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优秀实用课件PPT)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选修《春江花月夜》(共46张PPT)
![高中语文选修《春江花月夜》(共4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e83f5e1fab069dc5122010d.png)
情景导入
• “月亮是一首悬挂在天空的诗”,古往今 来,人们遥望苍穹,总会生发无尽的遐想。 一段春江,一处风月,静静的躺在璀璨的 诗河之中,一千多年过去了,它默默地等 待我们的到来,等待我们的聆听。今天我 们就来聆听被称为“孤篇压全唐”的唐代 绝响——《春江花月夜》
学习目标
• 1、赏析本诗的景、情、理,提高鉴赏诗歌 的能力。 • 2、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 境。 • 3、培养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能力。
在内容上,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超越了以前单纯模山范水的景物诗,注 入新的含义。在春江花月夜的奇丽景色 中融入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对宇宙奥 秘的探索,加入了游子思妇月下的思念 之情。全诗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 汇成一种情、景、理交融的幽美意境。
目标导航,自主阅读
• 1. 诗歌写了几种意象?作者着重写的是什么? • 全诗紧紧围绕“春”、“江”、“花”、“月”、“夜” 五字布局谋篇,层层抒写。 答案预设:以“月生——月 照——月斜——月落”为外在线索 ,呈现出月下静谧、朦 胧、纯净、澄澈的优美诗境。 • 2.学生自读诗歌,就意境和整体情感方面,谈谈对这首诗 的见解和感受 三、合作学习,交流探究 (对话文本,学 会审美)
合作学习,交流探究
• 【议理】 • 3.作者面对这么美好的景发出了怎样的思考? 江畔何人初 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 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 宇宙无穷无尽与人生短暂无常形成对比,对生命进行积极 的思考。 教师总结:个体生命虽有限,但一代一代连续 起来,却是无穷无尽的生命的延续。不像这明月,永远只 是一个样子。诗人以群体生命的延续回答了这个令人类永 远感伤的宇宙命题。接着以明月有恨而江水无情将笔触转 向男女的离愁别恨上。 •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种问月的构思, 影响了之后的许多诗人词人。 •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李白) “明月 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
• “月亮是一首悬挂在天空的诗”,古往今 来,人们遥望苍穹,总会生发无尽的遐想。 一段春江,一处风月,静静的躺在璀璨的 诗河之中,一千多年过去了,它默默地等 待我们的到来,等待我们的聆听。今天我 们就来聆听被称为“孤篇压全唐”的唐代 绝响——《春江花月夜》
学习目标
• 1、赏析本诗的景、情、理,提高鉴赏诗歌 的能力。 • 2、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 境。 • 3、培养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能力。
在内容上,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超越了以前单纯模山范水的景物诗,注 入新的含义。在春江花月夜的奇丽景色 中融入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对宇宙奥 秘的探索,加入了游子思妇月下的思念 之情。全诗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 汇成一种情、景、理交融的幽美意境。
目标导航,自主阅读
• 1. 诗歌写了几种意象?作者着重写的是什么? • 全诗紧紧围绕“春”、“江”、“花”、“月”、“夜” 五字布局谋篇,层层抒写。 答案预设:以“月生——月 照——月斜——月落”为外在线索 ,呈现出月下静谧、朦 胧、纯净、澄澈的优美诗境。 • 2.学生自读诗歌,就意境和整体情感方面,谈谈对这首诗 的见解和感受 三、合作学习,交流探究 (对话文本,学 会审美)
合作学习,交流探究
• 【议理】 • 3.作者面对这么美好的景发出了怎样的思考? 江畔何人初 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 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 宇宙无穷无尽与人生短暂无常形成对比,对生命进行积极 的思考。 教师总结:个体生命虽有限,但一代一代连续 起来,却是无穷无尽的生命的延续。不像这明月,永远只 是一个样子。诗人以群体生命的延续回答了这个令人类永 远感伤的宇宙命题。接着以明月有恨而江水无情将笔触转 向男女的离愁别恨上。 •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种问月的构思, 影响了之后的许多诗人词人。 •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李白) “明月 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
《春江花月夜》ppt课件
![《春江花月夜》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f4e9e91d1f34693daef3ede.png)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小结:明月西下, 抒写游子思妇于明月之 夜的相思离别之情。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白云飘忽,象征行踪不定;常比喻游子 。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枫”“浦”在诗中常用为感别的景物、处所。 托物寓情
“白云一片去悠悠”与“谁家今夜扁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淮水东边旧时月, 夜深还过女墙来。 •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
•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诗人用那些意象来烘托游子相思之情?
春梦,落花,流水,斜月四种伤情意象来烘托.
