻挠
用这些方法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使他的心惊动,
同“增”增加。
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
部编版《 孟子三 章》PPT 公开课 课件
部编版《 孟子三 章》PPT 公开课 课件
死 于 安 乐
人/恒过, 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 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 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读准字音 读出节奏 声音洪亮
部编版《 孟子三 章》PPT 公开课 课件
部编版《 孟子三 章》PPT 公开课 课件
quăn
骚
部编版《 孟子三 章》PPT 公开课 课件
部编版《 孟子三 章》PPT 公开课 课件
爱迪生小时候一边卖报一边
作化学试验。有一次,不慎在
火车上引起了火,被车长打聋
了一只耳朵。由于他的刻苦努
力,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
家。
曹雪芹举家食粥 而写出了不朽的 《课件
部编版《 孟子三 章》PPT 公开课 课件
部编版《 孟子三 章》PPT 公开课 课件
除了文中列举的这些人物,你还知 道哪些经历苦难挫折后成功的人物?
部编版《 孟子三 章》PPT 公开课 课件
部编版《 孟子三 章》PPT 公开课 课件
司马迁受宫刑而作《史记》。
司马迁---西汉史 学家、文学家和 思想家因替投降 匈奴的李陵辩解, 被捕入狱,出狱 后,发奋著书完 成《史记》。鲁 迅称它是史家之 绝唱,无韵之离
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kòng
使……劳累。 使……饥饿。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
使……贫困。
违背、 扰乱。 受阻挠
用这些方法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使他的心惊动,
同“增”增加。
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
部编版《 孟子三 章》PPT 公开课 课件
部编版《 孟子三 章》PPT 公开课 课件
死 于 安 乐
人/恒过, 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 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 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读准字音 读出节奏 声音洪亮
部编版《 孟子三 章》PPT 公开课 课件
部编版《 孟子三 章》PPT 公开课 课件
quăn
骚
部编版《 孟子三 章》PPT 公开课 课件
部编版《 孟子三 章》PPT 公开课 课件
爱迪生小时候一边卖报一边
作化学试验。有一次,不慎在
火车上引起了火,被车长打聋
了一只耳朵。由于他的刻苦努
力,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
家。
曹雪芹举家食粥 而写出了不朽的 《课件
部编版《 孟子三 章》PPT 公开课 课件
部编版《 孟子三 章》PPT 公开课 课件
除了文中列举的这些人物,你还知 道哪些经历苦难挫折后成功的人物?
部编版《 孟子三 章》PPT 公开课 课件
部编版《 孟子三 章》PPT 公开课 课件
司马迁受宫刑而作《史记》。
司马迁---西汉史 学家、文学家和 思想家因替投降 匈奴的李陵辩解, 被捕入狱,出狱 后,发奋著书完 成《史记》。鲁 迅称它是史家之 绝唱,无韵之离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孟子三章——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PPT课件
走近作者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 ,名轲,字子舆,邹(现在山 东邹城市)人,战国时期思想 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重 要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 ,被尊为“亚圣”,后世常把孔 子和他并称“孔孟” 。政治主张 主要是“仁政”“王道”,主 张和平,反对战争。提倡君王 要“与民同乐”,人与人之间 要相亲相爱,希望人们能安居 乐业。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 孟子三 章—— 得道多 助 失道寡助》课件(共51张PPT)
• 孟母断机杼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 孟子三 章—— 得道多 助 失道寡助》课件(共51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 孟子三 章—— 得道多 助 失道寡助》课件(共51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 孟子三 章—— 得道多 助 失道寡助》课件(共51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 孟子三 章—— 得道多 助 失道寡助》课件(共51张PPT)
孟母三迁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 孟子三 章—— 得道多 助 失道寡助》课件(共51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 孟子三 章—— 得道多 助 失道寡助》课件(共51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 孟子三 章—— 得道多 助 失道寡助》课件(共51张PPT)
人 部教 编部 版编 八版 年八 级年 上级 册《语孟文子上三册章第2—2课 —《得 道孟多子助三 章— 失— 道寡得助道》多P助PT课失件道寡助》课件(共51张PPT)
教学目标
一、积累文言词语。 二、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增强对国家安定 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三.学习本文开头提出论点后,运用对比,逐 层深入的论证的写法。
人 部教 编部 版编 八版 年八 级年 上级 册《语孟文子上三册章第2—2课 —《得 道孟多子助三 章— 失— 道寡得助道》多P助PT课失件道寡助》课件(共51张PPT)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孟子三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PPT课件
举:被举用 士:狱官 市: 市场
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 被选拔,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 (手中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被
任用,百里奚从奴隶市场上被(赎回)并登上相位。
人 部教 编部 版编 八版 年八 级年 上级 册《语孟文子上三册章第2—2课 —《生 于孟忧子患三 死章于—安— 乐生于 》忧 PPT患课死件于 安乐》 课件(共 34张PP T)
wangjing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 孟子三 章—— 生于忧 患死于 安乐》 课件(共 34张PP T)
音准 句通 明节奏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 孟子三 章—— 生于忧 患死于 安乐》 课件(共 34张PP T)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wangji
舜/发于/ 畎亩之中,傅说/ 举于/ 版筑之
