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育学题库4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章节习题及答案第3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2011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章节习题及答案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当代生物社会学家威尔逊认为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是( )。
A.个体本能B.外在环境C.基因复制D.肌体成熟2.教育教学要求的“一刀切”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
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3.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白板说”,认为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这是一种( ) 。
A.外铄论的观点B.内发论的观点C.多因素论的观点D.反映论的观点4.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
这是一种( )。
A.外铄论的观点B.内发论的观点C.多因素论的观点D.综合论的观点5.盲人的触觉、听觉一般非常灵敏,这说明了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互补性D.个别差异性6.个体身心发展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称为( )。
A.关键期B.机能期C.发展期D.差异期7.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B.个别差异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8.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是心理学家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 )提出来的。
A.互补性B.阶段性C.顺序性D.不平衡性9.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 )A.主导因素B.决定因素C.物质前提D.无关因素10.“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
A.霍尔B.华生C.高尔登D.格塞尔11.一般来讲,小学阶段相当于人生发展的( )。
A.幼儿期B.少年期C.童年期D.青年期12.教学中“拔卣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 )。
A.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B.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C.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规律D.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13.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乍主张( )。
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二因素论D.教育万能论14.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认为,人的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
当代教育学必备试卷及答案4

试卷四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8分)1.狭义的教育:2.教学艺术:3.道德素质:4.经验课程: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1.学生的审美素质是由、和构成的。
2.教学评价的形式有总结性评价、、。
3.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4.教育情境可以分为物质情境和。
5.学生的素质分为生理素质、和三个层次。
6. 、和是我国中小学课程的基本表现形式。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拔苗助长”违背了什么教学原则_____。
A、直观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2.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_____。
A、复式教学B、班级授课制、C、个别教学D、分组教学3.教师的根本任务是_____。
A、传授知识B、增强技能C、发展能力D、教书育人4.班主任工作的根本任务是要对学生_____负责。
A、思想品质发展B、全面发展C、身体发展D、智力发展5.教育是年轻一代成长和社会延续与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为一切社会所必需,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具有_____。
A、生物性B、永恒性C、历史性D、阶级性6.校本课程是的课程。
A、国家规定B、学校规定、C、学校安排D、学校教师开发7.教给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是贯彻的要求。
A 、启发创造原则、B、直观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8.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而组织起来,这句话是讲的。
A、卢梭B、杜威C、赫尔巴特D、布鲁纳9.学校教育产生于_______。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10.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需要为本,强调根据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需要为主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的理论为_______。
A、生物起源说B、个人本位论C、社会本位论D、心理起源说11.学科课程论历史悠久,它又称作。
A、分科课程论B、活动课程论 C 、核心课程论D、结构课程论12.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论著《新教育大纲》的作者是。
教育理论 当代教育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的发展1、教育发展和变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的发展伴随着生产关系的变革,引起了教育的发展和变革。
1)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由于生产力极为低下,所以教育的发展很慢,主要是统治阶级培养人才,广大的人民没有受教育权。
教学内容也十分险隘,主要是道德经典诵读。
2)14世纪以后,资本主义发展起来,在此发生了两次工业革命。
为适应资本主义的产生,教育权扩大,实施初等义务教育,教育的内容逐渐增加实用功利性学科。
国家更加重视立法以法治教。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再一次改变了教育。
