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几何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与推理能力
浅谈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与推理能力
浅谈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与推理能力《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所谓空间观念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
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的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探索思路预测结果。
修订后的课标,在第一学段对“图形与几何”的教学目标是:1. 能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几何体。
2. 能根据具体事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3. 能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简单图形。
4. 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5. 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圆拼图。
6. 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了解直角、锐角和钝角。
7. 能对简单几何体和图形进行分类。
那么,如何在第一学段,也就是低年级教学中培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在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一、充分借助实物,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低年级孩子开始认识图形时是离不开实物的。
事实上也是如此,现在的教材,在图形的认识当中,是先讲立体,再讲平面,再回到立体。
因为实际上一个人是生活在三维空间当中,一个婴儿从出生落地,他所有接触的东西,看到的东西,实际上都是体,他的奶瓶,他玩的积木都是体,住的大楼里,所有东西都是体,在这个过程中儿童积累了很多立体的物体,因此所有的几何体,都具有直观的实物的模型的。
那在这种情况之下,低年级孩子,刚开始教学图形时,就要从大量的实物入手,通过看一看、摸一摸、动一动、滚一滚、摆一摆等实践活动,让孩子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中进一步接触抽象出立体图形——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等,再由立体图形抽象出事物的面,即平面图形,初步获得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的发展,这也是从生活化到数学化的过程。
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
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涉及到了平面几何,平面几何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空间学习的基础,又是学生养成逻辑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的最初体现。
而许多学生对平面几何证明题都有一种望而却步的恐惧心理,认为几何是最难学的内容,尤其是几何学习中的推理与证明,逻辑性强,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与推理能力非常重要,授课老师倘若稍有不注意,就会导致部分学生丧失学习的信心,产生厌学的心理。
通过这些天学习,浅谈一下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
一、创设现实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中选取现实的,有意义的,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素材或题材,让学生在情景中主动从事学习活动,例如:在新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蚂蚁怎么爬最近时,首先提出问题:一个有盖的长方形盒子长宽高分别为5厘米,4厘米,3厘米,你能帮蚂蚁设计一条最短的路线吗?让生通过计算,然后计算,比较,得出蚂蚁到底怎么爬最近,来增加学生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引导观察比较,形成空间表象。
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按照一定的目的,有顺序、有重点地去观察,更要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会分析、比较,找出事物的不同特征,从而逐步形成空间表象。
三、联系生活实际,发展空间想象。
学生的空间知识来自丰富的现实原型,与现实生活关系非常密切,这些现实生活中丰富的原型是发展学生空间想象的宝贵资源。
因此,在教学中,要将空间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要引导学生经常运用图形的特征去想象,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发展他们的空间想象力从而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四、重视实际应用,深化空间观念。
空间知识的教学,在学生掌握形体特征,初步形成正确概念,理解计算公式的基础上,更要注重空间观念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应用的过程,从而进一步认识图形,完善几何形体空间形象,深化学生的空间观念。
五、让学生掌握证明依据,牢固把握证明方法在平时的学习中,要让学生充分理解记忆证明依据:定义、公理、定理等,这样才能抓住推理证明的前提;掌握证明方法;1 综合法 2 分析法3反证法六、让学生“学”与“练”结合,拓展思路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除了要学习相关的几何知识外,关键是要会运用这些知识解题,因此,练习必不可少。
如何利用几何直观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如何利用几何直观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唐厝小学张朝霞几何直观是借助于见到的或想到的几何图形的形象关系产生对数量关系的直观感知。
小学生的思维水平止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过渡,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
几何直观凭借图形的直观性特点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抽象思维同形象思维结合起来,充分展现问题的本质,能够帮助学生打开思维的大门,开启智慧的钥匙,突破数学理解上的难点。
在教学中,学生在建立几何图形概念时,要通过对实物和模型的观察、操作等活动,用语言描述图形的特征,并在图形分类与拼图游戏等活动中巩固对图形特征的认识,就能十分直观形象地经历图形概念建立的过程。
例如:本人在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准备好一张平行四边形的纸片,并让他们在纸片上画高,通过剪拼,学生得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效果很好。
