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7课时-练习八

合集下载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数学上册课课练参考答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数学上册课课练参考答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数学上册课课练参考答案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点击课堂】第1页二、5厘米第3页二、1. A 2. C三、1. 1 350平方厘米 2. 3.9平方分米 3. 160平方厘米4. 12平方米5. 302.5平方分米第5页三、1. 180平方米196平方米58.8千克 2. 40平方米第6页三、1. 40平方分米 2. 1 820平方米 3. 6平方米0.5千克 4. 250平方厘米 5. 2 900平方厘米 6. 52平方分米第8页二、1.╳2. ╳ 3. √4. ╳5. ╳6. ╳第11页五、 1. 2240立方厘米 2. 2000立方米 3. 216立方分米第15页三、 1. 3立方分米 2. 126千克第16页二、 1. √ 2. ╳ 3. √ 4. ╳第18页二、 1. √2. ╳ 3. √ 4. ╳ 5. ╳第22页二、6份拓展应用第1页50×2+30×2+10×4+30=230(厘米)第2页4312第4页铁皮盒表面积:4×4×5=80(平方厘米)正方形铁皮面积:4×3=12(厘米)12×12=144(平方厘米)第5页(15×3×11+15×3×7+11×7)×2=1774(平方厘米)第7页5×5×6+2×2×4=166(平方厘米)第9页 1. 745 3. 8第11页15×10×8-15×4×2=1080(立方厘米)第13页20×20×15=6000(立方厘米)或20×15×15=4500(立方厘米)第14页80÷4÷4=5(分米)(4+5)×5×5=225(立方分米)第15页高:(70-9.8×2)÷12.6=4(分米)体积:9.8×4=39.2(立方分米)第17页18÷3=6(个)7÷3≈2(个)6÷3=2(个)6×2×2=24(个) 第19页(44-2×2)×(29-2×2)×(32-2)=30000(立方厘米)第21页0.18×2×60=21.6(立方米)第22页3面涂色:4个2面涂色:4×4+5×4=36(个)1面涂色:4×4+4×5×4=96(个)6面都不涂色:4×4×5=80(个) 单元练习二、 1. √ 2.╳ 3.╳ 4.╳ 5. ╳ 6.╳7. √三、 1. C 2. B 3. B 4. C 5. C 6. C7. A四、体积:48立方厘米表面积:88平方厘米五、 1. 70平方米21千克 2. 337.5千克 3. 125厘米 4. 2100平方厘米 5. 5040块 6. 4分米7. 0.5厘米8. 126平方厘米9.2.5厘米10. 96立方厘米11. 217.6<220,不真实二、分数乘法【点击课堂】第27页三、 1. 8/13 2. 1/6平方米第28页二、 1. 56个 2. 48岁18岁第29页二、 1. 15只 2. 24棵第30页三、 1. 9/2分米 2. 3/5千米2/3千米第31页三、1. (1)1/6平方分米(2)12/16立方分米 2. 4/9公顷第32页三、 1. 5/32平方米 2. 15人第33页四、 1. 1/45吨 2. 1/40第34页二、 1. A 2. C 3. B 4. A第36页一、 1. √2. √ 3. ╳4. √拓展应用第27页5/9×18×5/9=50/9(平方米)第28页1-4/23×5=3/23第29页2200-2200×1/11=2000(元)第30页12/25×5/12=15(立方米)15立方米=200升第31页4/5×3/5×1/6=2/25(立方米)第32页48×5/8+48×17/24-48=16(人)第33页 1. 8/51/a22/34/7 2. <1>1=1第35页C>B>A>D第36页甲车近80千米单元练习二、 1.╳ 2. √ 3. √ 4. √ 5. ╳三、5/2713/32/93/8四、 1. 500只 2. 154只 3. 20厘米16厘米三、分数除法【点击课堂】第39页三、 1. 1/10米 2. 1/27第40页三、 1. 800袋 2. 7天第41页三、 1. (1)5/6小时(2)6/5吨 2. 10双第42页二、 1. 30千米 2. 216吨 3. 300吨第44页三、 1. (1)80千米(2)100千米 2. 119页 3. 32/5千克5/32千克第45页三、 1. 25/18千米 2. 1/8分米 3. 72岁第46页二、 1. √ 2. √ 3. ╳ 4.╳第48页三、 1. 24:22 2. 27:8第49页二、1. 16人20人 2. 120千克280千克200千克第50页二、 1. 200米160米 2. 100平方米 3. 20度第51页二、 1. √ 2. √ 3. √ 4.╳第53页二、 1. √ 2.╳ 3. ╳ 4. ╳第55页三、 1. B 2. A 3. B 4. B 5. C拓展应用第39页37÷6=376(千克)第40页1÷1/9=91÷12=1/12第41页6/5÷(13-1)=1/10(千米)第42页2/5÷3/4=8/15第44页10÷5/7=14(天)第45页150×3/5÷5/7=126(本)第46页8∶7第47页6∶15∶35第48页9∶10第49页480÷2÷4=60第52页3/7×4/7÷2=6/49(平方厘米)第54页5÷1/7-5=30(千克)第56页14÷7×8=16(人)单元练习二、 1. B 2. A 3. C 4. A 5. D三、 1. √ 2. √ 3.