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水”实验的准备和演示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水的组成讲解教案

初中化学水的组成讲解教案

初中化学水的组成讲解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的组成,知道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到水的电解现象,并理解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原理。

3. 学生能够掌握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

教学重点:1. 水的组成及电解水实验。

2. 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及区分。

教学难点:1. 水的电解实验操作及观察。

2. 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理解及区分。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电解水装置、电源、氢氧化钠溶液、试管、酒精灯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水是什么?水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物质。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水的组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以化学键的形式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2. 讲解电解水实验:电解水时,水分子被分解成氢离子和氧离子,氢离子在阴极接受电子生成氢气,氧离子在阳极失去电子生成氧气。

3. 讲解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其他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三、实验操作(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电解水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回答问题:电解水生成了哪些气体?它们的体积比是多少?2.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以下物质属于单质、化合物还是氧化物:氧气、水、二氧化碳、铁、氢氧化钠等。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水的组成及电解水实验的原理。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验中的收获和感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了水的组成,掌握了电解水实验的原理,并能够区分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

在实验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动手操作,提高了实验技能。

巧记电解水实验 初中九年级化学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

巧记电解水实验 初中九年级化学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感到学生学习兴趣如何提高,需要教师认真思考。教学需要与时俱进, 而利用多媒体平台使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掌握更加全面,教学的信息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教学 活动能够得到及时的调节和改进,教学效果得到及时的强化和矫正,从而使教学目的的实现、教学 质量的提高得到控制和保证。因此,我认为在以后的化学教学过程中,不但在实验探究课中可以利 用多媒体平台,抽象的理论概念课更加可以利用,这样使学生不但爱实验,对理论学习也不觉得枯 燥,可以较大幅度的提高化学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新课程教学的目标。
小结时注重对水的化学性质的
提问,并再次以 flash 动画的形
式对电解水的实验进行回放,
加深同学们对这一实验的体
验。
配套练习Ⅱ,讲解
练习
通过课堂练习对学生的知识掌
课后作业的布置
握情况进行回馈,及时查漏补 缺。 巩固知识
八、教学评价: 本节课在设计时考虑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通过知识点的合理设置,与网络知识相连,将课
学习总结的方法
学习习惯的养成——如何提高
学习效率。同时挖掘学生潜
能,培养创新思维。
通过实验得出实验结论,并继续 学生讨论学习、计算,掌握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用
分析实验的后续研究方法
分析问题的方法。
简单的言语来突破难点,并培
培养学生实验科学分析问题的
方法。
用 flash 动画来展示电解水的微 从宏观到微观,理解化学知 用 flash 动画来突破难点。使同
本内容适当扩展,化学实验及生动的语言调动了学生的情绪,激发了学生的探知欲。而在如何突破 重点难点上,利用 flash 动画对课本知识中微观理论部分形象表述,体现多媒体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的优势。 在授课过程中注意 flash 动画细节的讲述,对电解水实验的了解使学生思路清晰。合理利用多媒体 平台,对它的使用让教学目标得到较完美的实现,使得难点不难,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学习效果良 好。 九、教学反思: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解读电解水实验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解读电解水实验

解读电解水实验电解水实验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个重点实验,该实验通过定性分析的方法来探究物质的宏观组成。

下面就对电解水实验作一个全面的解读。

实验目的:通过电解水实验来探索水的宏观组成。

实验装置:水电解器。

实验步骤:(1)水电解器里加满水(其中加有少量烧碱或硫酸),连接直流电源的电极。

观察并记录两个电极和玻璃管内发生的现象。

(2)一段时间后,停止电解。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连接电源正极刻度管内的气体;用点燃的木条检验连接电源负极刻度管内的气体。

实验现象:(1)通直流电后,观察到两个电极表面均有气泡产生。

通电一段时间后,两端玻璃管内汇集了一些气体,连接电源正、负极刻度管内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2)连接电源正极刻度管内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氧气;连接电源负极刻度管内的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是氢气。

实验结论:(宏观)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微观)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实验分析:(1)由于纯水的导电能力很弱,所以向水中加入少量烧碱或硫酸,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2)电解水的电源必须用直流电源,不可用交流电源,因为只有直流电源才能使水中的带电微粒定向移动。

(3)实验前,必须把两个管内充满水,否则实验得不到正确的结论,并且还可能发生危险。

电解水反应的实质:水分子通电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每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氢分子,很多氢分子聚集成氢气;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很多个氧分子聚集成氧气。