在上《三角形的面积》及《梯形的面积》时,也应用了同样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重视直观感知,突出画图策略的教学。
主要教学用画直观示意图的方法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如在教学面积计算的问题时,可以先向学生呈现纯文字的例题,接着鼓励学生尝试画草图,让学生的思维集中于用画图来表达题意,并通过师生交流,进一步完善画出的示意图,使学生感受到画图能清楚地理解题意。
然后借助示意图分析数量关系,明确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列式解答后,要再结合算式和图说说解题思路。
最后反思整个解题的过程,突出示意图对解决这个数学问题的重要作用,感受画图策略的价值。
解决这些问题后,要引导学生思考:“不画图能准确解决这些问题吗?画图时要注意什么?”加深学生对应用画图策略价值的直观体验。
《数学课程标准》是这样阐述的:“能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
能根据条件做出立体模型或画出图形;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
能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利用直观来进行思考。
四年级几何课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哪些核心素养
四年级几何课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哪些核心素养在小学四年级的数学课程中,几何部分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几何知识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描述周围的世界,还对培养学生的多种核心素养起着关键作用。
那么,在四年级的几何课程中,究竟应该注重培养哪些核心素养呢?空间观念是四年级几何课程中首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之一。
学生需要通过观察、操作和想象,去感知和理解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以及运动变化。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四边形等图形时,让学生通过亲手制作这些图形的模型,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它们的特征,从而在脑海中建立起清晰的空间表象。
同时,通过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如“桌子在椅子的左边”“黑板在教室的前面”,能够增强学生对空间方位的认知。
几何直观能力也是不容忽视的。
它能够帮助学生利用图形来描述和分析问题。
当遇到数学问题时,学生可以尝试画出图形来帮助思考。
比如,在解决行程问题时,画出路线图能够让抽象的问题变得更加直观易懂。
在教授几何图形的面积和周长计算时,鼓励学生通过画图来理解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公式。
这样,学生在面对复杂的几何问题时,能够迅速地找到解题的思路。
推理能力在几何学习中同样至关重要。
推理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
合情推理是基于观察、实验和类比等方法得出结论,而演绎推理则是从已知的公理、定理出发,通过逻辑推导得出新的结论。
在四年级的几何课程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多个三角形,猜测三角形内角和的度数,这是合情推理的运用。
然后再通过剪拼等方法进行验证,这就是演绎推理的过程。
通过这样的训练,能够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方式和逻辑推理能力。
数学建模能力也是需要重点培养的素养之一。
在学习几何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很多实际问题,如计算校园花坛的面积、设计房屋的平面图等。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这些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运用所学的几何知识进行求解。
例如,在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后,让学生计算教室地面需要多少块地砖,这就需要学生先测量教室的长和宽,计算出面积,再根据地砖的尺寸计算所需地砖的数量。
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我们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遵循知识的循序渐进,王老师的文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植根于新课标,发自于内心深处对教育的理解,值得推荐学习!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抽象推理、逻辑演绎、严格证明的方式要不要?必要的时候也可以适当运用,但鉴于初中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及认知能力,动手操作、实践探索似乎更能适应学生“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学习。
正如课程标准所言,应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应注重通过观察物体、制作模型、设计图案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我们的教学还要立足教材,领着学生从教材中走出来。
教材承载着提升学生空间观念的点滴作用,一点一滴虽然微小,但能小中见大、滴水穿石。
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好时机,教师要有意识地深入理解教材的每个设计意图,并用好这些素材。
教师要努力去创造性地使用素材,为学生的空间观念乃至各方面数学能力的积累创造良好的条件,真正地使数学教学为学生数学素养的积累服务。
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拓展和运用新知,培养空间想象力几何知识的初步认识贯穿在整个初中数学教学中,是按由易到难的顺序呈现的。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并能灵活运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理解平行四边形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这部分知识的学习运用会为学生学习后面的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的面积奠定良好的基础。
因此这节课的内容在整个教材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促进学生空间观念及几何直观的发展,渗透转化、等积变形等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环节。
教材提供了两种提示性的方法:一种是通过数格子的方法,数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种是通过剪与拼的活动,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然后计算出面积。
最后,教材安排了观察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关系,从中推导出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
