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教学研究型大学
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与科研孰轻孰重?

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与科研孰轻孰重?作者:潘静莹,李奕,林巍巍,王晓冬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第38期潘静莹,李奕,林巍巍,王晓冬*(南通大学医学院,江苏南通226000)摘要:教学与科研是高校两大基本职能,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两者既对立又统一。
正确处理高校教学科研两者之间的关系,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提高教师教学科研能力,为高校和社会培养综合型人才。
关键词:高等院校;教学与科研;人才培养;能力提高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8-0217-02高校由单一的教学型大学转变成综合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是高校自我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高校的三大基本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
人才培养是基本职能,是高校存在和发展的根本;科学研究是核心职能,是人才培养的保障,是衡量高校水平的重要标志;社会服务是前两项职能的社会延伸,是高校发展的内在需要。
三项职能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共同发展。
教学是中心,科研是关键,教师发展离不开教学和科研,高校发展离不开教师。
如何提高教学科研能力,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是高校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社会离不开人才,人才离不开教育,教育离不开教师。
邓小平关于人才建设思想中提出“办学的关键在教师”,教师是学校办学的主体和根本,是人才培养的主要承担者[1]。
教学能力的高低是高校教学质量及可持续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培养和提高教学能力是高校发展的首要任务。
1.更新思想,转变观念,在教学反思中成长。
思则活,思则新,思则进。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激发教师自觉学习的激情,促进自我能力的提高。
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捷径,是教师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手段。
第一,积极学习教育新理念,更新教学观念。
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保证教学内容的正确性和先进性。
关于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的研究

质属性, 又彰显 自身分类 的个体特性, 是普遍共性与 个体特性的有机 统一 。同时, 学研 究型 大学又是 一个复杂的 教
系统工程, 以教学质量 为基础 , 应 以学科建设为主攻 方向, 以科 学研 究为 出发点 , 以人 才队伍 建设为 关键 , 以体制创 新和制度 改革 为突破 口, 进行 系统建设。
教学 、 科学 研究 最终 结果 要 服务 于社会 , 过服务 社 通 会 来 检验 大学 的人 才培 养质 量和 科学研 究效 果 。只 有 通 过社会 实践 检 验并 在其 检验 的过程 中作 出应 有 的贡献 , 才是 管 用 的人 才 和有 效 的科 学 研 究 。所 那
一
学科门类以多科性和综合性为主, 学历教育一般涵 盖博士 、 硕士 和学 士完 整 层 次 的大 学 。另 一类 是借 助一些 评价指标 , 据统计 的结果得 出的定义 , 代 根 其
表人物 是 中国管理科 学研究 院科学 研究所 武书连 等 同仁给 出 的定 义 。不统 计 研究 型大 学 , 全 国其余 将 大学 的科 研得分 降序排 列 , 大 到小依 次相加 , 并从 其 中本科 各专业第 一名 , 研究 生各二 级学科 第一名 , 有
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而分类的, 它既遵循大学共有
的内在本质 属性 , 又彰显 自身分 类 的个 体 特性 , 是普
作者简介 : 赵勤( 95一) 宁夏 吴忠人 , 16 , 宁夏 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 育基地 办公 室书记 , 副教授 , 主要从 事高等教育
研究。
一
1 62 —
遍共 性 与个体 特性 的有 机统 一 。 ( ) 一 大学 共有 的 内在本 质属性 1 教学 是 大学 的 中心地位 不 能丢 。大学 是教 书 . 育人 的殿 堂 , 自从 大学诞 生那 天起 , 承担 起 了教书 就
研教1和研教2型

(3)教学研究型:不统计研究型和研究教学型大学,将全国其余大学的科研得分 从大到小依次相加,其中本科各专业第一名、研究生各二级学科第一名、有博士学 学先行计算,至得分累计超过被统计大学科研得分的61.8%为止;各个被加大学是 学。其中又细分为教学研究1型和教学研究2型,其标准分别是:教学研究1型—— 量高于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平均质量,且每年授予学士学位不少于1000人;教学研究 合教学研究1型标准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2)研究教学型:不统计研究型大学,将全国其余大学的科研得分降序排列,并 相加,其中研究生各一级学科第一名的大学先行计算,至得分累计超过被统计大学 1.8%为止;各个被加大学是研究教学型大学。其中又细分为研究教学1型和研究教 准分别是:研究教学1型——研究生创新环境高于研究教学型大学的平均水平,且 学位不少于100人;研究教学2型——不符合研究教学1型标准的研究教学型大学。
吧友124.23.25.*
谢了!
吧友58.100.178.*
楼主发帖时那是地震还没发生
吧友121.235.242.*
每年一百个闭着眼睛都有的……现在扩招成这样
吧友124.114.99.*
楼主发完贴后1小时就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吧友211.140.16.*
大地震最快的也晚上才知道
楼主发贴时间碉堡了!
/p/375841610
2014/3/12
/p/375841610
2014/3/12
w
页码,2/3(W)
吧友220.184.35.*
(2) 回复
最后统计的35所1型大学,包括研究1型和研教1型和教研1型和教学1型吗?
楼主在大地震的时候还在关心这些问题 服了
燕山主峰
.ri
吧友58.242.57.*
什么是教学研究型大学