╳ 4. ╳四、 1. 32/151/48444/581012/53/2 2. 3/533/6512 3. 10∶211∶14∶13∶4五、1. 252页 2. 70筐 3. 42千克 4. 4/49平方分米 5. 250本6. 4/15公顷7. 72平方米8. 324个四、解决问题的策略【点击课堂】第61页二、1. 排球:20元篮球:40元 2. 面粉:25千克大米:50千克3. 圆珠笔:4元钢笔:16元第62页二、1. 小箱子:15个大箱子:20个 2. 梨:1.8元苹果:2.4元3. 后排:25元前排:40元第63页一、 1. 3 2. 32-O 2. 32a+3拓展应用第61页6÷3×2=4(盒)巧克力:24÷(4+4)=3(元)薯片:3×2÷3=2(元)第62页红气球9只,蓝气球14只,黄气球7只第64页VCD图书:1000元精装图书:500元平装图书:250元单元练习二、 1. B 2. D A 3. B 4. A三、1. 4/37/62/54/5151/241/254/7168/30 2. 1/231/46395/73. x=200x=2 x=10.62x=6.1四、 1. 乒乓球拍:20元篮球:80元 2. 小箱:16块大箱:21块3. 小猪:12千克不狗:8千克4. 180千克5. 裙子:67.5元衬衫:90元6. 21张7. 8元8. 徒弟:15个师傅:25个五、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点击课堂】第69页二、 1. 11/141/153/5152/155/31/158/15 1/4172. 33/412/7585/181/63. 30/754/920/3第72页二、 1. 16页 2. 1/6千米 3. 3/10升第76页二、 2. 240只第77页二、1. 216只 2. 60千克 3. (1)550米870米 (2)290米第78页二、1. (1)136页(2)第一天4页(3)45页 2. 20分钟 3. 12千克第80页三、 1. 32500台 2. 61人拓展应用第70页1/4+7/2×1/2=11+3×1/3=2(答案不唯一)第72页 A第75页215×1/2-215×2/5=21.5(千米)第76页100÷2/35-100=1650(元)第77页120×(5/8+2/3-1)=35(名)第79页80×3/4+80=140(枚)第80页24×(1-3/8-1/4)=9(分米)单元练习二、 1.╳ 2. ╳ 3.╳ 4.╳ 5.√三、 1. B 2. B 3. C 4. B四、 1. 1/636/25103/51/83/249/815/6 2. 126/13 9255244 3. x=3/40x=9/14x=6/7x=9五、1.(1)70÷2/5(2)350-350×3/7 2. 1千克 3. 3/8吨 4. 80米88米 5. 140千克6. 260套7. 40人8. 椅子105元桌子175元六、百分数【点击课堂】第85页二、 1.╳ 2.╳ 3.√ 4. √第87页二、 1. 120%6%405%100%3150% 2.3%2. 1.20.80.0070.4530.00040.093. 0.7575%0.8585%0.330%第89页二、 1.√ 2.√ 3.╳ 4.√第90页二、 1. 75% 2. 58% 3. 120% 4. 97% 5. 25%第91页二、 1.╳ 2.╳ 3. ╳ 4. √第92页二、 1. 125%25% 2. 20% 3. 20% 4. 4%第94页三、 1. 125% 2. 25%第95页二、 1. 200000元 2. 895900元第96页二、1. 325元 2. 17328元 3. 61元57.95元 4. 7650元第97页二、312元 2. 80元 3. 打九折第98页二、 1. 打八折 2. 33元 3. 32137.7元 4. 988元第99页二、 1. 1600本 2. 30页 3. 640个 4. 512个第100页三、 1. 课桌80元椅子:20元 2. 小麦:1000平方米玉米:800平方米3. (1)柳:24棵桃:96棵(2)柳:45棵桃:75棵第101页二、1. (1)50千克(2)30千克 2. (1)90本(2)160本3. 男:810人女:648人第102页二、 1.╳ 2. ╳ 3.╳ 4. ╳第103页二、1. 男:24人女:30人 2. 516.8元 3. 男:40人女:80人4. 50吨拓展应用第85页2<(2.6)<7/2<(625)%(答案不唯一)第86页不能确定,因为两个班总人数不知道第87页(1)5/4 1.5175%(2)60%1/20.4第88页0.77>3/4>70%>3/5<7.5%第89页(18+4)÷(36+4)=55%第90页200×10%÷5%-200=200(克)第91页A:70%B:69% A的效果好第92页2÷(18+2)=10%第93页(1/5-1/6)÷1/6=20%第94页35÷(2/3+45%-1)=300(千米)第95页5÷(20%-15%)×(1-15%)=85(米)第96页800÷2÷5000=8%第97页(4000-1000)÷4000=75%这件大衣是按原价打七五折出售的第98页去C卖场买合算。