义务教育年限进一步延长,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和类型日益多样化,教育制度日趋国际化。
4)20世纪80年代,新的经济形势——知识经济产生并逐渐改变着世界。
对教育又提出新的要求。
网络教育、个性教育、教育的国际化等提供要求和可能。
2、古代教育的特征是什么?教育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
尽管东西方的教育虽然在具体内容和形式上存在许多差异,但都反映了社会发展水平的基本特征,这些特征在教育上具体表现为:一、等级性不同的阶级地位享有不同的教育权利和等级,贵族和平民、主人与仆人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二、道统性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是唯一被认可的思想,天道、神道与人道往往合二为一;三、专制性教育过程是管制与被管制、灌输与被动接受的过程,道统的威严通过教师、牧师的威严,通过招生、考试以及教学纪律的威严予以保证;四、刻板性教育方法、学习方法刻板,死记硬背,机械模仿;五、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教育的功用性价值不受重视,即受教育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获得实用的知识,而是受教育本身。
能不能受教育和受什么样的教育是区别社会地位的象征;经典、教义的教育处于社会较高的地位,习得实用知识的教育处于社会较低的地位。
3、近现代教育的特征是什么?近代教育特征(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
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考试真题

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考试真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主要扮演的角色是:A. 决定者B. 影响者C. 创造者D. 控制者人的发展是指:A. 生理上的成长B. 心理和社会能力的增长C. 知识的积累D. 所有选项都正确下列哪项不是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影响?A. 提升认知能力B. 塑造个性特征C. 决定遗传基因D. 增进社会适应性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应该:A. 严格遵循传统方式B. 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C. 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D. 忽略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认知发展理论认为,人的认知能力的发展主要受到:A. 遗传的影响B. 教育的影响C. 遗传与教育的共同作用D. 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列哪项是教育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A. 增强自我认知B. 传递社会规范C. 促进生理发育D. 培养创新能力情感教育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学术成绩B. 培养情感表达和调节能力C. 增强竞争意识D. 严格管理学生行为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在下列哪项中体现得最为明显?A. 学术成绩的提高B. 个体品德的形成C. 职业技能的获得D. 身体健康的保持教育公平对于人的发展的影响是:A. 无关紧要B. 有利于消除社会差距C. 可能导致新的不平等D. 只对少数人有益下列关于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 教育是人的发展的唯一决定因素B.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有限的C. 教育可以完全改变一个人的遗传特征D. 教育只对人的知识结构产生影响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请简述教育在人的认知发展中的作用。
分析教育如何影响人的情感和社会适应能力。
讨论教育公平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结合实际,论述教育如何促进人的个性化发展。
分析现代教育制度在人的发展中的挑战与机遇,并提出改进建议。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与人的发展》必考知识点最新版(二)_1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与人的发展》必考知识点最新版(二)1、填空题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被称为____。
参考答案: 发展关键期2、单选题天赋优异的儿童,比较容易成才,而存在智力缺陷的儿童教育起来就比较困难。
这说明_____A : 遗传素质可以决定人的发展B : 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C : 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D : 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遗传素质存在着个别差异,表现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感觉器官的结构和机能方面。
这些差异是个性形成的生理基础,是人的个性差异的最初原因。
3、单选题“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强调的是_____。
A : 遗传决定论B : 环境决定论C : 社会决定论D : 个体本位论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 解析:强调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4、单选题在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决定个体身心发展从潜在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条件是____ _A : 遗传B : 环境C : 学校教育D : 个体主观能动性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5、简答题 1964 年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发表了題为《人类特征的稳定性与变化》的研究报告,他认为“个人的智力成熟从出生到 4 岁发展到40%,4 到 8 岁再发展 30%,8 岁以后发展剩下的30%……如果儿童在这非常重要的早期岁月中得不到理智的刺激,他们的学习能量就受到了严重的妨碍”。
青少年从出生到成熟并不是每年匀速地发展,而是经历过几次发展的高潮。
第一次高潮是婴儿出生的第一年。
在这一年内,婴儿身高增长 25 厘米左右,体重增加 7 公斤左右。
然后就缓慢下来,每年平均身高增长 2~3 厘米,体重增加 2~3 公斤。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第4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第6章 当代学习理论)【圣才出

第4章教育与人的发展1.为什么说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答: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的基本目的之一,也是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