★他反对诸侯的武力兼并,反对暴政害 民,他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的民本思想对后世仍有积极影响。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 孟子三 章—— 生于忧 患死于 安乐》 课件(共 34张PP 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 孟子三 章—— 生于忧 患死于 安乐》 课件(共 34张PP T)
人 部教 编部 版编 八版 年八 级年 上级 册《语孟文子上三册章第2—2课 —《生 于孟忧子患三 死章于—安— 乐生于 》忧 PPT患课死件于 安乐》 课件(共 34张PP T)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
所以 责任 这 使……痛苦 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使……劳累 使……受饥饿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 使……受贫困 违背 扰乱 用这些来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 孟子三 章—— 生于忧 患死于 安乐》 课件(共 34张PP T)
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 被选拔,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 (手中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被
任用,百里奚从奴隶市场上被(赎回)并登上相位。
人 部教 编部 版编 八版 年八 级年 上级 册《语孟文子上三册章第2—2课 —《生 于孟忧子患三 死章于—安— 乐生于 》忧 PPT患课死件于 安乐》 课件(共 34张PP T)
wangjing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 孟子三 章—— 生于忧 患死于 安乐》 课件(共 34张PP T)
音准 句通 明节奏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 孟子三 章—— 生于忧 患死于 安乐》 课件(共 34张PP T)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wangji
舜/发于/ 畎亩之中,傅说/ 举于/ 版筑之
★他反对诸侯的武力兼并,反对暴政害 民,他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的民本思想对后世仍有积极影响。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 孟子三 章—— 生于忧 患死于 安乐》 课件(共 34张PP 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 孟子三 章—— 生于忧 患死于 安乐》 课件(共 34张PP T)
人 部教 编部 版编 八版 年八 级年 上级 册《语孟文子上三册章第2—2课 —《生 于孟忧子患三 死章于—安— 乐生于 》忧 PPT患课死件于 安乐》 课件(共 34张PP T)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
所以 责任 这 使……痛苦 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使……劳累 使……受饥饿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 使……受贫困 违背 扰乱 用这些来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 孟子三 章—— 生于忧 患死于 安乐》 课件(共 34张PP T)
部编版《《孟子》三章》PPT优质课件1
使……屈服
使……迷惑
使……改变
戒之曰 _____________必敬必戒 _____________居天下之广居 _____________居天下之广居 _____________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_____________得志 _____________
分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进攻
地利不如人和——防御
类推
域民
固国
威天下
战争中需要“人和”
治国需要“人和”
结论
得道者多助——顺之
失道者寡助——畔之
论证
施行“仁政”
(对比论证)
(举例论证)
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明确)第2段从攻方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从守方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弃城而逃,说明“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之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代词,指“男子”
代词,指“女子”
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代词,指“大道”,即儒家提倡的“义”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动词,到
动词,到
5.重点实词(1)安居而天下熄 熄:______________(2)丈夫之冠也 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父命之 命:______________(4)往之女家 往:______________
三里的小城,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天气时令的有利条件了,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使……迷惑
使……改变
戒之曰 _____________必敬必戒 _____________居天下之广居 _____________居天下之广居 _____________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_____________得志 _____________
分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进攻
地利不如人和——防御
类推
域民
固国
威天下
战争中需要“人和”
治国需要“人和”
结论
得道者多助——顺之
失道者寡助——畔之
论证
施行“仁政”
(对比论证)
(举例论证)
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明确)第2段从攻方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从守方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弃城而逃,说明“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之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代词,指“男子”
代词,指“女子”
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代词,指“大道”,即儒家提倡的“义”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动词,到
动词,到
5.重点实词(1)安居而天下熄 熄:______________(2)丈夫之冠也 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父命之 命:______________(4)往之女家 往:______________
三里的小城,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天气时令的有利条件了,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部编八年级上册《孟子三章》ppt
精读细研
3.孟子认为治理国家主要依靠什么?