六年级第一学期数学苏教版-同步练习-《分数除法》练习题及答案(1)

六年级第一学期数学苏教版-同步练习-《分数除法》练习题及答案(1)

除法
不夯实根底,难建成高楼。

1. 计算以下各题。

821÷4÷57 23×15÷47 24÷821×521
320÷34÷27 6×58÷154 120÷34×45
2. 水果店运进200箱梨子,第一天卖出总数的14,第二天卖出第一天的45。

第二天卖出总数的几分之几?第二天卖出多少箱?
重点难点,一网打尽。

3. 715除以一个数的商与911乘715
的积相等,这个数是多少?
4. 王师傅看一本科普书,第一周看了这本书的27
,正好看了28页,第二周看了这本书的47
,你知道王师傅第二周看了多少页吗?
5. 妈妈买回一些苹果,小力吃了2个,吃了苹果的217,爸爸吃了苹果的317
,你知道爸爸吃了多少个苹果?
举一反三,应用创新,方能一显身手。

6. 三角形的面积是34
平方米,它的高是多少米?
第7课时
1. 215 730 15 710 1 475
2. 15 40箱
3. 119
4、 28÷27×47
=56(页) 5. 2÷217×317=3(个)
6. 34×2÷65=54(米)。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第7课时 练习八课件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第7课时 练习八课件
5
这桶油重多少千克?
( 用去 )的千克数× 53=(一桶油)的千克数
2.先把数量关系补充完整,再列方程 解答。 (1)一桶油用去 3 ,正好用去12千克。
5
这桶油重多少千克?
解:设这桶油重x千克。
绿色圃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http://cz.Lspj
10 8 5
3
9
2 8 51
10213 1
6
4 17 75
4
5
1
7
71
20
3 8 5 4 15 6
3411
2 1853
1
5
62
1 3
11.一块地有 9 公顷,用2台拖拉机耕,
3 4
10
小时可以耕完。平均每台拖拉机每小时
耕地多少公顷?
9 2 3 3(公顷) 10 4 5
答:平均每台拖拉机每小时耕地 3 公顷。
5.解方程。
1 x= 2
33
x=2
3
×3
x= 2
10 x= 5
21 7
x= 5×21
7 10
x= 3
2
3 8
x=48
x=48
×
8 3
x=128
6.我国科学家培育的杂交水稻,每公顷产 量大约12吨,相当于原来水稻产量的 4 。原
3
来水稻产量大约是每公顷多少吨?
解:设原来水稻产量大约是每公顷x吨。
4 x=12 3 xx==19 2×34
第 三 单元 分 数 除 法
第 7 课时 练 习 八
1.解方程。 8x= 2
3
8x×1 =2× 1
8 38
x= 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重点题型+单元测试+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重点题型+单元测试+答案)

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知识点1:除法计算1. 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2. 分数除以分数,可以用被除数乘除数的倒数来计算。

