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实施方案
印发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行动方案通知
印发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行动方案通知关于印发XX年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粤经信创新〔〕号发布时间:-03-10各地级以上市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顺德区经济促进局,各处室:现将《XX年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地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执行中工作进展情况、问题及建议,请及时与我委技术创新与质量处联系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二○一一年三月十日XX年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行动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以及WY书记关于我委XX年实现“四大突破”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根据委工作部署,制定本行动方案一、工作思路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国家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部署,围绕由我委牵头培育和发展的高端新型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和太阳能光伏等五个重点产业领域,统筹推进技术开发、产业化、市场应用与环境建设各环节,坚持规划引导与政策扶持相结合、*推动与市场主体相结合、自主创新与招商引进相结合、产业发展与市场培育相结合,部门联手、省市互动,以“产业基地、骨干企业和重大项目”为抓手,着力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打造优势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着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和提升发展,促进广东成为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先导区二、工作目标XX年,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工作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在产业规模方面,高端新型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和太阳能光伏等五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突破万亿元,增加值占全省的比重达到6%――在自主创新方面,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新增认定5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力争在、薄膜太阳能电池、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率先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产业化――在产业集聚方面,新增10个以上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打造1个产值超千亿元新兴产业群――在招商引资方面,跟踪建设一批重大项目,引进5个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达到22% 三、工作重点加强规划布局和政策引导1、制订实施《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决定的意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联合省发改委、财政厅等部门尽快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决定的意见》上报省*审定,明确我省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并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加大相关政策贯彻落实力度,切实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2、编制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根据《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决定的意见》、《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对《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进一步修改完善,尽快会同省发展改革委上报省*颁布实施按照省*统一部署,切实抓好高端新型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航天航空和太阳能光伏等5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按程序报批发布实施 3、制定出台一批产业发展促进政策研究制定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导目录编制实施《广东省轨道交通设备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和《广东省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规划》两个专项规划联合省税务部门,制定落实国务院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政策措施的实施细则和配套措施研究支持本地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采购的政策措施研究制定广东省云计算产业发展指导意见,部署实施云计算发展计划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 1、继续规划建设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建设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启动第二批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认定工作围绕我委牵头负责的高端新型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和太阳能光伏等5个重点产业领域,集中规划建设10个以上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2、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发展的支持力度以“省市共建”的方式,分市签署共建协议,集中资源和手段,加大对已认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的支持力度,指导各市制订印发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总体规划,制订促进产业基地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基地建设管理继续组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地专项资金项目,重点引导产业基地重大项目引进、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平台建设,完善产业链,提升产业基地集聚创新能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3、大力支持建设各类国家级产业基地重点选取基础好、条件优的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争取国家有关部委支持,以“部省共建”的方式,促进培育发展成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广州深圳2家“中国软件名城”,建成2家业务收入超过亿元和2家业务收入超过30亿元的产业园区广州、深圳和珠海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软件业务收入占全省的50%以上 4、推动粤东西北地区新兴产业协调发展加强对粤东西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作的指导和支持探索以省产业转移工业园等为载体,支持欠发达地区依托区域优势产业培育和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集聚创新资源,提升产业整体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协调发展发挥龙头骨干企业示范作用 1、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围绕着高端新型电子信息等五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今年新增认定骨干企业50家,使总数达到家,发挥骨干企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 2、加大对骨干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XX年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平台建设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倾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优先支持骨干企业开展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建设技术研发平台,力争将已认定骨干企业纳入“十二五”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奖励资金的支持范围3 