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制度及其形成
中学教师资格教育知识:学校教育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新东方在线教师网(/)分享中学教师资格教育知识:学校教育制度的产生和
发展
考点:学校教育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1.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习教育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1902年,我国颁布的第一个近代学制,即“壬寅学制”,(亦称《钦定学堂章程》),为以后的学制奠定了基础。
1904年,我国颁布了“癸卯学制”(即《奏定学堂章程》),这是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
1922年,我国颁布了“壬戌学制”,即通常所说的“六三三学制”,后来几经修改,一直沿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这是中国近代史上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学制。
3.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注重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关注学前教育,很多学校将学前教育纳入正规教育体系。
)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P艮。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新东方在线教师网(/)分享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更多教师资格考试免费资料请访问“新东方在线教师频道”。
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一直以来都备受社会关注,对于塑造学生的思想、习惯和技能具
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围绕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历程、特点和现状展开探讨。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历程
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可以追溯至古代文明时期。
在古代,教育多由私人或宗教
机构负责,学生通过师徒制学习知识和技能。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公立学校逐渐兴起,并成为普遍教育的主要方式。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在19世纪开始建立,经
过多次改革和完善,逐渐形成了当前的模式。
二、学校教育制度的特点
•全面性:学校教育制度覆盖广泛,包括基础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等各个阶段,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
•有序性:学校教育制度遵循一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保障学生学习的有序性和连贯性。
•公平性:学校教育制度注重公平,致力于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帮助学生充分发挥潜力。
•专业性:学校教育制度要求教师具备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以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
•评价性:学校教育制度通过考试和评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学校教育制度的现状
目前,学校教育制度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完善和发展。
各国政府致力于提高教育
质量和公平性,推动学校教育制度不断向前发展。
在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时代背景下,学校教育制度也在积极探索教育科技的应用,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结语
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对于塑造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不断的创新和改进,学校教育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变化,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学校教育发展制度
学校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培养人才、传承文化、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使命。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学校教育发展制度也在不断演变和完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学校教育发展制度。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1. 非正式教育阶段:在人类早期,教育主要以家庭、宗教、社会习俗等方式进行,没有固定的教育机构和系统。
2. 正式教育阶段:近代以来,学校教育逐渐成为一种正式的教育形式。
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即制度化教育,开始兴起。
这一阶段,学校教育制度逐渐完善,包括学制、课程、教育方法等。
3. 现代教育阶段:二战后,现代教育制度呈现出一些共同发展趋势,如加强学前教育、普及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渗透、高等教育多样化等。
二、我国学校教育发展制度1. 学制:我国学校教育制度分为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四个阶段。
学前教育主要针对3-6岁儿童,初等教育针对6-12岁儿童,中等教育分为初级中等教育和高级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包括专科、本科、研究生等层次。
2. 学前教育:我国将学前教育纳入国家教育体系,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学前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使儿童身心获得协调发展,为进入小学做好准备。
3. 初等教育:初等教育是我国学制中的第一阶段,主要任务是打下文化知识基础,培养基本的写算能力。
我国实施初等教育的机构包括普通小学、成人初等学校等。
4. 中等教育:中等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我国中等教育分为初级中等教育和高级中等教育,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
5. 高等教育:我国高等教育包括专科、本科、研究生等层次。
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推动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
三、我国教育发展目标1. 提高教育质量:通过改革教育制度、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师素质等措施,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2. 普及义务教育:逐步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所有适龄儿童都能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
学校制度发展进程
一、非正式教育阶段在非正式教育阶段,教育主要依赖于家庭、社会和宗教等途径。
这一时期,教育没有明确的制度约束,教育内容和方法较为简单,教育对象也相对有限。