这主要是由教育的概念、目的和人的发展特征决定的。
(1)教育的概念和目的决定了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学校教育则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他们发生某种变化的活动。
可见,教育是通过施加一些活动和影响使教育对象有所变化和发展的活动,其主要的目的是促进教育对象的发展,因此,促进教育对象即人的发展是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
(2)人的发展特征决定了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在教育学视野中,人的发展具有不同于其他生命体的明显的特征,如个体发展具有历史性与社会性,具有顺序性与阶段性等,这就决定了人的发展必须以历史条件和社会发展水平为依托,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发展。
而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恰恰满足了这种要求,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全面系统的向学生呈现人类社会的文明成果,因此,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
正是由于教育的概念、目的和人的发展特征这些因素,决定了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
2.请用教育人本论来解释教育提升人的地位的意义。
答:教育人本论是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的,融儒家“人本”教育传统与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于一体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潮。
其基本涵义是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但并不排斥教育社会本位。
教育人本论与教育社会本位是相互支持的,它与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有联系,也有不同。
从教育人本论的视角,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释教育提升人的地位的意义:(1)教育发现人的价值当代教育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价值的认识,提高人们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充分认识到人的生命价值,人的主体地位,人的个体的独特尊严。
教育不仅要教给人们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教会人们驾驭知识的技能。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第4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13章教育与经济发展——第16章教育与文化)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第4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13章教育与经济发展——第16章教育与⽂化)第13章教育与经济发展1.⼈⼒资本理论受到哪些理论的挑战?答:⾃20世纪60年代以来,舒尔茨提出的⼈⼒资本理论发挥着很⼤的作⽤,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显现出了很多问题。
之后,⼜逐渐涌现出了很多对其形成挑战的理论,主要有:(1)筛选理论筛选理论是20世纪60~70年代,在伯格等⼈对⼈⼒资本理论的批判过程中形成的。
筛选理论是从分析劳动⼒市场上雇主选聘求职者的过程去说明教育的经济价值。
筛选理论认为,教育并不提⾼⼈的能⼒,只是⼀种标识个⼈能⼒的⼯具,它揭⽰了已内含于⼈的未来的⽣产特征,表明了⼀个⼈固有的⽣产⼒,从⽽为雇主识别、选拔不同能⼒的求职者提供依据,起到筛选作⽤。
个⼈受教育的程度既是求职者表达个⼈能⼒的信号,⼜是雇主鉴定求职能⼒的装置。
(2)劳动⼒市场划分理论劳动⼒市场划分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出现的,主要的代表⼈物有⽪奥雷、多林格、⼽登等。
劳动⼒市场划分理论采⽤制度经济学的观点,指出劳动⼒市场由于种种制度性⼒量的影响⽽被划分为不同的部分。
他们把劳动⼒市场划分为主要劳动⼒市场和次要劳动⼒市场,主要劳动⼒市场为劳动者提供⼤公司、⼤企业的⼯作,次要劳动⼒市场为劳动者提供⼩企业、⼩公司的⼯作。
教育的作⽤不在于提⾼个⼈的知识技能,⽽在于它是决定个⼈是在主要劳动⼒市场,还是在次要劳动⼒市场上⼯作。
该理论在其最简单形式上以“⼆元论”著称,故⼜被称为“⼆元劳动⼒市场理论”。
(3)社会化理论社会化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出现在西⽅,其创始⼈是鲍尔斯和⾦蒂斯。
社会化理论是⼀种探讨教育的社会化功能理论,它从教育的功能和结构⽅⾯来分析教育维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功能。
社会化理论认为教育的经济功能源于它的社会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远⽐教育提⾼知识技能对经济的影响更重要。
由于资本主义结构的等级化、分⼯化,不同的⼯作需要不同的个性特征。
教育学 教育与人的发展答案(1)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一.选择题1()的发展为心理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oA.感知觉B大脑和神经系统C机体的正常发育D.智力的成熟2 儿童身心发展有高速发展期,某一时期特别迅速而其他阶段相对平稳,这一现象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A.不均衡性B顺序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3 “ 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这一观点源于()表现出来。
A.《学会生活》B.《学会学习》C.《民主主义与教育》D.《学会生存》4. 环境决定论完全否定了( )o①遗传作用②教育价值③家庭影响④文化的功能⑤人的能动性A.①④B.①⑤C.②③D.②④5. 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主要来自学校教育的( ).A普遍性B特殊性C统一性D协调性6.心理学家是根据身心发展的哪一规律题出发展关键期的概念?()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差异性7.格塞尔的“ 同卵双生儿爬楼梯试验”,充分说明了( )oA.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约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和阶段B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决定人的身心发展的个性C遗传素质可随环境的妀变而妀变D遗传素质提供了人的身心发展的可能性8.主观能动性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就在于人不是消极地适应环境,人是一个积极、能动的主体。
