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选修1《顺序结构程序》教案

合集下载

最新教科版选修1第二章《程序的基本结构》教案

最新教科版选修1第二章《程序的基本结构》教案

最新教科版选修1第二章《程序的基本结构》教案一、教材分析1、“程序的基本结构”是信息技术选修模块《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二章程序设计ABC第3节的内容,也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本节授课课时共计2课时,这节课为第1课时,主要介绍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的If语句及If语句的嵌套方法。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自然语言、算法描述、流程图、基本语句和基本函数的基础上学习的。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顺序、选择、循环三种基本结构。

2、能力目标通过例题教学,培养学生能够使用三种基本结构编写简单的程序解决具体问题。

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体会用结构化方法解决总分数学问题的便捷性,明确三种控制结构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If语句及If语句的嵌套方法,三种结构的实现语句的格式和功能。

难点:使用三种基本结构编写简单的程序,以及同种结构的不同实现语句之间的差异。

四、教学学法,学情分析1、学情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二年级重点班的学生,他们的基础以及对知识的接受能力相对其它班来说是较好的,学习兴趣也相对高些,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的方法,启发它们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2、教法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必须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

根据这一教学原则和学情分析,主要用如下方法进行教学即“点拨、分析、猜想、归纳、概括”等探索式教学方法。

五、教学程序设计㈠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引入课堂。

1、问题1:前面我们学习了哪些基本语句?①赋值语句②输出语句 print③注释语句④结束语句2、问题2:学习了哪些基本的函数?①与用户交互函数InputBox()、MsgBox()②数学函数③字符串函数④日期函数3、通过第一章的学习我们对VB编程有了初步的体验,知道了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和三种描述算法的方法。

接下来我们应如何利用这些基本的语句及函数来实现算法和进行编程呢?由此引入课题,并板书。

课题:程序的基本结构㈡展示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顺序结构》教学设计

《顺序结构》教学设计

《顺序结构》教学设计《顺序结构》教学设计一、情境导入[教学目标:]以学生亲身学习体念为切入点,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需求。

[教学情境:]同学们,我们学习VB一个月了,你们对学习VB有什么感受呢?[学生讨论:]谈学习感受:(大体归结为两种)1.可以编程很多精彩的程序,很好;2.深奥神秘,很难!。

[教师总结:]在感受到VB编程十分神奇的同时,同学们也体会到编程的神秘深奥。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们刚开始接触编程,还没有好好思考与发现日常事物处理的基本规律。

今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表面纷繁的事物处理是不是有一定的规律呢?二、日常生活中的三种结构[教学目标:]由熟悉事物出发,认识三种基本结构1.顺序结构[教学情境:]《四季交替》。

播放四季图,让学生感受到一年中四季交替信息。

[教师引导:]能否用算法(流程图)表示这样一个四季交替的过程?[学生练习:]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画出流程图(如右图)。

[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件是这样顺序处理的呢?如:月份的更替、一天的学习生活、当天的课务……[教师总结:]这种按时间先后顺序来处理事物的过程称之为顺序结构。

顺序结构的特点是按顺序从第一步骤执行到最后步骤。

每个步骤都执行一次,也只执行一次。

2.选择结构[教学情境:]《胸有成竹的导演》。

为确保奥运会开幕的顺利举行,张导演心中早有计划:如果8月8日要下雨,就用驱雨弹驱散雨云,以确保开幕式的文艺表演成功![教师引导:]日常生活中,根据一定条件来决定下一步要怎么做的事物很多。

它们如何用流程图表示的呢?(演示与讲解处理流程图)(左图)[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件是这样顺序处理的呢?如:1、天气情况决定秋游2、身体状况决定学习生活3、技术准备情况决定神七发射时间4、工程进度决定商品出厂时间与方式……3、循环结构[教学情境:]《飞逝的岁月》。

动画演示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岁月飞逝![教师引导:]同样我们的生活中,反复轮回的事物也很常见。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1教案-2.3 程序的基本结构1-教科版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1教案-2.3 程序的基本结构1-教科版

《程序的基本结构--顺序、选择结构》教学设计【学习者分析】通过整章的学习,学生对程序设计有了一定的了解,对程序的结构、算法流程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节通过实例加深学生对程序三种基本结构的理解。

【教材内容分析】本节的主要内容及在本章中的地位:本节是对本章知识的小结、整理和提升。

本节总结归纳了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分析三种基本结构的执行过程及特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算法与程序设计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的执行过程。