3. 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例1(易错题):声音在空气中23秒约能传播227米,一秒约能传播多少米?例2(易错题):电影画面是有许多连续拍摄的照片,以每张124秒的速度播放形成的,照这样的速度,半秒可以播放多少张照片?一分钟呢?例3(易错题):一种柴油45升重1625千克。

(1)1升这种柴油重多少千克? (2)1千克这种柴油有多少升?例4(思考题):如果x 是一个不等于零的自然数,那么1x除以三和13除以x ,这两个算式的结果相等吗?例5(拓展题):2009÷200920092010【练习题】1. 两个真分数相除,商一定大于被除数( )。

2. 两个因数的积71010,其中一个因数是14,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3. 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811米,它的边长是多少米?4. 用58吨玉米可以制成淀粉720吨,照这样计算,一吨玉米可以制成淀粉多少吨?5. 小雪把一道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扩大到原来的四倍后,再除以六,结果是118,这道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原来是多少?6. 饲养场养白兔51只,是兔子总数的35,兔子一共有( )只。

7. 小华看一本故事书,已经看了全书的34,正好是69页。

这本书一共有( )页。

8. 一条牛仔裤128元,它的价钱是一件茄克衫的45。

一件茄克衫( )元。

9. 一袋糖果,吃了34,正好是24颗。

这袋糖果有( )颗。

10. 解方程。

32x=5349x=518x ÷116=32234÷x=910知识点2:简单的分数除法实际问题1. 单位一已知,用乘法;单位一未知,用除法。

2.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是把这个数看作单位一,单位一的量是未知的,可以设单位一的量为x ,根据乘法意义来列方程解答。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知识点复习要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概念: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们的表面积计算公式: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注:不足6个面的实际问题根据具体情况计算,例如鱼缸、无盖纸盒等等。

体积(容积)单位进率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m³=1000dm³1dm³=1000cm³1升=1000毫升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1L=1000mL 1dm³=1L 1cm³=1mL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容积):概念: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它们的体积(容器所能容纳其它物体的体积叫做它的容积)。

计算公式:长方体体积公式=长×宽×高正方体体积公式=棱长×棱长×棱长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第二单元:分数乘法分数与整数相乘及实际问题:1.分数与整数相乘:用整数与分数的分子相乘的积作为分子,分数的分母作为分母,最后约分成最简分数。

或者先将整数与分数的分母进行约分,再应用前面计算法则。

注:【任何整数都可以看作为分母是1的分数】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

3.解题时可以根据表示几分之几的条件,确定单位1的量,想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哪个数量,找出数量关系式,再根据数量关系式列式解答。

分数与分数相乘及连乘:1.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作为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最后约分成最简分数。

2.分数连乘:通过几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直接约分再进行计算3.一个数与比1小的数相乘,积小于原数;一个数与比1大的数相乘,积大于原数。

倒数的认识:1.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求一个数(不为0)的倒数,只要将这个数的分子与分母交换位置。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详细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详细教案

第三单元《分数乘法》教材分析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8~54页分数与整数相乘、分数与分数相乘。

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会分数乘法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分数(不含带分数)乘法式题,能正确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2、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分数乘法解决相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归纳、类推等活动,进一步发展初步的演绎推理和合情推理能力。

3、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分数乘法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难点:分数乘法的意义;应用分数乘法解决相关简单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共计9课时1、分数与整数相乘用乘法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例1)……1课时用乘法求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例2)……1课时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例3)练习八……1课时2、分数乘分数分数乘分数(例4、例5)……1课时分数连乘(例6)……2时倒数的认识……1课时“整理与练习”……2时第一课时:分数乘整数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上) P38~39例1、练一练和练习八1-5。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并探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结合操作活动和图形语言,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及计算方法,对现实生活中的分数的有关运算加深理解和认识,进一步提高分析、判断、推理能力。

3、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一些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接近的环节,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勇于探索,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克服困难、战胜自我、向他人学习的自我完善意识。

教学重点:能在具体直观的学习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提高学生类推思考的能力。

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 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单元测试) (含答案)

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 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单元测试) (含答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满分:100分,完成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满分16分)1.我们学校有100人参加跳绳,跳绳男、女同学的人数比不可能是()。

A.2:3B.4:6C.1:6D.3:7 2.在3:2中,如果前项加上9,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