主观能动性无论如何表现都离不开( ).A实践B活动C玩耍D游戏9.下列表述中,不能体现环境对人身心发展的影响的是( )oA. “近朱者赤,近至者黑"B."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C “ 孟母三迁“ D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10.《学记》中的“时过然后学,则虽勤苦而难成“,说明教学工作应遵循的个体身心发展()规律0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11.儿童的身心发展中呈现了先发展头部后发展躯干和四肢,先发展大肌肉和大骨骼后发展小肌肉小骨骼,这一现象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 ) 。
A.不平衡性B.阶段性C顺序性D.个别差异性12.某位家长和老师聊天,说到孩子正处于“心理断乳期”,这说明学生正处于( )。
教育学基础复习题库

目录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4)一、填空 (4)二、单项选择 (4)三、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5)四、名词解释 (6)五、辨析(先判断,再作简要说明) (6)六、简答 (6)七、实例分析 (6)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6)一、填空 (6)二、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6)三、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7)四、简答 (7)五、论述 (8)六、实例分析 (8)七、辨析题:1.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说:“科学进步的根是扎在教育之中的”。
(8)第三章教育与个体发展 (8)一、填空 (8)二、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8)二、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x”) (9)三、名词解释 (10)四、简答 (10)五、论述 (10)七、辨析: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10)六、案例分析: (10)第四章教育制度与教育发展 (10)一、填空 (10)二、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1)三、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1)四、名词解释 (11)第五章教育目的 (11)一、填空 (11)二、单项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1)三、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2)四、名词解释 (12)五、简答 (12)六、论述 (12)七、材料分析: (12)第六章教师和学生 (14)一、填空 (14)二、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4)三、选择题: (14)四、名词解释 (15)五、辨析 (15)六、简答 (15)七、材料分析: (15)第七章课程理论与课程改革 (16)一、填空 (16)二、单项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6)二、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7)四、简答 (17)五、实例分析 (17)第八章教学基本原理与方法 (18)一、填空 (18)二、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8)三、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20)四、名词解释 (20)五、简答 (21)六、论述 (21)七、实例分析 (21)第九章教学基本程序和策略 (23)一、填空 (23)二、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24)三、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 (25)四、辨析(先判断,再作简要说明) (25)五、简答 (25)六、论述 (25)七、实例分析 (25)第十章德育基本原理 (27)一、填空 (27)二、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27)三、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28)四、名词解释 (28)五、简答 (28)六、论述 (28)七、实例分析 (29)[案例]一次上班会课时,余老师发现地上丢了三团纸屑,当时还有三位同学尚未走进教室。
现代教育学

《现代教育学》试题库绪论一、单选题1.标志教育学成为一门学科是的出版。
A.培根的《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C.洛克的《教育漫话》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2.“人类教育心理学化”,这一观点是首先提出的。
A.裴斯泰洛齐B.卢梭C.杜威D.赫尔巴特3.提出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的是A.培根B.格斯纳C.洛克D.克伯屈4.“把一些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指的是A.卢梭的《爱弥儿》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C.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D.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笃德》5.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A.《大学》B.《论语》C.《学记》D.《礼记》二、判断题(正确的用“√”,错误的用“×”)1.《论语》是孔子所写的有关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的著作。
(x )2.赫尔巴特在论述教育的途径、方法和手段时是以心理学作为其理论基础的。
(v )3.德国教育学家梅伊曼和拉伊主张教育研究要“科学化”(v )三、材料分析题“所谓现代教育学就是现代社会的教育学”。
要点:现代教育学这一说法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是时间概念即是现代时期的教育学,所注重的是教育与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之间的关系。
二是价值概念,将教育学理解为“现代教育”之学,也就是指教育学本身所体现出来的现代性,如理论基础的多元化,理论系统化和多元化,元教育理论的产生等等。
四、论述题1.教育学经历了哪些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阶段的特点是什么?答:前教育学阶段,特点:没有形成理论体系:对教育的论述散见在其他著作当中。
独立教育学形成阶段,特点:教育学成为一个独立的领域:成立了教育学的研究机构:教育学家和教育学论著的大量出现:形成了独特的教育学话语体系。
教育学的多样化发展阶段:不同教育学派的涌现:教育学研究范式的丰富。
2.你认为现代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任何一门学科都应该有自己的研究对象,现代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现代教育问题(可展开论述,只要言之有利,鼓励观点创新)。
2021年高校版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教育学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关注的重点是学习。这种观点属于()
A.内发论
B.外铄论
C.动因论
D.多因素论
【答案】B