教学难点: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的执行过程。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的执行过程,并能画出它们的流程图。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实例的分析,让学生体验利用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编写计算机程序,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理念和方法】通过教学实例的讲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主动,体验思考,讲练结合,以任务驱动等方式来完成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以实例分析深入展开,小结归纳,将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的执行过程和特点一一呈现,通过不同的练习,让学生从中慢慢理解并掌握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的执行过程,最后完成课堂自评。

顺序结构程序的实例分析应用举例:交换两个数的值。

题目:输入两个数,然后交换这两个数,再输出它们交换后的结果。

(1)分析问题。

教师提示要交换两个数,要利用几个变量来保存数据?学生思考。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明确顺序结构的执行过程。

(2)分析程序的执行步骤,画出流程图。

第一步:输入两个变量A、B的值。

第二步:利用第三个变量C来进行交换,交换的过程如下:C=AA=BB=C第三步:输出交换后A、B的值。

分析程序的流程图。

(3)讲解程序的编写。

Private Sub Form_Click()A=InputBox("输入第一个数A:")B=InputBox("输入第二个数B:")C=AA=BB=CPrint "交换后A=";A, "交换后B=";BEnd Sub学生观察,理解程序的执行过程。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一)教材分析教育科学出版社《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1)模块第二章第三节《程序的基本结构》一共三课,本课选用的是第一小节《顺序结构》。

众所周知,无论多么复杂的程序都可以分解为顺序、选择、循环这三种基本结构,因此本节内容的学习效果将影响后续章节的程序编写效率。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程序设计的顺序结构基本思想;掌握顺序结构语句特点2、过程与方法:学会用算法分析问题;能够使用顺序结构编写简单的程序解决具体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用结构化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便捷性;明确结构化在程序设计中的重要作用;激励尝试使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培养良好的编程习惯和态度。

(三)教学重点:理解程序设计的顺序结构基本思想(四)教学难点:1、顺序结构实现语句的格式和功能2、编写简单的程序的过程3、变量的特点(五)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直观演示法、师生互动法、比较教学法(六)学生分析课程改革之后,各学校立足于学校实际选开的选修模块各有不同。

在没有选修《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模块的情况下,对于高一的学生只在必修模块接触过一些关于程序设计的知识,而对于高二学生只有在数学必修模块三中有对算法及程序的描述。

因此学生对于程序设计的知识还是相对匮乏的。

因此,在学习设计的过程中,应弱化对于某一编程语言的学习,应更注重学生编程思想的培养。

在让学生实践的环节,我安排了随堂笔记这一形式,让学生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想象,让学生与教学的进度同步进行,最后能够较好的理解程序的基本结构这一思想,并能较为系统地了解算法分析的一般过程。

(七)教学过程一、导入在上课前,我故意引入一般人对程序的看法,设置悬念,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勾起学生探索新鲜事物欲望。

为拉近程序与生活的距离,举例说明生活中程序与生活的关系。

二、以任务驱动展开教学以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形式展开,一起体验程序设计的过程.。

学生从游戏中分析算法,本课设置了三个算法思路让学生分析。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教案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教案

体验依次构造程序设计一、教学目的学问与技能1、理解什么是变量及如何进展变量说明。

2、理解赋值语句格式及作用。

3、理解如何利用文本框输入与输出信息。

4、感受依次构造程序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编写“计算各球队的净胜球数”程序,让学生感受依次构造程序的作用。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实力和动手实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相识变量和赋值语句。

2、理解文本框控件和吩咐按钮控件的作用。

3、程序的完成并保存。

教学难点:程序的完成并保存。

三、教学方法1.演示法:演示根本操作。

2.任务驱动法3.自主学习法四、教学打算1教学环境。

多媒体网络教室。

2教学资源。

学生用机须要安装好语言环境。

任务卡五、教学流程图六、教学过程“”语句即可。

实例讲解——计算各球队的净胜球数1、界面设计(界面显示如下):2、代码编写如上。

3、文件的保存。

4、学生理论并上交作业。

(学生做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巡察辅导,刚好讲解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难题)设计教师演示的例子。

上交作业。

学生仔细听讲,找到缺乏。

学生动手操作,稳固练习。

小结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最常犯的错误。

学生仔细听讲。

强化弱项学习。

七、教学反思课前反思:1.突出的教学重点是否在教学过程得到落实。

2.教学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得到解决,学生是否在学习过程中驾驭了难点。

3、学生操作过程中假如时间没有把控好,没时间总结。

课后反思:。

《顺序结构》教案

《顺序结构》教案

《顺序结构》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顺序结构的执行流程,掌握赋值语句和输入输出语句,会编写简单的顺序结构程序,并把程序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2.初步学会从简单问题出发,运用程序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体验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方法。