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初期的教育就处于这一阶段。
二、正式教育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教育逐渐从家庭、社会和宗教等途径分离出来,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教育体系。
学校作为一种教育实体出现,标志着正式教育阶段的开始。
这一时期,教育制度开始形成,教育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逐渐规范。
三、正规教育阶段近代以来,学校教育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形成了现代学校制度。
正规教育阶段的特点如下:1. 学制层次分明:学校教育体系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形成了完整的学制体系。
2. 教育内容多样化:教育内容不仅包括学术性学习,还包括职业技能培训等。
3. 教育方法科学化:教育方法逐渐从经验积累转向科学研究,教育质量得到提高。
4. 教育组织形式多样化:学校教育组织形式从单一的课堂教学扩展到实验、实习、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
5. 教育管理规范化:学校教育管理逐渐从经验管理转向制度管理,教育资源配置更加合理。
在我国,学校制度的发展历程如下:1. 1902年,颁布《钦定学堂章程》,标志着我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的诞生。
2. 1903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是我国第一个实行的现代学制。
3. 1912年,颁布壬子癸丑学制,这是辛亥革命后我国教育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
4.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学校教育制度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总之,学校制度的发展历程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从非正式教育到正规教育,再到现代学校制度,学校教育制度在不断完善中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在未来,我国将继续深化教育改革,不断完善学校教育制度,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做出更大贡献。
现代学校制度的形成
一、背景现代学校制度的形成,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教育始终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从古代的私塾到近代的学校,教育制度不断演变,最终形成了现代学校制度。
二、形成过程1.古代教育在古代,教育主要以家庭和宗教场所为主,学校教育尚未形成。
当时的教育内容主要是道德、礼仪、宗教等,教学方法以口授为主。
这一时期的学校教育具有以下特点:(1)教育对象有限:只有贵族和宗教人士才能接受教育。
(2)教育内容单一:主要以道德、礼仪、宗教等为主。
(3)教育方式落后:以口授为主,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2.近代教育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教育逐渐从宗教和贵族手中解放出来,开始向平民化、普及化方向发展。
这一时期,现代学校制度的雏形开始显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普及:学校教育开始面向广大平民,教育对象逐渐扩大。
(2)课程设置多样化:教育内容逐渐丰富,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
(3)教学方法改进:采用班级授课制,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手段逐渐现代化。
3.现代学校制度的确立20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学校制度逐渐完善。
其主要特点如下:(1)教育体系完善:形成了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完整教育体系,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层次人群的教育需求。
(2)教育目标明确: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核心,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3)教育内容丰富:课程设置更加合理,涵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多个领域。
(4)教育手段现代化:采用多媒体、网络等先进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5)教育管理科学化:建立健全教育管理制度,确保教育质量。
三、影响现代学校制度的形成,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提高了国民素质:通过普及教育,提高了国民的文化水平、科技水平和道德水平。
2.推动了社会进步:教育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社会和谐提供了有力支持。
3.促进了人类文明:教育传播了科学知识、人文精神,丰富了人类文化。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经历了长期演变和发展。
从古代的私塾制度到现代的义务教育制度,教育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进步。
以下将详细介绍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
一、私塾制度私塾制度是我国教育制度的起始形式。
从古代开始,私塾就是人们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
这些私塾通常由一位老师在自己的家中教授一些基本的文化知识,如经典、字课、算术等。
私塾的教育内容主要是传统的文化和价值观念,学生数量较少,只有家族中的子弟可以参与。
二、官学制度宋朝时期,官学制度逐渐形成。
官学是由政府设立和管理的学校,旨在培养人才为政府服务。
官学的发展不仅拓宽了教育的范围,还形成了一系列的教育制度和规范。
在明清时期,官学制度进一步完善,分为国子监、府学等级别,招生范围逐渐扩大,教学内容也更加多样化。
三、现代学校制度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开始接受西方的近代教育制度。
清朝末年和民国时期,许多国内学者和留学生返国,推动了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
先进的西方学校制度和教育理念进入中国,为我国教育的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教育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和发展。
在1950年代,我国开始实施义务教育制度,推动全民受教育的目标。
这一制度使得教育资源得到更加公平地分配,大大提高了我国人民的受教育水平。
1978年,我国启动了开放的进程,教育领域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
教育发展的重要方针是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
随后推行的措施包括取消高考加分项目、推行分层次教育、鼓励创新等,大大拓宽了学生的选择空间和学习途径。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教育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我国教育制度也在不断调整和优化。
国家相继出台了《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推动教育的公平和公正。
同时,加强职业教育、提倡素质教育等也成为当前教育的重要方向。
通过对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的描述,可以看出,教育制度在不同历史时期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推动,逐渐发展壮大。