培育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强研究制定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强评价体系和工作方案,重点在集成电路设计、嵌入式软件、工业软件和行业解决方案、中间件等领域发展家具备核心技术和较强创新能力的龙头骨干企业继续做好软件企业资质认定工作培育发展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超过40家跟踪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1、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重大项目——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加快推进华星光电代和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争取年底前投产加快推进部省共建产业示范基地,大力推进彩虹集团代显示屏、中显公司显示屏、汕尾信利显示屏,以及显示屏产学研合作平台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支持佛山、深圳等地引进建设玻璃基板项目——高清互动数字家庭网络项目加快推进部省共建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和推进中山软件和数字家庭产业孵化基地建设大力推广广州番禺、云浮云城等数字家庭试点应用成果围绕“三网融合”要求,加快推进以数字电视为核心的业务应用,推进电视、电脑、手机“三屏融合” ——提升手机产业价值链项目支持手机整机和模组厂商与省内屏厂商共同开展手机模组应用支持深圳建设中国“手机大厦”,汇集全球手机创新资源,形成以深圳为中心的全球手机设计中心和营销中心——珠三角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示范项目推进民用重点领域应用系统的建设,组织研制广东省民用动力动员管理系统、广东省重点营运车辆监控管理系统、广东省车辆安全与信息服务应用系统、广东省安全生产应急应用平台和广东省北斗区域差分增强系统,以应用带动产业化,推进北斗模块、终端产品的研发制造,在珠三角地区推进具有广东特色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大规模应用和产业化——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建设深入贯彻实施《关于促进我省第三代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编制出台我省新一代宽带无线通信网专项“十二五”实施方案继续抓好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在我省的实施拓展无线电产业合作领域,广泛引进国家创新资源,联合各界力量,建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服务广东、面向华南、辐射港澳的无线电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智慧广东物联网重点项目积极推进无线城市和城市信息一体化建设,重点推进智慧广州、智慧深圳等智慧城市试点,着力推动智慧南海、智慧石龙等智慧城镇试点扶持一批民生相关的物联网应用,推动智慧物流、智慧制造、智慧电网、智慧交通、智慧环保、智慧市政、智慧商务、智慧医疗、智慧家居、智慧水利、智能安全等11个方面的应用发展,加快建设南方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以中国移动南方基地、中国电信亚太信息引擎、中国联通国家数据中心为依托,以机器对机器业务为核心,大力发展物联网新业务、新应用加快发展和建设广州物联网基地、东莞物联网基地两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以及顺德物联网产业园区等 2、高端装备制造业重大项目——轨道交通设备重点项目重点建设广州和谐号修造基地、广东南车修造基地两个重点项目以广东南车轨道交通车辆修造基地和广州大功率机车检修基地为中心,引导省内企业为其配套,重点发展与车辆修造配套的高新技术产品,关键铸锻件和高强度型材产品,培育形成珠江三角洲轨道交通设备产业基地,推进广东轨道交通产业园建设——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广州大岗船舶配套产业园项目、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中山船舶工业基地建设项目、三一重工珠海海洋工程项目、中山市广重铸轧钢有限公司船用中低速柴油机大型铸锻件生产扩建项目等4个项目建设——新能源设备重点项目重点推进台山核电产业园项目、东方电气重型机器有限公司南沙核电出口基地三期项目、广东明阳风电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及关键部件产业化基地项目、佛山市东兴风盈风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研发与产业化项目等4个项目——航空产业重点项目重点建设珠海航空产业园、中航工业通用飞机产业基地、民航飞行校验中心南方基地、北航大微小发动机产学研孵化基地、雁洲轻型飞机制造项目、美国西锐通用航空项目和蛟龙大型水陆两用飞机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广州新加坡宇航航空维修项目、联邦快递项目和联合包裹项目,以及阳江通用航空运营项目建设 3、太阳能光伏产业重大项目加快推进佛山三水薄膜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东莞宏威集团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以及河源、中山、江门、揭阳等市太阳能光伏重点项目建设大力推进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协同发展,重点推动光伏装备、材料与电池制造企业以及省内高校、相关研究机构合作大力支持建设光伏产品质检中心,光电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制定出口信用保险和“过桥贷款”专项政策,支持太阳电池及相关光伏产品出口推进光伏发电的省内和国内应用,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厂房屋顶、农业大棚等光伏发电应用,并结合对口援疆发展光伏应用推动产业关键技术突破 1、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技术攻关专题——科学编制“十二五”期间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重点技术目录,重点围绕物联网、高端电子装备、新显示、新一代移动通信等领域,发布XX年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精心组织产业关键技术攻关项目的申报与竞争性评审,重点支持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共性技术——组织开展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数字家庭试点应用示范及推广”、核高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数字电视嵌入式软件平台研发及产业化”等项目攻关,开展新一代数字家庭智能机顶盒、电力线家庭网络和多业务平台、高清互动网络及关键产品等项目研发,为数字家庭产业发展提供支持支撑——组织实施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3月份精心策划XX年度发展专项扶持方向和领域,上半年制定发布项目招标指南,联合省财政厅面向社会组织公开招标,推动地市财政加大投入,部省市联动,带动社会资金投入超过30亿元——编制出台我省新一代宽带无线通信网专项“十二五”实施方案,继续抓好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在我省的实施工作,督促地方财政落实配套资金,积极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的问题 2、太阳能光伏产业技术攻关专题贯彻落实省*关于启动太阳能光伏产业专项的重要部署,按照《薄膜太阳能电池研发生产及产品应用项目工作手册》的目标、任务及分工要求,加大对太阳能光伏产业支持发展力度,重点在薄膜太阳能电池电极制备技术、薄膜蒸镀工艺及设备技术、激光刻蚀设备制造技术、薄膜太阳能电池封装、检测设备制造技术、薄膜太阳能电池成套工艺、设备技术、低损耗逆变系统制造技术、透明导电玻璃制造技术、胶片制造技术、靶材制造技术、大容量储电技术,集中资源组织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力争以技术突破带动产业发展 3、高端装备制造关键技术攻关专题以广东南车轨道交通车辆修造基地和广州大功率机车检修基地为中心,引导省内企业为其配套,重点发展与车辆修造配套的高新技术产品、关键铸锻件和高强度型材产品大力支持汽车发动机、变速器、底盘、车身等汽车关键零部件的自主研发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快速增长 1、加大重大项目的招商力度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为重要载体,以完善产业链为目标,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引资全力筹备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大型招商活动,抓好产业投资导向,立足高端新型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和太阳能光伏等重点领域,做好企业交流和项目推介工作,跟踪落实引进5个以上民营企业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引导相关地市加强新兴产业招商引资,集中力量引进1-2个技术含量高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项目2、开展项目投*系列推介活动切实抓好产业投资导向,结合我省产业发展重点,在上半年陆续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导向计划和专项导向目录着力加大工业投资招商引资力度,配合做好“千户民企进广东”、中央企业、外资企业等大型招商活动着力抓好战略新兴产业项目的投资建设,面向大型央企、国企和跨国集团,加快引进核能、航空航天、太阳能光伏等产业龙头项目,迅速壮大我省已有一定基础的新型显示、新一代移动通信、风能、新材料等产业3、加强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加大金融对工业经济的支持力度,大力拓宽重点项目*渠道贯彻落实好国家和我省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政策意见,放宽民间投资准入门槛,推动民间资本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联合银行机构、各地*,办好民营企业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研讨会、政银担企*合作洽谈活动、*服务推介会、股权*活动、投*论坛和第四届成长型民营企业投*峰会等系列*服务活动,整合各方资源,实现银担企对接支持中小企业抓住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契机,通过自主创新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四、工作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委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的组织、领导和协调作用创新处要认真履行牵头职责,完善总体推进实施方案,协调好各相关处室,明确各项分工,逐一推动落实各成员处室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委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行动和部署上来,认真履行职责,形成合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充分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放大作用,认真组织XX年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工作,及早下达项目计划,引导带动企业、金融机构和社会资金向重点领域、重点产业投入加强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价建立和完善促进发展高端新型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和太阳能光伏五大重点产业的评估指标体系加强工作督促检查,根据行动方案确定的重点工作分工,定期组织开展对各市重点项目和产业基地建设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和协调,确保促进产业发展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来源:技术创新与质量处相关附件:XX年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行动方案重点工作一览表。