3.激发学生学习程序设计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索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并理解程序顺序结构的流程图,能根据程序顺序结构的执行流程,编写程序解决简单的问题。

难点:赋值语句、输入输出语句的实际应用,能根据问题要求写出正确的程序。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热身小练习师:同学们,老师知道大家已经学习过一段时间的C++程序设计了,那现在我们通过一个热身小练习活动,让老师来了解一下你们的学习情况,我们就以开小火车的形式进行吧,首先是判断题,需要判断下列语句的正误,并且说明理由。

那等下火车开下去,每位同学只需要回答这上面的一个小题就可以了,来,从这位同学开始吧!第1小题是对还是错?为什么?<<流插入运算符 cout<<表达式;>>流读取运算符 cin>>变量;标识符:只能由字母或下划线开头,后面的字符可以是字母或数字。

x=++b;表示先将b的值加上1,再赋值给xx=b++;表示先将b的值赋给x后,再将b的值加1师:看来大家对于前面的知识掌握得都很牢固。

二、知识新授(1)例题引入师:下面我们一起来解决一个问题。

有红和蓝两个墨水瓶,但现在却错把蓝墨水装在了红墨水瓶中,红墨水装错在了蓝墨水瓶中,要求将其互换,请你设计算法解决这个问题。

生:回答。

师:你能不能把你刚才说的方法细化成具体的步骤?第1步:把红墨水瓶子中的蓝墨水倒入空墨水瓶中(t=a;)第2步:把蓝墨水瓶子中的红墨水倒入红墨水瓶中(a=b;)第3步:把空墨水瓶中的蓝墨水倒入蓝墨水瓶中(b=t;)师:如果用变量a表示红墨水瓶,用变量b表示蓝墨水瓶,用变量t表示空墨水瓶,然后请你用变量表达式描述刚才这3个步骤,应该怎么表示呢?师:同学们,刚才两瓶墨水的交换过程是一步一步按顺序执行的,在程序设计中,像这样按顺序执行的程序结构称为顺序结构,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顺序结构》。

《顺序结构》--教学设计

《顺序结构》--教学设计

《顺序结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

这一课时介绍了程序三种基本结构中的顺序结构。

教材选用了交换两个变量的值这个程序,个人认为这个例子典型却有一定难度,在实际教学安排时作为顺序结构的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

这一课时本人选用一个更为简单的例子——计算图形的周长、面积并打印为主线介绍顺序结构的特点、执行过程和基本思想,并通过这个程序抽象出代码设计的四个基本部分:定义常变量、输入数据、处理数据、输出数据。

顺序结构是三种基本结构中最为简单的一种,通过这一课时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可视化编程的完整过程,为学生日后学习其他两种基本结构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前几节课主要介绍了VB集成开发环境(包括控件、对象、属性、事件和事件驱动机制)和VB语言基础知识(VB中的常用数据类型、变量与常量、运算符与表达式、语句与函数),学生在VB知识储备上已经十分充足,但缺乏程序设计的“实战”经验。

这节课通过解决一个具体问题,学生进一步体验可视化编程的完整过程:设计界面,编写程序代码,调试并运行程序,保存程序文件,尤其是编写和调试程序。

由于大部分学生是初次接触程序设计,而一般人对于程序设计有着“难”的偏见,因此学生既有好奇心,又有畏难情绪。

因此教师应充分了解这一点,通过简单的例子,让同学体验成功的快乐,在揭开“编程”神秘的面纱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程序设计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顺序结构程序执行的基本思想。

★能使用顺序结构编写简单的程序解决具体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知识点的回顾来导入新课,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做中学”,既考验其动手能力和举一反三能力,又避免纸上谈兵,理解不透彻。

老师在分析一个完整的程序基础上布置难易适中的任务,在学生操作过程中巡视指导。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协作学习的能力。

1顺序结构教学设计终稿

1顺序结构教学设计终稿

2.3.1《顺序结构》教学设计(终稿)教材:教科版《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模块)【教学课题】2.3.1顺序结构【适用年级】高二年级【所用教材】教科版《算法与程序设计》【学情分析】学习了一段时间的VB基础知识后,学生对数据类型,变量及各种函数的理解比较抽象,生普遍认为《算法与程序设计》难度比较大,滋生一些畏难情绪。

接下来程序的三种结构是本章的重中之重,本节课的内容相对简单,希望通过编程解决和自己密切相关的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编程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编程的信心,使学生有兴趣学习选择与循环结构的内容。

