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习题课件:第22课

合集下载

第22课《皇帝的新装》课件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22课《皇帝的新装》课件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任务二:嫌疑人画像
信息整理得差不多了,现在我们来 看看“嫌疑人”长什么样?
1.为了指导侦查方向,缩小嫌疑人范围,需要我们 为嫌疑人“画像”。请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组成侦 探团,从以下场景中任选一个,归纳人物特征。
场景: 皇帝看新装→骗子做新装→君臣赏新装→ 皇帝展新装→小孩揭新装
提示: 可以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方面归纳;要
“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啊!”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按句式回答:孩子之所以说真话,是因为

孩子之所以说真话,是因为孩子的心灵很纯净。 孩子之所以说真话,是因为孩子的世界无私无欲。 孩子之所以说真话,是因为孩子敢于表达自我。 ……
阅读相关资料,拓展思考作者最后让孩子说出真相 的用意是什么?
故事原型 《皇帝的新装》原本是从中世纪西班牙民间故事移植而来。
场景: 皇帝看新装→骗子做新装→君臣赏新装→ 皇帝展新装→小孩揭新装
示例: 场景:老大臣看新装
地点:皇宫织布的地方
人物:老大臣、两个骗子
旁白:老大臣上场。在皇宫内的织房里,那两个骗子正 装模作样地织造并不存在的衣服。老大臣先在门外张望 一阵,只见两人空手忙碌。
老大臣:(自言自语)愿上帝可怜我吧!(又把门缝开大 一些,用手揉了一下眼睛)我怎么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破案的流程吧! 侦查任务单
任务一:理案件信息任务二:嫌 疑人画像任务三:侦破诈骗案
任务四:反诈宣传会
第一课时
侦查任务一 侦查任务二
理案件信息 嫌疑人画像
破案前的准备
根据已有线索,收集证据!
预习检测一 走近作者
安徒生(1805—1875),全名是汉斯·克 里斯蒂安·安徒生,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 界著名的童话作家。他的160余篇童话在近 150年中被翻译成140多种文字,从丹麦传向 世界。安徒生出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早期 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 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 女孩》《夜莺》《皇帝的新装》等。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寓言四则》优质课件(共143张PPT)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寓言四则》优质课件(共143张PPT)
七年级语文上册
22 寓言四则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同学们,你们知道寓言是什么吗?
有人说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够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 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
也有人说寓言是一种魔法,当它朝你走过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 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 肃认真;
预习检查
读一读

赫拉


shì
舍然

庇护



喇叭
zhònɡ
中伤
ɡài jí xiù
溉汲 星宿
chú cǐ
躇步 跐蹈
预习检查 多音字
( liàng)较量 量
( liáng)测量
(qiáng ) 强大 强 (qiǎng) 勉强
( jiàng) 倔强
预习检查 形近字
显hè( 赫)
shè( 赦)免
写作特色
❶构思精巧。
这则寓言的情节主要是通过对话的形式展开的,三问 三答,略有变化,有起有伏。正当赫尔墨斯的虚荣心越来 越强之时,他却听到了雕像者淡然的答话,情节陡转直下 便戛然而止,短小的篇幅把情节写得跌宕有致,耐人寻味。
写作特色
❷绝妙的讽刺。
赫尔墨斯认为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身价 一定会比别的神更高,不料却被雕像者当做“添头”白送, 雕像者的一句话反衬出自命不凡、妄自尊大的爱慕虚荣者 却是个一文不值的“添头”,这种讽刺,是何等的绝妙!
《伊索寓言》大多是动物的故事,以动物寓人。伊索寓言 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当,形象生动。
知识备查
背景资料
宙斯是希腊神话中众神之王。希腊神话说他居 住在奥林匹斯山,以雷电为武器,维持着天地间的 秩序,公牛和鹰是他的标志。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2课《皇帝的新装》课件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2课《皇帝的新装》课件
见。
成果展示
开端:点出皇帝有酷爱新装的癖好
骗子说能织美观又奇特的布
发展: 骗子织布做新装