什么是教学研究型大学一、教学研究型大学涵义及其由来1. 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涵义对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概念,学者们有不同的描述,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描述性的定义,认为教学研究型大学是介于研究型和教学型之间的大学,是以培养有研究潜力、具有一定的复合知识、以技术应用、技术开发为高级人才为主要任务,在培养的层次上以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并重,科学门类以多科性和综合性为主,学历教育一般都涵盖博士、硕士和学士完整层次的大学。
另一类是借助一些评价指标,根据统计计算的结果得出的定义。
如根据由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学学研究所武书连主持的《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发表的2005年度中国大学分类标准,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概念如下:不统计研究型和研究教学型大学,将全国其余大学的科研得分降序排列,并从大到小依次相加,其中本科各专业第一名、研究生各二级学科第一名、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大学先行计算,至得分累计超过被统计大学科研得分的61.8%为止;各个被加大学是教学研究型大学。
教学研究型大学是以教学为主、科研为辅,教学科研协调发展的大学。
目前我国教学研究型大学133所,占全国大学总数的22.5%,科研成果占全国普通本科大学8.9%;博士生占8.6%;硕士生占17.3%。
教学研究型大学从人才培养类型来看,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高级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研究生教育占较大比重);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科技贡献主要体现在技术的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研究上;教学研究型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是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和技术创新人才;对技术应用和技术创新的贡献。
2、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由来教学研究型大学是由大学的理念和社会职能演绎而来的,它是随大学的理念和社会职能的发展而产生,并随大学的理念和社会职能的发展而发展着。
大学的发展和数量的扩张导致大学的分工和专业化,教学型大学、研究型大学和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分类就是大学角色分化的结果。
这里有必要了解一下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沿革,追溯一下大学理念演化的进程。
研究型大学的特点及其发展

研究型大学的特点及其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也越来越多元化。
其中,研究型大学作为一种重要类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今天我们将探讨研究型大学的特点及其发展。
一、研究型大学的定义研究型大学是指以研究为主导,旨在为社会提供高水平科学研究和教育培养的高等教育机构。
它注重科学研究,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研究,培养并拥有一批高素质的科研人员。
同时,它也注重教学,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以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二、研究型大学的特点1. 注重研究研究型大学的最大特点就是注重研究。
在研究型大学里,研究活动是最为重要的,研究成果也是衡量大学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
这也是研究型大学跟综合性大学的最大区别。
2. 科研环境优越研究型大学在科研环境上投入资金也是比较多的。
它拥有一系列的实验室、图书馆、科研楼等科研设施,为科研人员提供了优良的科研环境。
3. 教学质量高研究型大学在教学方面也是相当重视的。
在这里,学生的教育培养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是思维方法以及科学素养的培养。
研究型大学使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更加灵活多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素质也更加高端。
三、研究型大学的发展1. 进一步加强研究研究是研究型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因此,在研究流程、科研环境、研究经费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投入,增强研究实力。
2. 建立完善的科研机制研究型大学需要建立完善的科研管理体系,规范科研活动的各个方面,包括研究立项、科研经费管理、科研成果产值化等。
3. 不断提升教师素质研究型大学需要具有很高的教师素质,因此需要加强教师培训和考核,建立健全的教学质量监测机制和评价体系。
4. 加强国际化发展研究型大学应该加强国际化办学模式,与国外学府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引进优质的教学和科研资源,提升学校的国际竞争力。
总之,研究型大学在科研、教学方面的发展都是比较稳步的。
通过越来越多的资金、越来越好的设施,以及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研究型大学的未来一定会更加光明。
研究型大学

研究型大学研究型大学是指以科研为核心,并以教学、创新和服务为辅助的高等教育机构。
这类大学注重知识的创造、发现和传播,以培养科研人才为使命,同时兼顾教学和社会服务。
研究型大学通常具有丰富的科研资源和设施,包括实验室、图书馆、计算机中心等。
它们拥有众多的教授和研究人员,以及一定数量的研究生和博士生。
这些学者们致力于开展原创性的科学研究,探索新的理论和技术,拓展学科的边界。
研究型大学的教学水平也非常重要。
教授们通过科研成果和专业知识,将最新的发展和创新带到教学中。
他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研究型大学也肩负着社会服务的责任。
它们与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合作,为社会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咨询和解决方案。
研究型大学还培养出了大量的专业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重要贡献。
研究型大学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它们是推动科技创新和知识进步的重要力量。
研究型大学通过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和教育培养出了很多杰出的科学家、工程师、医生和创新创业者,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力资源。
与此同时,研究型大学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科研经费和资源的供给是一个关键问题。
高质量的科研需要大量的投入,包括实验设备、科研经费和人才支持。
其次,培养出高水平的科研人才需要长时间的投资和培养。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研究型大学需要加强与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合作,共同为科研和教育提供充足的资源和支持。
此外,研究型大学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与国际顶尖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推动科学研究的国际化。
总之,研究型大学在培养人才、推动科研和服务社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们是知识创新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我们应该重视和支持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和发展,为国家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研究型研教型教研型教学型划分标准