十四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十四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1、推进核心产业转型升级。
加快实施两大战略,支持传统产业及服务业升级改造,以及促进新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发挥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支撑作用。
2、推动产业链升级、融合跨界合作。
加强对涉及核心优势产业的产业联盟和产业链升级,全面实施技术创新与产业链融合的政策措施,促进科技基础设施的发展,支持跨界融合创新和双轮驱动发展。
3、完善社会体制支持。
积极创新制度机制,加强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和完善,鼓励民营企业的发展,加强行业协会和行业协调机构的建设,以及推动政府与企业共同分享社会责任。
4、加强技术研发和技术迭代。
加大对强化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结合产业链升级扩宽技术迭代的渠道,推进技术应用的创新,在技术开发、创新驱动、制造运营及资本运作等方面予以重大投资,中国技术创新要进入轨道。
1、完善创新体系。
以科学研究、产业技术改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创新驱动为主要内容,完善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新兴产业转型升级。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和提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快新兴产业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升级。
3、推动转型升级改造。
以强化技术创新和产业链融合创新为重点,完善市场和配套机制,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模和质量,以实现科技、产业、产品相结合的转型升级改造。
4、倡导社会参与。
鼓励行业协会和其他社会组织及企业参与到新兴产业的发展中,积极营造众多利益攸关方自由参与的社会环境。
总之,本次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是为了推动我国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和改造,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以科技创新为中心、以促进技术改造为导向、以提升产业增加值为目标而努力奋斗。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6.07•【字号】浙政办发[2012]69号•【施行日期】2012.06.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企业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浙政办发〔2012〕69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工作分工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落实。
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省委、省政府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加快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浙委〔2011〕76号)和全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根据任务分工,进一步分解细化涉及本部门的工作,明确配套政策,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和工作进度安排并严格予以落实。
省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做好统筹协调,及时跟踪工作落实情况,每年年底前将工作进展情况汇总报省政府。
二○一二年六月七日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工作分工方案一、加强规划指导1.按照九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重点领域、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制订落实年度实施方案,明确年度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
(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环保厅、省能源局负责)2.在省级以上高新园区、产业集聚区、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工业大县(市、区)规划建设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发挥其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阵地作用,确保省级产业集聚区、省级以上高新园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每年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示范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
进一步推动战略性XX发展的实施方案
关于加快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围绕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与新材料、绿色低碳、数字创意等多支柱的新兴产业体系这一目标,紧紧把握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坚持创新驱动、改革引领、开放合作、集聚发展,推动关键环节率先突破、重点领域优先发展,促进形成一批技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产业集群,推动广东建设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集聚区,为加快建设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提供有力支撑.二、重点领域立足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和发展需要,按照“重点跨越、引领示范"的,在大力发展五大支柱产业和四大战略性产业的同时,重点推进新一代信息网络、新型显示、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智能交通装备、高端制造材料六大领域发展壮大。
(一)新一代信息网络。
把握第五代移动通讯(5G)、下一代互联网(IPv6)发展契机,大力推动基于新一代移动通信和支持I Pv6规范的芯片、终端、系统设备和软件等关键产品研制和产业化,积极培育相关信息内容服务业,突破以光通信为重点的下一代宽带网络核心技术。
支持新一代无线基站建设,为启动5G商用提供支撑.围绕智能终端、汽车电子、工业控制、通信设备等重点领域应用,加强高性能通用及专业芯片研发设计,推进集成电路产业做大做强。
积极发展基于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的新型信息传输服务业,加快发展新型通信增值服务。
努力突破海量数据存储与处理、挖掘清洗、访问应用控制等关键技术,建立大数据可视化平台,支持大数据相关软硬件产品发展。
加快开发具有自主的操作系统、数据库、分布式系统软件等基础软件以及自然语音处理、信息安全、机器翻译等应用软件.推进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向各行业融合渗透,积极培育基于网络化、智慧化的经济新模式。
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规划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规划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东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2.23•【字号】东府〔2021〕21号•【施行日期】2021.02.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规划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东府〔2021〕21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现将《东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规划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东莞市人民政府2021年2月23日东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规划建设实施方案为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贯彻《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意见》文件精神,落实《东莞市建设广东省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实验区实施方案》,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制造业基础能力和现代化产业链水平,加快高端产业要素集聚,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能级,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进一步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积极对接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按照广东省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实验区的创建要求,以产城融合为引领,以绿色智慧为方向,以打造特色创新集群为重点,拓展优化产业空间,促进优质资源要素集聚,构建新型产业生态,培育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链条,推进产业与空间协调发展,形成优势互补、重点突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格局,实现产业动能增量提升,持续引领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发展理念——突出产城融合发展。