A.加上9 B.乘9 C.加上63.下面商最大的算式是()。

A.5483÷B.5283÷C.5183÷4.把甲班人数的15调入乙班后,两班人数相等,原来乙班和甲班人数比是()。

A.5∶4 B.3∶5 C.5∶35.小明在做一道乘法题时,把一个乘数32写成了23,结果算出89。

正确的结果应该是()。

A.34B.43C.6 D.26.把3∶7的后项变成28,要使比值不变,前项应()。

A.加上9 B.加上21 C.加上28 D.乘37.六年级一共有350人,其中男生的人数是女生的34。

六年级有女生()人。

A.200 B.150 C.50 8.根据下图可以列出的算式是()。

A.243÷B.243⨯C.2134÷二、填空题(满分16分)9.白兔和灰兔只数的比是3:2。

灰兔只数是白兔的__________,白兔只数是灰兔的__________,灰兔只数是兔子的__________。

10.58千米∶1250米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0.9∶1.2的比值是( )。

11.小红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4,第二天正好从31页看起,这本书共有( )页。

12.某餐厅要配制一种儿童奶茶。

如果奶和茶水重量的比是1∶4,那么要配置这种奶茶200mL,需要奶( )mL 。

13.把218∶54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比值是( )。

14.一桶油,如果倒出2.4千克,这时剩下这桶油的23。

这桶油的质量是( )千克。

15.有34吨煤,若每次用18吨,则可以用( )次;若每次用18,则可以用( )次。

16.王大伯家养鸡和鸭共200只,鸡和鸭的只数比是7∶3,王大伯家养鸡( )只,养鸭( )只。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第一课时分数乘整数教学内容:课本P38-39页例1和及有关练习,完成练习八的P1-5。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相同,初步理解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2、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体验探索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教师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整数和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现在,我们开始来学习分数的计算方法,大家喜欢学吗?复习:1、5个12是多少?怎样列式?(多媒体示题)2、16+26+36=29+29+29=学生做完1后,提问:整数乘法的意义?做完2后,问这两道题各有什么特点?二、组织探究1、教学例1出示例1,教师出示图,标注出长是“1米”教师:你能在图中涂色表示出这个已知条件吗?出示问题:小芳做3朵这样的绸花,一共用几分之几米绸带?你能在图中涂色表示出来吗?学生涂色。

问: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列怎样的算式?随着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3 10 +310+310教师:求3个310相加的和还可以用乘法计算,你会列式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10×3或3×310提问:这个算式中的310是什么数?式中的3是什么数?教师:由此可以看出,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是相同的,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多媒体示)指名回答,并说出整数乘法的意义。

学生观察回答。

指名读题说题意。

指名列式。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三、探索1、学生尝试计算310×3。

启发:310×3的积是多少?你能联系已有的知识从不同角度说明吗?学生试做得出:3+3+310提问:分子上的3+3+3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教师接着写 = 3*310= =910(米)进一步启发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提问:310×3=3*310由此你发现分数乘整数是怎样计算的?(分母不变,只用分子与整数相乘)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书上的结语。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最新最全)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最新最全)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最新最全)第一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2、表面积概念及计算 【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们的表面积】算法:长方体 (长×宽+长×高+宽×高)×2 (ab+ah+bh )×2正方体 棱长×棱长×6a ×a ×6=62a注:不足6个面的实际问题根据具体情况计算,例如鱼缸、无盖纸盒等等。

3、体积概念及计算第二单元 分数乘法1、分数乘法算式的意义:比如3×53表示3个53相加的和是多少,也可以表示3的53是多少? 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解答】2、 分数与整数相乘:用整数与分数的分子相乘的积作为分子,分数的分母作为分母,最后约分成最简分数。

或者先将整数与分数的分母进行约分,再应用前面计算法则。

注:【任何整数都可以看作为分母是1的分数】 3、 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作为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最后约分成最简分数。

4、分数连乘:可用分子连乘的积作为分母,分母连乘的积作分母,计算过程中能约分的先约分,可以使计算简便。

倒数的认识 5、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6、 求一个数(不为0)的倒数,只要将这个数的分子与分母交换位置。

【整数是分母为1的分数】7、 1的倒数是1 , 0没有倒数。

8、 假分数的倒数都小于或等于1(或者说不大于1);真分数的倒数都大于1。

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1、 分数除法计算法则:甲数除以乙数(不为0)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2、分数连除或乘除混合计算:可以从左向右依次计算,但一般是遇到除以一个数,把它改写成乘这个数的倒数来计算。

