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边的老人学案
《桥边的老人》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桥边的老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桥边的老人》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提高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通过作品分析,思考战争对人性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批判思维。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桥边的老人》,感受语言的美感和故事的情感。
2. 故事梗概:介绍《桥边的老人》的故事背景,概括故事情节,引导学生了解故事的主题。
3. 人物分析: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探讨人物的内心世界和行为动机。
4. 战争与人性的思考:通过讨论和写作,引导学生思考战争对人性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批判思维。
三、教学方法1. 朗读法: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美感和故事的情感。
2. 讲述法:教师讲述故事梗概,引导学生了解故事的主题。
3. 讨论法:分组讨论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战争对人性的影响,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桥边的老人》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朗读节奏。
3. 教师讲述故事梗概,引导学生了解故事的主题。
4. 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探讨人物的内心世界和行为动机。
5. 分组讨论战争对人性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流畅度和准确性。
2. 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对战争对人性影响的思考和表达。
六、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桥边的老人》原文。
2. 相关背景资料:关于战争、人性、伦理等方面的资料。
3. 讨论问题指南:提供一系列讨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 写作模板:提供写作心得体会的模板,帮助学生组织语言。
七、教学准备1. 复印课文文本,准备分发给学生。
2. 搜集相关背景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3. 准备讨论问题指南,分配讨论小组。
4. 设计写作模板,打印并准备分发给学生。
八、教学extensions拓展1. 电影欣赏:《桥边的老人》改编的电影,加深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
桥边的老人教案
桥边的老人教案桥边的老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感受故事《桥边的老人》的含义。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学会与人友善相处,学会关心他人,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合作精神。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老年人的尊敬和关爱,并通过该故事引发学生的反思,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学习理解并感受故事中蕴含的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上的思考和反思。
四、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五、教学准备桥边的老人的故事内容,教学PPT,教学资料六、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10分钟)教师可通过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为什么应该关心他人”或“你曾经做过一件与人相互关心有关的事情吗?”。
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和分享经历,预热本堂课的主题。
2.呈现故事(10分钟)教师向学生呈现故事《桥边的老人》,并在讲解故事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对故事情节进行思考和分析。
3.讨论故事(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以以下问题为线索:a.故事中的老人为什么要经常去桥边?b.小女孩的父母对老人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态度?c.故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你认为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4.分享与总结(15分钟)各小组派代表上台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让其他同学参与讨论。
教师适时进行点拨,引导学生对故事进行深入思考,并总结故事的寓意。
5.课堂延伸(10分钟)教师根据教学材料或教学PPT,以小组讨论或个人思考的形式,引导学生展开以下话题的讨论:a.故事中的老人可以说是一个“普通人”,但他却让人印象深刻。
你认为是什么让他与众不同?b.你认为自己如何能成为一个像故事中的老人一样受人尊敬的人?6.课堂小结(10分钟)教师对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小结,引导学生自主总结从故事中学到的道理,并表达自己的感想。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一个真实的故事引发学生的思考,帮助他们理解和体味故事中蕴含的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桥边的老人》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桥边的老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情节,分析老人的形象特征。
2. 掌握故事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关系。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4.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故事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
教学重点:1. 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分析。
2. 老人的形象特征的描绘。
3.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故事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的思考和讨论。
2. 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桥边的老人》故事文本。
2. 教学工具:投影仪、白板、教学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桥边的老人图片,引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2. 提问学生对桥边老人的第一印象和好奇之处。
二、阅读理解(15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桥边的老人》故事文本,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 教师提问学生关于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的问题,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老人形象分析(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老人的形象特征,如外貌、性格、经历等。