实验拓展:由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1︰2,结合氢气和氧气的密度,可得出水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8[通过水的化学式(H2O)也可计算得出此结论]。

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pH的说法正确的是()A.酸溶液的pH越大酸性越强B.碱溶液的pH大于7,盐溶液的pH等于7C.测定溶液的pH时,需先将pH试纸湿润D.测定人体内液体的pH,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2.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共有两种元素参加B.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化合物C.每个生成物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D.参加反应的“”和“”分子的个数比是2:13.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

初中化学教材实验——电解水实验

初中化学教材实验——电解水实验

初中化学教材实验专题复习:电解水实验一、实验原理: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

二、实验装置:三、实验现象: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的气体体积小,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的气体体积大,体积比大约为1:2。

四、气体的检验:待两只玻璃管收集了一定体积的气体后1、乙玻璃管(正极):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气体体积小的玻璃管尖嘴处,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2、甲玻璃管(负极):用试管在甲玻璃管尖嘴处收集气体,然后用大拇指堵住管口,将试管口朝下移向酒精灯火焰,松开大拇指点火,气体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或点燃时有爆鸣声),证明是氢气。

五、实验结论1、正极收集到氧气,负极收集到氢气,氧气体积:氢气体积=1:2。

2、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特别提醒:1、电解水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2、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3、由电解水实验得出水的组成应用的是推理法;4、电解水时通常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或稀硫酸)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它们本身并未参加反应。

六、误差分析:氧气和氢气的气体体积比往往小于1:2的原因:1、氧气在水中的溶解性比氢气稍大。

2、氧气氧化性很强,有时在电极上就与电极发生了氧化反应。

七、实验拓展:结论的推广及应用1、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依据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种类不变(或质量守恒定律)】2、验证了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3、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4、通过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推求出水分子构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1,经进一步科学确认,得出水的化学式为HO。

2专项检测1.(2016•湖南湘西)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答案】B【解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因此B错误;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不可再分,A、C、D正确。

初中化学教案(精选5篇)

初中化学教案(精选5篇)

初中化学教案(精选5篇)初中化学教案精选篇1【学习目标】1.认识水的组成,会分析水的电解实验。

2.理解并区分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重点难点】1.水的电解实验2.区分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使用说明】1.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本第三单元课题1,努力识记概念,然后合起课本,独立完成学案(展示时要求脱稿)2.自学完后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将实验部分完成3.将预习中出现的问题和学案中出现的问题用红笔标注,以备集中讨论解决水是地球上最普遍、最常见的物质之一,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需要水,各种生物体内都含有水,你能你说出水的那些物理性质?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是有一种元素组成的吗?【自学指导】一、结合课本P46-47回答下列问题1.水的电解实验:实验现象①通电后,两极上都有_________;②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气体体积____,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___,体积比大约是____。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产物检验①正极上产生的气体能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是_____;②负极上产生的气体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

实验结论①水是由______和_______元素组成的;②化学变化前后________不变。

2.思考与讨论:(1)实验前在水中加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什么?(2)实验开始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大于2:1,请分析可能的原因?3.知识氢气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的气体,密度_______。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____火焰,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

混有一定量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点燃氢气前必须_____________,试管口___,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靠近火焰,移开拇指,发出____________表明氢气不纯,声音_____表示氢气较纯。

初中化学教案精选篇2重点:水对人类的影响及水的组成教学设计过程本节课按一课时安排。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解读电解水实验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解读电解水实验

解读电解水实验电解水实验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个重点实验,该实验通过定性分析的方法来探究物质的宏观组成。

下面就对电解水实验作一个全面的解读。

实验目的:通过电解水实验来探索水的宏观组成。

实验装置:水电解器。

实验步骤:(1)水电解器里加满水(其中加有少量烧碱或硫酸),连接直流电源的电极。

观察并记录两个电极和玻璃管内发生的现象。

(2)一段时间后,停止电解。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连接电源正极刻度管内的气体;用点燃的木条检验连接电源负极刻度管内的气体。

实验现象:(1)通直流电后,观察到两个电极表面均有气泡产生。

通电一段时间后,两端玻璃管内汇集了一些气体,连接电源正、负极刻度管内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2)连接电源正极刻度管内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氧气;连接电源负极刻度管内的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是氢气。