划分标准(1)研究型:将全国所有大学的科研得分降序排列,并从大到小依次相加,至得分累计超过全国大学科研得分的61.8%为止;各个被加大学是研究型大学。
其中又细分为研究1型和研究2型,其标准分别是:研究1型——科研成果得分列全国大学前10名;或者研究生创新环境高于研究型大学的平均水平,且每年授予博士学位不少于100人;研究2型——不符合研究1类标准的研究型大学。
(2)研究教学型:不统计研究型大学,将全国其余大学的科研得分降序排列,并从大到小依次相加,其中研究生各一级学科第一名的大学先行计算,至得分累计超过被统计大学科研得分的61.8%为止;各个被加大学是研究教学型大学。
其中又细分为研究教学1型和研究教学2型,其标准分别是:研究教学1型——研究生创新环境高于研究教学型大学的平均水平,且每年授予硕士学位不少于100人;研究教学2型——不符合研究教学1型标准的研究教学型大学。
(3)教学研究型:不统计研究型和研究教学型大学,将全国其余大学的科研得分降序排列,并从大到小依次相加,其中本科各专业第一名、研究生各二级学科第一名、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大学先行计算,至得分累计超过被统计大学科研得分的61.8%为止;各个被加大学是教学研究型大学。
其中又细分为教学研究1型和教学研究2型,其标准分别是:教学研究1型——培养的学士质量高于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平均质量,且每年授予学士学位不少于1000人;教学研究2型——不符合教学研究1型标准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4)教学型:不符合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标准的大学。
其中又细分为教学1型、教学2型和教学3型,其标准分别是:教学1型——培养的学士质量高于教学型大学的平均质量,且每年授予的学士学位人数超过每年毕业的专科生人数;教学2型——每年授予的学士学位人数超过每年毕业的专科生人数;教学3型——每年毕业的专科生人数超过每年授予的学士学位人数。
研究型大学的教育理念和发展策略

研究型大学的教育理念和发展策略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社会的发展,大学教育中的研究型大学已经逐渐成为了一个趋势。
研究型大学有着独特的教育理念和发展策略,使其在教育界和学术界的地位得以提升。
本文将就研究型大学的教育理念和发展策略做一次全面的剖析。
一、研究型大学的教育理念研究型大学是一种将教学和科研紧密结合起来的大学教育模式。
相比传统的教育模式,研究型大学更注重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参与到科研项目中来,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和能力。
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教师不仅是教育者,同时也是科研者,他们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和心得分享给学生,让他们有机会亲身体验科研的过程。
研究型大学认为,只有将科研和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够给学生创造一个真正的学术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形成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以应对未来不断变化的社会。
在这种氛围下,学生不再局限于课堂上的简单知识的学习,而是通过自己的参与和实践,提升自己在学科领域的专业水平。
二、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策略研究型大学在其发展过程中,需要明确自己的定位,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
首先,研究型大学需要在教学和科研方面找到平衡点,确保两者能够有机结合,相互支撑。
在教学方面,研究型大学需要注重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增加课程的实验性和实践性,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和能力,鼓励学生参与到科研项目中来。
在科研方面,研究型大学需要加强研究项目和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让其具备社会和市场的应用价值,同时注重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
其次,研究型大学需要与企业和社会密切合作,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和社会服务机制,加强对社会和市场的认知,提高研究和教育的实际应用价值。
同时,研究型大学还需要拓宽国际视野,积极与国际高等教育机构合作,促进学术交流和人才的流动。
最后,研究型大学还需要培养和吸引优秀的教育人才和科研人才,建立一支高素质、有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的师资队伍。
同时,研究型大学需要通过人才引进、学科建设等手段,提高学校的学科水平,增加学校的学术影响力。
大学分类可分为哪几种主要类型有哪些

大学分类可分为哪几种主要类型有哪些目前,全球大学的数量已经超过了2万所。
随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育体系的不同,大学分类也因此产生了一些区别。
从大学类型的角度出发,常见的大学分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一、研究型大学研究型大学,指的是以研究活动为核心,同时具有高水平教学和服务社会的功能的高等教育机构。
这种大学重视基础性和应用性的科学研究,希望通过科研的成果为社会发展和进步作出重要的贡献。
这类大学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得到了广泛的推崇和认可,例如美国的常春藤盟校、英国的牛津剑桥大学、日本的东京大学等等。
二、综合型大学综合型大学,是以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教育为宗旨,拥有多元化学科的高等教育机构。
这种大学既注重教学质量,同时也注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
这种大学中通常包含文学、理科、工科、商科、法律和医学等各个领域。
世界一些重要大学无论是在科学技术、法律、文化、人文等领域都均有卓越的表现。
例如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英国的曼彻斯特大学、澳大利亚的悉尼大学等等。
三、艺术学院艺术学院是以培养艺术才能为主要目标的专业性高等教育机构。
这种大学通常涵盖了音乐、戏剧、舞蹈、美术、表演等艺术领域。
它通过多种实践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意和技能,让学生成为独立的艺术家和专业人士。
世界上的著名艺术学院包括纽约的茱莉亚音乐学院、英国的皇家音乐学院、法国的巴黎国立高级装饰艺术学院等等。
四、师范学院师范学院是以培养中小学教师为主要目标的高等教育机构。
这种大学既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教学技能和师德素养。
师范学院也是中小学教师培训的重要基地。
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师范学院包括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中国的华东师范大学、荷兰的莱顿大学教育学院等等。
五、职业学校职业学校是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要目标的高等教育机构。
这种大学旨在为学生提供特定领域的职业教育和培训,让学生能够顺利进入职业生涯。
世界上一些著名的职业学校包括美国的哈佛大学医学院、瑞士的酒店管理专业学校、韩国的竹岛海洋大学等等。
什么是教学研究型大学