实施产城融合战略,强化产业、城市与人文关联,以城市发展承载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驱动城市功能完善,以人文发展打造宜业宜居环境,在产业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产业、城市、人的融合发展。
广东省2024年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行动方案
一、背景和目标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持续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广东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区,早期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视不够,因此,为了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广东省制定了以下行动方案。
二、主要内容1.政策支持:广东省政府将制定一系列政策支持措施,包括资金扶持、税收优惠等。
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创新创业园区和孵化基地,建立风险投资基金,支持创新企业的发展。
2.产业培育: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重点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通过开展专项培训和技术研讨会,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3.科研支持:加大对科研机构的投入和支持力度,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推动科技成果向产业化方向转化。
建立科研成果转化基金,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服务,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4.人才引进: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设立专门的人才项目和奖励政策,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来广东创业和工作。
同时,优化人才管理和评价机制,提高人才的创新创业积极性。
5.市场拓展:加强与世界各地的合作与交流,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鼓励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提供贸易融资、市场推广等支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和规则制定,提升企业竞争力。
6.环境建设:加大对环保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环保水平。
加强与环保部门的合作,推动环保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高企业的环保责任感。
三、预期效果通过以上行动方案,广东省预计将实现以下效果:1.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增长:通过政策支持和产业培育,广东省相信战略性新兴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对经济增长做出更大贡献。
2.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通过加大对科研机构的支持和人才引进培养,广东省预计将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培育更多具有竞争力的高科技企业。
3.国际市场份额的扩大:通过加强与世界各地的交流与合作,广东省预计将扩大对国际市场的渗透和占有份额,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
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加快推进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制定本意见。
一、深刻认识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意义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是当今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科技和经济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重点。
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学决策,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对推进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国家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我省正处在工业化、城填化快速发展时期,资源加工型、高耗能产业比重大,实现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紧迫,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民生改善面临巨大的资源环境压力。
必须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做大低消耗、低污染、高附加值产业,提升主导产业技术水平和层次,加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在国内许多省市纷纷出台强有力资金、人才、技术、要素保障等支持政策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新形势下,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不进则退,小进亦退。
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深化认识,增强发展的紧迫感和历史责任感,以跨越发展的思维和魄力,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努力开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新局面。
二、实施优势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工程按照创新引领、重点突破、开放带动、集聚发展的思路,立足我省产业基础、现有优势和发展潜力,现阶段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新能源、新一代信息、生物、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和海洋经济等产业。
到2015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到3000亿元以上,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以上,年均增速达到25%以上。
集中力量推进实施新能源及应用示范、信息产业升级、生物产业创新发展、新材料特色产业链壮大、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技术产业化、新能源汽车示范、新兴海洋产业培育等八大工程,力争取得新突破。
关于进一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
关于进一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为了进一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我们需要制定一个全面的实施方案,以实施各种政策和措施。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实施方案,旨在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一、政策和法规的制定1.制定和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政策和法规,提供税收优惠和其他刺激措施,以鼓励企业在这些产业中进行投资。
政府还应该建立专门的支持机构,以便为企业提供指导和帮助。
2.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击侵权行为。
确保创新成果和技术的合法权益,提高企业的创新动力和竞争力。
这样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企业参与到战略性新兴产业中。
二、技术创新和研发支持1.加大对技术创新和研发的支持力度。
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项目。
建立研究机构和实验室,提供研究和测试设施,为企业的研发工作提供支持。
2.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建立各类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三、金融支持1.建立专门的金融机构,提供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更加灵活和优惠的融资服务。
为企业提供风险投资、债券融资等多种形式的融资渠道,减轻企业的融资压力。
2.加强银行信贷支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给予优先贷款。
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减少银行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贷风险。
四、市场开拓和国际合作1.加大对出口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为企业提供出口退税和海关清关等便利措施,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2.加强与国际合作和交流,吸引外资和先进技术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