【教材分析】上节课学习了输入输出与赋值语句的使用,本节节程序的基本结构是建立在前两节的基础上的,是本章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本节课要学习的顺序结构则相对简单,主要是输入输出与赋值语句的使用,学生容易掌握,既复习了前面的理论知识也为下节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目的】1、知识技能:掌握顺序结构的功能,交换两变量的算法。

2、过程与方法:用程序设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兴趣和严谨的思维习惯【教学重点】1、顺序结构的格式和功能。

2、交换两个变量的值。

【教学难点】交换两个变量的值。

【主要教法】自主探究、讲解、演示、实践等【教学环境】微机房多媒体演示系统【教学过程】:学生机不控制,学生自己写代码【教学反思】本案例通过液体交换,使用空瓶中转的思想作为情境导入,学生推导出互换变量的方法,并自己尝试写出代码。

改变代码中语句的位置,程序结构出现错误从而使学生明确一般的程序都是按由上到下的顺序一行一行执行,这样加深了学生对顺序结构的理解。

由于顺序结构的格式和功能比较简单,把理解“交换两个变量值的算法”作为本节课重点。

本节课内容相对较少,我把VB中常用输入和输出的方式穿插在程序中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用和学生密切相关的问题“你出生多少天,多少小时”来应用和巩固所学知识,在这个问题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拓展:“假如你可以活到100岁,那么你还可以活多少天?”最后进行升华:“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如何使有限的生命更有意义?”经过这样的处理,本节课内容得到充实,使课堂容量加大。

名师教学设计《顺序结构》示范教学教案

名师教学设计《顺序结构》示范教学教案

课后记
3
作业布置 输入长方体的长、宽、高,编写程序,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并输出。
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顺序结构 选择结构 循环结构 输入例句:x=input(‘请输入一个正整数 x:’) 板书设计 输出例句:print(‘反向输出 x 的结果为:’,y) 转换为整型函数:int() 转换为字符串型函数:str()
的基础。自主完成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程序的过
程,为后续学习找到正确的方法,树立学习信心。
顺序结构执行过程、算法描述 教学重点 输入函数 input()的用法、输出函数 print()的用法
教学难点 运用顺序结构,编写程序解决实际问题
1
一.项目问题
主要教学过程设计
二次备课
(可以续在背面)
四、描述算法(项目活动)

学生自主设计算法,并使用流程图描述出来。
五、输入、输出函数
1. 输入:变量=input(‘提示信息:’)
注意:使用 input()函数可以输入各种类型的数据对象,函
数返回值类型都为字符串型。 过
2. 输出:print([object,……][,sep=’’][,end=’\n’])
信息技术课时教案
课题 主备教师
4.2 顺序结构
上课时 间
备课组成员
总第 课时
知识技能要点:
1.掌握 input()函数和 print()函数的基本用法。
2.掌握顺序结构设计的基本流程。
3.能够运用顺序结构描述问题的求解过程。
学 课标学业要求: 科 核 1.掌握 python 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知识
心 2. 依据需要设计算法,运用算法描述方法合理表示顺序结构算法过程。
print(‘反向输出的结果为:’,y)

《顺序结构》教案

《顺序结构》教案

《顺序结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顺序结构的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顺序结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顺序结构的编程实现方法。

二、教学内容:1. 顺序结构的定义和特点2. 顺序结构在程序设计中的应用3. 顺序结构的编程实现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顺序结构的概念、应用和编程实现。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顺序结构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顺序结构的概念、特点和应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顺序结构解决问题。

3. 编程实践法:让学生动手编写程序,巩固顺序结构的应用。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展示顺序结构的概念、特点和应用。

2. 编程环境:为学生提供编程实践的平台。

3. 案例素材:提供实际问题,供学生分析讨论。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引出顺序结构的概念。

2. 新课讲解:讲解顺序结构的特点和应用。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顺序结构解决问题。

4. 编程实践:让学生动手编写程序,巩固顺序结构的应用。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提出拓展思考问题。

七、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顺序结构的知识。

2. 分析生活中的一个问题,尝试用顺序结构解决。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对顺序结构的掌握程度。

2.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九、教学评价:1. 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检验学生对顺序结构的掌握程度。

2. 学生编程实践表现:评估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运用顺序结构的能力。

十、教学拓展:1. 顺序结构在复杂程序中的应用。

2. 顺序结构与其他程序结构的关系和转换。

3. 顺序结构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六、教学案例与实践:1. 案例一:计算器程序设计目标:实现一个简单的计算器,能够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步骤:1. 输入数值和运算符。