本节课让学生简单记忆公式并不难,难的是让学生理解公式。
浅谈在教学中怎样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和空间观念
浅谈在教学中怎样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和空间观念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现实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往往缺乏的就是空间观念,几何知识的学习成为他们学习的难点,“空间观念”这一部分知识成为他们学习中最薄弱的环节。
因此,重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生存、发展。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和推理能力呢?∙注重观察,增加学生空间观念的积累。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把生活中对图形的感受与空间存在的几何图形建立联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数学确实就在我们的身边,更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从而形成应用意识。
另外,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还需要引导学生充分的想象,在想象中进一步发展空间感。
培养空间观察必须从低年级抓起.义务教育教材从一年级起就安排几何形体的认识,其主旨在于加强数形结合,增加儿童空间观念的积累,分散后继教材的难度;从当前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来看,要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应该从低年级抓起。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对儿何形体的直观认识能力也强。
早期开发智力的基础是发展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根据已有的形象或表象来思维的,它与空间观念的积累紧密相关。
∙重视学生动手操作实践,发展学生数学思维。
数学教学的核心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教学中,通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全面通过几何直观的数学思维过程,启迪和发展学生思维,将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与学生学习知识的心理活动统一起来。
课堂教学中充分有效地进行思维训练,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它不仅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符合知识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人的认知过程,体现了数学教育的实质性价值。
空间观念的形成,光靠观察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动手操作是学生直接获取经验知识的最好途径,它可以启发学生积极参与思考,激发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与探索的欲望。
注重多媒体的功能,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对于教材中抽象的问题,我们要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直观演示的效果,将重点和难点呈现出来。
浅谈如何在几何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
233 与演绎,所以,教师要紧抓教材,精心备好每一节课。
在备课前,我一般会整本书都浏览一下,看看书本内知识点之间的关联,一边备课一边想怎么讲才能把知识传授给他们,还要想想学生们能不能接受这种讲课方式,一旦遇到难一点的知识,我该怎么准备教材讲好这节课等。
比如,在备《测量》这节课时,我想到学生对具体的测量单位可能不会了解,于是我找到家里的米尺、尺子、闲置的木箱、硬币等材料,准备讲课时拿到课堂上,以便于一边讲课一边给学生们演示测量方式。
因为有了准备,所以讲课时比较从容,这节重点内容学生们很轻松地学会了。
3.改进方法,增强课堂效率。
有些数学重难点,教师单纯通过口头形式不能达到让学生理解的程度,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学习,研究不同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消化重难点。
例如,在《测量》中重量的学习环节中,我采用多媒体方式,把不同重量的东西以画面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一吨的雪梨,一千克的苹果,一克的米……事实证明,这种直观形象画面的演示,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可视化,同学们会觉得:原来这个知识点也没有那么难啊!这种多媒体教学方式降低了教学难度,学生学得轻松,很容易掌握了知识。
4.灵活游戏,激发数学灵感。
小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不喜欢被束缚,对于一些枯燥的课程内容,他们会产生腻烦情绪。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课堂情绪,结合学生的善于表现的心理特点,采用灵活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数学灵感,突破数学重难点。
尤其是在夏天的课堂上,学生们容易产生疲劳感,上课容易走神。
所以,这种情况下,我一般会采用数学游戏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多位数乘以一位数》,我先出几个简单的乘法题,让学生们在规定的时间内作答,谁在最短的时间内回答的最多、最正确,谁就是胜利者。
这种小游戏的设置,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顶点,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让一些原本掌握乘法口诀不太好的学生进行了知识点的巩固,本节课重点知识的讲解也水到渠成。
5.动手操作,提高学习兴趣。
怎样在几何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怎样在几何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与推理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如何更好地发挥几何直观性的教学价值,今天,我主要通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课,谈谈如何培养通过对学生几何直观的培养,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获取对图形的认识数学课标中,对于4至6年级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应注重使学生探索现实世界中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应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而且,“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获取对图形的认识”也是空间与图形教学的重点。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从学生已有出发,以直观和动手操作为基本手段,注重引导学生把生活中对图形的感受与有关知识建立联系,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中,归纳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播视频)主动猜测、质疑。