什么是教学研究型大学一、现代大学的层次划分教学研究型大学是整个大学系统中的一个层次,要弄清什么是教学研究型大学,需要首先了解现代大学的层次划分。
1、国外划分美国高等学校分成6大类:授予博士学位的高等学校(I类广博型授予博士学位的/研究型大学;II类集中型授予博士学位的/研究型大学);授予硕士学位的大学(I类授予硕士学位的大学;II类授予硕士学位的大学);学士学院(文理学士学院;一般学士学院;学士/副学士学院);副学士学院;专业高等教育机构(授予从学士到博士各级学位,但至少有80%的学位集中在单一领域);部族学院(美国印第安高等教育联合会的会员机构)。
日本高等院校分为大学(提供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教育)、短期大学(提供2年制的教育或培训)和高等专门学校(为15岁初中毕业生提供5年制的教育或培训),其中,大学分为研究型大学、博士学位授予大学I类、博士学位授予大学II类、硕士学位授予大学和本科院校五个层次。
法国的高等院校可分为短期高等技术院校、高等专科学院、普通综合大学、重点高等专业大学、高等教研机构5类。
英国的高校主要分成以下几种类型:古典大学、近代大学、城市大学、新大学、原多科性技术学院及由其升格的大学和高等教育学院。
为方便不同国家间的高等教育交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1997年修订稿)将第三级教育(高等教育)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序数5)相当于专科、本科和硕士生教育,分为5A、5B两类:5A类是理论型的,学习年限较长,一般为4年以上,目的是使学生进入高级研究计划或从事高技术要求的专业;5B类是实用技术型的,学习年限较短,一般为2-3年,目的是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或行业,或某类职业或行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
至于第二阶段(序数6)则是专指可获得高级研究文凭(博士学位)的,旨在进行高级研究和有创新意义的研究。
2、国内划分1996年上海智力开发研究所建议将我国高等教育分为研究型大学、省部级重点大学、一般本科院校、普通专科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五类。
研究型大学和应用型大学的区别

研究型大学和应用型大学的区别大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是许多年轻人梦寐以求的教育机构。
从学术水平到教学质量、从校园文化到未来前景,不同的大学有着不同的长处。
其中最大的区别可能在于其教育类型,研究型大学和应用型大学。
本篇文章将探讨研究型大学和应用型大学的区别。
一、课程设置首先,研究型大学和应用型大学在课程设置方面有所不同。
研究型大学更加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研究方法的学习。
强调学术性和研究性,不断推动学术研究和知识创新,为科研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而应用型大学更侧重于实践应用,更关注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提高。
课程设置上更注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注重与社会实践的结合。
同时还会在课程上注重职业技能的训练和实证研究,为学生快速融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师资力量师资力量对于大学的教育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点上,研究型大学和应用型大学也有着不同的特点。
研究型大学要求教职人员在学术研究方面有着更深入的研究和理解,自身具备多年的学术和研究经验。
教职人员要为学生提供具有深度和广度的学术指导,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这是研究型大学最为关注的。
而应用型大学则更注重实践经验和企业合作经验。
他们更愿意聘请工程师、企业高管、专业技术人员等实战经验丰富的人才,以确保学生在校时可以学到更实用的知识和技能。
三、发展重点研究型大学的重点是学术研究,为建设高端研究平台和培养学术新秀提供有力支持,主要致力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为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研究型大学要为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创造一个宽松和开放的环境,在学术成果发布和教研交流方面占据主导地位。
而应用型大学则更注重校企合作和学生的实习就业,学校为学生提供与企业合作、实习就业等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岗位、实用的技能,以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四、毕业方向两种大学对于毕业生的引导目标也不尽相同。
研究型大学毕业后可去科研院所、高校从事学术研究、教学工作等;而应用型大学重点培养对社会具有实战经验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毕业后进入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等进行具体实践和应用。
浅谈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浅谈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作者:张为强来源:《成功·教育》2012年第12期【摘要】为了提高办学水平和更进一步的发展,一些高校开始从教学型转向教学研究型。
教学研究型大学介于研究型和教学型大学之间,更加重视学科与科研。
重视科研是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特点,但对科研过度的投入导致教学在教学研究型大学中不再受到重视,教学与科研的矛盾日益明显。
只有强调教学与科研并重、统一,才会使教学研究型大学顺利发展。
【关键词】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科研一、教学研究型大学简介现代大学正不断朝层次化和多样化发展,从而保持竞争优势,在众多大学中屹立不败。
为了提高办学水平和更进一步的发展,一些高校开始从教学型转向教学研究型。
教学研究型大学介于研究型和教学型大学之间,更加重视学科与科研。
教学研究型大学通常要具备一定的办学历史,办学规模不少于1.5万人,主要培养设计型技术人才,这种人才要具备广泛的知识和强大的应变能力,是以技术开发为主,具备开拓精神和勇往直前的复合型高端人才。
教学研究型大学通过科研项目来整合资源,重视科学研究的地位。
同时,通过各种政策的实施进一步巩固学科意识和建设。
只有完善学科建设水平,才能推动学校的学位教育。
二、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科研现状1.激励政策。
重视科研是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特点,因此学校的激励政策正在不断向科研投入。
积极争取科研项目,从而有效带动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
为了调动教师对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各大高校的激励政策正日益趋于多样化。
2.科研经费。
目前,我国科学研究在各大高校的经费中所占比例很大。
高校在科研经费上的投入可以说是不计成本,各大高校注重科研的势头越发旺盛,如地方大学的重点学科建设经费每年就不是一笔小数目。
3.科研产出。
科研是各大高校非常重视的工作,学校的领导、教师都花费大量的精力投入科研工作当中。
精力、政策、费用投入不少,但有些教学研究性大学的科研效率并不高,产出少,这反映出一部分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
教学研究型大学