【转化成分数的连乘来计算】3、 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除数小于1,商大于被除数;除数等于1,商等于被除数。

4、分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可以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也可以直接用除法。

注:在单位换算中,要弄清需要换算的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最全)-小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最全)-小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最新最全)第一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2、表面积概念及计算 【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们的表面积】算法:长方体 (长×宽+长×高+宽×高)×2 (ab+ah+bh )×2正方体 棱长×棱长×6|a ×a ×6=62a注:不足6个面的实际问题根据具体情况计算,例如鱼缸、无盖纸盒等等。

3、体积概念及计算第二单元 分数乘法1、 分数乘法算式的意义:比如3×53表示3个53相加的和是多少,也可以表示3的53是多少 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解答】 2、(3、分数与整数相乘:用整数与分数的分子相乘的积作为分子,分数的分母作为分母,最后约分成最简分数。

或者先将整数与分数的分母进行约分,再应用前面计算法则。

注:【任何整数都可以看作为分母是1的分数】 4、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作为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最后约分成最简分数。

5、分数连乘:可用分子连乘的积作为分母,分母连乘的积作分母,计算过程中能约分的先约分,可以使计算简便。

倒数的认识 6、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6、 求一个数(不为0)的倒数,只要将这个数的分子与分母交换位置。

【整数是分母为1的分数】7、 1的倒数是1 , 0没有倒数。

@8、 假分数的倒数都小于或等于1(或者说不大于1);真分数的倒数都大于1。

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1、 分数除法计算法则:甲数除以乙数(不为0)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2、分数连除或乘除混合计算:可以从左向右依次计算,但一般是遇到除以一个数,把它改写成乘这个数的倒数来计算。

【转化成分数的连乘来计算】3、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除数小于1,商大于被除数;除数等于1,商等于被除数。

4、;5、分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可以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也可以直接用除法。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 必考知识点重难点习题汇编(单元测试)【含答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 必考知识点重难点习题汇编(单元测试)【含答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 必考知识点重难点习题汇编(单元测试)(,完成)一、选择题(满分16分)1.小明在做一道乘法题时,把一个乘数写成了,结果算出。

正确的结果应该是322389( )。

A .B .C .6D .234432.下面算式中(a 表示非0自然数),结果最大的是( )。

A .B .C .D .14a ⨯14a ÷35a ⨯35a ÷3.在6∶7中,后项增加28,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前项应该( )。

A .增加28B .乘3C .减少24D .增加244.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40厘米,两条不相等的边长的比是1∶2,底边的长是( )厘米。

A .8B .20C .13D .无法确定135.当a 是一个大于0的数时,下列各式计算结果最大的是( )。

A .B .C .34a ⨯34a ÷43a ÷6.李刚喝了一盒牛奶的,正好是升。

这盒牛奶还剩下( )升。

1325A .B .C .D .232545357.一根绳子,剪去后,剩下米。

这根绳子长( )米。

1414A .B .C .1312348.两个真分数相乘的积与它们相除的商相比较,( )。

A .积大B .商大C .相等D .无法确定二、填空题(满分16分)9.千克花生仁可以榨油千克,那么1千克花生仁可榨油( )千克,榨1千克花7835生油需要花生仁( )千克。

10.如果甲∶乙=2∶3,乙∶丙=6∶7,那么甲∶丙=( )。

11.足球的表面是由若干黑色五边形和白色六边形皮块围成,黑、白皮块的数目比为3∶5,这个足球的表面一共有32块皮块,其中黑色皮块有( )块,白色的有( )块。

12.在括号里填上“>”“<”或“=”。

3300立方分米( )3.3升 ( ) ( )523⨯5629134÷29134⨯13.如果m 和n 互为倒数,那么( )。

32m n ÷=14.从A 地到B 地,小红用了小时,小刚用了小时,小红和小刚的时间比是( )。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及易错题解析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及易错题解析

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1、两个面相交的线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2、长方体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它的长、宽、高。

3、长方体的特征:面——有六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棱——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顶点——有8个顶点。

4、正方体的特征:面——有六个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面完全相同;棱——有12条棱,所有的棱长度相等;顶点——有8个顶点。

5、正方体也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6、把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展开,至少要剪开7条棱。

7、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六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8、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宽×高+高×长)×2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9、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10、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这个容器的容积。