数方格验证。
开课以长方形框架拉动对角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后,边长不变,面积是否变化?引入课题,激起学生探究欲望“到底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哪些因素有关,怎样求?”长方形的面积的计算是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生长点,是认知前提,是可以利用的起固定作用的知识。
所以出示长方形框架后,复习长方形面积公式,并利用公式求出这个长方形框架的面积。
为接下来的学习活动做好准备。
接下来老师进行操作活动,把长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
推出第一个值得质疑的问题:这样一拉,形状变了,面积变了吗?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猜测、质疑,获取对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初步探究。
有的学生认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相邻两条边的乘积,有的学生认为应该用底乘高,但说不清原因。
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怎样计算的?掀起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一齐来验证一下。
用数方格的方法来算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以后学习不规则图形面积埋下伏笔。
这种平移、旋转的思想,也为后续学习打基础。
学生通过数一数,得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学生通过自己的比较,发现相邻两条边的乘积不能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初中几何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
初中几何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几何学是相对独立的一门学科,具有形象性和逻辑性双重特点。
《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初中几何将逻辑化与直观性相结合,通过各种图形的概念、性质、作(画)图及运算等方面的教学,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相像和运算能力。
”由于平面几何是初一第二学期一门新开设的课程,加上它特有的抽象性、逻辑性和严密性,极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不同的学生在几何学习中表现出的能力是不同的,初二几何证明的开设,从某一方面来说成了学生成绩起伏的一个分水岭。
作为教师应从知识结构和学习心理过程把握学生的学习进程,从以下几个方面将学生步步引入几何学习的殿堂,让学生感受到的不是负担,而是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新奇与探索的乐趣。
一、把握和理解基本概念在平面几何教学中,一开始就出现大量的基本概念,若教学不得法,学生难以掌握,势必加大教学难度。
为了使学生切实掌握平面几何概念,在教学中,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环节:1、掌握基本图形,搭建几何框架首先学生应理解“线”是由“点”的集合构成的,而“面”是由“线”的集合构成的,线有直线和曲线。
在第一节课中,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上下、左右、前后六个面,面与面交成线,线与线交成点;打开门,当把门看成面时,门绕着轴旋转,面与面的相交状态发生了变化,还可以拿出实物柱、锥等,观察几何体分别是由哪些面组成的,从而把握构成几何图形的最基本的元素。
几何概念抽象难懂,教学中应结合实例引入,学生易于接受。
联系生活中原有的知识,激发学生思维,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1:已知线段AB=6cm,在直线AB上画线段BC,使它等于2cm,求线段AC 的长。
这个问题是属于两解的情况,学生容易忽视,读懂题意作出图形可以分辨清楚,加强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余角和补角是几何证明中常用的角,利用各种图形识别互余或互补的角。
例2:如图所示,∠AOE=∠BOE=∠COD=90°,则图中互余的角( )对A .1对 B.2对 C.3对 D.4对以上问题虽然简单,从不同角度的描述,增加等量的代换,对初学平面几何的学生来讲确实可以在提高观察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对图形的分析能力。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互相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
包括课程里面的视图、展开、截等,空间观念的培养通过二维图形和三维图形之间的转换比较有效。
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
借助几乎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
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几何直观也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自己主动思考的机会;老师通过创设不同的数学情景,使学生从洞察和想象的内部源泉入手,通过自主探索、发现和再创造,经历反思性循环,体验和感受数学发现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中联系学生的生活,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合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培养学生的数学空间观念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一、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
通过观察图形培养空间观念,空间观念的形成得以敏锐的观察能力来支撑。
通过观察,了解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内在要求,力求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学习规律,着眼于直观感知与操作确认,多从学生熟悉的实际出发,让学生动手做一做,试一试,想一想,认别图形的主要特征与图形变换的基本性质,学会识别不同图形;同时又辅以适当的教学说明,培养学生一定的合情的推理能力。
并为学生“利用直观进行思考”提供了较多的机会。
学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要不断地观察、比较、分析、推理,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如:在圆的教学中,结合圆的轴对称性,发现垂径定理及其推论;利用圆的旋转对称性,发现圆中弧、弦、圆心角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度量,发现圆心角与圆周角之间的数量关系;利用直观操作,发现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等等。