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是一种强调教学和研究并重的高等教育机构,其宗旨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学术思维的高素质人才。
教学研究型大学一方面注重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注重科学研究,推动学术进步。
下面将从教学及研究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在教学方面,教学研究型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不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在课程设置上有一定的选择权,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优势进行专业选修课程,从而培养出个性化的能力。
此外,教学研究型大学注重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教师培训和学生评价等方式改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研究方面,教学研究型大学鼓励教师和学生开展科学研究。
教师在教学之余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参与科研项目,提高科研水平。
学生也有机会参与科研项目,培养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
教学研究型大学拥有一流的研究实验室和设备,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优良的科研条件。
教学研究型大学注重学术交流和合作,定期举办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展示和交流研究成果的平台。
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理念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学术思维的高素质人才。
教学和研究不是两个相互独立的部分,而是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的关系。
优秀的教师是学术研究的源泉,科学研究能够促进教学的改进和创新。
教学研究型大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使他们在学术思维和实践能力上得到全面提升。
总之,教学研究型大学是一所注重教学和研究并重的高等教育机构,既注重教师教育和学生培养,又注重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
通过高质量的教学和科学研究,教学研究型大学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学术思维的高素质人才,为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关于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的思考

21年第1期 01 2
关 于教 学研 究 型大学建 设 的思考
钱 厚 斌
( 扬州大学 信息 中心 , 江苏 扬州 25 0 ) 2 09
摘要: 积极探讨教 学研 究型 大学的特征及发展战略 , 力建成 高水平 的教 学研 究型 大学 , 努 已成为许 多高校 不断探 索与
教学研究型大学是介于研究型与教学型之间的一种大学
的分类也呈现出多样性 , 大体上有按学科、 科研水平、 办学主 类型 , 是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中坚力量, 在整个
体、 培养人才层次、 学校功能不同的分类方法, 国家并没有一 高等教育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在区域发展和国家建设中发挥
1以本科与硕士教育为主 . 晓 春建议, 将我国高等教育分为 科研教 学型大学、 本科教学型 教学研究型大学培养层次以本科教育为主, 研究生教育 大学和专科教学型大学等三类; 0 年, 2 0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高 0 教学研究型大学在研究生教育中 校设置处戴井冈 等根据学校学科设置的 特征、 学生培养层次、 与本科教育并重。据统计, 教师水平和学校科研活动开展情况 , 将普通高校分为具有研 的积极作用不可低估, 培养的博士生占 全国高校的3.%, 24 硕 士生占4%L] 7 , 6 教育规模大致与研究型大学相当。口以说, 『 究型特点的 大学、 教学型高校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类学校等 三类; 0 年, 2 1 清华大学何晋秋、 0 方惠坚等提出, 段我国高 现阶 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并举是教学研究型大学健康发展的 也是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本质要求。但教学研究犁 等院校可分为研究型大学 、 教学科研型大学、 教学型大学或学 现实状况 ,
研 讨的理论及 实践课 题。教学研 究型大学的建设 必须深刻把握 教 学研 究型大 学的本质特征 , 建设 高水平教 学研 究型 大学
什么是研究型大学

什么是研究型大学在世界范围内对研究型大学追根究源,最早当属发轫于1810年成立的德国柏林大学,它开创了大学“研究与教学的结合”的先河;后由留德学者将其引入美国,以1876年创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为现代意义上研究型大学诞生的里程碑,经过100余年发展,到1994年在美国已达125所,它们所取得的成就使其在全美乃至世界科学与高等教育界居于主导地位。
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历程,同时也是理论界对以其概念为核心问题之一的探索进程。
什么是研究型大学?学者们有不同的看法和不同的描述,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利用人们观念中对研究型大学的常识性判断或向往性设计,预设大家对研究型大学概念形成基本认识而直接进入相关观点的阐述,回避了对研究型大学概念的理性分析;另一类是通过列示研究型大学特征,采用描述性定义概念的方法,以具有相应特征的大学即为研究型大学;还有一类是借助评介国外研究型大学的特点或评价指标,其中一些做了一定的改造,得出演绎性的研究型大学概念。
这些有关“研究型大学”概念的描述和把握,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研究型大学”的内涵,有助于我们深化、丰富对研究型大学概念的探索与认识。
在相关的国外研究成果和国内可喜探索的基础上,可以认为,研究型大学是以创新性的知识传播、生产和应用为中心,以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精英人才为目标,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科技进步、文化繁荣、国家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大学。
显然,这样的定义是从三个方面来界定研究型大学的基本内涵。
从社会职能方面看,研究型大学是“以创新性的知识传播、生产和应用为中心”的大学。
自纽曼“大学是传授知识的场所”的断言与中世纪巴黎大学模式,经威廉〃洪堡“大学也是研究高深学问的机构”的创见与柏林大学模式,到范〃海斯“大学还是提供社会服务的部门”的新识与威斯康星大学模式以来,大学在历史延展中承担了育人、科研、服务的职能。
作为大学一个种类的研究型大学,自然具有这样的共性,然而研究型大学不是零散、简单、自发地履行这些职能,而是系统、综合、自觉地释放着独特效能。
什么是研究型大学?