实验结论:(宏观)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微观)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实验分析:(1)由于纯水的导电能力很弱,所以向水中加入少量烧碱或硫酸,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2)电解水的电源必须用直流电源,不可用交流电源,因为只有直流电源才能使水中的带电微粒定向移动。

(3)实验前,必须把两个管内充满水,否则实验得不到正确的结论,并且还可能发生危险。

电解水反应的实质:水分子通电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每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氢分子,很多氢分子聚集成氢气;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很多个氧分子聚集成氧气。

实验拓展:由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1︰2,结合氢气和氧气的密度,可得出水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8[通过水的化学式(H2O)也可计算得出此结论]。

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在这一年的化学学习中,同学们学习了如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在分子和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构成、性质及变化等知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态物质遇冷凝固为固态物质时分子会静止不动B.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C.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种类不变D.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数2.2019年3月30日,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县发生森林大火,火灾夺走了30位救火英雄的生命。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解读电解水实验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解读电解水实验

解读电解水实验电解水实验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个重点实验,该实验通过定性分析的方法来探究物质的宏观组成。

下面就对电解水实验作一个全面的解读。

实验目的:通过电解水实验来探索水的宏观组成。

实验装置:水电解器。

实验步骤:(1)水电解器里加满水(其中加有少量烧碱或硫酸),连接直流电源的电极。

观察并记录两个电极和玻璃管内发生的现象。

(2)一段时间后,停止电解。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连接电源正极刻度管内的气体;用点燃的木条检验连接电源负极刻度管内的气体。

实验现象:(1)通直流电后,观察到两个电极表面均有气泡产生。

通电一段时间后,两端玻璃管内汇集了一些气体,连接电源正、负极刻度管内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2)连接电源正极刻度管内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氧气;连接电源负极刻度管内的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是氢气。

实验结论:(宏观)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微观)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实验分析:(1)由于纯水的导电能力很弱,所以向水中加入少量烧碱或硫酸,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2)电解水的电源必须用直流电源,不可用交流电源,因为只有直流电源才能使水中的带电微粒定向移动。

(3)实验前,必须把两个管内充满水,否则实验得不到正确的结论,并且还可能发生危险。

电解水反应的实质:水分子通电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每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氢分子,很多氢分子聚集成氢气;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很多个氧分子聚集成氧气。

实验拓展:由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1︰2,结合氢气和氧气的密度,可得出水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8[通过水的化学式(H2O)也可计算得出此结论]。

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B.碳酸盐能与酸反应产生气体,则能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C.H2O和H2O2的分子构成不同,则化学性质不同D.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2.吸入汞蒸气或者食用被汞污染的食品等易引起汞中毒,因此,汞的生产、使用等环节应严格控制。

制作电解水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教案

制作电解水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教案

制作电解水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教案。

一、问题1:电极稳定性不好在电解水实验中,金属电极稳定性不好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

这是因为在实验中,电极会发生氧化、还原和析气等反应,长期使用后容易发生腐蚀、寿命短等问题,导致电极无法稳定工作。

解决方案:更换电极如果出现电极稳定性不好的情况,首要解决方案是更换电极。

通常情况下,在实验中三金属电极都较为常见,分别为铜电极、铁电极以及银电极。

实验者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电极,并在使用前充分处理,以达到稳定的效果。

同时,保证电流均匀流过电极,能够有效延长电解水实验中的电极寿命。

二、问题2:电解液质量不佳电解液质量不佳也是电解水实验中常见的问题。

如果电解液中污染物质量过大,或者电解液的浓度不合适,都会影响到实验结果。

此时就需要去除电解液中的污染物或调整电解液的浓度,才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解决方案:调整电解液浓度、筛选纯净电解质对于电解液浓度不合适的情况,实验者应充分了解电解液的化学性质,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地进行浓度调节。

通常情况下电解液中的电解质为氯化钠或硫酸,实验者应该选择高纯度、无杂质的电解质,以确保实验的精准度。

同时,在使用电解液前应先筛选,去除其中的杂质,保证电解液的纯度。

三、问题3:电量不足如果电量不足也会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电源电流不稳定或电线接触不良等问题上。

解决方案:调整电源或更换设备对于电源电流不稳定的问题,实验者应提前检查设备的电源情况,确保电源工作正常。

如果发现电线接触不良、电流过小或过大等问题,应及时对电源进行调整。

如果多次调整都无法解决问题,实验者就应该考虑更换设备。

总结:制作电解水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它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电解作用的本质,并为学生提供关于电解质溶液和金属电极的实验基础。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如电极稳定性不好、电解液质量不佳和电量不足等。