2. 学生分享对老人形象的分析,进行讨论和交流。
四、道德和伦理问题讨论(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故事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如老人是否应该得到帮助等。
2. 学生分享对道德和伦理问题的看法,进行讨论和交流。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故事情节和老人形象特征。
2. 学生分享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进行反思和思考。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进行角色扮演,演绎故事中的情节。
2. 学生可以写一篇关于老人的心情和感受的短文。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进行教学反思,总结学生的参与情况和教学效果,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改进。
六、深入分析(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故事中的象征意义,如桥、老人等象征的含义。
2. 学生分享对象征意义的理解和解读,进行讨论和交流。
七、文学鉴赏(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对故事中的文学手法进行鉴赏,如描写、对话等。
2. 学生分享对文学手法的欣赏和解读,进行讨论和交流。
《桥边的老人》教案
《桥边的老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说《桥边的老人》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培养学生对战争背景下人性关怀的思考和感悟。
3. 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小说情节概述:介绍小说《桥边的老人》的故事背景、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2. 人物形象分析: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包括老人的形象、年轻人的形象等。
3. 主题探讨:探讨小说所表达的主题,如人性关怀、战争对人性的摧残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小说《桥边的老人》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理解小说所表达的主题。
2. 教学难点:深入分析人物形象,探讨小说在战争背景下对人性的思考。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小说情节、人物关系和主题。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人物和主题的看法。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小说中具体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桥边的老人》小说文本。
2. 投影仪:用于展示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
3. 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战争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小说《桥边的老人》的学习。
2. 情节概述:讲解小说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使学生对小说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 人物形象分析:分析小说的主要人物形象,包括老人的形象、年轻人的形象等,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变化。
4. 主题探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小说所表达的主题,如人性关怀、战争对人性的摧残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5. 总结反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小说的主题和人物形象,给予学生反馈。
七、课堂练习1. 根据小说情节,补全故事情节的发展。
2. 分析并描述一个你认为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解释你的理由。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小说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八、课后作业1. 阅读其他有关战争背景的小说或文学作品,比较其与《桥边的老人》的异同。
《桥边的老人》教案
《桥边的老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故事的基本情节,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通过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对人性的思考和判断能力。
3.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道理,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掌握。
2. 人物形象的分析。
3. 故事道理的领悟。
三、教学难点1. 故事中隐含的人性思考。
2. 故事道理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道德问题和人性思考。
3. 案例分析法:分析故事中的具体情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桥边的老人》文本。
2.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 辅导资料:相关的人性思考和道德问题的文章。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简要介绍《桥边的老人》的作者和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阅读故事:学生自读《桥边的老人》,理解故事情节。
3. 讲解情节:教师讲解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掌握故事的发展。
4. 分析人物: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包括老人、儿子等。
5. 讨论问题: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人性思考和道德问题。
七、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故事情节,回答相关问题,巩固学习成果。
八、拓展延伸1. 学生分组讨论,探讨类似道德问题在不同场景下的应对方法。
2. 学生展示讨论成果,分享彼此的思考和见解。
九、总结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反思自己在道德问题上的认识和做法。
十、课后作业1. 学生复习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学生阅读相关辅导资料,加深对道德问题和人性思考的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补充说明: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确保目标具有可衡量性、具体性和可实现性,以便于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
教学目标应涵盖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三个维度,以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
《桥边的老人》语文教案