前后意象的变化:春江——流春(春半) 花林——落花 明月——斜月(落月)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游子思妇,地北天南,空间距离远。 归心似箭——不知道今夜有几人趁着月华回家了!他那无 着无落的离情,伴着残月之光,洒满在江边的树林之上。
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王湾《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李白 《把酒问月》 青天明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
《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意境优美含蓄。全 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 写,诗情随着月轮的生落而起伏曲折。 全诗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 与生活画卷。这幅画卷体现出春江花 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代答闺梦还(五言排律) 关塞年华早,楼台别望违。 试衫著暖气,开镜觅春晖。 燕入窥罗幕,蜂来上画衣。 情催桃李艳,心寄管弦飞。 妆洗朝相待,风花暝不归。 梦魂何处入,寂寂掩重扉。
《春江花月夜》PPT优秀课件
![《春江花月夜》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edeb955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51.png)
渔歌唱晚
渔歌四起,由远而近, 渔翁们在归途中悠然自得地边摇边唱着丰收的歌谣 。 表现出人们兴奋、欢乐的心情。
洄澜拍岸
渔舟破水、波涛拍岸, 乐曲速度不断加快,旋律气势磅礴。
乐队奏出起伏不断的旋律描写划船动作,
筝始终模仿水声由低而高划奏,
生动地刻画了归舟破水的意境。
欸乃归舟
尾声
结尾处速度渐慢,力度渐弱,直至消失。 表现了归舟远去,春江更加宁静, 令人回味无穷。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而在每段的后半部分反复主题旋律(即“合尾”)
彭修文 (1931年2月7日-1996年12月28日)
湖北武汉人, 中国著名作曲家、指挥家,中国现代民族管弦乐的奠基人 之一。 他改编创作的乐曲多达五百多首, 包括咱们耳熟能详的《春江花月夜》、《步步高》、《彩 云追月》等。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春 江
花
八八
年年
月级
级
夜
《夕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鼓》 又名《浔阳琵琶》
春滟 江滟 潮随 水波 连千 海万 平里 ,, 海何 上处 明春 月江 共无 潮月 生明
江西九江市---江景
浔阳
民族管弦乐《春江花月夜》共分为八个乐段 江月花水渔洄欸尾 楼上影深歌澜乃 钟东层云唱拍归声 鼓山台际晚岸舟
引主 子题
旋 律
江楼钟鼓 引子及主题
音乐描写了夕阳映江面、微风涟漪的 优美景色。这是整首乐曲的基础
月上东山
优雅如歌的旋律、典雅协调的色彩。 形象地描绘了夕阳西下,一轮明月从东山升起 , 在云层中游移出没的情景。
阵阵清风吹皱一江春水,
葱葱花木掩映月色朦胧的画面,
《春江花月夜》PPT完美版
![《春江花月夜》PPT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5dd96757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89.png)
诗人借助“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等诗句,抒发了对远方亲人的相思 之苦。
2024/1/24
诗中“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等句,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离别与相思 情感。
12
时光流逝与人生感慨
诗人通过“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等问句,引发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
诗中“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等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生命短暂的 无奈。
18
05
《春江花月夜》的艺术成就
2024/1/24
19
情景交融的意境创造
春江月夜的景色描绘
诗人通过细腻入微的笔触,将春江、 花林、明月、江水等自然元素巧妙地 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轮美奂的 春江月夜图。
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诗人在描绘景色的同时,将自己的离 情别绪、人生感慨融入其中,使得诗 歌的意境更为深远,给读者留下极大 的想象空间。
2024/1/24
以春江、花、月、夜 为背景,描绘了美景 和离情别绪
4
《春江花月夜》创作背景
唐代盛世,文化繁荣,诗歌创作 达到巅峰
作者在春江畔赏月,触景生情, 创作了这首长篇歌行诗
诗中融入了作者对美景的赞美、 对离别的感伤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2024/1/24
5
诗歌主题与意义
主题
以春江花月夜为背景,描绘了美景和离情别绪,情景交融,富有哲理意味。
24
朗诵技巧分享
声音控制
讲解如何运用声音的抑扬顿挫、 轻重缓急来表现诗歌的情感变化
。
2024/1/24
气息运用
指导如何调整呼吸,使朗诵更具表 现力和感染力。
肢体语言
探讨如何通过肢体语言、面部表情 等辅助手段,增强朗诵的艺术效果 。
《春江花月夜》优秀课件
![《春江花月夜》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e796058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c6.png)
26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6
27
光影效果
诗人巧妙地利用光影效果来塑造春江夜景。如“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中, 通过“江天一色”表现天空与江水的融为一体,再以“皎皎”形容月光的皎洁,凸显出月 夜的静谧与纯净。
形态描绘
诗人通过对自然形态的细腻描绘,使春江景色更加生动。如“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 皆似霰”中,以“宛转”形容江流的曲折蜿蜒,再以“花林”和“霰”比喻月光下的花树 ,呈现出一种梦幻般的美丽景象。
1 2
象征美好与纯洁
花和月作为自然元素,在传统文化中常被视为美 好、纯洁的象征,被用来寄托人们的理想与情感 。
诗词歌赋中的常见意象
花和月是古代诗词歌赋中常见的意象之一,被众 多文人墨客用来抒发内心情感,表达对人生、爱 情的独特见解。
对后世文化的影响
3