帝 的
两位大臣、皇帝看新装


高潮:举行游行大典,皇帝展示新装
结局:小孩子揭穿新装骗局
1、文章写了哪些人物?
皇帝
骗子
老大臣
官员
骑士内臣
百姓
小孩
2、课文以什么为线索?
皇帝

小孩

骗子

君臣
皇帝


3、把文章分为五部分,并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
文学常识填空。 (1)本文的体裁是___童__话____,作者是__丹__麦____(国籍)著名作家安徒 生,他的代表作有童话《__卖__火__柴__的__小__女__孩___》《__海__的__女__儿___ 》《_丑__小__鸭_______》等。。 (2)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通过丰富的__想__象____、___幻__想___和 ___夸__张___来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 育,语言___通__俗___、___生__动___,故事情节往往__离__奇__曲__折____, 引人入胜。
作者简介
安徒生(1805~1875)全名是:汉 斯·克利斯坦·安徒生,19世纪丹麦 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他 的160余篇童话在近150年中被翻译成 140多种文字,从丹麦传向世界。安 徒生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 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等, 1835年开始写童话,著名的童话有 《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 柴的小女孩》、《夜莺》、《皇帝的 新装》等。
19、作者最后让孩子说出真相的用意是什么?
解析:意在说明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 无私无畏,也从另一个侧面批评了大人们的 自私与虚伪。既点明了中心, 又增强了童话的神奇色彩 和作品的现实意义。

优质课件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六单元第22课 (共26张PPT)

优质课件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六单元第22课 (共26张PPT)
稽之言的传播者。《杞人忧天》比喻不必要的或 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考点2】体会文章构思精巧的特点
《蚊子和狮子》一文构思尤为精巧,短短的
考点
链接
篇幅中,情节却大起大落,写出了从一个极端到
另一个极端的转化。作者巧妙地把二者联系起来,
构成大起大落的故事情节,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名师导学
1.背景解读
(1)《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选自
第六单元
22
寓言四则
考点链接
1. 积累“居”“及”“闻”等文言词语,掌握
“庇护”“爱慕”“较量”“杞人忧天”等词
语的书写与含义
学习 2. 了解寓言与《伊索寓言》,复述故事内容
目标 3. 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言的寓意,培养发
散思维的能力 4. 牢记自高自大、爱慕虚荣的危害,培养自己 健全的人格
【考点1】理解寓言的寓意
得我们学习。
3.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A. 放假了,同学们都回家了。李老师行走在校园里,
感到孤独之感。
B. 女娲拿起藤条一挥,就有好些活人出现。不久,
大地就布满人类。
C. 通过这些有力的措施,江城的治安得到很好的治
理。
D. 这时候,从附近的丛林里飞来一只萤火虫,飘飘
忽忽地,闪着幽幽的光。
称米诺,掌管婚姻和生育,是妇女的保护神。赫耳墨斯是 希腊神话中掌管旅行和商业的神,是宙斯的儿子。 (2)《穿井得一人》节选自《吕氏春秋·慎行 论·察传》。《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是战国末秦相
吕不韦组织门客所撰的一部杂家代表著作,共26卷160篇。 在《山海经》《淮南子》《路史》《列子》《史记》等史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通过记叙天神赫尔墨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2课《皇帝的新装》课件(共27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2课《皇帝的新装》课件(共27张PPT)

hài
qīn chāi

御聘 爵士 勋章 分外
yù pìn jué xūn fèn
情节的梳理
梳理故事情节
文章写了哪些人物?围绕中心人物是谁?
皇帝 、骗子、大臣、老百姓、小孩、 围绕皇帝中心人物。
梳理故事情节
概括本篇童话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引子 皇帝_爱___新装 (第1段) 开端 骗子_织___新装 (第2段~第4段) 发展 君臣_看___新装 (第5段~第23段) 高潮 皇帝_穿___新装 (第24段~第33段) 结局 小孩_揭___新装 (第34段~第37段)
1、作者为什么要让一个小孩子说出真相?用意何在?
①以小孩子的话来揭穿骗局,符合孩子天真大胆、率真单纯的性格特点, 从侧面讽刺了大人们的自私与虚伪,意在告诉人们要保持烂漫的童心,敢 于说真话。
②这样安排既点明了中心,增强了童话的神奇色彩和现实意义;又使故事 情节达到高潮,深刻地突出了作品的主题。
小组合作探究
2、文中的骗子行骗为什么能得逞?
①骗子骗术高明,投皇帝所好而做“新装”,
并巧妙地利用了人们自私、虚荣的弱点,赋予了
“新装”奇怪的特性,行骗过程中又装得十分“敬业”。
②皇帝极度追求虚荣从而没有正常的判断力,并且他昏庸无能,企图用这 种布料代替自己来检验周围人是否称职与聪明,从而维护皇权的威严。
③大臣和官员愚蠢不自知,畏惧皇权,自私;无官无职的百姓也想用假话来 维护自己的尊严。他们都丧失了正视现实、揭露真相、纠正错误的勇气, 成了骗子的“帮凶”。
①安排两位“诚实”的官员先后去看布料,强化了皇帝渴望得 到新装的迫不及待的心理,表现了皇帝的虚荣。
②两位“诚实”的官员看布料的表现,揭示了官员员的虚伪,也 从侧面讽刺皇帝不能量才用人的昏庸无能。