学校教育制度中文版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历程1. 古代教育制度我国古代教育制度起源于奴隶社会,以官学、私学、书院为主要形式。
汉、唐时期,学校教育制度逐渐完备,形成了以儒学为主体的教育体系。
2. 近代教育制度1840年鸦片战争后,我国开始接触西方教育,清政府开始兴学堂、定学制、废科举,逐步建立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1902年颁布的壬寅学制和1904年颁布的癸卯学制,是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3. 现代教育制度1922年颁布的壬戌学制,又称“六三三制”,是我国现代教育制度的重要里程碑。
该学制强调适应社会进化的需要,发扬平民教育精神,注重个性发展,使教育易于普及。
二、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1. 普通教育普通教育是指以培养公民基本素质、为高等教育输送合格新生为主要任务的学校教育。
我国普通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四个阶段。
2. 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指以培养具有专业技能和素质的劳动者为主要任务的学校教育。
我国职业教育分为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两个层次。
3. 特殊教育特殊教育是指针对身心障碍者、智力障碍者等特殊人群实施的教育。
我国特殊教育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等阶段。
三、学校教育制度的特点1. 系统性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涵盖各级各类学校,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2. 层次性学校教育制度具有明确的层次结构,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形成了不同层次的教育体系。
3. 地域性学校教育制度在不同地区具有差异性,体现了地方特色和需求。
4. 动态性学校教育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和完善,以适应时代要求。
总之,学校教育制度是我国教育制度的核心内容,对于培养人才、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要不断深化改革,完善学校教育制度,为我国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学校教育制度及其形成(大全五篇)
学校教育制度及其形成(大全五篇)第一篇:学校教育制度及其形成学校教育制度及其形成一、什么是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用以指称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管理体制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关系等。
其中的“各级”包括学前教育机构、小学、中学、大学等不同阶段;其中的“各类”除普通学校外还有各种专业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业余学校等不同类型。
它们构成了纵横交错的学校教育系统。
可见,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教育制度体系中最严密、最有效的基本制度,是通过立法作出规定而建立起来的,从而保证一个国家学制的统一性、稳定性和完整性。
或者说,学校教育制度是国家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制度保证,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需要明确的是,学制是由国家政权机关制定并颁布实施的,制定学制不能凭主观意志,因为任何一种学制,都要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制约。
二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⑴前制度化教育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人类早期教育,终于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
教育实体的出现,意味着教学形态已趋于定型。
教育实体的产生式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它属于形式化的教育形态。
一般认为,在奴隶社会初期出现的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学校是其重要的标志。
奴隶社会初期,生产力的发展已经到了时一部分人有可能摆脱直接的物质生产体力劳动,专门从事精神活动或智力活动,社会出现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于是教育活动开始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单独的专门事业。
具体条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产力的发展和剩余产品的出现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可能的前提条件;二是社会知识经验的不断积累和丰富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教育内容;三是文字的形成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教育媒介。
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包括了古代的前学校与前社会教育机构、近代的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
学校教育制度的的形成与发展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
1.前制度化教育。
2.制度化教育3.非制度化教育“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二)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现代教育特别是二战以后的教育制度,呈现出一些共同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一)古代教育1.古代中国在我国,一般认为正式的学校产生于奴隶制国家建立以后的夏朝。
传说当时已有“痒”、“序”、“校”三种教育机构。
“痒”是兼施养老的教育机构,“序”具有明显武士教育的特点,“校”则已是一种比较完备的军体性的教育机构。
2.古代印度教育控制在婆罗门教和佛教手中。
3.古代埃及4.古代希腊、罗马(二)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抑神扬人”(三)近代教育。
(四)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征(一)教育的含义(二)教育的功能1.教育具有影响社会发展的功能2.教育具有影响个体发展的功能教育的影响有正向的,也有负向的。
(一)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先秦时期以墨翟为代表的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
墨翟以“兼爱”和“非攻”“亲知”、“闻知”和“说知”,道家主张“弃圣绝智”、“弃仁绝义”,“道法自然”《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和世界教育史上一部最早、最完整的教育学专著。