《桥边的老人》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桥边的老人》的基本内容,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
(2)学会分析作品中的形象,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作品,培养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文学素养。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桥边的老人》的基本内容,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
2. 分析作品中的形象,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三、教学难点1. 深入分析作品中的形象,揭示作品的主题思想。
2. 从不同角度审视作品,培养创新思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及其作品背景。
(2)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学生通过课后注释和查阅资料,了解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子。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形象分析和主题思想。
(2)分享成果: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互相交流心得。
4. 课堂讲解:(1)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课堂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2)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作品的社会意义。
5. 课后作业:(2)选择一个社会现象,结合课文所学,进行分析讨论。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学生合作探讨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的培养。
3. 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责任感。
六、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桥边的老人》原文。
2. 参考资料:关于作者的生平介绍,作品背景的相关资料。
3.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2.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3. 案例分析法:分析社会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桥边的老人》教案
《桥边的老人》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读一篇短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2.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老人对社会的贡献与重要性;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他们写一篇关于老人的短文。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篇关于老人的短文《桥边的老人》的复印件;2. 每人准备笔和纸。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让学生们回顾一下上一堂课学到关于老人的知识,鼓励他们说出老人对社会的贡献。
2. 教师问学生们是否有见过老人在桥边做什么。
二、阅读(20分钟)1. 教师给学生每人分发一份短文《桥边的老人》。
2. 教师让学生先默读短文,然后找出短文的主要意思和关键词。
3. 教师以询问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交流和分享他们对短文的理解。
例如:- 这篇短文主要讲了什么?- 老人在桥边做的事情有什么具体表现?- 你认为老人为什么要在桥边做这些事情?- 该老人对社会的贡献有哪些?三、讨论(10分钟)1. 教师让学生们围绕短文的主题展开讨论。
例如:- 你是否认识桥边的老人?如果认识,请谈谈他给你的印象。
- 你觉得老人在桥边做这些事情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坏处?- 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老人?- 你觉得我们可以为老人做些什么?- 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对老人的尊重和感激之情?四、写作(15分钟)1. 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思考,以《桥边的老人》为题,写一篇短文,字数控制在80词左右。
2. 教师提供一些写作指导,例如:- 你可以从哪些角度入手,如老人的行为、老人的影响等。
- 你可以加入一些个人观点和体验,以使文章更加亲切自然。
- 你可以试试使用一些描写性的词语和句子,以提升文章的质量。
五、分享和点评(5分钟)1. 学生们在完成写作后,可以自愿选择朗读自己的作品,分享给同学们。
2. 教师和同学们进行点评,鼓励并提供建议以改进写作。
六、总结(5分钟)1. 教师简要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老人对社会的贡献和重要性。
2. 教师再次强调尊重老人,关心老人,以及通过行动表达对老人的感激之情。
桥边的老人教案范文6篇
桥边的老人教案桥边的老人教案范文6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桥边的老人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桥边的老人教案篇1教学目标:1.阅读并仔细玩味小说的情节,体会其深刻的思想内涵;2.了解小说的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及其与内容题旨的呈现关系。
教学重点:1.玩味小说的语言,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理解小说的题旨;2.了解本文的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
教学方法:在教师引导下研读课文,读、思、议相结合。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由旧学《老人与海》导入二.作者介绍:1.学生展示作者材料搜集成果。
2.教师补充。
3.明确(见相关资料)三.研读小说内容:(一)整体感知:你在小说中看到了一件什么事情?明确:“我”在侦察敌情的时候在桥边偶遇一位老人,并与之攀谈的事情。
(二)重点精读:1.老人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出场的?明确:战争来临前的紧张、慌乱。
(第一段)2.逃难的人那么多,为什么单单这位老人能引起“我”的注意,并与之攀谈起来呢?明确:人们都竞相逃命,可这位老人“却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
3.认真阅读课文中两人的对话。
提问:你能从中获得哪些信息?提示:(1)在谈到家乡时,老人的反应怎样?明确:“露出笑容”“便高兴起来,微笑了”(2)在谈话中,老人说得最多的是什么?明确:动物,老人担心自己家的动物。
(3)老人急着逃跑吗?明确:不急。
“一动也不动”“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我要待一会,然后再走”“他说着撑起来,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上的尘土中坐下去”4.思考:(1)老人为什么“微笑”?透过老人的“微笑”,你能读出什么?明确:从“微笑”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家乡的爱恋。
同时也表现出老人被迫逃离的苦涩和悲哀。
(2)老人为什么不自己逃命,而只担心那些动物们呢?明确:a.老人无亲无故,动物是他的伴侣,他的亲人。
高中语文《桥边的老人》教案
高中语文《桥边的老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桥边的老人》的基本内容,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