最新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2课《 皇帝的新装》课件

最新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2课《 皇帝的新装》课件
为保住官职而快乐 为得到皇帝的信任而快乐 因为赚足了钱而感到快乐
这个故事之所以读来如此生动有趣,引人入胜,除了构思巧妙、 立意深刻之外,作者还善于展开想象,用丰富的细节描写来刻画 形象,寄寓深刻内涵。结合皇帝穿新衣的情节,说说作者是怎样 运用讽刺手法的。
穿新衣过程中作者极力刻画了一群人的丑态:首先,出场人 物有皇帝、高贵的骑士、骗子、典礼官、托后裙的内臣们, 人物多,场面热闹;其次,这么多人都是心口不一,虚伪至 极,作者用补充的方式点出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再次,作 者用动作、语言等细节描写,生动展现了人物的丑态。
4.主旨:这篇童话讽刺了什么?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这篇童话通过讲述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上当 受骗的故事,揭露了皇帝及大臣们自欺欺人的丑行,讽刺了他 们的虚伪和愚蠢。同时告诉人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 私无畏,敢说真话。
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语言描写。这些话是老大臣生怕别人认为他愚蠢或不称职而说的 谎话,表现了他的虚伪和自欺欺人,也反映出他当时的惶恐心理。
说说你对第23段中“每个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一句中 “每个人”的“快乐”的内涵的理解。
人物 皇帝
两位官员 其他官员 两个骗子
“快乐”的内涵
为能穿上新衣游行而快乐 为能辨别臣民是否称职而快乐
作者介绍
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1805年4月2 日~1875年8月4日),又译汉斯·克里斯蒂 安·安德森等,19世纪丹麦童话作家,被誉 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代表作有《坚 定的锡兵》《海的女儿》《拇指姑娘》《卖 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装》 等。
字词积累
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人民文学出 版社1956年版)。叶君健译。有改动。这篇童话写于 1837年。安徒生根据西班牙一则民间故事写成了《皇 帝的新装》,把批判的锋芒直指封建统治阶级,无情 地嘲讽了贵族阶层的丑恶行径,深刻地剖析了当时社 会的病出处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2课《皇帝的新装》课件(共57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2课《皇帝的新装》课件(共57张PPT)
七年级—部编版—语文—第六单元
22 皇帝的新装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近几年反映宫廷生活的电视剧很多,大家一定从电视上看到过 许多皇帝,那么他们都穿什么样的衣服呢?皇帝的服装又给你什 么感觉呢?(威严、高贵)可是竟然有这样一位皇帝,他不穿衣服 ,赤身裸体在大街上游行。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 来学习童话《皇帝的新装》。
童话基本常识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
它往往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 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 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它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来 写。
背景资料
这篇童话写于1837年,那时的丹麦还是个君主立 宪制国家,丹麦人民深受本国封建阶级和英国资产阶 级的双重剥削,过着饥寒交迫的贫困生活,而封建统 治阶级则穷奢极欲,挥霍无度……面对这样的社会现 实,安徒生根据西班牙一则民间故事,改编了《皇帝 的新装》。
本文塑造了一个 昏庸无能 愚蠢至极 爱慕虚荣 自欺欺人 的皇帝。
2.说说大臣、骗子、百姓分别是什么样的人。
大臣——虚伪、愚昧、阿谀奉承。 骗子——狡猾、善钻空子、行骗有术。 百姓——胆小怕事、人云亦云。 孩子——天真无邪、敢说真话。
3.你如何评价这两个骗子?
①两个骗子代表了社会上靠行骗为生的一个群体,是一种社会病态, 所以作者把骗局当作一面镜子,当作一把解剖刀,剖析这种社会的病 态。②骗子不值得肯定,纯粹是为了捞取个人钱财。
【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
速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相关画面,思考下列问题。
1.课文写了哪些人物?中心人物是谁?
人物:皇帝 侍从
骗子 百姓
老大臣 小孩子
官员
中心人物:皇帝