(二)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在西方,较早集中讨论教育问题的著作一般认为是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培养》(又译《雄辩术原理》)(一)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二)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三)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目的(四)教育相对独立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一)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二)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三)教育可以促进民主一)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二)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三)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四)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一)教育再生产劳动力(二)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三)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投资包括学校教育、职业训练、卫生保健及为适应就业变化而进行的信息搜寻等形式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一)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二)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三)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一)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二)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三)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四)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一)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二)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三)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二)学校文化的特征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4.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一)学生文化的成因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2.同伴群体的影响3.师生的交互作用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5.社区的影响(二)学生文化的特征1.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学生文化是介于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学生从儿童迈向成人的一种过渡性的产物。
教育学原理(06)学校教育制度
二、新中国建立后的学校教育制度
1951.10.1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 《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1958.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1985.5.27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1986.4.13 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995.3.18 八届人大三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998.12.24 国务院《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2001.5.29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15. 通过终身教育来实现个人或社会的适应机能和革新机能。 16. 终身教育实行补正的机能,克服现行教育的缺点。 17. 终身教育的最终目标是维持和改善生活的质量。 18. 实施终身教育有三个主要的前提条件:提供适当机会、增进学习动
机、极高学习能力。 19. 终身教育是把所有的教育组织化的原理。 20. 在付诸实施方面,终身教育提供一切教育的全部的体系。
终身1教97育5年的,联特合征国: 教科文组织汉堡研究所主任戴夫将终身教育的基本特
征概括为20个方面: 1. 终身教育这个概念是以”终身””生活””教育”三个基本术语为基础
的.这些术语的含义和对他们的定义基本上决定了终身教育的含义和 范围。 2. 教育不是在正规学校教育结束时便告终止,它是一个终身过程。 3. 终身教育不限于成人教育,它包括并统一所有阶段的教育,而且全面 地看待教育。 4. 终身教育既包括正规教育,也包括非正规教育。 5. 家庭在终身教育过程的初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家庭学习贯穿于一个 人的一生。 6. 当地社会在终身教育体系中也起着重要作用,这种作用是从儿童与它 的接触时开始的。 7. 中小学、大学和训练中心之类的教育机构固然是重要的,但这不过是 终身教育机构的一种。它们不再享有教育的垄断权,也不再能够脱离 其他社会教育机构而存在。 8. 终身教育从纵的方面寻求教育的连续性和一贯性。 9. 终身教育从横的方面寻求教育的结合。 10. 终身教育与拔尖主义的教育相反,具有普遍性,它主张教育的民主化。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第二节现代学校教育制度一、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在现代教育制度的形成过程中,最先形成和完善起来的是学校教育系统。
最初的教育制度就是学校教育制度,所以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它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学校行政制度,主要涉及学校与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关系;二是学校管理制度,主要涉及到学校内部管理的一些关系,如考试制度、教学制度、评估制度、奖励制度、升留级制度等。
学校教育制度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最初的学校类型比较简单,各类学校之间没有复杂的关系,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到了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才逐步形成比较完备的学校教育制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各国学制又有向上下延伸和向纵深发展的趋势,学校的类型更加多样,它们的关系也更加复杂。
20世纪,欧洲国家先后将原来两轨学校系统合为一轨,这是世界学制的革命性变化。
具体到各级各类学校来看,其主要表现有:1、幼儿教育欧美发达国家纷纷重视早期教育,为使幼儿教育迅速走向普及,许多国家已经把幼儿教育列入学制。
与此相联系,幼儿教育阶段主要有两个变化:一是幼儿教育的结束期普遍有所提前,原来7岁的提前到6岁,6岁的提前到5岁;二是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的联系加强,甚至使幼儿教育的大班和小学的低年级结合起来。
如英国规定5—7岁儿童入幼儿学校,而幼儿学校又作为小学的一部分;法国从1970年起5岁儿童已经全部进入幼儿学校,把5—11岁的儿童划分为5—7岁,7—9岁和9—11岁三个教育阶段,使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2、小学教育随着义务教育已经由小学发展到初中乃至高中阶段,小学教育成为普及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教育的起始阶段。
而由于学生身心成熟期的提前,教师水平和小学教育质量的提高以及对儿童潜力的重新认识等原因,都促进了小学教育的变革。
学校教育制度及其形成
学校教育制度及其形成一、什么是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用以指称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管理体制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关系等。