(2)分析作品中的形象刻画,了解作者的表现手法。
(3)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作品,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品所表现的人性光辉,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2)尊重生命,关爱他人,提高道德素养。
(3)增强民族自豪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桥边的老人》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分析作品中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
(3)培养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作品中的人性探讨和道德观念。
(2)掌握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
(3)将课文中的知识点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课文《桥边的老人》的作者及其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布置的思考题:分析作品中的形象刻画和表现手法。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作品,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
(2)评价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1)检查学生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2)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 课后反馈:(1)收集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
(2)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文《桥边的老人》,编写一个故事梗概。
2. 分析课文中的形象刻画,选取一个你认为最生动的人物,写一段评析。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课文中所表现的人性探讨和道德观念的理解。
桥边的老人学案
第1课桥边的老人学案1.桥边的老人不叹流年遗憾是生命的馈赠。
我们的爱、怨、悔、悟,因为遗憾才感受得那么真切。
梭罗说:“人在孤身一人的时候是最不孤独的,因为只有在这时候他才获得一种大自在;只有在这时候,他才使流浪在众人之中的我回到他真正的家。
”在真正的家里,才有真实的自我,真实的表白,真实的向往。
回忆让我们放缓步伐,停一停,想一想,明白生命不是赛跑,生活不是高速路,人生是一条蜿蜒曲折而又静静流淌的河,有慢、有散、有快、有急、有顺、有折;有呢喃,也有喧哗;有奔腾,也有冰封;有污染,也有洁净;有狭隘,也有宽容;有春秋,也有冬夏。
这就是生命的历程,就是真实的生活。
当然,生命的奔波不会轻易停止,许多时候是静谧的回忆和醒悟让我们的生活慢下来,在每一个平淡的日子里,细细品味生活的美好,不叹流年。
相关链接一、作者介绍海明威(1899―1961),出生于美国芝加哥郊区的一个医生家庭。
18岁起进入报界,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出生入死以致遍体伤痕。
1954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他开枪自杀,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
海明威的成名作是1926年发表的《太阳照常升起》,这部表现战后青年人幻灭感的作品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
其他代表作有《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和以“精通现代叙事艺术”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老人与海》。
二、写作背景这篇小说以二战为背景。
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共和政府军与法西斯佛朗哥的叛军展开激战。
海明威不但与许多美国知名作家和学者一起捐款支援西班牙捍卫民主、反对法西斯,而且作为战地记者三次深入前线,亲眼目睹了法西斯的不义战争给西班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文章“桥边的老人”便是战火西班牙人民的缩影。
作者借此表达了反战主题。
自主学习一、字音辨识 1.生难字蹒跚( ) 轮辐( ) 嘎嘎( ) 脚踝( ) 踯躅( ) 看管( ) 撇下( ) 岔路( ) 答案pánshān fúgāhuái zhí zhúkān piēchà 2.多音字看()看守()看望干()相干()干劲挨()挨近()挨打强()坚强()勉强()倔强答案kān/kàn gān/gànāi/ái qiáng/qiǎng/jiàng 二、词语辨析 1.爆发暴发都是动词,都含有“突然发作”的意思,有时可通用,如极力控制感情的爆发(暴发)。
《桥边的老人》教案
《桥边的老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故事情节,分析老人的形象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战争背景下人性的关注和思考。
3. 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故事情节的掌握和理解。
2. 老人形象特点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战争背景下人性的揭示。
2. 对课文深层次含义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故事背景,分析老人形象。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战争对人性的影响。
3. 案例分析法:分析老人在战争中的抉择。
五、教学准备:1. 课文:《桥边的老人》2. 相关资料:关于战争背景和人性的文章、视频等。
第一章:故事背景介绍1.1 讲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让学生了解战争背景。
1.2 分析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为理解老人形象做铺垫。
第二章:老人形象分析2.1 分析老人的外貌特征,如年纪、衣着等。
2.2 分析老人的性格特点,如善良、坚韧等。
2.3 讨论老人在战争中的角色和地位。
第三章:战争对人性的影响3.1 分析战争对老人生活的影响,如家庭、亲情等。
3.2 讨论战争对老人人性的考验,如生存与道义的选择。
第四章:老人的抉择4.1 分析老人在桥边的抉择,如留下还是离开。
4.2 讨论老人的抉择对战争背景下人性的体现。
第五章:课文深层次含义探讨5.1 引导学生思考战争对人性的摧毁和重建。
5.2 分析老人形象在课文中的象征意义。
5.3 讨论如何从课文中汲取对和平生活的珍惜和对战争的反思。
六、教学过程:6.1 课前导入:通过展示战争背景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对战争的关注。
6.2 课文朗读:学生朗读课文,感受故事氛围。
6.3 情节概括:学生概括故事情节,理解老人经历的困境。
6.4 老人形象分析: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老人的形象特点。
6.5 战争对人性的影响: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深入探讨战争对人性的影响。
七、课堂互动:7.1 学生展示:学生就战争背景下的人性话题,进行展示和分享。
7.2 问题讨论: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战争对生活的影响。
《桥边的老人》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桥边的老人》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桥边的老人》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1《桥边的老人》教学设计一、课程概述《桥边的老人》是毛泽东的一首诗歌,是一首温馨而感人的诗,可用于语文、思想品德、音乐等课程的教学。