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 上册 第22课《世说新语》二则 课件 (共32张PPT)

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  上册 第22课《世说新语》二则 课件 (共32张PPT)

想一想:
文章为我们讲述一个怎样的故事?
开端: 期行不至,太丘舍去
发展: 期行 高潮:
客问元方,怒骂太丘
元方责客,无信无礼
结局:
客惭下车,元方不顾
思考讨论
1、元方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2、 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3、从故事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成果展示
1.元方: 聪明 懂事 2.友人 大方 守信 明理
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遂携拯如初。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先前
当初
罢了
难道
因为
于是
救助
凭,根据
评定

★方法提示:逐字逐句对照理解,疑难之处可求助老师或同学(3分钟)
华歆、王朗一起乘船逃难。(途中)有一个人想要搭船。华歆对这件事感到 很为难。王朗说:“(船里)恰好还很宽松,为什么不同意?”后来作乱的人追上来 了,王朗想要抛弃所携带的那个人。华歆说”先前之所以犹豫不决,正因为考虑到这 种情况了。既然已经接纳他的请求,难道能因为情况紧急就抛弃他吗?”于是还像当 初一样携带救助这个人。世人通过这件事来评定华歆、王朗的优和劣。

zhěng
或注释帮助,或同学交流,试译课文。疑难之处圈画出来

一起,都 想要 恰巧,幸而 还
船搭船 就对……感 Nhomakorabea为难同意 抛弃 代词,这件事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 有一人欲依附, 歆辄难之。 朗曰:“幸尚宽, 能够,可以
接受 请求 ……的原因 后贼追至, 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 迟疑,犹豫不决 何为不可?” 正为此耳。 既已
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诚实守信和 尊重他人等传统美德的价值。 ③过程与方法:初步了解自主、合作、探 究这一学习方式。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 寓言四则习题课件(共44张幻灯片)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 寓言四则习题课件(共44张幻灯片)
A.又有忧彼之. 所忧者 B.因往晓之. C.禽兽之. 变诈几何哉 D.夫君子之. 行
第22课 寓言四则
基础检测
2.名著阅读。 乌龟要求老鹰教他翱翔,老鹰劝告他,说他
的本性根本不合适翱翔。乌龟再三恳求,老鹰便 把他抓住,带到空中,然后扔下。乌龟掉到石头 上,摔得粉碎。
以上文段出自名著《___伊__索__寓__言_____》,揭示了 __要__顺__应__天__性__或__人__要__有__自__知__之__明_________ 的 道 理 。
第22课 寓言四则
课内精读
2.文言词语选择题。
下 列 句 子 中 加 点 词 语 意 思 相. 同. 的 一 项 是
(C)
A.因. 往晓之 / 未若柳絮因. 风起 B.舍然. 大喜 / 太丘舍. 去 C.晓之者舍然. 大喜 / 豁然. 开朗 D.若. 躇步跐蹈 / 未若. 柳絮因风起
第22课 寓言四则
第22课 寓言四则
课内精读
人 。 ” 国. 人. ( 指居住在国都中的人。 ) 道. ( 讲述。 )之,闻. ( 听说,知道,这里
是“使知道”的意思。 )之于宋君。宋君
令. ( 派,命令。 )人问之于. ( 介词,向。 ) 丁氏,丁氏对. ( 回答,应答。 )曰:“得一人 之使. ( 使用,指劳动力。 ),非得一人于井中 也 。 ” 求 闻 之 若. 此. ( 像这样。 ) , 不. 若. ( 不如。 )无闻也。
课内精读
3.重点句子翻译。
(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_居__住__在__国__都__中__的__人___都__把__“__穿__井__得__一__人__” _这__个__消__息__相__互__传___说__着__,__使__宋__国__的__国__君__ _知__道__了__这__件__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2课《皇帝的新装》考点精讲课件(2024秋)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2课《皇帝的新装》考点精讲课件(2024秋)