封疆之界不足以域民,山溪之险不足以固国, 兵革之利不足以威天下,要想治理好一个国家, 不能凭借这些客观条件上的优势,最关键的是需 要“人和”。
精读细研
4.一个国家怎样才能获得“人和”?
一个国家若能做到“ 得道”,即“实施仁政”, 便能得到许多人的帮助,如果帮助它的人多到极点, 天下人就都归顺于它,这就是“人和”的最佳状态。 反之,若是“ 失道”,不实施仁政,最终会导致自 己众叛亲离。
• 所以说,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 防不能靠山川的险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 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 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 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 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 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 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极点 内外亲属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极点 归顺、服从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凭借
所以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 他; 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凭借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 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整体感知
译:(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 —仁,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在天下 最宽广的道路——义;能实现理想时,与百姓一同 遵循正道而行;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走自己的 道路。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 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作有 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
部编版八年级上《孟子三章》ppt课件
③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 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 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 内心困惑,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起,有 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吟咏叹 息表现在声音上,然后才能被人们了解。 (一个国家)在国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 大臣和能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 有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和外来的忧患, 这个国家常常会导致灭亡。
读课文,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中心论点提出来后作者是怎样 进行论证的?使用什么论证方法? 3、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 为什么还要写后面的内容?
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天时
不如
地利
而
环
攻
之
守方
举例证明论点一:天时不如地利
守
粮多
城
:
使人民定居下来(不迁移到别的地方去),不 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
固国:巩固国防。 威:震摄。兵革之利,武器的强大。
寡助之至:之,动词,到。至,极点。
亲戚畔之:亲戚
古义:内外亲属 今义:因婚姻联成的关系
畔: 通“叛”,背叛。之: 他,代词。
天下顺之:顺,归顺,服从。
故君子有不战:
(f ú) (bì) (z ēn g)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舜/发于/ 畎亩之中,傅说/ 举于/ 版筑之 间,胶鬲/ 举于/ 鱼盐之中,管夷吾/ 举于/ 士, 孙叔敖 / 举于/海,百里奚/ 举于/ 市,故/ 天 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 筋骨,饿 其/体肤,空乏/ 其身,行/拂 乱/ 其 所为,所以/动心/ 忍性,曾益/ 其所不能。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23《孟子》三章课件
孟子说:“这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举行加 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以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以训导,送她到 门口,警告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 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准则,是妾妇之道。(大丈夫应该)住在天 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 确的道路——义。能实现其志愿,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能实现 其志愿,便独自走自己的道路。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 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这才叫作大丈夫!”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学法推举
1.儒学经典时代久远,意蕴深厚,如何深入地学习? 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
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朱熹
2.提炼:学法——熟读、精思;目标——若出于口、若出于心。
熟读篇
问答式朗读 1.检验自读的成果——根据提示选择性朗读文句; 2.轮流边读边译,教师适时点拨重点字词; 3.最后采取连贯的问答情势集体吟诵。
熟读篇
比较下列改动前和改动后的句子,哪个好?好在哪里?
原句: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 不多也,委而去之…… 改句2: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委而去之…… 原句更有气势,从城、池、兵革、米粟四个方面说,更能强 调条件的优越,使论证更加有力。
熟读篇
比较下列改动前和改动后的句子,哪个好?好在哪里?