本次教学旨在通过对这首诗歌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毛泽东的思想和风采,培养学生感恩爱人、关爱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目标1.了解《桥边的老人》的创作背景和作者;2.学习《桥边的老人》的意义和韵律,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欣赏能力;3.发现文本中诗歌的内容和韵律特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4.通过情境教学,培养学生感恩父母、亲人、老师等人,关爱他人,建立道德情感。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将一段关于毛泽东的简短介绍投影展示给学生,同时提问“毛泽东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他还是一个优秀的诗人,你们是否听过他的诗歌?”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
2、呈现词句教师播放《桥边的老人》的音乐和朗诵,让学生倾听音乐和声音,感受诗歌的和谐与美。
接着,教师根据诗歌的韵律、情感等要素,整体呈现诗歌的内容,如:“黄昏时我常常在天桥上,会见一个老人孤独地坐着,我们是陌生人,他可能不会再见我,我也可能不会再见他,但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讲解诗歌要素基于学生已经了解的诗歌内容,教师引领学生感受诗人表达情感的方式和韵律。
针对学生的认识程度,教师适度讲解诗歌的要素,如诗歌的韵律、节奏感,以及作者的情感和意义等。
4、小组朗读教师安排小组讨论和朗诵诗歌。
小组中,每名学生都要朗读一段诗歌,其他小组成员负责听取、辨析每一段的声音、情感和韵律等。
通过小组协作合作,学生能够获取其他组员的反馈和建议,并借此培养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5、个人创作教师发放笔和纸,让学生自由地写一篇感谢父母、亲人或老师的文章。
鼓励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发掘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写完后,提醒学生将自己的文章发表在班级分享会上,供其他同学阅读。
6、结尾教师引领学生回顾本次教学过程,总结所学,并给学生留下一些思考题和作业,如:“为什么我们要感恩他人?”“你在遇到困难时,你是否想过老师、朋友或亲人?”等等。
《桥边的老人》语文教案
《桥边的老人》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桥边的老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桥边的老人》,让学生感受人性的善良与道德的困境,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人文素养。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桥边的老人》是莫泊桑的一篇短篇小说,讲述了一位老人在桥边卖苹果,被一位年轻人欺骗的故事。
2.2 课文结构导入:介绍莫泊桑及其作品《桥边的老人》。
阅读: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讲解: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句型和表达方式。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故事中的道德困境和人性问题。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重点词汇和句型的掌握。
3.2 教学难点对课文中的道德困境和人性问题的理解和讨论。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阅读和思考能力。
4.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课文音频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5.2 课后作业评价通过学生提交的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词汇、句型的掌握情况。
5.3 单元测试评价通过单元测试,评价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六章:教学过程6.1 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莫泊桑及其作品《桥边的老人》,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6.2 阅读理解(15分钟)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6.3 课文讲解(15分钟)教师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句型和表达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6.4 小组讨论(15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故事中的道德困境和人性问题,分享自己的观点。
桥边的老人教案
桥边的老人教案桥边的老人教案3篇桥边的老人教案篇1教学目标:1、叙述的角度对于故事内容和题旨呈现的的作用。
2、叙述的减法(简洁)在小说中的特殊运用。
设计理念:由叙述的角度来切入对小说的阅读理解,引导同学深入思考叙述的简洁在小说中的特殊运用及对主旨呈现的不同作用。
教学重点:叙述的减法(简洁)在小说中的特殊运用。
课前准备:1、请学生了解海明威的人生经历及创作。
2、自读文章,体验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的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一篇短篇小说。
说起海明威,我想大家最熟悉的可能是这句话:“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
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
”这出自什么作品?明确:老人与海海明威曾经在他的作品《老人与海》中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强悍的老人形象――“硬汉子”圣地亚哥。
这个古巴老渔民在海上苦斗了84天,终于制服了一只比他的船还要大几倍的马林鱼。
然而,成群的鲨鱼却轮番袭击,吞食老人的捕获物。
老人决不屈服,用鱼叉、船桨等排名抗击了三天三夜。
最后,马林鱼还是只剩下一付骨架。
老人虽然未能战胜厄运,但他确实一位精神上的强者。
他留下了一句响当当的名言“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2、海明威也正是凭借《老人与海》获得了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大家知道海明威在创作上有何特点?明确:海明威曾在《午后之死》中提出:“如果一位作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中有数,那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者写的真实,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经写了出来。
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上。
”这就是海明威著名的“冰山理论”。
海明威的文风一向以简洁明快著称,俗称“电报式”,他擅长用极精练的语言塑造人物。
他创作风格也很独特,从来都是站着写作。
以至他的墓碑上有句双关妙语:“恕我不起来啦!”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欣赏他用简洁明快的语言为我们叙述的故事及人物形象。
《桥边的老人》语文教案
《桥边的老人》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把握《桥边的老人》的故事情节。
(2)能够分析并欣赏小说的写作手法和人物形象。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关爱老人、尊重生命的情感态度。
(3)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人生困境,培养坚强的意志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桥边的老人》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分析小说的写作手法和表现手法。