什么是研究型大学?
研究型大学是一种高等教育机构,它的教学内容和研究课题都是紧密
结合的。
那么,究竟什么是研究型大学?以下是关于研究型大学的几
个重要方面。
一、高水平研究
研究型大学最具有特色的就是高水平的研究。
这些研究的成果不仅为
学术界所公认,而且对商业、医疗、政府等领域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研究型大学的科研团队经常获得一些大型科研计划的资助,这些计划
不仅为大学提供了财政上的支持,也为教职员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研究
空间。
二、卓越的人才培养
研究型大学不仅注重学生的学术成就,也关注学生在个人发展中所获
得的技能。
这些技能包括批判性思维、分析能力、沟通技巧等等,都
是让学生在日后的职业生涯中更加具有竞争力。
在研究型大学里,教
授们会将他们的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中,使得学生们能够接触到最新
的研究成果,并且更好地了解自己想要从事的职业。
三、严格的课程设置
研究型大学要求学生在毕业前必须完成一定的研究项目或论文,这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
在校期间,学生必须按照一定的课程计划去上课,课程设置也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全球化背景下的知识和技能。
这些要求有时候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但却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成为具有竞争力的人才。
总之,研究型大学具有高水平研究、卓越的人才培养、严格的课程设置等特点。
对于那些热爱研究、追求知识的人来说,选择在研究型大学学习将会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研究型大学的发展

研究型大学的发展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快速进步,研究型大学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就研究型大学的定义、特点以及其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研究型大学的定义与特点研究型大学是指以科学研究为主要职责,兼具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综合性学府。
相对于以教学为主的本科院校,研究型大学在科学研究方面更为突出,注重知识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
其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高水平的科学研究研究型大学注重科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积极开展教师和学生的科学研究项目,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人才。
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可以提高学校的学术声誉,也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2. 多样性的学科设置研究型大学通常涵盖多个学科领域,旨在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学术选择。
这些学科的设置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并促进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交叉与融合。
3. 开放的学术环境研究型大学注重学术自由和学术独立性,鼓励学术争鸣和学术交流。
学校提供丰富的学术资源,包括图书馆、实验室等,并积极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进行学术讲座和交流活动,为学生和教师搭建广阔的学术平台。
二、研究型大学的发展趋势研究型大学由于其独特的性质和作用,正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创新发展的重点。
以下几个方面是研究型大学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1. 加强科研力量和创新能力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研究型大学将进一步加强科学研究力量,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学校将注重培养具有科研潜力和创新能力的学生,增加科研项目的数量和质量,并加强与企业、科研机构等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
2. 提高国际化水平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研究型大学将不断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学校的国际化水平。
学校将推动教师和学生的国际学术交流,加强科研成果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吸引优秀的国际学生和学者来校交流与研究。
3. 培养复合型人才研究型大学将注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教学研究型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双趋冲突研究

回 ( o ac) 向的不同组合划分个人内心冲突的不同类 避 a i ne倾 vd 型 , 中接近——接 近型冲突( p ah apo hc t tp 其 a r c — pr c o l ) po a ni l e ̄ 双趋 冲突是指两种对个体都具有 吸引力 的需要 目 同时 出 标
现, 由于条件限制个体只能择其一从之 的冲突 。 ‘ Ⅱ1 ) 后来亦随
从人 才培养类型来看 , 教学研究型高校教学层 次以本科
生、 硕士生为主 , 个别行业性较强的专业可招收部分博士生 ; 从学科建 设和科研开发来看 , 教学研究型高校通常是围绕特 色学科建设优势学科群 ,并 以其为依托开展相应 的教学 、 科 研 和社会服务工作 。因此 , 教学研究型大学普遍对教师的教 学、 科研工作有一定的评判标准和质量 、 数量要求 。 作为具有
强调大学主动为社会服务 的办学思想 , 促使大学直接面向社 会, 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 , 以在知识创新 、 并 科学研究方 面的成果来为社会提供服务——新理念把全世界 的大 学引
进了崭新的发展阶段 : 大学不仅是传播思想和文化知识的场
所, 还是知识创造 的源泉, 并以其教学和科研成果服务社会。
和质量都较高的科研成果 , 地方高层次人才培养 的基地和 是
而言 , 一所高校、 一个学科并不是教授越多越有战斗力、 竞争 力, 青年教师 的快速、 健康成长是保持一所高校 、 —个学科学
术活力 的新鲜血液。 所以, 合理地解决教学研究型高校青年教
高水平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的基地 , 国高等教育 的重要 是我
研的长足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现代社会心理学 、组织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创始人库尔 特・ 勒温( L nn 在上个世纪 3 K e i) 0年代按接近( poc) a rah和 p
“研究型大学与研究生教育研究”