2. 根据运算符进行相应的计算。

3. 输出计算结果。

《顺序结构》 教学设计

《顺序结构》 教学设计

《顺序结构》教学设计课程概述:本课程将介绍《顺序结构》的概念,以及如何使用顺序结构完成简单的程序。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如何使用Scratch编程软件构建一个可执行的程序。

此外,本课程还将促进学生对逻辑思维的培养和程序设计的兴趣。

适用对象:本课程适用于初学者,无需编程经验。

课程目标:1. 学会使用Scratch编程软件构建简单的程序。

2. 理解顺序结构的概念和原理。

3. 了解计算机程序的顺序执行机制。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程序设计兴趣。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引导学生认识计算机程序,并介绍程序的执行过程以及计算机程序中的顺序执行原理。

第二步:理论讲解介绍顺序结构的概念和特点,并通过图形化的页面,展示程序中的数据流动,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顺序执行原理。

第三步:实例分析通过Scratch编程软件,展示一个简单的程序如何应用顺序结构,同时引导学生对程序进行分析和理解。

例如,可以设计一个小游戏,在程序中加入不同的顺序结构元素,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操作和顺序,掌握顺序结构的构建方法和使用技巧。

第四步:练习互动通过Scratch平台进行实时互动,让学生自己尝试设计一个简单的程序,并与其他同学分享、交流。

在此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用顺序结构构建程序的更多元素,如条件、循环等。

第五步:总结与展望总结本次课程的学习内容和收获,并提醒学生勤加练习和学习,以深化对Scratch编程和顺序结构的理解。

同时,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探索其他编程语言和程序设计技能。

教学资源:1. Scratch编程软件2. 课堂演示材料3. 习题和练习册教学评估:1. 课后练习成绩2. 课堂练习参与情况和互动表现3. 课堂作业和项目完成情况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实践和互动,积极鼓励学生的参与和讨论。

2. 根据学生的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

3. 持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反馈,及时进行调整和反馈。

程序的顺序结构说课稿

程序的顺序结构说课稿

程序的顺序结构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程序的顺序结构》。

内容选自于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中,第二章,第二节,课时安排为一个课时。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方法与手段分析、教学过程分析等四大方面来阐述我对这节课的分析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VB程序设计中顺序结构的使用。

从具体问题出发,引导学生经历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程序等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介绍了VB语言的赋值语句,输入输出语句和程序的顺序结构。

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赋值语句和输入输出,学会使用程序设计语言实现顺序控制结构,解决简单的问题,并初步掌握调试、运行程序的方法。

本节课贯穿了VB程序设计以后的整个教学,是学生进一步顺利、快捷编程的基础,也是形成学生合理知识链的重要环节。

在本册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学会使用VB语言的赋值语句、输入输出语句,掌握顺序控制结构的编程思想。

难点:通过顺序结构编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赋值VB语言的赋值语句、输入输出语句的格式、功能和执行过程。

(2)学会使用VB语言的赋值语句、输入输出语句来实现顺序控制结构,解决实际问题。

(3)初步掌握程序调试运行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程序的顺序结构》教案

《程序的顺序结构》教案

2-1节程序的顺序结构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程序顺序结构的执行流程,掌握赋值语句和输入输出语句,能够编写简单的顺序结构的程序,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计算问题。

2、方法与过程本节从简单的问题入手,如求圆的面积,让学生初步掌握赋值语句和输入输出语句的使用方法及其功能。

进而转入较为复杂的问题,如编写程序使从键盘上输入一个三位数,然后反方向输出,并且运用到上一章所学的运算符、表达式等,对知识进行巩固,课程安排形成循序渐进的梯度,充分挖掘学生潜力,让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有更大空间。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程序设计选取的题目与高一所学的数学、物理中学到的新知识有密切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对程序设计的追求和向往。

二、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赋值语句和输入输出语句的使用(2)程序顺序结构的执行流程(3)能编写程序解决简单的应用题2、教学难点根据题目写出正确的程序三、教学环境1、教材处理教材选自《广东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选修一: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二章第二节,原教材的第一个程序例子有关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计算,题目很简单,学生也能理解,但是涉及到的条件较多,写程序时多次使用同样的语句和函数,整个程序看起来长,而且是简单的重复。

所以上课时,把教材的内容作了的简单的处理,以求圆的面积这个程序作为导入,学生更易理解和掌握。

而且这个例子也符合一般程序包括数据类型说明、数据输入、数据处理和数据输出四个部分,让刚入门的学生有规可依,进而觉得程序也不是太难学,从易到难进行过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预备知识:学生已掌握算法的概念及描述方法,定义常量与变量的方法,程序设计的四个步骤——分析问题、建立模型、设计算法和编写程序。