(3)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2. 教学难点:(1)深刻理解小说中老人的形象和特点。
(2)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
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和作品背景。
(2)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分组讨论,深入分析人物形象和写作手法。
3. 欣赏与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小说的语言美。
(2)学生分享对小说写作手法的感悟。
(3)教师分析小说的象征意义和寓意。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课堂发言、讨论、提问等。
2. 阅读理解能力:学生对课文情节、人物形象的理解。
3. 写作能力:学生运用课文词语和句式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的情况。
五、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桥边的老人》。
2. 相关背景资料。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六、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1. 讲授法:教师介绍课文作者、作品背景等。
2. 阅读理解法: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提问、讨论等。
3. 欣赏分析法: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小说语言美,分析写作手法等。
4. 小组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感悟等。
八、教学内容:1. 课文《桥边的老人》的阅读与理解。
精选桥边的老人教案3篇
精选桥边的老人教案3篇精选桥边的老人教案3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桥边的老人教案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桥边的老人教案篇1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海明威及其创作风格;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与题旨;3、能说出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4、掌握有限视角中第一叙述人称的运用,并能试着以第一人称写一段人物内心独白。
学情分析学生对外国经典小说的了解十分有限。
对小说的构成也不熟悉。
重点难点叙述的简洁和繁复在小说中的特殊运用及对主旨呈现的不同作用。
教学过程【导入】第一课时一、【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1899年7月21日-1961年7月2日),美国小说家。
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他开枪自杀,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
海明威代表作有《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凭借塑造圣地亚哥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硬汉性格”的《老人与海》获得1953年普利策奖及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
海明威被誉为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并且是“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他的笔锋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
海明威的写作风格以简洁著称,对美国文学及20世纪文学的发展有极深远的影响。
2、文学常识迷惘的一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在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
这个名词源出侨居巴黎的美国女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
她有一次指着海明威等人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
”海明威把这句话作为他的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的一句题辞,于是“迷惘的一代”成了一个文学流派的名称。
所谓“迷惘的一代”,意思是指由于迷失了前进的方向而不知该怎么办的一代。
在20年代初期,美国一批初登文坛的青年作家,他们年龄相仿,经历相似,思想感情相近,文艺创作倾向也约略相同,他们带着玫瑰色的幻想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桥边的老人》语文教案
《桥边的老人》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桥边的老人》的基本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并欣赏文中精彩的语言表达和描写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文学作品,培养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3)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喜欢阅读的良好习惯。
(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3)学会关爱他人,关注社会现象,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桥边的老人》的基本内容及其人物形象。
(2)课文中的语言表达和描写手法。
(3)学生能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2. 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如何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桥边的老人》的作者及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桥边的老人这一特殊群体。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学生通过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学习生字词。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写作练习:(1)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技巧。
(2)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桥边的老人》,巩固生字词。
(1)桥边的老人代表了哪个群体?(2)课文通过桥边的老人这一形象,传达了怎样的价值观?3. 选做:以桥边的老人为题材,进行写作练习。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3. 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技巧进行写作的能力。
4. 学生对课文中所传达的价值观的认同和实践情况。
精选桥边的老人教案三篇
精选桥边的老人教案三篇桥边的老人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桥边的老人》篇幅短小,笔法简练,但是意蕴却很深刻,叙述角度也很具有代表性,所以结合单元要求和文本特点,把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设置为:1.初步了解海明威的人生及其创作风格;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与题旨;3.能说出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4.掌握有限视角中第一叙述人称的运用,并能试着以第一人称写一段人物内心独白。