对于这些问题,实验者应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初中化学水的组成教案

初中化学水的组成教案

初中化学水的组成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的组成,知道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 学生能通过电解水实验观察到氢气和氧气的生成,从而证明水的组成。

3. 学生能够理解并区分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

教学重点:1. 水的组成及其实验证明。

2. 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及区分。

教学难点:1. 水的电解实验操作及观察。

2. 单质、化合物、氧化物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电解水装置、电源、氢氧化钠溶液、试管、火柴等。

2.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水是什么?水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对人类生活、动植物生长都至关重要。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水的组成。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介绍水的化学式H2O,引导学生猜测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

2. 学生猜测后,教师提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接下来,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这一结论。

三、电解水实验(15分钟)1. 教师演示电解水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2. 学生观察到氢气和氧气生成后,教师解释实验原理:水在通电的条件下,氢元素和氧元素分离,生成氢气和氧气。

3.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得出水的组成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四、概念讲解(10分钟)1. 教师介绍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

2. 学生通过举例区分单质、化合物、氧化物。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水的组成及其实验证明。

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这一结论是通过电解水实验得出的。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区分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

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电解水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氢气和氧气的生成,从而证明水的组成。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兴趣盎然。

水的分解水的电解实验初中洋葱学园

水的分解水的电解实验初中洋葱学园

【水的分解和水的电解实验初中洋葱学园】在初中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学生通常会接触到水的分解和水的电解的实验。

这两个实验不仅是化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水的结构和性质。

本文将从水的分解和水的电解的基本概念入手,逐步展开对这两个实验的探讨,帮助读者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这一主题。

1. 水的分解:水分解是指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的化学反应。

在常温下,水的分解需借助外部能量才能进行。

在初中洋葱学园的实验室里,通常会采用电解水的方法进行水的分解实验。

电解水的过程中,电流经过水溶液时,会导致水分子发生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2. 水的电解实验:水的电解实验是初中化学实验课程中常见的实验之一。

在实验中,老师通常会使用电解装置,将水溶液连接成电路,并通过电流来进行水的电解反应。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观察到氢气和氧气气体的释放,并且可以进一步了解水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3. 实验步骤:在进行水的电解实验时,首先需要准备电解装置、蒸馏水和电源等实验器材。

接着将电解装置组装好,并将两个电极分别插入蒸馏水中。

然后打开电源,通过电解装置进行电解实验。

随着电流的通过,学生可以观察到气泡在两个电极上不断产生,并且可以通过简单的测试验证气泡的成分分别为氢气和氧气。

4. 实验结果: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学生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氢气和氧气的产生过程,同时也可以验证水的分子结构,并且了解到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深入地理解水的分解反应过程,同时也能够通过观察和验证来巩固相关知识点。

总结回顾: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对水的分解和水的电解实验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这两个实验不仅是化学知识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水的结构和性质。

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验证来巩固所学知识,从而更加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水的化学特性。

在我看来,通过实际操作的方式来学习化学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对知识点的记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精神。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解读电解水实验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解读电解水实验

解读电解水实验电解水实验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个重点实验,该实验通过定性分析的方法来探究物质的宏观组成。

下面就对电解水实验作一个全面的解读。

实验目的:通过电解水实验来探索水的宏观组成。

实验装置:水电解器。

实验步骤:(1)水电解器里加满水(其中加有少量烧碱或硫酸),连接直流电源的电极。

观察并记录两个电极和玻璃管内发生的现象。

(2)一段时间后,停止电解。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连接电源正极刻度管内的气体;用点燃的木条检验连接电源负极刻度管内的气体。

实验现象:(1)通直流电后,观察到两个电极表面均有气泡产生。

通电一段时间后,两端玻璃管内汇集了一些气体,连接电源正、负极刻度管内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2)连接电源正极刻度管内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氧气;连接电源负极刻度管内的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是氢气。

实验结论:(宏观)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微观)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实验分析:(1)由于纯水的导电能力很弱,所以向水中加入少量烧碱或硫酸,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2)电解水的电源必须用直流电源,不可用交流电源,因为只有直流电源才能使水中的带电微粒定向移动。

(3)实验前,必须把两个管内充满水,否则实验得不到正确的结论,并且还可能发生危险。

电解水反应的实质:水分子通电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每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氢分子,很多氢分子聚集成氢气;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很多个氧分子聚集成氧气。