11、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2、计量液体的体积,常用升和毫升作单位。

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1升=1000毫升。

13、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V =abh14、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 =a×a×a15、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横截面×长V=Sh17、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除千米外)的进率都是10,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每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18、正方体的棱长扩大n倍,表面积会扩大n 的平方倍,体积会扩大n 的立方倍。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一个数乘分数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3、分数和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形体面棱6个至少4 个面相对面8个12 相对的棱正方体是长方形完全相同长度相等是特殊条的长方正方体正方形6个面8个12 12 条长度体条都相等2、表面积概念及计算【长方体或正方体6 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们的表面积】算法:长方体(长×宽+长×高+宽×高)×2(ab+ah+bh)×2正方体棱长×棱长×62aa×a×6=6)注:不足6 个面的实际问题根据具体情况计算,例如鱼缸、无盖纸盒等等。

3、体积概念及计算体积(容积)计算方法体积单位m3dm33dm cm1 =10001L=1000mL积。

3a第二单元分数乘法3331、分数乘法算式的意义:比如3×表示3个相加的和是多少,也可以表示3 的是多少555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解答】2、分数与整数相乘:用整数与分数的分子相乘的积作为分子,分数的分母作为分母,最后约分成最简分数。

或者先将整数与分数的分母进行约分,再应用前面计算法则。

:注:【任何整数都可以看作为分母是1 的分数】3、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作为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最后约分成最简分数。

4、分数连乘:可用分子连乘的积作为分母,分母连乘的积作分母,计算过程中能约分的先约分,可以使计算简便。

倒数的认识5、乘积是1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6、求一个数(不为0)的倒数,只要将这个数的分子与分母交换位置。

【整数是分母为1 的分数】7、 1 的倒数是1 , 0 没有倒数。

8、假分数的倒数都小于或等于1(或者说不大于1);)真分数的倒数都大于1。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1、分数除法计算法则:甲数除以乙数(不为0)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2、分数连除或乘除混合计算:可以从左向右依次计算,但一般是遇到除以一个数,把它改写成乘这个数的倒数来计算。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及易错题解析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及易错题解析

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1、两个面相交的线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2、长方体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它的长、宽、高。

3、长方体的特征:面——有六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棱——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顶点——有8个顶点。

4、正方体的特征:面——有六个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面完全相同;棱——有12条棱,所有的棱长度相等;顶点——有8个顶点。

5、正方体也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6、把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展开,至少要剪开7条棱。

7、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六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8、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宽×高+高×长)×2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9、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10、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这个容器的容积。

11、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2、计量液体的体积,常用升和毫升作单位。

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1升=1000毫升。

13、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V =abh14、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 =a×a×a15、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横截面×长V=Sh17、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除千米外)的进率都是10,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每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18、正方体的棱长扩大n倍,表面积会扩大n 的平方倍,体积会扩大n 的立方倍。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一个数乘分数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3、分数和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重点归纳)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重点归纳)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发现:相对的2个面在展开图中不能相邻。

正方体展开图:(11种)6种:中间四个一连串,两边各一随便放。

简称“一四一”型3种:二三紧连错一个,三一相连一随便,简称“二三一”型1种:两两相连各错一,简称“二二二”型1种:三个两排一对齐简称“三三”型要求:理解并掌握这些情况,能找准哪2个面是相对的面。

3、表面积概念及计算s=(ab+ah+bh)×2=2ab+2ah+2bh正方体表面积= 棱长×棱长×6s= 6×a×a=6a2注:不足6个面的实际问题根据具体情况计算,例如鱼缸、无盖纸盒等等。

4、体积概念及计算5、相关例题:(1)已知长方体a=20cm,b=5cm,h=6cm,求体积。

V=abh=20×5×6=600(cm3)(2) 已知长方体S底=100cm2,h=6cm,求体积。

V=S底×h=100×6=600(cm3)(3) 已知长方体S侧=30cm2,a=20cm,求体积。

V=S侧×长=30×20=600(cm3)(4) 已知正方体的棱长是6cm,求表面积和体积。

S表=6a2=6×6×6=216 cm2;V= a3=6×6×6=216 cm3发现:棱长是6厘米的正方体体积和表面积相等。

(×)原因:虽然数值相等,但单位名称不一样。

(5)测P9(5)一张长40厘米、宽30厘米的长方形铁皮,四角各剪去一个边长5厘米的正方形,做成一个深5厘米的无盖长方体铁盒,这个铁盒的容积是多少?30-5-5=20(厘米)40-5-5=30(厘米) 30×20×5=3000(立方厘米)(6)测P11(4)长方体的长是12厘米,高8厘米,阴影部分两个面的面积和是180平方厘米,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180÷(12+8)=9(厘米) 12×9×8=864(立方厘米)(7)测P16(8)一个密封的长方体玻璃罐,长30厘米,宽18厘米,高12厘米。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汇总