二、教学过程(一)准备与预习1.查阅关于海明威人生经历及创作风格的资料。
2.阅读《诺贝尔文学奖文库·授奖词与受奖演说卷》(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中关于海明威的部分。
3.阅读小说,能通过人物对话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并且在你思考的人物对话下面做出记号。
4.不看课文,回忆课文的大致内容和阅读时的感受。
5.试着思考一下:你的阅读感受和小说的写作手法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换句话说,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使你产生这样的阅读感受?(二)体验与建构1.赏析作品(1)想象你就是文中的叙事主人公"我",请你依据课文,以简单的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战争来临前忙乱的画面,进而品味小说语言简约却寓意深远的艺术特色。
(2)依据课文中的对话,尤其是"我"与老人对话时"答非所问"的情景,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3)在上述活动的基础上,与同学一起思考、讨论:短篇小说不可能像长篇小说一样对社会历史作壮观的描写,它只能选取一个小角度、一个侧面,以小见大地折射出有意义的主题来,那么《桥边的老人》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2.叙述分析(1)介绍叙述视角。
小说一开始,就要给自己找一个叙述的身份和位置,这就是叙述视角,或者叙述角度,这是小说的立足点,它决定了叙述者以何种身份、何种角度来讲述故事。
"作者一叙述者一人物"三者有不同程度的交叉重合关系,从而使小说的叙述方式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
《桥边的老人》语文教案
《桥边的老人》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桥边的老人》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能够分析课文中使用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技巧。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语言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桥边的老人》的主要内容、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课文中使用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技巧。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一些生僻词语和难懂句子的理解。
(2)对课文主题的深入分析和探讨。
三、教学准备1. 教材:课文《桥边的老人》。
2. 辅助材料:相关背景资料、参考译文、练习题等。
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引发对课文《桥边的老人》的兴趣。
(2)简介课文作者和背景信息。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 内容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主题思想。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4. 表现手法与修辞技巧:(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技巧。
(2)学生进行模仿练习,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布置课后作业,提供相关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五、课后作业1. 翻译并解释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难懂句子。
2. 分析课文中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技巧,举例说明。
3. 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和关注点。
4. 选择一篇相关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并写一篇读后感。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小组活动中的参与情况,评估学生的积极性和合作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桥边的老人》学案一、学习内容:《外国小说欣赏》第一单元叙述人称、叙述角度及课文《桥边的老人》二、学习要求:1、自主学习。
了解叙述人称、叙述角度的内涵及作用,阅读相关文学常识;借助学案自主解读文本。
2、课上探究,用叙述人称、叙述角度的知识解读《桥边的老人》,感受有限视角的魅力。
3、课后拓展,通过比较阅读更深刻地理解叙述人称与叙述角度,并能用它们解读所学过的课文。
三、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阅读课本中的叙述部分的讲解( P7〜P8),填空。
(1)小说要有一个讲述人,故事由谁来讲,它的视角和口吻就不一样,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叙述角度。
叙述角度分为 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 小说比较喜欢用 ___________ 视角讲故事,叙述者无所不知,甚至还可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同 ________ ;小说发展到 _______ ,出现了________ 视角,读者完全靠___________ 的带领走进情节,从而使阅读者从被动听故事转为调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与到故事中。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人称是借助来讲故事,采用的是视角,使小说的叙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人称是讲述的故事,讲述时不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约束,相对比较自由,也比较客观;第二人称比较少见,讲述者____________ 隐藏,而______ 成为了小说中的一个人物,这样的方式更具抒情性。
2、阅读以下资料,勾画背诵重要的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海明威(1899—1961),美国小说家,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
生于乡村医生家庭。
他的一生经历丰富,富有传奇色彩:当过战地记者,打过仗,负过伤。
在和平年代里也不安分:斗牛、狩猎、捕鱼、驾驶巡逻艇和飞机,直至最后以一杆猎枪结束自己的生命。
他年少时即因痴迷拳击而导致一只眼睛永久失明;两次参加世界大战,获过十字军功章、银质奖章、勇敢奖章和铜星奖章。
他因膝盖被打碎而开过12次刀,取出237块碎弹片;他擅长钓鱼,曾钓过7米多长的大鱼;他喜欢冒险,斗牛、打猎样样在行,去非洲打猎时飞机失事成为生前能读到自己讣告的极少数作家之一。
他的早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
1954年,“因为他精通于叙事艺术,突出地表现在《老人与海》之中,以及他在当代风格中所发挥的影响”,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海明威的文风一向以简洁明快著称,俗称“电报式”,他擅长用极精练的语言塑造人物。
他创作风格也很独特,从来都是站着写作。
以至他的墓碑上有句双关妙语:“恕我不起来啦!”他笔下的人物也大多是百折不弯的硬汉形象,尤以《老人与海》中桑地亚哥最为典型。
用海明威的一句名言可以概括这类硬汉甚至其本人,乃至可涵盖美利坚民族的性格:“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2)文学常识简介探迷惘的一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在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