状元贴士
夸张及其作用
夸张是对人或事做扩大、缩小的描述,以强调或突出
某一方面特点的一种修辞手法。
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引起
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童话中 的夸张
角色言行 情节结构 故事环境 人物形象
第23段写道:“每个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说说
你对“快乐”一词的理解。
人物
“快乐”的内涵
( xì )联系
( fèn )分外 分
( fēn )分开
( ɡēn )更衣 更 ( ɡɡèn )更加
ɡ
【记少余多法】 1.“拾”表示“轻步而上”的意思时,读shè;其
余情况一般读shí。 2.“系”只在表动作“打结,扣”的意思时读jì,
其他情况都读xì。 3.“更”表示“更加”和“再,又”的意思时,读
作者简介
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
安徒生(1805—1875),丹麦 作家。他的作品想象丰富,情节生 动,语言朴素,影响巨大。代表作 有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 女儿》《丑小鸭》等。
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叶君健译。这篇童话写于1837年,是安徒生最著名的童话之一。当时 的丹麦人民受本国封建统治阶级和英国资产阶级的双重压迫,生活极 为贫困,而封建统治阶级则穷奢极欲,挥霍无度。面对这样的社会现 实,安徒生将西班牙的一则民间故事改编成了《皇帝的新装》,把批 判的锋芒直指统治阶级,无情地嘲讽了贵族阶层的愚昧无知、虚荣腐 败、丑恶行径,深刻地剖析了当时社会的病态。
穿新衣过程中作者极力刻画了一群人的丑态:首先,出场人物有皇 帝、高贵的骑士、骗子、典礼官、托后裙的内臣们,人物多,场面热闹; 其次,这么多人都是心口不一,虚伪至极,作者用补充的方式点出他们 内心真实的想法;再次,作者用动作、语言等细节描写,生动展现了人 物的丑态。

第22课《皇帝的新装》课件精品-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22课《皇帝的新装》课件精品-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童话魅力二: 运用夸张、想象,细节精彩
பைடு நூலகம்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
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 象、大胆的夸张来塑造形象, 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 教育。
走进课文,探究问题
1.谁是骗子?为什么行骗?
走进课文,探究问题
2.骗子的骗术高明吗?为什么?

成人



小孩


走进课文,探究问题
3.骗局已被揭穿,皇帝和大臣 仍装模作样继续游行,这样写,有 什么用意呢?这场荒唐的游行为什 么不能立即停止?
——张 晓风
课外作业
学校文学社准备把《皇帝的新装》作为下 周的美文诵读篇目,请你从这则童话荒诞的情 节、精彩的细节、或耐人寻味的思想内涵方面 ,任选一个角度,写一则推荐语,不少于100 字。
联系史料,再识童话
1.根据提示,讲述历史故事。 2.讨论回答:指鹿为马的历史史实 与《皇帝的新装》有何相同之处?
书写感悟,展示分享
本文的现实意义是什么?给你什么启示? 现在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写下你的感悟。
书写感悟,展示分享
1.睁眼莫说瞎话,低眉应多自省。 2.求真难,难求真,再难也求真。
如果有人5岁了,还没有倾听过安徒生,那么他的童年少了一段温馨; 如果有人15岁了,还没有阅读过安徒生,那么他的少年少了一道银灿; 如果有人25岁了,还没有品读过安徒生,那么他的青年少了一道辉碧; 如果有人35岁了,还没有了解过安徒生,那么他的壮年少了一种丰饶; 如果有人45岁了,还没有思考过安徒生,那么他的中年少了一点沉郁; 如果有人55岁了,还没有复习过安徒生,那么他的晚年少了一份悠远。
“愿上帝可怜我吧!”老大臣想,把眼睛睁得特别大,“我什么东西 也没有看见!”但是他没有敢把这句话说出口来。