花月意象在古代文学中的广泛应用,对后世文化 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了中华文化中的重要符号 。
者留下深刻印象。
情感表达
唐代诗歌注重情感表达,诗人们 通过诗歌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思想 和情感,抒发对时代和社会的感
慨。
象征手法
唐代诗歌还常常采用象征手法, 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的象征性 描写,表达自己的主题和情感。
2024/1/26
20
《春江花月夜》在唐代诗歌中的地位和影响
地位
《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一首长篇叙事诗,被誉 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对唐代诗歌的发展和推广起到 了重要作用。
3
张若虚生平及代表作品
张若虚(约660-约720),唐代诗人 ,扬州(今属江苏)人。
其诗描写细腻,音节和谐,清丽开宕 ,富有情韵,在初唐诗风的转变中起 到了重要作用。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6
27
光影效果
诗人巧妙地利用光影效果来塑造春江夜景。如“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中, 通过“江天一色”表现天空与江水的融为一体,再以“皎皎”形容月光的皎洁,凸显出月 夜的静谧与纯净。
形态描绘
诗人通过对自然形态的细腻描绘,使春江景色更加生动。如“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 皆似霰”中,以“宛转”形容江流的曲折蜿蜒,再以“花林”和“霰”比喻月光下的花树 ,呈现出一种梦幻般的美丽景象。
1 2
象征美好与纯洁
花和月作为自然元素,在传统文化中常被视为美 好、纯洁的象征,被用来寄托人们的理想与情感 。
诗词歌赋中的常见意象
花和月是古代诗词歌赋中常见的意象之一,被众 多文人墨客用来抒发内心情感,表达对人生、爱 情的独特见解。
对后世文化的影响
3
花月意象在古代文学中的广泛应用,对后世文化 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了中华文化中的重要符号 。
者留下深刻印象。
情感表达
唐代诗歌注重情感表达,诗人们 通过诗歌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思想 和情感,抒发对时代和社会的感
慨。
象征手法
唐代诗歌还常常采用象征手法, 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的象征性 描写,表达自己的主题和情感。
2024/1/26
20
《春江花月夜》在唐代诗歌中的地位和影响
地位
《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一首长篇叙事诗,被誉 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对唐代诗歌的发展和推广起到 了重要作用。
3
张若虚生平及代表作品
张若虚(约660-约720),唐代诗人 ,扬州(今属江苏)人。
其诗描写细腻,音节和谐,清丽开宕 ,富有情韵,在初唐诗风的转变中起 到了重要作用。
《春江花月夜》ppt课件37张
![《春江花月夜》ppt课件37张](https://img.taocdn.com/s3/m/6ab74111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c8.png)
长的夜染 和悠的
诗人所描绘的境界则 是幽深的,艺术氛围 是清丽的,美学上达 到了和谐统一,这种 和谐统一不仅仅是艺 术形式,还包括意和 境、情和景的和谐统 一。这种意境、情景 的刻画,是它得以“盖 全唐”的原因。
拓 展 延 伸
有关“春”的诗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无题》
• 5、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 清秋。李煜 《相见欢 》
有关“夜”的诗句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白居易《琵琶行》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
作者简介
身份成谜的张若虚
张若虚是扬州人,曾任兖州兵曹,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 士”。唐代文坛中,张若虚实在算不上有名,在唐代,不仅没有他的诗集传 世,史书对他的记载也很少,只有《旧唐书·贺知章传》记载了一些他的世 纪。《全唐诗》仅收录了他的两首诗,《春江花月夜》和《代答闺梦还》。 宋元时期,他的《春江花月夜》几乎无人重视。
⑲捣衣砧(zhēn ):捣衣石,捶布石。 ⑳相闻:互通音信。 ㉑逐:追随。月华:月光。 ㉒文:同“纹”。 ㉓闲潭:幽静的水潭。 ㉔碣(jié)石:山名,在渤海边上。潇湘:湘江与 潇水,在今湖南。这里两个地名一南一北,暗指路
途遥远,相聚无望。无限路:极言离人相距之远。 ㉕乘月:趁着月光。 ㉖摇情:激荡情思,犹言牵情。
到了明朝,张若虚渐渐被人们想了起来。明嘉靖年间,李攀龙选编《 古今诗删》收录了这首《春江》,万历年间的《唐诗所》、《唐诗解》、 《唐诗归》,崇祯年间的《删补唐诗脉笺释会通评林》、《石仓历代诗选 》,明朝末年《唐诗镜》都选录了此诗。成书于万历年间的胡应麟《诗薮 》,是最早提及张若虚及其诗的诗话。到了清代,季振孙《唐诗》、徐增 《而庵说唐诗》、《御制全唐诗》、管世铭的《读雪山房唐诗钞》等等, 都收录了他的《春江》诗,有的还对此诗进行了点评。这首千古佳作终于 没有被埋没。
诗人所描绘的境界则 是幽深的,艺术氛围 是清丽的,美学上达 到了和谐统一,这种 和谐统一不仅仅是艺 术形式,还包括意和 境、情和景的和谐统 一。这种意境、情景 的刻画,是它得以“盖 全唐”的原因。
拓 展 延 伸
有关“春”的诗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无题》
• 5、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 清秋。李煜 《相见欢 》
有关“夜”的诗句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白居易《琵琶行》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
作者简介
身份成谜的张若虚
张若虚是扬州人,曾任兖州兵曹,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 士”。唐代文坛中,张若虚实在算不上有名,在唐代,不仅没有他的诗集传 世,史书对他的记载也很少,只有《旧唐书·贺知章传》记载了一些他的世 纪。《全唐诗》仅收录了他的两首诗,《春江花月夜》和《代答闺梦还》。 宋元时期,他的《春江花月夜》几乎无人重视。
⑲捣衣砧(zhēn ):捣衣石,捶布石。 ⑳相闻:互通音信。 ㉑逐:追随。月华:月光。 ㉒文:同“纹”。 ㉓闲潭:幽静的水潭。 ㉔碣(jié)石:山名,在渤海边上。潇湘:湘江与 潇水,在今湖南。这里两个地名一南一北,暗指路
途遥远,相聚无望。无限路:极言离人相距之远。 ㉕乘月:趁着月光。 ㉖摇情:激荡情思,犹言牵情。