思想碰撞
2.“大丈夫”不在于身份高低,而在于他高尚的道德品质。结 合自己的理想,说说你准备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思想碰撞
3.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什么是“妾妇之道”。并谈谈你 对此种思想的看法。
女子出嫁,接受母亲的劝诫,对夫君言听计从,不敢有半 点违逆。像这样一味顺从、不知进言劝谏的做法,就是“妾妇 之道”。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学法推举
1.儒学经典时代久远,意蕴深厚,如何深入地学习? 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
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朱熹
2.提炼:学法——熟读、精思;目标——若出于口、若出于心。
熟读篇
问答式朗读 1.检验自读的成果——根据提示选择性朗读文句; 2.轮流边读边译,教师适时点拨重点字词; 3.最后采取连贯的问答情势集体吟诵。
熟读篇
比较下列改动前和改动后的句子,哪个好?好在哪里?
原句: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 不多也,委而去之…… 改句2: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委而去之…… 原句更有气势,从城、池、兵革、米粟四个方面说,更能强 调条件的优越,使论证更加有力。
熟读篇
比较下列改动前和改动后的句子,哪个好?好在哪里?
思想碰撞
2.“大丈夫”不在于身份高低,而在于他高尚的道德品质。结 合自己的理想,说说你准备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思想碰撞
3.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什么是“妾妇之道”。并谈谈你 对此种思想的看法。
女子出嫁,接受母亲的劝诫,对夫君言听计从,不敢有半 点违逆。像这样一味顺从、不知进言劝谏的做法,就是“妾妇 之道”。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孟子》三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件
傅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
傅说从筑墙的水泥匠被选拔
胶鬲(ɡé) /举于/鱼盐之中,
胶鬲自鱼盐贩中被举荐
管夷吾 /举于/士, 孙叔敖 /举于/海, 百里奚 /举于/市。
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被任用为相 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被召用为相 百里奚从集市之间被赎用为相
借助注释,理解文意
舜/发于/ 畎(quǎn)亩(mǔ)之中, 舜在田野中被任用
傅说(yuè)/ 举于/版筑之间,
傅说从筑墙的水泥匠被选拔
胶鬲(ɡé)/ 举于 /鱼盐之中,
胶鬲自鱼盐贩中被举荐
管夷吾/ 举于/士, 孙叔敖/举于 /海, 百里奚/ 举于/市。
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被任用为相 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被召用为相 百里奚从集市之间被赎用为相
借助注释,读背文意
舜 /发于/畎(quǎn)亩(mǔ)之中,舜在田野中被任用
傅说(yuè)/举于/ 版筑 之间, 傅说从筑墙的水泥匠被选拔
胶鬲(ɡé)/举于/ 鱼盐 之中,
胶鬲自鱼盐贩中被举荐
管夷吾/举于/ 士 , 孙叔敖/举于/ 海 , 百里奚/举于/ 市 。
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被任用为相 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被召用为相 百里奚从集市之间被赎用为相
借 助 注 释 , 理 解 文 意 孟子为何要例举这六个人的
所以/(动心)/忍性,(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受到震撼,坚韧起来
曾益/其所不能。
以不断增长他的才干
借助注释,读背文意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 苦/其( 心志 ), 劳/其( 筋骨 ), 饿/其(体肤 ),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 命给这样的人
使他的内心痛苦
使他的筋骨劳累 使他经受饥饿之苦
空(kònɡ)乏/其( 身 ),使他处于贫困之中,空乏,财资缺乏
第23课《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课件(共34张PPT).ppt
疏
这 怎么,哪里
你
通
孟子曰:“是 焉 得 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
文
行冠礼
能够 是,算得上
意
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
教导、训诲 结构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译文】 孟子说:“这怎么能算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成年举行冠礼时,父亲教
导他;女儿出嫁时,母亲教导她,
疏
到 告诫 指夫家,“女”同“汝”,你
指有大志、有作为、 连词,表
疏
难道
有气节的男子
顺承,就
通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 大丈夫 哉?一怒而诸侯
文
意
惧,安居而天下熄。”
真正,确实 句末语气词,表反问,吗
安静下来 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译文】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都害怕;
他们安静下来,天下便平安无事。”
减字法背诵
当
堂
景春曰:“ 、 岂不诚
?一怒
训居
。”
练
孟子曰:“是
?子未 ?丈夫 ,
,安 ;女
子 , ,往送 ,戒之曰:‘往之 ,
,无
违 !’以顺 ,
。居
,立
,
行
。得志, ;不得志, 。富贵 ,贫贱 ,
威武 ,此
。”
减字法背诵
当
堂
景春曰:“ 、
?一怒
,
训
孟子曰:“是
练
女子
,
? ,往送
?丈夫
,
,
。” ; :
‘往
,
,
!’以
顺
,
。
,
,
第22课《孟子》三章课件(幻灯片70张)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了解孟子及其作品,把握古代议论类散文的特点;识记、积累常用的文 言词句。(重点) 2.掌握古今异义词,学习文中的排比、对照等修辞手法。(难点) 3.正确理解并认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含义,并从中得到应有的教 益——人才要在艰苦中造就。