第22课《皇帝的新装》课件精品-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22课《皇帝的新装》课件精品-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文章探究
6、皇帝已经知道了真相,可他仍然坚持要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 而且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来。这反映了皇帝什么心理?你对皇帝 这时的行为怎么评价?
固执、知错不改、愚蠢、自欺的人 明知错误还坚持不改,那就是错上加错;坚持自己的 错误才是真正愚蠢的行为。
文章探究
7、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 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 最可怕的事情。”“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 (皇帝 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完全不同,这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
爱新装
皇 做新装
帝 的
看新装
新 装
穿新装
展新装
老大臣看 诚实的官员看 皇帝看
文章探究
1、从第一自然段看,这个皇帝有什么癖好
? 癖好新装 。2、第一段从哪三个方面写皇帝癖好新装?
1.为了穿得漂亮,他不惜把所有的钱都花掉;(治装费用) 2.既不……也不……也不……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心思 兴趣) 3.每个钟头都要换一套衣服,整天都“在更衣室里”。(换衣次数)
文章探究
3、找出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的语句,并说说它为什么是关键语 句。“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这句话,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着关键的推动作用。骗子胡说那衣服具有这 样一种“奇怪的特性”,不但抓住了皇帝的昏庸荒政而又想辨别出官员是否 称职、是聪明还是愚蠢,以求保住皇位的心理,而且抓住了大臣们只想保 住官位的心理,因而骗术步步行通。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22、皇帝的Biblioteka 装主讲人:苏老师体裁介绍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 的想象 、大胆的夸张 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 ,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 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 ,引人入胜。童话又 往往采用拟人 的方法,凡举鸟兽虫鱼,花草 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 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第22课《皇帝的新装》课件精品-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22课《皇帝的新装》课件精品-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深度解读——合作与探究
2.在根本不存在的“新装”面前,从皇帝到老百 姓都不敢说自己根本看不见它,这是为什么?
因为骗子说“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 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大臣们怕人说 自己不称职,老百姓怕人说自己愚蠢,皇帝既怕 被人说不称职,又怕被人说愚蠢,所以大家都不 敢说自己根本看不见它。
深度解读——合作与探究
3.后来,一个小孩子最先说出了真话,紧接着老百姓也 都说真话了,而皇帝仍装模作样地把戏演下去。作者这 样写,你是怎样理解的?
“仍装模作样地把戏演下去”是前面所表现的虚伪 的继续和深化。如果让“戏”就此收场,则害怕老百 姓明白了自己的昏庸、愚蠢乃至不够格做皇帝;继续 “演”下去,则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这充分暴露了 皇帝内心的怯懦与虚伪。
深度解读——合作与探究
4.为什么老百姓刚开始不敢说真话,后来却又敢说真话 了?
老百姓开始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 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好像他们都看见了皇帝穿着的“新 装”。大人们说的都是假话。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可 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啊!”说的是实话。于是大家把这孩子 讲的话私下里低声地传播开来,最后都说“他实在没有穿什么 衣服啊!”,也话
概念: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通过丰富的想象、 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 思想教育。 特点:童话往往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鸟兽虫鱼 、花草树木、家具、玩具以及整个大自然都可 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自主探究——学习与交流
5.整体感知
自主探究——学习与交流
5.整体感知
(2)归纳文章的中心
这篇童话记述了一个昏庸无能而 又穷奢极欲的皇帝上当受骗的故事,揭 露了皇帝及大臣们自欺欺人的丑行,讽 刺他们的虚伪和愚蠢,告诉我们应该保 持一颗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 说真话。

第22课《皇帝的新装》课件精品-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22课《皇帝的新装》课件精品-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语言通俗易懂,情节曲折离奇,往往 采用拟人的手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 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 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皇帝
小孩
新装
骗子
大臣和官员
用一个字概括故事的情节

骗子 孩子
皇帝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官员 百姓
在根本不存在的“新装”面前,为什 么大人都心甘情愿“受骗”?
一场闹剧,以骗开场,以骗收束,安徒生通过这篇 童话,揭露了说假话成风,荒唐可笑的社会现象,深刻 地讽刺了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
启示我们:做人要保持心地的纯洁、纯真,做一个 真诚的人,讲真话,反对社会现实中的假丑恶现象,让 真、善、美充满人间。
愚蠢的皇帝在游行大典完毕之后,回 到宫里,他会怎么办呢?
请展开想象的翅膀,为童话故事写一 个别致的续篇。
天真的声音启示我们,要做一个无私的人,诚实的人, 做一个敢于说真话,抗战邪恶的人。用真诚去回报社会。
本文写出骗子用根本不存在的布料、衣服向皇帝行 骗,写出皇帝和大臣们都甘愿受骗、并且骗人,最后写 出皇帝赤裸全身在大街上游行,构成了丰富想象、大胆 夸张的写作特点。
无情地鞭挞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和道貌岸然的大臣, 辛辣地嘲笑了他们的愚蠢、虚伪、卑鄙和自私,曲折地 反映了现实生活,反映了封建王朝的腐朽。
新装 行骗工具
“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 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皇帝
许多年以前,有一位皇帝,为了穿得漂亮,不惜 把所有的钱都花掉。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 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 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 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