到了明朝,张若虚渐渐被人们想了起来。明嘉靖年间,李攀龙选编《 古今诗删》收录了这首《春江》,万历年间的《唐诗所》、《唐诗解》、 《唐诗归》,崇祯年间的《删补唐诗脉笺释会通评林》、《石仓历代诗选 》,明朝末年《唐诗镜》都选录了此诗。成书于万历年间的胡应麟《诗薮 》,是最早提及张若虚及其诗的诗话。到了清代,季振孙《唐诗》、徐增 《而庵说唐诗》、《御制全唐诗》、管世铭的《读雪山房唐诗钞》等等, 都收录了他的《春江》诗,有的还对此诗进行了点评。这首千古佳作终于 没有被埋没。
《春江花月夜》ppt课件27张
![《春江花月夜》ppt课件27张](https://img.taocdn.com/s3/m/67b6bf20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22.png)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 竟为大家。” (清末•王闿运《王志•论唐诗诸家源流》)
❖ “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闻一多《宫体诗的自
赎》)
内容分析:
(一)第1-8句,写明月照耀下的江水花林的绚 丽景观。为下面对景抒情打下基础。 景物美
(二)第9-16句,由写景转向观照人生,思索 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明月 长照对照人生短暂,抒写心中的感叹。 哲理美
花落闲潭 月落江潭 无限路
摇情
游子想家
游子的青春、幸福、憧 憬流去(惜春)
衬托凄苦寂寞之情
无限的乡思
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将月光之情, 游子之情,诗人之情交织成一片,洒 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情 韵袅袅,摇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
艺术特色
1.结构上, 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 又以月、江为主,诗情随着月轮的生落而起伏曲折。月在 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 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 飞霜、白云、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 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诗 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月 亮的升降带动景物的转换、感情的起伏和韵律的改变。
怜悯之情 (作伴、解愁) 思妇惆怅、迷惘
无法传递音讯
一样的月光,一样的思念,相爱的人 总是心灵相通的,在外漂泊的游子,好像 收到了月光寄来的相思,同样也在思念着 家中的思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回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月落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 “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闻一多《宫体诗的自
赎》)
内容分析:
(一)第1-8句,写明月照耀下的江水花林的绚 丽景观。为下面对景抒情打下基础。 景物美
(二)第9-16句,由写景转向观照人生,思索 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明月 长照对照人生短暂,抒写心中的感叹。 哲理美
花落闲潭 月落江潭 无限路
摇情
游子想家
游子的青春、幸福、憧 憬流去(惜春)
衬托凄苦寂寞之情
无限的乡思
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将月光之情, 游子之情,诗人之情交织成一片,洒 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情 韵袅袅,摇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
艺术特色
1.结构上, 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 又以月、江为主,诗情随着月轮的生落而起伏曲折。月在 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 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 飞霜、白云、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 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诗 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月 亮的升降带动景物的转换、感情的起伏和韵律的改变。
怜悯之情 (作伴、解愁) 思妇惆怅、迷惘
无法传递音讯
一样的月光,一样的思念,相爱的人 总是心灵相通的,在外漂泊的游子,好像 收到了月光寄来的相思,同样也在思念着 家中的思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回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月落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古诗词诵读 《春江花月夜》课件 (共21张PPT).ppt
![古诗词诵读 《春江花月夜》课件 (共21张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c5dc96be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4d.png)
《春江花月夜》全诗四句一韵,凡九韵(九段),每一韵构成一小段。全诗 从月出写起到月落结束,可分为三大层次。
春
月下之景
江
花
月下之思
月
夜
月下之情
月色无垠 月光纯净
人生无尽 宇宙永恒 思妇怀远 游子思归
画意 哲理 诗情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 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 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 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 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 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4.分析手法及表达效果。可从修辞手法、写作手法、表达方式、 炼字等方面入手。
——李白《把酒问月》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 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而又何羡乎!