3、硬件要求:建议本节课在多媒体电脑教室中完成,有广播教学系统或投影仪。

4、所需软件:学生机要安装VB6.0或以上版本。

5、所需课时:2课时(100分钟)四、教学过程导入:演示求圆的面积这道题的程序,让学生明白通过程序可以解决数学中的问题,也给学生展示完整的程序代码,这道程序的功能就是靠这些代码来控制的,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顺序结构 教学设计

顺序结构 教学设计

顺序结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数学-顺序结构一、教学内容1. 理解顺序结构的概念和特点。

2. 运用顺序结构解决数学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a. 理解顺序结构的概念和特点。

b. 掌握顺序结构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a.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b. 提高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 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致的工作态度。

b. 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1. 理解顺序结构的特点和应用方法。

2. 运用顺序结构解决数学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首先引入一个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例如:“小明有20元,他用了一半的钱买了一本书,又用了1/4的钱买了一枝笔,他还剩下多少钱?”。

教师让学生思考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解决思路。

2. 讲解通过引入的问题,引出“顺序结构”的概念,即按照特定的顺序,一步一步地解决问题的结构。

教师通过示范和讲解,让学生理解“顺序结构”的特点和应用方法。

3. 操练教师设计一些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通过多种题目的练习,巩固学生对于顺序结构的掌握。

4. 拓展教师设计一些拓展问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练习和思考。

例如:“如果小明在买书和笔之后又花了5元,那么他还剩下多少钱?”老师鼓励学生用顺序结构的方法解答。

5.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强调顺序结构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重要性和应用方法。

五、教学资源1. 课件2. 教学实物3. 习题册六、教学评价1. 作业评价布置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课后巩固和练习。

2. 课堂评价通过课堂练习和讨论,评价学生对于顺序结构的掌握情况。

并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思考和表现进行评价。

七、教学反思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进行引入和操练,让学生在实际练习中不断巩固、提高对顺序结构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同时,教师还需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从而更好地掌握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顺序结构 优秀教案

顺序结构 优秀教案

顺序结构教学内容分析本课的主题1阐述了C语言的基本数据类型,介绍了常量和变量的定义与使用方法,随后进一步介绍了如何利用赋值语句和输入函数对变量进行赋值,以及输出函数的语法格式。

为了让学生更容易掌握这部分内容,教材给出了许多小例子,同时以交换变量值和转换摄氏华氏温度为例,强化巩固了本主题所教授的各项知识要点。

主题2对C语言中常见的算术运算符做了介绍,并通过用编程解决两个实际问题向学生展示了算术运算符的具体用法。

本课所学的常量、变量、数据类型、输入输出语句等基础知识,在将来几乎每一个程序中都能得到体现和运用。

这意味着教师要带领学生扎实地掌握本课所教授的知识点。

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时候,除了进行相关知识概念的讲解,还要特别注意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只有学生具备了动手编写和创造自己代码的能力,才说明学生真正掌握了这部分基础知识。

为此教师在自己的力范围之内,可以考虑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增加一些其他的简单样例,帮助学生巩固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和编程技巧。

教学对象分析顺序结构是最简单的一种程序流程,它在生活方方面面都有所体现,从中不难找到类似的例子进行类比。

结合生活知识和以往学习经验,学生在理解顺序结构程序流程方面应该不会存在特别大的困难。

C语言的算术运算符有它自身的特点和与众不同之处,特别是取模运算、自增和自减运算,在以往的学习中并不涉及,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难度,做好课堂讲解和举例示范工作。

掌握好算术运算符的计算方法,是学生学好程序设计的基础,本课的教学将为学生的程序设计知识框架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1.了解C语言的基本数据类型及常量和变量的定义方法。

2.理解赋值运算的含义。

3.掌握输入输出函数和常见的算术运算符。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

(1)数据类型。

(2)赋值运算的含义。

(3)算术运算符2.教学难点(1)输入输出函数的用法。

(2)“/、%、++、--”算术运算符的功能。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取模运算、自增和自减运算等,通过课堂用例将这些知识的具体应用展示给学生。