新知导入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猛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 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社会动荡不安、人民 生活十分痛苦。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他 反对不义的战争,主张君主要广施“仁政”。他的这些主张,对于我们今 天建设发展和谐社会是有其进步意义的。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他宣传其政 治主张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地理上的有利形势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及,比得上
人心归向, 上下团结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内城
外城 围
疏通文意
句首语气词
得到,获得
这样,却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
时不如地利也。
城墙
护城河
泛指武器装备 指装备精良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二、孟子认为治理国家主要依靠什么?
封疆之界不足以域民,山溪之险不足以固国,兵革之利不足以威天下, 要想治理好一个国家,不能凭借这些客观条件上的优势,最关键的是 需要“人和”。
三、从文章来看,“人和”对战争胜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那么“人和”在日常生 活中又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影响呢?列举一些具体的事例来谈谈。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
《孟子》三章
Synergistically utilize technically sound portals with frictionless chains. Dramatically customize empowered networks rather than goal-opportunities.
部编版《《孟子》三章》PPT课件完美1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孟 子》三 章之: 《得道 多助失 道寡助 》知识 点考点 梳理巩 固背诵( 共19张 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孟 子》三 章之: 《得道 多助失 道寡助 》知识 点考点 梳理巩 固背诵( 共19张 PPT)
夫环
句首 发语 词
而
攻
之
,
必有
一 定
得
天
时
者
矣
泛
放表 离
表
指
弃承 开
判
粮
接
断
食
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 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孟 子》三 章之: 《得道 多助失 道寡助 》知识 点考点 梳理巩 固背诵( 共19张 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孟 子》三 章之: 《得道 多助失 道寡助 》知识 点考点 梳理巩 固背诵( 共19张 PPT)
;
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这却
的
这
表
样
原
判
因
断
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 地理形势呀。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孟 子》三 章之: 《得道 多助失 道寡助 》知识 点考点 梳理巩 固背诵( 共19张 PPT)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所 限制
凭划
以
名作使动 定 使…定居 靠 疆
域
界 巩国 限 固防
山 险阻 威慑
凭武 精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课《孟子三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PPT课件
用以,用来
惊,使….动
坚忍,坚定,使…
与”曾”同义
坚定
通”增”,使动
用法
助词,与”不能”组成名词性 短语,指代”不能”的对象
部 编 版 语 文 八年级 上册第 课《孟 子三章 ——生 于忧患 ,死于 安乐》 PPT课件
常
名词用作动词,犯 过失
改正
内心 通”横”,梗塞,指不顺
显露 脸色 表现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
部 编 版 语 文 八年级 上册第 课《孟 子三章 ——生 于忧患 ,死于 安乐》 PPT课件
部 编 版 语 文 八年级 上册第 课《孟 子三章 ——生 于忧患 ,死于 安乐》 PPT课件 部 编 版 语 文 八年级 上册第 课《孟 子三章 ——生 于忧患 ,死于 安乐》 PPT课件
贝多芬即 使在双耳失聪 的情况下,仍 然坚持音乐创 作。
给下列红字注音:
舜发于畎亩之中 (shùn)(quǎn)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yuè)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gé)
法家拂士
(bì)
曾益其所不能 (zēng)
百里奚举于市 (xī)
朗读课文 要求: 声音洪亮 读准字音 读出节奏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
生 于 忧
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患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
, 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死 于 安 乐