其中的“各级”包括学前教育机构、小学、中学、大学等不同阶段;其中的“各类”除普通学校外还有各种专业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业余学校等不同类型。
它们构成了纵横交错的学校教育系统。
可见,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教育制度体系中最严密、最有效的基本制度,是通过立法作出规定而建立起来的,从而保证一个国家学制的统一性、稳定性和完整性。
或者说,学校教育制度是国家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制度保证,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需要明确的是,学制是由国家政权机关制定并颁布实施的,制定学制不能凭主观意志,因为任何一种学制,都要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制约。
二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⑴前制度化教育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人类早期教育,终于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
教育实体的出现,意味着教学形态已趋于定型。
教育实体的产生式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它属于形式化的教育形态。
一般认为,在奴隶社会初期出现的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学校是其重要的标志。
奴隶社会初期,生产力的发展已经到了时一部分人有可能摆脱直接的物质生产体力劳动,专门从事精神活动或智力活动,社会出现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于是教育活动开始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单独的专门事业。
具体条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产力的发展和剩余产品的出现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可能的前提条件;二是社会知识经验的不断积累和丰富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教育内容;三是文字的形成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教育媒介。
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包括了古代的前学校与前社会教育机构、近代的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
据目前可查证的史料记载,最早的学校出现在约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古埃及,欧洲最早出现的学校约在公元前8≈前7世纪古希腊的雅典。
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
一、引言教育制度是国家为实现教育目的,对教育系统及其活动进行规范和管理的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作为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制度的核心与主体。
本文将从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发展历程、要素和确立依据等方面进行概述。
二、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系统,它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种教育制度的主体,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系统;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系统赖以存在和运行的一整套规则,如教育法律、规则、条例等。
三、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历程1. 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与社会同一的人类早期教育,终于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
2. 制度化教育: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
从17世纪到19世纪末,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建立起近代学校教育系统,大致说来,严格意义上的学校教育系统在19世纪下半期已经基本形成。
3. 非制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非制度化教育针对制度化教育的弊端,但又不是对制度化教育的全盘否定。
非制度化教育思潮的代表有库姆斯等人陈述的非正规教育的概念、伊里奇所主张的非学校化观念等。
四、学校教育制度的要素1. 学校的类型:根据教育举办的主体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两类;根据教育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实施普通教育的学校与实施职业教育的学校等。
2. 学校的级别:指学校的层次水平,即学校在学制系统中所处的阶级以及在同类性质的学校中所处的地位。
3. 学校的结构:决定了学校的类别,反映了学校之间的交叉、衔接、比例等种种关系。
五、学校教育制度的确立依据1. 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
2.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 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4. 人口发展状况。
5. 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六、结语学校教育制度是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的条件
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学校教育制度形成的物质基础。
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时代,人们主要从事农业和手工业,教育形式以家庭教育为主,学校教育尚未形成。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的到来,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为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提供了动力。
如马克思所说:“工艺学校和农业学校是这种变革过程在大工业基础上自然发展起来的一个要素。
”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时代,教育内容以传授宗教、道德和基础文化知识为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校教育逐渐形成了以传授科学技术知识为主要内容的体系。
如近代以来,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不断提高,职业学校、理工学院等专门学校相继出现。
三、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是学校教育制度形成的政治保障。
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学校教育制度具有不同的性质和任务。
例如,在封建社会,学校教育以培养统治阶级的子弟为主,教学内容以经学、文学为主。
而在资本主义社会,学校教育以培养各类人才、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教学内容以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为主。
四、文化传统与价值观念文化传统与价值观念是学校教育制度形成的思想基础。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对学校教育制度具有深远影响。