这个名词源出侨居巴黎的美国女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
她有一次指着海明威等人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
”海明威把这句话作为他的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的一句题辞,于是“迷悯的一代”成了一个文学流派的名称。
所谓“迷惘的一代”,意思是指由于迷失了前进的方向而不知该怎么办的一代。
在20年代初期,美国一批初登文坛的青年作家,他们年龄相仿,经历相似,思想感情相近,文艺创作倾向也约略相同,他们带着玫瑰色的幻想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但他们所看到的尽是残酷的厮杀和恐怖的死亡。
他们的幻想破灭,身心受到严重的摧残;他们憎恨战争,但不知如何才能消灭战争,心情苦闷,对前途感到茫然。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动荡不安和社会危机,又加重了他们心灵的空虚和苦闷。
他们没有明确的社会理想,只能消极逃避现实的斗争,躲到个人的小天地里去,企图用爱情、友谊、寻欢作乐来解除精神的痛苦,想在富有刺激性的活动中使自己振奋起来。
探冰山理论海明威曾在《午后之死》中提出:“如果一位散文作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中有数,那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者写的真实,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经写了出来。
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上。
”这就是海明威著名的“冰山理论”。
(3)背景介绍。
探《桥边的老人》取材于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内战。
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共和政府军和法西斯佛朗哥的叛军展开激战。
海明威不但与许多美国知名作家和学者一起捐款支援西班牙人民正义的捍卫民主、反法西斯斗争,而且作为战地记者三次深入前线。
探复活节是基督教纪念耶稣复活的节日。
传说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死后第三天复活升天。
每年在教堂庆祝的复活节指的是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如果月圆那天刚好是星期天,复活节则推迟一星期。
因而复活节可能在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间的任何一天。
典型的复活节礼物跟春天和再生有关系:鸡蛋、小鸡、小兔子、鲜花,特别是百合花是这一季节的象征。
复活节前夕,孩子们为朋友和家人给鸡蛋着色打扮一番。
在复活节中,父母要特地为孩子们准备制成鸡蛋、兔子形状的巧克力糖。
亲友间要互赠彩蛋。
在节日里,家人团聚,品尝各种传统食品,亲戚朋友见面要互相祝贺。
3、阅读文本(邀请几位伙伴,咱们分角色朗读吧!请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并尽量把握人物的语气。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蹒跚 ( ) 轮辐( ) 嘎嘎( ) 脚踝( ) 踯躅() 踟蹰 ( )彳亍( ) 看管( ) 撇下( ) 疲惫( ) 岔路 ( )瞅( ) 挨得过( )(2) 解释下列词语。
蹒跚:踯躅:茫然:木然:(3)依据老师的范例,在你深有感触的字句旁写下你的阅读批注吧桥边的老人斯的。
”(9) 他看上去既不象牧羊的,也不象 管牛的。
我瞧着他满是灰尘的黑衣服、尽 是尘土的灰色面孔,以及那副钢丝边眼镜, 问道,“什么动物?”(10) “各种各样,”他摇着头说,“唉, 只得把它们抛下了。
”(11) 我凝视着浮桥,眺望充满非洲色 彩的埃布罗河三角洲地区,寻思究竟要过 多久才能看到敌人,同时一直倾听着,期 待第一阵响声,它将是一个信号,表示那神秘莫测的遭遇战即将爆发,而老人始终 坐在那里。
(12) “什么动物? ”我又问道。
(13) “一共三种,”他说,“两只山羊, 一只猫,还有四对鸽子。
”(14) “你只得撇下它们了?”我问。
(1) 一个戴钢丝边眼镜 的老人坐在路 旁,衣服上尽是 尘土。
河上搭着一座浮桥, 大车、卡车、男人、女人和孩子们在涌 .过 桥去。
骡车从桥边蹒跚.地爬上陡坡,一些 士兵帮着推动轮辐。
卡车嘎嘎..地驶上斜坡 就开远了,把一切抛在后面,而农夫们还 在齐到脚踝的尘土中踯躅着。
但那个老人 却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
他太累,走不 动了。
(2) 我的任务是过桥去侦察.对岸的桥 头堡,查明敌人究竟推进到了什么地点。
完成任务后,我又从桥上回到原处。
这时车辆已经不多了,行人也稀稀落落..,可是 那个老人还在原处.。
(3) “你从哪儿来? ”我问他。
钢丝边眼镜:老人形象模糊,眼镜却很惹 眼,表现了人们被“淹没” 一片尘土中。
尽是尘土 :老人经过长途跋涉,风尘仆仆。
涌:人群拥挤,逃离心切。
[美]海明威蹒跚、爬:负重,迟缓,行进艰难。
嘎嘎:军需物资多。
齐到脚踝:田地荒芜,照应“尽是尘土” 却:前后反差。
走不动:处境堪忧。
侦察:人物身份。
稀稀落落:人群渐行渐远,冷清。
可是:反衬出孤立无助。
还在原处:第三次出现,强调,与忙乱的 逃亡人群形成巨大反差,似乎不仅仅是因 为累,老人引起了“我”的关注。
(4) “从圣卡洛斯来,”他说着,露出 笑容。
(5) 那是他的故乡,提到它,老人便 高兴起来,微笑了。
(6) “那时我在看管动物,”他对我解 释。
(7) “噢,”我说,并没有完全听懂。
(8) “唔,”他又说,“你知道,我待在 那儿照料动物。
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15)“是啊。
怕那些大炮呀。
那个上尉叫我走,他说炮火不饶人哪。
”(16)“你没家?”我问,边注视着浮桥的另一头,那儿最后几辆大车正匆忙地驶下河边的斜坡。
(17)“没家,”老人说,“只有刚才讲过的那些动物。
猫,当然不要紧。
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我简直不敢想。
”(18)“你的政治态度怎样?”我问。
(19)“政治跟我不相干,”他说,“我七十六岁了。
我已经走了十二公里,再也走不动了。
”(20)“这儿可不是久留之地,”我说,“如果你勉强还走得动,那边通向托尔托萨的岔路上有卡车。
”(21)“我要待一会,然后再走,”他说,“卡车往哪儿开?”(22)“巴塞罗那,”我告诉他。
(23)“那边我没有熟人,”他说,“不过我非常感谢你。
再次非常感谢你。
”(24)他疲惫不堪地茫然瞅着我,过了一会又开口,为了要别人分担他的忧虑,“猫是不要紧的,我拿得稳。
不用为它担心。
可是,另外几只呢,你说它们会怎么样?”(25)“噢,它们大概挨得过的。
”(26)“你这样想吗?”(27)“当然,”我边说边注视着远处的河岸,那里已经看不见大车了。
28)“可是在炮火下它们怎么办呢?人家叫我走,就是因为要开炮了。
”(29)“鸽笼没锁上吧?”我问。
(30)“没有。
”(31)“那它们会飞出去的。
”(32)“嗯,当然会飞。
可是山羊呢?唉,不想也罢,”他说。
(33)“要是你歇够了,我得走了,”我催他。
“站起来,走走看。
”(34)“谢谢你,”他说着撑起来,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
(35)“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木然地说,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我只是在照看动物。
”(36)对他毫无办法。
那天是复活节的礼拜天,法西斯正在向埃布罗挺进。
可是天色阴沉,乌云密布,法西斯飞机没能起飞。
这一点,再加上猫会照顾自己,或许就是这位老人仅有的幸运吧。
(宗白译)(二)课上探究(请你先思考一下吧)1、梳理文章的层次。
2、从一、二段来看,本文采用了怎样的视角?有何好处?3、从后文看,作者是怎样利用“我”推动情节、刻画老人的?4、练习题中说此文表现了“人性的光辉”,你怎么认为?5、第一人称的视角对表现主题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四、课后拓展。
(一)运用知识,从叙述人称或叙述角度的视角欣赏所学课文。
(1)《林黛玉进贾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祝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老人与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找一篇全知视角的小说,比较一下,有何不同,各有怎样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