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展研发合作和市场拓展。
五、产业链协同发展1.加强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
鼓励企业积极参与产业链延伸和产能合作,提高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
2.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示范园区,为企业提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支持。
园区内的企业可以共享资源和专业知识,提高整体技术水平。
六、监管和评估机制1.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监管和评估机制,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和管理。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巴南区“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巴南区“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巴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2.08.05•【字号】巴南府办发〔2022〕55号•【施行日期】2022.08.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企业技术进步与高新技术产业化正文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巴南区“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巴南府办发〔2022〕55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区属国有公司,有关单位:《巴南区“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22年8月5日巴南区“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重庆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推动巴南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重庆市巴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纲要》《巴南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牵引,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大数据智能化为主攻方向,紧紧抓住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战略机遇,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培育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加速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按照“一区五城”战略重点,持续深化市场化改革和扩大高水平开放,进一步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攻坚方案
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攻坚方案为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打好转型发展攻坚战的实施方案》总体部署,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转型发展攻坚的重大决策部署,围绕市第X次党代会确定的“一个重返、六个重大”的目标,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放在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突出位置,注重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生态文明建设等紧密结合,按照“加快发展、提升质量、提高比重”的总体要求,坚持政府引导、总体推进、突出重点、集中攻坚、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以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电子新材料、生物医药、通用航空制造、轨道交通制造、节能照明灯饰7个领域的新兴产业为重点,聚X政策措施,突出要素保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集群,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二)攻坚目标。
通过总体攻坚,力争到X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突破300亿元。
到X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力争达到千亿级规模。
形成高端装备制造、通用航空制造、生物医药、轨道交通制造4大新兴产业园区和新能源汽车、电子新材料、节能照明灯饰3大新兴产业基地,努力将我市打造成为X省转型升级示范区。
二、攻坚任务(一)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依托X市产业集聚区、高新技术产业X区和市X区(X县),突出发展智能数控类装备和先进机器人。
智能数控类装备方面,着力突破高档数控装置、高性能功能部件瓶颈制约,重点发展高精密数控机床、组合机床、高精密电主轴、数控锻压设备、数控锅炉、精密铸造、自适应控制、高精度运动控制等功能的金属冶炼成套装备,同时发展以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装备关键功能部件,智能专用设备,智能控制系统,基础零部件和元器件,船舶控制系统等产品,推进传统装备制造向智能化、集成化、精密化转型。
辽宁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方案
辽宁省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方案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新一轮全面振兴的重大战略举措。
依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2〕28号)的有关部署和国务院的有关要求,结合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一)总体思路。
以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核心,围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立足我省经济基础和产业优势,按照市场主导、创新驱动、政策支持、重点突破的工作思路,引导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水平、上规模,形成经济发展新支柱,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提供强有力支撑。
(二)主要目标。
围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作总目标,结合我省产业基础和特点,发挥科技资源丰富、创新能力较强的优势,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互联网+”产业;在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重点发展领域,努力建设一批拥有关键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平台,发展一批创新型小微企业,壮大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能够全面参与国际竞争的旗舰企业;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新兴产业集群,形成新兴产业小企业“铺天盖地”、大企业“顶天立地”的发展格局,使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成为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力争到2020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20%以上。
二、重点发展领域(一)高端装备制造。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
加快高档数控系统及成套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研究,掌握高档数控系统关键和共性技术,提升高档数控技术的自主创新和系统集成能力,为用户设计制造智能加工生产线和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实施方案
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标江苏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总量居全国各省区市之首,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现代化建设排头兵。
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江苏省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制定一项全面系统的实施方案,有助于提高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创新与升级,加快实现经济发展转型。
二、总体目标本实施方案的总体目标是,到2025年,使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内外产业竞争中占有主导地位,成为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具体目标包括:1.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经济总量实现两位数增长,占GDP比重达到20%以上。
2.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实现产值和产业链的高端化、高质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3.建立国际一流的研发创新平台和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
三、重点产业领域本实施方案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智能制造产业等。
这些产业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动能强、带动能力大等特点,是促进江苏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领域。