如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尊师重道”,使教育成为国家和社会的重要事业;西方文化则强调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使学校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五、教育家的理论贡献教育家的理论贡献是学校教育制度形成的重要条件。
历史上,许多教育家对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如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提出了班级授课制,对近代学校教育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则奠定了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
六、教育实践经验的积累教育实践经验的积累是学校教育制度形成的实践基础。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人们不断总结经验,探索教育规律,为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实践依据。
学校教育制度学校的产生
一、背景1.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开始从原始的采集、狩猎生活方式转变为农耕、手工业生产。
这一转变使得社会分工逐渐细化,人们开始关注教育,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各类人才。
2. 国家政权的建立:随着国家政权的建立,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需要培养一批忠诚、有才能的官员。
因此,教育成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的关键。
3. 宗教和民间传承的局限性:在古代,教育主要依靠家庭、宗教和民间传承,这种方式存在许多局限性,如教育内容单一、教育对象局限等。
二、过程1. 学校萌芽:学校教育制度的产生经历了从萌芽到发展的过程。
在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初期,学校教育制度的雏形开始出现。
如我国古代的“庠、序、学、校”等。
2. 官学制度的建立:官学制度的建立是学校教育制度产生的重要标志。
在奴隶社会,我国出现了官学,如周代的“辟雍”,专门培养官员。
此后,各国纷纷设立官学,如秦朝的“太学”、汉朝的“太学”、“郡国学”等。
3. 私学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私学逐渐兴起。
私学以传授儒家经典为主,如孔子的“私学”。
私学的兴起丰富了教育内容,扩大了教育对象。
4. 近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我国开始借鉴西方教育制度,建立了新式学校。
如1862年设立的京师同文馆,标志着我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开端。
三、意义1. 促进社会进步:学校教育制度的产生,使教育从家庭、宗教和民间传承转变为国家和社会的正式教育,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人才,推动了社会进步。
2. 传承文化:学校教育制度为传承和弘扬文化提供了重要途径,使优秀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3. 培养人才:学校教育制度通过系统化的教育,培养了大量具有专业知识、技能和道德品质的人才,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4. 促进教育公平: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使教育不再局限于特定阶层,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促进了教育公平。
总之,学校教育制度的产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为我国乃至世界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年级学校教育制度及发展
一、三年级学校教育制度概述三年级学校教育制度是指在我国教育体系中,针对三年级学生实施的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
它涵盖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三年级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历程1. 前制度化教育阶段在人类早期,教育主要是通过家庭、社会、宗教等途径进行的,没有形成系统的学校教育制度。
我国古代的教育形式主要包括私塾、书院等,但教育内容主要以儒家经典为主,缺乏现代教育制度的特征。
2. 制度化教育阶段近代以来,我国教育制度逐渐走向制度化。
1905年,清政府废科举、兴学堂,标志着我国现代教育制度的兴起。
在这一阶段,学校教育制度逐步完善,教育内容逐渐丰富,课程设置逐渐科学。
3. 现代教育制度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教育制度不断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
在三年级学校教育制度方面,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1)课程设置更加科学合理。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教育内容更加丰富。
除传统课程外,还增设了信息技术、艺术、体育等课程,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3)教学方法不断创新。
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教育评价体系逐步完善。
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三年级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1. 加强课程整合,注重学科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2. 优化教学资源,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 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 完善教育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 加强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总之,三年级学校教育制度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三年级学校教育制度将不断完善,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学校教育制度_前制度化
学校教育制度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学校教育制度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其中前制度化阶段是学校教育制度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
一、前制度化阶段的特征1. 教育主体确定在前制度化阶段,教育主体主要是家长、部落首领和智者。
他们负责传授生活技能、道德规范和文化知识。
教育主体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教育的观念和意识。
2. 教育对象相对稳定前制度化阶段的教育对象主要是未成年人,尤其是青少年。
教育内容主要围绕生活技能、道德规范和文化知识展开,以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为目标。
3. 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传播活动逐渐形成。
这些活动包括祭祀、庆典、节庆等,通过这些活动,人们将文化传承下去。
4. 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在前制度化阶段,教育活动主要在家庭、部落和公共场所进行。
随着教育活动的增多,一些专门的场所和设施逐渐出现,如学校、讲学所等。
5. 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前制度化阶段的教育活动逐渐从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