3.马克思关于事物发展的动因论
根据马克思关于事物发展的学说,事物的发展是由事物自身的矛盾所决定的,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
的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在这里,矛盾是一对对立统一的关系范畴,二者共同起作用。人在本质
上是一系列矛盾的存在,表现为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对立统一、主体与客体的对立统一、能动性
与受动性的对立统一。人自身所具有的矛盾的特殊性,决定了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
部矛盾运动。
什么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部矛盾呢?一般认为,在人的活动中,个体反映客观要求而产生的新的需要与
其原有的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部矛盾。矛盾的一方是个体新的需要,是由个体的和
社会的要求所引起的对一定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事物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主客观的关系也在不断变
发展,有的就是直接建立在生理成熟的基础上。如格塞尔所做的孪生儿的爬梯比较实验(直立行走)。
真题再现
【2014 年真题】格塞尔双生子爬楼梯比较实验,证明了( )因素对人的发展有关键影响。
A. 遗传素质
B.生理成熟
C.环境
D.教育
【答案】 (三)遗传素质是造成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的原因之一 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不仅表现在形态(身高、肤色、面孔)上,也表现在感官和神经系统的机能方面 具有的不同的先天特点。人的四种先天的气质类型以及神经过程的强度、灵活性和平衡性都有差别。如 在思维活动方面,神经过程灵活性高的人比神经过程不灵活的人,在解决问题上可以快 2~3 倍;在知觉广 度方面,神经过程强而灵活的人的知觉广度比较大。总之,在每个青少年身上表现出来的不同特点,如 不同的智力水平、不同的个性特征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受遗传素质的影响。 (四)遗传素质本身可以随着环境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改变而改变 由于社会的分工,一个人长期从事某一方面的实践,经常接触某一方面的事物,就能更好地掌握某一方 面的规律(如工艺师的微雕绝活)。这是由于长期进行某一方面的特殊训练,使大脑两半球有关部位的 暂时联系高度完善,脑的反应能力随之也得到充分提高。因此,儿童的神经系统,不仅被生来属性所制 约,而且本身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在不同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下,遗传素质可以向着肯定或否定的方向发 展,某一神经活动的特征可以得到发展或抑制。同时,即使是某些低能或弱智儿童,在特殊的教育作用 下,也能获得一定发展。 二、环境及其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环境是指人生活于其中,能直接或间接影响个体的形成和发展的全部外在因素。环境包括先天环境(即 胎内环境)和后天环境(即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其中,社会环境是指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创造和 积累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对人的发展具有作用。自然环境对人的身体、心理发展均有一定的影响。如根据 科学研究,人的身高与日照时间长短相关,我国北方地区人的身高比南方地区人的身高平均高度要高, 这是自然环境对身体方面的影响;人往往在美的大自然环境中受到陶冶、得到启发,南方人和北方人的性 格有很大的差别,这是自然环境对心理方面的影响。然而,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环境对人的影响 主要是通过社会环境实现的。社会环境包括社会文明的整体水平,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社会物质 生活条件以及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和道德水平。归结起来,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 下方面∶ 1.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人是社会的人,人的发展永远不能离开社会环境。儿童的机体和脑的发展是在同周围世界的接触过程中 产生内部矛盾运动而发展起来的,是在不断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实现的。事实证明,人的成长脱离了社会 环境,不仅不能正常发展,就连人的发展的基础也会遭到破坏(如"狼孩")。2.环境制约着身心发展的 水平、方向、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进程和速度环境中最重要的是社会生产方式,在不同社会生产方式的 影响下,社会的物质文化水平不同,人的身心发展的方向、水平也就不同。社会产品丰富,物质生活条 件优越,人的身体发展速度就快,成熟期就会提前。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广泛的、潜移默化的。人的知识、 兴趣、爱好、生活习惯以至性格特点无不与周围的环境有关。 社会生活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基础。尽管学校生活是学生最主要的生活方式之一,但是整个社会生活中 的任何一类因素都会或主或次、或隐或现、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三、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一)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从广义上讲,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也是环境的一部分。但是,它是一种经过有目的的选择提炼的特殊 环境,这就决定了它的特殊作用,即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所谓主导作用,是指学校教育对人 的发展具有主要的、导向性的作用。之所以如此,是因为∶ 1.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是专门培养人的活动。它根据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根据青少 年身心发展的规律,使人按照一定的方向发展。 2.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学校教育是在各种规章制度的严格制约下进行的,它保证了教 育、教学的良好秩序,把人的发展所需要的一切时间和空间全部纳入可控的程序之内;同时,学校教育有 系统的学习内容,这些内容的选择和编排考虑了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循序渐进地进 行。因此,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是全面的、系统的和深刻的。这些都是自发的、偶然的、片面的环境因 素所无法比拟的。
湖北特岗教师招考教育学精选试题:现代教育与人的发展(一)

湖北特岗教师招考教育学精选试题:现代教育与人的发展(一)一、选择题1.现代化是以( )的现代化为主体的社会整体性变迁。