四、政策支持措施1.建立完善的产业政策体系,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
2.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促进科技创新和技术转化。
3.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加大资金和资源支持。
4.积极培养和引进高端人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
5.改善营商环境,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促进产业发展。
五、实施路径1.加强政府引导和推动作用,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及时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和困难。
2.加强政策宣传和推广,提高企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3.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创新格局。
4.强化企业之间的合作共享,加强产业链和创新链的融合,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
5.加强环保和安全管理,提高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实施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包的通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实施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包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5.06.08•【文号】发改高技[2015]1303号•【施行日期】2015.06.0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工业和信息化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实施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包的通知发改高技[2015]1303号国务院有关部门、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有关中央企业: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为加快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潜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我委将组织实施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包。
通过政策引导和适当的投资支持,探索政府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新机制,增强发展新兴产业、新兴业态的动力,拓展新的投资领域,释放消费需求潜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2015至2017年,重点开展信息消费、新型健康技术惠民、海洋工程装备、高技术服务业培育发展、高性能集成电路及产业创新能力等六大工程建设。
具体如下:一、信息消费工程从民生信息服务、空间技术应用和信息安全三方面入手,加快破解当前体制机制和传统环境下民生服务的突出难题和政策瓶颈、突破一批关键技术,促进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的应用。
一是开展重点领域民生服务示范应用,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增强民生服务供给能力,释放民生信息消费需求、有效提升公共服务均等普惠水平。
二是推进卫星遥感、卫星通信、卫星导航的综合应用以及卫星与其他信息技术和服务的融合应用,发挥我国空间基础设施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卫星应用产业自主创新发展和市场化、规模化发展,为经济社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开展重点领域信息安全示范应用,提高我国关键基础设施网络安全综合保障能力和水平,提升重要信息系统安全可控能力。
二、新型健康技术惠民工程充分发挥基因检测等新型医疗技术以及现代中药在疾病防治方面的作用,提升群众健康保障能力。
淮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
淮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淮安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12.31•【字号】淮政发[2010]256号•【施行日期】2010.12.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淮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淮政发〔2010〕256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任务,是构建区域竞争新优势的战略举措。
为抢抓新一轮战略发展机遇,大力培育新兴产业,促进全市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特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紧紧围绕构筑具有淮安特色新型工业化体系的目标,以项目为抓手,以创新为动力,以集聚为关键,重点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信息服务等新兴产业,全力推进一批重点示范项目,着力打造一批特色产业基地,积极搭建一批创新平台,加快培育一批优势企业,使新兴产业成为淮安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新增长极,把淮安建设成为产业特色鲜明、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全省新兴产业基地。
二、发展目标-产业规模实现“双倍增”。
到2015年,新兴产业销售规模超过1000亿元,实现“双倍增”。
-项目投入超千亿元。
“十二五”期间,全市新兴产业完成项目投入超过1000亿元。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新兴产业领域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超过2%;建设一批公共创新平台,培育省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20个以上。
-产业竞争能力大幅提升。
培育20户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新兴产业龙头企业、5个营业收入超百亿的新兴产业集群,打造全省有位置,全国有影响的新兴产业基地。
三、发展重点结合现有产业基础及未来产业发展导向,按照重点突破、跨越发展的原则,加大培育力度,壮大产业规模,加快产业升级,将我市打造成为在省内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特钢新材料产业基地、中国“新盐都”、中国“凹土之都”、新能源产业基地、健康产业基地、节能环保产业基地、苏北软件及信息服务业高地和全省物联网应用示范区。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闽政[2011]104号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闽政〔2011〕104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福建省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福建省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加快实施《福建省“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暨高技术产业专项规划》,推动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主要目标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与新医药、海洋高新等新兴产业发展,以新型显示、LED产业、稀土及化工新材料、节能环保装备、太阳能光伏及新型动力电池等领域为重点,到2015年,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3000亿元以上,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2%;培育14个销售收入过百亿元、100个销售收入过20亿元的重点龙头企业。
二、主要任务(一)新一代信息技术:以新型显示、LED照明、信息通信为重点,拓展延伸产业链。
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6000亿元,年均增长超过25%;培育年销售收入百亿元企业8家(牵头单位:省信息化局)。
--新型显示产业。
围绕打造新型显示生产基地,加快激光显示、OLED等新型显示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加快智能终端显示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依托厦门天马微电子、冠捷、友达、华映光电等重点企业完善TFT-LCD、OLED面板产业链,进一步提升福州、厦门新型显示产业园区的集聚功能,促进境内外面板企业来闽落户。
1335工程实施方案
1335工程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1335工程是指在未来15年内,以2035年为目标,我国将重点发展的一系列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领域工程。
这些工程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技术等,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领域的发展规划。
二、项目目标1335工程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创新、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培育和发展一批行业龙头企业,推动产业升级,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打造一批核心技术装备供应基地和创新型企业集群,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领域。
三、项目内容1. 新一代信息技术工程:以人工智能、5G通信、大数据和云计算、物联网为核心技术,推动信息技术创新和应用,建设核心技术和产品供应基地,推动技术转移和产业升级。