人/恒过, 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 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 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部编版《《孟子》三章》PPT优秀课件1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2.《孟 子》三 章(共3 9张PPT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2.《孟 子》三 章(共3 9张PPT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2.《孟 子》三 章(共3 9张PPT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2.《孟 子》三 章(共3 9张PPT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2.《孟 子》三 章(共3 9张PPT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2.《孟 子》三 章(共3 9张PPT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2.《孟 子》三 章(共3 9张PPT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2.《孟 子》三 章(共3 9张PPT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2.《孟 子》三 章(共3 9张PPT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2.《孟 子》三 章(共3 9张PPT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2.《孟 子》三 章(共3 9张PPT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2.《孟 子》三 章(共3 9张PPT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2.《孟 子》三 章(共3 9张PPT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2.《孟 子》三 章(共3 9张PPT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2.《孟 子》三 章(共3 9张PPT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2.《孟 子》三 章(共3 9张PPT )
部)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2.《孟 子》三 章(共3 9张PPT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2.《孟 子》三 章(共3 9张PPT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2.《孟 子》三 章(共3 9张PPT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2.《孟 子》三 章(共3 9张PPT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2.《孟 子》三 章(共3 9张PPT )
第23课《孟子三章》课件(共83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字词梳理
sù 米粟
yù 疆域
pàn
yǎn
畔
公孙 衍
qiè ɡuàn
jiàn yín
yuè
妾
冠 贫贱
淫
傅说
quǎn 畎亩
gé
áo
胶 鬲 孙叔敖
bì 拂士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 /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 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 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 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天时不如 地利,
地利不如 人和。
译: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精读细研
内城
外城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围
表转折,却
环而攻之而不胜。
译:(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只有)七里的外城,包围起来攻 打它却不能取胜。
句首发语词
这样却
新课导入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开创者,而在孔子之后,继续 将儒家学派发扬光大的是孟子。孟子把孔子“仁”的 观念发展为“仁政”学说。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篇 文章,了解孟子及其主要思想。
背景资料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思想家。地位 仅次于孔子,被称为“亚圣”,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 物,后世常“孔孟”并称。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课件22 《孟子》三章 -第一课时PPT
作业 背诵课文。
(2)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 气势恢弘,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拓展思考
有人认为:战争胜负取决于战争性 质和人心向背,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 今天,“威天下”靠“天时”“地利” 和“人和”已经落伍。掌握最先进的武 器才是主要的。对于这种说法,请谈一 谈你的看法。
总结
从以上可以看出,无论在什么时 候,“天时”“地利”和“人和”缺 一不可。尤其是“人和”,这是我们 当今社会合作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
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二三两层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 证。第二层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 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 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三层 同样选取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 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 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 “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 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 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3.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 要写第四层?