教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前制度化阶段的教育类型1. 原始社会教育原始社会教育是前制度化阶段的最早形态,主要以传授生活技能、道德规范和文化知识为主。
教育方式包括口头传授、模仿学习等。
2. 古代社会教育古代社会教育是前制度化阶段的主要形态,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教育内容更加丰富,教育方式逐渐多样化。
学校教育开始出现,如中国古代的私塾、西方的教会学校等。
三、前制度化阶段的教育意义1. 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前制度化阶段的教育旨在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使他们具备生活技能、道德规范和文化素养,为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
2. 促进文化传播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前制度化阶段的教育活动有助于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3. 推动社会进步前制度化阶段的教育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奠定了基础,为后来的制度化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教育制度及其形成一、什么是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用以指称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管理体制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关系等。
其中的“各级”包括学前教育机构、小学、中学、大学等不同阶段;其中的“各类”除普通学校外还有各种专业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业余学校等不同类型。
它们构成了纵横交错的学校教育系统。
可见,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教育制度体系中最严密、最有效的基本制度,是通过立法作出规定而建立起来的,从而保证一个国家学制的统一性、稳定性和完整性。
或者说,学校教育制度是国家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制度保证,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需要明确的是,学制是由国家政权机关制定并颁布实施的,制定学制不能凭主观意志,因为任何一种学制,都要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制约。
二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⑴前制度化教育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人类早期教育,终于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
教育实体的出现,意味着教学形态已趋于定型。
教育实体的产生式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它属于形式化的教育形态。
一般认为,在奴隶社会初期出现的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学校是其重要的标志。
奴隶社会初期,生产力的发展已经到了时一部分人有可能摆脱直接的物质生产体力劳动,专门从事精神活动或智力活动,社会出现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于是教育活动开始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单独的专门事业。
具体条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产力的发展和剩余产品的出现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可能的前提条件;二是社会知识经验的不断积累和丰富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教育内容;三是文字的形成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教育媒介。
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包括了古代的前学校与前社会教育机构、近代的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
据目前可查证的史料记载,最早的学校出现在约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古埃及,欧洲最早出现的学校约在公元前8≈前7世纪古希腊的雅典。
在我国的史料记载中,夏朝就有学校,但尚未完全确认,公元前1700年左右的殷有学校已从甲骨文的研究中找到证明。
学校的产生,意味着教育活动的专门化,教育形态趋于定型。
教育实体的形成具有以下特点:①教育主体确定;②教育的对象相当稳定;③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④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⑤由以上因素结合而成的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
当这些形式化的教育实体的特点比较稳定并形成教育的简单要素时,教育初步定型。
因此,教育实体化的过程是形式化的教育从不定型发展为定型的过程。
总之,前制度化的教育,是人类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它为制度化的教育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发展基础,并对教育的发展发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⑵制度化教育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
从17世纪到19世纪末,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建立起近代学校教育系统,大致说来,严格意义上的学校教育系统在19世纪下半期已经基本形成。
教育实体从简单到复杂、从游离状态到形成系统的过程,正是教育制度化的过程,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即意味着教育制度化的形成。
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它从初等学校延伸到大学,并且除了普通的学术性学习外,还包括适合于全日制职业技术训练的许许多多专业课程和机构。
从这一定义中我们可以发现,制度化的教育指向形成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
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以及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
随着学历社会的出现,制度化教育趋于成熟。
制度化教育的发展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制度化教育的影响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和各个方面,甚至于可以用“学历社会”来描述制度化教育对于整个社会的深刻影响。
制度化教育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对于社会、政治、文化乃至个人发展的影响,已经为社会普遍接受。
⑶非制度化教育思潮制度化教育在教育史上曾经是突破性的发展。
从学校系统的形成至今,教育制度度化达到了高度成熟的程度。
教育制度化实现后,在教育系统之中,各级各类学校、社会教育机构以及教育实体内部的教育活动、教育过程都形成一定的标准,在教育系统、教育实体与教育过程中按照标准和规范操作,并逐级实行规范管理,尽可能排除教育系统、教育实体、教育过程以外的干扰,尽可能排除人为因素的干扰,使教育活动有序开展。
毋庸置疑,具有完备学校系统的制度化教育使人类教育的高级形态,它与制度化的社会形态相伴生,是教育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亦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