A.政治B.经济C.教育D.人答案:D2.现代人与传统人的根本区别在于( )。
A.政治性B.文化性C.主体性D.群体性答案:C3.学生的个性发展中,主要有( )三种心理内化形式。
A.道德内化B.知识内化C.智力内化D.语言内化答案:ABC二、判断题1.人的发展只是人的成长和才能在时间上变化的过程。
( )答案:×2.教育的发展最终要服务和归结于人的发展。
( )答案:√3.人的现代化是在某一历史阶段出现的普遍的人类特性,因此其标准适用于各个国家。
( )答案:×[page]4.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就是指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
( )答案:×5.学生是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独立个体和发展中的人。
( )答案:√6.教育等于发展。
( )答案:×三、材料分析题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有这样一句话,“像拉斐尔这样的个人是否能顺利地发展他的天才,这完全取决于需要,而这种需要又取决于分工以及由分工产生的人们所受教育的条件。
”试根据所学理论分析这句话。
【答案要点】环境、教育对人的影响。
人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不仅受遗传素质的影响,也受到社会需要、分工等环境因素和教育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2.某小学的几位教师在办公室闲谈,甲教师说:“我们班的××这次数学考试又考了第一,真不愧是工程师的儿子。
”乙教师说:“我班的××和上次一样,又没及格,没办法,父母都是小学文化。
”甲教师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嘛,就是这个理儿。
”试根据所学理论分析这段对话。
【答案要点】材料中的老师是典型的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教育、环境等也是影响人的发展的重要因素。
教育学-教育与人的发展练习题较全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一、名词解释1、人的发展——参考答案:人的发展是指个体从胚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 进程中,其身心发生的连续不断的有规律的变化过程。
2、遗传素质——参考答案:遗传素质是指生物的亲代能产生与自己相似的后代的现象,包括有 机体的构造、感官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
3、环境——参考答案:环境是指围绕在个体周围的并对个体自发地产生影响的外部客观世 界。
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4、主体因素——参考答案:主体因素主要是指的人的主观能动性,它是人类认识和改造环境和 自我的能力和活动。
5、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参考答案: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从出生到长大成人,身心的发展是一 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个体身心 的发展是具有一定顺序的,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 既不能逾越,也不能逆向发展。
二、填空题1、人的发展包括2、人的心理的发展包括3、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有4、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可以概括为 5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是在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中形成的一般、本质的特征。
6 .所谓 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于形成的时练习题库的发展。
的、期。
7.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上的特点。
8.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
9.美国生理和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胎儿的发育大部分是由基因制约的,这种由基因制约的发展过程就是。
10.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
11.所谓,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
12.个性亦称,指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与独立性。
13.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
14.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称为是。
15.人的身心发展是在过程中实现的。
《当代教育学》自测题(四)

《当代教育学》自测题(四)《当代教育学》自测题(四)一、填空1.教育活动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教育的两大基本矛盾。
即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2.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
3.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是对受教育者的期望。
4.智育的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
5.教育内容的规范化形式有课程设置、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6.明代著名教育家、理学家朱熹提出的学思行相结合主要是指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和明辨之、笃行之。
7.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发挥人的潜能,实现人的价值的过程。
8.智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注意力。
9.教学的本质是一种认识活动,且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10.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
德语的过程是培养和形成学生的知、情、意、行的统一过程。
