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一个特别需要读书的职业 王俊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一个特别需要读书的职业王俊鸣

开场白:

各位老师好!跟大家比起来,我是一个闲人。(笑)今天早

上看各位老师都很忙。忙呢是件好事,像有些人退休以后找不到感觉了,于是就开始生病,我还好退休以后被返聘回来了,还有一些事可干,但也不那么忙了。因为不那么忙了,所以自己就可以念念书、思考一些问题、写写东西。吴校长(吴文丽校长)让我借这个机会和大家谈谈读书的体会。过去没有专门谈过这样一个问题,但和在老师们的交流过程中,可能也说到过一点。所以今天我就定了这样一个题目:教师——一个特别需要读书的职业。讲话得有个中心,下面不管怎样拉拉杂杂地说,总要围绕着这个中心。就是当教师的,特别需要读书。

正名:

把“读”与“书”两个字结合起来,作为一个短语的,最早是见于《论语》。孔子有一个学生,字子路,年龄与孔子差不多,

跟随孔子的时间最长,所以《论语》中记载子路的很多。当时鲁国的政权掌握在季氏的手里,子路在季氏那里作家臣。孔子有个最小的学生叫子羔,子路推荐他去做县长,孔子见子羔年纪太小就去做县长了,就去批评子路,你不是把子家给害了吗?子路不服,你看子路敢跟孔子顶嘴。他说,费县

有个社稷坛,可以一边当官一边学习礼仪,何必非要读书呢?“读书”这是从这里而来。孔子很不高兴,说我就讨厌那些花

言巧语的人。

就孔子的教育思想而言,孔子并不反对向实践学习,孔子出身并不好,他自己说多能鄙事(做很多低贱的事)。但从刚

才讲的记载来看,他认为一个人的学习离不开读书。虽然要向实践学习,但人人要读书,教师尤其要读书。

书是什么?书是记载人类文明成果的东西,是文化的载体,智慧的结晶。从远古到现在,人类文明进展过程,人类积累的各种经验都是通过书本记录下来的。我看过一本闲书,说人类跟猴子的区别什么呢?有很多说法,其中一种是人可以把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文字、书本传承下来。而猴子不会,它只能跟随上一代从实践中去摸索最简单的东西,所以猴子永远是猴子,而人类却一日千里地进步,这就是书籍的作用。一本书记载了人的生活的体验,经验的积累,对社会、自然的发现。后人继承了这些东西,进一步思考,然后再向前发展。于是,思想加思想就导致了人类的不断进步。人类创造的文明有物质文明、有精神文明。现在很多人倾心于享受物质文明,但是他(她)不读书,不太注重对人类的精神文明的继承,也就是放弃了精神享受。应该说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是有着一种读书的传统。在那个时候,“耕读之家”是

最伟大的、最文明的家庭。是说一般的农民之家(不是指做

官之家),一边种地、一边读书。即一方面我从事物质的生产、一方面我要从事精神文明的继承。所以中国历来有读书的传统,特别是隋唐以后,科举制度为一般老百姓进入仕途提供了条件,那个时候全国最贫困的家庭都要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孩子读书。大家看,戏剧中就有很多表现贫苦人读书的事,而且非常典型。

读书应该是人的一种高尚的追求

那么,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那个时候读了书就会有官做,读了书就会有俸禄,就会有美满的婚姻。(笑声)那个时代,以此作为一种读书的动力。现在我们的读书动力不一样了,但恐怕也不会完全相反。我们不管动力如何,但读书的传统是毫无疑问的。

其实不光是中国人对书很重视,外国人也一样。许多名人包括作家、思想家、科学家对书的评价都很高。比如有人说,一本好书就是一个知识的海洋;比如读一本好书是和一个高尚的人对话;比如读书是心灵的体操。这是从不同角度去讲读书的意义。读书的过程是心智活跃的过程,是思维活跃的过程,读书越多越聪明。就像人的身体需要体操锻炼,人的脑子也需要锻炼。有人说,读了书,人就有了望远镜和显微镜。什么意思呢?书是前人智慧的结晶,你通过读人家的书,你对世界的认识,从广度讲拓展了,从深度讲深刻了。等于

说,一个人若是完全凭自己,那么他(她)对世界的认识则是非常有限的。

我在讲苏东坡《石钟山记》时,曾经让学生讨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我认为,东坡先生的这句话有点绝对了。(哈哈)假如什么是都要目见耳闻,才能判断有无,那是不可能的。科学越发展越不可能,社会越进步越不可能。年轻人主要通过间接的方式去认识人生,认识社会,真正直接地去认识社会机会总是有限的,人生苦短啊!

咱们中国古人有很多熟悉的读书的故事,比如说囊萤映雪、凿壁偷光。当然有些不可信,比如囊萤映雪,鲁迅先生写过一篇杂文,说这是个笑话,说你有那逮萤火虫的功夫,读书不好吗?得捉多少萤火虫才能照见书上文字,看来有些夸张了。但囊萤映雪说的是一种精神,这都是穷人读书啊,干嘛要囊萤、凿壁,就是没钱买蜡烛。当然,“凿壁”得看隔壁是否允许,现在要给人家房子凿个窟窿,那可就麻烦了。像“牛角挂书”就是一个放牛的孩子一边放牛一边读书。比如苏秦佩六国相印,那是苦读出来的,那就是“锥刺股”的故事。他第一次求官,没成。衣服也破了,钱也花光了。回到家里,家人都不拿他当人,于是就开始苦读。读书时犯困,打瞌睡,怎么办呢?就拿锥子刺大腿,这招也太绝了。(哈哈)苏秦后来还是学有所成,佩六国相印。古人读书的故事还是很多的。我上大学时,有一个教古汉语的老师,叫做陈绍鹏。曾

经给我们讲他苦读的事。他上大学的时候家里很穷,到了冬天,家里想办法给他一笔钱,让他买一套棉大衣。这个棉大衣没买,他从一个书店门口路过,看到一套刚出版的莎士比亚全集,啊呀!觉得这书太好了。非常矛盾:我这钱是买书呢?还是买棉大衣呢?矛盾了两三天,结果下定决心买了套书,这一冬天耐着严寒。很多同学笑他傻,但他自己心里觉得非常幸福。所以读书应该是人的一种高尚的追求,如果一个人只是追求物质的享受,恐怕这个人的档次就差一点了,读书本身是对精神文明的一种追求。

要建立学习型社会,老师责任更重了。

这当然是过去的事了,现在呢?咱们党中央提出要建立一个“学习型”的社会。一个社会整体上要进步,一个国家的实力

要整体上提高,我认为必须靠学习。我理解学习型社会,第一从空间角度人人都要学习;从时间的角度,一个人要终生学习。要建立学习型社会,老师责任更重了。老师的责任说到底就是教书育人,不读书怎样教书,不读书怎样育人。要建立学习型社会,学生应该在基础教育阶段养成读书的习惯,这样才能终生读书。如果在基础教育阶段,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等参加工作了,再让他(她)读书,那比较困难。所以建立学习型社会就对我们老师提出了要求。

另外,建立学习型社会,老师还要让学生会读书。不是所有拿着报纸、书念的人都会读书。我见过这样一个材料,一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