但随着制度化教育的不断扩张,其问题日趋显现,尤其是其所具有的划一性、封闭性特征,越来越显得死板、狭隘。
随着教育制度化弊端的暴露,它开始成为人们反思的对象。
制度化教育的弊端引起了世界教育研究者的关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印发的《学会生存》一书中就对此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人们在对制度化教育反思的同时,也开始对非形式化、非实体化和非制度化教育的积极探索。
非制度化教育主要对学校等有组织的教育机构以外的教育活动的总称,有时也被称为“非正规化”教育。
可以说,非制度化教育使任何在正规教育体制以外所进行的,为人口中的特定类型、成人及儿童有选择的提供学习方式的有组织、有系统的活动。
譬如,农业教育和农民培训计划,成人识字计划,在正规教育体制以外所进行的职业技能培训,具有教育性质和目的的青年俱乐部,以及有关卫生、营养、计划生育、合作团体等各种社区的教学计划,等等。
一般认为,库姆等人的陈述非正规教育的概念、伊里奇所主张非学校化观念都是非制度化教育思潮的代表。
目前,提出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正是非制度化教育的重要体现。
可见,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非制度化到制度化,再从制度化到非制度化的过程,但是,“非制度化=制度化=非制度化”并非是一个简单循环或回复。
非制度化教育所针对的是制度化教育的弊端,而不是对制度化教育的全盘否定。
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每一个人应该在一个比较灵活的范围内,比较自由地选择他的道路。
如果离开了这个教育体系,他也不至于被迫终身放弃利用各种教育设施的权利。
非制度化教育相对制度化教育而言,改变的不仅是教育形式,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
2、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进入20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以及政治民主化的不断推进,各个国家都在不断地改进学制,以期更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现代教育特别是二战以后的教育制度,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⑴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学前教育使指对从出生到6岁这一阶段的儿童的教育。
“二战”前学前教育很少被纳入国家教育系统,但现在很多国家都将学前教育纳入了国家教育系统,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1995年有179个国家正式签署了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和《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并制定了相关政策,把学前教育纳入国家教育系统,从政策和法律层面保障幼儿教育,如法国实施了免费的幼儿教育。
我国2001年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6年颁布并实施《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从教育内容、组织和实施等等方面,指导和规范幼儿园工作,保障儿童的权利。
目前,学前教育已基本改变了传统单一的保育智能,强调保育与教育的结合,重视儿童的智力开发,而且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把学习与儿童生活紧密联系的重要性。
⑵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义务教育使分局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
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普及型、公共性、免费性等基本特征。
一个国家实施义务教育的年限长短和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义务教育的时间长短,主要由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教育基础决定。
自19世纪,欧美国家开始实行初等义务教育以来,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受教育权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权利,1990年召开的世界全民教育大会通过的《世界全民教育宣言》指出:“必须普及小学义务教育年限延长到中学教育阶段。
目前,世界上180多个国家中,有三分之二以上实行了九年或九年以上的义务 教育,甚至有些发达国家开始向高等教育延伸。
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年限为九年,包括了初等义务教育和初级中等义务教育两个阶段。
实际上,我国的义务教育学制主要以“六三制”(即小学六年制,中学三年制)为主,尚有少数地区实行八年制的义务教育,即小学五年制,中学三年制,但这些地区目前都正在抓紧实现由八年制向九年制的过渡。
⑶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普通教育主要是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职业教育使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二战”前,世界各国普遍推行双轨制教育制度,即为升入高一级学校做准备和为就业做准备的教育阶段,双轨之间几乎是不通的。
双轨制的主要弊端是,学生缺乏重新选择的机会,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生缺乏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二战”后,综合中学的比例逐渐增加,出现了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中学普通化的趋势。
⑷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在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条件的同时,也对高级人才提出了更大的需求,这使得高等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并成为表征国家实力和总体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高等学校开始从传统的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
随着社会生活的丰富多样化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传统的以学术性为标准的单一大学逐渐发生变化,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走向多样化。
在形式上,不同学制、不同办学形式的学校纷纷出现;在内容上,基础性的、应用性的、工艺性的学校各显特色;在入学目的、考试评价的方法上也多种多样。
带有职业教育性质的高等学校,如短期大学、社区学院、技术学院的等开始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⑸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随着学校教育的不断扩展,入学机会的不断增加,大众的教育需求得到了极大地满足。
“终身教育”的理念逐渐被人们广泛接纳,并影响着制度化教育体系的变革与发展。
在由一次性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的过程中,以获得文凭为受教育目的的程度逐渐降低,通过教育补充知识、丰富人生的目的越来越强,社会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⑹更加关注教育制度的国际交流教育具有很强的文化选择功能和融合功能,是实现文化传承和交流的重要渠道。
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得世界正在缩小,在方便了人们往来的同时,国际文化的交流显得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