在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变换探究出图形的性质后,还要求学生对发现的性质进行证明,使直观操作和逻辑推理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使推理论证成为学生观察、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的自然延续,这个过程中就发展了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空间观念”指能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实物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图形,能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变化;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相互关系;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利用直观进行思考。
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呢?一、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把生活中对图形的感受与空间存在的几何图形建立联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数学确实就在我们的身边,更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从而形成应用意识。
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
通过观察图形培养空间观念,空间观念的形成得以敏锐的观察能力来支撑。
通过观察,了解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内在要求,力求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学习规律,着眼于直观感知与操作确认,多从学生熟悉的实际出发,让学生动手做一做,试一试,想一想,认别图形的主要特征与图形变换的基本性质,学会识别不同图形;同时又辅以适当的教学说明,培养学生一定的合情的推理能力。
”并为学生“利用直观进行思考”提供了较多的机会。
对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除了丰富的图形世界和视图投影两章内容之外,在旋转、对称等的教学中也可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引导学生充分的想象,在想象中进一步发展空间感。
空间观念是空间想象力的基础,是重要的数学素养。
在几何知识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按照一定目的,有顺序、有重点地去观察,在反复细致观察的基础上,让学生展开丰富的空间想象。
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大胆操作。
让学生借助视觉、触觉等活动认识理解几何图形,并且动手制作相应的几何图形。
这样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获得对几何图形知识的深刻理解,从而形成稳固、清晰的空间观念。
例如在丰富多彩的图形学习时,要求学生总结出正方体的展开图有几种情形时,我在教学时要求学生带剪刀自己操作,小组探究合作完成任务。
浅谈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几何直观素养
浅谈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几何直观素养摘要:2022版《义务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几何直观主要是培养学生应用图表描述和分析问题的意识与习惯”。
本文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式这三种方面阐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素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几何直观素养;培养2022版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量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意识、运算能力、抽象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意识、模型观念,还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新课程标准的推行,使得一线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对学生几何直观素养的培养引起重视,学生可以利用几何直观能力理解研究对象的性质,使其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得以提高。
几何直观素养作为义务数学课程标准的核心素养之一,其主要指的是学生运用图表描述和分析问题的意识与习惯[1],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几何直观素养,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一、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应将几何直观的培养与具体的教学内容建立联系在平面几何的教学中以人教版八年级上的《角平分线的性质》为例,教学设计中应首先设计一个“折角的平分线活动”,让学生通过折出一个角的平分线以及教师展示平分角仪器的工作原理的活动引发学生独立思考怎样用尺规做一个角的平分线,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展示角平分线的步骤。
最后师生规范总结出尺规作一个角的平分线步骤。
其次在设计发现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这个活动探究中,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得到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垂线段相等这个结论,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得到:“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垂线段相等”即“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最后引发学生思考怎样证明这个命题,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中的已知和结论,将已知和结论用符号语言表示出来,并配以图形,学生通过小组展示证明了角平分线的性质。
在合作交流中,让学生真正做到了有实践,有体会、有反思,有启发,加深了学生对探究角平分线的性质的思路的理解。
结合具体实例,说说怎样在几何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与推理能力。
1.结合具体实例,说说怎样在几何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与推理能力。