二、选择题1.德育的目标是(AB)A.教会学生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B.人中人C.人上人D. 人下人2.人口增长率影响到哪些教育因素()A.教育目的B.教育内容C.教育结构D. 教育质量E.教育规模3.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记娱乐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B)A.北欧的尼德兰B.捷克的夸美纽斯C.法国的斯图谟D.德国的福禄贝尔4.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循序渐进,这是因为(C)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教师的知识能力不一样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D.教育活动完全受遗传的制约5.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的起源论始终坚持(A)A.劳动起源论B.生物起源论C.心理起源论D.家庭起源论6.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A)A.认识活动B.教师教的活动C.学生学的活动D.课堂活动7.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D)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起主导作用8.在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理论的是(B)A.赫尔巴特 B.瓦·根舍因 C.怀特海D.克伯屈9.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B)A.主体B. 客体C.教的主体D.学的主体10.结构主义课程论的代表是(C)A.杜威B.怀特海C.布鲁纳D.赞可夫三、简答题1.现代德育观的主要内容德育的目标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什么样的人。
王道俊《教育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教育与人的发展【圣才出品】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成熟水平是不同的;同一机能系统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速率。人 的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掌握和利用人的发展的成熟机制,抓住发展的关键期,不失时 机地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生健康地发展。
(2)能动性 人是能动地、自主地完成和完善的。人的发展是一个自觉能动的过程,这是人的发展区 别于动物的一个重要特性。 人在发展过程中会表现出人所特有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具体表现在人的能动、自主、 自觉、自决和自我塑造等方面,是人的生长发展与自然界发展变化及动物生长发展最重要的 不同,这也是人的教育与人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以及动物训练等活动之间最根本的区别。它 为教育提供了合理的人性假设,为教育活动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也为教育活动提供了基本的 依据。 3.人的发展的规律性 从形式上看,人的发展的规律性主要表现为人的发展的顺序性、不平衡性、阶段性、个 别差异性和整体性。这些规律性具有重要的教育学意义,是教育工作必须遵循的规律性。 (1)顺序性 在正常情况下,人的发展具有一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既不能逾越,也不会逆向发展。 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要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2)不平衡性 人的发展并不总是按相同的速度直线前进的,不同系统的发展速度、起始时间、达到的
二、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 一般认为,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包括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能动性等方面。 1.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3 / 24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1)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年龄特征;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随着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的作用,人的遗传素质会逐渐 地发生变化。 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生理上的可能性,但并不决定人的发展。否认社会生活条件 和教育作用的观点,是错误的。 2.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 环境泛指个体生存于其中,在个体的活动交往中,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个体发展的外 部世界。根据其性质可以把它分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两大类。儿童发展的环境是儿童个体 所生存和活动于其中的,经过一代一代的前人以自己的劳动和活动为后代所创造的那个环 境,它包括自然环境,但主要是社会生活环境,这是儿童得以发展的现实条件。 (2)环境的给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 环境的给定性指的是由自然、历史,由前人、他人为儿童个体所创设的环境,它对于儿 童来说是客观的、先在的、给定的,是不能选择的。 但是,环境对人的发展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力度却因人而异,因为人是具有能动性的主体, 即使是初生儿,他也本能地会通过哭闹来影响、调动他的母亲和亲人,以改善他的生活处境; 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人的能动性、自主性、选择性、创造性在逐步增长,其对环境的反 作用与相互作用的活动也在逐步增强,即主体对环境的能动性、选择性在逐步增强。 因此,对环境概念的理解不能一般化、抽象化、静态化,应该对其作深入、具体而动态 的分析,应当把环境与人的生活和活动联系起来理解。
当代教育学[第四章教育与人的发展]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当代教育学[第四章教育与人的发展]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4b5403074a7302768e9939a8.png)
第四章教育与人的发展一、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
教育功能可以概括为两大方面,即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又称为教育促进人的发展的功能与教育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
1.个体发展与教育的主导作用(1)个体发展的含义与特征个体的发展,通常指的是个体从出生到成人期身心有规律的变化过程。
个体的发展包括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两个方面。
身体的发展,是指机体的各种组织系统(骨骼、肌肉、心脏、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的发育及其机能的增长,即指机能的正常发育和体质的增强;心理的发展,指个体有规律的心理变化,包括知识的发展、智力的发展和意向的发展。
个体的身体发展与心理发展是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的。
在教育学的视野中,个体的发展不仅有其特定的涵义,又有其区别于其他生命体的明特征。