.........。

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求这个数”把除法转化为乘法,是由一种形式变换成另一种形式,而其本身的大小不变。

易错点:在进行计算时,把除号变为乘号后忘记变为除数的倒数。

如45÷25=45×25=825,应为45÷25=45×52=2。

举例:79÷1415=(79×1514)÷(1415×1514)=56÷1=56被除数(0除外)与商的大小关系取决于除数与1的大小关系。

技巧:(1)找出单位“1”的量。

(2)看谁和单位“1”的量相比,找出比较量和比较量对应的几分之几。

注意:有时一道题中的单位“1”不止一个,有计算分数乘除混合运算时,先把其中的除法转化为乘法,再按照分数连乘的方法进行计算。

2.连除运算的计算方法。

计算分数连除时.......,.先把其中的除法转化为乘法............,.再按照分数连乘的方法进行计算。

...............四、比的意义1.比的意义及各部分名称。

(1)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作两个数的比。

..............(2)比的读、写方法。

“比”可以用比号“∶”来代替,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两种形式的比都读“几比几”。

如3 比2,写作3∶2或32,读作3比2。

(3)比的各部分名称。

(4)比是有序的。

求一个量和另一个量的比,则前一个量是比的前项,后一个量是比的后项。

2.比值的意义和求法。

(1)比值的意义: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

(2)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

..........3杯,果汁与牛奶杯数的比是2比3,可以理解为果汁有2份,牛奶有3份;也可以理解为果汁的杯数相当于牛奶的23,牛奶的杯数相当于果汁的32。

(2)两个数的比可以表示两个数相除。

举例:鱼缸里有3条红金鱼,5条黑金鱼,黑金鱼和红金鱼的数量比是( )。

错解:3∶5正解:5∶3比值是一个数,它可以是分数、小数或整数。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题型专项训练-应用题苏教版(含答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题型专项训练-应用题苏教版(含答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题型专练第三单元分数除法应用题专项训练数学应用题:小学数学中把含有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用语言或文字叙述出来,这样所形成的题目叫做应用题。

任何一道应用题都由两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是已知条件(简称条件),第二部分是所求问题(简称问题)。

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组成了应用题的结构。

一、综合法。

从已知条件出发,根据数量关系先选择两个已知数量,提出可以解决的问题;然后把所求出的数量作为新的已知条件,与其他的已知条件搭配,再提出可以解决的问题;这样逐步推导,直到求出所要求的解为止。

这就是顺向综合思路,运用这种思路解题的方法叫综合法。

【例1】(2021·宿迁市实验学校六年级期末)学校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参加生物组的有80人,是参加电脑组的人数的45,参加美术组的人数是电脑组的710,参加美术组的有多少人?分析:由于参加生物组的学生是参加电脑组的人数的45,单位“1”是参加电脑组的人数,单位“1”未知,用除法,即80÷45=100人,由于参加美术组的人数是电脑组的710,单位“1”还是电脑组的人数,单位“1”已知,用乘法,即100×710算出结果即可。

80÷45×710解题策略=100×7 10=70(人)答:参加美术组的有70人。

二、分析法。

从题目的问题入手。

根据数量关系,找出解决这个问题所需要的两个条件。

然后把其中的一个(或两个)未知的条件作为要解决的问题。

再找出解这一个(或两个)问题所需的条件;这样逐步逆推,直到所找的条件在题里都是已知的为止,这就是逆向分析思路,运用这种思路解题的方法叫分析法。

【例1】(2021·江苏惠山区·六年级期末)某农场在一块面积是2400公顷的地进行播种,第一天播种了15,第二天又播种了一部分,此时已播种面积与未播种面积比是3∶5。

第二天播种了多少公顷?分析:已播种面积与未播种面积比是3∶5,那么已播种面积是总共地面积的335+,再减去第一天播种的分率求出第二天播种的分率,总共地面积是2400公顷,用乘法求出第二天播种面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