《1.2.1顺序结构》教案1

《1.2.1顺序结构》教案1

《顺序结构》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流程图的概念以及顺序结构.2. 能识别和理解简单的框图的功能.3. 能运用顺序结构设计流程图以解决简单的问题.教学重难点:重点:能识别和理解简单的框图的功能.难点:能运用顺序结构设计流程图以解决简单的问题.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1.情境:回答下面的问题:(1)123100++++= ; (2)123n ++++= ;2.问题:已知1232006n ++++>,求n 的最小值,试设计算法. 二、学生活动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表达.解 1S 取1n =;2S 计算2)1(+n n ;3S 若(1)20062n n +>,则输出n ;否则,使1n n =+,转2S .上述算法可以用框图直观地描述出来:教师边讲解边画出第7页图1-2-1,这样的框图我们称之为流程图.三、建构数学1.构成流程图的图形符号及其作用(课本第7页),结合图形讲解.2.规范流程图的表示:①使用标准的框图符号;②框图一般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方向画,流程线要规范;③除判断框外,大多数框图符号只有一个进入点和一个退出点.④在图形符号内描述的语言要非常简练、清楚.3.从流程图121--可以看出,该算法步骤中,有些是按顺序执行,有些需要选择执行,而另外一些需要循环执行.事实上,算法都可以由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这三块“积木”通过组合和嵌套表达出来.4.顺序结构的概念:依次进行多个处理的结构称为顺序结构.四、数学运用1.顺序结构举例例1 写出作ABC ∆的外接圆的一个算法.解 1S 作AB 的垂直平分线1l ;2S 作BC 的垂直平分线2l ;3S 以1l 与2l 的交点M 为圆心,MA 为半径作圆,圆M 即为ABC ∆的外接圆.说明 1.以上过程通过依次执行1S 到3S 这三个步骤,完成了作外接圆这一 问题,这种依次进行多个处理的结构就是顺序结构.2.上述算法的流程图如下图1所示,它是一个顺序结构.图2 例和y 的值,试交换这两个变量值.说明 1.在计算机中,每个变量都分配了一个存储单元,它们都有各自的地址.2.为了表达方便,我们用符号“p x ←”表示“把x 赋给p ”.解 为了达到交换的目的,需要一个单元存放中间变量p .算法是:1S p x ←; {先将x 的值赋给变量p ,这时存放变量x 的单元可作它用} 2S x y ←; {再将y 的值赋给x ,这时存放变量y 的单元可作它用}3S y p ←. {最后将p 的值赋给y ,两个变量x 和y 的值便完成了交换} 说明:上述算法的流程图如上图2所示,它是一个顺序结构.例3 半径为r 的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为2πS r =,当10r =时,写出计算圆面 积的算法,画出流程图.解 算法如下:p x ← x y ← y p ←↓ ↓↓↓1S10r←;S22←;πS r3S输出S.2.练习:课本第9页练习第1,2题.五、要点归纳与方法小结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1.流程图的概念:流程图是用一些图框和流程线来表示算法程序结构的一种图形程序.它直观、清晰,便于检查和修改.2.画流程图的步骤:首先用自然语言描述解决问题的一个算法,再把自然语言转化为流程图;3.顺序结构的概念:依次进行多个处理的结构称为顺序结构.。

选修1《顺序结构程序》ppt说课稿-高中信息技术

选修1《顺序结构程序》ppt说课稿-高中信息技术

教学过程分析
新课——基本概念 介绍顺序结构程序编写过程中需要用到的let
语句、inputbox函数、 print(msgbox)函数。 预计问题: a、赋值语句与算数运算符中“=”有哪些区别? b、inputbox函数的参数项可以省略哪些项? c、inputbox函数中各参数之间用什么符号分开? d、print(msgbox)函数的参数项如何正确书写 输出项?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是在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之后进行的学习, 在初中多数学生接触了Office系列软件的学习。但是对 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是新知识, 是高一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程序顺序这部 分内容涉及语法、结构等符号化的知识,对学生来说非 常抽象和陌生,学生不容易理解与接受,并容易造成抵 触心理,较丰富多彩的幻灯片制作缺乏兴趣。在本节内 容前学生已学习了VB程序设计环境、变量、算术表达式 等知识,为本节课学习打下基础。
以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分析问题、实践验证问题的方式,进 而领悟顺序程序结构的特点。以任务驱动式结合小组协作式,让学 生在紧凑而又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不断提高计算机的知识水平。 【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2.培养学生初步的程序设计思维。
教学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分析
本节课主要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提 问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学生讨论及时点拨(所谓“点拨 法”教学是在现代教育科学思想理论指导下,贯彻启发 式教学原则,综合运用各种具体教学方法的一种现代化 和科学化的教学法,这种教学法充分发挥教师“教”的 职能和学生“学”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使学生热情参 与练习,达到知识迁移,乐于动手,不断巩固提高所学 知识。课堂教学分五步:导入、实践研究、展示、反馈、 迁移。学生在课堂上实践、自读、练习、讨论、答疑、 迁移,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利于自学,突出学生主体, 举一反三,养练能力,让学生先学会知识然后达到会学 知识。