培根说过:“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而空间观念、几何直观与推理能力恰好是思维的训练,因而数学学得好坏,就取决于空间观念、几何直观与推理能力掌握得好坏,所以在几何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与推理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空间观念,它是三维的立体图形的认识,面对一维、二维图形都不清楚的初中学生,我主要采取的培养方式是:想象+动手操作+画图。
比如:在七年级上第一章的《展开与折叠》中有关正方体的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我用一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形让学生想象它是否能围成一个正方体,若想象不出来,就动手操作试一试。
又如:七年级上第一章的《从不同方向看》中由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九年级上第四章的《视图》中直棱柱的三视图,都可以让学生先由想象来画三视图,若不行,再摆实物来画。
再如:八年级上第一章的《蚂蚁怎样走最近》、九年级下第三章的《圆锥的侧面积》也都可以让学生先由想象来画蚂蚁走的最近路线、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若不行,再借助实物来画。
总之,“由想象来画图,若不行,再动手操作,”这样的培养方式,不仅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也培养学生的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让不同的学生得到各自不同的发展空间,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也是分层次教学的体现。
其次几何直观,即用图形说事,具体来说,就是在图形的帮助下理解一个可能不太容易理解的问题或是得到问题解决的办法。
它贯穿在“图形与几何”学习过程的始终,起着必不可少、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主要采取的培养方式是:文字+图形+符号。
比如:八年级下第六章的《为什么它们平行》中证明“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这一定理时,我先让学生根据题意画出符合条件的图形,再由图形写出符号语言的已知、求证,进而达到证明的目的。
如果让学生单纯用文字来证明,显然是说不清楚又很繁琐,因而借助图形能使文字形象化、具体化,让学生在证明时指向性就很明确,同时,图形也能带给学生对数学更多的兴趣。
怎样在几何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怎样在几何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与推理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如何更好地发挥几何直观性的教学价值,通过对学生几何直观的培养,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一、利用已有知识,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积累空间观念让学生动手制作各种图形。
让学生剪出三角形,拼凑三个角,测量三角形的内角和,等等。
二、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空间观念是空间想象力的基础,是重要的数学素养。
在几何知识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按照一定目的,有顺序、有重点地去观察,在反复细致观察的基础上,让学生展开丰富的空间想象。
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大胆操作。
让学生借助视觉、触觉等活动认识理解几何图形,并且动手制作相应的几何图形。
这样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获得对几何图形知识的深刻理解,从而形成稳固、清晰的空间观念。
我在教学时要求学生带剪刀自己操作,小组探究合作完成任务。
完成任务后进一步探究。
图形的运动,图形的位置的确定,中间也都有很多想象的成份在里面,所以我们要抓住空间观念的核心要素——想象。
我们应该更整体上去认识这个空间观念,它其实就是对几何图形的想象能力,即使是你对直线两端无限延伸的这种想象能力,都能很有效地培养我们空间观念。
再有一点,就是空间观念想要真正能够落实,还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留给学生感受体验的过程。
唯有过程充分了,观念和能力才能有所提升。
所以,我们尽量不要把关乎空间观念的这些课程,上成完成数学结论的课。
三、加强学生合作交流和研究性学习,和几何建模以及探究过程,以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研究意识。
面对一个比较复杂的、比较抽象的对象,如果我们能用直观的办法,用图形的办法,把它描述刻画出来,会使这个对象更容易理解。
理能力包含了合情推理能力与演绎推理能力,合情推理,一般包括归纳和类比,演绎推理一般就是从基本事实出发,推出来一些定理,它们再作为推理的出发点,来进行论述。
我们在判断一个命题是否正确的时候,首先运用合情推理的方法,包括直观、操作、猜测,然后得出假设。
举例说明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五篇范文]
第一篇:举例说明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举例说明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空间观念主要表现在“能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能根据条件做出立体图形或画出图形;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能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利用直观来进行思考。
”不难看出,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是促使小学生能更好地认识、理解生活的空间,更好地生存与发展。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有效性,我们应该把握以下教学策略:一、再现生活经验,形成空间观念在学生的生活中,他们已经有许多数学知识的体验,课堂上的数学学习是他们生活中的有关数学现象和经验的总结与升华,每一个学生都从他们的现实数学世界出发,与教材内容发生相互作用,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
因此,内容的选取应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通过提供现实场景,选取生活现象,呈现实物模型等,以“身边的生活数学”来拓宽学习的背景。
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激活学生已有的常识性、经验性的知识储备。
例如,“认位置”以小朋友熟悉的看电影的现实情境为例,帮助学生认识几排几号的位置;“点、线、面”的教学以学生现实中经常看到的生活现象:雪地上的脚印——点变线、汽车里的雨刮器——线变面、长方形的旋转——面变体,将抽象的概念“点、线、面”具体化;通过足球、茶叶罐、鞋盒、圆木等来认识各种立体图形。
二、引导学生观察,建立空间观念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顺序、持久的视觉活动,在几何知识学习中起到重要作用,是小学生获得初步空间观念的主要途径之一。
在观察中,学生逐步获得有关几何形体的表象,建立正确的几何概念,从而建立良好的空间观念。
例如,在学习“面积和面积单位”时,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的实际,多举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要着重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实物的面,如黑板面、课桌面、课本封面、文具盒的面、墙面、地面等。