2. 生物技术工程:以生物医药、生物农业和生物制造为重点,加强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培育新型生物技术产业,推动生物技术创新和应用。
3. 先进制造技术工程:以智能制造、数字化工厂、柔性制造系统和新材料制造为重点,推动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和应用,建设先进制造技术研发和产业基地。
4. 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技术工程:以太阳能、风能、储能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为重点,推动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技术创新和应用,建设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技术产业基地。
四、项目建设1. 技术开发与创新:加大对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动产学研用结合,培育一批技术领先的企业和高水平的创新团队,建设一批国家级技术中心和创新平台。
2. 产业规划和布局: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确定重点领域和产业布局,引导企业加大对重点领域的投资和布局,积极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3. 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强与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引进国际化团队和高级人才,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4. 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领域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推动技术转移和产业发展,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正式发布(附全文)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正式发布(附全文)大力推进节能技术系统集成及示范应用。
在示范园区等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开展节能技术系统集成试点,整合高耗能企业的余热、余压、余气资源,鼓励利用余热采暖、利用余能和低温余热发电。
鼓励重点用能单位及耗能设备配备智能能源计量和远程诊断设备,借助信息网络技术加强系统自动监控和智能分析能力,促进提高综合能效。
深入推进流程工业系统优化工艺技术,推动工业企业能源管控中心建设,鼓励企业在低温加热段使用太阳能集热器,实现生产工艺和能源供应的综合优化。
推进化石能源近零消耗建筑技术产业化,大力推广应用节能门窗、绿色节能建材等产品。
鼓励风电、太阳能发电与企业能源供管系统综合集成,推动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纳。
做大做强节能服务产业。
支持合同能源管理、特许经营等业态快速发展,推动节能服务商业模式创新,推广节能服务整体解决方案。
支持节能服务公司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方式实现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
搭建绿色融资平台,推动发行绿色债券,支持节能服务公司融资。
制定相关标准,提高节能服务规范化水平。
制定节能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建立健全节能第三方评估机制。
搭建节能服务公司、重点用能单位、第三方评估机构履约登记和服务平台,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
专栏16节能技术装备发展工程组织实施节能关键共性技术提升工程、节能装备制造工程。
鼓励研发高性能建筑保温材料、光伏一体化建筑用玻璃幕墙、紧凑型户用空气源热泵装置、大功率半导体照明芯片与器件、先进高效燃气轮机发电设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装备、浅层地热能利用装置、蓄热式高温空气燃烧装置等一批高效节能设备(产品)及其关键零部件。
实施燃煤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工程、供热管网系统能效综合提升工程、电机拖动系统能效提升工程,推进燃煤电厂节能与超低排放改造、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余热余压利用等重大关键节能技术与产品规模化应用示范。
组织实施城市、园区和企业节能示范工程,推广高效节能技术集成示范应用。
发展战新产业工作方案
发展战新产业工作方案一、题记“新一代信息技术是代表世界科技前沿的科学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第五次科技革命。
”——习近平新产业,是指在科学技术持续创新的基础上催生、经过一定期间快速发展的产业。
近年来,新兴产业的发展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正在引领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潮流。
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新产业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然而,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要不断挖掘新产业的潜力,推动其快速发展,实现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的结合点。
因此,本工作方案旨在从战略、政策和实施三个方面全面推动新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二、战略导向新产业是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必须明确新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制定长远、全面、科学的发展战略。
具体来说,我们将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1. 把新产业发展作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战略重点。
新产业发展不仅是技术创新的产物,更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抓手。
通过促进新产业发展,提升技术水平,提高产业附加值,提升国际产业分工地位,并带动其他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2.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新产业核心竞争力。
以创新为主线,以科技成果转化为主要目标,深入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和产业化体系的融合发展。
同时,构建新产业生态圈,促进新产业相互渗透、融合、协同发展。
3. 加强政策扶持,优化营商环境。
加大对新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重构产业发展环境,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为新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4. 推进转型发展,推动新技术应用。
鼓励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加大对新技术应用的支持,推动先进技术在生产和管理中的广泛应用,提升传统行业的技术含量。
5. 强化国际合作,促进新产业全球化发展。
通过开放合作,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资本,同时推动国内企业“走出去”,加大对外投资力度,实现新产业全球化发展。
通过以上战略导向的制定,我们将全面推动新产业发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最新 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产业化工作方案-精品
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产业化工作方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新兴产业“445计划”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推进转型发展,根据市及现有政策,结合国家及地方有关政策,特制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扶持政策。
第二条政策重点扶持以光通讯和微电子封装为主的传感网产业、以生物新药和现代中药为主的生物医药产业、文化创意和服务外包产业、以遥感测控和光机电一体化为主的远洋装备产业在研发和加速成长期内的重点企业。
第三条受扶持企业的注册地、经营地、纳税地必须在区域内,企业经营正常且对新兴产业发展和地方财力有一定贡献。
第二章综合性扶持政策第四条设立专项资金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产业化。
第五条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
对注册资本超过1000万元以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按1%的比例给予注册奖励,奖励额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第六条帮助对科技孵化器和科技企业加速器内的重点企业实行流动资金贷款担保,对孵化器内的研发企业担保额度原则上不超过200万元,对加速器内的成长型企业担保额度原则上不超过500万元。
第七条对孵化器和加速器内的重点企业实行贷款贴息,贴息额为贷款利息实际发生数额的50%。
但总额最多不超过20万元人民币,贴息期为一年。
第八条对在孵期和加速期内实现销售的企业给予产业化奖励,具体根据企业上缴增值税和所得税在的留存部分确定奖励额度,第一年奖励100%,第二、第三年分别奖励50%。
第九条鼓励区域内各创投公司、基金公司投资区内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按实际投资额的1%给予奖励。
第十条鼓励企业将产品推向市场,对企业因市场推广需要而参加国内重大展示活动的展位费用实行30%的补贴,同一企业全年的展示补贴不超过10万元。