——苏轼《赤壁赋》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常见意境举例
雄浑壮丽 清幽明净 幽僻冷寂
壮阔苍茫 明丽清新 高远深邃
苍凉悲壮 萧疏凄寂 淡雅幽远
闲适恬淡 安谧美好 清冷幽静
春江花 月夜
唐 · 张若虚
诗中的诗, 顶峰上的顶峰
孤篇压全唐
盛唐第一诗
春风第一花 孤篇横绝,
竟为大家
《春江花月夜》全诗四句一韵,凡九韵(九段),每一韵构成一小段。全诗 从月出写起到月落结束,可分为几个层次?
春江花月夜(已上,很实用哦)ppt课件
![春江花月夜(已上,很实用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747914a8e9951e79b892775.png)
关于写月的诗,不胜枚举。文人墨客,在月之中或倾 注了他们的爱恨情愁,或寄托了他们的悲欢离合,或展 示了他们的人生坎坷,或抒写他们了的哲理思考。在人 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就有这样一位诗人,因 为一轮明月而成就了诗坛的千秋美名,这位诗人就是唐 代的张若虚,这首诗便是千百年来无数人为之迷恋、为 之倾倒的《春江花月夜》。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张若虚笔下那轮明月的光华。
月色 缠人、恼人
人应是楼上望月生愁,楼上月 光徘徊,她的愁绪弥漫,卷也
卷不走,拂也拂不去,无计可
施。 16
这一部分的抒情主人公究是谁?
究竟是男子思念女子,还是女子思念 男子?站在作者的角度分析。
男子
虚与实
象这样自己思念别人写成别人思念自己的写法 古诗词中长有。对面着笔,使感情一份变成了 两份,强化了思念离愁的浓度。 类似的还有
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时,心中总是引起 无限遐想。我们自然会想到与月相关的诗句:“春花秋月 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 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 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何处相思明月楼?
赋予月亮人的灵性,它似乎也为思妇而 伤心、对她怜悯,不忍离去。
可怜楼上月徘徊, ②月光入室,隔不断、卷不起、拂不去。
应照离人妆镜台。 ——表现出思妇内心的烦恼和惆怅。
玉户帘中卷不去,
白云随风悠悠飘走,面对悠悠 江水,离愁别绪不堪忍受。皎
捣衣砧上拂还来。
洁的月光之下,游子乘着一叶 扁舟漂游在外 ,想到家乡的伊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辛弃疾《南乡子》
月色 缠人、恼人
人应是楼上望月生愁,楼上月 光徘徊,她的愁绪弥漫,卷也
卷不走,拂也拂不去,无计可
施。 16
这一部分的抒情主人公究是谁?
究竟是男子思念女子,还是女子思念 男子?站在作者的角度分析。
男子
虚与实
象这样自己思念别人写成别人思念自己的写法 古诗词中长有。对面着笔,使感情一份变成了 两份,强化了思念离愁的浓度。 类似的还有
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时,心中总是引起 无限遐想。我们自然会想到与月相关的诗句:“春花秋月 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 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 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何处相思明月楼?