如何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与课程目标和内容有关的六个核心概念,其中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等都对我们理解与认识数学课程及其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变化。
《标准》(实验稿)又在原来的基础上对核心概念有了新的补充,“几何直观”就是新的核心概念之一,对它的理解、认识与如何在教学中体现,是很好的实施数学课程的基础。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重点谈一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
一、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培养1、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获取对图形的认识数学课标中,对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应注重使学生探索现实世界中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应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而且,“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获取对图形的认识”也是空间与图形教学的重点。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从学生已有出发,以直观和动手操作为基本手段,注重引导学生把生活中对图形的感受与有关知识建立联系,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中。
2、重视对学生识图、作图能力培养图形是几何的灵魂,识图、作图更是学习几何最基本的素养,在讲授线段射线直线表示是亲自示范,强调图形名称及细节和注意,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动手去作图,同桌之间互相纠正,比一比谁画的更好,学生们在画图时无形会更加认真、标准,在彼此纠正过程再次巩固基本的画图方法,一举两得。
3、加强“文字语言”和“数学语言”的“互译”训练初中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水平比较低,在学习几何时容易片面地、孤立地看问题,易把文字表述与图形表述脱节,能够背熟定义、定理,却不会转化成数学语言表述,不会识图、更难画图,这在几何概念的学习中表现尤为突出。
为此,在教学时,一方面要求学生从几何概念规定的图形特征出发,准确地画出图形来;另一方面要注意让学生结合图形把表述概念的文字语言翻译成配有图形的字母符号语言(哪怕是一根辅助线的添法,也要强调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的吻合),并进行简单的推理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在几何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与推理能力?学习数学是要学会去思考数学问题,而数学思想的核心就是抽象,通过几何抽象形成数感,运用几何符号来表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几何图形与几何符号是数学表达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
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几何直观会影响学生的推理能力的发展。
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的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写实物,想象出实物的方位和它们的相互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根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等。
想象是空间观念的核心。
学生能否准确理解几何概念,正确进行推理,很大程度在于能否利用空间想象力正确分析和使用图形。
培养分析、使用几何图形的能力,将是学习几何与图形,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的重要手段。
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
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的理解数学,用最通俗的话说几何直观,就是看图想事,看图说理,就是几何直观。
引用希尔伯特写的一本书《直观几何》中谈到的几个基本观点:(1)图形可以帮助刻画和描述问题,一旦用图形把一个问题描述清楚,就有可能使这个问题变得直观、简单;(2)图形可以帮助发现、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
(3)图形可以帮助表述一些结果,可以帮助记忆一些结果。
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下面谈谈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几何直观:一、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培养1、联系现实生活,加强形象直观几何图形来源于现实生活,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身边的、熟悉的生活素材,抽象出几何的基本图形,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应用数学。
例如:在学习数轴时,第一步,让两个学生背靠背站着,然后向相反方向走;第二歩,让学生观察手中的温度计;从这些素材中引导学生抽象出数轴的概念;又如:在学习梯子的倾斜程度时,让学生到课室外,动手摆放梯子(分组进行),分工合作,进行测量、画图、猜测、计算,归纳总结,抽象出直角三角形来研究梯子的倾斜程度;又如:在测高课题的学习中,让学生测量旗杆的高度,一开始,学生觉得不可思议,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但学生来到旗杆下,进行观察后,提出不同的方案,最后敲定利用投影,抽象出两个相似的三角形来解决问题;又如:在学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让学生动手画圆,剪下来,比较观察,再通过多媒体演示,强化直观,从图形位置关系抽象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又如:在“三线八角”的教学中,改变以往的说教,让学生在桌面上摆放三支笔,了解“八角”的名称与位置,然后抽象成几何图形,形成几何直观。
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基本生活经验和生活经历,注重引导学生把生活中对图形的感受与有关知识建立联系,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中,引导学生通过亲自触摸、观察、测量、制作和实验,把视觉、听觉、触觉、动觉等协同起来,强有力地促进心理活动的内化,重视学生主动参与,获取对图形的认识,从而使学生掌握图形特征,形成空间观念。
2、加强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等三种语言的互译的训练在几何的教学中,训练学生用三种语言来表示所学的定理、公理、定义等;学生通过这样的训练,无论是空间想像能力,还是定理的理解与记忆都将得到较大的提高。