第三章对人才引进的扶持政策第十一条对非“530”项目但是由两院院士、学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等领军型人才创办的科技企业(本人须持有公司股份),或对提升产业层次、实现转型发展具有引领和推动作用的项目,经评审认定后也可参照享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策部署,大力实施《江苏省“十二五”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和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方案,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并为“十三五”发展提供支撑,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抢抓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围绕“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和十大推进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瞄准技术前沿、产业高端和未来发展,整合集聚各类创新资源,通过实施一批重大工程、重点专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培育创新型企业,推动重大技术产业化和重大产品示范应用推广,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打造重点产业链条和优势产业集群,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奠定坚实基础,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二)基本原则。
——前瞻布局。
聚焦全球科技前沿,对接国家战略,立足江苏发展实际,加强顶层设计和重点产业布局,加快实施符合我省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增长潜力大、成长性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工程。
——创新突破。
围绕十大产业重点领域,加强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产业组织方式创新,以技术突破带动重大产品创新,以重大工程实施推动产业创新,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综合竞争力。
——集聚资源。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全球范围集聚人才、资本、技术等各类创新要素和资源,在更高起点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协同推进产业健康发展。
——引领发展。
聚焦发展重点,着眼长远竞争力,促进可持续发展,对重要前沿性领域及早部署,培育先导产业。
围绕重大需求,在市场潜力大、产业基础好、带动作用强的重点行业形成一批支柱产业。
(三)主要目标。
到2016年,通过实施15个重大工程和28个重点专项,促进我省产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国际分工地位稳步提高、引领带动作用显著增强,为全面完成“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目标任务提供保障,为“十三五”发展提供支撑。
1﹒掌握一批关键技术。
突破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主导地位的关键核心技术,发明专利质量、数量和技术标准水平大幅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度发明专利授权量全省占比50%以上,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推进一批示范应用。
实施100项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的新技术、新产品应用示范工程,充分发挥市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拉动作
用,以示范促辐射,以需求促发展。
培育一批新兴业态和商业模式,引导消费模式升级。
3﹒培育一批领军企业。
企业重大科技成果集成、转化能力大幅提高,重要骨干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5%以上,培育100家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拥有自主品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和500家高成长性优强企业。
4﹒建设一批产业园区。
立足技术和市场两大需求,以高新区、科技产业园、科技创业园等科技园区和特色产业基地为载体,建设30个创新活力强、产业集聚度高、辐射带动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二、重大工程和主要任务
按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推进方案总体要求及重点任务,围绕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装备、生物技术和新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物联网和云计算、海洋工程、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等十大产业领域,组织实施15项重大工程。
(一)互联网产业融合发展重大工程。
把握建设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信息网络的时机,抓住城域网、接入网、互联网数据中心、业务系统、支撑系统等基础设施的IPv6升级改造的机遇,积极推动各类业务向IPv6过渡,突破超高速光纤与无线通信、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工业、教育、医疗、交通、环保、社会管理、
电子商务等重点领域开展下一代互联网应用,推进信息技术创新、新兴应用拓展和网络建设的融合发展,培育新兴业态,提升产业竞争能力。
到2016年,下一代信息网络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网络应用水平大幅提升,安全保障不断健全,产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
重点实施的专项:
1﹒下一代信息网络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专项。
加快构建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统筹宽带接入、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下一代数字电视网络建设,重点支持IPv4/IPv6网络互通设备、基于IPv6的高速高性能网络和终端设备、支撑系统、网络安全设备、测试设备及相关芯片的研发与产业化,加快高性能计算机、高端服务器、智能终端、网络存储、信息安全等信息化关键设备的研发与产业化。
推进数字电视下一代传输演进技术、接收终端、核心芯片、光通信、高性能宽带网等研发与产业化,推进三网融合智能终端的产业化和应用,建立广播影视数字版权技术体系。
加快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开发和自主标准的推广应用,支持适应物联网、云计算和下一代网络架构的信息产品研制与应用。
2﹒移动互联网产业专项。
围绕移动通信标准、芯片、系统设备、终端、操作系统、浏览器、安全服务、应用服务等重点领域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加快建设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加强TD-SCDMA、TD-LTE及第四代移动通信(4G)设备和终端研发,重点支持移动智能终端及其新型应用系统、面向互联网的可穿戴设备、高速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及其接入设备研发及产业化。
强化商业模式创新,重点推动移
动互联网技术在电子商务、新媒体、移动娱乐、互联网金融、智慧城市等重点领域和石油、电力、制造、交通等重点行业实现规模应用。
在移动支付、移动社交、远程教育、移动办公等方面开展移动互联网和新一代移动通信应用服务的示范工程。
3﹒软件和信息服务专项。
重点支持基础软件、云计算和大数据软件、工业嵌入式软件、智能终端软件、信息安全软件等关键软件的开发,促进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办公软件、信息安全软件等基础领域实现突破,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等在工业、电网、交通、教育、电信等重点领域的应用。
加快发展数字多媒体、动漫游戏、手机应用、电子出版等数字内容产业。
依托信息惠民示范工程,带动社保、医疗、教育、就业等民生领域的信息服务。
推进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创建,支持重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和服务平台建设,完善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健全电子商务支撑体系。
(二)物联网应用和云计算服务重大工程。
结合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和国家物联网区域试点示范工程建设,在工业、农业、节能环保、交通、城市管理、公共安全、社会事业等重点领域开展基于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的物联网示范应用,培育壮大物联网新兴服务业。
围绕增强云计算及大数据服务能力、关键技术产品供给能力和信息安全保障能力等关键环节,完善云计算及大数据公共支撑体系,推动我省云计算及大数据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到2016年,初步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联网产业集群,基本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物联网产业体系。
云计算及大数据服务能力明显提
升,基本形成服务创新和技术创新协同并进的云计算及大数据发展格局。
重点实施的专项:
1﹒物联网应用服务示范专项。
在智能制造领域,突破新型传感、高精度运动控制、故障智能诊断等关键技术,开展智能管理、智能装备、数字化车间的综合集成创新,推进物联网技术在纺织、机械、制药、食品加工等领域的综合应用。
在智能农业领域,加强物联网技术在农作物智能管理、养殖场远程监管、农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跟踪等方面的综合应用,推进智能种植和智能养殖。
在智能交通物流领域,加强物联网技术在信息感知、数据处理、服务推送、重要物品运输、仓储、配送、包装、装卸搬运以及特种车辆监控等方面的综合应用,提高交通畅通、安全和绿色节能管理水平,物流系统运转管理和服务效率。
在智能安防领域,加强物联网技术在家居环境感知与远程控制、建筑节能与智能控制、公共区域管理与社区服务等方面的综合应用,提高社区服务能力和公众生活信息化水平。
在智能环保领域,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构建多元化、智慧型环保感知网络,建设具有智能感知能力、高性能计算能力、海量数据存储能力、视频分析能力的环保信息感知和管理体系,加强在太湖水质监测监控、污染源排放管理、空气功能区管理、重点区域噪声管理、环境智能管理与服务等方面的综合应用,为改善环境、建设生态江苏提供有力支撑。
在智能医疗领域,以社区卫生服务、医院信息化为切入点,加强物联网技术在人群健康管理、常见疾病诊治、紧急救护、医院治疗、药品及医用器械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