赋予月亮人的灵性,它似乎也为思妇而 伤心、对她怜悯,不忍离去。
可怜楼上月徘徊, ②月光入室,隔不断、卷不起、拂不去。
应照离人妆镜台。 ——表现出思妇内心的烦恼和惆怅。
玉户帘中卷不去,
白云随风悠悠飘走,面对悠悠 江水,离愁别绪不堪忍受。皎
捣衣砧上拂还来。
洁的月光之下,游子乘着一叶 扁舟漂游在外 ,想到家乡的伊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辛弃疾《南乡子》
《春江花月夜》PPT(完美版)
![《春江花月夜》PPT(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2f04a7c1c850ad02df804135.png)
时
间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意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象
——李白《把酒问月》
《春江花月夜》PPT
《春江花月夜》PPT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
情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感
意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憬. 情感美
《春江花月夜》PPT
《春江花月夜》PPT
春江花月(景) 完
思妇游子(情) 美 融
宇宙人生(理) 合
《春江花月夜》PPT
《春江花月夜》PPT
欣赏《唐之韵》之“吴中四士”
感悟诗歌景—情—理的完美融合
《春江花月夜》PPT
《春江花月夜》PPT
月
以“春、江、花、月、夜”五字逐 步展开,构成一幅天地一体、色彩绚 丽的完整图画。
以“月生——月照——月斜—— 月落”为外在线索 ,呈现出月下静谧、 朦胧、纯净、澄澈的优美诗境。
《春江花月夜》PPT
《春江花月夜》PPT
古典诗歌中关于“月”的意象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空
——王维《鸟鸣涧》
间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意
——杜甫《旅夜抒怀》 象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
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人,唐代 诗人。曾以“文词俊秀”而名显长安,与贺知章、 包融、张旭并称“吴中四士”。仅《全唐诗》录 存《代答闺梦还》、《春江花月夜》两首。
《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为世人所倾倒, 诗人因此名垂后世。
《春江花月夜》PPT
《春江花月夜》PPT
《春江花月夜》课件PPT
![《春江花月夜》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75174741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ba.png)
人间真情
诗歌解读
思考:这一部分描绘了哪几幅 画面?请概括出相应的画面。
赏析月下之情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游子思妇图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思妇怀远图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月下之景(1-8) 到“汀上白沙看不见”
春 江 花 月下之理(9-16) 到“但见长江送流水” 月 夜
月下之情(17-36)
整体感知
一、文章标题包含春、江、花、月、夜五个意象,哪个 意象是全诗的纽带(线索)?本诗展现了它的哪几种状 态?
明确:月,全诗以月升月落的时间顺序为线索。
月升
月悬
月斜
月落
诗歌解读 三、再读诗歌,请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诗歌解读
思考:赏析“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①用典:此处是用典。“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鱼龙、鸿雁是 古代用于互传音讯的载体。 ②此处暗含有鱼雁不能传音讯之意。可见二人音讯断绝,相思无着 落。
扩展 鸿雁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薛道衡《人日思归》) 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曹丕《燕歌行》) 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欧阳修《戏答元稹》) 见雁思乡信,闻猿积泪痕。 (岑参《巴南舟中夜市 》)
春江花月夜
张 若 虚
作者简介
张若虚,唐代诗人,扬州人。曾任兖州兵 曹,生卒年、字号皆不详。中宗神龙 (705—707年)中,与贺知章等以文词俊秀 驰名于京都。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合称为 “吴中四士”。仅《全唐诗》录存《代答闺 梦还》、《春江花月夜》两首。 《春江花月夜》一诗“孤篇盖全唐”、“盛 唐第一诗”。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 顶峰上的顶峰”。
诗歌解读
思考:这一部分描绘了哪几幅 画面?请概括出相应的画面。
赏析月下之情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游子思妇图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思妇怀远图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月下之景(1-8) 到“汀上白沙看不见”
春 江 花 月下之理(9-16) 到“但见长江送流水” 月 夜
月下之情(17-36)
整体感知
一、文章标题包含春、江、花、月、夜五个意象,哪个 意象是全诗的纽带(线索)?本诗展现了它的哪几种状 态?
明确:月,全诗以月升月落的时间顺序为线索。
月升
月悬
月斜
月落
诗歌解读 三、再读诗歌,请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诗歌解读
思考:赏析“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①用典:此处是用典。“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鱼龙、鸿雁是 古代用于互传音讯的载体。 ②此处暗含有鱼雁不能传音讯之意。可见二人音讯断绝,相思无着 落。
扩展 鸿雁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薛道衡《人日思归》) 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曹丕《燕歌行》) 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欧阳修《戏答元稹》) 见雁思乡信,闻猿积泪痕。 (岑参《巴南舟中夜市 》)