第四层的作用是在前三层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 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 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 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 “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 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第四层绝非多 余的。
分析课文
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 的? 3.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 还要写第四层?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 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 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 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 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 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 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 象极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 铁,不容置疑。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孟子三章》课件
作者围绕“天时”“地利”“人和”三个因素, 以战争为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首先以进攻一方为 例,从“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的规模来看,指的 是小国家,强大的军队包围一个小国,即使围而不 攻,被包围着也一定是坚持不住的,然而却没能使
小国屈服,这是因为小国占据了有利的地势。这就是 “天时不如地利”。接着又从防守一方来论述。城高, 护城河深,武器精良,粮食多,完全可以长期坚守, 然而守城一方弃城而逃,这是因为军心不稳,内部不 团结。这就是“地利不如人和”。可见,各种客观因 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即“人和”的因素, 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
文章所论述的成为“大丈夫”的三个标准,顺序 能否颠倒?为什么? 不能。“仁”“礼”“义”是大丈夫应该坚 持的根本原则,是核心,是基础,所以必须放在 最前面;接下来“得志”“不得志”分两种情况 讨论,是对根本原则的一种补充;“富贵”“贫 贱”“威武”是三种假设的情况,其有一定的偶 然性,又是进一步的补充,因此应置于最后。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富贵不能淫
指有大志、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真正, 有作为、有
与孟子同时代的人,纵横家。
确实。 气节的男子。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 状元成才路
战国时期魏国人,纵 战国时期魏国人,纵横状元成家才路 , 横家,曾在秦国为相,状元成秦才路 惠王时为相,游说六国连 又曾佩五国相印。 横以服从秦国。
文言句式 判断句: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 “……者,……也”表判断 ) 省略句: 以居天下之广居( 省略主语“大丈夫”)
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 夫之道”的不同。 “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力 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 “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 移,威武不能屈”,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 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善天下”。
小国屈服,这是因为小国占据了有利的地势。这就是 “天时不如地利”。接着又从防守一方来论述。城高, 护城河深,武器精良,粮食多,完全可以长期坚守, 然而守城一方弃城而逃,这是因为军心不稳,内部不 团结。这就是“地利不如人和”。可见,各种客观因 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即“人和”的因素, 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
文章所论述的成为“大丈夫”的三个标准,顺序 能否颠倒?为什么? 不能。“仁”“礼”“义”是大丈夫应该坚 持的根本原则,是核心,是基础,所以必须放在 最前面;接下来“得志”“不得志”分两种情况 讨论,是对根本原则的一种补充;“富贵”“贫 贱”“威武”是三种假设的情况,其有一定的偶 然性,又是进一步的补充,因此应置于最后。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富贵不能淫
指有大志、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真正, 有作为、有
与孟子同时代的人,纵横家。
确实。 气节的男子。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 状元成才路
战国时期魏国人,纵 战国时期魏国人,纵横状元成家才路 , 横家,曾在秦国为相,状元成秦才路 惠王时为相,游说六国连 又曾佩五国相印。 横以服从秦国。
文言句式 判断句: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 “……者,……也”表判断 ) 省略句: 以居天下之广居( 省略主语“大丈夫”)
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 夫之道”的不同。 “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力 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 “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 移,威武不能屈”,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 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善天下”。
部编版《《孟子》三章》课件1
8.作家作品。(7分)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_____战时国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 ,_____学派代儒表家人物之一,有“_____”之称,与亚孔圣子合称为 “_孔__孟__”。《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
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它和《_____》《____》大《学____》中一庸起合称为论“语四书” 。
5.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画两处,2分) 然 圣/ 人之养民 非/ 为用也
22.《孟子》三章 习题课件—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共5 1张PPT )