程序的顺序结构优秀教学设计1

程序的顺序结构优秀教学设计1
四、教学过程
课题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一)、导入
在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人生遥控器》。
故事的主人公叫做麦可,是一个建筑工程师,有一个美丽的太太和两个可爱的小孩,也有一对爱他的父母。他本应该是一个幸福的人,但是他想获得职位的晋升,他常常觉得家庭和工作之间的矛盾是那样的难以调和。他害怕孩子的吵闹,也不想听到妻子的抱怨。
1、知识回顾
常量:
指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始终不变的常数、字符串等: 3.14 “r=“ “输入半径”
常量说明语句:
const常量名as数据类型=表达式
变量:
变量是内存中命名的存储单元
变量说明语句
Dim变量名As数据类型
每个变量占用一个内存空间,有新的内容被送到这个变量中,旧的内容就被冲刷掉了。
数据类型:
老师讲这个故事是为了引出今天我们的学习内容,有这样一种励志的程序,它顺序的执行自己身体当中的每一条指令,从不跳过,也从不逆向执行,它就是顺序结构程序。
引起学生的情感上的共鸣。
联系我们的生活,拉近程序与生活的距离。




•新课
为了加深对程序的顺序结构的理解和认识,等一会儿,我们会实际动手操作,编出顺序结构的程序,为了能编程,我们必须回顾与学习一些新的知识点。
原来是程序的顺序错了,那同学们说一说,在顺序结构的程序中程序的运行顺序是怎么样的?一些关键的语句能不能随意的交换位置?
课后思考题:
鸡兔同笼问题:一个笼子里有鸡和兔,现在只知道里面一共有a个头,b只脚,鸡和兔各有多少只?请输入35个头,94只脚,验证一下编写的程序是否正确?应该有23只鸡,12只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选修1《顺序结构程序》教案
一、基本说明
1模块: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1)
2年级:高中二年级
3所用教材版本:广东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二章第二节
5学时数: 40分钟(机房授课)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巩固程序设计的一般过程,特别是算法设计一环;初步掌握输入输出语句及赋值语句的应用;初次独立完成一个或两个简单程序设计的全过程。

2、内容分析:本节课内容简单,但是却是学好其它结构的基础,这节课不仅仅是让学生们掌握输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的使用,而且通过对流程图的观察,得出顺序结构的特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算法在整个程序设计过程中所占的重要位置。

3、学情分析:高二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有一定的操作能力,而且在高一下学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接触到程序设计的理论知识,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与现行教材的VB程序设计有一定的区别,而且,学生的基础不是很好,而这课程又偏向理论,学生学习兴趣不是很高。

4、设计思路:本节课,首先让学生尽快地学会使用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这个只要让学生做几个小练习就可以了,然后让学生们做一个求长方形面积和周长的程序设计,重点在于学生把流程图画出来,然后用所学的语句做一个完整的程序,并上机调试运行,检查结果是否有误。

考虑到学生输入程序速度不同,学生掌握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深度不同,布置两个不同的作业,基础作业就是求圆的面积和周长,扩展作业就是两变量的值互换。

四、教学反思
1、本节课是重点偏向理论知识,学生学习兴趣并不是很高,而且本校学生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动手能力上,都不令人满意,这是现实,所以本节课设计的最大亮点就是想方设法地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减少学生学习的困难。

比如说,学生输入程序慢,我采用的三个任务的实际输入语句都不超过七条,而且每条输入的内容也是比较少的。

从上课的情况看,绝大部分学生还是完成了任务1和任务2,少部分学生完成了任务3,从一点上讲,教学是很成功的。

2、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设置了三个讨论环节,意图在于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实现互动性教学,从实际上课情况上看,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容易跑题,这一点,我以后上课时多加注意。

3、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任务驱动教学和讲授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因为有些东西你要让学生自己领悟,确实有一定的难度,而且上课时间又不够,在关键的地方讲一讲还是有必要的,比如说三种基本语句的语法格式及顺序结构的特点。

从学生反映的情况来看,学生还是基本上掌握了这些要点,这充分说明了讲授教学方法还是有一定的使用场合。

4、在任务的选取上,我还是以教材上的例子或作业为例,灵活性不强,以后有待加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