实验拓展:由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1︰2,结合氢气和氧气的密度,可得出水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8[通过水的化学式(H2O)也可计算得出此结论]。

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精准扶贫是当前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下列帮扶措施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建立销售网络B.腐熟农家肥C.推进扶贫小额信货D.清理池塘【答案】B【解析】【详解】A、建立销售网络,是通过互联网为媒介的销售途径,一般商品本身没有变化,即销售过程中没新物质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B、腐熟农家肥是指各类家畜粪便等,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分解成为作物可利用的养分和腐殖物质,因此,腐熟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符合题意;C、推进扶贫小额信货,需要通过银行的一种信贷,信贷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D、清理池塘中包括清整池塘和药物清塘,清整池塘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电解水”实验的准备和演示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电解水”实验的准备和演示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电解水”实验的准备和演示——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教案题目: “电解水”实验的准备和演示教学年级: 初中教学目标:1. 理解电解水的概念和原理;2. 掌握电解水实验的准备和演示过程;3. 学会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形成自己的实验报告;4. 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电解水实验的原理和准备;2. 实验过程的演示;3. 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 电池,导线,两个玻璃杯,两个铜片,两个钉子,瓷盘,水;2. 实验材料: 盐酸溶液,硫酸溶液,稀碘酒,红、蓝、黄三种指示剂。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知在电解水实验开始前,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两个玻璃杯,一个铜片和一个钉子,向学生讲解电解水实验的背景和原理。

例如,讲解电解和离子的概念,并说明电解水是由电解质在水中形成的两种气体组成。

Step 2: 准备实验1. 将两个玻璃杯放在瓷盘上,分别填满水;2. 在每个杯子里放入一个铜片和一个钉子,确保它们都可以与水接触。

Step 3: 实验演示1. 用导线将两个铜片分别连接到一个电池的正负极;2. 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下任何变化,例如气泡的产生和颜色的变化。

Step 4: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现象和观察结果,学生们应该能够得出以下结论:1. 在负极(钉子)处产生氢气(H2)气泡;2. 在正极(铜片)处产生氧气(O2)气泡;3. 气泡颜色的变化取决于所采用的导线和溶液。

Step 5: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和观察结果写一份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材料和方法,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和思考题等。

Step 6: 总结和拓展回顾并总结电解水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并引导学生思考其他电解质对水的影响,以及电解的应用领域。

教学延伸:学生可以通过自己选取不同的导线和溶液,设计并进行自己的电解实验,并写一份详细的实验报告。

还可以讨论电解的其他应用,如电镀、电解还原等。

教学评价:1. 学生实验报告的书写和完整性;2. 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的准确性和逻辑性;3. 学生参与演示和讨论的积极性。

初中化学液体电解质教案

初中化学液体电解质教案

初中化学液体电解质教案
年级:初中
教学目标:
1. 了解液体电解质的性质和作用;
2. 掌握液体电解质的分类和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

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两个碗、电池、铜板、锌板、导线;
2. 实验物质:酒精、盐水、葡萄糖水溶液;
3. 课件:液体电解质的介绍和实验步骤。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向学生介绍液体电解质的基本概念,并说明液体电解质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性。

二、实验探究
1. 实验一:将盐水倒入一个碗中,将电池的两极分别与铜板和锌板相连,浸入盐水中。

观察电池的变化并记录。

2. 实验二:将酒精和葡萄糖水溶液倒入另一个碗中,并按上述方法进行实验。

观察电池的变化并记录。

三、实验总结
学生根据观察结果,总结液体电解质的性质和作用,并分享实验心得。

四、深化拓展
教师向学生介绍液体电解质的分类和应用,并带领学生思考液体电解质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五、课堂小结
教师对液体电解质进行简要总结,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观察和实践,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

教学反馈: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表现和讨论情况,及时反馈并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实践。

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更多的实验探究和思考。

注:液体电解质教案可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和学生水平进行调整和补充。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解读电解水实验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解读电解水实验

解读电解水实验电解水实验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个重点实验,该实验通过定性分析的方法来探究物质的宏观组成。

下面就对电解水实验作一个全面的解读。

实验目的:通过电解水实验来探索水的宏观组成。

实验装置:水电解器。

实验步骤:(1)水电解器里加满水(其中加有少量烧碱或硫酸),连接直流电源的电极。

观察并记录两个电极和玻璃管内发生的现象。

(2)一段时间后,停止电解。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连接电源正极刻度管内的气体;用点燃的木条检验连接电源负极刻度管内的气体。