春江花月夜
张 若 虚
作者简介
张若虚,唐代诗人,扬州人。曾任兖州兵 曹,生卒年、字号皆不详。中宗神龙 (705—707年)中,与贺知章等以文词俊秀 驰名于京都。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合称为 “吴中四士”。仅《全唐诗》录存《代答闺 梦还》、《春江花月夜》两首。 《春江花月夜》一诗“孤篇盖全唐”、“盛 唐第一诗”。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 顶峰上的顶峰”。
《春江花月夜》ppt课件
![《春江花月夜》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f6a3607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41.png)
(李煜《相 点:
见欢》)
连忧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伤都 是轻
章》)
(卞之琳《断 快的, 甜蜜
思念是一种很玄的东西/如影随形/无声又无息出没在心 幸福
底/转眼~吞没我在寂默里/我无力抗拒特别是夜里喔~ 的。
想你到无法呼吸/恨不能立即朝你狂奔去/大声的告诉你
画意 哲理 诗情 诗情
缘景初 明月 情之
景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yàn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diàn,月照花林皆似霰xiàn;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tīng上白沙看不见。
译文: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了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
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水波荡漾千万里,春天的
江上哪里没有明亮的月光。江水曲折地绕着芳草丰茂的原野流淌,月光
下的春花晶莹洁白。月光皎洁,所以不觉得有霜霰飞扬,洲上的白沙和
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缘景初 明月 情之
景
春江花月图中,前八句描绘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 的意境?表达了什么情感?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春江花月夜
唐
张 若 虚
古
“孤篇压全唐”,“盛唐第一诗”,
今 “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评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
说 峰上的顶峰”。
作者简介
张若虚(约670年—约730年),扬州人,唐朝 诗人。曾任兖州兵曹,以“文词俊秀”而名显长安, 开元初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
《春江花月夜》课件(共28张PPT)
![《春江花月夜》课件(共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4790874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ff.png)
明月
面对宇宙的浩瀚,明月的无穷,人生的 有限,多少伤时、惜时、叹时之作流传千古, 月早已由“白玉盘”意化为如流水一般东去 不回的时间意象,让人在浩淼无穷、深邃永 恒的宇宙面前,顿生渺小之感、短暂之感, 更激起和历史洪流相融,奋力在短暂的人生 中有为的斗志。
当然,月还是的愁绪、爱情的代表意象。
此外“月”还有以下象征意义:
为三大层次。
(一) 整体感知,划分层次
春 月下之景 月色无垠
江 (1——8句) 月色纯净
花 月下之思 人生无尽
月 夜
(9——16) 宇宙永恒
月下之情 思妇怀远
游子思归
(17——36)
写景 说理 抒情
(二)思与议 (重在能抓住意象进行想象和联 想,展现意境,体悟情感)
【第一部分 景 物 美】
1、开头八句写了什么意象?请找出来,并 给这幅图画命名。 • 2、赏析名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 共潮生” 。 • 3、本段景物描写有何特点?
雁由人们日常生活的“伙伴”,进而成为诗歌的托情意 象,但没有“鸿雁传书”的影子。《楚辞》有4篇写到雁, 屈原的《思美人》中有一句:“因归鸟而致辞兮,羌宿 高而难当”。洪兴祖注曰:“思附鸿雁,达中情也”。 虽然,屈原自己并没有点明这只“传情”的“归鸟”就 是鸿雁,虽然这只归鸟传达的也只是“情”,但是这已 经足以启发后来者的思绪,距“鸿雁传书”不远了。
1、面对良辰美景,引发了作者 怎么样的遐想?
从描写景色转向观照人生, 人生短暂、宇宙无穷的惆怅— —哲理美
2、赏析“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 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 年年望相似”。
3、“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 流水。”这句话在诗中有何作用?
2、赏析“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 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效果 ——情景交融,诗欲止而情未了,让人 回味无穷。
小结 (一)以月亮从升起到坠落的过程作为外在线 索(月生——月照——月斜——月落)。随着 月光的脚步依次描绘了潮水、波光、江流、芳 甸、花林、白沙、夜空、白云、青枫、闺楼、 镜台、江树等一系列景象;一方面,又以月光 统摄各种景物;有意突出它们在月光沐浴下所 显示出的清丽、空明、澄澈、宁静。
(二)开头对春江花月夜景的描写,引发了 第二部分对宇宙人生的思考,并由此进一步 对人生离情作抒写,诗情、画意、哲理三者 有机统一在月亮这一意象中。
春 江 花 月 夜
月下
景物美
画意
哲理美
哲理
情感美
思妇 游子
诗情
(三)融情于景。(开头部分良辰美景使 人渴望团圆,后面写“月徘徊”、“鱼 龙”、“鸿雁”既是情也是景;“落月”、 “流水”等都是游子思念的载体)
3、时间上,“落花”,表伤 春惜春。表达思归之切。
4、空间上,“无限路”,表 达有家难归之无奈。 5、借“落月”意象,烘托思 家不得的凄苦伤感。
赏析诗句:“落月摇情满江树”。
景——残月的余晖洒满江树,也洒满江面,残 月余晖和江岸的摇动的树影都在在江水中荡 漾。树在摇曳,影在摇曳,情思在摇曳。 情──月光之情,游子之情,诗人之情交织成 一片,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 情韵袅袅,摇曳生姿。
思考题1:
春、江、花、 月、夜
文章标题点出 几种意象?
提问2:
(1) 这些意象中重点强调哪 一个意象? (2)文中的“月”有哪些变化 呢?