①个体发展的历史性与社会性个体发展的历史性是指人类生命个体的发展总是带有一定的历史规定性,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个体发展的社会性是指:一方面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状况制约人类总体发展水平,因而也制约个体的发展水平;另一方面,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为着适应社会的需要,同时也为着促进社会的发展。
个体发展的历史性是与其社会性相统一的。
历史是社会的历史,社会是历史过程中的社会。
②个体发展的顺序性与阶段性从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人的发展具有顺序性与阶段性的特征。
任何作为人的生命个体,他的身心发展必然经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这一发展过程具有一定的顺序性与阶段性。
现代心理学将人的发展的顺序与阶段概括为:婴儿期(出生至3岁),幼儿期(3~6岁),儿童期(6—12岁),少年期(1l、12~14、15岁),青年期(14、15~17、18岁),成年期(18岁以后),成年期又可分为青、壮年期和老年期。
个体发展总体上经历的顺序与阶段是相对稳定的。
同时,个体的身心发展又表现为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速度和不同的发展重点。
③个体发展的相似性与差异性社会对人的发展有诸多共性的要求,人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形成诸多共同的趋向与特征。
湖北特岗教师招考教育学精选试题:现代教育与人的发展(二)

湖北特岗教师招考教育学精选试题:现代教育与人的发展(二)一、选择题1.马克思和恩格斯从( )方面来说明其“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A.道德原则B.劳动能力C.社会关系D.全人类解放答案:BCD2.现代教育主要是通过( )来实现。
A.社会教育B.学校教育C.家庭教育D.自我教育答案:B3.第一次提出人的全面发展概念的是( )。
A.空想社会主义者B.马克思C.恩格斯D.列宁答案:A4.影响人的发展的可能性因素有( )。
A.生产力B.社会关系C.环境D.教育答案:ABCD[page]二、论述题1.素质教育为什么对人的现代化起着巨大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答案要点】素质教育对人的现代化所起的巨大作用,是由素质教育的特点决定的。
①素质教育具有极大的人为性和明确的目的性。
②素质教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
③素质教育具有一定的终身性与开放性。
这种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素质教育是实现主体发展目标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提高人的主体性,追求并实现人的价值理想的过程。
②素质教育是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的过程。
③素质教育是完成人对现实思想道德水平超越的重要手段。
2.现代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有哪些作用?【答案要点】现代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表现在:①教育对人的劳动能力和其它才能、兴趣和爱好的发展,都有直接的影响作用。
②教育对人的道德面貌也有影响作用。
③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有效方法。
④从教育本身而言,教育是传播和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是提高全民族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填空
1.教育功能可以概括为两大方面,即教育促进功能与教育促进功能。
2.现代教育学将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归结为三个方面,即、、。
3.在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中,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对个体发展其一定的促进或制约作用。
4.马克思主义者从当时的社会现实出发,并结合共产主义的理想追求,提出了学说,即主张让每一个人的个性都得到的发展,并把它作为人们共同追求的一项根本的教育目标。
5.古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以及“孟母三迁”的故事,都说明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6.个体发展既是现实地展开,又具有无限的。
7.个体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先天脚尖和外部环境作用,而是与相互作用的结果。
8.在内在与外部条件大致相似的条件下,的发挥程度对人的发展有着决定性意义。
9.素质可以分为:先天的,后天的,先天与后天结合的。
10.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
11.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即与。
12.素质教育的基本任务为培养学生的、、。
13.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全面发展教育是素质教育的。
14. 教育对人的地位的提升表现在:教育发现人的价值,、教育发挥人的力量,。
二、选择
1.教育长期追求的目标是。
A发展人的能力B发展人的脑力C发展人的个性
D发展人的共性E发展人的价值
2.“狼孩”的事例说明,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
A不起决定作用B起决定作用C不起作用
D决定人的发展方向E促进社会的发展
3. 在内在与外部条件大致相似的条件下,的发挥程度对人的发展有着决定性意义。
A遗传B社会环境C教育
D人文环境E个体主观能动性
4.教育对人的地位的提升表现在。
A教育即发掘人的潜能B教育即发现人的价值C教育即发展人的个性D教育即发挥人的力量E教育即促进人的主体意识
5.教育发展人的个性表现在。
A促进人的潜能发挥B促进人的个体价值实现C促进人个体特征发展D促进人的价值实现E促进人的主体意识发展
6.素质教育可以分为。
A身体素质教育B心理素质教育C社会素质教育
D个性素质教育E发展素质教育
7.对于孩子的发展民间有“三翻六坐七挠八爬”的说法,这体现了个体发展的。
A顺序性和阶段性B社会性和历史性C个别差异性
D潜在性E价值性和发展性
三、名词
1.个体发展
2.素质
四、辨析
1.个体的身心发展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速度和不同的发展重点。
2.全面教育就是均衡教育,学校要为学生提供一样的教育。
3.个体发展是主客观因素统一作用的结果。
4.个体发展总体上经历的顺序和阶段是不均衡的。
5.素质教育根本目的有两个层次,其中成才是做人的基础。
6.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是相同的。
7.全面发展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目标或落实。
五、简答
1.个体发展有哪些特征?
2.为什么说教育在个体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3.简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基本任务。
4.教育对人的地位的提升表现在哪些方面?
5.简述素质教育的涵义及层次。
6.简述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
六、论述
1.什么是人的个性化?为什么说良好的教育具有促进人的个性化的功能?
2.论述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