实验现象:(1)通直流电后,观察到两个电极表面均有气泡产生。

通电一段时间后,两端玻璃管内汇集了一些气体,连接电源正、负极刻度管内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2)连接电源正极刻度管内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氧气;连接电源负极刻度管内的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是氢气。

实验结论:(宏观)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微观)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实验分析:(1)由于纯水的导电能力很弱,所以向水中加入少量烧碱或硫酸,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2)电解水的电源必须用直流电源,不可用交流电源,因为只有直流电源才能使水中的带电微粒定向移动。

(3)实验前,必须把两个管内充满水,否则实验得不到正确的结论,并且还可能发生危险。

电解水反应的实质:水分子通电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每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氢分子,很多氢分子聚集成氢气;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很多个氧分子聚集成氧气。

实验拓展:由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1︰2,结合氢气和氧气的密度,可得出水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8[通过水的化学式(H2O)也可计算得出此结论]。

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央视《是真的吗?》栏目播出了电脑浸在液体中也能正常工作的新鲜亊.其实这种液体是被称作“绝缘液”的液态一氟二氯乙烷,其化学式为(CC12FCH3),下列对一氟二氯乙烷的认识错误的是()A.一氟二氯乙烷是有机物B.一氟二氯乙烷由四种元素组成C.一氟二氯乙烷由2个碳原子、2个氯原子、1个氟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D.一氟二氯乙烷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8:12.提纯是化学实验常用的一种方法。

初中化学解读电解水实验

初中化学解读电解水实验

初中化学解读电解水实验1. 实验装置2. 实验现象通电后,两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中产生气体的体积大约是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中产生气体体积的2倍。

3. 气体的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所收集的气体中,木条复燃,说明该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将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所收集的气体点燃,试管中的气体能燃烧,火焰呈淡蓝色,说明该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氢气。

4. 实验结论(1)从宏观角度来看,水通电后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因此,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2)从微观角度来看,水是由大量水分子构成的,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3)从化学反应的实质来看,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氢分子,大量的氢分子聚集成氢气;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大量的氧分子聚集成氧气。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水−−通电氢气+氧气。

−→5. 误差分析在实验过程中产生氢气的体积往往大于氧气体积的2倍,主要原因是:(1)实验测得,在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里能溶解0.02体积的氢气,却能溶解0.03体积的氧气,即氧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氢气大,从而导致试管中收集到的氧气体积偏小。

(2)在电解过程中,产生的氧气会与金属电极发生氧化反应,从而消耗一部分氧气,导致氧气的体积偏小。

6. 注意事项(1)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实验前应在水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

(2)由于在酸性溶液中电极更容易被氧化,因此选用氢氧化钠溶液作电解液更好,其缺点是容易在测气管的液面上产生泡沫,因此要求所用电解装置必须尽量洁净,氢氧化钠也要比较纯净,并且测气管的直径不能太细。

(3)该实验中所用电源为直流电源。

(4)有时试管中收集的气体量较少,当检验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时,可能只听到爆鸣声,而看不到淡蓝色火焰。

(5)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非常小的气体,混有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到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初中化学水的元素组成教案

初中化学水的元素组成教案

初中化学水的元素组成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的组成,知道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 掌握电解水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实验现象。

3. 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基本概念。

教学重点:1. 水的组成。

2. 电解水实验。

教学难点:1. 水的组成的理解。

2. 电解水实验的操作和现象的理解。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电解水装置、电源、烧杯、试管、氢气收集瓶、氧气收集瓶、火柴等。

2. 实验试剂:蒸馏水、氢氧化钠溶液。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水是什么?水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物质之一,它对地球上的生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展示电解水实验装置,向学生介绍电解水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2. 学生听讲后,教师进行电解水实验,并要求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3. 实验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水的组成结论。

三、知识拓展(10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分子、原子、离子等基本概念。

2. 学生听讲后,教师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水的组成和电解水实验的原理。

2.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水的组成和电解水实验的日记。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电解水实验让学生了解了水的组成,知道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观察实验现象,理解了电解水实验的原理。

在知识拓展环节,学生了解了分子、原子、离子等基本概念,进一步加深了对水的组成理解。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初中化学电解水实验教案