在学习垂径定理时,要求学生能根据图形用文字语言表达出来,不同的学生表达能力不一样,理解程度也不一样,在学生掌握到一定程度时,要求学生口述定理,根据文字画出图形,把定理利用图形转化为规范的数学语言,在表示的时候又将图形语言,转化成文字语言,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力求学生把定理以及图形留在大脑中。
3、加强观察比较训练,发展空间观念与几何直观。
突出几何形体与知识间的联系和对比,对于学生在比较中发展空间观念起到一定的搭桥作用。
例如,在教学《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之一》中,先让学生动手画图,根据自己的喜好画一个三角形,然后剪(撕)下来,与同桌或邻桌进行比较、叠合,看能不能重合,然后用学生45°的三角板与教师的进行对比,再用多媒体动态演示从直角三角形到一般三角形的叠合情况,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物观察、动态演示的比较,探究出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之一,再从现实生活中抽象三角形图形,比如:桥梁、屋顶等来强化图形与知识之间联系,发展空间观念与几何直观。
4、加强迁移运用训练,深化空间观念与几何直观。
在初步形成概念的基础上,要重视知识的迁移运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完善几何形体的空间观念。
例如,学习数轴后,利用数轴理解相反数、绝对值的概念,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有理数的加减运算,利用数轴直观刻画圆与圆的五种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又如:在学习直线的平移后,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这种平移的概念学生很容易迁移到抛物线的平移,并落实到解决实际问题当中。
在复习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时,我出了这样一道题“已知抛物线经过以下三点,A(6,4),B (2,4),C(1,2),求抛物线的解析式”,我在巡视过程中,学生都用一般形式来求,当我准备布置下一道题时,有一个学生举手说:“老师,我还可以这样解:把三个点下移4个单位,用交点式来解,解出来后再上移4个单位就可以了。
”从学生的回答可以肯定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几何直观已经得到了深化。
这样通过知识的迁移运用训练中,既加强了几何形体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深化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协调活动,使具体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得到全面的反映,以促使学生对几何形体有深刻的认识,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
二、学生的几何证明和推理能力的培养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演绎推理是从已知的事实出发,按照一些确定的规则,然后进行逻辑的推理,进行证明和计算。
换句话说,从思维形式的角度,是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在几何的证明当中,实际上都是这样一种推理形式。
合情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出发,凭着一些经验、直觉,通过归纳和类比等等这样一些形式,来进行推断,来获得一些可能性结论这样一种思维方式。
和演绎推理不一样的是从特殊到一般这样一种推理,所以合情推理得到的结论,知道不一定是对的,通常可能称之为猜想、推测,是一个可能性结论。
但是合情推理在数学整个发展过程当中,包括在学生学习数学和今后的未来的社会生产实践和生活当中,都是特别重要的。
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重视概念教学。
概念是解题的灵魂,是推理的依据。
例如:分式的概念学生理解不到位,就误把 x 当成分式;平方根的概念理解不到位,遇到“已知一个正数的平方根为2x+3和-x-4,则这个正数是。
”没有办法解决。
因此,在数学课堂的教学中,应重视概念的过关,为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2、抓好三种几何语言互化训练。
数学语言是在数学思维中产生和发展的,是数学思维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
几何的基本语言形式有三种:图形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
这三种语言在几何中是并存的,通常又是相互渗透和转化的。
对几何图形的一般描述按“几何模型—图形—文字-符号”这种程序进行的。
初学几何不仅要熟练地运用每一种语言,而且能根据解题或证明的需要,准确地将其中一种语言形式转换成其它语言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例题、习题的讲解中,训练学生第一步学会找关键词,关键数据,这些都是推理的最好依据;第二歩,根据关键词联想相关的概念、定理、公式等进行推理,把关键词转化为规范的数学语言,完成推理过程;第三歩,阅读推理过程,归纳总结推理的技巧,内化成解题的方法,然后教进行知识与方法的迁移,以达到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几何证明问题,最适合训练学生的推理的逻辑性,引导学生会从已知条件中甄别推理需要的信息,能够将条件有效地运用到解题过程中。
帮助学生利用所证(解)结论,逆向分析,一步一步执果索因,最终发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得出解题思路,完成解题过程,如分析法的运用,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训练了学生的推理与证明能力。
在解决某些数学问题时,综合法的运用也很常见。
如解直角三角形,圆与函数图像的综合问题等等,可以说,数学学习的每个环节,都存在着这样的机会,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把握,在平平常常的过程中渗透方法与能力的训练,往往是想到而做不到。
只要做实教学过程,是完全可以达到目的的。
3、注重一题多解和变式训练。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数学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求知的动力。
教师要精心设计每节课,要使每节课形象、生动,有意创造动人的情境,设置诱人的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内在动力,使学生想学、乐学,激励学生积极动脑、积极思考。
鼓励学生独立思维。
初中生受经验思维的影响,思维容易雷同,缺乏探索精神。
因而要多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课本例题、习题进行变式练习,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鼓励学生一题多解,让学生体会解题的成就感,提升学生探究的欲望,久而久之,学生的逻辑思维、推理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总之,只要我们认真的去学习和探索,就能够帮助学生顺利解决包括“推力与证明”在内的各种数学问题和困难,就能很好的达到培养和教育的目的。
但只要我们教师有计划地按步骤进行培养,对整体几何教学内容有全盘的设计和安排,坚持严格要求,加强训练,是不难突破初中学生几何推理和证明能力提高的难关的。
推理能力的培养,实际上不仅在几何里,包括数与代数,包括统计概率都有,实际上贯穿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当中。