月
以“月生——月照——月斜——月落” 为外在线索 , 以“春、江、花、月、夜”
五字逐步展开,构成一幅天地一体、色 彩绚丽的完整图画。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思妇怀远,相思无着落。
体会意象:
诗中落花、流水、落月,海雾等意象 有何表达效果?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最后八句诗人用落花、流水、残月,海雾 来烘托游子的思归之情。 游子做梦也念念归家──花落幽潭,春 光将老,人还远隔天涯,情何以堪! 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天, 也是游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 江潭落月,更衬托出他凄苦的落寞之 情。 沉沉的海雾隐遮了落月;海雾就似游 子心中升起的惆怅,迷惘失落。
(四)感情基调:哀而不伤(“人生代代 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此时相望 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情感内容
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人把游子思妇 的离愁放到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上,良辰 美景更衬托出离愁之苦;又以江月与人 生对比,显示人生的短暂,而在短暂的 人生里那离愁就越发显得浓郁。这首诗 虽然带着些许感伤和凄凉,但总的看来 并不颓废。它展示了大自然的美,表现 了对青春年华的珍惜以及对美好生活的 向往。那种对于宇宙和人生的真挚的探 索,也有着深长的意味。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品味意境
春江花月图
意境?
开篇八句,诗人入手擒题,就题生 发,勾勒了一幅如诗如画的春江花月图, 创造了壮丽高远,静谧优美,空灵梦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意境
第二部分:哲理美
月
1、思乡怀亲之感:
月亮情结: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2、清幽雅致之境: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3、凄清孤苦之情: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1)此四句总写 春江花月夜中思 妇与游子两地思 念。
“思妇怀远图”
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纹。
“游子思归图”
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李白: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 经照古人。 •苏轼: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 人生哲理:人生短暂,宇宙永恒
• 苏轼: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 日苦多。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4、时空永恒之叹: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自古以来,月是个永恒的母题,她是美丽的象征, 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同时,月亮也是人类 相思情感的载体,她寄托了恋人间的相思,表达了 人们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怀念,引发了许多失意文 人的空灵情怀,也引发了人们的哲理思考,因而成 为永恒的象征。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 时,心中总是引起无限遐想。
个体生命虽有限,但一代一代
连续起来,却是无穷无尽的生
命的延续。不像这明月,永远 只是一个样子。诗人以群体生 命的延续回答了这个令人类永 远感伤的宇宙命题。
• 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 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 求与热爱。其基调应是哀而不伤、郁 而不堕的,使我们得以聆听到初盛唐 时代之音的回响。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3.思考想象,全诗为我们描绘了哪几幅图景?
春江花月图
春 江 花 月 夜
月下沉思图
思妇怀远图
游子思归图
置身诗境
一、品味诗歌的意境美
置身诗境 一、齐读,品味诗歌的意境美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1.第一部分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用自 己的话描述)
看那春江潮涨,汪洋一片,江面开阔;
江水与海水相接,水势浩荡,洪波翻涌。 浪滔中涌出一轮明月,冉冉升起。明月 清辉洒在万顷江波上,所见之处水光粼 粼。江水宛然前行,流到了一个芳草萋 萋、繁花满树的幽处。但见月华洒在花 树上,朵朵花儿晶莹可爱。但见月色溶 溶,月光如凝霜朦胧。而江畔沙滩上, 银色沙滩和乳色月光融为一体,无法区 分。
接力语
她是朦胧的美,悲伤而轻盈;她是清纯
的美,宁静而空灵;她是跨越时空的感 动,她是穿透千年的哲思,这就是千百 年来让无数人为之迷恋为之倾倒的《春 江花月夜》。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思考:面对如此空阔静谧的江天美景, 面对一轮皓月,作者产生了怎样的人生感慨 ?他的感慨与其他古代诗人们有何不同?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这种问月的构思,影响了之后的许多诗人词人。
1、赏析“徘徊”一词的表达作用?
(1)拟人手法,写出月游移不定的动态。
(2)赋予月亮人的灵性,它似乎也为思妇 而伤心、对她怜悯,不忍离去。 (3)与后文的“卷不去”、“拂还来”相 呼应,写出月亮的不忍之心。但此种做法却 惹得思妇更为思念。
2、“鱼龙”、“鸿雁”两词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请作简要分析。 鱼龙、鸿雁本来是月光下的景物,此处写出 了月光的清澈。但也是用典——“尺素在鱼 肠,寸心凭雁足”,鱼龙、鸿雁是古代用于 互传音讯的载体,此处暗含有鱼雁不能传音 讯之意。可见二人音讯断绝,相思无着落。
张若虚
教学目标
一、体会诗歌的景、情、理。 二、分析诗歌中的意象。 三、朗诵诗歌,感受诗情。 朗读的方法:音读 意读 情读 美读
【作者介绍】 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人,唐代 诗人。曾以“文词俊秀”而名显长安,与贺知章、 包融、张旭并称“吴中四士”。仅《全唐诗》录 存《春江花月夜》、《代答闺梦还》两首。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抒情的角度——相思
写江月待人,实际上是写月下的人在 等待。也许是漂泊的诗人自己在等待见到 家中的亲人,也许是家中的亲人在等待远
出的诗人赶快回家。
第三部分: 情感美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一名双枫浦。这里 泛指离别地点。 青枫浦上不胜愁。 胜: 能承担,能承受。 谁家今夜扁舟子? 扁舟子:飘泊江湖的游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