初中化学电解水实验教案

初中化学电解水实验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使学生了解水的电解过程,掌握电解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实验原理】:电解水是将水在电化学条件下分解为氧气和氢气的过程。

在电解水的过程中,水分子会发生电离,质子被还原成氧气,氢离子被氧化成氢气。

【实验器材】:电解池、导电板、直流电源、导线、两个电极(碳棒或铜板)、蓄电池、水、溶液电导率计。

【实验流程】:
1.准备实验器材和化学试剂,将电解池中装满蒸馏水。

2.将两个电极(碳棒或铜板)插入电解池中,接上导线,连接至直流电源的负极和正极。

3.开启直流电源,调节电压,开始电解水的实验。

4.观察电解水的过程,记录产生的气体和气体的量,观察电极的变化。

【实验内容】:
1.观察电解水的过程,记录气体的产生量,观察气泡的性质。

2.观察电解水的电极变化,记录电极的变化。

【实验结果】:
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得到氢气和氧气两种气体。

2.观察到电极的变化,阴极产生氢气,阳极产生氧气。

【实验结论】:电解水是将水在电化学条件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的过程,水经过电解将会分解成氢和氧两种气体,在电解的过程中,阴极产生氢气,阳极产生氧气。

【注意事项】:
1.实验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发生意外。

2.实验结束后要注意清理实验器材和化学试剂。

3.对实验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及时向老师汇报实验结果。

“电解水”实验的准备和演示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电解水”实验的准备和演示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电解水”实验的准备和演示——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实验二“电解水”实验的准备和演示一、实验目的1.掌握“电解水”演示实验的操作技术;2.探索水电解器(霍夫曼电解器)的代用装置;3.培养学生“以教师的姿态”做好演示实验的预备实验以及进行演示的初步能力。

二、实验题目电解水三、实验步骤1.课前写出预备实验计划和演示(试讲)计划钻研初中化学课本中电解水这个演示实验的内容和相应的课文以及本实验后列的参考资料。

根据中学化学教学大纲的精神分析本实验在初中化学教材和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写出预备实验计划和演示(试讲)计划,于实验前交指导教师审阅。

预备实验计划的要求见实验一,并参阅本实验的步骤2。

演示(试讲)计划相当于教案中教学过程的一个片段,其内容可包括:演示和讲授的课题(写出段落标题),如何引入本段课文的讲解(写出引言),如何交待演示实验的目的(简述实验目的),如何安装仪器并向学生说明实验装置的构造和作用(画出装置图,写出讲述要点),如何演示及指导学生观察(简述操作步骤,列出观察要点),如何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写出讲授提纲)等。

2.进行预备实验实验过程中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同实验一,且特别要注意本实验中各实验装置、实验条件和实验效果的比较和总结。

(1)实验操作及效果的初步体验采用霍夫曼电解器作实验装置,以1:10的H2SO4溶液作电解液,用6V的直流电源进行电解实验。

观察和记录两极产生气泡的大小及速度、收得可检验量的氢气(约15ml)所需的时间、所收得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以及检验氢气和氧气的直观效果、操作是否简便等。

运用上述装置,将直流电压依次升高到12V和18V分别进行实验。

注意练习实验操作,对比电解速度及直观效果。

(2)实验条件的探索及实验装置的代用试验。

i、按本书图2—2的装置,以1:10的H2SO4溶液为电解液,直流电压6V,分别用保险丝(或铅棒)、石墨捧(干电池芯)、铜片作电极,依次进行电解实验。

第三节 元素 元素符号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_九年级化学教案

第三节 元素 元素符号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_九年级化学教案

第三节元素元素符号——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_九年级化学教案第二章分子和原子第三节元素元素符号教学目的知识:了解元素涵义;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记住并会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符号;会运用元素概念区别单质和化合物。

能力:培养学生归纳和比较能力。

思想教育:通过元素的学习进行从微观到宏观认识方法的教育。

重点难点元素概念伯初步形成。

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法、讨论练习法。

教学用具投影仪。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复习讨论】二氧化碳、水和氧气三种物质的分子中,共同原子是哪种?填表,思考寻找共同原子。

回答:相同的原子是氧原子。

用图示法激发兴趣。

概念的引出。

【提问】氧原子是怎样构成的?它们的核电荷数是多少?【讲述】凡是核电荷数(即质子数)为8的原子都为同一类,称为氧元素。

【板书】一、元素1.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回答:它们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都是8。