目
CONTENCT录• 研究型大学的定义与特点 • 研究生教育的目标与要求 • 研究型大学与研究生教育的关系 • 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与提升 • 研究型大学与研究生教育的未来发
展
01
研究型大学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与特点
定义:研究型大学是以高层次科研为主导的, 以培养创新人才和研究生为主要任务的大学。
独立的研究能力
能够独立思考、自主研究和解 决问题,具备创新意识和创造
力。
严谨的科研态度
保持科学严谨的态度,遵守科 研伦理和法律法规,确保科研
活动的规范性和合法性。
研究生教育的现状与挑战
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给研究生教育带来了新 的挑战和机遇。
学科交叉与跨学科研究
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
研究型大学鼓励学术交流与合作,为研究生提供广 阔的学术视野和合作机会,促进学术成果的产出和 传播。
研究生教育对研究型大学的贡献
提升大学学术水平
优秀的研究生能够为研究型大 学带来新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成 果,提升大学的学术水平和影 响力。
推动科研发展
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为研究 型大学的科研工作注入新的活 力,推动科研成果的创新和转 化。
研究型大学是科技创新的重要 力量,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 实生产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 力。
文化传承与创新
研究型大学在传承优秀文化的 同时,也积极推动文化创新, 引领社会文化潮流。
国际交流与合作
研究型大学在国际交流与合作 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提升我国 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 力。
研究型大学的历史与发展
立科学、客观的评价标准。
开展同行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教学研究型大学一、现代大学的层次划分教学研究型大学是整个大学系统中的一个层次,要弄清什么是教学研究型大学,需要首先了解现代大学的层次划分。
1、国外划分美国高等学校分成6大类:授予博士学位的高等学校(I类广博型授予博士学位的/研究型大学;II类集中型授予博士学位的/研究型大学);授予硕士学位的大学(I类授予硕士学位的大学;II类授予硕士学位的大学);学士学院(文理学士学院;一般学士学院;学士/副学士学院);副学士学院;专业高等教育机构(授予从学士到博士各级学位,但至少有80%的学位集中在单一领域);部族学院(美国印第安高等教育联合会的会员机构)。
日本高等院校分为大学(提供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教育)、短期大学(提供2年制的教育或培训)和高等专门学校(为15岁初中毕业生提供5年制的教育或培训),其中,大学分为研究型大学、博士学位授予大学I类、博士学位授予大学II类、硕士学位授予大学和本科院校五个层次。
法国的高等院校可分为短期高等技术院校、高等专科学院、普通综合大学、重点高等专业大学、高等教研机构5类。
英国的高校主要分成以下几种类型:古典大学、近代大学、城市大学、新大学、原多科性技术学院及由其升格的大学和高等教育学院。
为方便不同国家间的高等教育交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1997年修订稿)将第三级教育(高等教育)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序数5)相当于专科、本科和硕士生教育,分为5A、5B两类:5A类是理论型的,学习年限较长,一般为4年以上,目的是使学生进入高级研究计划或从事高技术要求的专业;5B类是实用技术型的,学习年限较短,一般为2-3年,目的是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或行业,或某类职业或行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
至于第二阶段(序数6)则是专指可获得高级研究文凭(博士学位)的,旨在进行高级研究和有创新意义的研究。
2、国内划分1996年上海智力开发研究所建议将我国高等教育分为研究型大学、省部级重点大学、一般本科院校、普通专科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五类。
1997年辽宁省教育研究院邓晓春建议,将我国高等教育分为科研教学型大学、本科教学型大学和专科教学型大学三类。
2000年教育部院校设置处戴井冈等根据学校学科设置的特征、学生培养层次、教师水平和学校科研活动开展情况,将普通高校分为具有研究型特点的大学、教学型高校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类学校三类。
2001年清华大学何晋秋等提出,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可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科研型大学、教学型大学或学院、社区学院或二年制大学四类。
2002年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武书连按大学的科研规模将大学分为四种: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
2004年兰州大学甘晖等人将我国高等学校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科研型大学、教学型大学、高职高专院校四类。
2005年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教研究室主任马陆亭将我国高等学校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科研型大学、本科教学型学院、专科教学型学院四类。
2005年华东师范大学戚业国将我国高等学院分为博士/研究型大学(研究I型、研究II型、博士点大学)、硕士型大学、学士型学院、高职高专学校四类。
以上的划分各有特色,但大家基本认同现代大学是分层次的,相对一致的看法是,依据大学科研程度和研究生的拥有量等,把高校大致分为四类:即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和职业型。
分类研究中影响较大的武书连将大学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四型,其实是按科研程度的不同把教学研究型大学作了更细划分。
依上分析,如果除去专科学校,则本科及以上层次并冠名以“大学”的主要是三类,即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
二、教学研究型大学的主要特征教学研究型大学并不是一个精确表述的概念,还只是一种通俗的说法,它介于研究型和教学型大学之间,哪些大学属于教学研究型大学,目前国家没有统一的规定,学界的看法也不完全一致,以下只是我们的研究。
1、建校历史。
教学研究型大学一般应具有一定的办学历史,因为重视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是教学研究型大学与教学型大学的重要区别,学科建设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尤其是学术传统的形成有一个过程,不是短期能够形成的。
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教学研究型大学主要是在50年代存在的高等学校中,改革开放以来成立的本科院校,除少数经过有效的学校合并和学科整合的省属重点大学,一般达不到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水平,不应以教学研究型大学为发展目标。
2、学校规模:2006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不含独立学院和分校点)本科、高职(专科)全日制在校生平均规模为8148人,其中本科院校校均规模为13937人,考虑到研究型大学以研究为主,教学型大学不少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办本科院校,教学研究型大学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比平均规模要大。