22.《孟子》三章 习题课件—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共5 1张PPT )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 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2)犹慈父之爱子,非为报也。 (圣人养育百姓)就像慈爱的父亲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而不是为了要孩子报答 自己。
一、综合性学习 1.为弘扬孔孟文化,八(1)班开展了“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 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5分) (1)【认识孔孟思想】请根据下面《论语》和《孟子》选段的译文, 探究孔子和孟子对于财富主张的共同之处。(2分) ①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 就不应该享有。(《论语·里仁》) ②如果不合乎义,如果不合乎道,即使是一点点的小东西也不把它给别人,即使是 一点点的小东西也不从别人那里取得。(《孟子·万章上》) 示例: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或:取得财富不能违背道义(原则)]。
22.《孟子》三章 习题课件—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共5 1张PPT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版优秀公开课课件下载PPT课件20 20中考 语文复 习课件 :文言 文 第8篇 富贵不能淫(《孟子》三章) (统编教材8上第22课)(共24张PPT) 人教版 部编版
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 1~4 题。(共 10 分) (一)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 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 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 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统编版优秀公开课课件下载PPT课件20 20中考 语文复 习课件 :文言 文 第8篇 富贵不能淫(《孟子》三章) (统编教材8上第22课)(共24张PPT) 人教版 部编版
统编版优秀公开课课件下载PPT课件20 20中考 语文复 习课件 :文言 文 第8篇 富贵不能淫(《孟子》三章) (统编教材8上第22课)(共24张PPT) 人教版 部编版
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3.天下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怎么,哪里
4.焉:________________
5.父命.之
教导、训
:
父亲给以训导。
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汝”,你
6.女:__________________
惑乱,迷惑,这里是使动用法
11.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变,动摇,这里是使动用法
12.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屈服,这里是使动用法
13.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统编版优秀公开课课件下载PPT课件20 20中考 语文复 习课件 :文言 文 第8篇 富贵不能淫(《孟子》三章) (统编教材8上第22课)(共24张PPT) 人教版 部编版
(选自孟子《富贵不能淫》)
统编版优秀公开课课件下载PPT课件20 20中考 语文复 习课件 :文言 文 第8篇 富贵不能淫(《孟子》三章) (统编教材8上第22课)(共24张PPT) 人教版 部编版
统编版优秀公开课课件下载PPT课件20 20中考 语文复 习课件 :文言 文 第8篇 富贵不能淫(《孟子》三章) (统编教材8上第22课)(共24张PPT) 人教版 部编版
准则,标准
7.正:________________
8.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 ——仁 ,站在 天下最 正确的
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 ——义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遵从
9.与民由.之 由:__________ 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 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10.独行其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统编版优秀公开课课件下载PPT课件20 20中考 语文复 习课件 :文言 文 第8篇 富贵不能淫(《孟子》三章) (统编教材8上第22课)(共24张PPT) 人教版 部编版 统编版优秀公开课课件下载PPT课件20 20中考 语文复 习课件 :文言 文 第8篇 富贵不能淫(《孟子》三章) (统编教材8上第22课)(共24张PPT) 人教版 部编版
统编版优秀公开课课件下载PPT课件20 20中考 语文复 习课件 :文言 文 第8篇 富贵不能淫(《孟子》三章) (统编教材8上第22课)(共24张PPT) 人教版 部编版 统编版优秀公开课课件下载PPT课件20 20中考 语文复 习课件 :文言 文 第8篇 富贵不能淫(《孟子》三章) (统编教材8上第22课)(共24张PPT) 人教版 部编版
统编版优秀公开课课件下载PPT课件20 20中考 语文复 习课件 :文言 文 第8篇 富贵不能淫(《孟子》三章) (统编教材8上第22课)(共24张PPT) 人教版 部编版
真正,确实
1.诚:________________
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
2.大丈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孟子》文章以雄辩著称,大量使用排比句,气势非凡。从中举一两个例子做 具体分析。
【答案】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三句,采取排比的形 式,气势磅礴、义正词严地指出了大丈夫精神的实质,三个“天下之”的反复,也将大 丈夫精神的崇高性推到极致。
统编版优秀公开课课件下载PPT课件20 20中考 语文复 习课件 :文言 文 第8篇 富贵不能淫(《孟子》三章) (统编教材8上第22课)(共24张PPT) 人教版 部编版 统编版优秀公开课课件下载PPT课件20 20中考 语文复 习课件 :文言 文 第8篇 富贵不能淫(《孟子》三章) (统编教材8上第22课)(共24张PPT) 人教版 部编版
统编版优秀公开课课件下载PPT课件20 20中考 语文复 习课件 :文言 文 第8篇 富贵不能淫(《孟子》三章) (统编教材8上第22课)(共24张PPT) 人教版 部编版 统编版优秀公开课课件下载PPT课件20 20中考 语文复 习课件 :文言 文 第8篇 富贵不能淫(《孟子》三章) (统编教材8上第22课)(共24张PPT) 人教版 部编版
文言文篇目及备战演练
一、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配称为大丈夫?在孟子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 是真正的大丈夫?
【答案】 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既没有独立的人格,也没有独立的判断善恶、是 非、曲直的标准,他们所做的一切无非是在迎合君王的喜好,这样的人当然算不上大丈 夫。在孟子看来,大丈夫要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 弃自己的原则;更不能为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因素所迷乱、动摇、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