领悟理解记忆复习原子的构成。

引出元素的概念。

在理解元素的概念基础上进行记忆。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讨论】质子数11,电子数为11的微粒与质子数为11,电子数为10的微粒是否属于同一种元素?【说明】只要质子数相同,不论中子数或电子数是否相同的微粒,都属于同一种元素。

思考、讨论,得出答案。

领悟进一步理解元素的概念。

【投影】课堂练习一(见附1)指导学生做练习一做练习一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引入】指出下列各种物质的组成元素,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得出单质、化合物的概念(氧气、氮气、碳、硫、铁、二氧化碳、水、五氧化二磷、氯化钾、氯酸钾)【讲述并板书】2.单质和化合物①单质:②化合物:分析、讨论得出:引出单质、化合物的概念;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加强理解和记忆。

【讨论】根据上述物质组成元素的分析,得出氧化物的概念。

【讲述并板书】③氧化物:分析、讨论理解记忆培养分析问题能力。

加强理解和记忆。

【投影】课堂练习二(见附2)指导学生做练习二做练习二巩固概念【阅读】指导学生看书,了解地壳中的元素及生物体细胞中的元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解水”实验的准备和演示——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您现在的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化学教案>九年级化学教案>“电解水”实验的准备和演示——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电解水”实验的准备和演示——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2008-08-04
九年级化学教案
钻研初中化学课本中电解水这个演示实验的内容和相应的课文以及本实验后列的参考资料。

根据中学化学教学大纲的精神分析本实验在初中化学教材和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写出预备实验计划和演示(试讲)计划,于实验前交指导教师审阅。

预备实验计划的要求见实验一,并参阅本实验的步骤2。

演示(试讲)计划相当于教案中教学过程的一个片段,其内容可包括:演示和讲授的课题(写出段落标题),如何引入本段课文的讲解(写出引言),如何交待演示实验的目的(简述实验目的),如何安装仪器并向学生说明实验装置的构造和作用(画出装置图,写出讲述要点),如何演示及指导学生观察(简述操作步骤,列出观察要点),如何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写出讲授提纲)等。

实验过程中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同实验一,且特别要注意本实验中各实验装置、实验条件和实验效果的比较和总结。

采用霍夫曼电解器作实验装置,以1:10的H2SO4溶液作电解液,用6V的直流电源进行电解实验。

观察和记录两极产生气泡的大小及速度、收得可检验量的氢气(约15ml)所需的时间、所收得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以及检验氢气和氧气的直观效果、操作是否简便等。

运用上述装置,将直流电压依次升高到 12V和 18V分别进行实验。

注意练习实
验操作,对比电解速度及直观效果。

i、按本书图2—2的装置,以1:10的H2SO4溶液为电解液,直流电压6V,分别用保险丝(或铅棒)、石墨捧(干电池芯)、铜片作电极,依次进行电解实验。

观察和记录的要求同前,并注意相互对比。

ii、仍按上述图2—2的装置,以10%的NaOH溶液为电解液,直流电压6V,用铁钉(或粗铁丝)作电极进行电解实验。

观察和记录的要求同前。

改变两只电极之间的距离(由最远移到最近,但两极不可相碰而短路),观察和比较两电极之间距离的改变对电解速度的影响。

实验装置不变,将铁电极先后换成石墨电极和铜片电极,分别进行电解实验,按以上同样的要求进行观察和记录。

a、是否用任何材料作电极、配以任何溶液作电解液,都适用于电解水(证明水的组成)的演示实验?
iii、用本书图2-7所示的双管电解器(任取一种),以10%的NaOH溶液作电解液,直流电压6V,进行电解实验。

正式实验之前应预先电解一次,对阳极和电解液分别进行氧化和氧气饱和的处理。

正式电解时观察和记录的’要求同前。

按直观、简单、安全、可靠等演示实验的基本条件,选择并准备一套电解水的演示实验装置以及所需的药品和材料,供演示(试讲)之用
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内轮流演示试讲。

小组成员互相观摩,并进行评议,提出优缺点及改进意见。

(1)整理实验记录,总结获得电解水的演示实验较佳效果的条件、关键和注意事项。

选择或设计一套较优的霍夫曼电解器代用装置,画出装置图,简述操作步
骤及注意事项,阐明装置的优点或(和)进一步改进的意见。

(2)演示实验的准备与其后的课堂演示之间的关系如何?在进行演示的过程中,应遵循哪些基本要求?试谈谈你自己的体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