因此,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校均规模一般不少于1.5万人,实际上,我国现有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办学规模多在2万人以上。
3、学科建设。
教学研究型大学应拥有一批省部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部分特色优势学科拥有国家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并围绕特色学科形成学科群,本科一级学科有效覆盖面在4个以上。
教学研究型大学至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学历教育涵盖博士、硕士和学士的完整层次,在校研究生比例以超过15%为宜(研究型大学在校研究生比例应不少于50%),年授予博士、硕士数必须达到较高的规模(有人提出每年授予10个以上的博士学位、200个以上的硕士学位作为低限标准),一些研究生规模较大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还设有研究生院。
4、人才培养。
研究型大学主要培养学术型研究人才,完成从“规律”到“原理”的转化;教学研究型大学主要培养设计型技术人才,承担从“原理”到“方案”的转化;教学型大学主要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完成从“方案”到“产品”的转化。
因此,教学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应该知识面宽、应变能力强、综合素质过硬,是具有一定的复合知识、有开拓精神和研究潜力、以技术开发、技术应用为主的高级专门人才。
5、科学研究。
教学研究型大学是区域、地方和行业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在某些领域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
因此,教学研究型大学应该具有一定数量的标志性国家科研成果,每年在国外及全国一级刊物上发表相当数量的学术论文,年科研经费较多,一般而言,综合大学和文理大学年科研经费应不少于5000万元人民币,理工科类大学应不少于亿元。
依上分析,我们可以初步认为,目前全国共有本科院校720所,国家重点建设的38所“985工程”大学基本可列为研究型大学,这类大学约占本科大学总数的5%左右,在国内大学的综合排名约在前40位以内;未列入985建设的“211大学”和部分省属重点大学大致可列为教学研究型大学,这类大学约占本科大学总数的25%左右,在国内大学的综合排名约在200位以内;其余综合排名200位以外的近500所本科院校大致可算作教学型大学。
三、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建设1.确立现代的大学理念求是崇真。
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应当认清现代大学的本质属性,坚持求是崇真的办学宗旨,使大学真正成为探求真理,造就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和思想最活跃、最富有创造力的学术殿堂。
学术自由。
学术自由是学术生存与发展的土壤,追求客观真理以学术自由为前提。
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应该努力营造学术研究氛围和研究土壤,鼓励创新,并在坚持学术自由的同时承担起为社会服务的学术责任。
追求卓越。
大学作为研究、传承、融合和创新高深学术的高等学府,应当保持相对独立的品格,坚持对现实的超越和对理想的追求,既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又改造社会,引领社会,与时俱进,追求卓越,拒绝庸俗,绝不随波逐流。
以人为本。
教学研究型大学要以育人为本,从学生发展需要出发,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办学要以教师为本,尊重教师的价值,发挥教师的主体精神,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他们不断探索真理和勇于创新精神。
2选择正确的发展战略内涵发展。
教学研究型大学大多经历了外延快速增长的阶段,已初具规模,应及时调整发展方略,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实施质量立校和人才强校战略,不断提升学术水平、科研水平和办学水平,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特色发展。
教学研究型大学不具有研究型大学的整体办学优势和全方位发展的实力,应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校自身的实际,有重点,有选择的发展,先在某些重要工作领域、重点学科专业、重点研究领域,集中力量突破一点或几点,形成特色和优势,以带动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全面提升。
协调发展。
要正确处理好学校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关系,例如: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近期工作重点与长远发展目标的关系,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关系,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关系,学校自身改革发展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发展的关系等,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推进学校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构筑有效的管理模式如果说,教学型大学管理的重心偏上,主要在学校;研究型大学的管理重心偏下,主要在学科的话,则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管理重心在中间,主要在学院。
因此,教学研究型大学应逐步推行学院制管理,实行学校主导,学院主体的管理模式。
整合学院构架。
应从学校实际和发展需要出发,本着既遵循学科规律,又尊重传统,突出特色的原则,合理划分各学院的教学科研职能和学科发展重点,理顺学校的教学科研组织架构,构筑合理的学院结构体系。
下放管理权力。
推行学院制管理,学院应具有相应的管理和办学自主权。
学校应推进管理重心下移,使学院不仅具有管理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等事权,同时具有与之相应的财权、人权和教学科研资源的调控权。
明确学院责任。
在切实保证学院在教学、科研管理和学科建设等方面的主体地位和应有权力的同时,学校应明确各学院的责任,制定学院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对学院工作的指导和考核,不断强化学院管理职能,真正发挥学院办学的积极性和自主创新能力。
4、拓展和完善办学职能牢固确立教学的基础地位。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基本任务,教学研究型大学概莫能外,因此,教学研究型大学必须牢固确立教学的基础地位,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建立符合教学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大力开展科学研究。
教学研究型大学与教学型大学的区别,主要在科学研究比重的大小与水平的高低,因此,要激励科研人员围绕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需要,积极承担高层次的科研课题,争取获得更多高水平的科技成果,推出学校的科研品牌,同时,大力开展科技创新,积极发展校办科技产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拓展社会服务的功能。
教学研究型大学要把服务区域、地方和行业发展放到办学的突出位置,发挥特色、注重实效,着力解决区域、地方和行业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以服务为宗旨,以贡献求发展,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区域、地方和行业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和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决策咨询、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